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诺昔康的 HPLC 分析

氯诺昔康的 HPLC 分析

一、氯诺昔康的HPLC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肖冰[1](2017)在《姜黄素与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生物资源的深入研究,新型药物的研究重点逐渐转向天然产物的开发和利用。姜黄素是从姜科类植物中提取的一种具有广泛药用价值的生物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Al3+、Fe3+、Cu2+、Zn2+是人体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对人体的各项生理及系统功能及新陈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稀土元素在生物化学中的作用,促进了稀土配合物的发展应用。同时稀土元素具有特殊的光学、电学、磁性能,可作为生产制造出多种功能材料的基质和激活剂,在多领域有着良好的用途。稀土元素是亲氧的元素,稀土配合物的特征配位原子是氧,它们可以与含氧光电配体的β-二酮结构的姜黄素生成配合物。由于稀土与姜黄素生成的配合物具有优良的发光性能和药用作用,可作为发光材料、药用成分等被人们重视,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实验研究了姜黄素与金属(Al、Fe、Cu、Zn)以及六种稀土元素(Y,Ce,Sm,Eu,,Tb,Er)的相互作用,合成了姜黄素金属配合物。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对合成配合物的实验条件诸如缓冲液的选择,pH值的影响,温度,反应时间,表面活性剂等进行了优化。并利用其体系荧光变化形成荧光探针,进行对部分药物和其它分子成分的定量测定和检测。通过对姜黄素金属配合物的荧光性质研究,以及在引入第三配体前后其体系荧光强度的变化,本实验发现了姜黄素-Cu2+-异烟肼荧光体系检测异烟肼;姜黄素-Y3+-氯诺昔康荧光体系检测氯诺昔康。通过与其它检测方法相比,本实验方法由于具有高准确性、高灵敏度等特点,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成分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在研究β-二酮与稀土离子作用的实验后,对于同样具有β-二酮结构的氯诺昔康进行了研究,通过氯诺昔康-Eu3+-溶菌酶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及Eu3+的荧光增强性质,建立了一种简单、灵敏的测定氯诺昔康荧光分析方法。其结果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性及良好的选择性。这种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氯诺昔康的方法可以很好的在医学领域进行应用

田红[2](2017)在《载氯诺昔康微球温敏凝胶治疗骨关节炎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骨关节炎是一种最常见的关节疾病,主要是由关节软骨变性,关节软骨的蛋白多糖生物合成异常而呈现的退行性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骨关节炎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价格昂贵且患者的顺应性较差,因此以药物治疗为主。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普通制剂,半衰期短,为了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需要频繁给药,患者的顺应性较差。微球作为一种缓控释制剂,可使药物缓慢释放,达到长效的目的,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温敏凝胶是指以溶液状态给药后,利用高分子材料对外界温度的响应发生相转变,由液态转化为非化学交联的半固体凝胶制剂,可用于病变部位局部给药,具有延长释药周期、降低给药剂量和药物的不良反应、工艺相对简单等优点。氯诺昔康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和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防止炎症介质的生成,临床上用于治疗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本课题以氯诺昔康为模型药物,以PLGA为载体制备氯诺昔康微球(Lnxc-PLGA-MS),然后以壳聚糖和甘油磷酸钠为温敏材料制备关节腔注射用载Lnxc-PLGA-MS温敏凝胶,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Lnxc-PLGA-MS的重现制备及理化性质的表征、载Lnxc-PLGA-MS壳聚糖温敏凝胶剂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的研究、载Lnxc-PLGA-MS壳聚糖温敏凝胶剂体外释药性评价、载Lnxc-PLGA-MS温敏凝胶体内药物动力学及关节组织分布研究。1.Lnxc-PLGA-MS的重现制备及理化性质的表征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w/o/w)制备Lnxc-PLGA-MS,建立了Lnxc-PLGA-MS包封率和含量测定的方法,以包封率和粒径为评价指标优化处方和工艺,重现制备了3批Lnxc-PLGA-MS;以2%甘露醇为支架剂,采用低温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干燥微球;采用DSC法验证了Lnxc-PLGA-MS的形成。结果表明,本方法的精密度较高,在浓度4.0032.00μ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药物回收率高、重现性好,可准确测定Lnxc-PLGA-MS的包封率和载药量。优化处方和工艺制备了3批干燥Lnxc-PLGA-MS,干燥前后粒径分别为(6.65±0.06)μm和(6.88±0.03)μm,包封率为(81.53±2.14)%,载药量为(5.05±0.099)%;说明本方法制备的Lnxc-PLGA-MS处方组成合理,制备工艺稳定;DSC验证结果证明了微球的形成。2.载Lnxc-PLGA-MS壳聚糖温敏凝胶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的研究本部分以壳聚糖和β-GP为温敏材料制备了载Lnxc-PLGA-MS的温敏凝胶,以胶凝温度、胶凝时间、通针性为评价指标,优化处方工艺;采用试管倒立法验证温敏凝胶的形成;通过流变学性质、温度试验以及离心试验考察温敏凝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温敏凝胶处方:pH 7.2、3%CS和60%β-GP;温敏凝胶在低于室温时为流动状液体,在37℃发生胶凝形成半固体的凝胶;温敏凝胶的性质考察结果表明,该温敏凝胶性质稳定,呈现非牛顿流体的特性。3.载Lnxc-PLGA-MS壳聚糖温敏凝胶体外释药性研究本部分建立了载Lnxc-PLGA-MS温敏凝胶体外释放Lnxc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回收率高、稳定性好,在浓度4.0020.00μ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可用于准确测定载Lnxc-PLGA-MS温敏凝胶体外释放Lnxc的量。体外释药试验的结果表明,Lnxc溶液1 h累积释放量为(42.21±0.46)%,8 h累积释放百分率达到(81.4±0.66)%,释放迅速;Lnxc-PLGA-MS混悬液1 h累积释放量为(30.29±0.66)%,具有一定的突释,13 d时累积释放百分率达到(81.86±0.96)%,体外缓释效果较好;载Lnxc-PLGA-MS温敏凝胶1 h累积释放量为(20.40%±0.35)%,对微球的突释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13 d时累积释放百分率达到(80.74±0.26)%,体外缓释效果较好。体外释药行为均符合Weibull方程,释药机理以药物扩散为主,因此,温敏凝胶可作Lnxc-PLGA-MS较为理想的给药系统。4.载Lnxc-PLGA-MS温敏凝胶的体内药物动力学及关节组织分布研究本部分采用HPLC法测定Lnxc在大鼠血浆、关节组织及滑液中的药物浓度,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专属性高、线性关系好、精密度高、回收率好,所建立的方法符合生物样品的分析测定要求。关节腔注射给药后,溶液组在血浆中的药物浓度与微球组和凝胶组相比较高,而微球组在血浆中的药物浓度比凝胶组稍高,尤其在前8 h,两者浓度相差较大,关节腔注射药物溶液后,药物经关节腔渗漏,迅速被吸收入血,使得血浆中的药物浓度较高;关节腔注射微球和凝胶后,相比于溶液组,两组血药浓度均较低,但由于微球的突释效应,使得微球组前8 h血浆中的药物浓度比凝胶组中的药物浓度高。而在关节组织及关节滑液中微球和凝胶的药物浓度均高于溶液组8 h的药物浓度,说明微球和凝胶均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但是,凝胶组的药物浓度在总体趋势上较微球组高,缓释效果更好。本文通过关节腔注射Lnxc-PLGA-MS-Gel的制备、体内外研究,为关节腔注射治疗骨关节炎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曹薇薇,王志平[3](2016)在《HPLC法测定氯诺昔康分散片的含量含量均匀度及溶出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建立氯诺昔康分散片含量、含量均匀度及溶出度的HPLC测定法。方法采用RH-HPLC法,色谱柱为KINGFUN-Eldath AQ-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0.05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每100ml加1ml冰醋酸)-甲醇(50∶50),流速为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83nm。结果氯诺昔康峰与各主要杂质峰分离度良好,氯诺昔康在2.8445.4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5.9476×104 C-1.6466×104,r=0.999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47%,RSD为0.79%(n=9);重复性试验RSD为0.51%(n=6);供试品溶液在24h内稳定。结论本方法准确、灵敏、专属性强,适用于氯诺昔康分散片的质量控制。

沙峥,张洪,彭锐,张英,魏丹芸[4](2016)在《氯诺昔康干混悬剂的制备及其质量考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制备氯诺昔康干混悬剂并对其质量进行考察。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辅料对氯诺昔康干混悬剂沉降体积比及再分散性的影响,再运用正交试验优选出最优处方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干混悬剂中氯诺昔康的质量分数,并对其溶出度及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最佳处方工艺为:以质量分数8%的CMC-Na和5%的黄原胶共同作为助悬剂,15%的微晶纤维素为崩解剂,15%的聚乙烯吡咯烷酮K30为黏合剂;3批样品标示质量分数平均值为98.7%;p H 7.4磷酸盐缓冲液作为溶出介质时,氯诺昔康溶出速度快且较平缓;稳定性试验显示制剂的各项检测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优化后的处方工艺简单、可行、稳定性可控、重复性好,所制备的制剂符合干混悬剂质量要求。

秦兴秀[5](2016)在《功能性β-环糊精聚合物固相萃取分离分析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固相萃取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富集分离手段,具有选择性好、可有效分离干扰、富集倍数高、操作简单、环境污染小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功能性环糊精聚合物作为一种新型固相萃取材料,不仅保留了环糊精分子骨架的疏水性空腔,又可以体现修饰基团功能性,萃取性能优于环糊精本身。离子液体溶解度小、挥发性低、毒性低,对环境友好等特点可以作为功能基团,用于对环糊精修饰提高其萃取性能。本文通过将p-环糊精吡喃葡萄糖羟基经过系列取代反应合成2-甲基吡啶离子液体-p-环糊精(ILs-p-CD),并制成其聚合物(ILs-p-CDCP),同时进一步合成磁性离子液体-β-环糊精聚合物(Fe3O4@ILs-p-CDCP)。以ILs-p-CDCP和Fe3O4@ILs-β-CDCP作为新型固相萃取材料,建立固相萃取分离分析目标分析物的新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吡啶类离子液体-p-环糊精聚合物固相萃取分离分析食品中色素诱惑红合成吡啶类离子液体-β-环糊精聚合物(ILs-β-CDCP)并对其进行表征,建立固相萃取(SPE)-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分析食品中色素诱惑红(Allura Red)新方法。结果表明:与p-环糊精聚合物(p-CDCP)相比,ILs-β-CDCP具有更好的吸附能力。室温下,pH=3.00时,ILs-β-CDCP能快速定量吸附诱惑红(吸附率99%);以5.00 mL乙醇-氨水-水(7:2:1)在10 min内可脱附诱惑红(脱附率100%)。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该方法富集倍数为14,检出限为0.35μg L-1,相对标准偏差0.47%(n=3, c=5.0μg mL-1),线性范围是为5.0-2.5x 104 μg L-1,相关系数R2为0.9985。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令人满意。2、吡啶类离子液体-p-环糊精聚合物固相萃取分离分析鼠血清及片剂中药物氯诺昔康以吡啶类离子液体-p-环糊精聚合物(ILs-p-CDCP)为固相萃取剂,建立固相萃取(SPE)-紫外分光光度法分离分析药物氯诺昔康(Lornoxicam)新方法。对实验条件如溶液pH、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等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室温下,pH=7.00时,ILs-β-CDCP能快速定量吸附氯诺昔康(吸附率92%)。以4.00 mL甲醇在35 min内可脱附氯诺昔康(脱附率99%),可重复使用至少6次。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该方法富集倍数为15,检出限为0.19 μg L-,相对标准偏差0.33%(n=3, c=5.0μg mL-1),线性范围为2.0-4.0x 104 μg L-1,相关系数R2为0.9962。用本方法对药片和鼠血清样品进行了测定,结果令人满意。3、Fe3O4@ILs-β-CDCP固相萃取分离分析水样中Mn(Ⅱ)/Mn(Ⅶ)合成磁性离子液体-β-环糊精聚合物Fe3O4@ILs-β-CDCP,运用FTIR、SEM、TEM、磁滞回归线与粒径分布图进行表征,建立Fe3O4@ILs-β-CDCP磁性固相萃取(MSPE)-ICP-OES分离分析水样中Mn(Ⅱ)/Mn(Ⅶ)新方法。结果表明:室温下,Fe3O4@ILs-β-CDCP在pH6.00-11.00能快速定量萃取Mn(Ⅶ);而在pH 3.00-7.00不能定量萃取Mn(Ⅱ)。以2.00 mLHCl(1.0mol mL-1)在2 min内可脱附Mn(Ⅱ)/Mn(Ⅶ)(脱附率达99%),重复使用率高。本方法对标准水样、自来水、湖水及矿泉水样品中Mn(Ⅱ)/Mn(Ⅶ)含量进行测定,回收率在86.5%-113.2%,结果令人满意。4、Fe3O4@ILs-β-CDCP固相萃取分离分析水样和食品中染料刚果红建立磁性固相萃取(MSPE)-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离分析染料刚果红(Congo Red)新方法。结果表明:室温下,pH=7.00时,Fe3O4@ILs-β-CDCP能快速定量吸附染料刚果红(吸附率95%),3.00 mL无水乙醇在2 min内即可将刚果红从萃取剂上脱附(脱附率100%),材料可重复使用多次。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该方法的富集倍数为20,检出限为1.80 μgL-1,相对标准偏差0.61%(n=3, c=5.0μg mL-1),线性范围为5.0×10-3-1.0×102μg mL-1,相关系数R2为0.9910。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中刚果红含量检测,回收率在95.2-108.0%,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黄越燕,屠婕红,徐宏祥,傅应华[6](2016)在《UPLC-MS/MS法快速测定中药及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17种抗炎镇痛类化学药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检测中药及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17种抗炎镇痛类化学药(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非那西丁、马来酸氯苯那敏、罗非昔布、吡罗昔康、氯诺昔康、美洛昔康、醋酸泼尼松、舒林酸、萘普生、醋酸地塞米松、保泰松、奥沙普秦、塞米昔布、双氯芬酸钠、吲哚美辛)的方法。方法采用UPLC-MS/MS法,以Waters Acquity BEH-C18柱(100 mm×2.1 mm,1.7μm)为色谱柱,以0.1%甲酸甲醇溶液(A)-0.1%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4 min,40%A;45 min,40%50%A;56 min,50%60%A;612 min,60%80%A;1213 min,80%A;1314 min,80%40%A;体积流量0.2 m L/min,柱温40℃。选择ESI离子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测定17种临床常用的抗炎镇痛类化学药,通过比较MRM通道中样品峰与对照品峰的分子离子峰、二级碎片离子峰、色谱保留时间等信息确定添加的化学药物,并根据外标法以质谱峰面积计算添加药物的准确量。结果在上述色谱及质谱条件下,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非那西丁、马来酸氯苯那敏、罗非昔布、吡罗昔康、氯诺昔康、美洛昔康、醋酸泼尼松、舒林酸、萘普生、醋酸地塞米松、保泰松、奥沙普秦、塞米昔布、双氯芬酸钠、吲哚美辛17种化学药物的分离度良好,方法检测限(LOD)均在0.35.0 ng/g,定量限(LOQ)均在0.915.0 ng/g,加样回收率均在90.5%113.8%。样品中检出了对乙酰氨基酚、醋酸泼尼松、双氯芬酸钠、吲哚美辛、马来酸氯苯那敏、萘普生。结论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作为抗炎镇痛类中药及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的定性定量测定方法。

陆连英,陈富超,徐传念,杨兴明,时晓亚[7](2015)在《氯诺昔康与盐酸昂丹司琼在静脉镇痛泵中的配伍相容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考察氯诺昔康与盐酸昂丹司琼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相容性。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配伍液中氯诺昔康与盐酸昂丹司琼的含量,分别于0、2、4、8、24、48、72 h时间点观察配伍液是否出现沉淀、浑浊及颜色变化,同时测定配伍液p H值变化。结果配伍液中氯诺昔康含量未见明显变化,盐酸昂丹司琼含量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在2 h时含量低于90%,且出现少量絮状沉淀。结论在室温条件下,氯诺昔康与盐酸昂丹司琼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不稳定,临床不宜混合用于术后镇痛。

闵朋,陈富超,杨兴明,徐传念,时晓亚[8](2015)在《注射用氯诺昔康与盐酸托烷司琼在镇痛泵中配伍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考察注射用氯诺昔康与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溶液72 h内氯诺昔康与盐酸托烷司琼的含量,并观察和检测配伍液的外观和p H值变化。结果配伍溶液中氯诺昔康质量分数和p H值未见明显变化,但盐酸托烷司琼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逐渐降低,在2 h后质量分数低于60%,且出现少量针状沉淀。结论在室温条件下,氯诺昔康与盐酸托烷司琼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不稳定,临床不宜混合使用用于术后镇痛。

龚爱琴[9](2014)在《超声辅助离子液体分散液液微萃取光度法测定药物及人血清中氯诺昔康》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声辅助离子液体分散液液微萃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及人血清中氯诺昔康含量的方法。疏水性离子液体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C8mim PF6])被用作萃取剂,在超声的帮助下,不使用分散剂离子液体即可萃取氯诺昔康,萃取率在85.0%以上。对实验条件如萃取剂的种类和用量、萃取时间、萃取温度、溶液p H、离心时间等进行了优化。在优化条件下,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215.0μg·m L-1,检测限为0.032μg·m L-1,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4.5%99.0%(药物)和92.2%98.7%(人血清)。用本方法对氯诺昔康药片和加标后的人血清样品进行了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朱军,熊琳,陈富超,陈琴华,李鹏[10](2014)在《注射用氯诺昔康与注射用头孢甲肟在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稳定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考察注射用氯诺昔康与头孢甲肟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室温条件下,采用HPLC法测定8 h内配伍溶液中氯诺昔康、头孢甲肟的变化,并观察和检测外观、pH值变化,结果配伍溶液在8 h内氯诺昔康的质量分数未见明显变化,但头孢甲肟质量分数不断下降,8 h后为95.3%。pH值随时间变化逐渐降低,溶液颜色随时间变化逐渐加深。结论在室温条件下,注射用氯诺昔康与注射用头孢甲肟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2 h内保持稳定,可配伍使用。

二、氯诺昔康的HPLC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氯诺昔康的HPLC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姜黄素与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姜黄素概述
        1.1.1 姜黄素来源
        1.1.2 姜黄素的化学结构
        1.1.3 姜黄素的生理活性
        1.1.3.1 姜黄素的抗氧化活性
        1.1.3.2 姜黄素的抗肿瘤活性
        1.1.3.3 姜黄素的其它生理活性
        1.1.4 姜黄素的分析方法
    1.2 金属元素概述
        1.2.1 金属元素结构分析
        1.2.1.1 稀土与醇的配合物
        1.2.1.2 稀土与酮的配合物
        1.2.2 金属元素的光学性质
        1.2.2.1 稀土离子的荧光性质
    1.3 姜黄素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第2章 姜黄素与金属(Zn,Fe,Cu,Al)的相互作用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及仪器
        2.2.2 姜黄素与金属(Zn,Fe,Cu,Al)的相互作用
        2.2.2.1 试剂溶液的制备
        2.2.2.2 姜黄素与金属(Zn,Fe,Cu,Al)配合物的合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缓冲溶液的选择
        2.3.2 pH值和温度的选择
        2.3.3 反应时间的影响
        2.3.4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2.3.5 姜黄素和金属离子相互作用的最优条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姜黄素与稀土元素(Y, Ce ,Sm, Eu, ,Tb, Er)的相互作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及仪器
        3.2.2 姜黄素与稀土元素(Y, Ce ,Sm, Eu, ,Tb, Er)的相互作用
        3.2.2.1 试剂溶液的制备
        2.2.2.2 姜黄素与稀土元素(Y, Ce ,Sm, Eu, ,Tb, Er)的相互作用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缓冲溶液的选择
        3.3.2 pH值和温度的选择
        3.3.3 反应时间的影响
        3.3.4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3.3.5 姜黄素和金属离子相互作用的最优条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姜黄素金属配合物荧光体系检测药物
    4.1 引言
    4.2 试剂及仪器
    4.3 姜黄素铜荧光体系检测异烟肼
        4.3.1 方法与实验
        4.3.2 体系荧光光谱
        4.3.3 pH值及缓冲溶液的影响
        4.3.4 铜离子(Cu~(2+))浓度的影响
        4.3.5 共存物及金属离子的影响
        4.3.6 回收率实验
        4.3.7 标准曲线及检出限
    4.4 姜黄素钇荧光体系检测昔康
        4.4.1 方法与实验
        4.4.2 体系荧光光谱
        4.4.3 pH与缓冲溶液的影响
        4.4.4 钇离子(Y~(3+))浓度的影响
        4.4.5 共存物及金属离子的影响
        4.4.6 回收率实验
        4.4.7 标准曲线及检出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铕(Eu~(3+))-溶菌酶体系荧光性质检测昔康
    5.1 引言
    5.2 试剂及仪器
    5.3 实验部分
        5.3.1 试剂及样品的制备
        5.3.2 实验过程
    5.4 结果与讨论
        5.4.1 体系荧光光谱
        5.4.2 pH值和缓冲溶液的影响
        5.4.3 铕离子(Eu~(3+))浓度的影响
        5.4.4 溶菌酶溶度的影响
        5.4.5 标准曲线及检出限
        5.4.6 共存物及金属离子的影响
        5.4.7 氯诺昔康-Eu~(3+)-溶菌酶体系的形成机理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表

(2)载氯诺昔康微球温敏凝胶治疗骨关节炎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Lnxc-PLGA-MS的重现制备及理化性质表征
    1 实验材料
        1.1 药品与试剂
        1.2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Lnxc药物含量方法学的建立
        2.2 Lncx微球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
        2.3 氯诺昔康微球的制备
        2.4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验证Lnxc-PLGA-MS的形成
        2.5 氯诺昔康微球的理化性质评价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载Lnxc-PLGA-MS壳聚糖温敏凝胶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药品与试剂
        1.2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载Lnxc-PLGA-MS壳聚糖温敏凝胶的制备
        2.2 处方工艺的优化
        2.3 温敏凝胶的性质考察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载Lnxc-PLGA-MS壳聚糖温敏凝胶的体外释药性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药品与试剂
        1.2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释放介质的选择
        2.2 体外释放度实验方法学考察
        2.3 体外释放试验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部分 载Lnxc-PLGA-MS温敏凝胶体内药物动力学及关节组织分布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药品与试剂
        1.2 主要仪器
        1.3 实验动物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大鼠血浆及关节腔组织内Lnxc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2 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及关节组织分布研究
    3 讨论
    4 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HPLC法测定氯诺昔康分散片的含量含量均匀度及溶出度(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
    2.1 溶液制备
    2.2 色谱条件
    2.3 线性关系考察
    2.4 定量限及检测限
    2.5 加样回收率试验
    2.6 稳定性试验
    2.7重复性试验
    2.8 含量均匀度检查
    2.9 溶出度检查
    2.1 0 样品测定
3 讨论
    3.1 色谱条件的确定
    3.2 氯诺昔康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

(4)氯诺昔康干混悬剂的制备及其质量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原辅料相容性试验
    2.2 填充剂、黏合剂、崩解剂的选择
    2.3 助悬剂种类的选择
    2.4 正交试验优化氯诺昔康干混悬剂的处方
    2.5 验证试验
    2.6 氯诺昔康干混悬剂的质量分数测定
        2.6.1 色谱条件
        2.6.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6.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6.4 阴性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6.5 专属性试验
        2.6.6 线性关系考察
        2.6.7 精密度试验
        2.6.8 加样回收率试验
        2.6.9 样品质量分数的测定
    2.7 氯诺昔康干混悬剂溶出度的测定
    2.8 氯诺昔康干混悬剂稳定性研究
3 讨论

(5)功能性β-环糊精聚合物固相萃取分离分析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概述
    1.2 固相萃取剂及应用
        1.2.1 纤维
        1.2.2 硅胶
        1.2.3 活性炭
        1.2.4 碳纳米管
        1.2.5 氧化石墨烯
        1.2.6 磁性纳米材料
        1.2.7 离子液体功能性材料
        1.2.8 聚合物
    1.3 功能性β-环糊精聚合物
        1.3.1 功能性β-环糊精聚合物合成方法
        1.3.2 功能性β-环糊精聚合物类型
        1.3.3 功能性β-环糊精聚合物在固相萃取中应用
        1.3.3.1 药物
        1.3.3.2 农药
        1.3.3.3 金属离子
        1.3.3.4 染料和色素
        1.3.3.5 有机污染物
    1.4 功能性β-环糊精聚合物与固相萃取-光谱/色谱法联用技术
    1.5 本文立题思想
    1.6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吡啶类离子液体-β-环糊精聚合物固相萃取分离分析色素诱惑红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实验方法
        2.2.2.1 ILs-β-CDCP合成
        2.2.2.2 样品处理
        2.2.2.3 SPE过程
        2.2.2.4 色谱条件
        2.2.3 包合常数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ILs-β-CD表征
        2.3.1.1 FTIR表征
        2.3.1.2 ~(13)C CP/MAS NMR表征
        2.3.1.3 SEM表征
        2.3.1.4 热重分析
        2.3.1.5 XRD分析
        2.3.2 吸附条件优化
        2.3.2.1 pH影响
        2.3.2.2 吸附温度和时间影响
        2.3.2.3 溶液体积影响
        2.3.2.4 吸附容量
        2.3.3 洗脱条件优化
        2.3.3.1 洗脱剂选择
        2.3.3.2 洗脱剂体积和洗脱时间影响
        2.3.4 ILs-β-CDCP重复利用率
        2.3.5 干扰实验
        2.3.6 分析性能
        2.3.7 样品测定
        2.3.8 与其他文献的比较
        2.3.9 ILs-β-CDCP吸附机理探讨
        2.3.9.1 FTIR图谱分析
        2.3.9.2 β-CDCP与ILs-β-CDCP对诱惑红包合作用比较
    2.4 结论
    2.5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吡啶类离子液体-β-环糊精聚合物固相萃取分离分析血清及片剂中药物氯诺昔康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与试剂
        3.2.2 实验方法
        3.2.2.1 样品制备
        3.2.2.2 萃取方法
        3.2.2.3 吸附热力学模型
        3.2.2.4 吸附动力学模型
        3.2.2.5 包合常数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吸附条件优化
        3.3.1.1 pH影响
        3.3.1.2 温度影响
        3.3.1.3 样品体积影响
        3.3.1.4 吸附时间影响
        3.3.1.5 吸附容量
        3.3.2 洗脱条件优化
        3.3.2.1 洗脱剂选择
        3.3.2.2 洗脱剂体积优化
        3.3.2.3 洗脱时间优化
        3.3.3 ILs-β-CDCP重复利用率
        3.3.4 干扰实验
        3.3.5 分析性能
        3.3.6 与其他文献方法比较
        3.3.7 样品测定
        3.3.8 ILs-β-CDCP吸附机理探讨
        3.3.8.1 吸附热力学
        3.3.8.2 吸附动力学模型
        3.3.8.3 β-CDCP与ILs-β-CDCP对氯诺昔康包合作用比较
        3.3.8.4 FTIR图谱分析
        3.3.8.5 TGA结果分析
        3.3.8.6 XRD结果分析
    3.4 结论
    3.5 参考文献
第四章 Fe_3O_4@ILs-β-CDCP磁性固相萃取-ICP-OES分离分析水样中Mn(Ⅱ)/Mn(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与试剂
        4.2.2 实验方法
        4.2.2.1 Fe_3O_4@ILs-β-CDCP制备
        4.2.2.2 样品制备
        4.2.2.3 萃取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Fe_3O_4@ILs-β-CDCP表征
        4.3.1.1 FTIR表征
        4.3.1.2 SEM表征
        4.3.1.3 TEM表征
        4.3.1.4 粒径分布
        4.3.1.5 磁性分析
        4.3.2 吸附条件优化
        4.3.2.1 pH影响
        4.3.2.2 吸附温度影响
        4.3.2.3 吸附时间影响
        4.3.2.4 样品体积影响
        4.3.2.5 吸附容量
        4.3.3 洗脱条件优化
        4.3.3.1 洗脱剂选择
        4.3.3.2 洗脱液体积影响
        4.3.3.3 洗脱温度影响
        4.3.3.4 洗脱时间影响
        4.3.4 Fe_3O_4@ILs-β-CDCP重复利用率
        4.3.5 干扰实验
        4.3.6 分析性能
        4.3.7 样品测定
    4.4 结论
    4.5 参考文献
第五章 Fe_3O_4@ILs-β-CDCP磁性固相萃取分离分析水样和肉脯中染料刚果红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仪器与试剂
        5.2.2 样品处理
        5.2.3 萃取过程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吸附条件优化
        5.3.1.1 pH影响
        5.3.1.2 温度影响
        5.3.1.3 时间影响
        5.3.1.4 样品体积影响
        5.3.1.5 吸附容量
        5.3.2 洗脱条件优化
        5.3.2.1 洗脱剂选择
        5.3.2.2 洗脱液体积影响
        5.3.2.3 洗脱温度影响
        5.3.2.4 洗脱时间影响
        5.3.3 Fe_3O_4@ILs-β-CDCP重复利用率
        5.3.4 干扰实验
        5.3.5 分析性能
        5.3.6 样品测定
        5.3.7 与其他文献方法比较
    5.4 结论
    5.5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6)UPLC-MS/MS法快速测定中药及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17种抗炎镇痛类化学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仪器与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UPLC色谱条件
    2.2 MS/MS质谱条件
    2.3 溶液的制备
        2.3.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3.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3.3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2.4 17种抗炎镇痛类化学药的色谱及质谱特性
    2.5 方法专属性考察
    2.6 线性关系考察与检测限( LOD )和定量限(LOQ)试验
    2.7 进样精密度试验
    2.8 重复性试验
    2.9 溶液稳定性试验
    2.10加样回收率与精密度试验
    2.11 样品测定
3 结论

(7)氯诺昔康与盐酸昂丹司琼在静脉镇痛泵中的配伍相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仪器与试剂
2方法
3结果
4讨论

(8)注射用氯诺昔康与盐酸托烷司琼在镇痛泵中配伍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
    1.2 药品与试剂
2 方法与结果
    2.1 氯诺昔康、盐酸托烷司琼的 HPLC 法测定
    2.2 配伍稳定性试验
3 讨论

(9)超声辅助离子液体分散液液微萃取光度法测定药物及人血清中氯诺昔康(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1.2 离子液体的合成
    1.3 样品的制备
    1.4 实验方法
    1.5 萃取率的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氯诺昔康吸收光谱
    2.2 萃取剂的选择
    2.3 溶液酸度的影响
    2.4 温度对萃取率的影响
    2.5 超声时间的影响
    2.6 离子液体的冷却和离心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
    2.7 样品体积对萃取率的影响
    2.8 干扰实验
    2.9 精密度与重现性
    2.1 0 工作曲线及检测限
    2.1 1 样品测定及回收率
    2.1 2 萃取热力学常数测定

(10)注射用氯诺昔康与注射用头孢甲肟在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
    1.2 药品与试剂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3 测定波长的选择
    2.4 系统适用性试验
    2.5 标准曲线的绘制
    2.6 精密度试验
    2.7 稳定性试验
    2.8 回收率试验
    2.9 测定
    2.1 0 配伍稳定性
        2.1 0. 1 配伍溶液的制备
        2.1 0. 2 外观与p H值变化
        2.1 0. 3 质量分数的变化
3 讨论

四、氯诺昔康的HPLC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姜黄素与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研究[D]. 肖冰. 石河子大学, 2017(01)
  • [2]载氯诺昔康微球温敏凝胶治疗骨关节炎的研究[D]. 田红. 济南大学, 2017(03)
  • [3]HPLC法测定氯诺昔康分散片的含量含量均匀度及溶出度[J]. 曹薇薇,王志平. 解放军药学学报, 2016(06)
  • [4]氯诺昔康干混悬剂的制备及其质量考察[J]. 沙峥,张洪,彭锐,张英,魏丹芸.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16(03)
  • [5]功能性β-环糊精聚合物固相萃取分离分析应用研究[D]. 秦兴秀. 扬州大学, 2016(02)
  • [6]UPLC-MS/MS法快速测定中药及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17种抗炎镇痛类化学药的研究[J]. 黄越燕,屠婕红,徐宏祥,傅应华. 中草药, 2016(02)
  • [7]氯诺昔康与盐酸昂丹司琼在静脉镇痛泵中的配伍相容性研究[J]. 陆连英,陈富超,徐传念,杨兴明,时晓亚.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5(07)
  • [8]注射用氯诺昔康与盐酸托烷司琼在镇痛泵中配伍稳定性研究[J]. 闵朋,陈富超,杨兴明,徐传念,时晓亚.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5(01)
  • [9]超声辅助离子液体分散液液微萃取光度法测定药物及人血清中氯诺昔康[J]. 龚爱琴.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4(12)
  • [10]注射用氯诺昔康与注射用头孢甲肟在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稳定性研究[J]. 朱军,熊琳,陈富超,陈琴华,李鹏.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4(10)

标签:;  ;  ;  ;  ;  

氯诺昔康的 HPLC 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