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香港传统航运优势促进内地与香港航运合作——香港船东会主席顾国华在2003年年会上的讲话

维护香港传统航运优势促进内地与香港航运合作——香港船东会主席顾国华在2003年年会上的讲话

一、保持香港传统航运优势 促进内地与香港航运合作——香港船东会主席顾国华在2003年年会上的发言(论文文献综述)

张沁兰[1](2019)在《琉球久米村研究》文中指出琉球是位于中国东南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自明代初期被纳入东亚宗藩体系,成为中国的藩属国后,作为最初“闽人三十六姓”移民的聚居地久米村,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琉球王国给予了种种的免税、官职与教育特权。久米村遂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先进生产技术向琉球传播的中心,而久米村人则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先进生产技术传播琉球的最主要使者之一。因此,琉球久米村在中琉之间的友好往来,以及为琉球王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与外交等方面发展,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不同于以往研究中多将“闽人三十六姓”或久米村人,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或仅局限于某一历史时期加以讨论,第一次立足于久米村的形成及其发展的整个历程,全面涉及到与久米村紧密相关的:中琉宗藩关系的建立与久米村的形成、久米村人与中琉关系、“萨摩入侵”与久米村的“补籍”、琉球对外关系中的久米村人、久米村的行政管理与文化传统、琉球复国运动与久米村的衰亡、久米“崇圣会”与“门中会”等内容。叙事的时限,始自明初的“闽人三十六姓”移居,迄于当今的久米村各宗亲“门中会”赴福建寻根访祖。旨在对琉球久米村作出多维度、整体性的探讨,全面地理解和把握久米村的发展脉络,还原其在历史上的真实情况和完整面貌,重新阐述其历史影响与现实意义。同时还在结合个别专题的研究上,力争能为弥补解决琉球王国及中琉关系中的一些长期以来被忽略的、或原本以为文献无徵的史实问题,作些必要的辨析与考证。本文立足于学术界的前期成果,通过全面系统地梳理与研究,认为明清时期具有福建区域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基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背景,通过较大规模的东海海域移民——久米村人,东被琉球王国,成为当时琉球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进步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由于琉球久米村的宗亲组织,至今依然活跃在冲绳社会的政治、经济、文教等各个方面,成了冲绳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且明显保留着带有福建区域特色的习俗文化传统,从而对在海外、尤其是东亚地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如何加强与琉球久米村宗亲组织的联系,福建与冲绳的友好往来,使之能在改善中日关系的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也成为本文在认真客观阐释琉球久米村人功绩的同时,将其转化为现实的作用与影响,以彰显中国人的和平理念,使之能够成为在改善中日关系的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的促进力量。

区少铨(Au Siu chuan)[2](2019)在《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建于1870年的东华医院,是香港历史最久远及规模最大的慈善机构,设立医疗服务、教育服务及社会服务。至2017年,东华三院在全香港设有超过300个服务单位,雇员人数逾一万名。自1880年开始在香港提供教育服务,在香港共设有52所学校,包括专上院校、中学、小学、幼儿园,以及特殊学校的完整教育体系,为香港最具规模的办学团体之一。东华医院成立初期至二十世纪初一段长时间内,曾一度是华人社会的权力中心。东华医院的董事集中了香港社会上举足轻重,及具有名望的华人绅商,属于士绅阶层的东院董事,经常负起排解纷争、维持地方秩序的责任。英政府亦乐意透过东华医院来维持华人的社会秩序。东华医院故此一直有特殊的社会地位,直至二次大战之后,方才日渐减退。本文以东华三院(The Tung Wah Group of Hospitals)兴办教育的过程及其教育服务的变迁为例子,探讨民间非牟利组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在香港社会经营教育服务的态度及实况。本文通过研究香港政府对东华教育服务的扶助及干涉的情况下,东华如何扩大其服务范围,改变课程和教学,由塾馆演变为现代化的多元教育机构。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简介东华三院的历史发展,概括说明从广福义祠至建立东华医院,以及三所医院联合组织成“东华三院”的历史背景。东华三院除赠医施药外,更同时兼及社会福利服务,东华总理在不同的阶段,开展的社会服务皆有不同特色,救济范围广及国内外同胞,也反映了东华三院和港英政府、中国政府、海外华人的互动情况;第二章是说明东华兴办教育的第一阶段,东华自1880年利用文武庙捐款收益从事教育服务,创办第一所义学,从私塾形式扩展至现代化的小学,为贫苦学生提供免费教育的发展过程,其间义学在课程及管理上皆改了重大的改革,进而与另一历史悠久机构香港乐善堂义学作横向比较,以分析东华教育在当时发展的水平;第三章是叙述东华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战后东华三院全面恢复教育服务,及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东华三院配合政府的发展步伐,着手开办中、小学、幼儿教育及特殊学校,发展正规和系统化的教育服务。到了 1997年,东华三院的教育进入了第三阶段,在配合政府的教育政策的前提下,学校课程及活动上皆有不同的调适,而且发展了东华三院的德育课程,以建立“东华人”对国家及办学机构的归属感。东华三院亦与时并进,配合社会的转变和市民的需求不断改善及扩展包括大专等各项教育服务;影响东华三院教育发展的因素很多,政治的影响及“东华人”精神尤其是突出的方面,东华三院与港英政府、特区政府、香港社会的互动上,皆有超越其他办学团体的优势;东华学校重视价值教育,品德培养,因此栽培了众多出色的毕业生,这些“东华人”反映了“东华精神”,在香港各行各业均发光发亮。研究显示,东华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民办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从办理学校的经过观之,东华在经费取得、学校的管理、发展策略与政府的交涉,均有其成功之处,总结东华成功从传统民间慈善机构转型为现代化的多元办学机构的成功经验,能为中港未来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的模式。

邹琪[3](2018)在《朱德研究史》文中研究表明“朱德研究史”的研究对象是朱德研究,是朱德研究的发展史。朱德研究,是研究朱德一生历史的研究成果,对朱德生平和思想的研究都是朱德研究。本文对朱德研究进行学术史的回顾与梳理,力图按照学术史本身的线索,来展现朱德研究的全貌。国内外目前都还没有“朱德研究史”的专着出版,这是朱德研究和中共党史史学史研究中的空白。本文以朱德研究为研究对象,旨在对从20世纪20年代至2016年的朱德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总结,并探析朱德研究中的经验教训和规律,形成一部整体性的“朱德研究史”,希冀拓宽朱德研究的领域,弥补国内外朱德研究中的不足,这使本文的研究在学术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朱德研究进行研究时,在纵向上,按时间顺序分析朱德研究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总结朱德研究的规律和经验教训;横向上,在特定空间、特定历史时期内,分析朱德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朱德研究的代表作,对其特点、内容、得失进行理论分析。对每个时期的朱德研究,先概述其研究背景、总体状况,再对代表作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其内容、研究方法和成就,最后总体评述,总结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经验教训。按此研究思路,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朱德研究概述。阐明研究的对象和意义,对朱德研究的学术史进行梳理,分析朱德研究的现状,介绍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创新之处及研究意义,界定“朱德研究史”一些概念。第一章评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朱德研究(1920.8-1949.9)。这一阶段是朱德研究的萌芽时期。国外对朱德的研究,最早的主要散见于西方记者的着作。国内的朱德研究发轫于20世纪20年代初,主要是一些关于朱德实践活动的报道,如朱德领导红军的报道等。国内最早公开发表的关于朱德的文字,目前可查的是《简州顾品珍等来电》(《申报》1920年8月13日)。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报刊上发表的文章,20世纪30、40年代,研究朱德的专着开始出现,有关朱德传记的各种书籍广泛流传,如《朱德传》、《西战场的主将朱德》等。外国记者的着作中,影响较大的有《西行漫记》、《续西行漫记》、《北行漫记》等。这些国外的研究成果尽管不是朱德的传记,但都有专门的章节介绍朱德的生平和轶事,是研究朱德的珍贵资料。第二章评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朱德研究(1949.10-1978.12)。这是朱德研究的初步发展和曲折停滞时期。这一时期研究朱德的书籍开始较多地出版,大都是记述朱德崇高品德和传奇故事以及回忆性的作品。香港和台湾也出版了研究朱德的着作,如吴起、孟超的《红色人物论》、章民的《朱德》等。“文化大革命”时期,受极“左”路线和个人崇拜的严重影响,朱德研究陷于停滞,甚至倒退。从“文革”结束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只出版了少量的回忆性的着作。艾格妮丝·史沫特莱的《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以非常生动、细腻和隽永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栩栩如生的形象,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作。第三章评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朱德研究(1978.12-2016.12)。这是朱德研究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朱德研究开始走向深入,大量有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着作不断涌现,最有代表性的是《朱德年谱》和《朱德传》的出版。这一时期香港和台湾朱德研究的代表作是顾则徐的《永远的共军总司令:朱德》。这些研究成果,从朱德不同时期的生活片段到朱德传记的出现,从朱德生平介绍到朱德思想研究,使朱德研究走向成熟并继续发展,为朱德研究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关于朱德研究的学术活动比较活跃且规模较大,如:1986年12月的“全国纪念朱德诞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1991年12月的“纪念朱德诞辰105周年全国朱德学术讨论会”、1993年7月的“全国朱德学术讨论会”、1996年12月的“纪念朱德诞辰110周年全国朱德生平与思想研讨会”、2006年12月“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2015年6月的“朱德与抗日战争学术座谈会”、2016年4月的“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0周年论坛”、2016年8月的“一战成名——朱德与护国战争学术研讨会”、2016年12月的“朱德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术研讨会”等。这些学术活动积极推动了朱德研究的深入,反映了朱德生平和思想研究的基本趋向,使朱德思想生平研究跨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第四章评述2006-2016年朱德研究的新进展。从朱德诞辰120周年以来,学术界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对朱德的生平、思想以及对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贡献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朱德研究的水平和现状。朱德研究取得了新突破,呈现出鲜明的特点。结语,总结90多年朱德研究的经验教训,对朱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今后的朱德研究进行展望。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历史研究方法、辩证分析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经历了 90多年发展的朱德研究的成果和研究过程进行梳理和评述,对“朱德研究”进行研究,总结朱德研究的规律,为今后的朱德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以推动朱德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通过研究,提供关于朱德研究成果的详实资料,使人们明辨资料的正误优劣,以正确的历史资料和思想资料,更好地学习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优秀品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郭惠杰[4](2015)在《社会变迁下华侨华人与新中国体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沐浴欧风西雨的海外华侨华人在不同历史阶段,以各种方式,在不同层面,发挥着重要传导作用,对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特殊影响。本研究选择海外华侨华人对中国体育事业发展之影响为主题,研究时段跨越三个主要阶段:具体为建国30年、改革开放20年、新世纪以来三个历史时期。研究主要采取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调查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的知识与理论,对新中国以来海外华侨华人对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动力机制进行探索。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一、新中国三十年(1949-1979),华侨华人与中国体育发展关系主要体现在竞技体育领域。具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65),在爱国精神感召下,一批海外华侨华人纷纷归国效力,扮演着特殊的角色,或以运动员身份,在国际竞技体育舞台,以“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第一枚国际赛事金牌”(吴传玉)的奋勇之举,成为某些运动项目的奠基者或开拓者;或以教练员角色,薪火相传,为新中国培养了大量优秀的竞技体育后备人。第二阶段(1966-1979),随着文革爆发,海外华侨性质被错误解读,归侨竞技体育人才或回流或坚守。开拓者的足迹是历史前进的起点,特殊年代归侨竞技体育人才的奋勇拼搏与砥砺德行,“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形成了体育人才效应。事实上,新中国30年,特定的时空坐标使得新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难以完全遵循应有的内在逻辑与连续性。新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历史脚步被并入了政治轨道,表现出了和政治同步发展的时代特点。当然,国家对体育人才的求贤若渴,同样也为归侨竞技体育人才提供了一个人生大舞台,其力量与个性,在特殊历史时代的展演中得以彰显无遗。二、改革开放20年以来(1979-1999),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时代主旋律。得益于得天独厚之优势,闽粤侨乡走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海外华侨华人常年穿行于于东西之间,兼有多种制度的体验与多重文化的背景,他们既熟悉中国国情与侨乡现实,亦深谙世界潮流与发展经验。这个阶段,海外华侨华人与闽粤侨乡展开了多重互动,主要产生了体育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一方面,海外华侨华人通过捐建体育场地场馆、设立专项体育基金,资助民间体育社团组织等各种体育公益善举,丰富了侨乡人民文化体育生活,弘扬了体育公益慈善文化,弥补了政府行政经费的不足,自下而上推动了侨乡公共体育服务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提供资本和设备、引入技术和管理经验、传授现代经营理念,从物质、制度到思想层层深入,将闽粤侨乡体育产业发展有力地纳入到全球体育产业现代性进程中。世纪之交,随着侨乡和祖国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海外华侨华人对侨乡体育发展的功能与意义开始转变,物质资源的支持与制度层面的促进将会逐步淡化,推动体育经济合作与地方传统体育文化传播成了双方互动的新主题。三、跨入新世纪,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在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华侨华人群体自身也悄然发生变化,与祖籍国和住在国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华侨华人与祖国体育发展看似“行将结束”、“将断末断”联系,重新找到了现实的契合点:“历史的螺旋在新起点上重新行进”。首先,华侨移居海外,把舞龙醒狮等家乡的民俗体育活动一同带去,中华武术、舞龙醒狮、龙舟竞渡等中国传统民族民俗体育项目,开始在“唐人街”等海外侨社得以传播、承继与复兴。对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播、维护与传承,同样是他们身处异地对家乡的感情及身份认同的一种映射。其次,无论是落地生根的华人华裔,还是跨国流动的体育精英,作为公众人物,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成为中国体育形象的外部呈现者。此外,从申奥到奥运火炬全球传递等不同场合,华侨华人在中外体育和文化交流以及国家关系中的作用日益鲜明,自觉不自觉地承担了公共体育外交使命。再次,海外华商既熟悉中国文化传统,又熟悉所在国文化和环境,因此,自然成为中国体育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摆渡者。总之,伴随着“走出去”战略,海外华侨华人“以侨为桥”,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弘扬与传播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搭建起中外体育交流之桥梁,在公共体育外交、国家体育形象等领域,承载了提升中国体育软实力之时代新使命。四、随着时代变迁,华侨华人与中国体育发展的动力机制,在不同时空坐标之下,呈现出动态变化特征。无论是建国初期大批海外华侨竞技体育人才归国效力,还是文革之后的再度迁移,抑或是改革开放之后的“海外兵团”现象,从广义上看,都是为了追求更高目标和自我社会价值的实现。华侨华人竞技体育人才的国际流动与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侨务政策、文化认同、爱国爱乡精神、需求发展空间等诸多因素息息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社会形势变化,“推”与“拉”的各种因素,也会发生变化,会产生能量上的衰减和递增。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侨华人与闽粤侨乡体育发展互动中,其内部动力主要为文化认同、互惠期望、自我期许,以及寻求声誉资本;外部的动力主要源自政府正面形象的塑造,对海外资源的“利用”,以及侨乡民间网络道义的呼唤。新时期,海外华侨华人在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与体育交流和联系方面扮演起新的时代角色。其中,既有政府以文化推介的形式,从国家层面至上而下的推动,亦有华侨华人社团组织自下而上的民间推动。五、以史为鉴,可以更好面向未来。基于社会变迁背景下,对华侨华人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对新中国体育的影响及动力机制的全面梳理,可以得到一定启示:东西文化交融之地的港澳台地区和“唐人街”,依然可以发挥内外交流的桥头堡与文化传承平台作用;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战略转型,对于竞技体育人才流动和体育产业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时代意义;缘文化,则是华侨华人联系故土和海外始终的精神纽带。

周宏刚[5](2013)在《印度英文主流报纸的中国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形象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印度是全球发展最快的新兴经济体。中印两国的相互认知对于亚洲的繁荣与稳定以及边界问题的最终解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三家印度英文主流报纸《印度时报》、《印度教徒报》、《印度快报》为研究对象,抽取2003至2011年间与中国相关的4687篇报道。由于印度的官员、受教育阶层以及对外交政策有影响力的人士都讲英语,印度英文媒体对政府的外交决策具有重要的舆论影响力。一般认为,《印度时报》是印度右翼势力的代言人;《印度教徒报》代表左翼政党的利益;《印度快报》对中国保持警惕,但态度较为温和,总体上“中间偏右”。三家报纸的基本上能够代表印度英文媒体对中国的看法。2003年以来,中印关系回暖,经贸交往带动了中印关系的全面发展。虽然中印关系经历了一些挫折,但是两国政府发展友好关系的决心从未动摇,两国全面合作的进程从未中断。反映在舆论界,就是中印关系成为三家报纸持续报道的焦点。9年间三家报纸对中国的报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3年的恢复期。2003年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是中印友好关系的新起点。《印度时报》关于中国的报道从2002年的76篇迅速增长到2003年的120篇。三家报纸讨论的是要不要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如何评价瓦杰帕伊对中国的访问。第二阶段,2004年到2006年的稳定发展期。由于中印两国的交往已停滞多年,三家报纸对中国有一些好奇,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够快速发展,印度应该在哪些方面学习中国,如何开拓中国市场。与此相应的是,三家报纸对中国的报道数量稳步增长,反映出中印关系欣欣向荣的景象。第三阶段,2007年到2011年的怀疑挫折期。中印贸易不平衡的加剧、边界问题的悬而未决以及地缘竞争的愈演愈烈,这些都成为中印关系的障碍。三家报纸对中国的报道数量持续走高,但是报道倾向开始发生变化,从友好转向猜忌,中国的国家形象开始下滑。本文采用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的方法,以议题为经,以时间为纬,分析了三家报纸在政治、经济、军事等七大议题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呈现出来的中国形象。《印度时报》采用二元对立的框架,把中国看成竞争者和敌对者,处处担心中国,反映出其自卑的心态。《印度教徒报》采用中印一体的框架,把中国看成友好的邻居,折射出其乐观自信的心态。《印度快报》采用对比的框架,既强调在经济上与中国合作,又在政治军事上高度警惕中国。中国形象受到三家报纸报道框架的制约,通过议题的设置、报道数量的多少、报道角度的选择以及报道手法的运用体现出来。《印度时报》最关注的是经济和社会议题,议题设置是“封闭式”的,焦点效应突出,加上故事化手法的运用,能够增强报道的系统性和说服力,但是容易以偏概全,误导读者。《印度教徒报》对政治和文化议题关注较多,议题设置是“开放式”的,议题分散,报道手法比较客观,但是这些都削弱了报道的力度。《印度快报》注重军事和环境议题的报道,关注宏观议题,对事件的历史和国际背景的介绍较多,报道手法客观、冷静,常常采用对比的视角。《印度快报》对中国的立场表面上比较温和,而实际上关注的都是事关全局利益的战略性议题。本文最后从新闻生产的角度分析了影响报道框架的各种因素,包括国家利益、市场压力、政党政治、职业理念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在国际传播中,媒体中的国家形象受国家利益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市场和政党政治的压力。三家报纸中不同的中国形象体现了中印关系的复杂性,也反映出中国自身存在的问题。因此,中国形象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自身状况的改善。

王元成[6](2013)在《政治角色视角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当代中国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形式,是当代中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实际运行状况,是当代中国各项民主制度建立、发展和发挥作用的基础和条件,体现着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和发展水平。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和主要内容,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细胞,人大代表的履职行为是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作用的基础性环节。本项研究主要以政治角色理论为分析工具,以全国人大代表的履职行为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研究者本人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的若干履职行为和相关亲身经历进行研究。本文试图以对全国人大代表这一政治角色的行为描述为研究进路,通过展现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产生和角色扮演的全过程,分析全国人大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及其与相应角色规范和角色期望之间的联系,从而描述和解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运行情况,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相关制度规定及其运转情况,为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功能、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某些特点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项研究认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期望是全国人大代表这一角色产生的基础,也是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扮演的“剧本”和动力。作为个体的全国人大代表对代表角色期望的领悟以及代表再社会化过程对代表个体履职能力的影响使不同的代表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呈现出一定个性特点。代表角色所担当的其他角色,特别是代表所担当的其他政治角色对代表的角色扮演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代表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其行为与角色期望的一致性程度、角色冲突、角色错位、角色超载等角色行为特征既与代表个体特征有内在联系,但从更深层次的原因看,其行为特征更多地反映了当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在某些方面存在的欠缺。要使人大代表角色行为与角色期望实现更高程度的一致,解决代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角色冲突、角色错位、角色超载等问题,必须通过改革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其他相关政治体制。本文内容安排除导言和结论部分外,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导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介绍本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对本文的主要分析概念进行解释,说明本研究的目的、研究思路、主要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等。第一章主要是介绍相关政治主体对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期望。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期望可以分为社会期望和角色自我期望。社会期望包括制度性期望和道德性期望。制度性期望对全国人大代表这一角色在履职过程中有明确的规范要求,这是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扮演的“剧本”;道德性期望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规范要求,主要靠社会舆论以及角色扮演者本人的内心信念发挥作用。角色自我期望是角色对自己行为模式的设想。角色期望最终要通过角色承担者本人对角色的领悟发挥作用,人大代表对角色期望的领悟是代表角色扮演的动力和主观前提。第二章主要是描述全国人大代表这一政治角色的挑选和确定过程,分析这一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对人大代表角色扮演可能产生的影响。人大代表的产生过程是人大代表这一政治角色的角色期望具体化为一个个代表的过程,当选代表是政治角色的具体承担者和扮演者。第三章主要是描述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角色扮演行为,并总结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第四章主要是研究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的角色扮演行为,并分析闭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行为模式的特点。第五章主要是研究全国人大代表再社会化的内容、主要途径、特点及其对代表角色扮演行为的影响等。本文最后概括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并对如何更好地发挥全国人大代表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赖继年[7](2012)在《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1877年3月,清政府向英国派出了海军留学生,中国近代留英教育正式起步。民国时期,留英人数增多,规模也不断地扩大,“海军留英”及“庚款留英”是这一时期的特色。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制定了吸引留学生回国的政策,许多留英生在这一政策的影响下回国。建国初期,因为英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始终与美国一致,所以中国没有与英国建立外交关系,两国之间也没有教育交流活动。1954年6月,中英两国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1956年,中国向英国派出了3名留学生,新中国的留英教育正式起步。“文革”爆发后,留英教育工作中止。1972年3月,中英两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留英教育得以恢复。这一年年底,中国向英国派出了16名留学生。此后,中国每年向英国派出少量留学生,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前。1979年4月17日,31名留学生赴英学习,这标志着改革开放后的留英教育工作正式启动。此后,留英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80年代初,国家通过各种渠道向英国派遣留学生,“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也应时而生。“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运行十年,不但为中国培养了人才,而且也改善了中英关系。1986年,国家调整了留学政策,留英生的层次愈加高了,质量得到了保证。1990年代,国家继续向英国派遣留学生,并确立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工作方针。这一时期,留英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进入21世纪后,自费留英生越来越多,成为留英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赴英国学习相对应的是留英生回国。留英生回国后参与了社会建设,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留英生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学科建设方面,他们对传统的专业进行改造,并引进了新的专业,建立了新型实验室和研究所。在高校教学方面,他们编写了新教材,开设了新课程,并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在学术研究方面,他们不断地开拓进取,取得了优异的学术成绩。一些留英生还担任了中国重点大学的校长,他们在各自的学校进行了改革。留英生还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1980年代,中国的经济、教育、文化等正处在恢复发展阶段,科研条件较差,留英生开始了艰苦的科技创业。他们从组建实验室开始,将西方的先进知识引入中国,并发展之。中国的科技水平也逐渐恢复并有所提高。1990年代后,中国的科研条件有所改善,极大地方便了留英生的科技创业。留英生进一步引进新知识、新学科,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在这一时期,中国科学院推出了“百人计划”,入选“百人计划”的留英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留英生还在“863”计划、“973”计划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科技精英群体——留英院士群体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与自然科学领域的留英生一样,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留英生也积极向上、开拓进取。他们在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领域做出了贡献,推动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自主创业的留英生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1980年代,一些留英生转变了观念,开始自主创业。1990年代,回国创业的留英生逐渐增多,他们从事的行业多种多样。进入21世纪后,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政策不断完善,自主创业的留英生也越来越多。在政府的引导下,留英生创办了许多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大多集中在留学生创业园。社会各界与政府部门对留英生的创业行为进行了评价。留英生在参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问题。主要的问题是:人际关系问题、自主创新环境问题、学术环境问题、创业园融资问题,创业园建设问题、子女上学问题。留英生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王伯勋[8](2012)在《油画·民族化 ——董希文艺术思想源流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董希文的艺术履历无疑是油画家中的一个特例。董希文从小生活在一个奉中国传统文化规范为圭臬的家庭,然而青年时代却选择了油画这一外来画种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身为一名油画专业的学子,却与正当其时流行艺术样式保持了极大距离,在时代的文艺洪流中立定独立思考的精神;身为油画家,却从未有海外学习的经历;《开国大典》的盛誉之下,仍然探索着多重画风,践行着油画民族化的时代理想;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一己之力对被误读的“苏派”进行了最大限度的修正;即使在浩劫中罹患绝症的情况下,仍然对油画中国风的形成充满信心。这是何等落拓的胸怀,又是何等崇高的精神境界!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董希文无疑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一块丰碑!笔者正是怀着这种崇敬之情完成这篇论文的。文章主干共分三个部分,其中第二部分含五个章节。第一部分(导论)是本选题学术史梳理,充分关注以往研究成果对当前研究工作的借鉴意义;第二部分的五个章节是遵循董希文艺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内在逻辑逐渐展开的,每个章节又有各自需要回答的阶段性问题。在寻求这些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发现了多出发生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误读。五个章节的论证任务合而为一,即是本文的写作动机:董希文艺术思想形成对当下中国美术发展的启示意义。第三部分是本文的结论。当前,在“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观点深入推广的时代背景下,重新认识董希文曾经力倡的民族性绘画思想正当其时。因此,将董希文作为一个艺术家个案再度进行进行深入研究显然是必要的。

吴世韶[9](2011)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文中提出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日益为学界和政界所关注。但由于政治制度、历史文化、宗教与民族矛盾以及发展程度等各不相同,大国关系异常复杂,东亚地区以地区一体化为导向的区域经济合作困难重重。作为一种替代,次区域经济合作在东南亚地区应运而生。自“新柔廖增长三角”发起以来,东南亚地区和中国周边的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风生水起,倡议不断——次区域经济合作成为地区各国的优先选择,尤以亚洲开发银行发起主导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成效最为显着。论文在严格界定“次区域经济合作”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以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GMS)为代表的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进程进行研究,指出该合作的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地域不断扩大,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合作程度不断加深,呈现出合作的“进化”现象。接着,论文探讨了次区域经济合作发生发展的内外条件:由于地缘邻接和资源互补,次区域地区在合作各方采取开放与合作政策的环境下,经由跨境民族的跨境流动,推动边界由“屏蔽效应”向“中介效应”转变,使边境地区由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边缘成为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了次区域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论文还发现:域外国际组织在次区域经济合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亚行是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发展资金的提供者、次区域合作的催化剂和中介),而域外大国在次区域地区的地缘竞争由于对次区域经济合作规范的认同而导向了地缘合作,使其不自觉地成为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外部推动力。论文在对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效用评估的基础上,对该合作在当前所面临的困难进行了剖析。论文指出:次区域内国家间的政治经济矛盾和次区域外国家和组织的地缘政治经济竞争所带来的利益分配问题是当前问题的核心。因此,论文提出了通过提升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地位,从国家大战略层面与合作参与各方实现利益共享,以推动我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的路径。随后,论文对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经验进行了总结,认为:发展是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初始出发点,和平的周边环境与共同发展的政策取向是次区域经济合作成功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建构地区认同与形成共同获益是次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发展的根本原因,而中国的积极参与是次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此基础上,论文最后对解释次区域经济合作现象的理论框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建构一个“地缘政治经济学”解释框架的观点——次区域地区各方在国际组织的推动下利用该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通过建构合作文化,推动次区域地区在不同层次和不同领域开展合作,从而建构起相应的合作规范,并引导次区域外大国和国际组织认同该规范,最终实现次区域地区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

崔华杰[10](2011)在《传教士学者与中国历史研究 ——以《教务杂志》(The Chinese Recorder)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务杂志》是基督新教传教士在华创办的一份长达七十四年的英文刊物,其读者群多是在华传教士,所以它并不以传播西学和西方文明为业,相反却致力于帮助传教士了解中国社会及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以便在中国文化的处境中更好地传播基督教。因此,杂志发表了相当数量的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文章,呈现以基督新教传教士为主体的来华西人群体接触和诠释中国历史文化的知识历程,以及这种接触和诠释背后所隐藏的中国观。论文的写作目标是要描绘出以《教务杂志》为平台的基督教传教士中国历史研究的图景,通过史实的勾勒显现出其研究的旨趣所在及动态变化。文章在章节结构上采用平行分类的方式,全文除导论和结语外,共有八部分:第一部分概述《教务杂志》的发展过程,大致勾勒出刊物在福州和上海两地创办的大致过程,指出其专业化办刊和世俗化研究的倾向:前者为刊物能够发展成为外人在华创办的规模最大的外文期刊奠定了基础,后者为传教士从事中国历史研究提供了公共舆论空间,刊物由此才被纳入我们的研究视野。第二部分描述了刊物的中国上古史研究,以传教士为主体的撰稿人多是在中国上古文献中爬梳出中国上古时期就已信奉耶稣基督的“史实”,并利用中国神话传说与《圣经》内容的相似性,证明中国上古神话人物其实即是“上帝的子民”。第三部分论述传教士的中国古代史研究,把其关注内容分类为断代史、人物与科技文明,论文认为刊物对中国古代史的关注说明晚清传教士中国研究在视野上的扩大,同时一些文章用实证的方法进行中国史实的考释,并在西方近代思潮的底色下评断中国史实,这均为其进步所在。第四部分以传教士的传教与游历散记、边疆史研究及都城研究为主,发现《教务杂志》刊发的地域史文章多是由当地传教士所作,所以体现出“地缘化”的特点,再把这些着述置入英美汉学界中国地域史研究的学术脉络中,可发现晚清传教士的研究应为海外中国地域史研究的发轫阶段。第五部分探讨了《教务杂志》的中国儒学研究,从其研究的阶段性特点看出晚清传教士在儒学研究上“会通与调和”的学术特点,从这些文章普遍使用的注释这一学术手段以及在西方近代思想学说对中国儒学人物的评断,来展现其研究不同于前期耶稣会士的学术进步意义。第六部分考察传教士的佛教研究,从佛教在华传播史、佛经经义与仪式以及对佛教的认同三方面勾勒出《教务杂志》的佛教研究,展现出传教士对“宗教对手”佛教的认知态度。第七部分以刊物的道学史研究为中心,晚清传教士的研究重心是在学术史背景下考察老子及《道德经》,对老子生平的考证、《道德经》中西版本的考证、“道”字如何译介的探讨均展现出其研究呈现出的“学术化”特点。第八部分以传教士研究所依赖的文献着述为中心,展现出传教士重视文献考证的学术特点。论文将置入两条框架内进行考察以上章节内容:其一是结合汉语学界的研究成果,考察传教士中国历史研究的意义、所用史料的价值性及论述的特点;第二条脉络是把这些文章着述放在海外汉学史的发展进程中,从而体现出它们在海外汉学研究史上所具有的学术特点和价值。通过章节的平行设定,可反映出晚清传教士在中国历史各方向研究的厚重与浅薄之处,由此展现他们的兴趣所在以及这种兴趣背后的中国观。在结语中,论文认为《教务杂志》中国历史研究在文献译介上填补了西方汉学研究的一些空白、某些研究领域的开拓和方法的运用埋下了此后海外中国学的学术脉络,同时正是在这种学术意识半自觉的研究过程中,一批传教士通过在《教务杂志》的锻炼找到了自己今后的学术方向,《教务杂志》由之见证了传教士学者群体在晚清的兴起。

二、保持香港传统航运优势 促进内地与香港航运合作——香港船东会主席顾国华在2003年年会上的发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持香港传统航运优势 促进内地与香港航运合作——香港船东会主席顾国华在2003年年会上的发言(论文提纲范文)

(1)琉球久米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
    二、本选题的学术史回顾与梳理
    三、本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与核心资料
    四、论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中琉宗藩关系的建立与久米村的形成
    第一节 中琉宗藩关系的建立
        一、明太祖谕遣特使杨载赍诏入琉与泰期奉表入贡
        二、琉球三山王入贡与明琉宗藩关系的确立
    第二节 “闽人三十六姓”移居久米村
        一、明初“赐闽人三十六姓”
        二、久米村的地理位置及其得名缘由
        三、琉球国对久米村的优待政策
第二章 久米村人与中琉关系
    第一节 久米村人与琉球王国的请封、迎封、谢恩
        一、久米村人参与的请封前期活动
        二、请封与迎封使团中的久米村人
    第二节 久米村人与朝贡贸易
        一、明清与琉球的朝贡贸易
        二、入贡使团中的久米村人
    第三节 久米村的来华留学生与精英学子
        一、“官生”的派遣
        二、来闽的“勤学生”
        三、精英学子
第三章 萨摩入侵与久米村的“补籍”
    第一节 萨摩藩入侵琉球与久米村人的抗争
        一、萨摩岛津氏的入侵
        二、三司官郑迵与久米村的顽强抵抗
        三、郑迵密信明朝的最后抗争
        四、萨摩藩的掌控与“隐蔽政策”
    第二节 久米村的衰落与“补籍”政策的实施
        一、久米村的凋敝
        二、琉球的“补籍”政策与久米村人口的增加
第四章 琉球对外关系中的久米村人
    第一节 琉球与东南亚中介贸易中的久米村人
        一、琉球与东南亚各国的海上贸易
        二、“大航海时代”的久米村人
    第二节 琉球与朝鲜关系中的久米村人
        一、出使朝鲜的久米村人
        二、琉朝使节北京交往中的久米村人
    第三节 萨、琉、日关系与久米村人
        一、久米村人出使萨摩藩
        二、“上江户”使团中的久米村人
    第四节 久米村人与“异国船”来访交涉
        一、欧美“异国船”的强行入琉
        二、久米村人参与“异国船”的交涉
第五章 久米村的行政管理与文化传统
    第一节 久米村的行政与文教
        一、久米村人的官职
        二、孔庙的建立与明伦堂的设置
    第二节 久米村系家谱的编纂及其特色
        一、久米村家谱编纂的源流
        二、久米村系家谱的特色
    第三节 久米村的宗教信仰
        一、佛教寺庙林立
        二、天妃信仰盛行
        三、祖先祭祀崇拜
        四、琉球与日本本土宗教信仰对久米村的影响
    第四节 久米村人的生活习俗
        一、年节习俗
        二、婚葬习俗
        三、饮食习俗
        四、茶道与饮酒
第六章 琉球复国运动与久米村的衰亡
    第一节 日本册封琉球藩王与强行阻贡
        一、明治政府蓄谋吞并琉球
        二、牡丹社事件与日本册封琉球藩王
        三、日本明治政府吞并琉球
    第二节 久米村人在华的救亡复国运动及其失败
        一、琉球密使赴华请愿与久米村人在华救亡活动
        二、林世功的大义殉国与复国运动的失败
        三、琉球亡国后的久米村衰败
第七章 久米崇圣会与门中会
    第一节 久米崇圣会的建立及其活动
        一、久米崇圣会的建立与发展
        二、至圣庙的兴建
        三、至圣庙的祭孔活动
        四、“久米孔子塾”讲座
        五、人才培育与崇圣会文库的设立
    第二节 门中会的建立与发展
        一、阮氏我华会
        二、毛氏国鼎会
        三、陈氏华源会
        四、王氏槐王会
        五、梁氏吴江会
        六、久米林氏会
    第三节 久米村“闽人三十六姓”后裔赴福建寻根访祖
        一、阮氏我华会的寻访
        二、毛氏国鼎会的寻访
        三、陈氏华源会的寻访
        四、王氏槐王会的寻访
        五、梁氏吴江会的寻访
结语
附录1 久米村主要姓氏一览表
附录2 历代久米村总役(总理唐荣司)一览表
附录3 近世久米村的位阶及官位
附录4 久米村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题目说明
    二、选题意义
        (一) 研究的意义
        (二) 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限制
    三、研究现状
        (一) 关於香港史相关的研究
        (二) 关於东华三院历史的相关研究
        (三) 关於东华三院档案的说明
第一章 东华三院概况
    第一节 从广福义祠到东华医院、东华三院
        一、东华医院成立的背景
        二、从广福义祠到成立东华医院
        三、东华医院中医理念与港英政府磨合
        四、东华医院至东华三院
    第二节 东华医院非医疗功能的拓展及与港英当局的磨合
        一、东华医院救助与善业
        二、海内外社团与东华医院的关系
        三、华人社会仲裁与港英政府价值观磨合
    第三节 东华领袖与香港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一、买办绅商:面向祖国的年代(1880-1930)
        二、官商巨贾:立足香港寻求发展(1931-1980)
        三、商界精英:植根香港,回归祖国时期(1981-1997前後)
    小结
第二章 港英时期东华三院教育发展(上1880-1945)
    第一节 东华医院文武庙义学
        一、设立文武庙义学社会背景
        二、文武庙义学招生动机与扩展策略
        三、文武庙义学办学形式及课程
        四、文武庙义学师资及教学概况
        五、文武庙义学收费及学校管理
    第二节 东华医院义学的早期发展及改革
        一、小学的办学策略、学生入学
        二、小学的学制与课程
        三、义学师资及学与教情况
    第三节 东华医院义学与乐善堂义学的横向比较
        一、校舍规模及办学动机
        二、师资待遇及学历
        三、行政管理
        四、课程与教学法
        五、学生表现
        六、财政收入来源
    第四节 东华护士学校的发展概况
        一、护士学校的办学背景
        二、东华护士学校课程设置
        三、入学的选拔及就业出路
    小结: 东华医院义学教育之评价
第三章 港英时期东华三院教育发展(下1946-1997)
    第一节 东华三院小学发展概况
        一、战後小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二、招生动机及学校扩展的策略
        三、小学的收生程序及课程
        四、小学的课外活动
        五、教师的遴选、待遇及专业发展
        六、升学衔接及评量考核
    第二节 东华中等学校教育发展概况
        一、东华三院中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二、教育目的与扩展的策略
        三、课程设置及师资
        四、学生培育及学生支援
        五、学校管理与组织
    第三节 东华幼儿教育及特殊学校的发展概况
        一、东华学前教育的发展背景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法
        三、东华特殊学校的办学概况
    第四节 东华护士学校的发展概况
    小结 回归前东华教育之发展
        一、重视教育管理的透明度
        二、重视弱势学生的职业教育问题
        三、灵活有效募款及服务模式
        四、办学团体主导学校的发展方向
        五、东华三院与内地交流之恢复与加强
第四章 香港回归以来东华三院教育发展(1997-2017)
    第一节 回归以来的东华三院中小学教育
        一、中小学的学校管理架构
        二、中学的学制及课程改革
        三、小学的学制及课程转变
        四、东华中小学课外活动的新趋势
        五、学生培育
        六、东华三院中小学教师发展
    第二节 回归後东华幼儿教育及特殊教育的转变
    第三节 东华大专教育的发展概况
        一、东华学院的发展背景
        二、东华护士学校的结束及中东书院的创办
        三、东华学院发展新里程
    小结-东华三院在特区政府管治下的办学特色
        一、发展东华三院院本德育课程-塑造东华故事
        二、鼓励本地、国内、海外考察交流
        三、办学团体资本强大,对教育发展的强势支持
        四、重视平等机会教育及支援
第五章 东华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东华三院与港英政府的互动
    第二节 过渡期至回归以後的东华三院教育
    第三节 “东华人”“东华精神”与香港社会
    小结
结语: 东华教育服务对民办教育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目录(附表及附图)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后记

(3)朱德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梳理及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框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萌芽时期(1920.8—1949.9)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报刊中关于朱德生平思想的报道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7—1937.7)
        二、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三、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9)
    第三节 中外记者笔下的朱德
        一、任天马《活跃的肤施》
        二、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三、尼姆·威尔斯《续西行漫记》
        四、哈里森·福尔曼《北行漫记》
    第四节 早期的朱德传记
        一、陈德真《朱德传》(第2版)
        二、张寒青《西战场的主将朱德》
        三、绍源《朱德自传》和张尚志《朱德与红军》
第二章 初步发展和曲折停滞时期(1949.10—1978.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王安娜《中国——我的第二故乡》
    第三节 《红旗飘飘》和《星火燎原》
    第四节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
第三章 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时期(1978.12-2016.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刘白羽《大海——记朱德同志》
    第三节 朱敏《我的父亲朱德》
    第四节 赵鲁杰《朱德兵法与韬略》
    第五节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朱德年谱(1886—1976)》(新编本)
    第六节 金冲及主编《朱德传》
    第七节 2006—2016年朱德研究的新进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社会变迁下华侨华人与新中国体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国外相关研究
        (二) 国内相关研究
    四、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
        (一) 主要概念:华侨、华人、华裔、归侨、侨乡
        (二) 本文研究对象
    五、研究思路、内容安排、技术路线、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内容安排
        (三) 研究技术路线
        (四)研究方法
    六、研究基础理论
        (一) 社会变迁——研究视角
        (二) 文化论——现象评价
        (三) 多维理论——动因探析
    七、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 研究创新
        (二) 研究不足
第一章 他山之石:归侨竞技体育人才的力量
    第一节 社会背景
    第二节 主要影响
        一、筚路蓝缕:新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特殊力量
        (一) 时空特征
        (二) 项目分布
        (三)来源类型
        二、言传身教:新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幕后英雄
        三、坚守或流动:文革时期的归侨竞技体育人才
    第三节 动力机制
        一、国家“在场”:形成拉力
        二、时局动荡:促成推力
        三、爱国主义:精神动力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互惠期望:华侨华人与闽粤侨乡体育公益
    第一节 社会背景
    第二节 主要影响
        一、达则兼济天下:致力于社会体育公益
        二、身隔重洋,心系故园:着力于学校体育公益
    第三节 动力机制
        一、政府动员:正面形象的塑造
        二、民间网络:地方道义的呼唤
        三、互惠期望:内在动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重互动:华侨华人与闽粤侨乡体育产业
    第一节 社会背景
    第二节 主要影响
        一、夯实物质基础
        二、拓展海外市场
        三、形成侨乡模式
        四、推动公共服务
    第三节 动力机制
        一、宏观层面:国家政策
        二、中观视角:地方政府
        三、微观透视:民间网络
    第四节 个案考察——晋江陈埭镇洋埭村
        一、历史缘起
        二、转折点:侨资企业的适时介入
        三、两股主要海外影响力量
        四、地方对“海外资源”的利用和维护
        五、余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以侨为桥:致力于体育传播与交流
    第一节 社会背景
    第二节 主要影响
        一、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传播:践行者
        二、国家体育形象:海外呈现者
        三、公共体育外交:民间使者
        四、体育产业国际化:摆渡者
    第三节 动力机制
        一、政府动员:文化推介
        二、民间推动:大型赛事与社团组织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启示
    一、小桥梁,大作用
        (一) 以侨引台,推进体育产业深度对接与整合
        (二) 香港—桥头堡的时代意义
    二、引进来,走出去
        (一) 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国际流动的新思考
        (二) 链接华商网络,引航中国体育产业“走出去”
    三、缘文化,始终的精神纽带
    四、“唐人街”:中华文化海外传承平台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参考文献
    一、论着类
    二、论文类
    三、学位论文
    四、报刊类
    五、其他(地方志、文史资料、档案资料、网络资料等)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印度英文主流报纸的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2 基本统计
    2.1 样本分布
    2.2 报道篇幅
    2.3 稿件来源
    2.4 发稿地点
    2.5 消息来源
3 议题分析
    3.1 政治议题
    3.2 经济议题
    3.3 军事议题
    3.4 文化议题
    3.5 社会议题
    3.6 环境议题
    3.7 科技议题
    小结
4 报道框架与国家形象
    4.1 报道框架与国家形象
    4.2 报道框架的体现
5 新闻生产过程的制约因素分析
    5.1 国家利益
    5.2 市场压力
    5.3 政党政治
    5.4 西方文化
    5.5 职业理念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样本摘要
附录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加会议及课题目录

(6)政治角色视角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和选题的意义
        1. 笔者本人的履职与学习经历是引发本项研究的直接原因
        2. 本项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3. 本项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 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研究
        2. 对人民代表大会运行机制的研究
        3. 对人民代表大会与执政党关系的研究
        4. 对人大代表的研究
        5. 对国外议会和议员的研究
    三、研究目的、分析工具与研究思路
        1. 研究目的
        2. 分析工具和主要概念
        3. 研究思路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六、篇章结构
    七、研究个案的相关基本情况
第一章 角色期望: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扮演的“剧本”和动力
    一、制度性期望
        1. 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制度性期望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制度性期望
        3、全国人大代表履职旳制度性保障
    二、道德性期望
        1.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2.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是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维护者
        3.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有丰富的法律知识
        4.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认真履行代表职责
        5.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正确处理党的意志和人民群众的要求之间的关系
        6.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有为民请命的精神
    三、自我期望
    四、角色领悟
    五、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期望的特点
        1. 制度性社会期望的法律规范性特点不突出
        2. 制度性社会期望与道德性社会期望之间无明显界限
        3. 各种社会期望之间以及角色自我期望与社会期望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
第二章 推荐、考察与选举:全国人大代表角色的选择与确定
    一、代表候选人名额的确定与分配
    二、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提名过程
    三、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组织考察与初步确定
        1. 考察候选人预备人选的组织机构
        2. 考察内容与过程
        3. 候选人预备人选的初步确定
        4. 后续材料工作
    四、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正式确定
        1. 省委会议讨论
        2. 各党派和人民团体民主协商
    五、正式候选人的确定与投票选举
        1. 正式候选人的确定
        2. 投票选举
    六、当选代表的资格审查与确认
    七、全国人大代表角色产生过程的特点
        1. 代表产生过程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2. 组织推荐提名是当选代表的重要前提
        3. 组织推荐和考察过程集中体现了党对代表角色的社会期望
        4. 投票选举是代表当选的决定性环节
        5. 代表候选人个人在选举中难以发挥作用
        6. 代表来源形式上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7. 代表产生过程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特点
第三章 议案、审议与表决: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角色扮演
    一、大会前的准备工作
        1. 会议通知
        2. 赴京报到
        3. 建团会议
        4. 预备会议
    二、会议议程和日程安排
        1. 会议议程
        2. 会议日程安排
    三、向大会提交代表议案和建议
        1. 提交代表议案、建议的具体要求
        2. 会议提交议案、建议情况
    四、听取有关国家机关工作报告和各项议案的说明
        1. 第一次全体会议
        2. 第二次全体会议
        3. 第三次全体会议
        4. 第四次全体会议
    五、审议各项议案和工作报告
        1. 3月5日下午,代表团第一次全体会议
        2. 3月6日,代表小组第一次会议
        3. 3月7日上午,代表团第二次全体会议
        4. 3月7日下午,代表小组第二次会议
        5. 3月8日下午,代表小组第三次会议
        6. 3月9日上午,代表小组第四次会议
        7. 3月10日上午,代表小组第五次会议
        8. 3月10日下午,代表团第三次全体会议
        9. 3月11日上午,代表小组第六次会议
        10. 3月12日上午,代表小组第七次会议
        11. 3月12日下午,代表团第四次全体会议
        12. 3月13日上午,代表小组第八次会议
        13. 3月13日下午,代表小组第九次会议
    六、会议简报交流
        1. 印发简报的目的
        2. 简报的特点
    七、对工作报告决议案和其他议案决议进行表决
        1. 大会表决办法
        2. 大会议程和表决程序
    八、选举和决定中央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
        1. 选举、决定和表决办法
        2. 会议期间代表对人选的酝酿过程
        3. 投票选举和表决
    九、大会期间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
        1. 规范性一致是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基本取向
        2. 审议过程客观上成为代表行为实现规范性一致的重要准备
        3. 角色冲突是代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伴随现象
        4. 代表在会议期间存在较严重的角色超载现象
        5. 角色扮演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角色错位现象
        6. 代表角色行为具有重要的象征性功能
        7. 提交议案和建议成为代表个体发挥作用的重要方面
第四章 视察、执法检查与专题调研: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的角色扮演
    一、代表视察
        1. 会前集中视察
        2. 专题性集中视察
    二、执法检查
        1. 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
        2. 参加地方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
    三、专题调研
        1. 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专题调研
        2.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专题调研
    四、参加代表小组活动
        1. 驻泰全国人大代表小组成立情况
        2. 驻泰全国人大代表小组活动
    五、列席有关会议
        1. 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
        2. 列席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六、联系人民群众
        1. 接受群众来信来访
        2. 通过走访联系群众
        3. 通过新闻媒体及互联网征集群众意见和建议
        4. 向有关专业人士请教
        5. 应有关部门邀请担任社会监督员
    七、闭会期间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
        1. 代表角色行为规范性一致程度明显降低
        2. 代表角色冲突广泛存在
        3. 代表角色超载现象更为严重
        4. 代表角色错位现象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5. 代表角色行为的象征性功能淡化,制度性功能显现
        6. 代表角色行为获得了较大的自主性空间
第五章 培训、研讨与经验交流:全国人大代表角色的再社会化
    一、专题培训
        1. 2008年第八期全国人大代表履职培训班
        2. 2009年第一期全国人大代表法律学习班
        3、2010年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代表培训班
        4. 2011年第三期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
        5. 2012年第一期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
    二、履职经验交流与专题研讨
        1. 履职经验交流
        2、履职专题研讨
    三、代表再社会化的其他途径
        1. 有关部门寄送的履职所需资料
        2. 地方人大常委会及其他相关部门为代表订阅的其他资料
        3. 代表专用电子信箱
    四、代表角色再社会化的特点
        1. 代表再社会化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主体特点
        2. 代表再社会化内容方面的特点
        3. 代表再社会化过程中接受培训的代表构成方面的特点
        4. 代表再社会化时间安排方面的特点
        5. 代表再社会化的作用方面的特点
结论与讨论
    一、本项研究的主要结论
        1. 角色期望决定着代表角色的选择及其行为特点
        2. 代表角色的产生过程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能和特性
        3. 代表角色行为模式反映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特点
        4. 代表角色行为模式是现行政治体系稳定运行的基础
        5. 代表角色扮演过程中遭遇的困境反映了现行制度的某些欠缺
        6. 代表角色再社会化有利于提高代表的政治觉悟和履职能力
    二、进一步的讨论:如何更好地发挥全国人大代表的作用?
        1. 更加突出代表角色制度性社会期望的法律规范性特点
        2. 进一步完善代表选举程序
        3. 实现代表角色与相关角色的有效分离
        4. 完善人大会议制度
        5. 加强和改进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调动代表履职积极性
        6. 创新代表角色再社会化的实现形式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7)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四节 概念辨析与界定
第二章 改革开放前的留英教育
    第一节 晚清时期的留英教育
        一、 海军留英教育
        二、 其他留英教育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留英教育
        一、 北洋政府时期的留英教育
        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留英教育
    第三节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留英教育
        一、 建国初期留英生回国
        二、 留英教育的基本情况
        三、 留英生群体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的留英教育
    第一节 留英教育工作的启动
        一、 邓小平的指示及新时期留学工作的启动
        二、 首批留英生的派遣
    第二节 留学政策的演变
        一、 中国公派留学政策的演变及中英教育交流与合作政策的演变
        二、 英国的外国留学生政策及吸引留学生的措施
    第三节 留英教育的基本情况
        一、 留英教育的演变
        二、 留英学生统计
        三、 留英生的学习与生活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执行——兼述典型的留英生群体
    第一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
        一、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背景
        二、 包玉刚与“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
    第二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实施
        一、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留英生的选派
        二、 留英生群体分析
        三、 留英生的留学生涯
    第三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影响
        一、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正是这些人才提高了中国的科研水平,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留学教育模式(为以后留英教育提供了经验,加强了华人华侨的联系,发展了中英关系)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留英生与中国的高等教育
    第一节 高等院校留英生群体分析
        一、 高等院校留英生回国原因分析
        二、 高等院校留英生情况介绍及其专业分析
        三、 高等院校留英生的群体特征
    第二节 留英生群体与高校发展
        一、 留英生与学科建设
        二、 留英生与高校教学
        三、 留英生与学术研究
    第三节 留英生与大学管理
        一、 留英回国的大学领导
        二、 留英校长与高校改革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留英生与中国科技
    第一节 留英生群体的科技创业
        一、 1980 年代的科技创业
        二、 1990 年代以后的科技创业
    第二节 留英生的重要科技角色
        一、 留英生与“863”计划
        二、 留英生与“973”计划
        三、 留英生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第三节 两院院士中的留英生
        一、 具有留英背景的院士群体统计
        二、 留英院士的科技贡献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留英生与人文社会科学
    第一节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留英生
        一、 留英生学科统计分析——以学科排名靠前的大学为中心
        二、 部份优秀留英生分析
    第二节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留英生的成就
        一、 经济学与法学
        二、 历史学与社会学
        三、 哲学、文学及其它学科
        四、 留英生与当代艺术
    第三节 小结
第八章 留英生创业
    第一节 留英生的创业轨迹
        一、 留英生的早期创业
        二、 留英生创业的新时期
    第二节 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一、 深圳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二、 中关村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三、 其它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第三节 三个典型的留英创业者
        一、 张欣:优秀的留英创业人员
        二、 沈锟:回国卖鸡的留英双硕士
        三、 隋涛:一般的留英创业者
    第四节 留英生创业的评价
        一、 社会评价
        二、 政府评价
    第五节 小结
第九章 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第一节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人际关系问题及其对策
        二、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自主创新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三、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学术腐败问题及其对策
    第二节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融资问题及其对策
        二、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创业园建设问题及其对策
    第三节 留英生面临的其它重要问题及其对策
        一、 留英生子女就学问题及其对策
        二、 留英生待业问题及其对策
    第四节 小结
第十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8)油画·民族化 ——董希文艺术思想源流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董希文研究的研究成果、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董希文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1 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整理与归纳
        2 对已有研究资料的评述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沪、苏、杭地区文化传统中的外来因素——董希文艺术思想发生的社会基础
    第一节 董希文艺术思想萌芽的社会基础
        1 便利的交通使得二十世纪初沪、苏、杭作为一个区域共同体存在成为可能
        2 从董希文的几张西装照看二十世纪初沪、苏、杭地区的文艺风尚
    第二节 二十世纪初沪、苏、杭地区的油画发展
        1 早期“油画”在中国的传播
        2 近代美术史中上海地区油画发展及其特征
第二章 辗转就学于苏州美专、杭州艺专、上海美专——董希文艺术思想的萌芽
    第一节 1928——1933年间沪、苏、杭地区的油画的发展
    第二节 1933——1939年间董希文就读的学校和师承
        1 颜文梁和苏州美专
        2 林风眠、常书鸿、李超士和杭州艺专
        3 刘海粟和上海美专
第三章 抗战期间的“南迁”与“西行”——董希文艺术思想的初步形成
    第一节 战争条件下现实主义绘画逐渐成为主流
    第二节 向水墨画转型是抗战条件下发生在油画家群体中的新现象
    第三节 “南迁”成为学院画家与社会深度沟通的契机
    第四节 “抗战”背景下重庆文艺界关于“民族化”的论争
    第五节 “西行”成为当时众多画家的主动选择
    第六节 “向西部去”成为“抗战”中后期很多画家的共同选择
第四章 从《戈壁驼影》到《开国大典》——董希文艺术思想的成功实践
    第一节 初到北平积极参与文化艺术界的活动
    第二节 《开国大典》的成功实践
        1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文艺思潮
        2 众多画家广泛参与的“新年画创作运动”
        3 《开国大典》的成功实践
第五章 “民族化”作为时代主旋律的高扬——董希文艺术思想的成熟与推广
    第一节 新中国文艺理论体系中“民族化”概念
        1 毛泽东文艺思想在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化”概念形成中的引导作用
        2 以江丰和蔡若虹为代表的文艺家群体围绕"民族化”展开的论争
        3 “民族化”过程中的“苏派”因素
    第二节 1954——1962年间董希文的主要艺术实践
        1 从《祁连山的早晨》看董希文的对“中国画”的理解
        2 董希文的三次藏区写生
    第三节 董希文的教学实践
        1 形成有特色的油画教学成为时代的必需
        2 董希文工作室的教学实践
        3 从袁运生的《水乡记忆》看董希文的教学实践
        4 董希文的壁画教学实践
        5 董希文和外国画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 董希文年表
    2 董希文着作选辑
后记

(9)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 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概念和历史简述
        1. 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概念
        2. 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缘起与简史
        3. 中国与周边国家间的次区域经济合作
    三) 我国对次区域经济合作问题的研究
        1. 经贸发展视角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2. 法律制度视角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3. 政策规划视角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4. 国际关系视角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5. 中国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评析
    四) 论文的结构与逻辑
        1. 论文的内容与结构
        2. 论文的逻辑与方法
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
    一) 合作的进程
        1.1.1.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进程
        1.1.2. 泛北部湾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
    二) 合作领域的拓展
        1.2.1. 经贸、交通、能源、旅游等经济领域的合作
        1.2.2. 人力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卫生防疫等非经济领域的合作
        1.2.3. 禁毒与打击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
    三) 合作地域的扩大
        1.3.1. 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从下湄公河流域到全部东盟国家的参与
        1.3.2.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在中国从云南到广西的扩展
        1.3.3. 从"大湄公河"到"泛北部湾"的发展布局
    四) 合作机制的形成
        1.4.1. 主要的合作机制
        1.4.2. 主要的制度安排
二、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发生的内部条件
    一) 地缘优势的存在
        2.1.1. 地缘便利
        2.1.2. 资源互补
    二) 跨境民族与跨境流动
        2.2.1. 次区域的跨境民族
        2.2.2. 跨境民族的历史文化联系
        2.2.3. 跨境民族流动推动增长的出现
    三) 边界中介与企业集聚
        2.3.1. 边界由"屏蔽"转向"中介"
        2.3.2. 从"边贸"到企业集聚
        2.3.3. 跨境经济增长的实现
    四) 合作各方的政策选择
        2.4.1. 中国的次区域经济合作政策
        2.4.2. 泰、越、老、缅、柬等国的次区域经济合作政策
三、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外部动力
    一) 区域合作与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示范效应
        3.1.1. 域外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3.1.2. 东盟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示范
    二) 国际组织的倡议
        3.2.1.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前期动议与支持
        3.2.2. 亚洲开发银行的发起、倡议
        3.2.3. 东盟地区一体化的推动
    三) 次区域外国家地缘竞争的推动
        3.3.1. 大湄公河次区域地区的地缘政治环境
        3.3.2. 日本与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3.3.3. 美国与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3.3.4. 印度与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3.3.5. 地缘政治竞争推动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四) 经济全球化与跨国企业的推动
        3.4.1. 经济全球化、"雁阵模式"与东南亚区域的经济发展
        3.4.2. 跨国企业的全球化布局与次区域地区的发展
        3.4.3. 次区域内的跨国经营
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评估:绩效与困难
    一)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绩效评估
        4.1.1. 经济效益:贸易的改善与经济增长
        4.1.2. 政治效果:次区域地区国际地位的提升与国家间关系的发展
        4.1.3. 安全效用:区域稳定与非传统安全的改善
        4.1.4. 文化与社会效应:人文社会发展与制度转型
    二) 中国与东盟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困难
        4.2.1. 次区域内国家间的地缘政治经济矛盾
        4.2.2. 外部地缘政治经济竞争
        4.2.3. 次区域经济合作自身的发展之谜
五、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展望
    一)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前景
        5.2.1. 次区域合作的扩展与深化
        5.2.2. 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强化
    二) 深化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合作的发展路径
        5.2.1. 路径选择的意义
        5.2.2. 次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地位的提升
        5.2.3. 利益共享:大战略下的利益分配
        5.2.4. 主动倡议与资金技术支持:次区域经济合作路径的选择
六、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经验与理论思考
    一)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经验
        6.1.1. 发展是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初始出发点
        6.1.2. 和平的周边环境与共同发展的政策取向是次区域经济合作成功的必要条件
        6.1.3. 地区认同与共同获益是次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发展的根本原因
        6.1.4. 中国的积极参与是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推动力
    二) 中国与东盟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思考
        6.2.1. 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行为主体
        6.2.2. 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互动层次
        6.2.3. 次区域经济合作理论框架的思考
结语:共同发展的次区域经济合作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传教士学者与中国历史研究 ——以《教务杂志》(The Chinese Recorder)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旨趣
    第二节 海内外学术研究回顾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篇章结构
    第四节 研究重点与研究难点
第一章《教务杂志》概述
    第一节 《教务杂志》的福州时代
        一、创刊过程及成绩
        二、刊物的世俗化倾向
    第二节 《教务杂志》在上海的复刊
第二章 寻找上帝的子民:中国上古史研究
    第一节 中国上古史研究的发轫
    第二节 晚清传教士的关注视角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发现辉煌:中国古代史研究
    第一节 断代史
    第二节 历史人物
    第三节 科技文明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地缘化的学术:中国地域史研究
    第一节 地域研究的兴起背景
        一、伟烈亚力与《教务杂志》
        二、传教工作的开展
    第二节 传教及游历散记
    第三节 边疆史研究
        一、罗约翰与东北史研究
        二、景雅各与蒙古研究
        三、薄乃德对中国边疆着述的介绍
    第四节 都城研究
        一、薄乃德与北京城市史
        二、潘慎文文献译介下的苏州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会通与调和:中国儒学史研究
    第一节 儒学研究概况
        一、福州时代的儒学研究
        二、迁沪后的儒学研究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特点:注释的使用
    第三节 “现代性”下的研究趋向:以孔子研究为个案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宗教与宗教的相遇:中国佛教史研究
    第一节 佛教东传史
    第二节 佛教经义与仪式
    第三节 佛耶比较与会通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学术视野下的老子:中国道学史研究
    第一节 研究路径与学术史地位
    第二节 文献考据下的老子与《道德经》
        一、老子生平考
        二、论“道”
        三、《道德经》中西版本的介绍
    第三节 《道德经》文本思想的现代性解读
        一、从《道德经》发现西方学说
        二、西人对《道德经》的评价
    第四节 小结
第八章 研究之器:工具性资料、文献与着述
    第一节 工具性资料
    第二节 文献与着述
结语
引用西人名录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保持香港传统航运优势 促进内地与香港航运合作——香港船东会主席顾国华在2003年年会上的发言(论文参考文献)

  • [1]琉球久米村研究[D]. 张沁兰.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2]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D]. 区少铨(Au Siu chuan).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3]朱德研究史[D]. 邹琪. 扬州大学, 2018(12)
  • [4]社会变迁下华侨华人与新中国体育发展研究[D]. 郭惠杰.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2)
  • [5]印度英文主流报纸的中国形象研究[D]. 周宏刚. 华中科技大学, 2013(10)
  • [6]政治角色视角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D]. 王元成.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2)
  • [7]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D]. 赖继年. 南开大学, 2012(06)
  • [8]油画·民族化 ——董希文艺术思想源流与实践[D]. 王伯勋. 中央美术学院, 2012(10)
  • [9]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 吴世韶.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5)
  • [10]传教士学者与中国历史研究 ——以《教务杂志》(The Chinese Recorder)为中心的考察[D]. 崔华杰. 上海大学, 2011(10)

标签:;  ;  ;  ;  ;  

维护香港传统航运优势促进内地与香港航运合作——香港船东会主席顾国华在2003年年会上的讲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