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综合检测与防治的临床观察与应用

医院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综合检测与防治的临床观察与应用

一、开展全程综合检测控制医院绿脓杆菌获得性感染的临床观察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宁[1](2021)在《补脾清肺汤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定植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反复发作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 研究背景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患者最常见的定植菌。免疫功能低下、长期不规范的抗生素使用等原因导致PA成为较为常见的耐药菌,其一旦定植则很难彻底清除。PA定植的支扩患者较无PA定植的患者生活质量更差、临床症状更为严重、肺功能下降更快、气道炎症因子水平更高、放射学累及范围更广且程度更重、急性加重次数及住院次数更频繁、全因死亡率更高。反复急性加重是支扩症的临床特点之一,也是疾病临床进程中的重要事件。PA定植是支扩患者频繁急性加重、住院次数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反复急性加重不仅会造成肺功能的急剧下降以及肺组织的损伤,对患者的预后造成很严重的影响,而且由此导致的住院次数增加,给个人及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目前,针对PA定植的药物主要有吸入抗生素及口服大环内酯类药物,但在我国吸入抗菌素尚不可及,大环内酯类药物也具有一定的耐药风险及心血管、消化系统等的不良反应。中医药在治疗耐药菌感染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通过严谨缜密的科学研究阐释了古方在耐药菌感染方面的作用机制,如调节机体免疫,直接杀菌或抑菌,延缓或抑制细菌耐药等。我们在临床实践、前期证候调查及临床研究等基础上,结合东垣“阴火学说”,所总结出协定方剂“补脾清肺汤”在减少支扩或合并PA定植的患者反复发作方面显现出了一定的效果,故我们开展了关于补脾清肺汤治疗支扩合并PA定植的研究,客观评价其对PA定植支扩患者急性加重次数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2.临床研究2.1 目的客观评价补脾清肺汤对PA定植支扩患者急性加重次数、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中医药在对定植菌的长程管理方面的优势。2.2 方法本研究的设计方法为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共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合并PA定植的支扩患者72例,其中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来源于2017年11月到2019年6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肺病科就诊的门诊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补脾清肺汤颗粒+健康教育+体位排痰)与对照组(阿奇霉素片+健康教育+体位排痰)。统计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配对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等方法。计数资料采用校正卡方检验等。根据P值小于0.05判定统计学意义。2.3 结果2.3.1 一般资料分析本研究共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PA定植支扩患者72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其中观察组脱落5例,对照组脱落7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男性5例,占16.13%,女性26例,占83.87%;年龄最小的19岁,最大的69岁,平均年龄53.93±10.68岁;病程20.96±12.87年;过去1年急性加重次数1.74±0.89次;生活质量(SGRQ)29.87± 19.53分。对照组患者,男性7例,占24.14%,女性22例,占75.86%;年龄最小的34岁,最大的70岁,平均年龄52.90±13.28岁;病程16.59±14.78年;过去1年急性加重次数2.14±1.57次;生活质量(SGRQ)32.07±19.42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过去1年急性加重次数、严重程度指数(BSI)、生活质量(SGRQ)、肺功能(FEV1%pred、FEV1/FVC)、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等方面比较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2 治疗前后急性加重次数比较在治疗12周内,观察组患者急性加重次数为0.32次/人,对照组则为0.55次/人,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4周内及48周内急性加重次数分别为0.74次/人和1.03次/人,对照组分别为1.17次/人和1.45次/人,观察组急性加重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并且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比较两组之间治疗12周及治疗24周后生活质量变化综合评定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2周时SGRQ总分为24.71±15.29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6.14±8.98分;24周时则为21.60± 15.65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9.25±15.62分。对照组患者治疗12周时SGRQ总分为27.16±18.68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4.91±8.09分;24周时则为24.63±17.76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7.45±9.24分。两组治疗前后圣·乔治问卷总分进行比较,观察组治疗24周后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圣·乔治问卷总分差值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3.4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12周时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评分为13.10±3.89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13.29±3.63分;24周时则为9.16±4.25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17.23±4.12分。对照组患者治疗12周时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评分为19.31±5.93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9.52±5.55分;24周时则为14.62±5.05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14.21±5.51分。治疗12周及24周后,观察组及治疗组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评分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差值大于治疗组(P<0.05)。2.3.5 肺功能变化比较肺功能指标包含FEV1%pred及FEV1/FVC。观察组患者治疗12周时FEV1%pred为51.35±22.61%,与治疗前相比增加1.79±9.50%;24周时则为51.99±23.10%,与治疗前相比增加2.44±10.34%。对照组患者治疗12周时FEV1%pred为55.80±24.52%,与治疗前相比增加3.80± 11.39%;24周时则为56.06±26.48%,与治疗前相比增加4.06±12.26%。观察组患者治疗12周时FEV1/FVC为65.58±14.18%,与治疗前相比增加1.30±9.39%;24周时则为65.83±17.76%,与治疗前相比增加1.55±11.38%。对照组患者治疗12周时FEV1/FVC为68.15± 14.49%,与治疗前相比增加4.62±11.14%;24周时则为67.64±12.07%,与治疗前相比增加 4.12±9.76%。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之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3.6 支气管扩张症严重程度指数(BSI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12周时BSI评分为7.52±3.60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1.77±2.36分;24周时则为6.48±3.80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2.81±2.94分。对照组患者治疗12周时BSI评分为7.07±4.46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1.90±1.74分;24周时则为6.00±4.21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2.97± 1.38分。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SI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2周、24周后BSI评分差值两组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3.7 痰培养结果比较由于部分患者无痰、少痰及送检标本不合格等原因,未能进行统计学分析。2.3.8 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IgE)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组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 结论(1)补脾清肺汤与阿奇霉素均能减少PA定植支扩患者的急性加重次数,补脾清肺汤在减少急性加重次数方面的疗效优于阿奇霉素。(2)补脾清肺汤可改善PA定植支扩患者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咳痰、喘息等)和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3)通过补脾清肺汤对PA定植支扩患者治疗作用的研究探索,初步证明中医药可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加重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定植菌的长程管理提供新思路。

米淑琦[2](2021)在《针罐联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脑卒中后遗症期遗留吞咽障碍或肢体障碍导致长期卧床的患者是肺炎的高发人群,具有基础情况差、病原菌复杂、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特点。西医常规治疗手段以抗感染治疗为主,化痰、氧疗等对症处理为辅,在控制感染、排痰不畅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受到关注。既往不少针灸临床及实验研究发现,针刺、拔罐分别用于肺炎的治疗中,具有抗炎、改善肺炎相关临床症状、体征的作用,能够缩短病程,改善预后。本次研究在于探究针罐结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患者的优势所在。研究目的1.基于现代文献数据挖掘,探究针灸疗法治疗脑卒中相关肺炎的选穴规律,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提供选穴依据。2.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评价拔罐辅助治疗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拔罐在肺炎治疗的作用优势及特点,为拔罐疗法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提供参考。3.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针罐联合西药与单纯西药治疗进行对比,观察针罐结合辅助治疗方案在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治疗作用,包括对患者肺炎相关临床症状体征(尤其在排痰方面)、血液炎性指标、预后等,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患者提供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案。研究方法1.针灸疗法治疗脑卒中相关肺炎的选穴规律分析计算机检索CNKI、CBM、万方、维普4个中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2月,纳入针灸疗法治疗脑卒中相关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临床疗效观察、队列研究。采用Excel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采用SPSS 26.0和SPSS Modeler 18.0进行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分析针灸疗法在脑卒中相关肺炎的选穴规律。2.拔罐辅助治疗肺炎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检索 CNKI、CBM、万方、维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 和 Cochrane Libaray,检索时间自建库起至2021年2月,纳入相关拔罐辅助治疗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价拔罐在肺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病程及有效率方面的作用。3.针罐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依据随机数字表,将61例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患者分至试验组、对照组。3.1治疗方案3.1.1对照组根据2019年《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制定西医治疗方案:积极治疗原发病;先使用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待细菌培养、药敏结果回示后改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并积极施以化痰、吸氧、退热等对症治疗。治疗7天是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3.1.2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增加针刺和拔罐治疗。针刺:主穴为肺俞、大椎、尺泽、合谷、足三里。实证加中脘;虚证加气海。发热加鱼际,腹胀便秘加天枢,咳痰不畅加天突。操作:患者取侧卧位,针刺肺俞、大椎,肺俞行平补平泻法30秒,大椎行提插泻法15秒,均不留针;而后取仰卧位,针刺合谷、尺泽、足三里,诸穴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手法30秒,留针15-20分钟。拔罐:选穴为大椎、风门、肺俞以及依据胸部听诊啰音较多部位局部选穴。操作:患者取侧卧位,充分暴露背部,先在上背部和听诊啰音较多部位施予闪罐,而后在上述选穴施予留罐5分钟,力度使得罐内皮肤隆起约1-2mm,不宜过度吸拔。每日行针刺、拔罐治疗各1次,治疗7天是1个疗程,共1个疗程。3.2观察指标和评价时点3.2.1主要观察指标和评价时点排痰积分:痰液性质和排痰量。评价时点:每日监测,于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结束后进行比较。3.2.2次要观察指标和评价时点包括血WBC、NE%、CRP,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中医证候量表评分、患者第14天、第28天死亡率。评价时点:实验室指标、CPIS、中医证候量表评分于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结束后评价。死亡率于治疗结束后第14天、第28天随访记录评价。研究结果1.文献研究一1.1纳入文献情况共检索出4276篇文献,查重后剩2740篇文献,最终纳入44篇文献,共提取处穴位处方51组,涉及腧穴82个,总频次340次。1.2结果分析针灸治疗脑卒中相关肺炎选穴以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阴肺经居多;取穴以四肢、背腰部为主;五输穴、交会穴、背俞穴、络穴较为常用;根据关联规则分析核心穴对:曲池-足三里-合谷。根据聚类分析可分为三大类:足三里、曲池、合谷、太冲、丰隆;列缺、中府、风池;脾俞、肾俞、肺俞、大椎。2.文献研究二2.1纳入文献情况按照检索策略共检索到714篇文献,最终纳入13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发表时间为2007-2020年,均为中文随机对照试验。干预措施均为单纯拔罐加西药治疗与西药对照。9项研究对象为儿童,余4项研究对象为成年人,又以中老年人居多。2.2结果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有效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RR=1.19,95%CI(1.14,1.24),P<0.00001];试验组较对照组能缩短患者退热、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长,[MD=-0.46 天,95%CI(-0.68,-0.24),P=0.0005;MD=-1.86 天,95%CI(-2.05,-1.67),P<0.00001;MD=-1.00 天,95%CI(-1.13,-0.87),P<0.00001]。定性分析结果显示,较对照组而言,试验组能缩短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改善肺部体征。3.临床研究3.1排痰积分在排痰积分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排痰积分经治疗明显低于治疗前(试验组P<0.01,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两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组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第3天与治疗前、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治疗第7天与治疗第3天的差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痰液性质积分,组内比较:两组经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试验组P<0.01,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在治疗第3天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第7天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的差值各自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排痰量积分,组内比较:试验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第7天低于治疗第3天(P<0.01);对照组中,治疗第7天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个评价时点的两两差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2血液炎性指标WBC在组内比较:试验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治疗第3天较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第7天分别与治疗前、治疗第3天相比均有差异(P<0.05)。组间比较:两组经治疗后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第3天较治疗前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NE%在组内比较:试验组在治疗第7天、治疗第3天NE%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第7天低于第3天(P<0.01);对照组在治疗第7天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两组经治疗后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两组治疗各时点两两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在组内比较:试验组治疗第7天、治疗第3天较治疗前,治疗第7天较第3天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第7天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在治疗第3天比较无差异(P>0.05),在治疗第7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的差值分别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3 CPIS组内比较:两组经治疗后CPIS评分显着降低(试验组P<0.01,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第3天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第7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评价时点的两两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4中医证候量表评分组内比较:两组经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组间比较:两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的差值分别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3.5第14天及第28天死亡率两组患者在第14天、第28天死亡率经卡方检验,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论1.针灸治疗脑卒中相关肺炎的选穴规律结果提示:针灸治疗本病重视近部选穴,循经远取;阳经使用居多;强调特定穴使用;核心穴对是“曲池-合谷-足三里”。2.拔罐辅助治疗肺炎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提示:拔罐疗法辅助治疗肺炎能缩短患者退热时间、咳嗽和肺部啰音等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长,提高临床有效率,且无不良反应的发生。3.临床研究结果提示:针罐结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较单纯西医治疗能够改善肺炎相关临床症状、体征,尤其在改善痰液性质、减少痰量有明显优势;能够降低血CRP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王思思[3](2020)在《雾化吸入抗菌药物辅助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采用荟萃分析的方法,针对国内外已发表的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及辅助治疗中,运用了抗菌药物雾化吸入这一给药方式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旨在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作一系统评价。方法通过计算机系统检索关于研究雾化吸入抗菌药物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相关的文献:外文文献在Cochrane Library,Pub Med,Excerpta Medica Data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等资源中检索,中文文献在中国知网,CBMdisc,万方数据库等网络资源中检索。标定检索起讫时间为自建库至2019年9月30日,设计研究类型为随机对照试验,选择试验实施对象为“人”,未限制语言种类,依照纳入及排除标准选拣出符合标准的研究,对所纳文献的参考文献目录予逐一览阅,辅以手工检索方法对其他符合条件的文献进行补充。对所纳入文献,予全文通读后,对文献中包括患者的基线信息、干预和对照方案、结局指标数据等资料进行提取。方法学质量的评价利用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员手册(5.1.0版)[1]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主要的结局、结果的分析运行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系统评价软件Review Manager5.3(Rev Man5.3)来操作。选取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计算的I2值对研究结局行异质性(heterogeneity)分析,通过软件计算所得P值及I2值选择研究效应模型,对阳性结果进一步作敏感性分析以评介研究结果模型的稳定性,作亚组分析解释异质性原由,对各研究组间异质性较大而不能行数据合并者作描述性分析。使用漏斗图对发表偏倚作直观评判。结果共纳入61项研究,4273例患者。本Meta分析的结果表明:与无抗菌药物雾化的对照组相比,雾化给药联合呼吸系统疾病常规治疗的有效率更高,且能显着改善病人的临床不适症状,总有效率[RR=1.27,95%CI(1.22,1.33),P<0.00001];雾化吸入抗菌药物可降低病菌负荷从而帮助病菌转阴[RR=1.33,95%CI(1.22,1.45),P<0.00001];安全性方面,与对照组相比雾化吸入抗菌药物对胃肠道反应[RR=1.26,95%CI(0.99,1.62),P=0.06]、肝功能损伤[RR=1.08,95%CI(0.76,1.52),P=0.67]和肾功能下降[RR=0.83,95%CI(0.58,1.20),P=0.32]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未见显着影响,但会增加诱发患者支气管痉挛导致咳喘的风险[RR=2.17,95%CI(1.22,3.85),P=0.008];雾化吸入抗菌药物与对照组相比有更小的产生新发耐药菌株的风险[RR=0.12,95%CI(0.28,0.86),P=0.01];并且对降低疾病的急性加重率表现出积极影响[RR=0.49,95%CI(0.36,1.06),P<0.00001];在对患者病死率方面的影响未见显着性差异[RR=1.02,95%CI(0.79,1.31),P=0.87]。结论雾化吸入抗菌药物可有效辅助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现有证据表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雾化吸入抗菌药物的临床效果良好且病菌转阴率更高,对胃肠道反应、肾功能下降和肝功能损伤等药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未见显着影响,但可以增加诱发患者支气管痉挛的风险,该风险是有因可循并且有望通过改善雾化剂型降低的;在降低疾病的急性加重率方面表现出积极作用,尚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对患者的病死率有显着影响。受纳入研究的质量和可能存在的发表偏倚等的限制,上述结论有待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开展予以进一步明确治疗剂型、剂量以及治疗时间等问题。

罗晓琼[4](2019)在《中医培土生金法在耐药菌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探索研究》文中认为肺炎是临床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治疗以抗感染为主,然而,抗生素耐药已经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全球现象。中医药在诸多疾病的治疗中体现了简、便、廉、效的优势和特色,培土生金法是中医肺脾同治的常用治疗原则。本研究首先通过Meta分析来探讨培土生金法在临床治疗肺炎患者的运用情况;其次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来探索培土生金法指导下的中药辅助治疗耐药菌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最后通过观察性研究来分析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情况。通过以上研究,旨在为耐药菌肺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同时为临床医生制定和优化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主要内容摘要如下:(一)中医培土生金法治疗肺炎的Meta分析目的:运用循证医学中的Meta分析研究方法,系统评价培土生金法在肺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培土生金法运用于耐药菌肺炎奠定基础。方法:1.制定文献的检索词、检索策略、文献的纳排标准。2.在国内外生物医学类数据库中,全面搜索培土生金法治疗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试验组加用体现中医培土生金法的中药治疗。检索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万方、维普、CBM等。3.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和数据提取。4.应用Rev Man 5.3软件,对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脱机时间等结局指标进行数据合并分析。5.计数资料用风险比(RR)来分析,连续变量资料用标准均数差(SMD)来分析,两者均以95%CI表示。结果:1.有效率:共23篇研究文献对有效率进行了报道,总病例数2142例,试验组1086例,对照组1056例,结果显示中医培土生金法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2.中医证候积分:5篇文献进行了中医证候积分分析,总例数404例,试验组203例,对照组201例。结果显示中医培土生金法中药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3.PCT:6篇文献对PCT进行了观察,总例数554例,试验组278例,对照组276例。数据合并结果显示,试验组在降低PCT指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4.CRP:4篇文献对CRP进行了分析,总例数350例,试验组175例,对照组175例。结果显示试验组在降低患者CRP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5.CPIS评分:2篇文献进行了分析,总病例数142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是71例。合并数据结果显示试验组在降低CPIS评分方面具有优势。6.脱机时间:2篇文献分析了脱机时间,总病例数182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91例。结果显示试验组在缩短脱机时间方面也具有优势。7.安全性:6篇文献报道了不良反应,试验组77例次,对照组130例次。结果显示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为主,试验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低于对照组,说明加用中药在改善常规治疗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方面可能具有优势。结论:中医培土生金法在肺炎肺脾气虚证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在提高有效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PCT、CRP、CPIS评分,缩短脱机时间等方面都具有优势,且可能减少西医抗感染治疗的消化道不良反应。(二)中医培土生金法辅助治疗耐药菌肺炎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目的:观察培土生金法中药辅助治疗耐药菌肺炎的临床疗效,为耐药菌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耐药菌肺炎患者64例,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试验组加用培土生金法中药参苓白术散加味,100ml tid po,疗程14天。观察各组的中医症状评分、CPIS评分、血常规、CRP、PCT、免疫指标、血气分析等指标变化情况,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两组患者的基线指标和疗效性指标的差异。结果:1.基线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生命体征、证候积分、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线具有可比性。2.疗效比较:(1)中医证候疗效:两组分级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愈显率和总有效率方面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2)中医证候积分:两组均明显降低,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在改善咳嗽、咯痰、食少纳呆、体倦乏力、胃脘胀满、腹胀、少气懒言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发热、气短、自汗等方面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3)CPIS积分治疗后两组均有所降低,试验组未显示出明显优势。(4)炎性指标:WBC、N、CRP、PCT等炎性指标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但组间比较未显示出明显差异。(5)免疫指标:试验组在改善CD4+、Ig M方面优于对照组,其他免疫指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6)血气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 O2均明显改善,治疗7天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治疗14天,两组无明显差异。3.安全性比较: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在呼吸、血压和肝肾功等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培土生金法中药参苓白术散加味能改善耐药菌肺炎患者的咳嗽、咯痰、食少纳呆、体倦乏力、腹胀、少气懒言等临床症状,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调节功能,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三)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学及其耐药性的观察性研究目的:观察和分析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菌的分布和构成比情况,以及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的方法,纳入符合肺炎诊断并进行了痰培养和常规药敏试验的患者,搜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合并疾病)、实验室检查结果、痰培养结果以及抗生素治疗方案等数据,并录入Epidata软件进行管理,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比较。结果:1.一般资料:共纳入148例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年龄以中老年为主,平均年龄(59.8±16.5岁)。2.合并疾病:合并其他疾病者占84.5%,合并两种及以上疾病者超过50%,以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合并疾病为主。3.炎性指标:WBC异常的比例仅34.46%,异常率从低到高依次为:WBC<N<PCT<N%<CRP,CRP异常的比例最高(62.84%)。4.血气分析:结果表明以氧分压降低为主。5.病原菌分布:结果显示病原菌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以G-菌为主,最常见的几种病原菌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25.3%)、肺炎克雷伯菌(15.4%)、鲍曼不动杆菌(14.8%)、流感嗜血菌(7.4%)、大肠埃希菌(5.6%)。6.耐药性:(1)在头孢类抗生素中,几种主要病原菌对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菌均较高,其中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均达到88.9%,对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的耐药性相对较低。(2)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也较高,主要以大肠埃希菌(77.8%)和鲍曼不动杆菌(58.3%)为主。(3)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中,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58.3%和36%,对厄他培南暂未发现耐药菌株。(4)几种病原菌对哌拉西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性相对较低。(5)对替加环素的敏感性也较好。7.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回归分析:年龄和是否使用侵入性操作对住院时间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年龄≥60岁的患者发生住院天数>10天的风险是年龄<60岁患者的3.116倍,有侵入性操作的患者是没有侵入性操作的9.553倍。血红蛋白和白蛋白与住院时间也存在相关性,呈负相关。结论:肺炎患者不一定有血象升高,各炎性指标中,CRP异常率最高,可见其敏感性较高。导致肺炎的病原菌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以G-菌为主,最常见的病原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流感嗜血菌、大肠埃希菌。药敏结果提示头孢他啶、哌拉西林/酶抑制剂、厄他培南、替加环素等的耐药率相对较低,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时可根据患者病情优先选用以上抗生素。住院时间与患者的年龄、是否有侵入性操作、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具有相关性。

沙孟晨[5](2019)在《基于生物评价的连花清瘟胶囊质量一致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系统性评价连花清瘟制剂辅助治疗肺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建立与功效相结合的连花清瘟胶囊质量生物评价方法:基于微量量热法的连花清瘟胶囊抗菌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法及基于指标基因的连花清瘟胶囊抗炎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法。应用以上两种方法对市售不同批次药品进行评价,考察连花清瘟胶囊质量的一致性。方法:1.分别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Web of Science等中英数据库。检测时限均为自建库至2019年1月。收集连花清瘟制剂治疗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由两位研究者独立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以及资料提取工作。完成后进行交叉核对。参照Newcastle-Ottawa Scale法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2.采用微量量热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连花清瘟胶囊对绿脓杆菌生长代谢的影响,得到热谱曲线及相应的热动力学参数,优选最佳参数,计算抑菌有效率(antibacterial effective rate,E)。以E作为评价连花清瘟胶囊抗菌活性指标,分别检测40个批次市售连花清瘟胶囊以及经特殊处理后的样品对绿脓杆菌生长代谢的影响。3.将连花清瘟胶囊应用于处于炎症状态的Raw 264.7细胞,基于实验室前期实验结果筛选出能够代表药物生物活性的m RNA作为指标基因,对不同批次药物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研究。结果:1.最终共纳入20个研究,共计1869例肺炎患者,其中治疗组952例,对照组917例。分析结果显示:加用连花清瘟制剂后,可提高临床总有效率,缩短肺炎病人发热、咳嗽持续时间,并缩短患者影像学转归及肺部啰音时间。连花清瘟制剂作为辅助用药治疗肺炎并未增加患者口干、头晕、胃肠道不适、恶心等不良反应的发生。2.通过回归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得出生长峰达峰时间(T)的变化可直观评价连花清瘟胶囊对绿脓杆菌生长代谢的影响,且该参数稳定性较好,故选择T计算E。利用安瓿法考察不同批次间连花清瘟胶囊抗菌作用,结果表明批次间抑菌有效率的RSD为24.88%。经实验室制备所得非正常供试品与合格产品的抑菌有效率(E)差异明显。3.本研究选择了与药物疗效相关且具有多种细胞活性的基因作为指标基因,将连花清瘟胶囊作用于处于炎症状态的Raw 264.7细胞,应用q RT-PCR法测定其批次间质量差异,结果表明该方法日内精密度及日间精密度良好,满足质量评价方法的要求。结论:现有证据表明,连花清瘟制剂辅助治疗肺炎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缩短病程,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本研究建立的两种连花清瘟胶囊质量生物评价方法均能够从药物临床功效出发,评价不同批次药物间质量差异,能够作为现行质量评价方法的有力补充,并为其他中药制剂的质量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及方法学借鉴。

张晓艺[6](2019)在《磺胺嘧啶银霜联合云南白药对3期压疮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磺胺嘧啶银霜联合云南白药与磺胺嘧啶银霜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3期压疮的疗效,探索临床外治3期压疮的方法,为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1)选取湖南省某三甲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心血管内科、烧伤科、中心ICU、急诊ICU、脑病科、老年病科、骨科病房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压疮患者,随机为磺胺嘧啶银联合云南白药粉组(观察组)、磺胺嘧啶银霜联合湿润烧伤膏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2)观察组予以磺胺嘧啶银霜联合云南白药粉进行干预,将磺胺嘧啶银与云南白药充分混合,根据创面大小,在其外层均匀涂以1-2mm混合后的药物,用凡士林纱块覆盖;对照组予以磺胺嘧啶银霜联合湿润烧伤膏进行治疗,将磺胺嘧啶银霜5克与湿润烧伤膏5克充分混合,根据创面大小,在其外层均匀涂以1-2mm混合后的药物,用无菌纱块覆盖。两组均需保持药物与创面充分接触,每日换药一次。在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4周对伤口面积变化、PUSH评分变化、压疮愈合率和治疗有效率进行测量。(3)数据资料采用SPSS19.0进行录入及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x?描述,计数资料用百分比(%)描述;对所得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方差齐性检验、t检验、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球形性检验、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等统计分析。结果:(1)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压疮面积、PUSH评分、Braden评分、APACHE评分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指标、空腹血糖正常并具有可比性(P>0.05),(2)两组患者疗效的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PUSH评分治疗前、治疗1周后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0.818,P>0.05;t=0.254,P>0.05),治疗2周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92,P<0.05),治疗4周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4,P<0.05)。两组患者压疮面积变化治疗前、治疗1周、2周后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8,P<0.05)。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治疗1周、2周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t=2.511,P<0.0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对照组内患者各时间点PUSH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随着患者治疗时间的增加,患者PUSH评分明显降低;不同时间患者压疮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637,P<0.05);患者创面愈合效果在治疗1周,治疗2周及4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1,P<0.05),即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患者创面愈合率明显升高。(3)两组患者疗效的多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PUSH评分比较发现治疗时间与组别存在交互作用(F=6.391,P<0.05),即观察组与对照组PUSH评分变化幅度与治疗时间有关、治疗时间对PUSH评分的结果有显着性影响(F=115.902,P<0.05)、不同组别间的PUSH评分无显着性差异(F=2.210,P>0.05)。两组患者压疮面积变化比较发现治疗时间与组别不存在交互作用(F=1.103,P>0.05),即暂不能确定观察组与对照组压疮面积变化与治疗时间有关;治疗时间对压疮面积的结果有显着性影响(F=55.915,P<0.05);两组压疮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771,P>0.05)。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比较发现治疗时间与组别不存在交互作用(F=0.030,P>0.05);治疗1周和2周创面愈合率有差别(F=63.223,P<0.05);治疗1周和2周观察组与对照组创面愈合率未见差别(F=1.588,P>0.05)。结论:磺胺嘧啶银霜联合云南白药粉治疗3期压疮,与磺胺嘧啶银霜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相比,能更快降低PUSH评分。3期压疮的疗效与治疗时间有关。压疮面积、压疮面愈合率、治疗效果在短时间内(2周)两种疗法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但是治疗4周后两种疗法比较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

苏鹏[7](2017)在《泌尿系置管患者绿脓杆菌感染危险因素及耐药情况的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泌尿系置管患者发生绿脓杆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感染绿脓杆菌患者的耐药情况。方法:统计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科行泌尿系置管的2012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发生绿脓杆菌感染的患者62例。记录、分析与泌尿系置管后发生绿农杆菌感染的相关的因素,对感染发生有关的各种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统计绿脓杆菌感染患者耐药种类及耐药率状况。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于60岁(VS小于等于60岁),OR=3.041,95%CI(1.623-5.699)、留置管时间超过1月(VS留置置管时间小于等于1月),OR=2.889,95%CI(1.380-6.048)、术前肾功能受损(VS术前无肾功能受损),OR=7.111,95%CI(3.470-14.575)、合并低蛋白血症(VS无低蛋白血症OR=5.044),95%CI(2.274-11.187))、糖尿病基础病史(VS无糖尿病基础病史)OR=4.303,95%CI(1.416-13.074)、体外置管方式(VS体内置管方式),OR=12.987,95%CI(6.667-25.000)是泌尿系置管患者发生绿脓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将留置体外置管三种方式绿脓杆菌感染率进行整体卡方检验及分割卡方检验,结果显示留置肾造瘘管(VS导尿管组,χ2=15.26,P=0.000);(VS膀胱造瘘管,χ2=18.41,P=0.000)发生泌尿系绿脓杆菌感染的机会更高。细菌培养+20种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药物耐药情况为绿脓杆菌对头孢类中头孢唑啉(耐药率100%)、头孢呋辛钠(耐药率98%)、头孢呋辛酯(耐药率98%)、头孢曲松(耐药率98%);青霉素类中氨苄西林(耐药率100%)、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100%);其他β-内酰胺类中头孢替坦(耐药率90%);硝基呋喃类中呋喃妥因(耐药率90%);磺胺类中复方新诺明(耐药率98%)明显耐药。药物敏感情况为绿脓杆菌仅对氨基糖甙类中的丁胺卡那霉素(敏感率94%)、庆大霉素(敏感率71%)、妥布霉素(敏感率77%);喹诺酮类中环丙沙星(敏感率61%)、左氧氟沙星(敏感率65%);头孢类中的头孢他啶(敏感率84%)、头孢吡肟(敏感率74%);半合成青霉素类中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80%)、氧哌嗪青霉素(敏感率74%)以及碳青酶烯类抗生素中美罗培能(敏感率77%)、亚胺硫霉素(泰能)(敏感率94%)敏感。结论:高龄(大于60岁)、合并肾功能受损、低蛋白血症、糖尿病的患者是泌尿系置管患者发生绿脓杆菌感染的高危人群,行泌尿系体外置管尤其是留置肾造瘘管,且置管时间超过一个月的患者发生绿脓杆菌感染几率显着增加;泌尿系置管患者绿脓杆菌感染的耐药情况极其严峻,临床治疗中务必重视这些危险因素并根据药敏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

赵丹丹[8](2014)在《斑马源绿脓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文中指出铜绿假单胞菌(又称绿脓杆菌)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人和动物原发或机会性致病菌。随着我国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由绿脓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逐渐增多,在朱鹮、小熊猫、水貂、竹鼠、狐狸等野生动物中均有绿脓杆菌病报道。本研究对分离于病死斑马的一株疑似绿脓杆菌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首先通过临床观察和大体剖检病理变化进行初步诊断,再对分离病原菌进行体外培养、PCR及16S rRNA测序鉴定分析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无菌采集于斑马的心包液、胸腔积液、肺脏、肝脏等组织液接种至普通琼脂平板上培养过夜后,均可见光滑,微隆起,边缘整齐的深灰色菌落;将平板上生长的单个菌落进行染色镜检,分离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分离菌在普通肉汤管培养24h后,可见肉汤均匀浑浊,肉汤培养基从淡黄色变为黄绿色,上层液体为绿色,摇晃绿色消失,静置后又出现,有粘液沉淀于肉汤管的底部;PCR扩增试验及16S rRNA序列比对分析进一步表明分离菌与铜绿假单胞菌同源性大于99%;遗传进化分析表明分离菌具有一定地域差异性。对该绿脓杆菌的药敏试验分析表明:分离的绿脓杆菌对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有很好的敏感性,如氟哌酸和环丙氟哌酸;对链霉素和培氟沙星中度敏感;对新霉素、强力霉素、卡那霉素、头孢曲松、氨苄西林、利福平、克林霉素、头孢唑啉、复方新诺明、红霉素等耐药。本研究通过对病死斑马临床和实验室检测表明其致病源有绿脓杆菌,该菌对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有很好的敏感性,对链霉素和培氟沙星中度敏感,对新霉素、强力霉素和红霉素等耐药。研究结果为绿脓杆菌在斑马发病的诊断和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侯美荣[9](2007)在《全面综合检测控制绿脓杆菌获得性感染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开展全程综合检测,控制医院获得性绿脓杆菌感染,提高医疗质量,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重要方针。方法:每月定期或不定期对全院各临床科室及重点科室的消毒液、室内空气、门把、湿化瓶、医护人员手、水槽、拖布及现症住院病人等进行全面综合检测。结果:绿脓杆菌是导致各种感染的致病菌之一,因该菌在医院环境中分布广泛,检出率较高,致病力较强,能产生大量荚膜、多糖,导致感染的机会较多。结论:开展综合检测的目标管理,能控制医院绿脓杆菌获得性感染,是贯彻落实预防为主方针及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是深化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措施。

候美荣[10](2004)在《开展全程综合检测控制医院绿脓杆菌获得性感染的临床观察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开展全程综合检测的目的,是控制医院获得性感染,提高医疗质量是贯彻落实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举措,它与整个医院的质量,甚至是存亡息息相关。因此,开展综合检测,控制医院获得性感染,保证医疗安全,更好地满足人民就医的需要,相应也增加了医院的经济收入和社会效益。为使我院感染管理和监测工作在医疗质量管理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现将我院几年来实施全程综合检测管理、控制医院获得性感染结果分析报道如下。我们从1999-2001年开展前瞻性综合检测以来对妇产科、口腔科、烧伤病房、手术室、临产室等部门的空气、门把、拖布、床头柜、水槽、治疗桌、治疗室及氧气湿化瓶、医护人员的手及现症住院病人等进行了前瞻性全面综合检测,控制医院感染检测记录作对比。

二、开展全程综合检测控制医院绿脓杆菌获得性感染的临床观察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展全程综合检测控制医院绿脓杆菌获得性感染的临床观察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补脾清肺汤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定植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反复发作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铜绿假单胞菌定植的支气管扩张症西医研究进展
        1 支气管扩张症合并PA定植的流行病学
        2 铜绿假单胞菌定植的支扩症患者的临床特点
        2.1 生活质量
        2.2 急性加重
        2.3 肺功能
        2.4 气道炎症因子水平
        2.5 影像学
        2.6 全因死亡率
        3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现状及耐药机制
        4 支气管扩张症合并PA定植的治疗
        5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铜绿假单胞菌等耐药菌感染的中医研究进展
        1 耐药菌肺部感染的中医病名研究进展
        2 耐药菌肺部感染的中医病因研究进展
        3 耐药菌肺部感染的中医病机及证候的研究进展
        3.1 正虚为本,邪实为标,虚实夹杂为耐药菌肺部感染的证候总纲
        3.2 虚实并见,虚证以气虚、阴虚多见,实证以痰、热、瘀为主
        4 耐药菌肺部感染的中医治疗进展
        4.1 中药复方研究进展
        4.1.1 清透伏邪法
        4.1.2 清热活血化痰法
        4.1.3 祛邪兼以扶正法
        4.2 单味中药及单一中药组分的治疗研究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1.3.2 排除标准
        1.4 病例脱落以及处理
        1.5 急性加重的处理方案及继续试验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临床研究原则
        2.2 样本量的计算
        2.3 治疗方法
        2.4 临床观察指标及时点
        2.5 安全性指标检测
        2.6 疗效判定标准
        2.7 安全性评价标准
        2.8 统计方法
        2.9 技术路线图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4.1 立题依据及组方依据
        4.2 研究结果分析
    5 结论
    6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研究病历)

(2)针罐联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研究进展
        1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认识
        2 流行病学研究
        3 病因及发病机制
        4 临床表现特点
        5 诊断方法
        6 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综合防治
        7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学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研究进展
        1 病名延袭
        2 中医学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认识
        3 治疗方法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文献研究一 针灸治疗脑卒中相关肺炎的选穴规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研究二 拔罐辅助西药治疗肺炎的系统评价和Met分析
        1 研究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中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类型设计
        2.2 样本量估算
        2.3 分组方法
        2.4 伦理审查
        2.5 治疗方案
        2.6 观察指标
    3 质量控制
        3.1 严格筛选受试者
        3.2 规范针刺、拔罐干预过程
        3.3 依从性保证
        3.4 盲法衡量和判断结果
    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5 研究结果
        5.1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5.2 观察指标基线比较
        5.3 临床疗效比较
        5.4 安全性评价
    6 讨论
        6.1 选题依据
        6.2 研究方案分析
        6.3 观察指标的选择依据
        6.4 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雾化吸入抗菌药物辅助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1.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2 文献检索与资料提取
        1.2.1 文献检索策略
        1.2.2 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
    1.3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1.4 统计分析
        1.4.1 统计学软件
        1.4.2 效应指标
        1.4.3 异质性检验
        1.4.4 发表偏倚
2.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研究质量评价及基本特征
        2.2.1 文献的偏倚风险
        2.2.2 研究的基本特征
    2.3 结局指标的Meta分析结果
        2.3.1 临床症状缓解率
        2.3.2 病菌清除率
        2.3.3 不良反应发生率
        2.3.4 病菌耐药发生率
        2.3.5 疾病加重率
        2.3.6 病死率
    2.4 发表偏倚评估
        2.4.1 临床症状缓解率相关文献的发表偏倚
        2.4.2 病死率相关文献的发表偏倚
3.讨论
    3.1 有效性
        3.1.1 临床症状缓解率
        3.1.2 病菌清除率
    3.2 安全性
        3.2.1 不良反应发生率
        3.2.2 病菌耐药发生率
        3.2.3 疾病加重率和病死率
    3.3 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结核潜伏感染的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中医培土生金法在耐药菌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引言
第一章 中医培土生金法治疗肺炎的Meta分析
    1.1 目的
    1.2 技术路线图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文献检索的范围及策略
        1.5.1 检索数据库
        1.5.2 检索词
        1.5.3 检索时间及检索策略
    1.6 数据收集与分析
    1.7 结果
        1.7.1 纳入文献的基本情况
        1.7.2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1.7.3 Meta分析结果
    1.8 讨论
        1.8.1 Meta分析的意义与价值
        1.8.2 本部分研究的选题思路
        1.8.3 Meta分析结果的讨论
    1.9 小结
第二章 中医培土生金法辅助治疗耐药菌肺炎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2.1 课题来源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方案
        2.3.1 技术路线图
        2.3.2 研究设计
        2.3.3 研究对象
        2.3.4 治疗方案
        2.3.5 观察指标及观察时点
        2.3.6 疗效判定
        2.3.7 不良反应的观察
        2.3.8 质量控制
        2.3.9 统计分析
        2.3.10 伦理学原则
    2.4 研究结果
        2.4.1 研究完成情况
        2.4.2 基线统计结果
        2.4.3 疗效评价
        2.4.4 安全性评价
    2.5 讨论
        2.5.1 培土生金法的历史渊源
        2.5.2 培土生金法运用于耐药菌肺炎的理论依据
        2.5.3 研究药物组方分析
        2.5.4 现代药理研究
        2.5.5 研究结果分析
        2.5.6 导师治疗耐药菌肺炎的经验概要
    2.6 小结
第三章 肺炎患者临床特征、病原学及其耐药性的观察性研究
    3.1 课题来源
    3.2 研究目的
    3.3 技术路线图
    3.4 研究对象与方法
        3.4.1 纳入标准
        3.4.2 排除标准
        3.4.3 研究方法
        3.4.4 观察指标
        3.4.5 统计方法
    3.5 研究结果
        3.5.1 一般资料
        3.5.2 患者吸烟情况
        3.5.3 合并疾病情况
        3.5.4 炎性指标分析
        3.5.5 血气分析情况
        3.5.6 病原菌分布情况
        3.5.7 病原菌药敏结果
        3.5.8 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3.5.9 住院时间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3.6 讨论
        3.6.1 一般情况和合并疾病分析
        3.6.2 实验室指标分析
        3.6.3 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3.6.4 住院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3.7 小结
结论
创新性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正文部分)
综述 肺炎患者细菌耐药概况及中医培土生金法研究进展
    4.1 肺炎患者细菌耐药性概况
        4.1.1 肺炎的流行病学现状
        4.1.2 病原学研究现状
        4.1.3 治疗进展
    4.2 中医培土生金法研究进展
        4.2.1 中医对肺炎的认识
        4.2.2 中医病因病机
        4.2.3 中医对肺炎的治疗情况
        4.2.4 培土生金法的理论基础
        4.2.5 培土生金法的临床运用
        4.2.6 参苓白术散的研究进展
        4.2.7 参苓白术散的药理学研究现状
        4.2.8 中医药在细菌耐药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综述部分)
附件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5)基于生物评价的连花清瘟胶囊质量一致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连花清瘟制剂(胶囊或颗粒)辅助治疗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1.资料和方法
    2.结果
    3.小结
第三章 基于微量量热法的连花清瘟胶囊抗菌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法的研究
    第一节 微量量热法概述
        1.微量量热法简介
        2.微量量热法在中药质量评价研究的应用
        3.微量量热法测定的主要仪器-微量量热仪
        4.相关热动力学参数简介
    第二节 基于微量量热法的连花清瘟胶囊抗菌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法的建立
        1.实验仪器及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小结
    第三节 基于微量量热法的连花清瘟胶囊抗菌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法的应用
        1.实验仪器及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小结
第四章 基于指标基因的连花清瘟胶囊抗炎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法的研究
    1.实验仪器及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1.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
    2.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奖励
文献综述 生物评价在中药质量评价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6)磺胺嘧啶银霜联合云南白药对3期压疮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压疮的定义
        1.1.2 压疮流行病学研究
        1.1.3 压疮的形成机制
        1.1.4 压疮的分期
        1.1.5 压疮的治疗
        1.1.6 存在的不足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中医治疗压疮进展
        1.2.2 西医治疗压疮进展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类型
    2.2 研究对象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与脱落标准
    2.6 研究方法
        2.6.1 分组
        2.6.2 干预方法与内容
        2.6.3 研究指标与工具
        2.6.4 资料收集方法
        2.6.5 资料分析
    2.7 技术路线图
    2.8 质量控制
        2.8.1 研究设计阶段
        2.8.2 数据收集阶段
        2.8.3 数据录入与分析阶段
    2.9 伦理原则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3.2 两组患者疗效的单因素分析
        3.2.1 两组患者PUSH评分比较
        3.2.2 两组患者压疮面积变化比较
        3.2.3 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效果比较
        3.2.4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3.2.5 不同治疗时间患者PUSH评分比较
        3.2.6 不同治疗时间患者压疮面积变化比较
        3.2.7 不同治疗时间患者创面愈合效果比较
    3.3 两组患者疗效的多因素分析
        3.3.1 两组患者PUSH评分比较
        3.3.2 两组患者压疮面积变化比较
        3.3.3 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效果比较
4 讨论
    4.1 患者一般情况分析
    4.2 安全性分析
    4.3 磺胺嘧啶银霜联合云南白药与磺胺嘧啶银霜联合湿润烧伤膏对患者压疮PUSH评分的影响
    4.4 磺胺嘧啶银霜联合云南白药与磺胺嘧啶银霜联合湿润烧伤膏对患者压疮面积的影响
    4.5 磺胺嘧啶银霜联合云南白药与磺胺嘧啶银霜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三期压疮对患者压疮愈合效果的影响
    4.6 磺胺嘧啶银霜联合云南白药与磺胺嘧啶银霜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3期压疮对治疗效果影响
    4.7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4.8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4.9 对今后研究的意义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一:知情同意书
附录二:伦理审查表
附录三:入组选择表
附录四:病例报告表
附录五:危重病人APACHE评分表
附录六:Braden评分量表
附录七:PUSH压疮评估量表
附录八:疗效观察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7)泌尿系置管患者绿脓杆菌感染危险因素及耐药情况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泌尿系绿脓杆菌感染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斑马源绿脓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斑马及绿脓杆菌的研究进展
        1.1 斑马的简介
        1.1.1 斑马的分类
        1.1.2 斑马的生活习性
        1.2 绿脓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1.2.1 绿脓杆菌病原学
        1.2.2 绿脓杆菌的培养特性
        1.3 绿脓杆菌的致病性
        1.4 绿脓杆菌病
        1.4.1 绿脓杆菌在野生动物的感染
        1.4.2 绿脓杆菌对畜禽的危害
        1.4.3 人感染绿脓杆菌
        1.5 绿脓杆菌的耐药性
        1.6 绿脓杆菌外毒素 A
        1.7 绿脓杆菌基因组结构
        1.8 绿脓杆菌的诊断及防治
试验研究
    第二章 斑马源绿脓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2.1 材料
        2.1.1 病例来源
        2.1.2 主要试剂
        2.1.3 抗菌药物
        2.1.4 实验设备
        2.1.5 培养基
        2.2 方法
        2.2.1 临床剖检
        2.2.2 病原菌的分离培养
        2.2.3 革兰染色镜检
        2.2.4 PCR 检测
        2.2.5 药敏试验
        2.3 结果
        2.3.1 病理剖检
        2.3.2 病原菌的分离
        2.3.3 病原菌的形态
        2.3.4 绿脓杆菌 16S rRNA 的 PCR 扩增
        2.3.5 绿脓杆菌 16S rRNA 序列同源性分析
        2.3.6 药敏试验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开展全程综合检测控制医院绿脓杆菌获得性感染的临床观察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补脾清肺汤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定植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反复发作的临床研究[D]. 王宁.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针罐联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D]. 米淑琦.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雾化吸入抗菌药物辅助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D]. 王思思.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4]中医培土生金法在耐药菌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探索研究[D]. 罗晓琼.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5]基于生物评价的连花清瘟胶囊质量一致性评价研究[D]. 沙孟晨. 大理大学, 2019(05)
  • [6]磺胺嘧啶银霜联合云南白药对3期压疮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D]. 张晓艺.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7]泌尿系置管患者绿脓杆菌感染危险因素及耐药情况的分析[D]. 苏鹏. 遵义医学院, 2017(10)
  • [8]斑马源绿脓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D]. 赵丹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
  • [9]全面综合检测控制绿脓杆菌获得性感染临床观察[J]. 侯美荣.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2007(13)
  • [10]开展全程综合检测控制医院绿脓杆菌获得性感染的临床观察应用[J]. 候美荣.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2004(01)

标签:;  ;  ;  ;  ;  

医院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综合检测与防治的临床观察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