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对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影响

知识经济对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影响

一、知识经济对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张立,张雪,魏子航[1](2021)在《融合出版背景下科技期刊的智慧出版模式研究》文中认为科技期刊是知识经济时代承载最新科技成果的载体,作为出版产业供给侧改革新生产力的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媒体和高新技术的融合,给科技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和集约化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本文在梳理出版融合背景下智慧出版的发展史基础上,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和智慧出版的前沿研究,并结合科技期刊的自身特点,探索科技期刊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内外协调的智慧出版生态系统及发展策略。

沈秀,赵青,谭小荷[2](2021)在《责任编辑继续教育的发展轨迹与研究展望》文中研究指明以1990—2020年CNKI数据库收录的364篇期刊文献为样本,从文献数量、发文载体、论文作者和研究方法等角度揭示了责任编辑继续教育的研究概况;根据文献的年度分布,结合责任编辑继续教育制度的发展过程,将责任编辑继续教育的研究轨迹划分为初步兴起阶段、曲折推进阶段、稳步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研究内容各有侧重,总体而言,我国责任编辑继续教育起步较晚,还处于实践探索阶段,表现出"实践先行、政策推动"的特点;文献数量在曲折波动中呈缓慢上升趋势,核心发表载体已经初步形成,核心作者群体尚未形成。鉴于此,学界和业界应该从确立责任编辑继续教育的学术地位、构建理论研究框架、引入量化研究方法等方面营造研究氛围。

么慧贤,贺子岳,陈晓峰[3](2021)在《基于PEST-SWOT矩阵的我国科技期刊知识服务分析》文中指出文章运用PEST-SWOT矩阵分析我国科技期刊知识服务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环境,以及当前科技期刊知识服务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通过矩阵分析结果来看,我国科技期刊知识服务应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深化改革科技期刊管理、运营、评价等机制;以受众需求为导向,加快市场化进程;加大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的投入;找准期刊自身定位,做精做实特色知识服务。

陈岩[4](2021)在《数字化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角色转型》文中提出数字化时代信息传播方式及途径的变化给科技期刊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期刊编辑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科技期刊编辑需要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正确认识当前编辑工作存在的问题,明确定位,积极进行角色转型。新媒体的衍生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媒体造成一定影响,科技期刊作为传统媒体代表,也面临着严峻挑战。文章以数字化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角色转型为切入点,积极探索科技期刊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策略。

郭海瑞[5](2020)在《科技期刊青年编辑人才队伍建设与能力培养》文中指出科技期刊是记载、报道、传播和积累科学信息的重要载体,高素质的青年编辑人才是科技期刊发展的关键力量,肩负着发展科技期刊事业的历史使命,重视培养青年编辑的综合能力,建设一支有实力、懂专业、高效率的人才队伍,尤为重要。探讨了开展科技期刊青年编辑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青年编辑能力培养的对策及思路。

马峥[6](2020)在《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科技期刊出版是科研成果向社会经济生产转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我国在学术期刊的识别、监测、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包括:学术期刊评价理念与方法不能适应学术期刊发展、学术期刊评价思想落后于出版融合概念下的多元化发展态势、科技管理单位和科研绩效评估单位在实践中滥用、误用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和结果、学术期刊片面追求单项和关键评价指标数值而导致的学术不端和出版诚信问题。这些问题从情报学研究角度看,可以归结为学术信息集合的静态和动态的定量测度问题。信息熵正是解决信息度量问题的经典理论。本研究基于信息熵研究科技学术期刊在知识传播中对学科发展的贡献。本研究的理论假设是:对于一个孤立知识系统,信息的引入降低了知识系统的不确定性,可以理解为通过学术期刊为系统引入负熵的作用,实现了系统的熵降低。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被看作一个信息引入过程,若论文被更广泛地传播,就表明学术期刊所供给的信息内容具有更大价值,也就更加有效地提高了整个知识系统的有序性,体现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趋于明朗和一致,对未知领域的错误理解趋于降低和消除。在期刊评价领域,知识系统可以看作期刊所提供的内容(论文)集合。对知识系统整体而言,显示度水平(概率)越高,意味着内容价值越大,也就是学术期刊为知识系统提供负熵的贡献越大。基于此假设,可以将信息熵变化作为一个定量测度信息价值水平的指标用于科技期刊评价工作。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描述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模型;以能源研究领域为样本实证计算一个以期刊论文集合构成的知识系统信息熵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在信息熵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探索从测度学术期刊对知识系统所贡献的“负熵”的全新角度,构建对学术期刊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的新方法。本研究采用我国科技学术期刊大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最终成果将为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实用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本研究采取的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引文分析方法、标准化归一法来研究由学术期刊出版行为对学科知识系统所带来的信息熵变化量。采用文献调研分析法、引文分析方法、信息熵分析法、比较研究方法,将SCI数据库和Ei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以新能源领域的学科作为样本对信息熵变化量监测方法进行验证。采用层次分析法、引文分析方法、专家调查法构建科技学术期刊评价的准则层指标,并以我国出版的、经期刊管理部门认定为科技学术期刊进行大样本实证分析。本研究的创新点一是在学术期刊的评价思路上采用“评价知识贡献来替代评价质量”的逻辑。该定量方法与传统的引文分析方法为主的定量分析方法相比,在评价角度有所突破。二是本研究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是从信息熵评价角度出发,选择描述不确定性的相关指标。在评价方法的操作性上,针对现实存在的各类问题,从信息熵这个宏观系统状态量的测度出发进行评价,既符合我国学术期刊管理评价的实际需求,又能科学有效地对学术期刊的评价和建设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数据支持。特别是研制了“红点指标”“竞争强度”等创新指标。本研究提出了知识系统中信息熵的概念,并设计了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数学模型:因为学科发展具有显着的系统属性,因此可以把一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作为一个孤立系统进行研究。在本研究中,这个知识系统就是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集合。在这个孤立系统中,对未能明确的研究观点,存在不同的预判,即不确定性状态。这种不确定性通过这个知识系统的信息熵来表达。而随着研究发展,不断有新的有价值的信息引入,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知识系统的信息熵向着降低方向发展,也就是系统不确定性在降低。通过能源科学学科的实证研究,验证了随着时间进展,能源科学领域知识系统信息熵值呈现减少的趋势,表明该知识系统的不确定性在减少。学术期刊通过同行评议发表的论文,减少对科学问题的不明确认识,为知识系统输入有价值研究成果,也就是输入负熵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术期刊的贡献。本研究设计了测度知识系统信息熵状态量和变化量的基本方法。为此设计了基于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期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确定指标体系结构和权重。该评价指标系统共包括7个准则层指标(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以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14年公布认定的3713种科技学术期刊作为实证研究的样本。

刘文君,程碧军,王贵春,王晓芳,屠晶,徐俊梅,潘峰[7](2020)在《新时代农业科技期刊编辑队伍建设与能力提升的思考》文中提出编辑队伍建设及能力提升是农业科技期刊生命力的重要保障,更是响应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倡议和支持国家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基于已有相关文献的整理,梳理了21世纪以来传统农业科技期刊编辑队伍建设及能力提升的常规化操作,并分析了新时代农业科技期刊运营特征及其对编辑的要求,提出了农业科技期刊编辑队伍建设及编辑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以期为创建一流科技期刊作出重要贡献。

任环环[8](2020)在《数字化时代国内音乐期刊出版流程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互联网与新媒体等新技术的出现对于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物质的承载形式都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作为传播类的出版产业—音乐出版物—一种以受众为产业终端的产品,自然也就会随着读者阅读方式的改变而面临新的改变与调整。数字化时代伴随的是数字化的出版,它已经成为了新时代的潮流所趋,但是任何一种新事物的产生都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获得长久发展。本文以音乐期刊为研究对象,从微观角度出发,通过对数字化期刊对于传统音乐期刊的的编辑出版流程与运行等方面进行一个简单的考察,再从宏观上从企业、政府、出版社对于数字化音乐出版物的调控进行近一步探析。进而得出数字化出版物在新时代的发展中的合理定位与发展方向。本文总共分为绪论、正文一至三章、结论三个部分。绪论是一些相关概念与研究现状等问题的阐述。正文首先是从音乐期刊的演变与出版媒介变革入手,去发现媒介阶段性发展特征予以音乐期刊发行的影响,以此来探究出音乐期刊在数字化媒介的大环境下所面临的从编辑、发行、销售、营销甚至服务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及对应的解决方案。最后从宏观上出发,认为当前的企业应当进行革新与优化的体制改革,政府应进行扶持与引导的宏观调控。结论从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我们要追寻数字化期刊的行走脚步,把握潮流与趋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最终实现共赢。

杨沁雯[9](2020)在《我国大学出版社高质量出版研究》文中认为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的一切发展都是高质量的发展,要告别数量扩张型的发展。中宣部印发的《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特别要求出版单位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大学出版社是为服务高校教学科研、传播优秀文化而诞生的出版单位,其出版产品具有启智育人、知识服务的重要属性,肩负教育指导与学术传播的使命,质量更应受到高度重视。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学出版社完成了高速增长,但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创新不足,质量不高,效益下滑,融合不深,这些都要通过高质量发展去解决。基于此,本研究将回归大学出版社的办社初心,重新审视大学社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寻找时代背景下大学出版社的发展机遇,分析阻碍我国大学出版社向高质量转型的问题,从中外大学出版社的比较研究中,探索如何实现从选题到发行的全流程质量把控,以期提出不忘本来、面向未来、立足本土的大学出版社高质量出版策略。本文主要通过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法和对比分析法进行研究。首先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对精品出版和高质量出版的概念进行界定,指出精品出版拘泥于“品”的局限性,而高质量出版则侧重出版产业整体发展的高质量,是更贴合新时代新趋势的出版战略,论证了大学出版社进行高质量出版转型的必要性。然后对大学出版社的发展历程进行概述,对近年来大学出版社在品牌化、数字化、“走出去”等方面做出的努力进行肯定,也表达了对大学出版社未充分发挥不可替代的专业价值的担忧。结合国内外的先进出版案例和国家的政策导向可以看出,未来出版行业细分是大势所趋;主题出版是大学出版社彰显社会效益的重要工作;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出版技术一定会改变学术出版的生产模式和产品形态;实体书店进校园将会补足大学出版社线下渠道的短板,如果能够好好把握这些机遇,大学出版社的发展一定能再上一个台阶。但是目前大学出版社在内容的深度挖掘、技术的使用能力、思维的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上都有所欠缺,严重阻碍了高质量转型的深化。本研究为大学出版社实现高质量出版转型提出了四大策略:基于细分领域的学术出版市场下沉策略、基于人工智能的出版流程优化策略、基于知识服务的融合出版策略、基于新零售的销售模式改造策略。以期应用新技术和新概念彻底改造大学出版社的工作流程和商业模式,帮助大学出版社把握机遇、走出困境。

治丹丹[10](2020)在《科技期刊创新生态圈构成、特征及运行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生态隐喻、模型构建的方法全新定义科技期刊创新生态圈概念及其要素构成,梳理科技期刊创新生态圈由零散到群集、由行政化到市场化的演进路线,得出科技期刊创新生态圈开放式协同、动态自调节、多样性共生、自组织演化等特征;明确其协同共生机制、风险识别与防控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环境匹配机制等运行机制。全新构建科技期刊创新生态圈,着力强调科技期刊核心创新主体主动性,是科技期刊服务于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

二、知识经济对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知识经济对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融合出版背景下科技期刊的智慧出版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字出版的成熟阶段:智慧出版
    (一)从传统出版到数字出版
    (二)智慧出版应运而生
二、科技期刊智慧出版的生态模式
    (一)智慧编辑
    (二)智慧印刷
    (三)智慧媒体
    (四)智慧阅读
三、科技期刊智慧出版的实施策略:内外协同
    (一)内部出版流程变革
        1.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优化内容质控前端
        2.AR助力富媒体出版创新出版形式
        3.算法推介带动靶向传播助力供需精准匹配
        4.区块链致力版权保护守护学者创作权益
    (二)外部社会环境协同
四、结语

(2)责任编辑继续教育的发展轨迹与研究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概况
    (一)文献数量
    (二)文献载体
    (三)文献作者
二、发展轨迹与研究内容
    (一)初步兴起阶段(1990—1995年)
    (二)曲折推进阶段(1996—2009年)
    (三)稳步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
三、述评与展望
    (一)确立学术研究地位
    (二)搭建理论研究框架
    (三)引入量化研究方法

(3)基于PEST-SWOT矩阵的我国科技期刊知识服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科技期刊知识服务宏观环境的PEST分析
    1.1 政治环境:政策引导知识服务良性生态体系建设
    1.2 经济环境:知识经济发展为知识服务创造市场空间
    1.3 文化环境:文化发展倒逼知识服务满足受众需求
    1.4 技术环境:技术成果加持推动知识服务不断革新
2 我国科技期刊知识服务微观环境的SWOT分析
    2.1 内部优势
        2.1.1 内容资源丰富,业务分工清晰
        2.1.2 垂直细分领域,用户群体精准
        2.1.3 平台初步建立,集群优势彰显
    2.2 内部劣势
        2.2.1 期刊单位分散,知识服务水平低
        2.2.2 复合型人才不足,制约发展进程
        2.2.3 服务规范未完善,缺乏版权保护体系
    2.3 外部机遇
        2.3.1 借鉴互联网知识服务类平台经验
        2.3.2 用户已形成知识付费的消费习惯
    2.4 外部威胁
        2.4.1 行业内外竞争激烈
        2.4.2 产业链条尚未建立
3 我国科技期刊知识服务的突破路径
    3.1 SO战略:以受众需求为导向,加强市场化运作
    3.2 WO战略:找准自身定位,做实做精特色知识服务
    3.3 WT战略:加强政府宏观指导,因地制宜提升集约能力
    3.4 ST战略:推广新技术应用,培养复合型编辑人才
4 结语

(4)数字化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角色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1 数字化时代科技期刊面临的发展机遇
2 数字化时代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对科技期刊整体发展趋势认识不足
    2.2 缺乏数字化时代的品牌意识
    2.3 编辑数字化生存能力有待提高
3 数字化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角色定位
    3.1 链接作用
    3.2 把关作用
    3.3 催化与导向作用
4 数字化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角色转型
    4.1 更新理念,提升素养
    4.2 适应全新经济体制变革,增强品牌意识
    4.3 创新科技期刊内容
    4.4 打造特色栏目,提升竞争力
    4.5 准确定位,推动全面数字化实施
5 总结

(5)科技期刊青年编辑人才队伍建设与能力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 科技期刊青年编辑人才队伍建设
    1.1 吸引优秀青年编辑
    1.2 培养现有青年编辑
    1.3 优化编辑队伍人才结构
2 科技期刊青年编辑能力培养
    2.1 广博的学术专业知识及扎实的编辑业务功底
    2.2 提升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
    2.3 重视职业道德培养
3 结语

(6)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
    1.5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科技学术期刊传播规律的研究
        2.1.1 学术期刊传播模式的研究
        2.1.2 基于引文分析探索学术期刊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研究
        2.1.3 基于知识扩散理论的期刊信息传播研究
        2.1.4 数字化时代给学术期刊传播方式带来的变化和相关问题研究
    2.2 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的研究
        2.2.1 基于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评价办法
        2.2.2 基于传统计量学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
        2.2.3 基于替代计量学(Altmetrics)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
        2.2.4 期刊评价活动长期存在的挑战
    2.3 熵的概念与研究应用
        2.3.1 热力学熵概念
        2.3.2 玻尔兹曼熵概念
        2.3.3 信息熵概念
        2.3.4 信息熵概念的发展
        2.3.5 信息熵的应用
    2.4 小结
第3章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测度
    3.1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概念
        3.1.1 基于信息熵的学术期刊出版研究
        3.1.2 学术传播的系统属性
        3.1.3 知识系统不确定性的构成
        3.1.4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定义
    3.2 测度知识系统信息熵的原理
        3.2.1 构造指标矩阵
        3.2.2 标准化处理
    3.3 以能源领域为样本测度一个知识系统的信息熵
        3.3.1 数据来源
        3.3.2 知识系统信息熵数学模型
        3.3.3 指标计算
        3.3.4 实证:以能源领域论文为样本
    3.4 小结
第4章 学术期刊对知识系统贡献的测度模型
    4.1 研究假设和思路
        4.1.1 研究假设
        4.1.2 测度思路
    4.2 学术期刊对相应知识系统的贡献的测度
        4.2.1 学科分类体系划分
        4.2.2 各学科高频关键词统计
        4.2.3 计算各学科领域由期刊论文所构成的知识系统的信息熵背景值
        4.2.4 计算被评价期刊缺位状态下对应知识系统的信息熵的虚拟值
    4.3 测度学术期刊贡献的实证
        4.3.1 实证测算
        4.3.2 结果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基于信息熵的学术期刊指标评价体系和实证
    5.1 构建指标体系
        5.1.1 准则层构建
        5.1.2 指标(二级指标)选择和研制
        5.1.3 原创指标之一:红点指标的研制
        5.1.4 原创指标之二:竞争压力指标的研制
    5.2 确定指标的权重
        5.2.1 专家邀请和调查
        5.2.2 调查结果的一致性检验
        5.2.3 计算权重
    5.3 实证:以中国3713 种科技学术期刊作为样本
        5.3.1 样本的特点
        5.3.2 采集数据计算各项指标
        5.3.3 计算期刊加权评分
        5.3.4 实证结果的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和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成果的适用性和比较优势
        6.2.1 研究成果的适用性
        6.2.2 基于信息熵的期刊评价方法相对于以往方法的比较优势
        6.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优势
    6.3 讨论
        6.3.1 未来研究展望
        6.3.2 研究局限性
        6.3.3 研究成果的应用场景
参考文献
已发表与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7)新时代农业科技期刊编辑队伍建设与能力提升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农业科技期刊编辑队伍建设的常规化操作
2 新时代农业科技期刊运营特征及其对编辑的要求
    2.1 政治要求
    2.2 思想要求
    2.3 履职要求
    2.4 素质要求
    2.5 能力要求
3 新时代加强农业科技期刊编辑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3.1 把好编辑学习能力关
    3.2 把好编辑业务培训关
    3.3 把好编辑工作实践关
    3.4 把好编辑队伍管理关
    3.5 把好编辑考评激励关

(8)数字化时代国内音乐期刊出版流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前人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传播媒介变革与音乐期刊之关系
    第一节 近现代以来传播媒介所发生的快速变革
        一、印刷媒介
        二、电子媒介
        三、数字媒介
    第二节 国内音乐期刊的演变历程
        一、期刊与杂志的定义与关系
        二、中国音乐期刊的出版与发展研究
    第三节 音乐期刊出版对于数字化时代的“互动”
        一、音乐期刊发展的现状
        二、音乐期刊出版发行新时期“转型之路”
第二章 数字化时代对音乐期刊办刊活动之影响
    第一节 音乐出版业在数字化时代的“新面貌”
        一、传统音乐出版业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背景
        二、当前数字化出版面临的出版问题及解决方案
    第二节 数字化技术对于音乐编辑的影响
        一、思想观念的转变
        二、编辑方式的改变
        三、营销手段的转变
        四、音乐编辑需要的“新”素养
    第三节 数字化技术对于音乐期刊出版活动的改变
        一、编辑、作者、读者沟通方式的简易化
        二、资源整合的便利化
        三、编辑流程的数字化
        四、宣传方式的多样化
    第四节 数字化时代音乐期刊的发行方式的调查与认识
        一、音乐期刊发行方式的变革
        二、音乐期刊发行的数字化
        三、音乐期刊数字化发行的优势与不足
第三章 数字化时代音乐期刊面临的“转型”之道
    第一节 当前面临的主要困境及其表现方式
        一、音乐期刊出版流程方面
        二、企业层面问题—内生动力不足
        三、政府层面的问题—外部调控不够
    第二节 对当前所采取应对策略的调查分析
        一、出版流程方面
        二、企业应对之策
        三、政府转型之策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我国大学出版社高质量出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出版业亟需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1.1.2 国家进一步加强出版质量管理
        1.1.3 大学出版社需要通过高质量发展突破困局
    1.2 选题意义
    1.3 概念辨析
        1.3.1 精品出版的概念
        1.3.2 高质量出版的概念
        1.3.3 精品出版与高质量出版的关系
    1.4 文献综述
        1.4.1 关于精品出版的研究
        1.4.2 关于高质量出版的研究
        1.4.3 关于大学出版社的研究
    1.5 论文框架及研究方法
        1.5.1 论文框架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创新点
2 我国大学出版社的发展情况概述
    2.1 大学出版社的概念界定
    2.2 大学出版社转企改制前的发展历程
    2.3 大学出版社转企改制后的基本情况
        2.3.1 转企改制后的经营领域
        2.3.2 转企改制后的发展规模
    2.4 大学出版社在精品出版战略指导下的成果
        2.4.1 品牌建设成果
        2.4.2 学术资源数字化成果
        2.4.3 学术出版“走出去”成果
        2.4.4 新媒体渠道建设成果
    2.5 小结:大学出版社还未充分发挥不可替代的专业价值
3 我国大学出版社高质量转型机遇
    3.1 出版态势:学术出版有望实现“双效”俱佳
        3.1.1 行业细分助力学术出版走向大众
        3.1.2 主题出版聚焦学术、聚焦中国、聚焦当代
    3.2 技术条件:国外出版业已走出数字化、智能化的成熟路径
        3.2.1 数字出版技术在国外学术出版中的应用
        3.2.2 人工智能技术在国内外新闻出版业中的应用
    3.3 渠道支持:高校书店将成为大学出版社线下渠道的重要补充
4 阻碍我国大学出版社高质量转型的问题
    4.1 内容缺乏竞争力
        4.1.1 内容生产不能及时响应读者需求
        4.1.2 “专业化、精品化、国际化”程度不高
    4.2 信息过载拖慢出版效率
    4.3 数据垄断阻碍大数据的发展
    4.4 传统思维影响融合出版创新
    4.5 现有商业模式下利润空间微薄
5 我国大学出版社高质量出版策略
    5.1 基于细分领域的学术出版市场下沉策略
        5.1.1 语言表达通俗化
        5.1.2 加工制作精品化
        5.1.3 营销宣传精准化
    5.2 基于人工智能的出版流程优化策略
        5.2.1 机器人辅助写作
        5.2.2 大数据辅助决策
        5.2.3 人工智能参与同行评议
        5.2.4 编辑机器人协同编校排
    5.3 基于知识服务的融合出版策略
        5.3.1 加强二维码图书融合深度
        5.3.2 推进AR出版
        5.3.3 与图书馆合作出版
    5.4 基于新零售的销售模式改造策略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10)科技期刊创新生态圈构成、特征及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科技期刊创新生态圈内涵、要素
    (一)内涵
    (二)要素
        1. 生产者
        2. 消费者
        3. 分解者
        4. 支撑环境
二、科技期刊创新生态圈演化规律、特征
    (一)开放式协同
    (二)动态自调节
    (三)多样性共生
    (四)自组织演化
三、科技期刊创新生态圈运行机制
    (一)协同共生机制
    (二)风险识别与防控机制
    (三)利益分配机制
    (四)环境匹配机制
四、结论

四、知识经济对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融合出版背景下科技期刊的智慧出版模式研究[J]. 张立,张雪,魏子航. 中国编辑, 2021(12)
  • [2]责任编辑继续教育的发展轨迹与研究展望[J]. 沈秀,赵青,谭小荷.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21
  • [3]基于PEST-SWOT矩阵的我国科技期刊知识服务分析[J]. 么慧贤,贺子岳,陈晓峰. 科技与出版, 2021(05)
  • [4]数字化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角色转型[J]. 陈岩. 科技传播, 2021(06)
  • [5]科技期刊青年编辑人才队伍建设与能力培养[J]. 郭海瑞. 山西科技, 2020(06)
  • [6]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D]. 马峥. 南京大学, 2020(10)
  • [7]新时代农业科技期刊编辑队伍建设与能力提升的思考[J]. 刘文君,程碧军,王贵春,王晓芳,屠晶,徐俊梅,潘峰.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17)
  • [8]数字化时代国内音乐期刊出版流程研究[D]. 任环环. 河南大学, 2020(02)
  • [9]我国大学出版社高质量出版研究[D]. 杨沁雯. 南京大学, 2020(02)
  • [10]科技期刊创新生态圈构成、特征及运行机制研究[J]. 治丹丹. 出版发行研究, 2020(04)

标签:;  ;  ;  ;  ;  

知识经济对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