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工程项目社会评价中的应用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工程项目社会评价中的应用

一、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工程项目社会评价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高铭晨[1](2021)在《基于决策因素的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电力的支撑,因而全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电力产业部门要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提高产业内部的经营效率和生产效率。随着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入,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传统输变电项目后评价主要关注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而将整个工程建设项目作为一个整体,尤其对于考虑整个生命周期的运维阶段、退役处置阶段以及后评价的研究较少。深入研究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体系,有助于增强电力企业对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管理能力,完善企业的资产投资机制,从而提升企业的投资效益。因此,输变电工程后评价在投资项目的管理和决策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不仅有利于判断目标是否实现,从而总结各个部门的管理能力情况,而且通过及时的信息反馈,能够方便企业尽早发现在项目决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降低投资风险。基于此,本文引入全寿命周期理论构建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后评价体系。首先,以前人有关研究成果为基础,基于项目流程管理、项目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分析输变电工程在流程管理、风险管理维度的决策因素,构建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决策因素集;其次,运用SNA法对所构建的决策因素集进行筛选,构建了基于决策因素的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指标体系;再次,考虑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特点,设计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组合赋权的输变电项目全寿命周期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实际算例验证了所提出的输变电项目全寿命周期后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有效性,据此设计了基于信息反馈的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体系,并通过实例分析了后评价体系的应用过程。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本文在分析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决策因素的基础上,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挖掘决策因素的关联网络,识别其中的关键指标,从而构建了基于决策因素的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指标体系;(2)考虑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过程的多层次性和模糊性,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组合赋权的输变工程全寿命周期模糊综合评价模型;(3)分析了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中的信息反馈机理,构建了基于信息反馈机制的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体系,为电网工程后评价工作提供了体系支撑和实践参考。

马海翠[2](2021)在《苏北S水泥电杆及杆塔项目社会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在现代的社会环境中,各类生产项目的实施会影响到当地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国民收入分配、人口、就业、社会福利和资源等,这些将成为影响现代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进行生产项目的社会评价具有十分必要性。目前国内关于生产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有很大的局限性,对于社会因素的影响考虑很少,没有一个综合的社会评价标准。因此,建立适合生产项目的社会评价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项目社会评价的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为基础,结合了苏北S水泥电杆及杆塔项目的特点,建立其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社会评价研究。论文首先对国内外社会评价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对项目社会评价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了阐述;其次,针对项目内容和特点进行了项目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构建了社会评价的指标体系;之后,进行指标权重的确定,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对项目进行社会评价,得出项目的社会评价较好的结果,但项目中也存在着噪声污染、产业带动能力以及与当地发展规划的互适性方面表现一般等问题;最后,结合社会评价结果对项目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建议。论文通过对苏北S水泥电杆及杆塔项目进行社会评价研究,构建适合生产项目的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社会评价,为项目的健康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邢晨[3](2021)在《东林110千伏高压配电网输变电工程综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自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宣布正式迈入了新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也不同以往,我国发展方式在潜移默化地向更高质量的发展转变。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国内主要的能源企业,在优化营商环境、保障能源供应、清洁能源替代方面发挥着重要保障作用。高压配网输变电工程的建设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渐成为电网结构中的投资重点。其作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点多面广,虽然单项工程的投资远远不及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站、线建设,但是数量相对庞大。高压配网输变电工程作为清洁能源消纳主力军,在我国领导人提出的“双碳”目标承诺后,该电压等级的电网发展无疑将迎来新要求下的新挑战。因此高压配电网的投资决策是否能同时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电网投资收益的需要至关重要。本文在研究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基础上,结合高压配网输变电工程特点,分析了该领域内现有研究的现状,明确了高压配网项目开展综合评价的意义。结合东林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对工程的投资估算进行了细致分解和研究,对项目的投资估算和现金流量开展分析,认为东林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经济评价结果突出,能够为电网带来可观的利润,并能够为经济社会创造良好的效益。随后建立了东林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了定量指标的评判标准,引入工程社会评价,丰富了高压配网工程综合评价的内涵。综合选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借助层次分析法将相关专家的给出的专业意见予以量化,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综合考虑各项指标之间的内部关联,对工程的各项指标权重和指标的满意程度进行了分析评价,得出该工程综合评价结果较好的结论,证明了东林1 1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投资经济性,也对评价方法与过程的客观性、有效性提供了佐证。最后,总结全文分析给出研究结论,明确了本文的不足和下一步需要进一步探讨深究的研究方向。

朱春涛[4](2020)在《泾河新城河道治理工程效益综合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经过治理的河段长度占总河段长度的比例不足35%,河道治理的任务依然繁重。泾河作为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的一级支流,是黄河洪水和泥沙的主要来源地。泾河河道的治理,对改善黄河的水质状况、提升流域水污染治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泾河新城因河得名,泾河横穿泾河新城,从防洪、治污和生态景观等层面进行泾河河道治理具有十分迫切的现实需求。目前,泾河河道丰水期(汛期)洪水、泥沙和污水对整个流域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平水期和枯水期景观难以满足“南山北水灵动泾河”的城市综合发展的需要,在诸多河道治理工程方案中,如何选择适合泾河流域特点、符合泾河新城城市发展需求和周边居民生产生活需要的工程方案成为实施河道治理的前提;提出综合反映河道治理工程的综合效益的评价指标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选择最优效果的工程方案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文献梳理、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泾河新城河道治理工程效益综合评价进行研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工程方案进行评价决策,构建了泾河新城河道治理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较为完整地从经济效果属性、生态效果属性和社会效果属性三个层面对该工程效益进行了诠释和解释,为方案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通过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影响因素权重,对于泾河新城河道治理工程,其经济效果、生态效果和社会效果在评价中权重分别为13%、51%和36%,结果表明对于该段河道的治理最为关注的是其生态效果,其次是其在带动社会经济发展上所具备的社会效益。现有的泾河新城河道治理工程方案中,方案1是综合效益最优的工程建设方案。在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得到泾河新城河道治理工程三个工程方案的效益评价结果分别为0.896、0.867、0.735,由此确定方案1为实施河道治理效益最优方案。

程文豪[5](2020)在《西安地铁十四号线S车站基坑施工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2年以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步入新纪元,修建地铁的城市数量激增,地铁的建设规模快速增长。然而在地铁建设过程中安全事故频发,地铁建设安全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的重视。地铁车站是整个地铁系统中的最复杂的节点,车站是地铁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其中基坑工程是车站建设的重点,基坑施工具有工期长、作业环境差、受外界环境影响大等特点。地铁车站基坑施工事故频发,事故后果严重,常会对社会造成较大的损失。因此,在地铁车站基坑施工中进行风险管理非常重要。为了防止车站基坑施工事故的发生,需要对地铁车站基坑施工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价研究,并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对应的风险应对策略,保证施工的安全。本文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基础上,进行西安地铁十四号线S车站基坑施工风险管理研究。首先,结合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阐述了地铁车站基坑施工风险的特征及其风险管理的内容和过程。其次,对工程风险因素识别的原则和流程进行介绍,并分析总结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基于本文的研究特点,选择从地铁车站基坑施工事故统计、文献研究法、工程实际情况和事故致因理论四个角度对地铁车站基坑施工风险进行识别,在此基础上构建西安地铁十四号线S车站基坑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随后详细阐明了模糊网络分析法的理论基础,结合地铁车站基坑施工风险的特征说明了模糊网络分析法的适用性,并利用模糊网络分析法构建本文地铁车站基坑施工风险评价模型。最后,以西安地铁十四号线S车站工程为例,运用基于模糊网络分析法的地铁车站基坑施工风险评价模型,进行风险评价,并根据风险评价结果提出风险管理建议。本文进行地铁车站基坑施工风险管理研究,确立了风险评价结果和关键的风险因素,可以为实际工程中的施工风险管理提供依据。同时,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了模糊网络分析法在地铁基坑施工风险评价中的实用性,风险评价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的符合度,该方法的应用对类似工程的风险评价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叶锐[6](2020)在《基于360度考核法的QS110kV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的迅速提升,各个行业对供电需求不断的升高,我们国家电力基础建设的步伐也大步流星的往前迈进。尽管近些年来,输变电工程后评价的研究工作越来越多,但从整体看来,大多是站在企业角度对项目的建设过程和投资效益进行整体性评价,从而忽视了很多其它方面的影响因素。本文以QS110kV输变电工程为例,借鉴360度考核法,并结合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对工程项目进行指标构建、权重计算,再运用模糊评价法对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分析,分别从企业角度、用户角度、政府角度和公众角度四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系统评价。最后结果得到82.615的评价分值,说明该工程整体影响都属于良好的范畴。运用360度考核法对输变电工程进行评价,不仅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出项目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总结和整改;并且能够给后续输变电工程项目的建设给予更多方面视角更加全面的依据和借鉴。

褚云鹏[7](2020)在《基于基坑工程监测的熵权-AHP模糊综合评价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建设工程高速发展,高层超高层建筑日益增加,相应基坑工程也越来越多。同时城市之中建筑基坑所处在的环境条件复杂,房屋密集林立,道路纵横交错,地下管网交错,因此基坑工程的安全风险程度越来越高,如何评价、保证基坑工程安全是目前建筑界最为迫切解决的问题。目前基坑工程安全评价中,大都只依靠某一项监测内容的监测数据查看是否超过有关规范或设计制定的报警值,来评判其安全状态。但有时候虽然某一监测项目超过了报警条件,但从其它特性上看不出基坑存在安全问题,因此基坑工程施工往往不会采取措施而坚持到了最后。表明这种单一指标评价方式,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尽管监测项目众多,却不能内在的、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评价。为此,本文通过文献调查和现场试验研究,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基坑工程信息化监测,研究基坑工程风险评价方法,达到有效分级预警目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为:(1)通过对赣州市大量基坑工程的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95%保证率监测数据特征点为基础,分别给出了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周边地表位移、周边建筑沉降等位移特征值及其位移速率特征值,一方面查明了当前基坑工程状况,绝大部分是符合当前规范要求的,另外解决了前人4级报警策略中Ⅱ级预警控制值由设计人员自定的困难。(2)通过人工监测和自动化监测两种监测方式对赣州某中学实验教学楼基坑工程对比研究,明确了两种监测方式的优点与不足,说明自动化监测尚不能完全替代人工传统监测。特别是在锚索内力自动化监测中,锚索计受温度影响较大,由于夏天昼夜温差比较大,导致监测值一天内起伏较大。影响监测值的取用,值得重视。建议两者相结合对建筑基坑工程进行监测,以做得优势互补,使得在基坑方面信息化监测水平得到提高,更有利于保障基坑安全。(3)采用熵权-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制定完善的4级预警报警策略,以更好的定量地评价基坑本体与周边环境的安全状态。通过对赣州市某中学实验教学楼基坑工程进行的安全性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行,为监测工作提供了基坑工程安全评价分析的新思路。(4)采用MATLAB把熵权-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编写成可交互式的程序软件,实现了基于基坑实测数据进行基坑多级报警策略,经过案例计算,表明效果明显,操作简单,有助于做到及时分析评价、决策。

李晓辉[8](2020)在《电力工程项目采购物资质量管理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电网建设飞速发展,项目建设电压等级越来越高、电网规模越来越大、互联互通越来越强、智能水平越来越高,电网输送电能的容量、距离和效率不断提高,电网优化能源配置的范围和能力不断增强。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电网投资不断增加,电力工程项目采购物资规模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做好采购物资质量管理是确保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活动有序实施的重要保障。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力工程项目采购物资质量管理研究背景,分析研究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研究国内与国外关于采购管理、质量管理、综合评价方法等主题的基础理论及文献资料,并进行归纳总结。然后介绍了电力工程项目采购物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各业务流程和特点,基于目前对电力工程项目采购物资质量管理全过程缺乏科学、有效、合理评价体系的现状,本文创新地以项目管理的角度,从计划管理、采购管理、合同管理、供应商管理、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管理等项目采购物资质量管理的全业务流程出发,进行系统分析,建立了针对电力工程项目采购物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指标评价体系与模型,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评价指标权重。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固化电力工程项目采购物资质量管理综合评价流程。以JN博文110kV变电站新建项目为例进行实例应用,验证项目采购物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从评价结果中分析影响项目采购物资质量管理的关键因素,进而找出管理过程中薄弱点,并提出管理改进建议。本文构建了电力工程项目采购物资质量管理评价体系与模型,不仅为电力工程项目采购物资质量管理水平的评价提供科学、有效、合理的方法,还为电力工程项目采购物资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提供参考依据,对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李斑鸠[9](2020)在《象山县X镇山塘治理项目社会效益后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山塘属于“五小水利”工程,是丘陵、山区等地区重要的综合功能性小型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对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农村正常生产生活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将“五小水利”工程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山塘治理完成后,对山区人民在防洪、农田灌溉、生态环境发展等多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即社会效益;虽然山塘点多面广,投资额小,但是社会效益评价是判定项目建设成果的重要组成,可是从以往的研究发现,往往缺少对其社会效益的评价。本论文站在规范项目管理的角度,选取象山县X镇山塘治理项目为研究对象,对该镇山塘治理完成之后的社会效益开展后评价。首先,在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山塘治理项目的社会效益后评价指标体系。即从项目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文化建设的影响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三方面入手,开展了社会效益的定性评价。其次,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山塘治理项目的社会效益进行了定量评价。采用专家评分,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选择matlab完成各类数值计算,力求数据客观准确。被调查者包括X镇相关负责人,村书记、村主任,村民代表,企事业单位及个体经营户。第三,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得出X镇山塘治理项目的社会效益评价结果,并指出了该山塘治理项目存在的问题以及给其他地区山塘治理带来的经验启示。本论文将山塘治理与项目后评价理论相结合,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解决X镇山塘治理项目社会效益难于评价问题,得出“X镇山塘治理社会效益较大”结论,与社会效益后评价定性结论基本一致,佐证了本论文社会效益后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有助于规范象山县的其他乡镇山塘治理项目的建设成果评定,为今后山区山塘治理项目的绩效评估、社会影响以及制约的社会因素分析提供参考,是对“五小水利”工程社会效益后评价的补充和完善。

马磊[10](2020)在《黄骅港远程集控系统改造项目后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经济效益后评价及技术后评价两个层面展开了对黄骅港远程集控系统改造项目投资效益和生产运行情况的评价研究工作,总结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完善了企业项目管理体系。首先,本文对国内外项目后评价的发展动态进行分析,选取了适合本项目的后评价研究方法,确定本次研究的基本工作程序。其次,对项目后评价的概念、基础理论、评价方法做了综合阐述,并结合本次项目后评价内容介绍里了拟采用的方法和程序,对采用的经济效益后评价和技术后评价方法进行应用分析。再次,介绍了黄骅港远程集控系统改造项目基本概况,对项目建设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又从项目立项背景、项目总体布局、施工组织等情况进行了综合概述。最后,从经济效益方面开展了项目后评价,通过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远程集控系统的五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了技术后评价研究,总结了项目实施和生产运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通过本次项目后评价总结出了项目实施与方案设计存在的偏差,深度剖析偏差产生根源,为项目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反馈信息,为后续项目投资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使企业项目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对黄骅港整体规划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同类港口项目建设推广指明了方向。

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工程项目社会评价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工程项目社会评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决策因素的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指标赋权的相关研究
        1.2.3 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评价相关研究
        1.2.4 信息反馈机制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的决策因素分析
    2.1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输变电工程流程管理分析
    2.2 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流程管理的决策因素集
        2.2.1 项目立项决策阶段的决策因素
        2.2.2 项目执行准备阶段的决策因素
        2.2.3 项目现场实施阶段的决策因素
        2.2.4 项目运营维护阶段的决策因素
        2.2.5 项目退役处置阶段的决策因素
    2.3 输变电工程的风险特点分析
    2.4 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风险管理决策因素集
        2.4.1 项目立项决策阶段风险因素
        2.4.2 项目执行准备阶段风险因素
        2.4.3 项目现场实施阶段风险因素
        2.4.4 项目运营维护阶段风险因素
        2.4.5 项目退役处置阶段风险因素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决策因素的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3.1 社会网络分析法(SNA)
    3.2 决策因素体系构建的筛选标准
    3.3 基于SNA的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各阶段决策因素体系构建
        3.3.1 立项决策阶段决策因素体系构建研究
        3.3.2 执行准备阶段决策因素体系构建研究
        3.3.3 现场实施阶段决策因素体系构建研究
        3.3.4 运营维护阶段关键决策因素分析研究
        3.3.5 退役处置阶段决策因素体系构建研究
    3.4 基于决策因素的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4.1 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经济性指标构建
        3.4.2 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模型构建
    4.1 综合评价方法分析
        4.1.1 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介绍
        4.1.2 本文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4.2 指标赋权方法
        4.2.1 层次分析法
        4.2.2 熵值法
        4.2.3 综合权重的确定
    4.3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4.3.1 单因素隶属度模型
        4.3.2 构建模糊综合评价函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体系实证分析
    5.1 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的实例分析
        5.1.1 数据处理
        5.1.2 权重计算结果
        5.1.3 综合评价结果
    5.2 输变电工程后评价的信息反馈机理分析
    5.3 基于信息反馈的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体系构建
    5.4 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体系的实例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2)苏北S水泥电杆及杆塔项目社会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1.2.3 文献述评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项目社会评价的概念
    2.2 项目社会评价的原则和特点
        2.2.1 项目社会评价的原则
        2.2.2 项目社会评价的特点
    2.3 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理论
        2.3.1 层次分析法
        2.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第3章 项目概况及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项目区域概况
    3.2 苏北S水泥电杆及杆塔项目概况
        3.2.1 公司概况
        3.2.2 项目地理位置
        3.2.3 项目的主要内容
    3.3 项目社会评价指标的分析与建立
        3.3.1 项目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3.2 项目社会评价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3.3.3 项目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第4章 苏北S水泥电杆及杆塔项目社会评价
    4.1 项目社会评价方法的选择
        4.1.1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4.1.2 综合评价方法
    4.2 项目社会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3 项目模糊综合社会评价
        4.3.1 各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4.3.2 评价结果
    4.4 项目社会评价结果分析
        4.4.1 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4.4.2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第5章 研究结果及展望
    5.1 项目社会评价总结
    5.2 项目的对策建议
        5.2.1 加大污染物排放的治理力度
        5.2.2 加强生产技术创新
        5.2.3 加大生产技能培训
    5.3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5.3.1 创新之处
        5.3.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东林110千伏高压配电网输变电工程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的结构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项目经济评价概述
        2.1.1 项目经济评价的概念
        2.1.2 项目经济评价原则
    2.2 输变电工程综合评价概述
        2.2.1 输变电工程特点
        2.2.2 输变电工程综合评价原则
    2.3 相关评价方法
        2.3.1 层次分析法
        2.3.2 层次分析法的优缺点
        2.3.3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2.4 文献综述
        2.4.1 建设项目综合评价发展历程
        2.4.2 建设项目综合评价方法
        2.4.3 输变电工程综合评价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东林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概况及综合评价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东林11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介绍
        3.1.1 NJ县电网现状
        3.1.2 东林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必要性
        3.1.3 东林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技术方案
        3.1.4 东林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资估算
    3.2 输变电工程综合评价现状
    3.3 高压配网输变电工程综合评价存在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东林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4.1.1 项目盈利能力指标
        4.1.2 项目偿债能力指标
        4.1.3 不确定性分析指标
        4.1.4 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4.2 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4.2.1 输变电工程社会评价的重要性
        4.2.2 输变电工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3 输变电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东林110千伏高压配网输变电工程模糊综合评价
    5.1 东林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经济专项评价
        5.1.1 东林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成本及现金流量分析
        5.1.2 东林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经济专项评价
    5.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东林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模糊综合评价
        5.2.1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5.2.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泾河新城河道治理工程效益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1.3.1 河道治理工程效益评价研究综述
        1.3.2 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河道治理工程
        2.1.2 河道治理工程效益
    2.2 理论基础和方法
        2.2.1 综合评价的理论
        2.2.2 综合评价的方法
3.河道治理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河道治理工程效益评价指标分析
        3.1.1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U1)
        3.1.2 生态效益评价指标(U2)
        3.1.3 社会效果评价指标(U3)
    3.2 综合评价指标的确定
4.泾河新城河道现状及河道治理工程方案创造
    4.1 泾河新城河道现状
        4.1.1 工程地理位置
        4.1.2 工程建设条件
        4.1.3 工程任务
    4.2 泾河新城河道治理工程方案创造
        4.2.1 工程方案一
        4.2.2 工程方案二
        4.2.3 工程方案三
5.泾河新城河道治理工程效益综合评价
    5.1 泾河新城河道治理工程效益对比
        5.1.1 工程方案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5.1.2 工程方案生态效益对比分析
        5.1.3 工程方案社会效益对比分析
    5.2 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5.2.1 权重的确定
        5.2.2 评级等级的确定
    5.3 工程效益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5.3.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5.3.2 分层综合评判
6.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3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一
附表二

(5)西安地铁十四号线S车站基坑施工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地铁车站基坑施工风险管理理论
    2.1 地铁车站有关概念
        2.1.1 地铁车站类型
        2.1.2 地铁车站施工方法
    2.2 地铁车站基坑施工风险
    2.3 地铁车站基坑施工风险管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铁车站基坑施工风险识别
    3.1 风险识别原则
    3.2 风险识别的流程和思路
        3.2.1 风险识别流程
        3.2.2 风险识别思路
    3.3 西安地铁十四号线S车站基坑施工风险因素识别
        3.3.1 事故统计
        3.3.2 文献综述
        3.3.3 工程实际
        3.3.4 事故致因理论
    3.4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4.1 风险因素汇总
        3.4.2 风险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3.4.3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5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检验
        3.5.1 评价体系的有效性检验
        3.5.2 评价体系的稳定性检验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模糊网络分析法的地铁车站基坑施工风险评价模型
    4.1 模糊网络分析法的基础
        4.1.1 层次分析法
        4.1.2 网络分析法
        4.1.3 模糊综合评价
        4.1.4 三角模糊数
    4.2 模糊网络分析法
        4.2.1 模糊网络分析法的原理
        4.2.2 基本方法与步骤
    4.3 地铁车站基坑施工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
        4.3.1 建立网络结构
        4.3.2 模糊综合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地铁十四号线车站基坑施工风险评价应用研究
    5.1 西安地铁十四号线简介
    5.2 地铁车站工程概况
    5.3 车站基坑施工风险评价
        5.3.1 构建模糊网络分析模型
        5.3.2 构建风险因素集
        5.3.3 构建风险评语集
        5.3.4 确定模糊判断矩阵R
        5.3.5 确定风险评价因素权重向量D
        5.3.6 确定评价结果
        5.3.7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5.4 风险管理建议
    5.5 本章小结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基于360度考核法的QS110kV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2.1 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的内容
        2.1.1 输变电工程项目的特点
        2.1.2 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的基本内容
        2.1.3 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的现状与问题
    2.2 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的360度考核法设计
        2.2.1 360度考核法的内涵与基本原理
        2.2.2 360度考核法在工程项目后评价中应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2.2.3 基于360度考核法的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框架设计
    2.3 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的方法
        2.3.1 层次分析法
        2.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2.3.3 成功度法
        2.3.4 对比分析及适用条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 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 企业视角的后评价指标
        3.2.2 用户视角的后评价指标
        3.2.3 政府视角的后评价指标
        3.2.4 公众视角的后评价指标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模型构建
    4.1 输变电工程后评价模型构建的基本思路
        4.1.1 后评价的步骤
        4.1.2 后评价方法的组合应用方式
    4.2 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4.2.1 明确评价的目标
        4.2.2 构造层次分析结构
        4.2.3 确定指标权重
        4.2.4 致性检验
    4.3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QS110KV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实例分析
    5.1 QS110KV输变电工程项目概况
        5.1.1 项目建设内容
        5.1.2 项目决策要点
        5.1.3 项目实施进度
        5.1.4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5.2 QS110KV输变电工程项目多角度分项分析
        5.2.1 企业视角的后评价
        5.2.2 用户视角的后评价
        5.2.3 政府视角的后评价
        5.2.4 公众视角的后评价
    5.3 基于360度考核法的QS110KV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实例分析
        5.3.1 后评价过程
        5.3.2 后评价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基坑工程监测的熵权-AHP模糊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1.2.2 基坑信息化监测发展现状
        1.2.3 基坑风险评价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
第2章 基坑风险管理研究与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2.1 工程风险的概述
        2.1.1 风险概念
        2.1.2 风险的特征
    2.2 基坑风险的影响因素
    2.3 基坑风险评定流程
        2.3.1 基坑工程风险识别
        2.3.2 基坑工程风险评估
    小结
第3章 基于基坑工程监测数据的报警值探讨
    3.1 建筑基坑监测警戒值探讨
        3.1.1 不同地区的监测报警标准
        3.1.2 水平位移报警值制定策略研究探讨
        3.1.3 基坑周边地表控制值研究
        3.1.4 基坑周边建筑分级报警探讨
        3.1.5 锚索(杆)内力分级报警探讨
    3.2 基于监测数据统计概率的报警值取值研究
        3.2.1 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数据报警值探讨
        3.2.2 周边地表沉降监测数据报警值探讨
        3.2.3 关于周边建筑物沉降报警值探讨
    小结
第4章 深基坑工程信息化监测实施案例研究
    4.1 基坑工程信息化监测必要性及意义
        4.1.1 基坑工程信息化监测必要性
        4.1.2 信息化监测意义
    4.2 工程概况
        4.2.1 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4.2.2 支护结构形式
    4.3 监测方案
        4.3.1 监测方案设计原则
        4.3.2 基坑监测点位布置
        4.3.3 基坑监测周期、监测频率和报警值
        4.3.4 人工监测项目和方法原理
        4.3.5 自动化监测和原理
    4.4 基坑开挖工况进度
    4.5 监测作业量统计
    4.6 监测结果分析
        4.6.1 桩(坡)顶水平位监测结果
        4.6.2 桩体深层水平位移结果
        4.6.3 锚杆内力监测结果
        4.6.4 周边道路与建筑沉降结果
    4.7 人工与自动化监测对比研究
        4.7.1 成本对比
        4.7.2 优势对比
    小结
第5章 熵权-AHP模糊综合评价探讨
    5.1 概述
    5.2 模糊评价原理
    5.3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5.3.1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5.3.2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5.4 基坑工程安全评价步骤
        5.4.1 评价指标和体系的确立
        5.4.2 不同安全等级情况下安全状态隶属度函数构建
        5.4.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5.4.4 选用评价模型进行评价
    5.5 案例分析
    小结
第6章 基于MATLAB的基坑风险评价实现
    6.1 引言
    6.2 程序开发总体设计思路
        6.2.1 程序功能性需求
        6.2.2 程序整个框架
    6.3 应用程序开发
        6.3.1 MATLAB简介
        6.3.2 MATLAB图形用户界面
    6.4 程序功能实现
        6.4.1 判断矩阵的输入与一致性检验
        6.4.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6.4.3 基坑评价指标等级分级方案输入
        6.4.4 监测数据输入与隶属度函数选择
        6.4.5 隶属度矩阵显示
        6.4.6 评价结果
    6.5 案例再分析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电力工程项目采购物资质量管理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采购管理相关理论
    2.2 质量管理相关理论
    2.3 综合评价的相关方法
        2.3.1 层次分析法
        2.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第3章 电力工程项目采购物资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
    3.1 电力工程项目采购物资质量管理概述及全过程分析
        3.1.1 电力工程项目采购物资质量管理概述
        3.1.2 电力工程项目采购物资质量管理全过程分析
    3.2 电力工程项目采购物资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 电力工程项目采购物资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3.2.2 电力工程项目采购物资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与构建
    3.3 电力工程项目采购物资质量管理评价模型的构建
        3.3.1 电力工程项目采购物资质量管理评价模型指标权重计算步骤
        3.3.2 电力工程项目采购物资质量管理模糊综合评价
第4章 电力工程项目采购物资质量管理评价实例应用—以JN博文110kV变电站新建项目采购物资质量管理评价为例
    4.1 案例介绍与问卷调查
        4.1.1 案例介绍
        4.1.2 问卷调查
    4.2 电力工程项目采购物资质量管理评价模型指标权重计算
        4.2.1 电力工程项目采购物资质量管理评价模型指标层权重计算
        4.2.2 电力工程项目采购物资质量管理评价模型二级指标层权重计算
    4.3 JN博文110kV变电站新建项目采购物资质量管理综合评价
        4.3.1 JN博文110kV变电站新建项目问卷调研结果
        4.3.2 JN博文110kV变电站新建项目指标层综合评价
        4.3.3 JN博文110kV变电站新建项目目标层综合评价
    4.4 电力工程项目采购物资质量管理改进建议
        4.4.1 计划管理方面
        4.4.2 采购管理方面
        4.4.3 合同管理方面
        4.4.4 供应商管理方面
        4.4.5 质量监督管理方面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象山县X镇山塘治理项目社会效益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线路
    1.3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社会效益后评价的基本理论
        2.1.1 社会效益后评价基本概念
        2.1.2 社会效益后评价的特点
        2.1.3 社会效益后评价的方法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章 X镇山塘治理项目实施概况
    3.1 X镇山塘治理项目概况
        3.1.1 X镇概况
        3.1.2 X镇山塘治理概
    3.2 X镇山塘治理项目实施过程和结果
        3.2.1 山塘整治原则与思路
        3.2.2 山塘整治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3.2.3 山塘治理项目实施计划和具体做法
        3.2.4 山塘治理项目的结果
    3.3 X镇山塘治理项目的特点
        3.3.1 以社会效益为主
        3.3.2 以机制创新为主
第四章 山塘治理项目社会效益指标的建立与定性评价
    4.1 山塘治理项目社会效益后评价的主要内容
    4.2 评价指标体系
        4.2.1 社会效益后评价指标建立原则
        4.2.2 后评价指标体系
    4.3 X镇山塘治理项目社会效益的定性评价
        4.3.1 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4.3.2 对文化建设的影响
        4.3.3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4 定性评价结论
第五章 X镇山塘治理项目社会效益模糊综合后评价
    5.1 对X镇山塘治理项目的社会效益后评价流程
    5.2 指标权重
        5.2.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5.2.2 计算工具
        5.2.3 山塘治理社会效益后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5.3 模糊综合评价法
        5.3.1 算法概述
        5.3.2 模糊评价的计算
    5.4 评价结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调查表
    附录2 :综合调查问卷
    附录3 :水质监测报告
    附录4 :权重计算程序源代码
    附录5 :模糊法计算程序代码
致谢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黄骅港远程集控系统改造项目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项目后评价的基本理论
    2.1 项目后评价的概念
    2.2 项目后评价的理论基础
        2.2.1 系统工程理论
        2.2.2 反馈控制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项目生命周期理论
        2.2.5 项目现在管理理论
    2.3 项目后评价的方法
        2.3.1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2.3.2 项目技术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黄骅港远程集控系统改造项目实施概况
    3.1 项目基本情况
    3.2 项目实施进度
        3.2.1 项目分解
        3.2.2 计算工作时间
        3.2.3 项目关键节点
    3.3 项目实施方法
        3.3.1 实施原则
        3.3.2 技术路线
        3.3.3 组织方式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黄骅港远程集控系统改造项目技术后评价
    4.1 技术评价目标
    4.2 自动取料系统
        4.2.1 系统硬件
        4.2.2 堆场定位
        4.2.3 远程自动控制系统
    4.3 自动堆料系统
        4.3.1 系统硬件
        4.3.2 工艺流程
    4.4 单机防碰撞系统技术
        4.4.1 碰撞系统设计
        4.4.2 上位机HMI设计
    4.5 堆场模型管理系统
    4.6 集中控制系统技术
    4.7 技术综合后评价
        4.7.1 技术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7.2 技术后评级指标的评价标准
        4.7.3 项目指标权重的确定
        4.7.4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项目技术后评价
    4.8 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黄骅港远程集控系统改造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
    5.1 经济效益评价目标
    5.2 基础数据分析
        5.2.1 项目投资与收益预算
        5.2.2 财务收益与费用情况
    5.3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选取
        5.3.1 静态指标选取
        5.3.2 动态指标选取
    5.4 经济效益计算
        5.4.1 静态指标计算
        5.4.2 动态指标的计算
    5.5 经济效益评价计算结果分析
    5.6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黄骅港远程集控系统改造项目评价总结
    6.1 项目评价总结
    6.2 项目经验教训
        6.2.1 项目经验
        6.2.2 项目教训
    6.3 项目建议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专家打分表
致谢

四、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工程项目社会评价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决策因素的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体系研究[D]. 高铭晨.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苏北S水泥电杆及杆塔项目社会评价研究[D]. 马海翠. 山东大学, 2021(12)
  • [3]东林110千伏高压配电网输变电工程综合评价研究[D]. 邢晨. 山东大学, 2021(12)
  • [4]泾河新城河道治理工程效益综合评价[D]. 朱春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西安地铁十四号线S车站基坑施工风险管理研究[D]. 程文豪. 长安大学, 2020(06)
  • [6]基于360度考核法的QS110kV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研究[D]. 叶锐. 南昌大学, 2020(01)
  • [7]基于基坑工程监测的熵权-AHP模糊综合评价研究[D]. 褚云鹏. 南昌大学, 2020(01)
  • [8]电力工程项目采购物资质量管理评价研究[D]. 李晓辉. 山东大学, 2020(10)
  • [9]象山县X镇山塘治理项目社会效益后评价研究[D]. 李斑鸠.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10]黄骅港远程集控系统改造项目后评价[D]. 马磊. 燕山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工程项目社会评价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