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汉文化的融合

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汉文化的融合

一、北方游牧民族文化与中原汉文化的交汇融合(论文文献综述)

王曙光,白苏雅拉图[1](2021)在《拓跋鲜卑融入中华民族一体格局的思考》文中认为拓跋鲜卑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拓跋鲜卑发展壮大、改革、融入汉民族的过程是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典范。基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论,通过考察拓跋鲜卑融入汉民族,形成中华民族一体格局的历程,探究中华民族形成一体格局过程中各民族和部落走向文化自觉、形成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历史。围绕拓跋鲜卑融入中华民族一体格局这一主线,以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和汉族融合呈现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是历史的必然、中华民族一体格局的形成有利于北方游牧民族发展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为依据,以拓跋鲜卑形成中华民族一体格局的历程为例,叙述拓跋鲜卑融入中华民族的过程和作用,提出在青少年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法。

李颖异[2](2020)在《民族文化融合视域下的全辽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战乱频繁,中国历史进入了多民族政权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文化融合的关键时期,契丹族建立的辽政权是这一时期重要的朝代之一。辽代民族的构成多样而复杂,这些民族长期与中原汉民族融合。辽代学习并接受中原汉民族优秀文化,采取了一系列的文化政策,发展本民族文化。辽代游牧民族与中原汉民族既有民族融合又有战争冲突,客观上促进了辽代多民族文化融合,也推动了辽代诗人和辽诗的产生发展。全辽诗中记载有名有姓诗人60人,还有一些无名氏诗人。有姓名记载的诗人形成了契丹诗人和汉族诗人两大创作群体。其中契丹诗人多为帝王、后妃和皇室贵族。汉族诗人包括世俗诗人和僧道诗人。民族文化融合在全辽诗中主要体现在思想观念、文化风俗和诗歌艺术三个方面。思想观念上受到了儒家思想、佛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影响;文化风俗上包括居住方式、饮食文化和服饰文化;诗歌艺术上,辽诗语言通俗易懂、质朴豪放,体裁主要有有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艺术手法丰富多样,有直接抒情、典故、比兴等。

王莎[3](2020)在《基于文献分析的西域新疆律法在中华法系中的演进研究》文中提出从汉代至清代中晚期,包括新疆天山南北在内的广大地区统称为西域。1884年在新疆地区建省,并取“故土新归”之意,改称西域为“新疆”。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新疆地区正式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汉书·郑吉传》中记载,西域都护府设立后,“汉之号令班西域矣”,这意味着中华法系在西域地区得到了初步确立,西域地区的律法也被纳入中华法系之中。汉朝以后,任何一个王朝都把西域视为故土,行使着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权。中华法系也在西域地区根植、壮大,各民族的律法在中华法系的怀抱中成长、发展,都打上了中华法系多元一体的印记。中华法系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法律实践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在源远流长的发展史上,立足传统思想精髓,基于自身文化基础而逐渐形成的法律传统和法律体系。中华法系形成于战国至秦汉时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生了根本变化,旧的中华法系不复存在。就特征而言,其一,中华法系以传统儒家思想为基本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并融合汇入了法家、道家、阴阳家以及佛教学说的精华,是传统文化思想的集合;其二,中华法系还折射出了浓重的纲常伦理色彩。作为融合了传统文化的法律体系,中华法系构建在儒家思想之上,使得法律也披上了儒家人伦道德的色彩;其三,中华法系在坚持国家法主体地位的同时,对于民间法的效力也予以了肯定,以兼容并蓄之态吸纳各类族规家法;其四,中华法系立法与司法始终集权于中央,司法与行政合一,以刑法为主,兼有民、行以及诉讼等方面内容,诸法合体,混合编纂法典;其五,中华法系融合了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各民族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智慧。在这些特征的糅合之下,中华法系在动态发展向前中日臻庞大。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先秦至秦汉以后,各民族文化不断进行交流交融,最终形成气象恢宏的中华文化。中华法系本质上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也是在包括新疆各民族律法文化在内全国各民族律法文化交流交融中形成的。新疆是中华文明向西开放的门户,这里多元文化荟萃,多种文化并存。汉朝统一西域后,中华法系在新疆地区确立发展,随着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长期交流交融,新疆地区各民族律法融入到中华法系,促进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法系的发展。历经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及宋辽金元、明清,中华法系在新疆地区根植、发展、繁荣,中华法系以其博大的胸怀,兼收并蓄,充分吸收了不同时期、各个民族的律法文化,从而更加丰富了中华法系。新疆地区律法发展的历史充分证明,凡是在中央王朝对新疆地区进行有效治理、社会稳定的时候,新疆地区律法的多元一体特征就越明显。新疆地区各民族律法只有在中华法系的怀抱中成长,才能枝繁叶茂。新疆地区律法的多元,都是在中华法系发展历程中的共时性多元,这种多元离不开中华法系的“一体”。新疆地区在律法体系完善的过程中,历经曲折,在实践期间不断尝试、探索,有时停滞不前、有时前进一步,但总体而言仍处于逐步前行中,并日益与中华法系融为一体,在丰富和充实了中华法系的同时,也凸显了中华法系的包容情怀与多民族色彩。千百年来各民族的融合发展使得新疆形成了相对稳定并坚韧的地域文化与族群分布,新疆律法的融入,才使得中华法系能够构建起上至“道”,下至“器”的多层面律法网络,以此为多民族国家的构建及边疆治理提供律法基础。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华法系为切入点,对西域新疆涉及的律法进行研究分析,梳理西域新疆律法体系历史发展,基于历史哲学视角,为全方位推进法治文明建设、探究如何更好依法治疆提供理论参考。基于此,本文主要分为如下几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章,汉代西域地区律法初步纳入中华法系。主要探讨的是汉代西域律法初步纳入中华法系的状况。在这一时期,西域本土“城郭之国”、“行国”的律法逐步吸收了中华法系以德治国、以礼治国理念与制度,中华法系在新疆地区初步确立。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法系对西域地区律法的调适。主要以历史文献、简牍文书、吐鲁番出土文书、佉卢文书等历史资料的相关记载,系统论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法系对西域地区律法的调适。第三章,隋唐时期中华法系与西域地区律法的融合。以隋唐时期中华法系在西域地区的全面确立为主题,重点关注西域当地各民族对唐律的认同以及唐律在西域地区的影响,得出这一时期西域当地律法完全融入中华法系的结论。第四章,五代十国及宋辽金元时期中华法系对西域地区律法的兼收。主要关注的是五代十国及宋辽金元时期西域当地律法与中华法系的兼收并蓄,游牧民族的习惯法与中华法系的不断融合,最终使得西域的律法体系从多元走向中华一体。第五章,明朝至清朝前期中华法系在西域地区的整合。讨论西域律法向中华法系的演进与中央政权的巩固等社会变革,其中重点关注的是西域地区各民族对中华法系的认同与中华法系在西域地区的影响。第六章,清朝后期中华法系在西域新疆地区的重构。通过分析鸦片战争后新疆地区的总体形势、中华法系面临的冲击,阐释了清末新政与现代法律对西域新疆的影响。论证了清朝后期中华法系在西域新疆地区的进一步发展。第七章,民国时期中华法系在新疆的转型。在阐释民国时期中华法系在新疆的余绪的基础上,探讨现代法律、司法制度在新疆的确立。结语部分,提出了对新疆律法发展的方向的展望,即在中华法系的框架内构建国家统一、地方法治、民族自治相得益彰和谐一体的新型律法体系,以此进一步实现中国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以及经济社会繁荣发展。

王芳[4](2020)在《内蒙古东部地区近三十年出土辽代墓室壁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辽代疆域包括今内蒙古大部分地区,而且东部赤峰和通辽地区是契丹人的发祥之地,也是契丹人生活栖息的核心区。因此在内蒙古东部地区留有大量契丹文化遗迹。自二十世纪初法国传教士闵宣化伊始研究辽代墓葬以来,在这一百多年间从内蒙古、辽宁、河北、山西、北京及吉林等地区发掘出土了大量辽代墓葬及墓室壁画,其中包括皇陵、贵族墓、官臣墓和平民墓。为研究辽代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宗教信仰及民俗风情等提供了具有研究价值的重要资料。本文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田野调查、考古学、历史学、文献研究及图像研究等方法,从美术学的角度,重点探究内蒙古东部地区近三十年出土辽代墓室壁画的布局形质、构成样式、题材和绘画风格等内容。本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意义及辽代墓室壁画的考古发现、文献综述等内容;第二部分论讨了辽代葬俗文化和内蒙古东部地区近三十年出土的辽代墓室壁画图像遗存和布局含义等内容;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了墓室壁画的形式构成和题材演化;第四部分研究分析了墓室壁画所体现的多元文化及艺术风格;第五部分为结语,对上述四个章节内容进行了总结。

杨智贞[5](2020)在《多元一体:宋辽金墓葬壁画中的茶题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元10-13世纪的中国正处在历史的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大地上的多个民族上演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宋、辽、金形成了近400年的南北对峙格局,政权的对立却没有阻挡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辽、金两朝广泛吸收中原文化的内容,同时,辽、金文化也影响了宋代的社会文化发展,虽然在政治上不相统属,但是在文化上却呈现出“多元一体”的格局,这一点在丧葬文化中得到了完美的呈现。宋、辽、金三朝都出现了许多装饰精美的仿木建筑壁画墓,壁画墓中出现了大量和茶有关的图像题材,茶题材图像反映了宋、辽、金的饮茶习俗和社会文化。本文通过对宋、辽、金三朝有茶题材的壁画墓进行统计,分析他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探索茶题材在不同壁画墓中的含义的异同,理解不同民族对文化的选择和意义,以此来探讨在那样一个变动的时代中,中国文化是如何呈现出它多元一体特性的。本文包括绪论和正文四章。绪论简要交代了壁画墓中茶题材研究的意义、现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一章首先在辨认出茶题材图像壁画的基础上,对含有茶题材的壁画墓进行了总体的介绍,对壁画墓的分布进行时空位置的梳理。理清了宋代茶题材壁画墓以长江以北地区为主,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发展阶段,早期为兴起阶段,时限在太祖至真宗,壁画装饰简单,图像内容以建筑构建和茶具桌椅陈设为主。中期为发展阶段,时限在仁宗至神宗,壁画装饰开始变得复杂,出现宴饮图。晚期为衰落阶段,为哲宗至南宋宁宗,壁画装饰繁复精美,图像内容丰富多彩,但南宋迅速衰落。第二节对宋代茶题材壁画的具体内容进行描述和阐释,宋代茶题材有五个主题:茶具、备茶、奉茶、宴饮和祭祀供奉。第三节对宋代茶题材壁画的内涵进行分析。宋代茶题材壁画墓通过仿木构建筑装饰和茶题材图像共同构成了宋代人民理想的美好生活的氛围。第二章对辽代有茶题材壁画墓进行统计,对壁画墓的时空分布和发展演变过程进行了梳理。辽代茶题材壁画墓也可以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为太祖、太宗、世宗、穆宗、景宗期间,壁画装饰简单,图像内容以进奉内容为主,宴饮图多不出现墓主人画像,墓室形制以方形和圆形为主。中期为圣宗、兴宗期间,备茶题材增多,宴饮图人物形象出现,图像构图方式多样化,打破宋代的程式化风格,开始出现多角形墓室。晚期为道宗、天祚帝期间,壁画内容丰富多彩,壁画装饰繁复精美,以详细的点茶程序图为主,汉民族和少数民族特征共存,多民族特色鲜明。第二节和第三节分别对茶题材壁画的内容含义进行分析,辽代壁画中少了宋代茶题材壁画的早期发展阶段,但受到宋代的影响很大,茶题材内容是辽代壁画墓中的主要角色。第三章对金代茶题材壁画墓进行统计和分期,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为太祖至熙宗期间,图像内容以宴饮图为主。中期为海陵王至章宗期间,宴饮图壁画图像开始变得复杂,出现多种变化和风格,备茶、奉茶等内容增加。晚期为卫绍王至哀宗,壁画墓迅速衰落,夫妇对坐图祭祀含义突出。第二节和第三节也对金代茶题材壁画的图像和内容进行了分析,金代壁画墓茶题材内容和辽代一样,直接吸收了宋代壁画墓茶题材图像的内容和装饰模式,金代壁画墓风格与北宋风格十分相似,但又富于变化,与宋代茶题材壁画稍有差别。第四章对宋辽金茶题材壁画进行对比分析,三朝的茶题材壁画在内容特征和文化内涵上相同又各有特色。地处北方的辽、金,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与南方宋人的生活习俗大不相同,却流行宋地的墓葬装饰方法和题材,这一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潮;另一方面也与经济贸易和宗教文化传播有关。但总体上来说,宋地是茶题材壁画墓的发源地,宋代茶题材壁画的基本模式被辽、金吸收,但茶题材壁画在宋、辽、金三地的文化中存在很大的差别,这是不同文化传统和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群对以茶为代表的中原文化的亲和性选择和地方性创造的结果。辽、金对中原文化的吸收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交往交流中更是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

刘燕[6](2019)在《契丹文化与汉文化交织语境下的辽代园林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园林文化是四千多年来华夏文明的重要因子,而在中国园林史学研究中,存在重华夏,轻夷狄的情况,这也就使得辽代园林史的研究一直未受重视。辽代园林一方面体现了契丹族作为游牧民族的人文风情,辽阔草原上契丹族的艺术审美,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原汉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给契丹族带来的影响。辽代园林发展过程中也呈现了相对落后社会文化形态主动向先进文化形态去吸收学习的特征。无论辽代是如何选择吸收借鉴先进汉文化,汉文化对于契丹游牧民族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深入系统的研究揭示和学习辽人的思维方式,探究契丹文化与汉文化的交织机理,对于全面认识辽代园林风格、演变规律至关重要。因此研究辽代园林,不仅是对辽代园林、少数民族园林史的补充更是对中国园林史的补充。论文主要分为三大块,首先通过梳理辽代园林的自然人文环境,指出辽代是以契丹游牧民族为主体,极具北方地域文化特征的国家。游牧文化有极强的流动和瞬时性,游猎已经可以满足契丹人的娱乐、精神需求,而园林作为中原地区的艺术形态趋于固定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园林与契丹游牧文化具有相斥性。建国后,以契丹游牧文化为本位政策与中原汉文化政策之间的互动,在辽代209年的统治中始终存在。在两种文化的共同作用下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发展,经历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也正是基于文化的交织,园林艺术在辽代才得以发展。其次通过整理分析数个园林个案,发现辽代园林兼具奔放粗犷的草原游牧文化和中原唐宋园林文化特征,寺庙园林以风景化为主要特征,私家园林以生产要素、崇佛礼佛为造园主题,皇家园林在游猎习俗影响下多围绕湖泊生态环境而建。最后,本文总结了辽代园林从无到有,直至全盛的发展体系,提出捺钵文化下的皇家园林对后世金代、元代,乃至明清园林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也自此开启了北京地区皇家园林的序幕,辽代园林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国古典园林的多民族文化内涵。

彭汉宗[7](2019)在《山水的化外潜流 ——敦煌壁画树石造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世界上恐怕再也没有哪个民族会像华夏民族那样热衷于山水树石的艺术表现了。自北魏至元代的近千年中,敦煌壁画见证了各个时代的审美风尚,包括西域样式、汉晋传统样式、北朝新兴样式、隋代的“细密精致而臻丽”、唐代的“焕烂而求备”、曹氏归义军时期的“千篇一律”、西夏与元代的卫藏风格。不同风格之间或和谐共存,或新旧迭代,其既与艺术自律发展的内部因素有关,同时也与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民族风俗、宗教文化等外部因素有关,如何从纷乱庞杂的现象中将这些因素一一寻绎则是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而采用不同的研究视角亦将引发全然不同的结论。在山水树石图像的演变历程中,主要有三股力量互相制衡,其一为中原山水画的同步影响,其二为异域审美观念的影响,其三为特殊的宗教文化内涵。三股力量联合构成了敦煌壁画山水树石图像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同时也彰显了其无可替代的价值与魅力,更重要的是,它提示了我们在面对复杂艺术现象时往往需要做好随时切换研究视角的准备,如此才有可能在最大程度上恢复历史的原貌。

陈筱娇[8](2018)在《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文中指出中国自古以来由多民族构成,各文化在不断的朝代更迭、民族交往的过程中,不段的冲突、融合,产生出新的艺术风格。对于中国史的研究中,在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中,关于“汉化”内容的研究成果颇丰,而对于“胡化”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在全球史视野下,“汉化”固然是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但“胡化”也不容忽视,或言之“同化”更为恰当。作为外来文化,它曾经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如胡服、胡食、胡乐、胡舞、胡骑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的研究“汉化”和“胡化”能够更客观的反映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的格局与特征。所谓胡与汉并非是独立的两个民族概念,而是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的相互影响、兼并、融合、发展,在这一发展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文化体系或文化面貌,不可简单地评价为此之琼浆,彼之糟粕。事实上,两者没有贵贱之分、高低之别,仅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文化面貌。本文立足于文化研究的视角,以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边疆艺术文化为主要研究内容,对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与元代四个时期里要的文化融合时期中的边疆文化艺术现象进行研究,从政治格局、思想环境、边疆艺术现象的杂糅等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这些文化现象在物质文化层面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反映出习俗观念对这些边疆文化的接受,求异尚乐层面对这些边疆文化的推崇,以及功利需求角度对这些边疆文化的追求。

杨梅花[9](2017)在《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天山北坡地区为研究范围,探讨绿洲的人文性,由历史的表层升入到历史的底层去探索绿洲人居景观的历史发展渊源。研究以一种综合、整体、动态的认知与思维方式去看待和解读历史景观对象,从“自然—人文”、“有形—无形”立体模式去梳理“自然”和“文态”的绿洲人居历史脉络。针对全文的这一主旨,本文在研究方法、基础研究以及理论研究的三个板块分别提出“建构文化景观视角下绿洲人居景观分析研究理论框架”、“梳理天山北坡历史时期人居景观演进阶段性特征和过程性特征”、“提炼天山北坡历史时期人居景观演进动力机制”三方面的具体目标,并围绕上述目标形成文章的三个创新点。从研究的地域范围来看,天山北坡位于新疆地理骨架的中间位置,既是天山自然生态廊道,又处于文化地域“丝绸之路”北道。区域内涵盖了新疆多种的地貌类型,东部的吐鲁番盆地绿洲被戈壁和哈顺沙漠所包围,中部是天山山地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相间的冲积扇平原,西部是伊犁河流域绿洲。同时,“丝绸之路”带动区域多元文化发展,人居景观历史底蕴丰富、特色鲜明。从研究内容来看,文章主体部分共分为九个章节。第一章“绪论”是对研究论题的提出,对相关理论背景与研究现状的综述;第二章是“文化景观视角下历史绿洲人居景观研究方法探析”是在分析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梳理全文研究理论框架;第三、四、五、六章“天山北坡历史时期绿洲人居景观演进阶段性特征分析”则是对本文研究地域人居演进的梳理与案例筛选、归纳;第七、八章节“天山北坡历史时期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分析”与“天山北坡历史时期绿洲人居景观演进动力机制提取”则是基于第三、四、五、六章节的理论架构与案例选取,对天山北坡人居景观演进的深入研究;最后,第九章结语则是基于全文理论与基础研究的总结与归纳。通过全文的分析,文章建构出绿洲人居景观的“文化—空间—时间”的多维分析框架,在对该地域范围内历史城镇进行了调研和历史资料梳理的基础上,文章重点选取了伊犁州直、乌鲁木齐地区、哈密等区域历史城镇作为论述的典型案例。基于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从历史、考古、文学、艺术等各个学科领域,通过对典型案例城镇各阶段景观共性与特性的关联、对比分析,总结出天山北坡人居景观发展历史的四个典型“人文初曦、文化之脉、城镇之维、边疆之链”阶段特质和“变迁、调整、适变、更新”空间过程规律,并从中提取人居景观的“生态、政治、社会、人文”的“依赖、主导、秩序、交融”机制,丰富了关于该地域中人居景观历史的基础研究内容。本文首次构建了特定区域的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的研究理论,完善了绿洲学的人文景观历史研究内容,创新了绿洲人居景观的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刘虹[10](2012)在《清末民国时期新疆汉文化传播研究(1884-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独特的生态环境、地理条件和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新疆多元文化,是中华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原地区汉文化至晚从西汉时期就已经进入天山南北,成为新疆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朝统一天山南北之后,尤其是光绪十年(1884年)建省以后,新疆在行政上与内地划一,更多的中原人移住新疆进行开发建设,汉文化在新疆的传播进入了历史上新的阶段。梳理新疆建省至民国时期汉文化在新疆多元文化背景中传播的线索、阐明汉文化在近代新疆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仅可以深化人们对近代新疆多元民族文化格局形成的认识,而且也能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理论。清末民国时期新疆汉文化的传播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新疆建省以后,清政府在新疆围绕建省及“新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新疆的交通、通讯条件得以改善,中原人赴疆更为便利和频繁。清朝及民国以后新疆历任主政者的文化政策,以及该时期以各民族团结抵抗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为主流的民族关系,为汉文化在新疆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该时期汉文化传播的主体主要有入疆屯田的士卒、农民、遣犯,以及来自内地各省的商人、主政官员、遣员、手工业者、艺术工作者等等。汉文化在新疆传播的内容不仅包括中原成熟的农作生产文化、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生活文化,还包含中原地区以汉人为代表的宗教信仰、汉语方言、岁时节庆文化、传统戏曲艺术等方面。其传播的途径也较以前更为多样,不仅通过祀典活动、文献与文学作品传播,还通过会馆、学校教育等途径传播,在民国时期甚至还出现了新闻、话剧、电影等新式传播途径。清末民国时期新疆汉文化传播具有传播区域的广泛性与不平衡性、传播的阶段性与时代性、传播内容的全面性与丰富性三个特点。该时期汉文化传播的范围遍及天山南北,但其影响程度受内地移民分布格局的限制,呈现出“北重南轻”的特点。在这六十余年当中,汉文化传播的总体态势呈活跃状态,其间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关系和谐时,汉文化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反之则出现缓慢发展状态。在多种多样的传播途径下,其传播内容丰富全面,不仅包括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而且包括心态文化层。该时期,新疆汉文化也具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它不但与中原汉文化一脉相承,具有传承性和民族性,而且具有因中原移民迁出地多元而产生的多元性与地域性,更具有汉文化在新疆少数民族多元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创造性。清末民国时期独特的新疆汉文化具有不同于其他文化传播的作用,首先,它维系着新疆世居汉人的认同,成为“老新疆”的身份标签;其次,清末民国时期的新疆汉文化,是新疆近代化,尤其是文化近代化的重要推动力;最后,清末民国时期的新疆汉文化,奠定了近现代以汉文化发挥主导作用的新疆多元文化格局的基础。

二、北方游牧民族文化与中原汉文化的交汇融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方游牧民族文化与中原汉文化的交汇融合(论文提纲范文)

(1)拓跋鲜卑融入中华民族一体格局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拓跋鲜卑融入中华民族一体格局理论的来源
    (一)历史上拓跋鲜卑和汉族的融合呈现多元一体格局
    (二)拓跋鲜卑从多元走向一体是历史的必然
    (三)中华民族一体格局的形成有利于拓跋鲜卑民族的发展
二、拓跋鲜卑形成中华民族一体格局的历程
    (一)拓跋鲜卑的三次迁徙与中华民族一体格局
    (二)拓跋鲜卑周边关系与中华民族一体格局
    (三)民族融合与中华民族一体格局
三、拓跋鲜卑对形成中华一体格局的作用
    (一)中华民族一体格局的形成有利于游牧民族自身的发展
    (二)中华民族一体格局的形成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文化认同
    (三)中华民族一体格局的形成有利于游牧民族与汉民族互相学习、借鉴、创新

(2)民族文化融合视域下的全辽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辽代民族融合研究
        (二) 辽代文学研究
        (三) 辽代诗歌研究
    三、本选题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一章 辽代的民族文化融合
    第一节 契丹族与辽政权的建立
    第二节 辽代民族构成
    第三节 辽代的文化政策
    第四节 辽代的民族融合
        一、民族交融
        二、战争冲突
第二章 全辽诗中的诗人概况
    第一节 契丹诗人述略
    第二节 汉族诗人述略
第三章 从全辽诗看民族文化融合
    第一节 全辽诗中的思想观念
        一、全辽诗中的儒家思想
        二、全辽诗中的佛道思想
    第二节 全辽诗中的文化风俗
        一、居住方式
        二、饮食文化
        三、服饰文化
    第三节 全辽诗的诗歌艺术
        一、诗歌语言
        二、诗歌体裁
        三、艺术手法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基于文献分析的西域新疆律法在中华法系中的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主题与框架
    1.2 意义与研究综述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现状
    1.3 研究范围、基本概念及资料的说明
        1.3.1 研究范围及基本概念
        1.3.2 资料的说明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汉代西域地区律法初步纳入中华法系
    2.1 汉朝统一西域及对西域的治理
        2.1.1 汉朝统一西域前西域地区概况
        2.1.2 汉朝统一西域
        2.1.3 汉朝治理西域对策
        2.1.4 汉朝治理西域意义
    2.2 汉朝统一西域前西域地区律法
        2.2.1 匈奴的习惯法
        2.2.2 汉朝统一西域前西域诸地方政权的律法
    2.3 .中华法系在西域地区的初步确立
        2.3.1 以德治国和以礼治国
        2.3.2 中央印绶制度与符节制度等行政法令在西域的实施
        2.3.3 中原文化及中华法系在西域地区的传承
    小结
第3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法系对西域地区律法的调适
    3.1 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概况
        3.1.1 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管辖和治理
        3.1.2 多元文化对西域地区律法的宏观影响
        3.1.3 西域地区律法的多样性
    3.2 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地区律法
        3.2.1 历史文献的相关记载
        3.2.2 佉卢文法律文书的记载
    3.3 中华法系在西域地区的确立
        3.3.1 吐鲁番出土法律文书的记载
        3.3.2 楼兰文书的记载
    小结
第4章 隋唐时期中华法系与西域地区律法的融合
    4.1 隋唐对西域的治理
        4.1.1 隋朝在西域东部设立三郡
        4.1.2 唐朝统一西域
        4.1.3 唐朝在西域地区的治理措施
    4.2 唐律在西域推广
        4.2.1 《唐律疏议》在西域
        4.2.2 唐代吐鲁番汉文法律文书反映唐律实施
    4.3 西域地区律法完全融入中华法系
        4.3.1 民商事法律制度方面
        4.3.2 刑事法律中的保辜制度
        4.3.3 行政法部分中“市”的交易管理
        4.3.4 诉讼法中的程序问题
    小结
第5章 五代十国及宋辽金元时期中华法系对西域地区律法的兼收
    5.1 五代十国及宋辽金元时期西域地方政权
        5.1.1 高昌回鹘王国、于阗王国和喀喇汗王朝地方政权的统治
        5.1.2 西辽局部统一西域
        5.1.3 元朝统一西域
    5.2 西域地区多元律法及融合
        5.2.1 高昌回鹘契约文书
        5.2.2 喀喇汗王朝
    5.3 西域地区律法与中华法系的统一
        5.3.1 游牧民族习惯法
        5.3.2 与中华法系的融合
    小结
第6章 明朝至清朝前期中华法系在西域地区的整合
    6.1 明清在西域地区的治理
        6.1.1 明朝设立哈密卫
        6.1.2 叶尔羌汗国与清朝的关系
    6.2 清朝统一西域前当地律法状况
        6.2.1 南疆地区民族习惯法
        6.2.2 清朝在新疆地区的立法司法状况
    6.3 清朝对新疆的治理
        6.3.1 清朝统一新疆
        6.3.2 清朝新疆的基层民事纠纷处理措施
    6.4 清朝中华法系在新疆地区的实施
        6.4.1 《大清律例》
        6.4.2 《回疆则例》
        6.4.3 《理藩院则例》
        6.4.4 察合台文契约文书反映的问题
    6.5 中华法系在新疆地区的内化
        6.5.1 新疆地区各民族对中华法系的认同
        6.5.2 中华法系在新疆地区的影响
    小结
第7章 清朝后期中华法系在新疆地区的重构
    7.1 条约与列强入侵对中华法系的破坏
        7.1.1 不平等条约对新疆地区律法的影响
        7.1.2 阿古柏入侵对中华法系的破坏
        7.1.3 清代建省中华法系在新疆本土的主导作用
    7.2 清末新政与现代法律对新疆的影响
        7.2.1 清末新政
        7.2.2 近代法律对新疆的影响
    小结
第8章 民国时期中华法系在新疆的转型
    8.1 民国中央政府对新疆的治理
        8.1.1 北洋政府
        8.1.2 南京国民政府
        8.1.3 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疆的活动
    8.2 民国时期中华法系余绪
        8.2.1 中华法系在新疆的遗存
        8.2.2 民族习惯法的残余
    8.3 现代法律在新疆的初步确立
        8.3.1 民国宪法及在新疆的影响
        8.3.2 民国时期的民商法及在新疆的影响
        8.3.3 民国时期经济法及在新疆的影响
    8.4 现代司法制度在新疆
        8.4.1 审判制度
        8.4.2 检察制度
        8.4.3 检察官制度
        8.4.4 监狱制度
        8.4.5 公证制度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4)内蒙古东部地区近三十年出土辽代墓室壁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选题缘由及意义
    2 辽代壁画墓的考古发现及文献综述
第一章 契丹葬俗文化与墓室壁画概述
    1.1 契丹葬俗文化概述
    1.2 墓室壁画图像遗存与布局含义
        1.2.1 宝山辽墓
        1.2.2 白音罕山韩氏家族辽墓
        1.2.3 哈拉海场辽墓
        1.2.4 滴水壶辽墓
        1.2.5 羊山辽墓
第二章 墓室壁画的题材演化与形式构成
    2.1 题材演化
        2.1.1 初期
        2.1.2 中期
        2.1.3 晚期
    2.2 题材
        2.2.1 侍者、门吏图
        2.2.2 出行与归来图
        2.2.3 宴饮图
        2.2.4 乐舞图
        2.2.5 屏风、湖石牡丹图
    2.3 形式构成
        2.3.1 绘制方法
        2.3.2 构图方式
        2.3.3 线条勾勒
        2.3.4 色彩运用
第三章 多元文化影响下的壁画风格
    3.1 唐宋绘画的影响
    3.2 多种文化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多元一体:宋辽金墓葬壁画中的茶题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的对象
        (一)研究对象
        (二)对象范围
    三、创新之处
    四、研究现状
        (一)综合性研究
        (二)图像学的研究
        (三)茶题材图像研究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宋代墓葬壁画中的茶题材
    一、宋代茶题材壁画墓及墓葬壁画的统计
    二、茶题材图像内容
        (一)茶具图
        (二)备茶图
        (三)奉茶图
        (四)宴饮图
        (五)祭祀供奉图
    三、茶题材图像的内涵
第二章 辽代墓葬壁画中的茶题材
    一、辽代茶题材壁画墓及墓葬壁画的统计
    二、茶题材图像内容
        (一)备茶图
        (二)奉茶图
        (三)宴饮图
        (四)祭祀供奉图
    三、茶题材图像的内涵
第三章 金代墓葬壁画中的茶题材
    一、金代茶题材壁画墓及墓葬壁画的统计
    二、茶题材图像内容
        (一)备茶图
        (二)奉茶图
        (三)宴饮图
        (四)祭祀供奉图
    三、茶题材图像的内涵
第四章 宋、辽、金墓葬壁画中茶题材图像的比较
    一、内容与特征的异同
        (一)内容与特征的共同点
        (二)内容与特征的区别
    二、习俗与文化内涵的异同
        (一)习俗与文化内涵的共同点
        (二)习俗与文化内涵的区别
    三、宋辽金墓葬茶题材壁画文化兴盛的原因
        (一)社会风俗的影响
        (二)宗教文化的影响
        (三)经济贸易的影响
    四、墓主人的文化选择
        (一)壁画墓主人社会身份分析
        (二)“汉人”的多重含义
        (三)文化的选择及多元一体的实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B-1 宋代茶题材壁画墓壁画分布一览表
附表B-2 辽代茶题材单室壁画墓壁画分布一览表
附表B-3 辽代茶题材多室壁画墓壁画分布一览表
附表B-4 金代茶题材壁画墓壁画分布一览表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致谢

(6)契丹文化与汉文化交织语境下的辽代园林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价值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价值
    1.3 辽代园林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和难点
        1.5.1 创新点
        1.5.2 难点
第二章 辽代园林发展的自然、人文环境
    2.1 辽代政权兴亡与经济发展
        2.1.1 时局动荡与政权更迭
        2.1.2 原始经济到封建经济
    2.2 辽代的疆域与自然地理
        2.2.1 自北向南拓展疆域
        2.2.2 北方地理气候特征
    2.3 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
        2.3.1 民族迁徙杂居与民族融合
        2.3.2 效仿中原建立定居城市
        2.3.3 “学唐比宋”方针下文化政策宽松
第三章 契丹文化与汉文化交织下的辽代园林发展机理
    3.1 契丹游牧民族自身的文化特色
        3.1.1 游牧民族固有的空间观
        3.1.2 “逐水草而居”中形成的生态文化观
        3.1.3 游猎活动下骑马游观的审美方式
    3.2 辽代契丹族对汉文化的接纳认同与文化交织
        3.2.1 辽代中原汉文化的重要构成
        3.2.2 辽代契丹族对汉文化的接纳认同
        3.2.3 辽代契丹文化与汉文化的交织作用
    3.3 文化交织下园林萌芽
        3.3.1 佛教文化催生寺庙园林
        3.3.2 游牧定居文化结合下的私家园林
        3.3.3 捺钵与皇家园林
第四章 以山林为载体的寺庙园林
    4.1 辽代寺庙园林个案研究
        4.1.1 城市寺庙
        4.1.2 山林寺庙
    4.2 寺庙园林特征及文化内涵分析
        4.2.1 造园要素空间特征
        4.2.2 择园址、审地形
        4.2.3 园林文化内涵
第五章 以生产为载体的私家园林
    5.1 私家园林概况
        5.1.1 佛教化私园
        5.1.2 庄园园林
        5.1.3 别墅园林
    5.2 私家园林特征分析
        5.2.1 华丽粗犷的北方地域风格
        5.2.2 实用主义的风格特征
第六章 以湖泊为载体的皇家园林
    6.1 皇家园林概况
        6.1.1 大内苑囿
        6.1.2 行宫苑囿
        6.1.3 离宫苑囿
    6.2 皇家园林特征及文化内涵
        6.2.1 造园要素空间特征
        6.2.2 园林文化内涵
第七章 辽代园林的发展演变历程及其历史地位
    7.1 辽代园林发展演变历程
        7.1.1 混沌初开,审美发端
        7.1.2 借鉴吸收,多元发展
        7.1.3 佛风禅韵,寺庙独大
    7.2 辽代园林历史地位
第八章 结语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辽帝游幸表
    附录 B 辽代园林营建年表
    附录 c 西辽园林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及致谢
致谢

(7)山水的化外潜流 ——敦煌壁画树石造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北魏、西魏、北周前期的树石造型
    第一节 北魏、西魏、北周前期的树木造型
        一、从汉晋传统风格向北朝新兴风格的演变
        二、西域花卉纹样的本土化改造
    第二节 北魏、西魏、北周前期的山石造型
        一、故事画题材中配景山石造型的演变
        二、须弥山图式的形成与演变
    第三节 北魏、西魏、北周前期的山水空间
        一、从西域风格向中原风格转型
        二、北朝新兴风格——三维纵深与平面拼贴的过渡期
第二章 北周后期至隋代的树石造型
    第一节 北周后期至隋代前期的复古主义
        一、回归汉晋传统的图案化风格——古朴、原始的树木造型
        二、回归汉晋传统的图案化风格——云气纹山石造型
        三、不同叙事结构下的山水空间
    第二节 隋代后期的现实主义
        一、现实主义审美理念下的写实化树木造型
        二、现实主义审美理念下的写实化山石造型
        三、大型说法图中的山水空间——两侧封边式造境
第三章 唐代的山水树石造型
    第一节 细密臻丽、焕烂求备的树木造型
        一、细密精致而臻丽的佛国花树
        二、中原本土树木造型在不同场景中的“变形”
    第二节 唐代的山石造型
        一、大型说法图、经变画中的圣山造型
        二、初唐时期两大基础性元素的初步构建——高山、缓坡
        三、盛唐“山水之变”——以“双峰对峙”图式为中心
        四、盛唐时期对山石之“质”与“奇”的追求
        五、唐代后期山石造型的模式化以及山水空间的秩序化
    第三节 不同画幅形制与多元叙事结构对山水空间的综合影响
        一、通壁向心式大型经变中的开放式一体化山水空间
        二、三联式构图模式中关于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的思考
        三、以传统的横长卷形制构建全新的山水空间
        四、屏风形制的拆分与组合
第四章 五代、宋代、西夏、元代的树石造型
    第一节 曹氏画院的程式化风格
        一、工艺美术设计理念下的树木造型
        二、工艺美术设计理念下的山石造型
        三、重山复水式的程式化山水空间
    第二节 西夏、元代的异域风情
        一、中原水墨山水画对敦煌壁画的影响
        二、窟窿石审美风尚对敦煌壁画的影响
        三、西藏密教艺术风格对敦煌壁画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致谢

(8)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阐释
        (一)研究对象
        (二)相关概念阐释
        1、“中国”
        2、“夷夏之辨”
        3、“胡”、“夷”与“汉”
        4、“胡文化”与“汉文化”
        5、“胡化”、“汉化”与“同化”
    四、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1、研究意义
        2、研究方法
第一章 “胡化”现象的揭示与史学研究价值
    一、“汉化”与“胡化”蹊径演进
    二、汉族风俗文化的形成与变迁
        1、汉族风俗的形成轨迹
        2、汉族风俗文化变迁轨迹
    三、设计史学对“胡化”现象研究的价值
第二章 历史上典型时期的“胡化”现象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胡化”现象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
        二、春秋战国的文化思想环境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胡化现象
        1、胡服骑射及其影响
        2、服饰
        3、兵戈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胡化”现象
        一、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
        1、胡汉分治
        2、重胡抑汉
        3、胡族掌握武力
        4、以汉治汉
        5、对待其他胡族
        二、南北朝的思想建构环境
        三、南北朝时期的胡化现象
        1、服饰
        2、装饰用品
        3、佛教与石窟
        4、佛教与瓷器
        5、墓葬考古
        5、胡床
    第三节 唐代的“胡化”现象
        一、唐代时期的政治格局
        二、唐代时期的思想建构环境
        1、唐代中原佛教文化与西域佛教文化交流与融合
        2、充满悖论的服饰体系
        3、民俗审美:雍容于瑰奇并存
        4、享乐风尚催生服食风气日盛
        三、唐代时期的胡化现象
        1、服饰的胡化
        2、家具的胡化
        3、陶瓷及装饰纹饰的胡化
        4、建筑的胡化
        5、陶俑
        6、唐代金银器
        7、伊斯兰玻璃器
        8、乐舞的胡化
        9、胡姬与胡店
    第四节 元代的“胡化”现象
        一、元代时期的政治格局
        1、治边政策
        2、治国之策
        3、治民之策
        4、驿站制度
        二、元代时期的思想建构环境
        1、多元一体文化格局
        2、文化兼容务实政策
        3、开阔的文化视野
        三、元代时期的胡化现象
        1、瓷器烧造技艺的发展:元青花与釉里红
        2、元大都
        3、元代服装胡化
        4、织金技艺
第三章 胡化现象在物质文化层面的体现
    第一节 习俗观念对“胡化”现象的接受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婚嫁
        1、婚嫁礼俗
        2、胡汉通婚
        3、婚嫁方式
        二、唐代风俗文化
        1、唐代汉族风俗的文化环境
        2、崇佛重巫的宗教信仰
        3、风气开放的社会风俗
    第二节 求异尚乐对“胡化”现象的推崇
        1、胡乐舞
        2、胡妆
        3、胡服——马尾裙
        4、胡用品
        5、胡文化的娱乐消遣
    第三节 功利需求对“胡化”现象的追求
        1、丰富餐桌为目的的胡食
        2、满足功能性需求的胡服
        3、改变生活习性的胡床
第四章 胡化现象在社会关系领域的体现
    第一节 “胡化”现象在民族文化认同中的影响
        一、不同区域内的文化
        二、排斥与吸纳外来文化
        三、文化的融合
    第二节 “胡化”现象在社会生活呈现的影响
        一、服装的不断发展
        二、坐姿改变对器具的影响
        三、出行工具舆轿的变迁
        1、以牲畜为动力的坐乘或立乘的车舆
        2、以人力为动力的盘坐或跽坐的舆轿
        3、以人力为动力的垂足而坐的轿子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9)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干旱区绿洲城镇人居——亟待加强研究的领域
        1.1.2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对绿洲人居发展史的反思
        1.1.3 总体思路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界定
        1.2.1 相关概念
        1.2.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1 绿洲史地相关研究
        1.3.2 人居景观相关研究
        1.3.3 人文视角下地域人居演进机制研究
        1.3.4 绿洲人居景观研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的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思路
        1.5.3 研究方法
2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研究方法探析
    2.1 绿洲历史人居景观的呈现特征与研究框架
        2.1.1 物质与文化的一体
        2.1.2 空间与时间的并进
        2.1.3 绿洲人居景观分析框架
    2.2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物质要素
        2.2.1 环境
        2.2.2 构筑物
        2.2.3 空间
        2.2.4 人的行为
    2.3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文化维度
        2.3.1 自然环境的“文态性”
        2.3.2 社会环境的“生态性”
        2.3.3 人居景观的文化性
    2.4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空间维度
        2.4.1 环境景观
        2.4.2 城镇格局
        2.4.3 聚落景观
        2.4.4 地标景观
    2.5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时间维度
        2.5.1 时态性
        2.5.2 时段性
    2.6 本章小结
3 史前时期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3.1 人文起源、依附自然的环境景观
        3.1.1 人类社会起源
        3.1.2 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模式
    3.2 环境主导、功能区分的聚落格局
        3.2.1 区位分布
        3.2.2 功能格局
    3.3 均质模糊、文化初现的聚落景观
        3.3.1 居住形式
        3.3.2 聚落空间
    3.4 原始意识、形态质朴的地标景观
        3.4.1 景观属性
        3.4.2 景观分布
        3.4.3 景观形态
    3.5 本章小结
4 西汉至明末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4.1 畜逐水草、点状农耕的环境景观
        4.1.1 社会环境
        4.1.2 人与环境关系模式
    4.2 防御为主、分布稀疏的城镇格局
        4.2.1 区位分布
        4.2.2 功能格局
    4.3 聚集与自然、随机自由的聚落景观
        4.3.1 建筑形态
        4.3.2 聚落空间
    4.4 功能为先、形态单一的地标景观
        4.4.1 景观属性
        4.4.2 景观分布
        4.4.3 景观形态
    4.5 本章小结
5 清代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5.1 且耕且牧、边防与屯政相维的环境景观
        5.1.1 社会环境
        5.1.2 人与环境关系模式
    5.2 多城毗连、点状聚合的城镇格局
        5.2.1 区位分布
        5.2.2 功能格局
    5.3 繁荣与转型、尺度多样的聚居景观
        5.3.1 居住形式
        5.3.2 聚落空间
    5.4 礼仪凸显、同类细化的地标景观
        5.4.1 景观属性
        5.4.2 景观分布
        5.4.3 景观形态
    5.5 本章小结
6 民国时期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6.1 变牧为耕、生态恶化的环境景观
        6.1.1 社会环境
        6.1.2 人环境关系模式
    6.2 点轴发展、密度增加的城镇布局
        6.2.1 区位分布
        6.2.2 功能格局
    6.3 风格转型、形式多变的聚居景观
        6.3.1 居住形式
        6.3.2 聚落空间
    6.4 边缘废弃、多元混杂的地标景观
        6.4.1 景观属性
        6.4.2 景观位置
        6.4.3 景观形态
    6.5 本章小节
7 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时空变迁特征
    7.1 人居景观演变时间历时性
        7.1.1 人文初曦——史前时期人居景观
        7.1.2 文化之脉——汉初至明末时期人居景观
        7.1.3 城镇之维——清代时期人居景观
        7.1.4 边疆之链——民国时期人居景观
    7.2 人居景观演变空间特异性
        7.2.1 环境景观的变迁
        7.2.2 格局景观的调整
        7.2.3 聚落景观的适变
        7.2.4 地标景观的更新
    7.3 发展模式
        7.3.1 动态式模式
        7.3.2 断裂式模式
    7.4 本章小结
8 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变机制
    8.1 影响因素分析
        8.1.1 生态环境决定城镇区位选择
        8.1.2 政治军事的城镇发展决定性
        8.1.3 经济贸易是人居兴旺的依托
        8.1.4 科技文化提升人居内涵的凝聚力
    8.2 戈壁荒漠、内依绿洲——生态依赖
        8.2.1 依绿而定
        8.2.2 逐水而居
    8.3 孤悬塞外、武备边防——政治主导
        8.3.1 筑城守边、扼守要地
        8.3.2 整修驰道、多层防御
    8.4 戍边生业、拓居边疆——社会秩序
        8.4.1 寄田仰谷、因地制宜
        8.4.2 戍边安居、屯城一体
    8.5 异质交融、往复回授——人文交融
        8.5.1 人居文化的传承借鉴
        8.5.2 制度文化的主导推进
        8.5.3 精神文化的潜移默化
        8.5.4 多元文化的交融变异
    8.6 本章小结
9 后记与后记
    9.1 结论
    9.2 研究创新点
    9.3 后记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导师简介
致谢

(10)清末民国时期新疆汉文化传播研究(1884-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与相关概念
        (一) 清末民国时期新疆汉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二) 研究中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基本史料与研究现状
        (一) 基本史料
        (二) 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基本观点与创新之处
        (一) 基本观点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章 清末民国时期新疆汉文化传播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新疆建省前汉文化在西域的传播
        一、建省以前汉文化在西域的传播概况
        二、建省以前汉文化在西域传播的评价
    第二节 新疆建省与清末“新政”
        一、新疆建省及以建省为中心的一系列改革
        二、清末“新政”在新疆的推行及其影响
    第三节 民国以后新疆历任主政者的文化政策
        一、杨增新及其文化政策
        二、金树仁及其文化政策
        三、盛世才及其文化政策
        四、国民政府直接统治新疆时期的文化政策
    第四节 清末民国时期新疆的民族关系
        一、清末民国时期新疆民族关系的主流
        二、清末民国时期新疆民族关系与汉文化传播的良性互动
    第五节 清末民国时期新疆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
        一、清末民国时期新疆交通条件的改善
        二、清末民国时期新疆通讯事业的发展
第二章 清末民国时期新疆汉文化传播的主体
    第一节 屯田人员
        一、兵屯
        二、民屯
        三、犯屯
    第二节 入疆官员
        一、在任官员
        二、遣员
    第三节 商人
    第四节 其他人员
第三章 清末民国时期新疆汉文化传播的内容(上)
    第一节 农作生产文化
        一、农耕工具的推广
        二、耕作技术的传播
        三、水利设施的发展
    第二节 物质生活方式的传承与变迁
        一、服饰
        二、饮食
        三、居住
        四、出行
第四章 清末民国时期新疆汉文化传播的内容(下)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新疆汉人的宗教信仰
        一、中原汉人宗教信仰的三大特征
        二、清末民国时期新疆汉人的多神崇拜
    第二节 新疆汉语方言
        一、新疆汉语方言——“老新疆话”的形成
        二、“老新疆话”的特点
        三、“老新疆话”的功能
    第三节 中原传统岁时节庆文化
        一、文献所见清末民国时期新疆的中原传统节日
        二、“老新疆”对节日风俗的回忆
        三、清末民国时期新疆的中原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四、清末民国时期新疆的中原传统节日的功能
    第四节 中原传统戏曲艺术
        一、遍布全疆的戏曲活动
        二、多种地方戏争奇斗艳
第五章 清末民国时期新疆汉文化传播的途径
    第一节 祀典与汉文化传播
        一、山川祀典
        二、文庙祀典
        三、名宦忠义祠祀典
        四、社稷坛、先农坛祀典
    第二节 文献与汉文化传播
        一、清代有关新疆的修志活动
        二、内地赴疆游历者、考察者的游记、报告
    第三节 文学作品与汉文化传播
        一、少数民族官员创作西域诗
        二、新疆本土文人创作西域诗
    第四节 会馆与汉文化传播
        一、新疆的各乡会馆简况
        二、新疆各乡会馆的建筑风格
        三、新疆各乡会馆的酬神活动
        四、新疆各乡会馆的节庆活动
    第五节 学校教育与汉文化传播
        一、封建教育
        二、新式教育
    第六节 新闻、话剧、电影等新式传播途径
        一、新闻媒体
        二、电影、话剧
第六章 清末民国时期新疆汉文化传播的特点与作用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新疆汉文化及其传播的特点
        一、清末民国时期新疆汉文化传播的特点
        二、清末民国时期新疆汉文化的特点
    第二节 清末民国时期新疆汉文化传播的作用
        一、维系了新疆世居汉人的认同
        二、推动了新疆近代化的进程
        三、奠定了汉文化发挥主导作用的近现代新疆多元文化格局的基础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北方游牧民族文化与中原汉文化的交汇融合(论文参考文献)

  • [1]拓跋鲜卑融入中华民族一体格局的思考[J]. 王曙光,白苏雅拉图.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1)
  • [2]民族文化融合视域下的全辽诗研究[D]. 李颖异.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3]基于文献分析的西域新疆律法在中华法系中的演进研究[D]. 王莎. 新疆大学, 2020(06)
  • [4]内蒙古东部地区近三十年出土辽代墓室壁画研究[D]. 王芳.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5]多元一体:宋辽金墓葬壁画中的茶题材研究[D]. 杨智贞. 云南民族大学, 2020(06)
  • [6]契丹文化与汉文化交织语境下的辽代园林史研究[D]. 刘燕. 天津大学, 2019(01)
  • [7]山水的化外潜流 ——敦煌壁画树石造型研究[D]. 彭汉宗. 上海大学, 2019(02)
  • [8]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D]. 陈筱娇. 南京艺术学院, 2018(02)
  • [9]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D]. 杨梅花.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10]清末民国时期新疆汉文化传播研究(1884-1949)[D]. 刘虹.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汉文化的融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