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丘陵干旱区小麦覆盖栽培技术研究

川中丘陵干旱区小麦覆盖栽培技术研究

一、川中丘陵旱区小麦覆盖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魏丽娜[1](2021)在《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抗倒伏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黄土高原地区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水资源利用率低。近年来,玉米的种植密度也不断增加,导致玉米植株间的水养及空间竞争加剧,玉米茎秆细弱、根系生长不良,进而玉米倒伏程度加重。针对这个问题,本试验于2018-2019年两年以‘先玉335’作为供试品种在中国科学院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连续进行了两季的春玉米田间试验,采取单因素试验设计,设置平地无覆盖(CK)、半膜平铺覆盖(M)、全膜双垄沟覆盖(RFM)三种处理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不同覆膜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倒伏特性以及对春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覆膜处理显着改善春玉米土壤水分状况,增加整个生育时期春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和促进植株干物质积累。RFM对株高的改善最为明显;两季的叶面积指数趋势均为RFM>M>CK;地膜覆盖各个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都高于平地无覆盖处理,RFM处理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效果更为显着。2、覆膜处理显着增加了玉米茎秆的3-5茎长、茎粗和茎节干重。2018-2019年RFM的平均节间粗较CK高出11.7%、较M高出8.5%;RFM的平均茎长与CK和M相比分别高出9.2%-19.5%、3.7%-8.5%;与CK相比,RFM和M处理的第三节茎节干重和单位茎节干重增加;覆膜处理的茎节干重和单位茎节干重均高于平地无覆盖。3、覆膜处理显着增加了茎秆的力学强度。两年中,各处理间的抗压强度、穿刺强度和弯折力均表现为RFM>M>CK。RFM处理对增加茎秆的力学强度效果更为显着;与CK相比,覆膜处理提高了茎秆中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两年试验结果中,各处理间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均表现为RFM>M>CK。4、与平地无覆盖相比,覆膜处理有效促进了根系发育。与CK相比,覆膜处理增加了根系地下根层数,RFM处理和半M处理的地下根层数为8层,平地无覆盖处理有7层;地膜覆盖处理还显着的增加了根的生物量,其中RFM处理根干重最大,两年试验较CK平均增加了81.7%。覆膜处理的根表面积、根体积、根长与CK差异明显,RFM>M>CK。5、地膜覆盖提高春玉米有效穗数、穗粒数和百粒重,增产明显。两年中RFM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与M和CK相比平均高出4.87%和15.15%。覆膜处理增加了春玉米产量,有效提高了春玉米的穗粒数和百粒重,其中RFM处理的产量最高。两年中,RFM处理的产量分别较M和CK高出13.74%和59.94%因此,覆膜处理可以提高玉米茎秆抗倒伏能力,促进玉米根系发育,显着增加玉米产量。其中全膜双垄沟处理能够有效提高春玉米茎秆发育和根系生长,可以在黄土高原地区推广使用。

陈紫薇[2](2021)在《覆膜对小麦-玉米轮作系统土壤水热、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文中认为如何通过农艺措施调整作物种植系统,提高水分资源利用效率和周年生产力,适应气候变化是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为基础,通过“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的措施优化和搭配,达到提升轮作系统周年生产力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目的。本研究于2017-2019年在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灌溉试验站开展了覆膜条件下冬小麦优化播期和夏玉米优选品种的田间试验,试验分别设置了6个处理,在覆膜(PM)和裸地(CK)种植模式下,冬小麦选用“小偃22”并设置三个播种日期,分别为传统播期(0),晚播10天(10),晚播20天(20);夏玉米季选用三个品种,分别为郑单958(ZD),华农138(HN),禾博士122(HBS)。分别从两种作物的土壤水热、根系生长、产量等方面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覆膜对晚播冬小麦根区土壤水热和植株生长的影响(1)PM0、PM10和PM20处理返青期前2a 0-100 cm土层的平均土壤含水率分别比对应的裸地处理高5.16%、8.13%和13.94%。覆膜措施对三个播期处理冬小麦的增温效应主要表现在越冬期前,特别是播种后30-42 d前的增温效果最为明显。冬小麦覆膜措施下三个播期处理返青期后均出现了降温效应,降温效应随着播种日期和土层存在一定的滞后性。(2)覆膜处理促进了冬小麦根系的生长发育。各生育期,PM0处理的根系参数和地上部生物量均最大。覆膜对晚播冬小麦根系生长具有一定的加速作用,使得两季冬小麦PM10、PM20处理的RLD、RSD和根系生物量分别在返青期和开花期高于CK0处理。2.覆膜对不同品种夏玉米根区土壤水热和植株生长的影响(1)覆膜显着提高了夏玉米生育前期0-100 cm土层的土壤贮水量,改善了玉米生育期内的耗水规律,不同品种夏玉米耗水量对覆膜的响应无显着性差异。覆膜处理对土壤温度的增温效应主要体现在玉米生育前期,5 cm深度处覆膜增温幅度最大。(2)不同品种比较,品种郑单958和华农138的根冠生长状况明显优于禾博士122,且郑单958的根冠生长对覆膜的适应效果最好。覆膜显着提高了郑单958和华农138开花期前的根系生长,有助于根系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利用。3.覆膜对晚播冬小麦和不同品种夏玉米组合产量和WUE的影响(1)覆膜措施显着提高了冬小麦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其中PM0、PM10处理2 a产量比CK0处理分别提高28.92%、14.35%,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7.87%、7.90%。返青期冬小麦的根系参数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2)ZDPM、HNPM和HBSPM处理2 a籽粒产量分别比其对应的裸地处理高9.78%、5.67%和3.19%,WUE分别高7.37%、6.51%和4.71%。其中,覆膜对郑单958的影响最为显着,其覆膜后的籽粒产量、WUE均高于其他两个品种。(3)PM0+ZDPM、PM0+HNPM组合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显着高于其他几个组合。与CK0+ZDCK组合相比,PM0+ZDPM、PM0+HNPM组合分别增产了18.48%和16.86%,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9.38%和7.57%,耗水量分别降低了18.23 mm和12.06 mm。其中,PM0+ZDPM组合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综上,为提高黄土高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的周年生产力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议选择使用“PM0+ZDPM”组合处理,即选择使用覆膜栽培技术,并将冬小麦的播种日期选定为每年10月10日左右,夏玉米种植品种选用郑单958的组合方式,可显着提高“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的周年产量,还可有效降低周年耗水量,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

周余桉[3](2020)在《覆膜方式对冀西北寒旱区饲用玉米生长性状及农田水温变化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面对冀西北寒旱区低温、干旱的自然条件,和农牧兼业、饲草短缺的生产背景,以充分利用区域有限的水热资源,提高饲用玉米产量,有效缓解天然草场压力,促进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为目标。试验于2016年-2018年在河北农业大学张北试验站进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进行了露地平作(ck),平地覆膜、双垄沟覆膜、土下覆膜处理对饲用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土壤水分、土壤温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地土质为草甸栗钙土。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覆膜方式对饲用玉米株高的影响,不同降水年型表现各异。在丰水年,各覆膜处理饲用玉米株高均显着高于露地,平地覆膜、双垄沟覆膜和土下覆膜处理分别较露地提高1 7.24%、18.37%和9.91%,平地覆膜与双垄沟覆膜处理之间差异不显着,但二者均显着高于土下覆膜。在欠水年,土下覆膜处理饲用玉米株高显着高于露地,较露地提高20.17%,平地覆膜与双垄沟覆膜处理饲用玉米株高与露地之间差异不显着。在平水年,各覆膜处理饲用玉米株高与露地之间均无显着差异,各处理株高仅较露地提高1.69%-3.78%。表明与对照相比,丰水年型各覆膜处理均能显着增加饲用玉米株高;欠水年型仅土下覆膜饲用玉米株高增加显着;平水年型各覆膜处理饲用玉米株高与露地差异均不显着。2.不同降水年型各覆膜处理叶面积指数表现不同。在丰水年,各覆膜处理在饲用玉米收获期叶面积指数均显着高于露地,平地覆膜、双垄沟覆膜和土下覆膜处理分别较露地提高34.98%、35.77%和21.62%,各覆膜处理之间无显着差异。在欠水年,土下覆膜叶面积指数显着高于露地,且显着高于平地覆膜和双垄沟覆膜。平地覆膜和双垄沟覆膜处理与露地之间无显着差异。在平水年,各处理之间无显着差异。表明与对照相比,丰水年型各覆膜处理均能显着提高饲用玉米叶面积指数;欠水年型仅土下覆膜处理能显着提高饲用玉米叶面积指数;平水年型,各覆膜处理叶面积指数与露地差异均不显着。3.不同降水年型不同覆膜处理植株干物质积累动态均呈现为logistic变化。在丰水年及平水年,双垄沟覆膜处理干物质积累平均增速最高,分别是露地的1.60和2.05倍,理论产量提高了 64.23%和27.94%。在欠水年,土下覆膜干物质积累平均增速最高,是露地的2.09倍,理论产量提高了 64.58%。地膜覆盖促进了饲用玉米干物质积累速度,提高了饲用玉米理论产量,为饲用玉米高产打下基础。表明与对照相比,任何降水年型均能提高饲用玉米干物质积累增长速率和产量。4.地膜覆盖具有明显的增加土壤温度的效果。玉米封垄前,平地覆膜和双垄沟覆膜增温效果显着,1Ocm 土壤温度分别提高了 2.19℃和3.16℃。土下覆膜处理增温效果不显着,且土壤温度变幅低于其他处理。在一天中,平地覆膜和双垄沟覆膜处理土壤温度增温快增幅大,土下覆膜土壤温度增温、降温表现一定时间的滞后。玉米封垄后各覆膜处理对土壤温度的影响不显着。平地覆膜和双垄沟覆膜为饲用玉米提供了适宜的土壤温度条件,有利于饲用玉米的生长发育,土下覆膜可降低土壤温度变幅。表明与对照相比,平地覆膜和双垄沟覆膜处理对玉米提供了积温支持。5.不同覆膜方式的集水保墒效果存在差异。冀西北高寒半干旱区草甸栗钙土农田主要贮水层为0-60cm,生育期土壤贮水受降水与田间耗水影响显着。平地覆膜与双垄沟覆膜具有将时期与数量不稳定的降水及时贮存于土体,促使水分下渗的作用,土壤平均贮水量较露地增加了 9.06%-12.58%,在平水年及丰水年型效果显着;土下覆膜具有抑制贮水土面蒸发与稳定供水效应;促进了玉米生育中期的生物量累积,在欠水年型保水效果显着。表明与对照相比,平地覆膜和双垄沟覆膜对玉米提供了水分支持。6.各覆膜方式不同程度的提高了饲用玉米生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双垄沟覆膜饲用玉米产量在不同降雨年型均显着高于露地,丰水年、平水年及欠水年分别提高了 46.22%、42.00%和15.01%,同时水分利用效率较露地提高87.69%、62.17%和45.58%。平地覆膜处理在丰水年及平水年饲用玉米产量较露地显着提高45.79%和14.7%,在欠水年饲用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露地提高25.02%和51.31%。土下覆膜在欠水年及平水年饲用玉米产量显着高于露地,分别提高了59.84%和13.66%,水分利用效率提高81.72%和15.18%。表明与对照相比,在不同降水年型双垄沟覆膜均能显着提高饲用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充分利用降水资源,实现高产稳产。综上所述,双垄沟覆膜增加土壤温度和集聚降水的作用显着提高了饲用玉米株高、叶面积及干物质积累量,进而显着提高了饲用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平地覆膜的效果次于双垄沟覆膜。土下覆膜由于抑制降水下渗,对降水利用率低,仅在欠水年效果优于平地覆膜和双垄沟覆膜。

张亮[4](2020)在《黄土高原旱作春玉米根-冠协同关系及其调控》文中研究指明干旱是世界性农业问题,根系是联通土壤资源和作物产量的桥梁。作物群体的根-冠协同发育关系决定了其平衡土壤探索与冠部生产的情况。在黄土高原雨养旱作区,集成了垄作集雨和覆膜保水的全膜-双垄-沟播旱作覆膜春玉米栽培技术(以下简称覆膜),能通过有限降雨的利用效率提升显着的提高春玉米产量。但覆膜作物群体的地下根系对高产高效的贡献至今尚不明确。基于课题组前期有关覆膜和作物根系的研究我们认为,旱区覆膜春玉米能够高产高效的部分原因可能来自于覆膜对春玉米生育期内根-冠发育关系的协同优化与调控;覆膜春玉米根系在生育期内地上部群体的建成及花后籽粒产量形成过程中,可能扮演了关键的角色;覆膜春玉米的根-冠协同发育关系的调控,可能潜藏着作物根系高效支撑地上高产群体的重要机制。为验证上述假设及推论,本研究在典型旱作农业区——黄土高原南部陕西长武县通过2年大田原位的作物冠-根-土壤协同取样研究,分析了覆膜措施、不同氮肥投入及增密增氮调控措施下的旱作春玉米根-冠协同发育及土壤环境匹配变化,阐明了覆膜旱作玉米群体的根-冠高产协同关系和调控理论。本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如下:(1)覆膜能通过农田早春土壤水热条件的显着改善,有效促进春玉米幼苗(三叶期到六叶期)将有限的生长资源集中于冠部,而不是大量用于地下根部的生长发育。在三叶期和六叶期,覆膜处理冠根比较对照处理分别显着的增加了25%和213%。这种根-冠生长优先关系的变化,为春玉米幼苗更快的发育提供了光合生产优势,对营养生长中后期的根-冠协同发育提供了保障。(2)覆膜通过玉米营养生长早期的土壤水热状况改善优化了玉米幼苗的根-冠发育关系,加速了地上群体的营养生长进程,从而在总生育周期时长基本不变的基础上使生殖生长阶段总时长延长了6-7天,为玉米花后籽粒产量的提高奠定了重要基础。(3)相较于对照处理,覆膜玉米花后吐丝(R1)至乳熟期(R3)的叶片部氮浓度、干物质量和叶面积指数(LAI)平均分别提高了17%、23%和27%;非光合器官根系和茎秆部的干物质分配在乳熟期分别降低了33%和21%;花后吐丝至乳熟期的根长和根表面积衰减率(衰减百分比)分别降低了16%和13%。表明覆膜能更好的支持花后玉米冠部群体旺盛的水分和养分吸收利用需求。(4)总施氮量低于250 kg N ha-1时,覆膜春玉米花后生殖器官(穗部)和非生殖器官(根、茎和叶)的光合产物累积量分别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有显着增加和降低;但在总施氮量提升到380 kg N ha-1后,穗部干物质累积量和籽粒产量均不再显着提升,与此同时非生殖器官包括根系和茎秆在内的干物质累积分配量显着增加。(5)覆膜春玉米花后深层土壤(40 cm以下)的根长度与土壤氮的吸收利用关系更加密切;肥料氮的增施促进了花后乳熟期玉米根系在表层土壤的分布累积;增施氮肥显着的缓解了玉米吐丝至乳熟期的地下总根长度衰减。在吐丝至乳熟期相较于不施氮处理,250 kg N ha-1处理玉米根长衰减率降低了26%,380 kg N ha-1处理根长衰减率降低了47%。(6)覆膜春玉米植株对增加种植密度(从65000到85000株ha-1)并增施氮肥(从250到380 kg N ha-1)的继续增产措施的响应是花后生殖生长阶段玉米单株冠根比的减少和单位面积群体总干物质及产量的增加。相较于对照处理,增氮增密玉米花后吐丝至乳熟期的根系和茎秆部干物质累积增长率分别提高了1.8和1.3倍,冠根比平均降低了8%。本研究结果表明,籽粒产量和冠部发育是实现旱作玉米高产的核心,覆膜春玉米根系在地上冠部群体发育及花后籽粒产量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覆膜通过根际水、养分状况的改善,影响了旱作玉米根系的生长发育,并调控优化了生育期内的根-冠协同发育关系。纵观整个生育期,旱作春玉米在种子萌发后的数周内(播种到三叶期)根-冠发育存在突出的矛盾,而覆膜和增施氮肥均可能通过土壤养分供应能力的提升而有效的促进冠根比增加,使生长重心上移到冠部;而在快速生长的营养生长中期(六叶期),玉米植株根-冠发育表现出明显的协同增长优势,表明前期的冠部发育优势很好的促进了作物植株根冠整体的协同发育优化;但在生殖生长阶段,根系与冠部及产量间又表现出明显的竞争关系,而覆膜和增施氮肥均能通过土壤养分供应能力的提升,增加冠根比并带动冠部干物质累积和籽粒产量的增加。因此,覆膜农田玉米冠部群体优势和冠根比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根系生长的相对“解放”和“减量”;并且“减量”的根系可能因为生长冗余的降低,使冠部群体的生长发育更加“充分自由”,使根-冠的协同生产过程更加的高效。综上所述,覆膜春玉米以“轻量而高效”的根系,更好的平衡了旱作玉米的地下水分、养分需求与地上光合生产的关系,并通过群体根-冠关系协同优化实现了作物群体的高产高效生产。

胡昌录[5](2020)在《水氮及群体调控对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与机制》文中认为黄土高原是我国旱地农业的重要区域,冬小麦作为该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水分与养分是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的两个因素。秸秆覆盖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旱地蓄水保墒措施,但是秸秆覆盖下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应及机制并不十分清楚。本研究以黄土高原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3个田间定位试验研究:1)氮素调控对冬小麦群体、水分利用以及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2)群体管理对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及其作用机制;3)群体管理、氮素运筹和播前底墒耦合作用下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应及机制。三个田间试验分别为:1)氮素调控田间试验(2012.9-2016.6),设置两个施氮水平(150和200 kg ha-1),每个施氮水平下设置三个施氮次数(1、2和3次),试验共计6个处理;2)群体调控田间试验(2012.9-2016.6),设置了两个土壤管理措施,分别为常规不覆盖与秸秆覆盖,每种土壤管理措施下设置高、中、低三个播种密度,同时在秸秆覆盖下的中、高播种密度下设置越冬期根修剪和越冬期冠割,返青期根修剪和返青期冠割,试验共计14个处理;3)底墒、氮素和群体调控耦合田间试验(2013.9-2016.6),该试验通过播前灌溉模拟三个底墒水平(自然雨养,雨养+播前灌66.7 mm,雨养+播前灌133 mm),每个底墒水平下设置2个施氮水平(150和200 kg ha-1),每个施氮水平下设置3个群体调控措施(对照不处理、返青期根修剪和返青期冠割),共计18个处理。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果及结论:1. 氮素调控对小麦群体、水分利用以及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四年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籽粒产量表现为:2015-2016(7023 kg ha-1)>2013-2014(5430 kg ha-1)>2014-2015(3843 kg ha-1)>2012-2013(3464 kg ha-1)。氮水平以及分次施用均没有显着影响秸秆覆盖冬小麦生育期群体动态、籽粒产量、成熟期地上部生物量、收获指数、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这与氮水平以及分次施用没有显着影响冬小麦花后旗叶衰老特性(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有关。但高氮处理相比低氮处理显着降低了冬小麦粒重。施氮量与施氮次数的交互作用对冬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也均没有显着影响。综合以上结果,黄土高原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施氮150 kg ha-1已经满足小麦生长的需求,而且氮肥播前一次施用是可行的。2. 秸秆覆盖和播种密度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四年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籽粒产量变化范围为2851-6981 kg ha-1,水分利用效率变化范围为5.3-16.2 kg ha-1 mm-1。气候年型与秸秆覆盖的交互作用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在丰水年,常规不覆盖条件下冬小麦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及水分利用效率均显着高于秸秆覆盖;但在干旱年,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籽粒产量显着高于常规不覆盖。秸秆覆盖与常规不覆盖相比显着提高了土壤储水量,但同时也降低了春季(返青期到拔节期)耕层土壤温度,特别是丰水年。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显着高于常规不覆盖,导致秸秆覆盖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显着低于常规不覆盖。另外,播种密度没有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但与高播种密度相比,低播种密度显着提高了冬小麦收获指数。因此,秸秆覆盖下低播种密度(75%常规推荐量)更合适。3. 根修剪及其与密度、底墒、施氮量交互作用下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在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根修剪处理(试验2和3)较对照冬小麦籽粒产量提高了7%,收获指数提高了6%,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11%,这种效应在低产条件优于高产条件。另外,返青期根修剪冬小麦籽粒产量显着高于越冬期根修剪。返青期根修剪在常规和高播种密度下均提高了冬小麦籽粒产量,但在高播种密度下的增产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播种密度。在高、低施氮量下返青期根修剪均提高了冬小麦籽粒产量,但两个施氮量下根修剪处理冬小麦籽粒产量相似。气候年型、播前底墒水平与返青期根修剪的交互作用也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在低产且低、中播前底墒水平下返青期根修剪显着提高了冬小麦籽粒产量,但在高播前底墒水平下没有提高。另外,返青期根修剪提高了冬小麦茎秆可溶性糖表观转运量(16%)和表观转运率(9%),这是根修剪小麦籽粒产量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返青期根修剪是提高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4. 冠割及其与密度、底墒、施氮量交互作用下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在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冠割处理(试验2和3)较对照没有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但冠割处理冬小麦收获指数提高了7%,茎秆可溶性糖表观转运率提高了8%,经济效益提高了15%。在低产条件下,越冬期冠割与返青期冠割冬小麦籽粒产量相似,但在高产条件下,越冬期冠割与对照相比显着降低了冬小麦籽粒产量,而返青期冠割处理的经济效益始终高于越冬期冠割处理。播种密度对冠割处理冬小麦籽粒产量影响不显着,但在常规播种密度下返青期冠割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另外,在常规推荐施氮量以及高播前底墒水平下返青期冠割冬小麦能获得更高的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气候年型与冠割处理的交互作用也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综合来看,在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返青期冠割是提高农民收益的有效途径。综上所述,在黄土高原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高产或高收益以及水分高效利用有以下三种措施:(1)在推荐施氮量下,氮肥播前一次施用,同时降低25%播种量;(2)推荐施氮量以及常规播种密度下结合返青期根修剪;(3)推荐施氮量以及常规播种密度下结合返青期冠割。上述三种措施提高冬小麦产量或经济效益及水分利用效率主要与构建了良好的群体结构、优化水分利用以及增加花前可溶性糖的转运有关。

马胜兰[6](2020)在《秸秆还田对川中丘陵玉麦轮作体系地力特征和氮去向的影响》文中提出秸秆在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与能量交换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合理的秸秆还田不仅可有效避免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还利于培肥土壤,维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农业的绿色发展。为探明不同秸秆还田量和还田方式对川中丘陵紫色土地力和土壤-植物体系氮去向的影响,本研究以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为平台,在土壤要素长期观测样地,设置玉米-小麦-秸秆不还田(CK)、玉米-小麦-秸秆30%还田(RMW30)、玉米-小麦-秸秆50%还田(RMW50)、玉米-小麦-秸秆100%还田(RMW100)、玉米-小麦-秸秆粉碎还田(RMWcut)和玉米-小麦-秸秆焚烧还田(RMWburn)6个处理,代表不同秸秆还田量和还田方式。通过研究秸秆还田量和还田方式对作物生产、土壤物理性质、养分特征和土壤动物食性结构的影响,以及氮去向的差异,以期评估对川中丘陵地区土壤结构和地力有利,且利于农业可持续生产和环境友好的秸秆还田模式,为优化区域秸秆还田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合理的秸秆还田可提高作物生产力,过多秸秆还田会降低作物生产力。RMW30处理小麦和玉米的产量最高分别为3854和6464 kg ha-1,处理间无显着差异。而RMW100较RMW30处理的小麦产量少15.5%且低于CK处理。RMW50处理小麦季生物量较高为12309 kg ha-1,玉米季则RMW100处理较高为14442 kg ha-1。秸秆还田方式对生产力无显着影响,小麦季RMWcut处理生物量和产量偏高,玉米季RMWburn处理偏高。2.合理的秸秆还田利于改善土壤物理结构。从还田量来看,RMW30和RMW50处理土壤容重较CK显着降低0.22和0.17g cm-3,饱和含水量提高2.76%和0.54%,RMW100处理容重和饱和含水量与CK处理无显着差异,但饱和导水率达1.62mm min-1,导水性能优越,RMW30处理孔隙特征与CK处理无显着差异,RMW50处理较CK处理25-100μm孔隙数量显着降低17.7%,但>500μm孔隙数量增加3倍,大小孔隙配比明显改善。RMW100处理显着提高了孔隙均匀性和连通性。但其孔隙直径趋大,漏水漏肥的风险较大。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容重、饱和含水率和饱和导水率无显着影响,但对孔隙组成影响较大。CK和RMWburn处理>1000μm的孔隙体积比分别为86.8%和91.3%,RMWcut处理为50%,孔隙直径趋小。RMWcut较其他处理总孔隙度提高,大小孔隙配比合理,RMWburn和CK处理孔隙结构无显着差异。3.秸秆还田量对土壤p H无显着影响,但耕层土壤养分含量随还田量增加呈上升趋势,RMW100处理小麦季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量显着高于CK处理,分别达到14.7 g kg-1和77.2mg kg-1。玉米季除速效钾外,其他指标在处理间无显着差异。秸秆还田方式对p H和速效钾含量无显着影响,小麦季RMWcut与RMWburn处理有机质含量较CK处理高5.2g kg-1和3.2 g kg-1,RMWcut显着高于CK处理。RMWcut处理小麦季和玉米季碱解氮含量最高,分别达到76.3和80.5 mg kg-1。4.该试验条件下杂食性土壤动物的数量和种类最多,其他食性土壤动物数量较少且种类单一。RMW30处理杂食性土壤动物的数量可达38000只m-2,显着高于RMW50处理,植食性土壤动物CK处理可鉴定种类为4种,数量为2500只m-2,其他处理仅1-2种且RMW50处理深层缺失该食性。RMW100处理腐食性和捕食性土壤动物数量可达5000只m-2。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植食性土壤动物的数量与种类CK处理最多。RMWburn处理土壤动物总数量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种类无显着差异。RMWcut处理腐食性土壤动物种类和数量增加,捕食性土壤动物在0-15 cm土层缺失而在15-30 cm土层聚集。5.不同秸秆还田量处理中,氮肥是农田氮输入的主要来源,占比70%,其次为秸秆,占比为20%,氮沉降约占5%-7%;种子氮仅占1%。小麦季RMW30处理氮利用效率最高达53.1%,作物携出氮量占总输出量的80%~90%,各处理出现不同程度氮盈余,盈余量与秸秆还田量呈正相关。玉米季随秸秆还田量增加氮利用效率上升,土壤淋溶损失量占比较高,各处理淋溶量占其总输出量的30%左右,气态损失约占5%-7%。CK和RMW50和RMW100处理氮盈余量分别为-97.2、-76.9和15.4 kg ha-1。不同还田方式下,CK、RMWcut和RMWburn的氮利用率无显着差异。小麦季不同还田方式的各处理均出现不同程度氮盈余,RMWcut处理盈余量达45.2 kg ha-1,其他处理盈余量为26 kg ha-1左右。玉米季各处理则出现土壤氮亏损情况,其中CK处理亏损氮97.19 kg ha-1。综上,小麦季秸秆还田量为30%和玉米季还田量为100%时,可使当季作物保持较高的生产力和氮利用效率,同时能有效改善土壤物理结构,提高土壤供肥能力,增加土壤动物总量和丰富度,更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小麦季所有处理和玉米季秸秆100%还田的处理普遍出现氮盈余,在实际生产中可减少化肥氮用量。不同还田方式中,秸秆焚烧还田易破坏土壤结构,而粉碎还田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起到保水保肥效果,提高土壤地力实现作物增产,因此在川中丘陵区,小麦季和玉米季推荐秸秆还田量分别为30%和100%,推荐还田方式为粉碎还田。

宋亚丽[7](2016)在《秸秆带状覆盖不同种植方式和播量对旱地冬小麦土壤水分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在黄土高原半干旱雨养条件下,研究了秸秆带状覆盖不同种植方式和播量对旱地冬麦田土壤含水量、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本试验秸秆带状覆盖共设2种播种方式,分别为秸秆带状覆盖窄幅条播(A)和秸秆带状覆盖宽幅条播(B)。A中设不同播量处理3个(A1:270 kg·hm-2,A2:324 kg·hm-2,A3:405 kg·hm-2),B中设不同播量处理4个(B1:270 kg·hm-2,B2:324 kg·hm-2,B3:405 kg·hm-2,B4:486kg·hm-2),并对比全膜覆土穴播(PM),露地种植(CK),PM、CK播量均为270kg·hm-2,共计9个处理。主要结果如下:1.覆盖处理均可改善小麦播种至拔节期0200 cm土壤墒情。从孕穗期开始,全膜覆土穴播0200 cm土壤含水量显着低于露地,秸秆带状覆盖与露地无显着差异。秸秆带状覆盖下,各播量处理孕穗前土壤含水量差异较小,开花至成熟期0200cm各土层含水量,以270 kg·hm-2和324 kg·hm-2播量处理较高。不同处理间土壤水分差异在开花前120 cm以上土层大于120 cm以下土层,从开花期开始120 cm以下土层则大于120 cm以上土层;在时期上以越冬期、返青期和拔节期差异较大。从各土层含水量变化趋势看,播种至越冬期,土壤含水量上层明显高于下层;返青至拔节期各土层含水量差异缩小;开花后植株耗水加剧,下层含水量明显高于上层。2.覆盖处理均可显着增加土壤耗水量,秸秆带状覆盖和全膜覆土穴播分别较露地增加14.031.9 mm和51.957.1 mm。秸秆带状覆盖下,各播量处理间土壤耗水量无明显差异。与露地种植相比,覆盖处理均能增加拔节至成熟阶段的耗水量。全膜覆土穴播土壤耗水量显着高于秸秆带状覆盖,而开花至成熟阶段的耗水量及其占总耗水量的比例低于秸秆带状覆盖,表明秸秆带状覆盖更加有利于冬小麦灌浆阶段对水分高效利用。秸秆带状覆盖下,拔节至开花阶段耗水量随播量增加逐渐增大,开花至成熟阶段耗水量随播量增加逐渐减少。3.覆盖处理均可显着提高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秸秆带状覆盖和全膜覆土穴播分别较露地增产20.1%25.5%和25.5%38.6%,提高水分利用效率16.0%23.9%和11.0%21.6%。秸秆带状覆盖下,低海拔和高海地区分别以270kg·hm-2和324 kg·hm-2播量处理产量最高,分别较405 kg·hm-2播量处理增产22.8%和9.2%,提高水分利用效率30.7%和15.2%;窄幅条播和宽幅条播间差异较小。4.覆盖处理均可提高冬小麦种植效益。秆带状覆盖和全膜覆土穴播纯收益比露地高1692.32302.3元·hm-2和582.21033.4元·hm-2。秸秆带状覆盖下270 kg·hm-2和324 kg·hm-2播量处理的纯收益较405 kg·hm-2播量处理高795.11355.8元·hm-2。综上所述,从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角度综合考虑,秸秆带状覆盖优于全膜覆土穴播。因此认为,秸秆带状覆盖是一种相比全膜覆土穴播更加高产高效、适宜在西北半干旱雨养区推广的覆盖种植方式。秸秆带状覆盖下以270 kg·hm-2和324kg·hm-2为适宜播量。

解文艳[8](2015)在《旱作褐土覆盖耕作措施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及玉米生长的响应》文中认为山西省褐土耕地面积达286.1万hm2,占全省耕地面积的54.9%,对全省农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褐土大多数分布在半干旱和半湿润偏旱的雨养农业区域,干旱是旱作褐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如何在水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提高降水利用率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已成为旱作农业研究的重要内容。覆盖耕作是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易旱区对土壤进行保护性管理的有效手段,通过采取少免耕、深松、辅之以覆盖措施,实现对旱地土壤环境因子水肥气热的调控,从而达到土壤环境质量的可持续良性循环,实现农作物高产、稳产的目的。本论文以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203030-08-03)、“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2012BAD09B01-1)、农业部旱作节水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基金等项目为依托,基于2008-2014年在山西省寿阳县国家旱作农业科技攻关试验区进行的连续定点定位试验,通过渗水地膜与行间秸秆覆盖(SJ)、渗水地膜覆盖(S)、普通地膜与行间秸秆覆盖(PJ)、普通地膜覆盖(P)、秸秆覆盖(J)和传统平作为对照(CK)6种不同覆盖耕作措施下的系列试验数据的对比分析,研究了不同覆盖耕作措施条件下土植界面水、肥、气、热状况及其节水增产效应,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不同覆盖耕作措施对农田土壤水分的影响不同覆盖耕作措施的聚墒抑蒸效应各异,土壤水分的差异主要体现在060cm,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储水量的差异逐渐变小。PJ和P处理060cm、0200cm土层的集雨保墒效果最好,其次为J处理,最后为SJ和S处理。PJ、P、J、SJ和S处理060cm土层6年平均贮水量较CK分别增加了12.71、9.78、8.03、3.43mm和2.66mm;0200cm土层6年平均土壤贮水量较CK处理分别增加38.03、23.45、16.91、20.96mm和15.17mm,分别提高了8.8%、5.5%、3.9%、4.9%和3.5%。不同覆盖处理土壤贮水量年际间变化较大。在不同降水年份,PJ、P处理均能显着提高春玉米全生育期土壤贮水量。从对深层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来看,覆膜和覆盖秸秆具有明显的提墒保墒效果,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后,可促使深层水分向上移动,起到提水贮墒于土壤上层的作用,同时,覆盖保墒后使各层土壤含水量变动幅度缩小,呈相对稳定状态,在干旱时,可相对减缓干旱程度,而在水涝时,根区湿度也不太大,有利于稳产高产。2不同覆盖耕作措施对农田土壤温度的影响不同覆盖耕作措施对地温的影响各异。渗水地膜和普通地膜的增温效应,秸秆覆盖的调温效应,即高温时具有“降温作用”,低温时具有“保温效应”。模拟了不同覆盖耕作措施下土壤5cm处土壤温度在1日内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确定了不同覆盖耕作措施下不同深度土壤温度的日表征时刻,分析了地温最大日变幅随时间和土壤剖面的变化规律,发现不同处理剖面地温最大日变幅均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递减,二者之间可以用指数方程式表示。分析了地温季节变化特征。在春玉米全生育期内,S、SJ、P和PJ处理的“增温效应”和J处理的“调温效应”呈现出前期大、后期小的趋势,且随时间推移逐渐变小。3不同覆盖耕作措施对农田土壤养分的影响不同覆盖耕作处理对耕层土壤全氮含量影响较大,对土壤全磷和全钾含量无显着影响。J处理明显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SJ和PJ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所提高,S和P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无明显变化。覆盖各处理可增加土壤耕层有效磷、缓效钾、碱解氮养分的含量。J处理增加土壤耕层速效钾含量,其余覆盖处理耕层速效钾含量有所降低。土壤酶的活性对土壤环境的变化反应敏感,各处理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不尽一致。不同降水年型,地表覆盖均能降低氮素在土壤中的累积,但其累积深度有所不同;干旱年份,地表覆盖处理增加0100cm土层土壤硝态氮的累积,有效降低深层土壤硝态氮的累积;丰水年,地表覆盖处理增加了深层土壤中的硝态氮累积,甚至部分肥料氮已被淋洗到玉米根区以外。4不同覆盖耕作措施对春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不同地膜覆盖及组合处理均能使玉米生育期提前,总生育期缩短,但生殖阶段延长,有利于玉米籽粒固形物累积;同时,覆膜后因玉米生育前期地温升高,作物出苗较裸地提前,冠层发育迅速,LAI和干物质明显增加。秸秆覆盖处理各个生育期较对照均推迟,随着气温升高,拔节期后LAI和干物质及株高逐渐赶上并超过裸地。干物质变化趋势与LAI一致。不同覆盖耕作处理具有显着的增产效果(p<0.05)。覆盖与不覆盖间产量相差2.9516.13t/hm2,覆盖处理增产率达到5.29%28.93%。不同覆盖各处理间玉米产量存在一定差异,其年平均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SJ>S>PJ>P>J>CK。不同覆盖耕作处理提高了春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和降雨利用效率。不同降水年型,基本表现为S和SJ处理WUE和PUE最高,P和PJ处理次之,J处理最低。S和SJ处理纯收益最高,J处理次之, P和PJ处理最低。J、P、PJ、S、SJ处理6年平均节水效益较CK分别增加了52.76、157.76、183.30、230.60、252.19元/hm2。合理将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组合使用,可以有效克服各自缺点,对促进玉米生长发育和增产有明显效果。在本研究所有试验处理中渗水地膜与行间秸秆覆盖(SJ)处理增产幅度最大、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蓄水保水效果较好,渗水地膜覆盖(S)处理的各项指标要低于渗水地膜与行间秸秆覆盖(SJ),但没有显着差异,且两者的纯效益和节水效益最高。秸秆覆盖(J)蓄水保水、增产、水分利用效率低于普通地膜覆盖与秸秆(PJ)、普通地膜覆盖(P)处理,但显着高于对照,且节约覆盖地膜投资和用工,纯效益好,还没有环境污染。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渗水地膜覆盖(S)、渗水地膜与行间秸秆覆盖(SJ)和秸秆覆盖(J)适合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董宛麟[9](2015)在《中国北方旱作区不同种植模式的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气候变化下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提高作物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是适应气候变化的主要途径。预防和减缓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干旱和低温冷害(尤其是春季)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目前我国北方旱作农业亟需解决的科学问题。本研究分别于2009-2014年在北方雨养农业区具有代表性的吉林长春、内蒙古赤峰和武川三个地点开展了不同种植模式作物生产力和资源利用效率试验研究。试验处理有玉米双垄沟全覆膜MF、半覆膜MHF、不覆膜MNF,单垄沟覆膜种植MSF,垄上种植MR,平作MS,玉米/蚕豆间作2M2B,2行向日葵/2行马铃薯间作2S2P,4行向日葵/4行马铃薯间作4S4P。研究以解决增温、节水和培肥地力为出发点,探索充分利用作物生长季内光、温、热、水等气候资源和提高作物生产力的途径。主要结论如下:(1)沟垄和覆膜种植较平作种植显着提高了玉米籽粒产量,以双垄沟全覆膜提高的幅度最大。向日葵/马铃薯和玉米/蚕豆间作显着提高了土地生产力。(2)双垄沟覆膜种植提高玉米叶面积指数,提前使玉米冠层叶面积指数达到峰值,并维持较长时间。双垄沟种植降低了玉米冠层的消光系数,提高了玉米的光能利用效率,其中以双垄沟覆膜种植提高的幅度最大。(3)垄沟覆膜和不覆膜种植均显着缩短了玉米的生育期,其中以双垄沟全覆膜缩短的幅度最大,其次依次是双垄沟半覆膜和单垄沟覆膜种植。沟垄和地膜覆盖均能提高地温,缩短生育期使玉米从播种到成熟所需的积温显着减少。双垄沟全覆膜较不覆膜玉米根系10cm土壤温度全生育期平均每天提高了2.0℃,尤其在玉米未出苗时,沟垄覆膜种植提高的幅度较大,有利于保证玉米出苗。(4)双垄沟全覆膜和半覆膜玉米0-60cm土层最大耗水时期比双垄沟不覆膜和平作提前了10d左右。由于减少了土壤蒸发等,双垄沟全覆膜玉米0-60cm土层总耗水量显着下降。双垄沟全覆膜处理的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最大,其次是双垄沟半覆膜和单垄沟覆膜种植。向日葵/马铃薯间作提高了系统的水分利用效率,对系统的氮利用效率没有影响。在间作系统中,高杆作物占显着优势,处于水分和氮素吸收和利用的优势地位,矮杆作物处于劣势地位。本研究结果为北方旱作农业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鲁清林[10](2014)在《旱地小麦不同种植模式水热效应及对产量形成的影响》文中提出小麦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干旱缺水是限制该地区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提高该地区小麦生产能力,对增加农民收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采用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少免耕等小麦种植模式可有效地保蓄土壤水分,减轻和缓解干旱,增产增收效果显着。为此,于2008-2013年连续五年在典型北方旱地设置试验,以常规露地小麦种植模式(T1)为对照(CK),对全膜覆土一茬(T2)、全膜覆土二茬(T3)、秸秆覆盖(T4)、半膜覆土(T5)、少耕(T6)、全膜不覆土(T7)和膜侧(T8)七种小麦种植模式的蓄水保墒效应、温度效应、粒重形成过程和产量效应等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T3蓄水保墒效应显着,0-2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四年平均较T1(CK)增加12.5%;在降雨量较多的年份和季节均具有较强的蓄水能力,如2011-2012年度降雨量较多,0-20cm、20-100cm和100-2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较T1(CK)分别增加12.7%、19.9%和41.0%;在旱年和小麦生长后期(高温条件下)均具有较强的抗旱保水能力,如2012-2013年为旱年,0-20cm、20-100cm和100-2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较T(1CK)分别增加18.5%、15.9%和21.1%,在小麦扬花期至成熟期土壤含水量四年平均较T1(CK)增加20.7%;在表层土壤含水量提高的情况下,不引起深层土壤含水量的降低,如0-20cm和100-2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四年平均较T1(CK)分别增加14.0%和10.8%;夏闲期的蓄水率较高,可达64.3%,而T1(CK)只有29%。T6与T3相似,T60-2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两年平均较T1(CK)增加7.8%,但表层土壤含水量偏低,两年平均较T(1CK)仅增加0.6%。T2蓄水保墒效应不显着,0-2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五年平均较T1(CK)仅增加0.9%;丰水年蓄水能力较弱,如2011-2012年,0-20cm和20-1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较T1(CK)分别减少3.7%和1.4%;在旱年保水能力较弱,如2012-2013年度20-100cm和100-2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较T1(CK)分别减少4.7%和3.9%;提墒效应显着,表层土壤含水量的提高,导致了深层土壤含水量的降低,如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五年平均较T1(CK)增加6.3%,而100-2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平均较T1(CK)降低了2.0%。T5和T7与T2基本相同,不同的是T7的提墒作用较T2更显着,T7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较T1(CK)增加12.9%。T4蓄水保墒效应较显着,0-2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三年平均较T1(CK)增加2.8%;在小麦生育前期蓄水效果显着,如苗期土壤含水量平均较T1(CK)增加9.8%;小麦生长后期抗旱保水效果较差,如扬花至成熟期土壤含水量三年平均较T1(CK)减少2.5%;提墒效应不显着,0-20cm和100-200cm土壤含水量平均较T1(CK)分别增加5.9%和4.0%。T8蓄水保墒效应较为显着,0-2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较T1(CK)增加3.8%。T2、T3、T4、T5和T6的土壤水分利用效率较T1(CK)均显着提高,分别提高了21.8%、31.45%、4.45%、14.54%、20.58%。(2)T2和T8在低温时具有增温效应,在高温时具有降温效应,如T2在苗期、越冬期和返青期土壤温度较T1(CK)分别提高了1℃、1.1℃和2℃,而在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和成熟期较T1(CK)分别降低了0.8℃、1.3℃、1.6℃和2.1℃;T8在苗期、越冬期和返青期土壤温度较T1(CK)分别提高了0.1℃、0.4℃和0.1℃,而在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和成熟期较T1(CK)分别降低了1.4℃、2.5℃、3.3℃和2.1℃,;T7在小麦全生育期均具有增温效应,如T7在苗期、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土壤温度较T1(CK)分别提高了1.9℃、2.1℃、1℃、0℃、1.9℃、0.1℃,而在成熟期只降低了0.5℃。T4和T5在小麦生长后期均具有显着的降温效应。从不同种植模式土壤温度日动态变化看,5cm和10cm土层土壤温度变幅较大,20cm和25cm土层土壤温度变幅较小,T1(CK)和T7土壤温度升降较快,T2、T4和T8土壤温度升降较为平缓。(3)T2、T4和T5在小麦生育期总茎数显着高于T1(CK),且亩成穗数较高。在籽粒灌浆过程中,T2灌浆速率较T1(CK)有所提高,而T7则较T1(CK)有所降低。在小麦粒重形成过程中,75.9%的物质来源于花后各器官的光合产物,其中穗对粒重的贡献率为39.7%,顶部四片叶对粒重的贡献率为20.1%,旗叶对粒重的贡献率为9.3%。T3不同叶位叶片和非叶器官对粒重的贡献率较T1(CK)均显着提高,T4较T1(CK)则显着降低,T2顶部四片叶对粒重的贡献较T1(CK)显着提高。T2和T5增产效果显着,平均较T1(CK)分别增产18.9%和15.9%,在旱年增产效果更为显着,增产率可达67%;T3增产效果比较显着,平均较T1(CK)增产12.0%,在旱年增产率可达30%; T7和T4平均较T1(CK)分别增产9.2%和6.6%;T6和T8增产效果不显着,平均较T1(CK)分别增产1.4%和1.2%。与T1(CK)相比,七种种植模式的株高均显着提高,小穗数有所增加,部分种植模式的千粒重有所提高,而容重则普遍降低。由此可见,T2表层土壤含水量保持了较高水平,且较稳定。土壤表层水分的稳定对旱地冬小麦来说十分重要,良好的表层土壤墒情有利于幼苗分蘖和次生根生长,为产量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小麦生育前期的增温和后期的降温效应,对小麦产量形成三要素均为有利。小麦生长旺盛,导致蒸腾作用加强,对土壤水分消耗加大,尤其对深层土壤水分的消耗,不利于旱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T3能将有限的降水最大限度的蓄于土壤,对土壤水分蒸发又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尤其是较大幅度地提高夏闲期土壤的蓄水率,对小麦全生育期生长均为有利。全膜覆土一茬收获后留膜种植二茬,有利于集蓄休闲期降水,使前茬作物消耗的水分在短期内得到补偿,形成土壤水分的良性循环。一次覆膜多茬种植可提高有限降水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地膜用量,减轻地膜对环境的污染,应是今后地膜栽培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T6蓄水保墒效应显着,在降雨量偏少的旱作区应予以推广。T4在旱地具有研究和应用价值。T8在旱地小麦生产上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二、川中丘陵旱区小麦覆盖栽培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川中丘陵旱区小麦覆盖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抗倒伏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地膜覆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1.2.2 地膜覆盖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1.2.3 覆膜对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
        1.2.4 玉米倒伏基本性状与倒伏特性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土壤含水量
        2.3.2 水分利用效率
        2.3.3 春玉米发育指标
        2.3.4 茎秆特征指标
        2.3.5 茎秆力学指标
        2.3.6 纤维素和木质素
        2.3.7 根系指标
        2.3.8 考种与计产
    2.4 数据分析
第三章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和倒伏特性的影响
    3.1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3.1.1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全生育期0-200cm土层含水量的影响
        3.1.2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株高的影响
        3.1.3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穗位高和穗位系数的影响
        3.1.4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1.5 覆膜方式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茎秆特征的影响
        3.2.1 不同覆膜方式对玉米第3-5 节间长的影响
        3.2.2 不同覆膜方式对玉米第3-5 节茎粗的影响
        3.2.3 不同覆膜方式对玉米第3-5 茎节生物量的影响
    3.3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茎秆力学特性的影响
        3.3.1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茎秆抗压强度的影响
        3.3.2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茎秆穿刺强度的影响
        3.3.3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弯折力的影响
    3.4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茎秆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第四章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4.1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根条数和根干重的影响
    4.2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根干重分配比例的影响
    4.3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根系形态的影响
        4.3.1 根表面积
        4.3.2 根体积
        4.3.3 根长
第五章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5.1 不同覆膜覆膜方式对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5.2 春玉米茎秆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5.3 春玉米根系特征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1.1 不同覆膜方式对土壤含水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6.1.2 不同覆膜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6.1.3 不同覆膜方式对玉米抗倒伏特性的影响
        6.1.4 不同栽培模式对玉米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
    6.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覆膜对小麦-玉米轮作系统土壤水热、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播期对冬小麦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1.2.2 地膜覆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1.2.3 地膜覆盖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1.2.4 地膜覆盖对作物根系生长的影响
        1.2.5 地膜覆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2.6 作物根-冠协同关系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材料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处理与设计
    2.3 观测内容与方法
        2.3.1 土壤剖面水分
        2.3.2 土壤温度
        2.3.3 作物生长指标
    2.4 数据处理
第三章 覆膜对晚播冬小麦根区土壤水热和植株生长的影响
    3.1 覆膜对晚播冬小麦根区土壤水热分布的影响
        3.1.1 覆膜对晚播冬小麦土壤0-100 cm土层剖面含水率的影响
        3.1.2 覆膜对晚播冬小麦0-25 cm土层土壤温度的影响
    3.2 覆膜对晚播冬小麦根系时空分布的影响
        3.2.1 覆膜对晚播冬小麦根长密度的影响
        3.2.2 覆膜对晚播冬小麦根表面积密度的影响
        3.2.3 覆膜对晚播冬小麦根系生物量的影响
    3.3 覆膜对晚播冬小麦地上部生物量及根冠比的影响
    3.4 讨论
        3.4.1 覆膜对晚播冬小麦土壤水热分布的影响
        3.4.2 覆膜对晚播冬小麦根系生长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覆膜对不同品种夏玉米根区土壤水热和植株生长的影响
    4.1 覆膜对不同品种夏玉米根区土壤水热分布的影响
        4.1.1 覆膜对不同品种夏玉米整个生育期0-1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4.1.2 覆膜对不同品种夏玉米整个生育期耗水量的影响
        4.1.3 覆膜对不同品种夏玉米0-25cm土层土壤温度的影响
    4.2 覆膜对不同品种夏玉米根系时空分布的影响
        4.2.1 覆膜对不同品种夏玉米根长密度的影响
        4.2.2 覆膜对不同品种夏玉米根表面积密度的影响
        4.2.3 覆膜对不同品种夏玉米根系生物量的影响
    4.3 覆膜对不同品种夏玉米地上部生物量及根冠比的影响
        4.3.1 覆膜对不同品种夏玉米地上部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4.3.2 覆膜对不同品种夏玉米根冠比的影响
    4.4 讨论
        4.4.1 覆膜对不同品种夏玉米土壤水热的影响
        4.4.2 覆膜对不同品种夏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覆膜对晚播冬小麦及不同品种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1 覆膜对晚播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2 覆膜对不同品种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3 覆膜对不同播期冬小麦和不同品种夏玉米组合产量和WUE的影响
    5.4 讨论
        5.4.1 覆膜对晚播冬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和WUE的影响
        5.4.2 覆膜下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与根系参数的相关关系
        5.4.3 覆膜对不同品种夏玉米产量、产量构成和WUE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覆膜对晚播冬小麦根区土壤水热和植株生长的影响
        6.1.2 覆膜对不同品种夏玉米根区土壤水热和植株生长的影响
        6.1.3 覆膜对不同播期冬小麦和不同品种夏玉米组合产量和WUE的影响
    6.2 研究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覆膜方式对冀西北寒旱区饲用玉米生长性状及农田水温变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覆膜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1.3.2 覆膜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1.3.3 覆膜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1.3.4 覆膜对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影响
    1.4 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2.3.1 玉米株高、叶面积及干物质
        2.3.2 土壤水分
        2.3.3 土壤温度
        2.3.4 玉米产量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覆膜对饲用玉米植株生长性状的影响
        3.1.1 覆膜对饲用玉米株高的影响
        3.1.2 覆膜对饲用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1.3 覆膜对饲用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 覆膜对饲用玉米田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影响
        3.2.1 0-100cm土体土壤贮水量时序动态变化
        3.2.2 不同土层土壤含水率空间动态变化
        3.2.3 覆膜方式对饲用玉米全生育期10cm土壤温度的影响
        3.2.4 不同覆膜方式对土壤温度日变化的影响
    3.3 覆膜对饲用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3.1 覆膜对饲用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3.2 覆膜对饲用玉米产量、耗水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 讨论
    4.1 地膜覆盖与饲用玉米生长发育的关系
    4.2 地膜覆盖保水与水分利用
    4.3 地膜覆盖与节水
    4.4 地膜覆盖技术效应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附件

(4)黄土高原旱作春玉米根-冠协同关系及其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粮食增产现状与未来
        1.1.1 农业粮食增产的现状及挑战
        1.1.2 绿色革命与世界粮食增产
        1.1.3 旱作农田增产研究概况
        1.1.4 旱作农田增产研究热点
    1.2 作物根系研究进展
        1.2.1 根系研究概况
        1.2.2 根系研究方法
        1.2.3 玉米根系常见指标
        1.2.4 玉米根系垂向分布与养分资源利用
        1.2.5 高产农田理想根系研究
    1.3 作物根-冠协同关系与产量形成
        1.3.1 静态的根-冠协同关系
        1.3.2 玉米根-冠的协同发育与产量形成
    1.4 覆膜玉米根系研究
    1.5 科学问题和研究假设
        1.5.1 科学问题
        1.5.2 研究假设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旱作春玉米营养生长早期的根-冠协同关系特征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地点概况
        2.2.2 试验设计和田间管理
        2.2.3 田间取样与实验室分析
        2.2.4 数据计算及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覆膜对苗期发育、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影响
        2.3.2 覆膜对地上冠部发育的影响
        2.3.3 地下根系发育
        2.3.4 地下根系垂向分布
        2.3.5 冠根比、根系氮素吸收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
    2.4 讨论
        2.4.1 水热条件与冠部发育
        2.4.2 玉米苗期根系发育
        2.4.3 玉米苗期根-冠协同关系变化
        2.4.4 覆膜措施对玉米苗的根-冠协同发育调控
    2.5 小结
第三章 旱作春玉米花后根-冠协同关系特征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地点概况
        3.2.2 试验设计和田间管理
        3.2.3 田间取样与实验室分析
        3.2.4 数据分析及绘图工具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生育进程、土壤水分和作物产量
        3.3.2 花后干物质分配、氮素吸收、冠根比和根系效率
        3.3.3 花后根系的垂向生长变化
    3.4 讨论
        3.4.1 覆膜玉米的生育进程变化
        3.4.2 覆膜玉米的根-冠协同生长变化
        3.4.3 覆膜玉米的根系垂向分布变化
        3.4.4 覆膜玉米的根系生长动态变化
    3.5 小结
第四章 施氮量对旱作覆膜春玉米根-冠协同关系的调控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地点概况
        4.2.2 试验设计和田间管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土壤贮水量和耗水量
        4.3.2 苗期冠部干物质、氮素累积和根系生长变化
        4.3.3 苗期地下根系垂向空间变化
        4.3.4 花后地上干物质、氮素累积和根系生长
        4.3.5 花后根系垂向生长变化
    4.4 讨论
        4.4.1 三叶和六叶期的根-冠生长变化
        4.4.2 吐丝至乳熟期的根-冠生长变化
    4.5 .小结
第五章 增密增氮对旱作覆膜春玉米根-冠协同关系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土壤贮水量和耗水量
        5.3.2 苗期冠部干物质、氮素累积和根系生长变化
        5.3.3 苗期地下根系垂向空间变化
        5.3.4 花后地上干物质、氮素累积和根系生长
        5.3.5 花后根系垂向生长变化
    5.4 讨论
        5.4.1 三叶期和六叶期的根-冠生长变化
        5.4.2 吐丝期至乳熟期的根-冠生长变化
    5.5 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研究发现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发现
    6.3 研究特色与创新
    6.4 研究展望
附录 (英文缩略词)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水氮及群体调控对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与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1.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1.2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秸秆覆盖小麦产量效应
        1.2.2 秸秆覆盖土壤水分效应
        1.2.3 秸秆覆盖土壤温度效应
        1.2.4 群体调控小麦产量效应
        1.2.5 氮素调控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1.2.6 底墒水对小麦的影响
        1.2.7 水氮及冠层调控交互效应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1.3 本研究的切入点
    1.4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期间气候条件
    2.3 试验设计
        2.3.1 试验1(氮素调控田间原位试验)
        2.3.2 试验2(群体调控田间原位试验)
        2.3.3 试验3(底墒、氮素运筹和群体调控耦合试验)
    2.4 测定项目和方法
    2.5 数据计算与分析
第三章 氮肥调控对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籽粒形成、旗叶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3.1 结果
        3.1.1 秸秆覆盖下氮肥分次施用冬小麦的群体动态
        3.1.2 秸秆覆盖下氮肥分次施用冬小麦花后旗叶衰老特性
        3.1.3 秸秆覆盖下氮肥分次施用冬小麦花后粒重动态
        3.1.4 秸秆覆盖下氮肥分次施用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3.2 讨论与小结
        3.2.1 施氮量对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旗叶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3.2.2 施氮次数对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旗叶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第四章 秸秆覆盖和播种密度对冬小麦收获指数、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1 结果
        4.1.1 土壤水热特征
        4.1.2 冬小麦生育期群体动态变化
        4.1.3 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4.1.4 水分利用及水分利用效率
    4.2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根修剪可提高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
    5.1 结果
        5.1.1 冬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收获指数
        5.1.2 冬小麦生育期土壤储水量变化
        5.1.3 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5.1.4 根修剪对冬小麦茎秆可溶性糖累积及转运的影响
    5.2 讨论与小结
        5.2.1 根修剪及其与播种密度、施氮量的交互作用对旱地秸秆覆盖下冬小麦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2.2 根修剪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花前茎秆可溶性糖转运及其对产量贡献的影响
第六章 冠割与密度、底墒及氮素交互影响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
    6.1 结果
        6.1.1 冬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收获指数
        6.1.2 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6.1.3 冬小麦茎秆可溶性糖含量及其表观转运
        6.1.4 经济效益
    6.2 讨论与小结
        6.2.1 冠割处理对秸秆覆盖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收获指数的影响
        6.2.2 冠割与播种密度、施氮量、播前底墒及气候年型的交互作用
        6.2.3 冠割处理对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点
    7.3 研究的不足之处
    7.4 今后的研究设想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秸秆还田对川中丘陵玉麦轮作体系地力特征和氮去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秸秆还田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
        1.1.1 国内外秸秆还田政策及秸秆利用现状
        1.1.2 秸秆还田对作物生产以及病虫草害的影响
        1.1.3 秸秆还田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1.1.4 秸秆还田对环境的影响
    1.2 秸秆还田对化肥氮利用损失的影响
        1.2.1 秸秆还田量和方式对化肥氮利用影响
        1.2.2 秸秆还田量和方式对化肥氮损失的影响
        1.2.3 秸秆还田对氮平衡的影响
    1.3 紫色土地区秸秆还田研究现状
        1.3.1 川中丘陵紫色土地区秸秆利用现状
        1.3.2 川中丘陵紫色土地区秸秆利用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方法进展
        1.4.1 秸秆还田研究技术进展
        1.4.2 氮素利用率研究方法进展
第2章 目标和研究思路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2 试验实施方案
    3.3 样品采集和测定
    3.4 数据处理与计算
第4章 秸秆还田对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4.1 秸秆还田量对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4.2 秸秆还田方式对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第5章 秸秆还田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5.1 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5.1.1 秸秆还田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5.1.2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5.2 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
        5.2.1 秸秆还田量对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
        5.2.2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养分特征
    5.3 秸秆还田对土壤动物群落营养结构的影响
        5.3.1 秸秆还田数量对土壤动物种类和数量的影响
        5.3.2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动物食性和数量的影响
第6章 秸秆还田对氮去向的影响
    6.1 秸秆还田量和方式对氮利用的影响
    6.2 秸秆还田量和方式对氮损失、平衡的影响
        6.2.1 秸秆还田量对氮淋溶损失的影响
        6.2.2 秸秆还田量和还田方式对氮去向的影响
第7章 讨论
    7.1 秸秆还田对土壤地力与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7.1.1 秸秆还田数量和方式对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7.1.2 秸秆还田数量和方式对土壤性质和地力的影响
    7.2 秸秆还田对氮去向的影响
        7.2.1 秸秆还田对氮利用的影响
        7.2.2 秸秆还田对氮损失的影响
        7.2.3 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系统氮平衡的影响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致谢

(7)秸秆带状覆盖不同种植方式和播量对旱地冬小麦土壤水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秸秆覆盖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秸秆覆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1.2.2 小麦生长对秸秆覆盖的响应
        1.2.3 秸秆覆盖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1.3 密度对土壤水分以及小麦生长的影响
        1.3.1 密度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1.3.2 密度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1.3.3 密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设计
        2.1.1 试验区概况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项目及计算方法
        2.1.3.1 土壤含水量测定
        2.1.3.2 农田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计算
        2.1.3.3 植株含水率测定
        2.1.3.4 旗叶相对含水率测定
        2.1.3.5 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测定
        2.1.3.6 小麦经济效益计算
        2.1.4 数据处理
第三章 密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3.1 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变化
    3.2 种植效益比较
第四章 秸秆带状覆盖下密度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4.1 土壤含水量的动态变化
        4.1.1 全生育期 0~200 cm土壤含水量的差异
        4.1.2 各时期土壤含水量差异
        4.1.3 各土层土壤含水量差异
        4.1.4 各生育时期各土层含水量的动态差异
    4.2 冬麦田耗水变化
        4.2.1 各土层土壤耗水量的变化
        4.2.2 农艺指标与各土层土壤耗水量的相关分析
        4.2.3 冬小麦阶段消耗量的变化
        4.2.4 农艺指标与各阶段耗水量的相关分析
    4.3 植株水分状况
    4.4 旗叶相对含水量变化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1.1 秸秆带状覆盖下不同播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5.1.2 秸秆带状覆盖下不同播量对小麦耗水的影响
        5.1.3 秸秆带状覆盖下不同播量对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5.2 讨论
        5.2.1 秸秆带状覆盖下不同播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5.2.2 秸秆带状覆盖下不同播量对小麦耗水的影响
        5.2.3 秸秆带状覆盖下不同播量对小麦产量和种植效益的影响
        5.2.4 秸秆带状覆盖的特点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致谢

(8)旱作褐土覆盖耕作措施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及玉米生长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不同覆盖耕作研究进展
        1.2.1 地膜覆盖
        1.2.2 秸秆覆盖
    1.3 覆盖耕作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
        1.3.1 对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
        1.3.2 对土壤温度状况的影响
        1.3.3 对土壤肥力状况的影响
    1.4 覆盖耕作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条件
        2.1.1 试验站概况
        2.1.2 试验区气候条件
        2.1.3 试验土壤
        2.1.4 供试地膜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 数据分析方法
第三章 不同覆盖耕作措施的土壤水分动态特征
    3.1 试验区降水特征分析
        3.1.1 多年平均降水量及其年内年际分配特征
        3.1.2 降水相对变率与变异系数
    3.2 试验期间降水年型的划分
    3.3 覆盖耕作措施对春玉米地土壤水分迁移转化的影响
        3.3.1 对全生育期土壤表层含水率的影响
        3.3.2 对各阶段全生育期土壤表层含水率的影响
        3.3.3 对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
    3.4 不同降水年型覆盖耕作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
        3.4.1 正常降水年型覆盖耕作土壤水分状况
        3.4.2 干旱降水年型覆盖耕作土壤水分状况
        3.4.3 丰水年型覆盖耕作土壤水分状况
        3.4.4 不同降水年型土壤水分垂直分布分层
    3.5 不同覆盖耕作措施的节水机理
    3.6 小结
第四章 不同覆盖耕作措施的温度效应
    4.1 不同覆盖措施下土壤温度变化特征
        4.1.1 土壤温度日变化
        4.1.2 地温最大日变幅
    4.2 玉米生育前期不同土层地温变化
    4.3 玉米生育期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
    4.4 不同覆盖耕作措施下田间温度变化规律解析
    4.5 小结
第五章 不同覆盖耕作措施对土壤养分和酶的影响
    5.1 不同覆盖耕作措施对耕层(0~40cm)土壤养分的影响
        5.1.1 对耕层土壤全氮、全磷、全钾的影响
        5.1.2 对耕层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5.1.3 对耕层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5.2 不同覆盖耕作措施土壤速效养分和有机质的剖面分布
    5.3 不同覆盖耕作措施对土壤酶的影响
        5.3.1 脲酶
        5.3.2 过氧化氢酶
        5.3.3 磷酸酶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不同覆盖耕作措施对土壤剖面硝态氮时空变化的影响
    6.1 不同覆盖耕作措施对氮素吸收的影响
    6.2 不同覆盖耕作措施土壤硝态氮年际变化特征
    6.3 不同覆盖耕作措施土壤剖面硝态氮时空变化特征
        6.3.1 干旱年份不同覆盖耕作措施土壤剖面硝态氮时空变化特征
        6.3.2 丰水年份不同覆盖耕作措施土壤剖面硝态氮时空变化特征
    6.4 不同覆盖耕作措施土壤硝态氮在 0~300cm 剖面的累积
    6.5 讨论
    6.6 小结
第七章 不同覆盖耕作措施对春玉米生产力的影响
    7.1 对玉米生育进程的影响
    7.2 对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7.3 对玉米株高的影响
    7.4 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7.5 讨论
    7.6 小结
第八章 不同覆盖耕作措施对春玉米水肥利用的效率和效益的影响
    8.1 不同覆盖耕作措施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8.2 不同降水年型覆盖耕作措施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8.3 不同覆盖耕作措施对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8.4 不同覆盖耕作措施对春玉米氮、磷、钾吸收分配特征的影响
        8.4.1 不同生育时期氮素吸收特点
        8.4.2 不同生育时期磷素吸收特点
        8.4.3 不同生育时期钾素吸收特点
        8.4.4 不同生育时期氮磷钾的吸收比例
        8.4.5 植株地上部不同部位氮、磷、钾累积量
    8.5 效益分析
        8.5.1 经济效益
        8.5.2 节水效益
    8.6 讨论
    8.7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覆盖耕作对农田环境的影响
    9.2 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9.3 合理选择和应用不同覆盖耕作措施
    9.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完成的部分相关科研项目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获专利情况
博士学位论文独创性说明

(9)中国北方旱作区不同种植模式的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热资源高效利用研究
        1.2.2 适应气候变化农业措施研究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试验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气象信息
        2.1.2 土壤信息
    2.2 试验设计与方法
        2.2.1 试验设计
        2.2.2 供试品种与田间管理
        2.2.3 观测与测定项目
    2.3 数据分析方法
第三章 沟垄种植和不同地膜覆盖度下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地概况
        3.2.2 供试品种与田间管理
        3.2.3 试验设计
        3.2.4 测定与分析项目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产量
        3.3.2 穗数
        3.3.3 穗粒数
        3.3.4 百粒重
        3.3.5 秃尖比
        3.3.6 果穗长
        3.3.7 果穗粗
        3.3.8 收获指数
    3.4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沟垄种植和不同地膜覆盖度下玉米冠层光分布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地概况
        4.2.2 供试品种与田间管理
        4.2.3 试验设计
        4.2.4 测定与分析项目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叶面积指数
        4.3.2 冠层消光系数
        4.3.3 光能利用效率
    4.4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沟垄种植和不同地膜覆盖度下玉米干物质累积和分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地概况
        5.2.2 供试品种与田间管理
        5.2.3 试验设计
        5.2.4 测定与分析项目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地上部干物质动态累积变化
        5.3.2 叶片干物质分配
        5.3.3 茎秆干物质分配
        5.3.4 籽粒干物质分配
    5.4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沟垄种植和不同地膜覆盖度下玉米的生育期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地概况
        6.2.2 供试品种与田间管理
        6.2.3 试验设计
        6.2.4 测定与分析项目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发育进程
        6.3.2 大于10℃有效积温
        6.3.3 14:00时不同位置土壤10 cm地温变化情况
        6.3.4 出苗前土壤10 cm地温白天12小时动态变化
        6.3.5 全生育期土壤地温全天24小时动态变化
    6.4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沟垄种植和不同地膜覆盖度下玉米水分利用效率
    7.1 前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试验地概况
        7.2.2 供试品种与田间管理
        7.2.3 试验设计
        7.2.4 测定与分析项目
    7.3 结果与分析
        7.3.1 农田总耗水量
        7.3.2 日耗水量
        7.3.3 水分利用效率
        7.3.4 出苗前玉米根系0-30 cm土壤水分分布
    7.4 结论与讨论
第八章 不同间作模式下作物水氮资源利用效率
    8.1 前言
    8.2 材料与方法
        8.2.1 试验地概况
        8.2.2 供试品种与田间管理
        8.2.3 试验设计
        8.2.4 测定与分析项目
    8.3 结果与分析
        8.3.1 间作条件下作物产量分析
        8.3.2 间作条件下作物水分吸收和利用
        8.3.3 间作条件下作物氮素吸收和利用
    8.4 结论与讨论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研究的创新点
    9.3 论文不足与下一步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旱地小麦不同种植模式水热效应及对产量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我国小麦生产现状
    1.2 小麦种植模式研究进展
    1.3 少免耕耕作技术国内外研究及利用现状
    1.4 秸秆覆盖技术在我国研究及利用现状
        1.4.1 秸秆覆盖的保墒效应
        1.4.3 秸秆覆盖的产量效应
    1.5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我国研究和应用
        1.5.1 地膜小麦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情况
        1.5.2 地膜小麦在我国的研究现状
        1.5.3 地膜小麦的保墒效应
        1.5.4 地膜小麦的温度效应
        1.5.5 地膜小麦的增产效应
        1.5.6 地膜小麦的增产效果及经济效益
    1.6 小麦籽粒灌浆过程研究进展
    1.7 小麦叶及非叶器官对粒重的贡献研究进展
第二章 研究思路、方法及内容
    2.1 研究思路
    2.2 研究内容
    2.3 试验点基本情况
    2.4 试验设计
    2.5 测定项目及方法
        2.5.1 土壤含水量测定
        2.5.2 小麦植株含水量测定
        2.5.3 土壤温度测定
        2.5.4 籽粒灌浆过程测定
        2.5.5 叶及非叶器官对粒重的贡献研究方法
        2.5.6 小区产量测定及室内考种
        2.5.7 数据处理
第三章 不同种植模式蓄水保墒效应
    3.1 不同年份小麦生长期间及夏闲期降雨量
    3.2 不同种植模式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3.3 不同种植模式在小麦不同生育阶段土壤水分状况
    3.4 不同种植模式土壤水分垂直变化
    3.5 全膜覆土一茬和二茬栽培模式土壤水分垂直动态变化比较
    3.6 不同种植模式土壤贮水量动态变化
    3.7 夏闲期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3.7.1 不同种植模式土壤水分和土壤贮水量动态变化
        3.7.2 夏闲期不同种植模式土壤水分垂直动态变化
    本章结论与讨论
        1.不同种植模式蓄水保墒效应
        1.1 不同种植模式在小麦生长期间的蓄水保墒效应
        1.2 全膜覆土一茬和二茬小麦种植膜在夏闲期的蓄水保墒效应
        1.3 不同种植模式的水分利用效率
第四章 不同种植模式温度效应
    4.1 不同种植模式 0-25cm 土层土壤温度动态变化
    4.2 不同种植模式在不同生育期土壤温度日动态变化
        4.2.1 不同种植模式在苗期土壤温度日动态变化
        4.2.2 不同种植模式在越冬前土壤温度日动态变化
        4.2.3 不同种植模式在起身期土壤温度日动态变化
        4.2.4 不同种植模式在灌浆中期土壤温度日动态变化
        4.2.5 不同种植模式在灌浆后期土壤温度日动态变化
    4.3 不同种植模式在小麦生长后期土壤温度动态变化
        4.3.1 不同种植模式在小麦扬花至灌浆期土壤温度动态变化
        4.3.2 不同种植模式小麦灌浆至成熟期日不同时间段土壤温度动态变化
        4.3.3 不同种植模式不同土层小麦灌浆至成熟期土壤温度动态变化
    本章结论与讨论
        1. 不同种植模式温度效应
        2. 不同种植模式不同土层土壤温度日动态变化
第五章 不同种植模式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5.1 不同种植模式小麦群体动态变化
    5.2 不同种植模式株高变化动态
    5.3 不同种植模式植株含水量动态变化
    5.4 不同种植模式不同器官含水量动态变化
    5.5 不同种植模式籽粒灌浆过程
    5.6 不同种植模式叶及非叶器官对粒重的贡献
        5.6.1 不同种植模式不同叶位叶片对粒重的贡献
        5.6.2 不同种植模式叶及非叶器官对粒重的贡献
    5.7 不同种植模式对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5.7.1 2008-2009 年不同种植模式产量及产量性状
        5.7.2 2009-2010 年不同种植模式产量及产量性状
        5.7.3 2010-2011 年不同种植模式产量及产量性状
        5.7.4 2011-2012 年不同种植模式产量及产量性状
        5.7.5 2012-2013 年不同种植模式产量及产量性状
    本章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四、川中丘陵旱区小麦覆盖栽培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抗倒伏特性及产量的影响[D]. 魏丽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覆膜对小麦-玉米轮作系统土壤水热、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D]. 陈紫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覆膜方式对冀西北寒旱区饲用玉米生长性状及农田水温变化的影响[D]. 周余桉.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4]黄土高原旱作春玉米根-冠协同关系及其调控[D]. 张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5]水氮及群体调控对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与机制[D]. 胡昌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6]秸秆还田对川中丘陵玉麦轮作体系地力特征和氮去向的影响[D]. 马胜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7]秸秆带状覆盖不同种植方式和播量对旱地冬小麦土壤水分的影响[D]. 宋亚丽. 甘肃农业大学, 2016(08)
  • [8]旱作褐土覆盖耕作措施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及玉米生长的响应[D]. 解文艳. 太原理工大学, 2015(09)
  • [9]中国北方旱作区不同种植模式的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研究[D]. 董宛麟.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9)
  • [10]旱地小麦不同种植模式水热效应及对产量形成的影响[D]. 鲁清林. 甘肃农业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川中丘陵干旱区小麦覆盖栽培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