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21世纪宣言

大唐21世纪宣言

一、大唐二十一世纪宣言(论文文献综述)

牛时兵[1](2021)在《从“开国西蕃”到“退居河朔”:4-8世纪中期吐谷浑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吴晓晨[2](2020)在《西安历史文化名城文脉空间单元及其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文脉记录着城市空间发展的脉络,反映城市功能、文化、政治、经济等诸多要素的变迁,是研究城市历史建设发展、特征、价值内涵的重要方法。通过解析城市文脉,在城市文脉中去赋予城市遗产“共时性”与“历时性”的意义,梳理城市遗产之间的“位置”关系,是全面解读城市历史信息,把握城市发展脉络的重要途径。历史文化名城内保有众多历史遗产,并能反映出特定的风貌,具有独特的城市特色。作为历史上城市建设的典型代表,它是自然生态、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要素在空间中的高度凝练,记录着某地区乃至国家发展的转折点或反映出该地区乃至国家的整个发展历程,是追溯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进入制度化的建设阶段。形成主管单位由国家逐级至各地方政府;从法律规范到理论研究再到规划实践等的完善保护制度体系。然而,在当今完备的保护体系中下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依然出现城市历史记忆模糊与特色消解、城市历史空间不断蚕食、城市文化传承异化等现象;名城内城市遗产面临碎片化、孤岛化、乃至破坏消失等危机。其原因本文总结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过程中对城市遗产及其内涵价值的认知不足。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其一,国家与省市评级的遗产本体保护完善其周边环境得到保护与协调,但是对未评级的遗产本体、以及具有历史信息的非遗产本体的认知与保护出现缺失,导致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信息的流失。其二,虽然遗产本体及其周边环境得到保护与协调,但是遗产本体之间的关联关系、遗产本体与城市整体背景之间的关联关系的保护与协调被忽视;即遗产之间的“共时性”特征的认知与保护较为模糊,导致遗产之间信息链被碎片化而不能完全表达。其三,在保护过程中城市遗产统一以历史的范畴进行保护,而非将城市遗产与对应特定的时空范畴相联系起来;即遗产之间的“历时性”特征的认知与保护被忽视,城市遗产之间的“前因后果、先后关系”的历史信息出现信息混乱。本文从城市文脉内涵特征出发,结合城市空间形态的分析方法,提出文脉空间单元的概念,梳理城市遗产的关联关系,构建城市文脉解读方法。并以第一批公布的名单中历史文化名城西安为例,运用文脉空间单元对西安城市文脉进行解析,梳理城市遗产以及背景环境之间“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关系,探究城市发展脉络、历史特征与内涵。以此为基础,提出历史文化传承策略、城市特色保护方案与历史记忆延续路径。通过对文脉空间单元的运用,为城市文脉纳入历史文脉名城保护工作提供方法论的支撑,弥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对城市遗产及其内涵缺少认知路径的不足,避免在保护过程中城市遗产保护及其背景联系碎片化、孤岛化,城市历史信息流失、混迹与异化。本文的创新点有三:第一,立足于城市空间文脉与城市空间形态分析方法,提出文脉空间单元的概念、构成要素及界定方法界定方法,为本文对西安城市文脉的解析提供方法论支撑。第二,立足于城市空间系统层次划分,在对西安文脉空间构成要素调研统计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即城市地域文脉空间、城市城区文脉空间、城市街区文脉空间,梳理文脉空间构成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而完整解析西安的城市空间文脉,获得城市空间所蕴含的历史信息。第三,立足于城市文脉解析成果,提出基于城市文脉空间单元的西安历史文化名城文脉空间保护策略。

张萌[3](2020)在《唐长安城城墙遗址展示方式研究》文中认为西安与罗马、雅典、开罗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其凝练了中国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精华,形成独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唐朝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朝代,长安城是当时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城市,其地位之高、影响力之广泛,鲜有城市能与之匹敌,甚至在现在,唐长安城依然是无数人想要梦回的城市。在古代城市中,城墙是唐长安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唐长安城的格局、规模、形制、文化等的重要体现,与唐长安城的关系密切。在现代城市中,唐长安城城墙遗址是认识唐长安城的重要窗口,也是探索唐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更是现代城市文脉构成的重要部分,其价值也是不言而喻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早期城市建设扩张的破坏,唐长安城城墙的地面遗迹越来越少,地下残基也被地面建设覆盖。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唐长安城城墙遗址及其所承载的唐文化,正面临着空间载体逐步消失的实际问题,这使得公众很难清楚地辨析唐长安城城墙遗址的位置,唐长安城城墙遗址的信息无法传递,从而导致唐长安城城墙遗址的价值无法彰显。所以,本文以唐长安城城墙遗址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唐长安城城墙遗址的展示方式,揭示唐长安城城墙遗址的价值,彰显唐文化内涵。具体内容包括追溯唐长安城城墙遗址的发展演变脉络,查阅相关历史和考古资料,通过现场调研和问卷调查,掌握唐长安城城墙遗址的现状和展示情况,并总结其现状展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之后通过对唐长安城城墙遗址展示的政策解读和实践案例,总结相关经验,并对唐长安城城墙遗址上的土地利用情况、建筑情况、周边交通、其他遗址的影响、公众的活动空间进行统计和大数据分析研究,探讨唐长安城城墙遗址展示的可行性。最后提出唐长安城城墙遗址的展示策略和展示方式,系统提出唐长安城城墙遗址的展示意向并选取玄武门做具体展示。

鲍隆轩[4](2020)在《整合与认同:隋唐之际的地方治理与区域政治》文中认为本文通过研究隋代与唐初的地方治理与区域政策,利用中央政权的地方治理与区域社会力量的互动为渠道,来讨论隋唐之际新王朝国家的统一进程。本文共分为四章,以时间为基本顺序并不同的区域进行分别讨论。第一章以隋王朝的两次政治改革为切入点,探讨隋王朝在完成与维持统一过程中推行的区域控制策略。从自上而下的视角观察地方治理活动对政治认同的争取及效果,进一步探讨隋王朝区域政策的核心精神及其对隋唐帝国统治的影响。第二章则着眼于隋唐之际的地方社会力量,通过观察其权力来源以及在乡里社会中担当的角色来讨论隋唐之际的基层社会政治动向。同时,本章通过对不同社会力量权力来源、地域以及政治经验的分析,探讨社会力量对统一的态度以及对新王朝国家的政治诉求。第三章以不同区域的割据政权为研究对象,透过割据政权在不同区域的政权化、割据化进程,一方面可以探究不同政权所处的不同区域社会现实。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割据政权内部的政治事件观察不同区域政治经验交锋、融合的过程。第四章以李唐政权的区域政策为中心,通过不同的材料来讨论李唐政权区域策略的转变、完善过程以及策略形成的政治经验来源。同时也对李唐区域政策与隋王朝的继承关系进行考察。总体而言,本文所讨论的是军事统一进程背后的政治认同建立过程。这一过程是由中央政权与地方社会共同完成的,隋王朝“背靠关中,东、南行政”的轴心式策略由于政治认同的缺失而没能长久维持,在隋唐之际的割据争霸过程中,不同的地方社会力量与割据政权相互争衡博弈的过程也是区域社会间政治经验交流融合的过程。最终,吸取了不同政治经验的李唐政权以其“爱之如一”的区域开放策略脱颖而出,建立了新的王朝国家所需的政治认同。

焦景丹[5](2019)在《19世纪以降中国-塔吉克斯坦塔吉克族的跨国与地缘文化关系》文中研究指明塔吉克族是我国西北边境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也是塔吉克斯坦的主体民族以及中亚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作为东伊朗人的一支,塔吉克族在整个中亚地区的发展史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中国塔吉克族主要聚居于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及周边地区,属帕米尔人,即高山塔吉克人的一支,信奉伊斯兰教什叶派伊斯玛仪派;塔吉克斯坦境内塔吉克人有高山塔吉克人与平原塔吉克人之分,高山塔吉克人主要聚居在戈尔诺-巴达赫尚州,信奉伊斯玛仪派,其他地区则主要为平原塔吉克人,属逊尼派穆斯林。中塔跨国塔吉克人虽然存在居住地域、宗教、语言、文化等诸方面的差别,但两者又共享族称、族源以及长期的民族发展史,是同源跨国民族的关系。塔吉克人所分布的地区在古代时期就是沟通中西交通的要道,历史上,中外人士穿越此地或经商、或外交、或行游,在联系不同的文化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中国与塔吉克斯坦境内同源跨国塔吉克人的历史文化关系角度出发,以中亚塔吉克民族的发展阶段划分为基础,结合一定时期内中原王朝对于帕米尔高原及其以西地区的管理,探讨了多方势力影响下塔吉克民族的起源、发展、迁徙、定居等的整体发展史。本文所论述的重点时段为19世纪至20世纪间,涉及问题包括沙俄侵入中亚、英俄瓜分帕米尔、苏联民族识别和中亚民族国家划界以及苏联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影响下我国塔吉克族的族群身份认同等。同时,以我国与中亚地区跨国塔吉克人的历史发展与地缘文化关系作为研究内容,重点论述中塔边境,即帕米尔高原地区塔吉克民族的族群与地缘文化关系建设,从整体上概括梳理了不同区域、时段、文化背景下塔吉克跨国民族的形成、融合、分流的历史发展脉络,探究塔吉克人在整个中亚地区范围内以及中亚民族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探究不同社会及文化环境下塔吉克跨国民族文化建设的特点、趋势、难点和异同等问题。此外,本文还论述了 21世纪以来,塔吉克斯坦塔吉克人与中国塔吉克族的地缘文化关系,关涉跨国塔吉克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当代塔吉克人的跨境移徙与地缘文化变迁、西方文化的传播对中塔跨国塔吉克人历史文化交流的影响、非传统安全影响下跨国塔吉克人的文化交流与多元合作,并从历史发展视角为契入点,探讨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跨国塔吉克人的政治、经济合作以及地缘文化关系建设等内容。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塔吉克跨国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探究同源跨国塔吉克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受到的来自地缘政治、区域经济、非传统安全、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多重影响,重点关注塔吉克人在跨区域政治、文化安全建设中的角色和作用,为当下中国与塔吉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交流与合作提供理论支持。本文整体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探讨了选题缘由与意义,梳理了该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情况,并对部分重点概念进行了解读。正文部分有六章。第一章以中亚塔吉克史建构为基石,对塔吉克民族历史脉络进行了大致梳理。通过探讨中原历代王朝对帕米尔及其以西地区的管理,分析了多方势力影响下,跨国塔吉克民族的起源、发展、迁徙、定居等整体发展史。第二章主要论述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期,英俄在中亚的竞争以及近代跨国塔吉克民族的形成。以塔吉克民族的迁徙融合为基点,具体阐述了三大汗国对塔吉克人的管理、英俄竞争对塔吉克民族发展的影响以及中国政府对帕米尔地区及周边塔吉克人的管辖与安置等问题,探究了 19世纪大国之间在中亚的区域与势力竞争,及其对跨国塔吉克人生存状态、居住区域与文化形态的多重影响。第三章笔者探讨了新疆建省到民国时期,我国塔吉克族的族群发展与地区建置。第四章主要研究了20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末期,苏联文化影响下塔吉克人的跨国与地缘文化关系变迁,重点论述了苏联时期跨国塔吉克人政治地位的确立,以及苏联中亚的政治定位和政策导向对中亚塔吉克人文化认同和地缘形态建设的影响,进一步说明了苏联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对于我国塔吉克族族群身份和族群认同建设的影响,此外,还对苏联文化因素在跨国塔吉克人文化中的遗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第二、三、四章为本文论述的重点内容。第五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塔跨国塔吉克人所面临的社会发展境况,并就不同政治背景下跨国塔吉克人的地缘关系建设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第六章主要研究了 21世纪以来,中塔跨国塔吉克人的地缘文化关系建设,问题涉及跨国塔吉克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当代塔吉克人的跨境移徙与地缘文化变迁、西方文化传播对塔吉克人历史文化的影响,重点探讨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跨国塔吉克人的政治经济合作以及地缘文化关系建设等内容。结语部分,笔者对影响中塔跨国塔吉克人文化关系的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一定分析,并结合中塔跨国塔吉克人的地缘文化关系发展,对非传统安全影响下跨国塔吉克人的文化建设与多元合作作了探讨。

左攀[6](2019)在《真武信仰的渊源与流变研究》文中认为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无量祖师、披发祖师、北帝、玄帝、祖师爷、上帝公等)是唐宋以后兴起的的具有长远影响力的道教神只。他源自上古四象中的北方玄武,玄武最初是神龟,汉代以后逐步演变成龟蛇合体的形象。在世俗社会,玄武是天空星象和地上建筑的北方意象,许多景观名胜都以“玄武”命名。道教也将包括玄武在内的四象纳入自己的神灵体系,充当天界神仙、人间羽士以及冥界死者的守护者。从先秦到唐代,玄武虽有神性,但神格地位始终不高,与其说是“神灵”,不如说是“神兽”。出于对北极和北斗的好奇与想象,华夏先民认为北方星空具有神奇的力量,加之北方属水,水生万物,道教逐渐形成一以贯之的北方崇拜,创造出太一、天皇大帝、紫微大帝等代表北极和北斗的北方神灵。这些神灵地位尊贵,神通广大。经过六朝时期的积累和整合,在唐代形成一个以北方神灵为崇拜对象的北帝派。这个道派塑造了多个北帝,将北方崇拜推向高潮。大约五代时期,川蜀地区的北帝派道士以北帝派经典为蓝本创作真武专属道经,让北方玄武从四象中脱颖而出,成为以斩妖伏魔为己任的人格化北方大神将。为了证明赵宋王朝受命于天的皇权合法性,宋真宗开展了一系列造神运动,面对来自北方契丹的威胁,作为北方守护者的玄武引起了他的注意。恰好天禧二年(1018年)京师军营出现醴泉祥瑞,宋真宗抓住机会,修建祥源观,加封真武为“真武灵应真君”,让真武神格得到跨越式提升。真宗去世以后,他的子孙继续围绕“灵应”基调建构真武神格,收集整理灵验故事,编纂《真武启圣记》等经典,将真武塑造成赵宋王朝的护国之神、降妖伏魔的北方战神、祈雨禳火的水火之神、赐福禳灾的治世福神。徽宗、钦宗、宁宗、理宗不断加封真武,利用国家力量为真武修造宫观,使真武成为家喻户晓且具有灵验特征的道教尊神。大约在宋仁宗时期,道门羽士将同属北方神灵的天蓬、天猷、黑煞、真武组合成北极四圣。四圣是北极紫微大帝麾下神将,以斩妖伏魔为主要神职,同时具有治疗疾病、祈雨祈晴等功能。四圣是天心、神霄、东华、清微等雷法道派经常召请的对象,也是护佑赵宋王朝的神将,对两宋之际的皇权更迭产生了重要影响。宋高宗之母韦太后为答谢神恩,在西湖孤山建四圣延祥观,使四圣信仰显赫一时。宋朝灭亡以后,其他三圣逐渐默默无闻,天蓬甚至被丑化成猪八戒,但真武信仰反而逆势崛起,长盛不衰,究其原因,一是因为真武是北极四圣中的北方玄天上帝,北中之北的叠加效应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二是因为真武得到皇家的多次册封,在四圣观之外另有专祀;最重要的是真武灵应之名遍天下,在民间拥有长远的影响力。早期武当山佛道并存,它既是佛教法华宗、禅宗的活动基地,也是道教丹鼎派和隐修者梦寐以求的仙山。宋徽宗宣和年间,紫霄宫落成,这可能是武当山第一座供奉真武的道观。从此以后,关于真武在武当山修道、飞升的传说逐渐生成,元代武当清微派形成,武当教团的本山意识觉醒,刘道明等高道考诸古籍,采访耆老,编纂《武当福地总真集》《武当纪胜集》《玄天上帝启圣录》等道经,将真武传说一一落实到武当山的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之中。元代道士、明代皇室根据真武传说大修宫观,神话传说和神圣空间紧密结合,原本虚无缥缈的真武修道传说因为落实到具体地域而变得更加真实可信,武当山也因为真武信仰的附会而声名鹊起。明清时期,全国各地出现多处以小武当、赛武当、东、西、南、北、中武当命名的道教名山,见证了真武信仰的兴起和武当文化的传播。真武大帝的出生和修道故事,明显受到释迦摩尼传记的启发。真武被附会成无量寿佛的化身,许多寺庙也供奉真武。真武是道教重要的劝孝之神,历史上曾经出现多部以真武为主神的劝善经典,力图以真武信仰监督儒家纲常伦理的落实和执行。真武信仰反映了唐宋以来三教合一的历史趋势。即使在真武专属经典中,玄天上帝的神阶地位也不是太高,他只是玉皇、紫微手下的神将而已。然而其影响力并不亚于三清四御。真武信仰之所以长盛不衰,除了宋元明三代皇室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他神格多样,能够满足不同阶层、职业的信仰需求;他以“灵应真君”为名,灵应故事广为流传,顺应了人们希望通过宗教解决实际问题的功利心理。他有武当山作为具象化的神圣空间,使传说故事更显真实,吸引无数善男信女朝山进香,让真武信仰随着信众的足迹广为流传。真武是唐宋以后道教新兴神灵的代表,反映了道教神仙信仰的转型和发展趋势。

张凯[7](2019)在《10至13世纪东亚地区罗汉图像与信仰研究》文中认为10至13世纪是东亚地区罗汉图像与信仰发展的兴盛期。一方面,罗汉思想持续丰富,传播空间不断扩大,信仰圣地得以确立;另一方面,罗汉画家及画评出现,造像数量增加,图像类型增多,艺术水平达到顶峰。将罗汉图像与信仰视为整体给予分析,对于研究东亚地区佛教艺术的发展与传播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罗汉信仰文本生成并型塑图像,即从佛教典籍、民间故事和士人诗文三个层面,确立罗汉图像创作理念,丰富表现内容,拓展禅意维度。与此同时,华严与禅宗思想的流布赋予了罗汉图像创作语境。而文本在东亚各国接受中的不同解读,又引发罗汉图像在技法、风格、组合上更为复杂地变化。其次,罗汉图像对信仰产生助推与制约,即从场景配置、物质载体、图像运用三个层面影响信仰。一方面,十六、十八、五百罗汉在场景空间中与佛菩萨图像的不同配置,既是对信仰文本的观照,也反映了文本在具体解读中地延伸和融合。另一方面,图像在塑绘材质上的丰富性增强了信仰的亲和力,比例尺寸特征体现出信仰中的秩序感。特别是图像载体由壁面向纸面的转化,在丰富图像创作手法,促进传播效率的同时,也造成信众观看方式的变化,从而促使信仰发生降格,推动罗汉信仰的民间化与世俗化。再次,罗汉图像与信仰作为整体在东亚地区互动地和多层次地进行传播,体现在传播者与受众、传播媒介和传播空间三个层面。一方面,其传播来自于社会各阶层信仰主体的共同作用。僧侣既是受众也是传递者,特别是来往于陕北、巴蜀、湘赣、江南的行脚僧、以及往返于中日的巡礼僧和禅宗高僧成为传播的主要力量。而宋代士人凭借特殊地位扮演着引领者的角色,商人则作为传播中的新鲜血液,不仅在巴蜀、荆湖、淮浙等地“纵价收市”,而且借助中日间外冷内热的贸易往来输送图像至日本,催生出了明州罗汉画家群体。另一方面,罗汉图像与信仰的传播媒介除了依托文本外,还有真迹手工摹本、画样粉本、模印拓本等多种形式。而这些传播现象背后所折射的是佛教艺术交流空间从中印向东亚,从西域向东海的整体转向,呈现出交流高规格,传播环流化,手段多样化等特征。10至13世纪罗汉图像与信仰在东亚地区的发展与传播,是镶嵌在东亚文化圈的宏观背景下进行地,折射出各地区、民族间的文化认同以及民族意识自觉。既体现文化圈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观,以及东亚社会所共有的权力观和功用观,也体现了文化涵化过程中,彼此在价值、审美选择上的适应与认同。不过,在整体融合的背后,我们仍能看出不同地区自身文化无意识的展现和对身份建构的诉求,促使他们不断推进罗汉图像的民族化和本土化,使得东亚地区的罗汉图像及其信仰向着更加成熟、完善、多元的方向发展。

李庆梅[8](2019)在《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研究 ——以西安曲江片区为例》文中指出建成环境内的历史遗址在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下面临着城市建设与遗址空间高度重叠而引发的空间侵占、价值流失等问题,人们开始意识到对于建成遗址而言不应用历史静物的态度来对待它,应重视其作为城市公共资源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如若不能有效地活化利用它则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保护。因此,伴随着遗址保护观念的转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围绕城市建成区内的遗址空间建设公共绿地开始成为遗址保护与发展及历史城市有机更新的新思路。遗址绿地这一城市空间的形成打破了遗址所在地区经济落后、活力值较低的局面,并以其文化内涵及生态效益辐射影响周边环境,引导周边城市空间的重构、生态环境的改善、文化生活的丰富和产业结构的重组,带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21世纪的中国正在由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转化,城市发展的目标也由增量扩张转向品质提升与活力激发,特别是对于历史城市而言,优化城市既有空间,挖掘和传承城市特色,关注人的日常生活和文化活动,实现遗址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共生成为城市发展的新要求,遗址绿地和周边城市环境的建设更新以及两者的相互作用关系成为新的关注点。具有悠久建城历史和大量文化遗存的西安城也正面临着新形势下的城市更新改造、空间活力提升和文化内涵延续等重任。20世纪80年代西安在第二版总体规划中提出将文物古迹保护与城市公共绿地建设相结合,至今已形成众多位于城市建成区内的遗址绿地空间。探索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关联就是关注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利用遗址文化价值和绿地生态效益进行区域空间再造和综合效益提升,创造出富有活力的地方性空间。本文以历时两千多年、蕴含众多遗址绿地空间的西安曲江片区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了曲江遗址空间的历史形态演变进程和遗址绿地的现状分布情况,并对遗址绿地的类型进行分类整理。接下来针对选取的两个典型遗址绿地及其周边城市环境进行调研分析,通过图表的方式对其建设现状、空间本底、社会环境、产业构成等内容进行呈现,并结合建构的空间耦合度研究框架对现状空间耦合程度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客观分析,旨在揭示现今耦合作用下地区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理论与实证的研究提出相应的耦合优化策略,探索出未来遗址绿地与城市空间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并为后续研究的开展提供基础资料和研究思路。

黄华[9](2019)在《地域文化视野下人文型遗产景区空间序列营造研究 ——以丰图义仓景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政策对旅游业的发展大力支持、对于人文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文化遗产旅游业积极发展,因此也带动了人文型遗产景区的发展建设。而景区的建设发展使用中,面临景区规模需要扩容、遗产展示手法单一、遗产环境保护堪忧、景区空间体验较差、景区主题表现力不强、景区的原真性有待加强等诸多问题。而空间是游客感受景区的主要媒介,是景区的核心组成部分,行走的游客感受着景区空间序列的变化,在面临丰富的地域文化背景时,良好的空间序列既可以有效的保护利用景区人文遗产并展示地域文化内涵,又可以创造良好的景区空间环境体验感,因此景区面临的问题也可以转化为空间序列的问题。因此,对地域文化视野下人文型遗产景区空间序列营造研究也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本论文围绕在人文型遗产景区发展建设时空间序列营造的处理上,对当地地域文化的表达;地域文化视野下人文型遗产景区空间序列组织;空间序列中空间载体设计策略的完善进行理论实践研究。本文经过对人文型遗产景区空间序列进行相关理论基础研究与总结,典型案例分析归纳演绎借鉴,再从设计原则、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等方面提出人文型遗产景区空间序列营造中应该注意的一些要点,结论如下:1.人文型遗产景区空间序列营造时,应对当地地域文化充分发掘。从基地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文脉民俗生活、经济技术与材料因素、地域性空间序列这四部分中充分发掘有利于景区空间序列营造的地域性要素。2.地域文化视野下人文型遗产景区空间序列组织;1)景区地域性空间序列营造需要遵循五大设计原则:原真性反映的原则、地域特色保护与利用原则、地域文化可持续发展原则、展示城市地域文脉的原则、因地制宜的批判性继承原则。2)景区的交通空间组织:道路分类等级及停车场、出入口、广场空间、空间序列的尺度、游览路线的设计原则与方法。3)人文型遗产景区空间序列的生成机制:文学叙事的空间序列、电影蒙太奇的表现技法、音乐曲式表现技法。4)人文型遗产景区空间序列组织设计策略:提出轴线与对称、对比与递进、并列与重复、衔接与过度、渗透与叠加、引导与暗示六大空间序列处理策略。3.地域文化视野下人文型遗产景区空间载体设计策略:提出空间载体设计从建筑、绿化、水景、景观小品设施、铺地及材质肌理、色彩照明、活动七大方式的设计策略。

王文强[10](2019)在《《西游记》英译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着”之一,《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中国读者的喜爱。不惟如此,早在1758年(乾隆23年),日本着名小说家西田维则就开始了这部小说的翻译工作。其后,随着西方基督教传教士在华传教工作的展开,这部小说也逐渐进入他们的视野。此后,尽管这部小说的译介主体在不断的变化,《西游记》在西方世界的译介进程却从未中断过。其中,这部小说的英语译文(本)数量最多、影响最大。自1822年马礼逊在《华英字典》首次收录《西游记》中的部分谚语开始,到1983年余国藩的《西游记》全译本问世,这部小说在英语世界从“种子”到最终“成形”共历经了160余年的历史。早在1961年,阿瑟·韦利的《西游记》英译本就被选入象征世界文学作品的“企鹅经典丛书”(Penguin Classics),成为最早被该系列丛书收录的中国文学作品,可见这部小说作为“世界文学”的影响力。然而,与《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这三部小说相比,学界对《西游记》的英译研究相对滞后。目前,国内外尚无系统、全面研究《西游记》英译的着作问世,这显然与这部小说在英语世界强大的影响力并不匹配。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对《西游记》的英译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采用描述翻译学和翻译史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探讨以下问题:第一,自《西游记》问世以来,有关这部小说“主题思想”的解读在中国呈现出众说纷纭的局面,那么,这些来自异域的译者们如何定义《西游记》的“性质”?他们的阐释与解读与这部小说的学术研究又有何联系?第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西游记》的译者们选取这部小说进行翻译的原因是什么?这些译者的身份是否会影响他们对《西游记》的理解和认知?第三,正如安德烈·勒菲弗尔所指出的,翻译实质上是译者对原作所进行的文化层面上的改写,在经历改写而成的《西游记》英译本中,原着的主要人物在形象是否与原着一致?如果发生了“变异”,那么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研究发现,由于受到历史文化语境、译者文化身份以及他们不同的翻译目的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笔下的译文(译本)差异明显,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而原着的一些主要人物形象之所以在译本中发生“变异”,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与上述几个因素息息相关。同时,这些译者对这部小说的翻译阐释在很大程度上与《西游记》的学术研究是同步的。根据译者身份、翻译目的、译本(文)形式、译本影响、以及这些《西游记》的译者们对这部小说的阐释与解读,本研究将这部小说在英语世界的旅行时期大致分为四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822年至1916年,这一阶段的译介主体以传教士为主,《西游记》在很大程度上充当着传教工具的角色,原着的文学性并没有得到重视;第二个阶段为1917年至1932年,库寿龄首次在英语世界否定了“邱处机作者论”的观点,之后海伦·海耶斯的节译本在英国出版,尽管海耶斯对《西游记》的佛教阐释存在着以偏概全的倾向,然而,它的出现意味着《西游记》走出了“传教士阐释阶段”,序言中大幅引用胡适考证《西游记》的最新成果,正式开启了这部小说在英语世界的“现代之旅”;第三个阶段为1942年至1968年,着名汉学家阿瑟·韦利的《西游记》译本在英语世界广受赞誉,通过他的译本,原着的文学性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彰显,译者精心塑造的“猴王”形象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西游记》为“神话小说”、“滑稽小说”的“属性”在本时期通过韦利译本广泛被这部小说的研究者所接受。第四个阶段是1969年至1983年,在杜德桥、余国藩等学者的推动下,《西游记》的学术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在他们不懈的努力下,《西游记》蕴含的道教成分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余国藩集《西游记》研究者、翻译家、汉学家于一身,他将有关这部小说最新的研究成果融汇到自己的译作中,使这个全译本充满着浓厚的学术气息。系统全面地考察《西游记》的百年英译史,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考察《西游记》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历程,有助我们从整体上了解影响中国古典文学域外传播的诸多因素,并把握其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特点,从中我们可以总结经验,为今后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外译事业提供指导,从而加快中国文学、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

二、大唐二十一世纪宣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唐二十一世纪宣言(论文提纲范文)

(2)西安历史文化名城文脉空间单元及其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理论研究动态
        1.3.1 国内外城市文脉研究动态
        1.3.2 国内外城市遗产保护动态
    1.4 研究范围与内容
        1.4.1 研究范围界定
        1.4.2 研究时间界定
        1.4.3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脉空间单元概念、要素、界定方法
    2.1 文脉空间单元及相关概念辨析
        2.1.1 城市文脉
        2.1.2 城市空间形态
        2.1.3 城市文脉空间
        2.1.4 文脉空间单元
    2.2 西安城市空间层级及文脉内涵
        2.2.1 城市地域空间层
        2.2.2 城市城区空间层
        2.2.3 城市街区空间层
    2.3 西安城市文脉空间及构成要素
        2.3.1 城市文脉空间及其特性
        2.3.2 城市文脉空间构成要素
        2.3.3 西安城市文脉空间层级与要素构成
    2.4 文脉空间单元及界定方法
        2.4.1 文脉空间单元类型界定
        2.4.2 文脉空间单元界定方法
第三章 西安城市地域文脉空间
    3.1 边界要素分析
        3.1.1 自然要素边界界定
        3.1.2 关隘要素边界界定
    3.2 中心要素分析
    3.3 形态特征要素分析
        3.3.1 位于自然格局中心特征
        3.3.2 位于城镇格局中心特征
        3.3.3 位于交通格局中心特征
        3.3.4 位于城陵格局中心特征
    3.4 城市地域文脉空间特征
第四章 西安城市城区文脉空间
    4.1 汉代建设时期
        4.1.1 汉长安发展特征
        4.1.2 结构形态特征与遗存要素分析
        4.1.3 功能特征与遗存要素分析
    4.2 隋唐建设时期
        4.2.1 隋唐长安发展特征
        4.2.2 结构形态特征与遗存要素分析
        4.2.3 功能特征与遗存要素分析
    4.3 五代-元建设时期
        4.3.1 五代——元西安发展特征
        4.3.2 结构形态特征与遗存要素分析
        4.3.3 功能特征与遗存要素分析
    4.4 明清建设时期
        4.4.1 明清西安发展特征
        4.4.2 结构形态特征与遗存要素分析
        4.4.3 功能特征与遗存要素分析
    4.5 近代建设时期
        4.5.1 近代西安发展特征
        4.5.2 形态特征与遗存要素分析
        4.5.3 功能特征与遗存要素分析
    4.6 城市城区文脉空间特征
第五章 西安城市街区文脉空间
    5.1 回坊发展历程
    5.2 回坊结构特征与结构性单元划分
        5.2.1 中心要素
        5.2.2 边界要素
        5.2.3 路径要素
        5.2.4 节点要素
    5.3 回坊形态特征与形态性文脉空间单元划分
        5.3.1 “寺坊制”基本组织格局的形态特征与混合形态特征
        5.3.2 传统民居及街区肌理的形态特征
        5.3.3 棋盘状及鱼骨状尽端路网与街巷尺度特征
    5.4 回坊功能特征与功能性单元划分
    5.5 回坊文脉空间特征
第六章 西安文脉空间单元保护策略
    6.1 保护所面临的现状概述
        6.1.1 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解读
        6.1.2 保护过程中的问题
    6.2 保护原则
        6.2.1 原真性与完整性原则
        6.2.2 延续性与特色性原则
        6.2.3 均衡性与动态性原则
    6.3 保护与传承策略
        6.3.1 保护城市形态结构,重现历史格局
        6.3.2 保护城市历史功能,延续文脉空间
        6.3.3 保护发展适配平衡,满足经济生活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西安城市文脉空间要素统计
致谢

(3)唐长安城城墙遗址展示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建立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
        1.1.2 “一带一路”下城市定位的战略需求
        1.1.3 “千城一面”的城市设计困境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城墙的相关理论与展示实践研究
        1.4.2 国内城墙的保护展示与研究概况
        1.4.3 唐长安城城墙遗址研究概况
    1.5 研究方法、内容和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2 唐长安城城墙在古代和唐长安城城墙遗址在现代的重要性
    2.1 唐长安城的文化地位
        2.1.1 唐长安城是东方营城的典范
        2.1.2 唐长安城是丝绸之路的起点
        2.1.3 唐长安城是诗词书画的圣境
        2.1.4 唐长安是宗教文化的祖庭
    2.2 唐长安城城墙与唐长安城的关系
        2.2.1 唐长安城城墙是唐长安城城市形态的构成部分和城市边界的标识
        2.2.2 唐长安城城墙是唐长安城城市防御体系的组成部分
        2.2.3 唐长安城城墙是唐长安城城市布局、交通格局和功能分区的划分要素
    2.3 唐长安城城墙遗址的价值认知
        2.3.1 唐长安城城墙遗址的历史价值
        2.3.2 唐长安城城墙遗址的科学价值
        2.3.3 唐长安城城墙遗址的艺术价值
    2.4 唐长安城城墙遗址与现代城市的关系
        2.4.1 唐长安城城墙遗址是西安城市文脉的重要构成
        2.4.2 唐长安城城墙遗址公园是西安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构成
        2.4.3 唐长安城城墙遗址是塑造城市特色空间的重要要素
        2.4.4 唐长安城城墙遗址是周边区域产业转型的驱动力
    2.5 本章小结
3 唐长安城城墙遗址的演化概况与现状问题
    3.1 唐长安城城墙的历史演变
        3.1.1 唐长安城的规划兴起
        3.1.2 唐长安城的发展繁盛
        3.1.3 唐长安城的衰败与重构
        3.1.4 城市格局的保持与延续
        3.1.5 唐长安城的考古保护与复兴
    3.2 唐长安城城墙遗址的考古概况
        3.2.1 新中国前对唐长安城城墙遗址的研究和走访概况
        3.2.2 新中国后对唐长安城城墙遗址的考古概况
    3.3 唐长安城城墙遗址现状
        3.3.1 唐长安城城墙遗址的遗存现状
        3.3.2 唐长安城城墙遗址的展示现状
        3.3.3 唐长安城城墙遗址上土地利用现状
        3.3.4 唐长安城城墙遗址上建筑现状
        3.3.5 唐长安城城墙遗址周边交通现状
        3.3.6 唐长安城城墙遗址周边分布的其他历史遗迹
        3.3.7 唐长安城城墙遗址的公众认知现状
    3.4 唐长安城城墙遗址的特点与整体展示的现状问题
        3.4.1 唐长安城城墙遗址的特点
        3.4.2 唐长安城城墙遗址整体展示的现状问题
    3.5 本章小结
4 唐长安城城墙遗址展示的内容及展示条件分析
    4.1 唐长安城城墙遗址展示面临的挑战
    4.2 唐长安城城墙遗址展示内容的挖掘
        4.2.1 唐长安城城墙遗址本体的物质构成
        4.2.2 唐长安城城墙遗址的空间环境
        4.2.3 唐长安城城墙遗址所承载的唐朝文化和都市生活
    4.3 唐长安城城墙遗址展示的规划政策与实践基础
        4.3.1 唐长安城城墙遗址展示的保护规划支撑
        4.3.2 唐城墙遗址展示的政策解读
        4.3.3 唐长安城城墙遗址展示的实践案例
    4.4 唐长安城城墙遗址展示的相关要素分析
        4.4.1 唐长安城城墙遗址上土地利用分析
        4.4.2 唐长安城城墙遗址上的建筑分析
        4.4.3 唐长安城城墙遗址周边交通分析
        4.4.4 其他历史遗存对唐长安城城墙遗址展示的影响
    4.5 公众对唐长安城城墙遗址信息的接收
        4.5.1 城市热力图与唐长安城城墙遗址的关系
        4.5.2 城市POI与唐长安城城墙遗址的耦合关系
        4.5.3 公众认知与唐长安城城墙遗址展示
    4.6 本章小结
5 唐长安城城墙遗址展示策略和方式
    5.1 唐长安城城墙遗址展示策略
    5.2 唐长安城城墙遗址展示方式
        5.2.1 保护性展示
        5.2.2 利用性展示
        5.2.3 新技术展示
        5.2.4 传播性展示
        5.2.5 游览性展示
        5.2.6 活动性展示
        5.2.7 阶段性展示
    5.3 唐长安城城墙遗址整体展示意向
        5.3.1 唐长安城宫城城墙遗址展示方式
        5.3.2 唐长安城皇城城墙遗址展示方式
        5.3.3 唐长安城外郭城城墙遗址展示方式
    5.4 太极宫玄武门城墙遗址展示意向
        5.4.1 玄武门遗址基本概况
        5.4.2 玄武门遗址展示内容挖掘
        5.4.3 玄武门遗址展示条件分析
        5.4.4 玄武门遗址展示方式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
    6.1 研究成果
    6.2 研究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相关工作及成果
附录一 图录
附录二 表录
附表三调查问卷
致谢

(4)整合与认同:隋唐之际的地方治理与区域政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一)农民战争史研究中的隋唐易代
        (二)隋末割据问题的研究
        (三)隋唐易代的政治史研究
        (四)隋唐之际的相关专门史研究
        (五)海外学者相关研究
    三、资料情况
    四、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隋帝国的区域政治策略与统一破裂
    第一节 隋帝国区域控制策略与地方认同获取——以《启法寺碑》为线索
        一、山南道行台与隋帝国的支点战略
        二、地方治理中的政治认同建设
        三、地方治理与区域政治中的佛教因素
    第二节 炀帝巡行活动中的区域控制与权力关系
        一、中央机构改制对巡行政治的适应
        二、巡行中的政治空间与权力关系
        三、地方治理与区域统筹的新模式
    第三节 大业军事改革中的地方权力与基层社会
        一、大业年间行军改革和权力变动
        二、地方改革与军事动员的变化
        三、平叛策略与通守及大使的设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割据与统一进程中的社会力量
    第一节 隋末地方整合中的武力因素——以任侠为中心的研究
        一、任侠的构成及活动
        二、任侠的武力与地方社会的互动
        三、隋末任侠与地方社会的整合
    第二节 隋唐之际地方精英的区域性活动和政治选择
        一、士族的政治选择与区域政治现实
        二、客游活动与士人个体的政治活跃
        三、士族与士人的区域性和全局性影响
    第三节 隋廷故吏的流动与隋唐之际的区域整合
        一、隋廷故吏的流动与关中政治经验的再扩散
        二、基层权力体系中的隋廷故吏
        三、隋廷故吏与新旧之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生政权与区域整合的尝试
    第一节 李密与瓦岗军的政权化尝试
        一、战略转变与瓦岗军的权力模式
        二、魏公政权的军事建制
        三、东都与魏公的区域政治意义
    第二节 王郑、窦夏政权与隋末山东的地域政治差异
        一、王郑与窦夏的天命失措
        二、河南地域社会与王郑政权的政治道路
        三、窦夏政权化进程的得与失
    第三节 隋末江南地域社会与割据化进程
        一、江南割据政权的两次地方整合
        二、三王庙与隋末江南割据的南朝因素
        三、来自北方的军事压力与政治因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唐初的统一策略与区域整合尝试
    第一节唐初区域政策的规划与实践——以高祖诏令为线索
        一、臣僚合议体系的重建与拓展
        二、统一战略与区域和解的尝试
        三、地方治理的因循与创造
    第二节 武德年间招抚战略的执行——兼论唐初地方治理的重建
        一、安抚大使的选设与职能
        二、招抚行动与军事统一的关系与影响
        三、招抚行动与地方治理的互动
    第三节 贞观七寺碑与唐初政治认同的建立——以《昭仁寺碑》、《等慈寺碑》为中心
        一、碑中战史:李唐统一战争的多重面向
        二、碑主寺从:空间构成与政治意涵
        三、碑因人立:政治行为与区域认同
        余论:纪念性建筑中的正统塑造与政治理想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A:《启法寺》碑录文
附录B 隋炀帝巡行时间表
附录C:李密魏公政权组织结构
附录D:《昭仁寺碑》、《等慈寺碑》录文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5)19世纪以降中国-塔吉克斯坦塔吉克族的跨国与地缘文化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理由与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四、研究重点、目标与主要研究方法
    五、相关概念解析
第一章 塔吉克民族历史文化溯源
    第一节 中亚塔吉克民族的早期历史简述
        一、东伊朗诸部族的迁徙与早期塔吉克人的形成与发展
        二、伊斯兰文化进入中亚以及塔吉克民族的正式形成
        三、突厥民族的西进以及突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
        四、蒙古人及其后裔对塔吉克人及其分布地域的管理
    第二节 中国历史上对帕米尔地区及周边塔吉克族的管辖
        一、帕米尔的地理与民族情况
        二、清代之前我国历代政权对帕米尔地区的经略
        三、清政府对帕米尔地区的管辖与安置
    本章小结
第二章 19世纪英俄的中亚“大博弈”及其影响下塔吉克族之跨国
    第一节 19世纪前期中亚诸汗国治下的塔吉克人
    第二节 沙俄侵入中亚及其对塔吉克民族发展的影响
        一、沙俄对中亚地区的经济与政治渗透
        二、沙俄吞并中亚三大汗国与突厥斯坦总督区的建立
    第三节 英俄“大博弈”之前帕米尔各地区的领属问题
    第四节 英俄瓜分帕米尔以及中俄关于帕米尔问题的交涉
    第五节 19世纪末帕米尔地区塔吉克人的流动与定居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疆建省后至民国时期中国塔吉克族地区的建制与发展
    第一节 新疆建省后清政府对塔吉克民族地域的建置与管理
    第二节 民国时期我国新疆塔吉克族的社会发展
    第三节 蒲犁革命及其影响下塔吉克族的政治变革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苏联时期塔吉克民族国家建构与塔吉克族的地缘文化关系
    第一节 苏联民族识别及中亚民族国家划界对塔吉克族群认同的影响
        一、苏联民族识别及中亚民族国家划界影响下塔吉克共和国的政权建构
        二、苏联民族安置政策背景下中亚塔吉克人地缘文化形态建设
    第二节 苏联民族政策影响下塔吉克人与乌兹别克人的族群识别
    第三节 苏联时期塔吉克斯坦境内帕米尔塔吉克人的族群认同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塔跨国塔吉克族的地缘文化关系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塔吉克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建置与发展
    第二节 塔吉克斯坦独立前后中塔跨国塔吉克人的地缘关系发展
        一、塔吉克斯坦独立独立前后国内的政治局势
        二、塔吉克斯坦内战时期的边界安全与对外关系
    第三节 中塔外交关系建立后跨国塔吉克人的多元交往
    本章小结
第六章 21世纪以来中塔跨国塔吉克族的地缘文化关系
    第一节 当代中塔跨国塔吉克人的迁徙流动与地缘文化变迁
        一、中国境内塔吉克人的移徙与安置
        二、塔吉克斯坦境内以劳务为目的迁移
    第二节 中塔跨国塔吉克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
        一、对本民族起源的认同
        二、对本民族语言文化的认同
        三、对传统宗教文化的认同与传承
        四、对传统习俗的认同——以纳吾鲁孜节为例
    第三节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塔吉克人的跨国与地缘文化建设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6)真武信仰的渊源与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汉唐之际玄武意象及功能考析
    第一节 玄武溯源:四灵和四象的结合
    第二节 玄武形象:从神龟到龟蛇的转变
    第三节 世俗玄武:天空星象和地上建筑的北方意象
    第四节 道教玄武:守护人体及阳宅祖茔的北方精灵
第二章 北帝派对龟蛇玄武的人格化改造
    第一节 一以贯之的北方崇拜
    第二节 北帝神格的演变和北帝派的兴起
    第三节 五代川蜀北帝派道士与玄武的人格化
第三章 两宋时期真武神格的提升与完善
    第一节 宋真宗与真武神格的跨越式提升
    第二节 北宋中后期真武神格的丰富与发展
    第三节 南宋时期真武信仰的完善与传播
    第四节 真武专属道经出世时间蠡测
第四章 北极四圣的兴衰与真武信仰的崛起
    第一节 天蓬、天猷、黑杀神格演变考
    第二节 北极四圣组合的形成和演变
    第三节 四圣信仰与两宋皇权嬗代
    第四节 四圣的没落和真武的崛起
第五章 从佛道共存到真武独尊——真武大帝与武当山
    第一节 六朝隋唐武当山的佛教历史与法脉传承
    第二节 汉宋之际武当山的神仙传说与道教史迹
    第三节 宋末元初真武传说在武当山的落实
    第四节 从新武当山现象看真武信仰的传播
第六章 真武大帝的神格功能及其演变
    第一节 伏魔之神与护国之神
    第二节 北方之神与水火之神
    第三节 治世福神与万能之神
第七章 真武信仰的思想内涵与文化意蕴
    第一节 真武信仰与佛教之关系
    第二节 真武信仰的孝道内涵和劝善功能
    第三节 从真武经典看道教放生观
    第四节 从真武信仰看唐宋以降道教神灵信仰的转型
结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的成果
后记

(7)10至13世纪东亚地区罗汉图像与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意义
    四、文献综述
    五、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东亚地区罗汉图像与信仰概况
    第一节 东亚地区罗汉图像与信仰的盛行背景
        一、何为“东亚”
        二、10至13世纪东亚地区社会巨变
        三、末法思想对罗汉信仰的促发
    第二节 东亚地区罗汉信仰的兴起
        一、早期罗汉观念的滥觞
        二、经典与圣地的确立
        三、供养法会中的罗汉圣、俗信仰形态
        四、东亚地区罗汉信仰的不同建构路径
    第三节 东亚罗汉图像的成熟
        一、罗汉图像在信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罗汉画家与画评出现
        三、罗汉图像类型与数量增多
        四、东亚罗汉图像交流及其特征
    小结
第二章 罗汉信仰文本对图像的生成与型塑
    第一节 佛典文献与罗汉图像经典化
        一、《法住记》确立罗汉形象与图像主题
        二、华严思想影响下的经典图式
    第二节 民间故事与罗汉图像世俗化
        一、民间故事中的世俗信仰诉求
        二、民间罗汉故事的文化特征
        三、世俗信仰对罗汉图像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士人诗文与罗汉图像禅意化
        一、诗文中的《渡水罗汉图》
        二、士人禅趣影响下的罗汉画风格
    第四节 日本、高丽的罗汉信仰文本解读与图像呈现
        一、日本罗汉经典的三种解读
        二、日本罗汉信仰特征及对图像的影响
        三、高丽罗汉信仰与图像特征
    小结
第三章 罗汉图像对信仰的助推与制约
    第一节 场景空间中罗汉图像配置样式
        一、图像配置样式与特征
        二、图像配置的信仰呈现
    第二节 制作工艺中罗汉图像物质载体
        一、塑绘材质对信仰的调节
        二、比例尺寸体现信仰中的等级秩序
    第三节 图像运用中物质与观念的转化
        一、观看方式改变信仰神性
        二、水陆法会中图像对氛围的营造
    小结
第四章 东亚地区罗汉图像与信仰的传播机制
    第一节 罗汉图像与信仰的传播者与受众
        一、作为传播先驱的僧侣
        二、士人是传播的引领者
        三、商人的促进作用
        四、普通民众的传播力量
    第二节 罗汉图像与信仰的传播媒介
        一、手工图像摹本
        二、画样和粉本
        三、模印和拓本
        四、文本的传递
    第三节 从罗汉形貌演变看佛教艺术的多中心传播
        一、梵僧相罗汉传播以蜀地为中心
        二、汉僧相罗汉传播以江南为中心
        三、佛教艺术传播的新空间及其特征
    小结
第五章 东亚地区罗汉图像与信仰的审美文化交流
    第一节 从明州罗汉画看东亚地区审美互动
        一、明州在东亚地区交流中的地位
        二、明州罗汉画的商业特性和艺术风格
        三、明州罗汉画体现出的东亚审美交融
    第二节 禅宗审美在罗汉图像中的体现
        一、禅宗在东亚的流布
        二、罗汉图像中的禅宗审美趣味
        三、东亚地区罗汉画中的禅宗审美继承
    第三节 东亚地区的文化认同和民族意识自觉
        一、罗汉信仰体现出的东亚文化和谐观与功用观
        二、东亚地区罗汉图中的民族化与本土化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来源
致谢
附录一:画史文献中关于10至13世纪罗汉画家的记载
附录二:现存10至13世纪重要石窟中的罗汉造像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8)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研究 ——以西安曲江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源起
    1.2 研究背景
        1.2.1 时代背景
        1.2.2 学科背景
        1.2.3 城市及地段发展背景
    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1 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1.5.2 遗址绿地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1.5.3 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空间耦合的研究综述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6.3 技术路线
2 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
    2.1 基本概念与内涵解析
        2.1.1 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概念内涵
        2.1.2 空间耦合的基本特性与研究内容
    2.2 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空间耦合的研究框架
        2.2.1 空间耦合的影响因素
        2.2.2 空间耦合的研究维度
        2.2.3 空间耦合度的研究框架
    2.3 本章小结
3 曲江片区的发展背景与遗址绿地的现状基底
    3.1 曲江片区的建设与发展
    3.2 曲江片区遗址空间的发展及演进历程
        3.2.1 秦汉时期
        3.2.2 隋唐时期
        3.2.3 宋元明清时期
        3.2.4 民国—2003年
        3.2.5 2003 年至今
        3.2.6 小结
    3.3 曲江片区遗址绿地的现实状况
        3.3.1 现存历史遗址的梳理
        3.3.2 现状遗址绿地的梳理
        3.3.3 现状遗址绿地的类型
    3.4 典型遗址绿地的提取
    3.5 大雁塔遗址绿地及周边城市环境的现状基底
        3.5.1 大雁塔及周边城市环境的建设时序梳理
        3.5.2 大雁塔遗址绿地本体建设现状
        3.5.3 大雁塔周边建设控制范围现状
        3.5.4 大雁塔周边风貌协调范围现状
    3.6 曲江池遗址绿地及周边城市环境的现状基底
        3.6.1 曲江池及周边城市环境的建设时序梳理
        3.6.2 曲江池遗址绿地本体建设现状
        3.6.3 曲江池周边建设控制范围现状
        3.6.4 曲江池周边风貌协调范围现状
    3.7 本章小结
4 曲江片区典型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度研究
    4.1 典型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度分析
        4.1.1 典型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空间耦合度研究的权重差异性分析
        4.1.2 大雁塔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度研究
        4.1.3 曲江池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度研究
    4.2 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效应分析
        4.2.1 空间内部重组
        4.2.2 生态景观渗透
        4.2.3 社会功能升级
        4.2.4 经济效益增值
    4.3 曲江片区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问题总结
        4.3.1 大雁塔区域问题分析
        4.3.2 曲江池区域问题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空间耦合优化策略与发展构想
    5.1 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度提升策略
        5.1.1 大雁塔遗址绿地及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优化策略
        5.1.2 曲江池遗址绿地及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优化策略
    5.2 遗址绿地与城市空间的未来发展模式构想
        5.2.1 遗址绿地与文化空间的共生体验模式
        5.2.2 遗址绿地与经济空间的良性循环模式
        5.2.3 遗址绿地与生态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5.2.4 遗址绿地与城市空间的协调开发模式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图录
表录

(9)地域文化视野下人文型遗产景区空间序列营造研究 ——以丰图义仓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机遇
        1.1.2 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政策
        1.1.3 “一带一路”文化发展政策
        1.1.4 人文型遗产景区空间序列研究的必要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2.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综合述评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地域文化
        2.1.2 遗址、遗产、遗迹
        2.1.3 人文型遗产景区概述
        2.1.4 人文型遗产景区空间序列概述
    2.2 相关理论梳理
        2.2.1 人居环境学
        2.2.2 环境行为学
        2.2.3 建筑类型学
    2.3 相关研究综述
        2.3.1 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2.3.2 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2.3.3 文献综述总结
    2.4 本章小结
3.地域文化视野下人文型遗产景区空间序列营造理论分析
    3.1 国内外人文型遗产景区空间序列的发展概况
        3.1.1 人文型遗产景区空间序列的产生
        3.1.2 国外人文型遗产景区空间序列的发展概况
        3.1.3 国内人文型遗产景区空间序列的发展概况
    3.2 人文型遗产景区的分类与空间序列的关系
        3.2.1 有形与无形文化遗产类景区与空间序列
        3.2.2 功能类型景区与空间序列
        3.2.3 区位划分的景区与空间序列
    3.3 人文型遗产景区空间序列构成要素划分
        3.3.1 景区空间序列的保护区划分
        3.3.2 景区空间序列的功能空间分区
        3.3.3 景区空间序列的景观空间分区
    3.4 景区空间序列组织结构
        3.4.1 串联型
        3.4.2 中心辐射型
        3.4.3 交织型
        3.4.4 混合型
    3.5 人文型遗产景区空间序列的特征
        3.5.1 层次性
        3.5.2 节奏感
        3.5.3 韵律感
        3.5.4 多样性
        3.5.5 流动性
        3.5.6 引导性
    3.6 景区空间序列生成的多重涵义
        3.6.1 功能序列
        3.6.2 情感序列
        3.6.3 视觉序列
    3.7 人文型遗产景区空间序列地域性影响要素
        3.7.1 基地自然环境资源条件
        3.7.2 历史文脉民俗生活
        3.7.3 当地经济、技术与材料因素
        3.7.4 地域性空间序列
    3.8 本章小结
4.景区空间序列存在问题与优秀案例研究分析总结及借鉴
    4.1 人文型遗产景区空间序列营造存在的问题
        4.1.1 人文型遗产景区地域文化挖掘不深入
        4.1.2 地域文化视野下景区空间序列组织存在的问题
        4.1.3 地域文化视野下景区空间序列载体设计存在的问题
    4.2 优秀案例筛选原则及研究方法
        4.2.1 筛选原则
        4.2.2 研究内容
    4.3 当代优秀人文型遗产景区空间序列案例研究
        4.3.1 延安市黄陵县黄帝陵景区
        4.3.2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4.3.3 西安市雁塔区大雁塔景区
        4.3.4 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4.3.5 南京市玄武区钟山——中山陵遗产型景区
    4.4 人文型遗产景区空间序列营造可借鉴之处
        4.4.1 传统历史遗存景区空间序列的优势
        4.4.2 优秀景区的空间序列组织
        4.4.3 优秀景区的空间序列载体设计
    4.5 本章小结
5.地域文化视野下人文型遗产景区空间序列营造策略
    5.1 地域文化视野下对人文型遗产景区空间序列营造原则
        5.1.1 原真性反映的原则
        5.1.2 地域特色保护与利用原则
        5.1.3 地域文化可持续发展原则
        5.1.4 展示城市地域文脉的原则
        5.1.5 因地制宜的批判性继承原则
    5.2 人文型遗产景区空间序列营造的地域文化挖掘策略
        5.2.1 场地地域自然因素的挖掘
        5.2.2 从历史文脉民俗生活中挖掘
        5.2.3 从当地经济、技术与材料的应用中挖掘
        5.2.4 从当地地域性空间序列发掘
    5.3 人文型遗产景区空间序列的生成机制策略
        5.3.1 文学叙事的空间序列
        5.3.2 电影蒙太奇的空间序列
        5.3.3 音乐曲式的空间序列
    5.4 人文型遗产景区交通空间组织
        5.4.1 道路分类、分级及停车场
        5.4.2 出入口
        5.4.3 广场空间
        5.4.4 空间序列的尺度设计
        5.4.5 游览线路的设计
    5.5 地域文化视野下对人文型遗产景区空间的序列营造策略
        5.5.1 轴线与对称
        5.5.2 对比与递进
        5.5.3 并列与重复
        5.5.4 衔接与过度
        5.5.5 渗透与叠加
        5.5.6 引导与暗示
    5.6 人文型遗产景区空间序列载体设计的地域化表达策略
        5.6.1 建筑突出地域特色
        5.6.2 绿化展示地域景观
        5.6.3 水景体现地域气候
        5.6.4 景观小品设施彰显地域情怀
        5.6.5 铺地及材料肌理体现地域细节
        5.6.6 色彩照明烘托地域氛围
        5.6.7 活动烘托地域气氛
    5.7 本章小结
6.地域文化视野下丰图义仓景区空间序列营造的设计
    6.1 丰图义仓景区项目背景
        6.1.1 区位分析
        6.1.2 土地利用
        6.1.3 建设范围
        6.1.4 丰图义仓景区空间建设历史发展沿革
        6.1.5 设计内容
    6.2 丰图义仓景区空间序列调研现状及存在问题
        6.2.1 景区现状
        6.2.2 景区现状评价
        6.2.3 需要解决的问题
    6.3 丰图义仓景区空间序列地域性影响因素挖掘利用
        6.3.1 基地自然环境资源条件
        6.3.2 历史文脉民俗生活资源
        6.3.3 社会经济技术因素
        6.3.4 地域性空间序列
        6.3.5 景区资源地域性评价
    6.4 丰图义仓景区空间序列组织结构
        6.4.1 以丰图义仓为核心的中心辐射型的空间序列组织结构
        6.4.2 空间序列的生成机制
        6.4.3 交通空间组织
    6.5 地域文化视野下丰图义仓景区空间序列营造
        6.5.1 仓储文化轴——门户区至丰图义仓空间序列
        6.5.2 景观空间纵轴——景观生态轴空间序列
        6.5.3 文化遗存轴——朝坂古道片区空间序列
        6.5.4 古城遗轴——朝邑印象轴空间序列
        6.5.5 生态景观轴——长春生态谷片区空间序列
    6.6 丰图义仓景区空间序列载体设计
        6.6.1 建筑风貌
        6.6.2 绿化
        6.6.3 景区水体空间
        6.6.4 景观小品
        6.6.5 铺地及材质肌理
        6.6.6 色彩照明
        6.6.7 活动
    6.7 本章小结
7.结论:地域文化视野下景区空间序列营造策略
    7.1 结论
        7.1.1 结论一
        7.1.2 结论二
        7.1.3 结论三
    7.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发表论文
    项目实践
    荣誉奖项
致谢

(10)《西游记》英译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1 本文对《西游记》英译文本性质界定
        1.3.2 本文对《西游记》的翻译界定
        1.3.3 英语世界的《西游记》
        1.3.4 本研究时间范围的界定及历史阶段的划分
    1.4 国内外《西游记》英译研究文献综述
        1.4.1 国内研究综述
        1.4.2 海外研究综述
        1.4.3 国内外《西游记》英译研究述评
    1.5 本研究所涉及的翻译理论
        1.5.1 描述翻译学派
        1.5.2 翻译史学研究
    1.6 研究内容
第2章 传教士汉学家对《西游记》的译介研究(1822-1916)
    2.1 本阶段《西游记》在英语世界的“隐性传播”探究
        2.1.1 开创《西游记》英译史的《华英字典》
        2.1.2 艾约瑟对《西游记》在英语世界的首次介绍
        2.1.3 伟烈亚力《汉籍解题》中的《西游记》
        2.1.4 明恩溥《中国人的德行》中的《西游记》
        2.1.5 翟理斯对《西游记》的“隐性传播”贡献
    2.2 作为“显性传播”的《西游记》英译文
        2.2.1 詹姆斯·沃尔对《西游记》的译介
        2.2.2 翟理斯对《西游记》的翻译与改写
        2.2.3 晚清时期其它《西游记》英译文
    2.3 本阶段《西游记》“显性译文”的译者身份探析
    2.4 本阶段译者的译介动机考察
    2.5 援佛入耶——李提摩太对《西游记》的“基督式”改造
        2.5.1 李提摩太其人其译
        2.5.2 李提摩太“援佛入耶”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2.5.3 李提摩太翻译《西游记》动机探析
        2.5.4 “援佛入耶”——李提摩太对《西游记》的“基督式”改造
        2.5.5 走向基督—李提摩太对《西游记》人物的“改造”
        2.5.6 李提摩太眼中的《西游记》宗教成分
    2.6 本时期《西游记》译介之不足
    2.7 本章小结
第3 章《西游记》在英语世界传播的“启蒙期”(1917-1932)
    3.1 库寿龄《中国百科全书》对《西游记》的介绍
    3.2 文仁亭《中国神话与传奇》中的《西游记》
    3.3 东方佛学的“西游记”——海伦·海耶斯《西游记》英译本研究
        3.3.1 译者海伦·海耶斯的身份探析
        3.3.3 海耶斯对《西游记》主题思想的认知
        3.3.4 海耶斯译本中孙悟空的形象建构
        3.3.5 “东方智慧丛书”对中国文学典籍的选材
        3.3.6 海耶斯《西游记》翻译策略探析与底本
        3.3.7 本章小结
第4 章《西游记》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繁荣期(1942-1968)
    4.1 倾听译者的心声——阿瑟·韦利的《西游记》英译本研究
        4.1.1 阿瑟·韦利其人其译
        4.1.2 阿瑟·韦利《西游记》英译本介绍
        4.1.4 《猴》的译介语境与读者接受
        4.1.5 韦利对原着创造性的裁剪与英雄主义“猴王”的塑造
        4.1.6 韦利对英雄主义“猴王”的塑造及对唐僧形象的“还原”
        4.1.7 倾听译者的心声——韦利思想倾向在《猴》中的折射
        4.1.8 译,还是不译——韦利对《西游记》诗词的删减原因探析
    4.2 英语世界中国文学教材的《西游记》研究
        4.2.1 梅仪慈对《西游记》的介绍
        4.2.2 陈绶颐《中国文学史述》中的《西游记》
        4.2.3 黎明《中国文学史》中的《西游记》
        4.2.4 白之《中国文学选集》中的《西游记》
        4.2.5 柳无忌《中国文学概论》中的《西游记》
        4.2.6 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的《西游记》
    4.3 作为儿童文学与幽默小说的《西游记》英译本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当代《西游记》英译的学术转向——以余国藩译本为中心
    5.1 余国藩其人介绍
    5.2 余国藩对《西游记》的学术研究探析
        5.2.1 余国藩对《西游记》的底本选择以及对小说第九回的认识
        5.2.2 谁是作者?余国藩对《西游记》作者的认知
        5.2.3 余国藩对《西游记》小说中诗词的认知
        5.2.4 《西游记》的宗教意蕴
    5.3 坚持“可译性”——余国藩《西游记》翻译策略探析
        5.3.1 余国藩对《西游记》称谓词的翻译
        5.3.2 余国藩对《西游记》典故的翻译
        5.3.3 余国藩对《西游记》比喻、成语的翻译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本研究的发现
    6.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大唐二十一世纪宣言(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开国西蕃”到“退居河朔”:4-8世纪中期吐谷浑史研究[D]. 牛时兵. 兰州大学, 2021
  • [2]西安历史文化名城文脉空间单元及其保护研究[D]. 吴晓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唐长安城城墙遗址展示方式研究[D]. 张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整合与认同:隋唐之际的地方治理与区域政治[D]. 鲍隆轩. 南开大学, 2020(04)
  • [5]19世纪以降中国-塔吉克斯坦塔吉克族的跨国与地缘文化关系[D]. 焦景丹. 陕西师范大学, 2019(12)
  • [6]真武信仰的渊源与流变研究[D]. 左攀. 兰州大学, 2019(02)
  • [7]10至13世纪东亚地区罗汉图像与信仰研究[D]. 张凯. 东南大学, 2019(01)
  • [8]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研究 ——以西安曲江片区为例[D]. 李庆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9]地域文化视野下人文型遗产景区空间序列营造研究 ——以丰图义仓景区为例[D]. 黄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10]《西游记》英译史研究[D]. 王文强.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标签:;  ;  ;  ;  

大唐21世纪宣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