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中国企业的两个问题——形成、发展因素和企业类型

围绕中国企业的两个问题——形成、发展因素和企业类型

一、围绕华人企业的两个问题——其形成、发展的因素与企业类型(论文文献综述)

赖晓敏[1](2021)在《中国农业专利的数量、质量与经济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技兴农战略下,中国农业专利事业发展迅速,但发展过程中的研发不平衡与转化不充分问题愈发突显。得益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发展,中国农业专利规模持续扩大,新增专利数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且增速不断加快,后发优势明显,在特定技术领域实现由“跟跑”向“并跑”甚至是“领跑”的跨越。与此同时,专利发展过程中显现出研发不平衡、转化不充分问题,前者主要表现为农业专利在数量布局、质量层次和研发主体结构上存在失衡现象,后者主要表现为农业专利的加速扩张与农业经济的增速放缓不相适应,二者的脱钩反映出农业专利的质量不高与应用转化不足。对此,围绕如何量化并解释中国农业专利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研究依次从专利数量、专利质量和专利经济效果三方面入手,综合利用专利文献计量、空间计量经济学、二元选择模型和机器学习等方法,在量化把握农业专利数量与质量水平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中国农业专利产出数量水平的均衡收敛机制,农业专利质量水平的长期优化机制,以及农业专利推动产业经济发展的转化扩散机制,并据此提出推动中国农业高质量专利研发与转化的政策建议。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包括:(1)中国来源和受理的农业专利规模整体不断扩大,1985-2019年中国来源和受理的累计农业发明申请、发明授权和实用新型数分别居世界第一、第二和第一;中国农业专利多布局在以植物栽培、农药、饲料、养殖管理和肥料等小类为主的农业生产领域和以食品饮料加工处理小类为主的食品加工领域;首要应用行业是以农业生产专用设备制造、农业中间品制造和农产品加工等为主的制造业,其次是以各种农作物种植栽培为主的农林牧渔业;企业和科研机构是研发主力,个体占比趋于下降。整体上,专利数量和申请人规模在1985-1995年技术引进期较小,此后进入技术发展期,并在2008-2019年技术发展期第二阶段加速增长;不同技术领域和研发主体的技术生命周期演进存在一定差异。(2)中国农业专利呈现自东向西递减分布,数量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华东区、华北区、东北区、中南区、西北区和西南区,且各区域研发主体结构不同;数量水平的省域分布高度失衡,失衡主要由区域间差异引起,区域内相对均衡;数量水平分布具有负空间自相关性,省域分布以低高聚类为主,其次是高低聚类。发明申请和实用新型水平的省域分布呈绝对β收敛,且在技术相似和产业相似两种关联矩阵下的收敛速度快于反距离和邻接关系两种地理矩阵,而科研机构和企业三类专利水平均呈绝对β收敛,个人则仅发明授权和实用新型水平收敛;引入控制变量后,全样本和各主体的三类专利水平仍呈现条件β收敛,其中技术市场发育对各专利水平增速均有促进效果。(3)中国农业专利质量水平符合技术生命周期演化特点,在1996年进入技术发展期之后质量水平被稀释下降,质量综合指数由期初的0.70降至期末的0.40,质量的子维度技术通用性、技术创新性、法律价值和经济价值也在发展期有所下降;空间分布上,技术创新性、法律价值和经济价值呈现东高西低特点,三者分布在前期呈现一定的空间失衡,而技术通用性和综合质量水平始终较为均衡。专利规模扩张也带来泡沫专利规模的上升,累计泡沫23,135件,整体泡沫化程度为11.70%,泡沫规模在2008-2019年呈加速上升趋势,但泡沫化程度略有下降;泡沫专利空间格局与农业专利总量格局一致,即东多西少,省域分布由失衡转为均衡,但本土专利的泡沫化程度远高于境外来源专利。无论是Logit、Probit和异方差Probit模型,还是随机森林和BP神经网络算法,各方法对非泡沫专利的预测精度均趋于100.00%,但在泡沫专利的预测上,仅随机森林算法在训练样本内有99.24%的预测精度,其余方法均有明显第一类错误。(4)静态空间杜宾模型表明,中国农业专利质量及其构成受本地和相关地区农业研发要素投入、研发主体发育和创新外部环境三方面因素影响,其中研发人员投入在关联矩阵下对专利技术创新性和法律经济的间接效应为负,经费投入对技术通用性和法律价值的直接效应为正,对技术价值、法律价值和整体质量的间接效应均为负;科研机构发育对技术创新性具有正向间接效应,企业发育在地理矩阵下对法律价值和整体质量的间接效应为正,在关联矩阵下对法律价值的间接效应为负;基础研究在地理矩阵下对技术通用性、法律价值和综合质量的各效应均为负,技术市场对技术通用性、法律价值和综合质量的各效应均为正,科技转化服务对法律价值和综合质量的直接效应为负,对临近地区技术创新性的间接效应为正,信息化在地理矩阵下对技术通用性和法律价值的间接效应为负,但对经济价值为正。动态空间杜宾模型表明专利的技术通用性和法律价值具有累积性,受经济价值影响,综合质量在地理矩阵下具有累积效应,在关联矩阵下具有收敛性;动态模型中上述长期边际效应依旧成立,并进一步证实长期与短期效应的作用方向多相反。(5)以种植业为例,各空间模型中农业有效专利对农业经济产出的回归系数均显着为正,并大于普通面板模型结果,表明农业专利同时存在地理临近和技术供需联系两种扩散渠道;反距离矩阵、邻接关系矩阵、技术相似矩阵和产业相似矩阵四种空间权重下,专利对农业经济产出的总贡献分别为12.30%、12.72%、13.41%和13.16%,贡献率仅次于化肥(50.00%左右)和劳动(20.00%左右)投入,与机械投入(10.00%左右)相近;专利对农业经济的总贡献效应以本地直接效应为主,四种矩阵下的直接效应分别为11.97%、16.07%、18.29%和14.36%,而间接效应分别为0.33%、-3.35%、-4.88%和-1.21%,这种差异化的间接效应表明专利的空间溢出包含由技术扩散产生的正向辐射增益效应和农业物候相似凸显的专利权负向排他效应两部分。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有三个方面:(1)拓展并验证了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空间关联。在探讨农业科技研发绩效和经济贡献过程中,不仅考虑了反距离矩阵和邻接关系矩阵刻画的常见地理溢出效应,还基于夹角余弦定理拓展并检验了技术和产业结构相似地区间的技术供需关联溢出效应。(2)基于专利视角测度农业技术创新的经济效果。相比以往研究采用的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变量,专利作为应用研究的直接成果,避免了兼顾基础研究的政府经费投入会夸大实际技术研发支出,并能全面涵盖科研机构、企业和个人等各类技术研发主体。(3)探索了农业专利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综合技术价值、法律价值和经济价值三个维度构建质量评价体系,系统量化了中国农业专利质量现状格局,并讨论了研发要素投入、科研主体发育和创新外部环境三方面因素对综合质量及其子维度构成的影响。

刘倩倩,刘祥艳,周功梅[2](2021)在《中国出境旅游研究:一个文献综述》文中指出随着中国出境旅游的蓬勃发展,有关中国出境旅游的学术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既有研究仅基于英文或中文文献对中国出境旅游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难以窥探中国出境旅游研究的全貌。为了更系统和全面地把握中国出境旅游的研究进展,对来自"中国知网"数据库的242篇中文文献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195篇英文文献进行了系统回顾。研究认为,当前中国出境旅游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出境旅游发展及政策调控、出境旅游需求及影响因素、出境旅游流向及形成机制、出境旅游者行为及管理、出境旅游效应等5个方面。中国出境旅游研究方兴未艾,未来可以进一步拓展出境旅游需求的研究内容、强化出境旅游效应的综合评估并加强出境旅游危机管理的研究。

孙中原[3](2020)在《多层次视角下平台生态系统中顾客价值体系的形成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进步,促进了平台经济的崛起,推动了产业链中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企业群体组成以平台企业为核心的经济社群,形成平台生态系统。在平台生态系统的实践过程中,顾客能够参与到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过程中,帮助企业提升新产品或服务的研发绩效和市场推广绩效,实现价值增值,增强平台生态系统的竞争能力。营销科学协会(Marketing Sicence Insititute,MSI)多次将顾客契合概念列为营销学科优先研究的领域之一,引起了学术界对顾客角色转变和非交易性行为的重视。在平台经济时代,顾客转变为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共创者和市场说服者,通过非交易性行为为企业带来价值增值,为顾客价值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然而,现有文献对顾客价值的研究主要聚焦于顾客终身价值方面,对顾客契合价值的研究仅涉及到相关的概念界定,缺乏对顾客契合价值的深入剖析和定量检验,更缺乏在平台生态系统中顾客价值体系的形成机制探索。为深入探索平台生态系统中的顾客价值体系,本研究从双边市场平台、在线网络社群和顾客动机的多层次视角分别识别了顾客价值体系的影响因素,以系统地构建顾客价值体系形成机制,为平台生态系统的实践者提供全面的顾客价值知识和获取途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从双边市场平台视角,以双边市场理论、垂直差异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网络外部性对顾客终身价值的影响,及其在顾客推荐行为和顾客共创行为激励机制设计中的作用。(2)从在线网络社群视角,研究了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不同类型的用户生成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中所包含的顾客契合行为和顾客重复购买行为的表现、影响因素及其差异。(3)从顾客动机视角,以调节定向理论为基础,探索了在顾客发展历程中顾客参与、顾客资源、顾客调节定向和顾客价值之间的影响机理。(4)在上述多层次视角顾客价值研究的基础上,以顾客行为为主线,总结了平台生态系统中的顾客价值体系,探析了平台生态系统中顾客终身价值、顾客推荐价值和顾客共创价值的形成机制。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引入网络外部性因素,构建并优化了顾客推荐行为和顾客共创行为的激励机制模型。研究基于双边市场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运用博弈论与机制设计的方法,分别构建了平台生态系统中存在网络外部性时顾客推荐行为和顾客共创行为激励机制模型。研究发现,采取推荐行为的顾客对潜在顾客的直接网络外部性降低了顾客推荐行为的努力程度和佣金率,但能够提升企业利润;而卖家对现有顾客的间接网络外部性有利于提升顾客共创行为的努力程度和佣金率。(2)利用文本挖掘、质化研究和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检验了不同效价顾客契合的表现形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通过对在线网络社群中的用户生成内容进行文本挖掘,采用质化研究和计量经济学等方法,检验了不同类型的在线用户生成内容中的顾客契合行为和顾客重复购买行为表现及其影响因素具有差异。研究发现,推荐行为和重复购买行为出现在积极的用户生成内容中,而反馈行为和顾客流失出现在消极用户生成内容中;另外,不同效价顾客契合的影响因素差异表现为消极顾客契合的影响因素还包括抱怨处理水平。(3)引入顾客调节定向作为调节变量,揭示了顾客动机在顾客参与、顾客资源和顾客价值之间的影响机理。研究从顾客发展历程视角出发,基于调节定向理论,将顾客调节定向引入到顾客参与、顾客资源和顾客价值之间的影响路径分析。研究验证了从顾客的“资源培养”阶段到“价值贡献”阶段,不同的顾客动机对顾客资源在顾客参与和顾客价值之间的中介效应均具有调节作用。(4)构建了平台生态系统中的顾客价值体系,并从多层次视角刻画了顾客价值体系的形成机制。研究以平台生态系统为对象,识别了顾客价值体系包括顾客终身价值和顾客契合价值,其中顾客终身价值可以划分成顾客直接经济价值和平台经济价值,顾客契合价值可以划分成顾客推荐价值和顾客共创价值。并从双边市场平台视角、在线网络社群视角和顾客动机视角,系统地补充了现有研究对平台生态系统中顾客非交易性价值形成路径研究的不足。

郑英[4](2020)在《走向书台之路 ——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苏州评弹是发源于苏州地区的、有着400余年历史的曲艺说唱艺术,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苏州评弹的生存环境恶化,面临着长篇失传、书目紧缺、后继乏人、市场萎缩的困境,“出人”即苏州评弹艺术表演人才的培养,成为解决以上四大困境的根本对策。在人才培养方面,苏州评弹自产生以来就采用了师徒制,目前,这一制度同样受到市场经济的严重冲击。1962年苏州评弹学校的出现标志着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的开启。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与传统艺徒制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因为现代职业学校的介入发生了显着的变化。本文遵循现代艺徒制展开的自然过程、按照学生真实的学习和发展进程,对以小D和小M为代表的现代艺徒的学习和成长过程进行了深描,呈现了他们考取评弹学校成为学生后的校园生活与学习、课外专业活动,考取“传预班”成为“准艺徒”,升入“传承班”并拜师后成为艺徒,破口出道成为演员的发展历程。并从这个历程中分析现代艺徒制与传统艺徒制、与现代学徒制的联系与区别,最后从中归纳概括出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理论。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由现代职业学校教育和现代师徒制教育构成,是一种政府介入、艺术职业院校和艺术表演团体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的、校团深层密切合作的现代非遗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它是一种完整的、持续性的终身教育过程,是一个以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为旨归的政、行、团、校合作育人的教育传承生态系统。与此同时,本研究还发现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如教育主体及其关系不明确、相关系统要素缺位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立现代艺徒制教育共同体,完善各类法规,市场参与、鼓励发展商业性书场与私营艺术表演团体,重兴光裕社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促进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的发展与完善,促进苏州评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而最终促进人的发展,实现现代艺徒制的教育学价值。

张雁鸣[5](2019)在《转型背景下中国企业规制合法性的获取策略及其形成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企业成长与政府干预的关系一直吸引着双方主体和相关学者的关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在通过各类规章制度实现对经济运行强干预的同时,也开始强调发挥市场机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实际上构成了中国企业成长面临的“强政府、强市场”的宏观情境格局。在这种独特情境下,企业发展既要契合市场逻辑也要满足政府规制要求,企业成长与政府干预的关系表现出明显的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特征。如企业对“不合理”规制的“闯关”,企业创新业务在“监管空白”下的发展,政府规制主动调整导致企业多元发展导向间的冲突等。正视这些客观且普遍存在的企业“能动性”应对与政府规制失灵现象,既是探寻中国企业成长路径并揭示“中国式发展”之谜的需要,也为政府改善规制效果并规范市场秩序提供参考。然而,已有研究中的政府规制强制性假设及其延伸出来的企业服从导向的论断,阻碍了对上述独特中国现象的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以规制合法性为切入点探讨经济转型阶段中国企业成长与政府干预关系问题。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转型经济背景下,中国企业会采取什么样的策略获取规制合法性?如何解释企业的特定合法化行为?”具体研究过程中,本研究重新梳理了企业实践与已有文献等资料,识别了经济转型阶段三种最具代表性的企业成长与政府规制关系类型,设计并开展了三个子研究:子研究一,关注企业在成熟场域中的合法化策略及其形成机制。转型背景下,政府规制体系调整滞后于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两者之间的“断层”问题导致成熟场域中已确立的政府规制体系可能变成阻挡外部企业进入发展的制度壁垒。具备“市场合理性”的企业在政府机构以滞后的规制体系为评价标准的认知中处于“合法性赤字”状态。这种情境对企业的合法性实践带来怎样的影响?研究通过对魏桥进入电力行业、吉利进入汽车产业两个典型事件进行案例研究,从企业实践资料中提炼合法化策略,并从合法化阶段演化中分析策略形成机制。研究发现,成熟场域中,企业采取包含占位、挤、迂回、抓牢等步序“挤上车”式合法化策略不断扩展发展空间,直至获得规制合法性。形成这种策略的根本原因是不同来源主体之间的分层关系及其认知演变机制。“挤上车”实施过程中,企业在进入、发展、合规阶段分别获得来自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内部合法性,来自地方政府的默示合法性和来自中央政府的规制合法性。三类来源主体在制度层次和市场范围两个维度上具有明显差异,从而构成围绕企业活动的嵌套式分层结构,这种分层关系解释了企业为何采取“挤上车”策略。基于这种分层结构,上述三类来源主体在企业活动规模与评价标准的匹配、主体间的差序式认知依赖、宏观情境影响下的认知倾向性等机制下,对企业活动的合法性认知随策略实施而发生演变。子研究二,关注企业在新兴场域中发展创新活动时的合法化策略及其形成机制。新兴国家强调通过创新实现对发达国家的“后发追赶”甚至“弯道超车”,政府对创新的极力支持引致企业创新类活动获得比其他活动更加宽松的发展空间,使企业处于“合法性盈余”状态。这种情境下,企业与政府的认知行为异质性对企业合法化实践带来怎样的影响?研究选择阿里巴巴推出支付宝,神州集团推出神州专车,微贷网推出车贷P2P三个典型事件为样本,通过分析案例企业新业务的发展过程,识别企业的合法化策略并提炼基于中国情境的合法化机制。研究发现,新兴场域中,政府和企业围绕如何发展或限制创新活动,以及如何制定和执行规制,形成双重性博弈和互纳式博弈两阶段的互动关系,期间企业采取“赶下车”式合法化策略获得规制合法性。对三家样本企业的创新活动在相应新兴场域中合法化过程的案例研究显示,企业与主管政府机构共同参与了新兴场域正式规制的形成,其过程可以总结为包含包含搜寻、自检、立规、驱赶等步序的“赶下车”式合法化策略。随着步序展开,企业与政府先后进行了包含隐性和显性两个层面的双重性博弈,以及包含规制化和合法化两个流程的互纳式博弈,以确保产生的场域规制既给企业创新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又能限制企业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影响。在两个主体的阶段博弈过程中,“合法性盈余”在提高政府包容性,延缓政府限制,推动企业行为规制化,加速政府赋予企业合法性等角度,参与了企业创新发展与政府干预的互动过程。子研究三,关注场域中在位企业如何回应政府主动变革规制的问题。转型阶段政府主动变革意识与市场经济拉动导致政府规制频繁变革。同时,由于制度体系不完善、“压力型体制”、发展不平衡等原因,转型阶段的中国普遍存在政府政策“执行梗阻”问题。频繁变革与“执行梗阻”削弱了政府规制的权威性与强制性,这种情境下,在位企业如何应对政府规制变革问题?研究选择大机车与“提速重载”,一汽与“自主创新”,魏桥与“限产压锭”三个企业发展与规制变革的典型事件为样本,探讨企业在规制合法性与绩效双元目标驱动下的应对策略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企业采取差序式服从策略应对政府规制变革,而这种策略对规制合法性与绩效最大化双元目标的获取,受到制度压力、市场倾向、能力结构三维度情境的影响。具体来说,政府主动变革场域规制使在位企业面临重获合法性与维持已有模式的路径冲突,在双元目标驱动下,不同企业从包含服从型、象征型、拖延型的差序式服从策略中选择适合的应对方式。研究基于企业、政府、规制内容等情境因素提炼出制度压力、市场倾向、能力结构三个情境维度,三者各自的程度变化影响某种服从程度的策略对双元目标的获取。其中,当三种维度对策略选择的影响整合在企业最终决策中时,后两种维度的影响效果对制度压力的影响效果存在增强、削弱或替代效应。本研究对合法性理论,政府规制研究,中国情境化研究等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对规制情境下的企业成长及政府制定或调整规制体系具有一定的实践启示。

姜义颖[6](2019)在《城市化区域的形成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化作为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基本途径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选择。至2016年底,我国城市化率已达到57.35%,城市化正在由主要是集中型城市化向集中型城市化与扩散型城市化相结合的历史阶段演进。根据城市化一般规律所决定的发展趋势,我国城市化正在由单体城市的城市化走向城市群的城市化,由重视城市建设的城市化转向重视以人为本的新型城市化,城市化的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阐明了城市协调发展战略:“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对我国城市化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同时也表明我国城市化发展进入新阶段。这种由城市群为形态的城市化进程,从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两方面的协同性来看,城市化会出现一个怎样的新发展形态呢?本文在大量考察我国城市化发展实际和综合研究国外城市化发展形态的基础上认识到,我国城市化和城市发展将迎来发展新时代,即进入到城市化区域的空间城市化发展时代。本文以“城市化区域的形成与发展研究”作为论文选题,期望从城市化发展的隐性(社会空间)和显性(物质空间)两方面,探讨新时代下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新形态以及在新形态下城市化经济如何高质量的协调发展,同时,研究城市化区域的形成机制和运行机理,分析城市化集聚与扩散重塑的区域空间结构和规模经济的发展过程,总结城市化区域在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中的重要作用,这些对丰富城市经济学理论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城市化经济如何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如何有效地避免各种城市病?如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些问题正是需要通过把握城市化区域的发展规律来解决。可见,深入研究城市化区域理论有重要的应用实践意义。城市化发展进程已经表明,探寻城市化区域的一般发展规律,既是推动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应用理论需要,也是推动我国城市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向理论前沿发展的需要。故对城市化区域的理论探索,将是我国未来一个较长时期的理论研究任务。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城市化发展迅猛并推动区域经济高速增长,但区域发展不平衡日益凸显,城乡差距持续拉大。当下,城市化过程中“五高五低”的发展现实为这种不均衡和差距提供了注解。一是,城市化发展速度高,而质量、效益低。城市化发展直线上升,短短几十年就达到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发展高度,但是发展质量和效益却与之不符。城市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市政管理、就业吸纳、人文建设等明显滞后,一直是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二是,资源消耗高,规模效益低。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城市化速度远超于人口城市化速度,而人口城市化又远超于产业城市化,“三率倒挂”现象严重,造成大量土地资源浪费。建了视觉城或景观城后没有充足的产业作为支撑,产城失衡,城市规模效益递减,难以保持城市经济持续发展。三是,城市高速发展、农村低速发展。我国实施城市化战略以来,城市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城市面貌得到巨大改善,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农村境遇却日渐没落。城市对农村形成的巨大“虹吸效应”,使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达到了 4倍之多,在医疗、卫生、教育、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城乡差距更大,形成了“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的二元结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形成“融不进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的尴尬局面。四是,核心城市高速增长,腹地城市低速增长。近年来,我国城镇规模结构严重失衡,一方面,大城市数量和人口比重持续增加,尤其是特大城市规模盲目扩张,人口数量激增,资源环境负荷加重;另一方面,中小城市开始收缩,中西部一些小城镇甚至出现萎缩迹象,无法对核心城市发展形成有力支撑。五是,东部区域发展水平高,中西部区域发展水平低。我国区域发展东高西低的趋势不断加剧。在我国目前的诸多城市化区域中,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区域处于经济领先地位,且都处于东部地区,而中西部城市化区域的发展明显落后。这些状态与将城市与区域割裂、城市规划建设孤立化、局部化等有密切关系。由于没有认识到城市化已经进入到城市化区域的发展阶段,导致城市化碎片化、城市和区域之间出现非均衡化、失谐化等,都阻碍了城市的协同发展。因此,在全面把握城市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厘清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化区域边界和功能,分析城市化区域的规模经济状态及空间结构布局,对制定城市经济发展政策和优化区域经济顶层设计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本研究立足于城市化延伸发展到城市化区域之事实,分析城市化区域的概念及其形成与发展,探讨城市化区域发展的核心问题。首先,提出城市化区域概念,探析城市化区域形成机制、运行机理、空间演化及其发展规律。其次,结合我国城市化区域发展现实,深入研究城市化区域发展的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城市化区域中城市规模经济决定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二是城市化区域中内部结构决定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再次,分别对城市化区域内的规模经济决定和内部结构决定进行测度,实证分析二者对城市化区域发展的影响。最后,在城市化区域发展战略及政策选择方面,提出城市化区域发展战略内核及推动城市化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本研究在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及调查研究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的基础之上,通过探析城市化区域的概念、分析其形成机制和运行机理,全面剖析和实证检验城市化区域的规模经济、内部结构以及对区域或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力求实现以下创新:(1)从理论与实践结合基础上界定城市化区域概念。城市化区域作为城市化发展的空间演化趋势和社会经济表现形式,需要通过全面研究建立起相应的理论体系。这里,首要问题是要准确地界定城市化区域的概念。工业革命后的城市化基本上都经历了由单中心到多中心,专业化城市到综合化城市、单体城市到城市群的发展历程,而城市化形态由单个城市发展转化为多个城市连成片的城市化区域。这种城市化区域是城市与区域连结为一个空间整体的社会形态。它与城市化有形状、品质和技能的同质性,但又比城市化的空间形式更为泛化。通过探讨城市化由城市内部发展到城市外部进而延展到区域的过程,可以得出:城市化区域就是指以一或两个以上(包含两个)大城市为核心、周围环绕若干中小城市和乡村地带作为腹地而形成的遍布城市化生活方式的人类生活区域。本文从城市化发展形态的角度界定城市化区域概念,是对城市化发展形态研究的理论创新。(2)揭示决定城市化区域发展的两个关键问题。城市化区域是由多个城市连结形成的广袤空间地带和社会经济体系。支撑这个空间地带和社会经济体系正常运转的内在机理,表现在保证区域高收益的城市规模经济实现和保证区域协调发展的内部结构合理化。即城市规模经济与区域内部结构是决定城市化区域发展的两个关键问题。城市化区域内城市数量和实力会不断增长,外向经济会日益扩大,逐步向更高级阶段跃迁,整个区域由均衡走向非均衡再向均衡发展如此循环,这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城市规模经济与区域内部结构两个方面探讨推动城市化区域有序运行与健康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创新。(3)实证分析我国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适度点以及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的合理度。从城市成本与收益关系理论分析城市化区域适度的经济规模,实证测度出其适度规模人口数量;从区域内部结构均衡理论出发,实证测度我国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合理度,为我国城市化区域人口吸纳、转移以及区域规模的发展战略与政策制定提供现实依据,是本研究的另一个创新。因此,本研究尝试对城市化区域的形成和发展及政策选择问题展开探讨,通过提出城市化区域概念,为研究城市化发展提供新视角;通过对城市化区域成因及运行机理的研究,可以引起人们对城市化发展质量、城市发展新格局及城市与区域间关系更加关注;通过城市化区域规模经济决定和内部结构决定分析,为城市化区域规模找到适度点以及内部结构均衡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城市化区域发展战略及政策选择分析,可为新形势下制定城市化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参考,以达到城市化区域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初衷。

陆俊梅[7](2015)在《《1800年以来的英国华人:经济、跨国民族主义及身份认同》(第一、二章)翻译报告》文中认为本翻译报告选取的翻译材料来自《1800年以来的英国华人:经济、跨国民族主义及身份认同》一书的第一章和第二章。该书由着名汉学家格雷戈尔·本顿和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专家艾德蒙·特伦斯·戈麦斯合着,讲述了自1800年以来,移居英国的华人是如何通过经济活动以及社会团体在英国获得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的。在本书前两章的翻译过程中,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起到了理论指导的作用,笔者在此基础上撰写了本翻译报告。本翻译报告的主体有以下四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主要对翻译原文本的作者以及主要内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与分析。第二章描述翻译过程,包括翻译前的准备工作,具体的翻译过程以及翻译后的校对、修改工作。第三章是报告的主体部分:案例分析。笔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翻译过程中指导翻译的理论以及在卡特福德翻译理论指导下具体的案例分析等方面在这一部分展开。最后一章对本翻译报告进行了概括总结,即笔者在翻译过程中收获的经验,以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李建博[8](2013)在《民营企业控制权代理情境及其效能研究》文中指出经过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民营企业即将迎来史上最大规模的传承高峰期。本研究基于现实背景,探求民营企业控制权代理情境的内涵、形成与效能过程,旨在为中国民营企业突破成长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启示。首先,对民营企业控制权代理情境的构念进行研究。通过对两阶段20家中国民营企业23位高层经理的访谈,获得了民营企业控制权代理情境的原始数据,然后根据扎根理论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构建了控制权代理情境的内涵结构体系。本研究认为控制权代理情境是个三维构念:授权、自我效能和适应,分别反映了控制权代理行为的前因、过程和持续性的问题。其次,对民营企业控制权代理情境的测量量表进行开发。结果显示使用’问卷法能够有效地捕捉到控制权代理情境的内涵结构,其包括的三个维度在不同行业类型、企业规模类型、企业战略类型存在显着差异,而且,民营企业主对代理人的授权普遍性不足,代理人对大型规模的企业适应度最高。再次,对民营企业控制权代理情境的形成及效能过程进行研究。把代理人行为、企业主行为、组织文化和信任作为影响控制权代理情境的重要因素,并进一步探索控制权代理情境的效能,构建了相关理论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主要结论如下:经济型代理人行为与控制权代理情境负相关;管家型代理人行为与控制权代理情境正相关;家长型企业主行为与控制权代理情境部分负相关;变革型企业主行为与控制权代理情境正相关;规范制度、工作氛围与控制权代理情境正相关;信任与控制权代理情境正相关,且在代理人、企业主行为及组织文化对代理情境的影响过程中起中介作用;控制权代理情境与代理效能显着正相关。最后,系统地归纳讨论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本研究的创新点和局限,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蒙英华[9](2008)在《海外华商网络与中国对外贸易:理论与证据》文中研究指明商业与社会网络是近年来经济学家与社会学家的热点研究课题之一。而本文主要针对海外华商网络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探讨海外华商网络在国际贸易中的经济效应、信息交流与合作机制等问题。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文献综述,对当前国际贸易理论的缺陷进行阐述以及对华商网络的文献资料进行评述。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为华商网络的经济分析(Ⅰ)、(Ⅱ),主要从交易成本、技术吸收、技术学习与经济增长、贸易与投资中介、垄断、企业集群等六个方面建立起华商网络的经济学分析框架。第四章为华商网络的信息交流、合作机理与网络规模研究。第五章为海外华商网络对中国对外贸易与FDI效应的实证分析,主要是运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海外华商网络在中国对外贸易与FDI的效应做数量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作者发现:(1)海外华商网络的存在可以明显减少彼此的交易成本,同时产生“移民偏好”与“进口替代”效应;(2)通过“全球商品链”中贸易网络的技术传播途径,华商网络提高了中国以及东南亚地区企业的技术水平;(3)随着接受新技术的华商网络成员数量的变化,单个网络成员i接受新技术的倾向存在一种倒“U”型效应,进而对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两种相反的影响;(4)海外华商充当外国贸易商(或投资商)与其他华商的中介地位在变得愈加重要,而并没有象很多学者所预期的那样趋于削弱;(5)存在着华商垄断居住国本地商业的事实,从而改变了国际贸易中的市场结构和贸易流量,但是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如贸易与投资自由化步伐的加快以及新贸易商与营销网络的出现(如超级连锁店)等因素都将会对华商网络构成挑战,因此华商网络不可能长期垄断贸易;(6)海外华商企业在华人较聚集的国家或地区产生集聚,亚洲华商主要倾向于贸易、金融、加工制造业等领域,欧洲华商则在不断深化以餐饮为主的服务行业,而美国华商则集中在房地产、电子、机械和IT产业;(7)华商网络区分内部成员的标准越严格,那么内部成员的沟通就越容易,反之,如果华商网络区分内部成员的标准越松散,那么内部成员的沟通就越为困难,合作也就相应地变得困难;(8)五缘关系是华商之间相互交流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种联系机构,其中最高级别的交流机构为世界华商大会,华商之间的交流是开放式的,华商可以随意加入或退出任一社团(帮会)或行业协会,华商也可同时通过其它多种交流方式进行交流,多种交流方式之间可以相互重合:(9)海外华商网络文化的最初形成,主要是第一代华人移民通过以“文化播化”的方式把传统中国的“儒家思想”拟子从中国大陆根植于他们在海外的经济、生活活动中而实现的。其次,在华商网络中通过以“文化儒化”方式从而实现“儒家思想”拟子在华商网络中跨代的传播与保存。最后,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海外华商因儒家文化而连接起来的关系也相应地经过了由情感自发、淡化以及基于经济利益而组建的三个阶段,贸易范围也因此相应从比较狭窄的当地贸易逐渐扩大为国际贸易;(10)华商网络内部成员间遵循信任与合作原则是有一定的经济条件的;(11)华商网络规模对于成员间的合作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网络小于支撑信任的最小规模,那么网络内部信任与合作的行为标准根本不可能建立起来,如果华商网络规模太大的话,会造成网络的维系成本太高,不利于成员间维持相互信任。因此,华商网络内部成员将会有动机去保持网络的最优成员结构;(12)在缺乏外部治理机制的条件下,单纯的嵌入关系治理会限制华商网络规模的扩张,因此只有相机引入有效的外部治理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扩大华商网络的规模,如利用华商大会制定相对规范的行为准则、惩罚机制,利用华商大会(和各种商会)建立起众多的信息认证制度等;(13)亚洲华商网络与/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Technologies)的广泛运用都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但这两者所起的作用是不平衡的,亚洲华商网络所起的作用要远远大于ICT所起的作用,而且这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一种相互促进与相互抑制的交互作用,信息通讯技术网络的改善会明显抑制亚洲华商网络对中国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信息通讯技术网络的改善对亚洲华商网络促进中国出口贸易的效应影响不大;(14)华商网络可以克服FDI中的不正式壁垒(投资合同执行不力、投资机会信息不充分等),从而对中国FDI的流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母国与中国的华商网络关系密度每增加1%,将会导致流入中国的FDI增加4.316%,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华商网络对FDI流入中国的促进效应会逐渐加强;(15)海外华商对中国大陆的直接投资占了流入中国FDI的绝大部份,但所占比例在逐渐下降,近十年来海外华商对中国大陆投资的发展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进行转移,海外华商通常会把他的投资投向小城市与乡镇,而并不是投向原有的老工业区,华商的投资要比外国投资商的投资更为稳定,华商企业倾向于开展加工贸易,华商对华投资的动因可以归结为:“乡情说”、“机会说”、“交易成本说”,海外华商网络经营开始重视新兴的服务贸易方式,作为新跨国公司形式的代表——无母国型跨国公司,华人跨国公司在近年来得到很大发展。

杨建锋[10](2008)在《家族企业的组织学习及其形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家族企业是技术创新、经济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华人企业的主要形式也正是家族企业。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蓬勃兴起,我国家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为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家族企业势必提高自己的组织学习能力。以往关于家族企业组织学习研究,往往还停留在利用组织学习理论来定性分析家族企业的某些经营活动。他们所用的组织学习理论大多是针对西方的一般企业所提出来的,不能很好地体现我国家族企业的特点。另外,仅仅是定性研究也很难对家族企业的组织学习做出深入研究,只能是停留在利用既定理论分析现有问题的层面。本研究使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西方经典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家族企业自身特点,尝试提出并检验我国家族企业的组织学习模型,进而系统地研究家族企业组织学习的形成机制以及家族企业组织学习对于组织绩效的影响模式,从而回答四个方面的理论问题:家族企业如何学习,学习什么知识,什么样的形成机制在推动家族企业的组织学习,组织学习能够给家族企业带来些什么?为回答这四个问题,我们进行了以下四个研究。研究一为了探索家族企业组织学习要素的类别以及学习的任务特征,本研究使用半结构化深入访谈法,对18家家族企业的20名关键成员进行关键行为事件访谈,旨在了解家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和组织学习相关的关键行为事件。使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记录进行分析,提炼出家族企业组织学习的八种关键要素:进行试验、信息收集、信息分析、教育培训、信息传递、计划、监测和调整。通过对访谈案例中语句的总结,对每一种学习要素的具体内涵进行界定。其次,对被访谈者所举关键事件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家族企业现在主要的学习任务是:获取市场机会信息;升级技术性知识:提升运营模式;提升经营理念。最后,分析了五种以具体知识为学习对象的学习要素的主要学习内容,发现家族企业主要通过信息收集来获取市场机会信息;通过教育培训和进行实验来学习技术知识;通过教育培训和信息传递等形式来学习运营模式和经营理念。研究二在March的两模式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元认知理论、三环学习理论以及平衡学习理论,结合访谈研究结果,提出了三模式学习框架,然后将研究一所得到的八种学习要素整合到这个构思框架当中去。在Garyin和Edmondson等的组织学习问卷的基础上,结合本研究目的,形成家族企业的组织学习问卷,对95家家族企业的215份有效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对151家家族企业的377份有效问卷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族企业的组织学习包括八种学习要素,分别代表探索学习、开发学习和调节学习三种模式。进行试验、信息收集和信息分析属于探索学习;教育培训、信息传递属于开发学习;计划、监测和调整属于调节学习。利用概化理论对问卷进行了信度检验。最终结果显示,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最后,通过比较不同岗位层级员工所感知到的组织学习水平,证实了基层和中层管理人员在组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研究三检验了组织学习的形成机制。对246家家族企业当中的738名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研,收回191家家族企业的425份有效的组织学习问卷,进行数据聚集之后,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领导特征、组织特征、任务特征以及支持性环境通过协同作用,促成了家族企业的组织学习,构成了组织学习的形成机制。这个机制能解释家族企业组织学习的50%左右的变异。家族影响力是家族企业组织学习的重要背景,能对组织学习的大部分要素形成影响,并且能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组织学习的形成机制。同时,检验了行业和发展阶段对组织学习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发现家族企业的组织学习具有较大的路径依赖性和行业同质性。研究四探讨了组织学习对家族企业的绩效的影响模式。利用案例分析和问卷调研方法,对吉利集团的8个关键事件进行分析发现:探索学习能提高甚至大幅提高组织绩效,却会给组织经营带来较大风险;开发学习能减小绩效波动,也能在一定限度内提高组织绩效,但其作用的持续时间往往不长;开发学习和探索学习是一对需要相互平衡、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基本学习模式;调节学习则正是实现两者有效实施并相互平衡的元(meta)成分。它使组织的学习模式能与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形成动态匹配。最后,我们利用研究三的样本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关于潜变量交互作用的甄别技术,部分佐证了案例研究结果,证实了调节学习和探索学习、探索学习和开发学习对组织绩效的交互作用显着;使用回归分析证明了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行业当中组织学习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模式存在较大差异,进而得出推论:家族企业如果想通过组织学习来提升组织绩效,就势必使组织的整体学习模式与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形成动态匹配。综合上述结果,发现家族企业在组织学习方面的一些特点:在学习手段上,善于调整和信息收集、弱于信息传递;在学习任务上,重视获取市场机会信息和升级技术性知识,不重视通过信息传递来学习运营模式和经营理念;在学习动力上,表现出较强的创业导向性、领导驱动性以及利益冲突性。本文从组织学习模式需要与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形成动态匹配的角度,研究了家族企业组织学习的维度结构、学习任务、形成机制及其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模式。

二、围绕华人企业的两个问题——其形成、发展的因素与企业类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围绕华人企业的两个问题——其形成、发展的因素与企业类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业专利的数量、质量与经济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专利研发
        1.3.2 专利评价
        1.3.3 专利转化
        1.3.4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理论基础
        2.1.1 技术创新理论
        2.1.2 TRIZ创新方法理论
        2.1.3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2.2 概念界定
        2.2.1 农业专利
        2.2.2 农业专利技术生命周期
        2.2.3 农业专利质量
    2.3 理论分析框架
        2.3.1 农业专利的数量增长与趋同
        2.3.2 农业专利的质量评价与甄别
        2.3.3 农业专利的有效应用与转化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农业专利的数量格局与技术生命周期
    3.1 数据来源与研发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研究方法
    3.2 中国农业专利的数量分布
        3.2.1 中国农业专利的全球地位
        3.2.2 中国农业专利的IPC分布
        3.2.3 中国农业专利的行业分布
        3.2.4 中国农业专利的主体分布
    3.3 中国农业专利的技术生命周期
        3.3.1 中国农业专利技术整体发展阶段
        3.3.2 主要农业技术领域的生命周期比较
        3.3.3 三大主体的农业专利技术生命周期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农业专利的空间分布与收敛性
    4.1 研究设计
        4.1.1 研究方法
        4.1.2 数据来源
    4.2 中国农业专利的空间分布
        4.2.1 中国农业专利的省域分布
        4.2.2 中国农业专利水平的空间均衡性
        4.2.3 中国农业专利水平的空间自相关性
    4.3 中国农业专利的收敛性
        4.3.1 中国农业专利水平的绝对β收敛
        4.3.2 中国农业专利水平的条件β收敛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农业专利的质量分布与泡沫甄别——以授权发明为例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1.1 研究方法
        5.1.2 数据来源
    5.2 中国农业专利质量分布
        5.2.1 基于综合评价指数的专利质量比较
        5.2.2 基于专利宽度的技术通用性分析
        5.2.3 基于专利被引的技术创新性分析
        5.2.4 基于专利权利要求的法律价值分析
        5.2.5 基于专利存续期的经济价值分析
    5.3 中国农业泡沫专利分布
        5.3.1 中国农业泡沫专利规模
        5.3.2 中国农业泡沫专利分布
        5.3.3 中国农业泡沫专利空间均衡性
    5.4 中国农业泡沫专利识别
        5.4.1 基于二元选择模型的泡沫专利识别
        5.4.2 基于机器学习分类的泡沫专利识别
        5.4.3 两类泡沫专利识别方法结果比较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农业专利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
    6.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6.1.1 研究方法
        6.1.2 数据来源
        6.1.3 空间自相关检验
    6.2 中国农业专利综合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6.2.1 中国农业专利综合质量影响因素
        6.2.2 中国农业专利综合质量边际影响
    6.3 中国农业专利质量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
        6.3.1 中国农业专利技术通用性路径
        6.3.2 中国农业专利技术创新性路径
        6.3.3 中国农业专利法律价值路径
        6.3.4 中国农业专利经济价值路径
    6.4 考虑创新累积效应的稳健性检验
        6.4.1 综合质量影响因素稳健性
        6.4.2 技术通用性影响因素稳健性
        6.4.3 技术创新性影响因素稳健性
        6.4.4 法律价值影响因素稳健性
        6.4.5 经济价值影响因素稳健性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农业专利的经济效果评价——以种植业为例
    7.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7.1.1 空间计量模型
        7.1.2 数据来源
    7.2 中国农业专利的经济贡献分析
        7.2.1 模型适配度检验
        7.2.2 地理视角下经济贡献分析
        7.2.3 供需视角下经济贡献分析
    7.3 中国农业专利的边际经济贡献
        7.3.1 地理视角下边际经济贡献
        7.3.2 供需视角下边际经济贡献
    7.4 中国农业专利经济效果的稳健性检验
        7.4.1 模型互为因果的内生性讨论
        7.4.2 异方差空间面板杜宾模型
        7.4.3 含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
        7.4.4 广义空间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1.1 中国农业专利数量加速增长,省域间数量水平呈现β收敛
        8.1.2 中国农业专利质量阶段性下降,质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8.1.3 中国农业专利具有显着经济贡献,贡献以本地直接效应为主
    8.2 政策建议
        8.2.1 优化农业技术研发资源配置,推动农业专利产出合理收敛
        8.2.2 壮大市场化农业技术研发主体,加快农业技术诱致性创新
        8.2.3 构建农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促进农业高质量专利应用转化
    8.3 讨论
        8.3.1 研究不足
        8.3.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中国出境旅游研究:一个文献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出境旅游发展及调控政策
    1.1 发展历程及调控政策
    1.2 关于中国出境旅游发展速度及政策取向的争议
2 出境旅游需求及影响因素
    2.1 出境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
        第一,经济因素。
        第二,制度因素。
        第三,产业因素。
        第四,人口特征。
    2.2 出境旅游市场的发展潜力
3 出境旅游流向及形成机制
    3.1 出境旅游流的时空结构
        第一,国家层面的分析。
        第二,目的地内部分析。
    3.2 出境旅游流的形成机制
        第一,客源地因素。
        第二,目的地因素。
        第三,双边关系因素。
4 出境旅游者行为及管理
    第一,出游动机。
    第二,出游体验。
    第三,高消费行为。
    第四,不文明行为。
5 出境旅游效应
    第一,经济影响。
    第二,政治影响。
    第三,文化影响。
    第四,社会影响。
6 研究述评与展望
    6.1 研究述评
        第一,研究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第二,研究问题呈现出精细化的趋势。
        第三,研究方法具有明显的实证取向。
    6.2 未来展望
        6.2.1 拓展出境旅游需求的研究内容
        第一,考察出境旅游与国内旅游的替代关系。
        第二,丰富出境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
        第三,把握出境旅游消费需求的前沿趋势。
        第四,从宏观层面逐渐向微观层面转变。
        6.2.2 强化出境旅游效应的综合评估
        第一,考察出境旅游对世界旅游经济的影响。
        第二,深入研究中国出境旅游的政治外交效应。
        第三,加强出境旅游对外文化传播效应研究。
        第四,探索出境旅游与民生福祉之间的关系。
        6.2.3 加强出境旅游危机管理的研究
        第一,关注危机事件对出境旅游需求的影响。
        第二,强化出境旅游安全及救援机制的研究。
        第三,探索新冠疫情后出境旅游的恢复问题。

(3)多层次视角下平台生态系统中顾客价值体系的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问题提出
        1.2.1 关键术语界定
        1.2.2 科学问题提出
        1.2.3 研究目标
    1.3 研究设计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4 内容安排
    1.5 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平台生态系统
        2.1.1 平台生态系统的概念内涵
        2.1.2 平台生态系统的特点
        2.1.3 平台生态系统动态演化过程
    2.2 顾客契合
        2.2.1 顾客契合的概念内涵
        2.2.2 顾客契合的维度
        2.2.3 顾客契合形成过程
        2.2.4 顾客契合的影响因素和结果
    2.3 资源基础理论
        2.3.1 顾客资源的类型
        2.3.2 平台生态系统中顾客契合形成过程的资源贡献
    2.4 顾客价值
        2.4.1 顾客终身价值
        2.4.2 顾客契合价值
        2.4.3 顾客价值的分类
    2.5 其他相关理论
        2.5.1 双边市场理论
        2.5.2 垂直差异理论
        2.5.3 调节定向理论
    2.6 相关研究问题综述
        2.6.1 平台生态系统中的顾客价值研究
        2.6.2 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顾客契合行为激励机制研究
        2.6.3 基于用户生成内容的顾客价值研究
        2.6.4 顾客契合行为的动机影响因素研究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顾客价值研究
    3.1 存在垂直质量差异移动出行平台的顾客终身价值研究
        3.1.1 问题提出
        3.1.2 网络外部性对双边市场定价机制的影响研究
        3.1.3 基于垂直差异理论的出行平台定价模型构建
        3.1.4 模型求解与分析
        3.1.5 研究结论
    3.2 基于网络外部性的顾客推荐行为激励机制设计研究
        3.2.1 问题提出
        3.2.2 基于网络外部性的顾客推荐行为激励机制模型构建
        3.2.3 模型求解与分析
        3.2.4 硏究结论
    3.3 基于网络外部性的顾客研发参与激励机制设计研究
        3.3.1 问题提出
        3.3.2 基于网络外部性的顾客研发参与激励机制模型构建
        3.3.3 模型求解与分析
        3.3.4 研究结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商平台上在线网络社群中的顾客价值研究
    4.1 问题提出
    4.2 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构建
        4.2.1 产品层面的顾客契合强度与产品销售量
        4.2.2 不同在线UGC类型中的顾客契合行为和顾客购买意愿
    4.3 研究设计
        4.3.1 总体框架设计
        4.3.2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4.4 子研究1:顾客契合对产品销售量的影响机制分析
        4.4.1 变量测量
        4.4.2 回归模型构建与检验
        4.4.3 实证结果分析
    4.5 子研究2:基于扎根理论的顾客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4.5.1 文本数据整理
        4.5.2 积极UGC中的顾客价值的影响机制
        4.5.3 消极UGC中的顾客价值的影响机制
        4.5.4 模型比较与分析
    4.6 子研究3:基于文本数据的顾客契合行为实证研究
        4.6.1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4.6.2 不同类型UGC中顾客契合行为的ANOVA检验
        4.6.3 不同类型UGC中顾客契合行为和重复购买行为的ZIPR回归检验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调节定向理论的顾客价值影响机理研究
    5.1 问题提出:顾客发展历程中的顾客价值
    5.2 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构建
        5.2.1 顾客资源与顾客价值
        5.2.2 顾客参与、顾客资源与顾客价值
        5.2.3 顾客调节定的调节作用
    5.3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5.3.1 变量测量
        5.3.2 数据收集
    5.4 样本可靠性分析
        5.4.1 同源方差检验
        5.4.2 问卷信效度分析
    5.5 实证分析
        5.5.1 顾客资源与顾客价值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
        5.5.2 顾客调节定向对顾客资源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检验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平台生态系统中顾客价值的形成机制分析
    6.1 问题提出:从顾客资源和顾客行为到顾客价值
    6.2 顾客价值的形成机制分析
        6.2.1 顾客终身价值形成机制分析
        6.2.2 顾客推荐价值形成机制分析
        6.2.3 顾客共创价值形成机制分析
        6.2.4 顾客价值体系形成机制分析
    6.3 顾客价值体系的驱动机制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内容总结
    7.2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垄断出行平台中顾客直接经济价值的计算过程
    附录2: 平台生态系统中顾客资源与顾客契合价值的调研问卷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研究项目

(4)走向书台之路 ——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对苏州评弹传承与发展的关注
        (二)对现代苏州评弹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关注
        (三)对研究对象未来发展的关注
    二、核心概念
        (一)学徒制
        (二)现代学徒制
        (三)艺徒制
        (四)现代艺徒制
        (五)苏州评弹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对现代学徒制主题的研究比较充分
        (二)对现代艺徒制主题的研究未涉及曲艺表演行业及学校实际
        (三)对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主题的研究凸显完善现代艺徒制之必要性
        (四)以上研究的成果不足及本研究的逻辑起点与空间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过程
        (四)研究方法
        (五)数据收集、处理与呈现
    五、理论基础
        (一)现代学徒制理论
        (二)活态传承理论
第一章 “寻求发展”:进入学校
    第一节 选择:报考原因
        一、自我
        二、选择
    第二节 考试:闯三关
        一、第二关:专业复试
        二、第三关:文化考试
    第三节 录取:考试结果
        一、意料之中
        二、意料之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学堂学艺”:学生的校园生活
    第一节 校园环境:生长与抑制
    第二节 “长功夫”:技能学习与文化增长
        一、“观看与表演”:前台的专业学习
        (一)专业学习的过程
        (二)专业学习的特点
        (三)专业学习的媒介
        (四)专业学习的形式
        (五)专业学习的指导者
        二、“自练与个辅”:后台的自主学习
        (一)自主学习与练习
        (二)个别练习与辅导
        三、“回课与考核”:总结评价
        四、“文化与应试”:公共基础课的学习
    第三节 :制度保障:人情中心的管理惯习
        一、缺位的课堂规范
        二、虚设的监督反馈
        三、自发的班级规范
        四、繁碎的德育规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观摩实践:学生的课外专业学习
    第一节 专业观摩活动
        一、示范与仿效:书场观摩
        二、任务与超越:评弹艺术节观摩
    第二节 专业实践演出活动
        一、自我的狂欢:校园艺术节
        二、从民间到官方:高低年级交流会
        三、收获与失去:校外大型舞台演出
    第三节 技能大赛
    第四节 综合艺术素质培养活动
        一、五四歌会
        二、寻师问道
    第五节 其他活动
        一、被遗弃的社团活动
        二、理想化的青年志愿者活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走向书场”:现代艺徒的专业发展
    第一节 从“传预班”到“传承班”
        一、考取“传预班”
        二、升入“传承班”
    第二节 进入边缘:观摩与技艺打磨
        一、抄脚本
        二、背书
        三、跟码头
        四、毕业公演
        五、毕业考核
    第三节 走进中心:拜师
        一、拜师仪式
        二、师徒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破口出道”:成为演员
    第一节 开码头
    第二节 独做
    第三节 夫妻档
    第四节 老听客
        一、三类听客
        二、听客的影响
    第五节 评弹团体
    第六节 行会组织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传承与创新:苏州评弹现代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发展
    第一节 苏州评弹现代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与特征
        一、苏州评弹现代艺术人才培养模式
        二、苏州评弹现代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第二节 苏州评弹现代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与困境
        一、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主体及其关系不明确
        二、人才培养生态环境中利益相关者要素的缺位
        三、人才培养主体之苏州评弹学校发展的困境
    第三节 苏州评弹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一、构建学校、团体、自我教育的人才培养共同体
        二、完善教育传承生态系统机制规范
        三、市场参与,发展商业性书场与私营艺术表演团体
        四、重兴光裕社,引领完善行业规范标准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后记:因其而来,为其而往

(5)转型背景下中国企业规制合法性的获取策略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4.1 研究内容
        1.4.2 结构安排
    1.5 技术路线
    1.6 主要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组织合法性理论
        2.1.1 合法性概述
        2.1.2 合法性分类与规制合法性
        2.1.3 合法化策略
        2.1.4 合法性与组织场域
        2.1.5 合法性机制与效率机制的关系
    2.2 政府规制理论
        2.2.1 政府规制的内涵及理论溯源
        2.2.2 政府规制产生与变革研究
        2.2.3 企业对政府规制的回应研究
    2.3 情境理论
        2.3.1 情境的内涵
        2.3.2 情境化研究
        2.3.3 中国情境独特性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研究方案
    3.1 研究框架搭建
    3.2 研究方法选择与研究对象界定
        3.2.1 研究方法
        3.2.2 研究对象
    3.3 本章小结
4 企业进入成熟场域的合法化策略与形成机制
    4.1 问题提出
    4.2 研究设计
    4.3 案例描述
        4.3.1 中国汽车产业规制演进与吉利汽车业务发展历程
        4.3.2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历程与魏桥火电业务发展
    4.4 企业合法化策略及合法性状态演化过程分析
        4.4.1 企业应对规制限制的合法化策略识别
        4.4.2 “挤上车”策略下企业合法性状态的演化过程分析
    4.5 “挤上车”策略的形成机制讨论
        4.5.1 企业活动与合法性来源主体之间的关系结构
        4.5.2 不同来源主体的合法性认知演变机制
    4.6 本章小结
5 企业进入新兴场域的合法化策略与形成机制
    5.1 问题提出
    5.2 研究设计
    5.3 案例描述
        5.3.1 支付宝发展历程与第三方支付场域的形成
        5.3.2 神州专车的B2C模式与网约车新政
        5.3.3 微贷网的车贷业务与P2P行业的发展
    5.4 企业合法化策略与合法性状态演化过程分析
        5.4.1 企业进入新兴场域的合法化策略识别
        5.4.2 “赶下车”策略下企业合法性状态阶段演化过程
    5.5 “赶下车”策略形成机制讨论
        5.5.1 基于诉求纠缠的双重性博弈
        5.5.2 基于诉求融合的互纳式博弈
    5.6 本章小结
6 企业应对政府规制变革的合法化策略与形成机制
    6.1 问题提出
    6.2 研究设计
    6.3 案例描述
        6.3.1 铁道部“提速重载”计划与大机车“和谐号”系列机车的研制
        6.3.2 发改委“自主创新”要求与一汽创新事件
        6.3.3 国务院“限产压锭”政策与魏桥纺织的发展
    6.4 企业应对政府规制变革的策略分析
        6.4.1 双重压力下的双元目标
        6.4.2 合法化策略识别
    6.5 企业差序式服从策略的选择机制
        6.5.1 影响策略类型选择的情境因素
        6.5.2 企业策略类型选择过程
        6.5.3 三维度情境影响下的合法化策略选择机制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理论贡献
    7.3 实践启示
    7.4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城市化区域的形成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和思路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思路
    1.3 论文创新点
    1.4 基本概念界定
        1.4.1 城市化
        1.4.2 大都市区(都市圈)
        1.4.3 城市群
        1.4.4 城市化区域
        1.4.5 城市化区域与相近概念区分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城市化的相关研究
        2.1.2 城市化形态相关研究
        2.1.3 城市规模的相关研究
        2.1.4 城市空间的相关研究
        2.1.5 研究评述
    2.2 理论基础
        2.2.1 城市化发展理论
        2.2.2 城市规模理论
        2.2.3 城市空间理论
        2.2.4 城市区位理论
        2.2.5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3 城市化区域形成与演化分析
    3.1 城市产生及发展
        3.1.1 城市的产生
        3.1.2 城市的发展
    3.2 城市化产生及发展分析
        3.2.1 城市化的产生
        3.2.2 城市化的发展
    3.3 城市化区域形成及运行机制分析
        3.3.1 城市化区域形成原因
        3.3.2 城市化区域运行机制
        3.3.3 城市化区域发展规律
        3.3.4 城市化区域功能
    3.4 城市化区域的演化
        3.4.1 城市化区域的经济增长
        3.4.2 城市化区域的空间演化
    3.5 我国城市化区域形成中的问题分析
4 我国城市化区域形成的实例分析—以京津冀城市化区域为例
    4.1 京津冀城市化区域成因分析
        4.1.1 资源禀赋
        4.1.2 工业化发展
        4.1.3 信息科技创新
        4.1.4 城市化扩散
        4.1.5 空间有限性
    4.2 京津冀城市化区域形成的实证分析
5 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分析
    5.1 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模型
        5.1.1 城市化区域投入要素
        5.1.2 城市化区域产出要素
        5.1.3 城市化区域规模效益理论模型
    5.2 区域核心城市经济规模效益理论
    5.3 城市化区域适度经济规模模型
    5.4 我国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现状分析
        5.4.1 我国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发展现状
        5.4.2 我国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实证分析
        5.4.3 我国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存在的问题
    5.5 我国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策略选择
        5.5.1 提高城市空间人口承载力
        5.5.2 提升城市空间集聚水平
        5.5.3 测量城市经济规模适度点
        5.5.4 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6 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分析
    6.1 中心城市结构均衡分析
        6.1.1 “城”均衡态
        6.1.2 “市”均衡态
        6.1.3 “城”与“市”均衡态
    6.2 城市化区域的规模结构分析
    6.3 城市化区域的公共基础设施分析
    6.4 城市化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分析
        6.4.1 城市化区域产业链分析
        6.4.2 城市化区域产业梯度分析
        6.4.3 城市化区域产业集群分析
    6.5 我国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现状分析
        6.5.1 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发展现状
        6.5.2 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实证分析
        6.5.3 我国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存在的问题
    6.6 我国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均衡发展策略
7 城市化区域发展战略及政策选择
    7.1 新时代我国城市化区域的战略内核
        7.1.1 城市化区域物质空间结构战略
        7.1.2 城市化区域社会空间结构战略
        7.1.3 城市化区域首位城市战略
        7.1.4 城市化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
    7.2 推进城市化区域发展的政策选择
        7.2.1 城市化区域的土地利用政策
        7.2.2 城市化区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
        7.2.3 城市化区域的公共环境政策
        7.2.4 城市化区域的中心城市发展政策
        7.2.5 城市化区域的产业发展政策
        7.2.6 城市化区域的城乡融合发展政策
        7.2.7 城市化区域的合作机制政策
8 研究结论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在读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7)《1800年以来的英国华人:经济、跨国民族主义及身份认同》(第一、二章)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in
    Chinese Abstract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1.1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1.2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s 1.3
    Text
    Type
    and
    Translation
    Methods Chapter
    Two
    Process
    Description 2.1
    Preparations
    before
    Translation 2.2
    Translation
    Process 2.3
    Proofreading Chapter
    Three
    Case
    Study 3.1
    Major
    Challenges
    in
    Translation 3.2
    Theoretical
    Support
    in
    Translation 3.3
    Level
    Shifts 3.4
    Category
    Shifts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ppendix Acknowledgements

(8)民营企业控制权代理情境及其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TABLE OF CONTENTS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的理论意义
        1.2.3 研究的现实意义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边界
        1.3.1 关于民营企业
        1.3.2 关于企业控制权
        1.3.3 关于研究边界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2 相关文献述评
    2.1 代理人行为理论述评
        2.1.1 代理理论
        2.1.2 现代管家理论
        2.1.3 两种理论研究的比较分析
    2.2 企业主行为理论述评
        2.2.1 领导理论概述
        2.2.2 变革型领导理论述评
        2.2.3 家长型领导理论述评
        2.2.4 两种理论研究的比较分析
        2.2.5 小结
    2.3 信任理论述评
        2.3.1 信任的概念
        2.3.2 信任的维度与测量
        2.3.3 组织信任及其与组织变量的关系
        2.3.4 员工信任及其与组织变量的关系
        2.3.5 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信任研究
    2.4 自我效能理论述评
        2.4.1 自我效能的概念及内涵
        2.4.2 自我效能的维度和测量
        2.4.3 自我效能与组织变量的关系
    2.5 研究小结
        2.5.1 以往研究取得的成果
        2.5.2 以往研究存在的局限
3 民营企业控制权代理情境的构念研究
    3.1 民营企业控制权代理情境的构念
        3.1.1 研究目的
        3.1.2 研究方法
        3.1.3 研究过程
    3.2 民营企业控制权代理情境的验证
        3.2.1 研究目的
        3.2.2 研究假设
        3.2.3 研究方法
        3.2.4 研究结果与分析
        3.2.5 研究小结
4 民营企业控制权代理情境的影响因素及效能的模型构建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假设
        4.2.1 关于民营企业控制权代理情境影响因素的假设
        4.2.2 关于民营企业控制权代理情境效能的假设
    4.3 模型构建
5 民营企业控制权代理情境的影响因素及效能的实证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设计
        5.2.1 问卷的开发与修订
        5.2.2 样本选取
        5.2.3 研究流程
    5.3 研究结果与分析
        5.3.1 研究工具的信效度分析
        5.3.2 控制权代理情境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5.3.3 控制权代理情境影响因素的中介作用分析
        5.3.4 控制权代理情境效能的研究
        5.3.5 控制变量对控制权代理情境及其效能的影响研究
    5.4 研究讨论
        5.4.1 关于代理人行为特征的效应
        5.4.2 关于企业主行为特征的效应
        5.4.3 关于组织文化的效应
        5.4.4 关于信任的中介效应
        5.4.5 关于民营企业控制权代理情境的效应
        5.4.6 关于控制变量对民营企业控制权代理情境及其效能的影响
    5.5 研究小结
        5.5.1 主要结论
        5.5.2 研究不足
        5.5.3 研究展望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1.1 民营企业控制权代理情境的内涵
        6.1.2 民营企业控制权代理情境的验证
        6.1.3 民营企业控制权代理情境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过程
        6.1.4 民营企业控制权代理情境的效应
        6.1.5 控制变量对民营企业控制权代理情境及其效能的影响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6.3 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6.3.1 本研究的局限
        6.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访谈提纲
附录B 调查问卷一(经理人版)
附录C 调查问卷二(企业主版)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海外华商网络与中国对外贸易:理论与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三节
    研究内容、创新点及将来研究方向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商业与社会网络在国际贸易领域的研究 第二节
    华商与华商网络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关于华商网络的研究评述 第二章
    华商网络的经济分析(Ⅰ) 第一节
    国际贸易中华商网络与交易成本的经济分析 第二节
    国际贸易中华商网络的技术吸收效应 第三节
    国际贸易中华商网络的技术学习与经济增长 第三章
    华商网络的经济分析(Ⅱ) 第一节
    华商在网络中充当贸易与投资中介的经济效应分析 第二节
    华商网络的贸易垄断分析 第三节
    华商网络的企业集群效应分析 结语 第四章
    华商网络的信息交流、合作机理与网络规模研究 第一节
    华商网络成员的选择标准与信息交流机理分析 第二节
    海外华商网络合作文化的形成及其变迁路径分析 第三节
    华商网络内部维持信任与合作的经济条件分析 第四节
    华商网络规模与网络治理 第五章
    海外华商网络对中国对外贸易与
    FDI效应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亚洲华商网络与ICT对中国对外贸易影响的面板数据分析 第二节
    海外华商网络对中国FDI效应的面板数据分析 第三节
    海外华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与海外经营特点及趋势分析 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10)家族企业的组织学习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理论背景与文献回顾
    1.1 引言
    1.2 组织学习的理论研究综述
        1.2.1 组织学习的定义
        1.2.2 组织学习的研究思路
        1.2.3 组织学习的主要研究流派
        1.2.4 组织学习的过程模型
        1.2.5 组织学习的两模式学习理论
        1.2.6 组织学习的环形学习理论
        1.2.7 元认知理论与自主学习理论
        1.2.8 组织学习理论研究小结
    1.3 组织学习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1.3.1 环境特征对组织学习的影响
        1.3.2 组织特征对组织学习的影响
        1.3.3 领导特征对组织学习的影响
        1.3.4 任务特征对组织学习的影响
        1.3.5 组织学习的影响因素研究小结
    1.4 组织学习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研究综述
        1.4.1 关于组织学习与组织绩效之间关系的争论
        1.4.2 组织学习的平衡观
    1.5 家族企业的特征及其对组织学习的影响研究综述
        1.5.1 家族企业的界定
        1.5.2 家族影响力的概念内涵
        1.5.3 我国“家文化”的特点
        1.5.4 我国家族企业的特点
        1.5.5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家族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5.6 家族企业的特征对组织学习的影响
    1.6 关键研究方法的理论背景
        1.6.1 组织层面研究在方法上的理论背景
        1.6.2 概化理论
    1.7 文献小结与研究问题提出
        1.7.1 以往研究的主要结论
        1.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 研究的理论构建与总体思路
    2.1 拟解决的关键理论问题
    2.2 研究的总体构思
    2.3 本研究框架的特点
    2.4 技术路线
3 家族企业的组织学习要素类别与学习任务的探索性研究
    3.1 引言
    3.2 研究目的
    3.3 研究方法
        3.3.1 访谈提纲
        3.3.2 访谈对象
        3.3.3 访谈方法
        3.3.4 编码方法
    3.4 家族企业的组织学习要素的访谈资料分析
        3.4.1 访谈资料的分析方法
        3.4.2 组织学习要素类别的建立
        3.4.3 编码表的建立
        3.4.4 文本材料的内容分析结果
    3.5 家族企业的组织学习任务分析
        3.5.1 家族企业的组织学习内容归类
        3.5.2 家族企业组织学习方式与内容的关系
    3.6 访谈结果总结和讨论
        3.6.1 家族企业组织学习的要素类别
        3.6.2 家族企业组织学习的学习任务
        3.6.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4 家族企业的组织学习概念构思和测量工具的验证性研究
    4.1 引言
    4.2 研究目的
    4.3 理论背景和研究假设
        4.3.1 组织学习的过程理论
        4.3.2 组织学习的两模式理论
        4.3.3 家族企业的组织学习三模式理论
    4.4 研究方法
        4.4.1 样本情况
        4.4.2 测量工具
        4.4.3 数据收集程序
        4.4.4 统计分析
    4.5 结果与讨论
        4.5.1 探索性研究的结果
        4.5.2 验证性研究的结果
        4.5.3 三种组织学习模式之间的关系分析
        4.5.4 不同层级成员的组织学习知觉比较
        4.5.5 基于概化理论的量表信度检验
    4.6 研究结论
5 家族企业的组织学习形成机制研究
    5.1 引言
    5.2 研究目的
    5.3 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设
        5.3.1 组织特征对组织学习的影响
        5.3.2 任务特征对组织学习的影响
        5.3.3 支持性环境对组织学习的影响
        5.3.4 领导特征对组织学习的影响
        5.3.5 家族影响力对组织学习的形成机制的影响
    5.4 研究方法
        5.4.1 样本情况
        5.4.2 测量工具
        5.4.3 数据处理方法
    5.5 研究结果与讨论
        5.5.1 测量工具的信效度检验
        5.5.2 数据聚集的可行性检验
        5.5.3 主要变量的描述统计分析
        5.5.4 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下家族企业的组织学习比较
        5.5.5 家族企业组织学习的形成机制
        5.5.6 家族影响力对组织学习及其形成机制的影响分析
    5.6 研究小结
6 家族企业的组织学习对其绩效的影响模式研究
    6.1 引言
    6.2 研究目的
    6.3 研究方法
    6.4 研究设计
        6.4.1 界定分析单元
        6.4.2 选择适当案例
        6.4.3 收集案例资料
        6.4.4 案例资料分析
    6.5 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设
    6.6 案例企业背景及其发展简历
        6.6.1 初创业
        6.6.2 初涉汽车制造
        6.6.3 开始腾飞
    6.7 案例分析
        6.7.1 开发学习的实施与评价
        6.7.2 探索学习的实施及评价
        6.7.3 调节学习的实施与评价
    6.8 案例结果与讨论
        6.8.1 各个组织学习要素的学习模式比较
        6.8.2 各个组织学习要素的发生时间比较
        6.8.3 各个组织学习要素的学习内容比较
        6.8.4 各种组织学习要素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模式比较
        6.8.5 关于家族企业的组织学习形成机制的启发
    6.9 案例小结
    6.10 问卷佐证研究:组织学习模式与内外部环境的动态匹配
        6.10.1 样本情况
        6.10.2 测量工具
        6.10.3 数据处理方法
        6.10.4 问卷研究结果与讨论
    6.11 研究小结
7 总论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7.1.1 家族企业的组织学习三模式八要素模型
        7.1.2 家族企业的主要学习任务
        7.1.3 不同发展阶段下家族企业的组织学习模式比较
        7.1.4 不同行业下家族企业的组织学习模式比较
        7.1.5 家族企业的组织学习形成机制
        7.1.6 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行业中组织学习对绩效的影响模式
    7.2 本研究的理论贡献
        7.2.1 揭示了家族企业的组织学习三模式八要素模型
        7.2.2 探索了家族企业的主要学习任务
        7.2.3 揭示了家族企业组织学习的路径依赖性与行业同质性
        7.2.4 揭示了家族企业的组织学习形成机制
        7.2.5 揭示了组织学习模式需要与内外部环境形成动态匹配
    7.3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
        7.3.1 揭示了家族企业的组织学习在模式、内容和动力上的特点
        7.3.2 提供了推进家族企业的组织学习的思路
        7.3.3 探明了家族企业组织学习的收益模式
    7.4 本研究的局限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家族氛围及其胜任能力的调研问卷
    附录二 企业学习能力调研问卷
    附录三 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情况与论文成果
致谢

四、围绕华人企业的两个问题——其形成、发展的因素与企业类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业专利的数量、质量与经济效果研究[D]. 赖晓敏.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2]中国出境旅游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 刘倩倩,刘祥艳,周功梅. 旅游论坛, 2021(03)
  • [3]多层次视角下平台生态系统中顾客价值体系的形成机制研究[D]. 孙中原.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4]走向书台之路 ——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的个案研究[D]. 郑英.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5]转型背景下中国企业规制合法性的获取策略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 张雁鸣.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6]城市化区域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 姜义颖.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7]《1800年以来的英国华人:经济、跨国民族主义及身份认同》(第一、二章)翻译报告[D]. 陆俊梅. 暨南大学, 2015(03)
  • [8]民营企业控制权代理情境及其效能研究[D]. 李建博. 大连理工大学, 2013(06)
  • [9]海外华商网络与中国对外贸易:理论与证据[D]. 蒙英华. 厦门大学, 2008(08)
  • [10]家族企业的组织学习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 杨建锋. 浙江大学, 2008(08)

标签:;  ;  ;  ;  ;  

围绕中国企业的两个问题——形成、发展因素和企业类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