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的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

我国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的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

一、我国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的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论文文献综述)

周婧[1](2020)在《“营改增”对吉林省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营业税历史悠久,是一个古老的税种,早在周朝时期就有“关市之征”之说,之后各朝各代都有相似的税种,这些税种普遍都具有营业税的性质。1979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营业税重复征税的弊端显现,逐渐与经济发展的需求不符,我国引进增值税,随着一系列税收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增值税逐步凸显出优势,并取代了营业税成为我国的主要税种。1994年税收制度深化改革阶段,本应将货物与劳务全部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结束两税并行局面,但由于当时的中国国情及现实条件的限制,全面实行增值税难度较大,恐造成经济市场大幅度震荡,决定继续保留分别征税的方式。随着以服务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营业税存在的问题更加尖锐,给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阻碍,为了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成为当前税收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为了进一步优化税收制度体系,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为企业提供更加宽松有利的经营环境,提升企业活力,提高市场活跃度,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于2011年11月17日公布税收制度改革方案,决定自2012年1月1起实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行业试点地区启动实施,并逐步扩大到全国全行业。直至2016年5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将营业税纳税人全部划入增值税征收范围,营业税历史就此落幕。从经济发展大环境来看,“营改增”政策的推行不仅统一了税收制度,推进税收体制的升级,也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优越的经济环境,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转型;同时对于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的各类经营活动也有不小的促进意义,“营改增”政策的税收减负等效应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利润空间,促进企业的投资经营活动,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研究要“营改增”对吉林省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从“营改增”对吉林省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入手,可以直观的看出“营改增”政策实施前后对吉林省经济发展带来的经济效应,对政策的调整及企业如何应对税收制度变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将在营业税和增值税历来的变革背景下,对税制变革对吉林省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化以及企业经营绩效与“营改增”制度改革的内在联系中,运用目前对政策评价最有效率的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分析和回归验证,分析“营改增”政策实施前后企业经营绩效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得出的研究结论,对政策的优化运行及企业在面对税收制度变化的大环境下如何应对以提高自身竞争力提出可行性建议。

张钟月[2](2016)在《“营改增”背景下的增值税立法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现阶段,税制改革和税收立法就像一枚硬币不可分割的两面。税制改革侧重经济视角,但需遵循法治导向;税收立法侧重法治层面,必依改革成果为依据。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升华,二者所体现的皆是实践的创新,共同的目标是税收制度的现代化和法治化。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改革与增值税立法正是此种逻辑。这是本文写作的初衷和要义。我国于2013年10月将增值税立法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立法规划之中,由此增值税立法纳入了国家立法日程。在我国进入“新常态”经济转型调整期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依法治国重大举措的大背景下,中央对业已实施的增值税改革做出新的部署,增值税立法的紧迫性也愈加凸显出来。本文以总结“营改增”试点改革为依托,分析“营改增”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大势所需,重新审视我国增值税制度从“不完整消费型增值税制度”向“现代型增值税制度”改革的策略,进一步深入挖掘现代型增值税制度及构造机理。同时,研究“营改增”与增值税立法之间的关联性,探索增值税立法的重点与难点,厘清适应我国经济转型所需的增值税立法思路,以解决“营改增”背景下现代型增值税立法之困难。同时,借鉴域外国家和地区增值税法的立法经验,提出现代型增值税法的方案设计,进而对我国增值税立法提出对应建议,推进我国税收法治的稳步发展。这是本文的首要研究目的。根据以上思路,本文论述内容如下:首先,以围绕“营改增”对增值税立法之影响效应为中心,对“营改增”进行了深入、系统、广泛的研究和论证。全面总结了“营改增”试点改革对财政与经济,以及增值税立法的影响,阐明“营改增”叩开增值税立法之门,而现代型增值税制度的建立则进一步推进增值税立法进程。由于各国增值税法都存在差异,除因其法律框架和具体制度设计不同外,其所采用的增值税制度形态也有差别。因此,本文对现代型增值税制度基本原理做了解读,并深入到制度背后,探明支撑现代型增值税制度和增值税法的理论依据和法律实践性适用原理,阐明其形成原因并说明其发展趋势。同时,论证简化与优配的适用税率,并以全部抵扣进项税额为扣税基础的现代型增值税税制才是改革关键所在,也即,建立现代型增值税制度是增值税立法的目标。其次,探索“营改增”背景下增值税立法中的重点与难点,寻求解决的基本途径,处理好“营改增”先改革后立法带来的矛盾。继而论证,根据现代型增值税制度自身的特点和我国现代化税收法治的需求,改革到立法的周期应被缩短,并在此基础上,扫清制定现代型增值税法障碍。再次,增值税法的域外考察。第四章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和我国现行立法规划,借鉴域外增值税法的立法经验,为我国现代型增值税法的制定提供建议。对域外增值税税制的形成、增值税立法与增值税改革过程、法律渊源、税率、征收范围、以及特殊规定等方面进行局部性阐述,为制定我国现代型增值税法提供参考。第五章对我国现代型增值税法的基本原则提出建议,即增值税中性原则。现代型增值税法应遵循增值税制度的中性原则。本文研究构建现代型增值税法,将增值税中性原则单独列为一章进行详细论述,通过研究我国增值税非中性效应之体现、我国中性效应增值税法的构建标准等内容,论证我国应建立具有中性效应的现代型增值税法。最后,本文第六章从实体法和程序法层面对我国制定现代型增值税法给出具体制度设计,是本文的重点内容。旨在阐述现代型增值税法框架的构成和建立现代型增值税法后,国家税务机关如何执行现代型增值税法。其中,抵扣制度是增值税内在机制有效运行和产生功效的前提和基础,纳税人抵扣权制度的建立有益于保障纳税人在履行国家增值税纳税义务的同时,享有抵扣权利,并按照现代型增值税法的规定,享有一定的抵扣权标准。与此同时,税收征收管理权限之核定权制度的确立,是从法律层面规制税收执法人员征收管理核定权。其中,建立税收征管权限中的核定权制度,完善对税收执法人员具有约束力的管理权限和核定权限的审查与监督规则,实行科学和多样的量化核准机制,是我国现代型增值税法运行的保障。

倪婷婷[3](2014)在《增值税转型的经济后果 ——基于产权视角的分析》文中指出近年来,中国政府将税收改革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手段。增值税是我国税收体系中的第一大税种,覆盖面很广。始于2004年东北地区试点的增值税转型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话题。现有相关研究大多从宏观层面展开,研究发现增值税转型会对企业投资、政府财政收入、社会就业、经济增长及社会福利等产生重大影响。但从微观层面研究增值税转型经济后果的文献仍然相对匮乏。同时在已有文献中,大多是以2004年东北增值税转型试点为切入点,然而当增值税转型于2009年推广至全国时,宏观经济环境及改革范围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全球经济发展受到冲击;另一方面2009年的转型范围由2004年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变为全国,由资本密集型行业扩展到所有行业,辐射范围更广,影响也更大。此外随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的逐步推进,增值税在我国税收体系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因此系统地研究增值税转型的经济后果显得十分必要。产权经济学认为,产权制度对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产权制度通过界定企业的所有权结构、委托代理链等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各项活动。按照产权性质划分,本文将我国企业分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两大类。根据政府控制层级,又将国有企业分为中央国企和地方国企。受产权制度的影响,这些不同产权特征的企业行为存在较大差异,那么此次增值税转型对不同产权特征企业的影响是否也存在差异?目前很少有文献研究这个问题。本文以我国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 2009年增值税转型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首先,资本市场对增值税转型的消息的公布有正向反应,并且增值税转型会促进企业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减少劳动力需求。其次,增值税转型对不同产权性质企业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具体地,增值税转型中国有企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显着高于民营企业,而民营企业的劳动力需求下降幅度显着高于国有企业。最后,考虑国企层级后发现,转型对地方国企的影响主要在于刺激其固定资产投资,而对中央国企的影响则主要是减少了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并且在增值税转型消息公布期间,中央国企的超额回报高于地方国企。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产权为视角,研究了增值税转型的经济后果。目前从该角度研究增值税转型经济后果的文献尚不多见。本文的研究结论一方面为全面衡量增值税转型的经济后果提供了经验支持,同时也对相关部门进一步规范企业产权改革和政府行为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奚园[4](2010)在《中国消费型增值税制度研究》文中认为2009年1月1日我国开始第二次增值税制度改革,由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全面转变,揭开了我国税制改革的新篇章。笔者借鉴国外消费型增值税的经验,回顾我国增值税的形成与发展历史,对我国现行消费型增值税制度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其特点,并运用一定的统计数据和数学方法分析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提出以下几点问题:增值税征收范围没有多大改变,增值税与营业税并存,使得消费型增值税的优越性没有得到体现;只对一般纳税人新增设备的进项税进行抵扣,会其引起行业间和新老企业间的税负不公;对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的农产品实行免税政策,并没有使农业生产者享受到真正的优惠政策;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税率由原来的6%或4%降低为现在的3%,但仍采用简易计税办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但没有改变税负不公的现状。最后,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结合会计知识和相关的实践经验,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其一,分两步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其二,完善固定资产增值税政策;其三,对农业生产者实施有抵扣的免税政策;其四,在下调小规模纳税人比重的前提下,对于不同的小规模纳税人实行不同的征税办法,并设计了简易发票抵扣法。

宾友华[5](2009)在《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增值税自诞生以来,其税收中性原则、扩大税基、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等优势很快凸现出来,受到世界各个国家的青睐。根据税基的宽窄不同,增值税分为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和消费型增值税。1994年税制改革时,我国正处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失控,财政收入比重逐年下降的时期。为保证财政收入,限制过渡膨胀的非理性投资,我国当时选择了生产型增值税,即在计算应税增值额时,没有将固定资产等生产资料的消耗部分予以扣除。随着经济形势的改变,1994年起实行的生产型增值税暴露出缺点和矛盾,它不再适合我国的市场经济。世界统一市场要求形式统一的流转税体系,而消费型增值税则以终点征税原则适应了国际性的要求。从优化税制角度看,消费税型增值税是增值税转型的必然。欧盟(1993年11月前称为欧共体,下同)国家在1954-2004年的50年间,对实施和在世界推广增值税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常引以为傲,同时也得到全世界的公认。目前,在实施增值税制度的140多个国家(地区)中,有90%以上采用消费型增值税,而且各国对出口货物一般都实行零税率。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消费型增值税比生产型增值税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而且我国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的条件已基本成熟。从国内形势看,近几年我国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GDP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扩大内需和出口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从国际形势看,目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波及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全球经济增长出现明显放缓势头,一些国家甚至出现经济衰退的迹象。国际经济下滑,直接导致了我国外贸出口的减少,尤其是对美出口的降幅较大。2009年1月1日在全国推出的增值税转型是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的一次重大税制改革,是一项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利好政策。我国实行分税制的财政分配体制,增税转型将对各级政府财政产生重大影响。由于我国财政收入来源中,有三分之一是来自增值税收入,而中央财政收入中增值税占到一半以上。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将导致财政收入减收的因素主要有增值税的减少、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减少、教育费附加的减少和企业所得税的增加这几方面。短期来看,增值税转型加重了中国的财政负担,与目前的财政政策有一定冲突。长远看,增值税的改革有利于制造业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刺激和推动内需,鼓励靠技术进步推动增长模式的转变,从而对经济的增长将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财政收入总量也会随之逐渐增长。短期内,增值税转型尽管会导致重庆市税基缩小,但在现有重庆市的经济实力和产业结构下,转型对重庆市财政收入的影响很小,财政会继续增收,不会带来显着的负面影响。从长远看,增值税转型将有力刺激投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消除重复课税,增强产品竞争力,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实施增值税转型对重庆市经济社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增值税作为中国第一大税种,转型本身绝非增值税改革的终结,通过进一步改革使得增值税充分发挥其特有优势,只要我们努力克服当前的困难,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帮助企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实现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财务影响表现消费型增值税的对项目收益的直接影响就是使企业投资当年所交的增值税及以增值税为计税基础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的减少,企业现金流量增加。同时,增值税转型后,企业的固定资产以不含税成本入账,导致企业在折旧年限内每年计提的折旧额减少,从而企业利润将会相应的增加,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也就会随之增加,现金流减少(利润增加的一部分),企业的税负结构因此也就发生了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主要影响的是企业的现金流(相当于使企业获得了货币的时间价值)以及企业的利润和税负水平等投资指标,从而影响企业的投资收益和投资决策。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增值税转型对现金流量、税负、税后净利润、预期收益率等投资指标变动的分析来研究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及整个社会投资的刺激作用。同时,本文从成本有机结构角度分析增值税转型对不同类型企业影响。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可以解决资本密集型企业实际税负偏重的问题,有利于融入国际经济大环境条件下中国企业的发展;从短期来看,增值税转型影响和获益最小的就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但从长期来说,增值税的转型有利于鼓励靠技术进步推动增模式的演进;增值税转型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加快高技术产业化,促进出口,提高高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鼓励对技术密集型企业的投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种形势下,适时推出增值税转型改革,是国家实施减税政策的重要措施之一,企业应抓住这次历史性机遇,充分享受增值税转型带来的税收优惠。在这次增值税转型过程中,企业应及时采取如下应对策略:采购固定资产应尽量选择一般纳税人,尽量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增值税应选择最佳时机,企业应做好经营规划和税收筹划等。本文论述了增值税的产生及发展,增值税转型的背景、意义及可行性,重点论述了增值税转型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对企业的财务环境和财务决策的的影响,并对在消费型增值税政策下的应采取的应对策略作了分析和建议性思考。

濮洪九,王晓华,张喜武,王源,苏立功,姜智敏,尹伯钦,朱宪堂,翟日成,吕觉人,张勇,徐涛,刘永禄,王海英,郝建鑫,田雁,尹永萍,刘建祥,王洪元,廖玉林,杨化彭,何国家,高双喜,蓝晓梅,赵家廉,张宏,曾枝茂,石砺,周波,唐秀银,杨玲,刘进武,牛振良,刘秋芬[6](2009)在《煤炭企业税费制度改革研究》文中提出一、我国税制改革的发展趋势(一)现行税制概况税收是中国政府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也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对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经过1994年税制改革和几年来的逐步完善,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和运行规则的税收制度,构建了分税制管理体制,使我国的税收功能得到全面强化。对于保证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王琳[7](2009)在《增值税转型对经济影响及企业会计核算的研究》文中认为增值税转型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专家谈论的焦点。随着经济全球化格局的进步加剧,各国之间的税收竞争也日趋激烈,国际间的税务合作也随之更加紧迫。全世界已有140多个国家实行增值税,大部分国家诸如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及韩国、秘鲁、墨西哥等国均采用消费型增值税。我国在1984年正式建立增值税制度,1994年进行税收改革,2004年7月1日起,率先在东北地区进行了增值税转型的改革试点。在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的背景下,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及中国经济周期性回落的压力下,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扩大国内需求,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出台了十项扩大国内需求的有力措施,实施增值税转型便是其中之一。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本文对增值税转型问题进行研究,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研究我国从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变的现实意义以及增值税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我国实行增值税转型政策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以及企业会计核算的变化,发现消费型增值税在全国推广并不会给财政收入带来很多的压力,该政策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投资,有利于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而不会引发投资过热的现象。本文通过总结这次全国范围内的转型政策存在的工作量大、操作繁琐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税收政策和税收征管等方面提出合理的改进对策。

杨超文[8](2008)在《增值税转型的时机把握与路径选择》文中提出本文分析了我国增值税转型试点地区或城市的效应,提出了我国全面推行增值税转型的时机把握与路径选择。

桂庆[9](2008)在《当前我国增值税转型问题的研究 ——常州市武进地区增值税转型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增值税是对从事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从事进口货物单位和个人取得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根据税基的宽窄不同,增值税分为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和消费型增值税。1994年,我国实行生产型增值税,它曾在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形势的改变,当前实行的生产型增值税暴露出缺点和矛盾,它已不再适合我国的市场经济。从优化税制角度看,消费税型增值税是增值税转型的必然。本文分析国内外的实践经验,特别是东北地区的增值税转型试点出现的问题。然后,系统地分析了常州市武进地区增值税转型的产业结构和税收情况,分析其在增值税转型过程中的问题,如财政收入问题,固定资产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处理,产业结构问题,为其增值税转型提出适当建议,如加强征收管理,拓展征收范围,清理优惠政策,简化增值税税率,鼓励小规模纳税人转变为一般纳税人。目的是为武进地区的增值税转型提供参考。本文的创新点是:一、在增值税转型的研究方案中,对存量固定资产包含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处理,本文分为三种情况分别分析,最后综合考虑专家意见和常州市武进地区的实际情况后,笔者建议对存量固定资产包含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予抵扣。二、结合常州市武进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税收情况,分析增值税转型对其影响,提出对小规模纳税人管理的建议,一是鼓励小规模纳税人转变为一般纳税人,刺激投资,有利于经济发展;二是建议中央适当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

李天海[10](2008)在《我国增值税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增值税以其明显的优越性,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迅速成为我国的主体税种,并在保证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然而,由于我国在增值税推行之初,为了解决当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产业结构失衡、恶性通货膨胀等问题,选择实施的是生产型增值税。十多年过去了,生产型增值税制约投资与出口的弊端随着宏观经济状况的转变越来越不适应中国经济的发展要求。为此,中央于2004年7月在东北三省进行了增值税转型的试点改革。在去年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又提出要“制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方案和措施”。因此,中国增值税转型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围绕中国增值税转型问题进行了探讨,共分五章。第一章阐明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介绍了目前增值税转型的理论研究现状。第二章介绍了增值税的概念、分类特点,并着重从宏观税基、实际税收负担率、鼓励投资、促进产业升级、税收征管成本等方面对各类型增值税进行比较分析。第三章从介绍增值税转型的理论依据入手,回顾了中国增值税制度现有模式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中国增值税制度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生产型增值税的弊端,消费型增值税的优越性,并结合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现状、税收征收管理水平、增值税转型的理论准备等情况,分析了增值税转型的条件及增值税转型的可行性,阐明了中国增值税转型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了增值税转型过程中的风险及防范。第四章介绍了国外增值税转型的基本情况及特点,总结了各国增值税类型选择及增值税转型的经验,提出了我国增值税转型在借鉴国际经验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完善我国增值税转型试点的建议。第五章介绍了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试点的基本情况,指出了转型试点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中国增值税转型全面推行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提出了从扩大增值税征税范围、合理设计适用税率、调整和完善对小规模纳税人的规定、规范税款抵扣和税收减免、加强税收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加强增值税改革与完善的举措。综上,本文对增值税的基本理论、转型的必要性、时机选择、具体对策等一系列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全面实施消费型增值税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若干政策性建议。其目的是要使增值税更好地适应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同时支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提高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笔者希望此文能在坚定全国全面推行增值税转型的信心方面有所裨益,并能有助于增值税转型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我国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的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的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论文提纲范文)

(1)“营改增”对吉林省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的研究
        1.2.2 国内的研究
        1.2.3 简要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营业税
        2.1.2 增值税
        2.1.3 营改增
        2.1.4 企业经营绩效
    2.2 理论基础
        2.2.1 “营改增”相关理论基础
        2.2.2 经营绩效相关理论
        2.2.3 税收政策评估理论
第3章 税收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其对吉林省经济的影响
    3.1 税收制度改革
        3.1.1 初步改革阶段
        3.1.2 分税制财政体系改革阶段
        3.1.3 税收深化改革阶段
        3.1.4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阶段
    3.2 税收制度改革对吉林省经济的影响
        3.2.1 营改增前税制改革的影响综述
        3.2.2 营改增的实质性影响
第4章 “营改增”对吉林省企业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
    4.1 “营改增”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
        4.1.1 “营改增”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4.1.2 “营改增”对企业税负的影响
        4.1.3 “营改增”对企业发展能力的影响
    4.2 模型设定
        4.2.1 双重差分模型的基本原理
        4.2.2 双重差分模型的构建条件
        4.2.3 模型设定
        4.2.4 理论假设
    4.3 数据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4.3.1 变量选择
        4.3.2 数据选择与来源
        4.3.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4.4 实证分析
        4.4.1 双重差分法的基准回归结果
        4.4.2 平衡性检验
第5章 政策建议
    5.1 企业角度应对“营改增”政策的建议
    5.2 政府角度完善“营改增”政策的建议
第6章 结论与未来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局限性
    6.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营改增”背景下的增值税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一)我国“营改增”改革的研究综述
        (二)我国增值税立法的研究综述
        (三)国外增值税立法的研究综述
    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主要研究内容
        (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五、论文研究难点
        (一)论文内容的难点
        (二)其他方面
    六、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营改增”背景下增值税立法的意义与目标
    第一节“营改增”的成效及问题
        一、“营改增”的背景
        二、“营改增”的成效
        三、“营改增”存在的问题
        四、对“营改增”改革的总体评价
    第二节“营改增”对增值税立法的影响
        一、“营改增”改革与增值税立法的关系
        二、一般意义上的增值税与“营改增”背景下的增值税之不同
        三、“营改增”对增值税立法的影响
    第三节 增值税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增值税立法的必要性
        二、增值税立法的可行性
    第四节 增值税立法的目标:现代型增值税制度的建立
        一、世界增值税的发展简史
        二、我国增值税的发展简史
        三、我国增值税立法的目标是建立现代型增值税制度
        四、我国现行《增值税暂行条例》与现代型增值税法之比较
第三章“营改增”背景下增值税立法的难点
    第一节“营改增”全面推进的现实障碍
        一、营业税与增值税并存的状态仍然持续
        二、2016 年“营改增”全面改革面临的困境
        三、税收增长乏力与税源结构失调
    第二节“营改增”背景下增值税立法的现实障碍
        一、不完善的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分配体制是增值税立法的障碍
        二、税收立法民主化程度进展障碍
        三、税收立法意识和立法技术的缺失
        四、流动性税源对增值税立法的障碍
    第三节“营改增”背景下增值税立法障碍之克服
        一、规范税收征收权应对收入分配体制下的税制不公
        二、加快税收现代化治理进程实现税收法治化目标
        三、核定权与简易征收应对流动性税源的挑战
    第四节 本章结论
第四章 增值税立法的域外考察
    第一节 法国增值税立法的考察
        一、《法国增值税法》的历史沿革
        二、《法国增值税法》的主要特征--以金融业增值税为例
        三、国际货物转让过程中出口退税和进项抵扣的相关规定
    第二节 英国增值税立法的考察
        一、增值税法的法律与实践渊源
        二、《英国增值税法》执行--处罚制度
        三、《英国不动产增值税法》评析
    第三节 日本消费税立法的考察
        一、《日本消费税法》的建立过程
        二、租税法定主义在《日本消费税法》中的应用
        三、《日本消费税法》的税收分享体制
        四、《日本消费税法》的劣根
    第四节 我国台湾地区加值型及非加值型营业税立法的考察
        一、台湾地区的“税收立法”
        二、《台湾加值型及非加值型营业税法》的形成及其法律渊源
        三、《台湾加值型及非加值型营业税法》的特殊规定
    第五节 域外增值税立法经验的评价分析
        一、借鉴域外增值税立法经验的总结
        二、对制定我国现代型增值税法的启示
第五章 税收中性原则在我国现代型增值税法中的确立
    第一节 增值税法中性原则的理论分析
        一、税收中性原则是现代型增值税立法的基本原则
        二、兼顾税收效率与公平的相对中性原则
        三、现代型增值税法的相对税收中性
    第二节 增值税法中性原则的域外实践
        一、欧盟增值税税收中性原理解析
        二、域外增值税中性原则的适用
        三、欧盟委员会起诉成员国违反增值税中性原则的案例
    第三节 我国增值税非中性效应之体现
        一、增值税非中性效应源于中性原则的削弱
        二、发育不良的增值税中性税制
        三、琢磨不透的的税收立法权与税收征收权
    第四节 我国现代型增值税法中性原则的构建标准
        一、增值税立法原则的中性内涵
        二、现代型增值税法中纳税人抵扣权的确立
        三、现代型增值税法中性效应税权的配置
    第五节 本章结论
第六章 我国现代型增值税法的规制要点及制度设计
    第一节 我国现代型增值税法的规制要点
        一、现代型增值税制度下制定增值税法的规制要点
        二、增值税征收管理机制解决现代型增值税法困境
    第二节 现代型增值税实体法的制定
        一、总则
        二、纳税主体的划分标准
        三、征税范围
        四、纳税主体的抵扣制度
        五、税率
        六、计税依据
    第三节 现代型增值税程序法的制定
        一、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的适用范围
        二、税收征收管理权限之核定权的规定
        三、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相关事项
        四、增值税出口劳务免税及退税的相关规定
        五、纳税人缴纳时间与进口货物缴纳地点的确认
    第四节 现代型增值税法附则的制定
    第五节 本章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3)增值税转型的经济后果 ——基于产权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本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本文的研究结构与内容
        1.2.1 研究结构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3 可能的创新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2.1 增值税转型的相关理论
        2.1.1 税收中性思想
        2.1.2 最优税收理论
    2.2 委托代理理论
        2.2.1 产生委托代理关系的原因
        2.2.2 委托代理理论的内容
        2.2.3 不同产权特征企业的代理成本
    2.3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行为影响的相关理论
        2.3.1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投资的影响
        2.3.2 增值税转型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2.3.3 增值税转型对公司价值及市场收益的影响
    2.4 国内外文献综述
        2.4.1 国外有关文献
        2.4.2 国内有关文献
第3章 制度背景
    3.1 增值税转型的历史沿革
        3.1.1 1980—1993年逐步扩大增值税试行范围
        3.1.2 1994年全面推行增值税
        3.1.3 1995—2008年逐步推进增值税转型
        3.1.4 2009年全国范围内正式实行增值税转型
        3.1.5 2011年至今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改革
    3.2 公司产权特征
        3.2.1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
        3.2.2 财政体制改革
        3.2.3 不同产权特征企业的公司治理差异
第4章 增值税转型的市场反应
    4.1 文献回顾
        4.1.1 与税收相关的市场反应研究
        4.1.2 税制改革的市场反应研究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2.1 增值税转型的市场反应
        4.2.2 试点与转型地区的市场反应
        4.2.3 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市场反应
        4.2.4 不同国企层级企业的市场反应
    4.3 模型与变量定义
        4.3.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4.3.2 事件研究法
        4.3.3 研究模型及变量定义
    4.4 实证分析
        4.4.1 描述性统计
        4.4.2 相关性分析
        4.4.3 回归检验
    4.5 进一步研究与稳健性检验
        4.5.1 进一步研究
        4.5.2 稳健性检验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增值税转型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
    5.1 文献回顾
        5.1.1 增值税转型与企业投资
        5.1.2 产权性质与企业投资
        5.1.3 国企层级与企业投资
        5.1.4 政府干预与企业投资
        5.1.5 行业、资本有机构成与企业投资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2.1 增值税转型与固定资产投资
        5.2.2 产权性质与固定资产投资
        5.2.3 国企层级与固定资产投资
        5.2.4 政府干预与固定资产投资
        5.2.5 行业、资本有机构成与固定资产投资
    5.3 模型与变量定义
        5.3.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5.3.2 研究模型及变量定义
    5.4 实证分析
        5.4.1 描述性统计
        5.4.2 相关性分析
        5.4.3 回归检验
    5.5 进一步研究与稳健性检验
        5.5.1 进一步研究
        5.5.2 稳健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增值税转型与企业劳动力需求
    6.1 文献回顾
        6.1.1 增值税转型与企业劳动力需求
        6.1.2 产权性质与企业劳动力需求
        6.1.3 国企层级与企业劳动力需求
        6.1.4 行业、资本有机构成与企业劳动力需求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2.1 增值税转型与企业劳动力需求
        6.2.2 产权性质与企业劳动力需求
        6.2.3 国企层级与企业劳动力需求
        6.2.4 行业、资本有机构成与企业劳动力需求
    6.3 模型与变量定义
        6.3.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6.3.2 研究模型及变量定义
    6.4 实证分析
        6.4.1 描述性统计
        6.4.2 相关性分析
        6.4.3 回归检验
    6.5 进一步研究与稳健性检验
        6.5.1 进一步研究
        6.5.2 稳健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7.1 研究结论与启示
        7.1.1 研究结论
        7.1.2 研究启示
    7.2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中国消费型增值税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二、增值税概述
    (一) 增值税的概念及分类
    (二) 消费型增值税的概述
三、国外消费型增值税制度的特点
    (一) 法国增值税制度的特点
    (二) 瑞典消费型增值税制度的特点
    (三) 韩国消费型增值税制度的特点
    (四) 日本消费型增值税制度的特点
四、我国增值税的形成与发展
    (一) 我国增值税的形成及其原因
    (二) 1994年我国增值税的改革及其原因
    (三) 2004年我国增值税转型的试点及其原因
    (四) 2009年我国增值税全面转型及其原因
五、我国消费型增值税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 我国消费型增值税制度的特点
    (二) 消费型增值税制度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三) 我国消费型增值税制度存在的问题
六、我国消费型增值税制度的建议及措施
    (一) 逐步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
    (二) 完善固定资产增值税政策
    (三) 改进农产品免税政策的实施
    (四) 完善简易计税方法
七、总结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前言
    1.研究背景及意义
    2.研究方法
    3.本文的主要贡献
1. 增值税的产生和增值税转型的背景
    1.1 增值税理论的产生及发展
        1.1.1 增值税思想的产生
        1.1.2 进一步的发展
    1.2 增值税的类型及比较分析
        1.2.1 增值税的类型
        1.2.2. 三种类型增值税的比较分析
    1.3 世界各国的增值税改革
        1.3.1 主要发达国家增值税改革趋势
        1.3.2 主要发展中国家的增值税改革趋势
        1.3.3 完善我国增值税的国际借鉴
    1.4 我国增值税转型的历程
        1.4.1 我国增值税制度的变迁
        1.4.2. 我国选择生产型增值税的历史背景
        1.4.3 生产型增值税制存在的问题
        1.4.4 增值税转型的背景分析
        1.4.5 增值税转型的路径分析
2. 增值税转型的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2.1 增值税转型的对中央财政的影响
        2.1.1 中央财政收入的结构分析
        2.1.2 增值税转型对国家财政收入影响分析
        2.1.3 增值税转型对国家财政收入影响效应
    2.2 增值税转型政策体系的完善
        2.2.1 扩大税收范围,完善税收结构
        2.2.2 协调中央和地方的经济利益关系
        2.2.3 优化产业结构,合理人员配置
        2.2.4 健全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强化法律监管制度
3. 增值税转型对财务环境的影响
    3.1 增值税转型对重庆市财务环境的影响
        3.1.1 增值税转型对重庆市财政收入的影响
        3.1.2 增值税转型对重庆市产业结构的影响
    3.2 重庆市在增值税转型形势下的对策
        3.2.1 增值税转型改革给重庆市企业带来的机遇
        3.2.2 重庆市在增值税转型形势下的对策
4.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决策的影响
    4.1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及投资的影响
        4.1.1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投资指标变动的影响分析
        4.1.2 消费型增值税对投资的影响
        4.1.3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微观层面)
    4.2 从成本有机结构角度分析增值税转型对不同类型企业影响
        4.2.1 成本有机结构的含义
        4.2.2 成本有机结构的特点
        4.2.3 成本分类
        4.2.4 资本密集型企业
        4.2.5 劳动密集型企业
        4.2.6 技术密集型企业
    4.3 增值税转型企业的财务应对策略
        4.3.1 企业采购固定资产应尽量选择一般纳税人
        4.3.2 企业采购固定资产应尽量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
        4.3.3 企业采购固定资产抵扣增值税应选择最佳时机
        4.3.4 企业应做好经营规划和税收筹划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7)增值税转型对经济影响及企业会计核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回顾
        1.2.1 国外的研究回顾
        1.2.2 国内的研究回顾
    1.3 研究内容与局限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局限
第2章 增值税转型相关概述
    2.1 增值税概述
        2.1.1 增值税类型
        2.1.2 增值税类型的比较
        2.1.3 增值税的作用
        2.1.4 我国增值税的产生与发展
    2.2 增值税转型概述
        2.2.1 增值税转型的必要性
        2.2.2 增值税转型的可行性
        2.2.3 增值税转型的主要内容
        2.2.4 增值税转型的难点
    2.3 增值税转型的原则
        2.3.1 税收公平与效率原则
        2.3.2 税收中性原则
        2.3.3 增值税普遍征收原则
        2.3.4 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三原则
        2.3.5 其他原则
    2.4 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的试点分析
        2.4.1 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的背景
        2.4.2 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的特点
        2.4.3 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的成效
第3章 增值税转型对经济的影响
    3.1 增值税转型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3.1.1 增值税转型引起增值税的变化
        3.1.2 增值税转型引起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变化
        3.1.3 增值税转型引起企业所得税的变化
        3.1.4 增值税转型对财政收入影响的总体分析
    3.2 增值税转型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
        3.2.1 国内生产总值平稳增长的情况
        3.2.2 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的情况
    3.3 增值税转型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3.3.1 劳动密集型产业
        3.3.2 资本密集型产业
        3.3.3 技术密集型产业
        3.3.4 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3.4 增值税转型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3.5 增值税转型对外贸出口的影响
第4章 增值税转型的会计核算
    4.1 进项税抵扣的会计核算
    4.2 销项税抵扣的会计核算
    4.3 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核算
    4.4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投资的影响
第5章 增值税转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1 税收政策方而
        5.1.1 主要问题
        5.1.2 改进对策
    5.2 税收征管方面
        5.2.1 主要问题
        5.2.2 改进对策
    5.3 其他方面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增值税转型的时机把握与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增值税转型的效应分析
二、全面推行增值税转型的时机把握与路径选择
    (一) 时机把握
        1.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迫切要求实施增值税转型。
        2. 税收收入的高速增长和税制改革其他领域的推进为增值税转型提供了可能和有利环境。
        3. 增值税转型试点效果明显, 为全面推行改革积累了经验。
    (二) 路径选择
        1. 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施消费型增值税, 也就是要从现有的东北三省和中部六省26个市扩展到全国。
        2. 渐进推行, 先实行分行业推行和增量抵扣, 最终过渡到全行业全额抵扣。
        3. 进一步扩大增值税范围。
        4. 完善分税制管理体制, 适度扩大地方税收。

(9)当前我国增值税转型问题的研究 ——常州市武进地区增值税转型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前言
    1.1 我国增值税转型的研究背景
    1.2 我国增值税的发展历程
    1.3 我国增值税转型问题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方法
2. 增值税的基本理论
    2.1 增值税制度介绍
        2.1.1 增值税的运行机理
        2.1.2 增值税制度介绍
    2.2 增值税及其三种类型
    2.3 增值税转型的相关理论分析
3. 国内外增值税转型的实践分析
    3.1 国外增值税转型的实践分析
    3.2 我国增值税转型的实践分析
        3.2.1 我国增值税的现状分析
        3.2.2 我国现行增值税存在的问题
        3.2.3 收入型增值税不是我国增值税转型的最优选择
        3.2.4 消费型增值税是我国增值税转型的最优选择
        3.2.5 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3.3 我国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的实践分析
        3.3.1 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的背景
        3.3.2 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的内容和特点
        3.3.3 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的成效
        3.3.4 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存在的问题
        3.3.5 对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的总结
4. 常州市武进地区增值税转型的问题分析
    4.1 常州市武进地区的基本情况
    4.2 增值税转型对常州市武进地区财政收入的影响
        4.2.1 增值税在常州市武进地区税收收入体系中的地位
        4.2.2 增值税转型对常州市武进地区财政收入减收效应的估算
    4.3 常州市武进地区增值税转型中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问题分析
        4.3.1 增值税转型中存量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方案设计和测算
        4.3.2 增值税转型中新增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方案设计和测算
        4.3.3 消费型增值税对固定资产计价的影响及其协调
        4.3.4 加强对企业存量固定资产的管理
    4.4 增值税转型对常州市武进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
5. 对常州市武进地区增值税转型的建议
    5.1 加强税收的征收管理
    5.2 拓展增值税的征收范围
    5.3 清理增值税的税收优惠政策
    5.4 对增值税的税率的建议
    5.5 对小规模纳税人管理的建议
6. 结论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10)我国增值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导论
    0.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
    0.2 文献综述
1 增值税基本理论、各类型比较
    1.1 增值税的概念及优越性
    1.2 增值税的分类及其特征
    1.3 三种类型增值税的比较分析
2 我国增值税转型的理论分析与现实要求
    2.1 增值税转型的理论依据
    2.2 我国增值税制度现有模式的发展变革
    2.3 增值税从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的必要性
    2.4 消费型增值税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2.5 增值税转型的一般条件
    2.6 我国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的可行性分析
    2.7 增值税转型过程中的风险及防范
3 增值税模式的国际借鉴
    3.1 各国对增值税类型选择的基本情况
    3.2 各国增值税类型选择的特点
    3.3 国际增值税类型选择的经验借鉴
4 我国增值税转型的实践与完善对策
    4.1 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的例证分析
    4.2 增值税改革与完善的举措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我国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的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论文参考文献)

  • [1]“营改增”对吉林省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 周婧. 吉林大学, 2020(08)
  • [2]“营改增”背景下的增值税立法研究[D]. 张钟月. 中央财经大学, 2016(12)
  • [3]增值税转型的经济后果 ——基于产权视角的分析[D]. 倪婷婷. 南京大学, 2014(05)
  • [4]中国消费型增值税制度研究[D]. 奚园. 兰州大学, 2010(11)
  • [5]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影响的研究[D]. 宾友华. 西南财经大学, 2009(08)
  • [6]煤炭企业税费制度改革研究[A]. 濮洪九,王晓华,张喜武,王源,苏立功,姜智敏,尹伯钦,朱宪堂,翟日成,吕觉人,张勇,徐涛,刘永禄,王海英,郝建鑫,田雁,尹永萍,刘建祥,王洪元,廖玉林,杨化彭,何国家,高双喜,蓝晓梅,赵家廉,张宏,曾枝茂,石砺,周波,唐秀银,杨玲,刘进武,牛振良,刘秋芬.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2005~2008)(上册), 2009
  • [7]增值税转型对经济影响及企业会计核算的研究[D]. 王琳. 东北大学, 2009(06)
  • [8]增值税转型的时机把握与路径选择[J]. 杨超文. 税务研究, 2008(09)
  • [9]当前我国增值税转型问题的研究 ——常州市武进地区增值税转型问题的研究[D]. 桂庆. 南京林业大学, 2008(10)
  • [10]我国增值税问题研究[D]. 李天海. 中国海洋大学, 2008(03)

标签:;  ;  ;  ;  ;  

我国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的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