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伦斯和弗洛伊德主义

劳伦斯和弗洛伊德主义

一、劳伦斯与弗洛伊德主义(论文文献综述)

杜蓓[1](2022)在《劳伦斯的小说《儿子与情人》和弗洛伊德主义》文中研究指明劳伦斯在受到弗洛伊德的启发后,创作了《儿子与情人》,着重探讨了母爱的过分霸道和嫉妒如何限制了儿子对其他女性的渴望。本文将论述如何运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来解读文本,破译文本中隐藏的主题。可以看出,劳伦斯的作品如何印证了弗洛伊德主义,孩童早期的心理发展如何影响他们后期的人格,有助于人们理解小说人物的心理发展过程和劳伦斯的性格特征。

王擎宇[2](2020)在《性叙事文学中性权力叙事的三类模式》文中提出在性叙事文学中,作者试图将这被隐匿的性的话语表述出来,将性的欲望展现出来,在社会表象上对性禁声的同时试图在文本中谈论。法国哲学家福柯摒弃了传统权力是恶的观点,区别于对宏观权力的研究,他提倡一种微观的权力论,即在各种力量关系中的关系式权力,各种场域中的权力。正是在这种微观、局部的场域里,福柯认为权力关系是流动的、不稳定的和可逆转的。权力关系的双方是一场策略性游戏,是互动地博弈。因此,在研究性叙事文学中,重点聚焦于男女两性的性权力关系便形成了三种叙事模式。本文由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引言介绍研究意义及目的,研究现状以及创新点。正文由三部分构成:第一章是性暴力叙事文本。以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和奈保尔《游击队员》为例。当一个人完全受制于他者的暴力时,福柯认为这里是没有权力关系的,仅仅是强势一方利用权力完全压制弱势一方的暴力,而弱势一方的自我主体性在这种强大的压制下逐渐衰弱、消解甚至毁灭。这两个文本可以体现这种毁灭的不同方式,即自我毁灭和他者毁灭。第二章是性压抑叙事文本,以劳伦斯《儿子与情人》、耶利内克《钢琴教师》为例。母亲对于孩子的控制与压抑,导致孩子在压抑中寻找溢出这段关系后其他新关系的可能。这类模式的叙事关注焦点是主人公怎样溢出和以什么样的方式溢出畸形的母爱,去实现自我主体性的独立。但最终的结局并未建立起新的关系,均以失败告终。而东西的《后悔录》则是个体面对社会话语权力时的性压抑叙事,与性逆转叙事中王小波的《黄金时代》相对比。第三章是性逆转叙事,站在相对弱势的一方借鉴福柯的权力观,重点引入福柯权力与抵抗的观点,核心就是在权力内部进行策略性逆转,利用身体、愉悦、知识的多样性及其反抗的可能性来反对权力的控制,它是与性暴力叙事相对立的叙事模式。《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阶级底层的男性麦乐斯逆转贵妇人康妮的叙事,这之中作者赋予男性的阴茎崇拜论使得逆转变得简单;《法国中尉的女人》是底层女性萨拉逆转贵族男性查尔斯的叙事,这之中康妮对社会话语的接受性反抗是关键;《洛丽塔》是未成年女性洛丽塔逆转成年男性亨伯特的叙事,这之中洛丽塔比房思琪拥有更强大的自我主体性和对性权力规训的态度是逆转的关键;《卡门》中底层女性卡门以作者所赋予的自由精神成为反叛形象和逆转叙事的某种典范被后世作者效仿;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是王二与陈清扬一起逆转当时社会性话语权力的叙事,与萨拉相似,他们对破鞋话语的接受性反抗是逆转的关键。结语部分简述了在寻找这些文本研究时的内部关联性,并最终强调性叙事文本中弱势一方不仅仅只有悲剧性的结局,应该看到其他积极性叙事结局的可能性,这正是文学研究的某种积极的社会学意义。

田淑颖[3](2020)在《劳伦斯·克拉默的歌剧阐释理念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劳伦斯·克拉默(Lawrence Kramer)是“新音乐学”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对音乐作品的阐释往往以某一文学/文化批评理论、社会理论等为基础,并结合作品文本中“结构上的隐喻”,阐释蕴藏于作品深处的精神内涵与人文意蕴,显示出强烈的个性特征与主观倾向。本文聚焦于克拉默的歌剧阐释理念,从精神分析、性别批评及哲学概念这三种主要的批评理论与方式入手,讨论了克拉默歌剧阐释的过程、内容以及其联系音乐与文化的叙事策略。文章第一部分集中论述了克拉默在其歌剧阐释中对精神分析理论的应用,通过对作为一种批评理论的精神分析的概述,分析了克拉默在解读《莎乐美》意义时对精神分析理论的融入方式,展现了他透过精神分析揭示音乐文化意义的叙述理路。第二部分围绕性别批评展开,分析了克拉默以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为基础,结合文化、绘画等来揭示歌剧《莎乐美》中的性别关系及其背后文化现象的过程。最后一章则涉及克拉默以某一预设的理论概念为核心的歌剧阐释,在分析其具体文字着述的过程中,展现出层层递进的理论衍展方式以及错综复杂的概念网络建构。结论部分,笔者在概括与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对克拉默歌剧叙述策略中将音乐分析自然地转换为文化阐释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归纳,同时对其阐释理论进行了思考与评价。克拉默的歌剧阐释为音乐与文化的沟通建立了桥梁,其阐释过程中所呈现的别具一格的创新精神与深刻丰沛的人文哲思,对国内的音乐学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周浠[4](2019)在《女性主义理论中的母亲身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母亲身份是女性独特的身份形式,女性主义理论家认为从母亲身份出发争取母性自主性从而确立女性主体性是女性主义理论应该努力的方向。本文试图通过梳理女性主义理论中有关母亲身份的论述,分析其源流概况,揭示出父权文化对母亲及其文化的遮蔽,从而改变母亲在父权文化中的边缘化、客体化地位,提高母亲主体性,同时得出这一改变基于传统母亲身份的解构、新型母亲身份的建构和母女关系的重建的结论。论文主体部分共四章,绪论部分说明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可行性,陈述了母亲身份问题在女性主义理论之前的研究状况,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女性主义理论中的母亲身份研究。第二章梳理了母亲身份问题在女权主义理论之前的研究状况,涉及到精神分析、后精神分析以及原型批评理论,以弗洛伊德、拉康和荣格为代表,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第三章中有关女权主义中的母亲身份理论的论述。第三章通过对以波伏娃、克里斯蒂娃、伊里格瑞、西苏为代表的法国女性主义理论家和以巴特勒为代表的美国女性主义理论家有关母亲身份研究理论的分析和比较,考察不同时期里女性主义理论中关于母亲身份观点的嬗变,是论文重点研究的对象。第四章通过对西方经典文学作品中母亲形象的分析,揭示男女作家笔下母亲形象的不同特征,并展示不同时代的作家隐藏于母亲形象背后的不同诉求,从而从性别差异和文化发展角度出发印证母亲身份问题在文学实践中的反映。

王楠[5](2018)在《劳伦斯后期“朝圣小说”的“拉纳尼姆”主题阐释》文中提出戴维·赫伯特·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1884—1930)是20世纪英国文坛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最具有争议的作家之一,是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时期的重要作家。劳伦斯一生共创作了 12部长篇小说、70多部中短篇小说、近千首诗歌、8部戏剧,以及数量惊人的游记和书信,大量的关于政治、哲学、历史和艺术的论文和评论,此外还有1部绘画作品。劳伦斯是世所公认的小说家,小说是他创作的主要形式,体现了劳伦斯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对两性问题的思考以及对自我的反思。到目前为止,他的作品仍然被世界文坛广为重视。1920年至1925年是劳伦斯离开英国漂泊和寻觅的时期,是追寻“拉纳尼姆”的朝圣之旅,这趟旅程在劳伦斯返回欧洲大陆后宣告结束。对于劳伦斯的创作而言,这是其创作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的小说被称为“朝圣小说”。“拉纳尼姆”(Rananim)一词取自于朋友科特连斯基哼唱的一首希伯来歌曲,意指“青春、生机勃勃、或欣欣向荣”。对“拉纳尼姆”的寻觅不仅表现在劳伦斯的世界漫游,还表现在小说创作中,“拉纳尼姆”是劳伦斯小说创作尤其是后期“朝圣小说”中的重要主题。本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又分为四大章。绪论部分从选题缘由、国内外研究现状和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三个方面来展开。目前国内外学术界一般将劳伦斯的“拉纳尼姆”视为其社会理想、心理“情结”等,将重点放置于研究“一战”时期的劳伦斯,对后期“朝圣小说”的整体把握不足,在研究中运用的理论和批评方法较为单一,主要有社会学、神话-原型批评、精神分析批评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专着和一篇论文综合运用多种理论和批评方法对劳伦斯后期“朝圣小说”中的“拉纳尼姆”主题进行多重深度阐释。本文综合运用比较文学、文本细读、女性主义批评、社会-历史批评、精神分析批评等批评方法,从社会学、哲学和宗教学角度对劳伦斯后期朝圣小说中的“拉纳尼姆”主题进行多重阐释,并探究“拉纳尼姆”主题产生的深层原因。第一章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拉纳尼姆”是劳伦斯的理想国。首先,劳伦斯希望在现实中找到一块理想之地:天然的水域阻隔着工业文明的侵害,受到保护的土地充满着自然原始风情,温暖宜人的环境给土地上的生灵提供自由的生长环境。新墨西哥州的陶斯和墨西哥的查帕拉湖符合上述条件,令他一度认为“拉纳尼姆”成真了。可他忽略了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在这些地方无法产生创作灵感,他在漂泊时期并没有找到“拉纳尼姆”,只好将“拉纳尼姆”放入创作中去实现。其次,劳伦斯认为社会变革要从个人开始,并尽量简化社会结构。所以,在劳伦斯的社会网络中有两种核心关系:领袖与民众、男性与女性。在这两种关系中详尽阐释了他对理想社会的看法:每个人都是为了找回完整自我、构筑充满生命力的社会而聚集在一起的,这个社会就是劳伦斯所向往的乐土——“拉纳尼姆”。第二章从哲学角度来看,“拉纳尼姆”体现了劳伦斯的原始主义倾向。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使人类与自然疏离,而人类的本能与自然息息相关,要找回人的本能就要重新建立和自然的联系,回归自然。劳伦斯认为自然是有灵性的,每一处土地都能孕育出独特的文化。所以,拯救现代人灵魂的第一步就需要响应“地域之灵”的召唤,回归原始自然。此外,劳伦斯和尼采一样对西方传统理性——“认识你自己”充满怀疑,他认为现代人的大脑(精神)过于发达,导致人异化为非人,要拯救人的灵魂就需要通过宣扬“血性意识”和张扬性来回归下部自我,回归人的生命本源。只有每个人都接续了原始生命力的火种,才能成为完整的人,才能找到心中的“拉纳尼姆”。第三章从宗教学角度来看,“拉纳尼姆”体现了劳伦斯的性宗教。“拉纳尼姆”凝结着劳伦斯对宗教的思考,包括他对血肉的信仰以及他将性作为其救世之途。所以,他的宗教信仰一方面批判和继承基督教上帝信仰,另一方面借鉴和吸收了原始宗教内涵,在二者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新的神学信仰。神圣的性爱是他的救世良方,性在他看来是伟大的神,在他的作品中性的地位是超然的,不管是异性之爱还是同性之爱,都是个人和社会新生的唯一途径。第四章探讨“拉纳尼姆”主题在劳伦斯的创作中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社会原因主要有““一战””前后英国文学对未来的构想、20世纪原始主义的回归以及20世纪宗教救赎意识;个人原因主要有劳伦斯的“拉纳尼姆”情结、劳伦斯受非理性思潮的影响、劳伦斯的家族宗教传统和劳伦斯的“性宗教”以及劳伦斯个人对“归属感”的渴望。结语部分通过对后期“朝圣小说”中“拉纳尼姆”主题的多角度解读,笔者认为劳伦斯第三阶段是他创作的深化而不是转折。这一阶段不仅延续了前期创作的重要内容,而且在思想内涵的丰富和艺术手法的创新上奠定了后期创作的基础。“拉纳尼姆”主题具有内在矛盾性,极具张力,从其解读我们也可以看到劳伦斯的思想和创作留给后人无数的思考和阐释空间。

娄红,韦虹[6](2017)在《劳伦斯笔下的无意识》文中指出D.H.劳伦斯被称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长期以来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对他的思想和作品研究不胜枚举。通过分析劳伦斯与弗洛伊德之争和劳伦斯的主要作品,讨论劳伦斯对意识与无意识的认识以及其在无意识与意识中痛苦挣扎。

高速平[7](2017)在《D.H.劳伦斯的“完整自我”观及其文学表征》文中研究指明D.H.劳伦斯(1885-1930)的小说和诗歌得到了广泛研究,其论着和散文相对来说关注度较低,然而正是在其论着和散文中他诠释了"完整自我"这一轴心思想。本论文通过爬梳劳伦斯的论着和散文,发掘整合了其"完整自我"观。其"完整之人"是直觉感知和理性认知都能充分发挥各自作用、能够与其他生命和宇宙本源建立活的连接的人。这种自我观不仅深刻影响了他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也广泛影响了他对社会、文化、自然、政治和宗教等的思考,因此构成了其轴心思想。这种自我观还影响了其艺术观和小说创作,其小说特征,如常见主题、常用题材、人物塑造、情节特点、空间设置和叙事策略无不寓含着其"完整自我"观。也就是说,劳伦斯对人之此在、人之本质和人之价值的探究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完整自我"观与其艺术观和小说特征具有内在的关联性。把握了劳伦斯对"完整自我"的诠释和对"完整活人"的追求,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哲学思想和小说特征。"做个完整活人"是劳伦斯和众多小说人物的最高追求;在他看来,"人的最大胜利就是最完整地活着"。要实现这一点,就要与其他生命和宇宙本源建立活的关系,因为人的此在是与其他生命和宇宙本源的有机共在,人的生命来自与全部存在体的活的连接,而自主意识与交感意识的两极共在则为这种连接的可能性提供了物质基础。本论文第一章主要梳理和整合劳伦斯的"完整自我"观内涵。由于劳伦斯对"完整自我"的探究和诠释主要是基于现代人的自我分离这一事实,因此第二章重点论述其小说对现代人自我分离的揭示和他对分离之因的剖析。第三章集中考察他对"自我实现"的探寻,并阐明其所寻之路与其"完整自我"观的内在关联。如果说第二三章主要是从小说主题和题材来阐释其"完整自我"的轴心地位,那么第四章则通过考察小说其他特征与其"完整自我"的契合之处,来阐明其"完整自我"观对其艺术观和小说创作的影响,从而对"完整自我"在劳伦斯思想和作品中的轴心地位作出整体性展示。

祝昊[8](2014)在《关于生存理想的言说 ——论D.H.劳伦斯的神话书写》文中研究表明作为现代小说中神话化的奠基者之一,D.H.劳伦斯通常以神话为触媒,藉助古老的神话讲述新的故事,并在创制“现代神话”的过程中,表达自己致力于重归和谐,诗意栖居的生存理想。本论文以神话原型为切入角度对英国作家D.H.劳伦斯进行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一般性的角度对劳伦斯的神话书写进行分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从时代思潮与文学传统等方面探讨劳伦斯神话创作的发生。结合劳伦斯的人生经历讨论其对古希腊罗马神话、古阿兹台克神话等不同文化系统的神话质料的选用,并勾勒出其作品中从亚当到基督、从冥后到潘神、从羽蛇到凤凰等一幅幅神话的图景。三、讨论劳伦斯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对于神话质料的不同处理方式,并对其最为常用的仪式性叙事和寓言化写作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探讨和分析。第二部分从劳伦斯所言的“生命的核心线索就是‘关系’本身”为出发点,探讨劳伦斯在书写个人历史和社会历史之时,足如何使用神话来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以及其神书写所呈现出的明显的二元对立的特征,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劳伦斯以神话为隐含参照系,探讨了伊斯塔尔塔穆兹式的女性统治、哈得斯珀耳塞福涅式的男性主导、珀尔修斯安德洛墨达式的两性互救,以及他所独创的耶稣伊西斯式的两性之间完美平衡的“温柔”关系。二、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劳伦斯采用古希腊悲剧中“女性入侵”的主题,以展演酒神仪式的方式来呈现现代社会中自然性别和社会性别悲剧性的对立;以“血谊兄弟”所结成的男性同盟来抗衡女性从家庭生活领域对男性社会生活领域的入侵;以地域之灵和“种族灵魂”来表征英格兰与意大利、欧陆与美洲等地域之间的对立,以及由之而来的文明与原始的对立;以“拉纳尼姆”的乌托邦构想和走进约阿契默式的“圣灵时代”来描述自己心中的生存理想。第三部分探讨了喀巴拉神秘主义对于劳伦斯的影响,不仅解释了劳伦斯的神话书写之中为何呈现出明显的二元对立的特征,还探讨了劳伦斯所表达的人与神之间的理想关系,即人性与神性的交融,主要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结合相关传记资料论证劳伦斯对于喀巴拉神秘主义的接受以及在其作品之中所呈现的事实性联系。二、归纳总结了在喀巴拉神秘主义的影响之下,劳伦斯所建构的以动态平衡的二元对立为核心内容,以追求均衡和谐为终极旨归的玄学体系。三、以《虹》为主要分析对象,探讨了劳伦斯是如何以多层着色的手法将圣经中的神话故事与喀巴拉神秘主义有机杂糅,藉助于“原人亚当”的神秘概念表征出神性与人性完美交融的状态,以及以布朗温家族家史传奇的方式所展现出的神性逐渐丧失。四、以《羽蛇》为主要分析对象,探讨了劳伦斯是如何使用喀巴拉神秘主义来对阿兹台克神话加以改制,藉助于“舍金纳”这一流放女神的概念,通过神圣婚姻的方式,重建人与神之间的新型关系,重新恢复神性与人性的交融。第四部分讨论了在劳伦斯的生存理想之中,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之间的理想关系,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以劳伦斯所建构的神话世界中的最高神祗——潘神的形象从野性到神性再到泛神的形象变迁为主线,辅以劳伦斯对于现代西方工业文明的批判,来探讨劳伦斯心目中人与自然所应达成的泛神论的那种人与自然的“神圣统一体”的关系。二、结合劳伦斯所选用的生命之树的宇宙模型,探讨劳伦斯所想要表达的人的主体性地位的消散、人与其他生灵平等互通、生命力在生命之树上自由流动等主题,并分析了劳伦斯试图以自我完成的方式取代基督教的救赎,通过回归古老仪式,与宇宙节律保持一致等途径,来追寻着一种存在的统一性。本文力图阐明劳伦斯如何以神话书写这种复魅的修辞来呈现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神、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理想关系,表达出回归本真,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的生存理想。

刘洪涛[9](2013)在《新中国60年劳伦斯学术史简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的劳伦斯研究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起步,80年代走向繁荣。在80年代,劳伦斯笔下的性描写是学者关注的中心,也鼓舞和启发了中国作家对人性的深入探索。90年代之后,中国学者对劳伦斯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其小说中的工业文明与大自然冲突主题、两性关系主题、死亡与再生主题、非理性心理描写、原始主义等问题都进行了深入探究,也对其现代主义小说手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精神分析、生态批评、比较文学,以及原型批评、解构主义批评、叙事学、伦理学批评等研究方法,都应用于劳伦斯研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另一方面,中国的劳伦斯研究缺乏自主性,研究的低水平重复,缺乏学术规范现象也十分严重,这是值得反思的。

李晓岚[10](2013)在《论劳伦斯小说的情感表现》文中研究指明劳伦斯小说的情感表现坦诚而直白,他把人内在混乱不整的隐秘现实表现出来,把现实中人们避而不谈的性话题写入小说,作为艺术表现的核心。他笔下人物形象生动鲜活,人物的情感丰富多彩。他把人的内心世界作为人最根本的存在,把性作为回归本真状态的最高境界而着力描写。他对情感的不同寻常的表现使其同时代的人深感迷惑不解。他笔下的性与人的情感、与人的思维、与人生的哲理,以及与人类文明发展中潜在的危机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他小说蕴含丰富,具有深广的涵义和研究价值。然而,尽管情感表现是劳伦斯小说的最大亮点,但目前国内外对于他小说情感及情感表现方面的研究却是很少且不系统的。本论文采用以精神分析为主,以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符号学和读者反映批评为辅的研究方法,对劳伦斯小说的情感表现进行专门、系统、深层次的研究。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研究情感与情感表现,共分为三个部分:1.情感及情感的来源;2.自然情感与艺术情感的界定及两者之间的关系;3.情感表现及表现的层次,即外部情感、内部情感和本能情感。第二章阐述了劳伦斯小说的情感表现特征。本章在研究劳伦斯书信、小说、随笔、论文和散文的基础上挖掘出其小说情感表现的特征,即回归自然的关系中的以本能为核心的情感体系。在众多关系中,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两性之间的关系和肉体与精神之间的关系是最基本、最核心的关系。第三章详细阐述了劳伦斯小说以本能为核心的情感三层结构,本部分在对劳伦斯小说中呈现出的绚丽多姿的情感故事展现的同时,挖掘出其小说情感的基本结构层面,即情感表现层、思维方式层和本能冲动层。第四章研究劳伦斯小说以本能为核心的艺术表现。本章指出其小说情感的表现是基于他个人情感生活的丰厚积累。小说的情感表现分为三个层次:即外在情感的表现——突出动感的外表显现;内在情感的表现——突出内在本质的外在显现;本能情感的表现——突出以本能为核心的艺术整体呈现。第五章考察了劳伦斯小说回归自然的情感观的形成。本章探讨劳伦斯小说中内在的重物质的观念、重情感的观念与重自然的观念三者之间的关系,旨在剖析其小说回归自然的情感观形成的深层原因。第六章是劳伦斯小说情感的艺术阐释。本章通过劳伦斯小说引来的争议、劳伦斯本人的观念、小说的本质、对小说的评价、淫秽小说的界定和他小说情感的意义生成几个方面对其小说进行重新评价,并指出劳伦斯笔下的情感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情感表现,他突出本能情感是因为本能情感代表最强烈的情感体验,他通过本能情感旨在表现他对生命的强烈渴望,这两者之间存在异质同构的关系。结论部分指出,本能情感在劳伦斯这里代表的是一整套的情感表现体系。性本能代表的是生存本能中的主要力量,它是肯定性情感的来源,它具有引发出思维方式和其它情感表现的情感功能。本能情感是劳伦斯思想的高度抽象和浓缩,它之所以成为劳伦斯小说艺术表现的核心,是因为它可以辐射出多个意义,它是情感表达的最高境界,也是艺术表现的最高境界。劳伦斯独特的情感表现与他的出身、身体状况、所处的时代、生活经历和直率、坦诚、特立独行的个性密切相关。情感和文学都具有个性化的特点,需要通过对作家的生平、人生经历、历史和时代背景的考察,才能对所评论的作品做出更加客观、准确的评价。劳伦斯的小说让人产生分歧的关键原因是:他将人的性本能当作富有生命之活力的源泉,而世人往往把性本能仅仅当作社会道德范畴的东西来看待。劳伦斯的情感观是回归自然的情感观。他以本能为核心的情感表现的目的是对当时人们普遍的重物质的情感观的反拨。劳伦斯通过小说以本能为核心的情感表现告诉我们,要珍惜生命、珍惜机体的活力,因为生命是最宝贵的。人应该尊重自己作为生命体的最基本的需求,勇敢地经历人生、感受人生,让生命散发出灿烂的光彩。

二、劳伦斯与弗洛伊德主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劳伦斯与弗洛伊德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1)劳伦斯的小说《儿子与情人》和弗洛伊德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说的创作背景
二、什么是弗洛伊德主义
三、弗洛伊德主义在小说中的应用分析
四、结语

(2)性叙事文学中性权力叙事的三类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意义及目的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性暴力叙事模式
    (一)《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的性暴力叙事
    (二)《游击队员》中的性暴力叙事
二、性压抑叙事模式
    (一)《儿子与情人》中的性压抑叙事
    (二)《钢琴教师》中的性压抑叙事
    (三)《后悔录》中的性压抑叙事
三、性逆转叙事模式
    (一)《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性逆转叙事
    (二)《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的性逆转叙事
    (三)《洛丽塔》中的性逆转叙事
    (四)《卡门》中的性逆转叙事
    (五)《黄金时代》中性逆转叙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劳伦斯·克拉默的歌剧阐释理念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外文文献资料
        (二)中文文献资料
    三、作为“新音乐学家”的克拉默
        (一)“新音乐学”流派的起源与发展
        (二)克拉默与“新音乐学”
第一章 以精神分析为手段的歌剧阐释
    第一节 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理论的精神分析
        一、精神分析的人文转向
        二、精神分析与文学批评理论
    第二节 精神分析案例与歌剧人物形象的一致性
        一、个体经验的一致性
        二、表现形式的一致性
    第三节 精神分析与音乐的内在契合
        一、源于音乐的共同逻辑
        二、潜意识的共同推动
        三、作为现代性反常的杜拉与莎乐美
第二章 以女性角色为中心的性别批评理念
    第一节 性别批评在音乐阐释中的运用
        一、性别批评的产生与发展
        二、性别批评在音乐中的三个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重构”音乐史
        (二)第二阶段:以“社会性别”为核心概念的女性主义批评
        (三)第三阶段:消解二元对立的后现代女性主义批评
    第二节 克拉默的性别视角
        一、克拉默的性别批评观念
        二、性别批评观念下的《莎乐美》
    第三节 文学文本与绘画艺术中莎乐美的凝视效应
        一、福楼拜与于斯曼笔下的视觉配置与价值转移
        二、克里姆特与比亚莱兹画中的视觉配置与价值转移
        三、莎乐美的视觉象征与艺术家的女性气息
    第四节 歌剧《莎乐美》中的权力关系与男性气质
        一、管弦乐队的视觉化
        二、莎乐美主题与调性转化下的文化暗示
第三章 以哲学概念为主线逻辑的歌剧阐释
    第一节 “至上主义”与埃莱克特拉的多态性
        一、奥托·魏宁格与作为文化症状的“至上主义”
        二、进化科学下埃莱克特拉的多重逻辑
        (一)埃莱克特拉本质的双重性
        (二)埃莱克特拉在音乐表现中的双重性
    第二节 献祭仪式与埃莱克特拉的双重身份
        一、进化人类学视野下的献祭危机
        (一)转向悲剧戏剧的献祭仪式
        (二)作为献祭歌剧的《埃莱克特拉》
        二、埃莱克特拉的“双重框架”
    第三节 以“一般等价物”概念为核心的阐释
        一、让-约瑟夫·戈克斯与“一般等价物”
        (一)歌剧的“异质性”及瓦特·本雅明史学范式的启示
        (二)《唐豪瑟》结局与“一般等价物”产生模式之间的逻辑一致性
        二、“一般等价物”在歌剧《唐豪瑟》的运用
        (一)必要条件:无法实现的救赎逻辑
        (二)实现过程:“一般等价物”的排除机制
    第四节 歌剧《唐豪瑟》中的文化内涵
        一、“超越”模式下的文化形成:“一般等价物”的理想化排除
        二、跨文化交流的剩余物:被掩盖的“一般等价物”
结论—对克拉默歌剧阐释理念的评价与思考
附录一 :《被杀的女人——无名大师的素描》(波德莱尔)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女性主义理论中的母亲身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女性主义的源流及发展概况
    二、女性主义理论中与母亲身份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
    三、精神分析及后精神分析理论中与母亲身份问题相关的研究
    四、有关母亲形象分析的理论研究
第一章 早期母亲身份研究
    一、弗洛伊德:作为“女性的理想”的母亲
    二、拉康:作为“欲望的对象”的母亲
    三、荣格:可爱又可怕的母亲
第二章 女性主义中的母亲身份研究
    一、法国女性主义理论中的母亲身份研究
        (一)对主/客体二元对立的批判与母亲主体建构
        (二)对女性内在性的批判与新型母女关系建构
        (三)对菲勒斯中心主义的批判与女性之间的关系建构
    二、美国女性主义理论中的母亲身份研究
        (一)对生理性别/社会性别二元划分的超越
        (二)对男/女二元对立的异性恋霸权体系的超越
        (三)对主体身份的质疑与彻底开放的母亲身份
    三、法国女性主义与美国女性主义理论中母亲身份研究的比较
        (一)同构性
        (二)异质性
第三章 西方文学作品中的母亲形象
    一、女性作家笔下的母亲形象
        (一)艾丽丝·沃克:被奴役的母亲
        (二)玛格丽特·杜拉斯:异化的母亲
        (三)爱丽丝·门罗:反叛的母亲
    二、男性作家笔下的母亲形象
        (一)霍桑:圣母型母亲
        (二)劳伦斯:依恋型母亲
        (三)菲利普·罗斯:宰制型母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劳伦斯后期“朝圣小说”的“拉纳尼姆”主题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拉纳尼姆”:劳伦斯的理想国
    第一节 理想国的自然风物
        一、未经开垦的处女地
        二、与世隔绝的孤岛
        三、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人人平等的自由之邦
        一、领袖与民众:平等与服从
        二、男性与女性:对立与融合
第二章 “拉纳尼姆”:劳伦斯的原始主义倾向
    第一节 “地域之灵”的召唤:回归自然
        一、何为“地域之灵
        二、“地域之灵”的现实轨迹
        三、“地域之灵”在作品中的表现
    第二节 回归下部自我:回归生命本源
        一、宣扬“血性意识”
        二、性是原始生命力的火种
第三章 “拉纳尼姆”:劳伦斯的性宗教
    第一节 血和肉的信仰
        一、批判和继承:对基督教信仰的理解
        二、借鉴和吸收:对原始宗教的思考
    第二节 性拯救策略
        一、以人的性本能推倒现代文明
        二、张扬性:个人与社会再生的唯一方式
第四章 “拉纳尼姆”主题形成原因
    第一节 社会原因
        一、“一战”前后英国文学对未来的构想
        二、20世纪原始主义回归
        三、20世纪宗教救赎意识
    第二节: 个人原因
        一、劳伦斯的“拉纳尼姆”情结
        二、劳伦斯受非理性哲学思潮影响
        三、劳伦斯家族的宗教传统和劳伦斯的“性宗教”
        四、劳伦斯对归属感的渴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劳伦斯笔下的无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劳伦斯与弗洛伊德之间的争论
二、劳伦斯对无意识的创见
    (一) 劳伦斯对无意识的定义
    (二) 意识与物质的关系
三、劳伦斯作品中体现的无意识
四、结语

(7)D.H.劳伦斯的“完整自我”观及其文学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文献综述
        国外研究
        国内研究
        国内外对"自我"的研究
    0.2 研究思路
    0.3 论文结构
第1章 劳伦斯的"完整自我"观
    1.1 "完整自我"的内涵
    1.2 "完整自我"的依据
第2章 劳伦斯对"自我分离"的揭示
    2.1 小说人物与自己、他人和自然的分离
    2.2 劳伦斯对分离之因的剖析
第3章 劳伦斯对"自我实现"的探求
    3.1 社会改革与"自我实现"
    3.2 两性关系与"自我实现"
第4章 劳伦斯的"完整自我"观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
    4.1 劳伦斯的"完整自我"与其直觉艺术的契合
    4.2 劳伦斯的"完整自我"与其小说特征的契合
结论
劳伦斯作品名简称对照表
引用文献

(8)关于生存理想的言说 ——论D.H.劳伦斯的神话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劳伦斯创作述略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一章 劳伦斯神话书写概观
    第一节 劳伦斯神话创作的发生
    第二节 劳伦斯的整体神话景象
    第三节 劳伦斯的“神话化诗艺”
第二章 历史书写与神话修辞
    第一节 人与人:走向“温柔”关系
    第二节 人与社会:走向“圣灵”时代
第三章 神秘倾向与和谐美学
    第一节 神秘渊源:劳伦斯与喀巴拉
    第二节 皇冠:“二元论”与和谐美学
    第三节 原人亚当:雌雄同体与神人交融
    第四节 舍金纳:流放女神与神圣婚姻
第四章 神话世界与宇宙图式
    第一节 人与自然:“神圣统一体”
    第二节 人与宇宙:回归宇宙本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9)新中国60年劳伦斯学术史简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1981-1990年的劳伦斯研究
二、1991-2010年的劳伦斯研究
三、几点反思

(10)论劳伦斯小说的情感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节 劳伦斯的情感经历及创作
    第二节 劳伦斯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劳伦斯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二、 劳伦斯国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的背景、方法和意义
第一章 情感及情感表现
    第一节 情感及情感的来源
        一、 情感及对情感来源的几种认识
        二、 劳伦斯与弗洛伊德在情感上的认识
    第二节 自然情感与艺术情感的界定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情感表现及表现的层次:外在情感、内在情感和本能情感
        一、 情感表现的生成
        二、 情感表现的层次
第二章 劳伦斯小说的情感表现的特征——回归自然的关系中的本能情感
    第一节 本能情感是最真诚的情感
    第二节 本能情感是关系中的情感
        一、 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
        二、 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
        三、 肉体与精神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劳伦斯小说以本能为核心的情感三层结构
    第一节 劳伦斯小说的情感坐标
        一、 行为表现层:情感的两极——从激情到崩溃
        二、 思维方式层:冲突的两极——从感性到理性
    第二节 本能冲动层——从生存本能到死亡本能
第四章 劳伦斯小说以本能情感为核心的艺术表现
    第一节 外在情感的表现:突出动感的外表显现
        一、 突出动感意象
        二、 突出肉体活力
    第二节 内在情感的表现:突出内在本质的外在显现
        一、 突出内在感受、感觉的外在表现
        二、 突出内心冲突的外在表现
    第三节 本能情感的表现:以本能为核心的艺术整体呈现
        一、 突出本能冲动
        二、 突出本能冲动下情感的整体展现
第五章 劳伦斯小说回归自然的情感观的形成
    第一节 重物质的观念
    第二节 重情感的观念
    第三节 重自然的观念
        一、 重物质的观念使人性分裂
        二、 恢复人的自然本性
第六章 劳伦斯小说情感的艺术阐释
    第一节 劳伦斯小说的争议
    第二节 劳伦斯的观念
    第三节 小说的本质
    第四节 对小说的评价
    第五节 淫秽小说的界定
    第六节 劳伦斯小说本能情感的意义生成
        一、 生与死的斗争
        二、 生命力的宝贵
        三、 感性与理性的斗争
        四、 对扭曲人格的批判
        五、 对重外在物质而轻情感的观念的批判
        六、 对原始、自然情感的回归
        七、 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批判
        八、 与宇宙的和谐一致
        九、 对生命的强烈渴望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劳伦斯与弗洛伊德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劳伦斯的小说《儿子与情人》和弗洛伊德主义[J]. 杜蓓. 今古文创, 2022(04)
  • [2]性叙事文学中性权力叙事的三类模式[D]. 王擎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3]劳伦斯·克拉默的歌剧阐释理念探究[D]. 田淑颖.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4]女性主义理论中的母亲身份研究[D]. 周浠. 湖北师范大学, 2019(05)
  • [5]劳伦斯后期“朝圣小说”的“拉纳尼姆”主题阐释[D]. 王楠. 华中师范大学, 2018(12)
  • [6]劳伦斯笔下的无意识[J]. 娄红,韦虹. 皖西学院学报, 2017(03)
  • [7]D.H.劳伦斯的“完整自我”观及其文学表征[D]. 高速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7)
  • [8]关于生存理想的言说 ——论D.H.劳伦斯的神话书写[D]. 祝昊. 南开大学, 2014(04)
  • [9]新中国60年劳伦斯学术史简论[J]. 刘洪涛.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3(04)
  • [10]论劳伦斯小说的情感表现[D]. 李晓岚.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1)

标签:;  ;  ;  ;  ;  

劳伦斯和弗洛伊德主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