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原真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植物病原真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一、植物病原真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少伟[1](2021)在《稻瘟菌MoPTEN基因及禾谷炭疽菌CgPTPM1基因的生物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病原真菌每年都会对全球的粮食产量和食品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作为其重要组成类型的半活体营养型病原菌在造成植物发病的过程中危害巨大。半活体营养真菌所经历的活体营养和死体营养两个阶段也暗示其在对营养的利用和对宿主的侵染过程中有着更加宽泛的选择,同时也有着较多的调控路径。水稻(Oryza sativa L.)和玉米(Zea mays L.)是世界两大主要的粮食作物,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种植,每年由病害所导致的产量和经济损失也是极其严重的。稻瘟菌(Magnaporthe oryzae)和禾谷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raminicola)分别是水稻和玉米两种作物的代表性病原真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由于两种真菌同属半活体营养型,因此在发病条件和侵染机制上存在着一些相似性,但在某些生物学特性、具体的侵染方式和致病发育过程中也存在明显不同。到目前为止,关于稻瘟病菌的致病机制研究已取得了较大进展,而对禾谷炭疽菌的研究还相对滞后。生物体细胞内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过程与细胞的发育、分化及信号转导等多种生命进程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真核生物细胞中该过程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状态,是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s,PKs)与蛋白磷酸酶(protein phosphatases,PPs)共同作用的结果。已有研究表明,蛋白激酶在病原真菌的生长发育、产孢、致病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磷酸酶在以上过程中的作用仍然不是十分清楚。本实验室在前期有关稻瘟病菌研究基础上,针对与人类PTEN基因同源的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基因在稻瘟菌与禾谷炭疽菌中的功能进行研究,以期解析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调控稻瘟菌和禾谷炭疽菌生理和侵染过程中的作用。我们从稻瘟菌插入突变体库中利用H2O2为筛选媒介得到了一株对H2O2敏感且致病能力减弱的菌株S28515,经分析突变位点所在的基因编码一种假定的蛋白质磷酸酶Mo PTEN。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磷酸酶属于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家族,具有该家族保守的结构域和催化活性位点。酶活测定显示该蛋白同时具有蛋白磷酸酶和脂类磷酸酶活性。该基因在附着胞形成和致病阶段有着较高的表达量,测序结果显示其在不同时期存在着选择性剪接的现象。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Mo PTEN在营养生长菌丝中表达不明显,但侵染开始后在附着胞和侵染菌丝中表达量增大。Mo PTEN基因的敲除并不影响突变体的营养生长和孢子形态,但分生孢子产量下降、萌发早期延迟且附着胞的生成量下降。与野生型菌株相比ΔMo PTEN对高浓度的H2O2更为敏感,侵染过程中不能及时清除宿主产生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预示着Mo PTEN可能参与了稻瘟菌侵染宿主时对抗植物免疫反应的过程。在完整水稻叶片的致病性测定中发现突变体的致病能力较野生型减弱。在划伤叶片的点接实验中互补菌株ΔMo PTEN/Mo PTEN-1的致病能力未恢复,但互补菌株ΔMo PTEN/Mo PTEN-2的致病性较突变体增强,从而表明Mo PTEN-2剪接形式与稻瘟菌的致病能力相关。显微观察显示大多数互补菌株ΔMo PTEN/Mo PTEN-1虽然能够在水稻叶鞘细胞表面形成附着胞,但之后很难进一步形成正常的侵染菌丝,而互补菌株ΔMo PTEN/Mo PTEN-2虽然形成的成熟附着胞较少,但其他正常发育的分生孢子形成的侵染菌丝却要多于ΔMo PTEN/Mo PTEN-1。由此推测两种剪接形式可能在稻瘟菌侵染水稻的过程中以接力的形式发挥了作用。此外在Mo PTEN缺失的情况下,突变体的疏水性减弱,所形成的附着胞细胞壁不完整,产黑色素能力下降,且突变体的有性生殖能力减弱。将稻瘟菌中Mo PTEN的氨基酸序列在禾谷炭疽菌中进行比对,发现了与其同源性较高的蛋白质,经分析该蛋白为一种推测的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将其命名为Cg PTPM1。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与Mo PTEN相似,Cg PTPM1同样具有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家族保守的结构域和催化位点,经检测Cg PTPM1具有磷酸酶活性。测序与基因表达量分析显示Cg PTPM1在禾谷炭疽菌的生活史中不存在选择性剪接,但是与Mo PTEN类似其在生成附着胞和致病过程中也有着较高的表达量。生物学研究显示,Cg PTPM1的缺失并没有影响禾谷炭疽菌的营养生长和孢子形态,但是突变体的产孢量明显下降。孢子萌发率下降,萌发时间较野生型有所延迟,突变体的附着胞的生成量减少。液体摇培结果显示,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的黑色素形成延迟,且由孢子所形成的菌丝球形态较蓬松。致病实验中,突变体的致病能力下降,显微观察显示分生孢子在侵染过程中所形成的附着胞减少,初级侵染菌丝形成量较少且发育延迟,不能有效形成次级侵染菌丝。Cg PTPM1的缺失使突变体对H2O2更为敏感。突变体的疏水性减弱,受刚果红和SDS的抑制更为明显,表明突变体的细胞壁完整性受到破坏。亚细胞定位显示Cg PTPM1存在于禾谷炭疽菌的线粒体中。综上,本论文在稻瘟菌和禾谷炭疽菌中对推测的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基因Mo PTEN和Cg PTPM1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磷酸酶基因Mo PTEN和Cg PTPM1分别与稻瘟菌以及禾谷炭疽菌的分生孢子产生、附着胞形成和致病能力等生理过程相关,参与了菌体的疏水性以及细胞壁的完整性维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两种病原真菌应对由ROS所引起的宿主的防卫反应过程。该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在半活体营养型病原真菌中的作用,也为靶向酪氨酸磷酸酶基因调控途径的药物设计提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因此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学意义。

赵云花[2](2021)在《芽孢杆菌CL2在枸杞采后病害防控中的应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枸杞(Lycium barbarum L.)作为传统中药材,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枸杞鲜果富含营养物质,被认为是“超级水果”。枸杞鲜果采摘后在运输、加工和贮藏期间易被病原性真菌侵染而发生腐烂,因此市面上主要供给晒干的枸杞子,而枸杞鲜果则很少见。利用拮抗菌来防治病原菌的污染己成为国内外学者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芽孢杆菌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同时具有分子量低、易通过空气扩散且能避免表面残留等特点,在果蔬采后储藏保鲜方面存在应用价值。本研究对导致枸杞鲜果采后腐烂的病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以分离得到的病原真菌为指示菌从重楼块茎中筛选出一株产抗菌VOCs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CL2),并通过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技术(GC-IMS)对菌株CL2产生的VOCs进行成分分析鉴定,最后探究了菌株CL2产生VOCs对病原真菌LB1的体内防控效果,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从采后腐烂的枸杞果实中分离鉴定到4株病原真菌,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4株病原真菌分别为毛霉菌LB1(Mucor circinelloides LB1)、镰刀菌LB5(Fusarium arcuatisporum LB5)、链格孢菌LB7(Alternaria iridiaustralis LB7)和炭疽菌LB8(Colletotrichum fioriniae LB8)。2.以分离鉴定到的4株枸杞采后病原真菌为指示菌,通过平板对扣法从重楼块茎中筛选得到一株产抗菌VOCs的内生菌菌株CL2。通过对菌株CL2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检测以及16S r DNA分子生物学分析,最终确定菌株CL2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CL2)。3.通过研究菌株CL2产生的VOCs对4株枸杞采后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及菌丝形态结构的影响,初步探究了VOCs的抗菌作用和抗菌机理。结果表明:在与菌株CL2对扣共培养时,菌株CL2产生的VOCs对4株病原真菌菌丝的生长均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菌株LB8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73%。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VOCs能造成4株枸杞采后病原真菌菌丝形态发生异常,主要表现为菌丝失去线性、表面凹陷、菌丝扭曲并收缩、菌丝末端膨大和菌丝破裂并折叠等。4.采用GC-IMS技术对菌株CL2产生的VOCs进行成分分析,鉴定出7种不同VOCs组分,分别是2,3-丁二酮、乙酸丁酯、2-庚酮、2-戊酮、正丁醇、异戊酸和乙偶姻。通过平板对扣法对这7种VOCs组分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主要的抑菌VOCs组分是2,3-丁二酮和异戊酸。5.将接种了病原真菌LB1的枸杞鲜果分别与菌株CL2、2,3-丁二酮和异戊酸共培养在培养皿中,研究其对病原真菌LB1的体内防控效果。分别对培养0 d、3 d、5 d、7 d的枸杞果实的腐烂率、硬度、总酚、类黄酮等生理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菌株CL2产生的VOCs及其组分2,3-丁二酮和异戊酸都能显着降低枸杞果实的腐烂率,说明该菌株CL2产生的VOCs及2,3-丁二酮和异戊酸这两种组分均能抑制病原真菌LB1的体内致病活性,具有进一步被开发为枸杞采后保鲜防腐熏蒸剂的潜在研究价值。

蒲小剑[3](2021)在《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及抗病基因TpGDSL的克隆与遗传转化》文中研究说明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是营养价值和草产量仅次于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多年生豆科牧草之一。该牧草用途广泛,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白粉菌(Erysiphales)作为一类普遍而重要的专性生物营养型病原菌,可严重降低红三叶草产量与品质,限制其在草牧业中的应用与发展。为阐明白粉菌对红三叶生理生化、内源激素和细胞结构的影响并验证抗白粉病TpGDSL基因的功能,本研究首先对感白粉病品种(岷山红三叶)和×抗白粉病品种(“甘农RPM1”红三叶)的杂交F2代进行抗病性评价,并建立白粉病抗性分离群体,采用人工接菌的方法,测定白粉菌侵染后不同抗性群体的生理生化变化、内源激素含量和细胞结构变化;利用F2代群体的抗病单株和感病单株作为试验材料,进行转录组分析;克隆由转录组分析得到的红三叶抗白粉病相关候选基因TpGDSL,同时构建p HB-GDSL过表达载体,并遗传转化拟南芥。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白粉病病原菌为三叶草白粉菌(Erysiphe trifoliorum);人工接菌后抗病材料的电导率(EC)先升高后降低、感病材料持续升高,接菌15 d时感病材料EC较接菌前增加3.57倍。抗病材料的相对含水量(RWC)先降后升,感病材料持续降低,接菌15d时感病材料的RWC含量较接菌前减少了31.8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可溶性糖(WSC)含量分别在接菌后第7 d和11 d升高,随后降低,其最高值分别为534.43±10.07 U·g-1·min-1 FW、411.73±4.08 U·g-1·min-1 FW、136.53±1.00 U·g-1·min-1 FW和32.02±0.57 mg·g-1。接菌第15 d的丙二醛(MDA)与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分别是接菌前的4.84和5.38倍。接白粉菌后第1和7 d,抗病材料的玉米素(ZR)、茉莉酸(JA)与水杨酸(SA)含量出现两个峰值,感病材料接菌第1d后增加,之后持续降低。抗病材料的ABA含量先升后降,感病材料的变化趋势相反。抗病材料的ZR、JA、SA与ABA含量的分别在接菌第7 d、1 d、7 d和1 d时最大,其值分别为12.23±1.27 ng·g-1、15.55±0.30 ng·g-1、124.82±1.68 ng·g-1、483.50±125.50 ng·g-1,分别较接菌前增加3.52、0.93、1.60和1.04倍。接菌后红三叶抗病材料内源激素变化幅度大于感病材料,表明抗病材料中白粉菌对红三叶体内内源激素的效应更明显。2.抗病红三叶单株叶片的上表皮细胞宽,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及蜡质含量均极显着高于感病材料(P<0.01),分别高16.13%、22.29%、29.99%与85.90%;抗病材料的上表皮细胞宽度增大、栅栏组织加厚、栅栏组织细胞排列更紧密有序,感病材料的海绵组织厚度显着增加、海绵细胞排列松散混乱。白粉菌侵染增加了细胞壁的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降低了可溶性果胶的含量,其中抗病材料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羟脯氨酸糖蛋白含量略高于感病材料。3.白粉菌侵染后抗性差异红三叶代谢中DEGs分别富集在苯丙烷途径、甲醛戊酸途径、木质素和木酚素途径与硫代葡萄糖苷等代谢途径。CHRs、C2H2、HAD、MYB、b ZIP和MADS等转录因子家族基因参与红三叶白粉病防御反应。SA与IAA通路中相关基因AXR1、CYP、CAND1和PPR-like可能在红三叶白粉病防御反应中具有积极作用。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类、磷酸酶、腈水解酶及GDSL脂肪酶等家族中DEGs分别富集23、20、18、14与2条。木质素代谢途径中PAL、C4H、4CL和BGL、ABA调控路径中NAD(P)-binding Rossmann-fold、赤霉素代谢途径中2-氧戊二酸/铁(II)依赖双加氧酶及JA合成前体12-Oxo-PDA等基因均参与调控红三叶的防御过程。转录组分析显示红三叶GDSL同源基因有较高的本底表达和差异表达倍数,Log2(FC)为10.62,本研究选择GDSL基因进行研究。4.克隆得到编码366个氨基酸,全长1101bp的TpGDSL基因。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GDSL基因与该基因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高达86.47%。TpGDSL基因编码蛋白分子式为C1776H2704N470O561S15,相对分子量为40.9672kD,理论等电点(p I)为4.39,正、负电荷残基为20和35,不稳定系数为31.38,为不稳定蛋白,脂肪系数为81.01。TpGDSL编码蛋白可能存在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TpGDSL蛋白主要包括36.34%α螺旋(Alpha helix,Hh)、4.10%β转角(Beta turn,Tt)、17.49%延伸链(Extended strand,Ee)、及42.08%无规则卷曲(Random coil,Cc)。该基因翻译的蛋白均由二级结构和三维结构覆盖,覆盖率和可信度分别达82%和100%。本试验采用农杆菌介导的花序浸染法将重组过表达载体p HB-GDSL转入模式植物野生型拟南芥中,得到16 lines T1代阳性转基因种子,为TpGDSL基因的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戚菊峰[4](2021)在《铁皮石斛茎腐病病原菌鉴定及Bacillus velezensis D-12的防病促生研究》文中认为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是我国久享盛誉的传统道地药材,近年来其病害日益严重。本课题组在浙江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发现一种茎基部腐烂病,本文分离了该病的病原菌、并研究了铁皮石斛内生拮抗菌的抑菌效果、拮抗机制以及促生机理,具体结果如下:1、对铁皮石斛茎腐病感病植株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得到4株真菌,发现菌株A-612具有致病性。根据菌落、菌丝特征及rDNA-ITS序列同源性分析,最终确定铁皮石斛茎腐病病原菌为罗氏阿太菌(Athelia rolfsii)。温度对其生长速度影响最大,在30℃条件下培养3 d即长满90 mm平皿。2、从铁皮石斛健康叶片中分离获得14组内生细菌,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了一株抑菌谱广、抑菌能力强的内生菌D-12,其对包括A.rolfsii在内的6种植物病原菌均有显着抑制效果,与A.rolfsii的抑菌带宽可达(4.235±0.060)mm。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以及相关基因序列分析,鉴定D-12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序列已在NCBI上注册(登录号MW673741)。3、菌丝生长速率和平板对扣实验结果显示,D-12无菌发酵液能有效抑制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当培养基中D-12发酵液比例为10%时,对四种病原菌(A.rolfsii、A.tenuissima、B.dothidea、F.oxysporum)的抑制率依次为61.22%、68.72%、48.88%、41.41%。且D-12产生的挥发性代谢产物能使A.rolfsii菌丝活力下降。显微观察发现经与B.velezensis D-12对峙培养的A.rolfsii菌丝畸形膨大、菌丝体破裂扭曲,F.oxysporum菌丝变得干瘪皱缩且产孢结构畸形。随着对峙培养时间的增加,A.rolfsii菌丝逐渐出现质壁分离、细胞壁增厚、细胞器降解等现象,对峙培养72 h后基本看不到形态完整的细胞器,84 h后菌丝细胞内的多半空间被胞壁占据,细胞器破坏十分严重。4、平板测定结果表明,D-12菌株有产纤维素酶、β-1,3-葡聚糖酶、嗜铁素和蛋白酶能力,不具有产几丁质酶活性。根据脂肽类抗生素合成相关基因序列(itu A、fen A、fen B、sfp、bmy A)对目标菌株进行PCR扩增,产物经测序比对后发现,D-12可能代谢产生表面活性素(Surfactins)、伊枯草菌素(Iturins)、芬芥素(Fengycin)和杆菌霉素(Bacillomyicin)四类脂肽类抗生素。5、盆栽实验测定D-12的生防效果,发现经D-12发酵液处理的植株发病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增强了铁皮石斛对茎腐病的防病能力。6、促生实验中,D-12发酵液在一定浓度下对水稻和油菜种子生长有一定的促进效果。在用OD600=1.0的发酵液处理后第8天,水稻的胚芽高度增加6.95%,胚根长度增加43.28%;油菜的下胚轴长高出18.51%,胚根长比对照组高出138.01%。通过基于MRM的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对D-12发酵液进行分析,结果表明D-12发酵液中含有GA4、cis-OPDA、SA、t Z、i PR与i P、IAA等激素。OD600=0.5、1.0时发酵液中所含激素种类完全相同,OD600=1.0时i PR含量有所上升。

吕卉[5](2020)在《甘肃省甘草病害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文中认为甘草是甘肃省乃至我国重要的道地中药材之一,具有重要的药用、饲用及其食用价值。随着大面积连续多年的栽培,病害已经成为甘草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之一。为明确甘肃省甘草主栽产区病害的发生、发展、危害病原与治理策略,本研究以甘肃省的河西瓜州县和陇中榆中县的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为研究对象,于2014-2019年连续多年,开展了系列的温室、室内及田间试验,在确定病害种类及其病原菌的基础上,重点对主要病害的危害、发生规律、防治措施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通过对甘肃省17个县25个乡镇的栽培甘草的病害调查,共发现15种病害,其中真菌病害14种,寄生性菟丝子病害1种。发现世界新病害1种:外亚隔孢壳叶斑病(Xenodidymella glycyrrhizae sp.nov.);世界新记录寄主病害2种:小光壳叶斑病(Leptosphaerulina australis)和田野菟丝子病害(Cuscuta campestris);我国新记录寄主病害5种:黄萎病(Verticillium dahliae)、细交链格孢黑斑病(Alternaria alternata)、极细链格孢黑斑病(A.tenuissima)、菌核病(Sclerotium sp.)和葡柄霉叶斑病(Stemphylium sp.)。确定了主要病害:锈病(Uromyces glycyrrhizae)、细交链格孢黑斑病(A.alternata)、根腐病(Fusarium solani、F.oxysporum)和外亚隔孢壳叶斑病(X.glycyrrhizae)。2、通过连续3年的调查,进一步明确了锈病、细交链格孢黑斑病、根腐病和外亚隔孢壳叶斑病的发生规律。锈病在河西瓜州县始发于5月初,高峰期为6月和9月,最大病情指数分别为69.1和49.83;而在陇中榆中县锈病的发生较晚,始发期一般在6月初,8~9月出现一次发病高峰,最大病情指数为10.73。细交链格孢黑斑病在河西瓜州县和陇中榆中县均从6月中旬开始发病,8~9月达到高峰期,两地最大病情指数分别为14.59和26.12。根腐病在瓜州县和榆中县两地均有发生,其中8~9月为瓜州县根腐的高发期,最大病情指数为22.46,而榆中县根腐病发生轻微。外亚隔孢壳叶斑病仅在榆中县发生,该病于每年5月发生,于7月时达到病害高峰,最大病情指数为36.56。3、通过对田间取样与室内测试分析,明确了锈病、叶斑病和根腐病等主要病害对甘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随着三种病害严重度的增加,其株高、根长、地上干重和地下干重均呈下降趋势,最高损失达45.3%、70.3%、75.7%和66.6%;与粗蛋白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最高可减少43.7%;而与粗纤维、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均呈显着正相关(P<0.05),最高分别可增加44.0%,44.3%,50.2%;与根部甘草酸的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与根腐病根部甘草苷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不同病害的发生,对18种氨基酸的含量影响存在差异。4、通过室内杀菌剂筛选和田间评定,初步明确了主要病害的化学防治措施。室内杀菌剂筛选结果表明,30%苯甲·丙环唑EC对3种甘草叶斑类病原菌A.alternata,X.glycyrrhizae和L.australis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好,抑菌率达72%以上,其毒力EC50<0.2 mg/L。50%多菌灵对2种甘草根腐类病原F.oxysporium和F.solani的生长抑制效果较好,抑菌率均能达80%以上。在大田防治试验发现,25%粉锈宁WP2000~2500倍液、25%嘧菌酯SC1000倍液和43%戊唑醇SC3000倍液对甘草锈病防治率达81%以上;30%苯甲·丙环唑EC2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EC1500倍液、25%嘧菌酯SC1000倍液对黑斑病防治率达80%以上。

周利[6](2020)在《博落回主要真菌性病害鉴定及根腐病根际微生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Willd.)R.Br.]属于罂粟科、博落回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主要活性成分是异喹啉类生物碱(Isoquinoline alkaloids),包括血根碱(Sanguinarine,SAN)、原阿片碱(Protopine,PRO)、别隐品碱(Allocryptopine,ALL)、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CHE)等,具有良好的调节肠道、抑菌、抗炎促生长的功效。博落回提取物在我国已开发为2个国家二类新中兽药,作为天然源替抗产品远销全世界45个国家和地区。随着欧盟、美国、中国等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迈入了“后抗生素时代”,未来对于博落回提取物的需求量将急剧增加。博落回主要来源于野生资源,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野生资源急剧减少,野生变家种成为解决博落回资源的重要途径。伴随博落回家种规模的扩大,许多种植基地频繁出现病害问题,其中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病害是影响博落回生产的重要原因。因此,本研究调查了湖南省博落回真菌性病害的发生种类,对博落回真菌性病原真菌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鉴定新病害3种,进一步以根腐病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原菌环境适应性和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差异展开研究,并对病原菌筛查化学药剂和拮抗菌进行有效防治。具体结果如下:1.博落回真菌性病害调查结果:经过调查,确定湖南省博落回主要真菌性病害包括根腐病、茎腐病、叶斑病,其中根腐病发生最普遍。根腐病集中发生在6~9月,发病率在1.5%~39.42%之间,呈现2个发病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在6月初~7月初发生,发病后根茎部产生白粉色或灰白色菌丝;第二个高峰期发生在7月中旬~9月,根茎部有白色绢花缠绕。茎腐病集中发生在3~5月,发病率在3.0~21.2%,后期茎部腐烂地上部分倒伏,发病部位产生白色菌丝和黑色菌核。叶斑病呈现两种发病症状:一种症状在初期表现为叶片背面出现灰褐色斑点,病斑逐渐扩大并延伸至正面,形成深褐色病斑,后期整个叶片出现病斑性坏死;另一种症状初期叶片产生浅黄色斑点,后期斑点扩大变成黑褐色斑点,最终整个叶片枯萎脱落。2.博落回真菌性病害病原菌鉴定结果:根据致病性测定、致病菌形态特征观察和基于多基因序列分析等结果,我们鉴定了尖孢镰刀菌、富士镰刀菌为根腐病第一阶段的病原菌,齐整小核菌为第二阶段根腐病病原菌;核盘菌为博落回茎腐病病原菌;果生刺盘孢菌和暹罗刺盘孢菌为博落回炭疽型叶斑病病原菌,其中暹罗刺盘孢菌是主要致病菌,链格孢和极细链格孢为黑斑型叶斑病的病原菌,其中极细链格孢为主要致病菌。3.博落回根腐病病原菌主要生物学性状研究:病原菌在25℃或30℃下生长最佳,光照与黑暗对菌丝生长无显着影响,对菌核和孢子形成有影响,半光照利于病原菌菌核或分生孢子的形成,3种病原菌的菌丝、菌核或分生孢子最低致死温度≥52℃,中性或偏酸性条件适宜病原菌的生长。4.博落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选择博落回根际土壤为研究样本,分别对健康与根腐病博落回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其中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特征如下:(1)染病后,博落回根际土壤的真菌α多样性降低,真菌α多样性可以作为博落回根腐病发生与否的生物指标。(2)根腐病和健康博落回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分为两大支,根腐病发生与否是影响博落回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3)染病样品中潜在病原真菌(如镰刀菌属、新赤壳菌属)的增加,是根际微生物环境从“健康”变为“疾病”的原因之一。(4)根际土壤中总钾的含量与健康博落回根际土壤真菌群落正相关。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特征如下:(1)博落回染病后在高病情指数地区土壤根际细菌α多样性降低,它可以作为判断博落回根腐病发病轻、重的生物指标。(2)不同区域的博落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分为两大支,空间因素是博落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3)低发病地区的根际土壤中,出现了几丁质菌、黄杆菌这样的抑病性细菌类群,而高发病地区的根际土壤中,富集了类似于假单胞菌等潜在致病菌。(4)根际土壤中总钾的含量与健康博落回根际细菌群落正相关。5.博落回根腐病病原菌防治:对博落回根腐病病原菌齐整小核菌进行化学药剂和生防菌筛选,筛选出肟菌·戊唑醇、阿米妙收、阿米西达、凯润·吡唑醚菌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有较好抑制效果,同时筛选到一株对病原菌生长有抑制效果的生防真菌BLH-G1,被鉴定为绿木霉(Trichoderma virens),为博落回病害的田间防治提供了指导。

杨萌萌[7](2020)在《葡萄座腔菌病毒多样性与新型病毒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梨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由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所引起的梨轮纹病在梨主产区的发生较为普遍,对梨产量、品质构成较大威胁,生产上对解决此问题的需求日益迫切。具有弱毒特性的真菌病毒具有潜在的生防价值,本研究以从我国梨轮纹病样中分离的B.dothidea为材料,开展B.dothidea携带病毒多样性研究,并对新鉴定出的真菌病毒分子生物学特性进行系统性研究,为深入了解来源于B.dothidea中的真菌病毒特性提供新的有用信息和完善真菌病毒分类系统提供试验支撑,并为梨病害绿色防治提供新的具有生防潜能的真菌病毒资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葡萄座腔菌病毒的多样性通过对来源于我国8个省的梨产区289个B.dothidea菌株的双链RNA(ds RNA)进行检测后,发现这些菌株在0.8-10.0 kb之间共携带有22种不同大小的ds RNA片段,说明这些菌株中携带有丰富的ds RNA病毒。其中在5.0-7.5 kbp范围内的ds RNA片段的携带率最高,为35.7%。其次为Bd CV1的基因组ds RNA,携带率为29.2%,然后是两条~2.0 kbp ds RNA和Bd RV1的基因组ds RNA。这些ds RNA片段在不同菌株中共存在29种不同的组合模式,表明不同病毒在B.dothidea中可能存在多种复合侵染模式。对不同省份的菌株中ds RNA片段分别进行统计,发现来源于不同梨产区的B.dothidea菌株携带的ds RNA病毒种类存在较大的差异。为进一步明确来源于我国梨的B.dothidea携带病毒的多样性,从中选取156个菌株进行宏病毒组分析。结果显示,共发现有13个科72种病毒,其中55种为新型病毒。这些病毒中+ss RNA病毒有52种,ds RNA病毒19种,-ss RNA病毒仅1种。基于Rd Rp的氨基酸序列对其中的41种病毒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共有36种病毒属于已知的病毒科,包括Narnaviridae、Botourmiaviridae、Alphaflexiviridae、Deltaflexiviridae、Partitiviridae、Totiviridae、Ambiguivirida、Fusariviridae和Bipartitiviridae;还有5种病毒尚不能确定其分类地位,为此建议基于这些病毒成立Botourmiaviridae下的一个新的病毒属Botryosoulivirus和一个新的病毒科Mycobromoviridae以确立相关病毒的分类地位。本部分内容对B.dothidea菌株中的病毒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研究,明确了这些菌株共携带有22种不同大小的外源ds RNA种类,这些ds RNA在不同菌株中存在29种不同的侵染模式,并发现来源不同梨产区菌株中携带的ds RNA病毒具有较大差异。此外,对部分菌株进行高通量测序进一步发掘了B.dothidea中的真菌病毒种类,研究共发现72种病毒,其中55种为新型病毒,并选取了其中的41种病毒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这些病毒可归类于10个病毒科下。2.葡萄座腔菌中鉴定的三种新病毒及其分子生物学特性通过对来源于辽宁梨的B.dothidea弱毒菌株L153中病毒种类的鉴定,发现该菌株携带有5种病毒,其中4种为+ss RNA病毒,分别是Botryosphaeria dothidea botrexvirus 1(Bd BV1)、Botryosphaeria dothidea narnavirus 2(Bd NV2)、Bd NV3和Bd NV4,另外一种为ds RNA病毒Botryosphaeria dothidea partitivirus 1(Bd PV1)。其中Bd BV1包含两条+ss RNA基因组,长度分别为5033 bp和1063 bp。RNA1包含4个开放阅读框(ORF1-4),ORF1能够比对到甲型线型病毒科(Alphaflexiviridae)成员的复制酶,ORF3能够比对到酵母(Cryptococcus neoformans)的假定蛋白,其它ORF则比对不到任何同源蛋白信息。对ORF1进行保守结构域比对分析发现存在有3个保守结构域,分别为病毒的甲基转移酶(Vmethyltransf)、病毒的解螺旋酶(Viral_helicase)和依赖RNA的RNA聚合酶(Rd Rp)。RNA2包含一个开放阅读框,编码病毒的外壳蛋白(CP)。值得注意的是RNA2链的3′末端248个核苷酸与RNA1相应位置的末端序列完全一致,其中包含了RNA1的ORF4部分和非翻译区,目前在真菌病毒中尚无这种结构的报道。基于复制酶氨基酸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Bd BV1与Botrexvirus属中的单一病毒Bot VX聚在同一分支,可能为该属的一个新成员。但Bd BV1具有与其相近的真菌病毒Bot VX差异较大的基因组结构。Bd BV1-CP序列与其相近病毒均存在一个典型的盐桥保守结构域,该结构域是侵染植物的弯曲杆状病毒所特有疏水结构域。通过对菌株L153仅不携带Bd BV1的单孢后代菌株L153-29进行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发现该菌株在菌落特征、菌丝形态和致病性方面较其母代菌株L153的异常状态均有较大的恢复,表明菌株L153的生长异常和弱毒特性主要与携带病毒Bd BV1有关。此外,对菌株L153中的病毒粒子进行电镜观察发现该菌株中携带有两种形态的病毒粒子,一种可能为Bd PV1的球形病毒粒子,另外一种是线型的病毒粒子。对这种线型的病毒粒子长度进行测量统计发现最长能达到5451.5 nm,这是B.dothidea线型病毒粒子的首次发现,也是截至目前发现的最长的病毒粒子。通过SDS-PAGE检测发现菌株L153中的病毒粒子有5种结构蛋白,其中P35、P25和P15为未知蛋白。通过肽指纹图谱鉴定(PMF),发现P35为线型病毒粒子CP所编码。采用Bd BV1 RNA2编码的CP原核表达产物制备多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电镜观察的结果显示,线型病毒粒子周围富集有抗体,表明来菌株L153中的线型病毒粒子即为Bd BV1。从来源于山东梨的B.dothidea菌株MSD53中鉴定出一种单组分ds RNA病毒,暂命名为Botryosphaeria dothidea victorivirus 2(Bd VV2)。Bd VV2的基因组全长为5090 bp,包含两个开放阅读框,分别编码病毒的CP和Rd Rp。将该病毒的CP和Rd Rp进行比对分析,发现均与整形病毒科的成员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其中与Sphaeropsis sapinea RNA viruses 1(Ss RV1)的相应蛋白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68%和60%。Bd VV2病毒粒子球形,直径约38 nm。基于CP和Rd Rp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表明,Bd VV2为整形病毒科维多利亚病毒属的新种。从来源于江西梨的B.dothidea菌株G91中鉴定出一种新的+ss RNA病毒,暂命名为Botryosphaeria dothidea botourmiavirus 1(Bd BOV1)。Bd BOV1基因组全长2547bp,包含一个开放阅读框,可能编码病毒的Rd Rp。通过基因组全长比对分析,发现该病毒与新建立的Botourmiaviridae病毒科的成员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基于Rd Rp的系统发育分析,该病毒与Magoulivirus病毒属的Magnaporthe oryzae ourmia-like virus(Mo OLV)和Rhizoctonia solani ourmia-like virus(Rs OLV1)相聚最近,但又独立于Magoulivirus和Botourmiaviridae的其它属之外。表明Bd BOV1可能为Magoulivirus病毒属的新成员或者可能与其相近病毒属于一个新病毒属。

贺鹏飞[8](2020)在《乌头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研究》文中认为乌头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可入药,具杀虫杀菌活性,其所含乌头碱为主要活性成分,常采用植物提取法获得,但其来源有限,且产量有限。有研究表明,存在于健康植物组织内部的内生菌会产生与宿主植物相同或相似的化学成分。为探索乌头碱的微生物来源,本文以从乌头植株中分离纯化出的内生菌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采用组织分离法分别从北乌头的健康根、茎、叶、种子以及川乌、草乌的种子中分离内生菌,试验共分离纯化出形态特征差异的内生真菌12株以及内生细菌11株,并根据其来源进行命名。通过HPLC分析,确定乌头碱出峰时间为20.022 min,SNCWT-003菌株、SNWT-010菌株、SNWT-011菌株、SNWT-013菌株和SNWT-014菌株在20.022 min附近有吸收峰,说明上述菌株的次生代谢产物中可能含有乌头碱。最后经HPLC-MS法分析,确定SNGWT-002菌株产乌头碱,菌丝体中含量为5.213×10-2mg·mL-1,SNCWT-003菌株产乌头碱,含量为5.64×10-33 mg·mL-1,SNWT-014菌株产乌头碱,发酵液中乌头碱含量为4.4×10-4mg·mL-1。通过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法确定产乌头碱的内生真菌菌属。确定SNGWT-002菌株为黄曲霉、SNCWT-003菌株为寄生曲霉、SNWT-014菌株为红青霉。为扩大乌头内生菌的实际用途,又探索了乌头内生菌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发现内生真菌SNCWT-003对玉米大斑病、水稻纹枯病、油菜菌核病菌的抑制效果一致且最高,达到95.88%,SNWT-013菌株对香蕉灰纹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为94.12%。试验证明从植物乌头中分离得到的SNGWT-002菌株、SNCWT-003菌株、SNWT-014菌株的发酵产物中含有与宿主植物相同的次生代谢产物——乌头碱,可作为乌头碱的微生物来源,这为乌头碱的获得提供了新思路,为乌头碱的进一步扩大应用提供了可能。

甘琴华[9](2020)在《微藻污染微生物快速检测及防治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工业产油微藻能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与光能大规模地转化为油脂,因此作为一种潜在可规模化的清洁能源生产和二氧化碳高值化方案,在国内外受到了广泛关注。污染微生物监测与防治是制约微藻实验室操作和工厂化养殖过程的核心瓶颈之一。传统的污染微生物检测鉴定方法主要依赖于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反应以及基因型分析。这些方法需要长时间的微生物培养过程,滞后的病害诊断过程往往导致无法及时发现污染微生物,从而加重疫情,甚至带来灾难性影响。更有甚者,相当一部分污染微生物生长条件苛刻,在实验室条件下难以培养。面对这一现状,传统检验手段往往无能为力。因此,快速灵敏的污染微生物检测和精准防治在微藻养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污染微生物的快速鉴定。由于微藻养殖过程中污染微生物种类的复杂性和认识的局限性,研究首先以具备相对明确基因型和病理表型的植物病原微生物为例,采用拉曼光谱技术实现了污染微生物的快速、原位、高效检测。该方法可应用于寄主范围广,多样化丰富的植物病原物,能快速特异地检测唐菖蒲伯克氏菌洋葱致病变种(Burkholderia gladioli pv.alliicola)和菊欧文氏菌(Erwinia chrysanthemi),同时能够区分不同种属、不同亚种、不同变种的植物病原。B.gladioli pv.alliicola和E.chrysanthemi在感染特征上极为相近,通过建立包括多个宿主范围广泛且感染特征一致的病原物参考拉曼光谱库,获取两种病原的显微拉曼光谱进行检测,能够分别准确鉴定出来。同时,利用PCA分析可以鉴别斯氏欧文氏菌(Erwinia stewartii)和菊欧文氏菌(E.chrysanthemi)两种来自同属不同种的病原物;也可以鉴别密执安棒杆菌环腐亚种(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sepedonicus)和密执安棒杆菌狡诈亚种(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insidiosus)两种来自同种不同亚种的病原物;还可以鉴别丁香假单胞菌豌豆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pisi)和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两种来自同种不同致病变种的病原物;鉴别率均在80%以上。为了证明方法的有效性,在病原组织中原位检测唐菖蒲伯克氏菌洋葱致病变种和菊欧文氏菌,结果可以从单细胞水平原位检测植物组织感病部位的病原物,单独侵染和混合侵染识别率分别为15.6%、51.3%,53.4%;显微拉曼光谱检测结果与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相比,病原物检出率相当。该方法40分钟内可完成,无需微生物分离、无需细胞富集培养,在单细胞水平上实现对微生物的实时、原位、高效检测,在污染微生物快速发现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第二部分是微藻养殖污染控制方法开发。为了进一步实现对污染微生物的精准防治,通过深度挖掘目标藻种与污染微生物遗传信息的差异,研究从已知靶点的“药物库”中,选取作用于特定代谢通路的“药物”,通过精准施药,从而实现了对污染微生物的防治。甾醇生物合成途径是商业杀菌剂的重要靶点,比较真菌和微藻的甲羟戊酸途径(MVA途径)和磷酸季戊四醇甲酯途径(MEP途径)锁定几种生物合成途径抑制剂;通过分析真菌和微藻的甾醇14α-脱甲基酶(CYP51)基因序列,深入了解两者之间甾醇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和遗传结构的可能区别,进而选取几种甾醇生物合成酶化学抑制剂,美维洛林(MEV)、异恶草松(CLO)、特比萘芬(TBF)、两性霉素B(APT)、环菌唑(TTA)和戊唑醇(TBA)。通过测定发现,在浓度为2.5μg m L-1时MEV、CLO、TBF、APT和TBA仍然对海洋微拟球藻的相对生长速率、光系统II原初光能转化效率有较大影响;不同的化学抑制剂IC50浓度处理对海洋微拟球藻甾醇分布影响很大;只有TTA处理能促进海洋微拟球藻生长。不同浓度TTA处理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和海洋硅藻海链藻(Thalassiosira sp.),其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对甾醇生物合成酶化学抑制剂进一步筛选和表征;结果证明TTA是有效的,在低浓度剂量(1μg m L-1)仍能促进目标微藻的快速生长,同时抑制竞争藻株生长,建立了一种适合于海洋微拟球藻的特异性污染控制方法。研究表明,对甾醇生物合成途径交叉点的基因组比较有助于识别物种遗传结构差异,可为生产所需性状微藻提供适宜的、有针对性的污染微生物防治策略。本研究发现的基于物种特异的遗传特征,设计定制针对特定微藻藻种的微生物和杂藻污染防治的策略,为基于基因组信息的微藻精准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曹军[10](2020)在《桃枝枯病病菌侵染机制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桃枝枯病(peach shoot blight)是我国南方桃产区发生严重的一种真菌病害,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控制该病害,本文研究了其致病菌桃拟茎点霉(Phomopsis amygdali)在桃树上的侵染机制,包括侵染过程、致病力影响因子、致病因子等,对桃枝枯病其他两种新分离株进行了病原学研究,同时开展了桃枝枯病绿色防控技术田间试验研究。对桃拟茎点霉分生孢子萌发过程进行了研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接种9 h后分生孢子全部萌发,9 h~12 h分生孢子萌发产生芽管及芽管开始伸长,接种12 h~24 h产生了新生菌丝,30h后菌丝开始出现隔膜,并开始向四周蔓延。运用扫描电镜连续观察桃枝枯病菌在桃枝条上的侵染,发现病菌对桃枝条韧皮部和中央髓部为害不大,主要为害枝条木质部导管结构,在导管中产生大量菌丝使组织结构逐渐稀疏、腐朽化,因此该病菌能侵入桃枝条木质部导管,破坏导管的结构和功能,阻断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输送,这可能是枝枯病菌侵染形成溃疡斑及枝梢枯死的原因之一。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温度、光照、湿度)对桃枝枯病菌致病力的影响,发现30℃时病菌致病力最强,其次是25℃;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病菌的致病力,但低温的抑制作用更大。病菌接种后前24 h的不同光照处理对病菌致病力并无显着影响。不同湿度条件研究表明,需要达到较高的湿度病菌才能致病,湿度过低病菌致病降低甚至不致病。同时,研究分析发现温度和降雨量等气象因子能显着影响田间桃枝枯病的发生和发展。通过改良的Marcus培养基诱导桃枝枯病菌产生胞壁降解酶类,在病菌胞内和胞外都发现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MTE)、多聚半乳糖醛酸反式消除酶(PGTE)和纤维素酶(Cx),其中PG和PGTE酶活性最高,PMTE酶活性相对较低。表明桃枝枯病菌可以分泌产生这5种胞壁降解酶类来降解寄主细胞壁。诱导并提取的桃枝枯病菌粗毒素在一定浓度下可引起桃枝条产生症状,其与桃枝枯病症状基本一致,表明病菌产生的毒素可能是其致病因子之一。另外,本文研究发现,除了Phomopsis amygdali,还有2种拟茎点霉也可以引起桃枝枯病,初步鉴定为P.liquidambari和P.eres,并对这2种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菌丝生长速度和致病力均显着高于P.amygdali,研究结果更新和完善了桃枝枯病原,为桃枝枯病的有效防控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形成了农业防治、生物农药(中生菌素、申嗪霉素)与化学农药(咪鲜胺、多菌灵、烯唑醇)复配防治相结合的桃枝枯病绿色防控技术模式,绿色防控与同期常规化学防治的防效差异不显着,在桃果品质方面也无显着差异性;但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同时显着降低了化学农药如多菌灵在桃果中的残留量。经济评价表明绿色防控具有较明显的经济效益,产值较常规化学防治增加8.15%。这为桃枝枯病高效、绿色防控和桃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桃园其他病虫害绿色防控提供了思路和技术模式。

二、植物病原真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植物病原真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稻瘟菌MoPTEN基因及禾谷炭疽菌CgPTPM1基因的生物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1 半活体营养型真菌概述
        1.1.1 植物病原真菌不同营养类型分类
        1.1.2 半活体营养真菌广泛的营养利用机制
        1.1.3 半活体营养型病原真菌的致病机制
    1.2 稻瘟菌研究概述
        1.2.1 稻瘟病及稻瘟菌简介
        1.2.2 稻瘟菌的侵染循环
        1.2.3 稻瘟菌的侵染机制和相关功能基因
    1.3 禾谷炭疽菌研究概述
        1.3.1 玉米炭疽病及其病原菌禾谷炭疽菌
        1.3.2 玉米炭疽病的发病条件和侵染循环
        1.3.3 禾谷炭疽菌的侵染机制和侵染过程中涉及的信号转导
        1.3.4 禾谷炭疽菌与稻瘟菌在侵染机制上的比较
    1.4 磷酸酶研究进展
        1.4.1 蛋白质磷酸化过程概述
        1.4.2 磷酸酶的分类
        1.4.3 磷酸酶在植物病原真菌中的研究进展
    1.5 真核生物中的选择性剪接
        1.5.1 选择性剪接概述
        1.5.2 剪接因子和剪接类型
        1.5.3 选择性剪接在真核生物中的研究现状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部分 稻瘟菌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基因MoPTEN的生物功能研究
    引言
    第1章 稻瘟菌MoPTEN基因的表达模式、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所编码蛋白质的活性研究
        1.1 实验材料
        1.1.1 供试菌株
        1.1.2 仪器设备
        1.1.3 主要试剂
        1.1.4 载体与引物
        1.1.5 培养基
        1.1.6 实验储备液及其制备
        1.2 研究方法
        1.2.1 菌株的培养
        1.2.2 核酸的提取
        1.2.3 基础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1.2.4 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方法与转化体系
        1.2.5 实验所研究目的基因(MoPTEN)的确立
        1.2.6 MoPTEN基因在稻瘟菌不同时期的表达模式
        1.2.7 MoPTEN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2.8 MoPTEN的原核表达、纯化和活性测定
        1.3 结果与分析
        1.3.1 插入突变体S28515对H_2O_2敏感并且致病能力下降
        1.3.2 T-DNA插入到MoPTEN基因的启动子区域上游部分
        1.3.3 MoPTEN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3.4 通过亚细胞定位观察MoPTEN在稻瘟菌生长和致病过程中的表达情况
        1.3.5 MoPTEN基因在稻瘟菌不同的时期存在可变剪接
        1.3.6 MoPTEN结构域分析和三维结构预测
        1.3.7 稻瘟菌MoPTEN蛋白同时具有脂类磷酸酶和蛋白磷酸酶活性
        1.4 小结
    第2章 稻瘟菌MoPTEN基因的敲除菌株、互补菌株和亚细胞定位菌株的获得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仪器设备
        2.1.3 主要试剂
        2.1.4 载体与引物
        2.1.5 所用培养基
        2.1.6 实验中所用相关储备液及其制备
        2.2 研究方法
        2.2.1 菌株的培养
        2.2.2 稻瘟菌孢子的单孢分离纯化
        2.2.3 核酸的提取
        2.2.4 基础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2.2.5 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的制备方法与转化体系
        2.2.6 根癌农杆菌AGL-1感受态的制作方法和AGL-1所参与的转化体系
        2.2.7 MoPTEN基因敲除载体、互补载体和亚细胞定位载体的构建
        2.2.8 根癌农杆菌所介导的稻瘟菌遗传转化
        2.2.9 稻瘟菌转化子的检测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MoPTEN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与结果验证
        2.3.2 MoPTEN基因敲除菌株的获得
        2.3.3 MoPTEN基因互补载体的构建结果
        2.3.4 MoPTEN基因互补菌株的获得
        2.3.5 MoPTEN亚细胞定位载体的构建与结果验证
        2.3.6 MoPTEN亚细胞定位菌株的获得
        2.4 小结
    第3章 MoPTEN基因在稻瘟菌生长发育和致病过程中的生物功能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供试菌株
        3.1.2 仪器设备
        3.1.3 主要试剂
        3.1.4 所用引物
        3.1.5 所用培养基
        3.1.6 实验中所用相关储备液及其制备方法
        3.1.7 实验中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3.2 研究方法
        3.2.1 不同菌株生长发育情况及菌落形态观察
        3.2.2 不同菌株产孢后分生孢子的形态观察
        3.2.3 不同菌株的产孢量统计和分生孢子形成过程观察
        3.2.4 菌株孢子的萌发、附着胞形成情况观察
        3.2.5 不同菌株对水稻叶片的致病性分析和侵染叶鞘过程的显微观察
        3.2.6 不同菌株对于和H_2O_2相关的氧化应激敏感性检测
        3.2.7 疏水性实验和细胞壁完整性测定
        3.2.8 菌株对渗透胁迫的敏感性分析
        3.2.9 稻瘟菌附着胞完整性分析
        3.2.10 附着胞黑色素形成分析及相关黑色素基因表达量测定
        3.2.11 菌株有性生殖形成子囊壳观察
        3.3 结果与分析
        3.3.1 MoPTEN基因的缺失不影响稻瘟菌的营养生长和孢子形态
        3.3.2 MoPTEN基因的缺失导致了稻瘟菌产孢量的下降
        3.3.3 MoPTEN基因的缺失导致孢子萌发率降低并推迟了孢子的萌发
        3.3.4 MoPTEN基因与稻瘟菌附着胞的形成相关
        3.3.5 MoPTEN基因的缺失导致了稻瘟菌致病能力的降低
        3.3.6 MoPTEN基因参与了稻瘟菌侵染后菌丝的扩展和附着胞的形成
        3.3.7 MoPTEN基因在清除外源H_2O_2中存在着作用
        3.3.8 MoPTEN基因的缺失导致了稻瘟菌的疏水性降低
        3.3.9 MoPTEN基因的缺失造成稻瘟菌细胞壁完整性下降
        3.3.10 MoPTEN基因不参与稻瘟菌应对渗透胁迫应的过程
        3.3.11 MoPTEN基因的缺失导致了稻瘟菌附着胞细胞壁的完整性下降
        3.3.12 MoPTEN基因的缺失导致了稻瘟菌附着胞产黑色素能力下降
        3.3.13 MoPTEN基因的缺失导致稻瘟菌有性生殖中形成子囊壳数量下降
        3.3.14 MoPTEN基因的作用过程中受到Mo SMN 基因的调控
        3.4 小结
第三部分 禾谷炭疽菌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基因CgPTPM1的生物功能研究
    引言
    第1章 禾谷炭疽菌CgPTPM1基因的表达模式、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所编码蛋白质的活性研究
        1.1 实验材料
        1.1.1 供试菌株
        1.1.2 仪器设备
        1.1.3 主要试剂
        1.1.4 载体与引物
        1.1.5 所用培养基
        1.1.6 实验中所用相关储备液及其制备
        1.2 研究方法
        1.2.1 菌株的培养
        1.2.2 核酸的提取
        1.2.3 基础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1.2.4 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的制备方法与转化体系
        1.2.5 确立实验所研究目的基因
        1.2.6 CgPTPM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2.7 CgPTPM1基因在禾谷炭疽菌中的表达模式分析
        1.2.8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CgPTPM1的原核表达、纯化及活性测定
        1.3 结果与分析
        1.3.1 CgPTPM1是禾谷炭疽菌中的一种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
        1.3.2 CgPTPM1定位于禾谷炭疽菌的线粒体上
        1.3.3 CgPTPM1基因在禾谷炭疽菌致病时期有较高的表达量
        1.3.4 禾谷炭疽菌CgPTPM1具有磷酸酶活性
        1.4 小结
    第2章 禾谷炭疽菌CgPTPM1基因敲除菌株、互补菌株和亚细胞定位菌株的获得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仪器设备
        2.1.3 主要试剂
        2.1.4 载体与引物
        2.1.5 所用培养基和配制方法
        2.1.6 实验中所用相关储备液及其制备
        2.2 研究方法
        2.2.1 菌株的培养
        2.2.2 禾谷炭疽菌的单孢分离纯化
        2.2.3 核酸的提取
        2.2.4 基础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2.2.5 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的制备方法与转化体系
        2.2.6 根癌农杆菌AGL-1感受态的制作方法和AGL-1所参与的转化体系
        2.2.7 CgPTPM1基因的敲除载体、互补和亚细胞定位载体的构建
        2.2.8 根癌农杆菌所介导的禾谷炭疽菌遗传转化
        2.2.9 禾谷炭疽菌转化子的检测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CgPTPM1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与结果验证
        2.3.2 CgPTPM1基因敲除菌株的获得
        2.3.3 CgPTPM1基因互补/亚细胞定位载体的构建与结果验证
        2.3.4 CgPTPM1基因互补/亚细胞定位菌株的获得
        2.4 小结
    第3章 CgPTPM1基因在禾谷炭疽菌生长发育和致病过程中的生物功能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供试菌株
        3.1.2 仪器设备
        3.1.3 主要试剂
        3.1.4 所用培养基
        3.1.5 引物信息
        3.1.6 实验中所用相关储备液及其制备
        3.1.7 实验中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3.2 研究方法
        3.2.1 禾谷炭疽菌野生型、突变体和互补菌株营养生长的情况与菌落形态观察
        3.2.2 禾谷炭疽菌的不同菌株产孢后分生孢子形态观察
        3.2.3 不同菌株的产孢量统计和培养基上分生孢子产生情况观察
        3.2.4 不同菌株摇菌后菌体黑色素形成和菌丝球形态观察
        3.2.5 不同菌株孢子的萌发测定和附着胞形成情况观察
        3.2.6 不同菌株对玉米叶片及整株玉米植株的致病性分析
        3.2.7 CgPTPM1在禾谷炭疽菌应对外源压力和对细胞壁完整性影响的测试
        3.2.8 不同菌株的疏水性和细胞壁完整性研究
        3.2.9 DAB染色实验和内源H_2O_2含量的测定
        3.2.10 在H_2O_2诱导下不同菌株中和ROS清除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CgPTPM1基因不参与禾谷炭疽菌的营养生长和孢子形态的形成
        3.3.2 CgPTPM1的缺失导致禾谷炭疽菌产孢量下降
        3.3.3 CgPTPM1基因的缺失导致菌体黑色素形成速率下降及菌丝球大小改变
        3.3.4 CgPTPM1对禾谷炭疽菌分生孢子的发育和分化具有重要作用
        3.3.5 CgPTPM1缺失突变体在致病能力上存在着缺陷
        3.3.6 CgPTPM1基因与过量的H_2O_2的调节有关
        3.3.7 CgPTPM1不参与禾谷炭疽菌应对渗透胁迫但影响细胞壁的完整性
        3.3.8 CgPTPM1基因的缺失导致了禾谷炭疽菌的疏水性降低
        3.4 小结
第四部分 全文研究结论
    4.1 稻瘟菌研究结论
    4.2 禾谷炭疽菌研究结论
第五部分 讨论与展望
    5.1 全文讨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2)芽孢杆菌CL2在枸杞采后病害防控中的应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枸杞鲜果采后病害防控研究进展
        1.1.1 枸杞采后真菌性病害研究进展
        1.1.2 枸杞采后贮藏保鲜方法研究进展
        1.1.3 枸杞鲜果采后生理变化
    1.2 芽孢杆菌及其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1.2.1 芽孢杆菌概述
        1.2.2 芽孢杆菌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1.2.3 芽孢杆菌的抗菌物质
    1.3 微生物VOCs研究进展
        1.3.1 VOCs的抑菌功能
        1.3.2 VOCs的分析鉴定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4.1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本论文研究路线
2 枸杞采后病原真菌的分离及鉴定
    2.1 方法与材料
        2.1.1 枸杞材料
        2.1.2 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2.1.3 致病性检验
        2.1.4 病原菌鉴定
        2.1.5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病原真菌回接后枸杞果实的发病症状
        2.2.2 枸杞果实采后主要病原真菌菌落形态
        2.2.3 枸杞采后病原真菌鉴定
    2.3 讨论与小结
        2.3.1 讨论
        2.3.2 小结
3 产抗菌活性VOCS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植物材料
        3.2.2 病原菌材料
        3.2.3 培养基
    3.3 实验方法
        3.3.1 重楼内生拮抗菌分离与纯化
        3.3.2 菌株制备
        3.3.3 菌株的筛选
        3.3.4 形态鉴定
        3.3.5 生理生化鉴定
        3.3.6 分子生物学鉴定
        3.3.7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菌株的筛选
        3.4.2 形态学鉴定
        3.4.3 生理生化鉴定
        3.4.4 分子生物学鉴定
    3.5 讨论与小结
        3.5.1 讨论
        3.5.2 小结
4 VOCS的抑菌机制研究及成分分析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供试菌株
        4.2.2 实验主要试剂
        4.2.3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VOCs对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4.3.2 VOCs对病原真菌菌丝形态的影响
        4.3.3 VOCs成分的分析与鉴定
        4.3.4 VOCs抗菌组分的筛选
        4.3.5 VOCs抗菌组分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4.3.6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菌株CL2 产生的VOCs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4.4.2 菌株CL2 产生的VOCs对菌丝形态的影响
        4.4.3 菌株CL2 产生的VOCs成分组成
        4.4.4 菌株CL2 产生的VOCs抗菌组分的筛选
        4.4.5 不同VOCs组分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
    4.5 讨论与小结
        4.5.1 讨论
        4.5.2 小结
5 VOCS对枸杞采后保鲜效果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果实预处理
        5.3.2 枸杞果实腐烂率和失重率的测定
        5.3.3 硬度的测定
        5.3.4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5.3.5 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的测定
        5.3.6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5.3.7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5.3.8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5.3.9 过氧化物酶(PPO)活性的测定
        5.3.10 数据分析
    5.4 结果与分析
        5.4.1 对腐烂率的影响
        5.4.2 对失重率的影响
        5.4.3 对硬度的影响
        5.4.4 对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5.4.5 对可溶性糖的影响
        5.4.6 对总酚和类黄酮的影响
        5.4.7 对SOD酶活性的影响
        5.4.8 对POD酶活性的影响
        5.4.9 对PPO酶活性的影响
    5.5 讨论与小结
        5.5.1 讨论
        5.5.2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枸杞采后病原真菌
        6.1.2 重楼内生拮抗芽孢杆菌的筛选
        6.1.3 VOCs成分分析鉴定及抑菌机理
        6.1.4 VOCs的体内防控效果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3)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及抗病基因TpGDSL的克隆与遗传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红三叶主要病虫害、作物白粉病及病原菌鉴定的研究进展
        2.1 红三叶主要病虫害
        2.2 白粉病研究进展
        2.3 病原菌鉴定研究进展
    3 寄主植物-病原菌互作的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3.1 转录组学
        3.2 转录组学在寄主植物与病害研究中的进展
    4 植物抗病机制与GDSL脂肪酶的研究进展
        4.1 作物病害生理生化反应研究进展
        4.2 植物结构抗性研究进展
        4.3 植物内源激素抗病性响应研究进展
        4.4 GDSL脂肪酶基因研究进展
    5 选题依据与意义
        5.1 选题依据
        5.2 主要研究内容
        5.3 主要技术路线
第二章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响应机制
    前言
    第一节 红三叶白粉菌分离、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病害症状观察
        1.3 病原菌形态学观察
        1.4 病原菌rDNA-ITS片段的PCR扩增和序列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害症状与病原菌形态特征观察
        2.2 rDNA ITS片段的扩增与测序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生理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1.2 测定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处理间红三叶的生理生化差异
        2.2 二因素交互作用间红三叶的生理生化差异
        2.3 人工接菌×抗病性×接菌后时间交互作用间红三叶生理生化的差异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节 白粉菌侵染后红三叶内源激素的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色谱条件及流动相的选择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标准样品保留时间?回归方程和决定系数
        2.2 单因素处理间各内源激素的差异
        2.3 二因素交互作用间各内源激素的差异
        2.4 人工接菌×抗病性×浸染时间交互作用间红三叶内源激素的差异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红三叶响应白粉菌侵染的结构抗病性
    前言
    第一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细胞结构变化规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白粉病不同抗性红三叶叶片显微结构
        2.2 不同红三叶抗性材料叶片组织结构特征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白粉菌侵染后红三叶叶片细胞壁成份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处理间红三叶叶片细胞壁组分的差异
        2.2 二因素交互作用间红三叶叶片细胞壁组分的差异
        2.3 人工接菌×抗病性×浸染时间交互作用间红三叶叶片细胞壁组分的差异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分子机制及TpGDSL基因的克隆与遗传转化
    前言
    第一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转录组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1.2 测序样品准备和RNA提取
        1.3 建库、测序及信息分析
        1.4 测序数据质控与转录组组装
        1.5 Unigene的注释
        1.6 差异表达基因数字分析
        1.7 基因功能注释及通路富集
        1.8 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RNA-seq结果的实时定量PCR验证
        2.2 转录组组装与注释
        2.3 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
        2.4 接种白粉菌后DEGs的GO富集分析
        2.5 接种白粉菌后DEGs的KEGG富集分析
        2.6 白粉菌侵染红三叶叶片诱导的 DEGs的 Map Man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TpGDSL基因克隆与遗传转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红三叶TpGDSL基因克隆
        1.2.2 构建表达载体
        1.2.3 红三叶抗白粉病基因TpGDSL遗传转化拟南芥
        1.2.4 拟南芥T_1代阳性植株鉴定
        1.2.5 目的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2 结果
        2.1 TpGDSL基因阳性克隆鉴定
        2.2 TpGDSL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
        2.3 TpGDSL基因编码蛋白的一级结构分析
        2.4 TpGDSL基因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分析
        2.5 TpGDSL基因编码蛋白的三级结构分析
        2.6 TpGDSL基因克隆与表达载体构建
        2.7 转基因拟南芥T_1阳性鉴定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1 结论
    2 创新点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4)铁皮石斛茎腐病病原菌鉴定及Bacillus velezensis D-12的防病促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铁皮石斛资源与生产现状
    2 铁皮石斛病害
    3 铁皮石斛内生菌研究进展
        3.1 铁皮石斛内生真菌
        3.1.1 不同栽培环境下的内生真菌
        3.1.2 不同组织中的内生真菌
        3.2 铁皮石斛内生细菌
        3.2.1 不同栽培环境下的内生细菌
        3.2.2 不同组织中的内生细菌
    4 铁皮石斛内生菌资源的作用
        4.1 促生促萌发作用
        4.2 增强宿主植物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
        4.2.1 增强宿主植物抗逆性
        4.2.2 增强宿主植物抗病性
        4.3 诱导宿主植物代谢成分合成及产物积累
        4.4 产生药理活性成分
        4.5 对宿主植物的毒性或抑制作用
    5 芽孢杆菌的生物防治研究
        5.1 芽孢杆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5.2 芽孢杆菌的生防机制
        5.2.1 竞争作用
        5.2.2 产生抑菌拮抗物质
        5.2.2.1 细菌素
        5.2.2.2 脂肽类抗生素
        5.2.2.3 水解酶类
        5.2.3 诱导植物抗性
        5.3 贝莱丝芽孢杆菌生防研究现状
    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铁皮石斛茎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及致病性测定
        1.2.2 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观察
        1.2.3 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1.2.3.1 真菌基因组DNA提取及PCR扩增
        1.2.3.2 扩增产物的纯化回收和测序
        1.2.4 不同处理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1.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铁皮石斛病害症状观察
        2.2 病原菌的形态特征
        2.3 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
        2.4 致病菌的形态学特征
        2.4.1 菌落特征
        2.4.2 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
        2.5 致病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2.6 不同处理对A-612菌丝生长的影响
        2.6.1 温度对A-612菌丝生长的影响
        2.6.2 pH对A-612菌丝生长的影响
        2.6.3 碳源对A-612菌丝生长的影响
        2.6.4 光照因素对A-612菌丝生长的影响
    3 讨论
第三章 铁皮石斛内生细菌的分离与生防菌的筛选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铁皮石斛内生细菌的分离与保存
        1.2.2 植物病原真菌活化
        1.2.3 内生菌株的拮抗作用测定
        1.2.4 内生拮抗菌的鉴定
        1.2.4.1 形态学观察
        1.2.4.2 拮抗菌的生理生化鉴定
        1.2.4.3 拮抗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1.2.5 拮抗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1.2.6 数据分析及图片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铁皮石斛内生细菌的分离纯化
        2.2 拮抗菌的筛选
        2.3 拮抗细菌D-12的鉴定
        2.3.1 形态学观察
        2.3.2 生理生化鉴定
        2.3.3 菌株D-12的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及其系统发育学分析
        2.3.4 菌株D-12的gyrB基因序列分析及其系统发育学分析
        2.4 菌株D-12生物学测定
        2.4.1 温度对生防细菌生长的影响
        2.4.2 pH对生防细菌生长的影响
        2.4.3 盐浓度对生防细菌生长的影响
    3 讨论
第四章 内生菌B.velezensis D-12的生防效果及机理探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培养基中添加B.velezensis D-12发酵液的比例对抑菌效果的影响
        1.2.2 B.velezensis D-12对A.rolfsii A-612菌核萌发的影响
        1.2.3 B.velezensis D-12挥发性代谢产物对A.rolfsii A-612菌丝的影响
        1.2.3.1 挥发性代谢产物抑菌活性测定
        1.2.3.2 挥发性代谢产物对菌丝活力的影响
        1.2.4 B.velezensis D-12对铁皮石斛茎腐病的盆栽防治效果
        1.2.5 B.velezensis D-12对致病菌菌丝形态的影响
        1.2.5.1 扫描电镜观察
        1.2.5.2 透射电镜观察
        1.2.6 B.velezensis D-12抗菌物质的测定
        1.2.7 生防菌脂肽类抗生素基因检测
        1.2.8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浓度D-12发酵滤液对病原菌的抑菌作用
        2.2 B.velezensis D-12对A.rolfsii A-612菌核萌发的影响
        2.3 挥发性代谢产物对致病菌菌丝的影响
        2.3.1 挥发性代谢产物抑菌活性测定
        2.3.2 挥发性代谢产物对致病菌菌丝活力的影响
        2.4 生防菌对铁皮石斛茎腐病的防病效果测定
        2.5 生防菌对病原菌菌丝的影响
        2.5.1 扫描电镜观察
        2.5.2 生防菌对致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2.5.3 透射电镜观察
        2.6 B.velezensis D-12产生的非挥发性抗菌物质分析
        2.7 B.velezensis D-12抗菌脂肽类基因检测
    3 讨论
第五章 B.velezensis D-12促生作用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B.velezensis D-12发酵液促生效应研究
        1.2.2 发酵液中植物激素种类和含量的测定
        1.2.2.1 标准曲线
        1.2.2.2 代谢物提取
        1.2.2.3 色谱-质谱分析
        1.2.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浓度B.velezensis D-12发酵液对水稻种子萌发生长的影响
        2.2 不同浓度B.velezensis D-12发酵液对油菜种子萌发生长的影响
        2.3 发酵液中植物激素种类和含量的测定
    3 讨论
第六章 全文小结与展望
    1 全文小结
    2 创新点
    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本论文用到的培养基与试剂
    附录二 本论文用到的仪器
    附录三 菌株A-612ITS序列(683 bp)
    附录四 菌株D-1216S rDNA序列(1455 bp)
    附录五 菌株D-12的gyrB基因序列(1183 bp)
    附录六 B.velezensis D-12抗菌脂肽类基因检测序列
    附录七 B.velezensis D-12发酵液激素测定XIC图

(5)甘肃省甘草病害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写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甘草的概述
        2.1.1 甘草的命名和分类
        2.1.2 甘草的形态特征和分布
        2.1.3 甘草的生态学特性
        2.1.4 甘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2.1.5 甘草的用途
        2.1.6 甘草的栽培
    2.2 甘草真菌病害的研究进展
        2.2.1 甘草真菌病害的研究历史
        2.2.2 甘草真菌病害及其病原种类
        2.2.3 其它潜在微生物
        2.2.4 甘草病害的发生与发展规律
        2.2.5 甘草属病害防治
第三章 甘草病害调查和病原鉴定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调查地点
        3.2.2 病害调查和采样
        3.2.3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3.2.4 病原菌的鉴定
        3.2.5 致病性测定
        3.2.6 其它病害
    3.3 结果
        3.3.1 甘草病害种类
        3.3.2 甘草主要病害和病原
        3.3.3 其它菌株对甘草影响
    3.4 讨论
第四章 甘草主要病害发生规律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病害及定点调查点的选择
        4.2.2 气象数据收集
        4.2.3 病害调查
        4.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结果
        4.3.1 甘草锈病的发生规律
        4.3.2 甘草黑斑病的发生规律
        4.3.3 甘草根腐病的发生规律
        4.3.4 甘草外亚隔孢壳叶斑病的发生规律
        4.3.5 甘草主要病害发生和环境因素的相关性
    4.4 讨论
第五章 主要病害对甘草产量、品质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样地及采集病株
        5.2.2 株高和生物量的测定
        5.2.3 常规营养成分的测定
        5.2.4 无机元素的测定
        5.2.5 甘草酸和甘草苷的测定
        5.2.6 氨基酸的测定
        5.2.7 数据分析
    5.3 结果
        5.3.1 病害对甘草株高、根长及生物量的影响
        5.3.2 病害对甘草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5.3.3 病害对甘草无机元素含量的影响
        5.3.4 病害对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影响
        5.3.5 不同病害甘草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率
        5.3.6 病害对甘草氨基酸的影响
    5.4 讨论
第六章 杀菌剂防治甘草病害的初步研究
    6.1 前言
    6.2 材料和方法
        6.2.1 室内杀菌剂筛选
        6.2.1.1 供试菌株
        6.2.1.2 供试杀菌剂
        6.2.1.3 杀菌剂及培养基的配制
        6.2.1.4 测量方法
        6.2.2 田间杀菌剂药效试验
        6.2.3 数据分析
    6.3 结果
        6.3.1 室内杀菌剂筛选
        6.3.2 田间杀菌剂筛选
    6.4 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
    7.1 主要结论与讨论
    7.2 创新点
    7.3 后续工作
附录
参考文献
资助项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得奖励
致谢

(6)博落回主要真菌性病害鉴定及根腐病根际微生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 概述
    2 我国药用植物真菌性病害研究进展
        2.1 根部病害
        2.2 茎部病害
        2.3 叶片病害
        2.4 果部病害
    3 植物病原真菌分类研究现状
        3.1 传统分类学鉴定
        3.2 分子生物学鉴定
    4 植物根腐病对根际微生态系统的影响
    5 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5.1 传统培养法
        5.2 Biolog微平板法
        5.3 磷酸脂肪酸法
        5.4 高通量测序技术
    6 植物根腐病防治手段
        6.1 培育抗性品种
        6.2 农业综合防治
        6.3 化学防治
        6.4 生物防治
    7 研究内容和意义
    8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博落回主要真菌性病害的调查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调查地点
        2.2 调查时间
        2.3 调查内容
        2.4 调查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博落回根腐病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3.2 博落回茎腐病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3.3 博落回叶斑病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第3章 博落回主要真菌性病害的分离及鉴定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样品采集
        2.3 病原体的分离
        2.4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2.5 病原菌形态学观察
        2.6 DNA提取、PCR扩增和测序
        2.7 系统进化分析
    3 结果
        3.1 博落回根腐病病原鉴定
        3.2 博落回茎腐病病原鉴定
        3.3 博落回叶斑病病原鉴定
    4 讨论
    5 小结
第4章 博落回根腐病病原菌主要生物学性状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尖孢镰刀菌主要生物学性状
        3.2 富士镰刀菌主要生物学性状
        3.3 奇整小核菌主要生物学性状
    4 讨论
    5 小结
第5章 博落回根腐病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样品选择
        2.2 根际土壤采集
        2.3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2.4 根际土壤DNA提取和PCR扩增
        2.5 PCR产物的混样和纯化
        2.6 文库制备和上机测序
        2.7 信息分析部分
        2.8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博落回根腐病发病率比较
        3.2 土壤理化性质
        3.3 博落回根际土壤中真菌群落结构特征
        3.4 博落回根际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4 讨论
        4.1 博落回根际土壤中真菌群落结构特征
        4.2 博落回根际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5 小结
        5.1 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
        5.2 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第6章 博落回根腐病化学药剂筛选及生防真菌筛查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化学药剂的筛查
        2.2 拮抗真菌的筛查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化学药剂对病原菌抑制效果的比较
        3.2 拮抗真菌的筛选
    4 讨论
        4.1 化学药剂对病原菌抑制效果的比较
        4.2 拮抗真菌的筛选
    5 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1 全文总结
    2 创新点
    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7)葡萄座腔菌病毒多样性与新型病毒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葡萄座腔菌研究进展
        1.1 植物病原葡萄座腔菌的危害
        1.2 由B.dothidea引起的梨树病害
        1.3 B.dothidea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病规律
        1.4 植物病原B.dothidea的侵染过程及致病机理
        1.5 由B.dothidea所导致梨病害的防治
    2 真菌病毒研究进展
        2.1 真菌病毒分类
        2.1.1 dsRNA真菌病毒
        2.1.2 +ssRNA真菌病毒
        2.1.3 -ssRNA真菌病毒
        2.1.4 ssDNA真菌病毒
        2.1.5 ss RNA-RT真菌病毒
        2.2 真菌病毒的传播途径
        2.3 真菌病毒与寄主的关系
        2.4 真菌病毒间的相互作用
        2.5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新病毒发掘中的应用
        2.6 B.dothidea菌中病毒的研究现状
    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葡萄座腔菌(B.dothidea)病毒的多样性研究
    1 引言
    2 试验材料
    3 试验方法
        3.1 B.dothidea的分离
        3.2 dsRNA提取
        3.3 dsRNA的DNaseI和S1核酸酶处理
        3.4 dsRNA的反转录
        3.5 引物设计与合成
        3.6 PCR扩增及测序
        3.7 核酸电泳检测
        3.8 总RNA的提取
        3.9 总RNA质量测定
        3.10 高通量测序及分析
        3.10.1 高通量测序和cDNA文库构建
        3.10.2 宏病毒组生物信息学分析
        3.11 序列比对和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B.dothidea dsRNA病毒的多样性
        4.1.1 dsRNA片段分析
        4.1.2 来源于不同地区的BdCV1基因组序列高度保守
        4.1.3 不同类型dsRNA片段的存在比率及分布规律
        4.2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B.dothidea病毒的种类分析
        4.2.1 菌株总RNA提取及质量检测
        4.2.2 测序数据产出及转录本拼接
        4.2.3 B.dothidea病毒的多样性
        4.2.4 裸露核糖核酸病毒科(Narnaviridae)病毒
        4.2.5 Botourmiaviridae病毒
        4.2.6 Iflaviridae病毒
        4.2.7 Ambiguiviridae病毒
        4.2.8 建议新成立的Mycobromoviridae病毒
        4.2.9 Mycovirgaviridae和 Fusariviridae病毒
        4.2.10 芜菁黄花叶病毒目(Tymovirales)病毒
        4.2.11 -ssRNA病毒
        4.2.12 产黄青霉病毒科(Chrysoviridae)病毒
        4.2.13 双分体病毒科(Partitiviridae)病毒
        4.2.14 Bipartitiviridae病毒
        4.2.15 整形病毒科(Totiviridae)病毒
    5 讨论
第三章 B.dothidea菌株L153携带病毒种类的鉴定及BdBV1的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1 前言
    2 试验材料
        2.1 供试菌株和植物
        2.2 培养基、载体及引物
    3 试验方法
        3.1 病毒基因组全长cDNA序列扩增
        3.1.1 高通量测序
        3.1.2 RT-PCR序列验证
        3.1.3 RACE
        3.1.4 PCR产物的回收与纯化
        3.1.5 回收片段与载体的连接和热击转化
        3.1.6 菌落阳性鉴定
        3.2 病毒基因组cDNA序列的拼接及分析
        3.3 菌株分生孢子的诱导与病毒脱除
        3.4 菌落的形态观察和生长速率测定
        3.5 菌株的致病性测定
        3.6 菌株L153中病毒粒子的提取
        3.7 病毒粒子的负染和透射电镜观测
        3.8 病毒粒子结构蛋白检测与分析
        3.9 病毒粒子结构蛋白的肽指纹图谱分析(PMF)
        3.10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3.10.1 目的基因RT-PCR扩增
        3.10.2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双酶切处理
        3.10.3 连接、转化与鉴定
        3.10.4 阳性菌液质粒提取
        3.11 目标基因的原核诱导表达
        3.12 表达蛋白的可溶性分析
        3.13 抗重组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3.13.1 重组蛋白的纯化
        3.13.2 免疫大耳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
        3.13.3 血清的处理和保存
        3.14 抗血清效价的评定
        3.15 免疫捕捉RT-PCR(IC-RT-PCR)
        3.16 Western blot分析
        3.17 免疫电镜
    4 结果与分析
        4.1 菌株L153携带的病毒种类
        4.2 BdBV1基因组序列分析
        4.3 BdBV1系统发育分析
        4.4 BdBV1对寄主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4.5 菌株L153中的病毒粒子提取
        4.6 SDS-PAGE检测和PMF鉴定
        4.7 Bd BV1-CP全基因的原核表达
        4.8 采用融合蛋白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及效价测定
        4.9 多克隆抗体对BdBV1编码蛋白的识别
        4.10 免疫捕捉RT-PCR(IC-RT-PCR)检测
        4.11 病毒粒子的免疫电镜观察
    5 讨论
第四章 B.dothidea菌株MSD53携带的维多利亚病毒鉴定及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1 引言
    2 试验材料
        2.1 供试菌株和植物
        2.2 载体及引物
    3 试验方法
        3.1 dsRNA的提取和检测
        3.2 dsRNA的DNaseI和S1核酸酶处理
        3.3 dsRNA病毒全长cDNA序列的克隆
        3.3.1 cDNA第一条链的合成
        3.3.2 RNA的降解、cDNA的复性和补平反应
        3.3.3 随机克隆PCR
        3.3.4 dsRNA末端cDNA序列克隆
        3.4 病毒粒子的提取、纯化、检测与鉴定
        3.5 病毒粒子基因组核酸检测
        3.6 序列分析、拼接和系统发育分析
        3.7 菌落的形态观察、生长速率和致病性测定
    4 结果与分析
        4.1 dsRNA的全长序列分析
        4.2 BdVV2系统发育分析
        4.3 BdVV2的病毒粒子
        4.4 SDS-PAGE检测和PMF鉴定
        4.5 带毒菌株菌株MSD53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5 讨论
第五章 B.dothidea菌株G91携带的灰霉欧尔密病毒鉴定与分析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菌株和植物
        2.2 培养基、载体及引物
    3 试验方法
        3.1 菌株的dsRNA提取
        3.2 病毒基因组全长cDNA序列扩增
        3.3 cDNA序列的拼接和分析
        3.4 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3.5 菌株的致病性测定
    4 结果与分析
        4.1 BdBOV1基因组序列分析
        4.2 BdBOV1的系统发育分析
        4.3 菌株G91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5 讨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1 总结与展望
        1.1 B.dothidea病毒的多样性
        1.2 新型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1:菌株L153中病毒粒子透射电镜观察
附录2:第二章所用菌株来源及编号
附录3:pMD18-T克隆载体图谱
附录4:pGEX-KG载体图谱和多克隆位点信息
附录5:常用试剂和培养基的配方
附录6: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8)乌头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乌头属植物杀虫抑菌活性研究现状
        1.1.1 乌头属植物杀虫活性研究进展
        1.1.2 乌头属植物抑菌活性研究进展
    1.2 乌头属植物内生菌的研究现状
    1.3 乌头碱的药用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1.3.1 乌头碱的药理作用
        1.3.2 乌头碱的毒理作用
    1.4 乌头碱获取方法研究进展
        1.4.1 植物提取法
        1.4.2 化学合成法
        1.4.3 微生物发酵法
    1.5 论文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乌头内生菌的分离与纯化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乌头种子内生菌的分离与纯化
        2.2.2 乌头根部内生菌的分离与纯化
        2.2.3 乌头茎叶内生菌的分离与纯化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乌头内生真菌的分离与纯化
        2.3.2 乌头内生细菌的分离与纯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内生菌中乌头碱的含量分析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乌头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 HPLC 分析
        3.2.2 乌头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 HPLC-MS 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乌头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HPLC分析
        3.3.2 乌头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HPLC-MS/MS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产乌头碱乌头内生真菌的鉴定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产乌头碱内生真菌的形态学观察
        4.2.2 产乌头碱内生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产乌头碱内生真菌的形态学观察
        4.3.2 产乌头碱内生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乌头内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法
        5.2.1 乌头内生真菌对植物病原真菌抑菌活性的测定
        5.2.2 乌头内生细菌对植物病原真菌抑菌活性的测定
        5.2.3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乌头内生真菌对植物病原真菌抑菌活性的测定
        5.3.2 乌头内生细菌对植物病原真菌抑菌活性的测定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1.1 乌头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分析
        6.1.2 乌头内生菌抑菌活性研究
    6.2 讨论
        6.2.1 乌头内生菌生物活性研究现状
        6.2.2 植物内生菌可作为天然产物广阔的微生物来源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9)微藻污染微生物快速检测及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微藻行业发展面临瓶颈
        1.1.1 微藻应用前景广泛
        1.1.2 微藻的培养方式
        1.1.3 微藻细胞内合成代谢
        1.1.4 微藻行业发展面临瓶颈
    1.2 污染微生物
        1.2.1 污染微生物的概念
        1.2.2 污染微生物的种类
        1.2.3 微藻污染微生物研究现状
    1.3 植物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
        1.3.1 传统检测方法
        1.3.2 新型快速检测方法
    1.4 产油微藻海洋微拟球藻Nannochloropsis oceanica简介
    1.5 微拟球藻的培养方式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病原微生物拉曼光谱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所用仪器
        2.2.2 植物病原来源及其培养
        2.2.3 细菌细胞样品准备
        2.2.4 显微观察和拉曼光谱采集
        2.2.5 参考拉曼光谱库的建立
        2.2.6 原位检测样品制备与光谱分析
        2.2.7 16SrDNA分析与进化树构建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2.3.1 植物病原的筛选
        2.3.2 代表性植物病原拉曼光谱库建立
        2.3.3 属间水平植物病原拉曼光谱区分
        2.3.4 种间水平植物病原拉曼光谱区分
        2.3.5 拉曼光谱技术在变种亚种水平检测植物病原
        2.3.6 利用拉曼光谱分析混合植物病原样品
        2.3.7 拉曼指纹技术原位检测植物病原物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基因组信息的微藻污染控制精准药物的研发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所用仪器
        3.2.2 菌株及生长条件
        3.2.3 化学抑制剂准备与处理
        3.2.4 DNA提取,ITS与18S r DNA扩增及系统发育分析
        3.2.5 RNA的提取、反转录、荧光定量PCR
        3.2.6 微藻生长速率测定
        3.2.7 光系统II(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的测定
        3.2.8 抑菌实验
        3.2.9 酿酒酵母生长速率测定
        3.2.10 甾醇分析
        3.2.11 统计分析比较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3.1 基于基因组信息的药物靶点筛选
        3.3.2 利用甾醇14α-去甲基酶CYP51s设计抗菌药物
        3.3.3 不同甾醇生物抑制剂对海洋微拟球藻的影响
        3.3.4 TTA对真菌和微藻的不同影响
        3.3.5 海洋微拟球藻培养过程中真菌污染的现场解决方案
        3.3.6 海洋微拟球藻培养过程中杂藻污染的现场解决方案
    3.4 本章小结
4 结论与展望
    4.1 研究总结
    4.2 需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5 特色与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10)桃枝枯病病菌侵染机制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桃枝枯病研究现状
        1.1 桃枝枯病危害及其病原种类
        1.2 桃枝枯病症状及其发病规律
        1.3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1.4 桃枝枯病的防治方法
        1.4.1 农业防治
        1.4.1.1 田间管理
        1.4.1.2 合理施肥
        1.4.1.3 合理选种
        1.4.2 化学防治
    2 植物病原真菌的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2.1 植物病原真菌侵染结构
        2.2 植物病原真菌致病因子
        2.2.1 酶类
        2.2.1.1 角质酶
        2.2.1.2 细胞壁降解酶
        2.2.2 毒素
        2.2.2.1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种类及特性
        2.2.2.2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致病机理
        2.2.3 生长调节物质
    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菌株
        1.2 植物材料
    2 培养基
        2.1 葡萄糖马铃薯琼脂培养基(PDA)
        2.2 苜蓿煎汁+Czapck培养基
        2.3 PSK液体培养基
        2.4 改良的Marcus培养基
    3 主要试剂与仪器
        3.1 主要试剂材料
        3.2 主要仪器
    4 桃拟茎点霉分生孢子侵染过程观察
        4.1 桃拟茎点霉生活史
        4.2 扫描电镜观察桃拟茎点霉的侵染过程
    5 不同环境条件下桃拟茎点霉致病力的测定
        5.1 不同温度条件桃拟茎点霉致病力的测定
        5.2 不同光照周期桃拟茎点霉致病力的测定
        5.3 不同湿度条件桃拟茎点霉致病力的测定
        5.4 田间桃枝枯病发生动态调查与气象资料收集
    6 桃拟茎点霉胞壁降解酶诱导及其活性测定
        6.1 胞壁降解酶的诱导
        6.2 胞外蛋白的提取
        6.3 胞内蛋白的提取
        6.4 胞壁降解酶活性测定
    7 桃拟茎点霉毒素的诱导及测定
        7.1 毒素的诱导
        7.2 粗毒素的制备
        7.3 生物法检测毒素活性(离体枝条针刺法)
    8 桃枝枯病病原新种的鉴定与致病性
        8.1 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8.1.1 病原菌分离
        8.1.2 形态学鉴定
        8.1.2.1 病原菌菌落形态及营养菌丝生长速率
        8.1.2.2 分生孢子器形态数目观察
        8.1.2.3 分生孢子形态观察
        8.1.3 分子生物学鉴定
        8.2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8.2.1 桃树枝条致病性测定
        8.2.2 桃果致病性测定
    9 桃枝枯病田间绿色防控
        9.1 桃枝枯病绿色防控田间试验
        9.1.1 试验园(区)选择
        9.1.2 施药时间(共六次)
        9.1.3 常规化学防治
        9.1.4 绿色防控
        9.1.4.1 农业防治措施
        9.1.4.2 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复配防治
        9.1.5 调查及计算
        9.2 绿色防控园桃果品质检测和农药残留分析
        9.3 绿色防控经济评价
结果与分析
    1 桃拟茎点霉分生孢子侵染过程
        1.1 桃拟茎点霉生活史
        1.2 扫描电镜观察桃拟茎点霉的侵染枝条过程
        1.2.1 韧皮部
        1.2.2 木质部导管
        1.2.3 中央髓部
    2 桃拟茎点霉致病力影响因子研究
        2.1 不同温度条件对桃拟茎点霉致病力的影响
        2.2 不同光照周期对桃拟茎点霉致病力的影响
        2.3 不同湿度条件对桃拟茎点霉致病力的影响
        2.4 气象因子对田间桃枝枯病发生发展的影响
    3 桃拟茎点霉的胞壁降解酶及活性
    4 桃拟茎点霉毒素及活性
    5 桃枝枯病致病新种的发现与验证
        5.1 病原菌形态学特征
        5.1.1 菌落形态及生长速率
        5.1.2 分生孢子器形态特征
        5.1.3 分生孢子形态特征
        5.2 病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初步结果
        5.3 病原菌的致病性
        5.3.1 桃枝致病性
        5.3.2 桃果致病性
        5.3.3 柯赫氏法则验证
    6 桃枝枯病田间绿色防控
        6.1 防治效果
        6.2 桃果品质
        6.3 农药残留
        6.4 经济评价
讨论
    1 桃枝枯病侵染过程和侵染机制
    2 桃枝枯病影响因子
    3 桃枝枯病菌新种
    4 桃枝枯病田间绿色防控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植物病原真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稻瘟菌MoPTEN基因及禾谷炭疽菌CgPTPM1基因的生物功能研究[D]. 王少伟. 吉林大学, 2021(01)
  • [2]芽孢杆菌CL2在枸杞采后病害防控中的应用及机制研究[D]. 赵云花.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及抗病基因TpGDSL的克隆与遗传转化[D]. 蒲小剑.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4]铁皮石斛茎腐病病原菌鉴定及Bacillus velezensis D-12的防病促生研究[D]. 戚菊峰. 浙江大学, 2021(01)
  • [5]甘肃省甘草病害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D]. 吕卉. 兰州大学, 2020
  • [6]博落回主要真菌性病害鉴定及根腐病根际微生物研究[D]. 周利. 湖南农业大学, 2020(01)
  • [7]葡萄座腔菌病毒多样性与新型病毒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D]. 杨萌萌.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8]乌头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研究[D]. 贺鹏飞.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9]微藻污染微生物快速检测及防治技术研究[D]. 甘琴华. 海南大学, 2020(02)
  • [10]桃枝枯病病菌侵染机制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D]. 曹军. 扬州大学, 2020

标签:;  ;  ;  ;  ;  

植物病原真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