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打旺发生根腐病及病原菌鉴定

沙打旺发生根腐病及病原菌鉴定

一、沙打旺根腐病发生及病原菌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杨剑锋[1](2021)在《苜蓿根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不同苜蓿品种对镰刀型根腐病抗性评价》文中认为苜蓿根腐病是苜蓿上最为常见的根部病害,在我国各个苜蓿种植区均有发生,能够造成苜蓿产量和品质的下降,严重的影响我国草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因此明确不同生态环境下苜蓿根腐病病原菌的种类和优势菌株,对于苜蓿根腐病的防治非常重要。本研究利用柯赫氏法则对采自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和兴安盟三个不同地点苜蓿田中疑似根腐病的病样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并对分离到的病原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不同寄主间交互致病性进行了研究;同时利用分离的病原菌对不同苜蓿品种进行了根腐病的抗性水平评价,得到如下的结果:1.对采集自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左旗沙尔沁乡、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展旦召苏木、兴安盟科右中旗高力板镇三个不同地点苜蓿田中疑似根腐病的病样进行了分离,利用形态学结合分子鉴定,确定得到的9种分离物分别为:Fusarium equiseti、F.acuminatum、F.thapsinum、F.incarnatum、F.oxysporum、F.tricinctum、Rhizoctonia solani、Bipolaris sorokinian、Plectosphaerella cucumerina;对这9种分离物进行回接鉴定,发现其均可导致苜蓿根部坏死,植株呈现枯萎的症状。2.对上述分离到的病原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发现除了XAMJ-4(F.thapsinum)、CYS1-3(F.oxysporum)和MS-7(R.solani)外,其余6株病原菌的菌丝生长速度在不同培养基培养条件下呈现不同程度的差异;除MX1(F.tricinctum)和XAMJ-4(F.thapsinum)的最适温度为20℃外,其余7株病原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9种病原菌在p H 4~11条件下均能生长,但是MS-2(B.sorokinian)和MS-7(P.cucumerina)菌株菌丝的生长对p H不敏感,而菌株XAMG-6(F.equiseti)在p H值为5酸性条件下生长最好;在全黑暗条件下,菌株MX1(F.tricinctum)和MS-7(R.solani)的菌丝生长最快,而XAMG-6(F.equiseti)、CYSG-1(F.incarnatum)和CYS1-3(F.oxysporum)的生长最慢。3.对苜蓿上分离到及其他不同寄主来源的镰刀菌菌株进行交互致病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苜蓿来源的镰刀菌同时能够侵染向日葵和马铃薯,而马铃薯和向日葵上的镰刀菌对苜蓿也具有不同程度的致病力;供试的菌株都表现出在其分离寄主上致病力强于其他寄主作物的特性。4.32份苜蓿品种对不同的苜蓿根腐病菌抗性评价结果表明:对三线镰刀菌而言,呈现中抗水平的苜蓿品种共有18份,占供试品种的56.25%,以康赛品种为代表;中感品种有14份,占比为43.75%,以甘农6号品种为代表;未见有对三线镰刀菌呈现高感的品种。对木贼镰刀菌而言,呈现中抗水平的苜蓿品种有9份,占比为28.13%,以大银河品种为代表;呈现中感的品种共有14份,占比为43.74%,以准格尔品种为代表;而以肇东为代表的9份品种表现为高感水平。针对两种病原菌均表现为中抗水平的苜蓿品种共有9份,分别是康赛、大银河、阿迪娜、标靶、Maguam7、惊喜、佰蓿202、骑士T、WL169HQ,占供试品种的比例为28.13%。

吕卉[2](2020)在《甘肃省甘草病害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文中提出甘草是甘肃省乃至我国重要的道地中药材之一,具有重要的药用、饲用及其食用价值。随着大面积连续多年的栽培,病害已经成为甘草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之一。为明确甘肃省甘草主栽产区病害的发生、发展、危害病原与治理策略,本研究以甘肃省的河西瓜州县和陇中榆中县的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为研究对象,于2014-2019年连续多年,开展了系列的温室、室内及田间试验,在确定病害种类及其病原菌的基础上,重点对主要病害的危害、发生规律、防治措施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通过对甘肃省17个县25个乡镇的栽培甘草的病害调查,共发现15种病害,其中真菌病害14种,寄生性菟丝子病害1种。发现世界新病害1种:外亚隔孢壳叶斑病(Xenodidymella glycyrrhizae sp.nov.);世界新记录寄主病害2种:小光壳叶斑病(Leptosphaerulina australis)和田野菟丝子病害(Cuscuta campestris);我国新记录寄主病害5种:黄萎病(Verticillium dahliae)、细交链格孢黑斑病(Alternaria alternata)、极细链格孢黑斑病(A.tenuissima)、菌核病(Sclerotium sp.)和葡柄霉叶斑病(Stemphylium sp.)。确定了主要病害:锈病(Uromyces glycyrrhizae)、细交链格孢黑斑病(A.alternata)、根腐病(Fusarium solani、F.oxysporum)和外亚隔孢壳叶斑病(X.glycyrrhizae)。2、通过连续3年的调查,进一步明确了锈病、细交链格孢黑斑病、根腐病和外亚隔孢壳叶斑病的发生规律。锈病在河西瓜州县始发于5月初,高峰期为6月和9月,最大病情指数分别为69.1和49.83;而在陇中榆中县锈病的发生较晚,始发期一般在6月初,8~9月出现一次发病高峰,最大病情指数为10.73。细交链格孢黑斑病在河西瓜州县和陇中榆中县均从6月中旬开始发病,8~9月达到高峰期,两地最大病情指数分别为14.59和26.12。根腐病在瓜州县和榆中县两地均有发生,其中8~9月为瓜州县根腐的高发期,最大病情指数为22.46,而榆中县根腐病发生轻微。外亚隔孢壳叶斑病仅在榆中县发生,该病于每年5月发生,于7月时达到病害高峰,最大病情指数为36.56。3、通过对田间取样与室内测试分析,明确了锈病、叶斑病和根腐病等主要病害对甘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随着三种病害严重度的增加,其株高、根长、地上干重和地下干重均呈下降趋势,最高损失达45.3%、70.3%、75.7%和66.6%;与粗蛋白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最高可减少43.7%;而与粗纤维、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均呈显着正相关(P<0.05),最高分别可增加44.0%,44.3%,50.2%;与根部甘草酸的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与根腐病根部甘草苷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不同病害的发生,对18种氨基酸的含量影响存在差异。4、通过室内杀菌剂筛选和田间评定,初步明确了主要病害的化学防治措施。室内杀菌剂筛选结果表明,30%苯甲·丙环唑EC对3种甘草叶斑类病原菌A.alternata,X.glycyrrhizae和L.australis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好,抑菌率达72%以上,其毒力EC50<0.2 mg/L。50%多菌灵对2种甘草根腐类病原F.oxysporium和F.solani的生长抑制效果较好,抑菌率均能达80%以上。在大田防治试验发现,25%粉锈宁WP2000~2500倍液、25%嘧菌酯SC1000倍液和43%戊唑醇SC3000倍液对甘草锈病防治率达81%以上;30%苯甲·丙环唑EC2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EC1500倍液、25%嘧菌酯SC1000倍液对黑斑病防治率达80%以上。

曹师[3](2020)在《紫花苜蓿世界新病害异茎点霉根腐病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紫花苜蓿病害是限制苜蓿生产的主要因素,而苜蓿根腐病的发生不仅严重影响苜蓿产量和品质,还会加快苜蓿草地的衰退。为查明我国“草都”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苜蓿病害对苜蓿生产的影响,本学位论文在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赤峰试验站(天山镇)对紫花苜蓿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一种世界新病害,研究了其病原的生物学、生理学、致病性、侵染循环和对30个苜蓿品种的抗病性,获得如下结果:1.该地区病害有:苜蓿白粉病(Leveillula leguminosarum)、苜蓿锈病(Uromyces striatus)、苜蓿褐斑病(Pseudopeziza medicaginis)、苜蓿炭疽病(Colletotrichum sp.)、苜蓿茎点霉叶斑病与黑茎病(Phoma medicaginis)、苜蓿小光壳叶斑病(Leptosphaerulina briosiana)、苜蓿壳针孢叶斑病(Spetoria medicaginis)和苜蓿根腐病(Fusarium spp.,Paraphoma sp.),共8种,其中茎点霉叶斑病与黑茎病、小光壳叶斑病、壳针孢叶斑病和苜蓿根腐病为最主要的病害。2.苜蓿异茎点霉根腐病的命名与症状:田间3龄植株根腐病的发病率为68%,根皮层中上段变黑、腐烂,根中柱变黄褐色、黑色,腐烂,而植株的地上部分无异常。优势菌为异茎点霉属(Paraphoma sp.),分离率为77.1%。采用种子接种和幼苗蘸根接种结果均表明该菌为紫花苜蓿的致病菌。根据该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利用ITS、EF1-α和TUB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将该菌鉴定为根异茎点霉(Paraphoma radicina),其引致的苜蓿根腐病为世界新病害,据此将该病命名为苜蓿异茎点霉根腐病,英文名为Alfalfa Paraphoma Root Rot(APRR)。APRR的典型症状为:主要危害主根中上段,导致根皮层漆黑色、腐烂,根中柱变褐色、腐烂,茎叶部与健康植株无明显差异。该病的识别要点为:根皮层上着生黑色颗粒物,为其分生孢子器。3.苜蓿异茎点霉根腐病的危害:影响植株生长和导致种子腐烂。在培养皿上种子上接种1周,幼苗发病率为84%,幼苗死亡;幼苗经蘸根接种4周时,开始发病,接种2个月后,植株发病率达70%,且株高、根长和生物量均显着(P<0.05)低于对照,但未见植株死亡。4.异茎点霉根腐病的侵染循环和根异茎点霉的生物学特征:采集自发病田的土壤在温室种植苜蓿种子2月时,植株发病率为60%,病情指数为22.0,表明该病害可通过土壤传播,为土传病害之一。纯培养条件下测定结果显示,该菌的菌落在25℃30℃和pH 89条件下生长最好,但高于55℃无法生长。孢子萌发的最佳温度为25℃和pH 7,高于40℃无法萌发。根异茎点霉可利用碳源和氮源较广,在供试的所有碳源和氮源上均可生长。该菌极难产孢,在供试的8种培养基中,培养1周时仅在苜蓿根煎液培养基(ARA)上产孢,4周时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上也可产孢,但在ARA上的产孢量显着高于PDA。5.对30份紫花苜蓿品种温室条件下蘸根接种根异茎点霉后各指标进行测定后发现,草原3号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高,分别为90%和62.5,而龙威3010、甘农3号和超音速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显着低于其他多数品种。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龙威3010、巨能2号和甘农3号对根异茎点霉具有较强的抗病性,为高抗品种,而草原3号和公农1号对该病原菌的抗病性较差,为感病品种。

马婷燕[4](2020)在《苜蓿种带真菌种类及其致病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种带病原菌物是病害随种子在时间上延续和空间上传播的重要途径。为确定目前我国主要种植的苜蓿品种其种子上是否寄藏如苜蓿黄萎病菌、炭疽病等毁灭性病害的病原菌和其他重要病原菌,为苜蓿引种调运的生物安全性和病害防治提供数据支撑,本研究从我国苜蓿育种者和经营进口苜蓿种子的公司收集到32个苜蓿品种种子作为第一批材料,以及在内蒙地区的草籽场采集的草原1号、草原2号和草原3号的种子作为第二批材料,采用平皿法分离种带真菌,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真菌种类,并且以中苜3号为接种材料,分别采用培养皿法和盆栽法测试种带真菌致病性,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共分离出种带真菌25属29种,其中第一批材料得到19属20种,第二批材料得到7属12种,此两种来源的种子上真菌种类差异较大,相同的真菌有链格孢(Alternaria spp.)、青霉(Penicillium)和曲霉(Aspergillus spp.)。草原系列的种带真菌区系以镰刀菌为主: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红色镰刀菌(Fusarium redolence)、茄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三线镰刀菌(Fusarium tricinctum)、锐顶镰孢(Fusarium acuminatum)、匍柄霉(Stemphylium botryosum)和茎点霉(Phoma sp.)。明确了两批供试种子材料不携带苜蓿黄萎病菌的病原菌,即轮枝孢属(Verticillium sp.)真菌。2、品种之间真菌携带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不消毒的情况下,32个品种其携带真菌的种子占供试种子的比例范围为26.18%67.54%,最高为阿尔冈金,最低为中苜1号,平均为18.7%;表面消毒后为5.93%28.16%,最高为新牧1号,最低为甘农3号,平均为8.2%,平均降低了10.5%;草原系列1号、2号、3号品种不消毒时的带菌率分别为87.21%、92.13%和98.37%,平均为92.57%,表面消毒后分别为45.16%、57.23%、39.17%,平均为47.18%,真菌携带率有效降低了45.3%。草籽场种子带菌率远高于市场销售的种子,说明市场销售种子的生物安全性较高。3、培养皿条件下,将第一批材料分离所得的20种种带真菌采用孢子悬浮液浸种法对中苜3号接种,发芽期(7 d)内种子萌发过程受到影响。其中,篮状菌(Talaromyces amestolkiae)感染下幼苗生长矮小;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感染下种苗生长畸形,子叶发育缓慢;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感染下幼苗变细、子叶均未展开;葡萄穗霉(Stachybotrys chartarum)可严重致使幼苗变褐萎蔫,停止发育。结果显示,可显着(P<0.05)降低发芽率和发芽势的真菌分别有尖枝孢霉(Cladosporium oxysporum)、黑附球菌(Epicoccum nigrum)、枝顶孢(Acremonium persicinum)、细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葡萄穗霉、壳二孢菌(Ascochyta phacae);同时,篮状菌、尾孢菌(Cercospora dianellicola)、球毛壳菌、尖枝孢霉、色串孢菌(Torula hollandica)和黑附球菌等真菌均可显着(P<0.05)降低苗长、根长、鲜重与干重。4、盆栽条件下,将第二批材料中分离率较高的5种镰刀菌孢子悬浮液接种于中苜3号幼苗上,一个月后植株生长表现异常。茄镰刀菌处理下枝叶枯落;尖孢镰刀菌处理下植株矮缩,分枝稀少,叶片枯落;燕麦镰刀菌处理下枝干黄化,茎尖干枯,叶片凋落;红色镰刀菌处理下茎基部叶片稀少,叶片褪绿;三线镰刀菌处理下分枝稀少,仅个别叶片褪绿。统计了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并测定了植株的株高、根长、分枝数、叶片数、生物量以及抗逆性生理指标(叶绿素、游离脯氨酸、丙二醛、相对膜透性和抗氧化活性酶)等,茄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表现出强致病性,燕麦镰刀菌、红色镰刀菌和三线镰刀菌表现出弱致病性,致病程度互有差异。本论文研究表明,我国种植的苜蓿种子上尚未发现能够引起苜蓿黄萎病(Verticillium alfalfae)和炭疽病(Colletotrichum spp.)的病原真菌。商品种子上虽然带菌种类多,但重要病原菌较少,而草籽场采集的种子携带真菌大部分为苜蓿的致病菌。可见,适期收获,强化清选,减少种子带菌十分必要。

李明[5](2020)在《宁夏固原苜蓿抗病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苜蓿已成为宁夏四大农业战略性主导产业之一,为筛选适宜当地的抗病品种,本学位论文在宁夏固原开展了苜蓿病害调查,评价了抗病性,并采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了不同品种的综合特性,获得主要如下结果:1.当地苜蓿病害共7种,分别为锈病(Uromyces striatus)、褐斑病(Pseudopeziza medicaginis)、春季黑茎病(Phoma medicaginis)、夏季黑茎病(Cercospora medicaginis)、白粉病(Leveillula leguminosarum)、炭疽病(Colletotrichum truncatum)和根腐病(Fusarium spp.),最主要的为锈病,褐斑病、春季黑茎病次之,其余4种病害周年发生为害较轻,其中锈病在8月份出现发病高峰,发病率最高为58.47%,病情指数为2.75。2.24个所试品种对调查的几种病害均表现为抗病及以上,有19个品种包括WL343HQ、北极熊、甘农9号、皇冠、旱地、前景、巨能2、巨能7、耐盐之星、骑士T、阿尔冈金、中苜1号、中苜3号、公农5号、WL363HQ、阿迪娜、甘农4号、新牧4号、MF4020对7种病害均表现高抗(HR),仅有甘农5号对春季黑茎病抗性为抗病(R)、康赛和SR4030对褐斑病抗性为抗病(R)、WL168HQ和甘农3号对锈病抗性为抗病(R)。3.播种后出苗率在8.15%(阿尔冈金)15.15%(甘农9号),头茬刈割前的植株密度为82.5株/m2(中苜1号)130株/m2(甘农9号);10个品种(北极熊、旱地、康赛、耐盐之星、骑士T、中苜1号、中苜3号、公农5号、甘农3号)在越冬期未出现冻害;干草产量在353 kg/hm2(中苜1号)980 kg/hm2(阿迪娜)。出苗率与干草产量呈现极显着正相关关系,干草产量高低与褐斑病发生程度呈显着负相关关系。4.测定的14项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前景排名第1,WL363HQ、甘农4号、甘农9号,MF402分列2-5位,此5个品种适宜在该地推广种植。

徐杉[6](2019)在《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炭疽病是一类造成经济损失,普遍存在,毁灭性的植物病害。它是限制紫花苜蓿生产的重要因素,但目前我国有关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研究较少,尚不明确其病原种类、病原致病性强弱、分布地区、危害现状和品质损失等信息,为查明该病的上述信息,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本研究以我国西北地区(甘肃、宁夏、新疆),西南地区(云南、四川)和北方地区(内蒙、黑龙江)栽培的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至2018年,通过田间试验、室内试验和温室试验,对各地区的紫花苜蓿炭疽病进行了病害调查、病原分离、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致病性测定和常规营养成分测定等工作,获得如下结果。1.我国西北、西南和北方共7省16个调查地区中,确定6省8个地区发生紫花苜蓿炭疽病,由5种炭疽属病原(Colletotrichum spp.)引起。其中,三叶草炭疽菌(C.trifolii)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甘肃酒泉、宁夏银川和新疆昌吉;平头炭疽菌(C.truncatum)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内蒙赤峰和内蒙沙尔沁;毁灭炭疽菌(C.destructivum)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四川新都;北美炭疽菌(C.americae-borealis)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云南小哨、甘肃民乐和内蒙沙尔沁;菜豆炭疽菌(C.incanum)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内蒙赤峰。这些病原中,菜豆炭疽菌(C.incanum)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属于首次报道,为世界新记录,苜蓿为该种的新寄主,而北美炭疽菌(C.americae-borealis)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属于我国首次报道,为我国新记录。2.根据菌落特征、形态学特征以及多基因系统发育学,明确了5种炭疽属病原有3种类型的分生孢子,位于4个复合种群中,即北美炭疽菌和毁灭炭疽菌为直孢子属于毁灭炭疽复合种(destructivum complex);平头炭疽菌和菜豆炭疽菌为弯孢子分别属于平头炭疽复合种(truncatum complex)和白蜡树炭疽复合种(spaethianum complex);三叶草炭疽菌为圆柱孢子属于黄瓜炭疽复合种(orbiculare complex)。另外,对我国已报道的吉林苜蓿炭疽属病原的相关序列重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证实了吉林苜蓿炭疽病病原种JL01为北美炭疽菌,而不是亚麻炭疽菌。因此,我国目前尚无苜蓿亚麻炭疽菌的报道。同时,对5种炭疽菌种代表性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和产孢方式进行测定,明确了各菌种的最适生长温度(25—30°C)和最适pH范围(5—7),发现了三叶草炭疽菌和平头炭疽菌存在细胞产孢和刚毛产孢两种产孢方式,而其它3种炭疽菌以细胞产孢为主。3.通过田间调查,发现苜蓿炭疽病主要危害植株茎杆,也会危害叶片,病害发生严重时会危害根颈。各地区不同炭疽属病原引起的炭疽病症状特征基本相同,无明显差异。紫花苜蓿炭疽病发生地区中,甘肃酒泉、宁夏银川、内蒙赤峰3个地区炭疽病发生严重,导致枝条干枯,危害程度高,发病率在39.5%61.7%之间,病情指数在32.7%45.4%之间。内蒙沙尔沁,四川新都,甘肃民乐,云南小哨4个地区炭疽病发生较轻,病情指数均在30%以下。对上述炭疽病发生严重地区,感染炭疽病枝条和健康枝条的干重、常规营养成分和18种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3个地区健康枝条干重和粗蛋白含量均显着大于感染炭疽病的枝条(P<0.05),且干重损失量达17.05%22.35%,粗蛋白损失量达18.2%30.03%。健康枝条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均显着小于感染炭疽病的枝条(P<0.05),而粗脂肪含量健康枝条与感染炭疽病枝条间无显着差异(P>0.05)。总体上,感染炭疽病枝条的总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显着低于健康枝条(P<0.05),且总氨基酸损失量达24.85%30.26%,必需氨基酸损失量达21.37%30.86%。另外,炭疽病害发生与干重、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的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的干重、粗蛋白、粗灰分、木质素、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与炭疽病害发生呈负相关,而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与炭疽病害发生呈正相关。4.通过致病性测定,明确了5种炭疽属病原接种苜蓿种子、生长4天幼苗、生长4周植株后,均可造成病害并引致炭疽症状,并且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较大,所以这些病原可能是田间苜蓿播种到发芽死亡的病因。综合来看,测试所用的6个炭疽菌株对紫花苜蓿致病力依次为三叶草炭疽菌C.trifolii(JQLYZ21)>平头炭疽菌C.truncatum(CFLYZ34)>毁灭炭疽菌C.destructivum(XDLYZ45)>北美炭疽菌C.americae-borealis(SEQ2LYZ14)>菜豆炭疽菌C.incanum(CFL2YZ41)>北美炭疽菌C.americae-borealis(MLLYZ28)。5.通过调查、病原物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明确了四川西昌发生的苜蓿茎斑病(Nothophoma sp.)是一种新病害,于我国首次报道。甘肃发生的苜蓿黄萎病(Verticillium alfalfae)和赤峰发生的苜蓿根腐病(Cylindrocladium sp.)为我国两种苜蓿病害新记录,且苜蓿黄萎病是我国的一种对外检疫病害。

马莉霞[7](2019)在《春箭筈豌豆不同生育期根部入侵真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青藏高原重要牧草和绿肥作物箭筈豌豆(Vicia sativa)为研究材料,2017、2018年连续两个生长季内,分别于出苗期、分枝期、开花期和成熟期取样,分离、鉴定了兰箭1号、兰箭2号、兰箭3号和333/A 4个箭筈豌豆品种的根部入侵真菌,测定了分离所得根部入侵真菌的致病力,并探讨了根部入侵真菌对箭筈豌豆生长及饲用价值的影响。获得如下结果:自田间和温室共分离到真菌23属35种,其中田间分离到22属30种真菌,兰箭1号分离到18种,兰箭2号19种,兰箭3号22种,333/A 17种。4个箭筈豌豆品种共有真菌12种,包括:粪盘菌属(Ascobolus sp.)、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锐顶镰孢(Fusarium acuminatum)、腐皮镰孢(F.solani)、拟丝孢镰刀菌(F.trichothecioides)、三线镰孢(F.tricinetum)、燕麦镰孢(F.avenaceum)、烟色炽孢霉(Microdochium tabacinum)、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高山被孢霉(Mortierella alpine)、多喙茎点霉(Phoma multirostrata)和Lectera colletotrichoides等。除燕麦镰孢外,其他真菌分离率均大于1.25%。木贼镰孢(F.equiseti)、灰腐质霉(Humicila grisea)、菊异茎点霉(Paraphoma chrysanthemicola)、异茎点霉属(Paraphoma sp.)和青霉属(Penicillium sp.)等5种真菌仅在温室分离到。4个品种箭筈豌豆根部入侵真菌差异显着。兰箭1号最主要的5种真菌按分离率的高低依次为高山被孢霉(19.5%)、多喙茎点霉(17.62%)、粪盘菌属(17.59%)、Lectera colletotrichoides(11.5%)和燕麦镰孢(10.62%),且固执腐霉(Pythium recalcitrans)为其特有真菌;兰箭2号最主要的5种真菌按分离率的高低依次为高山被孢霉(16.34%)、立枯丝核菌(14.7%)、三线镰孢(14.33%)、燕麦镰孢(13.91%)和锐顶镰孢(11.06%),且有膨梗沃德霉(Wardomyces inflatus)、极细枝孢(Cladosporium tenuissimum)、苜蓿茎点霉(Phoma medicaginis)和露湿漆斑菌(Myrothecium roridum)4种特有真菌;兰箭3号最主要的5种真菌按分离率的高低依次为粪盘菌属(39.91%)、锐顶镰孢(19.26%)、高山被孢霉(18.84%)、三线镰孢(17.83%)和立枯丝核菌(13.54%),且有萝卜链格孢(Alternaria japonica)、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短柄链蠕孢(Dendryphion nanum)、禾谷树粉孢(Oidiodendron cerealis)、马德昆拟青霉(Paecilomyces marquandii)和周刺座霉(Volutella ciliata)6种特有真菌;333A最主要的5种真菌按分离率的高低依次为粪盘菌属(21.7%)、锐顶镰孢(17.14%)、高山被孢霉(14.56%)、立枯丝核菌(13.94%)和拟丝孢镰刀菌(12.5%)。4个品种箭筈豌豆根段带菌率均随生育期的延长总体上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从苗期的25.47%到分枝期的68.65%,再到花期的71.48%,成熟期又降为61.33%。箭筈豌豆各生育期中,苗期分离到真菌21种,分枝期10种,花期8种,成熟期10种。其中各生育期共有的真菌为:立枯丝核菌、烟色炽孢霉、锐顶镰孢和三线镰孢。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表明真菌分离率与温度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室内条件下,除高山被孢霉、嗜热革节孢和禾谷树粉孢外,分离所得真菌对4种箭筈豌豆均具有一定的致病性,其中致病性性最强的10种病原菌为:尖孢镰孢、燕麦镰孢、锐顶镰孢、三线镰孢、菊异茎点霉、烟色炽孢霉、立枯丝核菌、茄链格孢、粉红螺旋聚孢霉和露湿漆斑菌,植株发病率为33%100%,病情指数8100。温室条件下,室内筛选的10种致病性最强的根部入侵真菌可引致箭筈豌豆幼苗发霉、萎蔫等症状,植株根部也出现肉眼可见的病斑。病情指数达1653.1,株高和根长降幅分别为1.3%26.5%和4.3%14.3%,根系干物质含量降幅达4.8%60.9%,叶绿素含量下降12.5%30.3%,根系活力降低15.5%92.3%。烟色织孢霉和立枯丝核菌侵染多显着降低了箭筈豌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

李彦忠,徐娜,汪治刚,史敏[8](2017)在《沙打旺黄矮根腐病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沙打旺仅在我国作为牧草人工栽培,20世纪末期种植面积达6.7万hm2,此后因草地快速衰退而播种面积大幅度缩减。研究发现其早衰的主要因素是一种真菌病害,该病害就是首次在甘肃发现的沙打旺黄矮根腐病,目前已在甘肃、陕西、宁夏、云南、内蒙古等所有沙打旺栽培地区发现。枝条矮化、叶片黄化、根腐烂是主要症状,病菌为沙打旺埃里砖格孢(Embellisia astragali),其菌丝寄生于植株的所有组织体内,为系统性病害。为有效防控该病害,保护我国特有牧草,自该病发现后在病害和其病原菌特点、病菌的分子生物学、抗病品种筛选、药剂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本研究综述了自该病发现以来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该病害在植物病理学领域的意义以及后续应加强的研究方向。

刘建利[9](2016)在《沙打旺黄矮根腐病菌分子生物学研究》文中提出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是我国特有豆科牧草,适宜于干旱、半干旱和半荒漠地区,具有治理水土流失等生态作用。沙打旺黄矮根腐病是由沙打旺埃里砖格孢(Embellisia astragali)引致的沙打旺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为系统性病害、气传病害和种传病害。此前研究表明该病菌的形态特征及在寄主体内的生活特性与疯草内生真菌(Alternaria spp.=Undifilum spp.,Embellisa spp.)相似,但由于尚未见其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报道,故二者相似的论断尚缺少分子生物学的佐证。为减少种子传播途径和分子育种,减少病害的发生,有必要研制出种带该病菌的快速检测技术,以及挖掘出其致病基因。为此,本论文开展了相关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果。1.基于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PD)、RNA聚合酶II第二大亚基(RPB2)和转录延伸因子1-α(TEF-1)的联合多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确定该病菌与链格孢属波浪芽管孢组Genus Alternaria Section Undifilum的模式种A.bornmuelleri DAOM 231361均属于同一组;基于核糖体编码基因内转录间隔区(ITS)和GPD多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该病菌与6种疯草中的4种疯草内生真菌不同,属另一物种,两个系统树中上述两个分支的MP自展支持率和贝叶斯后检支持率都分别为100%和1.00;再加上此菌也具有链格孢属波浪芽管孢组典型形态特征“波浪芽管”,鉴于种加词“astragali”已被其他真菌占用。故将其更名为甘肃链格孢Alternaria gansuense comb.nov.,厘清了沙打旺黄矮根腐病菌与疯草内生真菌之间的关系。2.根据细胞质膜三磷酸腺苷水解酶基因片段(ATPase)设计出此菌的特异性检测引物AatpF(GTCGAGAGTTTTTTCTT)和AatpR(GGTGGAGCTGGGTTGTTTTA),利用此特异引物进行普通PCR,可检测出沙打旺种子中5 pg/μL以上的此病菌DNA,带菌率1.5%的种子;荧光定量PCR拟合方程为Ct=-3.226×(log[DNA])+29.055,相关系数为0.9987,最低可以检测0.5 pg/μL沙打旺黄矮根腐病菌DNA。运用本方法可以准确快速检验检疫沙打旺种带黄矮根腐病菌,预防该病在新建植人工栽培沙打旺草地致病成灾。3.根据线粒体内核糖体小亚基编码基因(mtSSU)基因设计出疯草内生真菌特异性检测引物OmtssuF(CATAGAAAAAAAAATAAACAAACTG)和OmtssuR(TGTCTGCCCAGGTTACGG),利用此特异引物进行普通PCR检测,最低检测疯草样品中含5 pg/μL内生真菌DNA,荧光定量PCR拟合方程为Ct=–2.9105*(log[DNA])+31.213,相关系数为0.9973,最低检测限为5 fg/μL疯草内生真菌DNA。该方法可以应用于揭示疯草中内生真菌含量与有毒物质苦马豆素含量之间的关系研究中。4.以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真菌钙调素保守区兼并引物CAL-228F和CAL-737R扩增得539 bp的同源片段;采用Hi-TAIL PCR分别获得344 bp的5’侧翼序列和729 bp的3’侧翼序列,拼接获得基因的1290 bp的全长DNA序列;利用全长引物CaMF和CaMR,得到840 bp的DNA全长序列和450 bp的cDNA全长序列,DNA全长序列中有4个内含子,均具有典型的AT-AG特征,cDNA全长序列翻译出149氨基酸多肽,与其他真菌的钙调素高度同源。再次采用Hi-TAIL PCR技术克隆钙调素基因5′端992 bp和3′端1096 bp的侧翼序列,在此基础上,用Split-Marker技术,构建了沙打旺黄矮根腐病菌钙调素基因的敲除载体,为后续阐明其调控该菌生物学功能、致病性机制奠定基础。5.将液体摇瓶培养15天的沙打旺黄矮根腐病菌菌丝为材料,以0.6 M MgSO4为稳渗剂,20 mg/mL Glucanex+20 mg/mL Glucanase+20 mg/mL纤维素酶+0.16 UN/mL几丁质酶复配,30℃,120 rpm水浴振荡酶解6 h,四层擦镜纸-漏斗法过滤收集原生质体。先液体后固体,自然涂布法于RM培养基上,25℃培养1520天可再生,为后续开展REMI遗传转化建立突变体库及基因敲除奠定基础。

曾翠云[10](2016)在《沙打旺9个品种对沙打旺黄矮根腐病的抗性机理研究及种质特性综合评价》文中认为沙打旺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豆科牧草,兼有防风固沙等生态作用。沙打旺黄矮根腐病是由沙打旺埃里砖格孢(Embellisia astragali)病原所引致的系统性真菌病害,该病是限制沙打旺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的主要途径,但目前我国尚未抗病品种可用,筛选出抗病种质材料是选育出抗病品种的基础。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离体叶片接种、喷雾接种和自然接种3种接种方法,评价9个沙打旺品种对沙打旺黄矮根腐病的抗性水平,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rDNA-ITS基因测序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了供试品种的种子贮藏蛋白、亲缘关系和内源激素与抗性相关酶类,综合分析对沙打旺黄矮根腐病的抗性机制以及抗性水平与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关系,为有效选择出抗病种质奠定基础。本文取得了以下主要结果:1.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首次确定了栽培沙打旺的分类地位及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基于ITS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栽培的沙打旺与与野生沙打旺为同一物种,即斜茎黄芪(Astragalus adsurgens),但栽培沙打旺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比与野生沙打旺更近,中沙1号和陕西榆林与其它7个品种存在明显差异;在我国和美国的主要黄芪属(Astragalus)(21种)和棘豆属植物(Oxytropis)(7种)中,斜茎黄芪与漠北黄耆(A.austrosibiricus)的亲缘关系最近,隶属于黄芪属驴豆组。2.杂花品种的植株中有部分花穗为白花,中沙1号品种的植株均为匍匐型植株,而其它品种均为紫色花穗、直立型植株;种子蛋白测定结果表明辽宁阜新与中沙1号相近。3.确定了自然发病试验中沙打旺黄矮根腐病的病原来自带菌的种子,而无气流传播的外来菌源,该试验首次证明了病菌从死亡植株上产生的孢子在拔节期侵染叶片,植株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在第4年发病率达到100%,完善了该病的侵染循环。4.在3个接种试验中以发病率为抗病级别的评价标准,在同一抗病级别的品种中以病情指数等指标为评价抗病性强弱的次序,确定了高抗品种为内蒙早熟>陕西榆林,抗性品种为杂花>鄂尔多斯>固原>河南,中抗品种为宁夏彭阳,低抗品种为辽宁阜新=中沙1号。陕西榆林和内蒙早熟的抗侵入和抗扩展强,陕西榆林和固原的抗损害能力强,中沙1号在抗侵入等抗性能力上均最弱。高产草品种为内蒙早熟,草地持久性最强品种为辽宁阜新,中沙1号的种子产量高,且营养价值显着高于其它品种。5.植株体内9种生物化学物质测定结果显示,未接种植株中的5种植物内源激素含量和4种生化酶活性在品种间存在显着(P<0.05)差异;接种后,所有品种植株体内的吲哚乙酸(IAA)含量均显着(P<0.05)升高,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均显着(P<0.05)下降,水杨酸(SA)和脱落酸(ABA)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均下降(显着或不显着),细胞分裂素(CTK)和过氧化氢酶(CAT)均上升(显着或不显着)。未染病植株体内的吲哚乙酸的含量越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越高,该品种抗沙打旺黄矮根腐病越强,此可作为沙打旺种质对沙打旺黄矮根腐病的抗性水平的指标。6.防风、核桃青皮和大蒜乙醇提取液对沙打旺埃里砖格孢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沙打旺埃里砖格孢及其发酵产物对测试的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拮抗特性,抗菌物质值得开发利用。在选育抗病品种时除了选择抗病强、草产量高的内蒙早熟和陕西榆林等种质之外,也应吸纳草质优、早熟但抗病弱的中沙1号的优良特性。

二、沙打旺根腐病发生及病原菌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沙打旺根腐病发生及病原菌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苜蓿根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不同苜蓿品种对镰刀型根腐病抗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苜蓿及苜蓿病害
        1.1.1 苜蓿种植情况
        1.1.2 苜蓿病害种类
    1.2 苜蓿根腐病
        1.2.1 苜蓿根腐病的研究概况
        1.2.2 苜蓿根腐病的发生规律
    1.3 苜蓿根腐病病原菌
        1.3.1 苜蓿根腐病病原菌种类
        1.3.2 根腐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概述
    1.4 苜蓿根腐病的防治
        1.4.1 选育抗病品种
        1.4.2 农业防治
        1.4.3 化学防治
    1.5 苜蓿根腐病抗性鉴定
        1.5.1 抗性鉴定方法
        1.5.2 苜蓿品种抗性鉴定标准
    1.6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1.7 技术路线
2 苜蓿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2.1 材料
        2.1.1 供试分离材料
        2.1.2 供试培养基
        2.1.3 供试仪器和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苜蓿根腐病病原菌分离纯化
        2.2.2 苜蓿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
        2.2.3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苜蓿根腐病病原菌分子鉴定
        2.3.2 苜蓿根腐病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2.3.3 苜蓿根腐病病原菌致病性测定结果
        2.3.4 苜蓿根腐病病原菌种类和分离频率的统计结果
    2.4 讨论
3 苜蓿根腐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3.1 材料
        3.1.1 供试菌株
        3.1.2 供试培养基
        3.1.3 仪器设备和耗材
    3.2 方法
        3.2.1 不同培养基对根腐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3.2.2 不同温度条件对根腐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3.2.3 不同pH条件对根腐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3.2.4 不同光照条件对根腐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培养基对根腐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3.3.2 不同温度条件对根腐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3.3.3 不同p H条件对根腐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3.3.4 不同光照条件对根腐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3.4 讨论
4 不同作物来源的镰刀菌交互致病性研究
    4.1 材料
        4.1.1 供试菌株
        4.1.2 供试培养基
    4.2 实验方法
        4.2.1 不同寄主来源镰刀菌在苜蓿上的致病力比较
        4.2.2 不同寄主来源镰刀菌在向日葵致病力比较
        4.2.3 不同寄主来源镰刀菌在马铃薯上致病力比较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寄主来源根腐病镰刀菌对苜蓿致病力测定
        4.3.2 不同寄主来源根腐病镰刀菌对向日葵致病力测定
        4.3.3 不同寄主来源根腐病镰刀菌对马铃薯致病力测定
    4.4 讨论
5 不同苜蓿品种抗根腐病水平的评价
    5.1 材料
        5.1.1 供试菌株和寄主材料
        5.1.2 供试培养基
        5.1.3 仪器设备和耗材
    5.2 实验方法
        5.2.1 苜蓿不同品种对根腐病的抗性鉴定
        5.2.2 苜蓿不同品种对根腐病的抗性水平评价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苜蓿不同品种对根腐病的抗性水平
        5.3.2 苜蓿不同品种对根腐病的抗性水平评价
    5.4 讨论
6 全文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甘肃省甘草病害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写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甘草的概述
        2.1.1 甘草的命名和分类
        2.1.2 甘草的形态特征和分布
        2.1.3 甘草的生态学特性
        2.1.4 甘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2.1.5 甘草的用途
        2.1.6 甘草的栽培
    2.2 甘草真菌病害的研究进展
        2.2.1 甘草真菌病害的研究历史
        2.2.2 甘草真菌病害及其病原种类
        2.2.3 其它潜在微生物
        2.2.4 甘草病害的发生与发展规律
        2.2.5 甘草属病害防治
第三章 甘草病害调查和病原鉴定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调查地点
        3.2.2 病害调查和采样
        3.2.3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3.2.4 病原菌的鉴定
        3.2.5 致病性测定
        3.2.6 其它病害
    3.3 结果
        3.3.1 甘草病害种类
        3.3.2 甘草主要病害和病原
        3.3.3 其它菌株对甘草影响
    3.4 讨论
第四章 甘草主要病害发生规律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病害及定点调查点的选择
        4.2.2 气象数据收集
        4.2.3 病害调查
        4.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结果
        4.3.1 甘草锈病的发生规律
        4.3.2 甘草黑斑病的发生规律
        4.3.3 甘草根腐病的发生规律
        4.3.4 甘草外亚隔孢壳叶斑病的发生规律
        4.3.5 甘草主要病害发生和环境因素的相关性
    4.4 讨论
第五章 主要病害对甘草产量、品质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样地及采集病株
        5.2.2 株高和生物量的测定
        5.2.3 常规营养成分的测定
        5.2.4 无机元素的测定
        5.2.5 甘草酸和甘草苷的测定
        5.2.6 氨基酸的测定
        5.2.7 数据分析
    5.3 结果
        5.3.1 病害对甘草株高、根长及生物量的影响
        5.3.2 病害对甘草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5.3.3 病害对甘草无机元素含量的影响
        5.3.4 病害对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影响
        5.3.5 不同病害甘草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率
        5.3.6 病害对甘草氨基酸的影响
    5.4 讨论
第六章 杀菌剂防治甘草病害的初步研究
    6.1 前言
    6.2 材料和方法
        6.2.1 室内杀菌剂筛选
        6.2.1.1 供试菌株
        6.2.1.2 供试杀菌剂
        6.2.1.3 杀菌剂及培养基的配制
        6.2.1.4 测量方法
        6.2.2 田间杀菌剂药效试验
        6.2.3 数据分析
    6.3 结果
        6.3.1 室内杀菌剂筛选
        6.3.2 田间杀菌剂筛选
    6.4 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
    7.1 主要结论与讨论
    7.2 创新点
    7.3 后续工作
附录
参考文献
资助项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得奖励
致谢

(3)紫花苜蓿世界新病害异茎点霉根腐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紫花苜蓿概述
        2.1.1 起源与分布
        2.1.2 紫花苜蓿的应用价值及草产量和畜牧现状
    2.2 紫花苜蓿地上病害
    2.3 紫花苜蓿根腐病
        2.3.1 分布与危害
        2.3.2 紫花苜蓿根腐病病原种类及症状
        2.3.3 紫花苜蓿根腐病的防治
    2.4 异茎点霉属研究进展
        2.4.1 异茎点霉属的命名历史
        2.4.2 异茎点霉属的分类
        2.4.3 异茎点霉属真菌与寄主的关系
第三章 紫花苜蓿病害田间调查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调查地信息及苜蓿栽培状况
        3.2.2 调查方法与标本采集
    3.3 结果
        3.3.1 苜蓿地上病害
        3.3.2 紫花苜蓿根腐病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异茎点霉属(Paraphoma sp.)真菌的鉴定和致病性测定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异茎点霉根腐病的田间症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4.2.2 紫花苜蓿异茎点霉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
        4.2.3 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
    4.3 结果
        4.3.1 异茎点霉根腐病的田间症状及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4.3.2 病原菌的分离和形态特征研究
        4.3.3 系统发育分析
        4.3.4 致病性测定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根异茎点霉(P.radicina)的生物学特性和侵染途径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不同培养基对菌落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5.2.2 不同碳、氮源对菌落生长的影响
        5.2.3 温度对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5.2.4 pH对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5.2.5 菌丝和孢子致死温度的测定
        5.2.6 传播途径的测定
    5.3 结果
        5.3.1 不同培养基对菌落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5.3.2 不同碳源和氮源对菌落生长影响
        5.3.3 温度对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5.3.4 pH对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5.3.5 菌丝和孢子致死温度的测定
        5.3.6 传播途径的测定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根异茎点霉根腐病(P.radicina)的抗病品种筛选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土壤灭菌及供试菌株和紫花苜蓿品种
        6.2.2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育苗和接种
        6.2.3 各指标数据的测定、抗根腐病综合评价和数据分析
    6.3 结果
        6.3.1 接种后症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6.3.2 各生长指标的测定
        6.3.3 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和抗根腐病的综合评价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后续工作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苜蓿种带真菌种类及其致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我国苜蓿生产现状
        2.1.1 苜蓿的价值
        2.1.2 苜蓿分布与面积
        2.1.3 需求量和进口数量
        2.1.4 苜蓿品种的利用
    2.2 我国苜蓿病害
        2.2.1 系统性病害
        2.2.2 茎叶病害
        2.2.3 根部病害
    2.3 种带真菌的研究
        2.3.1 种带真菌研究概况
        2.3.2 种带真菌的检测与鉴定方法
        2.3.3 影响种带真菌的因素
        2.3.4 种带真菌的致病性影响
        2.3.5 小结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苜蓿种带真菌的分离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种带真菌的鉴定
        3.2.1 形态特征鉴定
        3.2.2 分子生物学鉴定
    3.3 种带真菌的致病性测定
        3.3.1 材料
        3.3.2 培养皿法测定种带真菌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3.3 盆栽法测定种带真菌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四章 结果
    4.1 种带真菌的检测
        4.1.1 真菌种类鉴定
        4.1.2 种样带菌率
        4.1.3 真菌分离率
    4.2 种带真菌的致病性测定
        4.2.1 培养皿法测定种带真菌对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
        4.2.1.1 种带真菌影响下幼苗的症状
        4.2.1.2 种带真菌对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
        4.2.1.3 种带真菌对苗长和根长的影响
        4.2.1.4 种带真菌对幼苗鲜重与干重的影响
        4.2.2 盆栽法测定种带真菌对苜蓿植株生长的影响
        4.2.2.1 种带真菌影响下幼苗的症状
        4.2.2.2 种带真菌对株高和根长的影响
        4.2.2.3 种带真菌对分枝数和叶片数的影响
        4.2.2.4 种带真菌对生物量的影响
        4.2.2.5 种带真菌影响下植株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
        4.2.2.6 种带真菌对抗逆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第五章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宁夏固原苜蓿抗病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苜蓿种植产业
        2.1.1 国外的苜蓿种植产业
        2.1.2 我国的苜蓿种植产业
        2.1.3 固原的苜蓿种植产业
    2.2 苜蓿的生长特性
    2.3 苜蓿病害研究现状
        2.3.1 全球苜蓿病害研究现状
        2.3.2 我国苜蓿病害研究现状
        2.3.3 宁夏苜蓿病害研究现状
    2.4 苜蓿抗病性评价
    2.5 苜蓿综合特性评价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区域概况
    3.2 供试苜蓿品种
    3.3 播种与管理
    3.4 测定指标
        3.4.1 出苗率、越冬率
        3.4.2 草产量
        3.4.3 病害种类
        3.4.4 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3.5 数据分析
        3.5.1 相关性分析
        3.5.2 聚类分析法
        3.5.3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3.5.4 抗病性评价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24个苜蓿品种的生长特征
        4.1.1 24个苜蓿品种的出苗率和植株密度
        4.1.2 越冬率
    4.2 草产量
    4.3 苜蓿品种的持久性测定
    4.4 病害种类
        4.4.1 苜蓿锈病(Uromyces striatus)
        4.4.2 苜蓿春季黑茎病(Phoma medicaginis)
        4.4.3 苜蓿夏季黑茎病(Cercospora medicaginis)
        4.4.4 苜蓿炭疽病(Colletotrichum truncatum)
        4.4.5 苜蓿根腐病(Fusarium spp.)
        4.4.6 苜蓿白粉病(Leoeillula leguminosarum Golov.)
        4.4.7 苜蓿褐斑病(Pseudopeziza medicaginis Sacc.)
    4.5 病害发生率及程度
        4.5.1 锈病
        4.5.2 褐斑病
        4.5.3 春季黑茎病
        4.5.4 夏季黑茎病
        4.5.5 白粉病
        4.5.6 炭疽病
        4.5.7 根腐病
    4.6 抗病性评价
        4.6.1 抗锈病
        4.6.2 抗褐斑病
        4.6.3 抗春季黑茎病
        4.6.4 抗夏季黑茎病
        4.6.5 抗白粉病
        4.6.6 抗炭疽病
        4.6.7 抗根腐病
        4.6.8 多重病害抗病性
        4.6.9 草产量和病害相关性
    4.7 不同苜蓿品种的生长适应性综合特性评价
        4.7.1 采用相关性分析
        4.7.2 采用聚类分析法
        4.7.3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第五章 讨论
    5.1 不同品种苜蓿出苗、返青和草产量特征
    5.2 不同品种苜蓿单一病害抗病性评价
    5.3 不同品种苜蓿多重病害联合抗病性评价
第六章 结论
    6.1 不同品种苜蓿出苗、越冬和草产量特征
    6.2 病害特征及抗病性评价
    6.3 适应性分析
参考文献
参与课题
致谢

(6)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炭疽菌属研究进展
        2.1.1 炭疽菌属的概述
        2.1.2 炭疽菌属的命名历史
        2.1.3 炭疽菌属的分类
        2.1.4 炭疽菌属与寄主关系
        2.1.5 炭疽菌属的生活型与侵染
        2.1.6 炭疽菌属的应用
        2.1.7 炭疽菌属的小结
    2.2 紫花苜蓿炭疽病研究进展
        2.2.1 紫花苜蓿
        2.2.2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
        2.2.3 不同病原引起的症状
        2.2.4 发生和危害
        2.2.5 发生规律
        2.2.6 防治
第三章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害调查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调查地点信息
        3.2.2 病害调查与标本采集
    3.3 结果
        3.3.1 病害种类概况
        3.3.2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分布地区
        3.3.3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田间症状
        3.3.4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发生
    3.4 讨论
第四章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组织病症和病原物分离
        4.2.2 病原物鉴定
        4.2.3 病原物产孢方式研究
        4.2.4 原病物生物学特性
        4.2.5 其它病害病原的分离鉴定
    4.3 结果
        4.3.1 组织病症及病原物分离
        4.3.2 炭疽属病原物鉴定
        4.3.3 炭疽属病原产孢及产孢方式
        4.3.4 炭疽属病原生物学特性
        4.3.5 其它病害及病原
    4.4 讨论
第五章 紫花苜蓿炭疽菌的致病性测定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种子和土壤处理
        5.2.2 供试菌株
        5.2.3 孢子悬浮液的配置
        5.2.4 种子致病性测定
        5.2.5 幼苗致病性测定
        5.2.6 植株致病性测定
        5.2.7 再分离
        5.2.8 数据统计
        5.2.9 其它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5.3 结果
        5.3.1 种子致病性测定
        5.3.2 幼苗致病性测定
        5.3.3 植株致病性测定
        5.3.4 其它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5.4 讨论
第六章 炭疽病对紫花苜蓿品质的影响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干重测定
        6.2.2 常规营养成分测定
        6.2.3 数据分析
    6.3 结果
        6.3.1 炭疽病对紫花苜蓿品质的影响
        6.3.2 炭疽病发生与品质的相关性
    6.4 讨论
第七章 结论性讨论
    7.1 主要结论与讨论
    7.2 创新点
    7.3 后续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资助项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得奖励
致谢

(7)春箭筈豌豆不同生育期根部入侵真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野豌豆属栽培牧草及其重要作用
        2.1.1 野豌豆属栽培牧草
        2.1.2 箭筈豌豆
        2.1.2.1 生物学特性
        2.1.2.2 利用价值及利用方式
    2.2 野豌豆属植物根部入侵真菌及其引致病害
    2.3 根部入侵真菌引致病害对野豌豆属牧草的影响
        2.3.1 降低牧草产量
        2.3.2 减少种子产量
        2.3.3 降低牧草营养品质
    2.4 牧草根部入侵真菌侵染过程及影响病害环境因子
        2.4.1 根部入侵真菌侵染过程
        2.4.2 影响根部入侵真菌病害环境因子
        2.4.2.1 土壤持水量与温度
        2.4.2.2 土壤紧实度
    2.5 野豌豆属植物根部入侵真菌引致病害的防治
        2.5.1 栽培措施与田间管理
        2.5.2 生物防治
        2.5.3 化学防治
    2.6 连作障碍
    2.7 研究目的及意义
    2.8 本试验技术路线图
第三章 箭筈豌豆根部入侵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第一节 根部入侵真菌的分离鉴定
        1.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地概况
        1.1.2 供试春箭筈豌豆种子
        1.1.3 供试培养基
        1.2 试验方法
        1.2.1 根瘤菌菌悬液的制备
        1.2.2 试验设计
        1.2.3 箭筈豌豆生育期的划分
        1.2.4 样品的采集
        1.2.5 根部入侵真菌的分离
        1.2.6 形态学鉴定
        1.2.7 分子生物学鉴定
        1.2.7.1 真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1.2.7.2 PCR扩增和测序
        1.2.7.3 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试验结果
        2.1 产孢真菌
        2.2 未产孢真菌
        3.讨论与结论
    第二节 田间根部入侵真菌种类及变化
        1.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
        1.2.2 生长指标的测定
        1.3 试验统计与分析
        2.试验结果
        2.1 箭筈豌豆不同生育期根部入侵真菌
        2.2 真菌分离率
        2.3 箭筈豌豆不同生育期生长指标
        2.3.1 株高
        2.3.2 分枝数
        2.3.3 草产量
        2.3.4 种子产量
        2.4 气象因子与真菌分离率和其他生长指标间的主成分分析
        3.讨论及结论
        3.1 讨论
        3.2 结论
    第三节 温室根部入侵真菌种类及侵染动态
        1.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
        1.2.2 分离方法
        1.3 试验统计与分析
        2.试验结果
        2.1 真菌分离率
        2.2 箭筈豌豆根部入侵真菌侵染动态
        2.3 箭筈豌豆不同生长时期生长指标
        2.3.1 株高
        2.3.2 根长
        2.3.3 茎粗
        2.3.4 分枝数
        2.3.5 地上和地下生物量
        3.讨论及结论
        3.1 讨论
        3.2 结论
第四章 根部入侵真菌致病性测定
    第一节 实验室致病性测定
        1.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箭筈豌豆种子
        1.2 试验方法
        1.3 试验统计与分析
        2.试验结果
        3.讨论及结论
        3.1 讨论
        3.2 结论
    第二节 温室盆栽致病性测定
        1.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孢子悬浮液的配置
        1.2.2 接种
        1.2.3 接种与移栽
        1.2.4 指标的测定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试验结果
        2.1 病原菌、箭筈豌豆品种及其交互效应分析
        2.2 出苗率、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2.3 株高、根长、茎粗和分枝数
        2.4 地上和地下生物量
        2.5 根系活力测定
        2.6 叶绿素含量
        2.7 粗蛋白含量
        2.8 粗脂肪含量
        2.9 全磷含量
        2.10 病原菌的再分离率
        3.讨论与结论
        3.1 讨论
        3.2 结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8)沙打旺黄矮根腐病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沙打旺的种与品种
2 病害特性
    2.1 发现与命名
    2.2 症状识别要点
    2.3 分布与寄主
    2.4 侵染循环与发病条件
3 病菌特性
    3.1 形态学和生物学特征
    3.2 分子生物学特征
    3.3 与疯草内生真菌的关系
    3.4 生防效果
4 病害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
    4.1 对草地建植的影响
    4.2 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4.3 对草地持久性的影响
    4.4 对草产量的影响
    4.5 对饲草品质的影响
    4.6 对寄主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
    4.7 致病机理
5 防治研究
    5.1 药剂防治
    5.2 抗病品种及其抗病机理
    5.3 种子带菌检验
    5.4 化学物质干扰
6 展望

(9)沙打旺黄矮根腐病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沙打旺
        2.1.1 沙打旺起源与分布
        2.1.2 价值及利用
        2.1.3 栽培技术
    2.2 沙打旺根腐病与草场衰退
        2.2.1 沙打旺草场衰退
        2.2.2 沙打旺根腐病
        2.2.3 沙打旺黄矮根腐病
    2.3 链格孢属的分类
        2.3.1 埃里砖格孢组(Section Embellisia)
        2.3.2 波浪芽管孢组(Section Undifilum)
    2.4 植物病原真菌的分子检测
        2.4.1 基于微生物培养的常规检验方法
        2.4.2 基于DNA的分子检测
    2.5 钙调素
    2.6 REMI
第三章 沙打旺黄矮根腐病菌分类地位的修订
    3.1 前沿
    3.2 材料和方法
        3.2.1 材料和试剂
        3.2.2 仪器
        3.2.3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疯草内生真菌特异性引物扩增及酶切检测结果
        3.3.2 系统发育树
        3.3.3 沙打旺黄矮根腐病菌的分类地位的修订
        3.3.4 沙打旺黄矮根腐病菌产苦马豆素检测
        3.3.5 沙打旺黄矮根腐病菌酵母氨酸还原酶基因片段的克隆
    3.4 讨论
        3.4.1 沙打旺黄矮根腐病菌的“波浪芽管”
        3.4.2 沙打旺黄矮根腐病菌的种加词
        3.4.3 波浪芽管孢组Sect. Undifilum真菌与苦马豆素
        3.4.4 疯草内生真菌特异性检测引物
    3.5 小结
第四章 沙打旺种带黄矮根腐病分子检测方法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
        4.2.3 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特异性引物设计
        4.3.2 引物特异性验证
        4.3.3 方法灵敏度
        4.3.4 荧光定量PCR
        4.3.5 利用特异性PCR检测沙打旺种带黄矮根腐病菌带菌率
    4.4 讨论
        4.4.1 沙打旺种带黄矮根腐病菌带菌率
        4.4.2 分子检测的局限性
    4.5 小结
第五章 疯草内生真菌分子检测新引物的设计
    5.1 前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试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疯草内生真菌特异性引物TS5和OR1特异性分析
        5.3.2 疯草内生真菌特异性新引物设计
        5.3.3 引物特异性验证
        5.3.4 方法灵敏度
        5.3.5 荧光定量PCR
        5.3.6 利用特异性PCR检测疯草内生真菌
    5.4 讨论
        5.4.1 疯草内生真菌的分子检测技术
        5.4.2 特异性引物设计
        5.4.3 引物的灵敏度
    5.5 小结
第六章 沙打旺黄矮根腐病菌钙调素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材料与试剂
        6.2.2 主要仪器
        6.2.3 试验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保守区段克隆
        6.3.2 5′端片段和 3′端基因片段的克隆
        6.3.3 全长基因克隆
        6.3.4 沙打旺黄矮根腐病菌钙调素生物信息学分析
    6.4 讨论
        6.4.1 Hi-TAIL PCR技术在基因克隆中的应用
        6.4.2 Split-Marker法构建基因敲除载体
        6.4.3 钙调素的功能
    6.5 小结
第七章 沙打旺黄矮根腐病菌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研究
    7.1 前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材料
        7.2.2 试验方法
    7.3 结果与分析
        7.3.1 影响原生质体制备的因素
        7.3.2 影响原生质体再生的因素
    7.4 讨论
        7.4.1 影响制备原生质体的因素
        7.4.2 影响原生质体再生的因素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主要创新
    8.3 后续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附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资助项目

(10)沙打旺9个品种对沙打旺黄矮根腐病的抗性机理研究及种质特性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沙打旺的物种鉴定及研究进展
        2.1.1 黄芪属植物及其中主要牧草
        2.1.2 直立黄芪、沙打旺和野生沙打旺的关系
        2.1.3 沙打旺的营养、毒性与饲用价值的关系
        2.1.4 我国已选育的沙打旺品种
    第二节 沙打旺黄矮根腐病的研究进展
        2.2.1 症状与分布
        2.2.2 病原的分类地位及生物学
        2.2.3 侵染循环
        2.2.4 防治现状
    第三节 牧草抗病性评价方法
        2.3.1 鉴定
        2.3.2 生产性能评价
        2.3.3 营养价值评价
    第四节 牧草抗病性机理的研究进展
        2.4.1 生理结构与牧草抗病性关系
        2.4.2 与抗病相关的化学物质
        2.4.3 抗病基因
    第五节 牧草抗病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2.5.1 引种
        2.5.2 选择育种法
        2.5.3 杂交选育法
        2.5.4 远缘杂交
        2.5.5 诱变育种
        2.5.6 生物技术
第三章 共用材料和方法
    3.1 共用材料
        3.1.1 供试菌株
        3.1.2 供试沙打旺
    3.2 共用方法
        3.2.1 培养基的制作
        3.2.2 沙打旺埃里砖格孢的再分离
        3.2.3 病原菌孢子悬浮液的配置
        3.2.4 室内幼苗盆栽管理
        3.2.5 主要公式及抗病性评价标准
        3.2.6 数据分析
        3.2.7 技术路线图
第四章 抗病性评价
    第一节 室内离体叶片接种试验
        4.1.1 材料与方法
        4.1.2 结果
        4.1.3 讨论
        4.1.4 小结
    第二节 盆栽幼苗喷雾接种试验
        4.2.1 材料和方法
        4.2.2 结果
        4.2.3 讨论
        4.2.4 小结
    第三节 田间自然发病试验
        4.3.1 材料与方法
        4.3.2 结果
        4.3.3 讨论
        4.3.4 小结
    第四节 种质特性
        4.4.1 材料和方法
        4.4.2 结果
        4.4.3 讨论
        4.4.4 小结
    第五节 抗病性及种质特性综合评价
        4.5.1 材料与方法
        4.5.2 结果
        4.4.3 讨论
第五章 抗病机理研究
    第一节 沙打旺种子蛋白测定
        5.1.1 材料与方法
        5.1.2 结果
        5.1.3 讨论
        5.1.4 小结
    第二节 沙打旺供试品种的亲缘关系研究
        5.2.1 材料和方法
        5.2.2 结果
        5.2.3 讨论
        5.2.4 小结
    第三节 沙打旺内源激素含量和与抗性相关酶类活性检测
        5.3.1 材料与方法
        5.3.2 结果
        5.3.3 讨论
        5.3.4 小结
第六章 药用植物防治试验及沙打旺埃里砖格孢对其它病菌的抑菌试验
    第一节 药用植物粗提液的抑菌效果
        6.1.1 材料与方法
        6.1.2 结果
        6.1.3 讨论
        6.1.4 小结
    第二节 沙打旺埃里砖格孢对其它病菌的拮抗作用
        6.2.1 材料与方法
        6.2.2 结果
        6.2.3 讨论
        6.2.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性讨论与后续工作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
    7.3 后续工作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项目资助
致谢

四、沙打旺根腐病发生及病原菌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苜蓿根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不同苜蓿品种对镰刀型根腐病抗性评价[D]. 杨剑锋.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2]甘肃省甘草病害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D]. 吕卉. 兰州大学, 2020
  • [3]紫花苜蓿世界新病害异茎点霉根腐病的研究[D]. 曹师. 兰州大学, 2020(09)
  • [4]苜蓿种带真菌种类及其致病性研究[D]. 马婷燕. 兰州大学, 2020(12)
  • [5]宁夏固原苜蓿抗病性评价[D]. 李明. 兰州大学, 2020(12)
  • [6]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性研究[D]. 徐杉. 兰州大学, 2019
  • [7]春箭筈豌豆不同生育期根部入侵真菌研究[D]. 马莉霞. 兰州大学, 2019(09)
  • [8]沙打旺黄矮根腐病的研究进展[J]. 李彦忠,徐娜,汪治刚,史敏. 草业学报, 2017(11)
  • [9]沙打旺黄矮根腐病菌分子生物学研究[D]. 刘建利. 兰州大学, 2016(09)
  • [10]沙打旺9个品种对沙打旺黄矮根腐病的抗性机理研究及种质特性综合评价[D]. 曾翠云. 兰州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沙打旺发生根腐病及病原菌鉴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