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市场化改革的双系统洗涤实践

适应市场化改革的双系统洗涤实践

一、适应市场改造双系统洗选的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郭永峰[1](2021)在《平朔选煤厂干法脱粉工艺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动力煤洗选比例显着增加,同时动力煤分选逐渐形成以脱粉入选的主流工艺,原煤细粒度深度筛分成为整个工艺的核心。但是,目前有很多选煤厂因筛分粒度选择不当、筛分效率低下等问题,导致块末煤分选工艺中问题突出,选煤厂经济效益低的问题。本研究以平朔各选煤厂为典型,以小见大,研究适合我国动力煤原煤细粒深度筛分的工艺。本课题研究对提高我国动力煤分选技术,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降低大宗固废(低质煤泥),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有重要指导意义。本课题以平朔集团选煤厂为依托,开展原煤细粒深度筛分工艺研究。对现有选煤工艺进行剖析,发现原煤13 mm筛分效率低,导致块末煤系统入料量失衡,提出提高13 mm分级效率是平衡块末煤系统入料量的关键。同时发现当原煤煤质较好时,0mm~3 mm粒级原煤满足产品发热量要求,有必要进行脱粉入选。结合产品市场需求,通过经济效益核算,发现原煤3 mm脱粉经济效益最高。并对比现有脱粉设备的优缺点后,确定13 mm分级与3 mm脱粉设备均采用交叉筛。选煤工艺优化为:150-13 mm块煤采用重介浅槽分选机主再选,13-3 mm末煤采用重介旋流器主再选;-3 mm粉煤既可以进入重介质旋流器分选,也可掺入产品,也可以部分入选、部分掺入产品。工程实施后,结果表明原煤13 mm分级效率为84.42%,3 mm脱粉效率为82.12%,达到了预期效果。另一方面,在采用3 mm脱粉后,尾煤泥相对于不脱粉工艺明显减少。采用脱粉工艺后优质动力煤中的粗煤泥量减少了59.43%,煤泥减少了66.39%;洗混煤中煤泥减少了55.74%;灵活实现了-3 mm粉煤既可进入生产系统,也可直接作为产品;增加脱粉工艺不影响选煤厂现有生产工艺,仅是对现有工艺的补充完善,提高了现有工艺系统的灵活性;13 mm筛分环节筛分效率提高后,进入重介悬浮液中的煤泥含量显着减少。块煤系统介耗下降到0.7kg/吨;3 mm脱粉后,末煤系统的处理量得到释放,煤泥水系统的处理能力也得到释放,系统整体的带煤量得到提高。经济效益核算显示:以安太堡选煤厂主厂房单系统400万吨/年测算,全年总的增加收入1302.15万元,经济效益显着,同时减少大宗固废(低质煤泥)的排放,社会效益明显。本研究着眼于现有动力煤脱粉入选工艺中存在的核心问题,以平朔各选煤厂为典型,以小见大。通过产品市场需求,分析入选煤质,现有工艺问题,对比现有脱粉设备优缺点,对原煤深度筛分工艺研究,提出了优化后的工艺,并分析了对整个工艺的影响。本研究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创造社会效益有显着意义。

袁炜[2](2020)在《屯兰矿选煤厂生产系统智能化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分析屯兰矿选煤厂煤质特征和选煤生产工艺的基础上,针对选煤厂现有生产系统各分选环节和煤泥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基于重介质悬浮液密度智能控制、重介质悬浮液黏度智能控制、合格介质桶液位智能控制以及重介质旋流器入口压力智能控制4个控制模块构成的重介分选系统智能化控制方案;以干扰床层密度和精煤灰分为控制对象的粗煤泥TCS分选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基于浮选入料量、浮选入料浓度、浮选药剂添加以及浮选槽液位4个控制模块构成的浮选系统智能化控制方案;以凝聚剂和絮凝剂药剂添加数学模型为前提的前馈、反馈相结合的煤泥水浓缩药剂智能添加控制系统。通过选煤厂智能化升级改造,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必将实现生产过程的透明化、生产信息的精细化、生产工艺状态的最优化和生产过程参数决策的智能化,达到减人提效双重功效,推动选煤厂生产技术的变革,为选煤厂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阴茜[3](2019)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A公司价值链成本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炭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然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煤炭行业曾一度陷入亏损状态,面对煤价持续走低,产能积压,进口煤炭的冲击等多种不利影响,煤炭企业的经营压力不断增大,使得净利润呈负增加趋势,进而也导致煤炭企业市场竞争力整体降低。对此,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化解过剩产能的基础上,优化煤炭行业资源结构,引导煤炭企业逐步完成“降成本”任务。供给侧改革期间,煤炭行业整体回暖,煤价的回升,“降成本”工作的推进,煤炭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时机。本论文在国内外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对煤炭企业的成本管理、以及价值链成本管理等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以供给侧改革基本内容和成本管理相关理论为依据,将A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供给侧改革下A公司成本管理现状,通过分析得出A公司传统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发现A公司的成本核算方法有待改进之处,成本管理范围有漏失之处,成本管理体系有待完善之处,成本管理理念执行不到位这四个方面的问题。针对A公司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采用价值链成本管理方案,为A公司的成本管理提出了相关优化建议,得出A公司可进一步优化其成本核算方法,完善成本管理体系;成本管理的范畴进行全面盘点,优化生产工艺;相关成本管理数据进行细化,推进信息化智能系统操作;不断更新其成本管理理念,注重企业的自主创新。旨在更好的响应国家供给侧改革,深入改革力度,更好的进行成本管理工作,谋求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薛琼[4](2019)在《基于PLC的精选煤工艺控制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新能源技术发展迅速,应用市场逐渐广泛,但在将来一段时间内煤炭依然是我国主要的能源,在所有能源消费中占有很大比例。为适应国家能源革命战略调整及煤炭市场经济形势,实现煤炭的清洁利用,改善商品煤质量,增加精煤产量,保护环境。本文以神华包头能源公司李家壕煤矿选煤厂的实际应用为研究背景,分析了选煤工艺流程和影响选煤效果的工艺参数,重点研究弛张筛加重介浅槽分选工艺,组成过程控制的软硬件设备、PLC、自动化仪表和现代网络技术,选煤过程控制与机械设备间的闭锁关系等,实现对合格介质密度、各个桶位的液位进行自动调整,集控室的监控监测。针对系统是大滞后、大延迟特性的控制对象,采用传统PID控制与现代控制理论的结合的控制算法。李家壕选煤厂采用美国AB PLC和工业计算机作为集控系统的核心,采用计算机网络、自动检测等技术,将工艺环节中的全部设备纳入集控系统,可实现全系统按顺序启停车,实现全过程设备的自动控制、自动监控、自动保护或报警、自动检测等,完成生产工艺参数的自动调整,实现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提高小时过煤量,确保产品煤的质量和数量,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并且保证生产过程系统及参数指标的稳定,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从而达到最佳控制目的;在控制室内安装工业电视系统,可以实时反馈监测生产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大大减少现场岗位工数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这样,在改善工作条件的同时,还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利润。

曹伟[5](2019)在《煤矿井下原煤初选动筛跳汰机结构优化和控制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煤炭作为人类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性能源,由于环保、能源枯竭以及成本等因素开始逐步被多样化的能源结构所替代,但因其利用模式简单,仍占据我国一半以上的一次性能源消费比例。我国煤炭经历了“黄金十年”高速发展,随着整体经济转型和供给侧改革调整,其产量仍居高位。煤炭的规模化机械开采,给环境保护和治理带来一定压力,是煤炭作为低成本能源无法充分利用的重要原因。由于煤炭特殊的赋存条件,现有大规模开采工艺不可避免地将其中的夹矸、或部分顶底板矸石混入煤炭。矸石被运输到地面后,需要额外的工艺加以分离,其堆积形成的矸石山也是造成我国环境污染的最主要固体废弃物来源。因此,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新建矿井不得堆放矸石山,现有矸石山要进行环境友好治理或消除。现代化采煤作业多采用滚筒采煤机配合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进行割煤、装煤和连续运输。规模化机械开采模式不可避免地要将煤层夹矸,部分顶底板矸石一并采出。尤其是放顶煤工艺,后部放煤均为人工控制,作业面现场条件恶劣,混入顶板矸石很难避免。排除粒度50mm以上的原煤中的矸石,是洗选煤的第一步骤,也称为原煤入洗准备或初选,因为集中处理块原煤中的矸石工艺方法相对简单,而且可以直接排除60%以上矸石量,所以在井下实施块煤排矸,在技术层面上具有可行性,同时也具有显着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德国KHD公司最早提出了在井下利用液压动筛跳汰方法进行块煤排矸(原煤入洗准备),国内于2009年由本人带领团队成功地山东新汶矿业集团协庄矿实施了以机械动筛跳汰机为主洗设备进行煤矸分选,近年来探索了多种井下矸石分选工艺,但由于井下工况条件相比地面更加复杂多样和存在诸多限制,想要成功在井下实施矸石分选,还需要解决诸多理论和技术方面的问题。本文在总结了目前煤矿井下排矸工艺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井下机械式动筛跳汰机结构,开发了新型控制方法,并在工程验证中证明设备更简单可靠,分选效果显着提高,完善了以井下机械动筛跳汰机为核心设备的井下原煤初选系统,具有工程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该系统包括原煤筛分、破碎运输、动筛跳汰分选、煤泥水循环处理等子系统。结合河北开滦矿业集团唐山煤业分公司矿井实际产能和产品质量要求,基于原煤筛分浮沉报告等数据,设计了原煤井下排矸系统工艺和系统各主要参数,并成功完成了井下工程验证。机械式动筛跳汰机在分选效果上已属成熟设备,但由于一直缺乏动筛跳汰理论方面的研究,尤其是缺少针对动筛体运动特性的优化方法,所以在结构上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动筛跳汰的一些基本运动学参数仍是从实践而来,传统科学研究和理论无法从复杂的液体和固体相互作用中描述和优化相关参数;从地面应用经验总结分析,动筛跳汰机的体积庞大、土建工程量大,安装过程复杂,精度不易保证。尤其是现有提升分选物料的机构庞大复杂,无法在煤矿井下安装运输和使用。因此,研发能够适应井下运输、安装和使用维护的洗(分)选设备,并在现有设备和相关经验基础上通过现代设计优化方法进行创新,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通过对主驱动机构、箱体、提料排料等机构的改进设计和参数优化,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并进一步优化了整机性能和可靠性。同时,通过对核心运动机构的运动学仿真,得到了动筛体的重要运动参数。在ADAMS软件中,以动筛体的急回特性为目标函数,施加了约束,优化结果有效提高了动筛的分层效率。跳汰过程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液固两相流动态过程。由于分层机理复杂,有很多变量同时作用,相互藕合影响。目前还不具备动筛分层状态的检测技术,同时存在环境干扰等不确定因素,生产工艺操作控制参数与系统所要求之间难以用传统的模型描述,基于精确数学模型的经典控制方法还无法准确描述跳汰机分层过程。在动筛跳汰分选过程中,除了保证动筛跳汰机的分层效果,精确控制矸石的排出量,保持矸石床层厚度的稳定,是使分层后的矸石和煤正确分流的保证,对于提高系统分选精度和处理能力具有至关重要作用。传统动筛跳汰机是通过各种传感数据反馈判断矸石床层厚度变化,依据特定的线性模型控制排矸马达转速,以实现自动排矸,但这种控制方式存在响应速度慢等缺点。针对井下动筛跳汰机分选控制系统非线性、时变不确定性和纯滞后特点,提出了一种模糊逻辑组合控制方法,实现了排矸电动机转速的模糊逻辑控制。经过在唐山矿工业性试验,得到三种工况下动筛内矸石量及排矸电机频率输出曲线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模糊逻辑控制系统下,入料发生突发或大幅波动时动筛体内床层能快速趋于稳定,有效解决了动筛跳汰洗煤过程非线性、时变性、滞后性数学模型难以确定等问题,达到了预期排矸目标,煤矸分选效率有较大提高,达到较理想排矸效果。以唐山矿井下原煤初选系统为背景,在分析该矿煤质、生产和运输等条件的基础上,进行了井下原煤初选系统工艺流程和系统布置设计,历经近一年半时间设备研制,井巷工程施工、安装调试等工作,顺利开展了井下工业性试验并投入生产运行。该项目采用集中控制系统,包括安全检测系统和生产监控系统,提高了自动化控制水平。经抽取原煤初选系统处理后的产物进行检验分析表明,该系统有效地实施了 50mm以上粒度块煤与矸石分离,相应灰分指标符合煤与矸石浮沉特性,系统运行参数均达到设计目标,有效验证了本文理论研究的正确性。目前,唐山矿井下原煤排矸系统仍在正常运行,成为矿井必要生产环节。该系统投入应用以来,每年节省提升运输和充填等综合费用而创造的净利润达1 165万元;节省地面重介选煤费用约500万元;同时减少了地面矸石流转处理和排放60%以上,为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煤矿绿色开采是我国煤矿发展的必然方向,井下原煤排矸和初选技术是实现煤矿绿色开采的关键技术途径之一。通过对井下动筛跳汰选煤工艺和以井下机械动筛跳汰机为核心处理设备的井下原煤初选系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为实现井工煤矿绿色可持续发展拓展了基础且做出了重要贡献。

林牧[6](2019)在《木瓜界选煤厂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国外煤炭洗、选和加工发展迅速,在整体格局上保持厂型和设备选型大型化、系统设计简单化、自动化程度高的发展模式。尤其是重介选工艺的大规模应用,使得国外发达国家煤炭洗选能力显着提升,处理粒级达到100-0.4mm的,处理能力超过3000t/h。在这种背景下,以先进的技术和优良的设备洗选原煤,一方面可以赚取利润,另一方面可以提供高质量的煤炭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此类项目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符合国家的政策规划,促进振兴装备制造业。论文以木瓜界选煤厂扩能改造项目可行性分析为研究背景,立足于选煤厂战略发展实际以及国家关于煤炭行业发展的指导要求,充分运行项目可行性分析方法、项目管理理论等理论方法来对木瓜界选煤厂扩能改造项目投资决策进行深度剖析。从技术和经济两大维度来实现木瓜界选煤厂技改投资的规范性与科学性,通过量化数据分析,能够为木瓜界选煤厂领导层以及投资者进行项目投资提供决策参考。论文前两章主要对项目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内容进行全面分析,以国内外成熟的项目可行性分析理论为引导,结合木瓜界选煤厂技改项目实际,为论文后续研究奠定基础。后续几章在阐述木瓜界选煤厂洗选生产实际的基础上,指出存在的问题及进行技改的必要性,并且从选煤厂发展、行业动态、市场需求、技术工艺、项目管理、经济性、风险管理等方面对项目可行性进行全方位剖析。研究表明,通过技改能够有效解决了原有生产系统存在的问题,确保了生产系统的连续性,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减少了延迟率,从转换后的生产现状分析预测,改造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结果,可以为选煤厂技术改造提供依据支持。通过本文研究,期望不仅为木瓜界选煤厂技改项目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能够为其他同类型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项目提供有益的参考。

于诗雨[7](2018)在《传统产业结构性产能过剩的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资生活水平下,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对产品的高追求迫使企业不得不对产业进行升级,早期传统行业过多的投入和转型的困境使生产与当前的需求不相匹配,进而会形成结构性的过剩。本文结合当前的国情和产业的现状以及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主要从技术水平、创新效率、资源配置效率和集中度四个层面分析这些因素对传统产业结构性过剩的影响,并基于此提出相对应的政策建议以解决当前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首先是在产能严重过剩的一个大背景下叙述本文研究的意义,再对产能过剩的测算方法、成因以及结构过剩的研究进行一个简要的概述,这为下文的分析提供理论基础,然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状况分析当前结构性过剩的传导机制,据此得出传统产业结构性过剩的可能性成因。本文为分析这些因素与传统产业结构性过剩的关系,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20个产业,将其分为上中下游产业,基于生产函数法测算其产能利用率,采用双系统DEA方法测算技术效率与资源配置效率,再对产能利用率的测算结果和主要因素的测算结果做一个分析,最后根据所得数据实证研究技术进步、创新效率、资源配置效率和集中度对传统产业结构性产能过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技术进步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有助于上中下游产业产能过剩的化解;而创新效率和集中度,由于每个环节的特性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会有所差异。

杨周阳,郑长科,徐世辉[8](2017)在《城郊选煤厂节能降耗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为严格控制洗煤成本,提升选煤厂生产管理和技术水平,开展了节能降耗技术研究工作;通过延伸重选分选下限、优化煤泥水处理与浮选工艺系统、提高变频器与电容补偿功率因数等技术与管理措施,全厂供电功率因数由0.85提升到0.95,吨原煤电耗从7.0kW·h降至4.5kW·h以下,节能效果显着。

高文宇,赵驰,纪玉华,周俊喜,梁艳[9](2016)在《蒋庄煤矿选煤厂原煤准备系统技术改造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蒋庄煤矿选煤厂原煤准备系统存在原矸石拣选工艺制约矿井提升、职工劳动强度大、设备故障率高等问题,在生产工艺、设备选型层面分析选煤厂生产系统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浅槽重介排矸系统改造的必要性,同时根据蒋庄煤矿的煤质条件、生产要求等实际情况,对重介浅槽技术进行了改造,采取一系列改造措施后,精煤产率显着提升,入洗原煤矸石量减少,减轻了对旋流器、入料泵、筛板以及矸石运输皮带的磨损,提高了洗选效率和原煤单系统处理能力,满足了矿井生产需要,同时节约了材料配件以及修理费用,改造成效显着。

赵驰,纪玉华,周俊喜[10](2015)在《蒋庄煤矿选煤厂原煤准备系统技术改造实践》文中认为针对蒋庄煤矿选煤厂原煤准备系统因矿井原煤产量和煤质变化导致的原有矸石拣选工艺制约矿井提升、职工劳动强度大、设备故障率高等问题,详细分析了原生产系统存在的问题,论述了重介浅槽排矸系统改造的必要性;同时根据蒋庄选煤厂的煤质条件、生产要求等实际情况实施相应的重介浅槽技术改造,提高了洗选效率,达到了较好的预期目的。

二、适应市场改造双系统洗选的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适应市场改造双系统洗选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平朔选煤厂干法脱粉工艺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课题的提出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筛分过程颗粒运动理论
    2.2 影响筛分过程的因素
    2.3 细粒煤筛分设备概述
    2.4 细粒煤筛分难点
    2.5 国内动力煤脱粉入洗现状
    2.6 本章小结
3 工艺系统及物料分析
    3.1 平朔选煤工艺系统简介
    3.2 原煤性质
    3.3 筛分效果评价指标
    3.4 本章小结
4 细粒深度筛分工艺研究
    4.1 现有选煤工艺分析
    4.2 筛分深度的确定
    4.3 深度筛分工艺研究
    4.4 细粒筛分设备选择
    4.5 深度筛分效果评价
    4.6 本章小结
5 深度筛分工艺对系统的影响研究
    5.1 煤泥减量化研究
    5.2 深度筛分对系统和工艺影响研究
    5.3 本章小结
6 经济效益分析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项目成果推广应用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屯兰矿选煤厂生产系统智能化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智能化选煤厂建设的意义
        1.1.2 屯兰矿选煤厂概况
    1.2 文献综述
        1.2.1 选煤智能化概况
        1.2.2 国内外选煤智能化研究综述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屯兰矿选煤厂原煤性质及选煤工艺概况
    2.1 原煤煤质特性
        2.1.1 煤质特征
        2.1.2 原煤粒度分布特性
        2.1.3 原煤密度分布及可选性特性
        2.1.4 煤泥可浮性
    2.2 选煤工艺概况
        2.2.1 原煤准备工艺
        2.2.2 煤炭洗选工艺
        2.2.3 介质回收工艺
        2.2.4 煤泥水净化回收工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重介分选系统智能化设计
    3.1 重介分选系统现状
    3.2 重介分选系统自动控制存在的问题
    3.3 智能化设施升级改造
        3.3.1 设备自动化升级
        3.3.2 设备在线检测
        3.3.3 数据在线采集与分析
    3.4 重介分选系统智能化方案设计
        3.4.1 悬浮液密度智能控制模块
        3.4.2 悬浮液黏度智能控制模块
        3.4.3 合格介质桶液位智能控制模块
        3.4.4 重介质旋流器入口压力智能控制模块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粗煤泥分选系统智能化设计
    4.1 粗煤泥TCS分选系统现状
    4.2 粗煤泥TCS分选系统自动控制存在的问题
    4.3 粗煤泥TCS分选系统智能化方案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浮选系统智能化设计
    5.1 浮选系统现状
    5.2 浮选系统自动控制存在的问题
    5.3 浮选系统智能化方案设计
        5.3.1 浮选入料量智能控制模块
        5.3.2 浮选入料浓度智能控制模块
        5.3.3 浮选药剂添加智能控制模块
        5.3.4 浮选槽液位智能控制模块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煤泥水浓缩系统智能化设计
    6.1 煤泥水浓缩系统现状
    6.2 煤泥水浓缩系统自动控制存在的问题
    6.3 煤泥水浓缩药剂智能化方案设计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A公司价值链成本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炭企业成本管理视角的研究现状
        1.2.2 价值链成本管理的研究现状
        1.2.3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成本管理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的创新
        1.4.2 研究的不足
第2章 相关概述与理论基础
    2.1 供给侧改革
        2.1.1 供给侧改革的基本内容
        2.1.2 供给侧改革的实质
        2.1.3 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
    2.2 成本管理理论
        2.2.1 传统成本管理理论
        2.2.2 价值链成本管理理论
        2.2.3 煤炭行业价值链成本分析的意义
第3章 供给侧改革下A公司成本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A公司基本情况概述
    3.2 供给侧改革下A公司成本管理现状
        3.2.1 供给侧改革对A公司成本变动的影响
        3.2.2 供给侧改革下A公司原煤生产的成本管理现状
        3.2.3 供给侧改革下A公司洗煤生产的成本管理现状
    3.3 供给侧改革下A公司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3.1 成本核算方法运用欠妥
        3.3.2 成本管理范围有遗漏
        3.3.3 成本管理体系不完善
        3.3.4 成本管理理念执行不到位
第4章 供给侧改革下A公司价值链成本管理方案的构建
    4.1 A公司价值链成本管理的可行性
    4.2 煤炭企业价值链成本方案的设计原则
        4.2.1 基于成本-效益原则
        4.2.2 基于可理解性原则
        4.2.3 基于应变性与稳定性原则
    4.3 A公司价值链作业中心的确定
        4.3.1 煤炭企业基本作业中心
        4.3.2 煤炭企业辅助作业中心
        4.3.3 煤炭企业洗选煤作业中心
        4.3.4 煤炭企业销售费用作业中心
        4.3.5 煤炭企业管理费用作业中心
    4.4 煤炭企业价值链成本管理方案的构建
        4.4.1 煤炭企业价值链的设定
        4.4.2 煤炭企业成本价值链的计算
        4.4.3 煤炭企业价值链设计中的成本动因分析
    4.5 A公司价值链成本管理方案的分析
        4.5.1 A公司基本作业中心成本分配
        4.5.2 A公司辅助作业中心成本分配
        4.5.3 A公司洗选煤作业中心成本分配
        4.5.4 A公司销售费用作业中心成本分配
        4.5.5 A公司管理费用作业中心成本分配
    4.6 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之间的差异分析
第5章 供给侧改革下A公司成本管理进一步优化建议
    5.1 优化成本核算方法,完善成本管理体系
    5.2 全面盘点成本管理范畴,优化生产工艺流程
    5.3 细化成本管理数据,推进信息化智能系统操作
    5.4 更新成本管理理念,注重企业自主创新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PLC的精选煤工艺控制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选煤厂自动化技术现状
        1.2.1 选煤集中控制系统发展现状
        1.2.2 PLC技术在选煤生产领域的应用
        1.2.3 自动检测技术的概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洗选工艺流程
    2.1 选煤方法
    2.2 重介质选煤
        2.2.1 重介质选煤基本原理
        2.2.2 重介质浅槽分选机的工作原理
        2.2.3 影响重介质浅槽分选机选煤的因素
        2.2.4 重介质旋流器工作原理
    2.3 动力煤分选工艺
    2.4 选煤工艺流程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重介质密度、液位控制系统
    3.1 检测原理及方法
        3.1.1 密度检测
        3.1.2 物位检测
    3.2 重介浅槽分选密度液位控制系统设计
        3.2.1 重介质密度控制系统设计
        3.2.2 液位控制系统的设计
        3.2.3 旋流器入料桶液位控制系统
    3.3 控制器的设计
        3.3.1 PID控制
        3.3.2 模糊控制
    3.4 本章小结
4 选煤工艺控制系统设计
    4.1 集中控制系统的设计
        4.1.1 集中控制系统构成
        4.1.2 集中控制系统设计原则
    4.2 控制系统的硬件软件实现
        4.2.1 ControlLogix控制系统
        4.2.2 编程软件RSLogix5000
        4.2.3 上位机监控软件RSVIEW32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李家壕煤矿选煤厂系统工艺流程图
附录B 李家壕煤矿选煤厂集控系统
附录C 李家壕煤矿选煤厂PID系统操作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5)煤矿井下原煤初选动筛跳汰机结构优化和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井下原煤初选系统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井下原煤初选系统的发展现状
        1.2.2 井下原煤初选系统的工作原理
        1.2.3 我国井下原煤初选系统的主要方法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2 井下原煤初选系统关键设备设计及机构优化
    2.1 动筛跳汰技术概述
    2.2 井下机械动筛跳汰机主要参数设计
        2.2.1 入料粒度的选择与设计
        2.2.2 处理量与筛面面积设计
        2.2.3 井下动筛跳汰机整体尺寸设计
    2.3 跳汰机主要结构设计
        2.3.1 组合箱体设计
        2.3.2 动筛体设计
        2.3.3 驱动机构设计及机构优化
        2.3.4 排矸机构改进设计
        2.3.5 提料机构设计
    2.4 本章小结
3 跳汰机的运动学分析优化及关键部件有限元分析
    3.1 动筛机构主要参数确定
    3.2 动筛机构的运动学仿真
    3.3 动筛机构的优化设计
        3.3.1 主驱动机构建模
        3.3.2 参数化建模
        3.3.3 参数优化设计
    3.4 动筛机构的模态和动载荷分析
        3.4.1 动筛机构的模态分析
        3.4.2 动筛体的动载荷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机械动筛跳汰机模糊逻辑控制
    4.1 动筛跳汰机自动排矸原理和控制系统
        4.1.1 跳汰机自动排矸原理
        4.1.2 跳汰机控制系统现状
    4.2 模糊逻辑控制的实现
        4.2.1 逻辑线性控制
        4.2.2 模糊控制
        4.2.3 模糊逻辑控制输出
        4.2.4 PLC控制系统设计
    4.3 实验及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井下原煤初选系统的工业性试验
    5.1 试验概况
        5.1.1 项目实施背景
        5.1.2 主要改造方案
        5.1.3 排矸分选系统的工艺布置
    5.2 试验方案设计
        5.2.1 煤质特征分析
        5.2.2 原煤初选系统工艺流程设计
        5.2.3 洗选设备选型
        5.2.4 系统总平面及工艺布置
        5.2.5 供配电系统
        5.2.6 其它辅助系统
    5.3 系统运行效益
        5.3.1 系统井下运行情况
        5.3.2 经济效益
        5.3.3 社会效益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木瓜界选煤厂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世界煤炭洗选技术的发展
        1.1.2 我国选煤发展趋势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 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
2 可行性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概述
    2.1 可行性研究的基本理论
        2.1.1 可行性研究定义
        2.1.2 可行性研究的价值
    2.2 可行性研究遵循的原则
        2.2.1 宏观经济性原则
        2.2.2 评价性原则
        2.2.3 技术性原则
    2.3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2.4 可行性研究的一般内容
3 木瓜界选煤厂技改项目需求分析
    3.1 木瓜界选煤厂概况
        3.1.1 木瓜界选煤厂地理位置
        3.1.2 建设条件
        3.1.3 工艺流程
    3.2 厂型、厂址及工作制度分析
        3.2.1 工厂设计类型
        3.2.2 厂址选择
        3.2.3 工厂现有生产能力及工作制度分析
    3.3 木瓜界选煤厂扩能改造工程的必要性
4 木瓜界选煤厂技改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
    4.1 筛分破碎车间改造
        4.1.1 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
        4.1.2 技术改造方案
        4.1.3 其他配套设施
    4.2 主厂房改造
        4.2.1 分选工艺
        4.2.2 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
        4.2.3 技术改造方案
    4.3 浓缩车间改造
    4.4 导料槽及溜槽改造
    4.5 建筑物与构筑物改造
        4.5.1 设计资料
        4.5.2 建筑材料和构配件
        4.5.3 建筑物与构筑物设计
    4.6 供配电系统改造
        4.6.1 原有供配电系统
        4.6.2 变压器选择与负荷计算
        4.6.3 改造后供配电系统
5 木瓜界选煤厂技改项目财务可行性分析
    5.1 投资估算内容
    5.2 投资分析依据
    5.3 固定资产总投资
    5.4 项目效益评价
        5.4.1 生产成本构成
        5.4.2 销售收入和税金
        5.4.3 主要经济效益分析
        5.4.4 不确定性分析
        5.4.5 财务结论
6 木瓜界选煤厂技改项目风险分析
    6.1 风险分析的基本内容
        6.1.1 风险识别
        6.1.2 风险评估
        6.1.3 风险应对
        6.1.4 风险监控
    6.2 选煤厂技改项目的风险特点
    6.3 木瓜界选煤厂技改风险分析结果
        6.3.1 选煤厂技改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
        6.3.2 选煤厂技改项目风险应对
        6.3.3 选煤厂技改项目风险监控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存在的不足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传统产业结构性产能过剩的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框架
        1.2.3 研究方法
    1.3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产能过剩的测算
        2.1.1 函数法
        2.1.2 峰值法
        2.1.3 协整法
        2.1.4 SPF法与DEA法
    2.2 产能过剩的成因
        2.2.1 市场因素
        2.2.2 中国的体制性缺陷
        2.2.3 市场结构的影响
    2.3 产业结构性过剩的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传统产业结构性过剩的机理分析
    3.1 结构性过剩的表现与国内状况
        3.1.1 一般结构性过剩的表现
        3.1.2 国内传统产业过剩的状况
    3.2 “大环境”对结构性过剩的影响
        3.2.1 市场因素导致的结构性过剩
        3.2.2 中国体制因素导致的结构性过剩
        3.2.3 市场结构扭曲导致的结构性过剩
    3.3 传统产业结构性过剩的形成机理
        3.3.1 信息不对称对结构性过剩的影响
        3.3.2 政府不当干预对结构性过剩的影响
        3.3.3 集中度过低对结构性过剩的影响
        3.3.4 需求的变化对结构性过剩的影响
    3.4 传统产业结构性过剩的根本性成因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上中下游结构性过剩的分析
    4.1 上游产业结构性过剩的分析
        4.1.1 上游产能过剩的表现
        4.1.2 形成的主要成因
        4.1.3 案例分析——以煤炭业为例
    4.2 中游产业结构性过剩的分析
        4.2.1 中游产能过剩的表现
        4.2.2 形成的主要成因
        4.2.3 案例分析——以钢铁产业为例
    4.3 下游产业结构性过剩的分析
        4.3.1 下游产能过剩的表现
        4.3.2 形成的主要成因
        4.3.3 案例分析——以造船产业为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构性过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5.1 研究对象的选取和结构上的划分
    5.2 上中下游产能过剩的测算结果及分析
        5.2.1 产能过剩的测算方法
        5.2.2 样本选择
        5.2.3 指标的选取
        5.2.4 测算结果及分析
    5.3 变量的选取及模型构建
        5.3.1 变量的选取
        5.3.2 模型的构建
    5.4 实证研究结果
        5.4.1 结构性过剩因素的测算结果及分析
        5.4.2 实证研究的回归结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8)城郊选煤厂节能降耗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2 研究课题的提出
3 节能降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3.1 延伸重选分选下限, 优化工艺, 降低电耗
        3.1.1 延伸重选分选下限的降耗研究
        3.1.2 优化重选工艺释放产能的降耗研究
    3.2 煤泥水处理与浮选工艺系统优化研究
        3.2.1 降低重选粒度下限、减少浮选入料量
        3.2.2 提高浮选入料浓度
        3.2.3 细粒煤掺粗脱水
    3.3 变频器和电容补偿, 提高功率因数
        3.3.1 采用无谐波高压变频器降低电耗的研究
        3.3.2 降低低压变频器的电耗
        3.3.3 改造电容补偿柜, 提高功率因数
4 降低电耗措施的实施效果

(9)蒋庄煤矿选煤厂原煤准备系统技术改造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存在问题与分析
    1.1 原生产系统
    1.2 原因分析
2 改造方案与实施
    2.1 煤质分析及工艺流程的确定
    2.2 分选上限
    2.3 工艺流程
        2.3.1 手选工艺流程
        2.3.2 浅槽排矸工艺流程
    2.4 改造要点及注意事项
3 改造效果
4 结语

四、适应市场改造双系统洗选的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平朔选煤厂干法脱粉工艺应用研究[D]. 郭永峰.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屯兰矿选煤厂生产系统智能化研究与设计[D]. 袁炜.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A公司价值链成本管理研究[D]. 阴茜. 湖南科技大学, 2019(05)
  • [4]基于PLC的精选煤工艺控制系统的设计[D]. 薛琼.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03)
  • [5]煤矿井下原煤初选动筛跳汰机结构优化和控制方法研究[D]. 曹伟.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11)
  • [6]木瓜界选煤厂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D]. 林牧.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7]传统产业结构性产能过剩的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D]. 于诗雨.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
  • [8]城郊选煤厂节能降耗技术研究与应用[J]. 杨周阳,郑长科,徐世辉.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17(07)
  • [9]蒋庄煤矿选煤厂原煤准备系统技术改造实践[J]. 高文宇,赵驰,纪玉华,周俊喜,梁艳. 选煤技术, 2016(06)
  • [10]蒋庄煤矿选煤厂原煤准备系统技术改造实践[A]. 赵驰,纪玉华,周俊喜. 2015年全国选煤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5

标签:;  ;  ;  ;  ;  

适应市场化改革的双系统洗涤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