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深圳河道治理的重点与难点

新时期深圳河道治理的重点与难点

一、试论新时期深圳市河道管理的重点与难点(论文文献综述)

季亚康[1](2020)在《基层黄河河务局履职困境及对策研究 ——以F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治理开发取得了很大的成效,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建成,水沙治理取得显着成效,生态环境持续变好,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但是依然面临洪水风险大,地上悬河形式严峻,下游防洪短板突出;流域生态脆弱,水域萎缩、水系连通不畅,水环境状况堪忧;水资源保障形式严峻、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效率不高;流域发展质量不高,贫困人口多等问题。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发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黄河流域管理机构将在这一国家战略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基层黄河河务部门的履职情况将成为直接影响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本文以F县为例对基层黄河河务局的履职困境及对策进行研究。首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发现目前没有针对基层黄河河务部门履职的有关研究,本文的研究将丰富基层黄河河务部门履职的研究成果;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基层黄河河务部门履职的有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分析。其次,对F县黄河河务局的履职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总结归纳出了F县黄河河务局履职面临经济压力大、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以及水政水资源管理困难三个方面的困境;通过调研分析找出影响F县黄河河务局履职的因素,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评价,找出了F县黄河河务局履职面临困境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法律政策、队伍建设、财政收入支出、公众参与以及河长制五个方面。最后,根据找出的原因,结合公共资源管理相关理论,给出了提升F县黄河河务局履职能力的12条建议,12条建议包括:完善适应黄河特殊性的相关法律规定、增强普法宣传教育实效、从软硬件方面综合提高执法能力、优化基层黄河河务局职能、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队伍建设、发展公共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多渠道多方式加强社会监督、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加强与河长办的联系、完善黄河河务局内部联管联控机制。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提升F县黄河河务级履职能力的合理化建议,一方面,丰富了基层黄河河务部门履职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本文提出的建议对其他基层黄河河务部门提升履职能力具有借鉴意义。

杨建辉[2](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邓佑锋,吴民山,张文强,单保庆[3](2020)在《暗渠段对城市河流水环境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河道暗渠化是影响城市建成区河流黑臭水体治理的重要因素,为探究河道暗渠化对城市河流水环境的影响,以深圳市龙华区观澜河流域主要支流暗渠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勘查并结合暗渠段水质分析,探讨了暗渠段主要环境问题,并分析了暗渠对河流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暗渠段对城市河流水质的影响是显着的,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和总磷;污染最为严重的塘水围氨氮的平均值为22.29 mg·L-1,为重度黑臭水体氨氮标准(15 mg·L-1)的1.49倍,而其氧化还原电位的平均值为-154 mV,远低于轻度黑臭水体标准(50 mV),其中最低值为-190 mV,接近于重度黑臭水体的标准值(-200 mV)。在明渠-暗渠-明渠分布的空间格局中,暗渠内淤泥的大量累积、垃圾的清理不及时、污水排口的封堵不彻底等是造成暗渠段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在工程解决措施上,应结合区域城市发展规划,遵循"定位、揭盖、加窗、联涵、疏泥"十字方针,通过顶层覆盖物拆除或开窗、挡墙拆除或加固、污水收集与处理、淤泥与垃圾的清除等工程措施实现暗渠段污染的消除。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城市河流黑臭水体治理和河流暗渠环境综合整治提供参考。

王岳[4](2019)在《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规划体制改革,健全空间规划体系”,不同地域、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均加快了空间规划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工作,为我国未来建立统一完善的空间规划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十九大以来,启动了新一轮国家机构改革,成立自然资源部,整合各部委的空间规划职能,从管理体制上为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创立了先决条件,开展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更显迫切。从实践层面来看,重庆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具有“直辖体制、省域架构”的双重特征。重庆的市情也反映出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探索,既是自下而上推动国家统一空间规划体系的地方探索,也可为我国其他广大地区带来更多启示。从学术层面来看,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研究有利于促进城乡规划学与生态学、地理学、空间治理等学术研究在现有纵向延伸的基础上,积极吸纳其他空间类规划学科优势、实现学术研究横向拓展,实现“空间规划”研究的学术发展。为此,以生态学、地理学、城乡规划学以及空间治理理论等多学科理论为基础,思考空间规划体系的价值导向、对象认知、技术构成和协调模式,结合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具体改革与实践经验,从理论构建、演变历程、实践探索和趋势研判等四个方面,开展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首先,梳理了国土空间“多尺度-多类型-多价值”的科学认知,提出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理论框架。通过对国土空间的多尺度逻辑、多类型构成和多价值差异等理论问题分析,诠释了传统空间类规划对国土空间的多尺度分割、多类型错配和多价值缺失等基本矛盾。从顺应新时代新要求发展理念的视角,重新构建了空间规划体系的尺度学逻辑、类型学构成和多价值约束。研究指出,在传统“多龙治水”体制下的改革路径,不能解决空间规划体系的结构性矛盾。顺应国家和地方机构改革趋势,需要逐步构建1个规划+1个部门+1个法规+1个平台等四个“1”组成的空间规划体系。其次,立足地方实际,研究重庆空间格局及规划体系发展历程,提出了构建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现实基础。以时间为脉络,从重庆城乡空间格局和空间规划两个方面,分别对解放以来至1980年代的萌芽阶段、1980年代至重庆直辖前的成长阶段、直辖后十年期间的发展阶段、2007-2013年期间的交织阶段等四个历史时期,系统研究了解放以来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历程,阐明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在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管理机构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等三个方面的发展基础和现实约束。第三,以作者具体理论及实践工作为出发点,提炼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由编制体系、管理机构体系、法律法规体系和支撑体系等四个部分构成的实践总结。系统分析了重庆自2013年以来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探索历程,并总结为:形成“五级三类+全覆盖+多规合一”工作模式,以规划全覆盖统筹多级多类编制体系;以现行管理机构的职能延伸推动协同管理机制的完善;以地方条例标准构建适应地域价值判断的法律法规体系;以规划数据集成和交换机制整合跨部门的信息平台支撑体系。研究进一步指出,重庆空间规划体系2013年以来的改革实践,由于不涉及对现行管理机构和制度的调整,在实际运行中存在效率不高、协调统筹难度大等问题。为此,基于前文国土空间科学认知等理论框架研究,研判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发展趋势,即建立四个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实现一个空间规划编制,保障一张蓝图干到底;实现一个空间规划管理机构建设,保障空间治理全域、全要素、全过程管控的一体化;颁布一个空间规划法律法规,将空间规划编制与管理机构设置建设法定化;建设一个空间规划支撑体系,强化空间规划体系的管理与运行。开展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研究,既是应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要求,也是应对各学科发展的现实需要。研究形成的相关结论,可以作为当前我国和地方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工作的参考经验;同时,也可作为学术探索,进一步推动生态学、地理学、城乡规划学以及空间治理等理论体系的融合发展,促进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科学发展。

刘波[5](2019)在《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应用研究 ——以深圳市南山区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化的快速进程和极端气候的改变,城市建设的迅速崛起,城市不透水下垫面面积不断增加。近几年,我国很多城市出现了城市内涝、城市水污染等水环境问题,给国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给社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海绵城市技术对城市雨水的截流和降污具有不同的效应,海绵设施因地制宜对实现海绵城市的控制目标具有很大的作用。论文从我国城市内涝防治现状引出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通过文献综述归纳总结当前国内外的海绵城市理念和技术研究现状,并阐述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课题研究意义。最后通过科学分析确定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研究了海绵城市的概念、内涵,研究了低影响开发概念、水敏感性城市设计概念、绿色基础设施概念、海绵城市等相关基础理论。论文通过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城市绿地与广场、城市水系及管网四方面海绵城市设施和技术应用,揭示不同技术对雨水污水的截流降污效应,并以深圳市南山区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方案为背景,介绍了本文着着参与的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城市绿地与广场、城市供水系统与管网的案例,并通过前后效果对比评价,提出合理有效的海绵城市评价及建议,构建和评价海绵城市最佳技术策略,也为未来的城市规划设计、海绵城市建设和运营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科学的研究依据。

莫良燕[6](2019)在《从管控到服务:新时代城市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年带来了城市的巨大变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规模不断增大。新时期,城市管理工作面对着新的矛盾和挑战。传统管控型城市管理模式源于计划经济时代,与现代化城市转型要求已不相适应。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背景下,在城市产业结构向现代化制造、科技、服务转型的基础上,在城市人口结构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服务型城市管理模式应运而生。本文从传统管控模式存在的困境和困境成因出发,研究新时期服务型城市管理模式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以杭州市的服务型城市管理模式探索为研究实例,提出管理模式的转型对策。

李节[7](2019)在《宁波市“河长制”的政策效果与完善路径研究》文中指出所谓的“河长制”,就是由政府内的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人负责辖区内河道的管理及污染治理工作的制度,是政府落实对河道水环境质量负责的一项基本制度,而这些领导人便称之为“河长”。它缘起于2007年江苏省太湖的水环境危机事件,无锡市在后续的处理过程中首次将这项制度落到实处,推动了其在全国范围内的蓬勃发展。为了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配合浙江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工作的开展,履行政府提高水环境质量和保持水生态安全的使命,宁波市从2014年开始正式在全市范围内推行“河长制”。本文首先介绍了“河长制”的研究背景、意义、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其次叙述了宁波市“河长制”的总体框架和政策输出,概括了其统筹协调、灵活高效、责任明确的政策优势,总结了其政策实施四年以来的直接效果、附带效果和潜在效果;然后指出了宁波市“河长制”面临的问题,诸如部门及区域间的协调依然困难、对政府的行政依赖明显过度、有关的法律法规相对匮乏、公众的参与和监督力度薄弱以及河长换届频繁且人员流动幅度大等;同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成因分析,包括协同机制尚未真正落到实处、民间环保组织力量尚不够强大、国家层面的法律制定相对滞后、政府及媒体未发挥好教育引导作用以及政策的长效性明显不足等;最后结合实际,提出了宁波市“河长制”可以通过强化社会协同提升河道治理的社会参与度、建设法治社会完善水环境治理的法制建设、整合多方制度多元化无死角保障河道治理、另辟治理蹊径寻求更利于推广的宣传方式等多条路径进行完善。

顾磊[8](2017)在《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飞速推进,中国城市在这种背景下呈现出了一系列变化:如信息流动的加速、新兴产业的出现、文化的融合、城市空间的重构、地域之间的联系多样化等等。与此同时,中国城市与水之间的关系也正在发生巨大的转折,这种转变发生在各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领域。为了探索城市与水之间的复杂关系,本研究融合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基于“整体论”视野,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并遵循“概念建构-理论梳理与构架-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的研究脉络,采用长时间的参与观察法与实地访谈法所获得的大量原始资料与文献所获资料相结合,对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明确了城市涉水景观的概念与分类;第二章首先在对相关理论梳理的基础上,按阶段分析了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政治经济背景以及城市政体,探析了转型中资本的循环与累积,以及行动者网络中多元化的参与角色及其联盟,最后尝试构建了转型的“水-社会之循环网”模式。第三到第四章,以兰州与成都为案例,综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方法,通过多案例研究法分别研究了各自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转型、城市水设施景观转型、城市水文化景观转型。第五章在对兰州与成都案例深度透视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第六章是结论和展望部分。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对“水景观”一词的深度梳理和剖析,提出了对城市涉水景观内涵的新认识,即这个概念兼具“视觉性”、“地方性”、“实体性”、“文化性”、“政治性”等综合特质。在此基础上,将城市涉水景观分为三个层次: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城市水设施景观和城市水文化景观。(2)中国城市水景转型过程具有复杂性特征,呈现出合作性与冲突性、全球化与地方性、路径依赖与不确定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混合特质。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在受到宏观结构力量驱动的同时,近几年一些个体与组织的微观行动在某些领域也能发挥显着的作用,同时一些偶然性、地方性与冲突性事件亦间接推进了城市水景的转型。城市之间也存在差异,如兰州市城市涉水景观中的商业性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成都市除了商业性以外,还同时趋于公益性。(3)水体及其水岸景观、水设施景观、水文化景观这三类城市水景的转型过程不尽相同,在构成了自身“水-社会之循环网”同时,这几类景观网络彼此也互有交叉融为整体的网络。水体及其水岸景观转型与城市更新、房地产开发关系紧密,兼具公益性和商业性,投资建设与管理由单一的行政逻辑逐渐转为政企合作逻辑。城市设施景观大多为公益性工程,随科技进步和政府投入的驱动而增长,政企合作逐渐开展,部分设施也会间接促进房地产的发展。城市水文化景观从以前政府主导走向了多种形式并存,其中部分因地产或旅游开发趋于商业化,也有因民间社团的加入走向公益化道路。(4)中国城市水景转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计划经济时期,以工业化和初步城市化为主要特征,设施建设保障工业与城市的安全与繁荣,却疏远了人水关系,水体遭到填埋或污染,水文化开始没落;二是改革开放初期,工业化与城市化共同发展,水体污染与填埋加剧。另外,一些河流整治工程开始修复河流与河岸,逐渐改变了城市水景的面貌。三是改革开放深化期——1990年代末期至今,城市化发展加速,水设施建设加快,水域填埋与人工湿地建设并存,部分设施与复兴的水文化景观促进了房地产的兴起、绅士化进程以及新经济的转型。此外,部分城市涉水景观还出现了公益化的趋势,以及2012年开始在国家生态文明政策倡导下的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并重的新发展态势。(5)中国城市涉水景观治理的特征发生了转变,即从计划经济时期的以政府为主的动员、投资与管理,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政府引领下的政企合作、官民合作、乃至多层级合作的新模式。目前,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实际上处于传统“指令式”和“协作式”治理模式之间的混合状态。此外,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策略上应更要注重地方性、偶然性、可持续性、冲突性与兼容性,以促进多方共赢的局面,迈向多元目标与多元价值包容发展。

罗勇伦[9](2016)在《深圳市龙华新区水政监察水平提升措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龙华新区是深圳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和优势传统产业集聚基地,产业基础扎实,工业化程度较高。水务设施的完善是支撑新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和安全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但由于新区成立时间短,历史欠账多,供排水、防洪排涝、水环境治理等现状水务基础设施不完善,与当前龙华新区建设“两区一城”功能定位的目标差距较大。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区居民群众对水环境、水安全、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强。为加快完善新区水务设施、提升水环境质量、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根据中央、省、市的相关政策对新时期水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谋划好新时期龙华新区的水务发展战略、思路、目标及重点,对于全面提高龙华新区水务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能力,打造更高水平的深圳质量,推进“三化一平台”建设,实现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开展龙华新区水政监察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是有助于保障龙华新区水务建设成果。二是有助于保障龙华新区水务设施运行安全有效。三是有助于缓解龙华新区日益严峻的三防形势。通过加强对水土保持、排水、涉河建设、二次供水、水资源等的监察,发现问题,从源头予以解决,确保最大限度避免或者减轻水土流失、杜绝违法涉河建设行为,保卫河道、水库蓝线,保证排水设施运行安全有效。同时,加大对市民投诉举报的处理力度,涉及防洪安全的案件一查到底。每年汛期前开展专项水土保持执法检查,保障度汛安全。本文通过对提高龙华新区水政监察水平的张力分析,运用理论继承与实践创新相结合、纵向分析与横向比较相结合等方法进行论证,从龙华新区水政监察内容与流程分析、影响龙华新区水政监察水平现存问题分析、解决提高水政监察水平的对策及措施等几个角度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力求寻找提高龙华新区水政监察水平所遇到问题和困难的路径,为推进龙华新区水政监察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季俊杰[10](2015)在《做好新时期江苏省河道管理工作的几点认识》文中指出新时期,保障水安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新江苏、水利现代化建设、水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颁布实施,均对江苏省河道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分析了新时期江苏河道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从进一步完善河道管理法规制度体系,建立河道管理规划约束机制,深化河道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强化河道水域岸线管理,加大河道巡查执法监管力度,开展河道水生态环境修复,健全河道管理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二、试论新时期深圳市河道管理的重点与难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新时期深圳市河道管理的重点与难点(论文提纲范文)

(1)基层黄河河务局履职困境及对策研究 ——以F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二、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基层黄河河务部门职能的界定
        2.黄河水政与水资源管理的概念
    (二)理论基础
        1.公共资源理论
        2.公共资源的治理模式
        3.模糊综合评价法
        4.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向量
三、基层黄河河务局履职困境实证分析——以F县为例
    (一)F县黄河流域管理基本情况
        1.F县黄河流域概况
        2.F县黄河河务局基本情况
    (二)F县黄河河务局履职情况
        1.黄河防汛
        2.防洪工程建设
        3.工程管理
        4.水政水资源管理
    (三)F县黄河河务局履职面临的问题
        1.经济压力大
        2.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
        3.水政水资源管理困难
四、F县黄河河务局履职影响因素综合评价
    (一)F县黄河河务局履职影响因素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
        1.法律政策方面评价体系设计
        2.队伍建设方面评价体系设计
        3.财政收入支出方面评价体系设计
        4.公众参与方面评价体系设计
        5.河长制方面评价体系设计
    (二)F县黄河河务局履职影响因素综合评价过程
        1.影响因素权重计算
        2.确定评语集
        3.计算隶属度确定评价矩阵
        4.计算模糊合成算子确定综合评分
    (三)F县黄河河务局履职影响因素综合评价结果
五、F县黄河河务局履职困境原因分析
    (一)法律政策方面
        1.相关法律规定不完善
        2.沿黄群众法律意识淡薄
        3.执法队伍执法能力弱
    (二)队伍建设方面
        1.人员组成不合理
        2.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
    (三)财政收入支出方面
        1.财政收入来源单一
        2.信息化投入少
    (四)公众参与方面
        1.社会组织参与不足
        2.社会监督缺乏
    (五)河长制方面
六、F县黄河河务局提升履职能力的建议
    (一)推进依法治河管河
        1.完善适应黄河特殊性的相关法律规定
        2.增强普法宣传教育实效
        3.从软硬件方面综合提高执法能力
    (二)深化基层黄河河务局改革
        1.优化基层黄河河务局职能
        2.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3.加强队伍建设
    (三)均衡财政收入支出
        1.发展公共经济增加财政收入
        2.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
    (四)推动公众参与黄河治理开发
        1.多渠道多方式加强社会监督
        2.鼓励社会组织参与
    (五)建立体现河流治理整体性的联管联控机制
        1.加强与河长办的联系
        2.完善黄河河务局内部联管联控机制建设
结论与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地域现实问题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1.4 研究范围
        1.1.5 研究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总结评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2.1.3 土壤下渗理论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2.2.2 低影响开发(LID)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2.2.6 分析总结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6 本章小结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3.5 本章小结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4.1 地貌特征
        4.1.1 沟壑密度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4.1.3 坡度与坡长
    4.2 雨洪特征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4.3 产流机制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4.4 尺度效应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4.6.1 尺度选择问题
        4.6.2 部门统筹问题
        4.6.3 技术融合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5.2.1 总体技术框架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5.3.1 雨洪管控目标
        5.3.2 水土保持目标
        5.3.3 场地安全目标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5.3.5 景观视效目标
        5.3.6 场地生境目标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5.6.1 政策法规
        5.6.2 技术规范
    5.7 本章小结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6.3.4 分析总结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6.5.3 分析总结
    6.6 本章小结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7.1.5 案例总结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7.2.1 现实条件
        7.2.2 现状问题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7.2.4 适地性评价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7.2.6 案例总结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8.2.2 技术体系创新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目录
附录B 表目录
附录C 附表
附录D 附图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暗渠段对城市河流水环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观澜河主要支流暗渠分布情况
    2.2 暗渠段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2.3 暗渠段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2.4 城市河流暗渠段治理的主要工程措施
3 结论

(4)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空间治理现代化的政策演进
        1.1.2 国家和地方空间规划体系的实践探索
    1.2 研究对象
        1.2.1 空间规划体系
        1.2.2 重庆市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推动生态文明的转型发展
        1.3.2 探索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理论与实践
        1.3.3 构建空间治理体系改革的具体路径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2 空间规划体系的理论与实践进展
    2.1 空间规划体系的理论基础
        2.1.1 生态学理论的价值导向
        2.1.2 地理学理论的对象认知
        2.1.3 城乡规划学理论的技术构成
        2.1.4 空间治理理论的协调模式
    2.2 国外空间规划体系研究与实践进展
        2.2.1 国外空间规划体系的研究进展
        2.2.2 国外空间规划体系的实践进展
    2.3 国内空间规划体系研究与实践进展
        2.3.1 国内空间规划体系的研究进展
        2.3.2 国内空间规划体系的实践进展
    2.4 空间规划体系的问题认知
        2.4.1 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
        2.4.2 对当前理论与实践的问题认知
    2.5 小结
3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理论框架
    3.1 国土空间的科学认知
        3.1.1 国土空间的多尺度逻辑
        3.1.2 国土空间的多类型构成
        3.1.3 国土空间的多价值差异
    3.2 传统空间类规划的基本矛盾
        3.2.1 传统规划类型的空间多尺度分割
        3.2.2 传统规划类型的空间多类型错配
        3.2.3 传统规划类型的空间多价值缺失
    3.3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理论判断
        3.3.1 顺应新时代新要求发展理念
        3.3.2 构建空间规划体系的尺度学逻辑
        3.3.3 梳理空间规划体系的类型学构成
        3.3.4 回应空间规划体系的多价值约束
    3.4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解决方案
        3.4.1 总体构思
        3.4.2 整体框架
4 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历程
    4.1 解放以来至1980 年代的萌芽阶段
        4.1.1 重庆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
        4.1.2 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
        4.1.3 小结
    4.2 1980 年代至重庆直辖前的成长阶段
        4.2.1 重庆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
        4.2.2 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
        4.2.3 小结
    4.3 直辖后十年期间的发展阶段
        4.3.1 重庆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
        4.3.2 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
        4.3.3 小结
    4.4 2007 —2013 年期间的交织阶段
        4.4.1 重庆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
        4.4.2 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
        4.4.3 小结
    4.5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现实基础
        4.5.1 空间规划编制体系
        4.5.2 空间规划管理机构体系
        4.5.3 空间规划法律法规体系
        4.5.4 空间规划支撑体系
    4.6 本章小结
5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探索的总体实践
    5.1 面向现实基础的实践探索整体框架
    5.2 以规划全覆盖统筹多级多类编制体系
        5.2.1 “五级三类+全覆盖+多规合一”统筹路径
        5.2.2 以法定规划实现空间分级统筹
        5.2.3 以专业专项规划实现分类统筹
        5.2.4 “全覆盖+多规合一”实现空间全域全要素统筹
    5.3 以管理机构职能延伸构建协同管制机制
        5.3.1 规划委员会机构的协同管制探索
        5.3.2 分级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层级协同
        5.3.3 分类管理机构的设置和类别协同
    5.4 以地方条例标准构建适应地域价值的法规体系
        5.4.1 各项规划条例的地域适应性探索
        5.4.2 不同技术规定的价值差异化探索
    5.5 以规划数据集成交换整合跨部门信息平台
        5.5.1 部门内部信息平台的数据完整性
        5.5.2 部门之间信息平台的数据交换机制
    5.6 小结
6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趋势研判
    6.1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1.0 版”的局限性
        6.1.1 跨部门跨地域规划动态协调的有限效率
        6.1.2 行政职能有限延伸不能解决分割管理根本问题
        6.1.3 法律法规不能满足全域全覆盖全过程管理需求
        6.1.4 分头建设规划支撑体系欠缺信息数据整合
    6.2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2.0 版”构建导向
        6.2.1 落实新时代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
        6.2.2 对应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尺度”属性
        6.2.3 对应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类型”属性
        6.2.4 对应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价值”属性
    6.3 构建“全域全要素全过程”覆盖的编制体系
        6.3.1 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思想与资源价值观
        6.3.2 构建“五级两类两阶段”的空间规划编制体系
        6.3.3 重点类型空间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
    6.4 建立统一行使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管理机构
        6.4.1 建立对应国家生态与资源管控整合行政机构
        6.4.2 加强内部职能机构的有效延伸与设置
        6.4.3 实现远郊区县空间规划管理机构的有效设置
        6.4.4 强化全市空间规划管理机构末端的建设
    6.5 构建衔接有序顺应地域需求的法律法规体系
        6.5.1 适应重庆空间规划管理地域化需求
        6.5.2 顺应生态文明与资源的底线管控
    6.6 建立智能化系统运作的跨行跨级支撑平台
        6.6.1 建立全市统一的国土空间信息联动平台
        6.6.2 建立基础标准体系和数据共享机制
        6.6.3 实现对全域空间规划实施的全过程管理
    6.7 小结
7 研究结论
    7.1 主要结论
        7.1.1 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历程
        7.1.2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探索实践
        7.1.3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探索
    7.2 主要创新
        7.2.1 提炼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实践经验
        7.2.2 构建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理论框架
        7.2.3 提出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改革路径
    7.3 后续研究展望
        7.3.1 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具体操作方法
        7.3.2 空间规划的实施机制
        7.3.3 空间治理中的区域与部门协调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B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研究课题情况
    C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奖励情况
    D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5)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应用研究 ——以深圳市南山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海绵城市相关理论
    2.1 海绵城市定义
    2.2 海绵城市相关理论
        2.2.1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
        2.2.2 水敏感性城市设计
        2.2.3 绿色基础设施
        2.2.4 国内外其他相关理论
        2.2.5 海绵城市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绵城市的技术应用
    3.1 海绵城市政策及指引
    3.2 海绵城市技术应用
        3.2.1 建筑与小区
        3.2.2 城市道路
        3.2.3 城市绿地与广场
        3.2.4 城市水系及管网
    3.3 深圳市南山区海绵城市技术应用情况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深圳市南山区海绵城市的技术方案及评价
    4.1 建设背景及建设任务
    4.2 技术选择
    4.3 建设要求及指标体系
    4.4 南山区海绵城市建设案例
        4.4.1 建筑与小区-石云村海绵城市改造工程
        4.4.2 城市道路-深云三路海绵城市改造工程
        4.4.3 城市绿地与广场-海德二道街心花园海绵城市工程
        4.4.4 城市水系与管网-深圳河至福田河海绵城市综合整治工程
    4.5 海绵城市评价
    4.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6)从管控到服务:新时代城市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第2章 城市管理基本范畴、因素与模式
    2.1 城市管理及城市管理模式概念
    2.2 管控型与服务型城市管理模式对比
        2.2.1 管制型政府和管控型城市管理模式
        2.2.2 服务型政府和服务型城市管理模式
        2.2.3 两种模式的对比
    2.3 城市管理模式选择的其他影响因素
        2.3.1 城市管理复杂性对模式转型的影响
        2.3.2 公共管理服务性对模式转型的影响
        2.3.3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对模式转型的影响
        2.3.4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对模式转型的影响
第3章 管控型城市管理模式的困境及成因
    3.1 管控型城市管理模式的发展历程
        3.1.1 管控型城市管理模式起源和发展
        3.1.2 管控型城市管理模式特征
    3.2 管控型城市管理模式的困局
        3.2.1 执法形象困局:城管成为社会“公敌”
        3.2.2 执法体制困局:体制改革滞后
        3.2.3 执法理念困局:管控型管理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理念相悖
    3.3 管控型城市管理模式困局成因
        3.3.1 管控模式与城市转型的矛盾
        3.3.2 管控模式不适应执法职能多样化现状
        3.3.3 管控模式的体制落后于城市发展需求
第4章 从管控到服务:城市管理模式转型
    4.1 从管控到服务转型的背景与条件
        4.1.1 从管控到服务转型的社会经济背景
        4.1.2 从管控到服务转型的政治背景
        4.1.3 从管控到服务转型的文化背景
        4.1.4 从管控到服务转型的技术条件
    4.2 国内外先进城市管理模式借鉴
        4.2.1 国外先进城市管理经验
        4.2.2 国内城市管理模式转型的实践探索
        4.2.3 启示
    4.3 杭州市服务型城市管理模式实践探索
        4.3.1 杭州市城市经济社会概况
        4.3.2 杭州市城市管理理念服务化探索
        4.3.3 杭州市城市管理职能服务化探索
        4.3.4 杭州市城市管理手段服务化探索
    4.4 从管控到服务的转型建议
        4.4.1 管理理念转型:构建城市社会合作治理新格局
        4.4.2 管理形象转型:打造贴心城管服务形象
        4.4.3 管理体制转型:建立执法、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管理体系
        4.4.4 管理策略转型:服务为先、灵活有度
        4.4.5 管理平台转型:信息化平台的智慧化管理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宁波市“河长制”的政策效果与完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概述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概述
        1.2.3 国内外研究的总体评价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4.1 研究的重点
        1.4.2 研究的难点
        1.4.3 研究的创新点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概述
    2.1 “河长制”的相关概念概述
        2.1.1 “河长制”的起源
        2.1.2 “河长制”的概念
        2.1.3 “河长制”的必要性
    2.2 “河长制”的相关理论基础概述
        2.2.1 协同治理理论
        2.2.2 公共选择理论
3 宁波市“河长制”的政策输出及政策效果
    3.1 宁波市“河长制”的总体框架
        3.1.1 宁波市“河长制”的法规依据和管理标准
        3.1.2 宁波市“河长制”的总体目标和组织架构
        3.1.3 宁波市“河长制”的分级方式和职能分工
    3.2 宁波市“河长制”的政策输出
        3.2.1 理清“河长制”工作管理对象
        3.2.2 争取河道治理市级财政支持
        3.2.3 树立实名制的河长公示牌
        3.2.4 摸清“河长制”河道排口
        3.2.5 搭建“河长制”管理信息平台
        3.2.6 实现“河长制”河道水质监测机制
    3.3 宁波市“河长制”的政策优势
        3.3.1 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发挥了统筹协调的优势
        3.3.2 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发挥了灵活高效的优势
        3.3.3 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发挥了责任明确的优势
    3.4 宁波市“河长制”的政策效果
        3.4.1 宁波市“河长制”政策的直接效果
        3.4.2 宁波市“河长制”政策的附带效果
        3.4.3 宁波市“河长制”政策的潜在效果
4 宁波市“河长制”面临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4.1 宁波市“河长制”面临的问题
        4.1.1 部门及区域间的协调依然困难
        4.1.2 对政府的行政依赖明显过度
        4.1.3 有关的法律法规相对匮乏
        4.1.4 公众的参与和监督力度薄弱
        4.1.5 河长换届频繁且人员流动幅度大
    4.2 宁波市“河长制”问题的成因分析
        4.2.1 协同机制尚未真正落到实处
        4.2.2 民间环保组织力量尚不够强大
        4.2.3 国家层面的法律制定相对滞后
        4.2.4 政府及媒体未发挥好教育引导作用
        4.2.5 政策的长效性明显不足
5 宁波市“河长制”的完善路径
    5.1 强化社会协同,提升河道治理的社会参与度
        5.1.1 接受公众监督,加强问责机制建设
        5.1.2 发动公众参与,大力推广民间河长
        5.1.3 凸显专业优势,扶持民间环保组织
    5.2 建设法治社会,完善水环境治理的法制建设
        5.2.1 加快“河长制”的法律法规制定
        5.2.2 加深河道执法的广度和力度
        5.2.3 完善水环境的公益诉讼制度
    5.3 整合多方制度,多元化无死角保障河道治理
        5.3.1 深化考核制度,确保“河长制”能发挥实效
        5.3.2 坚持“一河一策”制度,因河施策精准治河
        5.3.3 结合保险制度,推广水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5.3.4 结合信用制度,建立企业环境信用体系
    5.4 另辟治理蹊径,寻求更利于推广的宣传方式
        5.4.1 发挥媒体优势,借力于多种新媒体
        5.4.2 借鉴手绘地图,有效利用舆论热点
        5.4.3 创作宣传歌曲,口口相传有效传播
        5.4.4 推广河长论坛,治水经验及时共享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缘起
    1.2 选题背景
        1.2.1 水与城市的复杂关系
        1.2.2 中国城市转型与城市涉水景观
        1.2.3 在全球化与地方化之间碰撞的城市涉水景观
    1.3 选题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进展与科学问题
        1.4.1 研究进展
        1.4.2 科学问题的提出
    1.5 研究思路与组织框架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
    1.6 案例地选择及资料来源
        1.6.1 案例地选择
        1.6.2 资料与数据来源
第二章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理论构架
    2.1 理论梳理
        2.1.1 城市政治生态学理论
        2.1.2 城市政体理论与增长机器理论
        2.1.3 尺度政治理论
        2.1.4 后结构主义视角下的网络理论
        2.1.5 从科层制到治理理论
        2.1.6 现代性理论
        2.1.7 后现代性理论与后现代城市
        2.1.8 空间的生产与第三空间理论
    2.2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理论模式建构
        2.2.1 转型中的政治经济背景与城市政体
        2.2.2 转型的资本视角:循环与累积
        2.2.3 转型的行动者网络视角:角色多元化与结盟网络化
        2.2.4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水-社会之循环网”模式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兰州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
    3.1 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的变迁
        3.1.1 穿城而过:城市与水的历史回顾
        3.1.2 与河争地:人与洪水的游击战
        3.1.3 政府主导下的水岸开发:黄河风情线及沿岸域的变迁
        3.1.4 市政府控制下的中小型河道:填埋、利用与整治
        3.1.5 被遗忘的水景观:滩滩相连的候鸟天堂
        3.1.6 河谷型城市特殊的水景观:排洪沟、山洪、泥石流与滑坡
        3.1.7 美中不足:公众感知的兰州城市河流及其沿岸景观
    3.2 城市水设施景观的变迁
        3.2.1 兰州供水历史回顾:从溥惠渠到刘家峡
        3.2.2 政府失职与企业失责:兰州城市供水事故的频发
        3.2.3 城市水源地的隐患与监督:水电业的霸权与NGO的努力
        3.2.4 黄土山上造青山:自上而下的南北两山绿化上水工程
        3.2.5 理不清的污水、雨水与洪水:城市排水曲折的现代化进程
        3.2.6 迈向公私合伙:滨河交通设施的跨越发展
    3.3 城市水文化景观的变迁
        3.3.1 传统的水文化景观
        3.3.2 当代的水文化景观
        3.3.3 艺术作品与媒介表征的城市水景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
    4.1 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的变迁
        4.1.1 溯流而上:城市与水的历史回顾
        4.1.2 政府主导下的治河工程:里程碑式的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
        4.1.3 政企合作的进阶与退二进三的开端:沙河综合整治工程与东调工程
        4.1.4 NGO发起的反河流填埋运动:西郊河事件
        4.1.5 社区发起的城市湿地保留运动:大观堰事件
        4.1.6 企业插手下的市政郊野公园:城市绿化水系网络的非均衡发展
        4.1.7 新时代的绿色治理体制:环城生态圈以及人工湿地打造
        4.1.8 豪华的“腐烂河”:公众感知的成都城市河流及其水岸景观
    4.2 城市水设施景观的变迁
        4.2.1 供水历史的转折:从都江堰到李家岩
        4.2.2 公众反坝运动的第一次胜利:杨柳湖水电站事件
        4.2.3 城市生命线上广泛的反水电联盟:柏条河事件
        4.2.4 国家的回归与地方的失落:城市排污设施的演进过程
        4.2.5 雨洪管理专家话语的转变:从灰色设施到绿色设施
        4.2.6 被各种设施阻碍的水路交通:撑不起的城市航运
    4.3 城市水文化景观的变迁
        4.3.1 传统的水文化景观
        4.3.2 当代的水文化景观
        4.3.3 艺术作品与媒介表征的城市水景观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
    5.1 科层制的固守与超越:兰州城市涉水景观的深度透视
        5.1.1 中国涉水事务的科层制
        5.1.2 涉水事务的地方层级
    5.2 网络、冲突与尺度政治: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深度透视
        5.2.1 水景行动者网络及其冲突
        5.2.2 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尺度政治视角
    5.3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治理模式
        5.3.1 协作式治理:能力与局限
        5.3.2 治理的谱系:从兰州到成都
        5.3.3 治理的拓展:治理术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9)深圳市龙华新区水政监察水平提升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水政监察国外的相关研究
        1.2.2 水政监察国内的相关研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1.3.1 政府管制理论
        1.3.2 寻租及腐败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论文的研究思路
第2章 龙华新区水政监察内容与流程分析
    2.1 龙华新区水政监察六大类内容
        2.1.1 水资源监察
        2.1.2 河道监察
        2.1.3 水土保持监察
        2.1.4 供水监察
        2.1.5 排水监察
        2.1.6 节水监察
    2.2 水政监察流程分析
        2.2.1 水政监察一般程序
        2.2.2 水政监察简易程序
    2.3 六大类水政监察程序具体分析
        2.3.1 水资源监察程序
        2.3.2 河道监察程序
        2.3.3 水土保持监察程序
        2.3.4 供水监察程序
        2.3.5 排水监察程序
        2.3.6 节水监察程序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龙华新区水政监察水平现状及影响水平提升的问题分析
    3.1 龙华新区水务发展“十二五”规划完成情况及评价
        3.1.1 龙华新区水务发展“十二五”规划指标完成情况
        3.1.2 龙华新区水务发展“十二五”规划未完成原因分析
    3.2 龙华新区水政监察水平现状及评价
        3.2.1 龙华新区近两年水政监察水平现状
        3.2.2 龙华新区水政监察水平的评价
    3.3 水政监察绩效考核指标及评价
        3.3.1 2014年龙华新区水政监察绩效考核完成情况
        3.3.2 2015年龙华新区水政监察绩效考核完成情况
        3.3.3 龙华新区水政监察绩效考核完成情况评价
    3.4 龙华新区水政监察队伍概况
        3.4.1 龙华新区水政监察历史沿革
        3.4.2 龙华新区水政监察现有队伍情况
        3.4.3 龙华新区水政监察队伍法律地位
        3.4.4 龙华新区环保水政监察大队主要职能和执法范围
    3.5 影响龙华新区水政监察水平提升的现存问题分析
        3.5.1 执法队伍建设不足
        3.5.2 标准化建设不足
        3.5.3 信息化建设不足
        3.5.4 量化执法水平不足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深圳市龙华新区水政监察水平提升的有效措施
    4.1 水资源监察水平提升措施
        4.1.1 职能一体化
        4.1.2 发挥街道办及社区工作站等基层组织的力量
        4.1.3 加大水资源宣传力度建立举报奖励机制
    4.2 河道监察水平提升措施
        4.2.1 积极发挥河道管养单位的作用
        4.2.2 加大河道监察宣传力度建立举报奖励机制
        4.2.3 积极发挥规划土地监察大队的作用
    4.3 水土保持监察水平提升措施
        4.3.1 加大水土保持监察宣传力度建立举报奖励机制
        4.3.2 积极发挥新区水保监测站的作用
        4.3.3 积极发挥卫星遥感等先进技术的作用
    4.4 供水监察水平提升措施
        4.4.1 加大供水宣传力度建立举报奖励机制
        4.4.2 积极发挥小区物业管理处的作用
        4.4.3 积极发挥自来水供水企业的作用
    4.5 排水监察水平提升措施
        4.5.1 积极发挥管道管养外包服务单位的作用
        4.5.2 加大排水宣传力度建立举报奖励机制
        4.5.3 找准排水监察的着力点
    4.6 节水监察水平提升措施
        4.6.1 加大节水宣传建立举报奖励机制
        4.6.2 找准节水监察的重点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10)做好新时期江苏省河道管理工作的几点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 江苏省河道基本情况
2 新时期江苏省河道管理面临的新要求
    (1)保障水安全对河道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河道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3)建设新江苏对河道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4)水利现代化对河道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5)水生态文明建设对河道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6)《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河道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3 新时期江苏省河道管理面临的挑战
    (1)河道水质问题依旧突出
    (2)河道生态环境状况亟需改善
    (3)河道依法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增强
    (4)河道现代化管理能力亟需提高
4 新时期江苏省河道管理对策与建议
    (1)完善河道管理法规制度体系
    (2)建立河道管理规划约束机制
    (3)深化河道管理体制机制建设
    (4)强化河道水域岸线管理
    (5)加大河道巡查执法监管力度
    (6)开展河道水生态环境修复
    (7)提升河道管理信息化水平
    (8)健全河道管理保障体系

四、试论新时期深圳市河道管理的重点与难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基层黄河河务局履职困境及对策研究 ——以F县为例[D]. 季亚康.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2]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暗渠段对城市河流水环境的影响[J]. 邓佑锋,吴民山,张文强,单保庆. 环境工程学报, 2020(01)
  • [4]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D]. 王岳. 重庆大学, 2019(01)
  • [5]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应用研究 ——以深圳市南山区为例[D]. 刘波.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6]从管控到服务:新时代城市管理模式研究[D]. 莫良燕. 南昌大学, 2019(02)
  • [7]宁波市“河长制”的政策效果与完善路径研究[D]. 李节. 宁波大学, 2019(06)
  • [8]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D]. 顾磊. 兰州大学, 2017(03)
  • [9]深圳市龙华新区水政监察水平提升措施研究[D]. 罗勇伦.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4)
  • [10]做好新时期江苏省河道管理工作的几点认识[J]. 季俊杰. 江苏水利, 2015(08)

标签:;  ;  ;  ;  ;  

新时期深圳河道治理的重点与难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