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弥合了教育鸿沟

互联网弥合了教育鸿沟

一、网络跨越教育鸿沟(论文文献综述)

林可,王默,杨亚雯[1](2022)在《教育何以建构一种新的社会契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报告述评》文中提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1年11月面向全球发布了《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报告。本研究以报告英文版为主要分析文本,结合霍布斯、洛克、卢梭、马克思和恩格斯等人关于社会契约的经典理论,解读其副标题"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之意蕴,聚焦"教育需要何种新的社会契约""新教育社会契约如何实现"以及"我国新教育社会契约的本土话语与实践"三个核心议题。本研究通过厘清社会契约的"旧传统"和"新注解",发现该报告提出了一种不同于法学、经济学、政治学领域的社会契约概念,而是从教育学领域切入,探讨教育如何成为、如何建构、如何引领一种新的社会契约;强调从人类视角、生态视角和技术视角解读新教育社会契约的内涵及实现路径;择要分析教育学、课程、教学、教师、学校、学术科研机构、其他社会组织以及国家与非国家机构等教育要素与主体的变革方向;思考新教育社会契约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唐咏,雷平瑞,孙开放,代蕾,李钰霞,兰孟霞[2](2021)在《跨越数字鸿沟:老年人移动支付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随着数字化与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老年人成为数字时代的弱势群体。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对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L社区公园25位老年人进行无结构深度访谈,并对实地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寻找概念类属,提取关键词进行概念化处理,提炼出老年人移动支付使用意愿的四个影响因素,即:自我"标签化"否定、外部环境推动、移动支付初体验及原生需求。提出了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和移动支付困境的对策建议。

杨启光[3](2021)在《统筹高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协调发展:国际经验与我国的重点》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学生高等教育参与机会扩大,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于学术知识与能力属性相结合的人才的现实需要显着增强。统筹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多样化与一体化关系,弥合中学后教育系统两种不同结构的边界鸿沟与制度隔离,已成为世界中学后高等教育系统改革的共同趋势。与西方国家围绕中学后高等教育改革实践经验相比,我国将统筹高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协调发展作为推进高质量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如何在实践中既体现高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多样化与一体化相统一的特征,又反映我国现实发展的特殊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必须回答的现实问题。

薛二勇,傅王倩,李健[4](2020)在《后疫情时代我国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新挑战、新对策》文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我国开展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停课不停学"教育。后疫情时代,基于教育教学内外影响因素的变化,我国教育改革面临新形势,即教育理念的深度变革、教学方式的混合发展、学习方式的灵活变化、教育治理的数据运用、家庭教育的作用凸显。与此同时,教育改革面临新挑战,主要是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融合问题、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的差异问题、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同问题、基础设施与信息素养的公平问题。为此,教育改革的新对策为,运用大数据服务教育治理能力提升,提升教师线上线下融合教育的能力,通过信息化助力个性化学习的开展,精准教育过程性评价助力教育改进,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家校的高效协作。

胡钦太,林晓凡,张彦[5](2021)在《信息化何以促进基础教育的结果公平——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文中指出教育公平是教育强国的核心要求之一。采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实证探索信息化何以促进基础教育的结果公平。从实证角度验证信息化对基础教育结果公平的积极影响,证明了信息化可以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对实现教育结果公平发挥重要作用。虽然总体上信息化水平显着正向预测基础教育结果公平,但是信息化的不同要素对基础教育结果公平不同要素的作用机理不同,只有当信息化基础设施和资源能被有效运用到信息化教学中,才能使得信息化整体上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课业平均成绩和接受度产生正向影响。面向未来的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结果公平的顶层设计包括:构建供给显效、共享增效、用好优效的教育资源供给体系;完善帮扶精准、区域均衡、特色扶植的信息化城乡协同发展机制;形成共享流转、匹配精准、效率落实的信息化教师资源智力模式。

李捷[6](2021)在《“双循环”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格局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从系统论角度厘清高等教育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系:高等教育作为子系统内嵌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大系统,且发挥着枢纽的作用,助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向更高能级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受到层次、学科专业、类型和区域结构体系不相匹配,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力不足,教育对外开放有待加强,教育治理水平不相适应等现实短板的掣肘。未来,高等教育应通过坚定人才培养方向,提高供给体系适配性,强化创新与转化能力,提升对外开放能级,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路径全面深度融入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郑艺龙[7](2021)在《2021中国互联网大会热点聚焦》文中研究指明过去20年中国互联网给世界带来了惊喜,未来20年将会是一个更加宏大的黄金20年。7月13日~15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2021(第二十届)中国互联网大会举办期间,共发布10余份重量级报告,400余位政府部门领导、院士、国内外行业专家及企业代表在大会上发表了精彩观点。

李阿敏,郭碧宝,单丽娜[8](2021)在《技工院校“专创融合”课程体系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和《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18〕39号)等政策要求,大力推进技工院校学生创业创新工作,促进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推进技工院校学生创业创新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发〔2018〕138号)明确指出要"加强技工教育创业创新课程体系建设,将创业创新课程纳入技工院校教学计划。

江雪松[9](2021)在《“一国两制”实践中加强香港青少年宪法和基本法教育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香港青少年有接受宪法和基本法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宪法和基本法教育的开展是中央管治权和特区高度自治权相结合的有效方式。宪法是基本法的"根"和"源",是"爱国者治港"的坚强后盾。既有的"一国两制"实践证明,香港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不能抛却宪法单讲基本法,不能让基本法脱溢出宪法总架构而造成可能的反噬。本文从国家、香港特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维度分析香港青少年宪法和基本法教育的现存问题,在厘清香港青少年宪法和基本法教育的体系构建思路的基础上,提出明确"一国两制"国民教育的核心枢纽、充实内涵要素、优化形式载体和展开质量评估等教育对策建议。

金一强,鲁文娟,马红亮[10](2021)在《基于“互联网+”的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创客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创客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优秀人才的重要方式,对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创客教育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不均衡现象十分突出。文章从"互联网+创客教育"的角度研究大湾区中小学创客教育的均衡发展,在理论梳理和实践研究基础上提出建立"协同创新"创客教育合作机制、"跨学科"创客课程体系、"线上/线下"相结合创客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方案,以期促进大湾区中小学创客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践。

二、网络跨越教育鸿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跨越教育鸿沟(论文提纲范文)

(1)教育何以建构一种新的社会契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报告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内容概览
二、教育需要何种新的社会契约?
    1.人类视角下的社会契约:人与人的关系重构
    2.生态视角下的社会契约: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构
    3.技术视角下的社会契约:人与技术的关系重构
        第一,弥合教育的数字鸿沟。
        第二,提升公众数字素养。
        第三,解决数字知识的排他性。
        第四,警惕人类学习者遭遇“黑客”侵害(hacking human learners)。
三、新教育社会契约如何实现?
    (一)教育系统内部革新
        1.面向“共同体”的关怀教育学
        2.倡导“知识共享”的素养课程
        3.依靠“协作型教师”重塑教学
        4.重构“教育生态系统的核心”——学校
    (二)教育系统外部支持
四、评论与思考
    (一)展望2050:《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的重要性
    (二)面向2035:我国新教育社会契约的本土话语与实践

(2)跨越数字鸿沟:老年人移动支付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一)我国数字鸿沟的重要诱因: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
    (二)困难重重:老年人融入互联网面临问题多
二、文献回顾
    (一)消费与支付:老年人面临数字鸿沟
    (二)跨越之痛:难解的老年数字鸿沟难题
三、研究方法与访谈基本信息
    (一)研究方法
    (二)访谈基本信息
四、老年人移动支付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过度“标签化”否定:重大阻碍
    (二)外部环境的驱动:决定性因素
    (三)移动支付的初体验与控制感:双重驱动力
    (四)原生需求是关键:内在动力
五、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和移动支付困境的对策建议
        1.保留公共场所的人工服务通道及友好智能辅助设备
        2.移动产品与智能辅助设备的适老化设计
        3.市场主体凸显人文关怀并共建服务网络
        4.加强社区内嵌式智能化老年课堂建设
六、研究不足

(3)统筹高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协调发展:国际经验与我国的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世界中学后教育结构多样化发展面临一体化困境
二、弥合高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边界的国际改革与挑战
    (一)高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鸿沟普遍存在
    (二)弥合高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边界的现实需要
        1.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已经向更多的人开放,原来的精英体系也被重新定义为大众化或普及化。
        2. 劳动力市场能力要求的变化与终身学习的需要。
    (三)跨越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双部门大学”改革实践
三、统筹我国高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协调发展的重点
    (一)认识高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协调发展的紧迫性
    (二)统筹高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改革进展
    (三)高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协调发展的治理重点
        1. 促进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分类治理。
        2. 把握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无界限与高质量关系。
        3. 力求建立我国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治理体系。

(4)后疫情时代我国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新挑战、新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后疫情时代教育改革的新形势
    1.教育理念的深度变革
    2.教学方式的混合发展
    3.学习方式的灵活变化
    4.教育治理的数据运用
    5.家庭教育的作用凸显
二、后疫情时代教育改革的新挑战
    1.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融合问题
    2.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的差异问题
    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同问题
    4.基础设施与信息素养的公平问题
三、后疫情时代教育改革的新对策
    1.运用大数据服务教育治理能力提升
    2.提升教师线上线下融合教育的能力
    3.通过信息化助力个性化学习的开展
    4.精准教育过程性评价助力教育改进
    5.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家校的高效协作

(5)信息化何以促进基础教育的结果公平——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础教育结果公平问题凸显
    (一)对市场调配下信息化拉大教育结果差距的潜在因素反思不足
    (二)城乡基础教育结果公平的教育鸿沟仍需弥补
    (三)如何促进信息化为基础教育结果公平提质增效仍需探索
二、信息化与基础教育结果公平的逻辑关系
    (一)实体化识别信息化与基础教育结果公平间的潜在关联
    (二)信息化与基础教育结果公平的因果关系:促进还是阻隔
三、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结果公平的实证研究
    (一)数据
    (二)变量
    (三)分析方法
    (四)结果与分析
        1. 学校信息化对认知能力水平、课业平均成绩及课业接受度的影响
        2. 城乡区位学校信息化对教育结果影响的学生差异分析
四、信息化对基础教育结果公平的整体推进策略
    (一)构建供给显效、共享增效、用好优效的信息化教育资源供给体系
    (二)完善帮扶精准、区域均衡、特色扶植的信息化城乡协同发展机制
    (三)形成共享流转、匹配精准、效能落实的信息化教师资源智力模式

(6)“双循环”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格局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高等教育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系
    (一) 高等教育内嵌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二) 高等教育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枢纽
    (三) 高等教育助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向更高能级发展
二、 高等教育深度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实短板
    (一) 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不相匹配
        1. 层次结构需提升。
        2. 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契合度不够。
        3. 高等教育类型结构不平衡。
        4. 区域布局结构不均衡。
    (二) 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力不足
    (三) 教育对外开放有待加强
    (四) 教育治理水平不相适应
三、 “双循环”背景下优化高等教育发展格局的路径
    (一) 坚定人才培养方向
    (二) 提高供给体系适配性
    (三) 强化创新与转化能力
    (四) 提升对外开放能级
    (五) 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7)2021中国互联网大会热点聚焦(论文提纲范文)

推进互联网创新发展,赋能数字化转型
    中国互联网弯道超车
    未来互联网如何发展
深度融合前沿技术,打造智慧教育体系
    新技术助力智慧教育迈向新时代
    智慧教育推动实现生态重构
数据治理释放潜能,有安全才有未来
    数据治理应实现价值最大化
    数据安全需从多方面发力

(8)技工院校“专创融合”课程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内外“专创融合”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二、构建“专创融合”课程体系
    (一)依托创新创业重点建设项目,设计开发“专创融合”课程体系
    (二)建设网络教学云平,推动“专创融合”课程体系普及化
    (三)培养双创核心师资团队,保障“专创融合”课程体系顺利实施
    (四)建立“专创融合”课程体系评价机制,注重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质提升
三、主要结论
    第一,“专创融合”课程体系要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第二,“专创融合”课程体系要强化专业和创新创业实战训练。
    第三,“专创融合”课程体系要开发丰富的配套教学资源。
    第四,“专创融合”课程体系要设计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

(9)“一国两制”实践中加强香港青少年宪法和基本法教育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背景
二、香港青少年宪法和基本法教育的前期观察
    1. 香港青少年宪法和基本法教育内涵
    2. 宪法和基本法教育前溯
三、当前香港青少年宪法和基本法教育存在问题
    1. 国家层面的香港青少年宪法和基本法教育观察
    2. 香港特区政府层面青少年宪法和基本法教育观察
    3. 学校层面的香港青少年宪法和基本法教育观察
    4. 家庭层面的香港青少年宪法和基本法教育观察
    5. 社会层面的香港青少年宪法和基本法教育观察
四、加强香港青少年宪法和基本法教育的对策建议
    1. 明确宪法和基本法教育在“一国两制”国民教育中的枢纽地位
    2. 充实香港青少年宪法和基本法教育的内涵要素
    3. 优化香港青少年宪法和基本法教育的形式载体
    4. 建立香港青少年宪法和基本法教育质量评估制度
五、结语

(10)基于“互联网+”的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创客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创客教育发展状况分析
    1. 创客教育发展不均衡的表现
    2. 大湾区中小学创客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三、基于“互联网+”的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创客均衡发展路径
    1.“互联网+”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与公平的有效实现方式
    2. 基于“互联网+”的中小学创客均衡发展路径

四、网络跨越教育鸿沟(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何以建构一种新的社会契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报告述评[J]. 林可,王默,杨亚雯. 开放教育研究, 2022(01)
  • [2]跨越数字鸿沟:老年人移动支付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 唐咏,雷平瑞,孙开放,代蕾,李钰霞,兰孟霞. 老龄科学研究, 2021(10)
  • [3]统筹高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协调发展:国际经验与我国的重点[J]. 杨启光. 中国成人教育, 2021(19)
  • [4]后疫情时代我国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新挑战、新对策[J]. 薛二勇,傅王倩,李健.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 2020(00)
  • [5]信息化何以促进基础教育的结果公平——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J]. 胡钦太,林晓凡,张彦. 教育研究, 2021(09)
  • [6]“双循环”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格局的优化研究[J]. 李捷. 高校教育管理, 2021(05)
  • [7]2021中国互联网大会热点聚焦[J]. 郑艺龙. 中国教育网络, 2021(08)
  • [8]技工院校“专创融合”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 李阿敏,郭碧宝,单丽娜. 中国培训, 2021(07)
  • [9]“一国两制”实践中加强香港青少年宪法和基本法教育的思考[J]. 江雪松. 中国青年研究, 2021(07)
  • [10]基于“互联网+”的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创客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研究[J]. 金一强,鲁文娟,马红亮.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1(13)

标签:;  ;  ;  ;  ;  

互联网弥合了教育鸿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