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立权修辞心理学简评

吴立权修辞心理学简评

一、简评吴礼权的《修辞心理学》(论文文献综述)

何婧[1](2021)在《映衬辞格的认知心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韦朝飞[2](2021)在《金庸小说武功名称的修辞研究》文中认为金庸小说是中国现代武侠小说最伟大的成就,是当下及以后相当一段时间的武侠标杆。而武功作为金庸小说的三大支柱之一,对挖掘小说富有的文化内涵、揭示小说的人物性格、彰显小说的主题和推动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学术界侧重于从词义的角度去探讨武功中富有的文化内涵,就武功名称进行修辞分析的文章寥若晨星。因此,本文以修辞学和修辞心理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对金庸小说武功名称进行系统化研究。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概括金庸小说武功的研究现状,并阐述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从微观上分析金庸小说武功名称所见之辞格。根据修辞效果的不同,将武功名称中使用得较多的辞格分为生动形象类、强化语意印象类、特殊情境目标类和婉约蕴藉类。第二章从宏观上把握金庸小说武功名称所见辞格的总体特征。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辞格的类型多样、辞格的综合运用和辞格的来源丰富。第三章探讨金庸小说武功名称所见辞格的心理机制。武功名称建构中,比喻和借代主要基于联想和想象;夸张和异语主要基于注意强化;引用、用典和藏词主要基于心理距离。通过分析武功名称所见辞格的心理机制,解决了武功名称中使用大量辞格的深层次问题。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的观点进行总结,并指出论文的不足之处。

彭再新[3](2020)在《也谈列锦修辞——兼与吴礼权先生商榷》文中研究指明分析《诗经》中的语料,可以发现其中至少有15首诗21处运用了列锦修辞。虽然这些列锦修辞的句式以四言为主,但是形式多样,不少模式被后来文学作品所继承。其它先秦歌谣里面亦出现列锦修辞。列锦的起源与初步建立当为先秦时代。根据谭永祥先生给"列锦"的定义,单个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单独成句算作列锦修辞是不妥当的。根据《诗经》中列锦修辞的数量和模式、《诗经》的来源和作者、《诗经》中某些列锦文本分析,《诗经》中的列锦修辞当为有意为之。

马磊[4](2020)在《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修辞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运用恰当的言语形式来表达思想内容的活动。修辞素养是影响言语交际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基础教育阶段,修辞教学是培育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修辞教学面临严重困境,课程标准对修辞教学要求的“局限性”、教科书中修辞教学内容编排的“随机性”、教学实施中修辞教学安排的“偶然性”、学业评价中修辞素养评价的“片面性”,以及语文教师修辞素养和修辞教学素养的匮缺,反映出修辞教学的多重危机。修辞教学的现实困境与修辞教学的重要性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从培育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现实需要出发,有必要对中国现代修辞教学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以得到历史的启示,改进修辞教学的内容和策略,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通过搜集、整理、考证中国现代修辞教学的史料,诸如修辞研究的论着论文、修辞学史的论着论文、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文件、有代表性的语文教科书和辅助性教材、语言学家和语文教育家的相关着述等,梳理修辞教学思想和实践演变的历史事实,兼顾语文教育的历史演进和修辞研究的历史演进,并结合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可将中国现代修辞教学的发展史划分五个阶段,即:萌发期(1904-1929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现代修辞学的草创和现代语文课程的独立开始萌发;勃兴期(1929-1949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现代修辞学科的初步建立和语文课程的稳步发展而勃兴;成熟期(1949-1977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现代汉语修辞学的正式建立和语文课程的命名而趋于成熟;繁荣期(1977-1997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修辞学研究的兴盛和语文课程的科学化热潮而走向繁荣;重生期(1997-2020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修辞学研究的跨学科拓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知识观的变革,开启新生。中国现代修辞教学的成绩是一代又一代修辞学者和语文教育工作者共同奋斗的结果,而这条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经历了不少曲折坎坷。在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的不同阶段里,修辞教学探索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分别完成了不同的历史使命:在萌发期,语文课程的独立设置为修辞教学提供了课程基础;在勃兴期,修辞学科的初步建立为修辞教学提供了学科基础;在成熟期,双基教学的讨论明确了修辞教学的基本方法;在繁荣期,能力本位的确立理清了修辞教学的价值追求;在重生期,语境观念的凸显强化了修辞教学的情境性。现代以来,特定的社会环境为开展修辞教学提供了外部条件,修辞学科的独立和发展为修辞教学提供了学科基础,语文课程的独立和发展为修辞教学提供了课程基础,这三个方面构成了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的主要动因。修辞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和修辞教学策略的现代化均有了历史性突破,但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仍任重道远。现代以来的修辞教学内容在学科来源、呈现方式、价值追求上有了重要发展,但修辞教学内容系统建构仍不充分。现代修辞教学内容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第一,在学科来源上,吸收了现代修辞研究的成果并随着修辞研究的发展而更新,但并不总是即时和全面地将修辞的学科内容转化为语文的课程内容。第二,在呈现方式上,课程文件和教科书中既有显性的修辞知识内容,也有寓于言语作品积累和言语实践活动中的隐性教学内容;显性的修辞知识,既有系统化的呈现方式,也有零散的呈现方式。第三,在价值追求上,不仅重视修辞静态知识的传授,更重视修辞知识在具体的言语情境中的动态运用,在表述上经历了“技能”“能力”“素养”的演进。推进修辞教学内容现代化,就要综合吸收现代各种语言学理论的研究成果,汲取历史上修辞教学内容系统建设的经验,并积极引入修辞学研究的新成果,特别是引入关于修辞动态过程研究的成果,积极重建修辞教学内容系统。语言研究越来越注重语言之外因素的制约作用,对于语境的分析不断深化,因此应把修辞的基本原则作为修辞教学的基础内容;结构主义语言学尽管受到了挑战,但仍具有重要的存在价值,因此仍应把不同语言层级的具体修辞手段作为修辞教学的主体内容;语言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语言学习要关注言语活动承载的文化因素,因此应把修辞的情感态度作为修辞教学的高层内容。修辞教学内容系统的建设还要划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教学层次,设计三个阶段的修辞学业质量标准,为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现代修辞教学策略在情境性、实践性、程序性三方面作了积极追求,但教学策略的探讨仍不充分。现代修辞教学策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一是情境性,历来强调修辞要适应语言环境的基本要求,这一思想随着修辞研究的发展和语文教育的发展而不断演进。二是实践性,历来重视语文课程的实践品质,将修辞教学置于言语实践的过程中,主要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开展修辞教学。三是程序性,历来重视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对教学的程序系统作过积极的探索,但教学程序系统没有较为稳定地得以传承和发展。推进修辞教学策略现代化,就要科学认识修辞学习的路径。依据“习得”与“学得”的语言学习理论,结合基础教育阶段母语学习的现实基础,可以对“习得”和“学得”作进一步的划分,形成“自然习得”“引导习得”“情境学得”“系统学得”四个层次。在语文课程中,修辞学习存在着自然习得、引导习得、情境学得、系统学得四个路径,四个路径的理性程度递进提高。对具体修辞教学方法的探讨,应该在上述修辞学习四个路径的框架下进行,才能使教学方法的探讨走出经验主义的范式,建构教学方法的科学系统。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应该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指引,基于上述对现代修辞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认识,在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语文教科书的编写、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语文学业评价的开展诸方面,作出相应变革。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要大力培育语文教师的修辞素养和修辞教学素养。一方面,要改进语文教师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更新充实修辞学相关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培育语文教师的修辞理论素养和修辞实践素养;另一方面,要变革语文教师教育的课程实施方式,通过“答辩式说课”“追问式评课”等途径,提升修辞教学的实践反思能力,培育语文教师的修辞教学素养。要努力培养面向未来修辞教学需要的、能继续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的语文教师。对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的专门研究才刚刚起步。在后续的研究中,要将修辞学与教育学更加密切地结合起来,争取建立起较成熟的汉语修辞教学理论,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修辞教学现代化。

吴礼权[5](2019)在《舶来品的汉语音译修辞行为及其心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事物名称与其语言表现形态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舶来品只是来自外国的商品,其本国制造商根据本民族语言所给予它的名称只是一种为了称说方便的符号或曰标记,本身没有好与不好,合理与不合理的问题。同样,舶来品进入中国,用汉语给它一个名称,只要根据舶来品的外语读音,找一个或几个读音与之相近的汉字跟它对应,让中国消费者可以称说就可以了。但是,事实上中国人对于舶来品(特别是商品)的名称是从不轻忽的,总是千方百计,挖空心思,在文字上苦心经营,从而使对译的汉字组合起来成文有义,而且还要带有特定的寓意,附加特有的汉文化色彩。这种现象的产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为了迎合中国人趋吉向利的民族心理,二是展示其推崇优雅的文化心理。

付怡菁[6](2019)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古诗文典故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典故,指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现成话。历经岁月沉淀,典故蕴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适合用来涵养青少年的成长。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用典多达130余处,了解这些典故的来龙去脉,有利于学生对古诗文的进一步理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因此,随着学习的深入,在教学中学生也被要求了解掌握更多的典故。然而,古诗文教学一直是个难题,其中的典故怎么教、如何学,更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长久以来受到研究者的忽视。本论文把典故研究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寻求典故教学的可行途径,以期用典故教学促进文言文教学实践。论文分三部分。首先,本论文具体说明了典故和用典的含义,分析教材古诗文用典的情况:用典的类型、用典的识别途径、用典在文本中的艺术表达效果。其次,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分析高中语文教师教授典故与学生学习典故的现状,从中发现问题,找寻原因,探寻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最后,结合课内古诗文作品,具体阐释教师如何教授典故、学生如何学习典故。

王泽龙,高健[7](2017)在《对称与五四时期新诗形式变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称作为诗歌形式建构的重要方式,在具体创作实践中又可细分为两种不同形式:一是倾向于整齐一律的"对仗";二是融"一致"与"不一致"于一体的"对称"。在五四时期的新诗变革中,诗歌中的对称形式发生了现代转变,使诗歌初步完成了从以整齐一律为主导的旧体诗形式,到自由多元的现代诗体形式的变革。新诗的对称主要体现在诗形建构、节奏安排以及诗意构筑等方面。多样自由的对称形式为新诗的诗形建构提供了多样化途径;以对称形式安排的音节和韵,为新诗节奏的试验提供了技术支持;多元化的对称推动了新诗诗意建构的复杂化。所有这些既为中国现代诗歌增添了更加多维的表达空间,也为五四新文学的思想与精神革命注入了全新内涵。

阿布都尼亚孜·依明[8](2016)在《尼扎里的《热比娅与赛丁》达斯坦中的比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尼扎里(全名阿布都热依木·尼扎里)1776年在喀什疏附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出生,尼扎里是他的笔名,他是18世纪末19世纪中叶的最杰出的维吾尔族诗人,也是维吾尔族第三个黄金时代的代表诗人。他一生中创作过很多诗歌和达斯坦,其中《热比亚与赛丁》是尼扎里的《达斯坦》创作中最辉煌的一部作品,该达斯坦1838-1839年根据18321833年在喀什疏附县发生的现实的爱情故事写成的,由528个诗节共7章组成,整个达斯坦以维吾尔达斯坦创作中常用的诗歌形式“麦斯纳维”形式而写成。尼扎里的《热比亚与赛丁》达斯坦以丰富多彩的艺术成分和深奥,进步的思想内容不仅被视为尼扎里本人的代表作,也被视为19世纪维吾尔文学中最优秀的诗作之一。他是对传统题材就是一次突破。在尼扎里之前,许多文人都乐于使用自古传下来的叙述诗的传统题材进行一次次的反复创作。而到了尼扎里的《热比亚与赛丁》时,他勇敢地突破了这个框架,从自己生活时代中,从现实社会中去寻找创作题材,找到与《帕尔哈提与西琳》,《莱丽与麦吉侬》相比丝毫也不褪色的,同样具有典型意义的爱情悲剧题材,从而让人们为之耳目一新。维吾尔现实主义文学因此出现了一个从未有的高峰时期,以尼扎里创作的叙述诗《热比亚与赛丁》为标志的19世纪维吾尔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从此,维吾尔文学上现实主义的作品像雨后春笋一样出现。迄今为止,有关尼扎里及其《热比亚与赛丁》的研究,着重于介绍尼扎里的生平及其创作活动和尼扎里“达斯坦”的篇章研究。已出版和发表的资料,数量有限,没有深入研究,只是分析和论述仍停留在现象描述阶段。本文通过对《热比亚与赛丁》中所运用的的比喻进行分析作为自己的研究目的。在序言部分,主要介绍诗人尼扎里的生平,创作生涯,该作品的研究状况,创作的历史背景,它在我们文学上的地位等问题。在第一章,对该达斯坦的比喻类型进行分列和详细地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判断诗人的艺术水平,进而把握尼扎里的创作特点。在第二章我们对该达斯坦中所运用的喻体进行分类,并按分类我们详细地探讨诗人选此喻体的目的和意义,进而分析并掌握尼扎里所生活年代的文化特征。

马庆株,鄢文龙[9](2014)在《中国当代修辞学研究继往开来的里程碑——评吴礼权《现代汉语修辞学》(修订版)》文中认为吴礼权所着《现代汉语修辞学》(修订版)在修辞学研究上有很多新突破,主要表现是:一是建构了一个相当完善而科学的汉语修辞学体系,二是提出了一套观察、分析汉语修辞现象的自主理论,三是首次将定量统计分析法与多媒体图示法结合起来并运用到相关内容的研究上,四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修辞文本建构与解构的分析模式,五是在学术术语规范、口语修辞材料的运用、修辞学着作写作新模式的建立等方面,都与此前所有的汉语修辞学着作拉开了距离,将汉语修辞学的研究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从学术发展史的角度看,吴礼权的这部修订版《修辞汉语修辞学》堪称是中国当代修辞学继往开来的一座里程碑。

宋美谕[10](2013)在《修辞心理学的研究进展及其方法论价值》文中提出语言是思维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思维活动的成果,人类语言离不开各种修辞,而人们在利用修辞行使达意传情尽可能适切、圆满的语言调配活动中就产生了修辞心理,修辞心理学正是对修辞心理现象和规律进行研究的科学。修辞心理学作为一门由修辞学和心理学交叉衍生出的独特科学,虽有吴礼权博士大体建立了其学科体系,但其后发展并不迅速,希望修辞心理学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二、简评吴礼权的《修辞心理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评吴礼权的《修辞心理学》(论文提纲范文)

(2)金庸小说武功名称的修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一)金庸小说的武功研究
        (二)金庸小说武功的修辞研究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一)语料来源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金庸小说武功名称所见之辞格
    一、生动形象类
        (一)比喻
        (二)飞白
    二、强化语意印象类
        (一)夸张
        (二)异语
    三、特殊情境目标类
        (一)借代
        (二)引用
    四、婉约蕴藉类
        (一)用典
        (二)藏词
第二章 金庸小说武功名称所见辞格的总体特征
    一、辞格的类型多样
        (一)对比
        (二)仿语
        (三)比拟
        (四)叠字
        (五)精细
    二、辞格的综合运用
        (一)连用式
        (二)套用式
        (三)兼用式
    三、辞格的来源丰富
第三章 金庸小说武功名称所见辞格的心理机制
    一、基于联想想象的修辞心理分析
        (一)比喻与类似联想
        (二)借代与关系联想
    二、基于注意强化的修辞心理分析
        (一)夸张与注意强化
        (二)异语与注意强化
    三、基于心理距离的修辞心理分析
        (一)用典与心理距离
        (二)引用与心理距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3)也谈列锦修辞——兼与吴礼权先生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一 《诗经》中的列锦模式
    (一)三言成句的“NP,NP”(非叠字领起)式
    (二)四言成句的“N+N+N+N,N+N+N+N”式
    (三)四言成句的“NP,NP”(非叠字领起)式
    (四)四言成句的“NP(叠字领起),NP”式
    (五)四言成句的“NP,NP”(叠字领起)式
    (六)四言成句的“NP+NP”式
    (七)四言成句的“NP+NP,NP+NP”式
    (八)三言成句的“NP”+四言成句的“NP(叠字领起)”式
二 关于列锦起源的探讨
三 单个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单独成句是否为“列锦”探讨
四 关于《诗经》中列锦是否有意为之的问题探讨
五 结 论

(4)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由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五、研究的创新追求
第一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渊源
    第一节 古代修辞教学的背景
        一、古代修辞研究的发展
        二、古代语文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 古代修辞教学的内容
        一、修辞教学内容的初步体现
        二、修辞教学内容的分化凸显
        三、修辞教学内容的充实丰富
        四、修辞教学内容的近代转型
    第三节 古代修辞教学的策略
        一、将“修辞立其诚”作为教学基本要求
        二、将修辞教学融入言语实践的过程
        三、力求“盈科而进”探索程序系统
第二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萌发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萌发的背景
        一、现代修辞学的草创
        二、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与语文课程的正式独立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初步探索
        一、语文独立设科背景下对“言语形式”的重视
        二、国文课程中“文法要略”教学内容的登场
        三、国语课程中“修辞学大意”教学内容的明确提出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初步寻求
        一、以“贵明通”作为修辞教学的基本要求
        二、重视“于练及言语与文章之际”开展修辞教学
        三、对特设教学时间和单独编写教材的追求
第三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勃兴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勃兴的背景
        一、现代修辞学科的建立和初步发展
        二、教育战线的坚守与国文国语课程的稳步建设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基本成型
        一、修辞教学内容的自立门户
        二、修辞教学内容的系统建构
        三、修辞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改良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全面探究
        一、确立“适应题旨情境”的修辞教学要求
        二、强调修辞要“随选文”依次教授
        三、追求修辞教学“有系统的概念”
第四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成熟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成熟的背景
        一、现代汉语修辞学的正式建立
        二、教育事业的新纪元和语文教育的新开拓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继续充实
        一、“语文”课程中白话修辞教学地位的提升
        二、汉语文学分科试验与汉语修辞教学系统的建设
        三、“工具说”的确立与修辞“双基”教学的探讨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持续推进
        一、“文道统一”教学观的确立和“语境”思想的提出
        二、从强调“相机教学”到重视“基本训练”
        三、基于语文课程内容整体的修辞教学程序系统建设
第五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繁荣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繁荣的背景
        一、修辞学研究的全面兴盛
        二、教育事业的拨乱反正与语文课程的科学化追求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回归与丰富
        一、修辞知识的回归与“精要好懂有用”知识观的提出
        二、能力本位的确立与修辞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建设
        三、能力训练的强化与篇章修辞教学的突显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改进与提升
        一、“得体”原则的确立和“语体中心论”的提出
        二、对修辞“训练”的重视与“习得”观念的引入
        三、从知识教学程序系统到能力训练程序系统的建设
第六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重生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重生的背景
        一、跨学科背景下修辞学研究的演进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与语文课程实践性的突出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淡化与调整
        一、“语感”的讨论与修辞教学内容的淡化
        二、课程内容的泛化与修辞教学的失落
        三、语言本位的重新确立与修辞教学内容的重构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转向与变革
        一、修辞教学对“语言运用情境”的关注
        二、从“感悟”到“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
        三、修辞教学系统的解构与重构
第七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反思与前瞻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的反思
        一、现代修辞教学的发展特征
        二、现代修辞教学的发展动因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系统的建设
        一、修辞教学内容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修辞教学内容系统建设的构想
        三、修辞学业质量标准建设初探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探讨
        一、“引导习得”的策略
        二、指导“情境学得”的策略
        三、指导“系统学得”的策略
    第四节 语文教师修辞素养与修辞教学素养的培育
        一、语文教师修辞素养的培育
        二、语文教师修辞教学素养的培育
结语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史大事年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后记

(5)舶来品的汉语音译修辞行为及其心理(论文提纲范文)

(6)人教版高中语文古诗文典故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典故概说与教材古诗文用典
    第一节 典故概说
    第二节 教材古诗文用典
第二章 高中古诗文典故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
    第一节 问卷调查及数据统计
    第二节 高中语文教师教授典故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第三节 高中生学习典故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第三章 高中古诗文典故的“教”与“学”
    第一节 高中古诗文典故教师如何教
    第二节 高中古诗文典故学生如何学
结论
附录1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对称与五四时期新诗形式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仗”与“对称”
二、对称与新诗诗形探索
三、对称与新诗节奏试验
四、对称与新诗诗意建构
五、辩证理解新诗对称的精神向度

(8)尼扎里的《热比娅与赛丁》达斯坦中的比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中文目录
正文
参考文献
附件

(9)中国当代修辞学研究继往开来的里程碑——评吴礼权《现代汉语修辞学》(修订版)(论文提纲范文)

一、建构了一个完善而科学的汉语修辞学体系
二、提出了一套观察、分析汉语修辞现象的自主理论体系
三、首创定量统计分析法与多媒体图示法相结合的研究法式
四、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修辞文本建构与解构的分析模式
五、术语使用、口语修辞材料的运用、修辞学着作写作模式的创新与超越

(10)修辞心理学的研究进展及其方法论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修辞心理学的概念内涵
二、修辞心理学研究进展
三、修辞心理学的方法论价值
    1. 修辞心理学建构的意义
    2. 修辞心理学在修辞文本的翻译过程中的价值
四、结语

四、简评吴礼权的《修辞心理学》(论文参考文献)

  • [1]映衬辞格的认知心理研究[D]. 何婧. 海南师范大学, 2021
  • [2]金庸小说武功名称的修辞研究[D]. 韦朝飞. 贵州民族大学, 2021
  • [3]也谈列锦修辞——兼与吴礼权先生商榷[J]. 彭再新.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4]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研究[D]. 马磊. 扬州大学, 2020(01)
  • [5]舶来品的汉语音译修辞行为及其心理[J]. 吴礼权. 翻译研究与教学, 2019(02)
  • [6]人教版高中语文古诗文典故教学研究[D]. 付怡菁.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7]对称与五四时期新诗形式变革[J]. 王泽龙,高健. 中国社会科学, 2017(06)
  • [8]尼扎里的《热比娅与赛丁》达斯坦中的比喻研究[D]. 阿布都尼亚孜·依明. 新疆大学, 2016(02)
  • [9]中国当代修辞学研究继往开来的里程碑——评吴礼权《现代汉语修辞学》(修订版)[J]. 马庆株,鄢文龙.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 [10]修辞心理学的研究进展及其方法论价值[J]. 宋美谕. 学理论, 2013(11)

标签:;  ;  ;  ;  ;  

吴立权修辞心理学简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