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与运行的科学分析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与运行的科学分析

一、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运行的科学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郭春秀[1](2020)在《山东省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测评研究》文中指出科技创新能力是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是旅游现代化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在当前的经济环境和时代背景下,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工程启动,旅游产业优化升级势在必行。科技创新是旅游产业提升的关键,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测评研究已在国内外逐步开始,但暂未形成全面系统权威的测评方法,学者对山东省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测评研究也较少。基于此,在明确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概念、内涵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以山东省17地市数据为基础,运用旅游学相关理论和方法,构建山东省科技创新能力测评研究指标体系,对山东省各地市自2008-2017年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演变趋势及时空差异进行分析,并建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旅游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从而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科学合理的优化对策。研究结果表明:从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时间演变上看,山东省各地市旅游产业创新能力总体呈显着上升趋势,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8-2012年为高速增长期,年增长率均高于18%;第二阶段是增速放缓期,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年增长率减缓至10%;从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空间演变来看,山东省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地区差异,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自东向西呈“台阶型”的空间分布状态,旅游产业创新能力“沿海-内陆”对比分化态势明显,鲁东-鲁中-鲁西城市带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呈递减趋势;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支持因素对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影响不显着,旅游业投入、旅游业发展水平和旅游生产率对山东省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产生正向推动作用。

闫菲菲[2](2020)在《多维邻近对跨区域研发合作模式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国区域数据的实证》文中研究说明跨区域研发合作是中国区域创新政策设计重要议题。本文以中国跨区域研发合作模式及其演化为主线,通过理论建模和实证分析阐明中国跨区域研发合作模式特征与演化路径,揭示影响中国跨区域研发合作模式的多维邻近性作用效果及其阶段性变化,以期从动态视角探究中国跨区域研发合作的影响因素,为区域协调发展政策设计提供证据。首先,基于区域创新体系理论,本文以跨区域知识流动为载体,从组织维度出发,将跨区域研发合作划分为跨区域企业间合作、跨区域学研间合作、跨区域企业与学研合作三种模式。同时,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将组织模式与空间分布、技术分布相结合,构建“地理—组织—技术”三维度的跨区域研发合作模式演化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采用区域间合作申请发明专利数据,以核心政策为节点,对中国跨区域研发合作模式演化特征进行分时段(1985-1998年、1999-2006年、2007-2015年)考察。研究发现,中国跨区域研发合作模式演化具有显着阶段性特征,且与国家经济转型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演进历程相关。具体表现为:主导模式以2006年为分界点,2006年以前跨区域企业与学研合作模式为主导,2006年以后跨区域企业间合作模式占主导;空间分布以1999年为分界点,1999年以前跨区域企业间近距离合作比重较高,1999年后有学研参与的两种模式近距离合作比重较高;技术分布上,有企业参与的两种模式大都发生在关联性较强的领域,跨区域学研间合作主要发生在关联性较弱的领域。其次,整合新经济地理学的“四次转向”及相关理论,本文将地理区位、技术联系、关系嵌入和制度情境纳入统一框架,从邻近性视角切入,选取四类区域间邻近(地理邻近、技术邻近、关系邻近和制度邻近),构建多维邻近影响跨区域研发合作模式的研究框架,并详细阐明四类区域间邻近及两两邻近交互对跨区域研发合作模式的作用机理,进而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最后,本文设计了一个多阶段回归的实证方案,以中国31个区域为样本,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的QAP方法,对上述所提研究假设进行了分时段检验,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在多维邻近主效应方面,地理邻近的作用效果逐时段下降,且其对有学研参与的两种跨区域研发合作模式影响更为显着;技术邻近的作用效果整体从正向促进变成了负向阻碍,其中,跨区域企业间合作、跨区域学研间合作两种模式均对区域间技术差异性需求较强,跨区域企业与学研合作模式对区域间技术相似性需求较强;基于区域间既有合作关系表征的关系邻近的作用效果存在时段差异与模式差异,基于区域间既有合作数量表征的关系邻近的作用效果均正向显着,且其对跨区域企业与学研合作模式促进作用最强;制度邻近的作用效果均正向显着,且其对跨区域企业间合作模式促进作用最强。(2)多维邻近交互效应主要在后两个时段(1999-2006年、2007-2015年)发挥作用。制度邻近与关系邻近主要表现为互补关系,基于信任的非正式嵌入与基于市场的正式制度调节可共同促进跨区域研发合作水平提升;技术邻近与其他邻近主要表现为替代关系,尤其是在2007-2015年,区域间较强的关系嵌入与相近的制度环境可弥补技术邻近对跨区域研发合作的负向作用;地理邻近负向调节其他邻近与跨区域企业间合作或跨区域学研间合作的关系,对于之前存在合作关系的两区域,当双方学习机会、合作经验或共享制度环境水平一定时,彼此地理距离越远,两区域企业间或学研间研发合作水平越高,但若两区域之前无合作关系,彼此地理距离越近,双方研发合作水平越高。

胡平波[3](2018)在《支持合作社生态化建设的区域生态农业创新体系构建研究》文中认为合作社生态化建设有利于农村环保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区域生态农业创新体系构建,可以促使农民树立生态观念,推动生态农产品开发与组织生态文化建设,从而支持合作社生态化建设。政府主导是推动区域生态农业创新体系构建的关键,科研院所与服务机构是促使生态技术创新与扩散的基础,企业与农村精英创新是支持合作社生态化建设的关键。有效的区域生态农业创新体系需要实现观念、技术与制度的协同创新,需要推动生态创新单元有效运行、创新成果实现与推广。以江西省芦溪县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分析为例发现,芦溪县域生态农业创新体系能够有效支持本地的生态农业创新活动,不断推动合作社生态化建设,实现芦溪县生态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杨金彪[4](2018)在《智能交通技术发展的专利计量研究》文中提出多学科交叉带来的技术融合给现代交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现交通强国战略目标,但我国依然存在交通建设缓慢、产能过剩、交通运输问题解决方案老化等现象,智能交通系统的产生对解决上述现象将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了解世界智能交通技术的发展过程,进而分析出智能交通技术的发展方向,最终为我国未来交通运输发展提供合理性建议。本文结合专利计量学、文本挖掘和专利引文分析等方法,重点研究了智能交通技术的发展过程。通过专利计量学方法从专利文本字段分析智能交通技术专利机构、国家和技术领域的发展过程;利用文本挖掘方法获取专利题目的短语并进行短语聚类,分别在1984-1997、1998-2008、2009-2016三个时间段获得技术发展主题,通过专利引文分析方法挖掘主题之间的相互引用关系,通过对各个阶段各个主题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分析智能交通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结果发现智能交通技术主要涵盖主题1(导航系统、全球定位、车载导航、组合导航等)、主题2(控制系统、电路控制、中央控制单元等)、主题3(无线通信、蜂窝通信、移动通信等)三大主题,在这些主题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智能交通技术“功能—信息”的信息采集技术应用模式转变为“信息—功能”的信息资源开发应用模式,即智能交通起初为模块化功能开发阶段逐渐转变为模块化功能信息交互阶段,以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的大规模信息系统将智能交通技术多元素信息整合,反向开发和完善必需的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能交通通过及时、快速、准确的获得各种交通要素的信息,通过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对智能交通信息分析、整合、处理、应用,实现整个交通系统的智能化、信息化管理与控制,最终改善人们的交通生活。

丁亦飞[5](2018)在《南京极光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持续进步,测序成本持续降低,基因测序需求增长快速,基因测序产业进入爆发式增长期。担负着从海量测序数据中获取消费者所需的信息的基因测序咨询行业快速成长。南京极光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南京极光基因”)是一家初创型测序咨询企业,面对当下日渐激烈的竞争环境,需要把握先机,实现快速发展,然而公司营销管理出现的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已经制约了公司的发展。为此,本文对南京极光基因的营销管理进行研究。本文在分析南京极光基因外部营销环境和内部营销环境的基础上,利用SWOT模型分析确定了南京极光基因的聚焦化战略和具体发展目标。随后对公司营销管理进行分析发现,公司存在产品繁杂不规范、渠道过于传统、报价不够灵活、促销水平低下等问题。随后利用STP营销分析法,分析确定南京极光基因的目前细分市场为苏沪皖地区基因测序培训和基因测序数据分析需求市场,通过探讨选择7Ps营销组合策略为主的营销新方案,并完成了南京极光基因的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人员、有形展示和过程策略等的设计。最后,从组织结构、制度建设、人员培训体系建设和满意度测评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营销策略实施的措施。本文的部分内容已经应用于南京极光基因的营销工作,从实际效果看,所设计新方案操作性和效果均较好。

任晓波[6](2017)在《基于中美专利比较的我国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能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电动汽车凭借其环保、节能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09年以来,我国汽车产销量均排名世界第一,庞大的汽车保有量给环境与能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提升环境质量、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电动汽车产业涉及技术种类繁多,且不同技术的发展水平大相径庭。因此,结合我国国情和电动汽车技术自身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技术发展战略,是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美国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将电动汽车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且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日本、德国等电动汽车强国的车企均在美国布局了大量的专利,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全球电动汽车产业最先进的技术发展水平。本文基于专利信息对中美两国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发展的历程及趋势进行研究,比较两国技术演化的差异,对于我国制定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以我国电动汽车产业为研究对象,将美国电动汽车产业作为参照,基于专利文本挖掘技术,结合IPC分布情况对中美两国不同时间段电动汽车的技术热点与演化趋势进行识别和分析,纵向研究我国自身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发展的过程,横向比较两国技术发展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产业链逐步完善;非核心技术领域创新能力强,在零部件制造、装配等领域申请了大量专利;核心技术领域的研发起步较晚,专利数量较少;产业集中度低,没有形成技术寡头企业。在中美专利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SWOT分析法,总结我国电动汽车产业自身的优势、劣势和外部环境的机会、威胁,从政府、产业和企业三个层面为我国制定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发展战略提出以下建议:近期应重点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将燃料电池汽车作为中长期发展目标;设立电池基础研究扶持基金,重点资助电池电极材料、电解质材料等基础技术的研发;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形成区域产业集群,集中力量突破产业核心技术;构建锂离子电池专利联盟,避免企业陷入专利丛林;企业和高水平大学组建产学研联盟,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利用后发优势,强化国外锂离子电池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张雷勇[7](2015)在《我国产学研共生网络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技和经济的紧密结合被明确为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手段被提及,产学研合作也作为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环节,成为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政策。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我国的产学研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依然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产学研合作是一个过程,其合作的开始通常是技术的研发,而终端为新产品或者新服务。因此在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也就存在着科学技术的转移和转化。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在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科技成果的转化率高达80%,而在我国这个指标仅仅为25%,最终真正能实现转化的技术不足5%。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着的关系松散、动力不足、模式不稳定、机制效率低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使得产学研合作面临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形成了我国持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瓶颈。尤其是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中国开始逐步跨越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的缺失使得调整产业结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成为了业界的共识。这也使得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又上升了一个层次。在这个背景下,如何解决当前产学研合作面临的问题,提升产学研合作的层次和效率也就成为了学界关注的焦点。此外,产学研合作本身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在过去,产学研合作往往是点对点的,合作主体数目较少,很多合作是一次性或者项目性的。而在新时期,产学研合作的主体数目巨大,一家合作单元可能会与几家甚至是几十家其他合作单元有着产学研合作的关系,合作关系逐渐形成了合作网络。这使得过去的微观合作关系的相关理论逐渐不再适用于当前产学研合作关系的描述和研究;其次,以往产学研合作中,合作形式有限,合作内容贫乏,而在新时期的产学研合作中,合作的形式和内容有了长足的进步,这给产学研合作关系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这就需要我们去寻找一种新的微观分析理论来对这种合作关系进行解析和处理;第三,随着我国产学研合作的不断推进,产学研主体在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包办”的支持手段难以适应产学研合作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诸如治理理论等新兴理论对于推进产学研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和重新定位政府职能将大有可为。正是由于产学研合作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并且其本身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因此我们就需要构建一套新的理论或者研究框架来对新时期产学研合作进行描述和研究。而这套研究的框架至少要满足以下条件:首先这套研究框架要在解决产学研当前的困难具有理论可行性和实践价值;其次,要能实现产学研合作的微观合作关系的解构和宏观结构的整合,并实现宏观和微观的统一;再次,要能在这套框架中引入合适的理论,对政府定位的变化和官产学研合作关系的进一步优化给出政策依据。本文的研究就是尝试构建这样一套研究框架。产学研网络的提出,解决了产学研合作的多主体问题,并且网络结构的变化或演化使得对产学研合作宏观结构变化的研究成为可能。但由于当前产学研网络大多将创新主体当作节点而网络关系当作连接线,这会丧失掉产学研合作关系丰富的微观内涵。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共生关系对于描述和处理产学研合作关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产学研合作关系是一种高效的关系,而共生关系也具备相同的特征。二者关系形成、关系维持和关系模式等方面的相似性使得共生关系可以解释和替代产学研合作关系,从而就可以利用共生理论来研究产学研合作关系。通过共生理论和网络理论来构建产学研合作关系的研究框架后,笔者尝试引入治理理论,来对产学研共生网络的自组织机制和功能结构进行揭示和分析,构建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治理机制和治理模式。本文通过共生理论和网络理论来构建产学研合作关系的研究框架,提出了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概念。分析了其体系和方法论的指向,并讨论了其发展评价问题、分类和稳定性的相关问题。为了说明本文所倡导的产学研共生网络模型的实践价值,本文运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典型案例进行佐证。在模型构建结束后,本文引入了网络治理理论,对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治理条件、治理模式开展了分析和研究,揭示和分析了自组织机制和功能结构,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产学研共生网络治理的机制网,并从共生信任机制、共生协调机制和共生能量分配机制、投融资机制、维护机制、约束机制和适应机制等对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治理体系进行了探讨。

原立彬[8](2012)在《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构建 ——以山西省为例》文中指出传统的区域科技创新把创新的经济效益作为成败的唯一标准,把区域经济增长视为评价区域科技创新机制优劣的主要标志,这虽然对人类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过于侧重了经济学意义,而忽略了科技创新的生态学意义。随着科技创新的发展和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显,这种利益至上的科技创新观已经让人类陷入了困境当中,传统的科技创新观局限于单向的经济价值取向,以向大自然索取资源和排放废弃物为特征,这种线性的、非循环的模式违背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循环原理,这样下去必将会引起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反而会使经济增长的空间越来越有限。这种价值观的发展模式已经逐渐的被现实印证为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社会需要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来指导经济发展,让经济、社会、生态可以协调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不要忘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继而做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做了简要的阐述;第二章详细的阐述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区域科技创新理论;第三章是本文的核心,该部分首先是对国内外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发现并指出现有研究成果中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引入可持续发展理论,然后通过对可持续发展内涵的深入分析以及可持续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关系研究,在其内涵准确界定的基础上选取了相关指标,最终构建出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第四章是实证部分,通过分析软件SPSS和因子分析法对山西省2005—2009年的科技创新能力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用实例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第五章是本文的结论和展望部分。

李佳[9](2011)在《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认为在高中物理教育中,物理教科书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以教科书为中心的教材体系是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制约着包括教师经验和学生经验参与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媒体等的选择,是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因此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国家教育部基教二司也成立了专项课题“普通高中新课程教科书使用情况调研”对高中教科书进行质量监控。影响教科书使用的主要因素是教科书的质量,而教科书的质量需要参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做出科学、有效的判断,因此研究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物理是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最重要的自然学科之一,高中物理教科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高中物理教育的质量,影响国民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探索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的内涵、目标、评价指标体系,丰富中学物理课程理论,为进一步推进高中物理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和借鉴。实践价值在于:建立和完善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系统是提升国民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也是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针对性。如何站在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纳入物理教育专家、教科书编写者、教科书使用者、教科书管理者的观点,综合教科书价值主体——高中物理教师和高中生的意见,建构一个有理论基础、评价目标明确、指标相对完善、具有一定可操作性、有效评价普通高中新课程物理教科书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是本研究的核心问题。研究具体由以下7个问题构成:(1)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的理论内涵;(2)已有的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可为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提供的经验:(3)由大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学者、高中物理教科书编写者、高中物理特级教师、高中物理教研员、高中教学校长、教务主任、物理备课组组长等构成的专家组,对研究者初步构建的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及修正意见;(4)高中物理教师对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重要性的观点,不同背景变量高中物理教师对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重要性的观点差异;(5)高中生对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重要性的观点,不同背景变量高中生对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重要性的观点差异;(6)专家、高中物理教师、高中生对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重要性的观点差异;(7)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体系。本研究有五个基本假设:假设一:本研究构建的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假设二: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均具有重要性,且其重要性有显着差异。假设三:不同背景变量的高中物理教师在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的重要性上有显着差异。假设四:不同背景变量的高中生在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的重要性上有显着差异。假设五:专家、高中物理教师、高中生三类人群在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的重要性上显着差异。论文的主要框架结构包含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与础教育课程改革、物理教科书建设的关系,说明研究的意义、方法和思路,主要采用文献析法、专家咨询、问卷调查、模糊层次分析法等调查方法、教育统计分析法。第二部分“文综述”,主要述评国内外有关教科书评价研究、物理教科书评价研究的成果、趋势和发展动。第三部分“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之指标初建”,主要从评价目的的确定、指标体;初步构想及内涵分析完成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第四部分“基于专家咨询的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通过咨询专家对初步构建的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的意见,以建立具有专家效度的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第五部分“基于使(?)者视角的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高中物理教师、高(?)生对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重要性的观点,比较不同背景变量的教师和学生的观点差异、(?)类人群的观点差异。通过问卷数据对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作信度分析,并采用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交互检验指标体系的效度。第六部分“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标体系之指标权重构建”,采用群组构权法和模糊层次分析法探讨建立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体系。第七部分“结论与建议”,阐述研究发现、研究结论及研究建议。研究结论:1.本研究构建的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三项一级指标、八项二级指标、三(?)三项三级指标、五十三项评分标准,兼具时代性与本土化特色,经内部一致性、探索性及(?)证性因素分析交互检验,具有良好的信效度。2.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就整体、各级指标及评分标准均具有高度重要性,而‘内容属性”尤为重要(相对权重值为0.552),“教学属性”次之(相对权重值为0.324),最后是“表征属性”(相对权重值为0.124)。在“内容属性”中又以“1.1目标一致性”最(?)重要(相对权重值为0.263),“1.2内容选择”次之(相对权重值为0.192),最后是“1.3内容组织”(相对权重值为0.097);“教学属性”下,二级指标相对权重值分别为:“2.1教学设计”为0.173,“2.2学习评价”为0.077,“2.3教学资源”为0.074;“表征属性”下,二级指标相对权重值分别为:“3.1语言表达”为0.094,“3.2出版设计”为0.030。3.高中物理教师与专家在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重要性的观点上无显着差异,但显i高于高中生。4.女性高中物理教师、偏远地区高中物理教师、县级重点高中物理教师、任教6-10年(?)高中物理教师、在高中任教3-5年的物理教师、中学二级的高中物理教师、使用鲁科版(山(?)科技出版社)高中物理教科书的高中物理教师、已参加课改的高中物理教师对高中物理教(?)书评价指标的重视程度更高。5.省会、地市的高中生、使用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的高中生对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的重视程度更高。以上结论使本研究的研究假设得到验证。据此,本研究从教科书管理、教科书编写与改进、物理教师专业化发展、后续研究等角度提出几项建议,以供相关行政单位、人员参考。

卢红屹[10](2010)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区域竞争的日益加剧,区域创新能力已逐渐成为地区经济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因此,推进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不断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区竞争力,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和重要内容。为此,各级区域政府应明确自己的职能定位,克服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的越位、缺位和错位现象,在充分发挥市场资源基础配置作用的同时,正确发挥政府的作用,纠正市场失灵现象,整合区域创新体系中各要素组合成一个创新网络体系,通过其协同运作而产生最大的创新绩效。因此,本文把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行为作为研究的重点,旨在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即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通过正确发挥政府的作用,建设一个符合区域发展需要的创新体系,提高其创新能力,进而达到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目的。本文首先从理论的角度,对区域创新体系和政府行为的概念进行界定,从创新的角度对区域创新体系中的网络成员(包括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等)进行功能定位;回顾了区域创新体系中政府行为的理论基础。其次对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实践进行分析,得出不同地区政府在建设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不同行为的经验和启示。最后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进行分析,对广西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政府功能发挥存在的问题,以及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情况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完善广西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政府功能的对策建议。

二、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运行的科学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运行的科学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省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科技创新能力是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
        1.1.2 提高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工程的要求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研究理论
        1.3.2 旅游产业科技创新研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旅游产业科技创新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研究
        2.1.1 旅游
        2.1.2 旅游产业
        2.1.3 科技创新
        2.1.4 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2.2 相关理论阐述
        2.2.1 创新理论
        2.2.2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2.2.3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2.3.1 旅游产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创新主体
        2.3.2 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2.3.3 旅游产业科技创新的特点
第三章 山东省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测度
    3.1 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3.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全面性原则
        (3)重点性原则
        (4)可操作性原则
        3.1.2 指标选取及指标含义
        (1)旅游产业科技创新基础
        (2)旅游产业科技创新投入
        (3)旅游产业科技创新产出
    3.2 山东省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测度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方法
        3.2.3 指标权重评价
    3.3 综合评价模型
    3.4 研究对象情况概述
    3.5 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指数
        3.5.1 综合指数
第四章 山东省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4.1 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总体趋势
    4.2 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时间演变
    4.3 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空间差异
    4.4 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4.4.1 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
        4.4.2 模型构建
        4.4.3 GWR拟合结果分析
        4.4.4 实证结果
    4.5 小结
第五章 山东省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5.1 提高旅游产业科技创新产出
        5.1.1 加强科学研究基础设施建设
        5.1.2 以市场为导向提高旅游科技成果转化率
        5.1.3 鼓励加快完善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机制
    5.2 加大旅游产业科技创新投入
        5.2.1 培育和重视旅游院校资源
        5.2.2 稳定和用好旅游科技人才
    5.3 增强旅游产业科技创新基础
    5.4 大力推进旅游智慧化
    5.5 发挥创新带动效应,拓展区域旅游合作创新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6.2.1 创新点
        6.2.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2)多维邻近对跨区域研发合作模式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国区域数据的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跨区域合作模式研究
        1.2.2 多维邻近:邻近性分类研究
        1.2.3 邻近性与跨区域合作创新关系研究
        1.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1.4.1 研究思路
        1.4.2 内容安排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跨区域研发合作模式
        2.1.2 多维邻近
    2.2 理论基础
        2.2.1 区域创新体系理论
        2.2.2 新经济地理学相关理论
    2.3 理论模型构建
    2.4 本章小结
3 中国跨区域研发合作模式演化
    3.1 跨区域研发合作模式划分及模式演化
        3.1.1 跨区域研发合作模式划分
        3.1.2 跨区域研发合作模式演化分析框架
    3.2 中国跨区域研发合作模式演化特征
        3.2.1 样本、数据与方法
        3.2.2 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多维邻近影响跨区域研发合作模式的研究框架与研究假设
    4.1 多维邻近影响跨区域研发合作模式的研究框架
        4.1.1 研究框架构建依据
        4.1.2 研究框架构建
    4.2 多维邻近影响跨区域研发合作模式的研究假设
        4.2.1 多维邻近的主效应假设
        4.2.2 多维邻近的交互效应假设
    4.3 本章小结
5 多维邻近影响跨区域研发合作模式的实证研究设计
    5.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5.2 变量测度与模型设定
        5.2.1 变量测度
        5.2.2 模型设定
    5.3 实证研究方法与描述性结果分析
        5.3.1 实证研究方法
        5.3.2 描述性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多维邻近影响跨区域研发合作模式的实证检验结果
    6.1 多维邻近的主效应检验结果
        6.1.1 地理邻近对跨区域研发合作模式的作用结果
        6.1.2 技术邻近对跨区域研发合作模式的作用结果
        6.1.3 关系邻近对跨区域研发合作模式的作用结果
        6.1.4 制度邻近对跨区域研发合作模式的作用结果
    6.2 多维邻近的交互效应检验结果
        6.2.1 1985-1998年的回归结果
        6.2.2 1999-2006年的回归结果
        6.2.3 2007-2015年的回归结果
    6.3 稳健性检验
    6.4 结果讨论
        6.4.1 多维邻近对跨区域研发合作模式影响的主效应讨论
        6.4.2 多维邻近对跨区域研发合作模式影响的交互效应讨论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基本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局限性与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变量描述性统计及变量间相关系数矩阵(Ⅰ)
附录B 变量描述性统计及变量间相关系数矩阵(Ⅱ,1999-2006)
附录C 变量描述性统计及变量间相关系数矩阵(Ⅱ,2007-2015)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支持合作社生态化建设的区域生态农业创新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合作社生态化建设的内涵与创新要求
    (一) 合作社生态化建设的内涵
    (二) 合作社生态化建设的创新要求
三、创新体系支持合作社生态化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与实践性
    (一) 必要性
    (二) 可行性
    (三) 实践性
四、区域生态农业创新体系构建
    (一) 政府主导:推动区域生态农业创新体系构建的关键
    (二) 科研院所与服务机构:促使生态技术创新与扩散的基础
    (三) 企业与农村精英创新*:支持合作社生态化建设的关键
    (四) 观念、技术与制度创新融合:支持合作社生态化建设的根本保障
    (五) 创新单元培育、成果实现与推广:支持合作社生态化建设的运行保障
五、芦溪县域生态农业创新体系构建及对合作社生态化建设的支持
    (一) 政府主导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形成县域生态农业创新体系
    (二) 芦溪县域生态农业创新体系中合作社生态化建设的内容与效果
    (三) 芦溪县域生态农业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
六、结论和启示

(4)智能交通技术发展的专利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专利计量分析相关研究综述
        1.2.2 智能交通技术相关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梳理
    2.1 智能交通技术发展的相关概念
    2.2 技术发展的基础理论
        2.2.1 技术范式转化理论
        2.2.2 技术发展的阶段论
    2.3 研究方法
        2.3.1 专利引文分析方法
        2.3.2 文本挖掘方法
        2.3.3 技术发展主题识别
3 智能交通技术发展的国家和技术领域分析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3.1.1 数据来源
        3.1.2 智能交通专利文本字段数据处理
    3.2 智能交通技术发展的机构分析和国家分析
        3.2.1 智能交通专利的迅速增长
        3.2.2 智能交通技术专利机构分析
        3.2.3 智能交通技术专利国家分析
    3.3 智能交通技术主要国家技术领域优势分析
        3.3.1 专利相对优势指标测算
        3.3.2 专利相对优势指标结果分析
4 智能交通技术发展分阶段主题分析
    4.1 智能交通技术发展第一阶段(1974-1997)
        4.1.1 智能交通技术专利分析
        4.1.2 智能交通技术主题发展变化
    4.2 智能交通技术第二阶段(1998-2008)
        4.2.1 智能交通技术专利分析
        4.2.2 智能交通技术主题发展变化
    4.3 智能交通技术发展第三阶段(2009-2016)
        4.3.1 智能交通技术专利分析
        4.3.2 智能交通技术主题发展变化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南京极光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1.2.1 相关应用理论
        1.2.2 研究综述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南京极光基因基本情况及发展战略
    2.1 南京极光基因基本情况
    2.2 南京极光基因营销外部环境分析
        2.2.1 宏观环境分析
        2.2.2 竞争环境分析
        2.2.3 外部环境综合分析
    2.3 南京极光基因营销内部环境分析
        2.3.1 人力资源分析
        2.3.2 组织资源分析
        2.3.3 内部环境综合分析
    2.4 南京极光基因SWOT分析
    2.5 南京极光基因发展目标与竞争战略选择
第三章 南京极光基因的营销策略选择
    3.1 南京极光基因营销管理现状分析
        3.1.1 南京极光基因营销团队介绍
        3.1.2 南京极光基因营销取得的成绩
        3.1.3 南京极光基因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
    3.2 南京极光基因营销的STP分析
        3.2.1 南京极光基因市场细分
        3.2.2 南京极光基因目标市场选择
        3.2.3 南京极光基因目标市场定位
    3.3 南京极光基因营销策略的选择
第四章 南京极光基因营销组合设计
    4.1 产品策略
    4.2 定价策略
    4.3 渠道策略
    4.4 促销策略
    4.5 人员策略
    4.6 有形展示
    4.7 过程策略
第五章 南京极光基因营销组合实施的对策措施
    5.1 完善组织结构
    5.2 进行制度保障
    5.3 人员培训体系建设
    5.4 满意度测评体系建设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6)基于中美专利比较的我国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主要内容
        1.2.3 论文框架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2 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
    2.1 专利信息分析
        2.1.1 专利信息
        2.1.2 专利信息分析方法
    2.2 技术演化
        2.2.1 技术演化相关理论
        2.2.2 技术演化分析方法
    2.3 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发展研究现状
3 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概况及中美比较的意义
    3.1 国内外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3.1.1 美国电动汽车产业
        3.1.2 日本电动汽车产业
        3.1.3 德国电动汽车产业
        3.1.4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
    3.2 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发展概况
        3.2.1 电动汽车分类
        3.2.2 电动汽车核心技术
    3.3 中美电动汽车产业比较的意义
        3.3.1 中美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背景相似
        3.3.2 美国电动汽车产业链完善
        3.3.3 美国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4 基于专利信息的中美电动汽车产业技术演化研究
    4.1 专利信息收集
        4.1.1 研究主题
        4.1.2 数据来源
        4.1.3 分析工具
    4.2 2001年~2005年中美电动汽车产业专利分析
        4.2.1 动力电池系统
        4.2.2 电力驱动系统
    4.3 2006年~2010年中美电动汽车产业专利分析
        4.3.1 动力电池系统
        4.3.2 电力驱动系统
    4.4 2011年~2015年中美电动汽车产业专利分析
        4.4.1 动力电池系统
        4.4.2 电力驱动系统
    4.5 小结
5 基于中美电动汽车产业技术演化对比的SWOT分析
    5.1 SWOT分析
        5.1.1 优势分析
        5.1.2 劣势分析
        5.1.3 机会分析
        5.1.4 威胁分析
    5.2 SWOT组合分析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建议
        6.2.1 政府层面
        6.2.2 产业层面
        6.2.3 企业层面
致谢
参考文献

(7)我国产学研共生网络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准备与文献探讨
    2.1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国外产学研合作研究脉络
        2.1.1 数据与研究方法
        2.1.2 引文分析
        2.1.3 国外产学研合作研究的关键词分析和未来研究方向探索
    2.2 基于扎根理论的国内产学研合作研究梳理
        2.2.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简介
        2.2.2 扎根理论研究过程
        2.2.3 基于扎根理论的我国产学研合作研究梳理
        2.2.4 国内未来产学研合作研究方向预判
    2.3 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研究的新取向
        2.3.1 产学研合作网络特征不断凸显
        2.3.2 产学研合作共生关系逐渐明朗
    2.4 产学研合作网络研究
        2.4.1 产学研合作的网络化进程研究
        2.4.2 产学研合作网络相关研究综述
    2.5 产学研共生关系研究
    2.6 共生网络研究
    2.7 治理理论
        2.7.1 治理理论兴起的背景
        2.7.2 治理理论的相关内涵
        2.7.3 治理的特征
第三章 产学研共生网络:寻找一种新的理论
    3.1 产学研共生的基本问题
        3.1.2 产学研共生的条件与动因研究
        3.1.3 产学研共生的共生界面及其作用
    3.2 产学研网络的相关内涵
        3.2.1 共生的一般理论概述
        3.2.2 产学研网络的形成和运作机制研究
        3.2.3 产学研网络的特征研究
        3.2.4 产学研网络的功能机制研究
    3.3 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概念、体系与方法论指向
        3.3.1 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概念
        3.3.2 产学研共生网络的基本要素研究
        3.3.3 产学研共生网络的能量生成与分配
        3.3.4 产学研共生网络的网络结构研究
        3.3.5 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方法论指向
第四章 产学研网络共生的分类与稳定性研究
    4.1 基于Logistic增长模型的不同类型共生关系稳定性研究
        4.1.1 产学研网络共生中Logistic模型设定
        4.1.2 不同类型网络共生关系的稳定性研究
        4.1.3 结论与启示
    4.2 产学研网络共生分类与网络构建研究:扩展Logistic模型
        4.2.1 基于质参量兼容的扩展Logistic模型
        4.2.2 产学研合作网络共生现象的分类
        4.2.3 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构建
第五章 产学研共生网络发展评价研究
    5.1 产学研共生网络评价模型的结构探讨
    5.2 基于两阶段链视角的产业产学研共生网络评价研究
        5.2.1 研究模型构建
        5.2.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5.2.3 产业产学研共生网络效率评价——以17个高技术产业为例
        5.2.4 结论和建议
    5.3 考虑共生过程的区域产学研共生网络的评价研究
        5.3.1 区域产学研共生网络效率评价模型的构建
        5.3.2 区域产学研共生网络效率研究
        5.3.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产学研共生网络视角下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
    6.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概述
        6.1.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的背景概述
        6.1.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分类
    6.2 产学研共生网络视角在联盟研究中运用探讨
    6.3 基于产学研共生网络理论的TD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
        6.3.1 TD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简介
        6.3.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的产学研共生网络要素
        6.3.3 TD联盟的产学研共生网络诠释
    6.4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组织层次结构与优化对策
第七章 产学研共生网络演化与培育研究
    7.1 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演化研究
        7.1.1 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演化阶段研究
        7.1.2 不同演化阶段的演化动力分析
        7.1.3 产学研共生网络的动态演化模型
    7.2 产学研共生网络的培育路径研究
        7.2.1 扩展小世界网络视角下的产学研共生网络特征研究
        7.2.2 产学研共生网络培育路线图与政策建议
第八章 产学研共生网络治理研究
    8.1 产学研共生网络治理条件研究
    8.2 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治理结构与治理模式
        8.2.1 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治理主体与治理结构
        8.2.2 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治理模式研究
    8.3 产学研共生网络治理机制构建
        8.3.1 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治理“机制网”
        8.3.2 产学研共生网络治理的机制分析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学术论文与课题研究成果

(8)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构建 ——以山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1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2.1.2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1.3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2 区域创新体系理论
        2.2.1 技术创新理论
        2.2.2 国家创新体系与区域创新理论
第三章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对现有的区域科技创新指标体系的分析
        3.1.1 国外指标体系的研究
        3.1.2 国内指标体系的研究
        3.1.3 对国内外现有指标体系的分析
    3.2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内涵及其与科技创新的关系研究
    3.3 将可持续发展指标引入体系并构建模型
        3.3.1 构建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3.3.2 指标设置
        3.3.3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新型指标体系
        3.3.4 传统型指标体系
第四章 实证分析:山西省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评价
    4.1 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
    4.2 实证研究
        4.2.1 数据的因子分析
        4.2.2 体系各自纵向比较
        4.2.3 体系之间横向比较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与假设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假设
    1.4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设计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高中物理教科书
        2.1.2 教科书评价
        2.1.3 评价指标体系
    2.2 教科书评价研究
        2.2.1 国内外教科书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
        2.2.2 国内外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选介与比较
        2.2.3 对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启示
    2.3 物理教科书评价研究
        2.3.1 国内外物理教科书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
        2.3.2 国内外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选介与比较
        2.3.3 国内外物理教科书微观评价研究之指标分析
        2.3.4 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及过程
        2.3.5 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3章 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之指标初建
    3.1 评价高中物理教科书的目的
    3.2 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初建及内涵分析
        3.2.1 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构想
        3.2.2 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内涵分析
第4章 基于专家咨询的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专家咨询调查问卷
        4.2.2 专家咨询实施之研究对象
    4.3 第一次专家咨询结果分析与讨论
        4.3.1 评价指标体系结构与指标意见分析
        4.3.2 各指标、评分标准的统计结果与意见分析
        4.3.3 专家意见统计分析讨论
    4.4 第二次专家咨询结果分析与讨论
        4.4.1 评价指标体系结构与指标意见分析
        4.4.2 各指标及评分标准的统计结果与意见分析
        4.4.3 专家意见统计分析讨论
    4.5 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结果综合讨论
        4.5.1 指标体系建构历程回顾及整体修改情况说明
        4.5.2 各级指标重要性分析
        4.5.3 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之整体概览
第5章 基于使用者视角的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 高中物理教师对评价指标重要性的观点
        5.1.1 研究目的
        5.1.2 研究方法
        5.1.3 评价指标体系的信效度分析
        5.1.4 研究结果
    5.2 高中生对评价指标重要性的观点
        5.2.1 研究目的
        5.2.2 研究方法
        5.2.3 研究结果
    5.3 专家、高中物理教师、高中生对评价指标重要性观点的比较
        5.3.1 专家与高中物理教师对评价指标重要性观点的比较
        5.3.2 高中生与高中物理教师对评价指标重要性观点的比较
第6章 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之指标权重构建
    6.1 研究目的
    6.2 研究方法
    6.3 指标权重分配数值分析与讨论
        6.3.1 指标层级架构分析与讨论
        6.3.2 指标权重体系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研究发现
        7.1.1 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内涵
        7.1.2 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相对权重结果
    7.2 结论
    7.3 建议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专家咨询名单
    附录二 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专家咨询第一次问卷)
    附录三 第一次专家咨询意见分析
    附录四 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专家咨询第二次问卷)
    附录五 第二次专家咨询意见分析
    附录六 高中物理教师对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重要性的观点调查问卷
    附录七 高中生对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重要性的观点调查问卷
    附录八 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相对权重问卷)
    附录九 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相对权重专家咨询结果统计
后记

(10)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相关研究现状
    三、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区域创新体系和政府行为的理论综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界定
        二、政府行为的内涵
    第二节 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
        一、区域创新系统的主体——企业
        二、区域创新系统的源泉——高校、科研机构
        三、区域创新系统的纽带和桥梁——中介服务机构
        四、区域创新系统的资本提供者——金融机构
        五、区域创新系统的制度、政策提供者——政府
        六、创新系统网络环境
    第三节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政府行为的理论基础
        一、市场失灵理论
        二、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三、三重螺旋理论
        四、区域创新网络理论
第三章 部分国家和地区政府行为的分析和启示
    第一节 部分国家和地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一、美国硅谷地区创新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二、新加坡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三、中国台湾新竹地区创新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四、北京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五、苏州工业园区创新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第二节 不同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政府行为差异比较
    第三节 经验和启示
第四章 广西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广西区域创新能力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广西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创新基础
        一、创新平台
        二、研发平台
        三、企业技术创新平台
        四、科技服务平台
        五、科技投入
        六、政策环境建设情况
        七、创新平台建设实例
    第三节 创新产出情况
        一、专利产出
        二、科技成果
        三、高新技术产业产出情况
    第四节 广西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宏观调控仍不适应创新体系发展的要求
        二、科技投入严重不足
        三、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和科技能力弱
        四、科技创新环境和条件尚待改善
        五、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
        六、中介服务体系发展滞后
        七、高精尖创新人才匮乏
    第五节 进一步完善广西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对策
        一、制定适合本地区区域创新发展的长远规划
        二、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的创新网络关系
        三、进一步完善区域创新的激励机制
        四、主动加强与东部地区的科技合作与交流
        五、注重对区域创新文化的培养和建设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四、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运行的科学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省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测评研究[D]. 郭春秀.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2]多维邻近对跨区域研发合作模式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国区域数据的实证[D]. 闫菲菲.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3]支持合作社生态化建设的区域生态农业创新体系构建研究[J]. 胡平波. 农业经济问题, 2018(12)
  • [4]智能交通技术发展的专利计量研究[D]. 杨金彪.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
  • [5]南京极光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 丁亦飞. 东南大学, 2018(05)
  • [6]基于中美专利比较的我国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发展研究[D]. 任晓波. 南京理工大学, 2017(07)
  • [7]我国产学研共生网络治理研究[D]. 张雷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06)
  • [8]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构建 ——以山西省为例[D]. 原立彬. 山西大学, 2012(10)
  • [9]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李佳. 西南大学, 2011(10)
  • [10]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以广西为例[D]. 卢红屹. 广西师范学院, 2010(02)

标签:;  ;  ;  ;  ;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与运行的科学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