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城镇建设模式分析

我国小城镇建设模式分析

一、我国小城镇建设模式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白娜[1](2020)在《略阳县山地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略阳县地处陕南秦巴山区腹地,县域内的小城镇均为山地型城镇,这些城镇由于受到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影响而表现出特有的空间特征。在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宏观政策背景下,略阳县山地小城镇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在保障山地城镇快速发展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协调城镇规模拓展与建设用地、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城镇内部功能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上述问题为出发点,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分类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分析,其次对略阳县山地小城镇的空间发展特征进行了总结梳理,解析了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山地型小城镇整体的发展战略,最后进行典型案例的实证研究。第一章:首先指出了本研究的政策、区域背景及现实诉求,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范围,对主要的基础概念进行了界定,表明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从多个角度对国内外小城镇及山地小城镇进行了研究综述,提出本文所涉及的地理学领域、城乡规划学领域及其他领域的相关理论。第三章:分析梳理了略阳县山地城镇的总体发展特征,总结了影响山地城镇空间发展的自然及人文因子,解析了山地城镇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及演变机制。第四章:根据对现状的解析及演变机制的梳理,提出了小城镇发展规划原则、空间发展策略、产业发展策略、镇村体系策略、形态营造策略、生态发展策略及实施保障策略。第五章:选取典型镇作为研究对象,制定适宜的产业发展框架及镇村体系规划策略,总结了典型镇镇区空间发展的影响作用机制,并对现有的空间结构及用地布局进行了优化调整。第六章:进行了研究结论的总结及可能存在的创新点,提出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后续研究的展望。

沈丹阳[2](2020)在《城固·桔园特色小镇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当前,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迈入新阶段,长期以来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在资源、生态、劳动力等因素的相互制约之下,我国城乡差距日益显着,新型城镇化建设引导下的效用型增长已经开始促使我国小城镇转型发展,特色小镇的发展对于促进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城乡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地处西部地区拥有独特地域资源的小城镇来说,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是实现其区域价值及经济转型的重要保障。桔园镇地处秦岭南麓浅山丘陵地带,是陕西省重点发展镇,镇域特色旅游资源、柑桔农业资源富集,然而审视其发展现状,存在产业发展模式滞后、旅游资源分散、形象特色缺失等问题。通过对现状问题的梳理,整合开发思路,选择合理的开发模式,提出桔园特色小镇开发规划策略,从而推动桔园镇特色化转型发展,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类似的小城镇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首先,本文进行了基本概念解析、相关理论和文献的梳理,结合案例总结了特色小镇典型发展模式。在现状分析过程中,对桔园镇外部发展条件进行了分析阐述,论述了桔园镇发展条件与发展现状,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依据现状主要问题,在小城镇特色化发展的指导下,构建桔园镇特色资源评价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量化分析,同时结合GIS在空间层面对桔园镇特色资源进行多维度评价及可视化分析,为特色小镇空间发展指引提供了依据。其次,针对桔园镇发展核心问题,确立了桔园特色小镇发展的共性与个性、及阶段性发展目标,确立了桔园镇“产业体系网络化、生态景观一体化、空间布局协同化、运营管理体制化的总体发展框架”。最后,基于总体策略引领,桔园镇立足生态、产业、旅游、空间、运营等多重维度,在特色资源评价与现状问题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生态景观发展结构、产业体系构建策略、旅游功能开发模式、空间布局形态结构及开发运营体制机制等五方面的策略,用于指导桔园特色小镇的发展转型。

熊一鸣[3](2020)在《小城镇治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小城镇经济发展呈现良好的上升趋势,小城镇居民的需求,逐渐表现出多样性和异质性。相应的,政府也在调整如何满足多样的社会需求所带来的职能膨胀。由于地域、资源等原因,我国小城镇经济发展呈现不同的层次,造成小城镇居民的公共需求,展现出多样性与差异性的发展趋向,这就对小城镇政府提出了,提供差异化公共服务的要求。为使小城镇政府压力减轻,社会组织成为了其重要的伙伴。本文立足于不同发展阶段小城镇的社会需求的变化,定位小城镇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构建的必然性以及发展演变,试图清晰地分析出小城镇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关系构建的路径选择,为发展中的小城镇政府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

张江峰[4](2020)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是国家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之一,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是我国“藏羌彝民族走廊”和茶马古道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区和四川省第二大藏区。长期以来,藏、羌、回、汉等民族在这个地区内繁衍生息,交汇、交融,互通有无,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样、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因此,该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富集地区。新型城镇化、特色小城镇战略背景下,在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各种现实条件,国家主体功能区赋予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决定了该地区照搬东部沿海大规模工业化驱动城镇化发展路径不现实,只能立足于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进而驱动城镇化发展。岷江上游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雄奇秀美,多姿多彩;民族文化个性差异,多样性明显,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基础性资源。这种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该地区发展旅游业,并通过旅游业引领驱动城镇化进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特色小城镇战略实施,给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政策动能,为该地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本文通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特殊性、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资料可得性、类型代表性等标准选择了松潘县川主寺镇、汶川县水磨镇、理县古尔沟镇三个田野调查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进行定性分析和量化研究,比较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异同及所面临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通过对制约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因素及其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路径建议,期望对民族地区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阐述了本论文所研究问题选题背景,选题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相关研究评述、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等问题。第一章梳理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同时,对本文相关指导理论做了梳理和述评。第二章梳理了我国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以及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研究了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升之间互动关系。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及旅游城镇化历程,并具体分析了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国家区划生态环境功能等方面具体特殊性,分析了该地区依靠旅游业驱动旅游小城镇发展在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特殊意义。第四章分别对三个田野调查点旅游小城镇进行了实证和比较研究,比较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各自发展特点、差异性和面临问题,发现异同之处,最后给出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创新发展可操作性建议。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深层次根源,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选择路径提供理论支持。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和机遇,研究了该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推拉动力以及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的互补性,提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结语部分陈述了本论文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本文主要结论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能够持续地与大城市群实现产品互补互通,实现二者相互动态优化。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与时俱进及不断完善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基础和产业保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环境支撑;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持续创新发展的持续文化源动力,也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核心吸引力所在,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建设中彰显其地方特色的文化源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社会治理成效是该地区旅游业平稳发展的社会保障。

唐冠蓝[5](2019)在《基于产城耦合机制的工业型小城镇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出现了内外需求的不平衡、工业大而不强、资源消耗与环境压力过大等的问题,产业结构迫切需要转型以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进入战略性调整期。城镇化发展模式的调整使作为城镇化起点的小城镇的建设模式必须做出相应转变。工业型小城镇因其产业与城镇的紧密联系成为我国实现全面工业化、现代化,实现产业结构转型的突破点,是集中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矛盾的冲突点,也是城乡转型的关键点,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实践区域。研究工业型小城镇规划策略理论,探索现代工业型小城镇规划思路,将有助于创新工业型小城镇规划理念。首先在辨析工业型小城镇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明确本文研究的工业型小城镇是指以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建制镇。对工业型小城镇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构建了工业型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即产城耦合机制。然后利用产城耦合机制对14个工业型小城镇进行评价。针对发展水平、发展状态构建运作介质和运作方式的评价体系,根据国家统计资料和现状分析获取数据,运用熵权法计算权重,得出发展水平评价值、发展状态评价值、产业系统评价值、城镇系统评价值4个评价值。通过对评价结果相关性研究对产城耦合机制进行验证,通过分类研究将工业型小城镇分为低度耦合协调、中度耦合协调、高度耦合协调、显着耦合协调4类工业型小城镇,按照小城镇的发展特征将发展时期分为发展起步期、快速发展期、发展成熟期。根据各个时期工业型小城镇产城耦合机制的运行状态提出针对的规划策略,并结合成功案例进行策略解析。发展起步期规划策略为挖掘产城资源引入产业实体、构造产城联合的发展结构、覆盖产城共享的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期规划策略为对标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塑造产城融合的功能空间;发展成熟期规划策略为提升产城契合文化品质、促进产城协和的环境品质。利用规划策略进行杨芬港镇规划实践,规划内容包括双产主导产业、链网产业关联、集约建设规模、联合发展结构、联合交通网络、共享基础设施、对标新兴产业、融合产城功能、融合土地利用、融合公共服务设施、融合绿化景观。

马程[6](2019)在《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从2016年中央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特色小城镇”的相关政策以来,“特色小城镇”的发展一直是政治家、学者和公众讨论的话题。它被寄予期望成为一种新的城镇化路径和城市病的解决方案。从那时起,全国许多“特色小城镇”被提名和认证,然而在特色塑造的过程中却存在诸多不足和误区。当然,影响小城镇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关注了由近代知名企业家、政治家、教育家张謇打造的“中国近代第一城”——江苏南通的特色小城镇的空间特征和城市形态,意在探索南通特色小城镇的空间形态类型、空间形态类型组合模式的客观规律和内在逻辑,并运用形态类型学的研究成果对未来的小城镇城市设计提供引导。除第一章绪论以外,文章分为六个章节第二章,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小城镇、特色小城镇及形态类型学的研究成果,提出综合空间句法(space syntax)、空间伙伴(space mate)和建筑类型学(architectural typology)的小城镇空间形态量化研究分析方法,并建立起南通地区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要素体系。第三章,运用历史分析法,对张謇的“一城三镇”城镇体系和中国近代第一座棉纺织工业特色小城镇——唐闸的空间形态演变进行历时性分析。进而通过两组对比研究:○1唐闸与南通城镇体系中的其他功能类型的特色小城镇——天生港镇和狼山镇的对比分析,探求不同特色发展驱动因素于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的影响;○2唐闸与国际上同时期诞生的第一座花园城市莱切沃斯的对比研究,分析了霍华德和张謇的小城镇建设理念的异同以及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对小城镇空间形态的作用。第四章,全面分析了南通地区小城镇的分布、规模、整体形态等,总结出历史上南通小城镇发展的不同特色发展驱动阶段以及目前的特色发展驱动因素类型,根据这些因素选取有一定人口、经济基础的小城镇作为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分析的样本,并根据其主要特色发展驱动因素的不同分为交通区位、产业市场、历史文旅三类。第五章,运用前文总结出的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量化研究分析方法对样本小城镇中的各类空间形态要素进行整理、分析及类型学统计。第六章,借鉴生物基因的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梳理出形态要素、形态类型与形态类型组合模式之间的深层结构关系,提出“形态键”、“形态链”等概念,建立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编码系统,并绘制南通特色小城镇形态类型地图,总结出南通不同类型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基本特征及形态类型组合模式的客观规律和内在逻辑。第七章,阐述城市设计对于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塑造的重要性,提出基于空间形态类型的特色小城镇城市设计方法,根据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的特征和城市设计的设计要素,针对不同类型的特色小城镇,提出协调特色发展驱动因素和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的南通特色小城镇城市设计思路。一百多年前的南通,是中外闻名的“模范县”,是近代中国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楷模,各地竞相学习的榜样。随着特色小城镇概念的提出,拥有着悠久特色小城镇发展史、良好经济环境和得天独厚区位优势的南通必将再次通过特色小城镇的建设获得广泛的关注。本文立足于实际,针对特色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在空间特色塑造上面临的困难和困惑,提出科学的、有效的小城镇城市设计方法和策略。虽然讨论的是南通地区的小城镇,但是其研究方法和路径可以适用于更多案例。

黄军[7](2019)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城镇化战略向纵深推进,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与此同时小城镇区域各类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不仅加剧了小城镇多元社会主体间环境利益冲突,也制约着小城镇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政府单一主导的生态管理机制与模式对于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却屡屡失灵。在社会转型和全球化背景下,小城镇生态治理面临着多种治理困境与挑战,难以有效地解决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这成为制约“新型城镇化”战略向前推进的重要因素,迟缓了小城镇居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步伐”,更是摆在地方政府眼前棘手而又亟需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有效应对小城镇生态治理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和治理困境,实现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抑或而言,小城镇基层政府、企业、镇村居民和环保组织以何种治理理念为指导进入生态治理的场域、体现并发挥其具体的角色和功能?各治理主体又以何种治理方式和治理制度推进生态治理?显然,研究这些问题既有助于生态治理现代化理论的完善,也有助于小城镇生态治理实践水平的提升。正因为此,上述这些问题自然就构成了本研究的中心议题。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来收集相关理论和实践资料,并通过案例回顾的方式找到资料中包含的重要信息,从中分析得出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逻辑思路,并从四个维度实现了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建构。同时结合长三角地区生态治理实践提出了小城镇生态现代化的具体路径。以下四点是本研究的核心研究发现:第一,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生成机理。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反映出当前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存在深层次的根源,它受到小城镇社会结构、理性选择和文化心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如何治理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现成的理论框架并未给出明确的答案,这就需要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建构出小城镇生态治理的现代化路径,从而实现小城镇生态治理的现代化转型。本研究在对治理现代化的内涵、构造和生成机理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分析框架将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生成机理分为四个层面,即基于绿色发展的治理理念、基于复合型结构的治理主体、基于行为手段的治理方式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治理制度。第二,小城镇生态治理的困境与原因分析。在小城镇生态治理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虽然经历了一些挫折,但也积累了宝贵的治理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小城镇生态治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新型城镇化对小城镇发展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时代背景。当前我国小城镇生态治理困境主要表现为三个层面的问题,即生态治理主体结构单一阻碍治理主体多元化及其协同共治的实现;传统的政府生态环境管理方式落后制约了生态治理效率;生态治理制度缺位造成了资源投入与服务供给不足。这些治理困境的产生,有着深层次的原因,既有理念性原因、主体性原因,也有行为性原因和制度性原因。在理念性原因方面,表现为治理主体缺乏绿色发展理念、镇村生态文化断裂;在主体性原因方面,表现为小城镇生态治理主体的单一化、生态共治和公众参与的弱化;在行为性原因方面,表现为生态治理法治化能力欠缺、生态治理文明化程度不够、生态治理民主化不充分和生态治理缺乏科学手段;在制度性原因方面,表现为制度供给不足和制度运行不畅。第三,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思路。为了有效解决小城镇生态治理困境,本研究对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思路进行了系统性阐述。首先,以科学性和正义性的统一与平衡作为小城镇生态治理理念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它致力于实现绿色发展指向的生态治理现代化;其次,通过构建小城镇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复合型生态治理架构来矫正小城镇多元治理主体的不对等地位并规范好各生态治理主体的角色和功能,它致力于解决小城镇生态治理中多元主体的合作共治问题;再次,以小城镇多元生态治理主体环境利益共识为基础,将民主化、法治化、科学化和文明化的治理方式贯彻到小城镇生态治理实践之中,它致力于实现小城镇生态治理方式的现代化;最后,主张基于政府和市场融合的理念通过小城镇生态治理的制度设计、制度供给和制度创新,以新的制度建构、统筹市场和政府两种力量,它致力于实现小城镇生态治理制度的现代化。第四,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在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理论思路的基础上,结合长三角地区小城镇生态治理实践,本研究最终对小城镇生态治理提出了具体的现代化路径:其一,在生态治理理念维度,要培育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观、重塑镇村生态文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和新时代“两山论”的生态思想;其二,在生态治理主体维度,要构建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复合型生态治理新格局;其三,在生态治理方式维度,要推进小城镇生态治理的民主化、法治化、文明化和科学化;其四,在生态治理制度维度,要完善互惠共赢的环境保护和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董华琳[8](2019)在《基于地域文化的小城镇广场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小城镇的建设规模得以扩展,在带动城镇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一些不良现象的产生。诸如,小城镇历史文化风貌遭到破坏,历史文化遗迹遭到毁坏,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遭到破坏,城镇的景观环境也日渐衰败。在小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城镇为了追求政绩造成本土地域文化的逐渐消失,人们逐步认识到地域文化在城镇建设中的重要性和价值意义。城镇的灵魂在于它独有的特色而存在,为城镇的发展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城镇可持续性发展。面对当下城镇化的猛烈冲击,小城镇的地域文化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何使之顺应时代的潮流,保护和弘扬我国小城镇的历史文化来营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小城镇,已成为当今社会热门的话题。在建设小城镇时,广场作为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利用广场设计体现并传承小城镇的历史文化风貌,打造出小城镇的新形象,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到得快速发展,其物质条件得以改善的同时对精神层面的需求也更加重视,因此小城镇的公共空间设计得到了重视。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小城镇在建设规划中,广场作为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了城市更新的一种新手段。广场设计对于激发城镇活力、改善城镇历史文化风貌有着重要的作用。广场不仅能够提升城镇的品质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优秀的广场设计能够融入到整个环境之中,人性化的设计使人们感受到城镇的亲切感与归属感。近几十年来广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弥补了城镇公共空间的缺失,但也呈现了一系列问题,脱离本国的实际一味的盲目模仿西方广场模式,大面积的硬质铺装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本国历史文化的丧失。现今不少学者专家们提出对本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加之一些特色小镇旅游产业的兴起,各地方政府开始挖掘各地区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但却过于急功近利最终导致文化被滥用,设计手法缺乏创新。一些地方文化广场的兴起,为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播贡献了一部分力量,但对于拯救中国传统文化事业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为此,文章中提出对地域文化的小城镇广场设计研究,对于国内外的广场实例进行研究分析时,总结设计方法和理念,对陈留镇广场的实践案例进行印证。在陈留镇广场设计中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对陈留镇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找到陈留镇广场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探索适宜于小城镇广场规划设计的原则、方法和实施措施,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重视人文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和城镇建设的综合效益。其次陈留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例如汉文化、河图文化等,充分挖掘这些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运用灵活多变的广场景观设计元素把本土文化融入其中,使得本土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得以体现,游人身临其中不仅能感受到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还能满足丰富多样的公共活动需求。如今文化广场不计其数,如何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建造具有本土地域特色的文化广场,避免文化上的单一重复也是当今设计师所急需思考的问题。文中研究项目的所在地陈留镇,项目的设计最终是为了塑造文化景观在陈留镇的新形象,同时挖掘陈留的地域性文化进行体现,并将传统艺术形式融入到现代广场设计中,为现代城镇新形象设计注入新的生命力。本文对小城镇地域性历史文化深入研究,在新城镇建设中将广场设计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先是通过对广场设计背景的调查研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设计目标;接下来分析广场的设计原则、设计手法、设计表现,运用到实践案例陈留镇广场中,提出实施策略。最后将地域文化与可持续性在小城镇广场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总结,供今后参考和借鉴。

宋俊良[9](2019)在《基于空间句法的长白山脉小城镇空间形态研究 ——以安图、龙井、图们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关于推进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快小城镇的发展与建设亦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在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要求下,进一步研究长白山脉小城镇的空间形态,对于东北地区的空间规划具有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对吉林省长白山脉小城镇空间形态的量化研究,分析长白次区域各类城镇形态差异化发展特点,并选取典型小城镇以点带面进行着重分析,不断深化,同时运用传统数理统计方法精准计量该区域各城镇的外部空间形态,又结合用地布局、人口经济、产业发展等因素,作为空间形态影响因子进行普遍分析,再利用空间句法手段对内部功能用地具体展开空间量化分析,针对空间问题最后提出可持续建设模式构建原则,用更少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支撑新的空间增长。明确高效利用区、低效利用区、闲置土地的建设用地规划要求,闲置土地尽快使用,低效用地要集聚高效发展。结合长白山脉地区生态特色,注重生态规划的引导作用,打造可持续安全生态格局,控制小城镇内部各项用地开发强度,研究制定遵循生态空间、保护空间、发展空间联动管控的优化策略,进而提出对于延边州乃至长白山脉小城镇空间规划设计的相关导则。长白山脉小城镇在东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由于空间句法在城镇空间量化研究方面,相较于传统方法存在着很大的优势,本研究运用空间句法理论对小城镇空间形态进行量化分析,深入挖掘小城镇空间特征等问题,营造可持续的小城镇发展建设模式,提高安图、龙井、图们小城镇空间规划中的各项用地使用效率,通过空间管控动态调整小城镇未来发展形态,优化空间结构。对吉林省东部地区以及整个东北区域的生态环境和小城镇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李乘[10](2019)在《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小城镇的建设发展是中国特色城市化进程的一种现实选择。小城镇一方面是城镇体系的末端,另一方面是农村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和集聚基地。长期以来发挥着连接城乡、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小城镇建设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依然面临着诸多新的困境和问题。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实践和反思,提出在新型建设模式指引下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的研究。在浙西南山区的实践为实践案例基础,为全国小城镇建设提供思路和借鉴。本文通过扎根理论方法对国内外城乡发展历史和理论的进行充分研究,将“建成环境”与“人居环境”及“历史环境”进行对比分析,阐释本文的研究重点建成环境是包含建筑环境、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社会生态系统。通过对“新陈代谢”、“有机更新”、“城市复兴”与“同源设计”等的研究,总结出城乡属性的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策略理论框架,其中包含整体性策略,综合系统规划体系,开放式工作程序与循序渐渐的工作方法,以此补齐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的理论框架短板。在更新策略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充分分析相关小城镇实践案例,总结出从建成环境类型划分的人为创造要素主导与自然进化要素主导的两类更新策略,以及从区域集群到个体到片区到片段到节点到细部的多尺度细分可持续更新策略。提出规划-设计-施工-评价的环形实践体系,并选取浙江西南山区案例进行使用后评价实践尝试。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各层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模糊分析法对各层级选取的案例进行计算,各方面反馈均较好,但在绿色节能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化,提出更切实的更新策略。

二、我国小城镇建设模式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小城镇建设模式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略阳县山地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区域背景
        1.1.3 现实诉求
    1.2 研究意义
        1.2.1 有助于山区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探索
        1.2.2 有助于欠发达山区地域经济的发展
        1.2.3 有助于略阳山地小城镇的科学发展
    1.3 研究范围界定
        1.3.1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2 典型小城镇的选择依据
        1.3.3 相关基础概念的界定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基础分析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分析
        2.1.1 国内外关于小城镇发展模式的研究
        2.1.2 国内外有关山地小城镇的研究
        2.1.3 国内外空间形态的相关研究
        2.1.4 有关陕南秦巴山区的研究
    2.2 相关理论基础分析
        2.2.1 地理学领域有关小城镇的相关理论
        2.2.2 城乡规划学领域有关小城镇的相关理论
        2.2.3 其它相关理论的构成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略阳县山地小城镇的空间特征及动力机制
    3.1 空间特征
        3.1.1 总体发展特征
        3.1.2 空间分布特征
        3.1.3 空间发展特征
    3.2 影响因子
        3.2.1 自然因子
        3.2.2 人文因子
    3.3 动力机制
        3.3.1 山地条件:塑造城镇形态特征
        3.3.2 交通发展:促进城镇空间发展
        3.3.3 自然资源:山地城镇发展支撑
        3.3.4 历史沿革:奠定空间生长基础
        3.3.5 经济增长:城镇演化根本动因
        3.3.6 城镇规划:外部引导以及控制
        3.3.7 政策制度:城镇发展宏观调控
        3.3.8 居民需求:城镇增长外部拉力
        3.3.9 技术进步:空间拓展有力牵引
    3.4 演化机制
        3.4.1 选址
        3.4.2 集聚
        3.4.3 扩散
        3.4.4 跨越
    3.5 本章小结
4 略阳县山地小城镇的总体规划策略
    4.1 发展规划原则
        4.1.1 协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1.2 协调人与人工环境的关系
        4.1.3 协调人与文化环境的关系
    4.2 空间发展策略
        4.2.1 与外部形态协调
        4.2.2 与城镇功能互适
    4.3 产业发展策略
        4.3.1 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
        4.3.2 转型升级传统工业产业
        4.3.3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产业
    4.4 镇村体系策略
    4.5 形态营造策略
        4.5.1 城镇公共空间
        4.5.2 城镇街道空间
        4.5.3 城镇特色景观
    4.6 生态发展策略
    4.7 实施保障策略
        4.7.1 城乡空间控制技术
        4.7.2 支撑保障体系构建
    4.8 本章小结
5 典型小城镇的实证研究
    5.1 带状延伸式——硖口驿镇
        5.1.1 基本概况
        5.1.2 产业发展导向
        5.1.3 镇村体系构建
        5.1.4 镇区空间规划
    5.2 片状发展式——郭镇
        5.2.1 基本概况
        5.2.2 产业发展导向
        5.2.3 镇村体系构建
        5.2.4 镇区空间规划
    5.3 跳跃式发展——观音寺镇
        5.3.1 基本概况
        5.3.2 产业发展导向
        5.3.3 镇村体系构建
        5.3.4 镇区空间规划
    5.4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致谢

(2)城固·桔园特色小镇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实践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相关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特色小镇
        2.1.2 规划策略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增长极理论
        2.2.2 产业集群理论
        2.2.3 新型城镇化理论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3.1 国外研究进展
        2.3.2 国内研究进展
    2.4 典型发展模式剖析
        2.4.1 产业发展模式
        2.4.2 空间组织模式
        2.4.3 运营管理模式
3 桔园镇发展现状与特色评价
    3.1 桔园镇发展现状
        3.1.1 发展条件
        3.1.2 现状基础
        3.1.3 现状问题总结
    3.2 桔园镇特色资源整合
        3.2.1 特色资源构成
        3.2.2 特色资源属性
    3.3 桔园镇特色资源评价
        3.3.1 确定评价对象
        3.3.2 确立评价指标
        3.3.3 设置评价语集
        3.3.4 多维要素评价
        3.3.5 空间综合评价
    3.4 本章小结
4 桔园镇特色小镇发展的思路及框架
    4.1 总体思路
        4.1.1 发展理念
        4.1.2 战略定位
        4.1.3 发展目标
        4.1.4 发展重点
    4.2 发展框架
        4.2.1 生态景观构建
        4.2.2 产业转型发展
        4.2.3 空间融合布局
5 桔园特色小镇发展的核心规划策略
    5.1 生态格局规划
        5.1.1 发展思路
        5.1.2 生态格局构建
        5.1.3 分类引导策略
    5.2 产业网络构建
        5.2.1 构建思路
        5.2.2 产业转型策略
        5.2.3 产业体系构建
    5.3 旅游功能开发
        5.3.1 开发思路
        5.3.2 功能开发路径
        5.3.3 旅游产品谱系构建
        5.3.4 旅游空间布局
    5.4 空间布局规划
        5.4.1 布局思路
        5.4.2 空间布局策略
        5.4.3 空间结构布局
    5.5 开发运营策略
        5.5.1 权责化主体分工协作
        5.5.2 数字化资源管理平台
        5.5.3 可持续运营收益来源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图表目录
致谢

(3)小城镇治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小城镇治理中的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关系理论概述
    第一节 小城镇政府
        一、小城镇政府的涵义
        二、小城镇政府的职能
        三、小城镇治理的特殊性
    第二节 社会组织
        一、社会组织的涵义
        二、小城镇社会组织的类型
        三、小城镇社会组织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关系的内涵
        一、差异主体间的联合互动
        二、效益增值为目标的主体间互补
        三、共识基础上的主体间互信
        四、分工协作为基础的主体间互助
    第四节 相关理论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
        二、治理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小城镇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关系的理路分析
    第一节 小城镇治理中社会组织参与的必然性
        一、历史溯源
        二、社会需求
        三、政策保障
    第二节 小城镇治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关系的优势
        一、小城镇治理中政府治理的结构样态
        二、多种关系样态下的小城镇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比较分析
        三、小城镇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关系的比较优势
    第三节 小城镇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关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治理主体多元化
        二、协同关系下主体间地位相对平等
        三、协同关系下治理以协商、合作为主要形式
        四、协同关系下治理的综合效能大于各治理主体效能之和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小城镇政府与社会组织构建协同关系的困境及原因
    第一节 小城镇政府与社会组织构建协同关系的困境
        一、小城镇政府和社会组织存在目标冲突
        二、小城镇政府与社会组织缺乏互信
        三、小城镇政府与社会组织存在互动阻碍
        四、政府错位与社会组织缺位依然存在
    第二节 小城镇政府与社会组织构建协同关系困境的产生原因
        一、政府本位理念根深蒂固
        二、小城镇政府权责关系不明确
        三、社会组织自身建设及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四、小城镇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制度供给不足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小城镇治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关系的建构路径
    第一节 发挥党委在治理体系中的领导作用
        一、对党委领导进行准确定位
        二、提高小城镇党委执政能力建设
        三、加强小城镇党组织建设
        四、加快小城镇服务型政党建设
    第二节 转变小城镇政府治理方式
        一、小城镇政府应积极接纳社会组织参与治理过程
        二、实现小城镇政府治理方式由直接微观向间接宏观转变
        三、明确小城镇政府在协同治理关系结构中的职责权力
    第三节 提升小城镇治理中的社会组织行为能力
        一、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治理行动的主体意识
        二、确立社会组织在治理行动中的独立主体地位
        三、优化社会组织内部结构和治理能力
        四、小城镇政府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并扶持其发展
    第四节 完善小城镇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制度机制建设
        一、规范制度:政府与社会组织依法依规合作
        二、开放机制:政府向社会组织开放制度空间
        三、互信机制:政府与社会组织培养协同思维
        四、共享机制:政府与社会组织共享优势资源
        五、互动机制:政府与社会组织交换治理信息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现实背景
        (二)选题理论研究背景
        (三)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旅游城镇化研究
        (二)旅游小城镇研究
        (三)旅游城镇(市)可持续发展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难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第一章 旅游小城镇概念及相关理论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一、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二、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
        二、产权理论
        三、社区参与理论
        四、差异化理论
        五、体验经济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
    第一节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阶段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第二节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相关性研究
        一、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城镇化相关性机理分析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城镇建设的助推效应
        三、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提升效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及必要性分析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域特点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成因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机遇和动力机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特殊意义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和机遇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第四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划沿革和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当代城镇主要类型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现状
        四、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层次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二、旅游业人力资本开发利用不足,旅游专业经营人才匮乏
        三、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民族文化未得到充分彰显
        四、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社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能力相对落后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评价指标因子选取
    第二节 重建转型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汶川县水磨镇为例
        一、水磨镇概况
        二、水磨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水磨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四、水磨镇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第三节 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松潘县川主寺镇为例
        一、川主寺镇概况
        二、川主寺镇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三、川主寺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川主寺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四节 自然资源依托型度假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理县古尔沟镇为例
        一、古尔沟镇概况
        二、古尔沟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古尔沟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四、古尔沟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五节 三种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一、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异同比较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三个旅游小城镇比较研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品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总体发展思路概述
        二、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夯实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三、保护修复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四、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双赢
        五、构建共享式社会治理机制,为旅游小城镇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文中各章节图表目录
    附录2 :旅游小城镇居民调查问卷
    附录3 :访谈纪要
    附录4 :田野访谈照片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5)基于产城耦合机制的工业型小城镇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水平
        1.3.1 在发展动力路径方面的研究
        1.3.2 在发展现状评估方面的研究
        1.3.3 在规划建设方法方面的研究
        1.3.4 小结
    1.4 研究内容与价值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价值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第2章 产城耦合机制的构建
    2.1 相关概念辩析
        2.1.1 工业型小城镇相关概念辨析
        2.1.2 产城耦合机制相关概念辨析
    2.2 相关理论基础
    2.3 产城耦合机制定义
    2.4 产城耦合机制运作介质
    2.5 产城耦合机制构造要素
        2.5.1 产业系统
        2.5.2 城镇系统
    2.6 产城耦合机制运作方式
        2.6.1 产业系统对城镇系统的耦合作用
        2.6.2 城镇系统对产业系统的耦合作用
    2.7 小结
第3章 基于产城耦合机制的工业型小城镇评价
    3.1 评价技术路线
        3.1.1 评价目的
        3.1.2 评价内容与方法
        3.1.3 评价对象选取
    3.2 发展水平——运作介质评价
    3.3 发展状态——运作方式评价
    3.4 工业型小城镇评价结果分析
        3.4.1 工业型小城镇评价结果
        3.4.2 产城耦合机制验证分析
        3.4.3 产城耦合机制的发展时期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基于产城耦合机制的规划策略
    4.1 基于产城耦合机制的规划体系
        4.1.1 基于运作介质确定以人为本的规划原则
        4.1.2 基于运作方式确定强化耦合的规划目标
        4.1.3 基于构造要素确定产城系统的规划内容
        4.1.4 基于评价分析确定对应时期的规划重点
    4.2 基于产城耦合机制发展时期的规划策略选择
    4.3 发展起步期的规划策略:补齐劣势系统
        4.3.1 挖掘产城资源引入产业实体
        4.3.2 构造产城联合的发展结构
        4.3.3 覆盖产城共享的基础设施
    4.4 快速发展期的规划策略:同步发力建设
        4.4.1 对标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
        4.4.2 塑造产城融合的功能空间
    4.5 发展成熟期的规划策略:提升品质带动
        4.5.1 提升产城契合的文化品质
        4.5.2 促进产城协合的环境品质
    4.6 小结
第5章 基于产城耦合的规划策略实证研究——以杨芬港镇为例
    5.1 杨芬港镇现实基础
        5.1.1 发展背景
        5.1.2 杨芬港镇产业系统现状
        5.1.3 杨芬港镇城镇系统现状
        5.1.4 杨芬港镇产城耦合机制存在问题及机遇
    5.2 杨芬港镇规划策略选择
    5.3 挖掘产城资源引入产业实体
        5.3.1 双产主导产业
        5.3.2 链网产业关联
    5.4 构造产城联合的发展结构
        5.4.1 集约建设规模
        5.4.2 联合发展结构
        5.4.3 联合交通网络
    5.5 覆盖产城共享的基础设施
    5.6 对标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
    5.7 塑造产城融合的功能空间
        5.7.1 融合产城功能
        5.7.2 融合土地利用
        5.7.3 融合公共服务设施
        5.7.4 融合绿化景观
    5.8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小城镇对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意义
        1.1.2 小城镇的“特色”需求
        1.1.3 小城镇对南通发展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价值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价值
    1.3 相关概念的定义与边界
        1.3.1 小城镇
        1.3.2 特色小城镇
        1.3.3 空间形态
        1.3.4 形态类型学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相关概念研究综述及空间形态测度方法
    2.1 小城镇的相关研究
        2.1.1 国外小城镇的定义
        2.1.2 国外小城镇的相关研究综述
        2.1.3 国内小城镇的定义
        2.1.4 国内小城镇的相关研究综述
        2.1.5 特色小城镇的定义
        2.1.6 特色小城镇的相关研究综述
    2.2 形态类型学研究
        2.2.1 建筑类型学(Architecture Typology)
        2.2.2 城市形态学(Urban Morphology)
        2.2.3 形态类型学(Typomorphology)
        2.2.4 国外形态类型学研究综述
        2.2.5 国内形态类型学研究综述
    2.3 本文的理论基础和概念
        2.3.1 特色小城镇形态要素
        2.3.2 形态类型组合模式
        2.3.3 空间形态影响因素
    2.4 空间形态类型要素指标体系及测度方法
        2.4.1 街道层面
        2.4.2 群组层面
        2.4.3 建筑层面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影响因素
    3.1 背景介绍
        3.1.1 张謇
        3.1.2 “中国近代第一城”
    3.2 中国近代第一座特色小城镇——唐闸镇
        3.2.1 唐闸基本情况
        3.2.2 特色小城镇的特色发展驱动因素
        3.2.3 唐闸空间形态演变研究
        3.2.4 特色小城镇外部环境影响因素
    3.3 唐闸与南通“一城三镇”城镇体系及空间形态特色发展驱动因素研究
        3.3.1 “一城三镇”体系的空间格局
        3.3.2 “一城三镇”体系中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对比分析
        3.3.3 特色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3.4 唐闸与国外特色小城镇对比及空间形态环境影响因素研究
        3.4.1 霍华德与张謇城建思想的比较
        3.4.2 莱奇沃斯与唐闸的对比
        3.4.3 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对比
    3.5 南通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意义与启示
        3.5.1 符合特色小城镇核心概念的尝试
        3.5.2 产业兴镇(实业)
        3.5.3 建设完整产业链和特色小城镇群
        3.5.4 紧密联系农村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通小城镇空间特色发展驱动力的转变和发展
    4.1 南通地区小城镇总体特征
        4.1.1 地理区位
        4.1.2 分布规律
        4.1.3 集聚程度
        4.1.4 镇域形态
        4.1.5 镇区规模
        4.1.6 形状指数
    4.2 南通小城镇形成与不同特色发展驱动阶段
        4.2.1 盐业特色发展驱动城镇发展阶段
        4.2.2 棉纱工业特色发展驱动城镇发展阶段
        4.2.3 垦牧运动特色发展驱动城镇发展阶段
    4.3 当前南通特色小城镇的特色发展驱动因素
        4.3.1 交通区位特色发展驱动因素
        4.3.2 产业市场特色发展驱动因素
        4.3.3 历史文旅特色发展驱动因素
    4.4 南通特色小城镇样本的选择
        4.3.1 特色小城镇选择和分类原则
        4.3.2 交通区位型小城镇
        4.3.3 产业市场型小城镇
        4.3.4 历史文旅型小城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要素类型量化分析
    5.1 形态要素量化分析统计
        5.1.1 长江镇(沿长江港口)
        5.1.2 平潮镇(高铁新城)
        5.1.3 白蒲镇(高速公路通勤)
        5.1.4 三星镇(叠石桥家纺城——家纺小镇)
        5.1.5 吕四港镇(特色渔业——仙渔小镇)
        5.1.6 石港镇(特色农业——渔湾小镇)
        5.1.7 栟茶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六批)
        5.1.8 余东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四批)
        5.1.9 余西村(二甲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六批)
    5.2 特色小城镇形态要素类型整理
        5.2.1 基础数据
        5.2.2 街道结构类型
        5.2.3 群组肌理类型
        5.2.4 建筑界面类型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组合模式研究
    6.1 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要素类型组合模式与生物基因
        6.1.1 小城镇空间形态要素(形态层级)——碱基
        6.1.2 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类型编码)——脱氧核苷酸
        6.1.3 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组合模式(形态类型地图)——DNA
        6.1.4 形态类型与形态类型组合模式
    6.2 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组合模式及结构统计分析
        6.2.1 形态地图和形态链结构
        6.2.2 南通特色小城镇主要形态类型空间占比统计
        6.2.3 南通特色小城镇形态键统计
    6.3 不同类型特色小城镇的形态类型组合模式分析
        6.3.1 交通区位型特色小城镇
        6.3.2 产业市场型特色小城镇
        6.3.3 历史文旅型特色小城镇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基于空间形态类型的特色小城镇城市设计引导
    7.1 基于形态类型的特色小城镇城市设计理论
        7.1.1 城市设计对于特色小城镇的意义
        7.1.2 特色小城镇的城市设计
        7.1.3 基于空间形态类型的城市设计方法
    7.2 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表征
        7.2.1 尺度小
        7.2.2 密度低
        7.2.3 高度矮
        7.2.4 功能混合
        7.2.5 不稳定
        7.2.6 生态宜居
    7.3 特色小城镇城市设计要素
        7.3.1 街道系统
        7.3.2 建筑群组
        7.3.3 城镇界面
    7.4 协调特色发展驱动因素与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的城市设计
        7.4.1 交通区位型
        7.4.2 产业市场型
        7.4.3 历史文旅型
    7.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后记

(7)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状况
        1.2.2 国内相关研究状况
        1.2.3 研究现状的简要述评
    1.3 核心概念释义
        1.3.1 小城镇
        1.3.2 新型城镇化
        1.3.3 治理与善治
        1.3.4 生态治理现代化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第2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2.1 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分析基础
        2.1.1 马克思主义城市化理论
        2.1.2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2.1.3 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
    2.2 新型城镇化与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逻辑
        2.2.1 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有利于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
        2.2.2 新型城镇化推动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2.2.3 新型城镇化与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高度契合
    2.3 理念、主体、方式和制度的现代化: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
        2.3.1 基于绿色发展的治理理念现代化
        2.3.2 基于复合型结构的治理主体现代化
        2.3.3 基于行为手段的治理方式现代化
        2.3.4 基于可持续性的治理制度现代化
第3章 长三角地区小城镇生态治理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困境
    3.1 长三角地区小城镇及其生态环境问题
        3.1.1 长三角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3.1.2 长三角地区小城镇的基本特征
        3.1.3 长三角地区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
    3.2 长三角地区小城镇生态治理的历史演变
        3.2.1 长三角地区小城镇生态治理的历史过程
        3.2.2 当前社会变革对小城镇生态治理的挑战
    3.3 长三角地区小城镇生态治理的现实困境
        3.3.1 主体结构单一阻碍协同治理的实现
        3.3.2 管理方式落后制约生态治理效率
        3.3.3 制度缺位造成资源投入与服务供给不足
第4章 小城镇生态治理困境的原因分析
    4.1 理念性原因:小城镇生态治理理念发展滞后
        4.1.1 绿色发展理念不足
        4.1.2 镇村生态文化断裂
    4.2 主体性原因:小城镇生态治理主体结构失衡
        4.2.1 生态治理主体结构单一
        4.2.2 多元主体协同失效
    4.3 行为性原因:小城镇生态治理方式落后
        4.3.1 生态治理法治化能力欠缺
        4.3.2 生态治理文明化程度不够
        4.3.3 生态治理民主化不充分
        4.3.4 生态治理缺乏科学手段
    4.4 制度性原因:小城镇生态治理制度缺位
        4.4.1 生态治理制度供给不足
        4.4.2 生态治理制度运行不畅
第5章 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思路
    5.1 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理念向度
        5.1.1 小城镇生态治理理念的基本构成
        5.1.2 小城镇生态治理理念的实践原则
    5.2 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主体向度
        5.2.1 复合型生态治理结构的构建
        5.2.2 生态治理主体整体性功能的最大化
        5.2.3 多元生态治理主体的协调互动
    5.3 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行为向度
        5.3.1 生态治理方式现代化的物质动因
        5.3.2 民主、文明、法治和科学的生态治理方式
        5.3.3 生态治理方式现代化的行动准则
    5.4 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制度向度
        5.4.1 政府与市场融合下的制度设计
        5.4.2 回应现实需求的生态治理制度供给
        5.4.3 面对生态治理实践的制度动态演进
第6章 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6.1 推进小城镇生态治理理念的现代化
        6.1.1 树牢新时代”两山论”的生态思想
        6.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治理理念
        6.1.3 培育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观
        6.1.4 重塑以生态价值观为准则的镇村生态文化
    6.2 推进小城镇生态治理主体的现代化
        6.2.1 完善小城镇生态治理的主体结构
        6.2.2 发挥小城镇多元生态治理主体的生态职能
        6.2.3 实现小城镇多元生态治理主体的合作共治
    6.3 推进小城镇生态治理方式的现代化
        6.3.1 生态治理方式的民主化
        6.3.2 生态治理方式的法治化
        6.3.3 生态治理方式的文明化
        6.3.4 生态治理方式的科学化
    6.4 推进小城镇生态治理制度的现代化
        6.4.1 完善小城镇生态保护与管理的法律制度
        6.4.2 健全小城镇生态治理的运行机制
        6.4.3 创新小城镇环境公共服务的供给制度
第7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基于地域文化的小城镇广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外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率先提出对小城镇地域文化的保护
        1.1.2 国内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逐步提升对小城镇地域文化的保护
        1.1.3 河南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着重提高对小城镇地域文化的保护
    1.2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创新
    1.4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4.1 国内的研究现状
        1.4.2 国外的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5.1 收集、整理文献综合分析法
        1.5.2 走访座谈评析法
        1.5.3 实际案例分析归纳法
        1.5.4 理论联系实践印证法
    1.6 论文的研究框架
2 小城镇建设中地域文化的相关概述
    2.1 地域文化的相关概念
        2.1.1 文化
        2.1.2 地域
        2.1.3 地域文化
        2.1.4 地域文化的特征
    2.2 小城镇建设中地域文化的形成及重要性
    2.3 小城镇建设中地域性文化的迫切性
    2.4 小城镇建设中对于地域文化特色的目标定位
        2.4.1 促进区域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
        2.4.2 迎合新时代精神需求
        2.4.3 创造文化多元性
    2.5 小城镇建设中空间形态呈现的地域文化特色
        2.5.1 外环境空间
        2.5.2 街巷空间
        2.5.3 建筑空间
        2.5.4 街道空间
        2.5.5 小型公园空间
        2.5.6 广场空间
    2.6 本章小结
3 小城镇广场在体现城镇地域文化中的作用
    3.1 传统城镇聚落广场的演变与作用
        3.1.1 传统城镇聚落广场的演变
        3.1.2 传统城镇广场的发展历程
        3.1.3 传统城镇中广场的作用
    3.2 小城镇广场的相关理论
        3.2.1 小城镇的界定及特点
        3.2.2 小城镇广场的定义与形成
        3.2.3 小城镇广场的分类
    3.3 小城镇广场的特点及其在当下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3.1 小城镇广场自身的特点
        3.3.2 小城镇广场与城市广场的对比
        3.3.3 小城镇广场在当下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4 小城镇广场作为体现城镇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3.4.1 小城镇广场作为体现城镇地域文化载体的地位分析
        3.4.2 小城镇广场中地域文化的价值功能分析
    3.5 本章总结
4 地域文化特色小城镇广场设计方法的探究
    4.1 我国小城镇广场现存的问题
    4.2 小城镇广场的设计原则及其指导理念
        4.2.1 凸显小城镇空间环境的地域特色
        4.2.2 提升小城镇的整体空间序列品质
        4.2.3 注重小城镇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4.2.4 传承小城镇宝贵的历史文化
    4.3 塑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城镇广场的目标及意义
        4.3.1 彰显小城镇的个性化
        4.3.2 增强城镇居民的认同感
        4.3.3 提升城镇居民的归属感
        4.3.4 提高城镇居民的自豪感
        4.3.5 进一步增进城镇居民的舒适感
    4.4 国内外小城镇广场的实例分析
        4.4.1 意大利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广场、墨西哥三文化广场
        4.4.2 三门峡马嵬驿广场、沈丘槐店镇文化广场、永城芒砀山汉文化广场
    4.5 小城镇广场体现地域文化的设计方法
        4.5.1 地域文化在广场设计方法上的体现
        4.5.2 地域文化在广场设计思想上的体现
        4.5.3 地域文化在广场设计手法上的体现
        4.5.4 地域文化在广场空间环境要素上的体现
5 实践案例分析小城镇广场的地域文化特色
    5.1 陈留镇概况
        5.1.1 陈留镇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5.1.2 陈留镇历史文化古迹
    5.2 陈留镇公共空间现状调研分析
    5.3 陈留镇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方案
    5.4 陈留镇地域文化与陈留镇广场
        5.4.1 陈留镇文化与陈留镇广场
        5.4.2 陈留镇广场地域文化表达的设计方法
    5.5 陈留镇广场设计的目标和设计原则
        5.5.1 陈留镇广场设计的目标
        5.5.2 陈留镇广场设计原则
    5.6 陈留镇广场实例解析
        5.6.1 广场的场地分析
        5.6.2 广场设计理念与思想
        5.6.3 广场景观设计的表现
        5.6.4 陈留镇广场对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剖析及表现手法
        5.6.5 地域文化在陈留镇广场景观设计中的塑造要素
    5.7 陈留镇广场设计实施策略
        5.7.1 规划设计方案机会优化降低成本
        5.7.2 规划设计中利用土地可能性的边界
        5.7.3 规划设计中建筑物的形态特征与造价
    5.8 本章总结
6 地域文化与可持续性在小城镇广场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
    6.1 地域文化在小城镇广场中的传承与发展
        6.1.1 小城镇地域的基本特色
        6.1.2 地域文化在小城镇广场设计的意义
        6.1.3 地域文化在小城镇广场设计中传承与发展
    6.2 可持续性在小城镇广场中的传承与发展
        6.2.1 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特征
        6.2.2 可持续性发展对小城镇广场设计的意义
        6.2.3 可持续性发展对小城镇广场设计的传承与发展
    6.3 小城镇广场价值体现
        6.3.1 城镇传统历史文化得以延续
        6.3.2 增强城镇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6.3.3 响应国家新型城镇化政策上进一步促进城镇旅游业发展
        6.3.4 展现小城镇的现代文化特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项目目录

(9)基于空间句法的长白山脉小城镇空间形态研究 ——以安图、龙井、图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及对象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对象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主要创新点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小城镇空间形态的研究和发展概述
    2.1 相关概念解释
        2.1.1 小城镇
        2.1.2 空间形态
        2.1.3 空间句法
    2.2 城镇空间形态发展的理论研究
        2.2.1 国外城镇空间形态的理论研究及进展
        2.2.2 国内城镇空间形态的理论研究及进展
    2.3 国内外小城镇研究发展概述
        2.3.1 国内小城镇研究发展情况概述
        2.3.2 国外小城镇研究发展情况概述
    2.4 国内外空间句法应用概述
        2.4.1 国外空间句法应用研究
        2.4.2 国内空间句法应用研究
    2.5 空间句法理论综述
        2.5.1 空间句法基本理论
        2.5.2 空间句法的建模应用
        2.5.3 空间句法的应用意义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吉林省长白山脉小城镇空间形态研究
    3.1 长白山脉小城镇空间影响因子研究
        3.1.1 自然环境
        3.1.2 政治经济
        3.1.3 人口文化
        3.1.4 空间分布
    3.2 调研方法设计
        3.2.1 主要调研要素
        3.2.2 核心调研途径
    3.3 小城镇分类原则及类型划分
        3.3.1 小城镇划分原则
        3.3.2 小城镇的分类
    3.4 长白山脉小城镇外部空间形态分析
        3.4.1 小城镇外部空间形态划定原则办法
        3.4.2 小城镇外部空间形态计量
        3.4.3 小城镇空间形态的相关性分析
    3.5 长白山脉小城镇空间格局现状分析
        3.5.1 城镇空间特征量化对比分析
        3.5.2 城镇空间布局量化分析
        3.5.3 城镇空间规模发展探析
    3.6 小城镇空间形态局部特征分析
        3.6.1 城镇建设用地间空间特征局部分析
        3.6.2 小城镇局部特征分析评价
    3.7 长白山脉小城镇空间发展现实问题
        3.7.1 城镇空间布局
        3.7.2 城镇空间结构
        3.7.3 空间与产业发展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空间句法下的长白山脉小城镇空间形态发展探析及优化策略
    4.1 长白山脉小城镇典型样本选取
        4.1.1 小城镇划分类型方法
        4.1.2 典型样本选取
    4.2 基于空间句法的长白山脉小城镇轴线分析
        4.2.1 安图县-带型传统小城镇
        4.2.2 龙井市-集聚型传统小城镇
        4.2.3 图们市-分散型传统小城镇
    4.3 空间句法下的小城镇空间形态量化参数分析
        4.3.1 街网密度分析
        4.3.2 集成度分析
        4.3.3 连接值分析
        4.3.4 选择度分析
        4.3.5 平均深度值分析
        4.3.6 整体量化分析评价
    4.4 长白山脉小城镇可持续建设模式构建原则
        4.4.1 集约节约原则
        4.4.2 自然保护原则
        4.4.3 多规合一原则
        4.4.4 分类分级原则
        4.4.5 政策引导原则
    4.5 长白山脉小城镇可持续建设模式营造
        4.5.1 可持续建设模式主体功能
        4.5.2 可持续建设模式发展方向
        4.5.3 城镇群中可持续建设模式的应用
    4.6 长白山脉小城镇空间形态优化建议
        4.6.1 宏观布局城镇用地
        4.6.2 中观承接空间肌理
        4.6.3 微观深化空间重组
    4.7 安图、龙井、图们空间形态可持续发展策略
        4.7.1 优化城镇空间结构
        4.7.2 引导城镇生态格局
        4.7.3 整合城镇发展框架
    4.8 空间规划体系下长白山脉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导则
        4.8.1 延边州--长白山脉地区空间规划指导纲要
        4.8.2 空间规划体系下可持续建设模式实施导则
    4.9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源起和意义
        1.1.1 小城镇更新建设的现状
        1.1.2 小城镇建成环境的研究动因
        1.1.3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的挑战
        1.1.4 可持续更新策略的研究意义
    1.2 篇章结构组成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2 研究的背景、历史与概念
    2.1 经济社会背景
    2.2 建成环境更新理论体系构建的必然性
    2.3 建成环境作为研究对象的复杂性解析
        2.3.1 建成环境概念和外延发展
        2.3.2 国外建成环境理论的历史与现状
        2.3.3 国内建成环境研究的过程和成果
    2.4 小城镇建成环境概念阐释
        2.4.1 “建成环境”与“人居环境”的概念辨析
    2.5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理论框架
        2.5.1 建成环境可持续性框架及其重要性
        2.5.2 建成环境的多重维度
    2.6 小城镇作为研究载体的逻辑选择
        2.6.1 小城镇相关概念对比分析
        2.6.2 小城镇发展模式的多样性
        2.6.3 小城镇发展阶段的差异性
        2.6.4 小城镇建设问题累积叠加
    2.7 小城镇建成环境特征与更新模式的分类
        2.7.1 小城镇建成环境总体特征
        2.7.2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模式
    2.8 本章小结
3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体系理论建构研究
    3.1 建成环境更新理论研究方法的介入
        3.1.1 建成环境研究方法形成
        3.1.2 扎根理论的定义和演变
    3.2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理论研究
        3.2.1 城乡双重属性下的小城镇建成环境分类研究
        3.2.2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动力和演化机制
        3.2.3 小城镇乡村属性更新渐进研究
    3.3 基于建成环境理论的新型建设模式的思考
        3.3.1 新型建成环境更新模式的出现
        3.3.2 建成环境主动性更新方式特点
        3.3.3 新型建设模式在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中的探索
        3.3.4 设计主导工程总承包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比较
    3.4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理论体系探索
        3.4.1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体系理论构建
        3.4.2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体系理论阐释
    3.5 本章小结
4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模型研究
    4.1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策略技术原则
        4.1.1 总体原则:同源、更新、再生
        4.1.2 技术原则:表现、协调、秩序
    4.2 基于小城镇建成环境类型划分的更新策略
        4.2.1 人为创造要素主导的更新策略
        4.2.2 自然进化要素主导的更新策略
    4.3 小城镇建成环境的地域性实施策略
        4.3.1 小城镇更新策略地域性本土营造
        4.3.2 地域性建筑风格传承的多尺度分级研究
    4.4 基于小城镇建成环境空间尺度划分更新研究
        4.4.1 区域-集群小城镇更新策略研究
        4.4.2 集群-个体小城镇更新策略研究
        4.4.3 个体-片区小城镇更新策略研究
        4.4.4 片区-节点小城镇更新策略研究
        4.4.5 细节-微整小城镇更新策略研究
    4.5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环形过程探索
        4.5.1 建成环境主观评价的内涵与意义
        4.5.2 建成环境主观评价的一般流程
        4.5.3 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与更新策略的关系
        4.5.4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评价方法选择
        4.5.5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环形研究的政策建议
    4.6 本章小结
5 浙西南山区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更新的案例研究
    5.1 土浙西南山区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建设背景
        5.1.1 浙江省小城镇建成环境宏观分类研究
        5.1.2 庆元县小城镇更新建设背景
    5.2 庆元县域内小城镇更新策略关键信息整合分析
        5.2.1 宏观区域小城镇建成环境信息整合
        5.2.2 小城镇建成环境整体更新策略对比
    5.3 单体小城镇地域性实施策略对比实践
        5.3.1 自然资源主导的小城镇更新策略实践
        5.3.2 人为开发主导的小城镇更新策略实践
    5.4 建成环境多层级分级更新策略案例研究
        5.4.1 片区到片段层级分类更新策略
        5.4.2 小城镇片段到节点层级更新策略
        5.4.3 小城镇节点到微观层级更新策略
    5.5 乡土营造技艺在建成环境更新中的应用
        5.5.1 木--传统精神现代传承
        5.5.2 石--匠心石乡挖掘应用
        5.5.3 泥--残墙文化景观复兴
        5.5.4 竹--篾匠技艺再次创新
    5.6 本章小结
6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的评价体系研究
    6.1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评价体系构建
        6.1.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6.1.2 影响因素的权重分析
        6.1.3 调查问卷设计与结果计算
    6.2 AHP确定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的评价指标体系
    6.3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建设的模糊评价举例
        6.3.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运用
        6.3.2 FCEM基本步骤
        6.3.3 分层选取及概述评价对象
    6.4 统计与分析各类参与者调查问卷
    6.5 模糊综合评价计算与结果分析
        6.5.1 各独立指标隶属度计算
        6.5.2 上层非独立指标隶属度确定
        6.5.3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成果值的隶属度的确定
    6.6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的评价结果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7.1.1 主要结论
        7.1.2 主要创新
    7.2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展望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9.1 附录一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补充介绍
    9.2 附录二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建设评价体系专家咨询问卷
    9.3 附录三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建设评价体系——计算过程
    9.4 附录四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建设模糊评价——计算过程
10 作者筒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我国小城镇建设模式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略阳县山地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白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城固·桔园特色小镇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沈丹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小城镇治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关系研究[D]. 熊一鸣.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4]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D]. 张江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5]基于产城耦合机制的工业型小城镇规划策略研究[D]. 唐冠蓝. 天津大学, 2019(01)
  • [6]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研究[D]. 马程. 东南大学, 2019(02)
  • [7]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D]. 黄军.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8]基于地域文化的小城镇广场设计研究[D]. 董华琳. 河南大学, 2019(01)
  • [9]基于空间句法的长白山脉小城镇空间形态研究 ——以安图、龙井、图们为例[D]. 宋俊良. 吉林建筑大学, 2019(01)
  • [10]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研究[D]. 李乘. 浙江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我国小城镇建设模式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