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林工企业实施转岗再就业工程的思考

对林工企业实施转岗再就业工程的思考

一、森工企业实施转岗分流和再就业工程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康利[1](2018)在《伊春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自全面停止木材主伐以来,伊春林区大量的林场(所)被撤并,随之产生大量的富余职工,解决富余职工转岗问题成为国有林区改革的重要任务。由于转岗职工转岗安置困难而就业岗位又十分有限,如何充分发挥转岗职工在转岗岗位的存在价值就变得十分重要。提高转岗职工的职业适应能力不但可以提高转岗职工个人及其家庭生活的幸福感,也积极促进着企业的发展和国有林区改革。本文在全面停伐背景下,以伊春林区转岗职工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职业适应能力的相关理论,以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的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伊春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在梳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从人口统计特征方面、职业特征方面以及职业适应能力五个维度出发,结合伊春林区转岗职工的特点设计伊春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调查问卷,通过实地调研了解伊春林区转岗职工概况,为伊春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的研究提供现实依据。通过问卷收回的统计数据和调研结果,了解了伊春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的总体水平,应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伊春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的差异性;运用主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伊春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回归模型。最后提出提高伊春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的对策和建议。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伊春林区转岗职工再就业形势严峻,转岗职工存在着就业观念落后、职业技能单一、就业收入低且不稳定、工作积极性差等问题。(2)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可知,伊春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水平相对较差,其中组织融合能力、工作沟通能力和职位转化能力是伊春林区转岗职工最欠缺的能力。(3)根据回归分析可知,人口统计变量与职业特征变量是影响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的重要因素,学习发展能力、工作沟通能力、组织融合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对伊春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都有正相关的影响,学习发展能力、工作沟通能力是伊春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4)根据调查结果和实证分析得出提高转岗职工适应能力的建议对策:提升转岗职工的职业素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改善组织工作环境、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

林红[2](2016)在《重点国有林区民生林业发展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把林业放在新常态的大格局中去,林业改革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科学把握、主动适应、全力服务新常态,实现林业新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林业发展要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总目标,以改善生态和民生为总任务,着力解决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充分释放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强大功能,为惠民生作贡献,全面提升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水平。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丰富,是改善生态民生的物质基础,在我国林业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民生林业是指把保障和改善林区群众的生存发展条件作为主线贯穿于林业改革发展的全过程,以政府为主导,以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尊重人的基本权利为前提,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的良好生存状态、发展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事业。重点国有林区发展民生林业,保生态、保民生,注重满足人民的生态需求和林产品需求,做到森林资源不破坏、国有资产不流失,保障和改善林区民生,让林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首先,本文系统分析了重点国有林区民生林业发展的相关研究现状,提出以民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理论、及福利经济学等为研究基础,利用国家林业局重点国有林区民生监测数据,分析了重点国有林区民生林业发展现状,并分析了发展民生林业的优势和劣势,发现其存在相关问题,并结合民生林业文献研究的相关成果,构建民生林业发展机制,以提高其民生林业的发展水平。其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首次运用投影寻踪模型,从收入与消费、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居民生活环境六个方面对重点国有林区民生林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鉴于教育、医疗卫生、居民生活环境所选取的具体指标更多是涉及政府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因此,这三个方面统一概括为服务民生。研究表明,重点国有林区民生林业发展水平四个维度的影响因素就业、收入、社会保障、服务民生对最终目标——民生林业发展作用效应分别为0.0736、0.1094、0.1916、0.2299,即服务民生是对民生林业发展水平所做贡献最大。再次,构建重点国有林区民生林业发展机制的框架。指出民生林业发展机制的目标、构成、机制运行机理、机制效果监督与保障,从职工转岗就业、收入增长、服务民生、社会保障四个方面构建重点国有林区民生林业发展机制,分析其相互关系,职工转岗就业是民生林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收入增长是民生林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服务民生是民生林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社会保障是民生林业发展的安全保证。各个因素之间通过彼此之间关联效应的有效联结,最终影响民生林业发展。进而分析了民生林业运行机制的效果及民生林业发展机制运行的监督保障。最后,以理论框架为指导,以投影寻踪模型的计量结果为依据,设计构建了重点国有林区民生林业发展的运行机制。分别从职工转岗就业、收入增长、服务民生、社会保障四个方面提出了构建职工转岗就业机制、收入增长长效机制、服务民生的工作机制、社会保障机制具有创新性、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发展民生林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本文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探索了提高重点国有林区民生林业发展水平的具体举措,对促进林区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重点国有林区的优势,保障和改善民生,践行生态文明发展战略思想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张国平[3](2011)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职工转岗分流问题的思考》文中认为基于《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启动实施后,产生的大量林业职工脱离原有的就业岗位转入其他岗位,影响到职工生活、社会稳定现象,分析实施再就业工程面临的主要问题:资金短缺;转岗职工再就业观念陈旧;转岗职工的技术单一、业务素质低;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落实比较困难。提出了实施再就业工程中的基本对策:加强宏观政策引导,提高对实施再就业工程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做好转产项目选择和论证,加大再就业工程投入力度;教育和引导下岗职工转变再就业的择业观念;建立和健全再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劳动力市场的建设。

曹文[4](2008)在《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社会财富加速积累,在物质文明进步的同时,我们痛苦地反思:我国的天然林资源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荒漠化扩大,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天然林在调节气候、防御自然灾害、保护国土生态安全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天然林资源这种明显的外部效应和公共产品的典型特征,客观上要求把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的建设资金纳入公共财政体系,确立以国家长期、稳定投入为主体的投资机制,这是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和强大动力。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逐步收缩生产建设职能,退出经营性和一般竞争性领域,把投资重点转到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这对于从根本上解决天保工程的资金需要是一个十分有利的机遇。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财政的供给保障能力。我国已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本文指大农业含林业)新阶段。国家通过资金和政策向农林倾斜,改善农林生产和生活条件,使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生态保护意识不断提高。确立天保工程建设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的资金投入政策,加快了林业生态建设的步伐,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进程。通过对天保工程进行评价分析:工程建设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生态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工程区社会经济状况有所改善。但是工程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工程设计方案存在先天缺陷、林区必要的基础设施缺乏资金投入、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低、木材替代产业发展缓慢和地方财政困难等。发达国家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普遍做法,是由政府对林业提供保护和支持,制定一套促进林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所不同的只是各国对林业保护和支持的程度、重点以及具体财政政策的选择上存在差异,但共同点是,各国均把林业作为公共财政重点支持的领域。这些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天保工程是一项具有综合性、长期性和公益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起一个与林业生态建设相适应的公共财政分配体系,形成持续稳定的投入机制,为加快林业特别是公益林业的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为林业生态建设特别是天保工程建设提供强大的财政支持。天保工程的资金投入机制自身就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林区的方方面面,这就需要我们不停地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天保工程投入的财政政策。

缪光平[5](2005)在《中国天然林资源保护政策评价与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政府部门专注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很少关心政策实施后的效果。政策评价也是我国林业政策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投资一千多个亿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多年来取得了什么效果,政策的实际效益和效率如何,有无达到预期政策目标,对这些问题的关注成为开展本研究的初衷。同时,在今天林业新政策大量出台和实施的情况下,也有必要科学诊断政策效果,为下一步政策走向提供依据。 由于政策评价在中国是个较新的学科,当前还没有评价林业政策所需的、相对系统的理论支撑,也缺乏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国外对政策评价的研究虽然比国内早,但大多集中于公共政策的评价领域,由于行业差异,其评价标准、模型、方法等还不适用于以生态效益为主的林业政策评价;在与林业有关联的政策评价方面,因各学者的出发点、注重问题的角度以及各地的具体情况不同,评价目标和评价标准的差异很大,其评价结果也大相径庭、悬殊很大。国内从事天保政策实际工作的同仁对天保政策的内容、运行过程、政策缺陷、运行效果等进行了一些研究,为后来者提供了一定的素材和分析基础,但总体上缺少严谨的分析、尤其缺少理论升华,所以对整个天保政策的运行情况就无法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 本研究在借鉴政策评价的一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分别从政策学、新制度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层面探讨了天保政策评价的理论基础,结合林业的行业特点和天保政策的实际,总结了天保政策评价的概念与作用,梳理了天保政策评价的不同类型。本研究分析了天保政策的评价目标,提出了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并进一步系统地构建了天保政策评价的指标体系。本研究运用分层抽样方法,结合天保任务量和区域分布,抽取了35个国有森工企业和44个天保县作为样本单位进行数据的调查统计,以此为基础,开展了天保政策方案评价、政策运行评价、政策影响(生态、社会和经济影响)评价和政策可接受程度评价。 天保政策方案评价表明,天保政策实施方案虽然比较全面系统地规划设计了政策框架以及具体内容,但其中还有许多需要改进之处,如对各政策主体与对象之间缺乏协调其政策目标差异的相关机制,忽视了对天保区集体林林权主体和其经营者的补偿,以及相关技术标准不够科学等。 天保政策执行评价表明,天保政策各方面均按政策方案规划顺利运行。天然林资源禁伐、限伐政策得到落实,天保区木材产量逐年下降;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制情况落实良好,生态公益林建设任务按政策规划圆满完成,部分国有林业职工由“砍树人”变成“种树人”、“护林人”;企业富余职工安置已经完成政策方案规划任务,但安置计划存在较大缺口,国有林区集体混岗职工已经成为富余职工安置

高发,孙富彬[6](2004)在《森工企业实施转岗分流和再就业工程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朝明[7](2004)在《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配合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中国的扶贫计划,已经推进了 10 多个年头,其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主要体现在农村反贫困行动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贫困人口由 20世纪 80 年代初的 2 亿多人,锐减到目前的 3000 万人左右。虽然如此,中国反贫困的任务仍是十分艰巨的。当前,贫困现象不仅表现在农村,而且随着体制转轨,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的重新组合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可避免,企业下岗职工人数和城市失业者数量都在逐年增加,城市就业压力不轻,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尚有相当困难,以贫困职工和城市长期下岗失业者以及部分农村流动人口为主体的城镇新贫困人群正在形成,原来不为人们关注的城镇贫困问题,正快速地凸显起来。政府、社会各界均已意识到城镇贫困问题的治理已迫在眉睫,中国扶贫事业面临新的情况和挑战。对此,我们必须对中国的贫困问题和反贫战略进行重新的反思和定位。本论文的研究正是基于中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双重转型”的背景,对骤然而起的城镇贫困问题进行经济、社会、人文、历史等多视角的深入考察和系统研究,即主要是从基本概念,贫困测度,致贫因素,反贫对策,目标和趋势以及国际比较上对城镇贫困问题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调查研究和认识分析。并力求通过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城镇反贫困战略体系,冀望能有助于缓解当前城镇贫困的蔓延,以便在继续推动改革深化的同时,统筹兼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尤其是切实维护好贫困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使他们能够分享到改革与发展的利益和成果,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论文共分 7 章,主要内容及观点如下:第一章,作为全论文的引论部分,开宗明义地提出了贯穿城镇贫困与反贫困研究思路的理论主线是人文关怀的精神,由此点明了本论文的研究主题和意义,并为后面各章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注入了灵魂和精髓。而全论文这个研究内核的提炼:一方面,是基于对经济学研究贫困的历史梳理,从而发现从古典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关于人的研究和人文关怀精神已经逐步地丢失。这样,对涉及到人的贫困问题及其治理,主流经济学建树不多。相反,始终以社会生产方式及其社会制度作为研究对象,以人类解放作为奋斗目标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地分析和深刻地洞见了自工业化以来资本主义社会贫困存在的根源,提出了解决资本主义社会贫困的制度变革方式,在这方面留下了宝贵的理论财富。这也正是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力对当前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与反贫困研究进行理论创新和制度建设的根本所在。因此,笔者在引论中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论断与邓小平共同富裕的思想为指针,重新诠释现代人文关怀精神,从而铸造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与反贫困研究的理论内核。另一方面,是基于对工业化社会以来反贫困的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要突破过去仅仅将贫困视为一种低经济收入和物质匮乏现象(当然这是贫困最基本的现象,但贫困的表现不止于此)的理解,扭转将反贫困囿 1 <WP=5>于临时性、施舍性的给钱送物的简单做法,提高扶贫的效果和效率,促使反贫困行动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人文化的轨道,必须张扬人文精神的旗帜(这也是当前一些国际机构将物质贫困上升为人类贫困来治理的理由所在)。这样,才能从经济、社会、人文等方面构建中国城镇反贫困的战略框架、政策体系和组织结构;这也为我们在后面各章的研究中提供了一个跨学科边缘交叉分析的理论框架。此外,引论部分还界定了众说纷纭的贫困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反贫困的要义,提出了关于贫困类型的划分,给出了测量贫困程度的指标体系;同时从文献的角度,重点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贫困学说和社会主义国家及其转型过程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以及经济学、社会学中关于贫困研究的代表性理论,并且确立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即框架结构。这一切为下文的分析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前提和学术准备。第二章,从现实客观的角度描述了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存在的状况。由于当前城镇贫困问题的突显,直接反映在城镇贫困人口构成的变化上。而说明这个变迁,我们运用了社会学关于社会分层的理论,分析了伴随着转型,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些享有资源占有的阶层出现了分化,中国社会分层呈现多元化的格局。在社会分层加剧的条件下,城镇贫困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为了识别这个变化的规模,探讨了尚无法统一的中国城镇贫困线标准,以及按照不同贫困线标准测算的城镇贫困人口规模,其中包括笔者提出的应把从农村进城的流动贫困人口估算在内的规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镇贫困人口的分布情况和生存状况,运用英国学者汤森关于“贫困三分法”的理论,将当前城镇贫困归结为界于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之间的“基本贫困”状态。最后,归纳出转型期城镇贫困的基本特征和社会影响。第三章,基于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转型背景,全面探讨了 20 世纪 90 年

刘志文[8](2001)在《长江上游地区天然林保护的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该项课题是关于长江上游地区天然林保护的政策研究。长江上游地区天然林长期遭受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已十分脆弱并继续恶化,对本地区和中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巨大威胁,因而保护长江上游地区天然林意义十分重大。该项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应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外部性理论、制度失灵理论、社会林业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等分析了天然林破坏的原因,并针对长江上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影响及存在问题,把它放在大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大系统中思考;应用社会林业理论和方法,从工程实施者(林场、森工企业和农民)利益出发,依靠他们以及政府的共同参与和配合,从社会和经济可行性方面综合决策,提出天然林保护的政策目标,设计天然林保护的相关政策体系(天然林保护的利益补偿政策、投入保障机制及政策、劳动力转产分流政策、林业管理体制改革及政策、退耕还林的途径与政策、群众参与机制及政策等),充分发挥政策的最大效用,完善天然林保护的制度安排,做到综合治理,标本兼治。 按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作为政策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基础。通过农产调查、林业企业(林场、林产公司)调查、政府行为调查,运用农村参与式评估(PRA)等方法,深入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进行调研,从长江上游地区天然林保护的背景分析入手,剖析了天然林资源破坏的原因和天保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障碍,提出了天然林保护的政策目标和政策措施。研究结果如下: 一、长江上游地区天然林破坏情况及其原因 通过对长江上游地区天然林的变迁分析,天然林破坏是长期过量采伐(采伐量大于生长量)的结果,尤以1912—1949年、1956—1966、1966—1976年、八十年代初期对天然林破坏最为严重,天然林进入了灾变时期。天然林破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1)人口急剧增长,毁林开垦,过度放牧;(2)重取轻予、重采轻造的林业政策及林业政策不稳定;(3)林区传统的“木头财政”;(4)国有林管理体制与国有林业企业政企不分、企事不分,企业社会负担过重,却要求企业自负盈亏,企业只有靠超额采伐弥补亏损和承担政府职能和社会职能;(5)在广大农村,农民从林业上基本不能获得收益,因此,他们不愿参加林业活动,他们生产的木材被林产公司低价收购,木材价格没有考虑造林成本,因而更新造林很困难;(6)林木采伐限额、林地用途管制执法效果差;(7)林业生产上供、产、销脱节,责、权、利分离;(8)市场失灵,如保护天然林带来的生态环境效益缺乏市场价格产生的外部性,长期以来木材价格偏低,林业比较效益低,天然林采伐和销售的利润绝大部分流向比较效益高的其他产业,使森林资源简单再生产难以为继,人工林经营由于高额税费和经济效益低,难以吸引社会投资:*)林区经济贫困也加剧了天然林过度开发和破坏;侧森林资源利用结构不合理,烧柴占了绝大部分,而且,森林采伐、木材加工等环节资源浪费严重;OD森林火灾、病虫鼠害和环境污染也在蚕食天然林;QD历史原因,如历史上各朝政府大兴土木、战争和帝国主义的掠夺。从更高层面分析,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是天然林破坏的宏观原因。国家为了加速工业化进程,农民为了尽快脱贫致富,地方政府为了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不惜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天然林乱砍滥伐,过量采伐,毁林开垦,破坏了天然林的更新能力,超越了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导致资源危机、生态环境危机和林业企业经济危困,大批林业职工下岗,林区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形成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之间的恶性循环。为此,党中央、国务院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果断决策,从 1998年 9月1日开始实施长江上游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 二。长江上游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障碍 通过深入实际进行实地调研,发现长江上游地区天保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障碍有:D天然林保护工程目标定位不准确。把天保工程区所有森林作为天然林实施禁伐,片面强调保护,完全忽视合理利用,而在退耕还林(草)中,片面强调经济效益,没有坚持“生态优先”原则;(2)天保工程使当地“木头财政”崩溃,财政收入大幅度减少,新的替代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培育缺乏资金、技术、政策支持;(3)森工企业转产分流面临众多困难。本来森工企业经营状况差,亏损严重,债务负担和社会负担沉重,天保工程的实施,木材产量的大幅度调减,使企业收入减少,大批职工需要转产分流,仅重庆、四)!【、云南、贵州四省(市)就需转产分流 18273!人。虽然天保工程有大量的营造林任务,国家也拨出巨额的财政资金支持,但是商品林建设和转产项目进展缓慢,面临既无资金,也无优惠政策,更缺乏人才、技术、机制优势。而且生态公益林营造任务完成以后,这部分栽树人又需要重新转产分流;N)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第二批进入天保工程的单位离退休职工和下岗职工未纳入社会统筹,他们的基本生活无法保障。由于天然林禁伐,林业企事业单位收入减少,拖欠职工工资现象严重,职工

傅宪章[9](1999)在《对实施再就业工程的思考》文中认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和国有企业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为此,应该从职工本身及其外界环境影响因素去实施再就业工程,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拓展就业渠道。

王清文[10](1999)在《国有森工企业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思考》文中指出在分析天保工程基本形势基础上,提出了实施天保工程的基本方略、保障举措和对策。

二、森工企业实施转岗分流和再就业工程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森工企业实施转岗分流和再就业工程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伊春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伊春林区
        2.1.2 转岗职工
        2.1.3 职业适应能力
    2.2 研究的基础理论
        2.2.1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
        2.2.2 大五人格理论
        2.2.3 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伊春林区转岗职工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伊春林区转岗职工整体现状
        3.1.1 转岗职工的数量情况
        3.1.2 转岗职工的转岗渠道
        3.1.3 转岗职工的转岗方向
        3.1.4 转岗职工的收入情况
    3.2 伊春林区转岗职工特点
        3.2.1 生产岗职工受影响最大
        3.2.2 森林管护经营岗是政府安置的主要岗位
        3.2.3 自谋岗位以林下经济为主
        3.2.4 收入水平低
    3.3 伊春林区转岗职工存在问题
        3.3.1 就业观念陈旧
        3.3.2 工作技能单一落后
        3.3.3 就业收入低且稳定性差
        3.3.4 工作积极性差
    3.4 本章小结
4 伊春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调查
    4.1 研究设计及过程
        4.1.1 问卷设计
        4.1.2 样本选取
        4.1.3 信效度检验
    4.2 问卷调查结果
        4.2.1 问卷调查结果的总体描述
        4.2.2 人口统计变量下调查结果描述
        4.2.3 职业特征变量下调查结果描述
    4.3 本章小结
5 伊春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实证研究
    5.1 研究假设
        5.1.1 变量选取
        5.1.2 理论模型
        5.1.3 提出假设
    5.2 构建伊春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多元回归模型
        5.2.1 多元回归分析方法
        5.2.2 统计性检验
        5.2.3 模型回归结果
    5.3 伊春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5.3.1 人口统计变量对职业适应能力影响显着
        5.3.2 各主成份变量对职业适应能力的影响有较大差异
        5.3.3 职业特征变量对职业适应能力有显着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提高伊春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6.1 提升转岗职工的职业素养
        6.1.1 完善组织培训机制
        6.1.2 提升专业技能
        6.1.3 通过反思经验总结提升自我
    6.2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6.2.1 搭建工作沟通桥梁
        6.2.2 与同事之间多沟通
        6.2.3 与领导之间多交流
    6.3 改善组织工作环境
        6.3.1 改善办公与生活环境
        6.3.2 营造公平民主的工作氛围
        6.3.3 提高组织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
    6.4 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
        6.4.1 加强对转岗职工的思想引导
        6.4.2 积极调适就业心态
        6.4.3 加强职业规划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重点国有林区民生林业发展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与创新之处
        1.5.1 技术路线
        1.5.2 创新之处
2 重点国有林区民生林业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研究范围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民生
        2.2.2 民生与林业相辅相成
        2.2.3 民生林业概念及特征
        2.2.4 民生林业的发展目标
        2.2.5 民生林业发展机制概念及分类
    2.3 生态林业、社会林业、民生林业的理论解析
        2.3.1 现代林业的基本经营模式——生态林业
        2.3.2 现代林业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林业
        2.3.3 现代林业的核心内容——民生林业
        2.3.4 生态林业与社会林业、民生林业的关系
    2.4 理论基础
        2.4.1 民生理论
        2.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3 生态经济理论
        2.4.4 福利经济学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重点国有林区民生林业发展现状
    3.1 重点国有林区自然概况
    3.2 重点国有林区民生林业的发展阶段
        3.2.1 木材过度利用阶段(1949-1977)
        3.2.2 多功能利用阶段(1978-1998)
        3.2.3 可持续利用阶段(1998-至今)
    3.3 重点国有林区民生林业发展的环境现状分析
        3.3.1 重点国有林区民生林业发展的资源环境分析
        3.3.2 重点国有林区民生林业发展的经济环境分析
        3.3.3 重点国有林区民生林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分析
    3.4 重点国有林区林业统计数据分析
        3.4.1 林业产业总产值
        3.4.2 重点国有林区单位人员情况
        3.4.3 林业民生工程投资情况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职工家庭视角的重点国有林区民生林业状况调查
    4.1 数据来源
        4.1.1 抽样方法与样本特征
        4.1.2 调查地点与样本分布
        4.1.3 调查内容
    4.2 重点国有林区收入与消费分析
        4.2.1 家庭收入状况
        4.2.2 山上林场和山下局址的家庭纯收入
        4.2.3 家庭生活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
        4.2.4 山上林场和山下局址的家庭生活消费状况
    4.3 重点国有林区的就业与工作状况
        4.3.1 年龄结构对就业状态的影响
        4.3.2 文化程度对就业状态的影响
        4.3.3 在职工作者的职业类型
    4.4 重点国有林区的教育状况
        4.4.1 居民教育水平
        4.4.2 子女的就学情况
    4.5 重点国有林区医疗卫生状况分析
        4.5.1 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4.5.2 居民健康的整体状况
        4.5.3 性别健康状况的差异
    4.6 重点国有林区居民生活环境分析
        4.6.1 家庭住房类型
        4.6.2 家庭饮用水情况调查
    4.7 重点国有林区社会保障状况
    4.8 本章小结
5 重点国有林区民生林业发展水平评价
    5.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5.2 评价指标确定原则
        5.2.1 系统性与层次性相统一
        5.2.2 科学性与完备性相结合
        5.2.3 动态性与稳定性相协调
    5.3 确立评价指标体系的依据
    5.4 民生林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5.5 评价指标解释
        5.5.1 收入与消费指标
        5.5.2 就业指标
        5.5.3 社会保障指标
        5.5.4 教育指标
        5.5.5 医疗卫生指标
        5.5.6 居住环境指标
    5.6 基于PPE的国有林区民生林业发展水平评价
        5.6.1 投影寻踪理论
        5.6.2 粒子群算法
        5.6.3 指标体系信度分析
        5.6.4 民生林业发展水平评价的投影寻踪模型构建
    5.7 本章小结
6 重点国有林区民生林业发展机制的框架设计
    6.1 民生林业发展机制设计的指导思想
    6.2 发展机制设计的原则
        6.2.1 可持续性原则
        6.2.2 公平性原则
        6.2.3 民本主线原则
        6.2.4 可操作性原则
    6.3 发展机制设计的主要目标
        6.3.1 多渠道解决就业问题
        6.3.2 多措并举增加职工收入
        6.3.3 建设民生型政府
        6.3.4 保持林区社会公平
    6.4 发展机制的主要构成
        6.4.1 职工转岗就业机制是民生林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6.4.2 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是民生林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6.4.3 服务民生的工作机制是民生林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6.4.4 社会保障机制是民生林业发展的安全保证
    6.5 发展机制的运行机理
        6.5.1 各机制间的耦合机理分析
        6.5.2 民生林业发展机制运行机理
    6.6 机制运行的效果及监督保障
        6.6.1 机制运行的效果
        6.6.2 机制运行的监督保障
    6.7 本章小结
7 重点国有林区民生林业发展的基础机制
    7.1 职工转岗就业机制
        7.1.1 职工转岗就业机制的目标
        7.1.2 职工转岗就业机制的构成
        7.1.3 职工转岗就业的社会环境
        7.1.4 实施职工转岗就业工程的保障条件
    7.2 收入增长长效机制
        7.2.1 收入增长长效机制的目标
        7.2.2 收入增长长效机制的构成
        7.2.3 收入增长长效机制的外部运行保障
        7.2.4 收入增长长效机制的内部运行保障
    7.3 本章小结
8 重点国有林区民生林业发展的保障机制
    8.1 服务民生工作机制
        8.1.1 服务民生工作机制的主要目标
        8.1.2 服务民生工作机制的构成
        8.1.3 服务民生工作机制的运行保障
    8.2 健全社会保障机制
        8.2.1 社会保障机制的主要目标
        8.2.2 社会保障机制构建的突破口
        8.2.3 社会保障机制的运行
    8.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3)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职工转岗分流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实施再就业工程面临的主要问题
2 实施再就业工程中的基本对策
    2.1 提高对实施再就业工程重要性的认识
    2.2 切实做好转产项目选择和论证
    2.3 加大再就业工程投入力度
    2.4 教育和引导下岗职工转变再就业的择业观念
    2.5 建立和健全再就业服务体系

(4)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合评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2.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本文研究思路与体系结构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创新之处
        1.3.4 研究方法
        1.3.5 研究技术路线
2 我国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背景分析
    2.1 我国天然林资源概况
        2.1.1 我国天然林资源的规模与分布
        2.1.2 我国天然林资源的特点
    2.2 生态环境危机的出现
        2.2.1 我国森林资源破坏比较严重
        2.2.2 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2.3 天然林资源破坏的原因分析
        2.3.1 人口急剧增长和毁林开垦
        2.3.2 对森林认识的偏差
        2.3.3 山区老百姓生活贫困
        2.3.4 以木材生产为主的政策导向失误
        2.3.5 市场失灵的存在
        2.3.6 森林火灾、森林病虫鼠害与环境污染
    2.4 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区的经济和社会状况
        2.4.1 林区森林资源枯竭,经济陷入困境
        2.4.2 林区社会发展出现困难
    2.5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启动
        2.5.1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目标和特点
        2.5.2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重点
        2.5.3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内容
3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纳入公共财政体系的理论分析
    3.1 天然林资源的经济学特征
        3.1.1 天然林资源作为环境要素的价值
        3.1.2 天然林资源的外部性
        3.1.3 天然林资源的公共物品特征
    3.2 天然林保护纳入公共财政体制的理论必然性
        3.2.1 公共财政—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经济行为
        3.2.2 天然林保护纳入公共财政体制的必然性分析
        3.2.3 国家要从宏观层次上支持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
        3.2.4 对营林造林者给予财政支持是国际社会的普遍经验
    3.3 积极财政政策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提供资金保障
        3.3.1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宏观经济背景分析
        3.3.2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容
        3.3.3 积极财政政策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提供了财力支撑
        3.3.4 中央财政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资金供给能力不断提高
        3.3.5 公共财政的构建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提供了财政支持
4 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投入的财政政策分析
    4.1 公共财政对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资金投入政策设计
        4.1.1 公共财政对天然林保护工程投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4.1.2 公共财政对天然林保护工程投入要素的确立
    4.2 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投入的财政政策宏观分析
        4.2.1 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财政资金支出总量分析
        4.2.2 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财政资金支出结构分析
    4.3 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财政资金支出的区域分析
        4.3.1 长江中游、黄河中上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财政资金支出规模和标准
        4.3.2 东北、内蒙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财政资金支出规模和标准
    4.4 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财政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完善
        4.4.1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森工企业职工“四险”补助和混岗职工安置的财政政策
        4.4.2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森工企业金融机构债务免除的财政政策
5 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财政政策评价
    5.1 天然林保护的财政政策的目标定位分析
        5.1.1 公共财政支持天然林保护的目标
        5.1.2 天然林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型
    5.2 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5.2.1 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效益的总体评价
        5.2.2 天然林保护工程县的生态效益评价
        5.2.3 国有重点森工企业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生态效益评价
    5.3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社会效益评价
        5.3.1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县的社会效益
        5.3.2 国有重点森工企业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社会效益
    5.4 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经济效益评价
        5.4.1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县的经济效益
        5.4.2 国有重点森工企业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经济效益
    5.5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
        5.5.1 地方配套资金难以到位,工程建设成为中央财政的长期负担
        5.5.2 后续产业缺乏有效引导,尚未形成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5.5.3 工程投资选择静态标准不合理
        5.5.4 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5.5.5 工程方案中遗漏项目较多,缺乏党政工青妇等管理人员工资
        5.5.6 企业办社会负担沉重,经济发展步履艰难
6 国外森林资源保护的财政政策分析与经验借鉴
    6.1 保护森林的公共财政支出政策的比较
        6.1.1 发达国家与森林相关的公共财政支出政策
        6.1.2 发展中国家的林业财政政策
    6.2 保护森林资源的税收政策的比较
        6.2.1 发达国家的林业税收政策
        6.2.2 发展中国家的林业税收政策
    6.3 保护森林的财政专项补助政策
        6.3.1 发达国家财政专项补助政策
        6.3.2 发展中国家财政专项补助政策
    6.4 政府性收费与基金政策
        6.4.1 美国的林业基金政策
        6.4.2 德国的森林灾害补助措施
        6.4.3 英国的林业基金政策
        6.4.4 日本的造林补助政策
        6.4.5 瑞典的林业基金制度
    6.5 国外林业财政政策的共性与特性分析
    6.6 国外林业财政政策的经验与借鉴
        6.6.1 国外林业财政政策的经验总结
        6.6.2 国外林业财政政策的借鉴
7 案例研究:小陇山实施天保工程财政投资绩效分析
    7.1 小陇山林区基本概况
        7.1.1 自然地理状况
        7.1.2 社会经济状况
        7.1.3 森林资源状况
        7.1.4 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
    7.2 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执行情况
        7.2.1 木材产量调减
        7.2.2 森林资源管护任务加大
        7.2.3 森林资源面积、蓄积增加
        7.2.4 育苗面积扩大,出圃苗木增加
        7.2.5 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确保了资金使用足额到位
    7.3 小陇山林区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7.3.1 建立适应工程管理需要的干部队伍和新的管理体制
        7.3.2 建立了森林资源管理管护机制
        7.3.3 积极培育林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妥善分流安置富余职工
        7.3.4 实行了会计委派制、资金报账制和内部审计制,确保资金使用效果
    7.4 小陇山林区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财政投入绩效分析
        7.4.1 全局实现了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战略性转变
        7.4.2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增加
        7.4.3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7.4.4 职工分流安置稳步推进,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8 完善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投入政策建议
    8.1 公共财政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资金投入对策
        8.1.1 加大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投入和政策扶持
        8.1.2 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地方财政补偿
        8.1.3 公共财政要及时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农民的利益补偿
        8.1.4 公共财政按照分类经营原则对林场、森工企业进行支持
        8.1.5 公共财政要大力支持公益林的建设,建立政府赎买公益林制度
        8.1.6 公共财政要扶持商品林的生产
    8.2 加大长江、黄河上游贫困山区政府扶贫力度的政策建议
        8.2.1 抓好工程的规划设计,因地制宜进行分类经营
        8.2.2 加大扶贫力度,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
        8.2.3 加快工程区贫困山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8.2.4 对贫困山区实行特殊的补偿政策
        8.2.5 把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和消除贫困结合起来
        8.2.6 鼓励全社会参与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中转产项目和扶贫开发
        8.2.7 坚持天然林保护与扶贫移民搬迁相结合
    8.3 加大政府对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8.3.1 建立和完善林业科研和科技推广体系
        8.3.2 健全和完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
    8.4 拓宽社会资金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投入以及加强资金监管
        8.4.1 调整信贷政策,加大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转产项目的扶持力度
        8.4.2 完善天保工程的保险制度,保证工程稳健运行
        8.4.3 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项目资金运营的监管和稽查
9 结论与讨论
附表1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森工企业金融机构债务免除情况表(第一批)
附表2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森工企业金触机构债务免除情况(第二批)
参考文献
获奖成果目录清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5)中国天然林资源保护政策评价与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目的
        1.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2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政策评价的研究进展情况
        1.2.2 关于天保政策评价的实践
        1.2.3 文献综述结论
    1.3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及论文结构安排
    1.4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2 天保政策评价理论基础
    2.1 政策及政策评价相关理论
        2.1.1 政策学
        2.1.2 新制度经济学
        2.1.3 福利经济学
    2.2 天保政策评价的理论认识
        2.2.1 天保政策评价的界定
        2.2.2 天保政策评价作用
        2.2.3 天保政策评价类型
    2.3 天保政策目标及主要内容
        2.3.1 天然林资源的重要作用及天保政策出台背景
        2.3.2 天保政策目标与主要内容
3 天保政策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3.1 天保政策评价方法
        3.1.1 定性评价方法
        3.1.2 定量评价方法
        3.1.3 本研究采用的主要评价分析方法
    3.2 天保政策评价指标体系
        3.2.1 本研究对天保政策开展评价的主要内容
        3.2.2 天保政策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
        3.2.3 天保政策评价指标体系
    3.3 数据来源及误差分析
        3.3.1 数据来源
        3.3.2 样本的选择与分布
        3.3.3 样本的基础情况
        3.3.4 误差分析
4 天保政策评价
    4.1 天保工程政策方案评价
        4.1.1 缺乏对政策相关各方目标差异的协调
        4.1.2 忽视了对天保区集体林权主体及其经营者的补偿
        4.1.3 方案中相关技术标准不够科学
        4.1.4 天保政策方案评价小结
    4.2 天保政策执行评价
        4.2.1 森林资源管护与培育情况
        4.2.2 职工分流安置与基本养老保险情况
        4.2.3 天保资金的收支及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4.2.4 政策运行评价小结与分析
    4.3 天保政策生态影响评价
        4.3.1 森林资源与植被变化
        4.3.2 森林蓄积与林分质量变化
        4.3.3 水土流失控制情况
        4.3.4 涵养水源能力情况
        4.3.5 生物多样性明显增长
        4.3.6 生态影响评价小结与分析
    4.4 天保政策社会影响评价
        4.4.1 对社会各界生态环境意识的影响
        4.4.2 对林业建设主导任务的影响
        4.4.3 对促进林区和谐社会的影响
        4.4.4 对林区人口、群众生活方式和贫困问题的影响
        4.4.5 对林业职工数量和职工从业结构的影响
        4.4.6 企业职工老有所养等社会保障方面的影响
        4.4.7 对社会投资林业积极性的影响
        4.4.8 社会影响评价小结与分析
    4.5 天保政策经济影响评价
        4.5.1 森林资源利用效率变化情况
        4.5.2 对地方财政和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4.5.3 对林区产业结构的影响
        4.5.4 对森工企业的影响
        4.5.5 对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
        4.5.6 对林区职工和农民收入的影响
        4.5.7 对林区经济成分的影响
        4.5.8 对国内木材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4.5.9 经济影响评价小结与分析
    4.6 天保政策的可接受程度评价
        4.6.1 天保政策所提供的信息及其强度
        4.6.2 与政策影响对象协商的努力程度
        4.6.3 政策方案的选择余地
        4.6.4 政策手段的试行期
        4.6.5 与己有林业政策体系的协调性
    4.7 天保政策评价结论
5 天保政策问题分析及建议
    5.1 天保政策问题分析
        5.1.1 天保政策实施前沉淀下来的问题
        5.1.2 政策方案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5.1.3 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5.2 促进天保政策良性运行的思路
    5.3 政策建议
        5.3.1 彻底改革国有林管理体制,界定政府与企业的职责
        5.3.2 调整天保政策方案
6 结论与讨论
    6.1 全文总结
    6.2 本研究的贡献点
    6.3 本文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7 参考文献
8 附录
9 个人简介
10 导师简介
11 在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学术成果
12 致谢

(7)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论
    1.1 研究的主题和意义:反贫困——经济学的人文关怀
        1.1.1 叩问千年贫困:自然之物抑或社会“怪物”
        1.1.2 经济学的追寻:治理贫困与人文关怀
    1.2 若干基本范畴的诠释和辨析
        1.2.1 贫困的涵义和分类
        1.2.2 贫困的测量及其标准
        1.2.3 “反贫困”的释义
    1.3 理论回顾与研究方法
        1.3.1 主要贫困理论文献述评
        1.3.2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第二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的现状:规模、分布与特征
    2.1 中国转型期社会分层的嬗变与城镇贫困人口的变迁
        2.1.1 转型时期社会阶层分化的基本状况
        2.1.2 转型时期城镇贫困人口构成的变迁
    2.2 当前中国城镇贫困的识别与规模
        2.2.1 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识别标准
        2.2.2 关于城镇贫困人口规模的各种估计
    2.3 当前中国城镇人口的分布与生存状态
        2.3.1 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分布情况
        2.3.2 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状态
    2.4 转型期城镇贫困的主要特征与社会影响
        2.4.1 城镇贫困的主要特征
        2.4.2 城镇贫困存在的社会影响
第三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的致因分析
    3.1 背景分析:体制转轨与社会转型
        3.1.1 “转型”的涵义与中国转型的过程
        3.1.2 城镇贫困:一个转型进程中的问题
    3.2 支配城镇贫困变化的三大因素: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失业状况
        3.2.1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与城镇贫困显露
        3.2.2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失业与城镇贫困
    3.3 制约城镇贫困发生的若干社会环境与个人因素分析
        3.3.1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对城镇贫困的影响
        3.3.2 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镇贫困问题
        3.3.3 新型社会保障体制建立滞后与城镇贫困
        3.3.4 人力资本脆弱性对城镇贫困深化的原因分析
    3.4 城镇贫困运行的沼泽地:城镇贫困陷阱解读
第四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指导思想与战略构架
    4.1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
        4.1.1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指导思想
        4.1.2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基本方针
    4.2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基本构架
    4.3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推进阶段
        4.3.1 对 21 世纪前期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走势的基本判断
        4.3.2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推进阶段
    4.4 中国农村扶贫与城镇反贫困的比较与整合
        4.4.1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主要成就及其特点
        4.4.2 中国农村扶贫战略的政策措施及其绩效评析
        4.4.3 中国城镇反贫困与农村扶贫的比较整合
第五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模式选择(Ⅰ)——经济战略类型
    5.1 加强宏观调控与城镇反贫困
        5.1.1 中国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宏观经济波动对城镇贫困的影响
        5.1.2 中国城镇反贫困的宏观经济政策
    5.2 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反贫困
        5.2.1 东、西部地区经济互动中的反贫困透视
        5.2.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城镇反贫困政策选择:以西部城市为例。
    5.3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城镇反贫困
        5.3.1 继续推进国企改革在城镇反贫困中的战略位置
        5.3.2 困境与突围:国企改革攻坚初见成效
        5.3.3 探索和建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推进城镇减贫的良性互动机制
    5.4 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与城镇反贫困
        5.4.1 基于反贫困的分析:分配中的效率与平等
        5.4.2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与缓解贫困的政策框架
    5.5 充分扩大就业与城镇反贫困
        5.5.1 反失业支撑城镇反贫困的理论定位
        5.5.2 城镇反贫困战略中的就业政策组合
第六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战略的
    模式选择(Ⅱ)——综合战略类型
    6.1 可持续发展中的城镇反贫困
        6.1.1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检视
        6.1.2 一个现实的研判——中国矿产资源枯竭城市的贫困问题及其治理
    6.2 中国城镇化发展与城镇反贫困
        6.2.1 中国城镇反贫困的一个重大思路:综合协调发展、多元复合型城镇化模式的选择
        6.2.2 发展多元复合型城镇化模式与防止流动性边缘贫困的蔓延
        6.2.3 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与有效治理城市失业性贫困
    6.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与城镇反贫困
        6.3.1 中国城镇反贫困的保障制度设计及政策工具
        6.3.2 中国城镇反贫困保障制度及政策的调整和完善
    6.4 人力资本积累与城镇反贫困
        6.4.1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 概念及其投资要素
        6.4.2 增加人力资本积累,缓解城镇贫困的政策设计
第七章 国际城市反贫困的经验与启示
    7.1 世界贫困的共同性与特殊性
    7.2 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反贫困及其制度安排
        7.2.1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济贫方案
        7.2.2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反贫安排
        7.2.3 法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家庭及公共救助方案
        7.2.4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中以立法为基础的社会照顾体系
        7.2.5 日本社会保障制度中国家救助的宗旨与内容
        7.2.6 西方发达国家的“贫困线”(Poverty Line)制度
    7.3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反贫困行动
        7.3.1 发展中国家城市贫困的状况及其特征
        7.3.2 发展中国家城市反贫困的战略模式及其政策取向
    7.4 经济转型国家城市反贫困的对策
        7.4.1 经济制度向市场化和私有化激进转变过程中的贫困问题
        7.4.2 应对贫困:转型调整与制度重建
    7.5 经验与启示
        7.5.1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概括
        7.5.2 发展中国家的艰难探索
        7.5.3 转型国家的应急反应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8)长江上游地区天然林保护的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文献综述
上篇 理论篇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研究的问题和目标
        第二节 森林资源与环境经济问题研究的最新进展
        第三节 研究的视野和思路
        第四节 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第二章 天然林保护政策设计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二节 外部性理论
        第三节 制度失灵理论
        第四节 社会林业理论
        第五节 政策学理论
        第六节 生态经济学理论
        第七节 天然林保护有关的自然科学理论
中篇 实证篇
    第三章 长江上游地区天然林保护的背景分析
        第一节 长江上游地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第二节 长江上游地区天保工程区资源现状
        第三节 长江上游地区社会经济状况
        第四节 长江上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概述
    第四章 长江上游地区天然林破坏情况及其原因
        第一节 长江上游地区森林(天然林)的破坏情况
        第二节 天然林破坏的原因
    第五章 长江上游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长江上游地区天保工程的实施现状
        第二节 长江上游地区天保工程实施中存在问题及影响
        第三节 天然林保护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第四节 长江上游地区实施天保工程的障碍因素分析
下篇 政策篇
    第六章 长江上游地区天然林保护的政策目标及评价
        第一节 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型
        第二节 长江上游地区天然林保护的政策目标定位
        第三节 天然林保护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
    第七章 林业管理体制改革及政策
        第一节 完善林业产权制度及其市场体系
        第二节 我国国有林管理体制改革及政策
        第三节 建立和完善天然林保护的群众参与机制及政策
    第八章 天然林保护的投入与利益机制及政策
        第一节 长江上游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投入与利益补偿机制框架设计
        第二节 长江上游地区天然林保护利益补偿及政策建议
        第三节 长江上游贫困山区天然林保护的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
    第九章 长江上游地区天保工程中林业劳动力转产分流政策
        第一节 天保工程中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和特点
        第二节 长江上游地区林业劳动力转移的途径与政策
    第十章 长江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草)的途径与政策
        第一节 退耕还林(草)是长江上游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 长江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草)模式
        第三节 搞好长江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草)的政策建议
    第十一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运用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运用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对实施再就业工程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实施再就业工程的重要性
    1.实施再就业工程是国有企业改革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途径。
    2.实施再就业工程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基本前提。
    3.实施再就业工程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力求发展的必要保证。
二、实施再就业工程的难点分析
    1.富余人员和下岗职工数量众多, 再就业压力大。
    2.下岗职工的自身因素给再就业工程的实施带来的障碍。
    3.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矛盾也是再就业工程顺利实施的障碍。
    4.资金的短缺亦加大了再就业工程实施的难度。
三、实施再就业工程的基本思路及其对策选择

四、森工企业实施转岗分流和再就业工程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伊春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研究[D]. 康利.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 [2]重点国有林区民生林业发展机制研究[D]. 林红. 东北林业大学, 2016(02)
  • [3]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职工转岗分流问题的思考[J]. 张国平. 中国林业经济, 2011(06)
  • [4]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财政政策研究[D]. 曹文.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7)
  • [5]中国天然林资源保护政策评价与分析研究[D]. 缪光平. 北京林业大学, 2005(05)
  • [6]森工企业实施转岗分流和再就业工程的思考[J]. 高发,孙富彬. 中国林业, 2004(01)
  • [7]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D]. 王朝明. 西南财经大学, 2004(04)
  • [8]长江上游地区天然林保护的政策研究[D]. 刘志文. 西南农业大学, 2001(01)
  • [9]对实施再就业工程的思考[J]. 傅宪章. 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9(06)
  • [10]国有森工企业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思考[J]. 王清文. 林业建设, 1999(04)

标签:;  ;  ;  ;  ;  

对林工企业实施转岗再就业工程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