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条件下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新经济条件下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一、新经济条件下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韩美琳[1](2021)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文中认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是我国备受关注、持续多年、任重道远的经济话题。近些年,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文章虽然很多,大多都是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应用西方经济学理论,阐释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和规律。也有部分学者应用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和列宁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理论,解析产业结构变迁,但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其进行全面而系统分析并不多见。本文则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题,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高质量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更是对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的应用和补充。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一话题,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引出的。此前的通常提法都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或“产业结构调整”。几种不同的提法虽然在含义上彼此相似,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被提上日程却意味着结构性矛盾已经相当突出,解决问题的期盼也十分紧迫。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使中国经济的短板暴露无遗。资源的掠夺式开发、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大量的过剩产能,说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因此,中共十九大报告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基础上,又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目前,我国的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一要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城乡发展均衡、以创新为动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要产业布局优化、结构合理,不断实现转型升级,并显着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益;三要具有一流竞争力、质量的可靠性与品牌影响力,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高质量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是统一的。一方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至关重要一环,能够加速“高质量发展”进程;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促进作用,“高质量发展”势必会倒逼产业结构进行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强做优”。(1)可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是理解和指导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依据。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阐释的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部类内部不同生产部门(行业)之间,必须保持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这种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一旦遭到破坏,产业结构就会出现失衡,供需关系扭曲,我国经济出现的大量过剩产能,就是违背社会资本再生产原理的结果。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学说,是诠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钥匙。科技进步条件下,资本积累不断追加,必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过程,就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总是以技术的进步、创新为前提;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产业资本的配置方式必然会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更高层次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这既是资本构成向高度化演变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固有特征。马克思的产业竞争理论,阐释了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竞争结果优胜劣汰,不仅不是资源的浪费,而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途径。产业竞争理论启示我们,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2)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和“高质量发展”学说,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实现途径和原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全面分析国内经济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是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高质量发展”是统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和原则。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质的飞跃。纵观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经过几个阶段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而言任重道远。现存的结构性问题是: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次不高;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究其问题成因可从七个方面概括:一是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二是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三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不佳;四是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五是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六是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七是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上不够到位。存在的问题成因说明,以往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忽视效率和效益的发展方式和理念,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原理和要求。因此,痛定思痛,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开阔视野,本文在借鉴美、日、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验基础上,针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遵循“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理念,从五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一是从宏观制度层面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二是从中观产业技术层面强调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三是从微观企业层面呼吁提升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能力;四是从企业运营机制角度要求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五是从市场供给端发力,强调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认为,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如何变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思考“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也是综合性的。它不仅涉及到政府、企业、个人不同的市场主体,而且还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仅能够收获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积极效应,而且还要承受企业破产员工下岗的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必须要求深化财税、金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制度改革配套跟进,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扫清障碍。总之,只要我们坚定改革信心,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会迈出更快步伐。

王智毓[2](2020)在《创新驱动背景下科技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技服务业作为新兴产业已逐渐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科技创新、加速成果转化的支撑平台,对于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当前,全球经济普遍存在下行风险的情况下,科技服务业及其所支撑的创新创业活动却异常活跃,已经形成鲜明对比。那么,创新驱动背景下,科技服务业如何促进经济增长?这既是一个古老而又新生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创围绕这一主题,通过三个相互关联具体问题逐步展开,形成以下研究结论。(1)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已经初步形成,在短期应该注重经济发展环境对科技服务业的培育和支撑作用,而在中长期更应侧重于科技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与协调作用。科技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并不完全表现于其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更体现在迂回作用于经济增长的相关影响因素所产生的间接贡献。(2)科技服务业在国内研发经费投入和国际技术引进促进技术创新的路径上存在显着的中介效应,而在研发人力资本投入促进技术创新的路径上中介效应并不明显,科技服务业在研发资本投入和国际技术引进两条路径上促进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贡献度在60-80%之间。(3)科技服务业对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存在一定的产业渗透效应,研究发现科技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后向关联作用强于前向关联作用,且就不同技术密集度制造业影响来说,科技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的互动需求最为明显,具体来说,高技术产业成长更注重于技术研发创新服务的需求,而低技术产业的转型升级存在着对技术扩散和应用推广服务的需求,以技术转移为核心的专业技术性服务与中低技术制造业之间的互动需求效应最为明显。(4)当前虽然中国科技服务业对于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效应并不明显,但是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存在着显着地间接促进作用。具体而言,一方面,科技服务业通过优化创新要素配置和知识溢出,增强了创新要素的产出弹性,拓展了技术创新的可行性边界,使得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影响效果被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科技服务业通过技术转移和创业孵化服务,更容易向传统产业进行技术导入,提升企业技术经济范式,推进传统产业转型与新兴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本文创新之处在于:(1)提出科技服务业是创新驱动背景下发展新经济的新型基础设施的观点,正如当前的交通基础设施一样,其作用效果不仅在于直接影响,更在于通过影响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间接影响。(2)提出科技服务业的技术传递效应和产业渗透效应两个概念,分别研究了科技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之技术创新影响和产业转型升级影响,揭示技术创新投入产出“黑箱”,阐述科技服务业对不同技术密集度制造业和不同类型服务业的产业关联、融合和渗透程度。(3)构建科技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框架,实证检验科技服务业在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两条路径上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考察不同类型科技服务业异质性,以及创新驱动战略提出前后科技服务业作用效果的异同。(4)提出通过只有甄别真正的科技服务有效供给,才能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逻辑,并在此对策逻辑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于化龙[3](2020)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多层次的空间差异分析》文中提出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提供中间产品和服务的部门,不仅直接构成了社会总产出的来源,同时也通过影响其他部门的生产而进一步影响总产出水平,因此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而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展也因加速要素集聚、降低交易成本、推动科技创新等进一步发挥了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是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符合中国短期经济增长和长期结构调整双重目标的必然选择。本文以区域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系统分析阐释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特征以及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内涵、模式、动因、影响因素、演化机制等。依托经济增长时空统一性原理和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互动作用机制及空间溢出效应的理论模型。利用空间基尼系数和区位熵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总体水平、发展趋势、空间特征和行业结构特征进行测度,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空间自相关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明确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及作用方向。同时,构建包括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变量在内的空间计量模型,采用中国2005-2017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总体影响和区域差异。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考察期内,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总体及细分行业均存在空间集聚特征,但集聚水平较低且增长缓慢,技术密集型行业表现出较强的增长能力。从空间特征看,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遵从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规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是生产性服务业主要集聚地。Moran’s I指数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着的空间相关关系,且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是导致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基于SLM、SEM、SDM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本地区和相邻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均在1%的水平上显着为正,但存在区域差异。生产性服务业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东部地区显着为正、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不显着、西部地区显着为负的特征;而对相邻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则呈现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不显着、中西部地区显着为负的特征。从三大城市群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本地区及相邻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珠三角城市群均显着为正,而在长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均不显着。从等级中心城市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本地区及相邻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全国性中心城市均显着为正、地区性中心城市均不显着、区域性中心城市则均显着为负。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等因素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另外,经济发展模式、城市群结构功能等因素也可能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效应的发挥产生一定影响。以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为依据,本文最终提出了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以及完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环境的若干对策建议,特别是对于不同的发展区域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同时,本文文在对分析过程及理论和实证结论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理论模型拓展、研究方法拓展、对策建议拓展及新冠疫情影响等方面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聂晓培[4](2020)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绿色协同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2013年开始,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转型时期,经济发展增速由高速向中高速转变,由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向经济发展的质量转变,结构优化调整更加深化,称为“经济新常态”。针对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政府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时期发展理念。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进入深化期。而产业结构优化的一个主要方向就是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其中,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的来源与内涵入手,贯彻绿色、协调的新时期发展理念,引入绿色协同发展的视角,来探索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演化的机制与路径。本文率先回顾了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历史进程,结合产业结构分工理论,剖析了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独特规律。在此基础上,以碳排放为产业发展的非期望产出物,通过构建SBM-GML模型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绿色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价,发现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绿色发展不平衡的特征。结合超效率DEA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绿色发展的潜力进行了进一步的评估,确定了影响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是社会化分工的结果,二者在产业价值链上具有着协同发展的必然性要求。因此,本文在进行专业分工和价值链关联关系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耗散结构理论和共生理论原理,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共生机制进行了深入地阐述与讨论,确立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基本模式,并通过产业关联关系的测量与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非对称互惠共生关系。然后,进一步引入自组织理论中的哈肯模型,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演化的规律和趋势进行了剖析和验证,确定了经济增长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绿色协同演化的序参量,在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复杂系统协同演化中起决定性作用。最后,本文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绿色协同演化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绿色协同演化路径进行了系统仿真分析,并针对不同影响因素对其绿色协同演化的影响进行了情景分析。根据上述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绿色协同演化是我国贯彻经济新常态时期新发展理论的必然要求,为实现这一目标,本文提出了对应的政策建议。该论文有图43幅,表15个,参考文献216篇。

张营营[5](2020)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 ——理论机制与经验辨识》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凭借初级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在快速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的过程中,实现了“开阔地”式推进。然而,以要素投入为主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也诱发了一系列令人棘手的问题,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产能过剩等。因此,中国制造业亟需从传统要素投入型的发展模式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成为制造业优化升级的核心要义。与此同时,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制造业直接的中间投入品,不仅开始在都市区集聚,而且其集聚程度更是远超制造业。藉由集聚这种空间组织形式,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那么,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是否有力推动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下,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围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展开研究,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构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分析框架。首先,参考Grossman和Rossi-Hansberg(2008)等的服务任务模型,就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模型化表述和推导;然后,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来源出发,基于技术创新、资源配置的不同视角系统阐述了集聚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和路径。第二,采用2003-2013年中国制造业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实际效应,并借鉴Chodorow-Reich和Wieland(2016)等的研究,采用合成工具变量方法解决潜在内生性问题。此外,还从企业所在地区、行业类型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组检验,以考察集聚生产率效应的差异。第三,从企业技术创新的视角,实证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机制。首先,基于中国微观企业数据,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影响,并利用Heckman两步法解决选择性偏误问题,利用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问题。然后,借助中介效应递归模型,检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机制影响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第四,从企业资源配置的视角,实证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机制。本部分首先在Hsieh和Klenow(2009)的研究基础上,构建企业资源错配的度量指标,来反映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状况,然后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考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企业资源配置的影响,最后采用递归模型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如何通过资源配置机制影响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以下四点:第一,建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理论分析框架,指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的提高有助于推动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从具体作用机制分析上看,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一方面能够激励研发投入、加快知识溢出、提升人力资本以及深化社会分工,从而增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最终使得企业由于技术创新获得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竞争效应以及资源整合效应,有利于制造业企业要素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进而推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第二,实证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发现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展显着促进了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同时,在选取合成工具变量法控制内生性问题之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促进作用依然显着。分组检验结果表明,集聚对东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对中部企业的影响次之,而对西部企业的影响并不显着;集聚对技术密集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资本、劳动密集型企业;相比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展更有助于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此外,在替换关键变量的度量指标、调整样本观察期以及控制地区时间趋势等方面进行稳健性分析后,研究结论仍然成立。第三,技术创新作用机制的检验表明,整体上,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显着促进了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同时,Heckman两步法选择模型的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促进企业创新决策的同时,也提高了企业创新产出的规模。异质性分析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沿海地区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内陆地区;相对于小规模企业而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大规模企业的技术创新效应更强;从生产性服务业层级看,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的提升更加有助于增加企业的创新产出。中介效应分析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渠道促进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第四,资源配置作用机制的检验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显着降低了制造业企业整体资源错配和不同要素投入扭曲,促进了制造业企业的资源配置优化,并且集聚对改善企业资本要素扭曲的促进作用更强。异质性分析发现,大规模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企业资源错配的改善作用相对更大;与外资企业相比,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本土企业资源错配的改善作用更为明显;细分行业来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集聚效应最大,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集聚的资源错配效应并不显着性。进一步中介效应检验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够通过矫正企业资源错配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积极影响。

王越[6](2020)在《产业协同集聚的环境效应研究 ——以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为例》文中认为随着产业变革和科技变革的深入,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成为两产业转型的一大方向,并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在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在地理上也逐渐表现出典型的空间集聚特征并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愈发严重,经济增长尚未摆脱对化石能源的消耗,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目标成为产业发展中难以协调的一大重点,因此,在如今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态势愈发强劲的同时,不得不考虑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明确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在特定区域内的空间特征,把握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作用等,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双目标的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产业和空间的角度入手,打破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单个产业集聚的孤立性,将其作为整体进行研究,应用联立方程模型对二者是否具有协同集聚的空间特征进行检验,在实证验证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存在协同集聚的基础上,考虑到环境污染的大背景,从理论和现实角度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集聚的环境效应进行全面的分析,重点利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从时空异质性角度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具体内容如下:(1)首先,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制造业集聚作为内生变量,重点考察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为了提高估计结果的准确性,在模型构建过程中分别考虑了与两个内生变量相关的控制变量组。结果发现: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方程中,制造业集聚的回归系数为正,在制造业集聚方程中,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回归系数为正,由于模型估计过程中考虑了两个方程的联立性,因此可以得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制造业集聚之间存在相互的正向作用,也就是说验证了二者存在协同性。另外,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方程中,人力资本、信息化水平、本身的集聚效应和城市化水平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均表现出正向的促进作用,在制造业集聚方程中,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对制造业集聚表现出负向的抑制作用,自身的集聚效应表现出正向的促进作用。此外,实证结果显示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与本文应用的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得出的各变量回归系数的方向一致,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估计结果的稳健性。(2)在前文证实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存在协同集聚的空间特征的情况下,接着对其环境效应展开探究。首先从理论角度进行分析,分别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中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假设,外部性视角中溢出效应、劳动力市场蓄水池效应、中间投入品共享效应和基础设施共享效应,以及拥挤效应中的生产活动集聚和人口活动集聚,从不同角度进行讨论分析,发现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和外部性视角来看,对环境污染具有抑制作用,但从拥挤效应视角来看,对环境污染具有促进作用。本文据此认为,简单的理论分析并不能确定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集聚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的实证分析加以探究。(3)接着,为补充理论分析的不足,本文运用GTWR模型进行实证研究,以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集聚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更科学的量化,模型构建过程中,同时纳入了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强度、对外开放、环境规制和人口规模六个变量以规避遗漏变量造成的估计偏差。结果发现:第一,对时间加权回归(TWR)模型、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和GTWR模型的拟合效果进行比较,从R2来看,GTWR模型高于TWR模型和GWR模型,从AIC值来看,GTWR模型低于TWR模型和GWR模型,可见GTWR模型显着优于TWR模型和GWR模型。另外,由于GTWR模型的诊断性较弱,对其回归结果中的残差进行检验,发现呈随机分布状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GTWR模型回归结果的可信度较高。第二,从全局层面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回归系数为负,说明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集聚对环境污染具有抑制作用,另外,除对外开放对环境污染同样具有抑制作用外,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强度、环境规制和人口规模对环境污染均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第三,从局部层面来看,生产性和制造业协同集聚的环境效应具有时空异质性特征,也就是说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作用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不同。为方便观察,将全国30个省域中(除西藏)具有相似的时间变动趋势的省域进行归类,如北京、天津和河北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又下降的趋势,山西和辽宁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吉林和黑龙江表现为持续上升的趋势,四川和贵州表现为连续下降的趋势等,分为8类,进而发现临近省域更容易表现出相似的时间变化趋势,这对于全国和地区引导产业布局,治理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最后,本文对前文得出的实证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并根据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具有协同集聚的地理特征以及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作用存在时空异质性等结论,提出适用于我国和地区引导产业布局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政策建议。该论文有图25幅,表17个,参考文献98篇。

孙鹏博[7](2020)在《环境规制对区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是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方面,随着近几年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在空间上与制造业形成了互动发展的格局(陈建军和陈菁菁,2011);另一方面,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后,我国环境治理力度逐渐增强,污染物排放和工业能耗的下降趋势明显,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那么环境污染治理水平的提升能否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协同发展?本文从环境规制的角度对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协同集聚演化和发展的原因进行解释,并进一步探究为什么在环境规制强度提升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协同集聚?究竟哪些因素造成了这一现象?其背后的经济学逻辑又是什么?基于现有研究和理论分析,本文研究表明环境规制与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协同集聚水平之间呈现出倒“U”型关系。由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的产业关联效应和循环累积效应的存在,环境规制通过倒逼制造业升级和扩大创新需求、提升制造业中间投入服务化水平和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关联度,推动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演化和发展。在实证检验部分,根据理论分析本文分别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和中介效应模型来检验环境规制是否通过上述理论分析的机制影响的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协同集聚水平。所得结论如下:(1)使用城市层面的数据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强度提升推动了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协同集聚的演化和发展,并且呈现出倒“U”型的关系,存在过犹不及的现象;(2)分区域研究发现:东部地区环境规制的推动效应更明显,而中西部地区需要在推动产业融合和发挥环境治理的倒逼机制上持续发力;(3)分城市中心度的研究发现:在中心城市的环境规制没有产生推动产业融合的效果,而在非中心城市出现了显着的倒逼效应。(4)通过使用中介效应模型发现:环境规制通过倒逼制造业升级和扩大创新需求、提升制造业中间投入服务化水平和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关联度,推动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水平的演化和发展。由此,针对性地提出因地制宜的环境治理政策,推动制造业发展水平提升和宏微观相结合的政策引导产业协同发展等相关政策建议。

刘超[8](2020)在《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双向空间溢出效应研究》文中认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产业分工的细化与制造业结构的转型,传统的产业结构开始往服务型经济转变,由于政策原因和区位优势,生产性服务业开始与制造业形成产业互动的趋势,两产业的互动交流能促进制造业产业集聚和服务业的升级优化,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在区域内保持着稳定的互动机制,但是两产业间的互动影响较小,说明两产业之间没有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从而在外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影响系数小于服务业对制造业的空间影响系数,因为在投入产出理论中,制造业作为最终产品部门,专业化程度较高,中间产品部门不能及时引入价值链的生产环节中,从而抑制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产品生产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区域范围内尚未形成一种协调发展的机制。但在中国不同的城市集群中,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是否具有其空间溢出效应理论就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利用产业密度模型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双向作用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结合当前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发展现状,研究两产业的关联程度,并使用2010-2017年的相关经济数据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集聚程度进行测度,分析两者的产业联系,最后在使用空间杜宾模型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双向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研究。发现当两产业集聚时能推动产业间协调互动发展,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结构转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在本文的结尾对两产业的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

白雪[9](2019)在《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经济效应的时空分异及协调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生产性服务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其在很大程度上对全球“服务型经济”发展浪潮产生着推波助澜的影响。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性服务业不仅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动力转化的主要方面,更是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经济新常态的突破点。目前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区域发展不均衡、市场化程度低、科技研发能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生产性服务业能够通过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转化,增强科技研发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将会是缓解我国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突破口,引领我国经济再次进入高速轨道。因此,在当前阶段,明确生产性服务业经济效应的时空分异及协调性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以中国286个地级城市单元为研究对象,以统计年鉴中的生产性服务业指标数据、经济指标数据和影响经济增长控制变量的数据为基础,在概述有关生产性服务业相关文献的同时,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理论与方法,对19962016年中国286个地级城市单元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及其经济效应的时空差异性以及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关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以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为背景,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总体情形出发,建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286个地级城市单元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借助空间数据分析等手段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996年以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提升显着,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为主的高值集聚区,由沿海向内陆阶梯状递减的趋势逐渐增强,并经历了在东-西方向上先极化后分散,在南-北方向上先分散后极化的空间演变特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在地市单元上存在显着的空间正相关,但关联强度呈现波动式变化,可见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持续性与稳定性较差。在影响因素方面,发现工业化程度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产生抑制作用,挤出效应明显。其次采用动态计量模型,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动效应,主要运用VAR模型、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考察二者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互为Granger原因,但经济增长不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与规模扩大的Granger原因。经济增长面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标准差扰动显示出显着的正向响应,并保持在4期左右,此后呈缓慢持续增长之势,说明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缓慢释放的过程。其三在新经济地理的理论框架下,采用多种形式的空间计量方法对生产性服务业经济效应的时空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经济效应具有显着的时空差异性,经济效应呈现出逐年增强趋势,同时随着区域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产业专业化差异的不同而表现各异。其中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经济效应显着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高水平地区也显着高于低水平地区,而专业化程度较高地区与较低地区的差异却不如预期中显着,而这种现象主要由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程度偏低引起。其四运用系统分析理论与方法,开展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通过构建“生产性服务业——经济”、“生产性服务业——社会”、“生产性服务业——环境”复合系统的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1996年、2006年、2016年各区域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结果显示:各区域的生产性服务业序参量始终滞后于经济、社会、环境序参量,说明我国属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型,生产性服务业的滞后发展严重阻碍了三大复合系统的协调程度。同时三大复合系统均处于颉颃阶段的轻度失调类型,虽耦合协调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协调性水平较低,距离良性共振仍有较大差距。之后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20182022年复合系统协调性进行预测,结果发现以上三大复合系统的耦合度和协调度短期内均不会有较大程度改善。最后对论文的结论进行归纳和总结,提出积极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及时调整产业结构、缩小区域产业发展差距等政策意见,以期将生产性服务业的经济效应发挥到最大,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社会、环境良性协调发展。

李娟[10](2019)在《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度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物流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其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有利于扩大生产、促进流通、刺激消费、改善民生、繁荣经济,是提升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保障,而且物流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那么,我国物流业发展质量如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如何?物流业发展质量的提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理是怎样的?促进程度有多大?弄清这些问题,能够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新思路,能够正确评价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以“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为主题,并沿着“问题提出——理论梳理——机理分析——实证检验——政策建议”这一逻辑思路,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系统性地回答。在理论分析方面,本文基于“三元三维”的概念界定构建了理论框架。(1)对物流业发展质量,从发展效率、发展结构和发展环境“三元”进行界定,并以马克思物流业发展理论、西方物流成本等理论为依据。(2)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区际经济互动发展、区域经济充分发展和区际经济平衡发展“三维”进行界定,认为区际经济互动发展是指各区域经济在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协同互动中实现发展的过程;区域经济充分发展是指各区域生产力不断提升、发展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动力得到转换、发展效益不断提升的过程;区际经济平衡发展是指区域间经济差距缩小、各区域共同发展的过程。这部分以马克思区域协调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新增长理论的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的区域互动发展理论等为依据。(3)基于以上“三元三维”的概念界定,运用马克思流通理论、劳动分工理论和世界市场理论,及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位理论、消费理论等,对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第一,物流业发展质量的提升既能直接影响区际经济互动发展,也能通过时空压缩、市场一体化和分工合理化间接影响区际经济互动发展;第二,物流业发展质量的提升既能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充分发展,也能通过改善供给侧和刺激需求侧间接影响区域经济充分发展;第三,物流业发展质量的提升既能直接影响区际经济平衡发展,也能通过收入均等化、消费平等化和基础设施均等化间接影响区际经济平衡发展。这是本文实证分析的基础和依据。在实证分析方面,依据上述概念界定和理论分析,从“三层次”即我国30个省域、四大板块和全国整体层次进一步对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际经济互动发展、区域经济充分发展、区际经济平衡发展的总效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对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静态效应、动态效应和长期效应进行验证。结论显示:(1)物流业发展质量的研究结论:我国三层次的物流业发展效率均偏低且存在区域异质性;我国三层次的物流业发展结构红利尚未得到有效发挥,四大板块层次和全国整体层次均呈“M”形演进;我国三层次的物流业发展环境均不足,但呈递增趋势;我国三层次的物流业发展质量均不高,但呈递增趋势,其中四大板块层次存在σ收敛,全国整体层次存在σ发散。(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结论:我国三层次的区际经济互动发展水平均相对偏低且存在区域异质性,其中我国30个省域层次呈“倒U”形、全国整体层次呈“M”形演进,西部和东北地区成为“洼地”;我国三层次区域经济发展都不充分,分别呈渐进式、波浪式和平稳式演进;我国30个省域层次的区际经济平衡发展水平呈“U”形演进,四大板块层次呈分层特征,全国整体层次的不平衡程度有增加趋势;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30个省域层次的较高且呈“V”形演进,四大板块层次呈波浪形演进,全国整体层次属于初级协调等级且呈“V”形演进。(3)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的实证结论:第一,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互动发展存在正向驱动效应,驱动力主要来自间接驱动因素,市场一体化是主要中介和路径。第二,物流业发展质量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双重驱动区域经济充分发展,其中我国30个省域层次的主要驱动路径是需求侧,四大板块层次和全国整体层次首要通过直接效应驱动。第三,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平衡发展的总效应由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构成,且以间接效应为主,其中我国30个省域层次以直接效应为主要途径,四大板块层次和全国整体层次以消费均等化为主要中介和路径。第四,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存在静态效应、动态效应和长期效应。根据以上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最后提出的对策建议是: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以驱动区际经济互动发展、区域经济充分发展和区际经济平衡发展,最终驱动区域经济实现协调发展。具体来说,我国三层次均需要做到物流业发展的“八化”,即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标准化、专业化和绿色化,以提升发展效率;促进物流业发展的产业化和网络化,以优化发展结构;促进物流业发展的集约化、全球化和智能化,以改善发展环境。本文的创新之处是:(1)研究内容上,采用“三元三维三层次”分析框架,即通过物流业发展结构、发展效率和发展环境三元对物流业发展质量进行界定和评价,通过区际经济互动发展、区域经济充分发展和区际经济平衡发展三维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界定和评价,对我国30个省域、四大板块和全国整体这三个层次的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这三方面在以往研究中都较为少见。(2)研究视角上,研究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并在影响路径上,认为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三个维度存在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双重驱动,并从静态效应、动态效应和长期效应三个方面检验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驱动作用。(3)研究方法的应用上,将综合指标体系、效率分析法等引入物流业发展质量的评价中;将一元并行多重中介模型和链式多重中介模型引入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分析中,并在分析中进行拓展,是新颖有效的。

二、新经济条件下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经济条件下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
第2章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内涵界定
        2.1.1 高质量发展
        2.1.2 产业结构调整
        2.1.3 产业结构转型
        2.1.4 产业结构升级
    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涉及的主要内容
        2.2.1 方向动力
        2.2.2 政策导向
        2.2.3 模式选择
        2.2.4 可行路径
        2.2.5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2.3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应用
        2.3.1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2.3.2 资本有机构成学说
        2.3.3 产业竞争原理
        2.3.4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2.3.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
        2.3.6 高质量发展学说
第3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纵览
    3.1 产业结构构成状况
        3.1.1 产业部门分布
        3.1.2 主导产业选择
        3.1.3 规模水平测度
    3.2 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
        3.2.1 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初步工业化阶段(1952-1977)
        3.2.2 产业结构重型化的纠偏阶段(1978-1991)
        3.2.3 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的深入改革阶段(1992-2008)
        3.2.4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全面转型升级阶段(2009-至今)
    3.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的初步成效
        3.3.1 三次产业比例关系有所改善
        3.3.2 产业层次在缓慢提升
        3.3.3 产业核心竞争力有所提高
        3.3.4 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新格局正在形成
第4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4.1 问题表现
        4.1.1 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级不高
        4.1.2 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
        4.1.3 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
        4.1.4 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
        4.1.5 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
    4.2 症因探析
        4.2.1 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
        4.2.2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
        4.2.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欠佳
        4.2.4 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
        4.2.5 经济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4.2.6 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
        4.2.7 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不够到位
第5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经验借鉴
    5.1 美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5.1.1 制定、调整与完善产业政策
        5.1.2 致力于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创新
        5.1.3 积极推动产业国际转移
        5.1.4 提出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
    5.2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5.2.1 适时制定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战略
        5.2.2 重点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5.2.3 对外直接投资生产兼扩大内需
        5.2.4 提升产业结构的信息化和服务化水平
    5.3 德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5.3.1 推行积极的产业政策
        5.3.2 鼓励支持产业技术创新
        5.3.3 培养产业发展所需人才
        5.3.4 稳步推进工业4.0 战略
    5.4 国外经验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启示
        5.4.1 完善产业政策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5.4.2 加快技术创新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5.4.3 培养人才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5.4.4 实施中国制造2025 战略,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第6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对策
    6.1 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
        6.1.1 建立健全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
        6.1.2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1.3 提升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公共服务管理能力
        6.1.4 创新产业发展思路
    6.2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6.2.1 提升三次产业层级质量
        6.2.2 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转变
        6.2.3 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6.2.4 促进各产业间的融合发展
    6.3 提升自主创新与科技研发能力
        6.3.1 积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6.3.2 培育健康的创新环境
        6.3.3 实现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有机结合
        6.3.4 重视人才的战略作用
    6.4 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6.4.1 提升品牌建设能力
        6.4.2 以内涵型扩大再生产为主要方式
        6.4.3 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
        6.4.4 改变经营发展理念
    6.5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6.5.1 继续推进结构性改革
        6.5.2 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
        6.5.3 完善要素市场配置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创新驱动背景下科技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2.1 问题提出
        1.2.2 研究意义
    1.3 基本概念
        1.3.1 科技服务业
        1.3.2 经济增长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经济增长理论
        2.1.2 技术创新理论
        2.1.3 产业结构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科技服务业发自身展规律研究
        2.2.2 科技服务业与技术创新的相关研究
        2.2.3 科技服务业与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关研究
        2.2.4 科技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
    2.3 小结
3 科技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
        3.1.1 我国科技服务业总体规模与结构
        3.1.2 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2 科技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关系
        3.2.1 科技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
        3.2.2 科技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间接贡献
        3.2.3 经济增长对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3.3 科技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检验
        3.3.1 研究方法
        3.3.2 指标选取
        3.3.3 实证检验
    3.4 小结
4 科技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之技术创新影响
    4.1 我国科技服务业的功能定位
        4.1.1 科技服务业的功能作用
        4.1.2 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定位
    4.2 科技服务业促进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
        4.2.1 科技服务业与国内自主创新
        4.2.2 科技服务业与国际技术引进
    4.3 科技服务业促进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
        4.3.1 研究设计
        4.3.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4.3.3 实证分析
    4.4 小结
5 科技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之产业转型升级影响
    5.1 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历程与目标
        5.1.1 三次产业结构演变历程
        5.1.2 产业转型升级的本质与目标
    5.2 科技服务业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路径
        5.2.1 促进农业产业现代化
        5.2.2 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
        5.2.3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
        5.2.4 促进服务业高端化发展
    5.3 科技服务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实证分析
        5.3.1 数据来源和行业分类
        5.3.2 基于规模与结构分析
        5.3.3 基于产业关联的分析
        5.3.4 基于产业融合的分析
        5.3.5 基于产业互动的分析
    5.4 小结
6 创新驱动背景下科技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6.1 创新驱动背景下经济增长的本质与特征
        6.1.1 新经济环境下技术创新的新特征
        6.1.2 科技服务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6.2 科技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6.2.1 科技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驱动模式
        6.2.2 科技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
    6.3 科技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6.3.1 计量模型与数据
        6.3.2 基本实证结果与分析
        6.3.3 创新驱动提出前后对比结果与分析
    6.4 小结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对策建议
    7.3 研究创新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多层次的空间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3 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4.1 解决的科学问题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3 研究方法及实施方案
    1.5 创新点
第2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理论分析
    2.1 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
        2.1.1 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
        2.1.2 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
    2.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概念
        2.2.1 产业集聚的一般理论
        2.2.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概念和模式
    2.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动因与影响因素
        2.3.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内在动因
        2.3.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外在动因
        2.3.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
    2.4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演化
        2.4.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演化的系统机理
        2.4.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演化的模式
        2.4.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演化的过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分析
    3.1 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特征
        3.1.1 经济增长中的空间集聚现象
        3.1.2 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结构理论
        3.1.3 经济增长的时空统一性
    3.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3.2.1 产业集聚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一般理论分析
        3.2.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3.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
        3.3.1 区域经济增长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
        3.3.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互动作用:理论模型
    3.4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
        3.4.1 集聚、增长与空间溢出
        3.4.2 基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视角的区域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的发挥
        3.4.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的理论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4.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基本模型
    4.2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特征
        4.2.1 样本与数据
        4.2.2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总体特征分析
        4.2.3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空间特征分析
        4.2.4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特征分析
    4.3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4.3.1 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模型
        4.3.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4.3.3 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4.3.4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交叉相关性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总体分析
    5.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5.1.1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时间序列模型构建
        5.1.2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面板数据模型构建
        5.1.3 格兰杰因果关系的实证检验
    5.2 空间计量模型的构建
        5.2.1 空间计量基本模型的设定
        5.2.2 基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区域经济增长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5.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5.3.1 变量和数据说明
        5.3.2 实证研究及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
    6.1 基于四大发展区域的差异分析
        6.1.1 样本说明
        6.1.2 四大发展区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差异分析
        6.1.3 四大发展区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分析
    6.2 基于三大城市群的差异分析
        6.2.1 样本说明
        6.2.2 三大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差异分析
        6.2.3 三大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分析
    6.3 基于等级中心城市的差异分析
        6.3.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中心城市发展及其溢出效应
        6.3.2 基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中心城市等级划分
        6.3.3 等级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对策建议
        7.2.1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7.2.2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对策建议
        7.2.3 针对不同区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对策建议
        7.2.4 优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环境的对策建议
    7.3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致谢

(4)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绿色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图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2 研究综述
    2.3 文献述评
3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绿色发展现状
    3.1 我国产业结构发展历程
    3.2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绿色发展状况
    3.3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模型
    3.4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绿色发展潜力与影响因素
    4.1 非期望产出的影响因素选择
    4.2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减排潜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绿色协同机制
    5.1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分工
    5.2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绿色协同的理论分析
    5.3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绿色协同发展模式
    5.4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演化关系
    5.5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关系实证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绿色协同发展规律
    6.1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复杂系统及其自组织进化
    6.2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复杂系统协同演化规律
    6.3 本章小结
7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绿色协同演化路径
    7.1 理论基础及建模步骤
    7.2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7.3 模型检验
    7.4 系统预测
    7.5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绿色系统发展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7.6 不同结果下的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7.7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创新之处
    8.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门类范畴
附录 2 制造业产业门类范畴
附录 3 制造业分省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附录 4 生产性服务业分省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 ——理论机制与经验辨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文献回顾
        2.1.1 产业集聚的理论追溯
        2.1.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机制研究
        2.1.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效应研究
        2.1.4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测度方法
    2.2 全要素生产率的文献回顾
        2.2.1 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理论
        2.2.2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路径研究
        2.2.3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
    2.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研究
        2.3.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
        2.3.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2.3.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理论分析
    3.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模型
        3.1.1 模型假定
        3.1.2 模型构建
    3.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
        3.2.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影响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
        3.2.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影响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4.1 计量模型设计
        4.1.1 模型设定
        4.1.2 变量选取
        4.1.3 内生性与工具变量
        4.1.4 数据说明
    4.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特征分析
        4.2.1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现实特征
        4.2.2 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现实特征
        4.2.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初步认识
    4.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结果
        4.3.1 基准回归分析
        4.3.2 内生性问题处理
        4.3.3 异质性分析
        4.3.4 稳健性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机制的实证分析I:技术创新视角
    5.1 模型设定、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5.1.1 模型设定
        5.1.2 变量选取
        5.1.3 数据说明
    5.2 生产服务业集聚影响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证结果
        5.2.1 基准回归分析
        5.2.2 样本选择性偏差处理
        5.2.3 内生性问题处理
        5.2.4 异质性分析
        5.2.5 稳健性检验
    5.3 进一步分析:技术创新中介效应的检验
        5.3.1 中介效应研究方法
        5.3.2 技术创新中介效应模型构建
        5.3.3 技术创新中介效应回归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机制的实证分析II:资源配置视角
    6.1 测算框架与模型设计
        6.1.1 企业资源错配的测算框架
        6.1.2 数据说明和测度结果分析
        6.1.3 计量模型设定
    6.2 生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企业资源配置影响的实证结果
        6.2.1 基准回归分析
        6.2.2 内生性问题处理
        6.2.3 异质性分析
        6.2.4 稳健性检验
    6.3 进一步分析:资源配置中介效应的检验
        6.3.1 资源配置中介效应模型构建
        6.3.2 资源配置中介效应回归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对策建议
    7.1 加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
    7.2 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
    7.3 深化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
    7.4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有效协同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产业协同集聚的环境效应研究 ——以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创新之处
2 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2 文献综述
3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存在性验证
    3.1 方法介绍
    3.2 变量说明和数据来源
    3.3 数据处理
    3.4 结果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集聚影响环境污染的理论分析
    4.1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
    4.2 基于外部性视角
    4.3 基于拥挤效应视角
    4.4 本章小结
5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集聚影响环境污染的实证分析
    5.1 方法介绍
    5.2 变量说明和数据来源
    5.3 空间差异分析
    5.4 模型构建和数据处理
    5.5 结果讨论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环境规制对区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线路图
    1.5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环境规制与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协同集聚:文献综述
    2.1 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协同集聚相关研究综述
        2.1.1 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协同集聚理论基础
        2.1.2 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因素研究
        2.1.3 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协同集聚经济效应研究
        2.1.4 现有研究评述
    2.2 环境规制相关研究综述
        2.2.1 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
        2.2.2 环境规制与产业升级
        2.2.3 现有研究评述
    2.3 文献评述
第三章 环境规制与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协同集聚:理论分析
    3.1 环境规制的结构效应、制造业需求与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协同集聚
    3.2 环境规制的产业转移效应、产业发展空间与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协同集聚
    3.3 环境规制的技术效应、创新需求与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协同集聚
第四章 环境规制与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协同集聚的测度与现状分析
    4.1 环境规制强度指标及测度
    4.2 中国环境规制水平现状
        4.2.1 中国整体环境规制水平演变
        4.2.2 各地区环境规制相对强度演变
    4.3 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协同集聚指标及测度
    4.4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协同集聚现状
        4.4.1 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协同集聚整体状况
        4.4.2 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现状
    4.5 环境规制与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协同集聚相关性分析:线性VS非线性
第五章 环境规制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研究:实证分析
    5.1 变量选择、数据说明与模型设定
        5.1.1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5.1.2 模型设定与模型计量检验
    5.2 实证结果与分析
        5.2.1 环境规制与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协同集聚
        5.2.2 稳健性检验
    5.3 内生性问题
    5.4 异质性分析
        5.4.1 区域异质性分析
        5.4.2 中心城市与非中心城市
    5.5 中介效应检验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简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科研成果

(8)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双向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 主要研究问题
    (三) 文献评述
        1.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
        2.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溢出效应的研究
    (四)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1. 本文的创新点
        2. 本文的不足
二、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相关理论
    (一)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含义和机理
        1. 生产性服务业
        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含义和特征
    (二) 产业集聚的基本理论
        1. 产业集聚的界定
        2. 产业集聚的测度
    (三)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双向互动机理
        1. 产业密度基础模型
        2. 制造业集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增长效应
        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推动制造业增长效应
        4.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机制
三、 中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其关联程度
    (一)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现状
    (二) 制造业的发展现状比较分析
    (三)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程度
        1. 直接消耗系数
        2. 完全消耗系数
四、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双向空间溢出效应的分析机制
    (一)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1. 数据说明
        2. 变量选取
    (二) 空间相关性检验
        1. 空间相关性
        2. 空间溢出效应
        3. 空间自相关检验
        4. 空间加权矩阵的选择
        5. 空间相关检验结果
    (三)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估计与检验
        1. 空间相关性检验
        2.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
    (四) 结果分析
五、 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 研究结论
    (二)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9)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经济效应的时空分异及协调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文献评述
第二章 生产性服务业及其经济效应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及范围界定
        一、生产性服务业
        二、生产性服务业的经济效应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二、生产性服务业经济效应的相关理论
        三、相关经济增长理论
        四、系统科学理论
    第三节 生产性服务业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
        一、生产性服务业的经济特性
        二、生产性服务业的经济机理
        三、生产性服务业的经济功能
        四、生产性服务业的经济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评价与特征分析
    第一节 现状分析
        一、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二、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第二节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评价
        一、指标体系构建
        二、综合指数评价
    第三节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时空特征
        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
        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
        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时空关联特征
    第四节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影响因素分析
        二、实证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第一节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一、变量选取
        二、数据处理
    第二节 VAR模型设计
        一、构造稳定的VAR模型
        二、协整检验
    第三节 动态关系分析
        一、Granger因果关系
        二、脉冲响应函数
        三、方差分解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经济效应时空分异
    第一节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经济效应的时间分异
        一、变量及模型设定
        二、经济效应的时间分异
    第二节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经济效应的空间分异
        一、基于区域差异视角
        二、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视角
        三、基于产业专业化差异视角
    第三节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经济效应空间分异的机制分析
        一、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
        二、历史原因与路径依赖
        三、区位选择与产业集聚
        四、制度因素与区域政策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协调性分析
    第一节 生产性服务业的协调内涵及类型
        一、生产性服务业的协调内涵
        二、生产性服务业的协调类型
    第二节 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机制
        一、复合系统的复杂性分析
        二、复合系统的耦合机理与协调内涵
    第三节 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社会、环境复合系统的协调性分析
        一、指标体系构建与研究方法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社会、环境子系统的综合评价
    第四节 复合系统的协调性预测
        一、预测模型构建
        二、预测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基本结论
    第二节 问题剖析与政策建议
        一、问题剖析
        二、政策建议
    第三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物流业及其发展质量的研究
        1.2.2 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
        1.2.3 关于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的研究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及框架结构
        1.3.3 研究内容
        1.3.4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物流业发展理论
        2.1.1 物流业发展质量的概念界定
        2.1.2 马克思的物流业发展理论
        2.1.3 西方物流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2.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2.2.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界定
        2.2.2 马克思主义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
        2.2.3 西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
第3章 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理分析
    3.1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互动发展的影响机理
        3.1.1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互动发展影响的数理模型
        3.1.2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互动发展的直接影响
        3.1.3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互动发展的间接影响
        3.1.4 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际经济互动发展的机理总结
    3.2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充分发展的影响机理
        3.2.1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充分发展影响的数理模型
        3.2.2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充分发展的直接影响
        3.2.3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充分发展的间接影响
        3.2.4 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域经济充分发展的机理总结
    3.3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平衡发展的影响机理
        3.3.1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平衡发展影响的数理模型
        3.3.2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平衡发展的直接影响
        3.3.3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平衡发展的间接影响
        3.3.4 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际经济平衡发展的机理总结
    3.4 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机理
第4章 物流业发展质量评价
    4.1 物流业发展效率评价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2 研究方法
        4.1.3 数据来源及分析
        4.1.4 实证分析结果及评价
    4.2 物流业发展结构评价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2 研究方法
        4.2.3 数据来源及分析
        4.2.4 实证分析结果及评价
    4.3 物流业发展环境评价
        4.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2 研究方法
        4.3.3 数据来源及分析
        4.3.4 实证分析结果及评价
    4.4 物流业发展质量评价
        4.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4.2 实证分析结果及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互动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区际经济互动发展水平及特征
        5.1.1 区际经济互动发展水平的测度
        5.1.2 区际经济互动发展的时空演进特征
    5.2 我国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际经济互动发展的实证分析
        5.2.1 计量模型构建
        5.2.2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5.2.3 实证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充分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6.1 区域经济充分发展水平及特征
        6.1.1 区域经济充分发展水平的测度
        6.1.2 区域经济充分发展的时空演进特征
    6.2 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域经济充分发展的实证分析
        6.2.1 计量模型构建
        6.2.2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6.2.3 实证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平衡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7.1 区际经济平衡发展水平及特征
        7.1.1 区际经济平衡发展水平的测度
        7.1.2 区际经济平衡发展的时空演进特征
    7.2 我国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际经济平衡发展的实证分析
        7.2.1 计量模型构建
        7.2.2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7.2.3 实证结果分析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8.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及特征
        8.1.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测度
        8.1.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演进特征
        8.1.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等级划分
    8.2 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
        8.2.1 计量模型构建
        8.2.2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8.2.3 静态效应分析
        8.2.4 动态效应分析
        8.2.5 长期效应分析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9.1 结论
        9.1.1 物流业发展质量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研究结论
        9.1.2 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以驱动区际经济互动发展
        9.2.2 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以驱动区域经济充分发展
        9.2.3 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以驱动区际经济平衡发展
        9.2.4 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以驱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9.2.5 发挥其他因素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
    9.3 不足之处及展望
        9.3.1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9.3.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四、新经济条件下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D]. 韩美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2]创新驱动背景下科技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王智毓.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多层次的空间差异分析[D]. 于化龙. 天津大学, 2020(01)
  • [4]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绿色协同发展研究[D]. 聂晓培.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5]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 ——理论机制与经验辨识[D]. 张营营. 西北大学, 2020(07)
  • [6]产业协同集聚的环境效应研究 ——以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为例[D]. 王越.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7]环境规制对区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影响研究[D]. 孙鹏博. 南京财经大学, 2020(08)
  • [8]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双向空间溢出效应研究[D]. 刘超.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9]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经济效应的时空分异及协调性研究[D]. 白雪.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10]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D]. 李娟.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新经济条件下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