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入世”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面临的挑战

也谈“入世”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面临的挑战

一、也谈我国高教管理体制面临"入世"后的挑战(论文文献综述)

张倩倩[1](2020)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个人高等教育收益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快速推进,受教育个体的高等教育收益呈现出不确定性。面对“上大学值与不值”的议论纷争,高等教育个体收益的长期变动趋势以及当下的收益格局亟需理论研究跟进。基于此,本文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立足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现实与微观层面的个体收益,在梳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社会背景与政策依据基础上,利用宏观统计数据描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演进历程。同时使用CFPS2016年及CFPS2018年成人数据库中的数据,通过建立明瑟工资收益方程,对大众化进程中个人高等教育收益的变动及其在性别、城乡两个维度的变化进行深入探究,结果发现:第一,改革开放至今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我国的个人高等教育货币性收益呈现出下降态势。同时,非货币性收益逐步上升。这表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高等教育非货币性收益逐步被个体所认知,货币性收益不再是个体选择接受高等教育的首要原因。第二,女性的高等教育收益高于男性。这个研究结论符合我国关于教育收益的性别差异趋势,这也意味着高等教育能一定程度上改善由于性别差异导致的教育收益差异问题。第三,城乡高等教育收益差异逐步缩小。高等教育的扩展能够提升农村生源进入高校的机率,使农业户籍的受教育者教育收益稳步提升,这也意味着高等教育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由于城乡差异导致的教育收益差异问题。另外,本文通过访谈对计量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发现,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个体对自己接受高等教育的收益持肯定态度,并且个体对高等教育收益的认可度与个体求学的高校层次之间具有关联性。此外,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提高,个体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收益预期有下降趋势,但多数个体并未把高等教育收益的性别和城乡差异作为十分严重的问题看待。基于量化分析和质性访谈的结果,本文进一步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及高等教育育人价值进行讨论。总的来说,本文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对于受教育个体具有不可估量的正向意义,在即将步入普及化发展的新阶段,高等教育仍有必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适度加大高等教育规模。同时,针对高等教育个体收益格局的变化,高等教育既要继续加强专业教育,未受教育个体积累更加深厚的专用性人力资本,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又要高度重视受教育者的人格培养,切实完成立德树人的育人任务,以此最大限度地实现高等教育的育人价值。

杨凯良[2](2020)在《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在新旧文明交替、时局动荡混乱的民国时期,大学校长作为过渡时代的思想引领者,他们的高等教育思想从何而来?本文结合运用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对作用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及相关因素给予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清末民初的时代环境及教育近代化的开展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萌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场景。西方现代性观念体系的西风东渐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的生发提供了思想来源和催化剂。儒家文化成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萌生的原生思想背景。所处具体地域文化场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高等教育性情和学术偏好,也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铺设了个人思维层面的基底。教育文化场景中:虽然民国着名大学校长国内的知识结构上存在共性,然而留德和留美学人群的不同教育文化场景导致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的差异。大学校长所获取或感知的或显或隐的西方大学理念和古希腊哲学思想为他们回国后主持大学奠定了高等教育思想的来源基础。社会任职场景中:编译馆或杂志社任职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交流和发展提供了炼化厂;在政府任职时期积累的人脉为他们日后执掌大学、保证大学正常运转提供了诸多方便;任职大学是最为关键的职业经历,可以加深他们对于高等教育系统的感知和体认,为他们提出颇有针对性的建议提供依据。教育文化场景和社会任职场景烘托下,高等教育思想呈现出衍生从属性、中西杂交性、理想性和前瞻性、公共性和批判性。场景的转换对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认识和发展的心理产生了影响,期间伴随着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意识的冲突与磨合,偶有可能发生政域场和学域场之间高等教育沟通思维的调适。对学术场景的聚焦研究发现:杜威一脉学术师承秉承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和实验主义的方法,然而其中国弟子在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上与杜威相比发生了异变;北大同人的学术网络聚合性强,交互性佳,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呈现同质性和细微分化。对大学实践场景考察发现:大学校长的人事变迁不一定会导致一所大学理念的断裂,职业场景变换却可能使大学校长教育理念发生微调或转变。对大学办学理念与大学教育理念相关核心文本的分析揭示了高等教育思想内核的多元调和性与对立共生性。由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和实践的场景具有不可复制性、不可替代性,复杂性和多元性,联结性和交叉性这几种特性,因此从工具论角度出发截取他们的高等教育思想片段或者场景进行“神话”预制式的研究可能会造成研究结果的不适切,亦可能遮蔽真实的高等教育历史。此外,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民国着名大学校长的高等教育思想并未上升到理论化层面。基于场景视角,论文总结了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及其形成特点,以此为参照,初步探讨了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状貌并尝试性提出了场景建设的路向。

刘刚[3](2019)在《行业法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提出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思想。到2035年,我国还要实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的目标。如何判断法治社会基本建成,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迫切的实践问题。社会是由行业组成的,法治社会的建成可以走一条行业法治之路。法治社会是社会领域实现法治化的治理状态,而行业法治可以理解为是指行业领域的法治化的治理过程。先有法而后才有法治,先有行业法而后才有行业法治。因此,要研究行业法治,需要先研究行业法;而要研究行业法,则需要先研究“行业”。改革开放后,我国立法实践中出现了大量“行业”入法现象,汇聚成“法律中的行业”这个独特命题。对“行业”入法现象的实证分析表明,“行业”已经从一个古老的经济概念变成一个新生的法律概念。“行业”入法现象在所有现行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中总体上占到了三成,席卷了除诉讼法及非诉讼程序法之外的所有部门法,甚至现行宪法也对“行业”做出了明确规定,宣示了“行业”的宪法地位。“行业”在法律条文中的形式样态,包括行业规划、行业标准、行业自律、行业诚信、行业垄断、行业主体、行业协会和从业人员等。“行业”入法现象有力的支撑了行业法的存在,宣告了行业法治的潜在可能。“行业”入法现象是对行业在社会结构中的变迁的法律响应,行业法是法律社会化发展的最新表现。系统梳理行业法的历史研究成果,可以发现,虽然学界还存在分歧,但也形成了一些理论共识,即行业法是兼顾“硬法”和“软法”在内的体系。新兴的行业法有助于一并解决传统部门法体系的学科壁垒问题、稳定性不足的问题以及部门法的局限性问题。行业法应该继部门法之后,成为我国法律体系和法学体系中的新成员。行业法与部门法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一是交叉与重叠关系,二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提出行业法治的逻辑,建基于法治概念的宽泛性和灵活性。行业法治是一种“混合”法治,其内涵表现为“硬法”之治和“软法”之治的结合、依法监管与依法自治的结合、横向体系(各行各业的法治)和纵向体系(包括行业立法、行业监管、行业纠纷化解和行业自治在内)的结合。行业法治是一种“复杂”法治,其特性包括法治主体的多元性、法律规范的复合性、行业治理的差异性、运行机制的共治性和调整范围的全面性。行业法治是一种真法治,而不是假法治,其理念包括权利保护理念、公平正义理念、科学发展理念和自治理念。行业法治是一种有意义的法治。从法治发展维度看,行业法治既有助于拓展法治的理论空间,也有助于填补传统法治的短板,还有助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从行业发展维度看,行业法治既有助于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促进行业发展,也有助于确立行业治理的标准、规范行业发展,还有助于为新兴行业保驾护航。行业法治体现了行业与法治的互动关系,促进了法治发展和行业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行业法治的产生基础包括经济基础、政治基础、社会基础、法律基础四个方面。其中,经济基础是指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政治基础是指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体制逐步建立;社会基础是指行业组织的大量出现;法律基础是指行业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与法治社会一样,行业法治也包括主体要素、制度要素与实践要素。这三种要素共同促进行业法治的发展。与“行业”在法律条文中的主要形式样态基本一致,行业标准、行业协会和行业自治构成了行业法治的基本要素。行业法治中的行业标准是广义的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是一种“软法”,可以进一步促进行业法治的社会化、柔性化和可操作性。行业协会是行业法治的重要主体,行业协会通过参与行业立法、行业纠纷化解、行业监管和行业管理等来促进行业法治的发展。行业法治中的行业自治既是权利,也是权力。行业自治首先通过行业自治规范促进行业法治的发展,但是,在行业法治的运行中,行业监管与行业自治始终需要处于动态平衡的态势中,只有这样,行业自治才能最大限度的促进行业法治的发展。理想的行业法治是完美的,但是行业法治的现实运行,包括行业立法、行业监管、行业纠纷化解和行业自治等,还存在若干缺陷,因而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完善措施。其中,行业立法存在着行业分类难以精确、狭隘的部门本位主义、行业法律滞后、行业协会立法不完备、缺失跨行业的标准化协调机制等缺陷。对此,一是可建立专业工作委员会提出立法草案的体制,取代现有的行业主管部门主导立法的立法体制,并建立第三方如行业协会等接受立法机关委托起草行业立法的立法体制;二是应将行业标准的制定权赋予行业协会,取代现有的行政机关制定行业标准的体制,并建立跨行业的标准协调制度,加大推广综合标准制度;三是应及时修订行业立法。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包括重审批轻监管、事中事后监管体系不健全,信用监管存在体制机制缺陷,综合监管仍有待完善等。对此,一是需要将监管理念从“重审批轻监管”转变为“轻审批重监管”,同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二是政府应建立包括企业、非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在内的全国统一信息共享平台,并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在信用监管中的作用;三是应当从监管主体、监管模式、监管手段和监管过程等四个方面完善综合监管体制;四是对新兴行业应遵循政府适度监管的原则。行业纠纷化解存在行业调解制度公信力有待加强、认同度和成功率都不高、行业调解程序和行业仲裁等相关法律制度缺失等问题。对此,一是应进一步增强行业协会的代表性,提升行业调解的公信力;二是应积极推动行业协会设立专业性调解组织,提高行业调解人员的准入资格条件,以提升行业调解制度的利用率和成功率;三是应当建立专门的行业调解程序;四是健全行业仲裁制度,可考虑由行业协会组建行业仲裁委员会,并修订《仲裁法》,赋予行业仲裁应有的法律地位;五是鼓励行业组织制定标准化法律文本,尽可能减少行业纠纷的产生。行业自治方面,存在着立法上重“行业自律”轻“行业自治”、行业协会自治权力不够、不利于行业自治的固有缺陷难以消除等不足。对此,一是应该突出“行业自治”的理念,将法律条文中的“行业自律”修改为“行业自治”;二是政府彻底退出行业协会的运作,不再干预行业协会的内部事务;三是赋予行业协会完整的自治权力,只要不违反法律,行业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皆由行业协会自行解决。同时,国家需保留对行业协会的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综上,通过对“行业”入法现象进行实证分析,对行业法和行业法治的研究成果进行历史分析,对行业法治的内涵、特性、理念、实践意义等问题进行概念分析、对行业法治的产生基础和基本要素等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行业法治的理论框架体系得以初步建立。只要有效解决行业法治在现实运行中的不足,作为法治社会的建设途径,行业法治一定会拥有美好的未来。期待有朝一日,行业法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行业法治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何谐[4](2017)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构建研究》文中指出学位是一种制度化的身份象征,展示出持有者所具有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的类型与规格。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发展,知识学习和生产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往熟练操作的基层职业岗位需要更强的知识行动者,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知识、技能和素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此映射到高等教育及其学位上表现为:高等教育职业化和职业教育高等化并存,出现多种面向职业的学位制度,逐步形成以“应用型学位与学术型学位”为主体架构的学位格局。我国虽然已实施面向职业领域的专业学位,但以职业岗位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却没有实施学位制度。2014年始,为搭建应用型人才接续培养制度、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国家相继出台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等文件,皆提出要探索与建立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特别是专科层次学位。不仅在国家层面上而且一些高职院校早已自发性地掀起了践行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热潮。如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尝试授予的“工士学位”,还有上海、北京、珠海、厦门等地以联合办学的方式授予境外和中国香港的“副学士学位”。基于此,本研究以构建科学、合理、可行的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为主要研究目标,兼论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实施后,应该从法律完善、组织建设和文化—认知形成三方面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制度化、合法化进程。高等职业教育学位是专科层次的应用型学位,它具有实践知识评价属性、实践文化属性和职业权力属性。这一点可以从学位的一般属性、职业教育文凭功能的历史演变和高等职业教育理念推理和得到印证。高等职业教育学位与职业资格证书不同,它是系统化、有计划、有目标的应用技术人才评价体系。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制度安排必须以其本质属性为理论指导,以明确的角色定位为前提,通过访谈调查、比较研究和文献研究等方法获得各结构要素设计的支撑性依据,进而构建出基于理论样态的、完整的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具体而言,这一学位制度分为“学位点设置、授予标准、管理机制以及衔接机制”四个要素,得出以下结论:设置服务于区域产业和行业发展的高职学位点。众所周知,普通高等教育学位在学科目录体系的指导下进行专业申报和授权,学位点设置受到严格的学科规训。然而高职学位点区别于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它面向更加灵活和动态的市场需求,因此学位点建设与评估需要机制创新。高职学位点建设要突破传统学科目录的规训,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范围内遴选达标建设的专业设立学位点,组建非政府部门的专业咨询与指导委员会,实施以产业和行业区域性需求为导向的学位点设置与评估机制。由于市场经济的作用将更快速地变革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因而高职学位点设置要在稳定和变革中取得平衡,一方面要发挥制度规约的优势,但同时也要适应市场经济的特点。设计高职学位国家层面的统一授予标准。高职学位授予的国家标准起到最低质量保障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再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需求由省级政府(直辖市、自治区)制定与审批各专业的区域标准。从标准体系的宏观层面将高职学位授予标准分为目标、过程、结果三个维度。第一,高职学位授予的目标标准实质是高职学位教育目标,其立足于高等职业教育目标,体现国家和社会的期待。高职学位的目标标准不同于科学研究专家的人才培养目标,这类岗位的人才规格指向具体的执业知识、职业技能与技术伦理,并有能力升入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毕业生。第二是过程标准维度,即高职学位教育的培养过程,应注重“目标—情境—对策”的岗位模拟实践教学法的运用,设计出以传授实践知识、培养执业核心技能、塑造具有职业道德规范和技术伦理的学位课程体系。第三是结果标准维度,即学位考核项目及其标准,主要涉及学制、学业成绩、实习结果、毕业设计及其他的标准,关键是通过职场模拟考核学生技能形成、使用及其熟练度是否达标。建立以省级政府为主导,行业、企业参与授权审核和授予决策的学位管理机制。当前存在两种学位管理的典型模式,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第三方机构专业审核与认证模式;二是以英国为代表的政府主管部门审核与评估模式。我国实行国家学位,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管理宜采用英国模式。从授权审核的主体及其运行上,高职学位的最高授权主体是代表国家意识和权力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但其作为委托人并不直接行使该权力,仅发挥着整体规划和宏观调控的职能。高职学位授权与审批的权力执行主体是省级(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主管部门,由各行业、企业、专业协会和高职院校的专家代表组成的“审核与评估委员会”是审核与评定提出高职学位授予权申请的高职院校是否具备资格的专门机构。从授权标准上,应从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和培育职业人两个方面制定授权的具体标准。从学位授予工作上,在高职院校建立由相关行业的专家、一线教师(教授或专业技术高级职称者)、以及学校管理人员组成的学位评定委员会。建设高职学位与学士学位、职业资格的衔接融通机制。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学位衔接是同类型学位体系间的升学衔接,应该采用学分认证与转换机制,在高职院校与应用型高校形成合作联盟的基础上,共同研制学分评估与认定办法,并着力发展与完善专业学士学位制度。高职学位与学术型学士学位的衔接是不同类型学位体系间的升学衔接,应该采用考试考核的招生选拔机制,由大学组织试题命题和考试活动等,以笔试和面试的方式选拔具有学术研究兴趣和潜力的、对不同学科具有有一定认识的学生。而高职学位与职业资格的对接,应该明晰高职学位与职业资格的关系,建立国家资历框架,以知识、技能和能力为维度制定各资历等级标准,以此为常模参照,实现高职学位与职业资格等级的衔接。从制度创建的实质意义上讲,完成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制度本体设计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希望该制度投入运行后能够扩散、持久、最终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制度内化。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制度内化实质是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合法化、社会化的过程。本研究以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理论为分析框架,提出三条合法化途径:第一,在法律层面上,应该处理好高职学位授予权中行政属性和行业属性的关系,在现有的《学位条例》和《职业教育法》中补充制订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实体法律和程序法律内容。第二,在组织层面上,重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组织目标,各高职院校加大力度制定与完善学校章程,选拔具有变革能力的领导者。第三,在文化—认知层面上,培育以学生和教师为制度核心主体“精益求精”的价值认同,完善互补性制度以诱致技术文化实践,打破学科文化,建构高职学位制度的技术文化,最终升华为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制度文化。

张钦文[5](2015)在《俄罗斯转型期意识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意识形态是政治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现存基本政治经济制度提供理论支撑,引领、支配并规范着其他各种社会意识形式。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走上国家转型之路,一度将国家意识形态作为极权制度的标志予以否定。国家意识形态缺失的思想多元化导致俄罗斯民族经历了深刻的国家认同和基本价值观危机。叶利钦执政后期开始把建设“俄罗斯民族思想”作为政治任务提上日程;普京当选总统后,在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意识形态建设进行了自觉认知、实践探索和理性思考,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普京主义”思想体系。“普京主义”在维护俄罗斯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促进俄罗斯经济发展、外交独立和恢复强国形象和大国地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内外目前直接以俄罗斯意识形态为主题的研究并不多,且比较零散。俄罗斯意识形态构建尚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最新研究成果也较少。本文以俄罗斯转型期意识形态为题,选取四个重点问题进行研究:一是梳理转型期俄罗斯意识形态历史演变的主要脉络;二是分析“普京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框架、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三是揭示俄罗斯意识形态与现实政治经济外交间的多元互动关系;四是探讨俄罗斯意识形态国家掌控的内在逻辑和具体路径。本文围绕上述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构建了文章的基本框架。第一章概述了意识形态概念和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使相关研究有一个相对明晰的前提;第二章阐述了俄罗斯意识形态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基础;第三章对转型期俄罗斯意识形态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第四章探讨了“普京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框架、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第五章阐述了俄罗斯意识形态国家掌控的理论、现实和行为逻辑,并总结了其具体途径。第六章探讨了俄罗斯意识形态对社会转型各方面中的影响。第七章探讨了俄罗斯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本文在结束语部分对转型期俄罗斯意识形态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要回顾,初步提炼了俄罗斯意识形态建设的一般规律,为各转型国家的意识形态建设提供借鉴,并对俄罗斯意识形态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合理预测。

唐海涛[6](2015)在《GATS下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在WTO成立以前,教育服务早已存在,然而直到GATS的出现,才将教育服务真正纳入到多边贸易法律体制之中,以经济和法律的语言确立了教育服务的可交易性。近20年来,GATS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教育这种特殊服务行业的发展状况,使教育服务的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然而,目前在GATS中作出教育服务承诺的成员较少,而且大多成员对教育服务的市场准入承诺更是采取了极为谨慎的态度。面对教育服务全球流动的不断加强,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存有不同的意见和争论,不同利益群体还存在很大的分歧,包括国家之间及国家内部的不同利益群体之间。面对教育服务市场的更加国际化,应该选择自由化,还是保守主义?教育服务的协商应在GATS框架内,还是在GATS框架外?当前各类成员在GATS中的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承诺如何?代表性成员对待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态度和意见是什么?各成员在教育服务外资准入领域的做法和考量是什么?未来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法律的可能突破方向又在哪里?我国对GATS中的教育服务也作出了承诺,目前有关教育服务,特别是外资准入领域的法律规范还有哪些不足?我们该以何种态度和准备来面对未来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法律的发展?这些问题都值得思考和研究。本研究旨在运用教育学、经济学及服务贸易、市场准入等理论,从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价值取向等问题入手,阐释GATS下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基本规则和基本理论问题。分析当前规制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国际法规定,并结合相关的数据分析,总结出当前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总体承诺水平,从不同角度分析不同类型成员在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方面的承诺差异。选择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发展水平的成员,分析他们的教育服务开放政策及在GATS中的承诺情况,并总结出他们对待教育服务市场准入问题的态度,为我国的教育服务开放政策和相关的法规完善提供借鉴和参考。此外,从教育服务外资准入的基本形式和基本内容入手,分析各成员在GATS承诺表中作出的相应承诺与限制,并梳理出我国当前教育服务外资准入领域存在的法律问题,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通过梳理GATS下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发展进程,总结出当前教育服务市场准入发展所面临的法律障碍,提出未来可能的突破方向及我国的应对之策。全文除了导论部分外,共分为五章。分述如下:第一章“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基本法律理论问题”。主要对教育服务和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基本法律问题进行阐释。拟从一般意义、国内法和国际法的角度阐释教育服务,对教育服务的法律特征、教育服务的不同分类等问题进行阐释。同时从国内法、国际法的角度来解读市场准入的概念,分析GATS市场准入规则的运用。阐释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法律问题的特征和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法律价值。第二章“GATS下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承诺水平”。主要结合GATS中的基本规则,从计量经济学角度,对各成员在GATS中的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承诺进行定量分析。拟对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承诺表的基本规则进行阐释,对GATS中教育服务市场准入列表进行基本解读。然后运用世界银行的简单计数和加权计数方法,对各成员的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承诺表进行数据统计,对发达成员、发展中成员、最不发达成员进行分类,分别从总体承诺水平、分部门承诺覆盖率、分部门四种提供方式承诺情况等角度进行分析,得出一些研究结论。第三章“GATS下代表性成员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现状与态度”。主要从成员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服务贸易占有份额等角度进行考量,选择了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法国、印度和中国等几个代表性成员。通过分析这些成员的教育服务开放政策及在GATS中对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具体承诺,梳理出当前不同发展水平、文化背景的成员对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态度及其考量,从而总结出影响教育服务市场开放的因素。同时,对我的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承诺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第四章“GATS下教育服务市场的外资准入”。外资准入更多涉及成员国的教育主权和教育服务的发展,各成员国对教育服务的外资准入问题都十分谨慎,在GATS承诺中设置了诸多的限制。本章阐释GATS中各成员的教育服务外资准入的基本形式,对教育服务中的外资准入范围、外资准入比例、外资准入履行要求、外资准入审批制度等基本内容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我国在GATS中的承诺和国内法规定,对我国教育服务外资准入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建议。第五章“GATS下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法律展望”。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拟对WTO中教育服务谈判和承诺进程进行梳理,总结当前教育服务市场准入开放所面临的法律障碍和具体体现。分别从公立与私立、教育服务质量与认证、不同群体的利益分歧等角度来阐释当前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法律障碍的动因。从多边贸易法律体制、其他国际性公约或协议、国内法等角度提出可能解决的方案和路径。面对当前之情形,提出我国的应对之策。

刘小华[7](2014)在《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研究(1978-) ——基于若干重要问题的探析》文中研究说明教育关乎国民素质的高下,决定国家各项事业的兴衰及生命个体的全面发展,任何怀有希望的民族,都必须重视教育发展。作为教育顶级阶段的高等教育,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论文选取湖南省为个案研究对象,该省位于中国内陆腹地,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可视为中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典型代表。本文试图运用历史文献法、调查访谈法、图表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历史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深层次解读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生态,为探析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作必要的铺垫;在此基础上,探讨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湖湘文化、社会流动的内在关联;将改革开放前、后的湖南高等教育进行纵向比较;将湖南高等教育与邻近的湖北、江西两省的高等教育进行横向比较,从而凝炼出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个性特征;评析湖南高等教育的绩效,总结其历史经验,展望其未来发展,以期在全球化背景下为条件类似的其他省区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借鉴。论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包括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研究时限及相关概念界定、研究现状述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该部分重点在于介绍相关研究现状并对其进行客观评论。正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首先,论文从历史根基、社会氛围、人才压力及政策保障等四个层面阐述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生态;在此背景下,详细考察湖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遵循共和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论文将湖南高等教育发展分为拨乱反正(1978—1984)、探索改革(1985—1991)、深化改革(1992—1998)及“弯道超车”(1999至今)等四个历史阶段。第二章主要探讨湖南高校的办学定位问题。文章以办学定位为视角,论述了湖南大学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抽样选取湖南18所本科院校的发展规划文本,探析湖南高校办学定位中存在的问题;在详细剖析存在问题的前提下,探寻湖南高校办学定位的路径选择。第三章探究了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与湖湘文化的双向互动。研究得出: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有着极强的正相关性;长沙“堕落街”与“岳麓山大学科技园”是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密切关联的典型案例;湖南高等教育与湖湘文化之间交互耦合,共生共存。第四章主要探究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联。论文首先介绍社会流动的相关理论。接着,论文从宏观角度研究,指出:在“精英”时代,高等教育是实现社会向上流动的最佳途径,在“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实现向上流动的功能大为减弱。最后,文章以湖南理工学院三个时期的毕业生就业为例,微观剖析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之关联。第五章探析了湖南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文章介绍了公平及高等教育公平的理论;从高等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三方面对湖南高等教育的不公进行现状考察;在此基础上,探讨湖南高等教育公平之路径。第六章主要运用比较分析法,从教育属性、人才培养、战略地位、管理体制、发展模式及投资方式等方面纵向比较改革开放前、后的湖南高等教育;进而将其与邻近的湖北、江西两省的高等教育进行横向比较;以此为基础,凝练出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个性特征。第七章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的绩效问题。首先,论文从宏观层面解析了湖南高等教育所获得的辉煌业绩;接着,以吉首大学为例,从微观层面探析湖南高等教育所取得的绩效;最后,对湖南高校所取得的骄人成绩进行一番客观评价。结语部分主要总结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强调指出:高等教育不能成为政府机构的附属物;高校办学要科学定位;高等教育要稳步发展、“本土化”发展;并探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湖南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向。

孙二娟[8](2013)在《高校体育场馆服务质量管理研究 ——基于学生满意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高校服务质量管理中以学生、满意视角的研究甚少,高校服务质量管理研究仅是起步阶段。本文围绕高校体育场馆服务质量,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SERVPERF法、“重要性—感知绩效”分析、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以期丰富高教服务质量管理理论、为学生满意度测评提供理论参考、为我国高校体育场馆服务质量管理和绩效测评提供实践指导。研究成果包括:1.构建并验证了高校体育场馆服务质量管理指标体系。高校体育场馆服务理论框架由服务构成要素、服务内容、服务产品、服务特征、服务管理与服务质量管理构成。场馆服务质量管理可由服务质量规范差距、服务质量营销差距、管理者认识差距3个因子、26个变量来解释。2.构建并验证了场馆服务学生满意度概念模型与测量模型。场馆服务学生满意度概念模型包含整体形象、质量感知、价值感知、学生满意和学生忠诚5个潜变量,以及潜变量间8种因果关系。学生满意度测量模型可由5个一级潜变量、服务感知质量所属的有形性、可靠性、反应性、保证性、安全性5个二级潜变量、41个显变量解释。研究证实“服务质量是顾客满意的前因”,场馆服务“质量感知”对“价值感知”具有显着、直接的正向影响,“感知质量”不能对“满意”和“忠诚”产生直接的影响,它只有通过“感知价值”才能对“满意”和“忠诚”产生影响;场馆服务中“整体形象”对“价值感知”、“学生满意”具有显着、直接的正向影响,等潜变量间直接、间接关系结果。3.构建并验证了场馆组织“卓越绩效”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场馆服务组织应通过树立“卓越质量观”,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满意度测评和绩效自评,不断提高管理效率等途径来实现。场馆组织卓越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由领导、战略计划、关注学生、测量分析与改进、资源、过程管理、绩效管理7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61个三级指标构成。4.场馆服务质量管理、服务感知质量IPA实证分析。管理者对学生需求调研和分析不充分,对质量规划缺乏支持力度。服务质量的规划、管理与执行差距较大,内部营销欠缺。重要的是,管理者只认识到关注学生期望、需求,提高服务意识与管理水平的重要性,但执行不到位。学生最不满意因素为场馆资源的充足、员工的服务态度,员工自身和呈现出的知识能力、处理问题灵活度等水平在质量感知中占据重要地位,体现了服务中“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江翠平[9](2010)在《我国出版业公共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这是由各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轨迹所证明的一条原理。出版产业的双重属性决定了我们出版产业在这场即将面临的人力资本投资战役中的特殊地位。出版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和不断完善,有利于社会劳动者快捷、准确地获取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身职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为提升社会整体人力资本禀赋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在构建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出版业公共服务进行实践和理论上的梳理又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将从以下几个部分对出版业公共服务展开研究:第一章“绪论”:出版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和不断完善,有利于社会劳动者快捷、准确地获取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身职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为提升社会整体人力资本禀赋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在构建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上出版业公共服务发展的需求和理论上出版业公共服务理论梳理的需求是当前书业公共服务研究的两个迫切问题。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分析了出版业公共服务研究的背景和重要意义,对国内外公共服务理论及出版业公共服务研究状况进行了述评,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创新之处及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公共服务与出版业公共服务内涵界定”:从公共服务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出发,笔者对出版物的属性进行了新的剖析,指出出版物的“多元属性”,即出版物的属性绝不是“意识形态性”和“产业性”的“二元对立”,而是在两重属性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公共空间。并且从出版物的属性、政府职能、服务的特性及公共领域等四个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出版业公共服务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第三章“我国出版业公共服务兴起与发展的历史轨迹”:从出版行业行政管理主体的探讨入手,梳理了出版业行政管理的历史变迁,并对出版业公共服务发展的三个历史时期做出了详细的阐述。第四章“我国出版业公共服务的理论基础”: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理论阐述了出版业公共服务的必然性,社会基础及重要性,同时对西方发达国家出版业的公共服务模式作了分析比较,以资我们业内人士借鉴。第五章“我国出版业公共服务的社会实践体系”:对出版业公共服务建设中政府职能的详细分析以及地方政府介入出版业公共服务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出版业公共服务实践过程中的主体变迁、供给方式、财税支持、绩效评估、激励机制、竞争机制等均做了深入探讨。第六章“我国出版业公共服务的现状和未来”:对农村书屋、重点出版工程、全民阅读工程、少数民族出版工程、文化环保工程做了相关介绍,运用调查、案例的方式对这些工程做出了深入的剖析。总结了现阶段我国出版业公共服务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对出版业公共服务的未来走向做出了预测。

屈文生[10](2009)在《令状制度研究》文中认为令状制度、陪审团制度或许还有巡回审判制度是学者们在考察普通法诞生或形成时必定考察的对象。在西方法学史中,早在中世纪时期,就有一大批着名法学家如格兰威尔、布拉克顿、科克等人曾对令状制及相关问题有过深入细致的研究。近代以后,许多法学家如布莱克斯通、梅因、波洛克和梅特兰等人,也均对令状制度研究青睐有加。20世纪以后,霍兹沃斯、甄克思、普拉克内特、哈默、密尔松、贝克及霍尔特等英国法学家在令状研究领域曾有过丰富的研究成果。此外,比利时着名法学家卡内冈也是这一研究领域的代表性人物。令状制度是法律史学者无法绕开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各西方法学大家对这一问题论证的基础上,试图阐明令状的概念及其沿革、令状的起源及嬗变、令状的分类、行政令状的司法化、令状与程式诉讼的交互关系、人身保护令状的历史与现状以及令状的制度作用与历史价值等问题。全文围绕的一条主线是:令状经历了一个从行政化到司法化、从国王特权到保护人权的发展过程,且它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无意孕育出了普通法注重程序的气质。令状以及相应的程式诉讼大都在完成了它们的使命后,遵照事物的发展规律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然终究如梅特兰所言,“我们已经埋葬了程式诉讼,但它们仍然在坟墓中统治着我们”,令状制度的幽灵仍萦绕着英美法。本文第一章为令状发展的法律背景——1873年前英国法院体系概况。该章讨论令状在诞生、发展直至废除等时期所处的法院体系背景。英国历史上主要有三种司法权,即公共司法权、封建司法权和国王司法权;三种司法权分别通过三套不同的法庭组织得以实施,即包括郡法院、百户区法院和村镇法院在内的社区法院,由领主法庭和庄园法庭组成的封建法院,以及被称作“库里亚”即王廷的国王法庭。国王法院主要有普通诉讼法院、王座法院以及财政诉讼法院。第二章主要记叙了令状的概念、起源及主要发展时期。文章认为普通法上的令状不同于罗马法上的令状。英国的令状可以追溯至盎格鲁—撒克逊时期,具体而言,大约在9或10世纪时期。令状的起源可追溯至诺曼征服前(1066年以前),诺曼王朝的威廉一世与威廉二世时期(1066-1100年)仍属于令状的萌芽时期;令状在诺曼王朝的亨利一世、斯蒂芬时期(1100-1154年)得到很大的发展;在安茹王朝的亨利二世时期(1154-1189年)最为繁荣;此后,在安茹王朝的理查德一世、约翰和亨利三世时期(1189-1272年)中,令状仍保持了快速的发展,到安茹王朝的爱德华一世时期(1272-1307年)逐渐定型。从安茹王朝的爱德华二世到汉诺威王朝的威廉四世时期(1307-1833年)令状逐渐衰退并被逐步废止。第三章为令状的分类。该章详细论述了令状的分类;令状主要分为行政令状和司法化令状,也常分为权利令状和非常令状。权利令状又有严格意义上的权利令状和带有权利令状性质的令状之分。严格意义上的权利令状主要包括未密封权利令状和直属封臣指令权利令状。带有权利令状性质的令状主要有保证合理份额的权利令状、恢复圣职推荐权令状、寡妇地产权利令状、取得亡夫遗留地产令状以及限嗣土地受赠人令状。权利令状还可分为起始令状和司法令状;其中,起始令状主要包括指令令状、过错请求状、侵害令状及类案侵害令状。非常令状则主要有人身保护令状、训令令状、调卷令状、禁止令状、权利开示令状等。第四章为令状的司法化及中央集权的实现。该章详细论述了亨利二世法律改革与令状的司法化。亨利二世法律改革的几大新举措主要包括颁布法令或命令如《克拉伦登宪章》、《克拉伦登敕令》、《新近侵占土地条令》、郡长大调查令、《北安普敦敕令》、《武器敕令》等敕令。亨利二世通过设立由职业法官组成的专门性的法院、发展令状制度、建立巡回法院制度及引入陪审制等四大行动实现了中央集权。由此可见,司法化的令状是国王治理国家的主要手段。第五章为司法化令状与程式诉讼。该章认为一国的程序制度或者属于有严格诉讼形式的程序制度,或者属于无严格诉讼形式的程序制度。英国的诉讼制度无疑有着严格的诉讼形式。程式诉讼在英国的发展经历了五个历史时期。第一时期是在1066-1154年;第二时期是在1154-1189年;第三时期是在1189-1272年;第四时期是在1272-1307年;第五时期是在1307-1833年。程式诉讼可分为不动产诉讼、对人诉讼与混合诉讼等三大类。英国法律史上主要有十大重要程式诉讼,分别是金钱债务之诉、请求返还扣留财物之诉、违反盖印合同请求赔偿之诉、收回非法扣留动产之诉、明示简式契约之诉、默示简式契约之诉、侵害之诉、类案侵害之诉、驱逐之诉及非法侵占之诉。第六章为人身保护令状。该章论证了人身保护令状的概念、起源与嬗变;人身保护令状的价值,其中《人身保护令法》被誉为另外一部《大宪章》;人身保护令状诞生的法律背景及初步发展等问题。人身保护令状被英国殖民者带到美国后,在美国得到了确立和发展,它还成为写入《美国联邦宪法》的唯一一种普通法令状。人身保护令状写入美国联邦宪法的渊源有英国的人身保护法实践、第一届大陆会议上发表的《告魁北克人民书》、早期制定的州宪法、1787年《西北准州地区条例》、殖民地宪章及法学家着述。纵观美国历史,杰斐逊、杰克逊、林肯及布什等昔日总统均试图或切实中止过美国公民享有的人身保护令宪法性权利。作为权力制约与平衡传统的产物,人身保护令状在今日美国反对恐怖主义战争的现实和行政权力庞大的事实下,正面临死亡的命运。2008年联邦最高法院对“布迈丁诉布什案”的判决作为一剂“强心针”暂时挽救了人身保护令状的生命。第七章为令状的历史价值。本文认为,令状制度对程序法的形成有积极意义,它要求特定的诉讼形式和正当的诉讼程序,强调程序的重要性,对程序法的发展特别是程序先于权利的观念形成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令状制度还对实体法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合同法、现代侵权法、财产法及继承原则)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令状的发展轨迹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诉讼程式即是例证。除此之外,令状制度的历史价值还体现在它对于法律职业阶层形成、审判机构体系的完善、司法中央集权的确立、限制王权的传统和司法独立的理念以及独具特色的英美法学教育的形成等产生过的影响之上。

二、也谈我国高教管理体制面临"入世"后的挑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也谈我国高教管理体制面临"入世"后的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个人高等教育收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二 核心概念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
        (二)高等教育收益
    三 理论基础
        (一)人力资本理论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
        (三)教育投资收益理论
    四 文献综述
        (一)有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研究
        (二)有关高等教育收益的研究
    五 研究方法
        (一)方法论
        (二)具体研究方法
    六 研究创新
第二章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概述
    一 精英化发展阶段
        (一)恢复发展时期(1978-1984)
        (二)改革探索时期(1985-1998)
        (三)快速发展时期(1999-2002)
    二 大众化发展阶段
        (一)大众化发展初期(2003-2009)
        (二)大众化发展中期(2010-2013)
        (三)大众化发展后期(2014-至今)
第三章 大众化进程中个人高等教育收益的量化分析
    一 大众化进程中个人高等教育货币性收益分析
        (一)数据库介绍及所需数据处理
        (二)大众化进程中个人高等教育货币性收益分析
    二 大众化进程中个人高等教育非货币性收益分析
        (一)基础模型及主要变量处理
        (二)大众化进程中个人高等教育非货币性收益分析
第四章 大众化进程中个人高等教育收益的质性检验
    一 质性检验目的
    二 质性检验路径
        (一)研究取向
        (二)研究策略
        (三)研究方法
    三 质性检验结果
        (一)个体高等教育收益值得肯定
        (二)个体高等教育货币性收益预期随大众化进程推进而降低
        (三)个体高等教育非货币性收益预期随大众化进程推进而提升
        (四)个体对高等教育收益的认可度与求学的高校层次相关
        (五)多数个体未把高等教育收益性别和城乡差异作为严重问题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一 结论
    二 讨论
        (一)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讨论
        (二)关于高等教育育人价值的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量化分析结果
    表3-1 CFPS成人数据库样本筛选及赋值年龄对照
    表3-5 相关数据:大众化进程中个人高等教育货币性收益性别与城乡差异
    表3-9 相关数据:个人高等教育非货币性收益变动趋势
    表3-10 相关数据:大众化进程中个人高等教育非货币性收益(数据来源:CFPS2018)
    表3-11 相关数据:大众化进程中个人高等教育非货币性收益性别及城乡差异(数据来源:CFPS2018)
附录B 访谈提纲
致谢

(2)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论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西方大学理念相关研究
        1.2.2 民国时期着名大学校长个体高等教育思想相关研究
        1.2.3 民国时期大学校长群体思想研究
        1.2.4 大学校长个性特质、能力及社会角色相关研究
        1.2.5 知识社会学相关理论及应用研究
        1.2.6 已有文献述评
    1.3 概念界定
        1.3.1 着名大学校长
        1.3.2 高等教育思想
    1.4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1.4.1 场景:本义及多元衍生义
        1.4.2 分析框架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2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基础场景
    2.1 时代背景:清末民初国际国内政治社会演变
        2.1.1 洋务运动与器物之变
        2.1.2 变法运动与制度之替
        2.1.3 革命运动和思想之立
    2.2 因应时局的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展开
        2.2.1 洋务运动时期的早期教育近代化
        2.2.2 民国成立以来的教育近代化
        2.2.3 近代教育及高等教育制度变革对现代大学的呼唤
    2.3 思想文化的鏖战: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取舍
        2.3.1 中国儒家文化的式微和演变
        2.3.2 西方现代性观念的涌入
        2.3.2.1 “进步”与“竞争”的人生趋向
        2.3.2.2 “自由”与“民主”的价值理念
        2.3.2.3 “科学”与“实用”的内容导向
        2.3.2.4 “社会改良”与“社会改造”的政治诉求
        2.3.3 思想文化环境:“无序的多元”
    2.4 时代和思潮影响下高等教育理想的型塑
        2.4.1 树立教育/科学救国的信仰
        2.4.2 树立创办现代一流大学的理念
    2.5 高等教育思想孕育的基础场景分析
        2.5.1 共时性:所处基础场景的特征
        2.5.2 教育/学术救国:所处基础场景的主题和灵魂
3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产生的子场景分析
    3.1 地域文化场景及其影响:以吴越文化为例
    3.2 教育文化场景及其影响
        3.2.1 教育文化场景所形成知识结构的共性
        3.2.2 留学文化场景不同导致知识结构的差异
        3.2.2.1 留德学人群:庞杂且多元的知识结构
        3.2.2.2 留美学人群:术业有专攻的知识结构
        3.2.3 不同留学文化场景下思维模式的差异
        3.2.3.1 留德学人:思辨理性哲学传统的精神取向
        3.2.3.2 留美学人:经验(实用)主义哲学传统的科学取向
        3.2.4 教育文化场景的衍生:古希腊哲学思想及西方大学理念的灌溉
        3.2.4.1 对于古希腊哲学思想的涉猎
        3.2.4.2 对于西方大学理念直接或间接的感知
    3.3 社会组织任职场景分析
        3.3.1 编译馆/杂志社历练:教育思想交流的炼化厂
        3.3.2 政府部门任职: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3.3.3 大学任职:一旦投入便报以赤诚
    3.4 教育文化场景和社会任职场景作用下的高等教育思想特性
        3.4.1 “硕学鸿儒”的学术特质与高等教育思想的衍生从属性
        3.4.2 “学贯中西”的学术路径与高等教育思想的中西杂交性
        3.4.3 “大学校长”的社会角色与高等教育思想的理想性和前瞻性
        3.4.4 “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与高等教育思想的公共性和批判性
    3.5 场景变换对高等教育认知和行为的影响分析
        3.5.1 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意识之冲突与磨合
        3.5.2 借力政域场以成就学域场:高等教育管理思维的调适
    3.6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的子场景关系分析
        3.6.1 子场景之间的联结性
        3.6.2 子场景之间的交叉性
4 学术场景的聚焦:学术师承和学术网络维度
    4.1 学术谱系两维度解析
        4.1.1 师承关系维度
        4.1.2 学术网络维度
    4.2 学术师承:以杜威一脉为例
        4.2.1 治学方式:实验主义的方法
        4.2.2 治学理念: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
        4.2.3 杜威一脉师承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承继性和变异性
    4.3 学术网络:以北大相关的大学校长为例
        4.3.1 聚合性强的学术网络:师生之间的职业传承和学术交流
        4.3.2 交互性佳的学术网络:大学校长平辈之间的交流与发展
        4.3.3 北大同人教育理念上的同质性和细微分化
    4.4 学术谱系观照下高等教育思想的引入和植根
5 大学实践场景的轮换:北大校长和科学社成员的高等教育思想流变分析
    5.1 大学校长更迭与高等教育思想的承继和发展——以北大为例
        5.1.1 蔡元培初掌北京大学时期:德国经典大学理念的实践
        5.1.2 蔡退蒋进:德国经典大学理念与美国现代大学理念渐融合
        5.1.3 蒋辞胡继:从关注单一大学发展到聚焦国家高等教育全局
    5.2 大学校长的社团交往、职业流动与高等教育理念的维系与转向
        5.2.1 缘起中国科学社:留美学生的科学教育梦想
        5.2.2 初露峥嵘:科学教育思想的早期萌芽
        5.2.3 职业沉浮间:科学教育观的维系或转向
        5.2.3.1 任鸿隽:一以贯之的科学教育提倡者
        5.2.3.2 竺可桢:从看重科学教育到科学人文教育并重
        5.2.3.3 胡先骕:教育观的天平从科学向人文偏移
    5.3 大学实践场景下高等教育思想的流变和延续
6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内核及特点
    6.1 大学理念文本梳理
        6.1.1 关于大学的使命、功能、职能的认知演进
        6.1.2 关于大学理想和大学精神的认知推进
        6.1.3 关于具体大学理念的论述列举
    6.2 大学教育理念内核:科学与人文的拉锯与对峙
        6.2.1 古代社会人文教育的辉煌
        6.2.2 民国时期科学教育对于人文教育的冲击和压制
        6.2.3 群策群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眼中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6.3 基于文本分析的高等教育思想的多元共生性
        6.3.1 大学理念:使命、理想和精神的多元调和
        6.3.2 教育理念:理想追求与现实需要的对立共生
    6.4 共价值性:高等教育思想的文化价值观场景特点
7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影响及研究的再反思
    7.1 民国时期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社会时代影响和价值
        7.1.1 对于中西学术文化交流和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贡献
        7.1.2 破除政教合一、争取教育独立和教育改造社会的尝试
        7.1.3 为现今的大学发展和大学校长掌校做参考
        7.1.3.1 大学校训的理念传承
        7.1.3.2 大学校长毕业演说词的寄托
        7.1.3.3 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挈领
    7.2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的再反思
        7.2.1 民国大学校长研究的“神话”预制
        7.2.2 场景特质的呈现及“神话”的解构
        7.2.2.1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场景具有不可复制性和不可替代性
        7.2.2.2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和实践场景具有错综复杂性
        7.2.3 “神话”的内伤:高等教育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基于场景分析的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
        8.1.1 形成过程
        8.1.2 影响因素
        8.1.3 形成特点
    8.2 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状貌
        8.2.1 基础场景健全平稳却无法形成核心凝聚力
        8.2.2 教育文化场景宏大规整且“亚教育文化场景”开始出现
        8.2.3 社会任职场景中高等教育思想的实践面临着主客观挑战
    8.3 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场景建设的路向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3)行业法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法律中的“行业”与行业法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比较
        一、行业与事业
        二、行业与产业
    第二节 “行业”入法的实证分析
        一、法律文本的选择
        二、“行业”的检索结果
        三、“行业”入法的主要领域
        四、部门法中的“行业”
        (一)宪法中的“行业”
        (二)经济法中的“行业”
        (三)行政法中的“行业”
        (四)社会法中的“行业”
        (五)民商法中的“行业”
        (六)刑法中的“行业”
        五、“行业”在法律条文中的形式样态
        (一)行业规划
        (二)行业标准
        (三)行业主体
        (四)行业协会
        (五)行业垄断
        (六)行业自律
        (七)行业诚信
        (八)从业人员
    第三节 行业法的提出
        一、行业法研究的历史沿革
        (一)从部门法的角度来理解行业法
        (二)从非正式制度的角度理解行业法
        (三)对行业法的深入研究
        (四)行业法与领域法的比较研究
        二、行业法研究的理论共识
        三、行业法与部门法的关系
        (一)交叉与重叠关系
        (二)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第二章 行业法治的概念分析
    第一节 行业法治的提出
        一、提出行业法治的逻辑
        二、行业法治研究的历史沿革
        三、行业法治的理论主张
    第二节 行业法治的内涵
        一、“硬法”之治与“软法”之治的结合
        二、依法监管与依法自治的结合
        三、横向体系和纵向体系的结合
    第三节 行业法治的特性
        一、法治主体的多元性
        二、法律规范的复合性
        三、行业治理的差异性
        四、运行机制的共治性
        五、调整范围的全面性
    第四节 行业法治的理念
        一、权利保护理念
        (一)通过公众参与实行权利保护
        (二)通过救济实现权利保护
        (三)通过行业监管实行权利保护
        二、公平正义理念
        (一)行业准入公平
        (二)行业运行公平
        (三)行业结果公平
        三、科学发展理念
        (一)创新理念
        (二)协调理念
        (三)绿色理念
        (四)开放理念
        (五)共享理念
        四、自治理念
    第五节 行业法治的实践意义
        一、法治发展维度
        (一)有助于拓展法治的理论空间
        (二)有助于填补传统法治的短板
        (三)有助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
        二、行业发展维度
        (一)有助于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促进行业发展
        (二)有助于确立行业治理的标准,规范行业发展
        (三)有助于为新兴行业保驾护航
第三章 行业法治的产生基础
    第一节 经济基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节 政治基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体制逐渐确立
        一、政企分开或政事分开的检索结果
        二、各行业推进政企分开或政事分开的情况举例
        三、对政企分开或政事分开检索结果的分析
    第三节 社会基础:行业组织的大量涌现
        一、政策和法律对行业组织的扶持
        二、行业组织数量显着增长
    第四节 法律基础:行业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
        一、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后到九十年代中期
        二、第二阶段:九十年代后期至今
第四章 行业法治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 行业法治中的行业标准
        一、行业标准的广义界定
        二、标准化对国家治理的作用
        三、行业标准的法律性质
        四、行业标准对行业法治的促进
        (一)行业标准进一步促进行业法治的社会化
        (二)行业标准使行业法治进一步柔性化
        (三)行业标准使行业法治进一步具有可操作性
    第二节 行业法治中的行业协会
        一、行业协会的法律定位
        二、行业协会对行业法治的促进
        (一)行业协会参与行业立法
        (二)行业协会参与行业纠纷化解
        (三)行业协会参与行业监管
        (四)行业协会参与行业管理
    第三节 行业法治中的行业自治
        一、行业自治的法律性质
        二、行业自治对行业法治的促进
第五章 行业法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第一节 完善行业立法机制
        一、行业立法存在的问题
        (一)行业分类难以精确
        (二)狭隘的部门本位主义
        (三)行业法律的滞后性
        (四)行业协会立法不完备
        (五)缺失跨行业的标准化协调机制
        二、行业立法问题的完善
        (一)完善行业立法体制
        (二)完善行业标准立法
        (三)及时修订行业立法
    第二节 完善行业监管机制
        一、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重审批轻监管的传统仍然存在,事中事后监管不健全
        (二)传统监管不适应新的形势,信用监管存在体制机制缺陷
        (三)传统监管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综合监管仍有待完善
        二、行业监管问题的完善
        (一)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完善信用监管和综合监管
        (二)贯彻政府适度监管原则
    第三节 完善行业纠纷化解机制
        一、行业纠纷化解存在的问题
        (一)行业调解组织主要靠公权力推动,公信力有待加强
        (二)行业调解制度的认同度不高,导致利用率过低
        (三)行业调解的成功率不高,没有实质性发挥作用
        (四)行业调解程序和行业仲裁等相关法律制度缺失
        二、行业纠纷化解问题的完善
        (一)完善行业调解制度
        (二)健全行业仲裁制度
        (三)鼓励行业组织制定标准化法律文本,预防行业纠纷的产生
    第四节 完善行业自治机制
        一、行业自治存在的问题
        (一)立法和政策上重行业自律,轻行业自治
        (二)行业协会自治权力不够
        (三)不利于行业自治的固有缺陷难以根除
        二、行业自治问题的完善
        (一)将立法上的“行业自律”修改为“行业自治”
        (二)政府彻底退出行业协会的运作
        (三)赋予行业协会完整的自治权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主要行业法律的梳理
附录 B 国务院行政审批改革政策性文件清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4)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以职业为导向的学位体系不完善
        (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接续培养不畅的问题
        (三)高职学历文凭无法对接职业标准
    二、文献综述
        (一)学位制度的相关研究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相关研究
        (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相关研究
        (四)已有研究的评述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学位
        (二)学位制度
        (三)高等职业教育
        (四)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与结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五、研究价值与创新
        (一)研究价值
        (二)研究创新
第一章 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理论审视
    一、职业教育文凭功能的历史脉络
        (一)中世纪行会组织中的身份符号
        (二)近代工业革命后学校组织的学力证明
        (三)当代多元证书与学位化文凭
    二、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本质界说
        (一)学位的一般属性论说
        (二)高职学位的实践知识评价属性
        (三)高职学位的职业权力属性
        (四)高职学位的实践文化属性
    三、学位系统中的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类型定位
        (一)基于高等教育分类实践的学位类型分化
        (二)基于理想类型的学位类型分化
        (三)高职学位的类型定位:应用型学位
    四、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纵向层次定位
        (一)学位层次结构的变化路径
        (二)域外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层次定位
        (三)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层次定位的影响因素
        (四)高职学位的层次定位:学士以下层次
第二章 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构建的实践动力
    一、高等职业教育学位构建的制度需求
        (一)个体层面:高职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诉求
        (二)学校层面:转变高职“断头教育”身份的诉求
        (三)社会层面:对接与固化一线岗位的职业标准
    二、高等职业教育学位构建的制度供给
        (一)学位制度供给的变化
        (二)学位制度供给的变化特征与问题
        (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供给缺位的反思
    三、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构建的政策环境
        (二)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构建的职业环境
        (三)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构建的市场环境
第三章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与学位点设置
    一、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审思
        (一)产业、就业结构与专业设置的关系
        (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变化特点
        (三)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问题分析
    二、高职学位点设置的专业建设标准
        (一)高职学位点设置的专业类别遴选标准
        (二)高职学位点设置的课程建设标准
        (三)高职学位点设置的师资队伍建设标准
        (四)高职学位点设立的校企合作建设标准
    三、高职学位点设置的评估体系
        (一)高职学位点设置的评估主体
        (二)高职学位点设置的评估方式与内容
        (三)高职学位点设置的评估运行
第四章 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授予标准设计
    一、高职学位授予标准体系设计中涉及的几个基本问题
        (一)高职学位授予标准的内涵
        (二)高职学位授予标准体系的设计原则
        (三)高职学位授予标准体系设计的困境
    二、英美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学位授予标准的实践借鉴
        (一)以职业人为目标的学位标准设置
        (二)从业标准和科学理论标准相融合
        (三)多元的学位准入考评模式
    三、高等职业教育学位授予标准的开发
        (一)高职学位授予标准体系的维度结构
        (二)高职学位标准的目标维度设计
        (三)高职学位标准的过程维度设计
        (四)高职学位标准的结果维度设计
第五章 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管理机制建设
    一、高等职业教育文凭管理的制度现状与阻力
        (一)高职学历文凭的授权管理与授予程序
        (二)高职院校获得学位授予资格的阻碍因素
    二、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管理的比较与启示
        (一)以专业认证为主导的美国学位管理制度
        (二)以国家审核为主导的英国学位管理制度
        (三)两种管理模式的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管理机制
        (一)国家授权视野下高职学位的授权与审核主体
        (二)高职学位授权审核的标准
        (三)高职学位授权与审核的运行
        (四)高职院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组建
第六章 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衔接机制建立
    一、高职教育在教育系统和职业系统内的衔接现状与问题
        (一)高职教育在教育系统内的衔接现状与问题
        (二)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衔接的现状与问题
    二、域外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融通与衔接经验
        (一)高职学位衔接机制建立的理念
        (二)高职学位在教育系统内的几种衔接机制
        (三)高职学位与职业资格认证对接的资历框架模式
    三、高职学位与应用型大学学士学位的衔接
        (一)采用学分认证与转换的衔接方式
        (二)建立高职院校与应用型大学的联盟
        (三)制定学分评估与认定的运行系统
        (四)发展与完善专业学士学位制度
    四、高职学位与学术型学士学位的衔接
        (一)采用考试考核的招生选拔方式
        (二)设计高职学位与学术型学士学位的共同课程
        (三)制定考试考核的招生选拔模式
    五、高职学位与职业资格认证的衔接
        (一)学位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辨析
        (二)资历框架下高职学位与职业资格等级的对接
第七章 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制度化路径
    一、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化的可能阻力
        (一)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立法滞后
        (二)高职学位教育与授予的组织桎梏
        (三)社会文化—认知层面的学术期待偏好
    二、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化的法律完善
        (一)高等职业教育学位法制化的法理分析
        (二)高等职业教育学位授予权的性质
        (三)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实体法律
        (四)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程序法律
    三、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化的院校组织转型
        (一)重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组织目标
        (二)加强学位治理的高职院校章程建设
        (三)选拔具有变革能力的领导者
    四、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化的文化—认知建构
        (一)培育制度主体的精益求精的价值认同
        (二)完善互补性制度以诱致技术文化实践
        (三)建构高职学位制度的技术文化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5)俄罗斯转型期意识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析
    三、本文的研究框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四、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
第一章 意识形态理论概述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基本概念
        一、意识形态概念的历史流变
        二、意识形态的功能
        三、本文研究的意识形态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本质特征
第二章 俄罗斯意识形态发展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衰落
        一、苏联模式下计划经济的弊端
        二、苏联模式下集权政治的危害
    第二节 苏联时期意识形态的兴衰
        一、苏联初期意识形态的建立与发展
        二、苏联中期意识形态的僵化
        三、苏联后期意识形态的背离
    第三节 西方政治思潮的渗透
        一、冷战时期的和平演变
        二、新世纪以来的颜色革命
    第四节 俄罗斯转型以来的社会变化
        一、以西方宪政民主为导向的政治改革
        二、以经济自由化为特征的经济改革
        三、以多元流动性为特征的俄罗斯社会结构变迁
第三章 俄罗斯意识形态的形成过程
    第一节 融入欧洲臆想下的去意识形态化 叶利钦时期(1991——1999)
        一、国家意识形态缺失下的困顿与迷茫
        二、寻找“俄罗斯思想”的探索
    第二节 强国梦目标下的意识形态重塑 普京时期(2000——至今)
        一、围绕俄罗斯命运的文化思想之争
        二、影响俄罗斯现实发展的各派主张
        三、普京重塑俄罗斯意识形态的过程
第四章 俄罗斯意识形态的内涵分析
    第一节 俄罗斯意识形态的具体内容
        一、俄罗斯意识形态的价值目标——核心靶点
        二、俄罗斯意识形态的核心理念——内层第一环
        三、俄罗斯国家治理的思想体系——中层第二环
        四、俄罗斯意识形态的理论外衣和拓展——外层第三环
    第二节 俄罗斯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
        一、俄罗斯意识形态的根本性质是资本主义
        二、俄罗斯意识形态的价值核心是强国主义
        三、俄罗斯意识形态的基本倾向是实用主义
        四、俄罗斯意识形态的思维特征是中间主义
    第三节 俄罗斯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
        一、意识形态构建方式的多元性和兼容性
        二、意识形态主体内容的继承性和民族性
        三、意识形态实现方式的柔和性和隐蔽性
第五章 俄罗斯意识形态的国家控制
    第一节 俄罗斯意识形态控制的内在逻辑
        一、俄罗斯意识形态控制的理论逻辑
        二、俄罗斯意识形态控制的现实逻辑
        三、俄罗斯意识形态控制的行为逻辑
    第二节 俄罗斯意识形态控制的具体途径
        一、规范政党制度建设,宏观控制意识形态领域差异
        二、构建和谐政教关系,促进社会团结和道德建设
        三、以学校教育为重点,全面推进爱国主义和公民道德教育
        四、掌控新闻舆论工具,塑造领袖与政府正面形象
第六章 意识形态建设对俄罗斯社会转型的影响
    第一节 俄罗斯意识形态对其经济建设的影响
        一、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国家战略的中心地位
        二、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建立宏观调控体系
        三、把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作为经济现代化的重点
        四、把关注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优先方向
    第二节 俄罗斯意识形态发展对其政治建设的影响
        一、为俄罗斯政治稳定提供合法性理论支撑
        二、为凝聚俄罗斯社会各方提供思想基础
        三、为未来俄罗斯政治发展指明基本方向
    第三节 俄罗斯意识形态对其外交政策的影响
        一、抛弃冷战思维,构建新型关系
        二、收缩外交战线,突出经济利益
        三、把握根本利益,适度妥协让步
第七章 俄罗斯意识形态建设的困境与挑战
    第一节 俄罗斯意识形态建设的困境
        一、现行宪法对官方意识形态的否定
        二、传统政治文化的含混性与冲突性
        三、意识形态的内涵争议和认识分歧
        四、俄罗斯社会思潮的极端化倾向
    第二节 俄罗斯意识形态发展的挑战
        一、俄罗斯国内民主政治改革呼声高涨
        二、国际上与西方主流政治价值观冲突日益明显
        三、全球化与信息化给俄罗斯意识形态带来新课题
结语
    一、强国主义国家意识形态是俄罗斯最重要的软实力
    二、把民族文化和精神传统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根基
    三、意识形态建设主动呼应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变迁
    四、以开放姿态增强意识形态的包容性、普适性和灵活性
    五、增强意识形态的法理基础以把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后记

(6)GATS下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与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视角
    四、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五、本文的创新
第一章 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基本法律理论问题
    第一节 教育服务的概念、特征与种类
        一、教育服务的法律概念
        二、教育服务的法律特征
        三、教育服务的种类
    第二节 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含义与GATS的适用
        一、市场准入的概念
        二、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含义
        三、GATS市场准入的适用
    第三节 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法律价值
        一、经济主权安全
        二、教育主权安全
        三、文化安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GATS 下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承诺水平
    第一节 GATS中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承诺表的解读
        一、GATS中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列表方式
        二、GATS中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承诺表的解读
    第二节 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总体承诺水平
        一、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承诺的简单计数分析
        二、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承诺的加权计数分析
    第三节 教育服务分部门的市场准入承诺水平
        一、教育服务分部门市场准入的覆盖率
        二、教育服务分部门四种提供方式的市场准入承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GATS下代表性成员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现状与态度
    第一节 美国的教育服务市场准入
        一、美国的教育服务开放政策
        二、美国在GATS中的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承诺
        三、美国的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提议与态度
    第二节 澳大利亚的教育服务市场准入
        一、澳大利亚的教育服务开放政策
        二、澳大利亚在GATS中的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承诺
        三、澳大利亚的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提议与态度
    第三节 日本的教育服务市场准入
        一、日本的教育服务开放政策
        二、日本在 GATS 中的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承诺
        三、日本的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提议与态度
    第四节 法国的教育服务市场准入
        一、法国的教育服务开放政策
        二、法国在 GATS 中的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承诺
    第五节 印度的教育服务市场准入
        一、印度的教育服务开放政策
        二、印度在GATS中的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报价及态度
    第六节 我国的教育服务市场准入
        一、我国的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承诺
        二、我国教育服务四种提供方式的市场准入
    本章小结
第四章 GATS下教育服务市场的外资准入
    第一节 GATS中教育服务外资准入的基本形式
        一、创设新的教育企业
        二、创设分支机构或设立办事处
    第二节 GATS中教育服务外资准入的主要内容
        一、外资准入的范围限制
        二、外资准入的比例规定
        三、外资准入的履行要求
        四、外资准入的审批制度
    第三节 我国教育服务的外资准入
        一、外资准入的资格与审查
        二、外资准入的方式
        三、外资准入的比例
        四、外资准入的领域
    本章小结
第五章 GATS下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法律展望
    第一节WTO中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发展进程
        一、WTO成立时的教育服务市场准入
        二、多哈回合启动时的教育服务市场准入
        三、多哈回合谈判中的教育服务市场准入
    第二节 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法律障碍与动因
        一、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法律障碍
        二、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法律障碍的动因
    第三节 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法律的未来发展
        一、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法律未来发展应坚持的原则
        二、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法律未来发展的可能方向
        三、我国的应对之策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研究(1978-) ——基于若干重要问题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其研究意义
    二、选题研究时限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现状及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生态
        一、根基:改革开放前湖南高教发展的历史概况
        二、氛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社会生态的确立
        三、压力:改革开放初湖南人才缺乏的严峻事实
        四、保障:制定多方位推进高教发展的法律法规策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
        一、湖南高教的拨乱反正时期(1978—1984)
        二、湖南高教的探索改革时期(1985—1991)
        三、湖南高教的深化改革时期(1992—1998)
        四、湖南高教的“弯道超车”时期(1999—至今)
第二章 湖南高校办学定位探究——兼论特色人才之培养
    第一节 办学定位:湖南高校发展之“瓶颈”
        一、高等教育发展的问题丛生
        二、办学定位:湖南高等教育发展之“瓶颈”
    第二节 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
        一、办学定位:一种历史的动态系统
        二、典型案例:湖南大学的人才培养特色
    第三节 湖南高校办学定位中的问题表征——基于18所本科院校发展规划文本的分析
        一、发展规模上“求大、求全”
        二、发展目标上“求高、求综”
        三、学科发展上“大干、快上”
        四、专业设置上“模仿、趋同”
    第四节 湖南高校办学定位之路径选择
        一、基本要求:精准适中
        二、湖南高校办学定位之可行路径
第三章 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湖湘文化互动探析
    第一节 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互动发展
        一、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逻辑关联
        二、湖南高校资源地理分布的描述
        三、经济视域下湖南高校存在问题及其归因
        四、“两型社会”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之路径
    第二节 湖南高等教育与湖湘文化的交互耦合
        一、湖湘文化及其内涵
        二、湖湘文化与湖南高等教育的交互耦合
第四章 湖南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关系探究
    第一节 社会流动的相关理论阐释
        一、社会流动的概念
        二、社会流动的类型
        三、社会流动的功能
    第二节 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宏观解析
        一、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
        二、建国以来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关系的历史变迁
    第三节 湖南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微观探析——以湖南理工学院(岳阳师专)为例
        一、确定调查对象的依据
        二、三个典型案例分析
第五章 湖南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探析
    第一节 公平及高等教育公平的涵义
        一、公平的涵义
        二、高等教育公平的意蕴
    第二节 湖南高等教育不公平的现状考察
        一、高等教育不公平之表征
        二、湖南高等教育的起点不公
        三、湖南高等教育的过程不公
    第三节 湖南高等教育公平路径之构建
        一、国家政策层面
        二、民众自身层面
第六章 湖南高等教育之比较分析:若干指标的对比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后湖南高教发展之比较
        一、教育属性:从“政治属性”转为“多重属性”
        二、人才培养:从“专才”转向“通才”
        三、战略地位:从“从属地位”转为“战略地位”
        四、管理体制:从“高度集中”转向“自主办学”
        五、发展模式:从“粗放式”转向“内涵式”
        六、投资方式:从“统收统支”转向“成本分担”
    第二节 湘鄂赣高等教育之比较分析:若干指标的对比
        一、湘鄂赣三地比较之缘由
        二、湘鄂赣高等教育若干指标之比较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之特征
        一、起步晚,发展快,高校数量多,教育总量大
        二、民办高校创办最早,发展迅速,影响全国
        三、湖南女性高等教育颇具特色,走在全国前列
        四、湖南高等教育与湖湘文化良性互动
        五、湖南高等教育与湖南经济发展稳步协调
第七章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绩效探析
    第一节 湖南高等教育发展宏观成效之表征
        一、形成主动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学科体系
        二、高校地理布局日趋合理,与经济发展基本协调
        三、高等教育各项改革齐头并进,有序推进
        四、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教师素质显着擢升
        五、高校创新能力与社会服务能力双提升
    第二节 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绩效的微观解析——以吉首大学为例
        一、选择吉首大学的理由阐释
        二、吉首大学办学绩效之描述
    第三节 湖南高等教育发展成效评价
        一、湖南高等教育发展之整体评估
        二、湖南高等教育取得辉煌业绩之缘由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高校体育场馆服务质量管理研究 ——基于学生满意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质量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共同的话题
        1.1.2 高等教育大众化需要场馆管理模式的改革
        1.1.3 高等学校教学评估需要进行学生满意度测评
        1.1.4 提高体育场馆服务能力迫在眉睫
    1.2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2.3.1 丰富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管理理论
        1.2.3.2 为高等学校的学生满意度测评提供理论参考
        1.2.3.3 为高校体育场馆服务质量管理和绩效测评提供实践指导
    1.3 拟解决问题和主要创新点
        1.3.1 构建并实证研究场馆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1.3.2 构建并实证研究场馆服务学生满意度概念与测量模型
        1.3.3 构建并实证研究场馆组织卓越绩效管理自评指标体系
        1.3.4 场馆服务质量管理与服务感知质量IPA实证分析
    1.4 研究结构
2 文献综述
    2.1 有关质量管理的研究
        2.1.1 质量的概念
        2.1.2 质量管理概念
    2.2 有关高等教育领域质量管理的研究
        2.2.1 服务和服务质量管理
        2.2.2 教育的服务属性
        2.2.3 国外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研究
        2.2.4 国内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研究
        2.2.5 目前国内研究的不足
    2.3 有关体育场馆的研究
        2.3.1 国外体育场馆研究
        2.3.2 国内体育场馆研究
        2.3.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3.2.1.1 体育场馆的概念
        2.3.2.1.2 高校体育场馆的概念
        2.3.2.2 体育场馆建设沿革
        2.3.2.3 我国体育场馆政策法规
        2.3.2.4 有关高校体育场馆优势和不足的研究
        2.3.2.5 我国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研究
        2.3.2.6 经营与管理研究
        2.3.2.7 高校体育场馆服务质量相关研究
    2.4 有关服务质量测评的研究
        2.4.1 高等教育服务质量测评研究概述
        2.4.2 体育服务质量测评研究概述
    2.5 有关高等教育学生满意的研究
        2.5.1 学生满意的涵义
        2.5.2 国外研究现状
        2.5.2.1 高等教育大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2.5.2.2 高等教育大学生满意测评模型
        2.5.2.3 高等教育大学生满意度测评实践
        2.5.3 国内研究现状
        2.5.3.1 高等教育学生满意的必要性研究
        2.5.3.2 高等教育大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2.5.3.3 高等教育大学生满意测评模型
        2.5.3.4 高等教育大学生满意度测评实践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研究法
    3.2 访谈法
    3.3 SERVPERF评价方法
    3.4 “重要性—感知绩效”分析法
    3.5 结构方程分析法
        3.5.1 结构方程模型的优点
        3.5.2 SEM的结构表达
        3.5.3 AMOS软件介绍
    3.6 问卷调查法
        3.6.1 问卷设计原则
        3.6.2 问卷设计步骤
        3.6.3 问卷度量方法设计
        3.6.4 待测评高等学校的抽选
        3.6.5 入选高等学校样本的抽选
        3.6.6 调查样本量的确定
        3.6.7 调查方式设计
        3.6.8 数据审核和筛选
        3.6.9 缺失数据处理
        3.6.10 问卷的可靠性分析
        3.6.11 问卷的效度检验
    3.7 数据分析法
4 分析与讨论
    4.1 高校体育场馆服务质量管理指标体系构建
        4.1.1 场馆服务的理论框架
        4.1.1.1 场馆服务构成要素
        4.1.1.2 场馆服务主要内容
        4.1.1.3 场馆服务产品
        4.1.1.4 场馆服务特征
        4.1.1.5 场馆服务管理
        4.1.1.6 场馆服务质量管理
        4.1.2 场馆服务质量测评工具
        4.1.3 场馆服务质量管理测评指标的拟定
        4.1.4 场馆服务质量管理指标体系的确定
        4.1.4.1 样本回收情况
        4.1.4.2 样本构成分析
        4.1.4.3 问卷可靠性分析
        4.1.4.4 量表效度检验
        4.1.4.5 评价指标探索性因素分析
        4.1.5 小结
    4.2 高校体育场馆服务学生满意度模型构建
        4.2.1 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
        4.2.1.1 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
        4.2.1.2 场馆服务质量与学生满意度的关系
        4.2.1.3 典型顾客满意度模型分析
        4.2.1.4 高教领域学生满意度模型分析
        4.2.1.5 典型顾客满意度模型的理论启示
        4.2.1.6 高教领域学生满意度模型的差异性分析
        4.2.2 场馆服务学生满意度概念模型拟建
        4.2.2.1 概念模型变量关系假设
        4.2.2.1.1 整体形象与相关变量的关系假设
        4.2.2.1.2 学生期望与相关变量的关系假设
        4.2.2.1.3 质量感知与相关变量的关系假设
        4.2.2.1.4 价值感知与学生满意的关系假设
        4.2.2.1.5 学生满意与相关变量的关系假设
        4.2.2.1.6 学生抱怨与学生忠诚的关系假设
        4.2.2.1.7 学生忠诚与相关变量的关系假设
        4.2.2.1.8 感知努力与价值感知关系假设
        4.2.2.2 潜变量之间关系假设汇总
        4.2.2.3 学生满意度概念模型
        4.2.3 场馆服务学生满意度测量模型拟建
        4.2.3.1 整体形象的显变量
        4.2.3.2 学生期望的显变量
        4.2.3.3 质量感知的显变量
        4.2.3.4 价值感知的显变量
        4.2.3.5 学生满意的显变量
        4.2.3.6 学生抱怨的显变量
        4.2.3.7 学生忠诚的显变量
        4.2.3.8 学生感知努力的显变量
        4.2.3.9 学生满意度测量模型指标的拟定
        4.2.4 场馆服务学生满意度模型测评指标调查结果
        4.2.4.1 样本回收情况
        4.2.4.2 样本构成分析
        4.2.4.3 样本正态性检验
        4.2.4.4 问卷可靠性分析
        4.2.4.5 量表效度检验
        4.2.5 场馆服务学生满意度模型测量指标探索性因素分析
        4.2.5.1 模型“感知质量”潜变量指标探索性因素分析
        4.2.5.2 模型其他潜变量指标探索性因素分析
        4.2.6 场馆服务学生满意度模型测量指标验证性因素分析
        4.2.6.1 模型“感知质量”潜变量指标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4.2.6.2 模型其他潜变量指标验证性因素分析
        4.2.6.3 模型“感知质量”二阶验证性因素分析
        4.2.7 场馆服务质量学生满意度模型结构方程分析
        4.2.7.1 结构方程模型建立
        4.2.7.2 初始模型分析
        4.2.7.3 修正模型分析
        4.2.8 小结
    4.3 高校场馆组织“卓越绩效”指标体系构建
        4.3.1 “卓越绩效”模式与场馆服务质量管理
        4.3.1.1 “卓越绩效”模式
        4.3.1.2 “卓越绩效”模式对场馆服务全面质量管理的启示
        4.3.2 场馆服务卓越质量管理系统拟建
        4.3.2.1 场馆服务“卓越质量观”
        4.3.2.2 场馆服务全面质量满意战略
        4.3.2.3 场馆服务质量战略的内容
        4.3.2.4 场馆服务全面满意战略的实现
        4.3.2.5 场馆组织卓越绩效体系测量指标拟定
        4.3.3 场馆组织卓越绩效指标体系调查结果
        4.3.3.1 样本回收情况
        4.3.3.2 样本构成分析
        4.3.3.3 问卷可靠性分析
        4.3.3.4 问卷效度检验
        4.3.4 场馆组织卓越绩效评价指标探索性因素分析
        4.3.4.1 “领导”维度因素分析
        4.3.4.2 “战略计划”维度因素分析
        4.3.4.3 “关注学生”维度因素分析
        4.3.4.4 “测量分析与改进”维度因素分析
        4.3.4.5 “资源”维度因素分析
        4.3.4.6 “过程管理”维度因素分析
        4.3.4.7 “绩效管理”维度因素分析
        4.3.5 场馆服务卓越绩效体系测量指标的确定
        4.3.6 小结
    4.4 高校场馆服务质量管理、服务感知质量IPA实证分析
        4.4.1 重要性—感知绩效模型
        4.4.2 场馆服务“感知质量”重要性—感知绩效模型分析
        4.4.3 场馆服务质量管理重要性—感知绩效模型分析
        4.4.4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1.1 构建并验证高校体育场馆服务质量管理指标体系
        5.1.2 构建并验证场馆服务学生满意度概念模型与测量模型
        5.1.3 构建并验证场馆组织“卓越绩效”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5.1.4 场馆服务质量管理、服务感知质量IPA实证分析
    5.2 建议
    5.3 研究局限
    5.4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高校场馆服务质量管理调查问卷
    附录B 高校场馆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C 高校场馆服务组织管理绩效调查问卷
    附录D 高校体育场馆服务质量管理访谈提纲
    附录E 美、中卓越绩效评价准则评分项及分值表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我国出版业公共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关于研究视角的说明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1.3.3 本论文的研究框架
        1.3.4 本文的创新之处
2 公共服务与出版业公共服务的内涵界定
    2.1 出版及出版物属性探讨
        2.1.1 出版,出版物及出版业
        2.1.2 社会转型期出版物属性新探
    2.2 公共服务的相关理论
        2.2.1 公共服务的特征
        2.2.2 公共服务的类型
        2.2.3 公共服务的内涵辨析
        2.2.4 公共服务的实现形式
    2.3 出版业公共服务的界定
        2.3.1 从出版物的属性来界定出版业公共服务
        2.3.2 从政府的职能界定出版业公共服务
        2.3.3 从服务的特性来界定出版业公共服务
        2.3.4 从公共利益来界定出版业公共服务
3 我国出版业公共服务兴起与发展的历史轨迹
    3.1 我国出版业行政管理的主体构成
    3.2 我国出版业行政管理职能的历史变迁
        3.2.1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出版业行政管理体制分析
        3.2.2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我国出版业体制改革情况
        3.2.3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出版体制改革分析
    3.3 历史视角:政府、媒介、公众三者博弈下的出版业60年体制改革
    3.4 我国出版业公共服务的发展历程
        3.4.1 停滞期的出版业公共服务(1949-1978年)
        3.4.2 萌芽期的出版业公共服务(1978-1992年)
        3.4.3 发展期的出版业公共服务(1992年至今)
    3.5 新时期,出版业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日益突显
        3.5.1 入世促进出版业政府职能转变
        3.5.2 改革呼唤出版业政府行使公共服务职能
        3.5.3 出版业公共服务促进产业快速发展——浙江省期刊发展三十年里程之证
4 我国出版业公共服务的理论基础
    4.1 出版业公共服务的必要性分析
        4.1.1 从出版业相关学科理论探讨出版业公共服务的必要性
        4.1.2 从中国社会发展现状上探讨出版业公共服务的必要性
        4.1.3 出版业60年体制变迁呼唤出版业公共服务建设
    4.2 我国出版业公共服务建设的现实基础
        4.2.1 经济发展的支持
        4.2.2 文化政策及文化环境的转变
        4.2.3 市民社会的兴起
        4.2.4 公共传统的延续
        4.2.5 技术环境的影响
    4.3 技术进步与出版业公共服务——以手机媒介为分析框架
        4.3.1 手机媒介带来出版业传播模式的变化
        4.3.2 技术的进步促使出版业公共服务的发展
    4.4 国外出版业公共服务模式理论分析
        4.4.1 国外出版业公共服务的三种模式
        4.4.2 西方发达国家出版业公共服务给我们的启示
    4.5 中外出版业公共服务模式比较分析
        4.5.1 中外出版业公共服务的相同点
        4.5.2 中外出版业公共服务的不同点
        4.5.3 中外出版业公共服务存在差异的原因探析
    4.6 加强出版业公共服务建设的理论意义
5 出版业公共服务的社会实践体系分析
    5.1 出版业公共服务社会实践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职能分析
        5.1.1 传统政府机构设置下的出版业政府职能
        5.1.2 新时期出版业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大体框架
    5.2 出版业公共服务社会实践体系建设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
        5.2.1 地方政府对出版业的管理更加关注民生
        5.2.2 各地政府更加注重出版业公共服务动因分析
        5.2.3 地方政府提供出版业公共服务模式的转换
    5.3 我国出版业公共服务社会实践体系的运作框架
        5.3.1 出版业公共服务社会实践体系的目标定位
        5.3.2 出版业政府公共服务社会实践体系的主体分析:从政府垄断到多元化供给
        5.3.3 出版业公共服务社会实践的供给方式
        5.3.4 出版业公共服务社会实践体系中财税支持政策研究
        5.3.5 出版业公共服务实践体系中的竞争机制研究
        5.3.6 出版业公共服务社会实践体系的评估研究
        5.3.7 出版业公共服务社会实践体系的激励机制研究
6 我国出版业公共服务面临的现状和未来
    6.1 我国出版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五大工程
        6.1.1 实证研究:经济发展下的农村期刊市场调查—乐清北部乡镇期刊市场现状调查报告
        6.1.2 全民阅读实证研究——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大学生读书状况调查研究报告
        6.1.3 实证研究:揭开盗版书"充市"的面纱
    6.2 我国出版业公共服务的现状分析
        6.2.1 出版业公共服务面临的基本问题
        6.2.2 出版业公共服务社会实践体系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深层剖析
        6.2.3 构建我国出版业公共服实践体系的具体对策
    6.3 我国出版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未来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己发表论文
后记

(10)令状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对象("令状"的界定)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三、国外令状研究述略
    四、令状研究在中国
第一章 令状发展的法律背景:1873年前英国法院体系
    第一节 社区法院
        一、郡法院
        二、百户区法院
        三、村的"十户联保制"程序
    第二节 领主法院
    第三节 国王法院
        一、普通诉讼法院
        二、王座法院
        三、财政诉讼法院
    第四节 衡平法院
    第五节 其他法院
第二章 令状的概念、起源及其嬗变
    第一节 令状的概念
    第二节 诺曼征服前(1066年以前):令状的起源
    第三节 令状的主要发展时期
        一、威廉一世与威廉二世时期(1066-1100年)
        二、亨利一世、斯蒂芬时期(1100-1154年)
        三、亨利二世时期(1154-1189年)
        四、理查德一世、约翰、亨利三世时期(1189-1272年)
        五、爱德华一世时期(1272-1307年)
        六、爱德华二世到威廉四世时期(1307-1833年)
第三章 令状的谱系考证
    第一节 令状的分类
        一、行政令状与司法化令状
        二、权利令状与非常令状
        三、其他分类
    第二节 权利令状
        一、权利令状概念的界定
        二、权利令状与法律实践
        三、起始令状与司法令状
    第三节 非常令状
        一、人身保护令状
        二、训令令状
        三、调卷令状
        四、禁止令状
        五、权利开示令状
        六、其他三种非常令状
第四章 行政令状的司法化:中央集权实现的途径
    第一节 行政令状与行政令状的司法化
        一、行政令状
        二、行政令状的司法化
        三、行政令状、司法化令状及司法令状
    第二节 令状的司法化与亨利二世法律改革
        一、亨利二世的法律改革
        二、实施法律的新举措
        三、实现中央集权采取的行动
第五章 程式诉讼:司法化令状的具体运用
    第一节 概说
        一、有严格诉讼形式的程序制度与无严格诉讼形式的程序制度
        二、程式诉讼的价值
        三、起始令状与程式诉讼
    第二节 程式诉讼产生的背景及其发展
        一、程式诉讼产生的法律背景
        二、程式诉讼在英国的发展
    第三节 程式诉讼的分类
        一、不动产诉讼、对人诉讼与混合诉讼
        二、重要程式诉讼列举
第六章 人身保护令状:从特权到人权
    第一节 人身保护令状之概念、起源与嬗变
        一、人身保护令状的概念与种类
        二、人身保护令状的起源
        三、人身保护令状的嬗变
    第二节 人身保护令状在美国的确立与发展
        一、人身保护令状写入美国联邦宪法的渊源
        二、制宪会议代表对人身保护令状问题入宪的意见
        三、人身保护令状在美国:历史考察
    第三节 恐怖主义与人身保护令状的中止
        一、英国人身保护令中止概述
        二、美国人身保护令中止的历史演变
    第四节 人身保护令状的功能与申请程序
        一、人身保护令状的功能
        二、申请人身保护令状的程序
第七章 令状的制度作用与历史价值
    第一节 令状与令状主义
    第二节 令状的历史价值
        一、令状与程序先于权利观念的形成
        二、形式化的令状与实体法的发展
        三、令状的选择与法律职业阶层形成
        四、令状与审判机构体系和审判方式的完善
        五、令状与司法中央集权的确立
        六、令状的优点及其他作用
参考文献
索引
英国王室世系表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四、也谈我国高教管理体制面临"入世"后的挑战(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个人高等教育收益研究[D]. 张倩倩. 河南大学, 2020(02)
  • [2]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D]. 杨凯良. 浙江大学, 2020(04)
  • [3]行业法治研究[D]. 刘刚. 吉林大学, 2019(02)
  • [4]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构建研究[D]. 何谐. 西南大学, 2017(04)
  • [5]俄罗斯转型期意识形态研究[D]. 张钦文.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2)
  • [6]GATS下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法律问题研究[D]. 唐海涛. 西南政法大学, 2015(08)
  • [7]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研究(1978-) ——基于若干重要问题的探析[D]. 刘小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8]高校体育场馆服务质量管理研究 ——基于学生满意的视角[D]. 孙二娟. 北京体育大学, 2013(11)
  • [9]我国出版业公共服务研究[D]. 江翠平. 武汉大学, 2010(05)
  • [10]令状制度研究[D]. 屈文生. 华东政法大学, 2009(02)

标签:;  ;  ;  ;  ;  

也谈“入世”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面临的挑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