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交流促进统一——台北演出纪录片

加强交流促进统一——台北演出纪录片

一、加强交流 促进统一——台北演出纪实(论文文献综述)

刘畅[1](2021)在《《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文中认为《扬州画舫录》是清代人李斗撰写的着名笔记文集,在明清两代种类繁多的稗史笔记中,它作为重要的地方文献和珍贵的历史资料,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全书共十八卷,注重“以类相从”,在“仿《水经注》之例,分其地而载之”的总的体例安排下,每卷的结构上遵循“以地为经,以人物记事为纬”的组织形式,内中交织着小说、散文、诗歌、戏曲等诸种因素,广涉而有系统地缕叙了清代康乾时期,尤为乾隆全盛时期扬州大量社会现实生活之记载,既是扬州地方的,又是当时主流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作为清代中国社会的总体观照,是考据清代社会市井生活设计的重要文献。“画舫”指形制多样、装饰精美,集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水上交通工具和生活游乐场所。清代扬州“画舫”是中国古代民间游船发展的极盛点,并处在自身内涵集中凸显并被赋予新意义的转折点。“画舫”作为贯穿全书的交通工具和引子,出现在《扬州画舫录》的书名和记载风物的方方面面,载着作者李斗、帝王、官商、市民,引导他们游览于扬州的各地名胜,体会城市的风土人情,投射出人们对城市景观、生活方式、社会风俗的态度,体现了清代扬州社会风气的呈现与演进。本文以史学探究为指针,以《扬州画舫录》作为研究的文献原典进行解读,形成三条路径:首先,《扬州画舫录》文献记载本身的描述线,细读和剖析文献中对于清代扬州画舫和相关市井风物的记载;其次,通过文献寻求更多的佐证线,特别是佐证画舫的前缘,说明文献中记载内容的依据所在;最后,通过文献延伸关于文献阐述的意义和价值,包括对清代扬州市井生活、画舫的形式结构、画舫游的兴起对当时生活产生的影响。如是串联起对文献的诠释,以设计学视阈解读画舫背后呈现的清代扬州风物中的社会生活轨迹、思想观念转变、造物设计形态与功能的流变与演进,从而梳理出古代风物设计史线索。以此,观照“画舫”在古代中国设计史进程中,作为解读清代扬州市井风物的角色和意义,以至于《扬州画舫录》成为了明清时期,尤其是乾清时期的扬州风物志。

程笛[2](2021)在《1859-1862普鲁士东亚远征考察团旅华纪实文献中的中国》文中研究表明十九世纪末期,随着中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和以普鲁士为首的德意志诸邦对外政策的转向,1859年普鲁士联合德国关税同盟所有州、汉萨同盟市以及梅克伦堡,在艾林波伯爵的带领下,开展了一场游历中国、日本和暹罗诸国的东亚远征考察,以求与远东诸国签订贸易条约,并从科学和商业贸易关系的角度研究这一地区。这场远东冒险不仅促成了《中德通商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德之间的交往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为近代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还成为长期隔绝的双方观察彼此的重要窗口。关于这场意义重大的东亚远征之行,普鲁士远征军成员不仅发表了详实的考察报告,还留下了大量私人旅行纪实文献。它们共同展现了当时德国远征军成员对晚清中国的观察和看法,并深远地影响了此后德意志地区对中国的认识。本文以普鲁士东亚远征考察团留下的纪实文献为切入点展开,第一章分析了该考察团来华前德意志地区与中国交往的历史背景和对中国的认识。在普鲁士东亚远征考察团来华之前,德意志地区与中国之间的交往零散且间接,对华了解多来自于中东地区或欧洲其他国家商人、学者的转述,并在“中国”身上投射了自己的想象。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德意志地区多次试图与中国建立直接的商业联系,但苦于内政外交上的压力未能推进,仅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商业城市发展了微不足道的贸易。第二章介绍普鲁士东亚远征考察团的直接历史背景及纪实文献作者生平,随后第三章在此基础上分专题对考察团所留下的纪实文献文本进行研读,以经济、文化、宗教、城市及列强在华殖民活动为讨论点,关注携带着殖民考察目的的使团成员观察到的中国社会内部情况以及中外之间的社会差异。通过分析文本可以发现,考察团成员并没有完全否定中国,也没有带着出发时的刻板印象来书写中国,“中国”不再是扁平化的“先进文明”或“野蛮文明”,而是被赋予了复杂的多面。第四章则将视野扩展到普鲁士东亚远征考察团回国后。考察团成员回国后不久,考察报告便相继出版,引发了热烈讨论。报告在体现了德意志的优越感的同时,也凭借其中的异国风情深深吸引了读者,引发了新一轮对中国的向往和研究。其中,部分考察团成员后来陆续又重返东亚,深入研究和书写这一地区。遗憾的是,考察团成员对“中国问题”上较为客观的态度并未在后继者身上得到继承与发展,中国在多次殖民战争中的军事失败大致地维持了其在德意志地区的传统的负面印象,这一形象在十九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达到高峰。

王津京[3](2021)在《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与意义生成》文中指出话剧剧本是一个语篇,它带着编剧与观众交流的愿望。话剧演出是一场约定好的聚会,演出过程是观演之间的交流。演出之后,一些观众会以文字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演出的理解,这其中将有相当一部分是对整个语篇或个别语句的理解。一个艺术生命力长久的作品将在历史中被几代人做出不同的解读。话剧语言的意义生成是一个历时漫长且复杂多变的过程。我们通过阅读可以对剧本意义做出大致判断,但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我们可能因演员的表演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并且,与作品相关的社会背景、创作者阐释、演出广告、评论文章、同题材的其他艺术文本,以至于个人的修养、学识、观剧心情都可能影响我们对作品意义的再阐释。本文试图借鉴叙事学、符号学和话语分析等理论方法对话剧史上的重要作品进行分析,观察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在话剧史几个阶段的发展变化,以及这些重要作品在整体结构和具体的语言形式选择上,为我们留下了哪些可供参考的经验。第一章论述早期话剧语言话语模式的建立过程。话剧是以写实的样式进入中国的,并且很快就与传统戏剧形成对峙。一种以写实戏剧观、脱离剧情的演讲、信息的分散和剧情的集中等为特点的新型戏剧话语模式在新剧时期已逐渐形成。五四新剧和爱美剧时期,大量作者开始以易卜生的作品为范本进行创作,一些留学归国人员在剧本创作和导演方面促进了话剧语言话语模式的成熟,话剧语言具备了更符合戏剧表达的功能。第二章论述话剧语言成熟期重要作品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第一节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些重要作品在叙事结构、话语冲突、信息的层次及话语功能等方面的发展进行总结。第二节主要以曹禺的《雷雨》《北京人》和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为例对诗意的话语模式的含蓄、抒情、象征三个特点进行论述。第三节以夏衍的《上海屋檐下》和老舍的《龙须沟》为例对再现生活的话语模式进行论述,指出再现生活的四种基本功能。第四节以曹禺的《日出》和老舍的《茶馆》为例对社会杂语式的话语模式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组成进行论述。第三章论述新时期话剧语言在话语模式上的发展变化。第一节主要论述现实主义话语模式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第二节主要论述实验戏剧在语言方面进行的种种实验和成果。第三节主要论述台湾地区影响较大的表演工作坊的主要作品在话语模式上的一些特点。第四章从表演的角度说明语言表演对意义的影响。第一节对话剧腔问题进行简要的历史梳理和辨析,并对其价值进行判断。第二节讨论表演对意义的影响。第三节以不同版本的《雷雨》《茶馆》和《恋爱的犀牛》为例讨论同一个作品在不同时代,由不同导演和演员表现产生的意义变化。第五章从接受的角度讨论话剧语言意义生成的影响因素、标准和时代性,以及当下话剧语言接受的三个主要方向。

王姝[4](2020)在《清代女性观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女性观剧是女性参与戏曲活动的一个重要面相,举凡与女性观剧活动相关的一系列社会文化现象均属本文研究的范畴。女性观剧现象既增添了戏曲接受的女性视角,又丰富了古代妇女研究的戏曲视角,是对戏曲领域的性别关照,也是性别研究中的戏曲维度,具有双重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清代女性观剧研究围绕谁在看?在哪看?怎么看?看什么?能不能看?看了以后会怎样?人们如何看待女性观剧现象?等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在大量搜集整理与女性观剧现象相关的文献史料、文物遗存和民俗口述史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戏曲学、女性学、历史学、民俗学、社会学、文献学等研究方法和理论,对清代女性观众类型及观剧需求、观剧场所及设施、观剧习俗、观剧内容、社会各界对待女性观剧的态度等方面,作一系统地梳理和研究。第一章围绕谁在看的问题,从戏曲受众的角度,将清代女性观众分为宫廷、仕宦、平民、青楼、其他女性类型,并就每一类女性观众自身的特点及其对戏曲发展的影响做了探讨。从清代女性的生存状态、社会家庭角色和实际需求出发,探讨女性观剧的交际、娱乐、追星、服装展示等观剧需求。认为娱乐和交际需求是女性观剧的普遍需求,而女性靓装炫服的观剧行为,在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制度下,具有特殊的性别含义。是女性获取更多社会资源的有效途径。而女性观众对于不同性别伶人的追捧,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正是多种观剧需求共同促成了清代女性观剧的盛行。第二章围绕在哪看的问题,就清代女性观剧场及设施进行了探讨。认为女性与男性同观时,是共用一个剧场空间,特殊之处在于,各类剧场中均设置了供女性观剧的专门设施。尤以神庙剧场所存看楼,看台,女台、女厂、女亭等保存完整。女性观剧设施创设的原因,既是剧场性增强,对女性观剧行为的重视的结果,也有严男女之大防、照顾女性及牟取利益等考虑。高平市良户村田宅专门女眷观剧场所的遗存,为我们探讨明清时期女性垂帘观剧现象及剧场的历史变迁提供了实物依据。清末北京金鱼胡同尼庵演剧的女性专场,尼庵作为一个特殊的女性观剧空间,则表现出受到女神信仰与生殖崇拜影响的特征。第三章围绕怎么看的问题,就清代女性观剧的定戏、点戏、看戏、赏赐、禁忌习俗进行了探讨。认为女性观剧习俗深受传统礼教和社会性别制度对女性制约的影响,各个环节均呈现出不同于男性观剧习俗的复杂面貌,尤以女性观剧禁忌习俗表现鲜明,女性观剧禁忌是女性禁忌与戏曲禁忌双重标准的结合,根源在于女性特殊生理特征而产生的普遍的“厌女情结”和“女性不洁”之观念。河南新安芦院村禁忌女性观剧年龄碑刻的发现,禁忌15-50岁女性白天观剧的规定,可以看出受到女性月经禁忌和生育禁忌的影响明显。第四章围绕看什么的问题,就女性观剧内容进行探讨。女性受教育程度、个人出身、审美趣味等差异,决定了女性观剧内容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但是女性作为同一性别群体,观剧内容上又存在很大的普适性。另外,文献中对女性观剧内容的载录,又呈现出基于性别、阶层差异的种种不均衡性。第五章围绕社会各界对女性观剧的态度进行讨论,大致分为反对与排斥,支持与赞同、犹豫与矛盾、中立与客观四种态度。本文就持不同态度的各类人群的身份、目的、社会因素及个体因素等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持反对态度的多从维持风化的目的出发,而持赞同态度的多出于一些开明人士对妻女等的宠溺和孝亲角度考虑,持犹豫态度者多与自身的特殊社会身份有关,而外籍来华人员,对女性观剧多客观中立。

蔡烁[5](2020)在《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研究 ——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例》文中认为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建设历程几乎与新中国的诞生同步,自发生,中国古典舞就没有停止过对外传播,在实践中,它不断证明了其独特的价值意义。本文以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涉及相关的中国古典舞的创作现象,以探讨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这一重要命题。文章首先通过对新中国舞蹈事业奠基者们基于国际性思考的梳理与分析,提出中国古典舞的发生并非个人意愿所致,其需求不仅来自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设,更来自于中国需要在舞台舞蹈艺术领域的国际语境中找到独属于自己的话语。其次,文章对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历史进行了脉络性的梳理,对各时期时代背景、古典舞发展所处阶段、对外传播内容,以及对外传播接受等方面逐一进行了分析。基于此,提出在当今“中华文化‘走出去’”“国家形象塑造”和“文化软实力”等相关研究成果的视野下,中国古典舞是对外传播的有效载体。与此同时,历史上的对外传播也反曾哺于中国古典舞的建设,促进了其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可见对外传播的重要意义。因此前对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的记录和研究多从“供给侧”角度出发,缺乏“需求侧”,即受众角度的分析,故而,本研究对2019年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赴美巡演期间七场演出的观众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和掌握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中的受众反馈与现存问题。最后,本研究结合问卷调查以及历史上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的反馈,提出现阶段中国古典舞在对外传播中尚有巨大未被开发的潜力,中国古典舞日后应在传播方式、内涵建设,以及跨文化适应度等方面加强研究与建设。

王哲[6](2020)在《国立第六中学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指明在民族危亡的历史背景下,国立六中的建校过程充满艰辛,是中华民族苦难历史的缩影。国立六中的建校史是一部苦难师生的流亡史,充满浓重的战时色彩。“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流亡学生纷纷涌入关内平津等地,此为流亡学生之嚆矢。迨至“七七”事变爆发后,平津陷入日军敌手,华北危急,大量中等学校学生南下流亡,迁至后方地区安置。山东部分中等学校师生在教育厅及教职员的带领下,南下迁至河南赊旗镇,成立山东省联合中学(即国立第六中学前身)。在这之后,国立六中先后落脚河南、湖北,后转经陕西,最后到达绵阳,流亡师生们在此度过余下的战时时光。国立六中的建校也是充满生机的历史,为国育才的教育理念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理念。国立六中落户四川绵阳之后,开始其战时教育新阶段。以国立六中为代表的国立中学团体确立起校务会议决策机制,学校教职员以民主协商的方式参与到国立中学的管理过程中。国立六中的教职员在战前便有密切的联系,或是求学时期的同学关系,或是任职一校或机关的同事关系,或是师生关系。教职员之间错综复杂而又密切的人际关系网络,形成一个坚实的战前山东教育界团体力量,坚守其教育宗旨。救亡与启蒙,成为国立六中教学中的两个主要特点。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看到以民族国家复兴为主流叙事的附加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过程中,教职员所强调的民族危亡意识。与此同时,启蒙课程和教育并未缺失。教员在课程中将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冶于一炉,而难解难分。学生仍然能够在贷金中保证其人格上的独立,而担负其工作后的偿还责任。贷金意在培育人才,不失国家保育人才之美意,非为养成徒劳寄生之辈。学校为保障学生享受贷金之利而与教育部几番博弈,试图为学生争取到最大的利益。学校成为保障师生利益的法团,而向国家争取最大利益。在医疗活动中,国家强调学生身体的健康,是以为国效劳为目的,强调对于学生身体的规训和使用。健康的体魄与国家的强盛结合起来,身体成为国家富强的重要保障。与国家的目的不同,国立六中教职员关注学生身体各方面,尽量保障学生的生活和健康。六中强调对于乡梓父老请托和诺言的践行,是出于一种为人父母的感同身受。国立六中教员既是学生求学路上的指路明灯,又是他们生活上的保姆。在国立六中所藏图书中,既藏有有关党化教育的着作,也收藏其他类型的着作。国立六中师生阅读世界之丰富,而这种多元开放自由的阅读条件,开阔师生眼界,有利于其自由主义品格的养成。在国立六中的校园纪念日活动中,学校当局对于南京国民政府纪念日秩序的遵循和安排,将政治纪念活动楔入学校教育秩序之中,这也是意识形态教育活动中的一部分。在国立六中的纪念实践中,校园虽然有相关的纪念活动,但与社会上的纪念相比,其纪念日数目、纪念活动范围等规模都大大缩小。教育对于政治侵入存在一定抵制,而强调其相对独立自主的自由主义教育空间。此外,从党团冲突和学生参军等问题上看到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往往夹杂在党团、民族大义问题之中。教育支配党团和党团支配教育之间的冲突,学生往往成为这些冲突的牺牲品而被推到前台,其背后是行政当局与党团代表之间的利益博弈。抗战时期,中学生是参军的主力,而研究一直受到忽略。与以往对于抗战时期学生参军的颂扬不同,从国立六中学生参军活动中看到,参军成为部分贫穷学生的出路所在,有助于纾解其所面对的困境。国立六中的生存和发展与地方社会密切相关,国立六中在遵照国家政策而带动地方教育复兴的同时,也在服务地方社会的互动中寻求生存空间。国立六中因其国立身份,既是地方教育发展的引擎,又成为拦阻与地方社会融合的隔断。国立六中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地方社会原有的自治秩序,而呼求新的管理方式的出现。在一些经济利益上,国立六中与地方社会产生角逐。面对民族国家要求与自身秉持的自由主义教育之间的冲突,国立六中是民族危机下孕育出的产物,但在其内核仍然是自由主义的教育理念。国立六中面对强势国家意志的管制,并没有展开激烈的对抗,而是将国家的意志创造性的转化成其发展的资源和凭借。民族主义的确进入国立六中,但已不再是原有的状态,而是得到消解。战前,山东教育界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而培育起一批秉持自由主义教育理念的教职员群体,这一群体成为战时国立六中教职员群体的基干力量。在国立六中教职员的保育之下,自由主义之花并未夭折,反得欣欣向荣之象。国立六中在抗战时期培育几千名学生,有很多学生成长为各行业的优秀人才,为海峡两岸的发展和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柏晓斐[7](2020)在《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塑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并未提出“军队形象”的概念,但其对八路军的形象给予了足够重视,为塑造八路军良好形象进行了持久努力。本研究在广泛占有史料的基础上,以党史学、历史学为基础,借鉴或运用传播学、形象学、宣传学、图像学、艺术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致力于解决中共为何形塑八路军、如何形塑八路军、最终达到了何种效果、产生了何种影响的系列问题。全面抗战时期,中共积极塑造八路军的良好形象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动因。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共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出征前线。同时,中共制定了全面的全民族抗战路线,其中发动广大的群众参加抗战则是最重要一环。但由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的反共宣传,华北民众对中共及其军队存在误解,这使刚出征的八路军在动员、组织群众以及作战、生活方面都面临不少困难。这不仅关乎全面抗战路线的践行效果,更直接影响着八路军的生存与发展。塑造八路军的良好形象,打破民众的既存认知,消除误解,就成为中共必须迫切开展的工作。而随着抗战的推进,出于对中共的戒备和敌视,国民党不断造谣八路军“游而不击”,并诬蔑八路军“袭击友军”“擅自行动”,“破坏抗战”。日伪也积极进行宣传战,诬称八路军不堪一击,欺压百姓,并附和国民党,造谣八路军不对日作战,袭击国民党军队。受国民党、日伪造谣和诬蔑的影响,民间舆论一度也质疑或批评八路军未尽力抗战,妨害抗战。这又要求中共形塑八路军的活动必须持久开展。军队形象的塑造,以军队形象的定位为前提。全面抗战初期,立足于全国对日抗战的要求,依据红军的政治文化传统以及敌强我弱之实际,中共中央尤其是毛泽东快速找准了八路军的形象定位。在政治上,保证并声明八路军仍旧是党领导的军队;同时指出八路军依旧是人的军队,将为人民而战,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在作风纪律上,强调要保持红军的优良作风,即官兵一致、民主团结,战斗勇敢、主动灵活,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等等;同时仍旧要执行铁的纪律。在军事上,包含着两个互相依存并向前发展的方面:一是八路军将执行主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二是,基于前,在地位和责任上,八路军将逐渐从战略支队转变为起决定作用和直接打垮日军的力量。军队形象的塑造离不开源像和媒介传播,但源像是媒介传播的依据。这就要求八路军在日常中必须有能获得外界认可的表现。对此,中共依据对八路军形象的定位,领导八路军积极对日作战,并使之逐渐发展为全国抗战的主力;加强军队的思想政治、作风纪律建设,巩固了党对八路军的绝对领导,进一步严格了八路军的群众纪律,使军民关系更加融洽;进行了整军运动与有限度的正规化,提高了八路军的战斗力。同时,面对国民党破坏团结的新情况,始终不放弃维护国共合作的立场。从而夯实了八路军坚决抗战、能征善战,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乐于同国民党合作等形象的根本,为中共通过不同媒介和方法展示八路军奠定了坚实基础。夯实八路军形象根本的同时,中共借助多种媒介和方法对八路军的形象信息进行传播扩散。文字方面,主要借助报刊或标语口号宣传八路军的战绩、战斗英雄、与民众良好的关系以及坚持和维护国共合作的立场、对友军的帮助,并驳斥国民党的造谣等;语音方面,通过大量讲话、演讲等口头宣传,阐释八路军是争取抗战胜利的重要力量、力争并取得了军民团结、有着严格的纪律,并直接驳斥国民党诬蔑等,还利用广播电台宣传八路军的战绩等;文艺方面,积极利用歌、剧、图画、照片和电影等直观形象地展示了八路军英勇作战、爱护民众并赢得了民众支持、艰苦奋斗等等。同时,抗战时期诸多中外记者和观察家曾进入中共根据地观察和考察,中共借机向他们大力展示八路军,通过接受采访,进行座谈,作报告,带领到访者参观部队、医院和作战前线等方式宣传了八路军以有效的战略战术坚决作战并取得了巨大成绩,有着优良的作风和纪律达到了官兵一致、军民一致,还积极维护同国民党合作等。军队形象最终作为认知主体对军队的评价和言说而存在。在中共形塑八路军之“行”与“言”的影响下,不同认知主体对八路军都持有认可态度。根据地民众认为八路军能打、有办法、不怕死,而且纪律严明,与民一家。日伪在事实上承认八路军的游击战登峰造极,并认为八路军是最坚决的抵抗者,有着坚定的政治信仰,且纪律极严,获得了民众支持。外国记者和观察家也认为八路军发展了有效的战斗模式,坚决抗战并乐于同国民党合作,还有着官兵一致、军民团结、艰苦奋斗等优秀品质。在国统区民间舆论的真实言说中,八路军同样也是积极抗战、战绩优良,且纪律严明,重视民众并获得了民众支持。良好的军队形象具有重要感召力,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成功塑造产生了重要历史影响。首先使八路军获得了根据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成为八路军发展壮大和取得战斗胜利的重要原因。其次扩大了中共和八路军的影响,成为中共和八路军在根据地之外获得支持的重要因素。此外,中共战时抗战“中流砥柱”地位话语的构建,也与中共形塑八路军有密切关系。

李梦晓[8](2020)在《流动的校园:抗战时期河南大学的学生生活》文中认为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日寇炮火的猛烈摧残下,华北、华东、华中地区相继沦陷,各区教育机关受到严重毁坏,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迎来莫大的灾难。各高校为躲避战火、保存文脉相继南迁。随着1938年济南、徐州战事吃紧,开封情势愈发严重,已没有一片土地可以安放大学的课桌。位于省城开封的河南大学、水利专科学校、艺术专科学校三所学校自此也开始了流亡生涯。河南省政府为应对危机局势,做出“凡已受袭击或易受袭击区域之学校,一律向安全地带转移”的决定。河南大学就在此时踏上流亡办学的征途,河南大学的学生在流亡途中,无论环境如何恶劣,条件怎样困顿,都始终保持乐观向上、坚韧奋发的精神品质,不仅顺利完成了自己的学业,还以各种形式保家卫国。河南大学自1937年12月开始流亡,至1945年12月底返汴,流亡办学之路前后凡八年历六次搬迁。其先后深入信阳鸡公山、南阳镇平、嵩县潭头、荆紫关、陕西宝鸡和汉中等地区。每搬迁一次,河南大学的办学条件就更加恶劣一次。设备不足、住宿简陋、伙食单一、经济恶化、师资紧缺,随时随地躲避日军战火的攻击,是他们自始至终面临的困境。但河南大学仍然坚持办学,力求维持“战时的平常化”,这一时期河南大学除文学院编辑国防教材、增设战时经济、文化讨论课程,理学院增设国防化课程,以适应战时需要外,其他课程努力维持战前的状况,保证学生的正常学习;河南大学的学生们砥砺求学,无论白天、黑夜竭力利用一切可以学习的条件进行学习,图书馆、学术讲座、河滩边、深山里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他们在完成个人求学目标的同时,为更好地应对战时环境,努力上好体育课,以强身健体。与此同时,还要应对国民政府的军事化规训,摆脱其思想控制。为救国救亡,他们以不同的形式踊跃投身于挽救国家、挽救民族的活动中去,创办剧社、表演话剧、创作吟唱抗战歌曲、张贴壁报、组织参加救亡团体、兴办社会教育等丰富的形式是他们宣传救国救亡思想的主要阵地。有些学生受到这种精神的鼓舞还积极响应知识青年从军运动的号召,争先恐后选择投笔从戎踏上战场,为国效力。河南大学的学生怀抱爱国强国报国的信念,以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追寻新知、探求真理,以积极乐观、同心协力的心态克服一切磨难,乐观生活。其精神激励着我辈青年学生坚定的追随其步伐,发扬光大其精神,发奋践行其思想,拼搏向前,在新时代为国家繁荣和民族富强奉献自己的力量。

华璟[9](2020)在《郑用之的电影活动与电影思想研究(1930~1943)》文中研究表明郑用之(1902-1983),电影事业家,中国电影制片厂创建者兼第一任厂长。他曾是记者,也是新闻摄影家,当过话剧演员,还是中国抗战大后方时期最大官营电影机构的领导者。他于1925年进入黄埔军校的血花剧社参与话剧演出,1931年先后创办《新大陆报》与中国联合新闻社,次年出版《淞沪抗日画史》。1933年因其编写出版的《如何抓住电影这武器》小册子提出了一套清晰完善的官营电影理念而被蒋介石赏识,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南昌行营政训处电影股股长。1937年于武汉汉口创办武汉电影制片厂(后改名为中国电影制片厂),进行电影拍摄。1937年至1943年前后,皆为中国电影制片厂厂长,同时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训处第三厅第六处电影科科长,中华全国电影界抗敌协会理事、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常务理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电影放映队副队长、中国万岁剧团副团长,期间带领中国电影制片厂的同仁艰苦奋斗,出品大量优秀影片,参与大后方的话剧演出,建立战时电影院线,并出版影刊杂志与电影丛书。皖南事变后被张治中免去厂长职务,又于1946年前往美国纽约考察电影,50年代初回国后又前往香港拍摄电影,后定居于美国。1971年由美国返回台湾,担任中国电影制片厂顾问,1983年在台北因车祸遇难,遗下撰写《用之从影回忆录》的未竟心愿。中国电影制片厂因其规模最大、出品质量上乘且数量最多,占据着大后方时期官营电影机构的中心地位,其所取得的时代成就与厂长郑用之的领导密不可分。郑用之并不仅仅只是扮演着官营电影体系中的一个政治角色,他的电影思想,电影实践,对于电影文化活动的建设,确立官营电影事业规模的多年光景都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深深的印记。本文从郑用之的电影活动出发,结合史料说明这位电影人在1930年至1943年间的人生轨迹以及他对早期中国电影所做出的贡献。本文由绪论、正文及结语构成。绪论阐明论题意义、国内的研究状况、史料的搜集和准备以及研究思路等。正文部分主要集中在1930年至1943年间,对他重要的电影活动时期进行划分,分段式地分析郑用之的电影活动和电影思想。第一章从郑用之早期的电影活动(1930~1933)开始入手,梳理了郑用之早期从新闻界到电影界的状况。1930年以前,原本是在黄埔部队政工部门从事文艺工作,因不符期望的军旅生涯而主动脱离部队。于1930年回到上海先后创办了《新大陆报》与中国联合新闻社,并出版《淞沪抗日画史》。在新闻工作中接触电影后,因1933年出版了《如何抓住电影这武器》小册子而被蒋介石赏识,成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南昌行营政训处电影股股长,进行电影股的工作。早期的文艺经历为郑用之从事电影事业积累了经验,从此开始踏上电影之路。第二章探析郑用之官营电影理念的生成及其对于官营电影体系的初步建立所做的贡献(1933~1938)。在“训政”政治的需要、国民党对电影检查的加强及教育电影的兴起这三个因素下,官营电影的理念随之产生,郑用之的《如何抓住电影这武器》则为国家经营电影提供了一套理性、全面且系统的操作办法,随后于1937年在武汉汉口创立武汉电影制片厂(后改名为中国电影制片厂),出品《保卫我们的土地》《八百壮士》《热血忠魂》等故事片与抗战纪录片、新闻影片等,同时组织怒潮剧社进行话剧、街头剧的演出,对抗战一期的影剧活动都具有较大的推动和促进意义。第三章从郑用之在大后方时期(1938~1943)的电影活动中总结出其对于“中制”的治厂思想,对大后方电影文化的建设及其为官营电影理论的成熟、官营电影体系的完善所做出的贡献。论文借助文字史料、影片、与个人回忆文本以及对郑一平、苗禾夫妇(郑用之后人)的访谈,回溯郑用之将电影事业奉为其个人追求的一生,回顾其为早期中国电影事业付出的心血,透视其电影思想形成的隐在轨迹。

张晓芳[10](2020)在《“秋瑾文艺”研究》文中提出秋瑾是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家,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1907年就义于绍兴轩亭口。牺牲不久,文艺界便出现了以秋瑾为题材的时评杂感、诗、词、散文、传记文学、小说、戏剧、曲艺、话剧,二十世纪下半叶,又出现了影视剧等,一百多年来不曾消歇,成为近现代,乃至当代的一种文艺现象。本文的研究对象便是这些以秋瑾为题材的文艺创作。本文的核心议题在于:“秋瑾文艺”创作何以经久不衰?“秋瑾文艺”的书写者们以何种艺术手法来塑造秋瑾形象?秋瑾艺术形象的发展演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以文艺类型为纲,以时间为轴,对秋瑾题材的文艺作品分门别类地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文艺作品的艺术手法及社会价值,“秋瑾文艺”的书写者们对秋瑾的“改编策略”及背后的书写逻辑。贯穿全文的是社会思潮与文化演进影响下的秋瑾形象的演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秋瑾文艺”的创作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这便是“秋瑾文艺”的内在书写逻辑,也因此,每个时代呈现出的秋瑾的艺术形象各不相同。晚清民国时期,“秋瑾文艺”推动着社会变革,秋瑾的艺术形象也初次偏离了历史真实,文艺作品中的秋瑾,一面是女学和新学的倡导者,一面是“男女革命”的受害者形象。民国初年,在表彰革命先烈的纪念活动中及辛亥革命的旗帜下,秋瑾的革命功绩得到了承认,其形象也实现了由弱女子向革命先烈的跨越,并成为妇运的一面旗帜和党派斗争的缓和剂。抗战时期,为了动员全民抗战,在民族大义的书写立场下,秋瑾“女革命家”的事迹被广为颂扬,“秋瑾文艺”成为启蒙与救亡的革命范本。20世纪80年代以来,秋瑾女革命家的身份在人性解放的思潮下得以重置,增添了“女性”“母性”等内涵,为其大义之举增添了悲壮的色彩,但却偏离了基本史实。秋瑾的形象在历史的因缘际会中经多重合力而形成,可以说,时代的需要造就了秋瑾的艺术形象,在动态演变中,秋瑾的形象不断转换新生,文艺作品中的秋瑾形象正代表了秋瑾在国人心中的形象。“秋瑾文艺”创作反映出了文艺的社会属性,这也是“秋瑾文艺”的使命与担当。

二、加强交流 促进统一——台北演出纪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交流 促进统一——台北演出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1)《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研究范畴、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论述思路
第一章 《扬州画舫录》文献诠释
    第一节 画舫录记
        一、李斗生平
        二、行旅历程
        三、文心会友
    第二节 历史背景
        一、城池水系
        二、盐商富庶
        三、文化繁荣
        四、天子南巡
        五、社会风尚
        六、方志编修
    第三节 文献述考
        一、版本辑要
        二、版本考订
        三、辑录实例
        四、佐证考辩
第二章 画舫前缘——画舫陈迹演变探寻
    第一节 “舫”的解字
        一、“水”与“舟”的哲学
        二、“方”“舟”解字
        三、“舫”的象形会意
    第二节 “舫”的由变
        一、从“并木”到“并舟”
        二、“双体画舫”的产生
        三、“舫”的内涵转变
    第三节 画舫遗存
        一、实物遗存
        二、图像遗存
    第四节 外籍载录
        一、外籍友人访华游记
        二、中外游船比较
第三章 扬州画舫——“画舫”的百态生活
    第一节 扬州“舫”源
        一、驳船改造
        二、当地制造
        三、域外引进
    第二节 名号牌匾
        一、画舫雅称
        二、画舫舫扁
    第三节 功能种类
        一、座船与水上交通
        二、御舟与天子南巡
        三、酒船与湖上盛宴
        四、灯船与湖上夜游
        五、花船与扬州花市
        六、歌船与笙歌戏曲
        七、堂客船与清代女性
        八、妓舸与小秦淮风月
        九、龙船与龙船市
        十、买卖船与湖上商业
        十一、书画船
    第四节 画舫形制
        一、画舫之“形”
        二、画舫之“饰”
        三、画舫之“具”
    第五节 画舫游路
        一、城门水关
        二、画舫码头
        三、景点聚集
第四章 画舫游事——与游人雅趣的互相映照
    第一节 李斗游记
        一、江园七夕夜游
        二、秋思山房水行避暑
    第二节 游事雅趣
        一、画舫礼仪
        二、画舫娱乐
        三、游事服务
    第三节 画舫交游
        一、诗会雅集
        二、湖上交游
        三、湖上叫化
    第四节 画舫泛游
        一、西湖舟游
        二、秦淮画舫
        三、苏州画舫
第五章 画舫游“兴”——风物风貌的流变兴衰
    第一节 画舫“市”
        一、“市”“会”习俗
        二、花市、庙会与朝山进香游
        三、百业竞驰
    第二节 陆上画舫
        一、造园中的“画舫”记载
        二、从舫居到舫屋
        三、别致陆地游
    第三节 奢靡之游
        一、清扬之“奢”
        二、上行下效与炫耀性消费
        三、游宴奢靡
    第四节 画舫禁游
    第五节 画舫游衰
结语
附件一: 李斗行旅年谱
附件二: 《扬州画舫录》版本对照表
附录三: 《扬州画舫录》记载画舫相关内容一览表
附件四: 佐证文献一览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1859-1862普鲁士东亚远征考察团旅华纪实文献中的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选题缘由与意义
    第二节:文献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二)以德国为主的海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概念分析:“日耳曼”、“德意志”、“普鲁士”、“德国”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1859 年前德意志地区对中国的认识
    第一节: 1859 年前中德关系略论
    第二节:十八世纪之前德意志的中国书写
    第三节:启蒙运动时期德意志的中国书写
    第四节:十九世纪初至远征军来华前德意志的中国书写
    小结
第二章:1859-1862 普鲁士东亚远征考察团概况
    第一节:普鲁士东亚远征考察团的组建背景与行程
    第二节:普鲁士东亚远征考察团来华文职人员及其纪实文献介绍
    小结
第三章:1859-1862 普鲁士东亚远征考察团的中国形象书写
    第一节:考察团对中国经济的认识和讨论—以施皮斯的游记为中心
    第二节:考察团的通商口岸城市书写—以克雷赫的游记为中心
    第三节:考察团关于宗教的书写—以克雷赫的游记为中心
    第四节:考察团对中国文化与社会的认识与讨论
    第五节:考察团关于在华殖民问题的认识和讨论
    小结
第四章:普鲁士东亚远征考察团归国后的中德关系
    第一节:《中普条约》签订与换约后的中德交往
    第二节:普鲁士远征军离华后德意志的中国书写—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3)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与意义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路径
第一章 早期话剧语言话语模式的建立
    第一节 新剧语言中的良性萌芽
        一、写实观的萌芽——王钟声之《张汶祥刺马》
        二、话语功能的转变与演讲的安排——钟声新剧与天知派新剧
        三、新剧的话语秩序与家庭剧——以春柳社作品为例
    第二节 五四新剧语言的发展
        一、叙事框架的建立——社会问题剧的叙事框架
        二、中国早期话剧的示范之作——洪深改译的《少奶奶的扇子》
        三、辩论、宣言与抒情——五四新剧中的话语功能
    第三节 早期话剧语言的成就
        一、田汉的《名优之死》
        二、丁西林的《一只马蜂》
    小结
第二章 话剧语言成熟期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
    第一节 叙事策略与对白写作技巧的成熟
        一、叙事者与叙事结构
        二、话语冲突与层次感
        三、语言功能的丰富
    第二节 诗意的话语模式——以《雷雨》《北京人》《风雪夜归人》为例
        一、《雷雨》语言的含蓄性
        二、《北京人》语言的抒情性
        三、《风雪夜归人》语言的象征义
    第三节 再现生活的话语模式——以《上海屋檐下》《龙须沟》为例
        一、半公共空间与日常行动
        二、场面布局的基本方法
        三、人物与言语行为
        四、作者对意义的控制方式
    第四节 社会杂语式的话语模式——以《日出》《茶馆》为例
        一、多重等级链条
        二、冲突性对话
        三、评议性对话
    小结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
    第一节 现实主义话语模式的继承和发展
        一、“三一律”结构的继承
        二、再现生活与社会杂语的融合发展
        三、探索剧对现实主义话语模式的发展
    第二节 实验戏剧的话语模式
        一、语言的暴力
        二、伪装的叙事
        三、戏仿与拼贴
    第三节 台湾地区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
        一、表演工作坊作品的话语模式
        二、相声剧的话语模式
    小结
第四章 表演中的话剧语言
    第一节 话剧腔问题
        一、话剧语言表演理论小史
        二、“话剧腔”“舞台腔”“翻译腔”“朗诵腔”之辨
        三、“话剧腔”的价值
    第二节 表演中的意义变化
        一、潜台词
        二、表演对文本意义的影响
    第三节 同一剧目不同风格的表演
        一、《雷雨》的不同版本
        二、《茶馆》的不同版本
        三、《恋爱的犀牛》的不同版本
第五章 话剧语言的理解与接受
    第一节 早期话剧语言的接受
        一、前文本的影响——《张汶祥刺马》的意义生成
        二、接受标准的形成——《少奶奶的扇子》的接受
        三、从美的接受到现实的接受——以《获虎之夜》《名优之死》为例
    第二节 话剧语言接受的三个方向
        一、现实方向
        二、诗意方向
        三、哲理方向
结语
    一、关于经典作品的争议
    二、现实的困境
    三、语言学对话剧语言创作的启示
附录一 《张文祥刺马》相关资料
附录二 《申报》提及马新贻的文章(1872—1903年)
附录三 访问周野芒
附录四 2019年全国话剧演出统计表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4)清代女性观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百年妇女史研究概述
        (二)清代女性观剧研究述评
        (三)清代女性观剧史料来源及书写特点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清代女性观众
    第一节 女性观众的类型
        一、宫廷女性
        二、仕宦女性
        三、平民女性
        四、青楼女性
        五、其它女性
    第二节 女性观众观剧需求
        一、娱乐需求
        二、交际需求
        三、服装展示
        四、追星动机
        五、其它需求
    小结
第二章 清代女性观剧场所及设施
    第一节 各类剧场中的女性观剧现象
        一、宫廷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二、商业性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三、神庙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四、会馆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五、私人宅第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六、舟船水畔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七、其他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第二节 女性专门观剧设施
        一、看楼
        二、看台、女台、子台
        三、看棚
        四、花场
        五、女厂
        六、女亭
        七、其它
    第三节 女性观剧设施创设原因
        一、剧场性的增强及对女性观剧的重视
        二、照顾与限制
        三、牟取经济利益
    第四节 女性观剧专场
        个案研究一:山西高平良户村田宅女性剧场考述:兼谈垂帘看楼与明清女性观剧场所的变迁
        个案研究二:清末北京尼庵演剧女性专场考述
    小结
第三章 清代女性观剧习俗
    第一节 定戏习俗
    第二节 点戏习俗
        一、点戏人的选择
        二、点戏的讲究和礼节
        三、点戏物件类型
        四、男女观众点戏之区别
    第三节 看戏习俗
        一、男女分观习俗
        二、男女落座方位
    第四节 赏赐习俗
        一、从施赏者角度看
        二、从受赏者角度看
        三、从赏赐品类看
    第五节 禁忌习俗
        一、女性禁忌与戏曲禁忌的结合
        二、对女性观剧的诸多禁忌
    第六节 个案研究:河南新安芦院村女性观剧年龄禁忌碑的文化阐释
    小结
第四章 清代女性观剧内容
    第一节 女性个体差异与观剧内容
        一、女性剧场环境差异与观剧内容之雅俗
        二、女性阶层差异与所观内容的差别
        三、女性个体因素与审美趣味的差异
        四、女性地域及生活理想差异与女性观剧内容
    第二节 女性观剧内容的普适性
        一、婚恋爱情剧
        二、全本情节戏
        三、家庭伦理戏
        四、喜庆戏
    第三节 女性观剧内容文献载录的不均衡性
        一、文献载录女性观剧内容的阶层因素
        二、文献载录女性观剧内容的性别因素
    小结
第五章 社会各界对待女性观剧的态度
    第一节 反对与排斥
        一、反对的方式
        二、反对的人群
        三、禁限效果评估
    第二节 支持与赞成
        一、家庭成员的赞同
        二、社会各界的支持
        三、女性个人的努力
    第三节 犹豫与矛盾
        一、汉人官员的审慎和节制
        二、旗人官员的犹豫和矛盾
    第四节 中立与客观
        一、对女性观剧“直言直笔”的书写特点
        二、女性与戏曲作为保存族群历史记忆的工具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研究 ——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及其翻译问题相关研究
        2.中国民族民间舞对外传播相关研究
        3.中国舞蹈对外传播路径与策略相关研究
        4.舞蹈对外传播相关研究
        5.其它传统艺术对外传播相关研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难点及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的历史回溯
    (一)舞种发生至文革前夕(-1966)
    (二)改革开放初期(1978-1989)
    (三)上个世纪九十年代(1990-1999)
    (四)新世纪以来(2000-)
二、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的价值与意义
    (一)“走出去”的有效载体
        1.传播形式的共通性
        2.文化内涵的共享性
        3.身体语言的独特性
    (二)“走出去”的自我完善
        1.提升文化自信
        2.实现全面育人
        3.强化独特身份
三、中国古典舞系2019年赴美巡演案例分析
    (一)调研对象与方法
    (二)研究调查结果
        1.观众基本背景
        2.观众观演习惯
        3.观众背景知识
        4.观众观演驱动
        5.观众观演感受
        6.观众整体评价
        7.观众意见建议
    (三)调查结果总结
        1.多个层面获得肯定
        2.演出质量与上座率存在逆差
        3.品牌形象尚未树立
        4.宣传与营销意识有待加强
        5.稳定观演习惯尚未形成
        6.年轻观众占比较少
        7.综合质量要求较高
        8.舞剧形式中国化身份尚待确立
        9.受众接受与其背景密切相关
        10.跨文化意识有待增强
四、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的现存问题与解决策略
    (一)尚待优化的传播方式
        1.人格化传播
        2.多层次传播
        3.多媒介传播
    (二)尚待完善的内涵建设
        1.建构传播的科学概念
        2.确立传播的代表作品
        3.建树传播的价值内涵
    (三)尚待加强的接受与认同
        1.基于不同语境的概念解读
        2.根据不同市场的作品选择
        3.面对不同受众的教学方式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国立第六中学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本文框架、创新点及不足
第一章 民族危机与联校自保:行政运作探析
    第一节 国立六中流亡简史
    第二节 国立中学校务会议研究
    第三节 国立六中行政办事人员考察
    第四节 国立六中德阳分校裁并问题研究
    小结
第二章 民族情感与教育团体:教职员关系网络研究
    第一节 同乡: 国立六中教职员的地缘关系
    第二节 同学: 国立六中教员间关系之一
    第三节 同事/师生: 国立六中教员间关系之二
    第四节 同事/师生: 国立六中教员与职员关系
    小结
第三章 启蒙与救亡: 国立六中教学主题探析
    第一节 国立六中教科书荒及其应对
    第二节 启蒙教育: 国立六中的人文和科学教育
    第三节 救亡教育: 国立六中的战时教育色彩
    小结
第四章 贷金、卫生、阅读: 生活史视野下的国立六中师生
    第一节 国家扶持与人格独立: 贷金与学生生活
    第二节 为国保育与视若己出: 国立六中师生健康
    第三节 党化教育与自由阅读: 国立六中阅读世界
    小结
第五章 政治意志与教育实践: 以党团冲突和校园纪念为例
    第一节 党团冲突与教育统合: “校党团合一
    第二节 国立六中的中共组织力量
    第三节 国家纪念与教育秩序: 校园中的纪念日
    小结
第六章 报效国家与纾解困境: 国立六中参军问题研究
    第一节 抗战时期关于青年学生从军问题的讨论
    第二节 “从军运动”前的学生参军情况
    第三节 从军运动的兴起及发展
    第四节 从军运动的余音
    小结
第七章 国家襁褓与地方引擎: 国立六中与地方社会
    第一节 政策管道与文化代表: 地方中的“国家”和“大学”
    第二节 地方引擎: 国立六中与地方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挟校自重: 与地方社会的冲突
    小结
结语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交缠下的战时教育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0.1.1 选题缘由
        0.1.2 研究意义
    0.2 学术史回顾
        0.2.1 军队形象塑造研究
        0.2.2 八路军形象塑造及与八路军形象塑造问题相关的研究
        0.2.3 已有研究评价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0.3.1 主要研究内容
        0.3.2 研究方法
    0.4 创新与不足之处
        0.4.1 创新之处
        0.4.2 不足
    0.5 概念界定
第1章 中共形塑八路军的缘起与动因
    1.1 践行全面抗战路线与八路军立足、发展的必然要求
        1.1.1 中国走向全面抗战与红军改编出征
        1.1.2 全面的全民族抗战:中共与八路军的抗战路线
        1.1.3 华北民众对中共军队的既存认知及其影响
    1.2 应对多方对八路军诋毁、造谣或质疑的客观要求
        1.2.1 国民党的舆论诋毁与造谣
        1.2.2 日伪的舆论攻击与造谣
        1.2.3 民间舆论的误解与质疑
第2章 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定位
    2.1 政治形象定位
        2.1.1 党领导的军队
        2.1.2 人民的军队
    2.2 作风纪律形象定位
        2.2.1 作风优良
        2.2.2 纪律严明
    2.3 军事形象定位
        2.3.1 敌我军事实力的审度
        2.3.2 游击战争:灵活的战略战术与从战略支队到起决定作用
第3章 夯实形象根本:积极作战、加强军队建设与维护国共合作
    3.1 领导八路军积极对日作战
        3.1.1 配合友军作战与展开战略部署
        3.1.2 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与创建根据地
        3.1.3 八路军成为华北抗战主力
        3.1.4 在严重困难中坚持敌后抗战
        3.1.5 反攻与夺取抗战胜利
    3.2 加强军队建设
        3.2.1 八路军的思想政治建设
        3.2.2 八路军的作风纪律建设
        3.2.3 开展整军运动与八路军的正规化建设
    3.3 积极维护国共合作
        3.3.1 国民党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与中共对国共合作的维护
        3.3.2 国民党计划闪击延安与中共对国共合作的再次维护
第4章 多样“发声”与“展示”:积极宣传八路军
    4.1 文字宣传
        4.1.1 党报党刊的出版、发行
        4.1.2 标语口号的运用
    4.2 语音宣传
        4.2.1 讲与说:讲话、演讲等口头宣传
        4.2.2 广播: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与军事宣传
    4.3 形象宣传
        4.3.1 歌、剧的创作及其表演
        4.3.2 图画:年画、壁画等宣传画的运用
        4.3.3 图像:电影、照片的拍摄与传播
第5章 人际宣传的典范运用:“他者”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5.1 1937-1939 年外国记者和观察家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5.2 1940年陈嘉庚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5.3 1944年中外记者参观团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5.4 美军延安观察组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5.5 国民党将领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第6章 来自“他者”的肯定:八路军形象的成功塑造
    6.1 根据地民众言说中的八路军
        6.1.1 军事形象:能打、有办法、不怕死
        6.1.2 政治、作风纪律形象:纪律严明、军民一家亲
    6.2 日伪言说中的八路军
        6.2.1 军事形象:登峰造极的游击战
        6.2.2 政治形象:最坚决的抵抗者、政治信仰坚定
        6.2.3 作风纪律形象:纪律极严、军民协力
    6.3 外国记者和观察者言说中的八路军
        6.3.1 军事形象:发展了有效的战斗模式
        6.3.2 政治形象:坚定的抗战者、真诚的合作者
        6.3.3 作风纪律形象:纪律严明、军民团结、艰苦奋斗
    6.4 国统区舆论对八路军的真实言说
        6.4.1 政治、军事形象:积极抗战、乐于同国民党合作
        6.4.2 作风纪律形象:官兵一致、纪律严明、军民关系融洽
第7章 中共形塑八路军的历史影响
    7.1 获得根据地民众的拥护与支持
        7.1.1 参军
        7.1.2 支前、拥军、劳军
        7.1.3 掩护、救护八路军
        7.1.4 收集、传递情报,掩护物资
    7.2 扩大影响与获得国内外社会各界支持
        7.2.1 中外记者和观察家对中共、八路军的宣传与支持
        7.2.2 少数国民党将领对中共和八路军的协助
    7.3 回击质疑与抗战“中流砥柱”地位话语之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流动的校园:抗战时期河南大学的学生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主旨及论文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抗战时期河南大学内迁
    第一节 抗战爆发后中国高校流亡办学
    第二节 河南大学的内迁及历程
    第三节 “留省”还是迁省:屡次内迁究为何
第二章 战时河南大学学生的学习状况
    第一节 河南大学的课程设置
    第二节 院系设置、教学概况及学生学习情况
第三章 战时河南大学学生的物质生活
    第一节 伙食
    第二节 住宿生活
    第三节 经济状况
第四章 从校园到社会:战时河南大学学生的课外活动
    第一节 战时河南大学学生的体育与军事化生活
    第二节 战时河南大学学生的社团活动
    第三节 提高民智的社会文化教育
    第四节 战时河南大学学生的爱国民主活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郑用之的电影活动与电影思想研究(1930~194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2.1 理论意义
        2.2 现实意义
    3.郑用之研究综述
        3.1 收集来源、数量及相关内容
第1章 郑用之早期的电影活动(1930~1933)
    1.1 北伐时期郑用之的文艺活动
        1.1.1 “血花剧社”与郑用之
        1.1.2 《新大陆报》与中国联合新闻社
    1.2 南昌行营政训处时期的郑用之
        1.2.1 从前线到后方
        1.2.2 电影股的初步尝试
第2章 郑用之官营电影理念的生成与践行(1933~1938)
    2.1 官营电影理念的缘起
        2.1.1 “训政”政治的需要
        2.1.2 国民党对电影管理的加强
        2.1.3 教育电影运动的兴起
    2.2 郑用之官营电影理念的初步成型:《如何抓住电影这武器》
    2.3 郑用之于战时官营电影体系的建立:中国电影制片厂的创立
        2.3.1 武汉电影制片厂的建立
        2.3.2 武汉时期“中制”的电影拍摄与发行
        2.3.3 武汉时期郑用之的戏剧主张:《全面抗战与戏剧》
第3章 大后方时期郑用之的电影活动与电影思想(1938~1943)
    3.1 郑用之对于“中制”的治厂思想
        3.1.1 企业规模上的完整性与可行性
        3.1.2 梯队建设上的合理性与长久性
        3.1.3 创作成果上的多元化与可持续
    3.2 郑用之对大后方电影文化建设的贡献
        3.2.1 战时电影发行放映网的建立
        3.2.2 中国万岁剧团与抗建堂
        3.2.3 出版影刊杂志和电影丛书
    3.3 官营电影理论的成熟与践行
        3.3.1 “抗建电影”的提出:《抗建电影制作纲领》
        3.3.2 官营电影理论的核心:《民族本位电影论》
        3.3.3 《民族本位电影论》的践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致谢

(10)“秋瑾文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秋瑾文艺”概念界定及选题意义
    二 国内外学术界有关本课题研究现状及评析
    三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秋瑾生平、思想与创作研究
    第一节 秋瑾生平概述
    第二节 秋瑾的妇女解放思想及实践活动
    第三节 秋瑾的革命思想及实践活动
    第四节 秋瑾的文学创作研究
第二章 秋瑾题材的散文研究
    第一节 时代思潮与晚清的报刊
    第二节 秋瑾题材的散文创作概述
    第三节 秋瑾题材时评杂感的叙事特色
    第四节 秋瑾题材时评杂感的社会价值
    第五节 纪念与教育:民国后期与建国后的秋瑾题材散文创作
第三章 秋瑾题材的诗词研究
    第一节 秋瑾题材诗词创作概述
    第二节 激愤与哀思:晚清民国秋瑾题材诗词创作
    第三节 秋瑾题材诗词创作的价值
第四章 秋瑾题材的戏曲及曲艺研究
    第一节 秋瑾题材的戏曲及曲艺创作概述
    第二节 晚清民国秋瑾题材戏曲的编创特色
    第三节 启蒙与救亡的延续——蛰伏期的秋瑾题材的戏曲编创
    第四节 解读与重构——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秋瑾题材的戏曲创作
    第五节 个案研究:独具时代风貌的《轩亭冤传奇》
    第六节 秋瑾题材曲艺作品的编创特色
    小结
第五章 秋瑾题材的小说、传记文学研究
    第一节 秋瑾题材的小说、传记文学创作概述
    第二节 秋瑾题材的传记文学的艺术特色
    第三节 秋瑾题材小说的艺术特色
第六章 秋瑾题材的舞台剧与影视剧研究
    第一节 秋瑾题材的舞台剧与影视剧创作概述
    第二节 秋瑾题材话剧的时代风貌
    第三节 记忆与重构:秋瑾题材影视剧研究
第七章 “秋瑾文艺”的接受和在今日之价值
    第一节 常与非常——秋瑾文艺形象的塑造之路
    第二节 多重合力——秋瑾女革命家形象的成因
    第三节 “秋瑾文艺”在今日之价值
参考文献
附录:“秋瑾文艺”作品及研究资料汇编(1907—2019)
    上编·作品卷
    下编·研究资料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谢辞

四、加强交流 促进统一——台北演出纪实(论文参考文献)

  • [1]《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D]. 刘畅.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1)
  • [2]1859-1862普鲁士东亚远征考察团旅华纪实文献中的中国[D]. 程笛.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2)
  • [3]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与意义生成[D]. 王津京.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4]清代女性观剧研究[D]. 王姝.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研究 ——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例[D]. 蔡烁. 北京舞蹈学院, 2020(12)
  • [6]国立第六中学研究(1937-1945)[D]. 王哲. 山东大学, 2020(09)
  • [7]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塑造[D]. 柏晓斐. 湘潭大学, 2020(12)
  • [8]流动的校园:抗战时期河南大学的学生生活[D]. 李梦晓.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9]郑用之的电影活动与电影思想研究(1930~1943)[D]. 华璟. 西南大学, 2020(01)
  • [10]“秋瑾文艺”研究[D]. 张晓芳.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加强交流促进统一——台北演出纪录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