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A电子邮件系统中的邮件识别与封装模块

PDA电子邮件系统中的邮件识别与封装模块

一、PDA电子邮件系统中的邮件识别与封装模块(论文文献综述)

王正[1](2008)在《智能网统一消息系统的设计及其传真模块的设计实现》文中指出统一消息作为一种新兴的电信业务,在国外越来越多的被提及和关注,这一业务在强大的市场推动下,近年来也正在国内普及和推广。本文论述了作者在硕士学位论文工作期间在与深圳某公司合作开发统一消息系统中所做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具体围绕作者参与的统一消息系统的总体设计和WEB传真服务模块的具体设计实现细节来展开。智能网是用于产生和提供电信业务的体系概念。它不是独立存在的网,是叠加在现有程控交换网上的一种网。智能网和程控交换网依靠公共信道信令系统密切联系在一起。在传统程控交换网的基础上,智能网增加了业务模块的功能,从而使得新业务的开发、调试、运营以及管理更加方便快捷。本文详细的介绍了智能网的发展历史,同时以ZXIN10智能网为例介绍了其典型的系统体系结构。统一消息服务(UMS)系统的基本设计思想是基于通信系统里面的两个基本概念:统一消息封装和数据交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统一消息数据封装和基于数据共享技术的消息交换来实现UMS系统的设计思路。同时分析了UMS系统的体系结构,最后按照应用需求给出了UMS系统的一种设计实现方案。接着详细分析了在智能网统一消息系统中WEB传真模块的设计和实现细节。根据系统的功能需求,将其分为了WEB服务器模块、数据库模块、日志模块、传真发送模块、文件格式转换模块、传真接收模块和传真板卡模块。在不能对word这种格式保密的文件进行格式分析的情况下,提出了编写虚拟打印驱动函数的方法来完成对word文件的图像化,并利用驱动程序将待打印的文件图像转存起来,然后将存储起来的图像转换到可传真的Tiff格式,从而实现WEB传真的收发。最后对系统开发中的定时器管理、日志管理、网络数据的获取与分发等实际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安宏伟[2](2008)在《基于Linux-Java的智能手机邮件平台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通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现代科技产品的依赖性逐渐增加。在Internet改变着人类工作生活的同时,移动通信技术在最近的几年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技术领域之一。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功能不断地增强与完善,并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智能手机除了具备手机的通话功能外,还具备了移动电子邮件功能。融合3C功能并集成丰富的应用软件的智能手机必将成为未来手机发展的新方向。因此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邮件平台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主要分析了智能手机Linux操作系统原理,嵌入式Linux的特点以及J2ME在嵌入式Linux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Linux-Java的智能手机邮件系统开发及实现方案。

陈良臣[3](2007)在《嵌入式组件在终端的设计和应用》文中提出本文以设计出一个实用、快速、稳定的符合3G标准的移动终端电子邮件系统为主要应用目标, 总结了当前移动终端电子邮件系统领域的相关技术,重点分析和描述了嵌入式组件技术,详细介绍了基于组件技术的手机电子邮件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 在深入分析和研究嵌入式组件技术,充分研究多种电子邮件客户端系统的基础上,设计和开发了基于组件技术的3G手机电子邮件系统。该产品除了具备同类产品的必备功能外,在提高实用性方面,实现了IMAP4协议,可以使用户方便、快速地接收电子邮件;使用了大量能够提高系统性能的数据处理、缓存等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程序的执行速度和稳定性。研究成果已应用于中兴通讯和中国联通、香港和黄等多家单位合作的3G手机上。

唐际宇[4](2007)在《移动终端邮件收发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当今,全球移动通信产业的突出特点是宽带移动通信技术热点不断,研究和应用十分活跃,第三代移动通信3G格外引人瞩目,成为最大热点。伴随着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电话和短信逐渐成为大家沟通的渠道。电子邮件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通信手段,发展完善,拥有广大的用户群体,能承载文本、音频、视频等各类文件。将电子邮件、移动终端、3G结合起来,使用户能通过电子邮件随意通信,将会给未来移动通信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移动终端中的邮件收发系统是整个移动终端电子邮件系统应用中的关键模块。本文首先介绍了课题来源,分析了电子邮件系统结构,然后对主流移动终端开发平台进行了概述。邮件收发系统的需求分析是整个开发流程的第一步,本文介绍了其中的关键内容,需求分析指导着系统的详细设计以及实现,同时也作为系统验收准则。根据系统需求,本文重点描述了移动终端邮件收发系统的详细设计,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系统相关模块、邮件接收模块、邮件发送模块和邮件封装解析模块。系统相关模块负责与底层操作系统打交道,封装底层接口提供给上层模块使用;邮件接收模块使用POP3协议,选取适当命令,通过与服务器交互接收邮件;邮件发送模块使用SMTP协议,其用户认证中使用了扩展协议中的认证方式,流程与接收模块类似;邮件封装解析模块提取邮件基本模型,用树状结构来表示邮件,提供邮件结构与文本流之间相互转换的功能。最后,本文介绍系统测试相关内容,根据测试结果,对某模块设计缺陷作了优化。

巩建光[5](2006)在《统一消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统一消息系统是我国电信业与传统IT业融合的最佳切入点,是电信增值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电信增值业务从公众娱乐走向实时企业和即时通信的关键桥梁和纽带。 本文首先在资料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统一消息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水平和趋势,并结合用户需求提出了开放式的分层设计原则和实现方案。在进行了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并采用了消息中间件、信息总线、模块化组织结构、XML消息体等新的技术手段,充分保证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 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IP的统一消息解决方案,融合了先进的语音合成和语音识别技术,实现了语音、数据、多媒体信息等全方位服务的综合信息服务。 在对统一消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和网络组织进行详细论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个三层体系结构的统一消息设计方案,包括接入服务、应用服务和后台服务。系统利用XML格式对消息进行包装,充分发挥了XML格式的可扩展性和内容的标准化等优点,可以有效地携带录音、传真图片、邮件附件等多媒体信息。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跨越通信网络、运营商和通信媒体运行,实现了完全开放的体系结构和标准的呼叫控制协议,统一规范了通信协议,实现了“统一号码”。系统整合了网络资源、交换资源、支撑资源(计费、客服)、行业资源、短消息、语音、WAP等电信运营商的所有资源,提供了完备的统计功能,系统经过实际应用证明是可行的,且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曾慧鹏[6](2005)在《基于Web服务的安全电子邮件用户代理》文中认为随着人们在网络上的活动日益增加,电子邮件服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大量的敏感信息要在网络上传播,人们对电子邮件服务的便利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移动终端设备如手机、PDA、PocketPC等也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人们对移动设备上的邮件服务需求在也慢慢呈现出来,因此如何让邮件用户在各种固定或移动环境下收发邮件具有一定意义。 Web服务技术是用来解决异构网络程序之间的交互问题的,它采用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签语言)来保证在不同平台上,不同语言编写的程序之间可以以统一的方式相互调用。基于Web服务的邮件用户代理(MUA)可解决传统邮件传输代理中存在的应用逻辑层功能重复、肥客户、可扩展性差等问题,便于在各种硬件和软件环境包括各种低端信息家电和运算资源有限的网络终端设备(CLDC)上实现瘦客户形式的邮件收发用户界面(UI)。随着Web服务的安全标准WS-Security的推出,Web服务的安全问题将得到逐步解决,本课题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研究了以下内容: 1) 安全电子邮件的基本工作原理和PGP加密算法 2) Web服务及其安全技术在移动用户终端上的应用 3) 基于Web服务的安全邮件MUA的方案设计及其实现 本文首先叙述了选题的背景和研究内容,接着阐述了电子邮件和Web服务的基本原理、协议和与之相关的密码学与安全认证技术,接着重点讨论了基于Web服务的安全邮件用户代理的设计和实现,最后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工作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

钱龙华,吕强,杨季文,钱培德[7](2004)在《一个面向移动计算设备的E-mail接收代理》文中指出移动计算设备如PDA、手机等具有资源少、网络速度慢的特点 ,因而其接收电子邮件的速度较慢。文中提出了采用E mail接收代理来对电子邮件进行预处理的方法 ,首先根据移动计算设备的接收性能 ,设计一套适合于它的最佳接收规则 ,然后利用该规则来对它所需接收的电子邮件进行过滤、转换等操作 ,使得移动设备能够高效、正确地接收。此外 ,E mail接收代理还可以提供诸如认证、防毒、杀毒和翻译等增值服务 ,进一步扩展它的应用范围

钱龙华,吕强,杨季文,钱培德[8](2004)在《一个基于监控程序的PDA电子邮件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低端PDA设备一般没有操作系统,而只有简单的监控程序来管理用户界面和PDA资源,因此在这种PDA设备上无法提供相应的开发平台和开发工具,并且PDA设备本身具有资源较少、速度较慢的特点,从而使得在PDA上开发网络应用软件相当困难。本文介绍了如何针对PDA设备资源有限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的原则和方法,来实现PDA电子邮件系统中所需要的网络协议模块。

杨立[9](2004)在《安全电子邮件系统》文中研究指明从Internet出现以来,电子邮件就是Internet上最重要的服务之一。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如今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信息交流,已经成为人们联系沟通的重要手段,而电子邮件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得到使用者的重视。电子邮件的世界是明信片的世界,就像明信片后面的信息一样,机器与机器之间传输的信息都是公开和可获取的,机器旁的每个人都可以查看上面的内容,并且信件的内容可能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被篡改,不怀好意的人甚至还可以冒充身份发送邮件。考虑到电子邮件所传送信息的敏感性,保证其通信的安全性自然成为人们高度关心的问题。然而平常使用的电子邮件的安全性远远达不到要求,因此如何保障邮件服务的安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实现了一个基于PKI体系的完整的安全电子邮件系统,包括了安全电子邮件服务器MailGod和客户端安全电子邮件收发系统鸡毛信的设计与实现。通过使用安全电子邮件系统,能够比较完善地保证在邮件发送过程中,从服务器到客户机的安全性。具体来说,本文的主要贡献有:提出了一个具有完备的功能特性的安全电子邮件系统。MailGod服务器和鸡毛信客户端提供了从服务器安全到客户端安全的整套解决方案。整个系统在遵从国际标准的同时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MailGod服务器和鸡毛信客户端的体系结构、功能服务均遵从电子邮件的各种相关标准,如SMTP、POP3、MIME等等。就保证安全性而言,两者都严格遵从PKI规范,并且从设计到实现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符合国家安全部门的有关规定。 <WP=3>实现了一个功能强大的安全电子邮件服务器系统。MailGod服务器除了提供通用邮件服务器所具备的各种功能外,还支持安全模块扩展,并提供了方便简洁的服务器配置功能。实现了一个功能强大、方便易用的客户端安全电子邮件收发系统。鸡毛信客户端除了提供通用离线邮件软件所具备的各种功能外,还基于PKI体系提供了电子邮件的数字签名和数据加密服务,并且具有方便、简洁、易用的特点。服务器系统采用了数字水印日志技术。MailGod服务器系统严格记录各种操作日志,并且采用数字水印技术保证日志的权威性、不可否认性和完整性。客户端系统采用了地址簿与证书管理一体化技术。鸡毛信客户端系统将证书管理与地址簿管理合二为一,使得用户不必专门学习密码学的知识,就能够通过熟悉的地址簿对证书进行方便而有效的管理。客户端系统创新了邮件多重加密同时封存/开封技术。鸡毛信可使用多个证书中的公钥对邮件进行嵌套加密,这样当解密邮件时,就要求所有的证书拥有者都同时到场并分别提供各自的数字证书。该技术在一些特殊应用中十分有用,例如在政府采购中,可以保证整个招投标过程的公开性、公平性和公正性。2003年4月,“基于‘龙芯’的多功能安全电子邮件服务器和客户端安全电子邮件收发系统”通过了四川省科技厅专家的鉴定,并得到了很高的评价。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是“国内第一款集成智能安全网关、基于Internet的容灾技术于一体的多功能安全电子邮件系统,属国内首创。该项目成果整体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003年9月,客户端安全电子邮件收发系统中创新的“一种文件多重加密同时封存/开封方法”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发明专利。2003年11月,MailGod服务器和鸡毛信客户端作为“电子政务/商务安全网络平台”其中的关键部分,获得了成都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总之,MailGod服务器和鸡毛信客户端的实现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有<WP=4>效地解决了传统电子邮件存在的若干安全性问题,对保障我国电子邮件通信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郭胜超,吕强,钱培德,杨季文[10](2004)在《一个PDA电子邮件系统网络层协议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介绍了一个在 PDA上实现的电子邮件收发系统 ,重点描述了在硬件资源有限、缺少系统支持的 PDA平台上 ,如何合理、有效地简化网络层协议规范 ,并给出了实现这种支持电子邮件收发应用的主机网络层协议的思路和要点

二、PDA电子邮件系统中的邮件识别与封装模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DA电子邮件系统中的邮件识别与封装模块(论文提纲范文)

(1)智能网统一消息系统的设计及其传真模块的设计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项目背景
    1.2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项目任务
    1.4 内容组织
第二章 智能网
    2.1 智能网产生背景
    2.2 智能网的概念及目标
    2.3 智能网的演变及发展
    2.4 智能网有待研究的课题
    2.5 ZXIN10 智能网系统
        2.5.1 ZXIN10 智能网体系结构
        2.5.2 ZXIN10 智能网功能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智能网统一消息系统的分析
    3.1 统一消息的市场潜力
    3.2 统一消息系统常见的服务
    3.3 统一消息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
        3.3.1 关键的语音技术
        3.3.2 基于IP 技术
    3.4 基于智能网实现统一消息系统
        3.4.1 设计思想
        3.4.2 智能网环境下的统一消息系统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智能网统一消息系统的总体设计
    4.1 设计原理
        4.1.1 多业务类型适配技术
        4.1.2 数据存储与交换
    4.2 系统结构
        4.2.1 逻辑结构
        4.2.2 网络结构
        4.2.3 层次结构
    4.3 系统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传真服务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1 WEB 传真概述
    5.2 WEB 传真基本原理
    5.3 WEB 传真基本流程
    5.4 WEB 传真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4.1 WEB 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
        5.4.2 收发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4.3 文件格式转换模块
        5.4.3.1 虚拟驱动程序基本概念
        5.4.3.2 虚拟驱动打印程序设计思想
        5.4.3.3 虚拟驱动打印程序的实现
        5.4.3.4 图像格式转换
        5.4.3.5 驱动程序对外接口
        5.4.4 公共问题讨论
        5.4.4.1 定时器管理与握手机制
        5.4.4.2 日志管理
        5.4.4.3 网络数据的获取与分发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2)基于Linux-Java的智能手机邮件平台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智能手机软件发展现状
        1.2.2 国外情况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智能手机与邮件系统简介
    2.1 智能手机概述
        2.1.1 智能手机主要功能特点
        2.1.2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概述
        2.1.3 Linux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发展前景
    2.2 J2ME 软件平台移动开发基础
        2.2.1 Java 的历史
        2.2.2 J2ME 在Java 体系中的地位
        2.2.3 J2ME 技术框架
        2.2.4 J2ME 的平台无关性
        2.2.5 J2ME 应用配置
    2.3 电子邮件系统体系结构
        2.3.1 电子邮件的发展过程
        2.3.2 邮件系统的体系结构
第三章 实时嵌入式Linux研究
    3.1 Linux 系统的优势
        3.1.1 Linux 系统现状
        3.1.2 Linux 的Unix 特征
        3.1.3 Linux 的新特点
        3.1.4 Linux 的架构
    3.2 Linux 内核
        3.2.1 Linux 内核结构
        3.2.2 嵌入式Linux 内核配置
        3.2.3 Linux 内核分析
        3.2.4 Linux 内核源程序
    3.3 嵌入式 Linux
        3.3.1 嵌入式处理器应用
        3.3.2 实时的Linux 探索
        3.3.3 Linux 的网络功能
        3.3.4 嵌入式Linux 窗口系统
第四章 智能手机邮件系统设计
    4.1 J2ME 邮件收发系统概述
        4.1.1 技术背景
        4.1.2 电子邮件程序设计
    4.2 结构设计
        4.2.1 原理图
        4.2.2 详细设计及工作流程
    4.3 模块设计
        4.3.1 发送方客户端模块
        4.3.2 发送方邮件服务器模块
        4.3.3 接收方客户端
        4.3.4 接收方邮件服务器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总结
    5.2 论文待改进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3)嵌入式组件在终端的设计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课题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
第二章 组件技术与电子邮件协议
    2.1 通用组件模型的介绍
    2.2 组件组合与组件复用
    2.3 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
    2.4 电子邮件的基本协议
第三章 电子邮件系统的需求分析
    3.1 系统概述
    3.2 可配置项
    3.3 系统具体需求
        3.3.1 系统功能需求
        3.3.2 系统性能需求
        3.3.3 质量属性需求
第四章 基于组件的邮件系统设计
    4.1 系统总体构架
        4.1.1 终端平台软件构架
        4.1.2 邮件系统软件构架
    4.2 邮件接收发送组件的设计
        4.2.1 邮件接收的设计
        4.2.2 邮件发送的设计
    4.3 邮件封装解析组件的设计
        4.3.1 邮件封装的设计
        4.3.2 邮件解析的设计
第五章 基于组件的邮件系统实现
    5.1 邮件接收模块组件的实现
        5.1.1 公共数据结构
        5.1.2 公共数据结构流程
        5.1.3 接口函数
    5.2 邮件发送模块组件的实现
        5.2.1 公共数据结构
        5.2.2 公共数据结构流程
        5.2.3 接口函数
    5.3 邮件封装解析组件的实现
        5.3.1 公共数据结构
        5.3.2 公共数据结构流程
        5.3.3 接口函数
第六章 邮件系统测试及性能评价
    6.1 软件系统测试
        6.1.1 测试环境
        6.1.2 测试过程
        6.1.3 测试结果
    6.2 软件系统优化
    6.3 软件系统的优点和不足
    6.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第七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4)移动终端邮件收发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1.2 电子邮件系统概述
    1.3 移动终端平台概述
        1.3.1 移动终端操作系统
        1.3.2 移动终端开发平台
    1.4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及其应用现状
        1.4.1 PC邮件客户端
        1.4.2 移动终端邮件客户端
    1.5 课题工作安排
    1.6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系统需求分析
    2.1 缩略语
    2.2 系统概述
        2.2.1 背景
        2.2.2 功能概述
        2.2.3 运行环境
        2.2.4 用户类型及其要求
    2.3 OTAP的配置项
    2.4 FLEXFILE的配置项
    2.5 具体需求
        2.5.1 功能需求
        2.5.2 性能需求
        2.5.3 质量属性需求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移动终端邮件收发的详细设计
    3.1 整体构架
        3.1.1 移动终端平台软件构架
        3.1.2 电子邮件系统构架
    3.2 系统相关模块的设计
        3.2.1 网络接口的封装
        3.2.2 其他API的封装
    3.3 邮件接收模块的设计
        3.3.1 邮件接收协议分析
        3.3.2 邮件接收协议命令集
        3.3.3 用户认证的设计
        3.3.4 接收新邮件流程的设计
        3.3.5 删除邮件流程的设计
    3.4 邮件发送模块的设计
        3.4.1 邮件发送协议命令集
        3.4.2 用户认证的设计
        3.4.3 发送邮件流程的设计
    3.5 邮件封装解析模块的设计
        3.5.1 MIME邮件概述
        3.5.2 邮件格式
        3.5.3 邮件封装的设计
        3.5.4 邮件解析的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移动终端邮件收发系统的实现
    4.1 邮件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的实现
        4.1.1 公共数据结构
        4.1.2 流程
        4.1.3 接口函数
    4.2 邮件封装解析模块的实现
        4.2.1 公共数据结构
        4.2.2 接口函数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移动终端邮件收发系统的测试和优化
    5.1 系统测试
        5.1.1 测试环境
        5.1.2 测试项目
        5.1.3 测试流程
        5.1.4 测试结果
    5.2 系统优化
        5.2.1 提出问题
        5.2.2 分析原因
        5.2.3 解决问题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统一消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项目背景
    1.2 国内外水平及发展趋势
    1.3 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统一消息系统体系结构
    2.1 统一消息系统结构
    2.2 统一消息系统的软硬件平台
        2.2.1 硬件设备
        2.2.2 网络设备
        2.2.3 系统软件
        2.2.4 应用软件
    2.3 统一消息系统的设计准则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统一消息系统的设计
    3.1 系统框架设计
    3.2 电信接入层
        3.2.1 语音及传真接入
        3.2.2 WEB接入
        3.2.3 短消息接入
        3.2.4 WAP和CDMA/GPRS接入
    3.3 业务交换层
    3.4 业务服务层
    3.5 数据库设计
    3.6 统一消息系统接口规范定义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统一消息系统的关键技术实现
    4.1 信息交换技术
    4.2 基于IP技术
    4.3 语音合成技术
    4.4 语音识别技术
    4.5 CTI模块应用示例
        4.5.1 功能
        4.5.2 流程描述
        4.5.3 接口代码实现
        4.5.4 统一消息范例
    4.6 消息输出规则
    4.7 工作流程示意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统一消息系统提供的基本应用
    5.1 访问UMS
    5.2 统一消息系统语音服务
    5.3 统一消息系统语音电话簿
    5.4 统一消息系统WEB服务
    5.5 统一消息系统邮件服务
    5.6 统一消息系统企业虚拟总机
    5.7 统一消息系统语音门户
    5.8 统一消息系统典型案例—联通及时语即时消息系统
    5.9 与其他服务集成
    5.10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基于Web服务的安全电子邮件用户代理(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传统邮件系统 MUA
    1.3 WEB服务的发展概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安全电子邮件系统原理与相关协议
    2.1 电子邮件的系统组成
    2.2 电子邮件基本工作原理
    2.3 电子邮件基本协议
    2.4 密码体制和安全模型
        2.4.1 对称密码体制
        2.4.2 非对称密码体制
        2.4.3 单向密码体制
        2.4.4 数字签名
        2.4.5 数字证书
        2.4.6 通用加密模型
    2.5 电子邮件安全
        2.5.1 安全邮件特征
        2.5.2 安全邮件相关协议
        2.5.3 PGP加密技术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WEB服务的安全邮件 MUA方案设计
    3.1 WEB服务技术
        3.1.1 WEB服务的概念
        3.1.2 WEB服务的体系结构
        3.1.3 WEB服务协议栈
        3.1.4 WEB服务相关协议和标准
        3.1.5 基于WEB服务方案的优势
        3.1.6 WEB服务安全
    3.2 基于WEB服务的安全邮件 MUA方案设计
        3.2.1 基于 WEB服务的 MUA模型
        3.2.2 系统安全设计
        3.2.3 整体设计方案
    3.3 新方案的关键技术
        3.3.1 邮件的封装与发送
        3.3.2 PGP保密模块
        3.3.3 消息处理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WEB服务的安全邮件 MUA的编程实现
    4.1 开发工具和环境
    4.2 总体设计
    4.3 服务端设计
        4.3.1 邮件的封装发送与接收解析
        4.3.2 PGP保密模块
        4.3.3 WEB服务开发和部署
        4.3.4 消息处理器
    4.4 客户端设计(移动终端版)
        4.4.1 UI用户界面
        4.4.2 调用WEB服务
        4.4.3 消息处理器
    4.5 密钥和证书的生成
    4.6 邮件收发界面
        4.6.1 移动终端发送界面
        4.6.2 移动终端接收界面
        4.6.3 其他客户端收发界面
    4.7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一个面向移动计算设备的E-mail接收代理(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E-mail接收代理的系统结构
2 E-mail接收代理的设计与实现
    2.1 用户认证和用户配置数据库
    2.2 规则数据库的表示
    2.3 邮件的过滤与转换
    2.4 接收代理模块之间的通信机制
3 性能测试
4 结束语

(8)一个基于监控程序的PDA电子邮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PDA电子邮件系统的设计
    2.1 原型PDA简介
    2.2 PDA电子邮件系统的结构
    2.3 层次间的调用机制
    2.4 PDA电子邮件系统的设计原则
3 PDA电子邮件系统的实现要点
    3.1 MAIL层
    3.2 MESSAGE层
    3.3 TCP层
    3.4 IP层
    3.5 PPP层
4 结论

(9)安全电子邮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电子邮件简史
    1.2 电子邮件的安全性问题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1.4 本文工作
    1.5 小结
2 电子邮件系统
    2.1 系统组成与工作模式
    2.2 相关协议与标准
        2.2.1 SMTP
        2.2.1.1 概述
        2.2.1.2 模型
        2.2.1.3 过程
        2.2.1.4 命令
        2.2.1.5 响应
        2.2.1.6 应答序列
        2.2.1.7 状态图
        2.2.1.8 实现
        2.2.1.9 示例
        2.2.2 POP3
        2.2.2.1 概述
        2.2.2.2 基本操作
        2.2.2.3 确认状态
        2.2.2.4 操作状态
        2.2.2.5 更新状态
        2.2.2.6 可选命令
        2.2.2.7 示例
        2.2.3 IMAP4
        2.2.4 RFC822
        2.2.5 MIME
        2.2.5.1 概述
        2.2.5.2 消息报头字段
        2.2.5.3 顶层媒体类型
        2.2.5.4 离散媒体类型值
        2.2.5.5 组合媒体类型值
        2.2.5.6 编码转换方法
        2.2.5.7 示例
        2.2.6 HTTP和HTML简介
    2.3 安全需求
    2.4 小结
3 电子邮件安全性分析
    3.1 电子邮件系统面临的攻击
        3.1.1 邮件窃听
        3.1.2 假冒身份
        3.1.3 邮件病毒和木马
        3.1.4 邮件炸弹和垃圾邮件
        3.1.5 拒绝服务攻击
    3.2 主要协议的安全性分析
        3.2.1 SMTP协议分析
        3.2.2 POP3协议分析
    3.3 小结
4 电子邮件系统安全策略
    4.1 应用层安全
    4.2 传输层安全
    4.3 网络层安全
    4.4 数据链路层安全
    4.5 电子邮件安全服务
        4.5.1 机密性
        4.5.2 身份鉴别
        4.5.3 完整性
        4.5.4 不可否认性
    4.6 电子邮件安全策略
        4.6.1 端到端的应用层安全
        4.6.2 点到点的传输安全
        4.6.2.1 TLS安全协议
        4.6.2.2 SASL框架
        4.6.2.3 SSH安全协议
        4.6.3 电子邮件相关协议的安全扩展
        4.6.3.1 IMAP扩展
        4.6.3.2 SMTP扩展
        4.6.3.3 POP3扩展
    4.7 小结
5 电子邮件安全技术和协议
    5.1 密码学基本概念
        5.1.1 对称密码技术
        5.1.1.1 DES算法
        5.1.1.2 三重DES算法
        5.1.1.3 RC2、RC4和RC5算法
        5.1.1.4 IDEA算法
        5.1.1.5 优点和缺点
        5.1.2 非对称密码技术
        5.1.2.1 RSA公钥密码算法
        5.1.2.2 优点和缺点
        5.1.3 数字信封
        5.1.4 数据摘要
        5.1.5 数字签名
        5.1.6 双重数字签名
    5.2 PKI体系简介
        5.2.1 PKI概念
        5.2.2 PKI组成
        5.2.3 PKI功能
        5.2.4 PKI服务
        5.2.4.1 核心服务
        5.2.4.2 附加服务
        5.2.5 PKI信任模型
        5.2.5.1 严格层次结构模型
        5.2.5.2 分布式结构模型
        5.2.5.3 以用户为中心的模型
    5.3 认证中心简介
        5.3.1 CA概念
        5.3.2 CA功能
        5.3.3 数字证书
        5.3.3.1 X.509证书
        5.3.3.2 PKCS12证书
        5.3.3.3 SPKI证书
        5.3.3.4 PGP证书
        5.3.3.5 属性证书
        5.3.3.6 SET证书
        5.3.4 证书撤销列表
        5.3.4.1 结构
        5.3.4.2 发布方式
    5.3 SSL简介
        5.3.1 概述
        5.3.2 SSL协议
        5.3.2.1 记录层协议
        5.3.2.2 握手协议
        5.3.3 SSL安全性
    5.4 安全电子邮件协议
        5.4.1 PEM
        5.4.2 PGP
        5.4.2.1 安全服务
        5.4.2.2 MIME安全性
        5.4.3 S/MIME
        5.4.3.1 安全服务
        5.4.3.2 S/MIME消息
        5.4.4 MOSS
        5.4.4.1 安全服务
        5.4.4.2 MOSS消息
        5.4.4.3 密钥管理
    5.5 小结
6 安全电子邮件系统设计和实现
    6.1 客户端安全设计和实现
        6.1.1 框架结构
        6.1.2 邮件签名
        6.1.3 邮件加密
        6.1.4 邮件解密
        6.1.5 邮件验证
        6.1.6 鸡毛信的设计和实现
        6.1.6.1 简介
        6.1.6.2 总体结构
        6.1.6.3 证书管理
        6.1.6.4 地址簿
        6.1.6.5 发送邮件
        6.1.6.6 接收邮件
    6.2 服务器安全设计和实现
        6.2.1 服务器的攻击防范
        6.2.2 服务器能力
        6.2.2.1 系统服务能力
        6.2.2.2 安全防护能力
        6.2.3 MailGod服务器的设计和实现
        6.2.3.1 简介
        6.2.3.2 总体结构
        6.2.3.3 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6.3 小结
7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研究生阶段科研经历
附录2 作者研究生阶段论文发表情况
独创性声明
致 谢

四、PDA电子邮件系统中的邮件识别与封装模块(论文参考文献)

  • [1]智能网统一消息系统的设计及其传真模块的设计实现[D]. 王正. 电子科技大学, 2008(04)
  • [2]基于Linux-Java的智能手机邮件平台研究与开发[D]. 安宏伟. 长春理工大学, 2008(03)
  • [3]嵌入式组件在终端的设计和应用[D]. 陈良臣.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7(02)
  • [4]移动终端邮件收发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唐际宇.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04)
  • [5]统一消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巩建光.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12)
  • [6]基于Web服务的安全电子邮件用户代理[D]. 曾慧鹏. 西南交通大学, 2005(06)
  • [7]一个面向移动计算设备的E-mail接收代理[J]. 钱龙华,吕强,杨季文,钱培德. 计算机应用, 2004(07)
  • [8]一个基于监控程序的PDA电子邮件系统[J]. 钱龙华,吕强,杨季文,钱培德.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04(06)
  • [9]安全电子邮件系统[D]. 杨立. 四川大学, 2004(01)
  • [10]一个PDA电子邮件系统网络层协议的设计与实现[J]. 郭胜超,吕强,钱培德,杨季文.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04(04)

标签:;  ;  ;  ;  ;  

PDA电子邮件系统中的邮件识别与封装模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