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结构3D模型图自动生成算法及应用

杆结构3D模型图自动生成算法及应用

一、杆系结构三维模型图自动生成的算法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徐梦婵[1](2021)在《基于椭圆(球)形随机骨料模型的再生混凝土细观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再生混凝土为绿色生态环保建材,其应用前景广泛。目前,不少研究学者对再生混凝土开展了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相关模型试验主要研究再生混凝土受力后的整体宏观损伤破坏,常难以实现再生混凝土在细观结构方面的损伤发展过程及其各相细观组分在加载情况下的互相影响程度。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可从细观层面上实现对再生混凝土受力机理和各相材料性能的深入研究。本文将再生混凝土骨料形状简化为椭圆形和椭球形,研发了基于蒙特卡洛法、Fuller级配和PYTHON语言的ABAQUS有限元软件操纵程序,建立了基于天然骨料、内界面区、老硬化砂浆、外界面区和新硬化砂浆等五相材料的再生混凝土二维和三维细观结构模型,开展了以再生骨料替代率、各相细观材料组分力学强度和各相界面层厚度为变量参数的数值模拟计算分析,系统研究了再生混凝土单轴受力的关键性能指标,提出了一些对工程实际有实用价值的结论,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假定再生骨料由天然骨料、内界面区、老硬化砂浆、外界面区和新硬化砂浆等五相细观材料构成,基于蒙特卡洛法、Fuller级配公式和PYTHON语言研发了二维椭圆形和三维椭球体再生骨料混凝土随机骨料模型构建算法,本算法实现了 ABAQUS软件的网格划分、设置边界条件、加载约束和提交计算等后处理技术的自动化处理,可高效快捷进行再生混凝土模拟计算。(2)利用自编算法分别构建了骨料替代率为30%、45%、60%、75%、90%的再生混凝土二维椭圆形细观模型和骨料替代率为0%、30%、50%、70%、100%的三维椭球体模型。所建立的计算模型受自编算法中的随机骨料粒径函数与随机骨料投放函数控制,可实现骨料粒径和骨料位置随机分布,说明了本算法合理有效。(3)对不同再生骨料替代率下的再生混凝土计算模型进行了单轴受力模拟计算分析。研究表明,再生骨料占比越大,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越弱。再生混凝土各相材料的力学性能差别较大,其内部所受应力大小和应力分布不同。再生混凝土损伤的主要原因是模型内部出现超过试件受力界限的拉应力和剪应力,导致其内部薄弱区域产生应力集中现象。(4)以内界面过渡区、新硬化砂浆、老硬化砂浆和新界面过渡区等四相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为变量,对不同强度材料组分的再生混凝土计算模型进行了单轴受力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分析表明,各界面区组分强度对再生混凝土的受力应变性能产生了不同幅度的影响,不同新、老砂浆强度对再生混凝土强度性能的影响较大。(5)以内界面过渡区、老硬化砂浆、外界面过渡区和新界面过渡区等四相复合材料的厚度值为变量,对不同厚度的材料组分所建立的再生混凝土计算模型进行单轴受力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分析表明,老硬化砂浆厚度越厚,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越弱,说明再生混凝土中的老硬化砂浆含量对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内界面过渡区、新界面过渡区和外界面过渡区等界面区对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影响较低。

蔡静怡[2](2021)在《基于编码结构光的多视角三维重建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现代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快速发展,光学测量三维物体表面变得越来越容易和快捷。三维重建技术作为增强虚拟现实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工业测量、医学成像、影视动画和机器视觉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基于结构光的主动式三维重建技术具有精度高、实时性好和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因此利用结构光方法进行三维重建一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领域,人们对其开发和应用的兴趣也越来越大。针对当前三维重建技术的研究现状,结合实际的应用需求,本文基于编码结构光技术和多视角拼接策略,设计了一种格雷码和相移相结合的多视角三维重建系统。该系统的一个完整的三维重建过程为:首先根据被扫描物体的复杂度设计好投影仪要投射的格雷码和相移编码图案,接着由旋转台带动目标模型按照指定方向转动,并由相机同步拍摄不同固定视角的图像,然后将采集到的经过目标模型表面高度调制的变形二维图像传入计算机对其进行解码处理获取深度信息,经过对点云数据的拼接、配准、融合和分割,最后实现近处单个被扫描目标模型的三维重建。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系统的编码和解码策略设计,求解相移绝对主相位和格雷码的正反灰度码值;(2)系统的空间建模和标定实验,获得系统的空间转换参数和校正参数;(3)系统的硬件选型和软件设计,减少人为干预,提高扫描的精度和效率;(4)点云数据获取和处理,采用分段式点云拼接策略和改进传统的ICP算法设定法向量角度阈值提高配准精度,对获取的多视角点云数据进行点云拼接、配准、融合、泊松重建和分割,实现单个物体的三维重建。(5)系统的实验结果分析,利用控制变量和对比设计的思想,验证本文设计的基于格雷码和相移相结合的多视角三维重建系统的重建结果误差范围在0.6%-3%之间,平均重建运行速度为43.48s,适用于大多数物体模型的三维重建。

江媛静[3](2021)在《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工期-成本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装配式建筑成为国家大力推广的建造形式,从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讲,装配式建筑建造方式改变了传统的粗放的建造方式,具有建造速度快、对环境影响小、施工安全的优点。工期和成本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重要的控制指标,工程项目相关方希望在完成质量等要求的基础上追求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为顺应“十四五”规划的建议,促进装配式建筑持续高速高质量发展,在其成本控制、工期优化方面的研究十分重要。随着信息技术和智能算法在建筑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BIM)技术控制装配式建筑成本、智能优化算法优化施工工期-成本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工期-成本优化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相关规范条例与标准构建了基于BIM的构件级装配式建筑计量计价的框架。首先,利用模块化计价规则将装配式建筑模型细化到构件级别;其次,研究了建筑信息模型的数据结构,在研究预制构件与造价定额数据关系的基础上,利用Revit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提取预制构件工程量,把装配式计价定额内容用编程写入到计价程序中,使工程量与定额子目中的价格相映射;最后,生成预制构件综合单价。2.构建了基于BIM和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II,NSGA-Ⅱ)的工期-成本优化模型。在研究工期与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关系基础上,建立工期-成本函数模型;设计并编程实现基于NSGA-Ⅱ算法多目标优化函数界面;针对优化后的多个结果提供选择结果的策略。3.将BIM技术与多目标优化平台结合,优化结果能够通过可视化界面直观显示并用于指导实际施工。4.通过实例验证上述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细化了装配式建筑的成本组成,能够直观的了解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成本,设计了通用的NSGA-Ⅱ算法工期-成本优化界面,并与BIM技术结合,可控制装配式建筑成本,优化施工工期。

肖运蔚[4](2021)在《基于小波包分析的杆系结构损伤诊断研究》文中指出杆系结构是建筑工程领域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一旦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损伤,轻则影响结构的使用寿命,重则造成巨大损失。随着小波和小波包分析发展,利用其对奇异信号敏感的特点,其在损伤诊断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有限元分析和数值仿真的方式对平面和空间框架结构进行损伤识别定位分析。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对损伤诊断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对现有损伤识别方法进行了分类。然后对小波分析和小波包分解基本理论进行了介绍。(2)基于平面单层和多层模型,分别设置不同损伤程度、不同损伤位置、不同损伤数量等工况,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获取其前八阶位移模态,探讨了小波分析和小波包分解对结构损伤识别的能力。分析结果表明,直接基于位移模态的小波分析不能识别结构的损伤,需要对位移模态的曲率进行小波分析才能实现损伤定位。通过对位移模态和模态曲率信号进行小波包分解,利用分解后的高频信号均可以识别结构是否存在损伤及确定损伤位置,表明小波包分解在损伤识别方面优于小波分析。(3)通过对空间单层和多层框架结构设置不同损伤工况,利用小波包对位移模态进行分解,然后对分解后高频结点信号进行处理并对处理后的信号重构,探讨了分解信号和重构信号对空间框架结构的损伤识别能力。分析结果表明,根据其重构信号可以确定结构的损伤位置。

杨磊[5](2021)在《通用加工树模型假设检验的统计等价理论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数学心理学的发展,认知心理测量模型成为了认知心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促进了认知心理测量理论的发展,使得认知心理测量更精准。多项式加工树(multinomial processing tree,MPT)模型是一种用于测量和分析潜在认知过程的有效统计建模方法。它是基于发生逻辑开发的分类数据测量模型,也是针对人类潜在认知加工过程构建的认知心理测量模型,并将其直观地构建为多项式加工树的形式。目前MPT模型已在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学等领域得到了成功的应用,特别是在源监测、再认启发、存储提取、联合再认等范式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从结构上,MPT 模型分为二链 MPT(binary MPT,BMPT)模型和多链 MPT(multi-link MPT,MMPT)模型。许多学者分别从MPT模型的表示形式、参数类型、个体差异等方面进行了扩展研究,并统称为通用加工树(general processing tree,GPT)模型。在许多复杂的认知任务中,人们观测到的响应或行为通常是几种不同认知过程共同加工的结果,而表层的统计分析(如t检验、ANOVA等)虽揭示了其组间差异,但无法区分观测响应是由认知加工导致的还是由反向倾向或猜测导致的,而GPT模型不但能够区分这些混淆而且能够对潜在认知加工过程各阶段的潜在认知能力进行测量和检验。为了检验潜在认知能力的差异,GPT模型的假设检验是通过模型的参数约束来实施的。虽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探讨。首先,GPT模型的参数约束类型和重新参数化过程 系统深入地探讨。虽然已有研究讨论了 GPT模型的相等约束和次序约束,但在广度上GPT模型参数约束的类型缺少系统研究,在深度上其重新参数化过程的统计等价和共同特征有待深入挖掘。其次,GPT模型假设检验的统计等价问题需要深入研究,特别是MMPT模型。MMPT模型假设检验问题已有的处理方法是将MMPT模型等价转化为BMPT模型,但这通常会导致认知加工结构发生变化、模型参数失去了原有心理学含义且等价模型结构过于复杂。最后,GPT模型的计算机编码即字符串编码唯一性问题和假设检验的字符串处理也有待解决。目前,除了 GPT模型简单的相等约束和次序约束可以计算机自动实施外,其它参数约束均需要建模者手工构建,其主要原因是缺少有效的模型编码解码算法,故GPT模型的字符串编码和解码唯一性的问题也需要进行探索。故为了更好地使用GPT模型测量潜在认知过程,本文重点关注GPT模型假设检验的统计等价理论和字符串编码及其应用的探讨,主要研究的内容如下所示:第一,整合了 GPT模型基本概念的形式化描述,为GPT模型假设检验问题的探讨提供了形式规范。本文归纳并整合了 GPT模型的四要素、参数分类模型、数学等价、统计等价、和分裂变换等基本概念并给出了形式化描述(用统一的数学表达式来表示多个相似过程或结果)。同时,也探讨了 GPT模型的识别性、模型方程唯一性和统计等价构建定理等基本理论。第二,系统探讨了 GPT模型参数约束类型,并基于参数约束重新参数化的共同特征提出了代表树模型。在GPT模型框架下,潜在认知加工能力的差异性检验可通过GPT模型的假设检验来完成,而GPT模型的假设检验需要通过其参数约束来实施。故本文从参数约束关系、约束参数向量间关系和约束参数个数这三个维度探讨了 GPT模型假设检验的参数约束类型,并分别讨论了每种参数约束类型的重新参数化过程以及其认知加工结构的递归特性,并根据这些认知加工结构的共同特征提出了 GPT模型参数约束的四个代表树模型。通过对代表树模型的递归嵌套可以方便处理GPT模型参数约束条件的等价转化问题,能够为GPT模型的统计分析提供增长工具箱。第三,归纳出GPT模型参数约束表示定理和GPT模型统计封闭性的等价转化过程。为了确保潜在认知能力测量结果的有效性,GPT模型假设检验的实施需要模型的变换过程是统计等价的。为了尽可能地维持GPT模型的原有认知过程,参数约束的等价变换仅针对约束参数所在约束节点的认知加工结构进行统计等价变换,而非约束节点的认知加工结构保持不变。根据GPT模型参数约束各个类型及其重新参数化的统计等价变换过程,归纳了 GPT模型统计封闭性的等价转化过程,同时给出了参数约束的形式定义和表示定理,并总结出GPT模型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和化繁为简的统计等价转化思路(次序约束→乘积约束→相等约束→常数约束→无约束)。进而可把带有参数约束的GPT模型统计等价地转化为无约束条件的GPT模型,完成了 GPT模型统计封闭性的等价过程。第四,提出了新的具有唯一性的GPT模型字符串语言编码解码算法。为了使GPT模型能够被计算机识别并自动执行其假设检验问题,GPT模型通常需要编码为字符串语言的形式。故本文以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 GPT模型字符串编码的递归定义、编码和解码规则,以及GPT模型字符串语言参数子树判别定理和节点子树判别定理及其证明。新算法不但能够实现GPT模型编码和解码字符串具有唯一性,而且使得字符串语言能很好地捕获整个GPT模型类。并根据GPT模型参数约束重新参数化过程的递归特性归纳出基于代表树模型字符串词语的递归替换规则。新的替换规则可以通过字符串词语的递归替换可实现GPT模型参数约束的统计等价变换。本文对GPT模型字符串编码解码算法的改进,既扩展了 GPT模型的字符串编码理论,有利于GPT模型的计算机编程、存储和传输。此外,基于代表树模型的模块化编码也为计算机自动实施GPT模型参数约束提供了可行性和理论支持,丰富了 GPT模型的统计分析理论和技术。最后,通过对图片优势效应源监测、文学作品中年龄差异源监测和四则混合运算认知测量三个心理学研究实例,展示了本文所探讨的GPT模型假设检验统计等价理论的可行性与实用性。在实例1图片优势的源监测中,通过实例展示了同一实验组内GPT模型相等约束和次序约束等价过程,并在已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假设检验问题,GPT模型分析结果不但支持图片优势效应,而且进一步给出了次序约束量化指标的估计值和置信区间。实例2是文学作品阅读中年龄差异的源监测,并展示了同一实验组内和不同实验组间GPT模型假设检验的等价过程,不但分析了年轻人和好老年人对文学作品人物角色记忆的源监测分析,而且也验证了已有结果同时还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解释。实例3是用GPT模型测量了小学生四则混合运算的认知能力,同时展示了 GPT模型字符串编码具体实施过程,并将GPT模型分析的结果与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进行了比较,t检验仅能得到乘除题和混合题存在显着差异,而GPT模型还可得到两个班级在计算正确率参数和计算顺序参数存在显着差异。由此可知,GPT模型分析能够为潜在认知加工测量中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通过GPT模型可以支持和增强作者的原始分析和特定的统计测量,或至少可作为传统实证测量的补充。综上所述,本文系统地探讨了潜在认知测量模型GPT模型的统计等价理论和应用,即探讨了 GPT模型假设检验的参数约束类型及其重新参数化过程,提出了重新参数化的代表树模型,同时提出了 GPT模型字符串编码算法及基于代表树模型的替换规则。换句话说,根据GPT模型典型认知加工结构的共同特征归纳出参数约束等价变换的四个代表树模型。为了便于GPT模型假设检验的计算机编码,提出了新的GPT模型字符串编码和解码算法,新的编码算法使得GPT模型编码具有唯一性且大大简化了模型的存储和传输,同时总结了基于代表树模型字符串词语模块的递归替换规则。新的编码算法和递归替换规则为GPT模型假设检验问题的计算机传输、编码和自动执行提供了理论支撑。总之,本文的研究完善了 GPT模型潜在认知测量理论,扩展了 GPT模型的统计分析理论和统计建模技术,丰富了 GPT模型对潜在加工能力的可解释性,更有利于了 GPT模型的应用和推广。这将使潜在认知加工测量的研究推向更深层次,进一步完善认知心理测量模型的模型分析的理论体系。

胡广[6](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语义分割的断层识别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现代化的进程继续不断推进,也就造成了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虽然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研究从未止步,但石油和天然气现在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可以说各行各业都需要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强力支撑才能维持整个社会稳定前行,因此继续对油气勘探研究仍至关重要。地下的层位在构造应力作用下破裂、错位形成了断层。断层既是油气田的边界,也是油气运移、聚集的通道。断层的解释是油气勘探开发中十分重要的工作,断层的分布和形态对油气藏的识别和描述起到关键性作用,并对地壳发展构造和天然气、石油等的开采与分布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近几年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不断提高,地震数据的体量也越来越大,利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断层解释不仅十分琐碎和耗时,而且难度较以及无法重复验证,复杂的解释流程也对解释人员专业性的要求十分高。随着近几年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应用的爆炸式增长,人工智能的各种方法已经应用到各行各业。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方法研究的热点,它提供了一种思路利用更深的神经网络方法来把人类的经验来让计算机进行学习,从而来代替人类判断来解决某些问题。图像分割是指根据图像的灰度、彩色、空间纹理、几何形状等特征把图像划分成若干个互不相交的区域,简单的说就是在一副图像中,把目标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在地震勘探领域的断层解释中,地震振幅图像中包含大量的有用关于地下地质构造的信息,通过对些信息的利用可以很好的实现断层解释。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深度学习方法的优势,让计算机来学习地震断层解释的模式,实现从计算机视觉来识别地震数据中的断层,这样可以大大的减少人为干预以及错误的发生,并大幅度减少断层解释所需要的时间。鉴于此,本文针对地震数据中断层解释中面临的一些问题,结合目前最流行的深度学习方法,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语义分割的断层识别方法,并研究了在地震数据进行深度学习中有效样本难以获取和样本不平衡的问题,还进行了断层识别结果优化后处理的研究。主要有以下的具体工作:(1)分析了深度学习语义分割中地震断层识别问题,并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地震振幅图像的端对端的深度学习语义分割网络,实现了计算机视觉来识别地震断层,并在合成地震数据上对网络进行了多方面的测试。(2)对深度学习地震断层识别方法中样本选择方式进行了研究,针对合成地震数据训练模型来预测实际地震数据中存在的效果不稳定问题,提出使用在待解释三维断层数据中选取部分二维切片数据人工解释断层作为训练样本,并通过数据扩充方法得到足够量的学习样本。(3)针对地震振幅图像中断层和非断层的数量严重不平衡的情况,研究了采用加权的交叉熵损失函数使神经网络朝准确的方向进行拟合学习。(4)对深度学习语义分割方法的断层识别结果进行了优化后处理研究,利用孤立小连通区域去除方法消除识别结果中的噪声,利用通过骨架化方法对模型预测的断层进行细化处理并利用剪枝操作去除骨架化过程中产生的多余枝节,采用八邻域端点检测方法寻找识别的断层线中断开点并连接不连续的断层。(5)结合深度学习语义分割断层识别网络和断层优化后处理提出了一个基于深度学习语义分割的断层识别流程,并在实际地震数据进行了断层识别处理,还对不同数据不同方法识别出来的断层效果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深入论证了本文方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文主要创新点为:(1)在VGG16网络基础上设计出一种针对地震断层识别的端对端深度学习语义分割轻量化网络结构。不仅能减少训练时间和预测时间,还能够实现在较少断层样本情况下保持良好断层识别效果。(2)针对深度学习语义分割识别结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断层识别结果优化后处理的方法流程。整个流程包括孤立小连通区域去除的方法剔除噪声,使用基于距离变换骨架提取算法来得到细化的断层并用剪枝算法去除产生的多余枝节,还提出了一种基于八邻域端点检测的方法来寻找并连接属于同一断层线上的断开点。

张益瑞[7](2021)在《高速动车组载荷谱复现方法及台架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速动车组在轨状态尤其是高速运行时的动态性能评估是轨道交通技术进步的试验基础和车辆高速化、重载化、智能化发展的现实需求,由于多样化的试验功能和较高的试验效率,通过专用台架设备模拟车辆服役工况的载荷谱复现试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载荷谱指能够反映研究目标特定空间位置上物理参数随外界环境变化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可测量信息。载荷谱复现试验的目标是通过台架高精度地模拟重现车辆运行工况,其关键技术在于高性能的台架设备、准确的试验系统数学模型和科学有效的复现试验方法。本文以上述关键技术为研究内容,以基于转向架多功能试验台的高速动车组载荷谱复现为研究目标,设计了决定转向架多功能试验台载荷力测量功能和宽频带激振性能的专用测力平台及试验台电液伺服控制系统,提出了转向架各项关键参数的试验测定方法,以系统辨识原理和迭代复现技术为理论支撑,将仿真循环和试验循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具有误差系数自适应调节功能的循环迭代方法,完成了以高速动车组车体和转向架垂向加速度为目标载荷谱的复现试验,主要工作如下:1)阐述了转向架多功能试验台的系统组成以及自主开发的位姿运动谱解算系统和试验数据分析系统;针对动车组车辆和模拟半车质量载荷谱复现试验系统分别进行垂向动力学建模,并通过MATLAB/Simulink程序仿真分析在相同激励条件下的车体垂向位移和转向架垂向位移两种系统响应,证明了模拟半车质量载荷谱复现试验系统能够准确地复现中高速模拟车速时车辆在轨运行工况,并将其数学模型作为系统辨识试验的模型构型基础。2)提出了一种以试验转向架车轮处载荷力为测量目标的专用测力平台,设计了测力平台的机械结构、应变片布片方式和测量电路,并从力学理论计算和有限元仿真分析两个角度验证了其科学性和准确性;通过标定试验分析测力平台三向测力的维间耦合效应,提出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数值解耦方法,试验表明,数值解耦后,测力平台的单轴载荷测量精度和多轴载荷测量精度均满足试验需求;根据试验台动态性能指标进行了试验台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静态和动态设计,完成液压缸、伺服阀等主要液压元件的选型以及伺服放大器增益值的校正;通过下运动平台扫频试验和模态有限元仿真分析及试验验证了试验台稳定的宽频带激振性能。3)设计了转向架悬挂刚度、阻尼、载荷参数、转动惯量等关键参数的测定方法:以低速准静态的恒速三角波加载试验法测定悬挂刚度参数,以频率步进扫描递增的变频正弦波加载试验法测定悬挂阻尼参数,以倾斜试验法测定转向架重心位置坐标参数,以频率恒定的定频正弦波加载试验法测定转向架转动惯量参数。另外,根据转动惯量、重心位置和运动绕点三者的关系提出了一种预置绕点位置的拟合测定试验法作为转向架重心高度测量的新方法。上述转向架参数测定的试验方法均通过相应试验得到了验证。4)研究国内外轨道不平顺功率谱密度解析表达式,对比分析了中国高铁轨道谱和德国高低干扰谱的线路质量;采用逆傅里叶变换法完成中国高铁轨道不平顺的样本重构,为后续轨道不平顺复现试验提供目标数据;使用试验台位姿运动谱解算系统根据轨道不平顺重构样本数据生成试验台驱动运动谱,并计算不同模拟车速下的试验台液压作动器液压流量需求,证明试验台的液压驱动能力;设计运动平台位姿测量方案,使用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平台特定位置的实时位移值,以此来计算平台的空间运动指标;进行不同模拟车速下的中国高铁轨道不平顺复现试验,结果表明,中高速模拟车速下,基于转向架多功能试验台能够准确的完成中国高铁轨道的不平顺复现模拟。5)将模拟半车质量载荷谱复现试验系统的数据传递表示为输入数据转化和模拟半车试验装置两个模块的串联过程,理论分析了计算其传递函数的构型及数学表达式,作为系统辨识试验中的系统基础构型;设计了系统传递函数辨识试验方法,以带通白噪声信号作为输入信号,以最小二乘法估计优化模型参数;提出了将仿真循环迭代和试验循环迭代相结合的迭代方式,通过计算机仿真迭代得到符合精度要求的系统激励,作为试验迭代的初始输入通过台架试验进一步逼近复现目标,提高了试验效率;针对试验中决定迭代速度的误差修正系数设计了能够自动适应复现误差而优化自身数值的策略,对比试验证明,采用这种自适应调节策略后,复现试验所需要的循环迭代次数明显降低,试验效率得以进一步提升。本文研究表明,转向架多功能试验台作为专用的转向架试验装备,其试验能力满足协议性能指标,载荷力测量系统精度满足试验需求,结合所提出的各种试验方法,可以完成转向架关键参数的测定、试验系统的参数辨识以及具有较高试验效率的循环迭代复现试验,能够有效地完成对车辆在轨运行工况的模拟,是成功的试验设备,落成运行以来为我国新型转向架以及轨道交通行业的技术进步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产生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刘峰成[8](2020)在《自由曲面单层空间网格结构形态与网格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尤其是计算机图形学以及建筑建造工艺的快速发展,自由曲面空间网格结构已然成为当今空间结构发展的主要趋势。但自由曲面空间网格结构由于其形式的自由多变,如何合理的确定其建筑形态和曲面网格仍是当前空间结构领域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之一。本文以自由曲面单层空间网格结构为研究对象,对此展开了系统的研究。首先,从曲面形态入手,提出了考虑结构缺陷敏感性和节点刚度影响的形态优化方法;其次,针对自由曲面的网格生成问题,考虑网格的均匀性、规则性、流畅性、网格走向以及结构性能等因素,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适用于自由曲面空间结构的网格生成及调控方法,以期为工程设计和建造提供有益参考。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单层空间网格结构整体稳定对初始几何缺陷较为敏感的特点,提出了考虑缺陷敏感性的自由曲面单层空间网格结构形态优化方法。该方法以结构弯曲应变能比例为约束条件,通过调节结构内部弯曲应变能和总应变能的比例关系,降低优化后结构对初始几何缺陷的敏感性,从而得到在考虑初始几何缺陷后仍具有较高承载力的结构形态。此外,还对优化后结构进行了冗余特性评价。(2)在自由曲面单层空间网格结构的形态优化中考虑节点半刚性,探讨了节点刚度对自由曲面单层空间网格结构形态优化的影响。对优化后的刚性节点网格结构和半刚性节点的网格结构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其进行了缺陷敏感性评价。(3)为提高三角形网格的均匀性,以结构杆件为运动基本单元,提出了杆件自适应法。该方法可克服映射畸变误差,得到均匀程度较高的曲面三角形网格。基于杆件自适应法,考虑网格生成过程中固定点、固定边、网格尺寸、曲面曲率以及奇异点数量和位置等因素影响,完成了网格生成的多目标调控,丰富了网格形式,为建筑师提供了更多选择。(4)为更好地适应复杂曲面,基于物理学中库仑定律,开发了一种具有普适性的自由曲面网格划分算法——粒子自动配置算法。该方法将网格中节点比作电场中的带电粒子,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粒子的自我组织,完成曲面网格划分,可有效避免映射误差,得到高品质的网格拓扑,适用于任意曲面的网格划分。(5)为更好地表达建筑意蕴,综合考虑线条流畅性、网格规则性和网格走向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自由曲面的基于初始点和导线的渐进网格生成方法,实现了对网格大小与走向的调控,可得到具有较高网格品质且线条流畅的建筑网格。(6)为得到在既定建筑曲面约束下具有较优力学性能的网格拓扑,提出了三种解决方案。首先,以应变能为目标,不改变网格拓扑,仅改变节点位置进行网格优化,并进行光顺性处理。其次,改进粒子自动配置法,根据杆件轴力大小调节粒子所带电量,保持网格拓扑不变对网格密度进行调整,得到疏密有致受力合理的网格布置。最后,基于结构主应力轨迹线,结合曲面映射原理和拟弹簧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自由曲面的网格生成方法,可得到样式丰富且具有较优力学性能的网格拓扑。(7)此外,为确定自由曲面单层空间网格结构中矩形截面型材的合理强轴方向,对其进行了几何绕率优化,并开发了由几何线模型转换成结构有限元模型的程序接口,为自由曲面单层空间网格结构参数化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

王腾[9](2020)在《面向弹箭体复杂结构的统一数字化模型描述机理及应用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面对当前国际国内的严峻形势,关乎国防安全的航天工业部门亟需国产化且能够自主可控的三维CAD结构设计软件工具。本文以当前航天弹箭体型号研制过程中使用的结构三维设计软件及其数据格式为研究对象,分析和阐述了目前工程实践中三维设计面临的如下问题:结构三维设计软件工具在型号研制当中出现的诸如在多源异构的结构三维设计工具之间进行三维模型数据交换时丢失模型的设计信息、建模历史信息、无法记录并传递三维模型设计语义信息等问题,以及非国产软件结构三维模型设计工具存在安全性问题,国外商软停止更新维护及商软公司倒闭等原因可能导致的三维模型设计信息长期存储存在风险的问题。通过调研国内外关于多源异构的结构三维设计软件在数据交换时出现的信息丢失及无建模历史、无法交换模型设计语义信息的解决方案,调研国内外对结构三维模型设计信息长期存储的研究,对航天弹箭体结构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归类。基于航天弹箭体结构三维模型的特点,以本体理论对航天弹箭体结构的数字化三维模型的设计信息进行了表达和描述,定义了层次式的航天弹箭体本体模型,提出了航天弹箭体复杂结构的统一描述方法,对航天弹箭体的结构、管路、电缆等使用层次式本体表达方法实现了统一描述。研究以Creo为代表的结构三维设计软件的表达原理,基于面向航天弹箭体结构三维模型的统一描述方法和Creo对结构三维模型的表达原理,实现了专用于航天弹箭体结构长期存储与模型恢复的自动读取接口模块和结构三维模型的自动复现接口模块的开发,并在运载火箭的贮箱和尾段等结构上验证了统一数字化模型描述方法、信息自动读取接口模块以及三维模型自动复现接口模块的有效性、实用性。在实现航天弹箭体结构统一描述的基础上,实现了航天管路系统和电缆系统基于统一描述方法的应用研究。其中,通过调研现有运载火箭管路系统的设计方式,从几何角度研究了基于统一描述方法的管路系统设计方法,实现了管路系统两个任意位置端口的快速设计。以航天管路系统设计中最常被设计师关注的管路两端端面平行度公差问题为例,基于统一描述方法实现了公差信息的三维复现以及管路系统连接精度快速校核及结果数据输出,实现了在设计阶段基于设计值对管路连接精度进行预测并达到了反向指导设计师对公差进行重新设计的目的。通过调研现有运载火箭箭上电缆的布局方式,从样条曲线角度研究了基于统一描述方法的几何设计,实现了箭上电缆系统的快速布局设计。

许玲玲[10](2020)在《杆系DEM法计算理论研究及其在结构力学行为仿真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杆件结构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广泛,如框架结构、大跨空间结构、桥梁结构等。该类结构的力学行为主要包括:几何非线性行为、材料非线性行为、静动力行为、节点半刚性行为、断裂行为、接触碰撞行为等以及由以上行为构成的复合行为,如结构的局部破坏或连续性倒塌破坏等。现有数值计算方法准确处理单一结构力学行为已是一项困难的工作,若在此基础上再耦合多种行为会变得更加复杂。因此,为了对结构力学行为进行简单而精确的描述,本文以杆系离散单元法为分析手段,发展了适用于杆件结构的接触单元(如杆单元、梁单元等),提出了一系列杆件结构力学行为的定量化模拟计算方法,包括弹性行为、弹塑性行为、强震倒塌模拟、半刚性节点模拟等。现有研究成果中均假定杆系离散单元法中接触本构模型的切向弹簧仅用于描述纯剪力引起的纯剪切变形,然而杆件结构通常长细比较大,可忽略剪切变形的影响,即根据弯曲梁理论认为切向位移(即挠度)是由剪力产生的弯曲变形引起,并非由剪力产生的截面剪切变形引起。因此,基于上述假定推导出的接触单元切向接触刚度系数无法用于杆件结构问题的求解。本文针对该问题重新定义了切向弹簧,并根据能量等效原理系统推导了各方向上接触刚度系数的计算公式。以此为基础,详细阐述了杆系离散单元的基本假定和概念,推导了面向轴力杆单元、平面梁单元以及空间梁单元的杆系离散单元基本公式,为复杂结构力学行为模拟提供严谨的理论支撑。杆系离散单元法中几何非线性问题和动力响应的求解会自动包含在颗粒的运动控制方程中,是一个自然过程,无需特殊处理。基于此特征,文中构建了杆件结构静、动力弹性行为分析的统一计算框架,进一步细化了杆系离散单元模拟结构弹性行为时遇到的问题。详细给出了静、动力荷载的施加方式,并构造了动力荷载下杆系离散元的阻尼模型。对若干二维、三维杆件结构进行静、动力弹性非线性行为分析,这些行为包括几何大变形、大转动、阶跃屈曲、分叉、动力响应等,验证了杆系离散单元模拟杆件结构静、动力弹性非线性行为的优势及有效性。对于材料非线性问题,本文基于杆系离散单元塑性铰法提出了杆系离散单元精细塑性铰法,该法通过切线模量和截面刚度退化系数近似考虑残余应力对接触单元刚度的削弱。分别建立了两种杆系离散单元弹塑性分析方法的计算理论,包括屈服准则、弹塑性接触本构模型、加卸载准则以及内力超过极限屈服面后的修正方法。若干算例(包括桁架、简单梁、平面框架、空间框架以及单层网壳结构)的静力弹塑性行为分析表明,杆系离散单元精细塑性铰法可近似考虑构件的塑性发展,其计算精度明显高于塑性铰法,且不会显着增加杆系离散单元的计算量;当材料为理想弹塑性、截面分布塑性不明显时,相比于塑性区法,采用杆系离散单元精细塑性铰法“性价比”更高。为了定量化精确求解多点激励下大跨空间钢结构的倒塌破坏问题,提出了结构多点激励强震倒塌分析的杆系离散单元计算方法。建立了可考虑地震作用应变率效应的弹塑性接触本构模型,实现了杆系离散单元法的多点激励,初步建立了杆系离散单元法的并行计算技术。以一个缩尺比为1/3.5的单层球面网壳振动台试验模型为计算对象,完成了多点激励下结构的倒塌破坏全过程定量化精确仿真。此外,该倒塌试验也可用于标定杆系离散单元法进行结构连续性倒塌分析时所采用的关键结构参数。进一步对梁柱节点的半刚性行为进行模拟,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进行具有半刚性节点的钢框架结构静、动力分析的杆系离散单元计算方法,并推导了可考虑半刚性连接的弹塑性接触本构模型。该法可同时考虑结构的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以及梁柱节点连接的半刚性非线性。梁柱节点的半刚性行为通过虚拟的弹簧单元进行模拟,该弹簧单元以线性分配的方式将梁柱节点的半刚性特性量化到与之相邻的接触单元各方向刚度,进而根据能量等效原理得到了上述接触单元刚度的修正公式,并通过独立强化模型捕捉结构的滞回性能。通过多个经典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适用性,且系统研究了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的几何非线性、阶跃屈曲、材料弹塑性、动力响应、断裂等多种结构力学行为。通过理论推导、大量经典数值算例、大型振动台试验校核以及程序编写表明,杆系离散单元法具有较强的精确性、通用性和稳定性。本文实现了杆件结构研究领域中诸多非线性和非连续结构力学问题的定量化仿真与分析,完善和推进了杆系离散单元法理论体系的形成,为杆件结构的复杂力学行为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手段。同时,杆系离散单元法作为一种崭新的数值分析方法,要将其推向实际工程应用或设计人员仍存在很多可改进和开发的空间。综上,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文中重新定义了杆系离散单元法中接触本构模型的切向弹簧,并严谨推导了面向轴力杆单元、平面梁单元以及空间梁单元的各方向上接触单元刚度系数的计算公式,进而将杆系离散单元法的计算理论系统化;(2)提出了杆系离散单元精细塑性铰法,其可近似考虑构件的塑性发展,补充了杆系离散单元法的弹塑性计算理论;(3)多点激励下单层球壳强震倒塌破坏全过程定量化精确仿真的振动台试验校核。从计算方法、地震动多点输入荷载施加及计算效率三方面对杆系离散单元的计算理论进行修正,提出了结构多点激励强震倒塌分析的杆系离散单元计算方法,有助于该法在结构连续倒塌模拟中的推广和应用;(4)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进行半刚性钢框架结构静、动力分析的杆系离散单元计算方法,该法可同时考虑结构的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以及梁柱节点连接的半刚性非线性。杆系离散单元法中零长度弹簧单元并不直接参与计算,且修正后的接触单元刚度矩阵可直接代入下一步计算,过程简单易行。研究成果进一步体现了杆系离散单元法处理强非线性和非连续问题的优势。

二、杆系结构三维模型图自动生成的算法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杆系结构三维模型图自动生成的算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椭圆(球)形随机骨料模型的再生混凝土细观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再生混凝土主要研究方法
        1.2.1 实验法
        1.2.2 仿真试验法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2 混凝土细观数值模型基本理论
    2.1 塑性损伤模型本构计算方法
        2.1.1 过镇海模型
        2.1.2 10规范模型
        2.1.3 丁发兴模型
        2.1.4 Concrete D模型
    2.2 塑性损伤模型损伤因子计算方法
        2.2.1 图解法
        2.2.2 能量法
        2.2.3 规范法
    2.3 ABAQUS中CDP模型本构关系
        2.3.1 混凝土材料行为
        2.3.2 混凝土受压行为与受拉行为
    2.4 混凝土骨料随机分布基本理论
        2.4.1 混凝土损伤断裂细观数值模型研究
        2.4.2 随机化算法
        2.4.3 混凝土骨料级配
        2.4.4 混凝土骨料形状的生成条件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椭圆(球)形随机骨料的再生混凝土模型构建
    3.1 基于PYTHON语言的椭圆形再生骨料混凝土模型
        3.1.1 椭圆形再生骨料细观结构的建立
        3.1.2 椭圆形骨料模型的侵入判别准则
        3.1.3 椭圆形再生骨料随机投放与生成算法
    3.2 计算模型图
    3.3 基于PYTHON语言的椭球体再生骨料混凝土模型
        3.3.1 椭球体再生骨料细观结构的建立
        3.3.2 椭球体骨料模型的侵入判别准则
        3.3.3 椭球体再生骨料随机投放与生成算法
    3.4 椭球体再生骨料混凝土模型图
    3.5 本章小结
4 不同再生骨料替代率下再生混凝土细观性能数值计算分析
    4.1 基于不同替代率的再生混凝土计算模型
        4.1.1 模型构建
        4.1.2 参数设置
    4.2 基于替代率的椭圆(球)再生混凝土抗压性能研究
        4.2.1 椭圆骨料再生混凝土抗压性能计算研究
        4.2.2 椭球骨料再生混凝土抗压性能计算研究
        4.2.3 不同替代率下再生混凝土受压应力表现
        4.2.4 不同替代率下再生混凝土压缩损伤表现
    4.3 基于替代率的椭圆(球)再生混凝土抗拉性能研究
        4.3.1 椭圆骨料再生混凝土抗拉性能计算研究
        4.3.2 椭球骨料再生混凝土抗拉性能计算研究
        4.3.3 不同替代率下再生混凝土受拉应力表现
        4.3.4 不同替代率下再生混凝土拉伸损伤表现
    4.4 本章小结
5 细观组分强度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5.1 基于30%替代率的椭圆骨料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5.1.1 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峰值应变
        5.1.2 再生混凝土抗拉强度与峰值应变
    5.2 各细观组分抗压强度对再生混凝土的性能影响研究
        5.2.1 老界面过渡区抗压强度影响
        5.2.2 新砂浆抗压强度影响
        5.2.3 老砂浆抗压强度影响
        5.2.4 新界面过渡区抗压强度影响
        5.2.5 不同抗压强度细观组分对再生混凝土抗压性能的影响研究
    5.3 各细观组分抗拉强度对再生混凝土的性能影响研究
        5.3.1 老界面过渡区抗拉强度影响
        5.3.2 新砂浆抗拉强度影响
        5.3.3 老砂浆抗拉强度影响
        5.3.4 新界面过渡区抗拉强度影响
        5.3.5 不同抗拉强度细观组分对再生混凝土抗拉性能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细观组分界面厚度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6.1 基于45%替代率的椭圆骨料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6.1.1 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峰值应变
        6.1.2 再生混凝土抗拉强度与峰值应变
    6.2 细观组分界面厚度对再生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影响研究
        6.2.1 内界面过渡区厚度影响
        6.2.2 老砂浆区厚度影响
        6.2.3 外界面过渡区厚度影响
        6.2.4 骨料与新砂浆界面区厚度影响
        6.2.5 各细观组分界面厚度对再生混凝土抗压性能的影响研究
    6.3 细观组分界面厚度对再生混凝土的抗拉性能影响研究
        6.3.1 内界面过渡区厚度影响
        6.3.2 老砂浆区厚度影响
        6.3.3 外界面过渡区厚度影响
        6.3.4 骨料与新砂浆界面区厚度影响
        6.3.5 细观组分界面厚度对再生混凝土抗拉性能的影响研究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2)基于编码结构光的多视角三维重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工作
第二章 结构光三维重建系统的编解码方案
    2.1 三维重建技术的分类
    2.2 常见的编码结构光方法
        2.2.1 时间编码法
        2.2.2 空间编码法
        2.2.3 直接编码法
    2.3 基于格雷码和相移相结合的结构光编码法
        2.3.1 格雷码和相移结合的编码设计
        2.3.2 格雷码编码和相移结合的解码方案
        2.3.3 格雷码结合相移的混合编码实验步骤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结构光三维重建系统的标定
    3.1 结构光三维重建的原理
    3.2 相机标定
        3.2.1 相机标定的原理
        3.2.2 相机标定的实验过程
    3.3 投影仪标定
        3.3.1 投影仪标定的原理
        3.3.2 投影仪标定的实验过程
    3.4 系统标定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据获取和处理
    4.1 系统实验方案设计
        4.1.1 硬件系统组成
        4.1.2 软件平台设计
    4.2 点云预处理
        4.2.1 多视角点云数据的获取
        4.2.2 背景信息去除
        4.2.3 点云滤波去噪
    4.3 点云三维重建
        4.3.1 多视角点云拼接
        4.3.2 点云粗配准
        4.3.3 改进的点云精配准
        4.3.4 泊松重建
        4.3.5 点云分割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对比分析
    5.1 编码解码结果
    5.2 三维重建结果
        5.2.1 多视角点云融合
        5.2.2 重建实例
    5.3 实验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工期-成本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建筑行业新发展要求
        1.1.2 工期-成本优化新要求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研究
        1.3.2 装配式建筑成本计价模式
        1.3.3 工期-成本优化问题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4.3 论文结构组织
        1.4.4 本研究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2 装配式建筑的BIM技术应用和多目标优化研究
    2.1 BIM技术
        2.1.1 BIM的概念
        2.1.2 BIM相关软件和技术标准
        2.1.3 BIM技术用于装配式建筑的价值
    2.2 装配式建筑
        2.2.1 装配式建筑概述
        2.2.2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建造模式比较分析
    2.3 装配式建筑成本
        2.3.1 预制构件成本组成
        2.3.2 装配式建筑与现浇建筑成本比较
    2.4 工期-成本目标优化
        2.4.1 多目标优化理论
        2.4.2 工期-成本目标优化原理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BIM的构件级装配式建筑计量计价研究
    3.1 装配式建筑计价模块化划分
        3.1.1 模块化计价模式
        3.1.2 装配式建筑计价模块化划分
    3.2 建筑信息模型架构
        3.2.1 BIM模型的图元组成
        3.2.2 BIM模型的数据结构
    3.3 基于计价定额的建筑信息模型体系研究
        3.3.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定额
        3.3.2 预制构件与造价定额的关联
    3.4 基于Revit平台的预制构件工程量提取和综合单价计算研究
        3.4.1 基于BIM的预制构件计价的方法
        3.4.2 Revit二次开发
        3.4.3 模型构件资源工程量提取
        3.4.4 预制构件综合单价计算
    3.5 本章小结
4 工期-成本模型建立和优化研究
    4.1 工程项目工期-成本函数模型
        4.1.1 工期-成本优化问题描述
        4.1.2 工期函数
        4.1.3 成本函数
        4.1.4 工期-成本函数模型
    4.2 基于BIM和NSGA-Ⅱ算法的多目标优化
        4.2.1 遗传算法
        4.2.2 NSGA-Ⅱ算法设计
        4.2.3 多目标优化算法平台实现
        4.2.4 Navisworks与NSGA-Ⅱ集成设计
    4.3 本章小结
5 实验验证与分析
    5.1 工程概况
    5.2 预制构件计量与计价
        5.2.1 提取预制构件工程量
        5.2.2 核算预制构件综合单价
    5.3 工期-成本多目标优化
        5.3.1 基本问题
        5.3.2 优化工期-成本
        5.3.3 Navisworks施工进度模拟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
    6.2 不足和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4)基于小波包分析的杆系结构损伤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该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结构损伤诊断的方法
    1.3 损伤识别的四个层次
    1.4 小波分析的发展历程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小波及小波包分析的理论知识
    2.1 小波分析理论
        2.1.1 傅里叶变换
        2.1.2 小波变换简介
        2.1.3 多分辨分析
    2.2 小波包分析
        2.2.1 小波包的定义
        2.2.2 小波包的性质
        2.2.3 小波包的空间分解
        2.2.4 小波包算法
    2.3 几种常用的小波
        2.3.1 Heer小波
        2.3.2 Daubechies小波系
        2.3.3 biorthogonal小波系
        2.3.4 Coiflet小波系
        2.3.5 SymletsA小波系
        2.3.6 Morlet(morl)小波
        2.3.7 Mexican Hat(mexh)小波
        2.3.8 Meyer函数
    2.4 小波的选择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小波包平面框架结构损伤识别
    3.1 ANSYS概述
    3.2 平面单层框架结构损伤识别
        3.2.1 平面单层框架模型的建立
        3.2.2 基于小波分析的损伤识别
        3.2.3 基于小波包的损伤识别
    3.3 平面双层框架结构损伤分析识别
        3.3.1 平面双层框架模型的建立
        3.3.2 基于小波分析的损伤识别分析
        3.3.3 基于小波包的损伤分析识别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小波包的空间框架结构损伤识别
    4.1 概述
    4.2 单层单跨框架结构损伤识别
        4.2.1 空间有限单元模型的建立
        4.2.2 基于小波包对模型三工况一的损伤识别
        4.2.3 基于小波包对模型三工况二的损伤识别
    4.3 基于小波包对模型四的损伤识别
        4.3.1 两层空间框架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3.2 基于小波包对模型四工况一的损伤识别
        4.3.3 基于小波包对模型四工况二的损伤识别
    4.4 本章总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通用加工树模型假设检验的统计等价理论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心理测量模型与随机建模
        2.1.1 心理测量模型
        2.1.2 随机建模
    2.2 认知心理测量模型
        2.2.1 潜在认知加工建模
        2.2.2 离散化建模:离散状态模型
    2.3 多项式加工树模型
        2.3.1 最简单MPT模型:单高阈限模型
        2.3.2 MPT模型的基本概念
        2.3.3 MPT模型的基本性质
        2.3.4 MPT模型可识别性处理方法
        2.3.5 MPT模型的应用领域
    2.4 通用加工树模型
        2.4.1 MPT模型的扩展
        2.4.2 GPT模型的字符串语言
        2.4.3 GPT模型的等价转化
    2.5 通用加工树模型的统计分析
        2.5.1 GPT模型的统计推断
        2.5.2 GPT模型的统计封闭性
        2.5.3 GPT模型的统计模拟
        2.5.4 GPT模型的模型评价和选择
        2.5.5 GPT模型的相关分析软件
3. 总体设计
    3.1 问题提出
    3.2 研究思路
    3.3 研究意义
        3.3.1 理论意义
        3.3.2 实践意义
4. 理论研究
    4.1 GPT模型的基本概念
        4.1.1 GPT模型的四个要素
        4.1.2 GPT模型形式化定义
        4.1.3 GPT模型的可识别性
        4.1.4 GPT模型的模型方程的唯一性及反例
        4.1.5 GPT模型的统计等价
        4.1.6 GPT模型的分裂变换
    4.2 GPT模型参数约束的假设检验
        4.2.1 GPT模型参数约束的类型
        4.2.2 GPT模型常数约束的假设检验
        4.2.3 GPT模型相等约束的假设检验
        4.2.4 GPT模型乘积约束的假设检验
        4.2.5 GPT模型次序约束的假设检验
        4.2.6 GPT模型参数约束的总结
    4.3 GPT模型参数约束的代表树模型
        4.3.1 GPT模型参数约束的典型认知加工结构及代表树模型
        4.3.2 GPT模型代表树模型的模型属性
        4.3.3 GPT模型参数约束基于代表树模型递归嵌套规则
    4.4 GPT模型的统计分析
        4.4.1 GPT模型的统计封闭性
        4.4.2 GPT模型的参数估计
        4.4.3 GPT模型的假设检验
        4.4.4 GPT模型的其它假设检验问题
        4.4.5 GPT模型统计分析总结
    4.5 GPT模型的计算机编码
        4.5.1 GPT模型递归定义
        4.5.2 GPT模型字符串语言编码规则
        4.5.3 GPT模型代表树模型的字符编码
        4.5.4 GPT模型参数约束基于代表树模型字符串编码
        4.5.5 GPT模型字符串语言编码小结
    4.6 理论研究的总结
5. 实证数据分析
    5.1 图片优势效应的源监测
        5.1.1 图片优势效应源监测及结果
        5.1.2 新假设检验的重新参数化建模
        5.1.3 新假设检验量化分析结果
        5.1.4 讨论
    5.2 文学作品中人物角色源监测及年龄差异
        5.2.1 人物角色源检测及已有结果
        5.2.2 GPT建模分析及结果
        5.2.3 讨论
    5.3 四则混合运算能力的认知测量
        5.3.1 方法
        5.3.2 结果
        5.3.3 讨论
        5.3.4 结论
    5.4 GPT模型实证数据分析小结
6. 总讨论
    6.1 总结和讨论
        6.1.1 统计等价理论及其关系
        6.1.2 基本概念的形式化界定
        6.1.3 参数约束类型及其等价变换
        6.1.4 参数约束等价转化的四个代表树模型
        6.1.5 统计封闭性的等价过程
        6.1.6 字符串编码解码算法及替换规则
        6.1.7 实证数据检验
    6.2 创新、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创新
        6.2.2 不足与展望
7. 总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后记

(6)基于深度学习语义分割的断层识别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地震断层解释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深度学习语义分割方法的研究现状
        1.2.3 图像分割方法在断层识别中的研究现状
        1.2.4 选题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方法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和方法思路
    1.4 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深度学习语义分割的基本原理
    2.1 图像分割概述
        2.1.1 图像分割的目标
        2.1.2 相关分割算法
    2.2 基于深度学习的语义分割实现方式
        2.2.1 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
        2.2.2 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
        2.2.3 模型预测
    2.3 深度学习语义分割效果的评价标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深度学习语义分割的断层识别网络设计研究
    3.1 深度学习语义分割中地震断层识别问题分析
        3.1.1 基于视觉检测的地震断层解释特点分析
        3.1.2 深度学习中地震断层样本问题分析
        3.1.3 深度学习语义分割网络分析
        3.1.4 问题分析总结
    3.2 基于VGG16 深度学习语义分割网络的断层识别方法
        3.2.1 地震断层训练样本的选取方法
        3.2.2 基于VGG16 改进的语义分割深度学习模型构建
        3.2.3 模型训练方式
        3.2.4 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断层预测
    3.3 合成地震断层数据测试
        3.3.1 测试环境配置
        3.3.2 合成地震断层数据生成方法
        3.3.3 合成数据测试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断层识别结果优化后处理研究
    4.1 骨架的基本概念
        4.1.1 骨架的定义
        4.1.2 骨架的基本性质
    4.2 骨架提取的算法及比较
        4.2.1 骨架提取方法
        4.2.2 骨架计算方法分析比较
        4.2.3 本文断层骨架提取方法
    4.3 优化处理方法
        4.3.1 孤立小连通区域的去除
        4.3.2 断线连接
        4.3.3 剪枝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际地震数据断层识别与分析
    5.1 基于深度学习语义分割的断层识别流程
    5.2 实际地震数据的断层识别
        5.2.1 数据背景介绍
        5.2.2 实际地震数据断层识别
        5.2.3 三维结果讨论
    5.3 不同方法对比分析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7)高速动车组载荷谱复现方法及台架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车辆系统动力学研究现状
        1.2.2 轨道车辆专用试验设备研究现状
        1.2.3 系统辨识技术研究现状
        1.2.4 迭代复现技术研究现状
        1.2.5 研究现状综合分析
    1.3 课题来源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转向架多功能试验台系统及动力学建模
    2.1 转向架多功能试验台系统组成
        2.1.1 转向架多功能试验台子系统
        2.1.2 转向架多功能试验台坐标系
        2.1.3 转向架多功能试验台位姿运动谱解算系统
        2.1.4 转向架多功能试验台试验数据分析系统
    2.2 模拟半车质量试验装备
    2.3 车辆及模拟半车质量载荷谱复现试验系统动力学建模
        2.3.1 车辆系统垂向动力学建模
        2.3.2 模拟半车质量载荷谱复现试验系统垂向动力学建模
    2.4 MATLAB/Simulink建模仿真及误差分析
        2.4.1 MATLAB/Simulink建模仿真
        2.4.2 仿真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转向架多功能试验台测力及驱动技术
    3.1 测力平台测量技术研究
        3.1.1 测力平台结构与安装
        3.1.2 测力平台测量原理
        3.1.3 弹性体加载有限元分析
        3.1.4 测力平台标定试验与维间解耦
    3.2 试验台电液伺服系统设计
        3.2.1 电液伺服控制系统静态设计
        3.2.2 电液伺服控制系统动态设计
    3.3 试验台下运动平台扫频试验及模态试验
        3.3.1 试验台下运动平台扫频试验
        3.3.2 试验台下运动平台模态试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转向架参数测定方法及试验
    4.1 转向架悬挂刚度及阻尼参数测定
        4.1.1 转向架悬挂参数测定方法
        4.1.2 转向架悬挂刚度测定试验
        4.1.3 转向架悬挂阻尼测定试验
    4.2 转向架载荷参数测定
        4.2.1 转向架载荷参数测定方法
        4.2.2 转向架载荷参数测定试验
    4.3 转向架转动惯量测定
        4.3.1 转向架转动惯量测定方法
        4.3.2 转向架转动惯量测定试验
        4.3.3 基于转动惯量的转向架重心高度测定新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高铁轨道不平顺样本重构及复现试验
    5.1 轨道不平顺理论
    5.2 中国高铁轨道不平顺样本重构
    5.3 中国高铁轨道不平顺复现试验
        5.3.1 试验台位姿运动谱的生成
        5.3.2 运动平台位姿测量计算方案
        5.3.3 轨道不平顺复现试验数据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系统辨识理论的载荷谱复现试验
    6.1 模拟半车质量载荷谱复现试验系统传递函数理论分析
        6.1.1 模拟半车质量试验系统G_(sys)传递函数
        6.1.2 输入数据转化过程G_(data)传递函数
        6.1.3 模拟半车质量载荷谱复现试验系统传递函数
    6.2 系统辨识理论及应用
    6.3 模拟半车质量载荷谱复现试验系统传递函数辨识试验
        6.3.1 模型构型选择
        6.3.2 输入信号生成
        6.3.3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系统辨识
        6.3.4 系统模型验证
        6.3.5 参数确定及应用
    6.4 载荷谱复现试验
        6.4.1 载荷谱复现理论
        6.4.2 循环迭代复现试验方案
        6.4.3 恒定误差修正系数载荷谱复现试验
        6.4.4 自适应误差修正系数载荷谱复现试验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自由曲面单层空间网格结构形态与网格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结构形态创建及优化研究现状
        1.2.1 无意识的早期形态探索
        1.2.2 物理模型试验法
        1.2.3 基于数值优化方法的形态确定
    1.3 自由曲面结构网格划分研究现状
        1.3.1 间接网格生成技术
        1.3.2 直接网格生成技术
    1.4 三维建模与处理软件
    1.5 本文研究工作
第二章 自由曲面造型基础理论
    2.1 引言
    2.2 B样条基函数定义及性质
    2.3 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线
    2.4 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面
    2.5 曲面映射
    2.6 曲线与曲面曲率
        2.6.1 主曲率
        2.6.2 高斯曲率
        2.6.3 平均曲率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考虑结构缺陷敏感性的单层空间网格结构形态优化
    3.1 引言
    3.2 考虑缺陷敏感性的单层空间网格结构形态优化方法
        3.2.1 优化方法
        3.2.2 优化平台
        3.2.3 缺陷敏感性定义
    3.3 经典球壳的形态改善
        3.3.1 传统优化方法结果
        3.3.2 改进方法优化结果
    3.4 方形空间网格形态优化
        3.4.1 Hyper Works优化结果
        3.4.2 MATLAB优化结果
    3.5 自由曲面单层空间网格结构形态优化
        3.5.1 Hyper Works优化结果
        3.5.2 MATLAB优化结果
    3.6 结构冗余特性评价
        3.6.1 结构整体冗余度
        3.6.2 构件冗余度
        3.6.3 构件冗余度分析验证
        3.6.4 网格结构冗余特性评价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考虑节点刚度的单层空间网格结构形状优化
    4.1 引言
    4.2 节点刚度获取
        4.2.1 节点构造
        4.2.2 中心环-套筒节点力学性能分析
    4.3 装配式空间网格整体模型建立
        4.3.1 引入虚拟弹簧
        4.3.2 计算弹簧刚度
        4.3.3 装配式单层网格结构有限元模型建立及验证
        4.3.4 装配式单层空间网格结构模型的参数化实现
    4.4 装配式单层空间网格结构的形态优化
        4.4.1 优化参数设置
        4.4.2 形状优化的可行性验证
        4.4.3 不同刚度系数下形状优化的实现算例一
        4.4.4 不同刚度系数下形状优化算例二
    4.5 考虑节点刚度和缺陷敏感性影响的空间网格结构形态优化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杆件自适应法的自由曲面网格生成与优化
    5.1 引言
    5.2 算法基本原理
        5.2.1 收敛目标
        5.2.2 目标杆件的选取原则
    5.3 算法具体实现过程
    5.4 网格品质评价
        5.4.1 杆件长度标准
        5.4.2 网格形状品质
    5.5 算例分析
        5.5.1 平面图形算例
        5.5.2 典型球壳算例
        5.5.3 自由曲面空间网格结构算例
    5.6 网格奇异点
    5.7 算法改善
        5.7.1 映射关系的改善
        5.7.2 边界处理
    5.8 网格调控
        5.8.1 固定点设置
        5.8.2 固定边设置
        5.8.3 网格大小调控
        5.8.4 曲率调整
        5.8.5 奇异点设置
    5.9 杆件几何绕率问题
        5.9.1 几何绕率定义
        5.9.2 几何绕率优化
        5.9.3 几何绕率优化算例
        5.9.4 参数化实现
    5.10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库仑定律的自由曲面网格生成
    6.1 引言
    6.2 粒子自动配置算法
        6.2.1 库仑定律
        6.2.2 电场强度
    6.3 算法运行机制
        6.3.1 粒子运动驱动力
        6.3.2 等效电场场强
        6.3.3 粒子坐标的更新
        6.3.4 算法实现过程
        6.3.5 收敛准则
    6.4 自由曲面三角网格生成
        6.4.1 初始布点
        6.4.2 基于参数域映射的网格生成
        6.4.3 施加曲面吸引力的网格直接生成
        6.4.4 特殊曲面网格生成
    6.5 基于渐进法的网格生成
        6.5.1 基于初始点的渐进网格生成原理
        6.5.2 基于初始基线的渐进网格生成原理
    6.6 网格品质评价
    6.7 网格走向调整
    6.8 网格大小调控
    6.9 基于初始点的渐进网格生成算例
        6.9.1 力学性能对比
        6.9.2 水滴形曲面网格生成
    6.10 基于初始基线的渐进网格生成算例
        6.10.1 算例一
        6.10.2 算例二
        6.10.3 算例三
    6.11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考虑力学性能的自由曲面网格生成与优化
    7.1 引言
    7.2 基于应变能梯度的网格优化
        7.2.1 应变能梯度及节点调整策略
        7.2.2 应变能梯度的推导
        7.2.3 常规解析曲面网格调整
        7.2.4 网格光顺处理
        7.2.5 自由曲面空间网格结构网格调整
    7.3 基于库仑定律的考虑力学性能的网格大小调控
    7.4 基于结构主应力迹线的网格生成
        7.4.1 主应力迹线
        7.4.2 拟弹簧法
        7.4.3 单点集中荷载下网格生成
        7.4.4 整体均布荷载下网格生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9)面向弹箭体复杂结构的统一数字化模型描述机理及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结构数字化三维设计领域面临的问题
        1.2.1 机械领域结构三维设计面临的问题
        1.2.2 航天弹箭体领域结构三维数字化面临的问题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2 数字化模型统一描述研究综述
    2.1 引言
    2.2 三维模型统一描述机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2.3 基于统一描述方法的数字化模型长期存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2.4 基于统一描述方法的管路布局设计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2.5 基于统一描述方法的电缆快速布局设计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2.6 本章小结
3 航天弹箭体结构领域本体模型构建
    3.1 引言
    3.2 航天弹箭体复杂结构三维模型组成要素及特点分析
        3.2.1 航天弹箭体复杂结构设计模型的组成特点分析
        3.2.2 航天弹箭体复杂结构标注和属性的组成特点分析
    3.3 航天弹箭体结构领域本体模型构建
    3.4 航天弹箭体结构领域本体模型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本体的弹箭体复杂结构统一数字化描述
    4.1 引言
    4.2 基于本体的全弹箭体结构统一描述框架
    4.3 航天弹箭体产品层结构的统一描述
    4.4 航天弹箭体结构主模块层的统一描述
    4.5 航天弹箭体结构部件/单机层的统一描述
    4.6 航天弹箭体结构零件层的统一描述
    4.7 航天弹箭体结构特征层的统一描述
    4.8 航天弹箭体贮箱结构统一描述的本体表达实例
    4.9 本章小结
5 基于统一描述方法的三维模型转化系统架构
    5.1 引言
    5.2 三维模型设计信息转化系统的方案设计
    5.3 前置处理器模块设计
        5.3.1 航天弹箭体产品结构表达机理
        5.3.2 航天弹箭体结构产品设计信息自动提取方法设计
    5.4 后置处理器模块设计
        5.4.1 航天弹箭体产品结构三维复现表达机理
        5.4.2 航天弹箭体产品结构三维复现方法设计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统一描述方法的三维模型转化系统应用
    6.1 引言
    6.2 弹箭体复杂结构三维模型转化系统设计
    6.3 弹箭体结构设计信息自动提取功能系统开发
        6.3.1 航天弹箭体三维模型结构设计信息自动识别与提取功能开发原理
        6.3.2 航天弹箭体三维模型结构设计信息自动提取实例
    6.4 弹箭体产品结构三维自动复现功能的开发
        6.4.1 航天弹箭体结构设计信息自动判读及三维复现功能的开发原理
        6.4.2 航天弹箭体三维模型结构设计信息自动三维表达实例
    6.5 本章小结
7 基于统一描述方法的航天弹箭典型设计应用研究
    7.1 引言
    7.2 航天弹箭体管路布局设计应用研究
        7.2.1 运载火箭管路布局设计信息的统一描述
        7.2.2 管路自动布局设计的算法研究
        7.2.3 管路自动布局设计的算例验证
        7.2.4 管路装配中考虑公差的统一描述应用研究
    7.3 航天弹箭体电缆铺设设计应用研究
        7.3.1 运载火箭电缆自动铺设设计信息的统一描述
        7.3.2 电缆自动铺设算法研究
        7.3.3 电缆自动布局系统的算例验证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论文术语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10)杆系DEM法计算理论研究及其在结构力学行为仿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杆件结构力学复合行为分析研究现状
        1.2.2 颗粒离散单元法研究及在结构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
        1.3.1 研究出发点及思路
        1.3.2 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杆系离散单元法的基本理论与公式推导
    2.1 引言
    2.2 杆系离散单元法的基本概念
        2.2.1 颗粒描述
        2.2.2 颗粒运动描述
        2.2.3 接触单元描述
    2.3 面向轴力杆单元的杆系离散单元法
        2.3.1 颗粒运动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2.3.2 颗粒所受内力计算
        2.3.3 颗粒所受等效外力计算
        2.3.4 作用在等效梁上的均布力的等效外力计算
        2.3.5 计算流程
    2.4 面向平面梁单元的杆系离散单元法
        2.4.1 颗粒运动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2.4.2 颗粒所受内力计算
        2.4.3 颗粒所受外力计算
    2.5 平面梁单元向空间梁单元的进化
        2.5.1 面向空间梁单元的颗粒运动方程
        2.5.2 面向空间梁单元的接触本构模型
        2.5.3 面向空间梁单元的各方向接触刚度系数
    2.6 颗粒质量与转动惯量的计算与修正
    2.7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施加
    2.8 计算参数
        2.8.1 阻尼的选取
        2.8.2 时间步长的选取
        2.8.3 杆系离散单元模型的建立原则
    2.9 杆系离散单元法与显式有限单元法的区别与联系
    2.10 小结
第三章 结构静、动力弹性行为分析的杆系离散单元计算方法研究
    3.1 研究背景与分析思路
        3.1.1 研究背景
        3.1.2 结构静、动力弹性问题的杆系离散单元分析思路及计算流程
    3.2 荷载施加
        3.2.1 静荷载施加
        3.2.2 动荷载施加
    3.3 动荷载下阻尼模型的构造
        3.3.1 新的阻尼模型
        3.3.2 不同阻尼模型下结构的动力响应
    3.4 静荷载下杆件结构的弹性行为分析
        3.4.1 自由端受集中荷载作用的悬臂梁
        3.4.2 William Toggle框架的阶跃屈曲现象
        3.4.3 空间六角星型穹顶结构
        3.4.4 22m跨单层球面网壳的静力稳定分析
    3.5 动荷载下杆件结构的弹性行为分析
        3.5.1 L形框架的非线性动力弹性行为分析
        3.5.2 浅圆拱的静、动力弹性行为分析
        3.5.3 平面钢框架的静、动力弹性行为分析
        3.5.4 双跨、六层Orbison钢框架的动力弹性行为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结构弹塑性行为分析的杆系离散单元计算方法研究
    4.1 研究背景与分析思路
    4.2 屈服准则-截面极限屈服面方程
        4.2.1 塑性铰法可用的屈服准则
        4.2.2 精细塑性铰法可用的屈服准则
    4.3 不考虑截面塑性开展的塑性铰法
        4.3.1 弹塑性接触本构模型
        4.3.2 加卸载准则
    4.4 可近似考虑截面塑性开展的精细塑性铰法
        4.4.1 弹塑性接触本构模型
        4.4.2 加卸载准则
    4.5 内力超过极限屈服面后的修正
    4.6 考虑几何材料双非线性的杆系离散单元计算流程
    4.7 杆件结构的弹塑性行为分析
        4.7.1 基于塑性铰法的平面桁架弹塑性行为分析
        4.7.2 基于精细塑性铰法的平面杆件结构弹塑性行为分析
        4.7.3 六层空间框架和二十层空间框架的弹塑性分析
        4.7.4 K6型单层网壳结构弹塑性分析
    4.8 小结
第五章 结构多点激励强震倒塌分析的杆系离散单元计算方法研究
    5.1 研究背景与分析思路
    5.2 地震动多点激励的杆系离散元模拟
        5.2.1 位移法
        5.2.2 大质量法
        5.2.3 位移法和大质量法的对比分析
    5.3 可考虑地震作用应变率效应的接触本构模型
        5.3.1 钢材的静态本构模型
        5.3.2 应变率效应
    5.4 基于Open MP的杆系离散元并行计算方法
    5.5 结构多点激励强震倒塌分析的杆系离散单元计算流程
    5.6 多点激励振动台倒塌试验验证
        5.6.1 K6 型单层球面网壳多点激励振动台倒塌试验概况
        5.6.2 K6 型单层球面网壳多点激励振动台试验模型强震倒塌全过程仿真
    5.7 小结
第六章 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结构静、动力分析的杆系离散单元计算方法研究
    6.1 研究背景与分析思路
    6.2 半刚性连接模型
    6.3 考虑二维半刚性连接的弹性杆系离散元计算方法
        6.3.1 虚拟的二维零长度弹簧单元
        6.3.2 考虑半刚性连接的接触单元刚度修正公式
        6.3.3 半刚性连接的滞回行为模拟
        6.3.4 半刚性钢框架静、动力分析的杆系离散单元计算流程
        6.3.5 半刚性连接杆件结构的弹性行为分析
    6.4 考虑三维半刚性连接的弹塑性杆系离散元计算方法
        6.4.1 虚拟的三维零长度弹簧单元
        6.4.2 考虑三维半刚性连接的接触单元弹性刚度修正公式
        6.4.3 考虑三维半刚性连接的接触单元弹塑性刚度修正公式
        6.4.4 半刚性连接杆系结构的弹塑性行为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四、杆系结构三维模型图自动生成的算法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椭圆(球)形随机骨料模型的再生混凝土细观力学性能研究[D]. 徐梦婵.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基于编码结构光的多视角三维重建技术研究[D]. 蔡静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3]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工期-成本优化研究[D]. 江媛静. 南京林业大学, 2021(02)
  • [4]基于小波包分析的杆系结构损伤诊断研究[D]. 肖运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5]通用加工树模型假设检验的统计等价理论及其应用[D]. 杨磊.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6]基于深度学习语义分割的断层识别应用研究[D]. 胡广.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7]高速动车组载荷谱复现方法及台架试验研究[D]. 张益瑞. 吉林大学, 2021(01)
  • [8]自由曲面单层空间网格结构形态与网格优化研究[D]. 刘峰成. 东南大学, 2020
  • [9]面向弹箭体复杂结构的统一数字化模型描述机理及应用技术研究[D]. 王腾.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2020(01)
  • [10]杆系DEM法计算理论研究及其在结构力学行为仿真中的应用[D]. 许玲玲. 东南大学, 2020(02)

标签:;  ;  ;  ;  

杆结构3D模型图自动生成算法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