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网络德育”研究基地

中南大学“网络德育”研究基地

一、中南大学“网络德育”研究基地(论文文献综述)

余勇[1](2021)在《人的异化与复归:中学生网络德育“人学空场”问题探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学生网络德育出现"人学空场"问题,根源在于人本教育的缺失从而造成人的异化:将人工具化而无视人的个体性,将人抽象化而无视人的具体性,将人同塑化而无视人的主体性。突破这一困境,必须要坚持马克思的人学理念以求得人性的复归:在德育目标的制定上,以人为本从而复归人性;在德育内容的选择上,"引人入胜"从而复归生活;在德育过程的实施中,"因人而异"从而复归个体。

钟彩云[2](2018)在《教育部教育学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6-2015)文献计量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从成立之初就旨在成为引领我国人文社会学科学术研究与理论攻关的重要阵地。教育学科重点研究基地长期以来汇聚了学科领域内的知名学者与专家,聚焦研究学科领域重大理论、现实问题,对于教育学学科理论新生、教育实践工作理论指导突破都产生了功不可没的影响与作用。本研究以教育学科重点研究基地2006年至2015年间重大项目的申请人为研究对象,运用数理统计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采用SPSS20.0作为分析软件,对十年间重大项目的年度数量变化、项目分布走向、项下发文的学生生产力与学术影响力、项目申请人发文合作情况与科研产出数量及科研产出影响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并用统计分析数据,对作者群的基础构成及差异进行了深度描述,以期揭示教育学科十年来的理论研究走向及学科带头人构成形态。论文对十年间教育学科重大项目进行全样本分析,计量分析项目合计163项,作者179人,严格按照统计学的计量分析要求,聚焦论文研究目标与待答问题,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群体地域性分布明显,各研究基地的研究人员主要是以重点研究基地所在的地区向周边散开,年龄主要集中于50、60年代以男性居多,学历结构单一博士为主;2、该群体发文合着率与绝对发文量、h指数之间并没有显着地相关性,与相对发文量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并且觉得部分研究人员都具备教育学科背景,并且同时拥有多学科背景;3、该群体发文量不仅项目之外还是项下发文量,质量都相对较高。

谭晓玲[3](2017)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简称“工程”)是站在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实施的一项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实施工程十多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方力量的坚持和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普遍的认可,巩固了马克思主义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进一步繁荣发展了哲学社会科学,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可靠的保障。本论文以工程实施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过程,详细阐述工程实施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整体客观评价工程实施状况,从中总结经验与不足,以期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实施有所启示。论文共分10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本选题的研究述评,论文的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思路、方法及基本框架,并对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做了说明。第一章主要分析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分析工程实施的社会历史背景基础上,重点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巩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等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二章主要是整体介绍实施工程建立的组织机构和形成的运行机制情况。具体从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课题组等四个层面阐述组织机构的建立,并从项目、基地、团队这三方面的建设揭示工程所形成的运行机制。第三章主要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进程。根据工程实施过程中党中央召开的具有标志性的相关会议,着重从实施工程的提出部署、全面展开、全面推进及深入推进四个阶段对其历程进行系统梳理。第四章至第八章全面系统具体阐述实施工程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其中,第四章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及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两方面,阐述了实施工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第五章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学科建设依托机构、学科建设情况调研、学科高端学术平台、学科领航与支撑等五个方面,全面阐述具有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第六章从总体部署、编写成果、出版及使用、编写特点四个方面阐述工程立体化教材体系的形成;第七章从举办高层次报告会、开展学术研讨会、开展国情调研、进行国外考察、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等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第八章从理论读物和主流媒体平台两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宣传。第九章论述了十多年来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本章主要通过调查问卷中所体现出来的信息,在总结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工程实施中存在的转化运用、宣传普及不够等不足及原因,为下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工作提供借鉴。结束语部分主要是对进一步推进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进行探索性思考,即从保持工程的常态化、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引领“四大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设性思考。

杨涛[4](2014)在《永州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摘要:道德素质作为人们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既包含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又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良好道德素质是个人成长成才的基本条件,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助推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力保障,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巨大动力。大学生作为公民的一个知识群体,其思想更加活跃,其行为的影响更加广泛,其道德的养成显得尤为重要。文化由人创造,人是文化发展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要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必须继承本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中的精华为学生修身主体内容,既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的过程中提升涵养和素质,又让学生在接触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传承文明,这对于文化传承和道德修养不失为一种双赢举措,也是文化育人的应有之意。根据对永州市三所高校的调查,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中也存在许多诸如理想追求淡化、自我意识膨胀、知行脱节严重等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加强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尤为紧迫。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永州作为一个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远古的舜文化、唐时的柳文化、宋期的濂溪文化、近代的红色文化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永州地方文化资源对于大学生道德素质提高是相当切合的。它能用孝感天下的舜文化弥补大学生在德孝上的缺失;用惜民爱民的柳文化增强大学生的民本情怀;用廉政高尚的理学文化去引导大学生守诚践廉;以红色文化为内涵助推大学生积极进取,这些都极具针对性。永州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研究永州文化在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中的运用具有特殊意义。地方文化作为区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大传统文化指导下的个性文化。永州作为中华大地上的一个内陆市区,永州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永州地方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多元一体”的关系,永州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是个体与总体的关系。二是永州文化与中华文化“相互依赖”,没有中华文化的传承,就没有永州文化;同时没有永州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也少了一份风采。可以这样比喻,中华文化是根,区域文化是叶。没有根深蒂固,也就难有枝繁叶茂。三是“互相促进”的关系,永州文化与中华文化既尤如母子,也如同兄弟。区域文化发展了,中华文化也发展了;中华文化发展了,永州文化也会随之增添新内容。四是“整合创新”的关系,永州文化离开了中华文化的整合或者是其它区域文化的补充,就会显得单薄;中华文化缺少对永州优良文化的研究和整合,也是中华文化的缺失。永州文化需要与中华传统文化碰撞才能融合出新质文化,而中华传统文化也应该与区域文化整合兼容才能焕发新的光彩。这正是中华灿烂文化得以传承、永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诚然,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路径是多种多样的,而以文化资源去教育、去影响、去趋同大学生的素质,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十分有效可行。永州及永州地区高校在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中,通过深化认识、建设平台、典型带动等方式有意识地加强地方文化资源进校园工作,收到良好成效。其做法具有借鉴意义。一是注重课内与课外结合;二是注重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三是注重典型与群体互动;四是注重研学践兼顾。全国各地高校可以永州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实践,在具体操作上可考虑利用舜文化资源,推行感恩教育;利用柳文化资源,推行民本教育;利用濂溪文化资源,推行廉洁教育;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推行理想信念教育。

曾长秋,李盼强[5](2013)在《回顾与展望:1999~2011年中国网络德育研究综述》文中指出网络德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领域,并逐渐发展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的一门主要分支学科。为了推进网络德育学科的快速发展,回顾已有研究成果,运用文献计量法对网络德育从产生到现在所有收录于中国知网(CNKI)及中国数字图书馆中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文献分析。根据检索到的文献,归纳出网络德育的萌芽孕育、产生与发展和发展徘徊三个阶段,总结了网络德育研究的一些领域和重点内容,科学地展望未来网络德育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推进网络德育科学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王中军[6](2010)在《网络文明建设中网民自律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们已经进入网络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已经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的集散地,成为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大学生几乎都是网民,他们把互联网作为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的主要渠道,网络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广泛,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课题。网络文明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网络文化的必然要求,网民的自律意识培育又是虚拟环境中建设网络文明的核心要素所在。调查发现,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网络行为主体和行业者的行为失范现象日趋严重,对整个网络虚拟社会包括对现实社会的文明冲击愈发明显,对网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尽管一些法律和规定相继出台,但网络文明的建设任务仍显得十分繁重。网络文明建设的急需与呼唤是网络先进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是促进网民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迫切需要。加强网络文明建设中网民的自律培育已经摆在了各级政府、社会及专家学者面前的重大研究课题。本文从界定网络文明和自律培育等基本概念出发,以分析网络文明与网民自律培育的内在联系为逻辑起点,以对大学生这一网络行为主体的实然调查与应然分析为中介,综合应用思想政治教育学、道德心理学、网络伦理学以及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对网络文明中的自律培育机制和实施对策进行系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探究,在理性思辨中获得研究结论,并以此作为研究的逻辑终点。调查研究认为,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关键取决于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高低和自律意识和能力的培育。自律是实现他律的基础和归宿,是网络道德规范的最高境界,加强网民自律培育是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研究认为,网民自律培育,就是指通过采取具体的措施、规范和引导网民,使网民深刻理解、充分认同、自觉遵守并积极践行网络行为规范和网络文明行为准则,这是一个思想认知与情感认同、道德习惯与道德意志、外在约束与内在自觉相结合、相促进、相统一的实践过程。为了有效果地进行网民自律培育,必须根据自律培育的客观规律办事。自律培育机制是网络文明建设中主体自律行为形成规律在运行方式上的体现。研究认为,针对大学生网民来说,需要三种机制的协同,即主体能动决定机制、道德价值选择机制以及外部因素推动机制。其中主体能动决定是根基,道德价值选择是核心,外部因素推动是借力。网络文明建设的能动体是人,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他们的思想、行为的形成与发展变化,都必然受到人性这一深层次因素的潜在制约。所以,网络文明建设中网民自律培育的根本对策是从人性关怀理念出发,选择正确的人性化关怀路径,同时注意对网络教育负面影响的消除。无论从伦理还是从德育上来看,只有当“善”真正成为一种内在尺度的时候,人们才更自觉地去追求它,遵守它。善的养成,可以自化,更需要教化。因此,我们在进行网民自律培育时,需要通过教化的能量来强化网民的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在具体实施路径上则是架构适应网民自律培育需要的网络文明教育的理念、范畴及其实施范式。网民自律培育的教育架构是网民自律培育的核心对策。网络文明建设中的网民自律培育,主要是一种基于网络虚拟环境进行的思想品德自主教育的实践过程。但是,在开放、自由的虚拟世界中,由于各种不良信息和利益的诱惑,人性的缺点可能会表现出来。当网民的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不足以抵挡不良影响时,网络管理制度则具有警示与约束的功能。因此,进行网络文明建设中网民自律培育的制度化是有必要的。网络文明自律培育的制度管理,需要通过加强基础管理和开展网络文明自律培育的监督与评价等路径来实施。

张振中[7](2009)在《大学生网络德育实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以其开放性、隐蔽性、虚拟性、主体实践性的特点和自由、共享、平等的精神吸引了高校学生,上网成为他们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但网络带给他们的消极影响——网络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婚恋观、学术观、法制观等产生的冲击也不容忽视,不但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也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难点。网络对高校学生道德的形成和培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网络德育成为当前高校德育工作者面前一个紧迫而严峻的课题,网络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也成为增强大学生网络德育实效性的迫切需要。论文以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文献和部分高校德育工作的研究,并参考了部分高校网络德育工作者的研究成果,从分析德育、网络道德、网络德育的内涵入手,深入研究了当前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现状,客观阐述和归纳总结了网络德育的现状,剖析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内在心理和外在行为表现,指出网络德育是对大学生实施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网络德育的实施既要遵循现实世界德育工作的规律,又要结合大学生群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探索和改进网络德育工作。首先,论文提出高校等机构和组织要提高网络道德意识、创新网络德育工作,培养网络德育意识、建设专业化的网络德育工作队伍;然后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学生在网络德育中的主体意识,重视大学生的“亚道德”表象、强化心理干预和道德教育,重视网上舆情、疏通信息渠道、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最后提出强化政府的规范与引导、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等对策和措施,从而切实提高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罗珍[8](2005)在《高校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防治体系建构思考》文中指出互联网以其无中心性、开放性、隐蔽性、虚拟性的特点和自由、共享、平等的精神吸引了高校学生,上网已成为他们的“必修课”。与网络“亲密接触”,已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毫无疑问,网络对高校学生道德的形成和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但随之而来的消极影响——高校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也不容忽视,不但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也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难点。因此,研究高校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通过多种途径,着重研究以下问题: 1.在对网络道德、网络道德失范进行界定之后,对高校学生的网络道德、高校学生网络道德的失范进行了大胆的界定。高校学生的网络道德,是规范高校学生这一特殊网络道德主体有关网络活动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高校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是指网络社会生活中基本道德规范的缺失与不健全,导致其社会道德调节作用的弱化以及失灵,并导致其道德意识、道德行为上的混乱。 2.对国内外网络道德失范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客观阐述和归纳总结,找出了研究的差距以及给我们的启示。我国在网络道德失范理论问题研究方面、网络道德研究队伍建设方面、社会参与度方面、网络德育实践活动方面等等还存在不足,有待加强。 3.对高校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内在心理和外在行为表现,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其产生的原因,从网络道德规范、网络环境、高校学生自身三个方面进行了重点剖析。 4.对建构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防治体系进行了思考:一方面,通过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等手段,使网络道德规范和网络道德要求“内化”为高校学生的“知、情、信、意”,从而实现“自律”;另一方面,综合运用管理、技术、法律等手段进行“他律”,为“自律”提供保障机制。

辛辰[9](2005)在《网络德育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在“网络”和“网络社会”这一表征信息社会现实生活世界,体现未来发展方向,又内涵“新的现代性”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构新的“德育”——“网络德育”,在反思中尝试对我国学校德育进行一些改造,并探索德育在新时代的“新的现代性”的转向(主要体现在网络德育目的、主客体关系、内容和模式的转变上)。在写作安排上,表现为对德育理论的基本问题和当前世界德育焦点问题的直接关注,并体现笔者的“德育的新的现代性”的思考。全文主体部分共分七大章:第一个部分,是网络德育的一般问题研究,主要研究了关涉网络德育的基本问题:“网络”、“网络道德”、“网络德育”概念范畴等;第二个部分是“网络德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分析;第三至第六部分,分别研究网络德育的目的、内容、主客体关系和课程等问题;最后一部分,是基于一种过程模式的“网络德育思想”的整体分析,前面各部分网络德育的基本议题被融入到该模式中,所以也可看成是整篇内容的一个整合“图式”。

肖发生,张泰城[10](2019)在《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德智体美劳育人研究述评》文中提出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优质教育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要求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育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各高校也积极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德智体美劳育人全过程,形成了许多有益的成果和成功的经验,这些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对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形式、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具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

二、中南大学“网络德育”研究基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南大学“网络德育”研究基地(论文提纲范文)

(1)人的异化与复归:中学生网络德育“人学空场”问题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学空场”概念的提出及其在德育中的运用
二、中学生网络德育“人学空场”的成因
    (一)网络德育的产生与发展
    (二)中学生网络德育“人学空场”成因分析
        1.将人工具化而无视人的个体性
        2.将人抽象化而无视人的具体性
        3.将人同塑化而无视人的主体性
三、中学生网络德育“人学空场”的解困路径
    (一)制定德育目标要以人为本以复归人性
    (二)选择德育内容要“引人入胜”以复归生活
    (三)实施德育过程要“因人而异”以复归个体

(2)教育部教育学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6-2015)文献计量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教育学科研究方法不断更新的需要
        (二)教育学科研究内容不断更新的需要
    二、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作者群的研究
        (二)关于人文社科成果的研究
        (三)其他学科领域对作者群的研究
    四、研究的相关内容
        (一)研究的思路
        (二)论文中几个基本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五、研究的方法
        (一)论文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研究方法
    六、本章小结
第二章 重大项目的计量学分析
    一、教育学科重点研究基地成立的历史背景
        (一)教育学科重点研究基地成立的时间及历史背景
        (二)教育学科重点研究基地的学科建设
    二、教育学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的基本情况
        (一)重点研究基地教育学科重大项目数量年度数量分析
        (二)教育学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所在高校科研机构分布情况
    三、项下发文情况分析
        (一)教育学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学术生产力分析
        (二)教育学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学术影响力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项目申请人发文合作的计量学分析
    一、作者群发文合作情况与科研产量数量之间的关系
        (一)作者群总体合作趋势及合作特征分析
        (二)合作率与科研产出数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二、作者群发文合作情况与科研影响力之间的关系分析
        (一)合作率与科研产出影响力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二)项目合作与作者群h指数之间的关系
    三、本章小结
第四章 项目申请人发文情况的计量学分析
    一、作者群在年龄、性别、学历以及地域分布上呈现的特征
        (一)作者群年龄集中层的现象以及原因分析
        (二)教育学科领域有影响力人群的性别规律
        (三)作者群学历层现状描述
        (四)教育学科重点研究基地地域分布与作者群地域分布之间的相关性
    二、重点研究基地教育学科重大项目作者群发文情况分析
        (一)教育学科重大项目作者群总发文量分析
        (二)不同学历、学科、年龄、地域作者群发文情况分析
    三、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学科重大项目(2006—2015)
    附录2-1:2006-2015教育部教育学科重大关项目论文被引情况
    附录2-2:教育学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作者群学历基础表
    附录3-1: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作者群学校与地域分布交叉基础表(单位:人数)
    附录3-2:2006年至2015年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申请人发文合作情况总表
    附录4-1:2006-2015教育部教育学科重点就基地重大项目论文产出情况
    附录4-2:课题申请人项下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3)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拟创新之处
    六、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第一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大举措
        (一) 抵御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渗透
        (二)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二、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中之重
        (一) 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
        (二)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石
        (一)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
        (二) 实施工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迫切需要
        (一) 实践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二) 最新理论成果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五、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
        (一)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根本所在
        (二) 实施工程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必然
第二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一、组织机构
        (一) 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
        (二) 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
        (三) 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
        (四) 课题组
    二、运行机制
        (一) 项目建设
        (二) 基地建设
        (三) 团队建设
第三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历史考察
    一、工程的提出和部署
        (一) 实施工程的提出
        (二) 实施工程的全面部署
    二、工程的全面展开
        (一) 工程多项具体工作先后启动
        (二) 深化对工程的认识
        (三) 工程实施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工程的全面推进
        (一) 工程实施四年的工作总结和随后五年工作设想
        (二) 工程成果丰硕
        (三) 工程实施八年的工作总结和继续推进
    四、十八大以来工程深入推进
        (一) 深入实施工程的战略部署
        (二) 深入实施工程的重要举措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和研究
        (一) 经典着作编译
        (二) 经典着作基本观点研究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研究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现实问题研究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初步设立和逐步完善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简介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点布局
        (四) 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建设
    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一) 建设概况
        (二) 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情况调研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调研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年度报告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端学术平台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论坛
        (二)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
        (三)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论坛
        (四) 全国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
        (五)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协同创新中心
        (六)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刊
    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和支撑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发展
        (二)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支撑作用
第六章 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
    一、总体部署
        (一) 工程教材编写总要求
        (二) 成立教材编写课题组
        (三) 工程教材编写规划
    二、工程教材编写成果
        (一) 基础理论教材
        (二) 重点学科教材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四) 其他重点教材
    三、工程教材出版及使用
        (一) 统一规范工程教材编辑出版
        (二) 重点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出版和使用
    四、工程教材编写特点
        (一) 教材编写按照意识形态强弱先后顺序进行
        (二) 工程教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
    一、学术交流
        (一) 举办高层次报告会
        (二) 开展学术研讨会
    二、人才培养
        (一) 开展国情调研
        (二) 进行国外考察
        (三) 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
        (四) “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
        (五) “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
        (七) 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
第八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宣传普及
    一、理论读物
        (一) 学习读本
        (二) 编写通俗理论读物
    二、主流媒体平台宣传
        (一) 报刊
        (二) 电视
        (三) 网络
        (四) 微式宣传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
    一、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
        (一) 工程实施取得突出成绩,达到预期效果
        (二) 工程实施十多年的基本经验
    二、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
        (一) 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
        (二) 工程实施中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结束语 进一步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
    一、保持工程的常态化,重点推进工程成果的学习转化运用
        (一) 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大众化
        (二)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度融合
        (三) 加快教材优势向教学优势发展
        (四) 加强高端人才与教学一线教师深度培养
    二、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进一步扩大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
        (一) 扩大宣传范围
        (二) 丰富宣传形式
        (三) 加强理论宣传力度
    三、引领“四大平台”建设,形成工程工作合力
        (一) “四大平台”建设
        (二) 充分发挥工程在思想理论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四、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
        (一) 健全学科体系
        (二) 完善教材体系
        (三) 构建人才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一 2012年——2015年“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入选教师名单及课题立项表
附录二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教师卷)(学生卷)(宣传部门卷)(共同卷)
附录三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分析表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4)永州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0.1 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0.1.1 选题缘起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0.2.1 国外关于传统文化资源与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研究
        0.2.2 国内关于传统文化资源与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研究
        0.2.3 关于地方文化资源与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研究的评述
    0.3 逻辑结构与创新之处
        0.3.1 本文的逻辑结构
        0.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0.3.3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道德素质与文化资源的基础理论
    1.1 道德素质概述
        1.1.1 道德素质的定义及内涵
        1.1.2 道德的主要功能
        1.1.3 道德的社会作用
        1.1.4 培养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意义
    1.2 文化资源概述
        1.2.1 文化资源的特征
        1.2.2 文化资源与文化软实力
    1.3 文化资源促进道德养成的理论依据
        1.3.1 马克思主义唯物观
        1.3.2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学说
        1.3.3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3.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1.3.5 文化与道德的内在关系
第二章 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分析
    2.1 调查与分析
        2.1.1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2.1.2 调查问卷的分析和结论
    2.2 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理性分析
        2.2.1 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积极方面
        2.2.2 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消极方面
        2.2.3 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的原因分析
        2.2.4 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
第三章 永州地方文化资源
    3.1 舜文化
        3.1.1 舜文化与永州的渊源
        3.1.2 舜文化的内涵
        3.1.3 舜文化的现实价值
    3.2 柳文化
        3.2.1 柳宗元与永州的渊源
        3.2.2 柳文化的内涵
        3.2.3 柳文化的现实价值
    3.3 濂溪文化
        3.3.1 周敦颐及其历史地位
        3.3.2 濂溪文化的内涵
        3.3.3 濂溪文化的现实价值
    3.4 红色文化
        3.4.1 陶铸的松树风格
        3.4.2 李达的求是精神
        3.4.3 浴血足迹下的“长征精神”
    3.5 永州其他文化概略
    3.6 对永州地方文化资源的深入分析
        3.6.1 从永州地方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角度分析
        3.6.2 从大学生道德素质提升角度分析
第四章 永州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
    4.1 切实统一思想,重视本地文化资源进校园
        4.1.1 深化对传统文化进校园积极意义的认识
        4.1.2 创新举措确保文化资源进校园有效部署和推进
    4.2 抓好平台建设,推进本地文化资源进校园
        4.2.1 丰富平台内容
        4.2.2 发挥平台作用
    4.3 坚持典型带动,促进文化资源进校园
        4.3.1 联系地方文化资源树立典型
        4.3.2 立足地方文化资源学习典型
第五章 永州文化资源融入中国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价值探析
    5.1 永州文化资源据有重要地位
        5.1.1 永州文化资源在湖湘文化中据有重要地位
        5.1.2 永州文化资源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2 永州文化资源进永州高校实践的借鉴意义
        5.2.1 课内与课外结合
        5.2.2 物质与精神统一
        5.2.3 典型与群体互动
        5.2.4 研学践兼顾
    5.3 永州文化资源融入中国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操作建议
        5.3.1 以舜文化为内涵,推行感恩教育
        5.3.2 以柳文化为内涵,推行民本教育
        5.3.3 以濂溪文化为内涵,推行廉洁教育
        5.3.4 以红色文化为内容,推行理想信念教育
结语: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
参考文献
附录A:调研问卷
读博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6)网络文明建设中网民自律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课题
    0.1 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0.1.1 选题缘起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综述
        0.2.1 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现状
        0.2.2 关于网络文明研究的现状
        0.2.3 关于网民自律培育的研究现状
    0.3 逻辑结构与创新之处
        0.3.1 本文的逻辑结构
        0.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0.3.3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网络文明与自律培育的概述
    1.1 网络:网络文明的基点
        1.1.1 网络的定义与特性
        1.1.2 网络的功能与应用
        1.1.3 网络的发展与影响
    1.2 网络文明:网络社会的基础
        1.2.1 文明的概念
        1.2.2 网络文明的涵义
        1.2.3 网络文明的特征
        1.2.4 网络文明的基本范畴
    1.3 自律培育:网络道德的期望
        1.3.1 自律的概述
        1.3.2 网民自律培育的内涵
        1.3.3 网民自律培育的原则
第二章 网络文明自律培育研究的现实依据
    2.1 实然调研:网络文明自律培育之本
        2.1.1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2.1.2 大学生网络文明的应然分析
        2.1.3 大学生网络不文明现象探析
        2.1.4 网络文明建设引入自律培育的必要性
        2.1.5 探究具有实效性的网络行为失范控制
    2.2 低俗审视:网络文明自律培育之缘
        2.2.1 网络低俗的界定
        2.2.2 网络低俗的调查
        2.2.3 网络低俗的归因
    2.3 高雅期望:网络文明自律培育之的
        2.3.1 网络高雅的内涵
        2.3.2 网络高雅的价值
        2.3.3 网络高雅的期望
第三章 网络文明自律培育研究的理论依据
    3.1 经典作家的人性理论
        3.1.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
        3.1.2 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理论
    3.2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相关理论
        3.2.1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理论
        3.2.2 思想政治教育的环体理论
        3.2.3 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理论
    3.3 网络文明自律培育其他相关理论
        3.3.1 道德心理学理论
        3.3.2 网络伦理学理论
        3.3.3 网络传媒学理论
        3.3.4 网络社会学理论
    3.4 传统文化中儒家的"慎独"思想
        3.4.1 "慎独"思想的基本解读
        3.4.2 "慎独"与网民自律培育的内在联系
        3.4.3 "慎独"是网络文明自律培育的理性回归
        3.4.4 "慎独"精神引领网络文明建设自律培育
第四章 网络文明自律培育的基本机制
    4.1 主体能动决定机制
        4.1.1 网民主体地位解释
        4.1.2 网民的主观能动性
        4.1.3 网民的意志自律
    4.2 道德价值抉择机制
        4.2.1 道德价值抉择原理
        4.2.2 精神自律与仁义自律
        4.2.3 网络道德认知
    4.3 外部因素推动机制
        4.3.1 网络宣传的唤醒
        4.3.2 思政教育的功效
        4.3.3 心理辅助的疏导
        4.3.4 网络监管的作用
        4.3.5 制度规制的约束
第五章 网络文明自律培育的人性关怀
    5.1 人性关怀的范畴
        5.1.1 以人为本的理念
        5.1.2 网民本质属性的认知
        5.1.3 人性化关怀的行动规范
    5.2 人性化关怀的基本路径
        5.2.1 基于人的本质特性实践人性关怀
        5.2.2 基于网络道德重构实践人性关怀
        5.2.3 基于净化网络环境实践人性关怀
    5.3 网络教育负面影响的化解
        5.3.1 网络教育异化的概念
        5.3.2 网络教育的负面影响
        5.3.3 网络教育异化负面影响的化解
第六章 网络文明自律培育的教育架构
    6.1 网络文明教育的价值
        6.1.1 网络文明教育的基本价值
        6.1.2 网络文明教育与网民自律
    6.2 网络文明教育的范畴
        6.2.1 网络道德文明教育
        6.2.2 网络法制文明教育
        6.2.3 网络生态文明教育
        6.2.4 网络交往文明教育
        6.2.5 网络精神健康与心理教育
        6.2.6 网络政治文明教育
    6.3 网络文明教育的实施范式
        6.3.1 网络文明的自主教育
        6.3.2 网络文明的期望教育
        6.3.3 网络文明的原生态德育
第七章 网络文明自律培育的制度管理
    7.1 网络文明自律培育的制度化
        7.1.1 网络文明自律培育制度化的内涵
        7.1.2 国外网络文明自律制度的借鉴
        7.1.3 我国网络管理制度的发展
    7.2 网络文明自律培育的基础管理
        7.2.1 建立自律培育组织机构
        7.2.2 网络技术研发与运用
        7.2.3 绿色网络建设
    7.3 网络文明自律培育的监督与评价
        7.3.1 网络文明自律培育监督与评价的内涵
        7.3.2 网络文明自律培育监督与评价的内容
        7.3.3 网络文明自律培育监督与评价办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二 大学生网络文明行为调查问卷

(7)大学生网络德育实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1 大学生网络德育是保持高校德育工作与时俱进的保障
        1.2.2 大学生网络德育是高校德育手段和方式转型的需要
        1.2.3 大学生网络德育是净化高校网络信息源的重要力量
    1.3 大学生网络德育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1.3.1 国外研究状况
        1.3.2 国内研究状况
    1.4 研究基本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4.2 研究的基本方法
2 大学生网络德育理论概述
    2.1 大学生网络德育概念
        2.1.1 德育及道德教育的内涵
        2.1.2 网络德育的内涵
        2.1.3 大学生网络德育的内涵
    2.2 大学生网络德育的特点
        2.2.1 教育主客体交互作用性强
        2.2.2 施教范围的超时空性
        2.2.3 教育情景的虚拟性和隐匿性
        2.2.4 教育手段及教育语言的多媒体性和生动性
        2.2.5 教育对象的不固定性及多层次性与身份的隐匿性
3 大学生网络道德与网络德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1 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
        3.1.1 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淡薄
        3.1.2 大学生迷恋网络以及利用网络弄虚作假现象严重
        3.1.3 青年大学生网上“亚道德”行为表现突出
        3.1.4 大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意识出现滑坡
    3.2 大学生网络德育现状
        3.2.1 传统的德育方式难以发挥积极作用
        3.2.2 大学生网络德育的重要地位受到强烈冲击
        3.2.3 大学生的网络活动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
        3.2.4 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者面临新挑战
    3.3 大学生网络德育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3.3.1 信息传播的不对称性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3.3.2 现行大学德育模式与网络德育交互方式的差异性扩大
        3.3.3 网络监管乏力导致大学生系列网络道德失范行为
        3.3.4 高校网络德育队伍及其德育网站建设滞后
4 大学生网络德育实效性的研究价值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大学生网络德育实效性研究的必要性
        4.1.1 增强大学生网络德育实效性是高校德育适应网络时代的必然要求
        4.1.2 网络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必须加强大学生网络德育实效性研究
        4.1.3 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现状决定了必须加强大学生网络德育实效性研究
    4.2 大学生网络德育实效性研究的主要任务
        4.2.1 增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
        4.2.2 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
        4.2.3 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习惯
    4.3 影响大学生网络德育实效性原因
        4.3.1 网络的虚拟和开放导致大学生道德观念的混乱
        4.3.2 大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使其在网络中迷失方向
        4.3.3 学校德育滞后及配套师资缺乏制约着实效性的落实
        4.3.4 社会环境的复杂是引发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客观环境
5 增强大学生网络德育实效性的对策
    5.1 增强大学生网络德育实效性的基本原则
        5.1.1 坚持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1.2 坚持网络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1.3 坚持网上和网下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2 提高网络道德意识,创新网络德育工作
        5.2.1 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观念,加强网络德育阵地建设
        5.2.2 培养网络德育意识,建设专业化的网络德育工作队伍
        5.2.3 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学生在网络德育中的主体意识
        5.2.4 重视大学生“亚道德”表象,强化心理干预和道德教育
        5.2.5 重视网上舆情,疏通信息渠道,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5.2.6 强化政府的规范与引导,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6 结论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8)高校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防治体系建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章 网络道德失范的界定及其研究综述
    1.1 网络道德及其失范的界定
        1.1.1 网络道德的概念和特点
        1.1.2 高校学生网络道德的界定
        1.1.3 失范及道德失范的概念
        1.1.4 高校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界定
    1.2 网络道德失范的研究综述
        1.2.1 国外学者对网络道德失范的研究
        1.2.2 我国学者对网络道德失范的研究
        1.2.3 我国与国外的研究差距及今后的工作重点
第二章 高校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2.1 高校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
    2.2 高校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和特点
        2.2.1 高校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内在心理上的表现
        2.2.2 高校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外在行为上的表现
        2.2.3 高校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特点
    2.3 高校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2.3.1 网络道德规范的缺失和标准的双重性
        2.3.2 网络社会环境污染严重
        2.3.3 高校学生内心价值体系的缺乏
第三章 高校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自律防治体系建构思考
    3.1 自律的含义及其意义
        3.1.1 自律的含义
        3.1.2 自律的意义
    3.2 自律防治体系建构的思考
        3.2.1 加强网络道德规范的建设,树立自律的参照物
        3.2.2 开展网络道德课堂教育,提高高校学生网络道德认识水平
        3.2.3 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培养高校学生网络道德情感
        3.2.4 进行网络道德实践训练,坚定高校学生的道德信念和意志
        3.2.5 加强网络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第四章 高校学生网络道德失范他律防治体系建构思考
    4.1 他律的含义及其意义
        4.1.1 他律的含义
        4.1.2 他律的意义
    4.2 他律防治体系建构思考
        4.2.1 加强网络管理和监控,实现对不道德行为的规范
        4.2.2 加强网络技术的研究,实现对不道德行为的跟踪
        4.2.3 完善网络法规的建设,实现对不道德行为的惩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网络德育论(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 网络德育的一般问题
    (一) 正确理解“网络”
    (二) 网络:道德“有涉”与“无涉”
    (三) “网络道德”建构
    (四) “网络德育论”题论
二 网络德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一) 网络德育:未曾深思的必要性
    (二) 网络德育:基于一种假设的可能性
三 网络德育目的论
    (一) 对“道德”和“德育”的再认识
    (二) 网络德育的两种不同定位
    (三) 网络德育目标:道德的网络生活和社会权力平衡
四 网络德育主客体论
    (一) 网络德育的“主体间性”
    (二) 网络德育的“主体”分析
    (三) “客体”:对网络德育所涉对象的“足以言说”
五 网络德育内容
    (一) 网络道德规范论说
    (二) 网络道德情感培养
    (三) 培养网络德育主体的道德判断能力
    (四) 培养网络德育主体自治伦理的商谈能力
    (五) 培养网络德育主体的道德批判能力
    (六) 培养网络德育主体的道德建构能力
六 网络德育课程论
    (一) 网络德育的“生活”课程观
    (二) 网络德育课程对当前德育课程的改造
    (三) 网络德育课程的实现和案例分析
七 基于一种“过程模式设想”的“网络德育思想”整体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德智体美劳育人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培育时代新人
    (一)将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
    (二)强调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的优质资源
    (三)要创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育人方式
二、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德育
    (一)红色文化资源德育理论研究
    (二)红色德育的平台条件
    (三)红色德育的课程教学
    (四)红色德育的实践教学
三、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智育
    (一)红色文化资源智育理论研究
    (二)红色智育的课程资源
    (三)红色智育的课堂教学设计
    (四)红色智育的实践教学
四、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体育
    (一)红色文化资源体育理论研究
    (二)红色体育的条件设施
    (三)红色体育的课程教学
    (四)红色体育的实践教学
五、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美育
    (一)红色文化资源美育理论研究
    (二)红色美育的保障条件
    (三)红色美育的课堂教学
    (四)红色美育的实践教学
六、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德智体美劳育人创新案例
    (一)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创新
    (二)课程思政体系建设
    (三)红色体育育人路径
    (四)红色文学艺术创作
    (五)红色文化育人体系

四、中南大学“网络德育”研究基地(论文参考文献)

  • [1]人的异化与复归:中学生网络德育“人学空场”问题探微[J]. 余勇. 中小学德育, 2021(08)
  • [2]教育部教育学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6-2015)文献计量学分析[D]. 钟彩云. 云南大学, 2018(01)
  • [3]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D]. 谭晓玲. 武汉大学, 2017(06)
  • [4]永州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研究[D]. 杨涛. 中南大学, 2014(12)
  • [5]回顾与展望:1999~2011年中国网络德育研究综述[J]. 曾长秋,李盼强. 学习论坛, 2013(02)
  • [6]网络文明建设中网民自律培育研究[D]. 王中军. 中南大学, 2010(01)
  • [7]大学生网络德育实效性研究[D]. 张振中. 西安科技大学, 2009(07)
  • [8]高校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防治体系建构思考[D]. 罗珍. 中南大学, 2005(06)
  • [9]网络德育论[D]. 辛辰. 首都师范大学, 2005(05)
  • [10]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德智体美劳育人研究述评[J]. 肖发生,张泰城. 红色文化资源研究, 2019(02)

标签:;  ;  ;  ;  ;  

中南大学“网络德育”研究基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