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绿党的绿色政治理论分析

欧洲绿党的绿色政治理论分析

一、欧洲绿党绿色政治学理论评析(论文文献综述)

孙秀梅[1](2020)在《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对《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的解读》文中认为全球新冠疫情的肆虐、生态危机的频发迭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与资本主义生态帝国主义战略的实施,以及等等错综复杂的力量对峙与文明冲突,一方面凸显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对助力现代性发展与人类性文明贡献出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一方面力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要努力加强“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研究,“这些观点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和命运,准确把握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新特征,加深对当代资本主义变化趋势的理解”的科学性与紧迫性。本文以英国着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佩珀为研究对象,以《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为文本依据,以反思国内理论界对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为思想前提,以该书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意蕴的挖掘、对生态中心主义的批判、对生态社会主义的建构为思想基础,努力完成与实现两个目的:一是通过对佩珀着作的深度耕厘,结合其思想的各种表达,为其思想搭建与之相符合的思想理论框架、澄明其理论蕴涵、彰明其理论方法、揭示其思想特质、展现其实践进路、反思其理论得失;二是在深入理解生态中心主义、生态社会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等思想概念的基础上,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和方法加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现代性解读,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光辉的现代性效应呈显出来,以助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对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进行历史性梳理与思想性把握构成研究的前提与基础。这一历史脉络肇端于20世纪80年代,历经90年代的成熟发展,在21世纪以后走向深化。它通过对生态危机全球性扩张的时间绵延分析、对作为典型社会危机的生态危机的空间侵占批判、对生态运动发展及其红绿转向的实践检视,援引社会生态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人类中心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理论资源,逐渐明晰了生态社会主义应当吸收的理论营养,坚定秉持的人类中心主义理论基调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方向引领。通过对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把捏而努力挖掘其思想的理论逻辑,有助于我们更加合理准确地理解其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蕴涵、主要论题与理论方法。佩珀尝试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意蕴的开掘、对生态中心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深度辨识和有力揭批,以及对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建构,构筑起其思想的主要理论意涵。在这一理论建构过程中,对历史分析法、阶级分析法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运用使其逐渐确立了四个主要论题,即生态社会主义研究需要展开对无政府主义和技术中心主义的政治哲学批判,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深入阐发,需要坚持社会主义与生态学相结合的有效方案,以实现从社会正义到生态正义的价值路向。对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蕴涵的揭示使其理论特质更加清晰地呈现出来。佩珀作为典型的生态学者,既呈现出与其他生态中心主义者、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同,又展示出自身与众不同的异,并将这些继承与创新彰显于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解与资源撷取的不同之中,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弱”化改造与发展之中,以及对生态社会主义的别样理解与独特建构之中。可以说,独到的理论特质使佩珀成为不同于欧洲大陆与北美风格的典型英国当代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代表。佩珀对生态社会主义的实践建构有其独特之处,这种独特既在于他选择性的批判吸收了其他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思想资源,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做了新的解释与运用,更在于他的实践方案努力完成三重变革与转换,即佩珀试图通过从乌托邦式理论到生态现实主义的阶级创建、从“激进变革”到“社会变革”的快速转换、从“红绿对峙”到“红绿联盟”的有效跨越,来完成生态社会主义的逐步推进。这些实践方案是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出发形成的新的判断,是从变化了的生态危机中找寻出路的积极尝试与探索实践。总体来看,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正朝着更加成熟、更加深化的方向发展。他的思想既有显着的理论创新,也有值得引人深思的缺陷不足。佩珀关于生态社会主义的思考展示出了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新观点,超越了生态中心主义的无政府主义本质与乌托邦理论倾向,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视域,但也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折中主义的误读与运用,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偏激武断的认识,以及对生态问题的过度重视而忽视对经济生产等问题的分析。这些理论不足又暗地里挫败了其实践方案的力度与可操作性,这就难免滑向乌托邦的理论困局。所以,认真检视与合理反思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对生态危机的现代性批判,既有助于我们参照其生态批评的理论资源,又有益于我们坚定阐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超越与贡献。

吕丹[2](2020)在《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文中认为广义上的生态社会主义,主要是指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兴起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运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思潮,并致力于实现生态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它和生态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习近平强调:“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新成果,我们要密切关注和研究,有分析、有鉴别,既不能采取一概排斥的态度,也不能搞全盘照搬。同时,我们要坚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壮大我国综合国力,充分展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结合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研究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当代启示,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本文以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当代启示为研究对象。一是研究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核心要义;二是阐述生态社会主义的当代启示和中国意义。本文分为四章,总体框架和研究思路如下:第一章,生态社会主义概述。一是探讨生态社会主义的概念界定。二是回顾生态社会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主要是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出现、西方绿色运动的兴起和传统社会主义的困境。三是梳理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源头,即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思想、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生态危机论、生态学、系统学、未来学的理论等。第二章,生态社会主义的主要思想。主要包括:一是用生态危机理论补充马克思主义。其核心要义有: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学重构、马克思主义自然唯物主义的生态意蕴、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辩护。二是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其核心要义有:资本主义的经济理性与生态危机、资本主义的双重矛盾与两种危机、资本的反生态本质与资本主义的癌性增长。三是对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的绿色设想。其核心要义有:生态社会主义的建设原则、生态政治战略、历史发展图景等。第三章,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评析。一方面,从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来充分肯定生态社会主义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探讨生态社会主义存在的理论局限及其生成原因。第四章,生态社会主义对当代中国的启示。一是科学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二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建设美丽中国。三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本文重点是系统梳理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想内容及其逻辑;深入探讨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当代启示及中国意义。而难点在于:在整体性视域下研究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想逻辑及其当代启示,厘清生态社会主义理论流派之间在思想逻辑上的联系和区别,科学评价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和局限,并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论和实践上的超越。本文的主要目标是:深入研究生态社会主义主要思想、核心要义。并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探讨生态社会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借鉴作用。

梅丽[3](2018)在《批判·建构与实践 ——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走进工业文明就出现了环境问题,而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融合,人类面临的生态问题也日益严重,并且这一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生态问题虽然发端于资本主义国家,但现在却在世界各地不断蔓延,并且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地沙漠化、物种灭绝等等。人们在卡逊的警世之言中开始重新思考生态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对生态危机进行分析、研究与批判以期望发现更好的方法去应对它、解决它。生态社会主义无疑是众多解决生态危机理论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种思想,它力图用社会主义的原则指导环境运动以建立一种生态友好的绿色社会主义,从而克服当今世界困扰人们的生态危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态社会主义经历了三个不同时期,逐渐发展成为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的戴维·佩珀教授是第三代生态社会主义的着名代表人物之一。佩珀基于“人类中心主义”立场,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生态社会主义中生态危机的根源、生态价值观、经济增长方式等一些重要问题进行研究,扭转了生态社会主义发展的航向标,对20世纪90年代以后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贡献。本文以佩珀三十多年间创作的着作和论文为研究基点,结合生态社会主义思想萌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佩珀论着的解读、提炼、整合从而系统地理解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为了更为深入地掌握其思想的核心,通过材料的整合进一步挖掘佩珀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的内容,建构了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原则,分析了佩珀对生态社会主义实践方式的认识,在客观评价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发现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启示。文章通过文本解读法、文献研究法、历史与逻辑统一法、理论联系实际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一方面试图对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进行系统化、整体性的揭示以求得突破;另一方面在研究过程中试图发现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空场以获得些许创新。整篇文章的基本框架围绕着梳理-批判-建构-实践-评价-启示这样一条线索展开,文章的基本内容包括五个部分:佩珀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大致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这离不开他个人的经历及特定的时代背景。他个人的成长过程经历了欧洲最为严重的环境污染时期,加之他学习的自然地理学促使他对生态环境有了更多关注。与此同时,他也亲历了全球性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过程及西方环境运动从萌芽、发展到日益蓬勃的整个历程。虽然佩珀生长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他却特别同情发展中国家的人民遭受的环境灾难,这为他以后秉承国际范围的社会公正奠定了基础。加之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及地球高峰会议等一些国际大事件使佩珀对现存两种制度都失去了信心。所以,他在学习和工作中开始探究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全球化的生态危机,为什么资本主义不愿承担生态责任,为什么生态问题也会出现在社会主义国家等很多问题。在认清了资本主义的本质以后,再加上对苏联这样专制集权的社会主义制度也倍感失望,佩珀希望构建自己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他借助于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及理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理论以及阶级分析法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他借助于马克思人与自然辩证法,阐释了人类、自然与社会的统一。他借助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对资本主义的可持续性进行了批判并建构了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他借助于西方社会公正理论拓展了社会公正的国际向度。这些思想也构成了佩珀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则。正是各方面综合因素的影响才促使佩珀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形成起来。针对当时对生态危机根源的多种认识,佩珀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从个别资本和整体资本的逻辑矛盾对“内在化收益、外在化成本”的问题进行分析,最终雄辩地指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剥削自然给自然带来了极大灾难。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是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资本主义为摆脱如影随形的生态危机采用了生态帝国主义和生态现代化两种方法,佩珀对两者进行了批判并指明了它们的资本主义本性。特别是针对20世纪90年代流行的生态现代化思想,佩珀还专门论证了生态现代化的非可持续性及乌托邦本性,指明生态现代化不可能把人类带入一个真正美好的生态社会,以改良主义为特征的方法最终只能以失败而告终。因此,只有变革资本主义制度才是根除生态危机的真正出路,佩珀明确指出生态社会主义是根除生态危机的红色希望。针对当时西方环境主义中流行的生态中心主义,佩珀重新举起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大旗。但这种“人类中心主义”不同于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的统治与剥削,而是在人类、自然与社会辩证统一的基础上,对自然进行长期地集体地控制的新人类中心主义。重塑“人类中心主义”主体是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最突出的特点,也是他对生态社会主义的主要贡献之一。在确定了新人类中心主义的主方向以后,佩珀认为生态社会主义的特征应是环境友好、社会公正及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对马克思人与自然辩证法的阐释,佩珀认为生态社会主义应该是在人类、自然与社会统一基础上的绿色社会。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化收益与外在化成本的分析,佩珀指出了可持续的资本主义是不存在的,因为它内在地对环境不友好。通过对当今世界范围内社会公正状况的考察,佩珀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公正性同样是内生的。生态社会主义应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友好、社会公正、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仅靠地方层次的小规模化改良主义方法是无法真正实现的。虽然生态社会主义在诸如工会、选择性生产、选择性经济和社会制度、地方货币和地方贸易和就业体制、城市自治社会主义等方面展开了实践尝试,但由于缺乏对激进社会变革的热情和支持、偏爱小规模公社以及缺乏现实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的实践极有可能滑向生态乌托邦。这对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所以佩珀研究了生态社会主义激进变革的可能性,并指出了当今世界社会变革从根本上来说是唯物主义的,工人阶级和阶级观点仍是有意义的。佩珀批判了新社会运动否定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的观点,并指出工人阶级仍是现在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但在资本主义统治世界的现阶段,佩珀认为通过工人阶级的武装反抗夺取政权是不可取的,而红绿联盟不失为实现生态社会主义的一种途径。但现实中的红绿联盟却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佩珀分析了红绿联盟停滞的原因并给出了马克思主义处方。他希望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联合的基础,代表红色的马克思主义和代表绿色的生态主义都能作出相应改变以实现双方的有效结盟。总起来说,佩珀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对于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他用马克思主义“解毒”无政府主义,使生态社会主义摆脱了无政府主义的毒素。他重新阐释“人类中心主义”,把生态社会主义从生态中心论导向了人类中心论。他理性分析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关系,把生态社会主义的经济模式从稳态经济导向了理性增长。他站在世界无产阶级的立场,把生态社会主义关注的社会公正导向了全球化维度。但同时佩珀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也有一些局限性。如对无政府-工团主义片面肯定,认为它是同马克思主义联盟的有效形式。在理论建构与现实性上也多少呈现出一些乌托邦色彩。另外为了树立“人类中心论”的大旗又对生态中心主义过于否定,没有看到生态中心主义在扭转技术理性的过程中也起过积极的作用。研究佩珀的思想除了希望在理论上更加通透以外,就是在于发现它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启示。从佩珀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当中,可以总结出四点启示。首先,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既要求我们必须彻底改变人类与自然二元对立的观点,又要建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其次,以社会公平正义为目标协调好地区差异。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差异、城乡差异、限制发展区的生态补偿等问题亟待解决。再次,以中国视域为基点树立起正确的环境义利观。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既要承担起“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也要以中国视域为基点努力维护好国家的环境权利。最后,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宗旨融入到五个文明的建设。按照绿色发展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沈汉章[4](2018)在《绿色政治理论及其对中国生态政治的启示》文中认为绿色政治理论诞生于西方国家,因为环境问题最早在这些国家产生并成为一个政治问题。环境运动和环保组织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丰富了绿色政治理论。在环境伦理思想的基础上,绿色政治理论发展成为一个包括对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反思、对未来社会的构想等思想内涵丰富的理论体系。绿色政治理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关于资本主义的批判、关于传统政治理论核心问题的讨论,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政治建设具有丰富的启示。汲取当前影响力最大的绿色政治理论流派——生态资本主义、生态无政府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女性主义——的思想,可以得出有利于中国生态政治文明建设的启示。第一,从意识方面着手,培育公民、政府的生态整体意识;第二,从治理体制机制切入,创新技术治理体系和政策体系,健全相应的制度;第三,构建生态社会,发展生态经济,扩大基层民主,巩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杨昊楠[5](2017)在《安德鲁多布森生态环境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认为英国开放大学安德鲁多布森(Andrew Dobson)教授作为在欧美生态政治理论研究领域中着名的学者之一,而且其着作《绿色政治思想》已经成为生态政治理论流派生态自治主义的经典之作。本文首先对多布森思想理论来源与内在动因作出阐释,其次对多布森的主要思想进行研究分析。多布森的主要思想有提出生态主义作为一种独立意识形态的建设性新概念,其意识形态的核心就是是环境本身,并对多布森的生态主义之所以能成为意识形态做出了阐述,多布森还提出了一种环境治理中新的思维方法,就是根据多布森自己所区分的生态主义与环境主义进行辩证分析,并且提出生态主义具有的纲领性和环境主义具有的灵活性结合在一起才能更有效地应对目前严重的生态问题。本文还分析多布森所提出的绿色变革思维,主要有以绿色眼镜看待技术,以必须物代替欲望物和生态区域主义的建设构想。本研究共分六个部分。第一章是引言主要研究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选题研究方法与论文的创新点;第二章是对多布森思想理论渊源与基础做出的简要分析;第三章是对多布森生态主义思想的具体阐释与多布森的绿色变革思维;第四章是对多布森思想的评述;第五章分析多布森思想的价值和意义;第六部分为本研究的结语。

李嘉茼[6](2017)在《德国绿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绿党作为世界政党政治中独树一帜的政治力量,逐渐以其独有的政治理念崛起,犹如政党政治中的一股清流,给陈旧的世界政党制度带来新的力量。尽管绿党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发展缓慢退去,但绿党以生态和平为核心的政治理念对当代世界政治观念发展无疑是重要的。绿党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是欧洲绿党,而德国绿党作为欧洲绿党之中的佼佼者,国内学术界对其研究正方兴未艾。德国绿党是一个为促进德国政治绿色发展而建立的政党。自德国绿党建立伊始至今,特别是其执政期间,一直致力于传播绿色理念,提升自身社会影响力。德国绿党明确指出生态优先、保护环境、维护社会公正、坚决反对暴力是其政治原则,且始终积极采取行动寻求最优途径来解决德国的环境问题,就业问题,妇女平等问题,在环境保护、新能源改革、废除核电站、扩大教育方面的改革提出自己独树一帜的政治主张,同时,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宣扬和平的理念也成为其主要成就。本文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部分展开对德国绿党的研究。第一部分阐述德国绿党的成立及发展。德国绿党作为绿党的一个分支而存在,因此有必要将绿党的产生及兴起加以研究,进而对德国绿党的建立背景、兴起及发展状况进行讨论。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加重,美苏争霸愈演愈烈,在欧美等国家一系列呼吁环境问题、倡导世界和平的民间组织团体逐以同样的价值观渐凝一股力量。德国民众所组成的绿色团体随着自身发展需求和力量的迅速壮大,组建了德国绿党,并顺其自然进入参政阶段。该政党在进入地方议会后的顺利成长,鼓舞其走向国家政权,将自身对德国社会的愿景转换为国家政策输出。第二部分主要研究德国绿党的政治理念及其执政阶段的政策。德国绿党自建立起树立起特色鲜明的政治理念,最为突出的是该党四项政治理论原则:生态优先、社会公正、基层民主及非暴力。德国绿党在以其绿色政治理念为特色赢得公众支持后,其作为联合执政中的一份子更是有着明确的经济政策、社会政策及对外政策,力图通过其努力促进德国政治生态化。第三部分对德国绿党产生的影响做出评析,对其未来做出展望。德国绿党的建立和发展,无疑撼动了德国政治格局,德国绿党的出现有助于德国政治绿色化与多元化,客观上推动德国两个大政党政策的调整,同时对世界上传统政党普遍存在绿化作用。在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其政治理念及政策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德国绿党作为新型政党,其发展过程必然是曲折的,随着德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德国绿党要在德国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还需要积极改革,其成长过程必然是曲折的,但德国绿党作为一个新兴理念的政党我们有理由对其未来充满期待。

陈宏亮,卞玲[7](2016)在《生态政治学理论综述及现实意义》文中研究说明作为研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基础间相适当关系的政治理论与实践,生态政治学是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社会危机日益严重和世界和平运动深入开展的背景下产生的,正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政治学理论分支或学科,对西方社会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中国的生态政治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主要围绕着个别性议题领域,基本以翻译评介的方式为主。进入90年代中国受到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报告、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和国内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等问题的影响,生态政治学无论在研究议题领域拓展、研究队伍扩大,还是在学术成果出版和重大学术活动方面,都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新时期。生态政治学作为一门研究生态环境的人文学科,理论研究与实践在中国还面临着诸多难题与挑战,如何能够在上述背景下找到中国生态政治学学科成长的适当方法论切入点,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车辚[8](2016)在《西方国家的生态执政评析》文中研究指明西方国家历史上就有生态执政的理念和行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一脉相承。由于工业文明造成的严重的自然生态危机而引发的对人类生存环境现状及其未来的政治思考,催生了现代生态政治理论和生态运动的兴起,绿色环保组织和绿党的大量涌现,以及欧洲各个国家的绿党逐渐登上政治舞台,让生态执政从理论走向实践。

李斌雄,张银霞,兰洁[9](2016)在《重构当代中国政治生态的政治生态学智慧吸纳——基于近30年来中国学术界对政治生态学的理论探索》文中认为政治系统论和政治生态论的提出改变了传统政治学理论研究的范式。当代中国学术界对生态与政治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大致经历了生态政治论、生态马克思主义、政治生态论、廉政生态论这样四个研究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学界对于政治生态的研究内容更加注重于探索以正风反腐为特征的政治生态重构问题;政治生态和廉政生态研究方法坚持运用唯物辩证法和生态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综合运用系统论和控制论研究方法、结构—功能研究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国内政治生态研究在借鉴西方政治生态理论研究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力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实践相结合,表现出三个研究特色:拓宽了国内政治学研究视角,改变了中国传统政治学思维模式;唤醒了人们对政治生态污染的关注,探索政治发展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生态联动;深化了反腐败领域的政治学研究,为当前党风廉政建设提供理论借鉴。当代中国重构政治生态应注重吸纳政治生态学中系统思维智慧和理论原理;在重构政治生态的实践中,要处理好政治系统内部生态与政治系统外部生态的协调平衡;要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抓手正党风,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以清正党风带政风,建设廉洁政府,净化国家机关政治生态;以清正党风政风促民风,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

廖婧[10](2016)在《欧洲生态社会主义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分析》文中提出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要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当今社会,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威胁,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已经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而愈发凸显。生态学不是一门孤立存在的学科,已经广泛渗透到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中。西方学者将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以其特定的理论、观念等社会意识形式勾勒了一幅未来社会生态和谐的理想画卷。欧洲是生态社会主义的一个理论重镇,涌现出诸多欧洲派的生态社会主义代表人物,他们成为生态社会主义的一支生力军。欧洲生态社会主义者的思想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因此,欧洲生态社会主义必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人类历史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一场“绿色革命”。人类文明的进步也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的新高度。“绿色发展”作为新时期中国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已经成为世界的主旋律和共同的主题。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实践要求,也是“绿色发展”的目标。要实现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中国需要吸取西方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精华,爱护人类依赖生存的生态环境。对欧洲生态社会主义的分析,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从而使无产阶级政党牢牢地把握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同时,欧洲生态社会主义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注入了新的元素,亦有利于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和发展,坚持走生态文明的绿色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友好共处。本文通过对欧洲生态社会主义的研究,重在阐明以下三个观点:第一,欧洲生态社会主义凝聚了一股核心力量,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理论分歧。欧洲生态社会主义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社会主义,具有科学社会主义与绿色无政府主义两种指导思想的倾向,经历了从后现代主义向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转向。第二,欧洲生态社会主义是具有一定的理论缺陷。它扞卫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分析生态问题,但是,在解决生态问题上,却背离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带有乌托邦的色彩。第三,尽管欧洲生态社会主义具有一定的理论缺陷,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但是不能全盘否定欧洲生态社会主义,应该看到其理论中彰显的社会正义、保护环境和科技文明等理念对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可以产生有益的启示。本文对欧洲生态社会主义的研究,既是对西方生态思想的学习和借鉴过程,也是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过程,目的是更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认识和分析社会现实问题,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把握欧洲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和最新动态,汲取其理论成果的合理因素,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践行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光荣使命。全文的内容(从绪论到结论)一共分成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1章,绪论。依次介绍了论文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即第2章,欧洲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在对生态社会主义进行概述的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法兰克福学派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和生态中心主义者的生态思想三个方面追溯欧洲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重点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及奥尔多·利奥波德、霍尔姆斯·罗尔斯顿、阿伦·奈斯三位生态中心主义者的生态伦理思想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即第3章,欧洲生态社会主义形成的现实依据。从环境史学和政治学的角度,分析了欧洲生态社会主义形成的现实依据。分别阐述了欧洲早期的生态扩张主义、欧洲的生态环境问题、“欧洲共产主义”的影响、欧洲绿色政治的推动四个方面内容。这部分内容目的是考察欧洲生态社会主义形成的历史原因和政治背景。第四部分,即第4章,欧洲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分别对欧洲生态社会主义不同时期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以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威廉·莫里斯、鲁道夫·巴罗、亚当·沙夫、安德烈·高兹,20世纪90年代的戴维·佩珀、萨拉·萨卡以及21世纪的德里克·沃尔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为发展脉络。第五部分,即第5章,欧洲生态社会主义的核心思想与理论分歧。一方面,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四个层面对欧洲生态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另一方面,对欧洲生态社会主义流派中以特德·本顿和戴维·佩珀为代表的两大阵营之间的理论分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该部分内容既有从整体上对欧洲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核心进行总结,也有从部分代表人物之间的理论争议进行分析。第六部分,即第6章,欧洲生态社会主义的评析及启示。该部分一方面,分别对欧洲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特点和理论缺陷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另一方面,将欧洲生态社会主义与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联系起来,指出欧洲生态社会主义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产生了四点有益的启示:第一,坚持环境正义的伦理思想;第二,加强防治腐败的政治力度;第三,倡导绿色消费的文化模式;第四,重视科技生态化发展方式。第七部分,即第7章,结论。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今天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可以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思想和行动指南。第二,欧洲生态社会主义归属于西方马克思主义阵营,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汲取欧洲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合理成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总之,欧洲生态社会主义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都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红色”指导,同时,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也需要欧洲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绿色”借鉴。

二、欧洲绿党绿色政治学理论评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欧洲绿党绿色政治学理论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1)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对《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的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综述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 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生成
    一、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社会历史根源
        (一)时间的绵延:生态危机的全球性扩张
        (二)空间的侵占:作为典型社会危机的生态危机
        (三)实践的发展:生态运动的发展及其红绿转向
    二、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源流
        (一)人类中心主义:在与生态中心主义甄选中确立起的理论基调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指引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不断汲取的思想给养
        (四)社会生态学:生态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理论来源
    三、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演进路向
        (一)思想的萌芽:地理学研究中展示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身影
        (二)思想的成熟:从地理学研究向生态社会主义研究的彻底性转变
        (三)思想的深化:21世纪以来佩珀理论的发展与推进
第二章 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
    一、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蕴涵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意蕴的积极开掘与合理呈显
        (二)无政府主义的深度辨识与有效批揭
        (三)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勾勒与实践建构
    二、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论题
        (一)关于无政府主义和技术中心主义的政治哲学批判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地位的深入阐发
        (三)关于社会主义与生态学相结合的方案论析
        (四)关于从社会正义到环境正义的价值路向确立
    三、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方法
        (一)用历史分析方法剖析生态危机困境
        (二)用唯物辩证法解决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三)用阶级分析方法研判生态建设主体
第三章 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特质
    一、以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为主题支撑
        (一)深入阐发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价值
        (二)以唯物辩证法分析社会—自然的共生共存
        (三)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为现代性立论
    二、以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观为价值引领
        (一)融涵马克思辩证法与历史观的人类中心主义
        (二)传承西方马克思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文脉
        (三)呈现自身独特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价值观
    三、以努力通达生态健康的社会主义为目的归宿
        (一)厘清生态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二)彰显作为社会主义核心的社会正义
        (三)建构与众不同的社会主义生态图景
第四章 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方案
    一、阐明构建原则:生态社会主义的建设遵循
        (一)生态社会主义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社会主义努力实现社会正义
        (三)生态社会主义坚持人类中心主义
        (四)生态社会主义倡导环境友好关系
    二、实践路径之一:从告别乌托邦理论到创建生态现实主义
        (一)告别乌托邦式理论与走向生态现实主义
        (二)工人阶级作为主体力量的历史性地位
        (三)劳动分工的实施与开启工人阶级教育
        (四)阶级斗争的推进与非暴力方式的融合
    三、实践路径之二:从“激进变革”到“社会变革”的转换
        (一)现实困境发生导致激进变革方案流产
        (二)社会变革的推进力证其何以成为可能
        (三)革命性社会变革与生态社会主义建构
    四、实践路径之三:从“红绿对峙”到“红绿联盟”的跨越
        (一)“红绿对抗”局面的结束与历史性退场
        (二)“红绿联盟”从停滞到开启的可行性分析
        (三)“红绿联盟”走向生态社会主义的战略推进
第五章 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反思评价
    一、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意义
        (一)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视域
        (二)超越了生态中心主义
        (三)批判资本主义与建构社会主义并举
        (四)积极呈现社会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
    二、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局限
        (一)以折中主义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二)生态社会主义构想逃不出乌托邦困境
        (三)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存有认识误区
        (四)将生态问题的决定作用过分凸显
    三、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一)生态危机困境更显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
        (二)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对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超越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2)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内容
    四、 研究方法
    五、 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态社会主义概述
    一、 生态社会主义的概念界定
        (一) 生态社会主义的定义
        (二) 生态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
        (三) 生态社会主义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二、 生态社会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 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出现
        (二) 西方绿色运动的兴起
        (三) 苏联东欧传统社会主义的生态困境
    三、 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二)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生态危机论
        (三) 生态学、系统学、未来学的理论
第二章 生态社会主义的主要思想
    一、 用生态危机理论补充马克思主义
        (一) 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学重构
        (二) 马克思主义自然唯物主义的生态意蕴
        (三) 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辩护
    二、 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
        (一) 资本主义的经济理性与生态危机
        (二) 资本主义的双重矛盾与两种危机
        (三) 资本的反生态本性与资本主义的癌性增长
    三、 生态社会主义的绿色设想
        (一) 生态社会主义的建设原则
        (二) 生态社会主义的建设方案
第三章 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评析
    一、 生态社会主义的积极意义
        (一) 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价值
        (二) 生态社会主义的实践意义
    二、 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局限
        (一) 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局限
        (二) 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局限的生成原因
第四章生态社会主义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一、 科学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二)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三)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二、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建设美丽中国
        (一)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二) 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三) 完善绿色消费的法律制度
    三、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一) 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 必须建设美丽中国
        (三) 必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批判·建构与实践 ——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
    一、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一)概念辨析
        (二)相互关系阐释
    二、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发达国家生态危机日益恶化
        (二)西方环境运动不断深入
        (三)发展中国家遭遇的环境侵略
        (四)现存两种制度的弊端
    三、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唯物主义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三)西方社会公正理论
第二章 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
        (一)生产方式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
        (二)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理论批判
        (三)对资本利润最大化的现实分析
    二、对资本主义摆脱生态危机方法的批判
        (一)生态帝国主义只会加剧生态危机
        (二)生态现代化不过是“绿色迷梦”
    三、变革资本主义制度是根除生态危机的真正出路
        (一)对改良主义的批判
        (二)必须变革资本主义制度
        (三)生态社会主义是根除生态危机的红色希望
第三章 对生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建构
    一、生态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人类中心主义”
        (一)对生态中心主义的批判
        (二)正确认识人类中心主义
        (三)坚持维护人类利益基础上的“人类中心主义”
    二、生态社会主义强调“环境友好”
        (一)资本主义“内在地对环境不友好”
        (二)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坚持人类—自然一元论基础上的“环境友好”
    三、社会社会主义坚持“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不可持续性
        (二)生态社会主义对经济问题的规划
        (三)坚持自我依靠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生态社会主义追求“社会公正”
        (一)全球范围内社会公正日益缺失
        (二)坚持自主性基础上的“社会公正”
第四章 实践应用中的生态社会主义
    一、革命性社会变革是实现生态社会的前提
        (一)革命性社会变革何以可能
        (二)激进社会变革遭遇的现实阻碍
        (三)扞卫“旧”政治
    二、对已有实践方式的探讨
        (一)已有的五种实践方式
        (二)已有实践方式的特点
        (三)对已有实践方式的批判
    三、红绿联盟是践行生态社会主义的现实方法
        (一)红绿联盟的可能性
        (二)佩珀对红绿联盟停滞的分析
        (三)红绿联盟的现实推进
第五章 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评析与启示
    一、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体现
        (一)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
        (二)突显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价值观
        (三)提出了生态社会主义经济的理性增长
    二、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局限性
        (一)对无政府-工团主义片面肯定
        (二)乌托邦困境
    三、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对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
        (一)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以社会公平正义为目标协调好地区差异
        (三)以中国视域为基点树立起正确的环境义利观
        (四)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宗旨融入到五个文明的建设
结论
附录 :佩珀着作年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4)绿色政治理论及其对中国生态政治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背景和意义
    2.概念辨析
    3.国内外研究现状
    4.研究方法及可能性创新、不足之处
第1章 绿色政治理论起源
    1.1 绿色政治理论的现实背景
        1.1.1 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
        1.1.2 生态环境问题政治化
        1.1.3 生态政治运动的兴起
    1.2 绿色政治理论渊源
        1.2.1 浪漫主义思潮
        1.2.2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1.2.3 生态伦理学
第2章 绿色政治理论内涵
    2.1 理论核心思想
        2.1.1 人类非至上性思想
        2.1.2 生态整体主义思想
        2.1.3 生态正义思想
    2.2 主要理论流派
        2.2.1 生态资本主义
        2.2.2 生态无政府主义
        2.2.3 生态马克思主义
        2.2.4 生态女性主义
第3章 绿色政治理论评析
    3.1 生态资本主义的贡献与局限
        3.1.1 引导生态环境治理技术与政策创新
        3.1.2 环境治理技术与政策执行动力不足
    3.2 生态无政府主义的贡献与局限
        3.2.1 区域主义和基层民主建构人与自然关系新框架
        3.2.2 理论建构具有超前性和空想性
    3.3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贡献与局限
        3.3.1 批判生态危机政治经济制度根源
        3.3.2 对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变革力量认识不足
    3.4 生态女性主义的贡献与局限
        3.4.1 凸显生态环境治理中女性价值
        3.4.2 理论建构缺乏内部统一性
第4章 绿色政治理论对中国生态政治的启示
    4.1 培育生态整体意识
        4.1.1 平衡公众生态环境权利与义务意识
        4.1.2 统一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生态意识
        4.1.3 培育现代公民环境参与意识
    4.2 创新生态环境治理体制机制
        4.2.1 突破生态治理技术与政策瓶颈
        4.2.2 发展环境治理多主体体制
        4.2.3 构建政治宽容调节机制
    4.3 发展生态社会
        4.3.1 倡导生态理性
        4.3.2 扩大基层民主和社会自治
        4.3.3 培育社会主义生态价值体系
致谢
参考文献

(5)安德鲁多布森生态环境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价值
        1.1.1 选题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二、安德鲁·多布森思想理论渊源与基础
    2.1 安德鲁·多布森思想理论渊源
        2.1.1 安德鲁·多布森生态思想萌发背景
        2.1.2 安德鲁·多布森生态思想的内在动因
    2.2 安德鲁·多布森思想理论基础
        2.2.1 安德鲁·多布森对利奥波德生态整体主义思想的继承
        2.2.2 对强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的深层反思
三、安德鲁·多布森的生态主义概括
    3.1. 多布森生态主义的涵义
        3.1.1 生态主义是一种独立的意识形态
        3.1.2 生态主义的地球整体价值论
    3.2 生态主义与环境主义的辩证关系
        3.2.1 生态主义与环境主义的区别
        3.2.2 生态主义与环境主义的辩证分析
    3.3 多布森的绿色变革思维
        3.3.1 "必须物"与"欲望物"
        3.3.2 以绿色眼镜看待技术发展
        3.3.3 "生态区域主义"的建设构想
四、安德鲁·多布森的思想评述
    4.1 安德鲁多布森思想价值
    4.2 多布森思想局限性
        4.2.1 价值变革观缺失
        4.2.2 生态主义作为领导性主体意识形态的局限性
        4.2.3 "生态区域主义"构想的局限性
五、多布森生态主义思想的价值意义与启示
    5.1 本身理论的价值
    5.2 对于欧美发达国家的意义
        5.2.1 多布森所处时代发达国家生态现状
        5.2.2 发达国家(欧美)需要研究多布森生态意义的重要意义
        5.2.3 多布森生态思想对其今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5.3 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5.3.1 中国生态环境的现状
        5.3.2 中国需要研究多布森生态意义的必要性
        5.3.3 中国如何借鉴多布森生态思想
六、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德国绿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相关研究状况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系统分析法
        (三)个案研究法
第一章 德国绿党的成立和发展演变
    一、绿党兴起的背景及发展
        (一)绿党兴起的背景
        (二)绿党的产生
        (三)绿党的发展状况
    二、德国绿党的产生及发展
        (一)德国绿党的诞生
        (二)德国绿党兴起的原因
    三、德国绿党的发展演变
        (一)由绿色组织到新型政党
        (二)由地方议会到执政党
        (三)作为在野党的德国绿党
第二章 德国绿党的政治理论及政策
    一、德国绿党的政治理论
        (一)生态优先
        (二)社会责任感
        (三)基层民主
        (四)非暴力
    二、德国绿党的政策
        (一)环境政策方面
        (二)社会政策方面
        (三)经济政策方面
        (四)外交政策方面
    三、德国绿党政策的转向性
        (一)德国绿党政策转变的表现
        (二)德国绿党政策转变的原因
第三章 德国绿党的影响及展望
    一、对德国政党政治的影响
        (一)对德国原有政坛格局的改变
        (二)对传统政党的绿化
    二、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借鉴和启示
        (一)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性
        (二)德国绿党绿色政治理念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借鉴与启示
    三、对德国绿党的展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生态政治学理论综述及现实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态政治理论的起源:对人类工业文明的自然反思
    (一) 生态政治理论产生的背景
    (二) 生态政治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生态政治理论的启示:对我国政治和物质建设有借鉴意义
    (一) 生态政治理论对我国政治建设的启示
    (二) 生态政治理论对我国物质建设的启示

(8)西方国家的生态执政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方生态政治理念
二、西方国家的生态执政
三、结语

(9)重构当代中国政治生态的政治生态学智慧吸纳——基于近30年来中国学术界对政治生态学的理论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内政治生态学的学术研究进程逐渐聚焦于廉政生态建设研究
二、国内政治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为重构政治生态、建设廉政生态提供理论思维原则
    (一)坚持唯物辩证法原则
    (二)系统论、控制论的理论和方法
    (三)结构—功能理论和方法
    (四)比较研究方法
三、国内政治生态学研究成果具有科学价值和历史、现实价值
    (一)科学价值层面
    (二)历史价值层面
    (三)现实价值层面
四、当代中国重构政治生态的实践逻辑

(10)欧洲生态社会主义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欧洲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2.1 生态社会主义概述
        2.1.1 生态社会主义的产生
        2.1.2 生态社会主义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2.2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
        2.2.1 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2.2.2 批判资本主义的生态罪恶
        2.2.3 阐发解决生态问题的思路
    2.3 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
        2.3.1 马尔库塞对苏联马克思主义的批判
        2.3.2 马尔库塞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批判
    2.4 生态中心主义者的生态思想
        2.4.1 奥尔多·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
        2.4.2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
        2.4.3 阿伦·奈斯的深层生态学
第3章 欧洲生态社会主义形成的现实依据
    3.1 欧洲早期的生态扩张主义
        3.1.1 改变新大陆的生态环境
        3.1.2 威胁土着居民的身体健康
    3.2 欧洲的生态环境问题
        3.2.1 欧洲城市与工业的污染迹象
        3.2.2 英国遭遇的生态环境灾难
    3.3 “欧洲共产主义”的影响
        3.3.1 “欧洲共产主义”从兴起走向衰落
        3.3.2 “欧洲共产主义”各党对阶级结构的反思及战略
    3.4 欧洲绿色政治的推动
        3.4.1 新社会运动的兴起
        3.4.2 欧洲绿党的产生与发展
第4章 欧洲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4.1 欧洲生态社会主义的初步发展
        4.1.1 19世纪80年代的理论萌芽
        4.1.2 20世纪70年代的早期探索
        4.1.3 20世纪80年代的批判与重建
    4.2 欧洲生态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
        4.2.1 “红绿联盟”的生态社会主义
        4.2.2 激进的生态社会主义
        4.2.3 全球视域下的生态社会主义
第5章 欧洲生态社会主义的核心思想与理论分歧
    5.1 欧洲生态社会主义的核心思想
        5.1.1 实行生态经济,维护生态平衡
        5.1.2 社会主义没有失败,选择“第三条道路”
        5.1.3 反对生态帝国主义,坚持正义的道德原则
        5.1.4 超越资本主义工业文化,创建新的后工业文化
    5.2 欧洲生态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争论
        5.2.1 绿色历史唯物主义还是红色生态学
        5.2.2 马克思主义是否承认自然的极限
        5.2.3 适应自然还是支配自然
        5.2.4 生态中心主义还是人类中心主义
        5.2.5 生态自治主义还是生态社会主义
第6章 欧洲生态社会主义的评析及启示
    6.1 欧洲生态社会主义的评析
        6.1.1 欧洲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特点
        6.1.2 欧洲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缺陷
    6.2 欧洲生态社会主义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6.2.1 坚持环境正义的伦理思想
        6.2.2 加强防治腐败的政治力度
        6.2.3 倡导绿色消费的文化模式
        6.2.4 重视科技生态化发展方式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四、欧洲绿党绿色政治学理论评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对《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的解读[D]. 孙秀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2]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D]. 吕丹.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 2020(10)
  • [3]批判·建构与实践 ——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D]. 梅丽. 山东师范大学, 2018(02)
  • [4]绿色政治理论及其对中国生态政治的启示[D]. 沈汉章.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18(01)
  • [5]安德鲁多布森生态环境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杨昊楠. 内蒙古大学, 2017(09)
  • [6]德国绿党研究[D]. 李嘉茼. 西北师范大学, 2017(02)
  • [7]生态政治学理论综述及现实意义[J]. 陈宏亮,卞玲.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6(11)
  • [8]西方国家的生态执政评析[J]. 车辚.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6(03)
  • [9]重构当代中国政治生态的政治生态学智慧吸纳——基于近30年来中国学术界对政治生态学的理论探索[J]. 李斌雄,张银霞,兰洁.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 [10]欧洲生态社会主义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分析[D]. 廖婧. 吉林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欧洲绿党的绿色政治理论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