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转股的社会成本分析

债转股的社会成本分析

一、关于债转股的社会成本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月馨[1](2021)在《可转债融资决策的动因及融资效果分析 ——以济川药业可转债融资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资金是企业经营发展的持续推动力,足额稳定的资金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企业会根据其所处的外部环境以及自身发展现状选择融资方式,恰当的融资方式会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促进经营发展。融资方式可分为债务融资和权益性融资。权益性融资的特点是能够为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企业没有还本付息的压力,财务风险较低,但是权益性融资会稀释原有股东的股权,导致控制权转移的风险增加,不利于企业的公司治理。若企业进行债务性融资,虽然对股权结构不会造成影响,但是会增加企业还本付息的压力,若无充足的资金流支持,将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可转债具有债权、股权和期权三种特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权益性融资和债务性融资的不足,可转债发行方可以通过对条款的灵活设置以及较低的票面利率达到融资的目的。相比国外可转债市场,我国起步晚,发展时间短,但是随着我国可转债的市场和相关制度都逐渐的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可转债作为融资方式。特别是2017年再融资新规的发布,增加了对配股、增发以及非公开发行股票融资的限制,引发了可转债市场的快速发展,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都增速较快。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再融资新规发布后医药制造业发行的第一支可转债——济川转债为研究对象,分析济川药业采取可转债融资的动因和融资效果。本文首先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再从融资方式的影响因素、可转债融资决策的动因和可转债融资效果三个方面,搜集并整理相关国内外文献,并对其进行理论分析。接着介绍了济川药业的基本情况以及济川转债的发行情况。随后分析济川转债融资动因。最后从融资成本、财务变化情况、可转债发行公告的市场效应以及对股东权益的影响四个方面分析可转债的融资效果。研究发现,济川转债的发行改善了企业的资本结构,提升了短期偿债能力,以较低的融资成本获取了资金,但是短期的市场反应为负,有损股东财富,短期内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不明显。由此本文得出关于上市公司融资选择的启示,认为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谨慎选择融资方式,在确定采用可转债进行融资时,要选择适当的发行时机,合理设计可转债条款,提高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并且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可转债市场的监管,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保证可转债的质量。

周婷婷[2](2021)在《国有企业市场化债转股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 ——基于代理成本的中介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我国经济形势变得严峻,许多国有企业濒临倒闭,因此我国政府主导了政策性债转股,以此有效降低国企的杠杆率和银行的不良资产率。进入21世纪,经济危机又死灰复燃,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扩展到全球,我国经济形势再次凶多吉少。很多企业的负债率与日俱增,财务负担不断加重,导致经营不善而陷入财务危机。事实上,我国经济增长发生重大变化,市场分配资源要比政府更有效率,为此政府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也为了解决国有企业高杠杆的问题,我国再次开始了债转股——市场化债转股。市场化债转股的落实,不仅有利于企业降低杠杆率,而且也有利于银行降低不良贷款率。总之,通过企业市场化债转股后,不仅能减轻财务负担,优化资产结构,而且对实现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从长远来说,市场化债转股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探索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途径。如今,学者们关于债转股对代理成本、各利益群体和公司绩效等方面有一定研究,而对于公司治理效率的内涵和测量指标等方面也有一定成果,而且测量指标都各有角度、比较全面,目前仍有多数学者选择公司绩效作为治理效率的替代指标;最后,关于代理成本和公司治理效率的关系,基本都认为两者呈负相关关系。现有文献鲜少研究市场化债转股、代理成本和公司治理效率之间的关系,多数围绕债转股和公司绩效、代理成本和公司绩效的研究较多,而且基本是关于单一案例的研究,很少有市场化债转股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实证研究。本文基于市场化债转股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了A股上市国有企业的政策影响,实证研究了在国有企业市场化债转股与公司治理效率的关系中,代理成本起到的中介作用,旨在为推进市场化债转股和提高国有企业治理效率提供建议。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资本结构理论和控制权理论提出假设来分析国有企业市场化债转股对代理成本、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并通过双重差分模型,选取实验组样本是实施市场化债转股的79家国有企业,对照组样本是未实施的160家国有企业,分析了这些公司2012年至2018年的财务数据,分步回归得到如下结论:(1)实施了市场化债转股的企业比起未实施债转股的企业,公司治理效率明显提高。(2)实施了市场化债转股的企业比起未实施债转股的企业,代理成本明显降低。(3)代理成本具有中介效应,即市场化债转股通过降低代理成本而间接正向影响公司治理效率。根据结论,从政府、企业两个角度,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助力市场化债转股成功落地,提高国有企业治理效率,推动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张立丰[3](2021)在《商业银行可转债融资后的绩效研究 ——以民生银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形式的下行以及经济周期的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整体上进入下行通道,而为了保障经济的平稳运行,防范可能出现的经济风险,央行也一直保持着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市场整体的流动性水平的较为充裕,社会融资规模也一直保持着平稳增长。而在这样的经济大环境下,商业银行的再融资行为也更加频繁。而随着2017年再融资新规出台,股权融资的规定变得更加严格。商业银行对于再融资工具的选择,也由过去的偏好股权融资逐渐转变为更加偏好使用混合型融资工具,而可转债这一混合型融资工具也逐渐被商业银行所关注。本文主要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可转债融资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认为银行发行可转债可以通过降低股东与管理层的代理成本从而提升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并且由于可转债的约束管理层会更注重银行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的平衡发展。在理论分析完传导机制后本文选取了2013年民生银行发行可转债融资这一案例来实证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在介绍了民生转债的发行过程和融资动因后,本文运用事件分析法分析了民生银行发行可转债这一事件在短期内对于市场绩效的影响,接着参考其他学者对代理成本的衡量方法,分析了民生银行在可转债存续期间内的代理成本变化,然后本文通过DEA-Malmquist模型分析了融资后的经营效率的变化,最后通过熵权法从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三个维度研究了民生银行的综合绩效变化。研究发现,在使用可转债融资后民生银行的短期市场绩效上升,并且在可转债存续期内的代理成本出现明显下降,而代理成本下降之后民生银行的经营效率出现上升并且整体的综合绩效也出现上升。

闫靖琦[4](2020)在《新一轮债转股对南钢股份的财务影响研究》文中提出近些年来,我国经济进入了速度放缓,结构调整阶段,经济刺激等政策也步入消化阶段,部分企业受此影响出现杠杆率偏高、债务规模庞大等问题,进而导致银行不良贷款渐渐增多,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让人担忧。为此,债转股新政策应时而生,2016年10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吹响我国企业新一轮债转股号角。与上世纪90年代首次债转股相比,本轮债转股主要以市场化和法制化为基本原则,以帮助企业降低杠杆率,减轻债务负担,提升企业价值为目标,切实落实国务院政策,帮助企业渡过暂时性的困境。从国务院宣布新的债转股政策至2018年末,本轮债转股实际到位资金5050亿,到位率不够27%,民营企业的到位资金规模尚未突破400亿,到位比例远低于国有企业,可见债转股的深入推进并不顺利。南钢股份积极响应债转股新政策,是我国首个落地实施债转股的民营企业,较为典型。本文以南钢股份债转股事项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和案例分析,期望为其他民营企业债转股提供有益的案例参考。本文共五章,第一、二章首先解释了债转股的含义及相关理论,并对新旧两轮债转股做出比较;第三章从南钢股份公司背景以及自身需求着手论述了公司进行债转股的动因。第四章案例部分,围绕债转股方案的财务影响问题展开探讨,从短期到长期,多层面分析债转股对南钢股份的财务影响,对债转股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分析发现南钢股份顺利摆脱财务困境,企业自身价值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既解决了南钢股份的“燃眉之急”又给债权人吃了颗“定心丸”。第五章对南钢股份实施债转股的实施效果做出总结,得出债转股对企业大有裨益的结论。结论表明:(1)债转股有助于优化企业治理结构,促进股权结构多元化。(2)可以透过公司债转股同期的股价波动反思企业深层次的问题。(3)债转股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4)债转股有利于改善企业财务状况,降低杠杆,提升企业价值。最后对企业今后进行债转股提出建议。

张笑山[5](2020)在《煤炭行业债转股的财务影响研究 ——以LZ煤炭公司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而最直接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就是负债经营,但是负债经营会带来杠杆率过高的问题,这不但扩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还会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泥潭,为了解决企业负债过高的问题,国家制定了债转股的措施,运用市场化的方式,逐步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本文以LZ公司实施债转股为案例,对债转股是否能够真正做到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改善企业治理结构和提升企业价值进行了研究。本文在总结现有债转股理论的基础上,以MM理论、权衡理论和代理理论以及自由现金流量模型为理论基础阐述了债转股的相关理论,从LZ公司的经营情况和煤炭行业的行业分析,阐述了LZ公司实施债转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了LZ公司债转股的实施方案,并选取LZ公司2015年-2019年6月的财务数据,从企业的财务指标分析LZ公司债转股前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以及财务风险,并且研究债转股后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同时,以自由现金流量模型计算对比债转股前后LZ公司的企业价值,同时模拟不进行债转股企业的价值计算,最后计算EVA指标研究LZ公司实施债转股对其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债转股能够明显地降低企业负债率,提升企业的偿债能力。(2)债转股能优化企业的治理结构,限制企业盲目投资行为。(3)债转股能提升企业的价值,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基于以上对债转股的研究结论,对正在实施或者拟实施债转股的企业有一定的启示:(1)选择合适的战略、筹资方式,维持资金链。(2)监督资金流的路径,规范资金使用。(3)关注债转股后的情况,完善退出机制.

王文琪[6](2020)在《市场化债转股实施效果研究 ——以中国中铁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2008年经济危机的爆发,我国的外贸环境发生巨大变化,遇到了外需萎缩,内需不足的双重考验。为了应对这一经济危机,我国出台了大量的刺激经济政策。这一举措弊端在近年来开始逐渐涌现,我国企业杠杆率不断攀升,银行不良贷款逐年增加,企业负债过于沉重的情况。到了2016年我国许多企业已经出现了“高负债”的情况。为了应对这一弊病,政府出台了很多措施,提出了关于去杠杆的工作任务。在此背景下,新一轮的市场化债转股作为去杠杆的重要手段之一,由此展开。目前来看,我国虽在之前进行过一次债转股,但两次债转股的运作方式、条件、目的都不相同,因此对本次新一轮的市场化债转股我国还在摸索阶段。此外,根据wind数据统计,我们发现新一轮市场化债转股出现了签约量大、落地难的问题。2019年初我国债转股签约资金达到了1.8万多亿元,资金到位率仅为25%。所以,我们需要在原来债转股的基础上,对本次市场化债转股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一条适合本次实施背景的市场化债转股之路。根据我国相关政策规定,《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实施中有关具体政策问题的通知》指出允许进行市场化债转股,允许采用综合性方法手段,进行股权和债权结合的方法分阶段的实施市场化债转股。该方案是可行的。本文以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为案例研究对象,在大量文献阅读的基础上,运用了案例研究的分析方法,对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的一系列过程、动因及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了一系列结论。通过本次市场化债转股,中国中铁明显降低了负债的规模和资产负债率,提高了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成功的优化了企业的股权结构,完善了公司治理能力,提高了经营效率。社会效应反映良好,股价出现上升波动,提高了企业价值,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为后续运用此类方式进行市场化债转股企业,给以启示和借鉴。对新一轮债转股的研究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和理论价值。

王欢欢[7](2020)在《长航油运破产重整的方案及效果研究》文中指出目前,我国存在大量上市公司因受到经济下行和产能过剩问题的影响,陷入财务危机甚至退市。为此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那些陷入危机但仍有营运价值的公司实施市场化的破产重整,避免其退市。上交所也在2018年底公布实施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实施办法》,规范确实不具有存在价值的公司的退市。在这种背景下,研究仍有营运价值的退市公司如何经过重整重新上市很有价值,可促进重新上市制度与退市制度的相互配合,促使企业重获新生并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以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南京油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航油运”)为分析对象,发现公司退市主要是因为受到行业形势严峻和管理层决策失误的影响,之后公司实施破产重整最终重新上市。案例分析部分分析了公司重整的合理性、重整方案和重整效果,重点在于对重整方案及其效果的分析。在分析重整方案时,从战略和运营重整、治理重整、资产重整和财务重整角度归纳方案中的市场化举措;在评价重整效果时,则着眼于对重整成本、重整绩效、对相关者的影响以及重新上市相关方面展开分析。通过研究发现长航油运通过发展多元化相关业务、参考专业资产评估机构评估价处置资产以及市场化债转股等方式使得破产重整取得了显着效果,在妥善平衡相关者利益的基础上公司业绩得到显着改善并实现重新上市,政府在其中也发挥了一定作用。最后得出的启示如下:困境企业要合理采用破产重整,包括注重重整方案的设计、利用债转股迅速偿债等;政策制定部门要完善摘牌退市和重新上市的有关财务指标,建立指标之间的联系,突出公司业绩的改善,并促进退市制度和重新上市制度的衔接。

刘芸[8](2020)在《混改对国企破产重整效率影响研究 ——以重庆钢铁为例》文中指出在国家大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钢铁行业是实施混改的重点行业之一。中央推动混改以来,在企业破产重整中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提升重整效率的重要手段。作为国有企业的重庆钢铁,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债转股、员工持股等混改手段,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并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成功实施破产重整,并被评为全国法院十大破产典型案例。因此本文选择重庆钢铁破产重整分析其实施混改对重整效率的影响,以期能为其他重整企业提供宝贵经验。本文基于现有理论基础,分析在钢铁行业普遍存在产能过剩,且行业原材料价格上升,产品需求下降的压力下,加上自身经营不善,重庆钢铁陷入经营、融资、技术困境,导致重庆钢铁连续亏损,资不抵债。因此本次重庆钢铁破产重整旨在解决巨额债务,资金周转问题,持续经营问题。分析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改善企业资本结构,降低重整时的融资资本成本,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从而提升重整效率;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和员工智力资本,改善企业控制权配置,构建企业激励机制来提升重钢的公司治理效率,另外,战略投资者为重钢制定了企业战略计划,确定企业发展方向,改善企业重整后的经营效率。最后,从市场反应、重整成本、重整经济后果、利益相关者权益保障几个角度综合评价此次破产重整的整体效率,说明重庆钢铁本次重整高效且高质。研究得出,重庆钢铁在重整中成功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解决自身财务困境,改善公司治理,才得以成功的完成本次破产重整。最后,针对本次破产重整中的几点不足提出建议:应当保证市场化剥离不良资产,完善债权人退出机制。本文首次对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的全过程进行详细的效率研究,并分析混合所有制改革对破产重整效率的影响,丰富了有关重整手段选择对重整效率影响的研究,以期为钢铁行业面临相同困境的企业提供经验。

刘维娜[9](2020)在《公用事业类企业可转换债券融资效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用事业不但与我国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公用事业类企业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入量巨大、项目周期长等,所以项目资金的来源和融资的效率是公用事业类企业融资和发展所面临的重点。而可转换债券作为具有双重属性的一种融资方式,在我国存在着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自2017年起,我国可转换债券的发行数量和规模剧增,并且于2018年,公用事业发行可转换债券融资的企业数量也在加剧。因此对公用事业类企业进行可转换债券融资效率的分析极有必要,这将直接影响公用事业类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基于发行可转债的公用事业类企业的数据以及可转换债券发行和融资效率的相关文献,剖析公用事业类企业进行可转换债券融资的现状、分析可转换债券融资效率的高低及可能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采用统计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等阐述公用事业类企业的概况,从可转换债券的发行情况和发行条款的设置两方面分析我国公用事业类企业可转换债券融资的现状,之后用实证研究法与对比分析法等从可转换债券的融资成本、资金配置效率和融资风险三方面考察其可转换债券的融资效率的高低并分析可能存在的原因,再尝试用熵值法对融资效率作进一步地综合研究来辅助说明融资效率的高低。结果表明:多数公用事业类企业的可转换债券的融资成本高于其它融资方式的资本成本;可转换债券的资金配置效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它高于行业内未发行可转换债券的企业对照组,表明公用事业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样本组为绩优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后企业的融资风险有所增加,综合来看,公用事业类企业的可转换债券的融资效率并不高。前文得出以上结论后,后文主要采用案例对比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等相结合的方式,选取公用事业类下同属电力行业且于2011年发行的国投转债和国电转债进行案例对比研究。首先以可转换债券的融资环境、融资动因和发行定价为融资背景,分别从融资风险、融资成本和包含短期市场绩效和长期经营绩效的企业绩效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在对比的过程中探讨两只可转换债券融资效率存在差异的可能原因,从而对可转换债券的融资效率有更清晰的了解。最后,针对上述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关于公用事业类企业提高融资效率的建议: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选择融资工具、可转换债券条款设计应注意差异化、发行人应正确选择发行时机、构建融资风险预警与应急机制以及监管部门加强事后的监督。

李珊珊[10](2020)在《重庆钢铁市场化债转股实施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时期。但由于结构性、体制性和周期性因素,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仍存在供需不平衡、债务负担过重和杠杆率高等问题。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债转股作为一种维系金融市场稳定的手段就应运而生。2016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新一轮债转股正式拉开帷幕。相较于上一轮债转股,本轮债转股强调法制化、市场化原则,转股对象不仅包括国企和央企,民企也进入到债转股范围中。之后相关部门不断完善顶层设计以推动债转股的实施,但市场化债转股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制度设计和市场条件两方面的制约,存在签约多,落地少、标的选择难、定价难、参与公司治理难等问题。基于这一现状,本文选取重庆钢铁债转股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债转股的应用影响,期望可以为国有企业实施债转股提供路径借鉴。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对新一轮债转股的实施进行详细的梳理,总结其定义并分析其实施背景和模式。案例分析部分,着重分析重庆钢铁陷入债务危机的原因,分析债转股方案形成的驱动因素,并通过梳理债转股方案对本次债转股路径进行具体分析,最后,重点从资本市场反应、公司治理、管理能力和财务绩效综合分析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效果。通过分析重庆钢铁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效果,发现其潜在问题。在此基础上得出了研究结论及相关建议。作为首家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债转股重整,同时是目前涉及债务规模最大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债转股案例,重庆钢铁的债转股案例具有深远意义,为今后优化实施模式、改革制度缺陷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关于债转股的社会成本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债转股的社会成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可转债融资决策的动因及融资效果分析 ——以济川药业可转债融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融资方式的影响因素研究
        1.2.2 可转债融资决策的动因研究
        1.2.3 可转债的融资效果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企业融资方式及影响因素
        2.1.1 企业融资方式
        2.1.2 企业融资方式的影响因素
    2.2 可转换债券定义与特征
    2.3 可转债与其他融资方式的比较
        2.3.1 可转债与股权融资的比较
        2.3.2 可转债与普通债券的比较
        2.3.3 可转债与银行贷款的比较
    2.4 理论基础
        2.4.1 优序融资理论
        2.4.2 权衡理论
        2.4.3 代理成本理论
3 济川药业发行可转债案例描述
    3.1 济川药业基本情况
        3.1.1 医药制造业行业背景
        3.1.2 济川药业简介
        3.1.3 济川药业可转债发行前的财务状况
    3.2 济川转债发行概况
        3.2.1 济川转债基本信息
        3.2.2 济川转债相关条款
        3.2.3 济川转债发行过程
        3.2.4 济川转债发行方式及结果
        3.2.5 济川转债融资项目介绍
        3.2.6 济川转债转股情况
4 济川转债融资动因分析
    4.1 扩大产能需要外部融资
    4.2 控制总股本增长速度,减缓稀释每股收益指标
    4.3 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
    4.4 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4.5 降低逆向选择成本
5 济川转债发行的融资效果分析
    5.1 济川转债融资成本分析
    5.2 济川药业财务分析
        5.2.1 资本结构改善,短期偿债能力增强
        5.2.2 盈利能力改善不明显
        5.2.3 营运能力略有下降
        5.2.4 成长能力未得到提升
        5.2.5 财务风险增速变缓
        5.2.6 基于熵值法的综合财务绩效分析
    5.3 对股东权益的影响分析
        5.3.1 每股收益先升后降
        5.3.2 控制权稀释不明显
    5.4 济川转债发行的市场反应分析
        5.4.1 定义事件日、窗口期和事件估计期
        5.4.2 计算预期收益率
        5.4.3 计算超额收益率和累计超额收益率
6 研究结论及启示
    6.1 研究结论
        6.1.1 济川转债的发行具有负的公告效应
        6.1.2 济川转债融资成本较低
        6.1.3 资本结构和短期偿债能力得到改善
        6.1.4 可转债的发行对绩效的正向影响不明显
    6.2 启示
        6.2.1 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
        6.2.2 选择合适的发行时机
        6.2.3 合理设计发行条款
        6.2.4 提高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
        6.2.5 对可转债市场加强监管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参考文献
致谢

(2)国有企业市场化债转股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 ——基于代理成本的中介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债转股的影响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1.3 文献述评
    2.2 公司治理效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2.3 文献述评
    2.3 代理成本和公司治理效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国外研究现状
        2.3.2 国内研究现状
        2.3.3 文献述评
    2.4 小结
第3章 政策背景与理论分析
    3.1 政策背景
    3.2 理论基础
        3.2.1 委托代理理论
        3.2.2 资本结构理论
        3.2.3 控制权理论
第4章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4.1 假设提出
        4.1.1 市场化债转股和公司治理效率
        4.1.2 市场化债转股、代理成本和公司治理效率
    4.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3 变量设计
        4.3.1 解释变量的选取
        4.3.2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
        4.3.3 控制变量的选取
        4.3.4 中介变量的选取
    4.4 模型设计
第5章 实证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
    5.2 相关性分析
    5.3 回归分析
        5.3.1 市场化债转股与公司治理效率的回归分析
        5.3.2 市场化债转股与代理成本的回归分析
        5.3.3 市场化债转股、代理成本与公司治理效率的回归分析
    5.4 稳健性检验
        5.4.1 替换变量检验
        5.4.2 安慰剂检验
        5.4.3 PSM-DID检验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政府层面
        6.2.2 企业层面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3)商业银行可转债融资后的绩效研究 ——以民生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回顾
    2.1 可转债的定价
    2.2 公司发行可转债融资的动因及效果
        2.2.1 公司发行可转债融资的动因
        2.2.2 可转债融资对绩效的影响
    2.3 商业银行如何选择融资工具
    2.4 文献评述
    2.5 理论回顾
        2.5.1 资本结构理论
        2.5.2 委托代理理论
第三章 可转债融资对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
    3.1 可转债融资降低代理成本从而提升整体经营绩效
    3.2 可转债融资减少银行的利息支出
    3.3 可转债融资提升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
第四章 民生银行发行可转债案例介绍
    4.1 民生银行简介
    4.2 民生银行可转债的发行过程
        4.2.1 民生转债的具体发行方案
        4.2.2 民生银行可转债融资过程
    4.3 民生银行可转债融资动因分析
        4.3.1 降低代理成本以提升经营绩效
        4.3.2 补充资金以扩大银行的经营规模
        4.3.3 降低融资成本并延缓对收益的稀释
        4.3.4 提升资本充足率以提升抗风险能力
第五章 民生银行可转债融资后的绩效分析
    5.1 短期市场绩效分析
        5.1.1 确定事件日、估计期和窗口期
        5.1.2 估计收益率模型
        5.1.3 计算超额收益和累计超额收益并检验
    5.2 民生转债融资成本分析
        5.2.1 民生转债转股情况
        5.2.2 民生转债融资成本
    5.3 民生银行融资后的代理成本分析
    5.4 民生银行融资后的经营效率分析
        5.4.1 DEA模型介绍
        5.4.2 Malmquist指数模型介绍
        5.4.3 实证分析
    5.5 民生银行融资后的综合绩效分析
        5.5.1 熵权法简介
        5.5.2 综合绩效评价体系
        5.5.3 计算综合绩效得分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结论
    6.2 启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4)新一轮债转股对南钢股份的财务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及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
第二章 债转股的理论概念
    2.1 债转股的含义
    2.2 相关理论
        2.2.1 MM理论
        2.2.2 权衡理论
        2.2.3 代理理论
    2.3 两轮债转股的介绍
        2.3.1 两次债转股的比较
        2.3.2 新一轮债转股的目的
        2.3.3 新一轮债转股的主要模式
第三章 南钢股份公司债转股的背景与方案
    3.1 公司简介
    3.2 公司的基本情况
        3.2.1 经营情况
        3.2.2 债务情况
    3.3 南钢股份债转股市场环境和政策背景
        3.3.1 市场环境
        3.3.2 政策背景
    3.4 南钢股份债转股的动因
        3.4.1 企业自身的需求
        3.4.2 高债务的不良后果
        3.4.3 满足债转股的条件
    3.5 南钢股份的债转股方案
第四章 南钢股份债转股的财务影响分析
    4.1 债转股前后公司股价变动分析
    4.2 债转股前后融资成本分析
    4.3 债转股前后的短期财务影响分析
        4.3.1 偿债能力分析
        4.3.2 营运能力分析
        4.3.3 盈利能力分析
        4.3.4 成长能力分析
    4.4 南钢股份的长期财务分析——企业价值评估
        4.4.1 企业价值评估的主要方法
        4.4.2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
        4.4.3 经济增加值法在南钢股份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4.4.4 南钢股份企业价值的预测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展望
    5.3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5)煤炭行业债转股的财务影响研究 ——以LZ煤炭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5 创新之处
2.债转股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及界定
        2.1.1 债转股的定义
        2.1.2 债转股的模式
    2.2 理论基础
        2.2.1 资本结构理论
        2.2.2 代理成本理论
        2.2.3 自由现金流量模型
3 LZ公司实施债转股案例分析
    3.1 LZ公司基本情况概述
    3.2 行业分析
    3.3 LZ公司债转股方案概述
    3.4 债转股对LZ公司财务比率影影响分析
        3.4.1 偿债能力影响分析
        3.4.2 营运能力影响分析
        3.4.3 盈利能力影响分析
        3.4.4 财务杠杆下财务风险影响分析
        3.4.5 阿特曼模型下企业破产风险分析
    3.5 债转股对LZ公司治理和经营的影响
        3.5.1 债转股对LZ公司股权结构的影响
        3.5.2 遏制不科学的投资行为
        3.5.3 对经营效率的影响
    3.6 债转股对LZ公司企业价值影响分析
    3.7 债转股对LZ公司EVA指标的影响分析
    3.8 LZ公司实施债转股的效果总结
    3.9 LZ公司实施债转股后存在的问题分析
        3.9.1 营运能力薄弱,营业成本高,EVA低
        3.9.2 财务风险依旧很高
        3.9.3 管理费用过高
        3.9.4 新冠疫情的冲击
4 LZ公司实施债转股的建议
    4.1 对LZ公司的建议
    4.2 对煤炭行业的启示
5 研究结论与不足
    5.1 案例总结
    5.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市场化债转股实施效果研究 ——以中国中铁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和不足
第2章 债转股理论基础
    2.1 债转股的定义及特征
        2.1.1 债转股的定义
        2.1.2 债转股的特征
    2.2 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期权理论
        2.2.3 MM理论
        2.2.4 权衡理论
第3章 我国建筑行业资本结构及债转股实施现状分析
    3.1 建筑行业资本结构现状分析
        3.1.1 负债持续增长
        3.1.2 资产负债率高
        3.1.3 长期资本以权益资本为主
    3.2 目前市场化债转股实施现状
第4章 中国中铁债转股案例概况
    4.1 中国中铁简介
        4.1.1 中国中铁基本情况
        4.1.2 产品业务构成
    4.2 中国中铁债转股原因分析
        4.2.1 市场经济下行
        4.2.2 国家政策支持
        4.2.3 建筑行业市场发展情况
        4.2.4 自身降低财务杠杆的需求
    4.3 中国中铁债转股的模式及过程
        4.3.1 中国中铁债转股的模式(两步走)
        4.3.2 中国中铁债转股定价策略分析
        4.3.3 股权退出途径分析
    4.4 中国中铁债转股swot分析
第5章 中国中铁债转股的效果评价及问题分析
    5.1 中国中铁转股对财务状况效果评价
        5.1.1 偿债能力分析
        5.1.2 营运能力分析
        5.1.3 盈利能力分析
        5.1.4 成长能力分析
    5.2 股权结构评价
    5.3 债转股对经营管理方面影响
    5.4 市场反应评价
        5.4.1 股价分析
        5.4.2 超额收益率分析
    5.5 存在的问题分析
        5.5.1 企业经营难以预判,可能会增加投资机构持股风险
        5.5.2 股权结构仍存在一家独大的问题。
        5.5.3 法律相对不完善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6.1 案例总结
    6.2 实践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7)长航油运破产重整的方案及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选择破产重整原因的研究
        1.2.2 关于对重整方案设计的研究
        1.2.3 关于破产重整绩效的研究
        1.2.4 关于实施重整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的研究
        1.2.5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方法
2 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破产重整
        2.1.2 破产清算
        2.1.3 破产和解
        2.1.4 重新上市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营运价值理论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3 委托代理理论
3 案例背景与介绍
    3.1 航运业发展状况
    3.2 长航油运公司简介
    3.3 长航油运案例介绍
        3.3.1 公司陷入严重的财务困境,不得不摘牌退市
        3.3.2 法院收到申请,对长航油运实施破产重整
        3.3.3 公司改善经营状况,再次在上交所上市
    3.4 长航油运重整计划
        3.4.1 出资人权益调整方案
        3.4.2 债权调整方案
        3.4.3 经营调整方案
4 长航油运破产重整过程案例分析
    4.1 长航油运破产重整的合理性分析
        4.1.1 长航油运仍具有营运价值
        4.1.2 普通债权能够得到彻底清偿
        4.1.3 长航油运的状况符合实施债转股条件
    4.2 长航油运破产重整方案的实施
        4.2.1 进行战略和运营重整,提高核心竞争力
        4.2.2 实施公司治理重整,为重新上市做准备
        4.2.3 采用资产重整,筹得部分偿债资金
        4.2.4 通过财务重整,采取债转股偿还剩余债务
    4.3 长航油运破产重整效果分析
        4.3.1 重整成本分析
        4.3.2 重整绩效分析
        4.3.3 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分析
        4.3.4 对重新上市的分析
    4.4 长航油运重整的经验
        4.4.1 采用市场化重整方案
        4.4.2 竞争选任重整管理人
        4.4.3 采用债转股大举偿债
5 结论与启示
    5.1 结论
    5.2 启示
        5.2.1 困境企业要合理采用破产重整
        5.2.2 政策制定部门要完善摘牌退市和重新上市的财务指标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5.3.1 研究不足
        5.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混改对国企破产重整效率影响研究 ——以重庆钢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权衡理论
        2.1.2 委托代理理论
        2.1.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混改对公司治理和绩效的影响
        2.2.2 公司股权结构等治理因素对绩效的影响
        2.2.3 破产重整中的治理手段选择
        2.2.4 破产重整利益相关者权益保护
        2.2.5 文献评述
3 案例介绍
    3.1 钢铁行业情况介绍
        3.1.1 原材料价格上升
        3.1.2 国内市场社会库存量高涨
        3.1.3 国内外需求减弱
    3.2 重庆钢铁简介
        3.2.1 经营困境
        3.2.2 融资困境
        3.2.3 技术困境
    3.3 重庆钢铁破产重整难点
        3.3.1 资金周转困难
        3.3.2 巨额债务危机
        3.3.3 持续经营能力不足
4 案例分析
    4.1 混改对财务风险影响研究
        4.1.1 降低融资资本成本
        4.1.2 债转股改善资本结构
    4.2 混改对公司治理机制影响研究
        4.2.1 改善控制权配置
        4.2.2 构建激励机制
        4.2.3 制定企业战略
    4.3 破产重整的效率评价
        4.3.1 市场反应分析
        4.3.2 破产成本分析
        4.3.3 重整绩效分析
        4.3.4 利益相关者影响分析
        4.3.5 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2.1 保证资产重整市场化
        5.2.2 完善债权人退出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9)公用事业类企业可转换债券融资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可转债融资动因研究
        1.2.2 可转债条款研究
        1.2.3 融资效率研究
        1.2.4 可转债融资成本研究
        1.2.5 可转债融资与经营业绩的研究
        1.2.6 可转债融资风险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及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本文的不足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可转换债券的界定
        2.1.2 可转债融资效率的有关界定
    2.2 可转债融资效率相关的理论概述
        2.2.1 可转债融资与绩效有关的理论概述
        2.2.2 可转债融资风险理论概述
第三章 公用事业类企业可转债融资现状研究
    3.1 公用事业类企业的概况
        3.1.1 公用事业类企业的范围
        3.1.2 公用事业类企业的特征
    3.2 可转债融资现状概况
        3.2.1 公用事业类企业发行可转债情况
        3.2.2 基于可转债条款的融资现状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公用事业类可转债融资效率研究
    4.1 融资成本
        4.1.1 融资成本的构成
        4.1.2 融资成本计量研究方法
        4.1.3 融资成本计量分析
    4.2 资金配置效率研究
        4.2.1 资金配置效率的研究方法
        4.2.2 资金配置效率的实证分析
        4.2.3 实证结果分析
    4.3 融资风险研究
        4.3.1 融资风险评估方法
        4.3.2 实证研究过程
        4.3.3 实证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公用事业类可转债融资效率的综合研究
    5.1 指标体系的构建
        5.1.1 指标选取原则
        5.1.2 融资效率指标的确定
    5.2 实证研究方法
    5.3 实证研究过程
        5.3.1 样本数据和数据来源
        5.3.2 实证分析
    5.4 实证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公用事业类可转债融资案例研究
    6.1 案例介绍
        6.1.1 公司概况
        6.1.2 可转债融资的发行历程
    6.2 可转债融资的背景研究
        6.2.1 融资环境分析
        6.2.2 融资动因分析
        6.2.3 可转债发行定价分析
    6.3 可转债融资效率研究
        6.3.1 融资风险分析
        6.3.2 融资成本分析
        6.3.3 企业绩效分析
        6.3.4 融资效率总结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7.2.1 结合自身情况选择融资工具
        7.2.2 条款设计应注意差异性
        7.2.3 正确选择发行时机
        7.2.4 构建融资风险预警及应急机制
        7.2.5 监管部门加强事后的监督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重庆钢铁市场化债转股实施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论文结构框架图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论文结构框架图
        1.2.3 研究方法
    1.3 本文的创新点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债转股的国外研究
        2.1.2 债转股的国内研究
    2.2 债转股的理论基础
        2.2.1 激励理论
        2.2.2 控制权理论
        2.2.3 委托代理理论
3 相关概念和制度背景
    3.1 债转股定义
    3.2 国内两轮债转股比较
    3.3 本轮债转股实施现状
        3.3.1 债转股的背景
        3.3.2 债转股模式
4 重庆钢铁市场化债转股案例概况
    4.1 重庆钢铁基本情况
        4.1.1 重庆钢铁公司简介
        4.1.2 公司经营情况
        4.1.3 案例典型性分析
    4.2 重庆钢铁债务危机成因
        4.2.1 行业发展状况
        4.2.2 公司内部原因
    4.3 市场化债转股实施方案
        4.3.1 实施方案分析
        4.3.2 重庆钢铁成本收益情况分析
    4.4 债转股方案形成的驱动因素
5 重庆钢铁市场化债转股案例分析
    5.1 重庆钢铁市场化债转股资本市场反应
    5.2 重庆钢铁市场化债转股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5.2.1 股权结构多元化
        5.2.2 董事会结构更合理
    5.3 重庆钢铁市场化债转股对管理能力的影响
        5.3.1 提升债务融资能力
        5.3.2 减少不合理投资行为
        5.3.3 经营能力获得提升
    5.4 重庆钢铁市场化债转股对财务比率的影响
        5.4.1 偿债能力
        5.4.2 成长能力
        5.4.3 盈利能力
        5.4.4 财务风险
    5.5 重庆钢铁市场化债转股中存在的风险点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关于债转股的社会成本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可转债融资决策的动因及融资效果分析 ——以济川药业可转债融资为例[D]. 李月馨.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1(12)
  • [2]国有企业市场化债转股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 ——基于代理成本的中介效应[D]. 周婷婷.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3]商业银行可转债融资后的绩效研究 ——以民生银行为例[D]. 张立丰.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4]新一轮债转股对南钢股份的财务影响研究[D]. 闫靖琦.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5]煤炭行业债转股的财务影响研究 ——以LZ煤炭公司为例[D]. 张笑山. 贵州财经大学, 2020(12)
  • [6]市场化债转股实施效果研究 ——以中国中铁公司为例[D]. 王文琪.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2)
  • [7]长航油运破产重整的方案及效果研究[D]. 王欢欢.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8]混改对国企破产重整效率影响研究 ——以重庆钢铁为例[D]. 刘芸. 暨南大学, 2020(04)
  • [9]公用事业类企业可转换债券融资效率研究[D]. 刘维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10]重庆钢铁市场化债转股实施效果研究[D]. 李珊珊.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债转股的社会成本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