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物宇航员你知多少(论文文献综述)
朱茗然[1](2021)在《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 ——《哈利·波特:一段魔法史》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自1997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问世以来,该系列小说迅速在世界范围内走红,其热度经二十余年仍不见消退。大英图书馆于《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英出版二十周年之际,策划了一场特别展览,以真实的历史为背景,寻找世界范围内的魔法起源。本报告是该展览同名图书《哈利·波特:一段魔法史》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该书为策展团队编撰的观展指南,内容涉及小说创作里外,以及与其相关的真实历史中的炼金术、草药学、天文学、占卜学等内容。原文作为与文化、历史相关的介绍性文本,行文中存在不少以英国(及欧洲)语言文化为基础的文化专有项,以及与特定文化语境相关的表达。此材料最为突出、且最与其内容特点相关的翻译难点便在于此,若在翻译时不对文本加以一定干预,就会导致对源语文化缺乏足够认识的中国读者在阅读译文时感到困惑,甚至产生误解。本报告以关联理论为分析框架,从译文中选取文化专有项的实例进行分析,研究文化介绍性文本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以忠实有效地向目标语读者传递原作信息。关联理论最早由语言学家斯珀伯和威尔逊提出,又由格特最先将其应用于翻译研究中。关联理论指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要根据动态的语境进行推理,而推理的依据就是关联性。而译者作为连通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桥梁,任务就是充分理解源文本的涵义,再考虑目标语读者所处的语境,在翻译中达成最佳关联。报告归纳分析了实践中文化专有项的三种翻译策略:加注(包括文外加注和文内加注)、地道化翻译及创译,并列举了相关实例。加注的翻译策略可为目标语读者提供额外解释,以弥补缺失的语境假设;地道化翻译多用于目标语中某地道化表达可以充分传达源语意义的情况;创译可用于翻译目标语中尚未存在的新概念。笔者希望此报告能对各类文本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研究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安迪·威尔,王智涵[2](2021)在《月球城市》文中研究指明一段两米长的光纤,引发了月球城市里难得一见的血案一家来自中国的神秘公司,引领太空通信网络升级大战在月球上生活没那么浪漫,要活下去就需要钱。一切都从她想赚钱开始……阿尔忒弥斯是希腊神话里的月亮女神,也是人类第一座且唯一一座月球城市的名字。这座城市由五个巨型穹顶组成,不同的穹顶下生活着不同阶层的人。贾丝明·巴沙拉是一个阿拉伯裔女孩,在阿尔忒弥斯靠送快递和走私物品为生,经济上捉襟见肘,基本位于社会的底层。因此,当有人抛出橄榄枝,出巨资让她破坏桑切斯铝业公司的采矿机时,她没怎么犹豫就同意了。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她却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更大的阴谋,这个阴谋足以让月球基地整个完蛋。面对巨额酬金和月球城市的安危,贾丝明·巴沙拉该如何抉择?
汤姆·亨特,谭敏,陶涛,赵丽珠[3](2020)在《杀手的抉择》文中研究表明第一章那是他人生中最糟糕的一个电话。接到电话20分钟后,加里·福斯特驾驶着丰田卡罗拉驶入麦卡恩医疗中心的停车场,然后循着指示牌在急诊室外的一个车位上停下。停车时,由于刹车踩得太猛,他身上的安全带险些锁死。熄了火,加里猛地推开车门,冲向急诊室。
姬中宪[4](2019)在《花言》文中研究表明1978年12月7日,周城,我出生1978年12月12日,周城,你出生1985年9月,周城小学,我读一年级1986年9月,周城小学,你读一年级1994年9月,周城中学,我高二,你高一,你我相识1997年9月,济南,我大二,你大一,我去你的学校找你1999年12月,济南,我大四,你来济南实习,我们相恋2000年4月,我第一次去上海参加面试2000年5月,济南泉城广场,我最后一次看见你2000年7月,我去上海前,我们最后一次通电话
张明[5](2019)在《《太脏太恶心啦—儿童科普系列之科学笑话与历史故事》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基于作者2017年承担的《儿童科普读物通俗笑话》系列丛书中部分英汉翻译任务所撰写,主要包括《科学》和《历史》两个分册的英汉翻译。原文共计约为2万英文单词,委托方要求在一个月内完成。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注重以译语读者为中心,使译文对译语读者产生原文对源语读者近似的效果,主张不同的文本类型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根据其文本分类,本次翻译实践所涉及的科普读物既属于信息型文本又属于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翻译可运用交际翻译法,使译文信息简洁明了,同时准确传递原文信息,以达到交际效果;表达型文本翻译可使用语义翻译法,以再现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有效传递原文中幽默生动的语言风格。因此,本文主要从信息型文本、表达型文本和文化信息三个层面分析了本项目相关翻译的重点及难点,通过案例分析探讨如何运用交际翻译法和语义翻译法解决具体的翻译问题,以提高儿童科普翻译质量。在案例分析中,针对信息型文本的长句、被动句、专有名词和逻辑结构的翻译,作者采取拆译长句、解释专有名词、将被动句译为主动句、将逻辑结构显性化的方法,使译文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并更易被译文读者接受;针对表达型文本中大量运用的双关、头韵、仿拟等修辞手段,作者通过采用加注释、增译、改写等方法进行翻译,使译文达到交际效果,尽量再现原文风格和形式;针对源语文本中文化负载词和历史典故的翻译,作者主要通过增加注释的方式有效传递原文中的历史文化背景信息。总之,基于本文的分析探讨,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既能为译者提供宏观层面的翻译原则与策略理论指导,也能在微观层面帮助译者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希望本文所总结的翻译经验能为同类翻译提供借鉴。
李雨桐[6](2019)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儿童天文科普课程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到来,传统的知识和技能目标俨然已无法满足个人与社会发展的期待与要求,“核心素养”的概念应运而生。天文学以其学科综合性体现了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因此,本研究意在设计出能够提升儿童的天文素养和核心素养的天文科普课程。首先,通过大量的文献收集和阅读,研究对我国核心素养具体内涵和天文科普课程进行了分析,从而回答了“为什么要用天文科普课程来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问题。其次,以提升儿童天文素养和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为主”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为支撑,分析儿童学习的特点,设计构建出了包含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在内的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儿童天文科普课程。最后,研究通过行动研究,将所设计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儿童天文科普课程应用于实践,并对实践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儿童天文科普课程可以提升儿童的核心素养,具有教学实用性的,教学效果良好,并受到行业内有经验教师的认可。研究在理论上梳理了核心素养的内涵,丰富了核心素养视角下儿童天文科普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课程和天文科普课程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孙惠芬[7](2017)在《寻找张展》文中提出上部寻找1寻找张展,是儿子提出来的。我和张展从未见过面,可当他在微信上提到这个名字,说妈妈,你还记得我的高中同学张展吗?我脑海里迅速就浮现出一个形象。这形象没有身高,没有五官,只有和飞机有关的一些连缀。他的名字有伸张和展翅的意思,容易让人联想到飞鸟和飞机,我记住他,正因为一次和飞机有关的事故。他的父亲死于2009年法航447空难,当时离高考只有不到一周时间。儿子在微信上提到他,很出我的意料。儿子在美国加州读生物信息学博士,因为学
庞培[8](2016)在《孤零零的黄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个人上黄山时遇大雨,这是寻常,是没办法的事情。雨要在方圆几百公里内的山脉和层层叠叠的山峦上下磨石研墨,磨制成历史和空间的黑,不远处的宣纸城宣城式的古墨黑,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别说今人如黄宾虹,说古人如徐渭眼睛里的黑,或两上黄山的旅行家徐霞客眼里的黑,大概是饶有趣味的。在黄山上淋雨,雨有宣纸墨汁似的黑亮,有宣纸的淋漓绵柔痛快薄冷。再加上在黄山的山道上
安迪·威尔,陈灼[9](2016)在《火星救援》文中研究指明六天前,宇航员马克·沃特尼成为了第一批在行走火星上的人。如今,他也将成为第一个葬身火星的人。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让阿瑞斯3船员被迫放弃任务。在撤离的过程中,沃特尼遭遇意外,被孤身一人丢在了这片寸草不生的红色荒漠中,所有的人都以为他必死无疑。火星上的沃特尼面临着两大问题:如何和地球上的人联络,告诉他们他还活着,等待他们的救援;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补给,坚持到救援抵达的那一天,否则他就会被饿死。不过,他也许都没有机会饿死在这颗星球上,因为随时可能发生的机器故障、环境灾难、人为失误,凡此种种,都有可能抢在饥饿之前要了他的命。但是,沃特尼不会坐以待毙。凭借着植物学家和机械工程师的专业背景,敢于冒险的精神和永不放弃的决心,沃特尼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自己种土豆,解决了粮食问题。之后,他又制定了一个近乎疯狂的计划,成功地和地球上的NASA取得了联系。在战胜了重重困难之后,沃特尼是否就可以高枕无忧,坐等NASA的救援?这场火星版的现代鲁滨孙漂流记,会以怎样的结局收场?
周婧景[10](2013)在《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 ——儿童展览与教育项目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其一,儿童阶段是人一生中语言、智力、性格和潜能开发之关键期,儿童教育成败直接关系一个民族未来的群体素质及其发展高度。其二,研究显示博物馆记忆重要而持久1,早期正面或负面的经验会继续在记忆中保存、发酵,影响受众与博物馆的长期关系,经营儿童,即经营博物馆的未来。其三,博物馆区别于家庭、学校教育机构,采用新颖活泼的教育形式,摒弃传统的空洞说教,鼓励儿童动手操作并参与探索,以“革新”的方式加入儿童教育之列,成为家庭、学校教育之延伸和补充。其四,我国约3亿儿童,儿童博物馆数量却屈指可数,一般博物馆亦较少为儿童开设专区,教育忽视儿童群体。与美国0.6亿儿童建有300余家儿童博物馆,教育从娃娃抓起,争相推出各种适合儿童的活动2,形成鲜明反差。其五,除国内实务界尚未推广儿童教育外,此领域的系统研究亦属理论界的薄弱一环。基于诸上五点原因,本研究择定开展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欲解决问题为:针对检测出的国内博物馆儿童教育现存问题对症施策。由此,一系列问题摆置面前:儿童教育内容庞杂,研究如何展开?现存问题多样,怎样科学检测?原因浮于表面,内在症结如何发掘?问题呈现纷杂,针对性的改善之策怎样寻绎?本研究提出解决办法:聚焦于博物馆儿童教育,实施分类;构建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检测各类型现存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同时,再就各类型抽象出共同核心问题,寻求根本解决之道。思路为:基于博物馆儿童教育现状分析,从广义博物馆教育出发,依实践领域将儿童教育划为两类,构建起本研究论述开展之框架;经由两种类型国内、外案例解析与评估,并结合对比与讨论,窥寻影响其效益之症结,针对问题展开具体分析并对症施策,同时归结各类儿童教育特征;将研究推至高潮,把国内两类教育“融为一炉”,试图标本兼治地提出根本问题之解决策略;最后,将实务升华至理论,完成本研究总结与前瞻。文分八章节。绪论在于阐明研究动机、意义、范围、方法及相关研究回顾与总结。第一章提出问题,为研究开展之前提,主要进行历史梳理、对象分类及现况分析。第二、三、四章分析问题。第二章进行本研究相关理论的整理及运用,归结之意不在于呈现整理结果,在乎对其巧加运用,据此科学设计本研究之方法。第三、四章施用此法,分别就博物馆两种教育类型进行深入、针对性研究与探讨。先开展问题描述;阐明案例选定因素并依此择定国内外3组计12个案例;再通过案例各要素细致解析,研究者内部评分以及问卷或访谈外部检测,并结合国内外案例对比,寻绎国内各类型所突显问题;展开分析与讨论,同时提炼此类型共有特征。第五、六、七章解决问题,分别就检测出的国内各类型问题展开策略研究。第五、六章分别针对不同类型现存并影响效益的问题,结合观察、问卷或访谈反馈信息,提出相应的改善之策,并构建不同类型的理想模式。第七章研究转向深入,将两类型合一,发掘根本症结,并提出解决策略——依据先贤研究成果,结合博物馆特性,尝试订立博物馆0——18岁儿童四阶段教育指南。第八章为研究成果总结与升华。从实务到理论,藉由本研究所获研究成果,凝练出具普遍意义的四大理论;就本课题未来的研究作出前瞻性思考和趋势分析。研究成果及其发现:经由国内问题案例与国外先进案例横向对比,及国内案例自身纵向比较,切实地归结出各类型各九大问题并施以对策;为科学检测问题,构建各类型评估指标体系;针对各类型核心问题,制订博物馆儿童教育指南;就博物馆儿童教育现象,凝练四大理论;参鉴国际博物馆儿童教育流变,展望博物馆儿童教育未来之路。尽管研究显示国外博物馆儿童教育现今“略胜”一筹,然,国内儿童教育亦逐步呈现发展态势,若能避己之短,互取所长,方可有效提升国内儿童教育效益。同时,依各类型属性差异,主张各类型发展采取阶段性策略。现阶段宜广泛推广儿童教育项目;新馆预留空间、老馆另辟分馆或改陈,逐步试水儿童专区;政府大力援持下,儿童博物馆从个别试点起步。
二、动物宇航员你知多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动物宇航员你知多少(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 ——《哈利·波特:一段魔法史》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1. Introduction |
2. Task Description |
2.1 Description of the Source Text Harry Potter: A History of Magic |
2.2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2.3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and Major Challenges of theTranslation Task |
3. Process Description |
3.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
3.2 Translation Schedule |
3.3 Translation Quality Control |
4. Literature Review |
4.1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Specific Items |
4.2 Previous Translation Studies based on Relevance Theory |
5. Theoretical Framework |
5.1 An Overview of Relevance Theory |
5.2 Key Concepts of Relevance Theory |
5.2.1 Processing Efforts and Contextual Effect |
5.2.2 Optimal Relevance |
5.3 Applicability of Relevance Theory to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Translation |
6.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Culture-Specific Items in the Translation of HarryPotter: A History of Magic Based on Relevance Theory |
6.1 Annotation |
6.1.1 Extra-textual Annotation |
6.1.2 Intra-textual Annotation |
6.2 Idiomatic Translation |
6.3 Transcreation |
7.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ppendix |
(2)月球城市(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第十四章 |
第十五章 |
第十六章 |
第十七章 |
(3)杀手的抉择(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第十四章 |
第十五章 |
第十六章 |
第十七章 |
第十八章 |
第十九章 |
第二十章 |
第二十一章 |
第二十二章 |
第二十三章 |
第二十四章 |
第二十五章 |
第二十六章 |
第二十七章 |
第二十八章 |
第二十九章 |
第三十章 |
第三十一章 |
第三十二章 |
第三十三章 |
第三十四章 |
第三十五章 |
(4)花言(论文提纲范文)
1.终身 |
2.仓皇 |
3.地理 |
4.封存 |
5.语惊 |
6.奇迹 |
7.厚爱 |
8.空张 |
9.隔世 |
10.失联 |
11.坐等 |
12.火烧 |
13.相爱 |
14.苦寻 |
15.路遇 |
16.策反 |
17.隔绝 |
18.欲言 |
19.故地 |
20.音讯 |
21.情书 |
22.念念 |
23.回溯 |
24.满月 |
25.离合 |
26.相顾 |
27.饮泣 |
28.回炉 |
29.哭笑 |
30.长话 |
31.速递 |
32.折返 |
33.生离 |
34.相伴 |
35.放心 |
36.目送 |
37.告别 |
38.忙乱 |
39.手语 |
40.吃饭 |
41.重逢 |
42.美苏 |
43.追悔 |
44.合影 |
45.一生 |
46.爱情 |
47.虚惊 |
48.无家 |
49.毛蒋 |
50.舍友 |
51.余恨 |
52.狼狈 |
53.动物 |
54.相煎 |
55.问答 |
56.狭路 |
57.转身 |
58.双喜 |
59.临门 |
60.日夜 |
61.身体 |
62.半生 |
63.默写 |
64.静走 |
65.酒狂 |
66.陋巷 |
67.终局 |
68.恒温 (存目) |
69.小城 |
70.红白 |
71.云梯 |
72.死婴 |
73.试飞 |
74.基因 |
75.拾遗 |
76.死生 |
77.初见 |
(5)《太脏太恶心啦—儿童科普系列之科学笑话与历史故事》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Abbreviations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Description of the Project |
1.1 Background of the Project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Project |
1.3 Requirements of the Project |
Chapter Two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
2.1 Translation Strategy Based on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
2.2 Target Readers’Expectation |
2.3 Stylistic Features and Functions of ST and TT |
2.4 Preparation for Encyclopedic Knowledge |
2.5 Work Division and Quality Control |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Problems and Translation Solutions |
3.1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Project |
3.2 Translation of Informative Texts |
3.2.1 Amplification of Terms |
3.2.2 Division of Long Sentences |
3.2.3 Activation of Passive Voice |
3.2.4 Explicitation of Logic Structure |
3.3 Translation of Expressive Texts |
3.3.1 Preservation of Style and Form |
3.3.2 Transformation of Rhetorical Devices |
3.4 Translation of Cultural Information |
3.4.1 Explan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
3.4.2 Addition of Historical-Cultural Background |
Chapter Four Reflection and Suggestions |
4.1 Feedback of Editor |
4.2 Self-evaluation |
4.3 Suggestions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Appendix |
(6)核心素养视角下儿童天文科普课程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天文科普的时代要求 |
1.1.2 贯彻和落实核心素养的诉求 |
1.1.3 天文科普课程研究契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概念界定 |
1.4.1 天文学 |
1.4.2 天文科普课程 |
1.4.3 核心素养 |
1.5 研究方法 |
1.5.1 行动研究 |
1.5.2 文献和资料分析法 |
1.5.3 访谈法 |
1.5.4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天文科普研究现状 |
2.1.1 我国天文教育的结构 |
2.1.2 我国儿童天文科普现状 |
2.2 核心素养与天文科普课程设计建构 |
2.2.1 核心素养的内涵 |
2.2.2 核心素养的实现 |
2.2.3 核心素养视角下儿童天文科普课程可行性 |
2.3 相关理论 |
2.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3.2 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为主”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 |
3 核心素养视角下儿童天文科普课程设计 |
3.1 需求分析 |
3.1.1 可行性分析 |
3.1.2 学习对象分析 |
3.2 教学目标分析 |
3.2.1 提升天文素养是天文课程的主要目标 |
3.2.2 核心素养要求寓于课程目标之中 |
3.3 教学过程的设计 |
3.3.1 课程内容的选择 |
3.3.2 学习情境的设计 |
3.3.3 课程的组织形式 |
3.4 教学评价设计 |
3.4.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3.4.2 评价指标的选择 |
3.5 核心素养视角下儿童天文科普课程特征分析 |
3.5.1 关注天文素养与核心素养的结合 |
3.5.2 注重课程各环节整合联系 |
3.5.3 坚持“以学为主”的设计原则 |
4 教学实践第一阶段 |
4.1 班级组建 |
4.2 天文课程第一轮实践 |
4.2.1 专题三“星星知多少”活动实施与评价 |
4.2.2 专题五“望远镜的原理与制作”活动实施与评价 |
4.2.3 专题十“我们的邻居——月球(一)”活动实施与评价 |
4.2.4 “追星达人大挑战”总结评价活动 |
4.3 教学效果评价与反馈 |
4.3.1 教学目标完成 |
4.3.2 学生参与学习情况 |
4.3.3 教师教学反思 |
5 教学实践第二阶段 |
5.1 第一轮课程改进 |
5.2 天文课程第二轮实践 |
5.2.1 专题一“地球上的一天”活动实施与评价 |
5.2.2 专题五“解码'水星逆行'”活动实施与评价 |
5.3 评价与反馈 |
5.3.1 教学目标有序完成 |
5.3.2 学生学习积极主动 |
5.3.3 教学实践获资深教师认可 |
6 研究结果 |
6.1 研究结果 |
6.1.1 儿童天文科普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
6.1.2 核心素养视角下儿童天文科普课程优缺点分析 |
6.1.3 天文科普教学缺乏专业的天文师资的指导 |
6.2 研究启示 |
6.2.1 对教学设计的启示 |
6.2.2 对教学过程的启示 |
6.2.3 对教学评价的启示 |
6.2.4 对后续研究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部分实践课程教学教案 |
附录二: 教师访谈记录 |
附录三: 课程评价表 |
(9)火星救援(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
日志:SOL6[1] |
第二章 |
日志:SOL7 |
日志:SOL10 |
日志:SOL11 |
日志:SOL14 |
日志:SOL15 |
日志:SOL16 |
日志:SOL22 |
第三章 |
日志:SOL25 |
日志:SOL26 |
日志:SOL29 |
日志:SOL30 |
第四章 |
日志:SOL32 |
日志:SOL33 |
日志:SOL33( 2) |
日志:SOL34 |
日志:SOL37 |
第五章 |
日志:SOL38 |
日志:SOL38(2) |
日志:SOL39 |
日志:SOL40 |
日志:SOL41 |
日志:SOL42 |
第六章 |
日志:SOL61 |
第七章 |
日志:SOL63 |
日志:SOL64 |
日志:SOL65 |
日志:SOL66 |
日志:SOL67 |
日志:SOL68 |
日志:SOL69 |
日志:SOL70 |
日志:SOL71 |
第八章 |
第九章 |
日志:SOL79 |
日志:SOL80 |
日志:SOL81 |
日志:SOL82 |
日志:SOL83 |
第十章 |
日志:SOL90 |
日志:SOL92 |
日志:SOL93 |
日志:SOL95 |
日志:SOL96 |
第十一章 |
日志:SOL97 |
日志:SOL97(2) |
日志:SOL98 |
日志:SOL98(2)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日志:SOL114 |
日志:SOL115 |
日志:SOL116 |
日志:SOL117 |
日志:SOL118 |
日志:SOL119 |
第十四章 |
语音日志:SOL119 |
语音日志:SOL119(2) |
语音日志:SOL119(3) |
语音日志:SOL119(4) |
语音日志:SOL119(5) |
语音日志:SOL119(6) |
语音日志:SOL119(7) |
语音日志:SOL119(8) |
语音日志:SOL120 |
日志:SOL120 |
日志:SOL121 |
日志:SOL122 |
第十五章 |
第十六章 |
第十七章 |
日志:SOL192 |
日志:SOL193 |
日志:SOL194 |
日志:SOL195 |
日志:SOL196 |
第十八章 |
日志:SOL197 |
日志:SOL198 |
日志:SOL199 |
日志:SOL200 |
日志:SOL201 |
日志:SOL207 |
日志:SOL208 |
日志:SOL209 |
日志:SOL211 |
第十九章 |
第二十章 |
日志:SOL376 |
日志:SOL380 |
日志:SOL381 |
日志:SOL383 |
日志:SOL385 |
日志:SOL387 |
日志:SOL388 |
日志:SOL389 |
日志:SOL390 |
第二十一章 |
日志:SOL431 |
日志:SOL434 |
日志:SOL435 |
日志:SOL436 |
日志:SOL439 |
日志:SOL444 |
日志:SOL449 |
第二十二章 |
日志:SOL458 |
日志:SOL462 |
日志:SOL466 |
日志:SOL468 |
日志:SOL473 |
日志:SOL474 |
日志:SOL475 |
第二十三章 |
日志:SOL476 |
日志:SOL477 |
日志:SOL478 |
日志:SOL479 |
日志:SOL480 |
日志:SOL482 |
日志:SOL484 |
日志:SOL487 |
日志:SOL492 |
日志:SOL497 |
第二十四章 |
日志:SOL498 |
日志:SOL498(2) |
日志:SOL499 |
日志:SOL500 |
日志:SOL501 |
日志:SOL502 |
日志:SOL503 |
日志:SOL504 |
第二十五章 |
日志:SOL505 |
日志:SOL526 |
日志:SOL529 |
日志:SOL543 |
日志:SOL549 |
第二十六章 |
日志:任务日687 |
(10)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 ——儿童展览与教育项目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动机与意义 |
(一) 研究动机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对象与范围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范围 |
三、研究回顾与总结 |
(一) 国内研究回顾与小结 |
(二) 国外研究回顾与小结 |
四、研究方法与架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框架 |
注释 |
第一章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历史与现况 |
第一节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历史 |
一、博物馆儿童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历史 |
二、儿童博物馆存在和发展的历史 |
第二节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类型 |
一、博物馆教育的分类依据 |
二、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类型 |
第三节 中国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现况 |
一、儿童展览类型所属的成绩与缺失 |
二、儿童教育项目类型所属的成绩与缺失 |
三、其他 |
注释 |
第二章 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的相关理论与运用 |
第一节 博物馆儿童教育评估的相关研究与运用 |
一、展览评估的相关研究与方法建构 |
二、教育项目评估的相关研究与方法建构 |
第二节 政策法规依据 |
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
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 |
三、《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以下简称《大纲》) |
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 |
注释 |
第三章 国内儿童展览类型的问题检测与分析 |
第一节 儿童博物馆展览存在的问题 |
一、基于案例研究的问题描述 |
二、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
三、研究案例规划解析与评估 |
四、问题分析与讨论 |
第二节 博物馆儿童专区展览存在的问题 |
一、基于案例研究的问题描述 |
二、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
三、研究案例规划解析与评估 |
四、问题分析与讨论 |
注释 |
第四章 国内儿童教育项目类型的问题检测与分析 |
第一节 基于案例研究的问题描述 |
第二节 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
一、案例一:河北省博物馆及“国之瑰宝——河北文物精品图片进校园”项目 |
二、案例二:上海博物馆及“欢欢喜喜过大年”项目 |
三、案例三:北京自然博物馆及“科普小课堂”项目 |
四、案例四: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及“西班牙、拉美文化嘉年华(i Fiesta!)”项目 |
第三节 研究案例规划解析与评估 |
一、案例一:河北省博物馆及“国之瑰宝——河北文物精品图片进校园”项目 |
二、案例二:上海博物馆及“欢欢喜喜过大年”项目 |
三、案例三:北京自然博物馆及“科普小课堂——人体漫游记”项目 |
四、案例四: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及“西班牙、拉美文化嘉年华(i Fiesta!)”项目 |
第四节 问题分析与讨论 |
一、儿童教育项目案例特征之小结 |
二、儿童教育项目案例评估之小结 |
三、国内儿童教育项目的问题与分析 |
注释 |
第五章 儿童展览类型之策略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发现与问题解决 |
一、影响展览效益的症结 |
二、问题解决之建议 |
第二节 两种儿童展览之理想模式总论 |
一、儿童博物馆展览之理想模式 |
二、博物馆儿童专区展览之理想模式 |
第三节 小结 |
注释 |
第六章 儿童教育项目类型之策略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发现与问题解决 |
一、影响项目效益的症结 |
二、问题解决之建议 |
第二节 儿童教育项目之理想模式总论 |
一、博物馆儿童教育项目之理想模式 |
二、小结 |
第三节 小结 |
注释 |
第七章 两类儿童教育核心问题之策略研究 |
第一节 儿童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相关研究 |
一、儿童教育学的相关研究 |
二、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构建博物馆儿童教育指南 |
一、适用于0——3岁儿童 |
二、适用于3——6、7岁儿童 |
三、适用于6、7——11、12岁儿童 |
四、适用于11、12——18岁儿童 |
第三节 小结 |
一、0——3岁教育指南 |
二、3——6、7岁教育指南 |
三、6、7——11、12岁教育指南 |
四、11、12——18岁教育指南 |
注释 |
第八章 总结与前瞻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一、思路与成果 |
二、理论之凝练 |
第二节 论文局限与新意 |
一、研究课题之新颖 |
二、研究方法具针对性 |
三、全方位搜集一手资料 |
四、广采博取研究对象 |
五、跨越国内外开展研究 |
六、跨学科的创造性探索 |
第三节 研究问题前瞻 |
一、研究展望 |
二、前瞻未来 |
注释 |
附录一 观众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观众访谈提纲 |
附录四 上海儿童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跨越距离、触摸未来’主题科学”一层展区) |
附录五 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恐龙馆——现在你就在它们的世界”展区) |
附录六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儿童历史”展区) |
附录七 “请体验”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城市一角”展区) |
附录八 四川博物院“儿童活动区”展区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附录九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教育活动区”展区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
附录十 北京自然博物馆“探索角”展区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附录十一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探索角”展区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附录十二 儿童展览各案例各模块的观众评估比较 |
附录十三 儿童展览两两同类案例各模块的观众评估差异分析 |
附录十四 博物馆0———3岁儿童教育指南 |
附录十五 博物馆3——6、7岁儿童教育指南 |
附录十六 博物馆6、7——11、12岁儿童教育指南 |
附录十七 博物馆11、12——18岁儿童教育指南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四、动物宇航员你知多少(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 ——《哈利·波特:一段魔法史》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朱茗然.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2]月球城市[J]. 安迪·威尔,王智涵. 译林, 2021(01)
- [3]杀手的抉择[J]. 汤姆·亨特,谭敏,陶涛,赵丽珠. 译林, 2020(06)
- [4]花言[J]. 姬中宪. 百花洲, 2019(03)
- [5]《太脏太恶心啦—儿童科普系列之科学笑话与历史故事》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张明.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6]核心素养视角下儿童天文科普课程实践研究[D]. 李雨桐. 浙江大学, 2019(05)
- [7]寻找张展[J]. 孙惠芬.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7(03)
- [8]孤零零的黄山[J]. 庞培. 作家, 2016(10)
- [9]火星救援[J]. 安迪·威尔,陈灼. 译林, 2016(01)
- [10]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 ——儿童展览与教育项目的视角[D]. 周婧景. 复旦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