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变迁与变迁的人的塑造

文化的变迁与变迁的人的塑造

一、文化的转型与转型人的塑造(论文文献综述)

曹茹,赵婧怡,赵阳[1](2021)在《变与不变:“媒体转型人”考察——基于访谈、Nvivo的质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媒体转型人"的研究,探讨传统媒体从业者如何转型为新媒体从业者。本研究通过对39位"媒体转型人"的访谈,获得有关他们转型的一手资料,并用Nvivo软件处理。经归纳分析得出结论:转型的关键是观念与思维方式,传统媒体的基本素养是转型的资本,全能型技能结构以"多专多能"为主,新媒体可在职业教育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贾佳[2](2021)在《未竟的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三次转型》文中研究表明

余岱宗[3](2021)在《习性分类叙事:从身份幻想到风雅比拼——以现代小说中的身份转型人形象为中心》文中提出社会学或人类学罗列不同阶层身份人士的习性细化清单,侧重从政治文化、经济水平乃至代际再生产的角度解析习性的社会分类斗争的策略与效果,现代小说则从感知体验、情感变化与趣味偏好刻绘习性分类斗争的不同形态。现代小说中的习性分类叙述,呈现旧习性的顽固性、新习性的脆弱性以及分类斗争过程中习性的进攻性,其细化分类的洞察能力与审美剖解将提供比社会学着作分析更精密的区分方式和更复杂多变的区分过程。

雷月荣[4](2020)在《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及其教育启示》文中指出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是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教育思想体系中一颗尚待开采的明珠。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主要体现为对国民健全独立人格的培育,倡导通过个人改造与社会制度改造相结合的途径实现人的独立、自由、平等人格的建构。当前社会道德建设仍存在一种忽略独立人格、批判意识和责任精神的价值取向,仍存在一种重视人的改造,忽视制度建设的“单项决定论”倾向。历史上那些被猛烈批判过的国民素质问题,亦或国民劣根性问题如今在国人身上仍然有迹可寻。可以认为,系统梳理与深入研究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对于改革学校道德教育,对于实现中国人的现代化,提高国人素质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造就健全独立人格的现代人是胡适改造国民性的终极目标。健全独立人格主要表现为独立批判态度、自由冒险精神与责任意识。胡适基于健全独立人格,在国民性批判、国民性建构、国民性改造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论述与阐释。在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上,经由对“国民”的批判发展到对“人”的批判,最终形成了以“个人本位”的国民性改造内容。培养个人本位意识是胡适改造国民性的核心内容,据此,胡适对女子问题、贞操文化、传统孝道、封建礼俗、家族个人主义等传统道德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在理想国民性的建构上,经由“现代国民”到“现代人”的发展,最终形成了“健全独立人格”的国民性改造目的。“健全独立人格”是胡适改造国民性的价值基点与目标归宿,它要求现代人应具备两个特点:其一,个人“要有自由意志”,其二,个人须“当干系、负责任”。在如何改造国民性问题上,经由“单项决定论”到“双向互动论”的发展,最终形成了“制度与人”的双向互动国民性改造途径。双向互动改造包括以教育、文学为主的“人的改造”和以“民主制度”为主的“制度改造”两个方面。而民主制度的改造思路重点体现为民主制度之“民主”基础、“人权”核心、“宪政”实质、“法治”表征、“渐进改良”过程及“个人权利与自由”目的等方面。同时,胡适对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保守主义改造路径和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主义改造路径进行了有针对性、有力度的批判。“国民性改造问题”根本上是“人的现代化问题”,包括两大关键主题:其一,国民性改造的“立国”与“立人”问题,实质上是“人的现代化”中的“集体”取向和“个人”取向问题;其二,国民性改造的“单项”和“双向”路径问题,实质上是“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前者关乎“造就什么样的人”,后者关乎“如何造就这样的人”。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勾勒出一条以“权利与责任”为旨要,以“双向互动”为路径的具有重大现实价值的国民性改造思路,实现了对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反思和超越,对国家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平衡和弥合。但是,由于历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外在方面体现为现代性和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两难兼顾。近代中国面临现代性与建立民族国家的双重任务。胡适引进西方自由主义思想时,不自觉带入了民族、国家意识,他一方面宣扬“个人价值”,试图“解放个性”,另一方面迫于建立民族国家的时代任务,其改造国民性的目的更多是强调强国护民,“解放个性”被弱化。二者的两难兼顾成为了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的一大悖论。内在方面体现为中国自由主义自身问题:诸如自由、平等、民主等思想由西方引入,而非本土生发;改造主体中国资产阶级软弱无力;改造方式以批判为主调,建设性较弱;实验主义自身内在限度等。当前,中国人的现代化仍未完成,国民劣根性仍有迹可寻。基于对中国人现代化的现状分析和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的整全性阐释,并且立足当前我国教育的实践,一种依循于健全独立人格的“公民教育”理念应该成为未来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关注对象。

翟子夜[5](2020)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文化底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凝结升华的、以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为核心的、以中华民族基本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为基础的多种价值原则的浓缩与统一,其生成拓展也是一个动态的历史变迁过程,正是以历史演进为发展背景和拓展根源,以文化演进为本质显现和发展动力,以人类主体性演进为价值续接和拓展方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积淀,实现多种优秀文明成果的多层聚合,并在新时代不断进行内涵和外延的创新发展。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拓展,既有历史文化的延续性,也有时代发展的既定性,既有社会实践的开放性,又有价值理论的传承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因此彰显出强劲的历史文化张力和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必将极大影响我们的生活样态、感知方式、价值取向和表现形式。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还面临这一高级的社会意识形式没有更好转化为社会心理的现实问题,民众价值自觉和政府主导教育传播的双向沟通还需要进一步强化。解决这一问题,更需要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历史穿透力和实践创造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文化底蕴中充分汲取养料,形成某种理念、某种要素、某种资源、某种载体、某种背景,潜移默化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各个环节,不断提升每个国人的主动参与性和自主选择性,真正让社会大众在日常生活中认知并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旨在一方面梳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文化底蕴,把握其历史发展脉络,研究各类历史文化样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这无疑对发掘其精神根柢、探寻其实践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另一方面,本文力图通过历史的维度、文化的维度、实践的维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阐释和解读,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拓展和践行作方向上的引导和内涵上的更新,更深层次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更多的践行素材和学理支撑,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文化底蕴有机融入到社会大众的价值观认同过程,潜移默化地转化为社会心理,转化为社会大众日常意识,切实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巨大实践力量。

杨华刚[6](2019)在《山水作为一种设计手法 ——山水城市意象解析及其实践法则探究》文中研究表明“山水”作为一种设计手法,不仅是对山水文化的挖掘与转译,也是对其在环境营造中的角色评判与价值定位。作为传统城市营造的基础要素之一,山水的内涵更甚于其本身,激发了本土化的“山水城市”意识出现且形成了一套特定的话语体系和营造法式。山水营造法式不纯粹是对山水意象的呈现与表达,而是致力于山水要素形式表达及其空间逻辑建构探讨,拓展了我国本土人居环境的表现力与形式感,也为未来城市人居环境营造提供了经验和启示。本论文以山水城市为研究对象,借助历史考据与类型学等研究方法,总结山水城市形态建构的普遍性理论,在科技进步、社会转型和生活诉求等时代变迁情景下探究当前山水城市的实践法则与建构逻辑,深化和拓展山水城市理论体系并将其与现代生活贴合,形成与特定时空、地域环境相融合的“场合”形态。研究从历史考据视角梳理山水城市的历史发展轴线并据此提出山水城市发展阶段划分与谱系特征,总结山水城市发展演进规律及其特色表达。通过山水城市意象类型及其形式界定,从组合形态、地理要素和空间类型三个层面总结山水城市意象的具体类型与空间表达。同时,回顾1950年代以来山水城市的历史变迁,结合案例剖析当前我国山水城市营造进程中的行动举措与失误。基于国内外城市建设发展趋势梳理山水城市的发展范式与变革趋向,提出当下我国山水城市的转型路径与现代话语。研究基于山水城市架构层面和形态要素,依托生态法则、空间策略和文化路径三大模块的研究,提出了山水城市循序建构的九个逻辑体系与营造模式:以“生态限定”为前提,提出“判定空间布局”、“强化绿核功能”和“重塑生境网络”三个生态营造法则;以“要素甄别”为基础,提出“风貌类型化梳理”、“要素派生关系建构”和“技术路径控制引导”三个空间建构策略;以“文化触媒”为导向,提出山水文化“基因解读”、“文化形态塑形”和“空间情景立意”三个文化建设路径。

卓百会[7](2019)在《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棕地的治理与再生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本文以中国“资源型城市”及其“棕地群”为研究对象,旨在从城市的视角和空间的层面探索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问题的发生机理及其再生策略,其目的有三:一是梳理棕地再生理论与实践发展演变的时空脉络;二是探索、发现并总结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空间规律或模式;三是构建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多层级的空间策略体系。根据研究深度,文章将研究样本划分为文献梳理类、空间识别类、田野调查类以及实证研究类四类,通过遥感影像的人工识别、OSM城市空间数据的绘制以及工业历史资料的梳理等手段对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近代中国、一五二五、三线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时期特殊的工业化历程,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群规模庞大、构成复杂、结构模糊,其治理和再生受多方因素的影响。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大离散、小聚集、罕均匀”的普遍特征,并且遵循发生机制决定空间格局、生命周期反映空间态势、主导产业影响空间形式、地理环境制约空间协同的一般规律。进而,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梳理并总结了棕地再生的已有经验:理论方面,艺术学、生态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以及环境工程学六个学科内的棕地再生相关理论历经探索、发展、成熟以及演化过程,已经形成较为明晰的阶段性特征;实践方面,大量案例的研究表明棕地再生主要呈现出区位、尺度和功能群体性转化特征。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从不同的空间层面构建了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体系:以系统为核心的宏观策略、以模式为核心的中观策略以及以母题为核心的微观策略。最后,本文以代表性资源型城市——江西省瑞昌市为例,通过“全域旅游”工业体验区规划、江州造船厂工业废弃地及其重点节点的景观规划设计,对上述研究成果进行了应用和印证。本文认为,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数量巨大、态势不一、模式不明,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再生法则,更不存在一劳永逸的规划方案。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治理与再生具有系统性、过程性以及复杂性,需要风景园林、城市规划、建筑、艺术、生态、环境工程、社会以及经济学等学科群的共同努力。棕地的治理与再生应当以可持续空间构建为目标,循序渐进、以点带面,融入到城市有机更新的更大过程中。

韦容钊[8](2019)在《边地崛起的批评重镇 ——《南方文坛》转型及意义研究》文中认为《南方文坛》诞生于经济欠发达的广西,创刊初期默默无闻,但从1996年第6期宣布改版以来,便一路高歌猛进,成功崛起,成为“中国文坛的批评重镇”,对中国批评机制的建构与广西文艺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南方文坛》在转型中,本着“人文理想,前沿批评”的理念积极关注当代中国文学创作与文学现象,推介文学新人,建立批评规范,以批评的方式介入当代文学建设,活跃了当代的批评氛围。本文试图从转型的缘由入手,系统梳理转型前《南方文坛》的处境以及转型中所采取的策略,考察其崛起的因果,试图进一步增强中国当代文学期刊研究对《南方文坛》的关注度,挖掘其对学术生态的塑造,翔实研究资料。全文分为六个部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引论部分主要对《南方文坛》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充分了解学界的关注点、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空白,之后阐述本文的创新点、研究的思路与意义。第一章主要分析《南方文坛》改版的主要原因。首先从社会大语境入手,分析当时文学生产方式的市场化、市场大潮下文学期刊的生存状况与文学批评的断层等原因迫使《南方文坛》转型。可以说《南方文坛》转型是时代的驱使,也是反映文学发展的轨迹。其次以广西文学为代表的八桂文化需要展示的窗口,而学术期刊便是向外界展示的最好舞台。加之改版前,《南方文坛》自身不合理的办刊使刊物越办越窄。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转型是求新求变的生存策略。第二章开始进入刊物内部,探讨编辑、作者与读者对栏目设置、风格形成的影响以及内部呈现出来的时尚性、先锋性和尖锐性。在充满文学热情的编者、才华横溢的作者与有效读者三者之间良好互动下,刊物形成活泼圆融的风格,犀利争鸣的批评文风,兼容并包的批评氛围。相对于第二章,第三章更深入刊物,侧重于刊物崛起的策略。《南方文坛》不仅是当代文学活动的见证者、参与者,同时也是策划者,以举办论坛与评奖的方式主动介入文学现场,建立评奖机制间接规范文学批评创作。同时也主动制造热点,营造品牌,以此打响名号。此外还深入文学发展的过程,以文学史的视角贯穿当下文学发展。第四章分析转型期《南方文坛》的文学史意义,对比分析国内同类刊物《当代作家评论》等,将《南方文坛》放在中国批评机制的场域下考察其地位及其构建的意义以及对广西文学生产的贡献。结语部分总结转型的意义与价值,肯定它在转型过程中所呈现的先锋进取、时尚尖锐风格、对文学批评的贡献以及为学术期刊的发展提供范本,同时简略提出仍然存疑之处。《南方文坛》仍在不断向上发展,未来将会是怎样的一个天地也未可知,因此本对它的研究还未完成,本文也只是对已有的成果与影响进行梳理。

陈仁[9](2018)在《启蒙何以是一项成“人”的事业 ——基于教育学立场的阐释》文中指出在人类的观念与实践史上,“启蒙”因启蒙运动这一经典历史事件的影响而备受关注。但实际上,自人类诞生起,“启蒙”就已经事实地发生在人类自我进化与赋值的整个进程之中,它充分展现了人之为“人”的本体意义。作为一项使人成之为“人”的事业,教育与“启蒙”存在着本质性的联系。而且,从存在的原初意义讲,教育即是“启蒙”的实践,内在蕴含着启蒙成“人”的价值合法性。在教育中,启蒙主要是指对个体知识、观念、道德和精神等进行“祛蔽”、指引和充盈,生成和丰富人之为“人”的规定性,从而实现对人之为“人”的确认与价值赋予。可以说,这一使人成之为“人”的启蒙规定,根本上遵循的是“培养人”的实践架构,不仅构成了教育的首要内容与最高价值目标,同时也构成了教育之为“教育”的人性根基。基于启蒙成“人”的根本规定,教育立足于人的鲜活生命,而非凌空蹈舞式地完成“人”的命名。就个体成“人”的层面而言,教育的价值规定主要围绕“培养人”的总体框架所展现的启蒙意向性与人之发展的可能性:(1)通过塑造人的完备理性,促进人的知识更新与积累,使人能够有勇气运用理智;(2)为“生而自由”赋值,积极打破加诸人身上的“遮蔽”与“枷锁”,使人不仅能够自由地存在,而且自由地生活,从而实现把“人”归还给人的启蒙目的;(3)崇尚批判、反思与民主的精神,鼓励大胆革新、不拘束于“传统”,有利于塑造“新人”和“新社会”。教育这种立足“人”之生成的实践,与现代性启蒙的价值主张具有内在一致性。也正是在现代性启蒙的价值指引下,教育把“人的现代化”作为自身的实践课题,它不仅要使人成为“现代人”,而且客观上将自身升格为促进国家与社会现代化的公共实践。从启蒙运动以来,教育形成了一种“属人”的精神品格,它要求为人的幸福与自由而付诸全部努力,为塑造一种基于人之幸福与自由的价值生存与美感生活而不懈奋斗。在当代,随着古典启蒙时代完结,教育现代性得到了凸显,但启蒙异化的困境也不断加剧。人的自由与幸福仍是一项未竟的解放工程,教育启蒙成“人”的实践还需不断深化。(1)回应“继续启蒙”的使命性议题,推动教育的“自我启蒙”,积极谋求教育的“独立性”,这是维持教育内在启蒙品性与价值实践空间的根本前提;(2)重建教育的“属人”观念,积极关注人的发展的超越性、整体性和生成性,突破“物化”思维而转向“人化”的启蒙思维,并从目标、过程与方法、精神气质等方面转型,切实回归启蒙的“教化”实践;(3)重启人的“感性启蒙”,夯实感性之于人的完整、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根基,明确“感性启蒙”与“理性启蒙”的协作性。一言以蔽之,重塑教育启蒙的精神品格与可能空间,根本上关乎“教育何以成其为‘教育’”和“人何以成其为‘人’”,否则成“人”也就只能仅仅停留于价值口号式宣泄。

张金运[10](2018)在《课程知识的文化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课程知识作为课程与教学的核心要素之一,联系着个体的精神世界与人类“共在”的文化世界。从这一前提出发展开的课程知识文化性思考,实则是在“文化育人”这一价值的指引下的课程理解视域探索。具体而言,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理论思辨法和文本分析法对课程知识文化性的概念内涵、历史演变和实践路径进行考察。通过确认文化性作为课程知识的内在属性,试图恢复课程知识与文化之间的本源性联系。首先,从思想来源上梳理了文化教育学、批判教育学和现象学教育学对课程知识进行研究的历史进程,分析其内在旨趣与研究内涵。在此基础上,对课程知识文化性在价值指向、内容表征、实施过程三个层面进行界定。这种界定主要从理想型课程知识入手进行,并将课程知识的文化性与政治性、经济性进行比较,以彰显其对人的精神意义的追求。其次,从历史角度分析课程知识文化性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既包含有“在世界”的历史发展趋势,同时包含有“在中国”的本土遭遇。在一定意义上,文化性是历史凝结的,是人类实践的时间性表达。没有对人类文明历史和本土历史的理解,就无法体认文化性的具体存在。从文明的进程而言,课程知识“在世界”的演变过程经历了前现代文明、现代文明和后现代文明三个历史阶段。在前现代文明时期,世界范围类产生三种典型的课程知识:中国课程知识(主要是儒家课程知识)、西方课程知识、印度课程知识。这三种课程知识代表不同的文化传统,是在轴心文明时期形成的文化性格。在现代性的转化中,工具理性和世俗化共同塑造了现代课程知识。后现代课程知识作为一种对现代性的弥补与修复,正在以萌芽形态在理论中进行筹划,反映了文化融合与革新的趋势。课程知识的文化性疏离作为现代性的产物,不仅在西方发达国家教育中体现出来,也影响和波及到课程知识在中国本土的发展。进入近现代以来,科举制度的废除、洋务运动的开展,新式学堂建立使得儒家课程知识的垄断性不断丧失,同时让西方科学课程知识得以合法的进入学校课程之中。经过“五四运动”的思想洗礼,儒家课程知识被批判进而作为一种边缘性知识出现在课程知识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三大改造”的进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实际将课程知识纳入到政治改造的过程之中,是教育政治功能的直接体现。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战略使得课程知识不断嵌入到经济改革中,课程知识的经济性受到重视,知识学习跟物质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知识商品化开始出现。课程知识的政治性与经济性的强化,造成了文化性疏离这一本土困境。具体而言,文化性疏离的倾向不仅仅体现在文本的课程知识上,更是体现在教学过程之中。这种疏离以文化遮蔽、文化锁定、文化装点的形式出现,它使得教学中文化意蕴逐渐减少,甚至走向文化的反面。这种影响具体表现为教学时间的规制与教学空间的区隔。文化性疏离最终通过教学改变了师生的生存,使得教学生活出现观念的杂多与精神平庸的困境。这一困境同时作为一种改革的契机,正在成为我国新时代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最后,针对课程知识文化性疏离产生的生存困境,提出以变革性实践来实现文化性的回归。变革实践是一种复杂性实践,需要在理念、制度、角色三个层面来筹划可能的路径。具体而言,在理念层面理解“作为文化存在的课程知识”,确认文化的意向性存在、倡导“文化回应性教学”;在制度层面通过进行课程供给制改革,强化国家课程知识、地方课程知识、校本课程知识的文化指向;在角色层面让师生成为文化实践者,使得课程知识与师生的相遇成为文化意向的交流与融合的过程。

二、文化的转型与转型人的塑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化的转型与转型人的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1)变与不变:“媒体转型人”考察——基于访谈、Nvivo的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设计
二、主要发现
    1.转型所需要的改变。
    2.转型的途径。
    3.“媒体转型人”在新媒体中的工作表现。
    4.传统媒体的专业素养、能力是否适用于新媒体?
三、结论与讨论
    1.转型的关键:市场观念与市场思维。
    2.转型的资本:传统媒体专业素养。
    3.“全能型”技能结构:以多专多能为主。
    4.新媒体的担当:职业培训。

(3)习性分类叙事:从身份幻想到风雅比拼——以现代小说中的身份转型人形象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 浪漫的谎言: 无法参与区分的区分
二、 习性特权: 攀附者的“转型之痛”
三、 即兴与规则: 风雅比拼的悖论

(4)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及其教育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 历史资源:众多历史先贤国民性问题探索成果
        (二) 现实关照:社会转型背景下国民素质提升需求
        (三) 认知盲点:“熟悉的陌生人”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胡适思想研究概况
        (二) 国民性改造思想研究
        (三) 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研究的主要论题
        (四) 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比较研究法
第一章 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的演进与形成
    一、胡适生平
        (一) 绩溪岁月(1891—1904):“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我是我父亲的儿子”
        (二) 上海求学( 1904—1910):“受到了梁先生无穷的恩惠”
        (三) 美国留学(1910——1917):“杜威教授是对我有终身影响的学者之一”
        (四) 新文化运动时期(1917—1926):“新文化运动领袖”
        (五) 大革命时期(1926—1930):“人权的斗士”
        (六) 抗战前夕(1931——1937):“战乱阴影下的北大文学院长”
        (七) 抗战期间(1937——1946):“驻美大使”
        (八) 内战时期(1946—1948):“北大校长”
        (九) 落日余晖( 1949—1962):“坚持为自由而战的老斗士”
    二、背景:从民族危机到文化自觉
        (一) 辛亥革命后的文化反思思潮
        (二) 新民派先驱者的思想渗透
        (三) 留美求学后认识深化
    三、溯源:从中国传统到西方文化
        (一) 隐性的暗合:传统文化的影响
        (二) 显性的自觉:西方文化的影响
    四、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 上海求学(1904-1910):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发轫时期
        (二) 留美七年(1910-1917):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初步形成时期
        (三) 归国以后(1917—1962):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深化时期
第二章 国民性批判:从“国民批判”到“人的批判”
    一、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想发展历程及相关概念分析
        (一) 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想发展历程
        (二) “现代国民”、“现代人”等概念分析
    二、“无国民意识”:留美前胡适对国民性的批判
        (一) “立足救亡而兼顾启蒙”:20世纪前后国民性思想基本格调
        (二) “中国人总是一盘散沙”:留美前胡适对国民性的批判
    三、“无个人意识”:留美及归国后胡适对国民性的批判
        (一) “超越贤妻良母”:对女子问题的批判
        (二) 人格应该高于贞操:对贞操文化的批判
        (三) “父母无恩”:对传统孝道的批判
        (四) “无后主义”:对家族个人主义的批判
        (五) 丧礼改革:对封建礼俗的批判
        (六) 对“时间观念淡薄、懒惰、知足”等劣根性的批判
第三章 国民性建构:从“现代国民”到“现代人”
    一、“现代国民”:留美前胡适国民性改造理想
        (一) “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20世纪前后国民性建构理想
        (二) “做一个完完全全的国民”:留美前胡适国民性建构理想
    二、“现代人”:留美及归国后胡适国民性建构理想
        (一) “健全独立人格”:“个人有自由意志”与“个人当干系、负责任”
        (二) 真假个人主义辨析
    三、“健全独立人格”的具体表现
        (一) “重新估定一切价值”:须有独立批判的态度
        (二) “造就有意义的新生活”:须有自由冒险的精神
        (三) “把人人都看作同力合作的伴侣”:须有与社会协进的观念
第四章 国民性改造:从“单向决定论”到“双向互动论”
    一、“单向决定论”:留美前胡适“思想革新”式个人改造
        (一) 从新民派到新文化运动先驱的国民性改造路径
        (二) “人的改造”:留美前胡适国民性改造路径
    二、“双向互动论”:留美及归国后“制度与人”双向互动式改造
        (一) 人的改造:教育与文学
        (二) 制度改造:民主制度
    三、新文化运动后期对保守派和激进派的批判
        (一) 对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保守派的批判
        (二) 对以陈独秀为代表的革命派的批判
    四、留美前后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转变之原因
        (一) 社会价值的近代转换
        (二) 所处时代的主要矛盾不同
        (三) 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不同
        (四) 留美前后胡适受教育经历不同
第五章 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的贡献、局限及教育启示
    一、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的贡献
        (一) 对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反思和超越
        (二) 对国家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平衡和弥合
    二、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的限度
        (一) 外在:现代性和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两难兼顾
        (二) 内在:中国自由主义内在问题
    三、公民教育: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的教育启示
        (一) 中国人的现代化仍未完成,国民劣根性仍有迹可寻
        (二) 培养合格公民:中国人现代化之集中体现
        (三) 公民性: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之主要特征
        (四) 公民教育: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之实践路径
参考文献
后记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文化底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主要创新
第一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文化解析
    第一节 历史之维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
        一、历史的演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拓展
        二、历史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第二节 文化之维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
        一、中国核心价值观念在文化转型重构进程中的流变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脉和本质显现
    第三节 实践之维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
        一、核心价值观念变迁中实践主体性的价值接续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基础和践行方向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文化资源的三重视野
    第一节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主流资源和精神积淀
        一、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主要特征
        二、中国传统价值观中具有现代品格的特质精神
        三、中国传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
    第二节 西方近代价值观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一、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危机和文化转型的要求
        二、西方近代价值观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重要影响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西方近代价值的批判与借鉴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学理支撑和价值引导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交融
        二、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学理支撑
        四、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实践指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力探索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初步探索
        一、革命价值取向的“初始化”积淀
        二、核心价值观念实现路径的有益探索
        三、红色革命文化价值旨趣的重要影响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核心价值观念的逐步显现
        一、建设导向和革命导向交互作用下的社会价值更迭
        二、核心价值理念的凸显——富强、公平、民主、法治
    第三节 改革开放进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凝结
        一、改革开放下对核心价值重构的强烈诉求
        二、社会主义价值导向的精准定位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重点要求的提出
        四、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核心取向的确立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构建和新时代深化拓展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优秀文化基因的历史性聚合
        一、国家层面的聚合
        二、社会层面的聚合
        三、个人层面的聚合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在机理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思路
        一、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引和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要求
        二、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和文化功能特性的有效整合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规律和原则要求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需求和人民群众的价值诉求
    第三节 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深化与实践延伸
        一、新时代宏观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新的战略视野
        二、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拓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现实挑战和实现路径
    第一节 新时代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路径的反思与解析
        一、新时代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挑战
        二、从“五项因素公式”理论分析社会意识形式与社会心理的关系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社会心理的双渠道培育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和“隐性”转化
        一、融入主导文化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
        二、融入社会价值涵育,凝聚大众价值共识
        三、融入时代新人培育,增强公共理性精神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6)山水作为一种设计手法 ——山水城市意象解析及其实践法则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回归山水
    1.1 研究背景
        1.1.1 山水资源的复杂多样与敏感脆弱
        1.1.2 文化自信的时代尊崇与认同践行
        1.1.3 时代创作的山水倾向与回归趋势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3.1 钱学森山水城市论述
        1.3.2 国内相关理论与综述
        1.3.3 国外相关理论与综述
        1.3.4 小结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案与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5.4 可行性分析
        1.5.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山水城市发展演进与特色表达
    2.1 山水形胜与城市营造体系的关联
        2.1.1 山水:城市规划与营造的基因和语言
        2.1.2 手法:结合自然山水的城市规划模式
    2.2 山水城市的发展脉络与营造思想
        2.2.1 山水城市的发展脉络
        2.2.2 山水城市的营造思想
    2.3 山水文化与山水城市的特色表达
        2.3.1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辨
        2.3.2 长远持续的生态理念
        2.3.3 因地制宜的实践法则
        2.3.4 物我交融的精神趣向
        2.3.5 风水取向的山水形胜
        2.3.6 别具匠心的技术措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山水城市意象解析与空间解构
    3.1 城市意象及其研究体系概述
        3.1.1 城市意象概念解析
        3.1.2 城市意象研究体系
        3.1.3 小结
    3.2 山水城市的意象要素形态
        3.2.1 物质性意象要素
        3.2.2 非物质性意象要素
    3.3 山—水—城的空间组合形态
        3.3.1 山体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3.3.2 水体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3.3.3 山—水—城的空间组合形态
    3.4 山水城市的地理要素形态
        3.4.1 滨水型山水城市
        3.4.2 平原型山水城市
        3.4.3 丘陵山地型山水城市
        3.4.4 盆地型山水城市
        3.4.5 高原型山水城市
    3.5 山水城市的空间类型形态
        3.5.1 实用性空间
        3.5.2 结构性空间
        3.5.3 审美性空间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水城市经验反思与转型话语
    4.1 山水城市的发展变迁与解读
        4.1.1 近现代以来山水城市发展的曲折与坎坷
        4.1.2 21世纪以来山水城市建设的稳健与前行
    4.2 山水城市的实施案例与解析
        4.2.1 重庆“美丽山水城市”建设
        4.2.2 “自贡特色”山水园林城市
        4.2.3 广州“云山珠水”城市建设
        4.2.4 小结
    4.3 山水城市的建构问题与误区
    4.4 新常态下当代山水城市的转型与话语
        4.4.1 发展转向与时代趋势
        4.4.2 发展范式与转型话语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山水城市实践法则与建构逻辑
    5.1 山水城市建设的目标与原则
        5.1.1 山水城市建设目标
        5.1.2 山水城市建设原则
    5.2 山水城市建设的生态法则
        5.2.1 以生态优先为原则,判定空间模式与布局
        5.2.2 以绿化空间为载体,强化绿核功能与价值
        5.2.3 以全域山水为尺度,重塑生境网络与形态
        5.2.4 案例解读:曲靖中心城区山水城市生态体系规划
    5.3 山水城市建设的空间策略
        5.3.1 空间要素甄别及其风貌特质类型化梳理
        5.3.2 空间要素的物质载体及其派生关系建构
        5.3.3 空间规划的技术路径及其控制引导模式
        5.3.4 案例解读:曲靖市会泽县上村乡山水空间规划
    5.4 山水城市建设的文化路径
        5.4.1 传统山水营造与文化基因解读
        5.4.2 要素塑形,建构空间文化形态
        5.4.3 情景立意,营造空间文化意境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走向山水城市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反思与展望
    6.4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图片索引
附录 C:“山水城市”问卷调查取样
附录 D:部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水空间格局一览表

(7)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从“老工业基地”到“资源型城市”
        1.1.2 棕地:从“修复治理”到“再生利用”
        1.1.3 空间:从“多规合一”到“城市双修”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步骤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和步骤
第2章 棕地的概念、特征及其空间再生动力机制
    2.1 棕地问题或风险的产生
        2.1.1 内因:工业化为场地注入了“毒性”
        2.1.2 外因:城市化使将场地包围其中
    2.2 棕地的定义
        2.2.1 北美地区的棕地定义
        2.2.2 欧洲地区的棕地定义
        2.2.3 东亚地区的棕地定义
        2.2.4 棕地定义和内涵的扩充
    2.3 棕地的类型
        2.3.1 物质循环背景下的分类系统
        2.3.2 国民经济行业体系背景下的分类体系
        2.3.3 城市用地背景下的分类系统
    2.4 棕地的核心特征
        2.4.1 本体特征
        2.4.2 空间特征
        2.4.3 情感特征
        2.4.4 美学特征
    2.5 棕地再生的空间动力与机制
        2.5.1 棕地再生的“原生”动力机制
        2.5.2 棕地再生的“衍生”动力机制
        2.5.3 棕地再生的“催化剂”
第3章 资源型城市演变特征及其棕地现状调查
    3.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与历史阶段特征
        3.1.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
        3.1.2 资源型城市的界定
        3.1.3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历史成因及其阶段特征
    3.2 资源型城市的类型及其分类体系构建
        3.2.1 按资源类型划分
        3.2.2 按生命周期划分
        3.2.3 按城市规模划分
        3.2.4 按地理环境划分
    3.3 资源型城市棕地空间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3.1 发生机制决定空间格局
        3.3.2 生命周期反映空间态势
        3.3.3 主导产业影响空间形式
        3.3.4 地理环境制约空间协同
    3.4 典型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空间特征研究
        3.4.1 石油:大庆市
        3.4.2 煤炭:大同市
        3.4.3 煤炭:锡林浩特市
        3.4.4 铜矿:铜陵市
        3.4.5 钢铁:攀枝花市
    3.5 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空间问题总结
        3.5.1 土地利用问题
        3.5.2 生态安全问题
        3.5.3 资源保护问题
        3.5.4 材料循环问题
        3.5.5 空间阻隔问题
第4章 棕地景观再生的理论与实践浅析
    4.1 棕地景观再生理论及其发展脉络
        4.1.1 探索阶段:1965-1985
        4.1.2 发展阶段:1985-2005
        4.1.3 成熟阶段:2005-2015
        4.1.4 演化阶段:2015至今
    4.2 棕地再生的学科体系构建
        4.2.1 艺术学
        4.2.2 生态学
        4.2.3 建筑学
        4.2.4 环境工程学
        4.2.5 城乡规划学
        4.2.6 风景园林学
    4.3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区位特征分析
        4.3.1 城市环境类
        4.3.2 郊区环境类
        4.3.3 自然环境类
    4.4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尺度特征分析
        4.4.1 建筑尺度:帕赛伊克纪念碑
        4.4.2 场地尺度:西雅图煤气厂公园
        4.4.3 社区尺度: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4.4.4 城市尺度:底特律未来城市
        4.4.5 区域尺度: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
    4.5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功能特征分析
        4.5.1 生态类功能
        4.5.2 文化类功能
        4.5.3 教育类功能
        4.5.4 休闲类功能
        4.5.5 体育类功能
        4.5.6 集散类功能
        4.5.7 生产类功能
第5章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体系构建
    5.1 棕地再生的空间层次及其再生影响因素
        5.1.1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与“非空间策略”
        5.1.2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及其层次
    5.2 宏观策略:“系统”
        5.2.1 “灰色系统”规划
        5.2.2 “棕色系统”规划
        5.2.3 “绿色系统”规划
        5.2.4 “橙色系统”规划——工业遗产
        5.2.5 “青色系统”规划——工业自然
    5.3 中观策略:“模式”
        5.3.1 模式或原型的产生
        5.3.2 工业闲置地的模式转化
        5.3.3 矿业废弃地的模式转化
        5.3.4 垃圾填埋场的模式转化
        5.3.5 基础设施废弃地的原型转化
        5.3.6 原型的空间谱系特征
    5.4 微观策略:“母题”
        5.4.1 地形主导类母题
        5.4.2 水体主导类母题
        5.4.3 植被主导类母题
        5.4.4 建筑物主导类母题
        5.4.5 材料主导类母题
        5.4.6 流线主导类母题
        5.4.7 设备主导类母题
    5.5 空间策略体系的整合
        5.5.1 空间策略体系的融合——系统耦合
        5.5.2 空间策略体系的操作——空间拓扑
        5.5.3 空间策略体系的构建——“开放空间系统”规划与设计
第6章 系统综合体:瑞昌市“棕地群”景观规划设计
    6.1 瑞昌市城市发展概况及上位规划背景
        6.1.1 瑞昌市的基本区位条件分析
        6.1.2 瑞昌市工业历史沿革分析
        6.1.3 瑞昌市上位规划及相关政策
    6.2 瑞昌市工业遗产和棕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6.2.1 古铜矿遗址
        6.2.2 老工业基地
        6.2.3 矿产资源地
        6.2.4 码头工业镇
    6.3 造船厂与码头废弃地景观再生案例研究
        6.3.1 广州市中山岐江公园
        6.3.2 新奥尔良市新月公园
        6.3.3 旧金山市山岬公园
        6.3.4 韩国统营市造船厂更新设计
    6.4 宏观策略:全域旅游工业体验区规划
        6.4.1 瑞昌市主要旅游资源单体评价
        6.4.2 瑞昌市工业文化体验区的规划与模式选择
        6.4.3 瑞昌市工业文化旅游廊道规划
    6.5 中观策略:江州造船厂景观规划设计
        6.5.1 场地历史脉络分析
        6.5.2 场地现状条件分析
        6.5.3 场地平面规划与设计
    6.6 微观策略:造船厂空间详细设计
        6.6.1 舾装码头设计
        6.6.2 车间仓库设计
        6.6.3 钢板堆场设计
        6.6.4 露天船台设计
        6.6.5 车间庭园设计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展望:走向多学科交叉的棕地再生途径
        7.2.1 系统性
        7.2.2 过程性
        7.2.3 复杂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欧洲城棕地市振兴相关项目或组织
附录 B 中国城市用地分类相关标准下的潜在棕地类型
附录 C 景观规划设计最终专题图纸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8)边地崛起的批评重镇 ——《南方文坛》转型及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缘由与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第一章 《南方文坛》转型的缘由
    第一节 文学发展方式的转型
        一、文学生产方式的改变
        二、文学批评的断层
    第二节 广西文化生态转型的需要
    第三节 旧版的内部焦虑
第二章 转型期《南方文坛》的编辑创作主体
    第一节 编者与《南方文坛》的风格
        一、主编张燕玲的文化个性与气质心态
        二、栏目设置与其转型风格
        三、选稿原则与转型的生命力
    第二节 批评家、读者群体与《南方文坛》
第三章 《南方文坛》的崛起策略
    第一节 论坛与评奖:批评“介入”文学现场
        一、与名刊强强合作
        二、言论与现场
        三、通过评奖建立批评机制
    第二节 催生与见证:《南方文坛》的品牌制造
        一、广西三剑客的新锐出击
        二、“今日批评家”的开创与推动
        三、“绿色批评”的践行
    第三节 目睹与参与:文学史的视角与贯穿
        一、“非虚构”写作的持续关注
        二、网络文学的理性向导
第四章 《南方文坛》的文学史意义
    第一节 中国当代批评机制建构的先锋
    第二节 对当代广西文学生产的参与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汇总表
致谢

(9)启蒙何以是一项成“人”的事业 ——基于教育学立场的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基于“启蒙未竟”的历史语境与时代使命
        (二)基于“启蒙”之遮蔽与教育转型的迫切性
        (三)基于教育理论研究中“启蒙”的话语缺失
    二、研究意义
        (一)学科的生长点:以教育学的立场深化“启蒙”的研究
        (二)理论思维的拓展:重新认识“教育”的学科融合视野
        (三)实践助推:唤醒教育观念变革与启蒙价值转化的热情
    三、研究现状
        (一)对“启蒙”与“教育启蒙”的内涵研究
        (二)关于启蒙宗旨及其与教育之价值关联的研究
        (三)关于启蒙之价值异化与合法性前提的研究
        (四)总结与展望:推进启蒙的研究及实践深化
    四、研究主题与试图解决的问题
        (一)揭示启蒙与“人”之本质的价值联系
        (二)廓清教育作为启蒙的内涵与核心议题
        (三)明确启蒙成“人”的教育目标与使命
        (四)探索教育启蒙成“人”的可能性方案
    五、研究的立论基础、思路与方法
        (一)立论基础
        (二)总体思路与框架说明
        (三)研究方法的选择
第一章 成“人”:教育学视野中的“启蒙”意蕴
    一、本质澄清:“启蒙”的隐喻及其哲学意蕴
        (一)“启蒙”的语义追源与隐喻特征
        (二)“启蒙”的本质与哲学内涵诠解
        (三)隐藏于“启蒙”隐喻之中的真实
    二、启蒙成“人”:教育的母题与存在合法性
        (一)成“人”:教育与启蒙的共同母题
        (二)教育的“启蒙”面向与人性合法性
    三、教育即启蒙:“人”的培养与教育之规定
        (一)“教育即启蒙”:理解“教育”的本质
        (二)何种“启蒙”:基于“培养人”的框架
        (三)立足“人”:教育作为“启蒙”的特性
    四、何以成“人”:教育作为“启蒙”的审问
        (一)“谁来培养人”:启蒙主体的前提限定
        (二)“怎么样培养人”:启蒙的方法论聚焦
        (三)“培养什么样的人”:启蒙的目标预设
第二章 作为启蒙的教育:价值基点与时代议题
    一、教育的价值性规定:启蒙成“人”的核心宗旨
        (一)生命的意义之维与教育对“人”的命名
        (二)教育之宗旨:价值启蒙与美感生活缔造
        (三)启蒙的指向:审问教育对人意味着什么
    二、教育启蒙的价值基点:理性、自由与人的超越
        (一)塑造完备理性:使人有勇气运用理智
        (二)为“生而自由”赋值:推动人的解蔽
        (三)培育批判精神:超越“教义的忠诚”
    三、教育的价值性议题:现代性启蒙与人的现代化
        (一)现代性启蒙:教育现代性生成的形而上学根基
        (二)立“人”与社会革新:教育启蒙的现代性方案
        (三)从社会/人的“现代性转型”到人的“现代化”
第三章 幸福与人的自由:教育启蒙的伦理使命
    一、想象自由:教育启蒙成“人”的使命性与价值理想
        (一)“后启蒙”时代的自由问题——已“完成”或正在“终结”?
        (二)现代性的“沉疴”:启蒙困境与重建自由理想国的价值反思
        (三)迈向解放的教育:“自由人”培养的应然逻辑与使命性议题
    二、为了“属人”的幸福:教育的人性传统与伦理使命
        (一)人之为“人”的幸福与教育的人性伦理传统
        (二)创造人的幸福可能:教育的价值使命及实践
    三、从幸福到自由:教育的伦理“转向”及其启蒙诉求
        (一)人的自由即幸福:教育伦理实践的“转向”
        (二)美感即自由:迈向更高幸福的教育启蒙诉求
    四、自由的希望与未来:教育启蒙成“人”的伦理遵循
        (一)夯实启蒙的幸福伦理
        (二)追寻作为幸福的自由
        (三)重申人的完整与解放
第四章 教育启蒙成“人”的奠基与可能性空间
    一、“继续启蒙”:推进教育的自我启蒙与“独立性”重建
        (一)“继续启蒙”与教育自我启蒙:启蒙之后的启蒙问题
        (二)继续启蒙的关键:教育的自我启蒙与“独立性”谋求
    二、坚持“属人”的教育观:落实启蒙成“人”的价值宗旨
        (一)教育成“人”的启蒙思维:人的超越性、整体性和生成性
        (二)紧契启蒙成“人”:树立超越“物化”的人性化教育立场
    三、从“规训”到“教化”:迈向“属人”的教育价值转型
        (一)教育目的:从工具主义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二)教育过程与方法:从灌输强制到主体性的幸福体验
        (三)教育气质:从现代犬儒主义到启蒙的积极进取精神
    四、重启“感性启蒙”:教育现代性异化的超越与美学建构
        (一)现代性:“理性”与“感性”的分立及其弥合
        (二)超越教育现代性异化:从理性启蒙到感性解放
        (三)教育完整性的再造:促进人的审美现代性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10)课程知识的文化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已有研究的回顾与评述
        (一) 国外研究回顾
        (二) 国内研究回顾
        (三) 已有研究的评述
    三、核心概念辨析
        (一) 知识与课程知识
        (二) 文化与文化性
        (三) 知识的文化性与课程知识的文化性
    四、研究设计
        (一) 研究的思路
        (二) 研究的方法论及其主要方法
        (三) 研究的主要框架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 研究的创新
        (二) 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理解课程知识的文化性:历史考察的视角
    一、作为精神存在的课程知识:文化教育学的课程理解
        (一) 文化教育学对课程知识价值的思考
        (二) 文化教育学对课程知识内容的理解
        (三) 文化教育学对课程知识实施的建构
    二、作为权力博弈的课程知识:批判教育学的课程理解
        (一) 批判教育学对课程知识价值的思考
        (二) 批判教育学对课程知识内容的批判
        (三) 批判教育学对课程知识实施的建构
    三、作为生活体验的课程知识:现象学教育学的课程理解
        (一) 现象学教育学对课程知识价值的思考
        (二) 现象学教育学对课程知识内涵的理解
        (三) 现象学教育学对课程知识生成的建构
    四、作为存在意义的课程知识:“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的课程理解
        (一) 存在论、文化存在论、“文化存在论教育学”
        (二) “文化存在论教育学”对课程知识的基本假设
    小结
第二章 课程知识文化性的内涵分析
    一、价值指向的文化性:课程知识的价值分析
        (一) 价值起点:课程知识作为教育学概念的合理性
        (二) 价值澄明:文化性作为课程知识规定的必要性
    二、内容表征的文化性:课程知识的要素分析
        (一) 科学课程知识的文化性分析
        (二) 社会课程知识的文化性分析
        (三) 人文课程知识的文化性分析
    三、实施过程的文化性:课程知识的过程分析
        (一) 教学准备中的文化经验影响课程知识文化性的诞生
        (二) 教学讲授中的文化阐释影响课程知识文化性的表现
        (三) 教学对话中的文化交流影响课程知识文化性的创造
    小结
第三章 课程知识文化性的演变历程
    一、前现代文明时期的课程知识:文化传统的形成
        (一) “尊德性而道问学”:中国课程知识的文化传统
        (二) “逻各斯”的追求:西方课程知识的文化传统
        (三) “转识成智”:印度课程知识的文化传统
    二、现代文明时期的课程知识:文化性疏离引发的文化危机
        (一) 理性的扩张:影响现代课程知识文化性的内在因素
        (二) 世俗化的渗透:影响现代课程知识文化性的外在因素
    三、后现代文明时期的课程知识:文化融合与革新的可能
        (一) 后现代课程知识观的重建
        (二) 后现代课程知识的典型特征
        (三) 后现代课程知识文化性的自觉守护
    小结
第四章 课程知识文化性疏离的实践考察
    一、课程知识文化性疏离“在中国”的产生过程
        (一) 传统文化的动摇:清末教育改革中的课程知识观
        (二) 新文化的确立:“五四运动”对课程知识观的影响
        (三) 文化改造下的课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的课程知识观
        (四) 知识商品化倾向:改革开放初期的课程知识观
    二、课程知识文化性疏离在教学实践中的表现
        (一) 文化遮蔽
        (二) 文化锁定
        (三) 文化装点
    三、课程知识文化性疏离对教学过程的影响
        (一) 教学时间的规制
        (二) 教学空间的区隔
    四、课程知识文化性疏离对师生生存的影响
        (一) 观念的杂多
        (二) 精神的平庸
    小结
第五章 促进课程知识文化性回归的可能路径
    一、理念引领:建构新的课程知识理解范式
        (一) 理解“作为文化存在的课程知识”,破除文化无涉的知识幻象
        (二) 确立文化的意义指向,避免课程知识的占有化倾向
        (三) 采取文化回应性教学,促进教学过程中意义建构
    二、制度建设:促进文化性回归的课程“供给侧改革”
        (一) 确保国家课程知识的权威性与公共性
        (二) 注重地方课程知识的特色性与融合性
        (三) 注重校本课程知识的自主性与本土性
    三、角色塑造:作为文化实践者的教师和学生
        (一) 作为文化实践者的教师
        (二) 作为文化实践者的学生
结语 走向文化意义建构的课程知识理解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文化的转型与转型人的塑造(论文参考文献)

  • [1]变与不变:“媒体转型人”考察——基于访谈、Nvivo的质性分析[J]. 曹茹,赵婧怡,赵阳. 传媒, 2021(06)
  • [2]未竟的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三次转型[D]. 贾佳.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习性分类叙事:从身份幻想到风雅比拼——以现代小说中的身份转型人形象为中心[J]. 余岱宗. 文艺理论研究, 2021(01)
  • [4]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及其教育启示[D]. 雷月荣.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文化底蕴研究[D]. 翟子夜.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6]山水作为一种设计手法 ——山水城市意象解析及其实践法则探究[D]. 杨华刚.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7]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D]. 卓百会. 清华大学, 2019
  • [8]边地崛起的批评重镇 ——《南方文坛》转型及意义研究[D]. 韦容钊.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
  • [9]启蒙何以是一项成“人”的事业 ——基于教育学立场的阐释[D]. 陈仁.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10]课程知识的文化性研究[D]. 张金运.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文化的变迁与变迁的人的塑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