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未来5-15年产业科技规划的思考

安徽省未来5-15年产业科技规划的思考

一、安徽省未来5~15年工业科技规划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金明星[1](2021)在《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路径研究 ——以A镇工业空间为例》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增大、粗放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工业型小城镇往往承担着城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任,而工业文明的进步飞跃与蜕变阵痛往往并存,因此,如何寻求高质量发展路径,复兴工业型小城镇的衰落经济,引导其产业转型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工业型小城镇发展面临的新常态问题。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以及国家退二进三的号召,传统的工业型小城镇由于工业技术含量低、劳动力外流、产品缺乏市场和竞争力、环境污染等原因面临系列发展困境,迫使城镇从增量扩展转向品质内涵提升。大量衰落的工业空间作为工业型小城镇传统产业经济的重要载体空间,存在巨大的再开发潜力,挖潜工业空间的转型利用,对促进工业型小城镇高质量发展、完善城镇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提升空间品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如何通过传统工业产业空间转型使工业型小城镇重新焕发活力,从而实现工业小城镇的转型复兴是本文集中探讨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试图从工业型小城镇的概念及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的内涵出发,明确本研究所界定的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重点为其传统工业空间。在此基础上,以归纳分析总结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工业型小城镇为对象,提炼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特征、转型影响要素,提出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路径,并以我国西部某资源枯竭型城市的A镇为实证对象,为今后我国类似的工业型小城镇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体系完善、工业空间转型以及建设现代高品质的城镇活力空间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首先,根据文献综述,对当前工业型小城镇转型背景及产业空间转型政策进行分析,并且通过对国内外关于传统工业空间的转型相关研究的梳理,探明相关理论研究的欠缺之处,明确本文研究意义,通过挖掘工业小城镇传统工业空间这一潜在的空间资源与城镇经济发力点,为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理论研究及实践提供一定借鉴。其次,基于归纳分析法,以产业转型与空间转型双视角出发,研究当前我国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以及传统工业产业空间的转型模式,总结了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的四个特征:文化空间属性、功能空间属性、生态空间属性、创新空间属性,并提出其转型路径有基于功能演变的工业空间转型、基于产业升级的工业空间转型以及其他工业空间转型,从整体到局部,系统为我国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提供相应参考,推进其继续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贡献。最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A镇产业空间转型路径。探究其历史发展沿革及工业空间特征,剖析其产业发展困境,分析其产业转型方向与空间转型需求,综合上述研究,提出A镇工业空间转型路径:在产业转型上,提出传统产业升级与陶瓷产业植入、完善上下游产业体系,发展工业文化旅游产业,从而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在空间转型上,以文化、功能、生态、创新为驱动,提出工业空间转型路径如转型为文化创意空间、商业商务空间、生态景观空间、绿色产业空间等,构建产城融合的发展格局,推动其转型发展。图[83]表[10]参[80]

王一杰[2](2020)在《基于多目标规划的泗县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文中认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对支撑区域协调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阶段,区域取用水困难、供水水质难以保障等用水问题越发成为阻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对区域水量开展优化调配研究,科学合理配置区域有限水资源,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区域用水冲突问题。基于此,本文以安徽省泗县为研究区,考虑各用水部门和供水水源之间的配水关系,及供需水约束条件,选取经济效益最大、社会缺水量最小和污染物排放量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泗县地区多目标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模型采用NSGA-Ⅲ算法求解,根据生成的Pareto最优解集和多目标规划特点,确定了在不同保证率下,各规划年水资源配置方案。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1)选取2018年为现状年,对现状年泗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评价,调查分析区域多年供需水变化过程,并结合以现状年生活、工业和农业等用水指标进一步说明现状年泗县用水水平。(2)综合分析泗县各规划、成果、公报等资料,在现状年基础上,选取2025年、2030年和2035年为规划年,对规划年经济、农业、人口等发展指标进行预测,采用定额法预测不同规划年需水量。并在现状年供水工程基础上,预测了在不同保证率下,各规划年可供水量。通过对规划年供需平衡分析可知,在保证率为P=50%、P=75%下,规划年区域取用水均可满足,不存在缺水现象;在保证率为P=95%下,区域供需水矛盾冲突,各规划年将出现不同程度缺水现象。(3)确定模型各参数,采用NSGA-Ⅲ算法求解模型,根据生成Pareto最优解集及多目标规划特点,确定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优化配置结果表明:在P=95%保证率下,各规划年总缺水量和缺水率分别为2485万m3、3331万m3、3600万m3和11.6%、14.5%、15.1%。与常规水资源配置方案相比,各规划年P=95%保证率下全县缺水率分别下降了1.0%、2.0%和2.7%。最后,针对规划年不同程度缺水现象,提出了泗县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与对策。

刘明阳[3](2020)在《引江济淮工程通水后安徽省中部地区水资源配置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区域用水受制于水资源短缺的状况长期存在,水资源已然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非传统要素。跨流域调水是现阶段解决我国水资源矛盾最为有效的工程手段,解决好工程实施后外调水与本地水的协调配置问题成为了涉水领域主要的研究方向。引江济淮工程影响下的安徽省中部地区属于典型的外调水与本地水矛盾突出区域,面对城市逐渐挤占农业和生态环境用水的风险,本文以课题组已有的水资源配置模型为基础,针对受水区调水系统与本地水资源系统复杂的工程关系和来水关系、用水单元多样等特点,以地表水厂为纽带,建立水源-水厂-用户(WWU)精细化多水源优化配置模型,力求从技术上将调水工程效益发挥到最大,尽可能保障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进行安徽省中部地区水资源供需研究。通过对区域内水资源总量、利用现状和未来区域发展趋势的定量分析,统计了在规划水平年(2030年、2040年),淠河灌区、淮河、巢湖、引江济淮工程多年平均可供水量分别为29.80亿m3、1.34亿m3、0.51亿m3和3.81亿m3。并以2017年为基准年,根据区域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结合用水定额法,在50%、80%保证率下,预测2030年、2040年总需水量分别为28.59亿m3、35.35亿m3和30.17亿m3、36.92亿m3。(2)构建安徽省中部地区多水源优化配置模型。概化描述区域供水网络和用户单元并绘制水源-水厂和水厂-用户的系统网络图。以课题组已有的水资源配置模型为基础,加入保障淠河灌区农业供水保证率和考虑灌区尾部双水源提水等配置目标和约束条件进一步优化计算流程,进而建立区域水源-水厂-用户精细化模型。该模型以旬为最小时间单位进行运算,通过精细化模拟用户供需水过程,实现了区域内水资源合理化配置。(3)开展水资源配置方案制定与优选。为更好的将引江济淮工程来水调换出现阶段部分用于灌溉的淠河水,使更多的优质淠河水用于下游合肥城市用水,实现“优水优用”。本文结合当地水网特征,适当调整淠河灌区尾部灌溉水源顺序,设置了三种平行水资源配置方案,最终计算出规划水平年可向合肥市新增1.31-2.35亿m3的优质淠水。其中,“引江替瓦”方案替换灌溉面积最大,置换的水量最多,“提瓦替淠”方案除在潜南干渠新修一条明渠外,只是将荒废的补水站重新修复,经济成本较低。本文建议区域未来实行“提瓦替淠”方案,在近期2030年,安徽省中部地区优先建设在潜南干渠中新修明渠这样工程难度较小的工程,以缓解当前缺水问题,到远期2040前再进行补充建设瓦东和瓦西干渠水资源调配工程。

蒋武林[4](2020)在《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态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价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安徽省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各方面的发展状况深深影响着安徽省经济、社会、技术和生态环境的水平。近年来,虽然安徽省经济发展迅猛,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从实际发展状况可以看出,现阶段经济的快速发展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这一繁荣景象的背后,安徽省各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等一系列环境问题,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则是影响这一系列环境问题的主体。本研究通过对文献的梳理,以技术创新理论和生态技术创新效率理论等为基础,以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选取2012年-2018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作为决策单元,通过构建工业生态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Input-BCC模型、Bootstrap-DEA模型和改进型SE-DEA模型从静态角度对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生态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探讨分析安徽省不同地区生态技术创新效率的差异性和演变规律;同时,利用Malmquist指数方法从动态角度分析决策单元生态技术创新效率的动态发展趋势和时空变化特征;最后,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一步分析这些效率值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16个决策单元中,纠偏后的生态效率值表现为皖南>皖北>皖中,技术效率值大于0.9的仅有8个地市工业企业,整个行业的区际效率差距很大,大多数地区的工业企业生态技术创新效率距离生产前沿面仍然有很大一段距离。第二,安徽省地区工业生态技术创新效率纠偏后的均值为0.8650,效率值偏高,但地区差别较大,且与安徽省整体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不是完全一致。第三,安徽省地区16个地市Malmquist指数的平均值为1.009,工业生态技术创新效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的趋势,且各个地区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降低主要是effch指数、techch指数和sech指数的下降所导致的。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并结合安徽省各地级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提出了提高生态技术创新效率的对策建议。

李薪茹[5](2020)在《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文中提出新一轮智能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席卷全球,智能经济、数字经济以及技术经济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基于云计算、区块链以及大数据的人工智能产业在催生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同时,驱动基础产业链条向应用高级链条转变,对传统产业结构引起重大变革,推动社会生产力整体飞速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面对智能产业的新需求,我国高职院校在专业结构调整中开展了系列行动及措施,但为何仍出现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之间适配性不足的问题?那么,我国高职院校对专业结构应如何进行调整?这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职业教育发展中永恒和经典问题。基于此,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以产业需求为背景和前提,探讨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中适配性不足的问题。笔者围绕要研究的问题,进一步细化为若干子问题:(1)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是什么?(2)高职院校开展专业结构调整包括哪几个层面?主要表现形式有几种及具体内容包括什么?(3)高职院校开展专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是什么?(4)如何形成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动态模型及院校规则?行进中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何以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发展和超越?如何实现其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围绕上述问题,基于概念分析和研究设计,解释和剖析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之间的适配关系,在此基础上基于适配理论构建了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研究运用历史文献法、案例研究法以及跨学科研究法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分为总-分-总三个部分,第三章为第一大部分(总),从宏观整体上分析了我国整个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需求之间的适配关系及程度,从高职院校内部、内外部、外部三个层面出发,深入分析“专业-职业岗位群”“专业类-行业”“专业大类-产业”三种适配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适配性不足的根源。第四章到第七章为第二大部分(分),为研究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选取了人工智能(类)专业作为案例,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大数据统计分析等方式,分别从“专业-职业岗位群”“专业类-行业”“专业大类-产业”三个层面探讨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理念、方式及特征。第八章为第三大部分(总),通过深入的案例研究,总结规律性经验及原则,构建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动态模型,以及专业结构调整中应遵循的逻辑、采取的措施。本研究致力于对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行为如何同时产生经济和教育绩效的问题作出解释,推动专业结构调整研究在解决产教适配问题上做出应有的贡献。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整体调整来看,其宏观政策为产业需求发展以及专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系统全面的支持。第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现实之殇的根源是临界的失衡。具体表现在政府、市场及高职院校三个层面。第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行动呈现专业结构调整逐渐趋于理性和客观、专业结构调整正在向中高职衔接与普职融通多轨并行转变以及专业结构调整中采取“非均衡”的调整方式的特征。第四,从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实践动态来看,未来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呈现以下几种趋势和走向,一是学科交叉融合和专业空间的多维拓展将成为今后专业结构调整的主流趋势;二是从产业发展方式来看,继续加强我国高职院校专产学研合作促进知识应用与转化的力度;三是中小城市和职业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在未来几年职业教育将迎来较好的发展趋势。

赖世贤[6](2020)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文中研究说明工业建筑作为中国近代新兴建筑类型及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中国的最初载体之一,承载着当时中国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充当中国近代建筑追赶世界建筑潮流的不自觉历史工具。本文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含括规划选址、大跨技术、标准化、结构发展等内容,分类探讨木材、砖、水泥等材料技术,同时关注工业建筑设计师。研究以调研过程中大量实物例证结合图纸资料、近现代建筑期刊文献及厂史资料进行,比对同时期西方先进技术,重视技术来源与技术真实性问题。研究对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分期方案。第二章以工厂的选址与布局入手,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萌芽阶段工业建筑营建前期技术性问题,选址和布局贯穿工业建筑建设全过程,涉及宏观地区选择、中观地点选择、微观厂址选择及具体厂区布置等层面。第三章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步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动力技术改变引起对于大空间厂房即大跨度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关注西式木屋架。西式木屋架技术在材料和施工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展现出对于力学等结构概念的理解,意味着中国建筑近代转型开始。第四章则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建筑由于大量快速建设带来对于高质量、标准化建材需求等问题。以砖的工业化生产及工业建筑用砖变化,探讨工业化时代下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引进西方建筑材料后的各方面技术发展。第五章则聚焦中国近代工业稳速增长阶段如何解决工业建筑营建所要求的安全舒适、结构持久等问题,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水泥生产技术引入与发展。第六章将专业人才视为技术实施保障予以讨论,关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对工业建筑营建规范化、经验化起关键作用的设计师及代表作品、设计师群体组成等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各时期不同阶段,基于建设目标需求及技术水平不同,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亦不相同。对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而言,部分营建关键技术与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并不逊色,但技术推广和实现受社会环境及观念意识影响甚大;技术要与当地资源、经济及社会体制相适应,社会需求会强有力改变技术的运用及传播;由于材料观念缺失,其在营建过程中重外观轻建造,重模仿轻创造;技术属于文明范畴,由初级走向高级是趋势,中西方建筑技术融合也是趋势。

胡石海[7](2020)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边缘区转型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 ——以当涂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城市在增量发展背景下快速蔓延与扩张,加速了城乡之间的发展矛盾,与新发展理念相违背,亟需控制与转型。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路径,也为城乡关系的变迁指明了方向。而城市边缘区作为城乡要素彼此渗透的区域,在人口与用地、产业与经济、组织与管理等方面呈现出城乡二元特性,已成为当前城镇化进程最活跃、城乡问题较为突出、城市管理较为忽视的重点区域,同时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实践的战略地区,对其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近年来,关于我国城市边缘地区的研究日趋增多,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边缘区空间演变、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大都是在增量发展背景下进行的,对新发展理念下的城市边缘区发展缺乏系统探索;在研究对象方面,多数学者主要集中在有城市战略支撑的产业区和新城区,以典型的大城市边缘区为主,而对于城市化进程活跃、城乡发展问题突出的中小城市边缘区则缺乏相关研究。本文以中小城市边缘区为研究对象,以边缘区转型机制与发展模式为研究重点,探讨了中小城市边缘区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转型发展。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概念界定与理论研究,对城市边缘区与郊区、城乡结合部、城乡交错区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与区分,对与城市边缘区发展相关的基础理论进行了基本阐述,为中小城市边缘区的发展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在总结已有边缘区划分方法的基础上,基于POI数据确定了本文城市边缘区的范围划分方法;第二部分为演化机制与特征问题,重点阐述了我国中小城市边缘区的历史发展和空间演化过程,把边缘区的空间演化分为农耕文明阶段、工业文化阶段和生态文明阶段,从城市内部与外部两个层面揭示了边缘区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总结了中小城市边缘发展的基本特征以及与大城市边缘区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并通过分析现阶段边缘区的发展问题,论证其转型发展的必要性;第三部分为模式创新与路径探索,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从边缘区发展新动力出发,分析了中小城市边缘区转型发展的逻辑关系,并结合城乡发展的新要求与城市边缘区的新内涵,构建了中小城市边缘区的转型发展模式,同时从产业、空间、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了中小城市边缘区的转型发展路径;第四部分为转型实践研究,把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当涂县,结合项目实践成果,对当涂县城市边缘区的空间演化与现状情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判断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当涂城市边缘区的发展新环境和转型新机制,进而提出了当涂城市边缘区转型发展的新模式与新路径。

胡荣平[8](2020)在《工业与居住用地供应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时空分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工业与居住用地作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物质载体,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随着土地资源的日益稀缺,单纯依靠工业与居住用地规模扩张来拉动经济增长已经不可持续,如何合理规划两类用地1供应规模,并在二者供应总规模限定不变的情况下,优化调节两类用地配置比例,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另外,不同城市资源禀赋、产业结构以及发展方式各异,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土地供应政策来支撑城市经济增长。基于以上思考,本文提出3个研究问题:工业与居住用地的供应规模2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如何,二者的影响大小关系如何;工业与居住用地供应比例3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如何;两类用地规模和比例的影响效应是否具有显着的时空差异。为了回答上述三个问题,本文首先梳理了土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相关文献,发现有以下不足:(1)研究问题多集中于建设用地规模对经济增长影响,未有学者从规模和比例两个角度深入探讨工业与居住用地供应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2)研究尺度多集中于省级层面,样本容量无法达到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应用要求,回归结果不够稳健;且无法体现各个城市之间的差异性,结论不够精准细致。(3)在实证模型选用上,多集中于传统回归模型,忽略了空间相关性的影响。(4)对于空间异质性的分析上,多使用分区域横向对比,未有学者选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每一个城市样本进行差异化比较,结果不够精确。有鉴如此,本文选用全国282个地级市2006-2016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工业与居住用地供应规模和比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第一阶段,将工业与居住用地供应规模纳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生产函数)建立传统回归模型,首先在不考虑空间自相关的情况下,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进行估计,分析两类用地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然后对OLS估计残差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若存在显着的空间自相关,则需要采用考虑空间相关性的空间回归模型进行估计,提高回归结果的准确性;最后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规模影响效应的时空差异。第二阶段,将工业与居住用地供应比例纳入CD生产函数建立传统回归模型,首先在不考虑空间自相关的情况下进行OLS估计,考察两类用地比例4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然后对OLS估计残差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若存在显着的空间自相关,则需要采用考虑空间相关性的空间回归模型进行估计;最后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比例影响效应的时空差异。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工业与居住用地供应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显着的空间相关性。(2)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规模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工业用地的促进作用大于居住用地;并且在两类用地总规模限定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工业与居住用地供应比例对中国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3)工业与居住用地供应规模和比例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显着的时空差异。政策启示,(1)未来中国城市经济增长依靠工业与居住用地的扩张不是长远之计,应适当增加资本、劳动力和先进技术的投入,高效集约利用工业和居住用地,控制两类用地的供应总量,盘活存量用地,促进二者优化配置作为目标,提高工业和居住用地的利用效率和使用强度。(2)不但要考虑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还需要考虑生产要素的间接效应,通过劳动力质量提升、扩大资本投入、科技创新、优化两类用地的合理配置等措施来增加生产要素的溢出效应,促进地区和国家整体的经济增长。(3)应当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条件差异,因地制宜做到土地供应政策“对症下药”。

张俊[9](2020)在《安徽省生态安全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障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生态安全是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随着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尤其在逐步融入长三角发展后,安徽省环境资源的瓶颈制约日益凸显,生态安全问题制约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客观定量评价安徽省生态安全,并合理诊断其生态安全障碍因素,对其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论文以安徽省及其各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从PSR(压力-状态-响应)3个方面选取34个指标构建安徽省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TOPSIS模型计算生态安全指数,辅以变异系数、等级动态度模型、协调度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法等,从整体和区域两个层次分析了安徽省2008-2017年生态安全时空格局演变特征,探讨了其生态安全障碍类型和障碍因素时空差异,最后针对性地提出安徽省生态安全提升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生态安全时序演变特征:从安徽全省整体生态安全看,2008-2017年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状态指数以及响应指数总体均呈波动上升趋势,而压力指数总体呈先降后升“V”型微降态势,生态安全等级由临界安全级逐步靠近至较安全级。从安徽省区域生态安全看,2008-2017年各地级市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则呈不同幅度增长,市域间差距趋大,且三大子系统指数波动幅度与趋势差异较大。(2)生态安全空间格局演变特征:从生态安全总系统来看,2008-2017年各地级市生态安全等级主要由临界安全级为主改善为临界安全级和较安全级为主,呈逐步转好趋势;较安全区和安全区由“黄池”两市向江淮中西部和皖南山区扩张,较不安全区呈散点状分布由“铜马淮(南)”三市逐步向淮南一市收缩,临界区呈团块状分布由全省大部地区逐步向皖北地区收缩,总体较安全等级空间变化速度最快。从生态安全子系统来看,2008-2017年各地级市压力指数总体微降,而状态指数、响应指数均总体上升。(3)生态安全子系统间协调度:2008-2017年安徽省生态安全子系统间协调度呈波动上升趋势,表明压力-状态-响应间协调性逐渐趋向平衡,各地级市除马鞍山(-0.58%)外协调度均呈不同幅度增长。(4)整体生态安全障碍因素诊断:2008-2017年安徽省生态安全障碍型始终是经济社会凸出型,环境资源对生态安全制约作用趋于增强,而经济社会对其制约作用趋于变弱。其中旅游业比重、环保投入强度、人均水资源量和科技投入强度等指标对生态安全阻碍较大,且各指标障碍度在不同阶段排序有波动;制约生态安全准则层障碍度序列:响应障碍度>状态障碍度>压力障碍度,其中响应障碍度总体呈下降趋势,状态和压力障碍度总体呈上升趋势。(5)分类型区生态安全障碍因素诊断:2008-2017年各等级区生态安全障碍型除较不安全区为环境资源凸出型,其他等级区均为经济社会凸出型,环境资源对生态安全制约趋于增强,而经济社会对其制约趋于减弱;各等级区指标层障碍因素为旅游业比重、人均水资源量和科技投入强度等,且障碍因素时空差异明显;各等级区压力障碍度除较不安全区外均呈上升趋势,状态障碍度除较安全区外均呈上升趋势,响应障碍度均呈下降趋势,且准则层障碍度时空差异明显。

李毅[10](2020)在《减量规划导向的工业用地效率测度和提升机制研究 ——以长三角区域为例》文中提出工业用地是工业化与城镇化的重要基础,是城市经济社会活动的空间载体。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工业用地等生产要素规模扩张驱动,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与此同时,工业用地闲置、浪费等现象日渐严峻,工业用地低效利用问题逐渐凸显,土地资源紧缺与低效利用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难以持续,建设用地资源紧张对城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约束逐步显现,增量规划逐渐向存量和减量规划转变,在减量规划导向下提高城市工业用地效率势在必行。2019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既符合全球发展大势,也是我国发展的内生需要,对促进长三角地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提升,引领其他城市群区域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意义重大。本文在工业用地减量规划导向下,以长三角区域为例,测算城市工业用地效率水平,研究影响工业用地效率的主要因素,试图为破解减量规划时代工业用地供给趋紧造成的资源约束难题,实现长三角区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考,并为我国其他城市群区域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与启示。本文选择20062015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共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作为样本,从投入、期望产出与非期望产出角度构建工业用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超效率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出各地区工业用地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与总体规模效率。在此基础上,通过工业用地技术效率DEA有效前提下的工业用地投入冗余量剥离出工业用地效率。同时选择Tobit模型对工业用地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并根据回归结果构建工业用地效率提升机制,为减量规划导向下工业用地效率提升提出针对性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一)研究期内各城市工业用地效率明显好转。工业用地效率均值自2006年的0.51上升至2015年的0.61,上升幅度达23.52%。但是工业用地投入冗余情况依然严重,截至2015年仍有近40%的工业用地投入冗余。(二)政府因素、市场因素、区域环境和行业特征均会影响城市工业用地效率提升,具体来说土地市场化水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用地利用强度会对用地效率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而工业行业对外开放度、地区产业结构则对用地效率产生负面影响。为此,应完善工业用地管理,规避地方政府盲目引资竞争;提升土地市场化水平,优化工业用地资源配置;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工业用地利用强度,发挥工业产业集聚效应。(三)实施区域工业用地差别化减量增长策略,提升整体用地效率。减量规划导向下,提高工业用地效率是必然选择;工业用地效率测算结果则为减量规划提供依据和支撑,推动用地效率低的地区落实工业用地减量化,以破解城市土地资源约束难题。

二、安徽省未来5~15年工业科技规划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安徽省未来5~15年工业科技规划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路径研究 ——以A镇工业空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发展理念的转变
        1.1.2 自身因素的驱动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借鉴及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工业型小城镇
        2.1.2 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2.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2.3 理论借鉴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 城市更新理论
        2.3.3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2.3.4 恢复生态学理论
        2.3.5 城市触媒理论
    2.4 研究评述
第三章 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路径研究
    3.1 小城镇产业转型发展历程
        3.1.1 相关政策梳理
        3.1.2 产业转型驱动因素
        3.1.3 产业转型与空间转型联系机制
    3.2 产业空间转型模式研究
        3.2.1 转型为文化创意空间
        3.2.2 转型为商业商务空间
        3.2.3 转型为生态景观空间
        3.2.4 转型为绿色产业空间
    3.3 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路径研究
        3.3.1 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特征
        3.3.2 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影响要素
        3.3.3 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路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证研究—A镇工业空间转型路径研究
    4.1 A镇历史发展沿革及工业空间特征
        4.1.1 A镇概况
        4.1.2 历史发展沿革
        4.1.3 工业空间特征
    4.2 A镇产业转型与空间需求
        4.2.1 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4.2.2 产业转型趋势与条件
        4.2.3 产业空间转型需求
    4.3 A镇工业空间转型原则
        4.3.1 以宏观政策为支撑
        4.3.2 以产业引领为方向
        4.3.3 以空间需求为导向
        4.3.4 以政企协作为保障
    4.4 A镇工业空间转型路径
        4.4.1 产业转型与工业空间转型响应
        4.4.2 基于功能演变的工业空间转型
        4.4.3 基于产业升级的工业空间转型
    4.5 A镇工业空间转型实证
        4.5.1 产业空间结构调整
        4.5.2 工业空间功能演变
        4.5.3 绿色工业空间升级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创新点
    5.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2)基于多目标规划的泗县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气象
        2.1.4 水文地质
        2.1.5 河流水系
        2.1.5.1 河流
        2.1.5.2 湖库
        2.1.6 土壤类型
    2.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2.2.1 人口
        2.2.2 国民经济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水资源量及开发利用状况
    3.1 水资源量
        3.1.1 地表水资源量
        3.1.2 地下水资源量
    3.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3.2.1 供水工程及供水能力
        3.2.2 现状年用水量
        3.2.3 现状年供水量
        3.2.4 开发利用程度
        3.2.5 现状年用水水平及效率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供需水预测
    4.1 需水预测
        4.1.1 需水预测内容
        4.1.2 需水预测方法
        4.1.3 生活需水量预测
        4.1.4 工业需水量预测
        4.1.5 农业需水量预测
        4.1.6 环境需水量预测
        4.1.7 需水总量
        4.1.8 需水结构分析
    4.2 供水预测
        4.2.1 地表水源可供水量
        4.2.2 地下水源可供水量
        4.2.3 中水回用可供水量
        4.2.4 可供水总量
    4.3 规划年供需平衡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多目标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构建及求解
    5.1 多目标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简介
        5.1.1 多目标规划法
        5.1.2 水资源配置理论
        5.1.3 多目标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5.2 多目标水资源优化配置原则
        5.2.1 可持续发展原则
        5.2.2 公平公正原则
        5.2.3 有效保护原则
    5.3 多目标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构建
        5.3.1 目标函数
        5.3.2 约束条件
        5.3.3 多目标水资源优化配置总体模型
    5.4 多目标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求解
        5.4.1 模型参数确定
        5.4.2 NSGA-Ⅲ算法原理
        5.4.3 模型运行结果
        5.4.4 优化配置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3)引江济淮工程通水后安徽省中部地区水资源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进展
        1.2.1 基本概念与内涵辨析
        1.2.2 国内外文献可视化分析
        1.2.3 跨流域调水工程水资源配置研究进展
        1.2.4 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1.3 主要研究内容以及论文结构
2 研究区域概况、研究方法
    2.1 自然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水文气象
        2.1.3 河流水系
        2.1.4 水资源总量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人口及城镇化水平
        2.2.2 国民经济发展水平
        2.2.3 农业发展指标水平
    2.3 调水工程概况
    2.4 研究方法
        2.4.1 需水预测方法
        2.4.2 安徽省多水源优化配置模型
3 区域水资源供需结构分析
    3.1 供水分析
        3.1.1 水资源利用现状
        3.1.2 未来可供水量
    3.2 需水分析
        3.2.1 现状年需水统计分析
        3.2.2 规划年需水预测
        3.2.3 区域总需水预测
    3.3 小结
4 区域多水源优化配置模型
    4.1 水资源优化配置原则
    4.2 模型构建
        4.2.1 供水网络拓扑结构
        4.2.2 配置目标
        4.2.3 约束条件
        4.2.4 计算流程
    4.3 小结
5 区域多水源优化配置结果与分析
    5.1 拟定配置情景
    5.2 结果分析
        5.2.1 引江替瓦
        5.2.2 引江替潜
        5.2.3 提瓦替淠
    5.3 方案评估
    5.4 对策与建议
    5.5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6.3 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4)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态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界定
        2.1.2 技术创新及其相关理论发展
        2.1.3 生态技术创新及其相关理论发展
        2.1.4 生态技术创新效率及其相关理论基础
    2.2 生态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研究
        2.2.1 生态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的选取
        2.2.2 生态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方法的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生态技术创新效率测度模型与指标体系构建
    3.1 生态技术创新效率测度模型的构建
        3.1.1 改进型超效率DEA模型
        3.1.2 Malmquist指数方法
        3.1.3 灰色关联度分析
    3.2 生态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3.2.2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测度说明
    3.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3.3.1 样本选择
        3.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态技术创新的现状分析
    4.1 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态技术创新的基础条件
    4.2 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态技术创新投入现状
    4.3 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态技术创新产出现状
    4.4 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态技术创新环境产出现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态技术创新效率分析
    5.1 数据基础分析
        5.1.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1.2 Pearson相关分析
        5.1.3 单样本T检验分析
    5.2 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生态技术创新效率静态测算
        5.2.1 工业企业生态技术创新效率纠偏前后对比
        5.2.2 改进型SE-DEA模型效率测算与分析
    5.3 安徽省工业生态技术创新动态效率评价
    5.4 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生态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问题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问题提出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高职院校
        二、专业结构调整
        三、产业需求
        四、人工智能(类)专业
    第三节 已有研究梳理与述评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述评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一、研究意义
        二、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图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第一节 适配理论
        一、适配理论的缘起
        二、适配理论模型的构建
    第二节 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理论的学理分析
        一、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理论的学理引入
        二、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层次分析
    第三节 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框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现实审思
    第一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的调整
        一、我国职业岗位群变化分析
        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的调整
        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与职业岗位群适配性分析
    第二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类的调整
        一、我国行业分布变化分析
        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类的调整
        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类与行业需求适配性分析
    第三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大类的调整
        一、我国三次产业规模发展的变化
        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大类的调整
        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大类与三次产业需求适配性分析
    第四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现实之殇
        一、专业结构调整与市场需求脱节、对口率不髙
        二、专业结构调整机制不健全,盲目跟风缺乏品牌特色
        三、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宏观有序与局部失序
    第五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现实之殇的根源探寻
        一、专业结构调整中市场临界机制的失衡
        二、专业结构调整中政府临界弹性的失调
        三、专业结构调整中院校临界依赖关系的僭越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案例选取分析——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
    第一节 理论分析及研究框架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
        一、案例研究方法
        二、案例选择
        三、资料收集与研究信效度
    第三节 案例描述
        一、案例背景
        二、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层次分析
    第四节 研究结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
    第一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调整的基本理念
        一、学生职业能力诉求—掌握职业性创新能力
        二、高职院校及教师诉求—学科交叉思维培养“AI+复合型人才”
        三、企业职业能力诉求—高技能型、智慧型人才链的形成
    第二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调整的基本方式
        一、专业规模扩建与控制并行发展,满足市场弹性需求
        二、人工智能专业分布于不同院系,满足职业岗位群差异化需求
        三、拓展“异功同构”与“同功异构”的专业功能,满足消费者偏好转移性需求
    第三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调整的基本特征
        一、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正在向中高职衔接与普职融通多轨并行转变
        二、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逐步趋于理性化和客观化
        三、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逐步从学科交叉融合走向专业空间的多维拓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的调整
    第一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的基本理念
        一、新技术理念驱动AI行业层次结构变革
        二、新就业理念驱动AI行业技术迭代
        三、新职业理念驱动“AI+行业”与“行业+AI”形成涟漪效应
    第二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的基本方式
        一、非替代性选择和扩建人工智能“新兴行业-专业类”
        二、非竞争性补贴和扶持人工智能“潜能行业-专业类”
        三、非均衡性以优带劣方式布局人工智能“优势行业-专业类”
    第三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的基本特征
        一、人工智能专业类布局集中趋势明显,分布于少数专业类别
        二、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更加重视“非协同”模块化发展方式
        三、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多样化模式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的调整
    第一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调整的基本理念
        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业态赋能产业全链条应用场景落地实施
        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政策助力产业技术革命
        三、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指数驱动产业集聚效应最大化
    第二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调整的基本方式
        一、增设人工智能专业大类办学点,扩大产业规模效应
        二、增加人工智能专业大类类别,扩大产业多元效应
        三、布局人工智能专业大类梯形空间,扩大产业联动效应
    第三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调整的基本特征
        一、依靠增设专业大类和专业点数量的方式扩建规模
        二、调整理念逐步从规模效应向层次效应转变
        三、开设院校增量向中小城市和职业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延伸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动态模型构建及对策
    第一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基本原则
        一、调整理念:坚持多学科、多领域“融通、跨界”的原则
        二、调整目标:坚持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原则
        三、调整过程:坚持产业需求与人力资源诉求协同发展的原则
        四、调整行动:坚持政策引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原则
    第二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动态模型构建
    第三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一、设定专业结构调整目标流程
        二、完善专业结构调整外部需求环境调研机制
        三、制定专业结构调整内部要素衔接计划
        四、建立专业结构调整质量评价反馈与诊改体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学科负责人、团队建设人员及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2 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学科负责人、团队建设人员及 、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3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学生版)
附录4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学院版)
附录5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学校版)
附录6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企业版)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6)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2.1 研究对象界定
        1.2.2 时间概念界定
        1.2.3 空间范围说明
    1.3 文献综述及前期分析
        1.3.1 中国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1.3.2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1.3.3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相关研究
        1.3.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相关研究小结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难点
    1.6 论文研究整体框架
第2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厂选址规划与厂区布局的探索
    2.1 技术载体: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的典型性
    2.2 宏观布局:地区选择——初期规划缺位与后期调整乏力
    2.3 中观布局:地点选择——初期运输依赖与后期全面平衡
    2.4 微观布局:厂址选择——初期因地制宜与后期逐步合理
        2.4.1 江南制造局——两次选址失误
        2.4.2 金陵制造局——邻护城河建厂
        2.4.3 福州船政局——风水择地典型
        2.4.4 天津机器局
        2.4.5 广东机器局——近海到近铁路
        2.4.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结合祭祀文化
        2.4.7 吉林机器局——资源优于运输
        2.4.8 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多个方案比较
    2.5 厂区布局:总平面设计——“幼稚时代”的想象与探索
        2.5.1 江南制造局——功能重叠引起流线混乱
        2.5.2 金陵制造局——自由布局适应生产流程
        2.5.3 福州船政局——分区明确兼顾礼制秩序
        2.5.4 天津机器局
        2.5.5 广东机器局——传统合院影响厂区布局
        2.5.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缺乏规划下一事一建设
        2.5.7 吉林机器局——完全独立自主设计
        2.5.8 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比邻建设带来资源共享
    2.6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选址布局及建设特点
        2.6.1 结合传统风俗观念择地因地制宜利用旧有建筑
        2.6.2 有目的规划设计偏少与有控制的建设过程缺乏
        2.6.3 自由生产流线与传统等级秩序制约的平面布局
        2.6.4 功能复合下空间布局及建筑形式的本土化改良
    2.7 国内外工业发展早期工厂规划设计及理论的发展
        2.7.1 国外早期工厂建筑规划选址及设计
        2.7.2 国内近代工厂选址设计理论的发展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西式木屋架技术发展与中西互鉴
    3.1 中西木屋架技术之别及西式木屋架体系传入
        3.1.1 中西技术差异——基于力学原理的形式差异
        3.1.2 知识引介普及——《建筑新法》及书中所载木屋架类型
        3.1.3 名称反应认知——西式木屋架及各构件名称演变
        3.1.4 需求引发变革——工厂建筑西式木屋架应用概况
    3.2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业建筑木屋架技术应用
        3.2.1 洋务运动中的机器局兵工厂
        3.2.2 民族工业发展下的工业建筑
    3.3 构造技术发展与木材使用
        3.3.1 整体性补强与抗震技术构件增加
        3.3.2 木构架之间结合方式与位置选择
        3.3.3 木屋架与墙体及柱子间结合方式
        3.3.4 进口木料与国产木材的使用偏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制砖工业化与工业建筑用砖技术
    4.1 建材生产方式的改变——近代制砖工业技术发展
        4.1.1 传统制砖技术延续
        4.1.2 制砖技术的机械化
        4.1.3 制砖工厂规划建设
    4.2 建材生产变革的深入——产品类型变化与质量标准推行
        4.2.1 产品及原料的多样化
        4.2.2 规格与质量的标准化
    4.3 建材生产变革的影响——制砖技术传播与砖瓦产业勃兴
        4.3.1 制砖技术传播
        4.3.2 制砖工业分布
    4.4 工业建筑用砖技术的改变
        4.4.1 “青”“红”之变——观念改变与技术改变之辩
        4.4.2 砌筑方式——规格统一带来的改变
        4.4.3 粘合材料——对应砌体改变的变化
        4.4.4 特殊构造——回应工业生产的处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水泥引进与工业建筑混凝土应用
    5.1 从落后到超越——中国近代水泥工业发展
        5.1.1 大量建设保障——中国近代水泥产量提升
        5.1.2 窑体技术变革——国际水泥生产技术提升
        5.1.3 后发外生优势——中国近代水泥技术提升
        5.1.4 多样企业类型——中国近代着名水泥企业
        5.1.5 曲折前进及多样技术来源
    5.2 营建技术提升——近代混凝土工业建筑技术应用
        5.2.1 西方近代钢筋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其在工业建筑的应用
        5.2.2 “过渡型”的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引入与应用
        5.2.3 中国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建筑的技术应用
        5.2.4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钢筋混凝土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工业建筑设计专业化
    6.1 西方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
    6.2 从“工匠”到“建筑师”——身份认同与地位转变
        6.2.1 主业之外兼营副业——洋行发展与设计类洋行(机构)产生
        6.2.2 华洋混合来源复杂——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师产生
        6.2.3 工业建筑审批制度——《建筑工厂审核法》颁布
    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机构与设计师
        6.3.1 经验建设与跨界参与——非建筑专业人员的设计
        6.3.2 以施工带入建筑设计——营造厂(施工方)的设计
        6.3.3 执业特点与专业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
    6.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过程特征
        6.4.1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特点
        6.4.2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建筑设计专业化加速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主要成果及结论
        7.1.1 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方案
        7.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探讨
        7.1.3 技术的适应性及技术选择
        7.1.4 营建技术观念及文化抗争
        7.1.5 技术真实性及其重要意义
    7.2 研究创新
        7.2.1 系统梳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建造技术史
        7.2.2 分类研究建筑材料及其生产流程和技术应用
        7.2.3 尝试对技术实现保障的制度和建筑师的研究
    7.3 未竟之处
        7.3.1 和海外的技术关联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7.3.2 和遗产物证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
        7.3.3 研究营建技术发展尚未深入结构力学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A:随文附表
附录B:随文附图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边缘区转型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 ——以当涂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蔓延与扩张:忽视质量的高速度发展
        1.1.2 提质与增效: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1.1.3 控制与转型:迫在眉睫的新发展之路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城市边缘区相关研究
        1.2.2 国内城市边缘区相关研究
        1.2.3 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城市边缘区概念界定与理论研究
    2.1 城市边缘区相关概念界定
        2.1.1 中小城市边缘区
        2.1.2 新型城镇化
        2.1.3 转型发展
    2.2 城市边缘区研究基础理论
        2.2.1 演化机制相关理论
        2.2.2 发展模式相关理论
    2.3 城市边缘区空间范围划分
        2.3.1 数据来源
        2.3.2 划分方法
        2.3.3 范围识别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边缘区演化机制与特征问题
    3.1 城市边缘区空间演化
        3.1.1 古代城市边缘区发展
        3.1.2 近代城市边缘区发展
        3.1.3 现代城市边缘区发展
        3.1.4 边缘区空间演化形式
    3.2 城市边缘区动力机制
        3.2.1 社会与经济发展
        3.2.2 相关政策与规划
        3.2.3 区位与资源条件
        3.2.4 城乡关系的演变
    3.3 城市边缘区发展特征
        3.3.1 城市边缘区基本特征
        3.3.2 中小城市边缘区的特殊性
    3.4 城市边缘区现状问题
        3.4.1 发展理念方面
        3.4.2 产业发展方面
        3.4.3 空间发展方面
        3.4.4 社会发展方面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边缘区转型发展模式创新与路径探索
    4.1 转型发展之理念更新
        4.1.1 新型城镇化内涵
        4.1.2 新型城镇化特征
        4.1.3 新型城镇化要求
    4.2 转型发展之逻辑关系
        4.2.1 转型发展机制
        4.2.2 转型发展趋势
        4.2.3 转型发展逻辑
    4.3 转型发展之模式创新
        4.3.1 模式建构原则
        4.3.2 转型发展模式
        4.3.3 发展模式特点
    4.4 转型发展之路径探索
        4.4.1 产业转型路径
        4.4.2 空间转型路径
        4.4.3 社会转型路径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当涂县城市边缘区转型发展实践研究
    5.1 当涂县城市边缘区空间演化
        5.1.1 边缘区演化过程
        5.1.2 边缘区演化特征
    5.2 当涂县城市边缘区现状解析
        5.2.1 现状空间范围
        5.2.2 现有规划评价
    5.3 当涂县城市边缘区转型机制
        5.3.1 社会经济条件
        5.3.2 政策规划背景
        5.3.3 城乡关系趋势
    5.4 当涂县城市边缘区发展模式
        5.4.1 转变发展思路
        5.4.2 优化发展模式
        5.4.3 提出发展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6.1.1 研究结论
        6.1.2 主要创新点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工业与居住用地供应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时空分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
    1.7 难点
    1.8 拟得出结论
    1.9 论文章节排布
    1.10 数据资料收集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2 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3 土地利用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4 空间回归模型在土地与经济增长问题中的应用
    2.5 综合评述
第3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3.1.1 工业与居住用地供应结构
        3.1.2 经济增长的内涵
    3.2 相关理论的介绍
        3.2.1 土地供给理论
        3.2.2 经济增长理论
    3.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3.1 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3.3.2 工业与居住用地供应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变量设计与模型构建
    4.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4.1.1 样本选择
        4.1.2 数据来源
    4.2 变量设计
        4.2.1 被解释变量
        4.2.2 解释变量
        4.2.3 控制变量
    4.3 描述性统计分析
    4.4 模型理论基础
        4.4.1 CD生产函数模型
        4.4.2 空间回归模型
        4.4.3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4.5 模型构建
        4.5.1 CD生产函数模型
        4.5.2 空间回归模型
        4.5.3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两类用地规模影响效应实证分析
    5.1 传统回归模型实证分析
        5.1.1 面板数据平稳性检验
        5.1.2 模型检验与比选
        5.1.3 实证结果与OLS估计残差空间相关性检验
    5.2 空间回归模型实证分析
        5.2.1 空间权重矩阵设定
        5.2.2 模型检验与比选
        5.2.3 实证结果与分析
    5.3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
        5.3.1 模型检验与比选
        5.3.2 实证估计结果与分析
        5.3.3 规模影响效应时空分异可视化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两类用地比例影响效应实证分析
    6.1 传统回归模型实证分析
        6.1.1 面板数据平稳性检验
        6.1.2 模型检验与比选
        6.1.3 实证结果与OLS估计残差空间相关性检验
    6.2 空间回归模型实证分析
        6.2.1 空间权重矩阵设定
        6.2.2 模型检验与比选
        6.2.3 实证结果与分析
    6.3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
        6.3.1 模型检验与比选
        6.3.2 实证估计结果与分析
        6.3.3 比例影响效应时空分异可视化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安徽省生态安全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障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文献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生态安全
        2.1.2 生态安全评价
    2.2 理论基础
        2.2.1 复杂系统理论
        2.2.2 资源稀缺理论
        2.2.3 协调发展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自然环境概况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1.3 生态环境现状
    3.2 数据来源
第四章 安徽省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指标体系构建模型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指标选取原则
        4.2.2 指标体系构建
        4.2.3 指标体系说明
    4.3 数据处理
        4.3.1 数据标准化
        4.3.2 权重的确定
    4.4 生态安全评价等级划分
第五章 安徽省生态安全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5.1 生态安全评价模型
        5.1.1 改进TOPSIS模型
        5.1.2 变异系数(CV)
        5.1.3 等级动态度模型
        5.1.4 协调度模型
    5.2 生态安全时序演变特征分析
        5.2.1 生态安全总系统时序演变特征
        5.2.2 压力子系统时序演变特征
        5.2.3 状态子系统时序演变特征
        5.2.4 响应子系统时序演变特征
    5.3 生态安全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5.3.1 生态安全总系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5.3.2 压力子系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5.3.3 状态子系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5.3.4 响应子系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5.4 生态安全子系统协调度时空差异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安徽省生态安全障碍因素诊断
    6.1 生态安全障碍度模型
        6.1.1 障碍度模型
        6.1.2 障碍类型划分
    6.2 安徽省整体生态安全障碍因素
        6.2.1 生态安全障碍类型
        6.2.2 指标层障碍因素时序演变
        6.2.3 准则层障碍因素时序演变
    6.3 安徽省分类型区生态安全障碍因素
        6.3.1 生态安全障碍类型
        6.3.2 指标层障碍因素时序演变
        6.3.3 指标层障碍因素空间差异
        6.3.4 准则层障碍因素时序演变
        6.3.5 准则层障碍因素空间差异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安徽省生态安全提升策略
    7.1 生态安全整体提升策略
        7.1.1 生态安全压力子系统
        7.1.2 生态安全状态子系统
        7.1.3 生态安全响应子系统
    7.2 分类型区生态安全提升策略
        7.2.1 省内较不安全区
        7.2.2 省内临界安全区
        7.2.3 省内较安全区
        7.2.4 省内安全区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与特色之处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减量规划导向的工业用地效率测度和提升机制研究 ——以长三角区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工业用地效率研究
        1.2.2 减量规划研究
        1.2.3 小结
    1.3 研究方案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理论基础
        1.4.1 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1.4.2 土地区位理论
        1.4.3 生产要素组合理论
        1.4.4 小结
2 研究方法与案例介绍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工业用地
        2.1.2 效率
        2.1.3 工业用地效率
    2.2 效率评价方法选择
        2.2.1 工业用地特点
        2.2.2 常用效率评价方法
        2.2.3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评价效率的可行性
    2.3 研究区工业用地利用现状
        2.3.1 研究区概况
        2.3.2 研究区工业用地利用现状
3 基于DEA的工业用地效率测度
    3.1 DEA模型构建
        3.1.1 传统DEA模型
        3.1.2 构建适于评价工业用地效率的DEA模型
        3.1.3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评价体系建立原则
        3.2.2 投入指标选择
        3.2.3 产出指标选择
        3.2.4 数据处理与说明
    3.3 区域工业用地效率测算结果
        3.3.1 区域工业用地技术效率值分析
        3.3.2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
        3.3.3 区域工业用地效率分析
4 工业用地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4.1 Tobit回归模型
    4.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4.3 区域工业用地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3.1 模型建立
        4.3.2 回归结果
        4.3.3 影响因素分析
5 工业用地效率提升的机制构建与政策建议
    5.1 工业用地效率提升机制构建
    5.2 工业用地效率提升政策建议
        5.2.1 完善工业用地管理,规避地方政府盲目引资行为
        5.2.2 提升土地市场化水平,优化工业用地资源配置
        5.2.3 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5.2.4 提高工业用地利用强度,发挥工业产业集聚效应
        5.2.5 推动区域工业用地差别化减量增长,提升整体用地效率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主要结论
    6.2 可能的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7 参考文献
8 附录
    8.1 长三角区域各市2006~2015年效率值
    8.2 长三角区域各市2006~2015年投入产出冗余情况
    8.3 长三角区域各市2006~2015年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四、安徽省未来5~15年工业科技规划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路径研究 ——以A镇工业空间为例[D]. 金明星.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2]基于多目标规划的泗县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王一杰.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4)
  • [3]引江济淮工程通水后安徽省中部地区水资源配置研究[D]. 刘明阳.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4]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态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价研究[D]. 蒋武林. 阜阳师范大学, 2020(07)
  • [5]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D]. 李薪茹. 天津大学, 2020(02)
  • [6]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D]. 赖世贤. 天津大学, 2020
  • [7]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边缘区转型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 ——以当涂县为例[D]. 胡石海. 东南大学, 2020(01)
  • [8]工业与居住用地供应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时空分异研究[D]. 胡荣平. 深圳大学, 2020(10)
  • [9]安徽省生态安全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障碍因素研究[D]. 张俊.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10]减量规划导向的工业用地效率测度和提升机制研究 ——以长三角区域为例[D]. 李毅. 浙江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安徽省未来5-15年产业科技规划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