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例创伤后癔病性麻痹患者的护理

28例创伤后癔病性麻痹患者的护理

一、28例外伤后癔病性瘫痪病人的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李春蕊[1](2021)在《通咽喷雾剂拆方对吞咽障碍大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重,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以每年8.7%的速度增加,其中吞咽困难是脑卒中最严重且最常见的的后遗症之一,发病率可高达71%。吞咽困难导致的呛咳、误吸以及吸入性肺炎大大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死亡率。目前临床上对于脑卒中并无特效的治疗手段和治疗药物。西医的球囊扩张术、胃管置入术以及相应的康复训练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患者承受痛苦大、治疗花费高;中医上通常采用中药内服、针刺风池、天突、廉泉等穴位,或者采用“舌三针”、“项三针”等疗法来治疗吞咽障碍,治疗效果良好,但由于疾病自身易误吸的特点,中药内服具有一定的风险性;针刺的穴位多位于咽喉部、气管及大动脉附近,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患者易产生恐惧心理,存在患者的依从性差的问题,故上述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医外治法中的口腔喷雾剂直接作用于口咽部,通过颊粘膜和舌下黏膜吸收入血,在临床上此种给药方式已证明可快速起效并改善临床症状,且使用安全便捷,故中医外治的喷雾剂在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有很大的优势。通咽喷雾剂由生姜、威灵仙和肉桂组成,通咽利窍,活血化瘀,直接作用于咽喉和舌部,起效直接,无不良反应,在临床上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效果显着。目前通咽喷雾剂改善吞咽障碍的机制以及起作用的关键药物均处于探索阶段,故拟从舌肌-舌下神经传导系统的神经电生理、吞咽功能以及吞咽中枢舌下神经核内神经递质三方面进行通咽喷雾剂的拆方实验研究,为其在临床上的推广使用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与依据。研究方法:(1)Wistar雄性大鼠48只,体重(200-22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生姜+肉桂组、生姜+威灵仙组、肉桂+威灵仙组、生姜+肉桂+威灵仙组(以下简称全药组),每组8只。除假手术组,其余5组均采用压榨右侧舌下神经30s的方法,建立模型,假手术组仅分离舌下神经不钳夹。造模后各药物组舌咽部给予对应的药物,假手术组以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的去离子水,在给药10 min后首次测定舌下神经放电、舌肌的阈强度、单收缩幅度、强直收缩幅度以及30s内由蒸馏水引发的吞咽潜伏期和吞咽次数,连续给药7天后,再次检测上述指标。两个时间点所检测大鼠为同一批。(2)给药7天后,心脏灌注固定,取大鼠延髓,制作冰冻切片。(3)尼氏染色法检测舌下神经核内神经元数目。(4)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内P物质(SP)的表达情况,研究各药物组对吞咽反射的影响。(5)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给药后舌下神经核内5-羟色胺(5-HT)、磷酸化p38(p-p38)、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1)神经电生理结果1)舌下神经放电:舌下神经压榨损伤后,给药10 min后和给药7天后,与对应时间点的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放电积分面积均明显减小(P<0.05);给药10 min后,与模型组相比,生姜+肉桂组与全药组放电积分面积均明显增大(P<0.05),生姜+威灵仙组与肉桂+威灵仙组放电积分面积均无明显变化(P>0.05);给药7天后,与模型组相比,生姜+肉桂组、生姜+威灵仙组、肉桂+威灵仙组与全药组放电积分面积均明显增大,其中生姜+威灵仙组的神经放电面积明显高于全药组(P<0.05);与给药10 min后相比,给药7天后生姜+肉桂组和肉桂+威灵仙组的舌下神经放电面积明显增大(P<0.05)。2)舌肌阈强度:舌下神经压榨损伤后,给药10 min后和给药7天后,与对应时间点的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舌肌阈强度均明显增大(P<0.05);与对应时间点的模型组相比,给药10min后和给药7天后,生姜+肉桂组、生姜+威灵仙组、肉桂+威灵仙组与全药组舌肌的阈强度均明显减小;与给药10min后相比,给药7天后模型组舌肌阈强度明显减小(P<0.05)3)舌肌单收缩幅度:舌下神经压榨损伤后,给药10min后和给药7天后,与对应时间点的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舌肌单收缩幅度均明显减小(P<0.05);给药10min后,与模型组相比,生姜+威灵仙组、肉桂+威灵仙组与全药组舌肌的单收缩幅度均明显增大(P<0.05),生姜+肉桂组舌肌的单收缩幅度无明显变化(P>0.05);给药7天后,与模型组相比,生姜+肉桂组、生姜+威灵仙组、肉桂+威灵仙组与全药组舌肌的单收缩幅度均明显增大(P<0.05)。4)舌肌强直收缩幅度:舌下神经压榨损伤后,给药10min后和给药7天后,与对应时间点的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舌肌强直收缩幅度均明显减小(P<0.05);给药10min后,与模型组相比,生姜+威灵仙组、肉桂+威灵仙组与全药组舌肌的单收缩幅度均明显增大(P<0.05),生姜+肉桂组舌肌的强直收缩幅度无明显变化(P>0.05);给药7天后,与模型组相比,生姜+肉桂组、生姜+威灵仙组、肉桂+威灵仙组与全药组舌肌的强直收缩幅度均明显增大(P<0.05)。与给药10min后相比,给药后7天模型组、生姜+肉桂组、生姜+威灵仙组与肉桂+威灵仙组舌肌的强直收缩幅度均明显增大(P<0.05)。(2)吞咽功能1)吞咽潜伏期:舌下神经压榨损伤后,给药10 min后和给药7天后,与对应时间点的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吞咽潜伏期均明显延长(P<0.05);给药10min后,与模型组相比,全药组、生姜+肉桂组、生姜+威灵仙组吞咽潜伏期明显缩短,肉桂+威灵仙组吞咽潜伏期无明显变化(P>0.05);给药7天后,生姜+肉桂组、生姜+威灵仙组、肉桂+威灵仙组与全药组吞咽潜伏期均明显缩短(P<0.05),与给药10 min后相比,给药后7天全药组的吞咽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2)吞咽次数:舌下神经压榨损伤后,给药10min后和给药7天后,与对应时间点的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吞咽次数均明显减少(P<0.05);给药10min后,与模型组相比,生姜+肉桂组、生姜+威灵仙组、肉桂+威灵仙组吞咽次数均无明显变化(P>0.05),仅全药组吞咽次数明显增加(P<0.05);给药7天后,肉桂+威灵仙组吞咽次数无明显变化(P>0.05),生姜+肉桂组、生姜+威灵仙组与全药组吞咽次数均明显增加(P<0.05)。3)P物质:舌下神经压榨损伤后,模型组P物质含量相比于假手术组明显下降(P<0.05);给药7天后,相比于模型组,全药组与生姜+肉桂组的P物质含量升高最明显,生姜+威灵仙组与肉桂+威灵仙组其次,均有显着差异(P<0.05)。(3)尼氏体损伤侧:与假手术组相比,舌下神经损伤后模型组舌下神经核内尼氏体表达量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生姜+肉桂组、肉桂+威灵仙组与全药组尼氏体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生姜+威灵仙组无明显变化(P>0.05);非损伤侧:各组别尼氏体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仅模型组损伤侧与非损伤侧相比,尼氏体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其余组别两侧对比无明显差别。(4)舌下神经核内神经递质1)5-HT:损伤侧:与假手术组相比,舌下神经损伤后模型组5-HT的表达量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生姜+肉桂组、生姜+威灵仙、肉桂+威灵仙组与全药组5-HT的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非损伤侧:各个组别之间5-HT的表达量没有明显差别(P>0.05)。仅模型组损伤侧5-HT的表达量比非损伤侧明显减少(P<0.05),其余组别两侧对比无明显差别(P>0.05)。2)p-p38:损伤侧.:与假手术组相比,舌下神经损伤后模型组p-p38的表达量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生姜+肉桂组、生姜+威灵仙、肉桂+威灵仙组与全药组p-p38的表达量均减少(P<0.05)。非损伤侧:各个组别之间p-p38的表达量没有明显差别(P>0.05)。仅模型组损伤侧p-p38的表达量明显高于非损伤侧(P<0.05),其余组别两侧对比无明显差别(P>0.05)。3)nNOS:损伤侧:与假手术组相比,舌下神经损伤后模型组nNOS的表达量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生姜+肉桂组、生姜+威灵仙、肉桂+威灵仙组与全药组nNOS的表达量均减少(P<0.05)。非损伤侧:各个组别之间nNOS的表达量没有明显差别(P>0.05)。仅模型组损伤侧nNOS的表达量明显高于非损伤侧(P<0.05),其余组别两侧对比无明显差别(P>0.05)。研究结论:(1)钳夹压榨损伤舌下神经30 s的模型可以使大鼠吞咽潜伏期延长,吞咽次数减少,造成吞咽功能障碍。(2)舌下神经损伤后,给予通咽喷雾方(全药)1次,便可改善吞咽功能;连续给药7天后可以进一步缩短吞咽潜伏期,临床上连续用药治疗吞咽障碍效果更佳。(3)通咽喷雾剂拆方后,各拆方组合对吞咽障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在增强舌下神经放电活性方面,生姜+肉桂组效果最佳;在增强舌肌兴奋性与收缩力方面,生姜+威灵仙组与肉桂+威灵仙效果最佳;在增强吞咽功能方面,生姜+肉桂效果最佳,肉桂+威灵仙起到的作用有限。(4)通咽喷雾剂的不同拆方组合,可能通过以下三方面改善吞咽障碍,①在吞咽中枢层面:增加舌下神经核内尼氏体表达,促进神经元功能的恢复;抑制p38MApk通路的激活,减轻炎症与神经损伤;下调nNOS的表达,减少NO的产生的细胞毒作用;上调5-HT的表达,兴奋舌下神经核,增强对舌肌的支配作用;②在感觉传入方面:激活感觉神经末梢的TRPV1和TRPA1通道,释放P物质,增强吞咽反射;③在运动传出方面:提高舌下神经的放电活性,增强舌肌的兴奋性与收缩力。

赵娜娜[2](2020)在《针刺对持续植物状态患者肠道组学的影响及营养状况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针刺对于持续植物状态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以及对营养状况的疗效观察,从机制层面初步阐述针刺疗法、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与营养状况的关系,为持续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的治疗寻找新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PVS患者76例,利用SPSS20.0软件随机数字分组方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试验组(n=38)和对照组(n=38)。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西医康复治疗、肠内营养混悬液(enteral nutritional suspension,TPF)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针刺治疗。(1)营养状况评估:于治疗前后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于治疗前后及随访的第30、90天对所有受试者行营养风险筛查表(nutrition risk screening2002,NRS2002)评定。(2)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检测:在治疗前后收集所有受试者粪便样本,提取并纯化粪便样本中的核酸,进行基于16S r RNA基因可变区PCR扩增和测序,最后进行菌种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受试者肠道菌群群落结构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技术,对所有受试者粪便样本进行代谢产物检测,分析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乙酸、丙酸、丁酸、戊酸)的含量。成果:(1)中医证候特征:根据四诊信息进行中医辩证,最终确定了六类证候类型,包括气虚血瘀型(61.84%)、血虚风动型(39.47%)、痰热闭窍型(30.26%)、心脾两虚型(25.00%)、痰湿阻窍型(17.11%)、肾精亏虚型(11.84%)。从虚实来看,64.47%的患者以虚证为主,35.53%的患者以实证为主。88.16%的患者为单一证型和2证型组合,以2证型组合最多为59.21%。体征证候以神呆不识、睁眼若视、手足肿胀、肢窍失用、便溺不知为主。从舌象上看,PVS患者舌质淡白比例较高,占63.16%;苔薄、白,分别占64.47%和52.63%。从脉象上看以脉细、虚、滑为多,分别占88.16%、53.59%、26.32%;脉数、弱、弦,分别占23.68%、18.42%、9.21%。(2)营养状况:治疗前两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血清营养指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显着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NRS2002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NRS2002评分均大于3分,应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后试验组NRS2002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显着降低(P<0.05),而对照组NRS2002评分与治疗前比较,评分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NRS2002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着降低(P<0.05)。随访第30天时,两组NRS2002评分与治疗前、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第90天时,两组NRS2002评分与本组本组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第30天比较均显着降低(P<0.05),且试验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3)肠道菌群结构:治疗前两组Alpha多样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Chao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显着增高(P<0.05),Simpson指数显着降低(P<0.05)。且试验组粪便菌群Chao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Simpson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拟杆菌属(Bacteroides)、普氏菌属(Prevotella)以及柔嫩梭菌属(Faecalibacterium)等细菌相对丰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Bacteroides、Prevotella、Faecalibacterium、梭菌属(Clostridium)的相对丰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显着增高(P<0.05),而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假单胞菌科(Pseudomonodaceae)、罗尔斯通菌属(Ralstonia)的相对丰度均显着下降(P<0.05)。治疗后对照组Bacteroides、Prevotella、Faecalibacterium、Clostridium的相对丰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显着增高(P<0.05),Enterobacteriaceae、Pseudomonodaceae、Ralstonia的相对丰度均显着下降(P<0.05)。治疗后试验组肠道菌群的相对丰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治疗前两组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乙酸、丙酸、丁酸、戊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乙酸、丁酸、戊酸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均显着增高(P<0.05),丙酸含量显着降低(P<0.05)。治疗后对照组乙酸、丁酸、戊酸含量与治疗前比较有所增高,丙酸含量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腧穴配伍组针刺治疗PVS患者相对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更好,能够较为显着的改善患者营养状况,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及其代谢产物,其机制可能为针刺可能通过调节脾胃功能,进而调整肠道菌群结构、影响SCFAs水平,从而患者营养状况得到改善。

蔡清旭[3](2020)在《“通督调神法”电针结合四花穴麦粒灸治疗气郁化火型中风后抑郁》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中风后抑郁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又称为卒中后抑郁,是卒中后出现的以情绪不稳、兴趣减退、认知能力下降、睡眠紊乱为主要表现的情感障碍性疾病,属于继发性抑郁症,现全球发病率约为27.5%~62.5%,且老年人较青年人更容易出现卒中后抑郁症。目前对中风后抑郁的西医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但众多西医疗法均具有很大的风险和副作用,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痛苦。中医针灸治疗擅长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不同特性,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诊疗,并且疗法绿色,避免了西药代谢时带来的肝肾负担及对造血系统的破坏等副作用,同时也避免了口服药物的吸收损伤胃肠功能。随着对中风后抑郁的病因及发病率的认识愈加深刻,运用针灸等绿色疗法治疗本病已刻不容缓。本课题将探讨“通督调神法”电针结合四花穴放血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为中风后抑郁的治疗提供新的临床思路。方法:本研究共纳入90例中风后抑郁的患者,按照随机数法,将患者分成三组,治疗组30例予通督调神法电针结合四花穴麦粒灸治疗,对照组1的30例采用通督调神法电针治疗,对照组2的30例予四花穴麦粒灸治疗,三组患者每周治疗5次,10次为1个疗程,整个研究所有病例需完成2个疗程的治疗,治疗过程中观察并记录研究对象的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MESSS)、临床疗效指标(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三组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别,并对“通督调神法”电针结合四花穴麦粒灸的疗效进行初步探讨。结果:1.患者基线资料分析根据本课题对纳入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的统计分析,纳入患者的平均年龄集中在60岁以后,脑梗死患者比例稍多于脑出血患者,而卒中后抑郁的出现多为发病后5个月左右。这一组临床数据提示对于卒中后患者在发病发生后进行针刺治疗、心理疏导、康复指导等有效的干预,对于卒中后抑郁的防治具有积极作用。从一般资料的统计中,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卒中分型上分布均衡,均具有可比性(P>0.05)。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观察指标,包括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MESSS)、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分数据统计均具有可比性(P>0.05)。2.临床数据分析2.1患者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数据分析三组HAMD评分在各个时点均有波动,治疗后三组的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1之间HAMD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治疗后与随访时HAMD评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对照组2治疗后与随访时HAMD评分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组治疗方法均能改善卒中后患者抑郁状态,但治疗组疗效最好,且长期疗效更佳。2.2患者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MESSS)数据分析三组MESSS评分在各个时点均有波动,治疗后三组的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2与对照组1MESS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2之间MESSS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治疗组治疗后与随访时HAMD评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对照组2治疗后与随访时HAMD评分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组治疗方法均能改善卒中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但治疗组疗效最好,且长期疗效更佳。2.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数据分析三组BI评分在各个时点均有波动,治疗后三组的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1之间BI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BI评分与随访时BI评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组治疗方法均能改善卒中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但治疗组疗效最好,三组长期疗效相当。3临床疗效分析研究结果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1总有效率73.33%;对照组2总有效率60%。结果比较三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最佳。说明三种临床方案中,选用通督调神针法结合四花穴麦粒灸疗法总有效率最高,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纳入研究的三组患者年龄、性别和病程,治疗前的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MES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分等一般基线情况具有可比性的前提下,通督调神法电针结合四花穴麦粒灸疗法和通督调神法电针疗法、四花穴麦粒灸疗法在治疗气郁化火型中风后抑郁时两种疗法在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状态及抑郁状态上,效果都非常明显,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通督调神法电针结合四花穴麦粒灸疗法和通督调神法电针疗法、四花穴麦粒灸疗法在治疗气郁化火型中风后抑郁时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显示通督调神法电针结合四花穴麦粒灸疗法临床疗效更好,且长期疗效更稳定。。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通督调神法电针结合四花穴麦粒灸疗法在治疗气郁化火型中风后抑郁时,是一种疗效确切的方法,并且其操作简便,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为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模式。

李建男[4](2020)在《电针对SCI大鼠NGF、TrkA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电针刺激对脊髓损伤大鼠受损脊髓节段NGF、Trk 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脊髓半横断法复制脊髓损伤模型,在造模成功第3天后,随机将大鼠分为督脉电针组、足阳明胃经电针组和损伤对照组,分别运用电针刺激督脉穴位、足阳明胃经穴位治疗以及不使用电针治疗的对照组。采用BBB评分法对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进行评价,治疗后14天将大鼠处死,取各组脊髓损伤大鼠受损脊髓节段,采用HE染色观察组织受损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比各组大鼠NGF及Trk A阳性细胞表达情况;q RT-PCR对比各组大鼠NGF及Trk A的m RNA表达情况。结果:各组大鼠的BBB功能评分在治疗前无明显着差异,治疗1周,治疗2周时BBB评分:阳明组>督脉组>损伤对照组;HE染色显示各组大鼠脊髓损伤情况与功能评分的表现相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NGF的表达在电针干预第7天:阳明组>督脉组>损伤对照组,电针干预第14天:阳明组>督脉组>损伤对照组,阳明经组表达量:第7天>第14天,督脉穴组表达量:第7天>第14天,对照组表达量:第7天>第14天,Trk A的表达情况在第7天:阳明组>督脉组>损伤对照组,第14天:阳明组>督脉组>损伤对照组,阳明经组表达量:第7天>第14天,督脉穴组表达量:第7天>第14天,损伤对照组表达量:第7天>第14天;q RT-PCR结果显示,NGF的表达在电针干预第7天:阳明组>督脉组>损伤对照组,电针干预第14天:阳明组>督脉组>损伤对照组,阳明经组表达量:第7天>第14天,督脉穴组表达量:第7天>第14天,损伤对照组表达量:第7天>第14天,Trk A的表达情况在第7天:阳明组>督脉组>损伤对照组,第14天:阳明组>督脉组>损伤对照组,阳明经组表达量:第7天>第14天,督脉穴组表达量:第7天>第14天,损伤对照组表达量:第7天>第14天。结论:电针刺激通过提高脊髓损伤节段NGF、Trk A的蛋白和m RNA表达情况,可实现对SCI后功能障碍的恢复和干预。

马芳芳[5](2018)在《艾灸养生与禁忌的古代文献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考证古今艾灸养生的定义和实际含义,梳理古代针灸专篇专着中艾灸用以预防疾病、强壮补虚、益寿延年的养生宜忌情况,探索其临床应用规律和利弊,以期为现代艾灸养生学术及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照。方法采用文献学和统计学等研究方法,结合中医养生学、针灸学和史学等多学科知识,对古代艾灸养生宜忌和具体问题进行考证和分析。通过检索《中华医典》光盘,对“逆(针)灸”之名实进行考辨,探究逆灸与艾灸养生的关系。通过选取秦汉至明清以“灸法”“灸例”“针灸门”“针灸篇”“灸经”等命名的40本针灸专篇专着,以“艾”“灸”为检索关键词逐页检索相关内容,整理涉及艾灸养生适应证、常用穴位和禁忌症情况,统计艾灸养生证候、常用穴位、灸量和功效,以及艾灸禁忌穴、禁忌证候、灸误类型和原因,并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结果:(1)艾灸养生三因制宜辨证施灸。艾灸用于养生,根据不同时令、季节气候因时制宜,依据不同地理、物候环境因地制宜,依据不同人群、少长老幼、体质禀赋等因人制宜辨证施灸。《内经》中涉及灸法共34篇,其中《灵枢经》16篇,《素问》18篇,记载寒证、陷下则灸之、病生于脉、经络虚、阴阳皆虚、风证6种证候适宜艾灸的病证。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记载灸法适宜用于脉陷下的少阴病和厥阴病的病证6条。隋唐时期有6本医籍记载艾灸养生适宜证12条,主要包括温/疮病、风疾、脚气、中风、痈疽、虚疾、年三十以上灸三里穴和小儿老人宜灸等。宋金元时期有12本医籍记载艾灸养生适宜证27条,主要包括预防风疾、寒疾、虚劳、脚气、中风、痈疽、心忧悲、嗜卧、灸三里下气和长寿灸。明清时期有14本医籍记载艾灸养生适宜证37条,主要包括虚劳、脚气、中风、痈疽、温/瘟病、表寒证、小儿疳瘦、五劳七伤、注夏赢瘦、灸痔漏和长寿灸。(2)常用艾灸养生穴位。通过以“虚”“劳”“五劳”“七伤”“羸瘦”为关键词检索40部古代艾灸专篇专着,整理常用艾灸养生穴位共25个,按出现频次排序主要有膏肓俞、足三里、气海、肾俞、魂户、支正和关元。按照身体部位划分,常见艾灸养生穴位分布在腹部、背部、腰部和下肢。按照经络归经划分,常见艾灸养生穴位分布在膀胱经、任脉、胃经和肾经。艾灸灸量以灸壮频次排序主要为三壮、百壮至二三百壮,五壮、七壮和灸随年壮。(3)艾灸禁忌。古代医籍整理统计共57个禁灸穴。禁灸部位为头颈部血管及眼球周围腧穴、胸背部、怀孕妇女腹部、四肢部大的血管神经或关节处。现代临床验证禁灸穴只有5个,如头维、哑门、人迎、丝竹空、承泣。历代艾灸禁忌病候共28条。《内经》记载厥逆、息积、阴阳俱溢、阴阳俱不足、毒邪发于胸胁部5种病证。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记载不宜灸的病证2条(115、116条),包括热证禁灸、阴虚禁灸、痉病有灸疮、饮酒大醉等艾灸禁忌和灸误变证。隋唐时期有6本医籍记载艾灸禁忌记载共13条,其中包括病症忌灸(忌过灸、伤寒忌灸证、瘴气候忌灸、霍乱不可逆灸、消渴百日以上忌灸)、孕妇忌灸、小儿忌灸(小儿变蒸忌灸、小儿忌妄针灸、小儿胃热忌灸、小儿立夏后忌灸、小儿戒逆针灸),以及忌灸八木之火和饮酒醉忌灸。宋金元时期有12本医籍记载艾灸禁忌记载共11条,其中包括病症忌灸(忌过灸、伤寒忌灸证、消渴百日以上忌灸、疽不宜灸、虚劳病暑月忌灸)、孕妇忌灸、小儿忌灸(小儿忌妄针灸、小儿戒逆针灸、小儿热极生风、小儿风疹眼暗),以及过灸年老热厥头痛。明清时期有14本文献记载艾灸禁忌记载共13条,其中包括病症忌灸(热证、过灸、伤寒忌灸证、夏月灼艾火逆、三伏治嗽忌灸)、小儿忌灸(小儿戒逆针灸、小儿囟门未合忌灸、年少灸三里伤目),以及过灸(臂脚穴忌灸、过灸致灸疮坏证、过灸年老热厥头痛、头不可多灸、无病忌灸)。结论:艾灸疗法确有预防疾病、强壮补虚和延年益寿的养生功效,但运用时须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三因制宜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为原则,遵循灸治宜忌并紧密结合临床医疗。艾灸养生在古代并无专篇专着记载,相关内容散见于针灸医籍中。通过考辨古代医籍中“逆灸”一词不等同于现代艾灸养生的概念。因为“逆灸”虽有未病先迎预先灸之义,但所涉病证仅限新生儿痉病和霍乱两者,而古代医家从其有效性与安全性考量,皆强调须“戒逆针灸”。“若要安,三里常不干”是艾灸养生谚语,最早出自南宋初年《琐碎录》,足三里艾灸原为防治“风疾”而设,以宣通脏腑气血为宜,非特指三里灸为化脓灸之意。将此句释为反复“灸疮”,是对《备急千金要方》“失气阳厥”诸症才用逾百壮灸和《针灸资生经》“报灸”法的误解。三里穴保健可选指压、搓摩、深汤足浴等法,从安全性考量,寒象明显者宜以悬空、隔物等温和灸调理。针对古人有“灸必发疮”才能见效之说,考灸疮最早出自汉代《武威汉代医简》《金匮要略》,本义为灸后灼伤疮疡,至晋代《针灸甲乙经》始有用草鞋热烫促使灸疮感染化脓的记载,“发灸疮”法成为化脓灸的标志。但化脓灸须在辨证选穴正确前提下,兼气血充盛、取穴准、灸量足三因素方可得效;若艾灸过度、选穴不准、触犯外邪、护养不当则易产生坏证。历代医家对灸疮安全性和疗效提出质疑,提出禁用八木之火、设禁灸穴以防其害,并临床证实灸感“气至”为灸法得效标志。因此“灸必发疮”之说并非艾灸养生的得效标志。灸性温热有其特定的适宜证候和灸法禁忌,“养生以不伤为本”,艾灸养生的要务首先需明辨灸禁及误区,以避免艾灸不慎所致伤害。古代医籍记载的禁灸穴、禁灸脉证病候以及艾灸时间气候禁忌,主要是从反面为艾灸养生起到警示作用,以防平人艾灸养生不遵循三因制宜、辨证施灸的原则,任意滥施产生坏证、灸误之弊。通过对艾灸养生的古代文献进行系统整理文献,强化艾灸养生安全和辨证施灸养生观,弘扬正确养生观念与方法,有利于制定一套具有中医特色及现实指导意义的艾灸养生规范提供文献和理论参考。

刘薇[6](2016)在《放松训练对急性创伤患者心理护理时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创伤已成为威胁中青年健康的最主要的原因,创伤所导致的死亡位列中青年死亡原因的首位。在我国,多种疾病得到有效地控制的同时,创伤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且以45岁以下人群最多[1]。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和提高,创伤患者得到很好的救治,但伤后的躯体功能障碍,对患者心理上的冲击,导致身心健康受到严重的伤害。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创伤后的心理问题在创伤患者中非常普遍,其中以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最为常见[2,3],这些心理问题不仅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明显的影响[4],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具有严重的影响[5]。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非常重要组成部分,但又因受到护士工作任务重、专业层次水平不一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导致心理护理的开展不及时、不全面,而影响创伤救治水平达到身心健康的效果。放松训练是行为疗法的中的一种,是通过反复练习,通过自身意识控制心理和生理活动,降低机体唤醒水平、改善躯体功能紊乱的治疗方法[6]。对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困扰,因其方法简单易行,实用有效,限制少,能提高改善症状的速度等特点已得到业界的肯定。创伤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异于其他疾病的患者,手术、伤残、复健等问题在整个伤后急救、治疗、康复期间均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导致患者心理状态的波动。针对创伤患者动态心理改变进行心理干预的相关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急性创伤患者心理健康问题发生情况的调查,分析其特点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创伤患者进行放松训练,结合创伤患者的心理特点,比较不同的启动时间护理干预的疗效差异,为临床护理人员对急性创伤患者选择最佳干预时间以及选择心理护理方法提供循证依据。目的:1.研究急性创伤患者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病率及影响因素。2.研究放松训练对急性创伤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3.探讨放松训练对急性创伤患者心理干预的最佳时机。方法:1.对西南医院急救部2013年12月至2015年2月期间120例急性创伤患者进行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调查,了解创伤患者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情况及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因素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通过配对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分析急性创伤患者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病特点及影响因素。2.对120例急性创伤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A、B、C、D四组:A组:入院第1天开始接受放松训练;B组:入院第4天开始接受放松训练;C组:入院第7天开始接受放松训练;D组:不实施放松训练,仅接受常规护理。实施频率:每天进行一次放松训练,每次30分钟,共进行6次,试验前后进行SCL-90量表的测量,以评估放松训练的效果以及比较不同干预时间的效果差异。结果:1.所有入选急性创伤患者SCL-90评分与我国正常人群常模比较,除偏执和精神病性两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和总分均显着高于我国常模(P<0.01)。2.急性创伤患者心理问题表现出以下特点:4150岁评分高于其他年龄组;无职业群体评分高于其他组;多发伤、重度创伤患者得分偏高。3.放松训练改善急性创伤患者心理状况的效果显着,患者接受放松训练后的SCL-90总分及各项评分均较入组时显着降低(P<0.01),且SCL-90总分降低量显着大于未接受放松训练组(P<0.05);4.急性创伤患者越早接受放松训练效果越好,A组即入组第1天开始接受放松训练效果显着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1.急性创伤患者入院时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并具有一定的特点,临床护理人员应着重关注4150岁、无职业、多发伤和重度创伤患者,对此类患者应及时给予心理干预,以减少创伤后的心理问题。2.在规范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放松训练干预后,急性创伤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明显缓解,具有较好的临床实践意义。3.放松训练对缓解急性创伤患者心理健康问题具有时间差异,干预效果与起始时间呈正相关,越早越好。

吴惠娟[7](2012)在《仲景论治百合病证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百合病证候见于《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篇,载有“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欲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等以恍惚不定的神志病变为主的或然证候,其临床表现看似“身形如和”,但其中有“口苦、小便赤、脉微数”等主要病理特征;且一些表现病证的不确定性,给临床上辨证论治带来诸多不便与干扰,造成误诊、误治、延误病情。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的方式,通过对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有关百合病相关证治条文及历代医家临床学术思想的相关整理分析研究,从百合病的病名起源、仲景论述百合病的病证与治法、所用药物与方剂、相关病证鉴别的探讨,及近代医家对仲景辨证论治的体会和临床应用的报导等各方面进行文献的归纳分析,进一步阐述仲景辨治百合病证的证治规律,总结了仲景论治百合病的学术特点及后世对其学术思想的发展,以期对临床上治疗百合病证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通过相关研究发现,百合病此一病名系张仲景首创,最早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篇,大多于原文的相关论述中揣度仲景之思想内容;原文所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即主血脉的“百脉”与朝百脉的心肺同出一源,源病则百脉合病,故名百合病。从原文中所述之症状来看,各证候表现涉及到人体各条经脉以及其所属之脏腑,而又非哪一条经脉及所属脏腑所能解释,故以“百脉合病”来做解释。另外篇中所载之七首方剂中,有六首是以百合为主药,故病名之百合与药名百合,似乎可能存在着必然联系。在《金匮要略》百合病篇中,开篇即云:“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而周身之脉,分而日“百”,合而曰“一”,故此之“百脉一宗”若日百合之病位,总言之可谓为脉病。百合病之病因病机主要为凡会损及津液之病症均可导致之,如外感热病之后,体内余邪未尽,心肺的阴液又被耗损;或患者平素即情志不遂,致使郁而化火,炼销已耗损的阴液,使得心肺的阴虚转而成病。百合病证见于阴者,多属于阳虚,治法当以温补其阳;而证见于阳者,则多属于阴虚,此时治法则应当滋润其阴;且百合病证属于有多种表现证候之疾病,治法上当“随证辨治之”。篇中原文所列共7个汤方,分析其主要是用以治疗外感热病后,或患者经过治疗、或未经过治疗,及余邪留恋再次作祟而产生的不同后遗症或产生了不同的并发症,依治法上可将其分类为三类:正治法、变治法和救治法。纵观仲景对于百合病的辨证论治特点可将其整理分成四点:一是重视纲要,二是慎防误诊、误治,三是内外合治,四是知常达变。百合病篇中共方剂7首,其方名为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百合代赭汤、百合鸡子汤、百合洗方、瓜蒌牡蛎散及百合滑石散。其中所运用药物除以百合一味为其主要药物外,经统计其中所使用药物总共有8味,除百合外尚有栝蒌根、代赭石、地黄、牡蛎、滑石、鸡子黄、知母等,分别依照其症候表现之不同而施以不同之配伍治疗。仲景着作《金匮要略》在汤方组成和药物的使用方面有诸多独到之处,特别在协同配伍、加减化裁、专药应用、炮制及煎服方法、及给药途径等方面深具特色,充分体现了临床辨治用药时的灵活性、原则性与多样性。分析百合病篇中方药的运用特点可将其分为两类:一为配伍特点,另一为运用特点;其中配伍特点又可分为四个细项:1.方中组成药少而精。2.各方剂与病证相结合。3.内外合治法后用饮食调养。4.汤方剂型的使用与注意服药后反应。而另一之运用特点,则又可再分为两个细项:1.运用原则宜“各随证治之”。2.篇中之各方亦可视为百合兼证加减方。另外,百合病在论治时易与不寐及脏躁相混淆,需鉴别清楚。不寐有证属胆热不寐、心虚胆怯不寐、虚劳不寐、脏躁不寐及心阳独亢不寐者;其中不寐证中证属胆热不寐者,其症头痛、不眠、口苦、心烦、惊悸、尿赤、舌红、脉数与百合病相似;证属心虚胆怯不寐者其症失眠、心悸、易惊、如有神灵者,与百合病略似;证属虚劳不寐者,其所表现之身热、口苦、舌赤、心烦、不寐、脉数等症状与百合病同;而脏躁不寐者,心烦不得眠,坐卧不安,状如神灵所作,脉虚数,类似百合病;此外,不寐者证属心阳独亢,心烦不得卧,舌赤脉数等证与百合病证候类似;于临床辨证施治时均应鉴别清楚。百合病与脏躁其相同之处有三,一是情志抑郁,思虑过度;二是涉及脏腑皆有心、肝两脏,且均会影响神明;三则是同属于虚证;临床所见症状:两病表现均有饮食、行动、神态的异常。病机方面:两者皆为阴血不足;治疗上均以甘润之法为主;由此可知二者病源病机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田伟[8](2011)在《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急性期大鼠血浆GPⅡb/Ⅲa和GPⅠb含量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测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和GPⅠb含量变化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为指导脑梗死的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健康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步长脑心通对照组(简称对照组)、心脑通络液低剂量组(简称低剂量组)、心脑通络液高剂量组(简称高剂量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于造模成功后6h、12h、24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批检测GPⅡb/Ⅲa和GPⅠb含量的变化。结果:1.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浆GPⅡb/Ⅲa含量的影响:与假手术组比较,各时间点模型组GPⅡb/Ⅲa含量均升高,缺血24h为最高,差异有显着性(P<0.01);与同时间点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GPⅡb/Ⅲ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以高剂量组降低最为显着(P<0.01);局灶性脑缺血24h,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的GPⅡb/Ⅲa含量降低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1)。2.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浆GPⅠb含量的影响:与假手术组比较,各时间点模型组中GP Ib含量均减低,缺血24h为最低,差异有显着性(P<0.01);与同时间点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GPⅠb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以高剂量组升高最为显着(P<0.01)。结论:1.心脑通络液能显着降低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急性期血浆GPⅡb/Ⅲa含量,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具有抗栓作用,有效保护局灶性脑梗死引起的缺血性损伤。2.心脑通络液可减少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急性期血浆GPⅠb含量的降低,减轻局灶性脑梗死引起的缺血性损伤。

伦中恩[9](2010)在《糖尿病(消渴病)临床常见慢性并发症的中医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对糖尿病人的健康构成严重危害,影响他们的生存质量,致残率和致死率高。其对社会经济也带来庞大的负担。医学界一直重视研究该病,然而未见重大突破。古代中医曾详细探讨过该病,亦遗留了很多至今仍然有效的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方法和处方。本文希望通过进行中医文献研究,从而深入地探讨糖尿病临床常见慢性并发症的相关内容,包括:1)综合有关的古代中医文献资料,结合现代认识,由临床角度思考,独立剖析每种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古代中医认识,研究着眼于为临床服务,以期挖掘古代中医珍贵智慧,弥补当今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诊治的不足。2)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古代中医文献,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历代医家关于糖尿病并发症的论述进行全面总结和回顾,探析中医对糖尿病并发症认识的发展及演变轨迹。3)通过比较现代关于糖尿病并发症的文献,发现古代中医与现代中医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认识上的异同,期望能把古代的认识与现代的实践联系,借鉴古代中医的诊治认识,使现代临床诊疗糖尿病并发症变得更充实。4)将古代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方药建立数据库,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其进行频数分析,找出古代中医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常用药物,分析古代用药规律及特点,期望能为有效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提供更多借鉴和新的思路。方法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两种:文献研究和统计分析。文献研究内容:翻查的中医书籍文献主要分古代中医文献和近代文献两种。古代中医文献以1911年为下限,并有近代中医文献以1949年为下限,文献类型包括综合性医书、方书、专书、本草、从书、类书、医案、医论、医话等。方法先以《中华医典》检索“消”、“消渴”、“三消”、“上消”、“中消”、“下消”、“脾瘅”、“鬲消”、“消瘅”、“消中”、“内消”、“肾消”、“肺消”、“渴利”、“消利”、“消肾”、“急消”、“脾消”等病名相关的并发症如“并病”、“变证”、“兼证”、“目疾”“视瞻昏渺”、“内障”、“雀目”、“胸痹”、“腰痛”、“水肿”、“水病”、“眩晕”、“关格”、“虚劳”、“尿浊”、“肾衰”、“胀满”、“吐逆”、“络病”、“疖”、“痈”、“痈疽”、“痹证”、“筋痹”、“脉痹”、“麻木”、“偏枯”、“痿证”、“脱疽”、“腹胀”、“痞满”、“呕吐”、“反胃”、“吞酸”、“骨痿”、“骨痹”等关键词,再通过翻阅了超过160种与糖尿病相关的重要中医书籍,抽取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相关印象的文献内容,加以整理、分析。从历史的角度理顺文献的先后次序,综合地探讨每个时代中医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展和演变。又独立地抽取关于每种糖尿病并发症相关的内容,包括病名、病因病机、症状描述、证型、治则治法、方剂、药物、剂型、煎煮法、预后、预防、调摄、医案、医话等,经过比较、整理、分析,并结合临床思维,总结出关于每种并发症的中医指南。现代文献主要从中医核心期刊、《科学引文索引》(SCI)期刊、糖尿病专书、糖尿病指南、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网页中取得。检索工具主要使用《中国知网》(CNKI)、Pubmed及互联网等,查找关于“糖尿病”、“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糖尿病脑血管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胃轻瘫”、“糖尿病性功能障碍”、“糖尿病皮肤感染”、“糖尿病足”、“糖尿病肺结核”等关键词。撰写关于每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现代认识,希望通过比较,分析出古代中医治疗该并发症的异同,取长补短,目的是为提高临床疗效。统计分析:在翻阅文献资料的同时,把相关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处方、药物、剂量、剂型、出处等记录下来。用数据库软件Microsoft 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分门别类,列于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下,当中确保没有重复药物名称或别名。用Excel进行频数分析,总结古代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用药规律,并作出分析,从而推断古代中医治疗某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处方、用药规律。结果糖尿病肾病属中医“肾消”、“消渴”并发“水肿”、“淋证”、“癃闭”、“尿浊”、“血尿”、“关格”、“虚劳”等范畴。其病位在肾,与肺、脾、肝、三焦、膀胱关系密切,亦涉及其余脏腑;病性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脾肾虚,五脏气血阴阳俱虚,标实为气滞、血瘀、痰浊、浊毒、湿热等。临床常见水肿、尿多、尿少、无尿、蛋白尿、气尿等症状。其主要有气阴两虚、肝肾阴虚、阴虚热结、气血两虚、脾虚气陷、脾阳虚衰、肾气亏虚、肾阳衰惫、脾肾阳虚、水湿浸渍、膀胱湿热、肝阳上亢、浊毒犯胃、水凌心肺、溺毒入脑等15种证型。选取古代常用处方共12首。附有相关医案参考。分析古代治疗该病处方,可以看到,以往中医重视健脾、补肾、利水治疗糖尿病肾病,常用处方如肾气丸、六味地黄丸、七味都气丸、麦味地黄丸、四君子汤、五苓散等。比较现代认识,现代中医较强调活血通络的方法,补气药则尤其重视黄芪,又强调排毒泄浊的重要性,在治疗方法上有进步。糖尿病眼病属中医“消渴”并发“圆翳内障”、“视瞻昏渺”、“云雾移睛”、“暴盲”、“青盲”、“血灌瞳神”、“眼底血证”、“雀目”等范畴。病位在目,涉及五脏,以脾、肝、肾为主;病性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寒热并见。本虚为气阴两虚、阴阳俱虚,标实为瘀血、痰浊阻络。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程度视力减退,眼前黑影飞舞,或视物变形、视直如曲,甚至失明。有肝肾亏虚、脾虚气弱、脾虚湿困、心脾两虚、肝热上扰、阳亢动风、湿热蕴蒸、阴虚挟湿热、虚火伤络、气滞血瘀等10种证型。选了3个合适古方和3个医案。处方统计分析发现以往中医重视健脾补气、滋养肝肾、理气活血、化痰除湿的方法治疗糖尿病眼病,常用处方包括四物汤、六君子汤、人参养荣汤、生脉散、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左归饮、二陈汤等。糖尿病足属于中医“脱疽”、“筋疽”的范畴。病性属本虚标实,以气血阴阳亏虚为本,以湿热、邪毒、络阻、血瘀为标,病位在血、脉、筋。临床表现主要有足部感觉异常、感染、坏疽、痿缩、畸型。有湿热毒蕴、热毒阴虚、气血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气滞血瘀等6种证型。选了3个合适古方和3个医案。处方统计分析发现古代中医很重视内虚的情况,重视补益气血和清热解毒的方法,常用方剂有四妙勇安汤、八珍汤等。现代认识可以见到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比单纯西医治疗效果好。糖尿病心病属中医“消渴”并发“胸痹”、“厥心痛”、“心痛”、“心胃痛”、“真心痛”、“心悸”、“水肿”等范畴。病位在心,与肾、脾、肺相关。病性为本虚标实,以心气血阴阳亏虚为本,以寒凝、血瘀、痰阻、水停为标。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心悸、怔忡、胸闷、胸痛、烦躁、气短、乏力等。有心气不足、心血不足、心肾不交、心阳不振、寒凝心脉、痰浊阻滞、心脉瘀阻、水饮凌心、阴阳两虚等9种证型。选了3个合适古方和4个医案。处方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治疗糖尿病心病用得最多的是补气益血的药物,其次是安神镇静的药物。常用方剂有四君子汤、生脉散、人参养荣汤、交泰丸、朱砂安神丸。现代认识益气活血方法可以有效防治糖尿病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病变属于中医“消渴”并发“中风”、“偏枯”、“仆击”、“昏厥”、“头痛”等范畴。其病位在脑,涉及心、肝、肾诸脏。病性属本虚标实,与虚、火、风、痰、气、血相关,上实下虚,阳气夹风、夹痰、夹瘀、夹火,气逆于上,阴血不足亏虚于下,阴阳气血不相顺接。主要表现为突然昏迷或无昏迷,肢体瘫痪或偏瘫或麻木,轻则只感肢体变得无力,重则或见头痛剧烈,伴恶心、呕吐,或有抽搐。可分为风邪中络、肝阳上亢、肝阳闭窍、痰热腑实、风痰阻络、痰蒙清窍、气虚血瘀、阴虚风动、元气衰败、肝肾亏损等10种证型。统计分析中发现芍药用得最多,用得较多的还有补益气血的药物,育阴潜阳的龟版、清肝热的黄芩、祛除风痰的南星亦是常用之品。现代认识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主要证型为阴虚为主,兼气虚、瘀血阻络。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基本治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中医“消渴”兼“痹证”、“血痹”、“络病”、“痿蹙”、“麻木”、“不仁”、“痛证”、“痿证”等范畴。其病性属本虚标实,以气血亏虚、气阴两虚为本,瘀血、痰浊阻络为标。病位在脉络,与肝、肾、脾相关。主要表现为感觉异常和疼痛。有气虚血瘀、寒凝血瘀、阴虚血瘀、痰瘀阻络、气滞血瘀、湿热瘀阻、脾虚气陷、脾肾阳虚、肝肾亏虚等9种证型。合适古方选用5首,相关医案选用4个。处方统计分析可以看到,以往中医重视补益气、阴、血、肾以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常用处方如十全大补汤、生脉散、六味地黄丸等。现代认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机主要是气阴两虚、经络瘀阻。以益气养阴、通经活络为基本治法。此外,本论文还阐述了有关糖尿病并发皮肤感染、糖尿病性阳萎、强中、糖尿病性胃肠病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中医认识。结论通过查找大量古、近代有关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中医文献,结合现代认识和中医临床思维,总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综合病机是:本虚标实,五脏的气血阴阳亏虚为本,瘀痰络阻为标。古代中医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常用的治法有健脾、养肝、滋肾、补气、补血、养阴、行气、活血等。再结合古代处方统计分析和现代认识,这研究启示我们应该重视治本补虚,重视使用补益药物以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重要性。

刘晓宏[10](2009)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中高危足气阴两虚、瘀血阻滞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客观评价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中药改良黄芪桂枝五物汤)内服、外用泡脚联合治疗糖尿病中高危足气阴两虚、瘀血阻滞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进而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仅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加中药改良黄芪桂枝五物汤内服、外用泡脚合用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双下肢踝肱指数、趾肱指数的自身变化和组间比较,中医症状体征积分情况自身变化和组间比较,临床疗效比较,肢体功能情况,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评价。所得数据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t检验和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改良黄芪桂枝五物汤内服、外用泡脚合用组)自身治疗前后对比双下肢踝肱指数、趾肱指数均有P<0.01,有明显的改善;对照组(空白对照组)自身治疗前后对比双下肢踝肱指数、趾肱指数均有P>0.05,没有改善。治疗组双下肢趾肱指数均有P<0.01,疗效优于对照组,踝肱指数P>0.05,则无此结论。中医症状体征评分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各疗程均优于对照组;并有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疗效越加显着的趋势,对照组无此趋势且疗效无改善。相关症状体征疗效评价表明:临床治愈和总有效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内服、外用泡脚法合用治疗糖尿病中高危足气阴两虚、瘀血阻滞证型安全有效。该内服、外用泡脚方可能与改善全身和局部微循环;改善病变部位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强局部免疫功能;恢复局部神经功能和神经传导速度;感染的防治、发挥抗炎、抑菌作用等方面的作用有关,虽然该法治疗后患者远期随访肢体功能情况尚缺乏,远期疗效目前仍无法评定。但该治疗方法明显改善了糖尿病中高危足气阴两虚、瘀血阻滞证型患者的临床症状,踝肱指数和趾肱指数得到痊愈和好转,减轻了病人的痛苦,节约经费,使用简便,值得推广。

二、28例外伤后癔病性瘫痪病人的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8例外伤后癔病性瘫痪病人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通咽喷雾剂拆方对吞咽障碍大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认识及治疗研究进展
        1. 中医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病名的认知
        2. 中医对卒中吞咽障碍病因病机的认知
        3. 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中医疗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通咽喷雾剂组成药物的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1. 生姜的药理学作用
        2. 肉桂的药理学作用
        3. 威灵仙的药理学作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一 通咽喷雾剂不同拆方对吞咽障碍大鼠神经电生理指标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通咽喷雾剂不同拆方对吞咽障碍大鼠吞咽功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通咽喷雾剂不同拆方对吞咽障碍大鼠舌下神经核内神经递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1. 结论
        2. 创新点
        3. 问题与展望
致谢
个人简介

(2)针刺对持续植物状态患者肠道组学的影响及营养状况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中医研究概况
        1.1.1 中医学对脑的生理病理观点
        1.1.2 中医病名命名
        1.1.3 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病因病机
    1.2 中医对持续性植物状态的辨证分型
        1.2.1 中医证型辨证要点
        1.2.2 中医证型分布
        1.2.3 中医治疗
    1.3 现代医学对持续植物状态研究概况
        1.3.1 流行病学
        1.3.2 发病机制
        1.3.3 临床治疗
    1.4 针灸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研究进展
        1.4.1 针灸为主治疗本病的研究进展
        1.4.2 针刺穴位的研究进展
    1.5 肠道菌群的现代医学研究
        1.5.1 肠道菌群对机体的影响
        1.5.2 “肠-脑”轴
        1.5.3 肠道菌群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可能机制
    1.6 中医对肠道菌群的认识
        1.6.1 中医理论认为:肠道菌群当归属于中医脾胃功能
        1.6.2 从中焦脾胃入手调节肠道菌群是治疗复杂性、难治性疾病的突破口
        1.6.3 针灸具体良好的调节胃肠道效应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及纳入、排除标准
        2.2.1 PVS诊断标准
        2.2.2 纳入标准
        2.2.3 排除标准
        2.2.4 剔除标准
        2.2.5 退出(脱落)标准
    2.3 研究方法
        2.3.1 随机分组方法
        2.3.2 样本量估计
        2.3.3 治疗方案
        2.3.4 主要观察指标及评估方法
        2.3.5 次要疗效指标及评估方法
        2.3.6 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及处理
        2.3.7 技术路线
        2.3.8 统计学方法
        2.3.9 盲法实施
    2.4 研究结果
        2.4.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4.2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2.4.3 试验完成情况
        2.4.4 营养状况
        2.4.5 肠道菌群结构
        2.4.6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
        2.4.7 安全性评估
第三章 讨论
    3.1 立题依据
    3.2 研究结果分析
        3.2.1 中医症型分析
        3.2.2 营养状况分析
        3.2.3 肠道菌群结构及其代谢产物分析
    3.3 针刺治疗机制分析
        3.3.1 PVS中医溯源
        3.3.2 理论分析
        3.3.3 选穴依据
    3.4 小结
        3.4.1 创新之处
        3.4.2 不足及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3)“通督调神法”电针结合四花穴麦粒灸治疗气郁化火型中风后抑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1.1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1.2 中医学对PSD的研究
        1.2.1 中医学有关PSD的病名沿革
        1.2.2 中医学对PSD的病因病机认识
        1.2.3 中医学治疗中风后抑郁的认识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方法
    2.2 诊断标准
        2.2.1 西医诊断标准
        2.2.2 中医诊断标准
        2.2.3 排除标准
        2.2.4 脱落与剔除标准
        2.2.5 观察中止标准
    2.3 随机分组方法
    2.4 治疗方法
        2.4.1 治疗方案
        2.4.2 疗程
        2.4.3 观察方法
        2.4.4 观察指标
        2.4.5 疗效评定标准
        2.4.6 不良事件
        2.4.7 统计学分析
    2.5 研究结果
    2.6 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及解决办法
        2.6.1 患者依从性
        2.6.2 针刺深浅不一、手法操作各异等,引起试验误差偏倚
        2.6.3 意外情况处理
    2.7 伦理原则
第三章 讨论
    3.1 研究结果分析
        3.1.1 患者基线资料分析
        3.1.2 临床数据分析
        3.1.3 临床疗效分析
    3.2 通督调神针法
        3.2.1 督脉
        3.2.2 通督调神针法
        3.2.3 通督调神针法治疗中风后抑郁依据
        3.2.4 通督调神针法的临床应用
    3.3 结语
        3.3.1 四花穴的相关研究
        3.3.2 麦粒灸疗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4)电针对SCI大鼠NGF、TrkA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实验材料
    1.1 动物实验
        1.1.1 实验动物
        1.1.2 实验器械
        1.1.3 实验试剂
        1.1.4 实验仪器和设备
    1.2 病理学实验
        1.2.1 实验试剂
        1.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1.3 免疫组织化学实验
        1.3.1 实验试剂
        1.3.2 实验仪器和设备
    1.4 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
        1.4.1 实验试剂
        1.4.2 实验仪器和设备
2.实验方法
    2.1 动物造模及干预
        2.1.1 试剂配制
        2.1.2 动物饲养及环境
        2.1.3 脊髓损伤实验大鼠建模
        2.1.4 脊髓损伤实验大鼠建立判定
        2.1.5 脊髓损伤大鼠术后护理
        2.1.6 脊髓损伤实验分组与电针干预
        2.1.7 脊髓标本采集与处理
    2.2 行为学评价指标
        2.2.1 死亡率
        2.2.2 大鼠行为学观察及运动功能(BBB)检测
    2.3 病理学实验
        2.3.1 石蜡切片的制备
        2.3.2 石蜡脱蜡和水化
        2.3.3 苏木素-伊红(HE)染色
        2.3.4 脱水封片
        2.3.5 镜下分析
    2.4 免疫组织化学实验
        2.4.1 试剂配制
        2.4.2 免疫组化法检测
    2.5 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
        2.5.1 组织总RNA的提取及逆转录
        2.5.2 RNA浓度及纯度检测
        2.5.3 去处基因组DNA的污染及逆转录
        2.5.4 引物设计
        2.5.5 实时荧光定量PCR
        2.5.6 PCR结果及数据分析
        2.5.7 统计学方法
3.实验结果
    3.1 建模大鼠死亡率情况
    3.2 大鼠运动功能BBB评分
    3.3 病理学实验
    3.4 免疫组织化学实验
    3.5 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
        3.5.1 总RNA表达结果
        3.5.2 实时荧光定量PCR性能评价
        3.5.3 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
4.讨论
    4.1 选题依据
        4.1.1 祖国传统医学对脊髓损伤的认识
        4.1.2 现代医学对脊髓损伤的认识
        4.1.3 电针可以促进脊髓损伤的修复
        4.1.4 NGF及 Trk A对神经修复具有可塑性
    4.2 实验方案选择
        4.2.1 实验动物选择
        4.2.2 造模选择的方式
        4.2.3 脊髓损伤节段的选择
        4.2.4 干预手段的依据
        4.2.5 行为学指标的依据
        4.2.6 取材时间点的选择
    4.3 实验结果
        4.3.1 行为学功能评价
        4.3.2 病理形态学实验结果分析
        4.3.3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分析
        4.3.4 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分析
        4.3.5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与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分析
5.本研究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综述 髓损伤中医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5)艾灸养生与禁忌的古代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综述艾灸养生保健及其禁忌的研究现状
    1 艾灸养生的现代研究概况
        1.1 文献研究
        1.2 实验研究
        1.3 临床研究
    2 灸法禁忌误区的现代研究概况
        2.1 文献研究
        2.2 临床研究
    3 分析与讨论
        3.1 研究现状分析
        3.2 小结
    4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古今艾灸养生定义的考证
    1 现代艾灸养生(保健灸)定义
        1.1 教材中的“艾灸养生”与“保健灸”
        1.2 专着中的“艾灸养生”与“保健灸”
        1.3 辞书中的“艾灸养生”与“保健灸”
        1.4 小结
    2 古代艾灸养生定义
        2.1 古无艾灸养生专篇或专着
        2.2 “逆灸”非古代艾灸养生考辨
        2.3 小结
    3 讨论
        3.1 艾灸养生,实为治病之辅
        3.2 艾主灸百病,实指灸效,非宜百病
        3.3 养生秉中和,无疾勿艾,虚者慎灸
    4 结论
        4.1 艾灸应属临床治疗学范畴,养生当依循灸法宜忌
        4.2 历代古医书中无艾灸养生之名,但有艾灸防病保健延寿记载
第三部分 古代艾灸养生记载的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1.2 检索文献
        1.3 查阅文献与资料提取
        1.4 统计分析
    2 统计结果
        2.1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2.2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1年)
        2.3 隋唐时期(581年~907年)
        2.4 宋金元时期(960~1368年)
        2.5 明清时期(1368~1911年)
第四部分 讨论与分析
    1 艾灸疗法源流发展考
        1.1 灸法起源
        1.2 先秦古籍中灸法文献考辨
        1.3 隋唐时期艾灸兴盛背景分析
        1.4 宋代后灸疗地位下降原因探讨
        1.5 小结
    2 艾灸养生考辨
        2.1 三因制宜施灸
        2.2 辨证论治施灸
        2.3 常见艾灸养生穴位
        2.4 小结
    3 艾灸禁忌考辨
        3.1 禁灸穴
        3.2 禁灸部位
        3.3 禁灸脉证病候
        3.4 艾灸时间气候禁忌
        3.5 小结
    4 “若要安,三里常不干”考辨
        4.1 “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出处考
        4.2 三里灸原为防治“风疾”而设
        4.3 三里灸目的为宣通“五脏六腑之沟渠”
        4.4 小结
    5 “灸疮”不宜艾灸养生考辨
        5.1 “灸疮”本义为灸后灼伤疮疡
        5.2 化脓灸特指“发灸疮”法
        5.3 灸疮坏证考辨
        5.4 讨论
        5.5 小结
第五部分 结论
    1 对艾灸养生的总体认识
        1.1 对艾灸养生适应证和常见穴位的认识
        1.2 对艾灸养生禁忌的认识
    2 本研究的创新点及价值
        2.1 对“逆灸”和艾灸养生关系进行考辨
        2.2 分析艾灸养生宜忌,强调三因制宜、辨证施灸原则
        2.3 对“若要安,三里常不干”进行考辨
        2.4 “灸疮”不宜艾灸养生考辨
    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放松训练对急性创伤患者心理护理时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急性创伤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2.1 对象和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放松训练对急性创伤患者干预的最佳时机的研究
    3.1 对象和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全文结论
本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放松训练在心理护理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仲景论治百合病证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综述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病名起源
    2 百合病病证与治法探讨
        2.1 百合病的证候
        2.2 百合病的病因病机
        2.3 百合病的病位
        2.4 百合病的治法
        2.4.1 正治法
        2.4.2 变治法
        2.4.3 救治法
        2.5 百合病论治特点探讨
        2.5.1 重视纲要
        2.5.2 慎防误诊、误治
        2.5.3 内外合治
        2.5.4 知常达变
    3 百合病的方药探讨
        3.1 药物分析
        3.1.1 百合
        3.1.2 地黄
        3.1.3 知母
        3.1.4 代赭石
        3.1.5 滑石
        3.1.6 鸡子黄
        3.1.7 栝蒌根
        3.1.8 牡蛎
        3.2 方剂分析
        3.2.1 百合地黄汤
        3.2.2 百合知母汤
        3.2.3 百合代赭汤
        3.2.4 百合鸡子汤
        3.2.5 百合洗方
        3.2.6 栝蒌牡蛎散
        3.2.7 百合滑石散
        3.3 方药特点探讨
        3.3.1 配伍特点
        3.3.2 运用特点
    4 百合病的鉴别
        4.1 不寐
        4.2 脏躁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急性期大鼠血浆GPⅡb/Ⅲa和GPⅠb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祖国医学对脑梗死的认识
        1.1 对中风病病名的认识
        1.2 对中风病病位的认识
        1.3 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1.4 对中风病治则治法的认识
        1.5 中风病中医预防
    2 现代医学对脑梗死的认识
        2.1 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2.2 脑梗死的病理生理机制
        2.3 脑梗死的治疗
        2.4 康复治疗
        2.5 缺血性卒中的二级预防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分组及给药
        2.2 模型的建立
        2.3 检测指标及方法
        2.4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讨论
    1 立题依据
    2 现代药理学研究
    3 试验指标的探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个人简历

(9)糖尿病(消渴病)临床常见慢性并发症的中医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糖尿病与其慢性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综述二 中医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文献分析
        1.2.2 统计分析
    1.3 与糖尿病(消渴病)相关名词解释
        1.3.1 消
        1.3.2 消渴(消渴/上消)
        1.3.3 中消/消中
        1.3.4 下消/消肾/肾消
        1.3.5 消瘅
        1.3.6 脾瘅
        1.3.7 膈消/鬲消
        1.3.8 肺消
        1.3.9 食亦
2 研究结果
    2.1 糖尿病肾病
        2.1.1 概述
        2.1.2 病因病机
        2.1.3 临床表现
        2.1.4 治法方药
        2.1.5 合适古方选用
        2.1.6 医案医话选录
        2.1.7 治疗糖尿病肾病处方的统计分析
        2.1.8 现代认识
    2.2 糖尿病眼病
        2.2.1 概述
        2.2.2 病因病机
        2.2.3 临床表现
        2.2.4 治法方药
        2.2.5 合适古方选用
        2.2.6 医案医话选录
        2.2.7 治疗糖尿病眼病处方的统计分析
        2.2.8 现代认识
    2.3 糖尿病足
        2.3.1 概述
        2.3.2 病因病机
        2.3.3 临床表现
        2.3.4 治法方药
        2.3.5 合适古方选用
        2.3.6 医案医话选录
        2.3.7 治疗糖尿病足处方的统计分析
        2.3.8 现代认识
    2.4 糖尿病心病
        2.4.1 概述
        2.4.2 病因病机
        2.4.3 临床表现
        2.4.4 治法方药
        2.4.5 合适古方选用
        2.4.6 医案医话选录
        2.4.7 治疗糖尿病心病处方的统计分析
        2.4.8 现代认识
    2.5 糖尿病脑血管病
        2.5.1 概述
        2.5.2 病因病机
        2.5.3 临床表现
        2.5.4 治法方药
        2.5.5 合适古方选用
        2.5.6 治疗糖尿病脑血管病处方的统计分析
        2.5.7 现代认识
    2.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2.6.1 概述
        2.6.2 病因病机
        2.6.3 临床表现
        2.6.4 治法方药
        2.6.5 合适古方选用
        2.6.6 医案医话选录
        2.6.7 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处方的统计分析
        2.6.8 现代认识
    2.7 糖尿病其它慢性并发症
        2.7.1 糖尿病并发皮肤感染
        2.7.2 糖尿病并发其它感染
        2.7.3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3 讨论
    3.1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中医历史沿革
        3.1.1 春秋战国时期
        3.1.2 汉代
        3.1.3 隋代
        3.1.4 唐代
        3.1.5 宋代
        3.1.6 金元时期
        3.1.7 明代
        3.1.8 清代
    3.2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病及治疗的中医理论探讨
        3.2.1 从脾胃学说探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机理
        3.2.2 治疗糖尿病肾病古今治法的异同
        3.2.3 糖尿病肾病五脏相关
        3.2.4 糖尿病肾病辨病论治
        3.2.5 有消渴症状与无消渴症状的糖尿病肾病
        3.2.6 关于糖尿病眼病的辨证论治
        3.2.7 糖尿病眼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3.2.8 糖尿病足的中医治疗方法
        3.2.9 及早认识糖尿病足的危害性
        3.2.10 糖尿病足的中医病机与治疗启示
        3.2.11 糖尿病心病的诊断有一定难度
        3.2.12 伴有消渴症状与无消渴症状的糖尿病心病的治疗重点
        3.2.13 有关糖尿病心病的中医鉴别诊断
        3.2.14 有关糖尿病心病的中医辨证依据
        3.2.15 古代中医方药为现代防治糖尿病心病带来的启示
        3.2.16 以证为纲,以病为目,展开糖尿病脑血管病的辨证论治
        3.2.17 关于糖尿病脑血管病病机、治法的认识
        3.2.18 有三消症状与无三消症状的糖尿病脑血管病的认识
        3.2.19 关于脑血管病(中风)的若干中医病名与治法认识
        3.2.20 古今认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机和治法的异同
        3.2.2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辨证与治疗重点
        3.2.22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相互关系和综合病机
        3.2.23 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处方药物的统计分析和启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中医药科研项目查新报告书

(10)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中高危足气阴两虚、瘀血阻滞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1. 前言
2. 研究对象
    2.1 病例来源
    2.2 两组入组患者一般情况均衡性分析
        2.2.1 性别构成情况比较
        2.2.2 平均年龄情况比较
        2.2.3 糖尿病病程情况比较
        2.2.4 初始血糖情况比较
        2.2.5 初始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积分比较
3. 研究方法
    3.1 诊断标准
        3.1.1 糖尿病诊断标准
        3.1.2 糖尿病中高危足诊断标准
        3.1.3 中医辩证诊断标准
    3.2 糖尿病中高危足中医临床相关症状、体征评分标准
    3.3 病例入选标准
    3.4 病例排除标准
    3.5 临床治疗方案
        3.5.1 基础治疗
        3.5.2 分组治疗
    3.6 观察指标
        3.6.1 一般资料观察
        3.6.2 疗效性指标
        3.6.3 安全性指标
    3.7 疗效评价
        3.7.1 糖尿病中高危足跺胶指数、趾胶指数疗效评定方法
        3.7.2 糖尿病中高危足中医临床症状、体征疗效评定方法
        3.7.3 安全性评价标准
    3.8 终止和撤除临床试验的标准
    3.9 统计分析方法
4. 结果
    4.1 中、高危足治疗组跺脓指数、趾肚指数自身前后比较
    4.2 中、高危足对照组踩脓指数、趾脓指数自身前后比较
    4.3 中、高危足两组跺脓指数、趾肚指数治疗疗效组间比较
    4.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高危足中医症状及体征评分比较
    4.5 两组患者糖尿病中、高危足相关症状及体征疗效评价
    4.6 安全性观察
    4.7 病例脱失情况
5. 讨论
    5.1 踝肱指数、趾肱指数的测定
    5.2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5.3 中医对糖尿病中高危组足的认识
        5.3.1 传统认识
        5.3.2 现代认识
    5.4 导师治疗糖尿病中高危足的学术思想
        5.4.1 对糖尿病病因病机认识
        5.4.2 对糖尿病中高危足病因病机认识
        5.4.3 治疗原则的确立
        5.4.4 中医外用泡脚疗法的确立
        5.4.5 治疗
        5.4.5.1 治病求本
        5.4.5.2 急者治标
        5.4.5.3 未病先防,已病防变
        5.4.5.4 处方解
6. 研究结果
7.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典型病例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一
附件二

四、28例外伤后癔病性瘫痪病人的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通咽喷雾剂拆方对吞咽障碍大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李春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2]针刺对持续植物状态患者肠道组学的影响及营养状况观察[D]. 赵娜娜.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3]“通督调神法”电针结合四花穴麦粒灸治疗气郁化火型中风后抑郁[D]. 蔡清旭.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4]电针对SCI大鼠NGF、TrkA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D]. 李建男.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艾灸养生与禁忌的古代文献研究[D]. 马芳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6]放松训练对急性创伤患者心理护理时效性研究[D]. 刘薇. 第三军医大学, 2016(05)
  • [7]仲景论治百合病证的理论研究[D]. 吴惠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0)
  • [8]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急性期大鼠血浆GPⅡb/Ⅲa和GPⅠb含量的影响[D]. 田伟.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1(04)
  • [9]糖尿病(消渴病)临床常见慢性并发症的中医文献研究[D]. 伦中恩.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0(11)
  • [10]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中高危足气阴两虚、瘀血阻滞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晓宏.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9(S1)

标签:;  ;  ;  ;  ;  

28例创伤后癔病性麻痹患者的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