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距离多级泵站引水工程全系统流量调节

长距离多级泵站引水工程全系统流量调节

一、长距离多级泵站引水工程全系统流量调节(论文文献综述)

庞宇,王玲花,胡建永[1](2021)在《长输水系统梯级泵站运行优化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梯级泵站在流域内或流域间调水,能有效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但也消耗大量能源。通过制定合理的运行方案,探讨梯级泵站节能降耗和调控优化策略,以降低系统运行成本,提高工程经济效益和保证运行安全具有重大意义。长输水系统梯级泵站运行优化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四个领域,即梯级泵站运行优化目标理论研究、梯级泵站优化问题算法及模型求解、基于变频调速技术的梯级泵站运行优化相关研究和梯级泵站的事故紧急调度相关研究。但对梯级泵站这样庞杂的系统,优化计算方法的效率仍需进一步提高,模型优化求解时应考虑更多影响因素,在梯级泵站运行优化中有压部分的紧急事故调度还需深入研究。

杨叶娟[2](2021)在《景电工程梯级泵站优化运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存在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区域水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为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满足干旱缺水地区生活、生产、生态等方面的供水需求,西北地区修建了多个长距离、跨流域调水的高扬程梯级泵站工程。梯级泵站工程一般具有装机容量大、运行时间长以及能源消耗量大等特点,在实际运行中,部分泵站也会出现运行效率低、运行成本高等问题,且梯级泵站运行期间受降雨量、灌区需水量、泵站工况调节和黄河水含沙量等因素的影响,泵站各级间水位、流量常处于不断变化状态,进而影响梯级泵站工程整体运行效率。因此,对梯级泵站运行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使梯级泵站系统在不同工况的水位、流量下达到动态平衡状态,对提高梯级泵站输水系统运行效率并实现经济运行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以下简称景电工程)梯级泵站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实地勘探调查与采集运行数据的基础上,探寻影响梯级泵站系统运行效率的关键指标参数,通过科学合理的数学模型,对景电工程的实际运行能效进行评估;以梯级泵站前池水位、提水量及灌区需水量的供需平衡状态为约束条件,并结合变频调节、调蓄水池等技术的应用,以梯级泵站间的弃水量、耗电量、缺水量最小为目标,开展梯级泵站系统优化运行的研究,以期为国内同类大型梯级泵站工程的实际运行优化提供一定参考。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结合景电工程梯级泵站输、配水方式及输水系统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考虑工程运行中监测设备不完善的实际条件,采用科学合理的运行效率评估模型,选取景电一期工程梯级泵站输水系统2013年-2017年的实际运行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泵站实际运行效率进行评估,在定量明晰工程实际运行能效的同时,为研究优化运行技术在景电工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科学验证。(2)通过分析影响水泵机组运行效率的因素,开展单台水泵机组高效运行研究,结合各机组参数确定水泵机组高效运行工况点,在考虑传动效率和电机效率的基础上,对抽水装置性能及效率进行分析,确定在不同流量、扬程工况下的装置效率,为研究各级泵站内多机组间的联合运行优化提供理论基础。(3)以梯级泵站间的弃水量、耗电量、缺水量最小为目标,研究梯级泵站系统的优化运行模型,结合景电工程修建调蓄水池、选用变频机组等技术手段,通过改善工程梯级泵站系统的级间水位、流量,促使其达到动态平衡状态,极大减少了水泵机组开停机次数,降低工程运行成本,确保泵站前池维持高水位平稳运行以及泵站、渠道的安全运行,达到梯级泵站系统优化运行的目的。

庞宇[3](2021)在《长输水系统梯级泵站运行调控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长距离输水工程中,梯级泵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由于此类工程结构过于复杂、内部联系紧密、影响因素众多,导致其运行时控制难度极大,而这种大型输水工程又需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经济的运行,以发挥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针对梯级泵站运行调控优化和紧急事故调度优化两方面,进行了如下研究:本文在综述了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介绍了梯级泵站工程的运行调度优化以及梯级泵站事故紧急调度的理论和研究现状,为后续工作打下基础。本文针对梯级泵站经济运行优化问题,以梯级泵站正常供水运行能耗最低为优化目标,建立梯级泵站运行调控优化模型,通过合理分配扬程,结合变频水泵特点,采用智能优化算法求解,以实现对各级泵站的优化调度。通过物理试验模型验证结果,发现能够有效降低梯级泵站能耗。针对实际运行过程,梯级泵站所需流量较小时,采用多级泵站合并运行方式,试验证明,此举不仅能提高单级泵站的运行效率,而且能有效降低梯级提水系统的抽水成本,达到经济运行目的。针对梯级泵站事故紧急安全调度问题,这种长距离输水梯级泵站系统的水力过渡过程十分复杂,应对事故的响应也比较迟缓,一旦发生紧急事故停泵问题,易产生水锤,后果极其严重。本文针对长输水系统梯级泵站紧急事故中抽水断电情况,逐级对各泵站进行了水力过渡过程分析,针对各级泵站特点提出了水锤防护措施,并针对实际工程特点,进行优化后的水力过渡过程分析,建立了紧急事故优化方案。综合理论分析以及研究结果,提出了长输水系统梯级泵站的运行优化还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徐燕,李江[4](2020)在《长距离有压流输水管道水锤计算及防护设备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距离有压流输水管道工程主要用来解决水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这是当前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该研究方向主要涉及到管道设计、水锤分析计算、水锤防护设备选择等,重点介绍水锤计算及防护设备的研究,概括了水锤计算的发展历程,防护设备的优缺点,并归纳了多个供水工程所采用的防护设备的组合方式,从工程水锤防护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水锤计算机仿真计算和防护设备未来需要关注的重点研究方向。

王智轩[5](2020)在《引江河水利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详细论述与研究了泰州引江河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管理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简要介绍引江河水利工程的运行概况,并从工程运行的现状入手,结合其他引水工程的事故资料、引江河水利管理处的相关资料以及对管理处工作人员的咨询结果,总结辨识出了设备设施、作业人员、安全管理这三大类安全风险,并细分为八小类,共八十四种安全风险因素。对安全风险因素进行评价的第一步是对其进行赋权。根据引江河水利工程的特点选择了主观赋权法——层次分析法,为了避免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性与随机性,引入了一种客观的赋权方法——熵值法。利用熵值法对进行层次分析法打分的专家赋予不同的权重,再通过两种方法得到的权重加权融合得到层次熵法,最终利用MATLAB作为工具,确定各风险因素的权重。为了综合每位专家之间的差异,利用熵值法对专家进行赋权,选取“理想专家”,并将其他专家与“理想专家”之间的差异作为其信息熵,对不同的专家赋予不同的权值。利用MATLAB计算每位专家的熵权,并将其与专家对安全风险因素的赋权进行加权融合得到各安全风险因素的最终权重。得到各安全风险因素的权重后进行安全风险评价。对于“安全”或“危险”这类边界并不明晰的模糊概念,使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将主观问题定量化分析。从安全风险率和安全风险后果严重程度两个维度入手,建立了安全风险评价基准与单因子评价基准。继续将整个系统划分成为设备设施、作业人员、安全管理三个子系统,邀请专家四名、管理处领导人员八名、管理处工作人员八名,进行单因子评价投票,并将投票结果归一化,转化为隶属度矩阵。选用(·,+)型算子,将隶属度矩阵与权重向量进行融合,得到三个子系统的风险评价向量,再通过不同评语对应的分值计算出各系统的评价值,与已经建立的安全风险评价基准进行对比,判断各子系统的安全风险程度。综合三个子系统建立整个系统的安全风险评价隶属度矩阵,结合三个子系统的权重,同样选用(·,+)型算子进行融合计算,得出风险评价向量与系统的安全风险评价值,从而判断整个系统的安全风险程度。最后从分析评价的结果出发,结合各风险因素权重与该水利工程的背景,提出对可能发生的主要风险事故的控制措施以达到降低风险与控制风险的目的。

郑和震,田雨,王澈,雷晓辉,付晓杰[6](2018)在《梯级泵站输水系统预测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南水北调来水调入密云水库调蓄工程前半段是由泵站、渠道、节制闸等构成的复杂梯级泵站输水系统。为了应对该输水系统经常出现流量不平衡可能带来的水位超出极值约束的问题,建立一种新的预测控制方法,基于恒定流模型建立各渠段的站前水位—流量—蓄量关系,通过水量平衡和插值计算对蓄量和站前水位的时间变化规律进行预测,进而提出控制策略。该预测方法经实际运行数据检验,精度较高、方法简单实用,可用于密云水库调蓄工程梯级泵站输水系统实际运行控制。

白秦涛[7](2016)在《延安黄河引水工程管理调度系统总体架构与调度控制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引水工程的自动化建设、优化运行、科学调度显得日益重要,设计理念、管理技术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工程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课题针对延安黄河引水工程,设计了功能完备的管理调度系统,该系统可通过高标准的信息化数据采集手段及现代化控制设施,对整个工程进行远距离监控,及时掌握工程运行中的各项相关数据并及时分析、处理,实现全线集中自动化调度及引水工程的数字化、现代化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确保引水工程安全高效运行。本文重点研究了工程的业务流程与数据流程,确定了监控任务,并对系统的功能、性能、安全的需求进行了研究与分析。采用分区分层、集中部署设计思路及基于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架构)的应用整合与集成架构,在延安黄河引水工程管理处集中部署开发统一的应用支撑平台、数据资源管理平台及业务应用系统,各管理分中心和现地管理站通过光纤专线网络进行远程调用访问,工程实行统一标准、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开放建设的思路,强调应用支撑平台的支撑作用,避免重复开发,提高效率、节约投资。针对工程调度控制需求,规划了调度控制体系的总体结构、技术架构、系统功能,详细设计了基于KingSCADA监控软件的调度控制体系,将总计9座泵站、3座水处理厂、2座水库及工程线路各闸阀等作为一个整体,纳入统一的监控调度平台进行调度控制管理,通过对调度控制的框架及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可在控制网实现工程现地监控指令下达与远程监测控制。本课题通过深入研究监控对象,分析信息化业务管理流程、功能、需求,设计了管理调度系统总体框架及调度控制体系,对工程的建设实施及运行管理有重要指导借鉴作用。

杨开林[8](2016)在《长距离输水水力控制的研究进展与前沿科学问题》文中提出长距离输水的水力控制是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理论,主要涉及到管道水击、明渠非恒定流、渠冰工程、管道泄漏的检测、水力学参数的不确定度和系统辨识、计算机仿真技术等相关学科。本文概述了水力控制相关学科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从实用的观点出发,提出一些值得解决的前沿科学问题。

桑国庆,马兆龙,张晶,张俊胜,官庆朔[9](2015)在《梯级泵站输水系统优化运行及控制综述》文中认为综述国内外梯级泵站输水系统的研究现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宏观优化运行与微观控制脱节等问题。对梯级泵站输水系统实际运行中面临的复杂性和动态性难题进行解析,将梯级泵站输水系统优化分解为优化运行和动态控制两个相互关联的部分,初步提出梯级泵站输水系统优化运行及控制理论体系。对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分析和展望:智能控制算法和先进的水力控制方法将逐步应用于梯级泵站优化运行及控制领域,开发优化运行及控制仿真系统是实现理论成果应用的关键,随着水资源调度工程运行实践的深入开展,该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沈炜彬[10](2014)在《长距离引水工程主要影响因素初探》文中认为论文以某长距离引水工程为背景,初步阐述了国内外现有长距离引水工程的研究现状,从水量、水质两方面初步分析了目前长距离引水工程面临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管理运营与技术因素、水质因素、经济效益因素、生态环境因素等四方面探讨分析了引水工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初步探讨了长距离引水工程的经济模型,并提出了长距离引水工程的成本和效益的初步分析模式;引入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从经济评价和财务分析两个方面,初步探讨了长距离引水工程的经济评价指标。论文结合具体算例,探讨分析了长距离引水工程的经济指标,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初步进行了长距离引水工程方案的可行性评价。

二、长距离多级泵站引水工程全系统流量调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距离多级泵站引水工程全系统流量调节(论文提纲范文)

(1)长输水系统梯级泵站运行优化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梯级泵站运行优化目标理论研究
2 梯级泵站优化问题算法及模型求解
3 基于变频调速技术的梯级泵站运行优化
4 梯级泵站的事故紧急调度
5 结论

(2)景电工程梯级泵站优化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单级泵站优化运行研究现状
        1.2.2 梯级泵站优化运行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主要的创新点
2 梯级泵站工程及输水系统结构分析
    2.1 基于动态平衡的梯级泵站输水系统运行效率
        2.1.1 梯级泵站输水系统结构
        2.1.2 泵站子系统效率
        2.1.3 输水子系统效率
        2.1.4 梯级泵站输水系统运行效率
    2.2 泵站效率及能耗的评估模型
3 抽水装置性能研究
    3.1 抽水装置相关概念
        3.1.1 抽水装置
        3.1.2 水泵装置
    3.2 水泵的运行效率
        3.2.1 水泵效率
        3.2.2 水泵的性能参数
        3.2.3 水泵的性能曲线
    3.3 运行工况点的确定
        3.3.1 图解法
        3.3.2 数解法
4 景电工程梯级泵站运行效率分析
    4.1 工程概况及研究区选取
        4.1.1 景电一期工程系统
        4.1.2 景电二期工程及二期延伸向民勤调水工程系统
    4.2 景电一期工程梯级泵站系统效率评估
        4.2.1 基于动态平衡的能效评估
        4.2.2 无监测设备的梯级泵站能效评估
    4.3 评估结果对比分析
5 梯级泵站系统优化运行研究
    5.1 梯级泵站的优化调度系统
        5.1.1 梯级泵站系统概述
        5.1.2 梯级泵站系统结构
        5.1.3 梯级泵站流量优化调度
        5.1.4 梯级泵站水位优化调度
    5.2 梯级泵站的优化运行方式
        5.2.1 弃水量最小为目标的运行方式
        5.2.2 能耗最小为目标的运行方式
        5.2.3 缺水量最小为目标的运行方式
    5.3 基于水泵变频技术的优化运行研究
        5.3.1 水泵采用转速调节的优势分析
        5.3.2 变频调节原理
        5.3.3 水泵变频技术在景电工程优化运行中的应用
    5.4 基于调蓄水池的优化运行研究
        5.4.1 梯级泵站间采用调蓄水池的作用
        5.4.2 调蓄水池在景电工程优化运行中的应用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3)长输水系统梯级泵站运行调控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文技术路线
2 基本理论
    2.1 梯级泵站运行调控优化基本理论
        2.1.1 梯级泵站系统
        2.1.2 梯级泵站运行调控优化基本理论
    2.2 梯级泵站运行优化算法
        2.2.1 基本粒子群算法
        2.2.2 遗传算法
        2.2.3 粒子群-遗传(PSO-GA)混合算法
    2.3 梯级泵站事故紧急水力调度基本理论
        2.3.1 梯级泵站事故类型
        2.3.2 梯级泵站水锤危害
        2.3.3 紧急水力调度控制方程
        2.3.4 事故紧急调度水力保护计算要求
    2.4 本章小结
3 梯级泵站正常供水运行调控优化
    3.1 梯级泵站运行调控优化概述
        3.1.1 单级泵站运行调控优化概述
        3.1.2 梯级泵站运行调控优化概述
    3.2 梯级泵站正常供水优化运行数学模型
        3.2.1 数学模型
        3.2.2 约束条件
    3.3 水泵特性曲线拟合
        3.3.1 最小二乘法
        3.3.2 水泵特性曲线拟合
    3.4 水泵工况点
    3.5 水泵变频调速调节分析
        3.5.1 变频调速节能原理
        3.5.2 水泵相似定律
    3.6 梯级泵站正常供水运行调控优化混合粒子群求解
    3.7 本章小结
4 梯级泵站正常供水运行优化物理模型试验
    4.1 试验平台
        4.1.1 主要设备介绍
        4.1.2 数据采集及中控系统
    4.2 试验目的
    4.3 试验内容
        4.3.1 水泵性能试验
        4.3.2 管路特性曲线试验
        4.3.3 梯级泵站运行调控优化经济性试验
    4.4 运行调控优化结果及方案对比
        4.4.1 正常供水三级泵站运行调控优化
        4.4.2 基于多级合并的两级泵站运行调控优化
    4.5 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梯级泵站事故紧急调度优化
    5.1 梯级泵站事故紧急调度优化概述
        5.1.1 长输水系统梯级泵站事故停泵应急调度的特点
        5.1.2 梯级泵站事故停泵的应急调度策略分析
    5.2 常用水锤防护措施
    5.3 工程实例计算分析
    5.4 事故停机水力过渡过程计算
        5.4.1 稳态工况计算
        5.4.2 水泵事故停机水力过渡过程
    5.5 事故紧急调度优化方案
        5.5.1 一级泵站事故防护优化方案
        5.5.2 二级泵站事故防护优化方案
        5.5.3 三级泵站事故防护优化方案
        5.5.4 梯级泵站事故紧急调度优化方案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4)长距离有压流输水管道水锤计算及防护设备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水锤分析计算研究进展
2 常用水锤防护设备
    2.1 调压塔
    2.2 空气蓄能罐
    2.3 安全泄放阀
    2.4 空气阀
    2.5 止回阀
3 不同水锤防护设备研究进展及应用实践
4 水锤仿真分析及防护设备未来发展趋势
    4.1 水锤仿真分析
    4.2 水锤防护设备
5 展望

(5)引江河水利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引江河水利工程安全风险评价指标的确定
    2.1 设备设施安全风险识别及评价指标的确定
        2.1.1 泵站安全风险及其评价指标的确定
        2.1.2 船闸及水闸安全风险及其评价指标的确定
        2.1.3 航道及河道安全风险及其评价指标的确定
    2.2 作业人员安全风险识别及其评价指标的确定
        2.2.1 设备操作安全风险及其评价指标的确定
        2.2.2 河道作业安全风险及其评价指标的确定
        2.2.3 其他作业安全风险及其评价指标的确定
    2.3 安全管理风险识别及其评价标准的确定
        2.3.1 组织管理安全风险及其评价指标的确定
        2.3.2 应急管理安全风险及其评价指标的确定
第三章 基于层次熵法的安全风险因素赋权
    3.1 层次分析法介绍
        3.1.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3.1.2 构建各层次判断矩阵及其一致性的检验
        3.1.3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3.2 基于层次分析法对安全风险因素赋权
        3.2.1 层次结构模型与判断评价表的建立
        3.2.2 层次分析法计算程序的MATLAB实现
        3.2.3 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
    3.3 层次熵法加权融合赋权
        3.3.1 熵值法计算专家自身权重并加权融合
        3.3.2 层次熵加权融合赋权的MATLAB实现
        3.3.3 各评价指标加权融合的最终权重
第四章 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安全风险评价
    4.1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
        4.1.1 模糊集合与隶属度的概念
        4.1.2 模糊综合评价的步骤
        4.1.3 安全风险评价基准的建立
    4.2 单因子评价基准及隶属度矩阵的建立
        4.2.1 单因子评价基准的建立
        4.2.2 隶属度的确定
        4.2.3 隶属度矩阵的建立
    4.3 引江河水利工程安全风险评价
        4.3.1 子系统安全风险评价
        4.3.2 系统安全风险评价
        4.3.3 评价结果的描述
第五章 引江河水利工程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5.1 设备设施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5.1.1 泵站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5.1.2 船闸及水闸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5.1.3 航道及河道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5.2 作业人员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5.2.1 机电设备操作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5.2.2 河道作业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5.2.3 其他作业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5.3 安全管理的风险控制措施
        5.3.1 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
        5.3.2 现有安全管理制度的优化
        5.3.3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优化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A
附录B

(6)梯级泵站输水系统预测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
2 数学模型
    2.1 泵站站前水位—流量—蓄量关系计算
    2.2 蓄量和水位插值计算
        2.2.1 渠段蓄量插值
        2.2.2 泵站站前水位插值
    2.3 泵站站前水位预测
        2.3.1 预测方法
        2.3.2 预测方法验证
    2.4 泵站控制方法
        2.4.1 泵站站前水位超出极值约束的时间
        2.4.2 调控提前时间的确定
        2.4.3 调控方法
3 实例验证
4 结语

(7)延安黄河引水工程管理调度系统总体架构与调度控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工程概况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结构安排
    1.5 设计原则
    1.6 本章小结
2 系统需求分析
    2.1 系统用户描述
    2.2 业务流程
    2.3 数据流程
    2.4 监控任务
    2.5 功能需求
    2.6 信息需求
    2.7 性能需求
    2.8 安全需求
    2.9 本章小结
3 总体架构设计
    3.1 设计思路
        3.1.1 总体设计思路
        3.1.2 总体设计标准
        3.1.3 功能、性能指标
    3.2 总体框架
        3.2.1 逻辑构成
        3.2.2 逻辑关系
        3.2.3 系统技术架构
        3.2.4 总体业务流程
        3.2.5 总体数据流程
        3.2.6 系统结构展现
    3.3 系统划分
    3.4 安全体系
    3.5 关键技术
    3.6 系统边界接口界定
        3.6.1 与系统外部设计分工
        3.6.2 系统内部分工和接口界定
    3.7 本章小结
4 调度控制体系设计
    4.1 调度控制体系概述
    4.2 功能要求
    4.3 技术架构
    4.4 总体结构
    4.5 接口设计
    4.6 调度管理和操作流程设计
        4.6.1 调度管理
        4.6.2 设备操作权限
    4.7 数据流向
    4.8 调度系统主要功能设计
        4.8.1 SCADA系统
        4.8.2 水量调度系统
    4.9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总结
    5.2 建议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长距离输水水力控制的研究进展与前沿科学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长距离输水水力控制的研究范畴
2 长距离输水水力控制的研究进展
    2.1管道水击
    2.2明渠非恒定流
    2.3管道泄漏检测
    2.4渠冰工程
    2.5水力学参数的不确定度及系统辨识
    2.6水力控制的计算机仿真
3 长距离输水水力控制的前沿科学问题
    3.1管道水击的前沿科学问题
    3.2明渠非恒定流的前沿科学问题
    3.3管道泄漏检测的前沿科学问题
    3.4渠冰工程的前沿科学问题
    3.5水力学参数的不确定度及系统辨识的前沿科学问题
    3.6水力控制计算机仿真的前沿科学问题

(10)长距离引水工程主要影响因素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长距离引水工程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2.1 长距离引水工程面临的问题
    2.2 长距离引水工程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 成本效益估算与评价模型
    3.1 工程成本
    3.2 成本估算
    3.3 效益计算方法
    3.4 经济评价
    3.5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4 引水工程评价实例分析
    4.1 工程目的
    4.2 工程概况
    4.3 引水工程的作用
    4.4 主要效益影响分析
    4.5 经济模型分析
    4.6 引水工程综合评价模型
    4.7 结论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四、长距离多级泵站引水工程全系统流量调节(论文参考文献)

  • [1]长输水系统梯级泵站运行优化研究进展[J]. 庞宇,王玲花,胡建永.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21(04)
  • [2]景电工程梯级泵站优化运行研究[D]. 杨叶娟.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1
  • [3]长输水系统梯级泵站运行调控优化研究[D]. 庞宇.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1
  • [4]长距离有压流输水管道水锤计算及防护设备研究进展[J]. 徐燕,李江.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0(09)
  • [5]引江河水利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 王智轩. 江苏大学, 2020(02)
  • [6]梯级泵站输水系统预测控制方法研究[J]. 郑和震,田雨,王澈,雷晓辉,付晓杰. 人民黄河, 2018(02)
  • [7]延安黄河引水工程管理调度系统总体架构与调度控制设计[D]. 白秦涛. 西安理工大学, 2016(04)
  • [8]长距离输水水力控制的研究进展与前沿科学问题[J]. 杨开林. 水利学报, 2016(03)
  • [9]梯级泵站输水系统优化运行及控制综述[J]. 桑国庆,马兆龙,张晶,张俊胜,官庆朔.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6)
  • [10]长距离引水工程主要影响因素初探[D]. 沈炜彬. 浙江大学, 2014(06)

标签:;  ;  ;  ;  ;  

长距离多级泵站引水工程全系统流量调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