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下载区城市预测方法的本土化

县域下载区城市预测方法的本土化

一、对县站下载地区城市预报方法的本地化(论文文献综述)

吴晨[1](2021)在《浙江省瑞安市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研究》文中认为

康玲瑞[2](2021)在《从离场到回归:县级融媒体对流迁人群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关于县级融媒体对流迁人群的影响研究是一个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层面的着眼把握到中观层面的思考理解再到微观层面的切入分析的逐渐聚焦的过程,在前期预调研期间笔者主要将研究目光放置于当下县级融媒体影响力的作用机制以求考察媒体融合转型发展进程中县级融媒体是否真正发挥自身媒介影响力,取得的效果如何以及县域用户对于县级融媒体的看法与态度,通过预调研笔者发现从县域外出的流迁人员对于当地县级融媒体的所持有的整体印象比生活在县域内的民众更好,满意度更高,这引起笔者的关注与研究兴趣——为何流迁人员对于县级融媒体满意度更高?县级融媒体满足了他们哪些需求?县级融媒体对他们产生了哪些影响?对于流迁人群而言,县级融媒体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有哪些因素使这两者建立起彼此联系?因此笔者将研究目光对准从县域社会流出的“离乡者”,从用户角度聚焦于县级融媒体对流迁人群的影响,开展本文的一系列论述与探讨。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在对县级融媒体发挥自身影响力的前期预调研基础上聚焦于县级融媒体对于流迁人群的影响上来,首先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从整体上考察县级融媒体对于流迁人群的使用行为影响,接下来通过深度访谈进一步深入了解县级融媒体通过连接流迁人群对其产生的影响,县级融媒体作为连接流迁人员与家乡的精神纽带与理想中介,构建起移动网络空间中的“流动家园”,在传递社会信息以及制造本文符号意义的过程中,能够使他们能够及时获得关于家乡的最新信息,拉近了流动个体自身与家乡的情感距离,增强了他们对于自身作为县域社会成员的身份认同,重新发现自身的主体性地位,唤醒了这一群体对于“家”的乡土记忆,使得他们保持着与家乡的情感温度,通过参与到线上地域文化社区的互动交流,碎片化原子化的离散个体重新回归到熟悉“地方”,加深了他们对于县域社会的空间认同。笔者进一步分析了移动互联网的崛起、手机成为流迁人群获取家乡的重要渠道以及流迁人员自身对于县级融媒体的信息需求与情感诉求都有助于实现县级融媒体与流迁人群两者“连接”。与此同时本文发现县级融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流迁人群关注度不高,并未将其整合到自身的传播框架中,导致其在“连接”流迁人群的过程中存在空白与言说“失灵”,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县级融媒体对于自身在县域社会的文化结构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自身的形象定位以及目标用户群体有哪些他们还未有明确清晰的认知,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当下的县级融媒体应该以一种“立足于县域”又“超县域”的发展眼光转变自身的传播路径,在无边界的移动网络空间中打破现实地理空间所带来思维的局限性,重新思考自身在县域社会文化结构中的角色,既要深入挖掘县域社会的普通民众的细微生活,又要以“超地域化”的视野明确自身定位与目标用户,重新连接“流动的”原子化离散个体,在传递地域文化价值的过程中凝聚起社会成员的情感力量,形成线上地域文化社区共同体,增强流迁人群对于地方社会的自我情感归属,使人们真正从心理与精神上重返地域社会空间。

徐昕瑶[3](2021)在《庐江县融媒体中心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

杨晓楠[4](2019)在《黄土高原多尺度景观格局对径流及输沙过程的影响》文中指出近几十年,为了减少入黄泥沙和扭转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的状况,黄土高原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生态治理工程,深刻地改变了黄土高原覆被格局和下垫面条件,对流域水文过程产生了巨大影响,引起相关学者的重视并开展了一些研究。然而对景观格局在径流及输沙量变化中的作用机制的系统研究存在不足,难以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定量地评价景观格局对产流与产沙过程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通过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坡面上不同景观斑块组合方式的产流产沙过程及其变化规律,揭示植被格局对水文过程影响的机理。流域尺度上采用SWAT水文模型等方法,研究土地利用格局及气候变化对径流及输沙过程的影响,分析子流域产水及产沙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R)构建子流域产水及产沙量与景观格局指数的定量关系。区域尺度上基于Budyko假设、双累计曲线等方法定量评估植被格局和气候变化对径流及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同时构建景观格局指数与水文监测站点径流及输沙系数的定量关系。通过不同尺度上的研究,全面认识景观格局变化对水沙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坡面上不同景观斑块组合方式形成的竖路径,横路径,S路径以及随机斑块的平均产流及产沙量差异显着(P<0.05)。横路径和随机斑块较竖路径和S路径表现出更强的流动阻力和较弱的泥沙输送能力。竖路径的产流量及产沙量最高,随机斑块的产流量最低。与裸地相比,随着草地及灌木覆盖度由20%增至90%,产流及产沙量逐渐减小,减少幅度分别为19.3-78.0%和84.3-99.3%(P<0.05)。随着草地及灌木覆盖度增加,可提高表面粗糙度及水流阻力,降低径流剪切力和径流功率。此外,草被地上部分(茎枝+结皮)拦蓄径流效益为55.6%(P<0.05),减少泥沙效益为55.1%(P<0.05);灌木地上的枯枝落叶层减水效益明显,拦蓄径流效益为74.8%(P<0.05),灌木根部对减少产沙有很大的贡献率,占75.1%(P<0.05)。(2)延河流域1960-2015年间的径流和输沙量呈减少趋势,其中年径流量减少速率为0.02 Gm3 yr-1(P<0.01),年输沙量减少速率为0.001 Gt yr-1(P<0.01)。降雨与径流的双累积曲线在1979和1999年附近发生明显偏移,因此将研究时段分为三个时期1960-1979(P1),1980-1999(P2),2000-2015(P3)。对比P1时期,P2和P3时期的平均年径流量分别减少8.8%和33.0%,P2和P3时期的平均年输沙量分别减少32.7%和76.4%。其中,1990-2015年土地覆被格局变化使径流量减少35.6%,气候变化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为64.4%。对比P1时期,P3时期植被覆盖度的增加是输沙量减少的主要贡献者,占78.6%(0.33 Gt),植被恢复是2000年之后延河泥沙减少的主要原因。(3)本文对延河流域的土地覆被、地形、土壤与植被覆盖度进行分类,构建了新的景观斑块单元并计算景观指数。近20多年来,延河流域景观格局朝低连通、高破碎化、高异质性的方向发展,导致产水量与产沙量逐年递减。斑块密度、景观分裂指数和蔓延度等景观指数与子流域产水和产沙量之间呈显着相关关系。1990-2015年产水量和产沙量与景观指数的PLSR模型的Q2值均高于0.7,对结果有良好的预测。纳什效率系数(NSE)显示利用PLSR模型计算的产水和产沙量预测值均在可信范围(NSE产水=0.83,NSE土壤侵蚀=0.42),该模型可以在未来土地覆被情景中,利用景观指数快速、高效地预测产水和产沙量。(4)河龙区间主要流域(皇甫川、窟野河、无定河和延河)1960-2015年间的径流量和输沙量均呈减少趋势,年径流量减少速率范围为0.02-0.15 Gm3 yr-1(P<0.01),年输沙量减少速率范围为0.001-0.031 Gt yr-1(P<0.01)。降雨与径流的双累积曲线均在1979和1999年附近发生明显偏移,对比P1时期,P2和P3时期总平均年径流量分别减少32.9%和64.1%。P2和P3时期总平均年输沙量分别减少50.6%和87.2%。对比P1时期,P2时期53.5%(3.81 Gm3)的径流减少量,13.3%(0.25 Gt)的输沙减少量归因于气候变化。P3时期,气候变化对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为6.8%(0.90 Gm3),对输沙量变化的贡献率为3.1%(0.107 Gt);植被措施使径流量减少约35.1%(0.26 Gm3),使输沙量减少约78.6%(0.33 Gt)。(5)河龙区间景观格局1990-2014年发生显着变化。在景观水平上表现为斑块密度变大,异质性和破碎化程度增高,景观斑块形状多样性减弱,离散程度变高。河龙区间20个水文控制站径流和输沙系数与景观指数之间存在相关性,径流系数与斑块密度、平均周长面积比等景观指数呈显着正相关,与聚散性指标聚合度呈显着负相关;聚合度与输沙系数亦呈显着负相关。径流系数与景观指数的PLSR模型的Q2值均高于0.5,能够很好地解释因变量。纳什效率系数(NSE=0.6)显示利用PLSR模型对径流系数预测效果较好,该模型可以在未来土地覆被情景中,利用景观格局指数快速、高效地预测径流系数。

贾冬冬[5](2019)在《农业水足迹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与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气候变化给我国粮食生产以及农业水资源安全体系带来巨大的挑战。农业水足迹体现了农业消耗水资源的数量、水源类型,以及包含了消除农业面源污染所需水量,因此可以作为科学评价农业生产过程中水资源使用状况的一项综合指标。农业水足迹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与评估研究对于深入理解气候变化对农业水文循环过程以及指导区域农业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核算了1956年以来海河流域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绿水、蓝水和灰水足迹,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特征,量化了农业生产投入因素以及气象因素对冬小麦水足迹时空差异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基于Sobol全局敏感性分析法研究了水足迹对主要因子的敏感性。在明确主要影响因子的基础上,研究引入DSSAT作物生长模型对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生长过程进行模拟,以进一步揭示农业水足迹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本研究以HadGEM2-ES模式为驱动,预估了海河流域三种典型浓度路径(RCPs)情景下的未来气候变化,并耦合到DSSAT模型,模拟评估了冬小麦和夏玉米生长、产量和水足迹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本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基于日尺度土壤水量平衡法量化了海河流域1956年以来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绿水、蓝水及灰水足迹,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特征。海河流域冬小麦和夏玉米的总水足迹分别为201亿m3/a(52%绿水,29%蓝水,19%灰水)和151亿m3/a(73%绿水,3%蓝水,24%灰水)。冬小麦和夏玉米多年平均水足迹(单位质量)为1580m3/t和1275m3/t。冬小麦和夏玉米的水足迹均呈显着下降趋势,主要跟单产的逐年提高有关。冬小麦及夏玉米的水足迹均呈现显着的空间差异。(2)采用通径分析法评估了农业生产投入因素及气象因素对冬小麦水足迹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农业生产投入因素,如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折纯量对冬小麦水足迹直接影响最大,两者对冬小麦水足迹时间变化的直接影响(通径系数)分别为-0.482和-0.129,对空间差异的直接影响为-0.465和-0.84。气象因素主要通过农业生产投入因素对冬小麦水足迹产生影响。气象因子中风速对冬小麦水足迹直接影响较大,其对冬小麦时间和空间差异的直接影响分别为0.347和0.407。风速和平均气温对冬小麦水足迹的直接影响为正影响,相对湿度和降水为负影响。(3)采用Sobol法研究了冬小麦水足迹对主要影响因子的全局敏感性。ET0对气象因子的敏感性呈显着地季节性变化,其中春、秋、冬季对温差最为敏感,三个季节一阶敏感系数分别为0.56,0.61和0.45,夏季对海拔高度最为敏感,一阶敏感系数为0.29。冬小麦水足迹对温差最为敏感,其一阶和总阶敏感系数分别为0.49和0.60。(4)建立了DSSAT模型土壤、气象及农业管理数据库,基于历史数据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归一化均方根误差等指标显示模拟效果良好。同时指出了符合历史长期观测数据的冬小麦和夏玉米的品种参数。(5)生成了未来气候变化情景数据,其中包含了5套全球气候模式以及3种典型浓度路径(RCP2.6,RCP4.5和RCP8.5),并耦合到DSSAT模型。评估了不同气候模式模拟结果的差异,以HadGEM-2M模式为例,评估了3种情景下农业水足迹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3种情景下,海河流域最高温、最低温以及太阳辐射均呈显着上升趋势,而降水,相对湿度,风速变化不一。RCP2.6,RCP4.5和RCP8.5情景下,到2050年,冬小麦生育期平均缩短3d/10a,4d/10a和3d/10a,产量分别升高26%,16%和13%,水足迹分别下降10%,11%和13%。对于夏玉米,生育期平均缩短3d/10a,1d/10a和6d/10a,产量分别下降22%,31%和58%,水足迹分别上升41%,60%和151%。高排放情景会对夏玉米的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产生严重不利影响。研究成果加深了对于气候变化影响农业生产以及作物耗水过程的认识,同时对于流域管理者制定相关政策,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缓解农业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提高水足迹研究的空间分辨率,并与大田试验观测相结合,以提高水足迹核算和模型模拟的精度。

张学霞[6](2019)在《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文中提出当下国内外传播学研究中空间转向研究已成为一种显现的趋势。其中,传播的时间与空间的关系问题、传播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成为空间转向研究中的焦点问题。本研究为顺应传播学空间转向研究态势,同时也为推动中国区域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推动宁夏新闻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选取宁夏作为考察地方空间内大众传播活动的背景空间,选取1926年-2018年这近百年的历史时长作为考察地方空间内大众传播活动的背景时间,重点考察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生成、演进的动力机制,结构性特征,内部要素之间的互动性关系,以及它在促进国家政治上的统一、文化上的多元一体和民族融合等方面的功用。本研究拟解决如下问题:如何从特殊性入手追求普遍性?如何在强调地方大众传播经验的同时,提炼出地方大众传播网络在推动和促进国家一体化发展方面的作用机制,实现对求异之上的求同的理解?本文共五章。整体而言,梳理了 1926-2018年间宁夏主要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呈现了它们发生、发展的脉络,展现了其中部分媒体消失、消亡、断裂发展的场景。采用了历时性、结构性的视角,融合了历史学、社会学、新闻学、传播学等学科知识,以文献为基础,勾勒出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生成与演进的全程、全貌,构建出不同历史阶段中宁夏四种大众传播网络模型。绪论。此部分阐明了选题背景、选题缘由、研究思路、研究意义和研究的问题。对国内外研究做了综述,评析了宁夏新闻传播的研究现状。还界定了核心概念,说明了研究方法、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和研究的不足之处。此部分回答了为什么要研究这个命题,采用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力图达到什么样的研究目标。第一章。本章展现了宁夏作为地方空间的被生产过程和这一空间内存在的多民族社会关系。展现了 1926-1949年间宁夏主要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提炼出宁夏二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阐释了宁夏二元大众传播网络生成的历史意义,并概括指出了制约这一时期宁夏传媒发展并影响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三种要素。第二章。本章阐明了 1949-1979年间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的缘由和过程,阐释了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特殊性和一般性。呈现了这一期间宁夏主要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三元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分析了媒体制度、媒体基础设施、媒介技术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支撑作用和制约作用。第三章。本章展现了 1979-2003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电视传播网络占据主导的多元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认为大众传播网络对宁夏多民族关系以及民族团结形象有着重大的建构作用。同时剖析了媒体体制的发展与确立对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双重影响。第四章。本章展现了 2003-2018年间宁夏传统媒体、新媒体、新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多层次、多类别、多媒介形态、多元力量混杂交织的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的四个结构性特征。剖析了媒介融合的概念和中国媒体融合、宁夏媒体融合的现状。剖析了用户群体的固化、迁徙与流动,以及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新新媒体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影响。结论与展望。本文发现,有三种主要因素推动和促动了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的生成与演进。是权力贯穿于大众传播网络演进的始终,并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国家统一性的制度安排为它的生成与演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基础设施的配置和技术的发展创新成为宁夏大众传播网络不断演进的强劲驱动力。本文还发现,宁夏大众传播网络在促进国家政治上的统一、文化上的多元一体以及多民族融合等方面,在反映、形塑和建构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形象和地方形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呈现出以下四个结构性特征。它具有极不稳定-相对不稳定-比较稳定—又开始不稳定的发展特征。同时,它还具有结构上的发展不平衡特征,层级上的汇集性和类别上的分散性特征,以及网络横向间弱连接性等特征。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生成与演进对当下的启示:未来媒介形态的演化过程必将是不同媒介并立共存、相互转化的过程。媒体融合能够促进传播网络之间的融通和连接。最后,媒体传播网络与政务系统传播网络和自媒体传播网络之间的竞争将加剧。

喻恂[7](2019)在《精准扶贫中基层政府面向农民的沟通效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3年以来,“精准扶贫”逐渐成为我国新时代的重大扶贫方略。但在基层政府精准扶贫工作中,贫困农民参与程度低、扶贫政策变形扭曲以及虚假扶贫等问题一直存在,导致一部分地区脱贫困难、脱贫后重新返贫的问题久未克服。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和深度访谈等方法,从理论和经验层面系统研究了精准扶贫中基层政府的沟通效能问题。精准扶贫中的党群沟通、政民沟通是基层政府“群众路线”工作作风的重要体现。基层扶贫干部与贫困农民建立平等、真诚的沟通(对话)关系,构建与贫困农民之间的情感纽带,动员贫困农民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利用沟通的社会整合与维系功能,实现政民、党群之间的价值共享和贫困农民的脱贫致富。在精准扶贫中,基层政府是一种压力型体制下的任务型组织,各项扶贫指标层层下压,压力层层传导。在“党政互嵌”的权力运行模式下,基层政府精准扶贫的行政任务具有明显的“政治化”特征,实现“脱真贫”“真脱贫”的目标成为一种刚性的政治任务。特定意义上讲,精准扶贫是一种基层政府及扶贫工作人员面向贫困农民的沟通工作,而且从实践层面看,这种沟通具有赋能、动员、精准和融入的面向和特征。在面向贫困农民的扶贫沟通中,基层政府及扶贫工作人员的目标是有效供给扶贫信息、激活脱贫的内生动力及加强党和政府的权威性和领导力。贫困农民的信息贫困是一种结构性信息匮乏,与经济、社会、教育和文化上的贫困相互叠加,从而使“扶智”和“扶志”成为基层扶贫沟通的重点和难点。从理论上讲,基层政府及扶贫工作人员“扶智”和“扶志”的沟通工作是一种扶贫信息和知识从专家体系或“准专家”体系流向贫困农民的过程;在实践上,采用“边缘突破”“范例突破”的方法来改变贫困农民的认知图式,从而取得较好的说服和动员效果。面对扶贫工作人员,贫困农民的沟通态度可分为“积极参与”“前台遵从”“回避-抗拒”三种主要类型,而其态度改变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且因人而异,实践中通过精准、灵活的说服和沟通方式尝尝能够产生较好的效果。信息不对称是影响基层政府精准扶贫沟通效能的重要因素,其主要表现为:基层干部的“制度性说谎”“任务式扶贫”以及各种形式的扶贫信息“悬浮”和“精英俘获”。压力型体制、行政层级是产生这些信息不对称现象的主要原因,为解决这个问题,各级政府在实践中探索了许多有效办法,如:加强精准扶贫的巡视、信访和作风整治,以增加扶贫工作相关信息的双向流动;重视精准扶贫中“程序正义”的价值,以限制权力恣意,提高扶贫决策和项目执行的合理性和公正性;利用小数据、大数据监控的方法,克服弄虚作假和扶贫工作相关信息反馈不及时等问题。贫困农民的信任是影响基层政府沟通效能的重要因素。然而,相对于党中央、中央政府的扶贫国家方略,贫困农民对基层政府及扶贫干部的信任度偏低,而且倾向于对扶贫干部和具体的扶贫项目采取一种“策略信任”的态度。在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基层政府及扶贫工作人员通过有效地传递脱贫愿景,可以减少贫困农民对扶贫项目不确定性的“感知”,从而提升说服、动员贫困农民参与的沟通效果。本研究将基层扶贫沟通效能的提升落脚在基层政府与贫困农民之间的“真对话”上,强调采用赋权、赋能式的沟通,而不是基于上下级压力的权力沟通,双方通过平等对话、真诚对话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信任关系。本研究力图跳出精准扶贫,在更广泛的基层社会治理层面探讨新时代基层政府与群众进行沟通和对话的准则问题。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思想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对话”理念,而且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等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群众路线思想中都蕴含着协商民主的观点。本研究认为:党群、政民之间的良性对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中“政治统合制”存在的缺陷;而且,建构平等、理性、真诚、排除不对等权力关系的对话应是基层政府努力实现的理想目标和工作准则。

郑雅[8](2019)在《雄安新区新闻媒体历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有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定位的河北雄安新区于2017年4月1日设立,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我国设立的又一个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河北雄安新区本身在国家政策的传达、城市建设规划的下达、新区建设理念的灌输等方面有着上传下达、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这些政策和信息的传播离不开新闻媒体的支撑,但是从历史发展来看,雄安新区包括的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属于县级城市,县级传统新闻媒体在历史上曾经长期存在,并发挥了一定宣传、组织、引导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雄安新区的新媒体建设也有起步,同样面临媒体融合发展的现实挑战。雄安新区设立之后,专有新媒体平台建设极为迅速,影响力也颇为客观。2017年9月雄安媒体中心(中央厨房)试运行,新闻媒体是人们认识河北雄安新区的窗口,传达雄安新区建设成果、宣传政策方针的重要媒介。本文采用文献法和访谈法,以河北雄安新区的新闻媒体(报刊、广播、电视)为研究对象,将时间跨度扩大到从改革开放前至新区成立后,通过梳理河北雄安新区三县在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到河北雄安新区成立前和雄安新区成立后这三个阶段的新闻媒体的发展情况,总结雄安新区三县各阶段发展特点,聚焦雄安新区三县新闻媒体发展中取得的发展成绩,并对悬而未决的历史问题与当前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梳理总结过去,目的是更好的面向未来,为今后河北雄安新区新闻媒体的建设提供借鉴,为更好的服从服务于河北雄安新区结合新时代的要求提出建议。

邓地娟[9](2018)在《万源市县域生态保护红线RS和GIS划定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是保护生态安全的有效方法,目前有关生态保护红线的研究现状及局限性主要表现为:(1)多集中在大尺度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而县域小尺度的划定方法研究不足;(2)评价指标体系方面遵守《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缺少对本地区域特征考虑;(3)受到生态信息不易获取影响,方法选取的评估数据精度不高,大尺度划定的结果与县域尺度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本论文充分利用遥感(Remote Sensing,RS)中多时相、多光谱、多空间分辨率及高效地数据获取能力,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快速高效的获取县域尺度生态功能及生态环境敏感性依靠常规方法不易获取的数据,进而开展县域尺度生态功能评估。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特色如下:(1)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充分利用GIS和RS技术收集和分析了研究区背景数据,通过分析对比数据,合理筛选了生态系统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禁止开发区等3个评估因子作为县域生态红线划定的重要影响因子。(2)依据《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中的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估模型,在定性分析基础上定量分析了不同模型精度,在红线划定过程中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选取了精度较高的评估方法。(3)创新性地构建了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模型,同时对模型评价效果与传统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方法做了对比和综合分析。(4)基于自主构建的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模型,完成了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评估因子权重,最后利用GIS技术将叠加后的红线数据进行了优化处理。(5)在县域尺度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法研究基础上,完成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效果验证。根据得出的划定结果可知,该方法与研究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格局一致性好,方法在县域尺度上的可操作性更强,能为县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提供参考。

武甲斐[10](2017)在《山西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新时期下世界主要经济体对农业的功能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农业对于国家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一个产业部门,有着决定性的战略作用和关键性的战术功能。当前,是我国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度的关键阶段,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化对传统产业的整合,以及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的增强和国内外农产品市场融合进程的加速,我国农业发展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已不可调和,必须利用技术进步、制度创新行变革、选择一条可以有效消除资源条件制约的发展途径,这就需要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问题的研究具体化。山西省地处黄河流域,有着悠久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作为“农业学大寨”的发源地,曾在特定历史时期引领了农业的创新与发展,使山西省成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旗帜和典范。当前条件下,诊断山西省农业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明确山西省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对于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对山西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问题的研究包括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场域分析、对策建议四个主要组成部分,根据生产方式理论和农业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确立了以农业区位条件为基础、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经营方式和农业管理方式为主要脉络,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经营效益、农业协调发展能力为主要衡量依据,即期场域研究为微观验证的基本研究思路,分析论证了山西省农业发展方式的要素禀赋、发展特征、存在问题、制约因素以及发展动力,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山西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方向、目标与路径选择。具体结论如下:(一)本文运用超效率DEA与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山西省农业的生产效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网络平台调查法对山西省农业经营效益进行了特征性分析,运用区域农业协调发展评价模型评价了山西省农业的协调发展能力,综合山西省农业生产效率特征、山西省农业经营效益特征和山西省农业协调发展能力特征得出,山西省农业发展方式的主要问题是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发展极不协调,农村居民家庭自主经营、创造效益的能力在减弱,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农业扶持政策的依赖在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规模偏小,盈利能力普遍较低,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弱,农业生产的资源、环境系统长期超负荷运转,农业纯技术效率水平低,农业要素规模效率支撑了山西省农业的粗放式发展,2009年山西省农村居民家庭增收的主要渠道由经营性收入开始向工资性收入转变,2014年山西省农业资源-环境系统承载力达到极限,2015年成为山西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起点。(二)通过场域的案例剖析,总结归纳了山西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主要制约因素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中的资源利用问题;二是农业经营中的人力资本问题;三是农业管理中的财政支农问题;依据山西省农业发展方式特征的实证分析,总结归纳了山西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动力因素,其中山西省经济深陷“资源型陷阱”,传统资源型掠夺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已到尽头,全省上下认识到了产业结构优化的迫切性,坚定了经济转型、可持续发展的信念,成为了山西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最为重要的外部动力;由于山西省农业发展方式的发展现状背离了农业生产主体、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管理主体的根本目标,因而产生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内生动力,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山西省农业生产方式追求效率提升的动力;二是山西省农业经营方式追求效益提升的动力;三是山西省农业管理方式追求产业协调发展的动力。(三)山西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目标是到2020年形成具有山西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式,具体包含以下三大特征:第一是生产集约型农业,农业生产效率高,11个地市农业生产的超效率DEA值大于1,农业生产的纯技术效率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是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农业经营效益好,农村居民家庭自主经营、创造效益的能力较强,经营性收入与工资性收入基本持平,农业经营主体的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是环境友好型农业,农业产业实现协调发展,农业资源系统和环境系统与农业人口系统、农业经济系统和农业社会系统形成良好互动,大专以上学历的农村家庭劳动力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四)根据山西省的区位条件以及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经营方式、农业管理方式发展的轨迹,山西省农业应该将“莱茵+生态+智慧”模式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即从农业发展形态上以发展中小农场为主,在产业融合发展方面选择生态智慧发展路径,借助旅游、休闲、养老、养生、景观这些农业资源业态,突破农业产业经营效益的局限性,发挥农业多功能性拓宽农业的增收渠道,利用互联网对传统产业链条的整合,将本地化农业进行特色化、共享化、一体化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八个方面:一是发展“功能农业”,构建概念增长极;二是推进玉米去库存,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三是利用“互联网+”发展订单农业和社群农业,四是增强果蔬品牌实力,推动杂粮、畜牧品牌建设;五是发挥家庭农场功能,推广人才带动型模式;六是打通“两点一廊道”,打造农业优势集聚区;七是成立农业信用公司,激活社会资金;八是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再造一元农业管理生态。

二、对县站下载地区城市预报方法的本地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县站下载地区城市预报方法的本地化(论文提纲范文)

(2)从离场到回归:县级融媒体对流迁人群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县级融媒体相关研究
        二、流迁人群相关研究
        三、地方、空间与媒介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
        一、研究视角的创新
        二、研究内容的创新
        三、研究对象的创新
第二章 对灵丘县融媒体的前期预调研
    第一节 问卷调查设计理论依据与分析评价指标
        一、理论依据
        二、分析评价指标
    第二节 预调研结果分析
        一、预调研概况
        二、问卷统计方法及分析工具
        三、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第三节 对灵丘县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的访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县级融媒体对于流迁人群影响的正式调研分析
    第一节 正式调研基本概况
        一、正式调研目的
        二、正式调研时间
        三、正式调研对象概况
    第二节 问卷调查设计思路与结果分析
        一、问卷调查设计思路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连接下的回归”:县级融媒体对流迁人群的影响
    第一节 观看与参与:个人情感的表达与调节
    第二节 对话与确认:自我身份的再定义
    第三节 弥合与修复:乡土记忆的再生产
    第四节 体验与沉浸:地域社区的空间认同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连接成为可能”——县级融媒体构建“流动家园”
    第一节 “流动家园”的存在前提—移动互联网崛起
    第二节 手机成为联结家乡的重要媒介
    第三节 被需要的“流动家园”——流迁人群对县级融媒体的诉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连接的空白”与“升华连接”:县级融媒体的现存问题与对策
    第一节 “连接的空白”:县级融媒体的现存问题
        一、“失衡的天平”:自身定位不明,存在传播空白
        二、“隐形的距离”:内容高冷单调,互动反馈不足
        三、“流逝的乡土”:缺乏地域文化观照
    第二节 “升华连接”:县级融媒体如何留住“乡愁”
        一、明确定位:把握用户需求,创新传播路径
        二、改造语态:采用平民视角,注重互动体验
        三、立足乡土:深挖县域文化,主动设置议题
        四、集体创作:多方主体联动,共构地方景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受访者信息
    附录二: 访谈提纲
    附录三: 问卷调查
致谢

(4)黄土高原多尺度景观格局对径流及输沙过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景观格局对水土流失过程影响
        1.2.2 坡面产流产沙过程及其水动力学特征
        1.2.3 河流水沙变化特征及归因
        1.2.4 景观格局与径流及输沙过程耦合关系研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草地斑块格局对产流及产沙过程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试验设计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坡面产流及产沙过程对草被覆盖度的响应
        2.2.2 景观斑块组合方式对产流及产沙过程的影响
        2.2.3 产流及产沙过程对草被结构层的响应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灌木斑块格局对产流及产沙过程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区概况
        3.1.2 试验设计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产流及产沙过程对灌木覆盖度的响应
        3.2.2 景观斑块组合方式对产流及产沙过程的影响
        3.2.3 产流及产沙过程对灌木结构层的响应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延河流域景观格局对径流及输沙过程的影响
    4.1 研究区概况
        4.1.1 地形、土壤状况
        4.1.2 植被状况
    4.2 资料与方法
        4.2.1 数据来源
        4.2.2 研究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水沙变化趋势
        4.3.2 降雨与径流量的双累积曲线
        4.3.3 土地覆被格局时空变化特征
        4.3.4 NDVI及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
        4.3.5 SWAT模型率定与验证
        4.3.6 子流域产水量时空变化特征
        4.3.7 土壤侵蚀量时空变化特征
        4.3.8 气候及土地覆被格局变化对径流及输沙量的影响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延河流域景观格局与产水及产沙量的耦合关系
    5.1 研究方法
        5.1.1 FRAGSTATS景观格局计算软件
        5.1.2 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
        5.1.3 新景观斑块单元的构建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延河流域景观格局指数变化特征
        5.2.2 景观指数之间的相关分析
        5.2.3 产水量与景观指数的相关分析
        5.2.4 产沙量与景观指数的相关分析
        5.2.5 产水量与景观指数的定量关系
        5.2.6 产沙量与景观指数的定量关系
        5.2.7 延河流域PLSR模型适用性评价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河龙区间景观格局对径流及输沙过程的影响
    6.1 研究区概况
    6.2 资料与方法
        6.2.1 数据来源
        6.2.2 研究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径流量变化趋势
        6.3.2 输沙量变化趋势
        6.3.3 径流量突变特征
        6.3.4 土地覆被格局时空变化特征
        6.3.5 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
        6.3.6 气候及植被格局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
        6.3.7 降雨及植被格局变化对输沙量的影响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河龙区间景观格局与径流输沙量的耦合关系研究
    7.1 研究区概况
    7.2 研究方法
    7.3 结果分析
        7.3.1 河龙区间景观格局指数变化特征
        7.3.2 景观指数之间的相关分析
        7.3.3 径流系数与景观指数的相关分析
        7.3.4 产沙系数与景观指数的相关分析
        7.3.5 径流系数与景观指数的定量关系
        7.3.6 输沙系数与景观指数的定量关系
        7.3.7 河龙区间PLSR模型适用性评价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8.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农业水足迹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与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气候变化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1.2.2 作物生长模型
        1.2.3 农业水足迹核算与应用研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海河流域主要农作物水足迹时空分布特征
    2.1 数据与方法
        2.1.1 海河流域概况
        2.1.2 水足迹的定义及核算方法
        2.1.3 数据来源
    2.2 冬小麦、夏玉米总水足迹
    2.3 冬小麦夏玉米单位质量水足迹
        2.3.1 水足迹的历史变化
        2.3.2 水足迹与产量的关系
    2.4 水足迹在行政单元之间的分布
    2.5 水足迹空间分布特征
    2.6 讨论
        2.6.1 不同灌溉条件下的水足迹
        2.6.2 与其他研究的对比
        2.6.3 绿水和蓝水的管理
    2.7 小结
3 农业水足迹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数据与方法
        3.1.1 Man-Kendall趋势检验
        3.1.2 线性倾向率
        3.1.3 相关系数及显着性检验
        3.1.4 通径分析法
        3.1.5 数据来源
    3.2 气象因子时空变化特征
        3.2.1 气象因子时间变化趋势
        3.2.2 气象因子的逐日变化
        3.2.3 气象因子月变化
    3.3 冬小麦水足迹与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3.1 时间系列相关性
        3.3.2 空间上的相关性
    3.4 基于通经分析的水足迹影响因素研究
        3.4.1 冬小麦水足迹时间差异的归因分析
        3.4.2 冬小麦水足迹空间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3.5 讨论
    3.6 小结
4 水足迹对气象因子的敏感性分析
    4.1 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
        4.1.1 Sobol指数法基本原理
        4.1.2 敏感性系数的定义
        4.1.3 敏感性系数的估算
    4.2 ET_0对主要气象因子的敏感性分析
        4.2.1 主要参数取值范围
        4.2.2 一阶敏感性系数
        4.2.3 总阶敏感性系数
        4.2.4 讨论
    4.3 冬小麦水足迹对主要因子的敏感性分析
    4.4 农业水足迹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机理分析
    4.5 小结
5 作物生长DSSAT模型的率定与验证
    5.1 DSSAT模型结构及主要原理
        5.1.1 DSSAT模型结构
        5.1.2 气象模块
        5.1.3 土壤模块
        5.1.4 独立作物模块
        5.1.5 管理模块
    5.2 DSSAT模型输入
        5.2.1 作物遗传参数
        5.2.2 气象数据
        5.2.3 土壤数据
        5.2.4 田间管理措施
    5.3 冬小麦生长及产量模拟
        5.3.1 冬小麦历史生育期的变化
        5.3.2 冬小麦开花期的率定与验证
        5.3.3 冬小麦成熟期率定与验证
        5.3.4 冬小麦产量的验证
    5.4 夏玉米生长及产量模拟
        5.4.1 夏玉米各生育期天数历史变化
        5.4.2 夏玉米开花期的率定与验证
        5.4.3 夏玉米成熟期的率定与验证
        5.4.4 夏玉米产量的验证
    5.5 讨论
        5.5.1 冬小麦、夏玉米品种参数
        5.5.2 冬小麦、夏玉米历史生育期长度的变化
    5.6 小结
6 气候变化情景下未来农业水足迹演变趋势评估
    6.1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构建
        6.1.1 未来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与全球气候预估模式
        6.1.2 区域降尺度与数据修正
        6.1.3 预估值与实测值的对比
        6.1.4 海河流域气候变化预估结果
    6.2 气候变化情景与DSSAT模型的耦合
    6.3 不同RCPs情景对冬小麦生长及水足迹的影响
        6.3.0 不同气候模式模拟结果对比
        6.3.1 不同RCPs情景下冬小麦生育期长度
        6.3.2 不同RCPs情景下冬小麦产量和耗水量
        6.3.3 不同RCPs情景下冬小麦水足迹
    6.4 不同RCPs情景对夏玉米生长及水足迹的影响
        6.4.1 不同RCPs情景下夏玉米生育期长度
        6.4.2 不同RCPs情景下夏玉米产量和耗水量
        6.4.3 不同RCPs情景下夏玉米水足迹
    6.5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主要成果
项目支持
致谢

(6)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选题缘由、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缘由
        三、研究思路、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现状评析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报纸传播初占主导地位的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26-1949)
    第一节 历史沿革中的宁夏及其独特的多民族共生关系
        一、宁夏作为地方空间的被生产过程以及初始形成
        二、宁夏独特的多民族共生关系
    第二节 1926-1949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一、《中山日报》《贺兰》等报刊的新闻传播实践
        二、为期几个月的广播新闻传播实践
    第三节 报纸传播网络初占主导的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呈现
        一、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和构建生成的历史意义
        二、制约宁夏传媒发展并影响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三种要素
第二章 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49-1979)
    第一节 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
        一、独特的空间再生产: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
        二、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特殊性和一般性
    第二节 1949-1979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一、1949-1979年间宁夏6份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二、广播新闻传播实践
        三、电视新闻传播实践
    第三节 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剖析
        一、1949-1979年间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
        二、媒体制度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支撑作用
        三、媒体基础设施、媒介技术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制约与支撑
第三章 电视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79-2003)
    第一节 1979-2003年间宁夏大众传媒实践
        一、以党报为首、以其他报纸为补充的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二、宁夏无线广播的新闻传播实践
        三、宁夏无线、有线电视的新闻传播实践
        四、1998-2003年间宁夏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第二节 1979-2003年间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逐层呈现
        一、多元报纸传播网络
        二、无线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地位的广播传播网络
        三、有线电视传播网络占主导地位的电视传播网络
        四、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媒体传播网络
    第三节 电视传播网络占据主导的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分析
        一、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
        二、大众传播网络对宁夏多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形象的重大建构
        三、媒体体制的发展与确立对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双重影响
第四章 面向媒介融合的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2003-2018)
    第一节 2003-2018年间宁夏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一、宁夏以党报为首、以都市报为重要支撑的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二、广播、电视的新闻传播实践和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2003-2018年间宁夏新媒体、新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一、以新闻网站和手机报为代表的宁夏新媒体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二、以媒体微博、媒体微信为代表的宁夏新新媒体的发展及问题
    第三节 面向媒介融合的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解析和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
        二、宁夏大众传媒在媒介融合面向中的探索与实践
    第四节 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结构的逐层呈现
        一、宁夏报纸传播网络中都市报的影响力渐次衰退
        二、广播、电视传播网络不再居于主导位置,影响力不断收缩
        三、新媒体传播网络曾迅速发展,不断扩张,现在又逐渐归于平淡
        四、新新媒体传播网络不断应用新媒介,影响力却始终有限
    第五节 面向媒介融合的全景式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
        一、整体性结构特征
        二、用户群体的固化、迁徙与流动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双重影响
        三、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新新媒体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冲击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当代启示
    三、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图表清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7)精准扶贫中基层政府面向农民的沟通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述评
        1.2.1 乡村传播
        1.2.2 精准扶贫
        1.2.3 政府传播
    1.3 核心概念:沟通效能
        1.3.1 沟通与传播
        1.3.2 沟通与对话
        1.3.3 沟通效能
    1.4 研究对象与思路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资料法
        1.5.2 实地调研法
        1.5.3 深度访谈法
    1.6 主要创新点
2 精准扶贫中基层政府面向农民沟通的方式与目标
    2.1 基层政府精准扶贫工作的组织特征
        2.1.1 压力型体制下的任务型组织
        2.1.2 党政互嵌模式下的行政任务政治化
    2.2 精准扶贫中基层政府面向农民沟通的方式
        2.2.1 赋能式沟通
        2.2.2 动员式沟通
        2.2.3 精准式沟通
        2.2.4 融入式沟通
    2.3 精准扶贫中基层政府面向农民的沟通目标
        2.3.1 有效供给脱贫信息
        2.3.2 激活脱贫内生动力
        2.3.3 加强党和政府的权威性和领导力
3 精准扶贫中农民的信息贫困与沟通态度
    3.1 精准扶贫中农民的信息贫困问题
        3.1.1 贫困农民的结构性信息匮乏
        3.1.2 贫困农民缺乏脱贫的志气和智力
    3.2 扶贫沟通中贫困农民认知图式的改变
        3.2.1 知识从专家体系流向贫困农民
        3.2.2 扶贫沟通中的“边缘”突破与“范例”突破
    3.3 贫困农民的三种沟通态度
        3.3.1 贫困农民“积极参与”的沟通态度
        3.3.2 贫困农民“台前遵从”的沟通态度
        3.3.3 贫困农民“回避-抗拒”的沟通态度
    3.4 扶贫沟通中贫困农民态度的转变
4 精准扶贫中基层政府与农民沟通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4.1 扶贫信息在基层政府组织中的流动
        4.1.1 县政府:扶贫信息承上启下的支点
        4.1.2 乡镇政府:扶贫信息协调推进的中间站
        4.1.3 村委会与扶贫干部:扶贫信息逐级下沉的着陆点
    4.2 压力型体制导致的信息不对称
        4.2.1 “制度性说谎”导致的信息不对称
        4.2.2 “任务式扶贫”导致的信息不对称
    4.3 行政层级导致的信息不对称
        4.3.1 扶贫政策的信息悬浮问题
        4.3.2 扶贫信息在基层的“精英俘获”问题
    4.4 解决扶贫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主要路径
        4.4.1 扶贫沟通中的信息反馈:扶贫领域的巡视、信访和作风整治
        4.4.2 扶贫沟通中的传播过程控制:坚持程序正义
        4.4.3 扶贫沟通中的信息监测:数据的采集和应用
5 精准扶贫中基层政府与农民沟通中的信任问题
    5.1 贫困农民的两种“信任落差”
    5.2 基层政府的愿景传递与扶贫项目不确定性的减少
    5.3 基层政府与贫困农民间的情感承诺
6 关于扶贫沟通中基层政府与农民对话的理论思考
    6.1 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思想中蕴含的“对话”理念
    6.2 精准扶贫中基层政府与贫困农民的真假对话
        6.2.1 精准扶贫中基层政府与贫困农民的真对话
        6.2.2 精准扶贫中基层政府与贫困农民的假对话
    6.3 新时代基层政府与群众沟通的对话准则
结论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一)针对省、市级扶贫人员的访谈提纲
    (二)针对县省、乡级扶贫人员的访谈提纲
    (三)针对村干部的访谈提纲
    (四)针对贫困农民的访谈提纲

(8)雄安新区新闻媒体历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第二章 改革开放前:起步阶段,曲折中摸索
    2.1 改革开放前雄县新闻媒体的发展
        2.1.1 报刊、通讯事业:奋起直追
        2.1.2 广播事业:曲折发展
        2.1.3 电视行业:普及率低
    2.2 改革开放前容城县新闻媒体的发展
        2.2.1 报刊:积极办报,生存时间短
        2.2.2 广播事业:自力更生、成绩显着
        2.2.3 电视行业:萌芽阶段
    2.3 改革开放前安新县新闻媒体的发展
        2.3.1 报刊:报刊存在时间短
        2.3.2 广播事业:自办节目丰富、自主性强
        2.3.3 电视行业:起步阶段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到雄安新区成立前:快速成长,传播力、影响力全面提高
    3.1 改革开放后到雄安新区成立前雄县新闻媒体发展
        3.1.1 报刊:新闻媒体队伍逐渐成熟
        3.1.2 广播事业:内容产出丰富
        3.1.3 电视行业:与时俱进
    3.2 改革开放后到雄安新区成立前容城县新闻媒体发展
        3.2.1 通讯、报刊:高质高量
        3.2.2 广播事业:媒体队伍迅速壮大,自办节目丰富
        3.2.3 电视行业:硬件设备迭代及时
    3.3 改革开放后到雄安新区成立前安新县新闻媒体发展
        3.3.1 报刊:注重全县文化建设
        3.3.2 广播事业:节目种类丰富多样
        3.3.3 电视行业:地方特色明显
第四章 河北雄安新区成立后:全媒体矩阵快速建成
    4.1 河北雄安新区成立后雄县新媒体发展
    4.2 河北雄安新区成立后容城县新媒体发展
    4.3 河北雄安新区成立后安新县新媒体发展
    4.4 河北雄安新区专有新媒体平台
第五章 河北雄安新区新闻媒体发展前景展望
    5.1 加强新闻媒体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县级融媒体中心
    5.2 建立雄安新区新闻史料库
    5.3 引进优秀人才,加速新闻媒体成长
    5.4 增强河北雄安新区三县新闻媒体的地方性
    5.5 加强雄安三县新闻媒体与雄安专有媒体互动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万源市县域生态保护红线RS和GIS划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保护红线研究现状
        1.2.2 GIS和RS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与成果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基础数据与数据处理
    2.1 数据来源
    2.2 数据处理
        2.2.1 时相与波段的选择
        2.2.2 几何校正
        2.2.3 影像拼接
        2.2.4 增强处理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资源概况
    3.2 社会经济概况
    3.3 研究区生态环境及保护现状
    3.4 存在的环境问题
        3.4.1 洪涝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对区域生态安全构成威胁
        3.4.2 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3.5 研究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意义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
    4.1 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估
        4.1.1 水源涵养生态服务功能评估
        4.1.2 土壤保持生态服务功能评估
        4.1.3 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服务功能评估
        4.1.4 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模型精度分析
        4.1.5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综合评价
    4.2 生态环境敏感性模型构建及敏感性评估
        4.2.1 水土流失环境敏感性评估
        4.2.2 地质灾害敏感性模型构建及评估
        4.2.3 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态保护红线识别与划定
    5.1 万源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范围识别
    5.2 禁止开发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5.3 其他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5.4 生态保护红线叠加分析
    5.5 万源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5.6 传统生态评价法和万源市县级红线对比
    5.7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10)山西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特色
        1.5.1 创新点
        1.5.2 主要不足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2.1.1 农业、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
        2.1.2 农业增长方式、农业发展方式
        2.1.3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2.2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理论基础
        2.2.1 农业发展方式的立论依据
        2.2.2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立论依据
    2.3 文献综述
        2.3.1 国外文献综述
        2.3.2 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章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理论框架
    3.1 区域农业发展方式的基础
    3.2 区域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框架
    3.3 场域视角农业发展方式的研究
    3.4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制约因素与动力因素
        3.4.1 制约因素
        3.4.2 动力因素
    3.5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方向
        3.5.1 由粗放型农业转向集约型农业转变
        3.5.2 由小规模兼业农业转向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转变
        3.5.3 由环境掠夺型农业向环境友好型农业转变
    3.6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路径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西省农业发展方式的现状
    4.1 山西省农业发展方式的区位条件
        4.1.1 山西省的自然区位条件
        4.1.2 山西省的经济社会区位条件
    4.2 山西省农业生产方式现状
        4.2.1 农产品供给总量与结构
        4.2.2 粮食生产总量与生产结构
        4.2.3 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
    4.3 山西省农业经营方式现状
        4.3.1 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
        4.3.2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情况
        4.3.3 农业特色化经营发展情况
    4.4 山西省农业管理方式现状
        4.4.1 农业产业总体规划
        4.4.2 农业扶持政策
        4.4.3 农业产业管理水平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山西省农业发展方式特征的实证分析
    5.1 山西省农业生产效率评价
        5.1.1 超效率DEA—Malmquist指数法
        5.1.2 指标选取及计算结果
        5.1.3 山西省农业生产效率的特征分析
    5.2 山西省农业经营效益评价
        5.2.1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与网络平台调查法
        5.2.2 指标选取及计算结果
        5.2.3 山西省农业经营效益的特征分析
    5.3 山西省农业协调发展能力评价
        5.3.1 构建区域农业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的思路和基本原则
        5.3.2 区域农业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的指标体系
        5.3.3 指标选取及计算结果
        5.3.4 山西省农业协调发展能力的特征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场域视角下的山西省农业发展方式案例剖析
    6.1 县域场域视角的农业管理方式分析
        6.1.1 县域场域的发展调查
        6.1.2 县域场域的分段抽样及典型特征
        6.1.3 县域场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2 合作社场域视角的农业经营方式微观验证
        6.2.1 合作社场域的发展调查
        6.2.2 合作社场域的典型模式
        6.2.3 合作社场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3 家庭场域视角的农业生产方式微观验证
        6.3.1 家庭场域的发展调查
        6.3.2 家庭场域的典型模式
        6.3.3 家庭场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山西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制约因素及动力因素
    7.1 山西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中的主要制约因素
        7.1.1 农业生产中的资源利用问题
        7.1.2 农业经营中的人力资本问题
        7.1.3 农业管理中的财政支农问题
    7.2 山西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中的动力因素
        7.2.1 外部动力因素
        7.2.2 内生动力因素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山西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8.1 山西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方向
        8.1.1 向生产集约型农业转变
        8.1.2 向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转变
        8.1.3 向环境友好型农业转变
    8.2 山西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目标与基本原则
        8.2.1 山西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目标
        8.2.2 山西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原则
    8.3 山西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8.3.1 发展“功能农业”,构建概念增长极
        8.3.2 推进玉米去库存,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8.3.3 利用“互联网+”发展订单农业和社群农业
        8.3.4 增强果蔬品牌实力,推动杂粮、畜牧品牌建设
        8.3.5 发挥家庭农场功能,推广人才带动型模式
        8.3.6 打通“两点一廊道”,打造农业优势集聚区
        8.3.7 成立山西省农业信用公司,激活社会资金
        8.3.8 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再造一元农业管理生态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四、对县站下载地区城市预报方法的本地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浙江省瑞安市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研究[D]. 吴晨. 湖北工业大学, 2021
  • [2]从离场到回归:县级融媒体对流迁人群的影响研究[D]. 康玲瑞.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3]庐江县融媒体中心发展策略研究[D]. 徐昕瑶. 安徽大学, 2021
  • [4]黄土高原多尺度景观格局对径流及输沙过程的影响[D]. 杨晓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 [5]农业水足迹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与评估研究[D]. 贾冬冬.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
  • [6]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D]. 张学霞.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7]精准扶贫中基层政府面向农民的沟通效能研究[D]. 喻恂.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8]雄安新区新闻媒体历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 郑雅. 河北大学, 2019(08)
  • [9]万源市县域生态保护红线RS和GIS划定方法研究[D]. 邓地娟.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 [10]山西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问题研究[D]. 武甲斐. 石河子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县域下载区城市预测方法的本土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