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发表中国论文的引用现状及评价

Nature发表中国论文的引用现状及评价

一、Nature刊载中国论文的被引状况及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李占彪,白俊[1](2020)在《我国管理会计研究文献计量分析(2009—2018年)——基于南京大学核心期刊》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运用文献计量的实证分析方法,基于南京大学核心期刊(CSSCI),从研究热点、被引状况、下载量等方面,对2009—2018年管理会计研究的319篇论文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探索我国管理会计研究发展的轨迹与取向,并结合分析结果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研究结果表明:管理会计研究热点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发生变迁,且研究动态能及时地反映当时的时代背景特征;研究领域文献引用虽较分散,但已经具有"聚形核心"的被引论文群的雏形;下载量和被引用频数呈现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性,且时间越久,相关性也就越强;研究热点和趋势的变化体现了经济全球化以及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提升自己竞争力的客观要求所致;研究由整体重视数量到重视质量转变,呈现多元化发展,整体氛围成熟的特点。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2](2019)在《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在知识高度分化与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的整体背景下,我国教育管理学逐渐走向成熟与专业化。基于四十余年纷繁复杂的研究成果,对学科已有研究开展系统性、理论性的回顾与反思,既有助于厘清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又有助于准确掌握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是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然而,现有对学科整体审视的研究,多为学者凭借自身知识积累所作的阶段性的回顾与展望,又或是囿于某一分支学科、具体研究领域当中。既有研究在视角上缺少全景维度与长时间段的系统检视,难以从海量繁杂信息中洞悉学科发展的真实样貌和客观动态规律,系统性的学科审思需引入新的研究范式加以完善。知识图谱作为反映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以及结构关系的一种知识管理工具,能有效克服以上不足。通过对海量复杂信息开展缜密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可动态展现学科的演进特征,探究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现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缺失与薄弱环节,对拓宽学科研究广度与挖掘研究深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知识图谱方法运用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研究当中,以学科归宗、学科渗透、学科价值为研究基点,以正视学科发展的复杂本质、顺应跨学科的发展态势为研究原则,通过构建三维矩阵(以学科给养、主题演化、知识流动、学术群体为目的维,以各类知识单元为对象维,以统计分析、引文分析、共引分析、聚类分析等科学计量分析为方法维),将CNKI中1979-2018年我国教育管理学38162篇文献信息转化成一系列的知识图谱,以期更深层次地揭示学科结构的相似性与承接性,具体的研究过程及研究发现如下:(1)“学科给养”视角。分别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层面呈现学科演进与发展的动力来源与基础条件。总体来说,学科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学科发展的内部与外在条件整体较好,高等院校引领拉动学科发展,但机构之间“贫富”差距较大。此外,研究成果分布在829种不同的期刊上,涉及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14个学科,呈现学科交叉性强,领域广泛等特性。(2)“发展轨迹”视角。前述文献样本涉及到的50351个关键词之间存在强弱关系,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开展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挖掘出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亲疏关联。整体来看,学科经4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明确的范畴体系,整体呈现“核心—衍生—边缘”的主题格局。阶段性分析表明,学科演进过程中新老话题的更替,存在明显的“政策依赖”特性,与繁荣的应用研究相比,基础性研究量少质低,纵向连贯性研究不足。(3)“知识关联”视角。通过探测突现词把握学科研究前沿。学科研究中具有时代特征“变”的研究域,是学科发展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回应。综合“主题演化”的分析结果可知,关注度高的热点领域,容易聚集集体智慧创造新知识,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对前述38162篇文献样本涉及到的144618篇参考文献开展引文分析,结果显示,滋养学科发展的奠基性文献在学科发展初期较为欠缺,这与学科发展初期学术研究规范性存在欠缺有关,因学科研究更注重现实性与实用性,学术积累在延续性和体系上较为薄弱。(4)“学术群体”视角,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对作者合作与作者共被引形成的“显性网络”与“隐性网络”进行考察。整体而言,作者合作构成的“显性网络”密度低,“权威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不紧密,“师生型”、“同事型”是合作的主要方式,网络中派系林立的程度值不高,整体科研合作网络仍处于待优化的初级阶段。基于核心作者共被引构成的“隐性网络”按照研究领域可分为10个学术群体,研究跨领域特性明显,但不具备明显的学派效应。整体上来看网络连通性好,信息传递快,具有典型的“小世界”效应,存在“学术明星”现象。(5)综合上述分析,研究基于知识图谱视角,总结出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范式特征,并对学科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从建构均衡化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打造本土化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等层面提出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一系列建议。研究借由宏观概括、中观分析、微观扫描对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四十年进行回溯与总结,结合学科发展范式特征提出展望,客观呈现学科总体图景、发展态势与结构特征,为后续研究把握研究重点、捕捉研究前沿、规范学科布局奠定了研究基础。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未来还需进一步扩充基础数据,扩大文献样本的来源范围,将学术着作、学位论文吸纳进来,同时增加中外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横向对比,以客观评价我国教育管理学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地位、优势与差距。此外,还需丰富研究内容,将学科研究成员的知识结构与研究取向纳入学科建设的重点考察范围,进一步完善本研究。

李梦婷[3](2019)在《我国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共现分析与历时演进》文中研究指明近四十年发展历程中,企业档案管理领域的众多研究者从不同视角、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企业档案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使企业档案管理研究文献得到爆炸指数的增长,诞生出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学术着作等多种形式的研究文献,丰富了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知识积累。在实践领域,出现了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学术影响力的研究学者,以及各类国有企业、档案局(馆)、高等院校等专业性研究机构,为企业档案管理研究提供了知识主体和知识客体的视角。中国知网、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读秀学术搜索引擎等多种文献数据库的日益更新完善,使从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的角度,跟踪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知识网络的发展状态与历史演进成为现实,为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定量分析奠定了完备的数据基础。为了进行我国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探究企业档案管理领域的主体合作关系和内容主题演变规律,本文运用统计分析工具SPSS、文献计量分析工具BibExcel,和知识图谱软件CiteSpace、Gephi、Ucinet及其组件Netdraw,针对中国知网、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读秀学术搜索引擎收录的近四十年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相关文献,从年代分布、研究主体、研究内容、引用关系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将企业档案管理领域的文献量变化、学科分布特征、基金支持情况、研究主体演变、热点主题内容、主要研究领域以及作者、期刊、文献的共被引关系,用知识图谱的形式呈现出来,总结我国企业档案管理研究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若干思考建议,为今后企业档案管理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全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阐述国内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现实背景及科研意义,参考国内企业档案管理研究发展进程及知识图谱技术应用现状,系统介绍本文的研究主题与研究内容,针对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进行具体说明,表达本文的研究特色与创新点。第二章为研究工具与数据来源。通过介绍可视化软件的产生及发展,对本文的样本收集、数据来源、选文标准进行解释说明,为后文的数据分析奠定基础。第三章为企业档案相关文献的年代分布。对近四十年我国企业档案管理研究文献的总体概况进行描述,从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学术专着等不同文献类别分析介绍了国内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详细探讨期刊论文的来源及核心期刊的载文特点。并从学科分类、基金支持等不同角度对企业档案管理论文数量的演变规律、发展趋势进行归纳分析。第四章为研究主体的知识图谱分析。研究主体包括作者和机构两个方面,通过统计研究主体的发文数量、第一作者数量、核心期刊载文数量等属性,总结出我国企业档案管理领域的核心作者群、核心机构群的发文特点及分布规律。从研究主体的机构类型、地理分布、首次发文时间等方面进行数据统计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第五章为研究主题的知识图谱分析。通过SPSS、BibExcel软件中的文献计量功能统计企业档案管理研究领域的高频、高中心性关键词,依据关键词的主题内容进行知识聚类。结合不同时代特征分析历年发文量和关键词的演变,分别讨论各研究阶段的发展特点与热点主题,并总结归纳近十年企业档案管理领域的研究前沿。第六章为共被引知识图谱分析。包括作者共被引、期刊共被引、文献共被引三个方面。通过对CSSCI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知识图谱展示,从发文作者、载文期刊等维度勾勒出国内企业档案管理研究领域的共被引关系。通过分类统计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的被引频次,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影响力的企业档案主题论文进行归纳分析。第七章为针对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分析与思考,总结我国近四十年企业档案管理研究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戚立[4](2018)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西方建筑学领域的“巨型结构”(megastructure)起源、发展及现存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的巨型结构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西方建筑学领域先锋理论的一个分支。同时,它也是作为现代主义建筑晚期前卫运动的一个分支——巨型结构运动的产物。巨型结构理论能够被概述为:建筑呈现出尺度可延伸、巨型化、结构框架分级化等特征,并且不同层级的结构,其使用寿命各不相同。首先,笔者试图在现阶段国内外既已成型的研究基础上,以建筑史的视角入手,追溯巨型结构的源起。随后,笔者将还原巨型结构运动的历史进程,通过考察巨型结构理论在不同阶段所应对的主要议题,以此来审视巨型结构理论的发生、发展和湮没。同时,在巨型结构并不算长的历史传统中,如果以既有的巨型结构概念和标准去审视运动开始之前的一些现代建筑案例,则可以建立起这些案例与巨型结构之间的发展关系。但是,与其说这种努力能为巨型结构锁定其萌生的根源,不如更确切地说是发现了巨型结构理论模型成熟、以及巨型结构运动启动的历史信号。相对于现代主义早期的那些案例而言,自19世纪以来的那些由钢铁和玻璃构筑的博览建筑,以及距今更为久远的中世纪的桥梁、乃至北美原住民的居住文明遗址,它们更适合被视作为巨型结构的起源。通过扩大历史考察的视野范围,笔者尝试为巨型结构寻找出一条可能的萌发和逐渐成型的线索,并以此来论证巨型结构之于现代建筑的意义与内在关联。此外,笔者在英国留学期间,选取了当地的三个在巨型结构运动中为数不多得以建成、并且被保存至今的建筑实例,以案例分析作为具体的方法对其进行考察。此外,笔者力图摆脱在一个相对狭义的语境中对具体案例是不是巨型结构进行对号入座式的身份判断行为的限制,转而将注意力聚焦于历史沿革及与设计相关的议题。通过梳理巨型结构运动及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三座建筑在当下所处的截然不同的状况,以及造成这种差异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而在当代建筑学和城市化进程语境中去审视其意义,在当代的社会文本背景下完成对巨型结构认知的更新。作为处在现代主义晚期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一个引人瞩目的过渡性插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巨型结构理论在建筑史学和理论的研究中则被牢牢地贴上了“激进”、“荒谬”的标签,但其的历史意义和对当下城市化进程的启发,在后来的时间里逐渐得到人们的认知。本文总结了巨型结构理论的概念、归纳了巨型结构理论模型的类型、考察了巨型结构理论的先例和源起、还原了巨型结构运动的历史进程。另外,本文通过剖析三个典型的巨型结构建成案例的成败,挖掘其具有借鉴价值的品质,试图在现代主义历史语境中还原巨型结构运动的初衷,呈现巨型结构在当代城市语境下对当代城市化进程的意义。综上所述,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1,笔者提出了―人造地景的巨型结构‖、―技术至上的巨型结构‖和―意识形态的巨型结构‖作为对现有巨型结构理论模型类型体系的修正,并基于当代视角对巨型结构的概念进行了更新;2,笔者归纳出了一条关于自古代至现代主义时期以来巨型结构的先例和形成的脉络,为现阶段国内在―起源‖视角下对巨型结构的认知空白提供了一份研究样本;3,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扩大考察范围,笔者首次较完整地完成了中文语境中关于整个巨型结构运动的历史进程的梳理。4,笔者通过考察和解析巨型结构的三个现存案例,完成了当代语境下对巨型结构的认知更新。

王欣[5](2018)在《过度劳动及其经济损失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员工“过劳”问题日益凸显,甚至已成为部分员工的工作常态。相较于发达国家在“过劳”领域的研究进展,我国的涉足起步较晚,2000年以后才有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并从事相关方面的研究。国内已经有学者围绕着“过劳”的前因变量展开了研究,多是从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视角进行的研究。然而,对于“过劳”所造成的后果,特别是经济损失的量化研究尚处于空白。本文基于这种情况,主要针对“过劳”问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展开相关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经济模型分析法、实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一般方法对该命题进行了研究;并运用了总产值法、人力资本法、意愿支付法等具体方法对“过劳”经济损失进行了实证和案例分析。立足于劳动投入的选择,劳动的投入与产出,安全、健康的成本-效益分析,生命的风险代理理论等相关理论,对该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并得到以下结论:1.工作效率随工作时间的推移呈“倒U型”曲线员工在上班后的第2个小时达到工作效率的最高点,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下降,且在下班前的倒数第二个小时内呈现出“断崖式”下滑的趋势。而在加班阶段呈现出“倒V”型趋势,在初始一个小时内达到效率最高点后迅速下滑。2.“过劳”及长时间劳动对员工生产率影响很大当身心俱疲的频率达到一月数次及以上时,其对员工生产率的影响是十分凸显的,其总贡献率占到了70%以上。而劳动时间对员工生产率的影响较为复杂,呈明显的“倒U型”趋势。每日劳动时间不足7小时以及超过11小时,员工生产率都会受到显着影响。3.生产率损失占“过劳”经济总损失的比重较大因“过劳”所造成的工资性损失为0.44万亿元。而生产率损失的范围则在0.230.62万亿元。因此,间接经济损失的范围在0.671.06万亿元,所占经济总损失的比重在51.76%62.98%之间,该比重较大。员工因“过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6254.45亿元。医疗医药费用和预防费用分别为0.30万亿元和0.31万亿元,而二者所占总损失的比重较为接近。4.“过劳”经济总损失占我国GDP的比重较高“过劳”经济总损失的范围在1.301.69万亿元之间。按照2015年我国GDP规模计算,该比重在1.89%2.45%之间。如果加上“过劳死”、“过劳抑郁”等经济损失的估计结果,该比重应该在1.97%2.58%之间。经多重验证后,尤其是与日本的研究结果比较后,该估计范围是较为合理的。5.我国的“过劳”情况与日本较为接近无论是长时间劳动的分布结构还是劳动时间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联性,还是学者们对“过劳”程度的调研结果,我国与邻国日本的“过劳”情况较为接近的。因此通过与日本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后表明,本研究的估计是较为合理的。但也可以看到,我国员工在“过劳”上的极端表现,例如:“过劳死”、“过劳抑郁”的情况及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要明显好于日本。6.“过劳”及长时间劳动对经济损失的影响很大“过劳”与经济损失之间呈线性关系,而劳动时间则与经济损失之间呈“倒U型”趋势。当身心俱疲的频率达到一月数次及以上时,其对经济损失的影响是十分凸显的,当每日劳动时间不足7小时以及超过10小时,都会造成更多的经济损失。尤其是每日劳动时间超过11小时其对经济损失的危害很大。

张义涛[6](2017)在《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期刊发展状况研究报告(2011-2015) ——基于发文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学术期刊是重要的学术资源,发展到今天不仅是学术研究中进行信息沟通和知识共享的重要媒介,更是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评价的重要标准,对于学科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闻传播学相较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其他学科而言,算是年轻学科,尽管近几年发展速度很快,但是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新闻传播学期刊的发展水平依然存在不小差距。本报告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为依托,运用SPSS和Citespace统计分析软件,从发文状况和引文状况的角度对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期刊进行考察。围绕期刊出版发行状况、期刊内容分布特点、期刊影响力大小和共被引分析四个方面,通过对各项指标的统计分析发现:我国新闻传播学期刊在地域分布上存在东西不平衡的现象,内容偏向上,广告学研究明显不足;学术研究中存在"山头主义"和政治趋从现象;学术操作不规范对期刊水平提升产生制约;学者队伍老龄化不利于学科发展;编辑出版学作为新闻传播学二级学科境地尴尬。期刊的发展与学科的发展相辅相成,发展的过程中存在问题也是一种正常现象,而问题的解决不仅要靠期刊的主办单位和编辑们,更重要的是每一位学术研究者都从自身出发,从细节出发助力学术期刊和学科发展水平的提高。

杜建[7](2017)在《“睡美人”文献的识别方法与唤醒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学中的"睡美人"文献这一概念是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对科学社会学领域延迟承认现象所做的定量描述,是指文献在发表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被引次数为零或被引极少,仿佛是在"沉睡",而在一个时间点后突然高被引,就象被唤醒一样,起唤醒作用的文献常被称为"王子"文献。睡美人文献和延迟承认现象的本质是科学研究的超前性或变革性。本文针对睡美人文献的识别方法与唤醒机制开展系统研究,目的是希望能找到睡美人文献的若干线索。这样,在潜在睡美人文献被引次数很少时就能够及时发现其睡美人潜质并推荐给学术共同体,以缩短重要科学发现的认可时滞。"睡美人"文献的识别方法与重要特征研究。借鉴美丽指数(B指数)基本框架,将"年度被引次数"优化为"年度被引次数累积百分比",提出一个新的无参数指标——Bcp指数。该指数考虑了观察期内论文全部的引文曲线,且对早期被引次数较低且总被引次数不算特别高的睡美人文献更敏感,不仅符合睡美人文献早期零被引和低被引的特征,有利于挖掘平常易被忽视的非高被引文献中睡美人文献的存在规律,也解决了不同学科领域论文被引规模差异导致的难以给出睡美人文献统一的操作性定义的问题。通过数据分析和典型案例研究揭示了睡美人文献的一些重要特征,一是多出自跨学科研究和综合性期刊,二是多具有潜在的技术与应用属性,而非人们直观认为的纯科学属性。例如,睡美人文献的研究内容多为应用导向型研究,睡美人文献与普通文献相比,更易被专利引用,被专利首次引用年也常早于唤醒年;产品(如新药)核心专利引用过的非专利文献中,"睡美人"文献的比例更高。三是近年诺奖得主的高质量论文(作为一组样本)从其整个被引生命周期来看多表现出被引延迟的特征。王子文献的识别方法与睡美人文献的唤醒机制研究。针对目前学界对"王子-睡美人"文献有直接施引关系和同被引关系两种理解,本文提出一个适于变革性研究的文献计量学框架,用于识别王子文献:①发表于被引突增的附近年份;②本身被引次数较高;③与睡美人文献的同被引次数高;④在年度被引次数曲线上,王子对睡美人文献的"牵引"作用应非常显着,即在睡美人文献被引突增的临近年份,王子的年度被引次数应高于睡美人。超前性研究往往超前于现有认知领域,科学共同体不知其存在或意识不到其潜在知识价值,因此易被忽视;变革性研究由于颠覆现有研究范式,科学共同体对此保持较大的心理距离,从而低估其知识价值,因此易被抵制。王子文献出现后,才促使学术共同体了解到睡美人文献的创新思想;有了王子文献率先施引或作为线索,才促使后续学者开始频频引用睡美人文献,或将"王子-睡美人"文献同时引用。唤醒当时,学术共同体对王子文献的熟悉程度要高于睡美人文献,因此王子文献的年度被引次数也应高于睡美人文献。对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打破物理学领域衍射极限的传统范式)案例研究显示,采用该框架识别出的王子文献与该领域科学史事实一致。在此基础上,本文识别出几篇典型的睡美人文献的王子文献,对睡美人文献被引突增过程中,王子文献的诱导或牵引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归纳出六种唤醒机制:①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式唤醒;②跨学科领域唤醒;③多篇睡美人文献孕育的重大突破被同一篇王子文献唤醒;④新型技术规避安全风险后被唤醒;⑤二次文献引荐型唤醒;⑥技术驱动重大科学发现/理论的唤醒。零(低)被引论文潜在价值的关键标志研究。Faculty of 1000数据库从专家评议角度对全球生物医学领域有重要创新价值和科学贡献的文献进行推荐和评论,可作为科研评价的一类重要数据源。论文尚处于零被引或低被引阶段时,通过Faculty of 1000中的专家评议信息可了解其知识价值与科学贡献。通过设计"高推荐-低被引"和"低推荐-高被引"对照研究,探索有潜在价值的零被引或低被引文献的典型标志。结果表明,"新发现"、"确认"、"技术进步"、"临床试验"、"综述/评论"型论文得到了相对高的被引但却少被同行推荐,多为证据累积型研究,对应托马斯·库恩(ThomasKuhn)科学范式概念中的"累积式渐进";"有趣假设"、"争议"、"反驳/颠覆"、"提供新药靶点"、"能改变临床实践"型论文则受到专家的高频推荐但被引次数却相对较少,多为变革性研究和转化型研究,对应着库恩范式中的导致科学革命的创新性研究。分析挖掘睡美人文献的科技政策启示。(1)睡美人文献与变革性研究。挑战传统研究范式的变革性研究可视为早期预测睡美人文献的核心线索。建议基金资助机构应完善从非共识学术争议中甄别发现原创思想的工作机制,探索加强对挑战传统范式的变革性研究的资助力度;图书情报界、科学计量学界应加强对变革性创新早期识别方法的研究。通过文本术语(如disagree、overcome、break、dispute…)识别出的疑似变革性研究,要注意这些文献追踪是否早期被专利引用,或被权威的二次文献推荐和引用。通过科学计量学方法发现变革性研究类文献所占比例,以及如何早期识别,是下一步需要研究的内容。(2)睡美人文献与研究前沿。情报学擅长的研究热点分析多以"快速高被引"的论文为基础资料,而科学家眼中的研究前沿则可能是缓慢高被引、目前处于爆发前萌芽状态、引文曲线符合睡美人文献特征的研究内容。关注低被引现象的意义在于尽早发掘低被引文章中意义重大的文章。目前学界多关注最高被引论文,可能忽视了次高被引论文中睡美人的存在。本文提出的Bcp指数可用于挖掘正处于沉睡-唤醒萌芽期的论文。把这类平时不易观察到,但又有潜在重大意义的研究工作识别出来,对于前瞻部署科技前沿、识别有潜力的研究冷门、乃至预测诺贝尔奖得主等提供了新的思路、工具和方法。(3)睡美人文献与学术评价。延迟承认指数(相对昙花一现型引文曲线)可作为评价论文学术质量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鉴于重大创新成果与热点追踪式成果相比往往遭遇延迟承认,建议适度延长评价周期。建议文献计量学指标用于学术评价时应区分创新类型,如证据累积型创新研究论文、变革性研究或高风险创新研究论文、转化型研究论文等。

刘洢颖,姚长青,田瑞强[8](2017)在《复合开放获取期刊中开放获取论文学术影响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OA模式是否能给文献带来更高的学术影响力。【方法】本文引入双胞胎采样法,以Sciencedirect数据库中较高OA论文占比的14种复合OA期刊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学术影响力的分析指标和不同的时间窗口,对OA论文和非OA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在论文提前出版或者出版当年,OA论文获得比非OA论文更多的被引频次,但在出版后第二年及之后,OA论文在平均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占比等方面的表现与非OA论文的差值渐渐缩小。【结论】研究表明:(1)OA模式能够给论文带来的学术影响力上的提升在论文出版后的早期确实存在。(2)随着出版后时间的增加,OA论文在学术影响力上的优异表现逐渐弱化,OA论文和非OA论文学术影响力慢慢趋同。

吴胜男[9](2015)在《补充计量学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创新环境也逐渐向着2.0范式发展变化。与传统的1.0范式相比,创新2.0(Innovation 2.0)更强调利用博客、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开放创新。近期的《Nature》杂志也指出科学交流也正在从传统媒体转向社交媒体,呈现出网络化的特征,科学创新也开始更多地依赖于在线交流。在线科研交流使得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工作者也利用博客(blog)、微博(Twitter)以及Facebook等社交媒体工具平台以标签、推荐、关注、分享、订阅的方式获取、分享、传播和评价科学研究贡献及学术文献资源。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计量学领域也进行了一次Web2.0革命。一方面是如何解决传统的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在线社交网络的特点进行计量学创新,补充计量学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发展趋势和科学前沿背景下诞生,并悄然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的。补充计量学是由Web2.0技术、社交媒体、开放存取、知识交流传播与计量学等相互结合、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个跨学科的研究主题,也是计量学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和重要研究领域。将补充计量学作为议题展开相关研究,既是Web2.0时代社会、科技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信息管理科学、知识管理科学、计量学、评价学、传播学学科本身发展的需要,因此具有重要科学理论价值、实践指导意义与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是在知识经济广泛兴起,开放存取运动不断深化,社交媒体技术长足发展,科学交流活动日新月异,影响力评价体系日益完善的大背景下,针对学术资源传播模式发生巨变以及传统评价体系存在时滞性以及覆盖面窄的不足,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现状,围绕科学交流的网络化所带来的计量学革命一补充计量学而展开的创新性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的综合性研究。本文秉承了“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从理论基础研究、基本问题研究、指标研究、方法工具研究、应用探索研究以及实证研究等方面对补充计量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除了引言和结语外,论文共有六章,每一章都自成体系,其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对理论基础进行论述和探讨,梳理了补充计量学所依赖的学科理论基础。补充计量学是计量学领域的分支和重点研究方向,它和网络计量学一样都是计量学在网络环境下的应用,因此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补充计量学的产生与Web2.0的技术和环境、科学交流的在线化以及学术成果的网络传播都息息相关;补充计量学作为一种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其运行的基础是在线科学交流过程中学术成果的传播数据,因此它与新兴的数据科学密不可分。对于网络计量学,主要是从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进行阐述;随后,对于Web 2.0的含义、重要理论以及特点进行详细的阐述,剖析了科学交流与在线科学交流的区别,同时针对网络传播学的相关内容以及创新扩散理论展开论述;最后针对大数据背景下产生的新兴学科一数据科学的理论从定义以及研究内容两个视角进行梳理和论述。第二章,补充计量学的基本问题研究。在这一章,笔者试图对“什么是补充计量学”这一基本问题进行准确、全面的回答。为此,本文追本溯源,从补充计量学与传统“四计学”一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与网络计量学的相互关系出发,循着补充计量学前进轨迹一萌芽阶段与成长阶段,分析其产生背景;其次,对于补充计量学英文术语的由来以及目前争议较多中文名称翻译进行探讨,由于补充计量学在学科的继承发展、计量指标以及计量评价对象方面都可以看成是对于传统计量学的补充与发展,因此将英文术语‘’Altmetrics"翻译成“补充计量学”作为该学科的中文专用术语。随后,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了补充计量学的定义,并从广义和狭义的研究视角和宏观与微观的研究层次对补充计量学的进行了探讨,把握了其内涵和外延;最后探讨了补充计量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明确了其研究范围和学科界限,抓住补充计量学的特征,从而促使相关研究的开展更有针对性。第三章,补充计量指标研究。本章主要是对补充计量学的核心——补充计量指标的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探讨。首先分别从类型、作用、以及适用范围三个层次对于补充计量指标进行概述和分析;其次,为了促进补充计量指标的广泛应用,使得其科学性和严谨性被学界认可,笔者针对补充计量指标的可信度以及应用标准进行研究和探讨;再次,笔者针对补充计量指标与在线科学交流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构建了影响力产生模型,得出了补充计量指标要全面反映在线科学交流的全过程;补充计量指标的目的是对影响力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其具体的实现途径是构建科学合理的补充计量指标体系。因此笔者以影响力形成模型以及补充计量指标要全面表现在线科学交流全过程为理论指导,遵循补充计量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分三个步骤构建补充计量指标体系。第四章,补充计量学分析方法工具研究。补充计量学的研究基础是在线科学交流过程中学术成果的传播数据,因此本章根据补充计量学这一特性,以数据为切入点,提出了补充计量学的分析框架,随后按照数据采集、处理、分析以及结果展示四个主要研究环节,对目前应用到补充计量学研究中的具体研究方法进行详细的论述和探讨;随后,针对目前较为流行,应用比较广发的补充计量工具,根据其开发目的和应用范围的大小,将其划分为通用工具和专用工具两类展开分析和论述。对于补充计量通用工具,在总结和论述了其功能特点和存在的劣势后并进行相应的类比,为其在补充计量学研究中功能作用的顺利发挥指明方向;目前应用较多的补充计量专用工具有Altmetric.com、ImpactStory、PLoS ONE Altmetrics、Plum Analytics、 Readermeter、ScienceCard、PaperCritic 以及 CitedIn这八种,本章对于每一种工具的功能特征、优势不足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这些研究可以使学者明确目前的补充计量工具在实际应用中所存在缺陷和不足,从而可以在未来的工具使用过程中“扬长避短”,更好地为自己的研究工作服务;最后针对工具开发所面临的五个挑战:数据源的遴选问题;学术成果的影响力如何追踪;数据的去重问题以及指标的解读与灵活性问题以及补充计量工具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从而为补充计量工具的开发和完善指明了方向。第五章,补充计量学的应用研究。本章首先从总体上对于补充计量学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明确目前存在的应用问题,并指出补充计量学与科学学的关系尤为紧密,可以在“科技管理”、“科学评价”以及“科学技术发展新趋势预测”方面进行很好的应用。在科技管理方面,补充计量学可以用于分析学术网络以及学术成果在线传播,揭示学术交流规律,推荐优秀学术成果以及促进机构知识库的发展和应用;在科学评价方面,补充计量学可以在单篇论文影响力评价、项目申请评估以及人才评价三个方面进行应用;最后,笔者从原理、可行性以及应用步骤三个方面综合阐述了补充计量学在预测科学技术研究新趋势的应用。这些研究成果可为科学学领域揭示科学结构、阐述发展面貌以及发现发展规律提供新的思路,使得评价、预测、管理形成了有机的统一,也进一步扩展了补充计量学未来开展知识服务和科学决策的新视野。第六章,补充计量学的实证研究。由于研究时间和个人能力的限制,本文不能用实证对补充计量学的应用进行一一的论证。因此本文选取了补充计量学应用中的两个方面——单篇论文影响力评价与学术成果影响力的在线传播模式进行相关实证研究。单篇论文影响力的评价实证主要是从引用影响力、使用影响力以及在线影响力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针对学术成果影响力的在线传播模式的实证,主要通过分析学术成果的在线传播过程,构建学术成果影响力的传播模型,分析了影响学术成果影响力传播的机制,提出了促进学术成果在线传播的策略。

杨昊[10](2013)在《中国《Nature》论文特征与趋势研究——基于科学计量学视角》文中指出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中国《Nature》论文为样本,着重从不同身份与国家贡献视角对论文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以下特征与趋势:我国Nature论文数将于2020年左右突破1 000篇,独立完成数将于2030年左右突破300篇;我国Nature论文中超过70%的文章被引次数在150次以下,仅有不足6%的文章被引次数达到或超过500次;我国Nature论文主要由中美两国贡献,两者贡献比例接近60%,其余各合作国家的贡献基本均小于等于5%,存在长尾效应。最后,分析了当前中国基础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二、Nature刊载中国论文的被引状况及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Nature刊载中国论文的被引状况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管理会计研究文献计量分析(2009—2018年)——基于南京大学核心期刊(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文献回顾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库选取
    (二)研究样本确定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选择
四、管理会计研究文章的可视化分析
    (一)管理会计研究被引状况分析
    (二)管理会计研究关键词的可视化分析
五、研究结论和不足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不足

(2)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及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三、可能的创新点
    第四节 研究基础
        一、数据来源及检索策略
        二、研究方法
        三、知识图谱绘制流程
        四、辅助软件
第二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给养”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时序分布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论文时序分布
        二、基于学科成长规律的基本判断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空间分布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机构分析
        二、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文献的期刊分布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研究基金项目分析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项目资助年度分布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类别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典型基金项目分析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一、学科知识生产仍处于成长阶段
        二、学科发展呈现交叉性强领域广的特点
        三、学科发展存在分化不均的现象
第三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轨迹”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展现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性分析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时间演化
        一、1979-198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二、1990-199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三、2000-200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四、2010-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特点总结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演进总结
第四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关联”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整体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阶段分析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基础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文献共被引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共被引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一、基于研究前沿的分析
        二、基于研究基础的分析
第五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科学者分布状态
        一、高产作者界定标准
        二、高产作者产出与分布分析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合作网络解析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状况整体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网络特征分析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一、数据来源和分析架构
        二、作者共被引网络分析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一、基于学者合作状况的分析
        二、基于学术群体构成的分析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工作及发现
        一、基于“学科给养”视角的研究发现
        二、基于“发展轨迹”视角的研究发现
        三、基于“知识关联”视角的研究发现
        四、基于“学术群体”视角的研究发现
    第二节 知识网络视角下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特点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
        二、学科交叉与互涉促进分支学科不断生成
        三、以混合团体为基础聚合的学术共同体
    第三节 学科视角下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展望
        一、建构均衡化的教育管理学科体系
        二、打造本土化的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
        三、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后续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术语缩写列表
    附录二 数据索引
    附录三 本研究涉及的部分法律与政策文件
    附录四 1979-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部分着作统计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我国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共现分析与历时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综述
        1.2.2 国外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第二章 数据来源与研究工具
    2.1 数据来源
    2.2 研究工具
        2.2.1 统计分析工具
        2.2.2 文献计量分析工具
        2.2.3 知识图谱软件
第三章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文献分析
    3.1 论文发表年度分布
    3.2 论文学科领域分布
    3.3 核心期刊载文统计
    3.4 学术着作出版分析
    3.5 基金项目资助分析
第四章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主体分析
    4.1 研究者合作关系
        4.1.1 研究者共现分析
        4.1.2 核心作者发文统计
        4.1.3 近十年作者演进分析
    4.2 研究机构合作关系
        4.2.1 研究机构共现分析
        4.2.2 核心机构发文统计
        4.2.3 近十年研究机构演进分析
第五章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主题分析
    5.1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热点
        5.1.1 高频关键词共现分析
        5.1.2 高中心性关键词统计
        5.1.3 研究热点的时区分布
    5.2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主要领域
        5.2.1 基础理论及应用理论领域
        5.2.2 应用技术领域
        5.2.3 工作实践领域
    5.3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趋势的历时分析
        5.3.1 式微型研究主题
        5.3.2 渐强型研究主题
        5.3.3 稳健型研究主题
第六章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共被引分析
    6.1 作者共被引关系
    6.2 期刊共被引关系
    6.3 高被引文献统计分析
        6.3.1 高被引期刊论文
        6.3.2 高被引学位论文
第七章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分析与思考
    7.1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取得的成就
        7.1.1 研究成果增长迅速
        7.1.2 研究领域分布广泛
        7.1.3 核心力量发展稳定
        7.1.4 研究主题与时俱进
    7.2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存在的问题
        7.2.1 高质量研究成果较少
        7.2.2 研究领域的比重失衡
        7.2.3 研究主体分布不均匀
        7.2.4 研究内容存在局限性
    7.3 推动企业档案管理研究发展的建议
        7.3.1 国家层面
        7.3.2 机构层面
        7.3.3 个人层面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西方建筑学领域的“巨型结构”(megastructure)起源、发展及现存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源起
        0.1.1 历史语境
        0.1.2 "巨大性"与"巨型形式"
        0.1.3 当代城市的建筑集群现象
        0.1.4 当代学术研究焦点
    0.2 研究定位
        0.2.1 研究内容
        0.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0.2.3 研究方法和工具
        0.2.4 研究面临的难点
    0.3 研究现状综述
        0.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0.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第一章 不只是大:巨型结构的认知
    1.1 巨型结构的概念
        1.1.1 什么不是巨型结构
        1.1.2 什么是巨型结构
        1.1.3 有关巨型结构字面意义及其中文翻译的刍议
    1.2 巨型结构理论模型的四个类型
        1.2.1 基础设施的巨型结构
        1.2.2 人造地景的巨型结构
        1.2.3 技术至上的巨型结构
        1.2.4 意识形态的巨型结构
    1.3 小结
第二章 历史的递进:巨型结构的源起
    2.1 古代聚落与设施
        2.1.1 古代聚落及其延伸性
        2.1.2 古代案例的基础设施特征
    2.2 自启蒙运动以来城市与建筑的变化
        2.2.1 城市建筑的创新与被赋予的社会使命
        2.2.2 城市改造的精密性与整体基础设施化的构想
    2.3 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发展及其影响
        2.3.1 铁和预应力技术的介入
        2.3.2 尺度的进一步解放:模数化的钢铁建造技术
    2.4 新的建筑类型与现代意义的城市改造
        2.4.1 巴黎的拱廊街、百货商场与现代性
        2.4.2 城市的新秩序:基于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的公共交通网络
        2.4.3 城市设施终端的聚合
        2.4.4 交通运输需求造成的城市压力
    2.5 大都市的新精神之声与乡愁的背离
        2.5.1 乌托邦的憧憬和质疑
        2.5.2 未来主义的呐喊
        2.5.3 现代主义的突围
    2.6 小结
第三章 从困境中的爆发到轰鸣中的戛然而止:巨型结构运动的进程
    3.1 现代建筑的活跃:巨型结构运动的序曲
        3.1.1 从勒-迪克的穹顶到多米诺体系:支撑与填充
        3.1.2 现代城市实验性方案的启发
        3.1.3 现代意义的巨型结构雏形
        3.1.4 基于人际关联的建筑和城市空间组织方式
    3.2 基于传承的反叛:巨型结构运动的启动
        3.2.1 个体、群体和整体:一种建筑观念的演变
        3.2.2 功能集合与机动性议题的探索
        3.2.3 巨型结构理论实践的里程碑
        3.2.4 新粗野主义的修正
        3.2.5 巨型结构运动初期对交通议题的思考
    3.3 动态视角下的现代主义传承:十次小组及其理论
        3.3.1 十次小组的成立与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的解散
        3.3.2 十次小组对巨型结构运动的意义
    3.4 批判性的拯救:从建筑电讯派的成立看巨型结构运动的推进
        3.4.1 建筑电讯派团体概况与时代背景
        3.4.2 建筑电讯派在巨型结构运动中的历史地位
        3.4.3 运动初期立场表达与交流平台的搭建
    3.5 民族内核与外来观念的融合:新陈代谢派的成立及其初期活动
        3.5.1 巨型结构运动在日本发生的历史背景
        3.5.2 新陈代谢派及新陈代谢小组的成立
        3.5.3 战后日本进步建筑师对日本传统的寻觅和思考
        3.5.4 新陈代谢派在巨型结构运动初期的活动
    3.6 巨型结构运动中期的活动与议题
        3.6.1 基于消耗和消费的建筑观
        3.6.2 基于灵活性与机动性议题的研究
        3.6.3 城市及建筑的结构层级与生命周期理论的受阻
        3.6.4 巨型结构运动中期对游戏性和日常性的关注
        3.6.5 概念与技术层面并进的巨型结构理论发展
        3.6.6 "城市-领域"视角下的巨型结构运动
        3.6.7 作为通用术语的"Megastructure"的诞生
    3.7 昙花一现:巨型结构运动短暂的高潮与落幕
        3.7.1 插件城市演进小史
        3.7.2 乌托邦的赋能与退场:巨型结构运动的衰落
        3.7.3 巨型结构运动晚期的激进学术活动
        3.7.4 巨型结构基础设施化议题下的城市与建筑
        3.7.5 巨型结构运动最后的机遇与妥协
        3.7.6 一种文明及其承受的不满:巨型结构运动的历史落幕
    3.8 小结
第四章 现代建筑的失物招领:巨型结构现存个案解析
    4.1 坎伯诺尔德新城规划及城镇中心
        4.1.1 坎伯诺尔德新城及城镇中心的规划背景
        4.1.2 两极化的社会评价
        4.1.3 解决问题或成为问题:交通的悖论
        4.1.4 坎伯诺尔德新城及城镇中心带来的经验与意义
    4.2 公园山社区
        4.2.1 公园山社区及其建设背景的概述
        4.2.2 社会住房设计、法规及政府行为等历史条件
        4.2.3 公园山社区的建设历程
        4.2.4 街道生活的立体再现:"空中街巷"的实践
        4.2.5 公园山的衰落与对它的反思
    4.3 巴比肯社区
        4.3.1 巴比肯社区的社会背景和热身运动:金巷社区与政策法规的调整
        4.3.2 伦敦郡议会与伦敦市法团博弈下的"整体性"思考
        4.3.3 密度、文脉和品质:重新定位的巴比肯重建
        4.3.4 多元化的职能整合:巴比肯社区方案的更迭
        4.3.5 1959年版巴比肯社区方案及项目的落成
        4.3.6 文化的渗透:巴比肯艺术中心
        4.3.7 基于实用主义的技术表现力
    4.4 基于案例分析的巨型结构理论认知更新
        4.4.1 工艺方法与差异性关联的建立
        4.4.2 审慎的职业克制与自我批判
        4.4.3 基于复杂性的神秘和趣味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结论
        5.1.1 巨型结构的总体定位
        5.1.2 还原历史视角下对巨型结构的批判性评价
        5.1.3 巨型结构的祛魅与去污名化
    5.2 当代城市语境下巨型结构理论的启示
        5.2.1 精确系统与适应性
        5.2.2 多元价值与技术的整合
        5.2.3 对外部介入因素的利用与警惕
    5.3 本文原创性学术成果总结、学术增长点及后续研究的展望
        5.3.1 对本文原创性学术成果的总结
        5.3.2 对本文学术增长点的预期
        5.3.3 对本文后续研究的展望
附录A:参考文献
附录B:图片来源
附录C:笔者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后记

(5)过度劳动及其经济损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概述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我国“过劳”问题的严重性
        1.1.2 “过劳”问题研究的必然性
        1.1.3 “过劳”经济损失研究的必要性
    1.2 “过劳”的概念界定及分类
        1.2.1 概念的内涵外延
        1.2.2 易混概念的匡清
        1.2.3 “过劳”的分类特征
    1.3 “过劳”经济损失的概念及要素划分
        1.3.1 “过劳”经济损失的界定范围
        1.3.2 经济损失要素的划分形式
        1.3.3 经济损失要素的构成
    1.4 研究意义及价值
        1.4.1 理论意义及价值
        1.4.2 实践意义及价值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拟采用方法
    1.6 研究的创新性努力
        1.6.1 厘清“过劳”的内延外涵及易混概念
        1.6.2 揭示国内外“过劳”的研究路径及动态
        1.6.3 提出企业加班成本转移的新阐释视角
        1.6.4 构建“过劳”经济损失测算的理论体系
        1.6.5 测算员工工作效率及“过劳”经济损失
        1.6.6 比较分析国外相关法律法规及预防措施
第2章 “过劳”及其经济损失的文献与理论分析
    2.1 国内外“过劳”研究的发展路径及比较
        2.1.1 国外“过劳”问题研究的演化路径及动向动态
        2.1.2 中、日“过劳”研究的发展历程及特点比较
    2.2 “过劳”的不良后果及经济损失分析
        2.2.1 对个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2.2.2 对职场工作表现的影响
        2.2.3 对和谐劳动关系的影响
        2.2.4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3 “过劳”经济损失的一般理论基础
        2.3.1 劳动投入的选择
        2.3.2 劳动投入与产出
        2.3.3 安全、健康的成本-效益分析
        2.3.4 生命的风险代理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过劳”现状的比较及形成机制分析
    3.1 中、日“过劳”现状的比较分析
        3.1.1 经济发展水平与劳动时间的关联性分析
        3.1.2 中、日劳动时间的比较分析
        3.1.3 中、日“过劳”程度的比较分析
    3.2 “过劳”形成机制的跨层次分析
        3.2.1 微观层面分析
        3.2.2 中观层面分析
        3.2.3 宏观层面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过劳”经济损失的实证分析
    4.1 “过劳”经济损失测算的方法及模型
        4.1.1 “过劳”经济损失测算的方法
        4.1.2 “过劳”经济损失测算的计量模型构建
    4.2 统计范畴与数据
        4.2.1 实际测算的范畴
        4.2.2 数据来源与抽样
        4.2.3 样本分布及描述
    4.3 工作效率随时间推进的演变规律
        4.3.1 工作效率的“倒U型”曲线
        4.3.2 工作效率的差异化分析
        4.3.3 “过劳”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4.4 我国“过劳”经济损失的估计
        4.4.1 各项人均经济损失的估计
        4.4.2 “过劳”经济总损失的估计
        4.4.3 经济总损失估计结果的验证
    4.5 “过劳”经济损失估计结果的再验证
        4.5.1 “过劳死”、“过劳抑郁”等经济损失的估算
        4.5.2 “过劳”与经济损失的关联性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过劳”经济损失测算的典型案例分析
    5.1 事故经济损失测算的一般方法
        5.1.1 安全事故经济损失测算的方法
        5.1.2 安全事故与疲劳的关联性分析
    5.2 生产安全事故经济损失测算的理论分析
        5.2.1 生产安全事故经济损失要素的划分及构成
        5.2.2 生产安全事故经济损失测算的计量模型构建
    5.3 疲劳驾驶事故经济损失测算的理论分析
        5.3.1 疲劳驾驶事故现状及成因分析
        5.3.2 疲劳驾驶事故经济损失要素的划分及构成
        5.3.3 疲劳驾驶事故经济损失测算的计量模型构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过劳”防止的国外经验及启示
    6.1 国外相关法律及经验借鉴
        6.1.1 国外关于“过劳死”的法律发起
        6.1.2 不同地区“过劳死”的法律认定
        6.1.3 国外疲劳驾驶事故的预防措施
    6.2 对我国的启示及对策建议
        6.2.1 基于个人层面
        6.2.2 基于企业层面
        6.2.3 基于国家层面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
    7.1 “过劳”研究的发展规律及分布特征方面
    7.2 “过劳”经济损失的一般理论及方法方面
    7.3 “过劳”经济损失的结果估计及验证方面
    7.4 “过劳”经济损失相关联的案例分析方面
    7.5 “过劳”的国外法律法规及预防措施方面
第8章 研究的贡献、不足与展望
    8.1 研究贡献
        8.1.1 关于企业加班成本转移路径新阐释视角的提出
        8.1.2 关于“过劳”经济损失测算理论及方法的构建
        8.1.3 关于我国“过劳”经济损失的估计与多重验证
    8.2 研究不足
        8.2.1 关于劳动强度客观测量及比较分析的缺失
        8.2.2 关于不同特征群体下经济损失测算的不充分
    8.3 研究展望
        8.3.1 关于“过劳”经济损失实际测算范畴的拓展
        8.3.2 关于投入-产出视阈下企业净收入的计量模型构建
参考文献
附录
科研成果
后记
个人简介

(6)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期刊发展状况研究报告(2011-2015) ——基于发文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选题背景
    1.1 大陆新闻传播学研究蓬勃发展
    1.2 新闻传播学期刊研究相对滞后+期刊整体质量水平不高
2、研究目的及意义
3、研究综述
    3.1 新闻传播学期刊研究
    3.2 期刊研究工具
4、研究方法与工具
    4.1 文献资料法
    4.2 内容分析法
    4.3 文献计量法
    4.4 研究工具
5、研究内容
6、创新之处 二、2011-2015年中国新闻传播专业期刊的发展概况
1、2011-2015年中国新闻传播专业期刊发展状况概述
2、期刊出版单位属性概况
3、停刊与创刊
4、期刊内容导向分布与发文量情况 三、2011-2015年中国新闻传播专业期刊刊载内容特点
1、期刊栏目设置的主要类型
2、期刊论文作者来源分析
    2.1 基本情况概述
    2.2 期刊与单位交叉分析
3、基于Citespace的期刊关键词共现分析
    3.1 从关键词看研究领域
    3.2 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分析 四、2011-2015年中国新闻传播专业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1、概述
2、CSSCI收录的新闻传播学期刊被引状况分析
3、CSSCI收录的新闻传播学期刊即年指数与被引速率分析
4、CSSCI收录的新闻传播学期刊影响因子分析 五、基于Citespace的共被引分析
1、作者共被引分析
2、期刊共被引分析 六、发现与讨论
1、期刊发展"不平衡"
2、隐现的学术"山头主义"和警惕学术同质化与政治趋从
3、可喜的快速发展现实与可悲的相对落后现状
4、学者队伍的老龄化趋势
5、编辑出版学学科归属的思考
6、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7)“睡美人”文献的识别方法与唤醒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引文曲线的分类与识别
        1.2.2 睡美人文献的相关概念与识别方法
        1.2.3 王子文献的识别方法
        1.2.4 待深入研究的内容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案
2 基于引文曲线的睡美人文献识别方法研究
    2.1 无参数指标
        2.1.1 被引延迟指数(Citation Delay,D)
        2.1.2 美丽指数(Beauty Coefficient,B)
        2.1.3 SBc指数
    2.2 被引延迟指数与美丽指数之对比
        2.2.1 被引延迟指数分布
        2.2.2 美丽指数分布
        2.2.3 两指数特征比较
        2.2.4 美丽指数最高的文献早期被引次数特征
    2.3 一个识别睡美人文献新的无参数指标
        2.3.1 提出Bcp指数
        2.3.2 对新指标的检验
    2.4 现有抵制发现案例均表现为睡美人文献吗?
        2.4.1 遭遇抵制的诺奖成果案例分析
        2.4.2 抵制发现型论文并非一定表现为睡美人文献
        2.4.3 可纳入引文情境精准识别睡美人文献
3 睡美人文献的重要特征研究
    3.1 多出自跨学科研究和综合性期刊
    3.2 具有潜在的技术与应用属性
        3.2.1 多为应用导向型研究且常被专利引用
        3.2.2 被专利首次引用年常早于唤醒年
        3.2.3 产品核心专利引用论文较普通论文中睡美人比例高
    3.3 高质量研究往往表现出延迟承认特征
        3.3.1 学术质量与学术影响之差异的相关研究
        3.3.2 诺奖关键论文是否遭遇延迟承认?
4 王子文献的作用机理与识别方法研究
    4.1 睡美人-王子文献之间的引用关系
        4.1.1 直接引用关系
        4.1.2 同被引关系
        4.1.3 引用关系分析工具
    4.2 王子文献的初步识别指标
        4.2.1 被引速率与延迟承认指数
        4.2.2 同被引速率与共同延迟承认指数
    4.3 指标检验
        4.3.1 案例的发现
        4.3.2 数据与方法
        4.3.3 识别王子文献
    4.4 一个新的识别王子文献的文献计量学框架
        4.4.1 王子文献应满足四个条件
        4.4.2 理论依据
        4.4.3 文献计量学框架的检验
5 睡美人文献的唤醒机制研究
    5.1 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式唤醒
        5.1.1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从理论构思到成功实践
        5.1.2 同一作者如有多篇睡美人文献或可预示学术前沿
    5.2 多篇睡美人文献同时被同个王子唤醒
        5.2.1 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弱电统一规范理论
        5.2.2 睡美人文献Glashow(1961)
        5.2.3 识别王子文献t Hooft(1971)
    5.3 超前技术实现简易操作后唤醒
        5.3.1 睡美人文献Dole(1975)
        5.3.2 睡眠原因之分析
        5.3.3 识别王子文献
    5.4 新型技术规避安全风险后唤醒
        5.4.1 介入放射学科学史
        5.4.2 睡美人文献Dotter(1964)
        5.4.3 识别王子文献
    5.5 二次文献引荐型唤醒
        5.5.1 临床医学领域睡美人文献
        5.5.2 识别王子文献
        5.5.3 睡眠成因与唤醒诱因
    5.6 技术驱动重大科学发现/理论唤醒
        5.6.1 Science和Nature上典型的睡美人文献
        5.6.2 睡美人文献的唤醒过程
6 零被引与低被引论文潜在价值的关键标志研究
    6.1 将同行评议作为零(低)被引论文潜在价值的判断依据
        6.1.1 Faculty of 1000专家推荐
        6.1.2 专家推荐与论文被引仅呈现低度正相关
    6.2 论文高推荐-低被引和低推荐-高被引的内在机理
        6.2.1 论文推荐分值与被引次数的映射
        6.2.2 何种因素决定了推荐和被引之间的差异?
        6.2.3 对学术评价的重要启示
7 睡美人文献研究的科技政策启示
    7.1 睡美人文献与变革性研究
        7.1.1 变革性研究与睡美人文献构成因果关系
        7.1.2 建议基金资助机构创新同行评议方式资助变革性研究
    7.2 睡美人文献与研究前沿
        7.2.1 对研究前沿的新认识
        7.2.2 建议重视对被引延迟的次高被引论文的分析挖掘
    7.3 睡美人文献与学术评价
        7.3.1 延迟承认可作为评价论文质量的一个参考指标
        7.3.2 建议适度延长评价周期
8 总体研究结论与未来研究计划
    8.1 总体研究结论
        8.1.1 拓展了科学计量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8.1.2 凝练出预测睡美人文献的一些关键线索和思路
        8.1.3 进一步深化了对王子文献的理解
        8.1.4 发现技术驱动是睡美人文献的主要唤醒机制
    8.2 未来研究点:加强对变革性创新识别方法的研究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与此博士论文相关的论文
博士期间主持的科研项目
致谢

(8)复合开放获取期刊中开放获取论文学术影响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2.2 数据来源
    2.3 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3 基于文献计量指标的OA论文学术影响力分析
    3.1 论文总被引概况分析
        3.1.1 OA论文与非OA论文被引率差异
        3.1.2 OA论文与非OA论文平均被引频次差异
        3.1.3 高被引论文中OA论文与非OA论文占比
    3.2 论文出版当年被引状况分析
        3.2.1 出版当年OA论文与非OA论文被引频次区间分布
        3.2.2 OA论文与非OA论文即年指标差异
    3.3 论文出版第二年及之后被引状况分析
        3.3.1 OA论文与非OA论文影响因子差异
        3.3.2 平均被引频次变化
        3.3.3 高被引论文中OA论文与非OA论文占比
4 结论与讨论

(9)补充计量学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0.2.2 国内相关研究分析
        0.2.3 综合分析
    0.3 研究目标、路线与方法
        0.3.1 研究目标
        0.3.2 研究路线
        0.3.3 研究方法
    0.4 研究创新点
1 补充计量学的理论基础
    1.1 网络计量学
        1.1.1 网络计量学的概念
        1.1.2 网络计量学的研究对象
        1.1.3 网络计量学的研究方法
    1.2 Web2.0
        1.2.1 Web2.0的含义
        1.2.2 Web2.0的经典理论
        1.2.3 Web2.0的特点
    1.3 在线科学交流
        1.3.1 科学交流
        1.3.2 在线科学交流
    1.4 网络传播学
        1.4.1 网络传播学概述
        1.4.2 创新扩散理论
    1.5 数据科学
        1.5.1 数据科学的定义
        1.5.2 数据科学的研究内容
    1.6 本章小结
2 补充计量学的基本问题研究
    2.1 补充计量学的产生与发展
        2.1.1 补充计量学的发展阶段
        2.1.2 补充计量学名称的由来
        2.1.3 补充计量学与“四计学”的相互关系
    2.2 补充计量学的内涵和外延
        2.2.1 补充计量学的定义
        2.2.2 广义补充计量学与狭义补充计量学
        2.2.3 宏观补充计量学与微观补充计量学
    2.3 补充计量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
        2.3.1 补充计量学的研究对象
        2.3.2 补充计量学的特点
    2.4 本章小结
3 补充计量指标研究
    3.1 补充计量指标的概述
        3.1.1 补充计量指标的类型
        3.1.2 补充计量指标的作用
        3.1.3 补充计量指标的适用范围
    3.2 补充计量指标的可信度及应用标准
        3.2.1 补充计量指标的可信度
        3.2.2 补充计量指标的应用标准
    3.3 补充计量指标与在线科学交流关系分析
        3.3.1 在线科学交流中影响力的产生过程模型
        3.3.2 补充计量指标要反映在线科学交流全过程
    3.4 补充计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3.4.1 补充计量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4.2 补充计量指标体系的构建步骤
    3.5 本章小结
4 补充计量学分析方法与工具研究
    4.1 补充计量学的分析框架
    4.2 补充计量学分析方法
        4.2.1 数据采集方法
        4.2.2 数据处理方法
        4.2.3 数据分析方法
        4.2.4 结果表示方法
    4.3 补充计量学分析工具
        4.3.1 补充计量学通用工具
        4.3.2 补充计量学专用工具
    4.4 补充计量学分析工具的展望
        4.4.1 补充计量工具开发所面临的挑战
        4.4.2 补充计量工具发展趋势
    4.5 本章小结
5 补充计量学的应用研究
    5.1 补充计量学在科技管理方面的应用
        5.1.1 分析学术网络
        5.1.2 分析学术成果影响力传播模式与学术交流规律
        5.1.3 应用于学术成果推荐
        5.1.4 应用于机构知识库发展
    5.2 补充计量学在科学评价方面的应用
        5.2.1 评价单篇论文影响力
        5.2.2 应用于项目申请评价
        5.2.3 应用于人才评价
    5.3 补充计量学在科技预测方面的应用
        5.3.1 基本原理
        5.3.2 可行性
        5.3.3 分析步骤
    5.4 本章小结
6 补充计量学的实证研究
    6.1 在单篇论文影响力评价方面的实证
        6.1.1 研究对象和目标
        6.1.2 研究工具
        6.1.3 结果分析和讨论
    6.2 学术成果影响力传播模式的实证
        6.2.1 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
        6.2.2 结果分析和讨论
        6.2.3 学术成果影响力的传播模型
        6.2.4 学术成果在线传播机制
        6.2.5 促进学术成果在线传播的策略
    6.3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及获奖状况
致谢

(10)中国《Nature》论文特征与趋势研究——基于科学计量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分析方法
2 中国《Nature》论文特征与趋势
    2.1 不同合作身份年度论文数
    2.2 不同合作身份论文被引次数
    2.3 中国《Nature》论文国家贡献测算
3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3.1 研究结论
    3.2 政策启示

四、Nature刊载中国论文的被引状况及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管理会计研究文献计量分析(2009—2018年)——基于南京大学核心期刊[J]. 李占彪,白俊. 财会通讯, 2020(07)
  • [2]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D].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3]我国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共现分析与历时演进[D]. 李梦婷. 湖北大学, 2019(05)
  • [4]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西方建筑学领域的“巨型结构”(megastructure)起源、发展及现存案例研究[D]. 戚立. 东南大学, 2018(03)
  • [5]过度劳动及其经济损失研究[D]. 王欣.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01)
  • [6]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期刊发展状况研究报告(2011-2015) ——基于发文的视角[D]. 张义涛. 南京大学, 2017(02)
  • [7]“睡美人”文献的识别方法与唤醒机制研究[D]. 杜建. 南京大学, 2017(08)
  • [8]复合开放获取期刊中开放获取论文学术影响力研究[J]. 刘洢颖,姚长青,田瑞强.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7(02)
  • [9]补充计量学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吴胜男. 武汉大学, 2015(07)
  • [10]中国《Nature》论文特征与趋势研究——基于科学计量学视角[J]. 杨昊.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24)

标签:;  ;  ;  ;  ;  

Nature发表中国论文的引用现状及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