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生态安全建设公共防灾教育

西部地区生态安全建设公共防灾教育

一、中国西部生态安全建设的公众防灾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赵瑞东[1](2021)在《中国城市韧性的时空格局演变、影响机制及提升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邓彩霞[2](2021)在《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文中指出自然灾害风险一直以来威胁着人类生存与安全,也一直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和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灾害治理经验的积累,人类的减灾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社会生活对自然环境干预范围和深度的增加,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日益变得紧张,灾害风险日益加剧。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是一个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所有特点于一体的省份,各种传统和非传统、自然和社会的安全风险时刻威胁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青海特定的环境条件决定了当地灾害频发,同时也是全国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具有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等特点。社区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和基础。青海农牧社区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系统脆弱,受到自然灾害损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程度较高,被认为是防灾减灾工作的最薄弱地区。青海气象灾害多发,雪灾是青海省畜牧业的主要灾害,全省牧业区每年冬春期间不同程度遭受雪灾,“十年一大灾,五年一中灾,年年有小灾”已成为规律。在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极端天气现象的影响下,“黑天鹅”型雪灾不但对农牧民安全生产生活造成威胁,对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形成挑战,而且还考验着地方政府的自然灾害的综合治理能力,思考如何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刻不容缓。随着情景分析法在危机管理领域的应用,情景分析和构建被认为是提升应急能力的有效工具,对于农牧社区雪灾的减灾而言,在情景构建基础上所形成的实践分析结果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战略指导意义。本研究聚焦于提升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这一核心问题,以情景分析理论、危机管理理论、极值理论、复杂系统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实地调查法、情景分析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以“情景—任务—能力”分析框架为理论分析工具,首先从致灾因子的分析着手,对青海省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进行识别;其次通过情景要素分析、关键要素选择、情景描述等方面着手对识别的典型灾害进行“最坏可信”情景构建,然后基于典型灾害的情景构建梳理出相应减灾任务,总结归纳出农牧社区不同减灾主体完成减灾任务所应该具备的能力条件,并结合现实对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最终分别从规则准备、资源准备、组织准备、知识准备、行动规划等方面提出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策略。本研究认为随着应急管理体系从“以体系建构”向“以能力建设”为重点的转变,着眼于全方位的能力建设,提升灾害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水平是农牧社区减灾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支撑应急全过程,以及应急管理中基础性行动的应急准备是能力建设的抓手。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要做好这一基础性行动其关键在于一个具备战略能力、拥有良好灾害价值观的领导体系,运用情景构建做好全面应急准备。完善的规则体系是应急准备、乃至采取应急行动所应遵循的的法定依据和行为准则;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危机应急法规建设是做好农牧社区减灾工作的前提;良好的组织架构是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关键,加强各级政府部门在农牧区减灾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责任,坚持村社本位,实现以农牧民群众为主体,多元主体有效整合,形成灾害治理的协同格局。完备的知识准备是激发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渠道获取和累积灾害知识,形成正确的灾害价值观,占据减灾的主动地位;有针对性的借助信息技术,培养专门人才推动减灾专业化,助推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资源准备是农牧社区的减灾保障,构建合理的社区公共应急资源体系关键在于资源结构的优化。优先准备风险级别较高的减灾资源,优化资源存储数量和公共应急资源存储点,做好潜在资源共享平台,从而实现有限资源效用最大化。农牧社区减灾,规划先行,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减灾指标体系是青海农牧区减灾管理的“指挥棒”,一项科学周密的专项减灾规划,是农牧区减灾任务实施的“路线图”和“控制表”。总之,在青海农牧社区灾害治理中,灾害情景构建与分析为灾害治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通过构建典型灾害具象化的“最坏可信情景”,让应急决策者、社区及其成员通过了解当前灾害态势,明确自身管理薄弱点,掌握可控干预节点,做好工作安排和充分的应急准备,预防灾害风险或者遏制灾后事态走向最坏局面。基于情景分析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研究对于改进和完善现行农牧社区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对于实现区域社会平安建设具有重大的实践和指导意义。

王秀芳[3](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王晓卓[4](2020)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以及日益复杂多元的城市灾害都对城市的安全减灾功能提出更高要求。2018年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提出的规划层级与基本编制技术为综合防灾规划改革奠定了平台与基调,在此背景下面向传统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制存在的问题,探索了新时期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技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检验证明为基本思路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一、在详细综述了国内外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研究发展及有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灾害背景及国土空间规划改革背景,提出新时期综合防灾规划改革这一问题。分析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在规划框架、编制技术、规划理念等方面对综合防灾规划的影响与指导作用,并对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制进行系统解构,总结其发展成果并反思其存在的问题,分析新时期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转型要点与基本编制内容。二、新时期的规划改革是对传统规划进行系统性的整合与重构,使规划传导更有秩序、规划编制更具条理、规划实施更易操作。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要点,整合现有综合防灾规划编制技术与流程,构建了“灾害风险底图—综合防灾评价—防灾目标—规划传导—全域防灾空间格局—周期性评估与反馈”的动态循环式的综合防灾规划编制路线,体现了综合防灾的全灾种减灾与全过程防灾的属性,并将每一阶段的成果体现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上,促进各类规划间信息共享、互相协调。三、以昌平新城为实例,建立新城综合防灾底图,从新城承灾能力与灾害风险两方面展开综合防灾评价,发现新城及各组团防灾减灾工作短板,以“提升城市韧性、减轻灾害风险”目标为指导,在新城范围内构建防灾空间格局,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验证了综合防灾专项规划编制技术的可操作性。研究以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为背景,对传统综合防灾规划进行系统性的解构与反思,明晰综合防灾规划在“五级三类”中的定位,关注城市与灾害在综合防灾中的共同作用,厘清规划层级间的传导关系,构建全域防灾空间格局,建立起适应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综合防灾规划编制技术框架,为规划转型期的市县级综合防灾规划编制提供有益参考。

付寿康[5](2018)在《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文中指出在全球气候变暖,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碳减排压力不断增大,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的大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西部民族地区的区域性整体贫困,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巨大差距,则是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体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的优势在于资源,发展的矛盾也在于资源。以生态与资源为中心,“富饶的贫困”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学术界对“富饶的贫困”问题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富饶”的类型与层次多样。本文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将“富饶”的对象具体化为“碳”。从“碳”视角研究民族地区“碳资源富集”与贫困之间的关联,探索“碳”资源开发利用的外部性问题,思考碳交易在民族地区减贫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案例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以资源禀赋理论、“两山”理论、可行能力理论、外部性理论、“两个共同”理论为指导。围绕碳贫困这个中心,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展开对民族地区资源开发负外部性,生态保护正外部性与贫困问题之间关联的研究。本文以生态文明建设与资源富集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介绍碳贫困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文献综述明确碳贫困问题的研究方向、研究思路与方法,把握其中规律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结合已有研究与调研,对新概念“碳贫困”进行界定。以贫困发生率高与贫困程度深的民族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碳资源禀赋,发展的差距与不平等,以民族地区同步小康的实现为目标,对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研究侧重于,从地区以及人的发展权利与能力角度,探讨“碳”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外部性情况下的致贫原因、致贫机理。提出碳贫困是一种间接贫困,并指出碳贫困的特点、类型与应用,思考碳交易减贫的新方式。以贵州六盘水市灰碳贫困和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为碳贫困问题的研究案例。从外部性视角探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六盘水市灰碳贫困成因、特点与主要表现,通过碳排放的测算,量化碳源,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负外部性影响具体化,提出六盘水市应对灰碳贫困的基本思路。从外部性视角探讨生态环境保护中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的成因、特点与主要表现,通过碳储量的估算,量化碳汇量及其价值,将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碳汇正外部效应具体化,提出恩施州应对绿碳贫困的基本思路。以这两个典型案例的研究,思考看似对立实则可以统一的灰碳贫困与绿碳贫困问题,即通过碳交易破解碳贫困。将碳交易制度作为一种新的政策制度设计,以市场化的方式解决脱贫攻坚中政府难以解决,解决不好的资源环境外部性问题。进而对碳交易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从总体上介绍世界碳排放市场的结构及发展状况,论证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述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必要性,探讨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思路。最后,提出破解民族地区碳贫困问题的对策建议。主要有,减碳源:民族地区传统资源开发的转型升级;增碳汇:民族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优化生态补偿制度:民族地区碳贫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实施碳交易减贫:民族地区碳贫困外部性内在化的新途径;选择新的发展理念: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破解碳贫困。

陆喜元[6](2017)在《中国西部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以H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前提,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点,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但由于治理环境及政府层级的不同,政府治理能力有结构性差异。因此,如何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不能一概而论。县级政府的“接点性”特点,决定了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经典马克思主义者在准确梳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集中表达了科学的国家理论和国家治理思想,是政府治理的根本指导理论。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大创新,表明中国共产党在“三大规律”的基础上对国家治理规律有了新认识,是政府治理的直接指导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思想,是现阶段政府治理的重要思想依据。西方治理理论是对西方民主理论的扬弃,是政府治理的重要理论借鉴。政府治理理论主要关注两对问题:第一对是政府治理体系和政府治理能力,第二对是政府治理评估和政府治理现代化。其中,第一对是第二对的基础和前提,第二对是促进第一对更加完善更加有效的手段和目标。政府治理的实质是行政权主导下的多元治理,追求政府在治理格局中的权威性、主导性、代表性、正当性和有效性。政府治理现代化是政府不断提高科学行政、民主行政和依法行政水平,并实现其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进程。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对政府职能转变和能力提升的内在要求,也是政府作为行政主导性治理主体,在与社会、市场互动过程中的理念、角色、行为等的重构过程。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各级政府的新要求,结合政府层级和职能,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结构要素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五个方面。每方面能力不仅是县级政府整体治理能力不同侧面的表现,而且各有其内在要素。尽管这些方面或要素就县级政府整体治理能力而言不能等量齐观,但它们既是县级政府履行单一制国家内作为“准基层”政府职能的法理需要,也是对县域社会现代性诉求的回应。根据政府治理能力结构要素,结合西部地区县域实际,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构建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评估体系时,要考虑其客观性、可操作性、有效性。据此评估指标体系(5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本文对H县和周边邻县(区)(合称“一区七县”)政府治理能力进行横向测评,对H县政府治理能力进行纵向研究(2000-2015),对公众满意度进行深入调查,力争全方位、深层次地认知H县政府治理能力现状。当然,测评H县政府治理能力仅仅是一个准备性工作。准确的归因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关键。历史是过往的现实,现实有历史的因子。因此,结合H县历史,考察县制沿革、机构变迁、人员流动,有助于把握县治的历史规律,对现阶段机构改革、职能转变、能力重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结合纵向测评、横向测评、满意度测评,可以发现H县政府治理能力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综合西部地缘、县域经济、郡县制、“市管县”、社会机制、行政文化、精英及民众等因素,可以深入挖掘H县政府治理能力不足的成因。推进H县政府治理现代化,既要遵循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顶层设计,又要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战略等针对西部地区的政策框架;既要顺应“放、管、服”改革大势,又要综合考虑县情。因此,面向宏观,要把塑造服务型、法治型、信息化政府作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基本努力方向。面向微观,建议以H县教育精神重塑行政文化;围绕解决缺水和贫困两大基本问题,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通过做强“金色教育、绿色农业、红色旅游”三个县域品牌,提升政府经济治理能力和文化治理能力;通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基层自治、护持政府信用,提升政府政治治理能力;通过切实做好退耕还林、改善县域生态环境,提高政府生态治理能力。

顾磊[7](2017)在《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文中提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飞速推进,中国城市在这种背景下呈现出了一系列变化:如信息流动的加速、新兴产业的出现、文化的融合、城市空间的重构、地域之间的联系多样化等等。与此同时,中国城市与水之间的关系也正在发生巨大的转折,这种转变发生在各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领域。为了探索城市与水之间的复杂关系,本研究融合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基于“整体论”视野,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并遵循“概念建构-理论梳理与构架-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的研究脉络,采用长时间的参与观察法与实地访谈法所获得的大量原始资料与文献所获资料相结合,对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明确了城市涉水景观的概念与分类;第二章首先在对相关理论梳理的基础上,按阶段分析了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政治经济背景以及城市政体,探析了转型中资本的循环与累积,以及行动者网络中多元化的参与角色及其联盟,最后尝试构建了转型的“水-社会之循环网”模式。第三到第四章,以兰州与成都为案例,综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方法,通过多案例研究法分别研究了各自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转型、城市水设施景观转型、城市水文化景观转型。第五章在对兰州与成都案例深度透视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第六章是结论和展望部分。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对“水景观”一词的深度梳理和剖析,提出了对城市涉水景观内涵的新认识,即这个概念兼具“视觉性”、“地方性”、“实体性”、“文化性”、“政治性”等综合特质。在此基础上,将城市涉水景观分为三个层次: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城市水设施景观和城市水文化景观。(2)中国城市水景转型过程具有复杂性特征,呈现出合作性与冲突性、全球化与地方性、路径依赖与不确定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混合特质。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在受到宏观结构力量驱动的同时,近几年一些个体与组织的微观行动在某些领域也能发挥显着的作用,同时一些偶然性、地方性与冲突性事件亦间接推进了城市水景的转型。城市之间也存在差异,如兰州市城市涉水景观中的商业性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成都市除了商业性以外,还同时趋于公益性。(3)水体及其水岸景观、水设施景观、水文化景观这三类城市水景的转型过程不尽相同,在构成了自身“水-社会之循环网”同时,这几类景观网络彼此也互有交叉融为整体的网络。水体及其水岸景观转型与城市更新、房地产开发关系紧密,兼具公益性和商业性,投资建设与管理由单一的行政逻辑逐渐转为政企合作逻辑。城市设施景观大多为公益性工程,随科技进步和政府投入的驱动而增长,政企合作逐渐开展,部分设施也会间接促进房地产的发展。城市水文化景观从以前政府主导走向了多种形式并存,其中部分因地产或旅游开发趋于商业化,也有因民间社团的加入走向公益化道路。(4)中国城市水景转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计划经济时期,以工业化和初步城市化为主要特征,设施建设保障工业与城市的安全与繁荣,却疏远了人水关系,水体遭到填埋或污染,水文化开始没落;二是改革开放初期,工业化与城市化共同发展,水体污染与填埋加剧。另外,一些河流整治工程开始修复河流与河岸,逐渐改变了城市水景的面貌。三是改革开放深化期——1990年代末期至今,城市化发展加速,水设施建设加快,水域填埋与人工湿地建设并存,部分设施与复兴的水文化景观促进了房地产的兴起、绅士化进程以及新经济的转型。此外,部分城市涉水景观还出现了公益化的趋势,以及2012年开始在国家生态文明政策倡导下的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并重的新发展态势。(5)中国城市涉水景观治理的特征发生了转变,即从计划经济时期的以政府为主的动员、投资与管理,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政府引领下的政企合作、官民合作、乃至多层级合作的新模式。目前,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实际上处于传统“指令式”和“协作式”治理模式之间的混合状态。此外,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策略上应更要注重地方性、偶然性、可持续性、冲突性与兼容性,以促进多方共赢的局面,迈向多元目标与多元价值包容发展。

韩磊[8](2015)在《“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组织藏独活动研究(1988—2010)》文中提出在后冷战时期,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异军突起,已经成为国际社会诸多重要问题决策过程中关键的推动者与参与者。在“西藏问题”国际化的过程中,作为非国家行为体的国际性藏独组织日益引人注目。1988年3月成立于美国华盛顿的“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是目前活跃于国际社会的众多国际藏独组织的典型代表。本文以“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年度报告、年度财政报告、美国国会记录、听证会记录等原始档案文献资料为依据,在对“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成员构成、机构设置、资金来源进行横向阐述以及对“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成立的背景和1988年至2010年该组织藏独活动的轨迹进行大跨度纵向历史考察与实证探究的基础上,揭示“国际声援西藏运动”作为一股重要的境外反华势力与达赖集团的密切关系及该组织遏制中国、分裂中国,为“西藏问题”国际化推波助澜的本质。引言部分首先从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两个角度对本文的选题依据作了阐释;其次对文中涉及的基本概念作出界定;再次对以“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等“援藏组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了细致的梳理;最后对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创新与不足作了说明。第一章分析了美国推动“西藏问题”国际化的背景下,达赖集团自1959年至1979年在国际社会进行公关游说活动的历史轨迹。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中期,达赖喇嘛与“西藏流亡政府”主要成员通过利用各种游说方式,在联合国通过涉藏决议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1960年代中期开始,达赖集团在欧美各国建立驻外办事处,负责对外联络与宣传,促进达赖喇嘛出访各国;1970年代,达赖集团通过组建“西藏青年大会”、“美国西藏委员会”等藏独组织来进一步推动“西藏问题”国际化。达赖集团不断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来调整自身的国际公关游说策略,组建藏独组织逐渐成为推动“西藏问题”国际化的常见手段。第二章详细分析了“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成立时的具体背景和该组织的基本机构建制与资金来源。在中国中央政府与达赖私人代表的接触商谈陷入停滞状态的情况下,达赖集团对国际公关游说策略进行调整,在欧美各国策动成立包括“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在内的“援藏组织”,由“援藏组织”游说各国议员,开展各种形式的藏独活动,推动“西藏问题”国际化,进而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有鉴于此,“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出现不是孤立的、偶然的历史现象,而是达赖集团的国际公关活动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本章还结合“国际声援西藏运动”1999年至2010年年度报告和1999年至2010年年度财政报告对“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宗旨、人员构成及资金来源、支出状况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实证考察揭示该组织的藏独本质。第三章对“国际声援西藏运动”从1988年至1999年的藏独活动进行深入分析。首先,“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组织美国国会议员考察尼泊尔流亡藏人社区推动美国国会通过涉及流亡藏人的法案;其次,“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执行两届“国际援藏组织”大会通过的行动纲领,在达赖喇嘛放弃“中间道路”的背景下从事一系列藏独分裂活动,包括策动“国际西藏年”、建立“声援西藏百人委员会”、“自由西藏学生运动”等藏独组织。与此同时,“国际声援西藏运动”还在经济领域进行反华活动,旨在阻挠中国的经济发展,抹黑中国政府的西藏政策。伴随着成员人数激增,组织规模迅速膨胀,“国际声援西藏运动”还在欧洲建立分支机构,将藏独活动拓展至美国之外,表现出了国际性藏独组织的性质。这十年基本上奠定了“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后来藏独活动的基本方向。第四章主要探讨“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在1999年至2002年之间的藏独活动。达赖喇嘛重提“中间道路”之后,“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紧跟达赖集团的宣传策略,执行第三届“国际援藏组织”大会通过的“柏林宣言”,主要在人权与环境保护方面攻击中国政府的西藏政策。第五章主要分析2002年至2010年“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藏独活动。这一时期正值中国政府与达赖喇嘛私人代表进行接触商谈,“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围绕宗教信仰、北京奥运会、境外流亡藏人社区等问题进行藏独分裂活动,为接触商谈增加筹码。结语部分总结了“国际声援西藏运动”藏独活动的基本特点,依据“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主要藏独活动、与“西藏流亡政府”的关系、资金来源等因素对该组织的属性进行界定,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预测。结语部分还针对中国政府对“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等“援藏组织”的反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邓聪[9](2013)在《西部地区防灾减灾法制建设研究》文中指出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人类文明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灾害不仅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痕迹,反而随着人类的进步,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加倍地反馈给人类社会。自古以来灾害和人类社会相伴而生,人类社会在和灾害的斗争中不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权利。防灾减灾一直都是人类社会不断延续的一个话题。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经济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在平衡东西部之间经济发展差距、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由于发展经济的需要,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程度不断加深,出现了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加剧,现在西部地区灾害成灾的次数,社会损失的财富和受灾人口呈现增多的趋势,灾害对人类生存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面临灾害的形势,西部地区防灾减灾的工作依然严峻。国家对西部地区防灾减灾比较重视,对西部地区防灾减灾基础工程建设和资金投入比例也逐渐增加,在防灾减灾各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防灾减灾形势有所好转。随着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灾害形势的转变,新的灾害,新的问题不断出现,目前出台的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对当前灾害形势规制有明显不足的地方:从国家层面上来说,防灾减灾法律法规不完备,滞后性,可操作性不强,责任不明确等原因;从西部地区来说针对西部本地区各级政府对于防灾减灾立法较少,位阶不高,实施和操作性不强等原因。西部地区防灾减灾法制建设的不足和落后,在无形中放任或者加剧了灾害防治、灾害救助的困难,导致灾害带来更多的伤亡和损失。在灾害凸显的今天,完善防灾减灾法制建设成为当前学界讨论的热点。针对防灾减灾法制建设的不足方面,本文通过比较和借鉴国外关于防灾减灾方面的法律,在国家层面上提出制定防灾减灾基本法的立法建议,修改和完善我国防灾减灾的法律体系。在地方立法方面尊重西部地区当地客观情况,不断加强西部地区灾害多发区灾情的预测预报及监控,建立和完善防灾减灾预警应急法律机制。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逐步把防灾减灾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保护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成果,造福更多西部地区的人民。

尚志海[10](2012)在《泥石流灾害综合风险货币化评估及可接受风险研究》文中指出灾害风险管理的核心任务就是要明确“怎样的安全才是安全”,而目前灾害可接受风险研究十分薄弱,且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并没有真正被纳入到风险管理决策中,其中的原因就包括:缺乏灾害风险的绝对值大小和忽视了可接受风险研究。因此,泥石流灾害综合风险货币化评估及可接受风险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采用比较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探讨了泥石流灾害生命风险、经济风险、生态环境风险及综合风险的评估方法,初步分析了灾害可接受风险的影响因素,利用F-N曲线图和风险矩阵法初步提出了可接受风险水平建议阈值,分析了可接受风险与风险管理的关系。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现有基础上完善了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模型提出泥石流灾害风险是灾害发生频率、承灾体暴露性及其潜在损失率的乘积,认为风险评估的关键是确定承灾体的暴露性及其潜在损失率,并将评估模型应用在生命风险、经济风险和生态环境风险研究中。生命风险的暴露性表现为风险人口的多少,其潜在损失率与灾害规模、发生时间、易受损人群比例和泥石流警报时间有关;经济风险的暴露性表现为房屋财产、第一产业、工业、第三产业、公共设施5类承灾体的经济价值,生态环境风险的暴露性通过森林、农田、河流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的暴露程度来体现,这两种风险的承灾体潜在损失率主要与泥石流灾害规模、承灾体类型有关。(2)构建了泥石流灾害综合风险货币化评估方法由于生命风险、经济风险、生态环境风险的单位不同,因此必须将生命风险和生态环境风险进行货币价值的转换。在生命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引入生活质量指数(LQI)将生命风险进行了货币价值的转换,转换中考虑了财富和健康两个基本生活质量。在生态环境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引入生态系统功能理论,按照生态环境损失的含义计算出生态环境风险的货币价值。有了生命风险、生态环境风险的货币价值,再结合经济风险的大小,从而实现了综合风险的货币价值评估。(3)分析了泥石流灾害可接受风险的影响因素通过对专业人士和普通公众的问卷调查表明:两者认为的可接受风险影响因素基本相同,按照重要性排序,影响因素依次为风险后果、风险概率、公众心理承受能力、经济发展因素和专家建议标准。详细分析了风险特征类因素和风险感知类因素、公众个体特征对可接受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灾害风险的可接受程度会随风险特征和风险感知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另外,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和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公众在可接受风险上有着明显差异,男性比女性可以接受的灾害风险大,025岁年龄段的公众可接受风险水平最高,而65岁以上年龄段的公众可接受风险水平最低,学历越高其可接受风险水平越高。(4)初步提出了泥石流灾害可接受风险水平阈值在可接受风险水平制定原则的指导下,初步提出了生命风险、经济风险、生态环境风险的可接受风险水平建议阈值。生命风险中个人可接受风险的上限为210-6/a,可忍受风险的上限为210-4/a,可忍受风险位于210-6a210-4/a之间;对于泥石流易发区来说,社会风险用F-N曲线图来表示,其斜率为-1,可接受风险的截距取10-2/a,横坐标终点在死亡人数100人处截断,大于100人为不可接受风险。经济风险中个人风险以个人可接受经济风险指数来表示,当其小于0.1时为可接受风险;当其在0.10.2之间时为可忍受风险;当其大于0.2时为不可接受风险;社会风险用F-D曲线图来表示,横坐标终点在经济损失100106元处截断,大于100106元为不可接受风险。生态环境风险的可接受风险水平采用风险矩阵法来判断。(5)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实践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通过中国西部山区5条资料详细的泥石流沟,即泸定县深家沟、都江堰市八一沟、汶川县茶园沟、丹巴县邛山沟和舟曲县三眼峪,检验了生命风险、经济风险评估模型,结果显示:风险评估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尤其是生命风险评估结果与实际死亡失踪人数差异很小。经过检验之后,以4条泥石流沟的资料为基础,进行了综合风险评估应用,包括茂县龙洞沟、茂县水西大沟、泸定县羊圈沟和天水市秦州区罗玉沟,其综合风险的货币值分别为14582万元、7799万元、810万元、35318万元。根据9条泥石流沟的灾害风险评估结果进行了可接受风险水平判断,深家沟、茶园沟、羊圈沟3条沟的泥石流灾害风险属于可忍受风险,八一沟、邛山沟、三眼峪、龙洞沟、水西大沟、罗玉沟6条沟的泥石流灾害风险属于不可接受风险。(6)探讨了基于可接受风险的灾害风险管理研究分析了可接受风险与风险管理的关系,提出要用可接受风险标准连接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在风险管理的具体操作上,建议以土地利用规划为核心手段将泥石流易发区分为允许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认为接受风险、减轻风险、风险规避、风险转移是风险管理基本方法。提出用风险管理效率对风险管理措施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得出舟曲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效率为10,说明其防灾减灾工程效率很高。

二、中国西部生态安全建设的公众防灾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西部生态安全建设的公众防灾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社区减灾能力研究
        1.2.2 情景分析法相关研究
        1.2.3 情景分析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应用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设计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灾害情景分析
        2.1.2 农牧社区
        2.1.3 社区减灾能力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情景分析理论
        2.2.2 危机管理理论
        2.2.3 极值理论
        2.2.4 复杂系统理论
    2.3 研究设计
        2.3.1 基于“情境—任务—能力”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分析框架
        2.3.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基于致灾因子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3.1 农牧社区孕灾环境分析
        3.1.1 农牧社区自然环境
        3.1.2 农牧区社会经济状况
    3.2 农牧社区致灾因子分析
        3.2.1 气象致灾因子
        3.2.2 地质致灾因子
        3.2.3 生物致灾因子
    3.3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分析
        3.3.1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表现
        3.3.2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
        3.3.3 农牧社区灾情分析
        3.3.4 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情景构建
    4.1 农牧社区的雪灾情况
        4.1.1 雪灾的成因及影响
        4.1.2 近年来青海雪灾事件
        4.1.3 雪灾区域选择
    4.2 农牧社区特大雪灾情景构建
        4.2.1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构建的参数分析
        4.2.2 基于极值理论的关键情景参数选择
        4.2.3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描述
        4.2.4 雪灾演化过程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基于灾害情景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任务与能力分析
    5.1 农牧社区多元减灾主体
        5.1.1 政府组织
        5.1.2 社区组织
        5.1.3 居民个体
        5.1.4 社会力量
    5.2 基于雪灾情景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分析
        5.2.1 基于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社区常规减灾任务
        5.2.2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任务识别
        5.2.3 雪灾情景下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
        5.2.4 基层政府雪灾减灾任务归属
    5.3 基于任务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分析
        5.3.1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能力分析
        5.3.2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方案设计
        5.3.3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模型
        5.3.4 农牧社区雪灾能力矩阵分析
        5.3.5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实践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面向能力构建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对策
    6.1 规则准备:提升制度运行能力
    6.2 组织准备:提升应对协调联动能力
    6.3 资源准备:提升持续保障能力
    6.4 知识准备:激发农牧社区减灾动力
    6.5 行动规划:增强行动执行能力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和学术贡献
        7.1.1 研究结论
        7.1.2 学术贡献
    7.2 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1 第一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2 第二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3 第三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4 青海省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
附录5
附录6 青海农牧区雪灾减灾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7 青海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公众评判

(3)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三、推进医学改革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社会主义新时代
        1.1.2 灾害背景——日益复杂多元的城市灾害
        1.1.3 改革背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国土空间规划
        1.2.2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1.2.3 城市综合防灾评价
        1.2.4 防灾空间格局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发达地区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实践经验
        1.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防灾规划发展研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2章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对综合防灾规划的要求
    2.1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技术要点分析
        2.1.1 “一张底图”
        2.1.2 “双评价”
        2.1.3 战略目标
        2.1.4 规划传导体系
        2.1.5 空间格局管控
        2.1.6 规划实施监测系统
    2.2 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作用
        2.2.1 探索城市灾害规律,体现生态文明理念
        2.2.2 城市灾害管控是规划传导要素之一
        2.2.3 防灾空间格局是国土空间规划全域管控的组成部分
    2.3 不同层级的国土空间规划对综合防灾规划的要求
        2.3.1 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对综合防灾规划的要求
        2.3.2 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对综合防灾规划的要求
        2.3.3 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对综合防灾规划的要求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转型思考
    3.1 解构传统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
        3.1.1 综合防灾管理型规划
        3.1.2 综合防灾空间型规划
        3.1.3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存在的问题
    3.2 城市综合防灾专项规划的特殊性
        3.2.1 规划体制的特殊性
        3.2.2 规划编制的关联性
        3.2.3 规划对策的过程性
    3.3 新时期城市综合防灾专项规划转型要点
        3.3.1 坚持新时期综合防灾理念
        3.3.2 理顺规划关系
        3.3.3 明确规划编制要求
    3.4 新时期城市综合防灾专项规划基本编制内容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综合防灾专项规划编制技术框架
    4.1 综合防灾一张底图数据库
        4.1.1 衔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底图”
        4.1.2 数据库基本内容
    4.2 城市综合防灾评价与预警
        4.2.1 城市综合防灾评价模型构建原则
        4.2.2 城市综合防灾评价模型运行流程
        4.2.3 城市综合防灾评价指标
        4.2.4 城市综合防灾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2.5 基于系统模拟的城市综合防灾预警
    4.3 战略目标体系
    4.4 规划体系传导和反馈机制
        4.4.1 统筹协调的基本原则
        4.4.2 与总体规划的纵向衔接
        4.4.3 与其他专项规划的横向衔接
        4.4.4 与各层级综合防灾规划的统筹
    4.5 全域防灾空间格局构建
        4.5.1 城乡灾害风险防控格局
        4.5.2 防灾设施空间布局
        4.5.3 综合防灾控制线体系构建研究
    4.6 周期性评估与反馈
        4.6.1 规划评估的必要性
        4.6.2 国土空间规划评估
        4.6.3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评估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研究
    5.1 研究区概况
    5.2 综合防灾“一张底图”构建
        5.2.1 城市灾害情况
        5.2.2 可利用的防灾资源
    5.3 新城综合防灾评价模型架构
        5.3.1 承灾能力评价
        5.3.2 灾害风险评价
        5.3.3 结果分析及防灾对策
    5.4 综合防灾目标体系构建
    5.5 全域防灾空间格局构建
        5.5.1 用地安全布局
        5.5.2 划分防灾分区
        5.5.3 防灾设施安全布局
    5.6 综合防灾控制线体系要求
        5.6.1 灾害风险管控线
        5.6.2 防灾设施保护线
        5.6.3 新城存量防灾资源整治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
    6.2 研究创新
        6.2.1 从国土空间规划改革视角探究综合防灾规划编制技术
        6.2.2 将城市承灾能力纳入综合防灾评价体系
        6.2.3 整合综合防灾控制线体系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民族地区
        (二)碳贫困
        (三)碳交易
        (四)绿色发展
    四、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有关水贫困的研究
        (二)从资源开发中人的权利能力视角解释贫困原因的研究
        (三)有关碳源、碳交易与贫困问题的研究
        (四)有关碳汇、碳交易与贫困问题的研究
    五、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主要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三)研究方法
        (四)主要研究内容
    六、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民族地区碳贫困成因分析
    一、理论基础
        (一)外部性理论
        (二)“两山”理论
        (三)自然资源禀赋论
        (四)可行能力理论
        (五)“两个共同”理论
    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碳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况
        (二)民族地区传统能源资源禀赋
        (三)民族地区生态资源禀赋
    三、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背景下的民族地区碳贫困成因分析
        (一)自然资源富集型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贫困之间的关联
        (二)生态资源富集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贫困之间的关联
    四、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族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碳源:贵州六盘水市灰碳贫困
    一、贵州六盘水市的资源禀赋与碳贫困概况
    二、六盘水市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负外部性影响
        (一)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碳源分析
        (二)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负外部性影响
        (三)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外部性影响
    三、六盘水市能源活动碳排放测算
        (一)碳排放的测算方法
        (二)六盘水市能源活动碳排放的测算
        (三)六盘水市煤层气抽采与碳减排
    四、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一)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主要特征
        (二)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五、六盘水市灰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一)六盘水市灰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
        (二)六盘水市灰碳贫困问题的绿色应对策略
    六、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汇: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
    一、湖北恩施州的资源禀赋与碳贫困概况
    二、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效益
        (一)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碳汇种类
        (二)林业碳汇与恩施州碳汇林
        (三)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汇的外部性分析
    三、恩施州碳储量的估算与价值量化
        (一)恩施州碳储量估算
        (二)恩施州碳储总量及其总价值的分析
        (三)恩施州户用沼气碳汇效应与碳交易
    四、恩施州绿碳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一)恩施州绿碳贫困的主要特征
        (二)恩施州绿碳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五、恩施州绿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一)恩施州绿碳贫困的绿色发展困境
        (二)恩施州绿碳贫困问题的绿色减贫应对策略
    六、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碳贫困的民族地区碳交易参与研究
    一、世界碳交易市场的结构及发展概况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必要性
        (三)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可行性
    三、当前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成效与困境
        (一)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成效
        (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困境
    四、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作用与意义
        (一)新时代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模式优化的要求
        (二)民族地区挖掘生态正外部效益,碳汇资源变扶贫效益的需求.
        (三)民族地区减小碳排放负外部效应,共享资源开发利益的要求.
    五、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实践与案例
        (一)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实践探索
        (二)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成功案例
    六、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基于湖北恩施州的调研
    七、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族地区碳交易破解碳贫困的基本路径
    一、减碳源——民族地区传统资源开发的转型升级
    二、增碳汇——民族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三、优化生态补偿制度——民族地区碳贫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
    四、实施碳交易减贫——民族地区碳贫困外部性内在化的新途径
    五、选择新的发展理念——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破解碳贫困
    六、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经历与成果
附录B:生物量和蓄积量转换模型参数表
附录C:农作物根冠比、含碳量、水分系数和经济系数
附录D:碳排放系数及折标煤系数
附录E:六盘水精准扶贫背景下碳贫困破解路径研究的调研提纲
附录F:碳汇林利益相关者项目认知度调研问卷
附录G:户用沼气利益相关者项目认知度调研问卷
致谢

(6)中国西部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以H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对象和基本概念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和其他说明
第一章 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借鉴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治国理政思想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社会”观
        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理论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政思想
        一、儒家的治国理政思想
        二、墨家的治国理政思想
        三、法家的治国理政思想
        四、道家的治国理政思想
    第三节 西方治理理论
        一、西方治理理论的兴起
        二、西方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西方治理理论中的政府治理思想
第二章 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治理理论
        一、治理的概念
        二、治理的特征
        三、治理现代化
    第二节 政府治理
        一、政府治理的概念
        二、政府治理的结构
        三、政府治理的模式
        四、政府治理现代化
    第三节 政府治理能力
        一、政府治理能力的概念
        二、政府治理能力的类型
        三、政府治理能力的评估
    第四节 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概念
        二、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
第三章 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结构及要素
    第一节 经济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经济治理
        二、政府的经济治理
        三、县级政府的经济治理能力
    第二节 政治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政治治理
        二、政府的政治治理
        三、县级政府的政治治理能力
    第三节 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文化治理
        二、政府的文化治理
        三、县级政府的文化治理能力
    第四节 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社会治理
        二、政府的社会治理
        三、县级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
    第五节 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生态治理
        二、政府的生态治理
        三、县级政府的生态治理能力
第四章 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评估体系与运用
    第一节 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评估体系
        一、设计依据
        二、本文指标体系
        三、标准及权重
    第二节 H县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测评
        一、横向测评
        二、纵向测评
        三、公众评价
第五章 H县政府治理史回顾及治理得失简评
    第一节 县制沿革
        一、隶属变化
        二、置县名称
    第二节 行政机构
        一、县级机构
        二、乡镇区划
    第三节 政府人员
        一、史上县官
        二、新近县长
        三、公务人员
    第四节 治理得失简评
        一、治理成就
        二、治理之失
第六章 H县政府治理能力的不足之处及成因
    第一节 H县政府治理能力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县域经济实力不强
        二、民主法治建设滞后
        三、文化治理层次不高
        四、社会保障能力受限
        五、生态治理起点较低
    第二节 H县政府治理能力不足的成因分析
        一、经济发展基础较差
        二、行政体制改革迟缓
        三、文化提升能力不足
        四、社会保障后续乏力
        五、不太关注生态治理
    第三节 影响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因素
        一、西部地缘与县域经济
        二、郡县制与“市管县”体制
        三、社会机制与行政文化
        四、精英与民众
第七章 H县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路和建议
    第一节 H县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路
        一、面向宏观
        二、面向微观
    第二节 推进H县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议
        一、潜心发展县域经济
        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三、提升文化治理层次
        四、巩固社会保障能力
        五、加强县域生态治理
讨论
    一、主要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7)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缘起
    1.2 选题背景
        1.2.1 水与城市的复杂关系
        1.2.2 中国城市转型与城市涉水景观
        1.2.3 在全球化与地方化之间碰撞的城市涉水景观
    1.3 选题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进展与科学问题
        1.4.1 研究进展
        1.4.2 科学问题的提出
    1.5 研究思路与组织框架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
    1.6 案例地选择及资料来源
        1.6.1 案例地选择
        1.6.2 资料与数据来源
第二章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理论构架
    2.1 理论梳理
        2.1.1 城市政治生态学理论
        2.1.2 城市政体理论与增长机器理论
        2.1.3 尺度政治理论
        2.1.4 后结构主义视角下的网络理论
        2.1.5 从科层制到治理理论
        2.1.6 现代性理论
        2.1.7 后现代性理论与后现代城市
        2.1.8 空间的生产与第三空间理论
    2.2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理论模式建构
        2.2.1 转型中的政治经济背景与城市政体
        2.2.2 转型的资本视角:循环与累积
        2.2.3 转型的行动者网络视角:角色多元化与结盟网络化
        2.2.4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水-社会之循环网”模式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兰州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
    3.1 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的变迁
        3.1.1 穿城而过:城市与水的历史回顾
        3.1.2 与河争地:人与洪水的游击战
        3.1.3 政府主导下的水岸开发:黄河风情线及沿岸域的变迁
        3.1.4 市政府控制下的中小型河道:填埋、利用与整治
        3.1.5 被遗忘的水景观:滩滩相连的候鸟天堂
        3.1.6 河谷型城市特殊的水景观:排洪沟、山洪、泥石流与滑坡
        3.1.7 美中不足:公众感知的兰州城市河流及其沿岸景观
    3.2 城市水设施景观的变迁
        3.2.1 兰州供水历史回顾:从溥惠渠到刘家峡
        3.2.2 政府失职与企业失责:兰州城市供水事故的频发
        3.2.3 城市水源地的隐患与监督:水电业的霸权与NGO的努力
        3.2.4 黄土山上造青山:自上而下的南北两山绿化上水工程
        3.2.5 理不清的污水、雨水与洪水:城市排水曲折的现代化进程
        3.2.6 迈向公私合伙:滨河交通设施的跨越发展
    3.3 城市水文化景观的变迁
        3.3.1 传统的水文化景观
        3.3.2 当代的水文化景观
        3.3.3 艺术作品与媒介表征的城市水景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
    4.1 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的变迁
        4.1.1 溯流而上:城市与水的历史回顾
        4.1.2 政府主导下的治河工程:里程碑式的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
        4.1.3 政企合作的进阶与退二进三的开端:沙河综合整治工程与东调工程
        4.1.4 NGO发起的反河流填埋运动:西郊河事件
        4.1.5 社区发起的城市湿地保留运动:大观堰事件
        4.1.6 企业插手下的市政郊野公园:城市绿化水系网络的非均衡发展
        4.1.7 新时代的绿色治理体制:环城生态圈以及人工湿地打造
        4.1.8 豪华的“腐烂河”:公众感知的成都城市河流及其水岸景观
    4.2 城市水设施景观的变迁
        4.2.1 供水历史的转折:从都江堰到李家岩
        4.2.2 公众反坝运动的第一次胜利:杨柳湖水电站事件
        4.2.3 城市生命线上广泛的反水电联盟:柏条河事件
        4.2.4 国家的回归与地方的失落:城市排污设施的演进过程
        4.2.5 雨洪管理专家话语的转变:从灰色设施到绿色设施
        4.2.6 被各种设施阻碍的水路交通:撑不起的城市航运
    4.3 城市水文化景观的变迁
        4.3.1 传统的水文化景观
        4.3.2 当代的水文化景观
        4.3.3 艺术作品与媒介表征的城市水景观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
    5.1 科层制的固守与超越:兰州城市涉水景观的深度透视
        5.1.1 中国涉水事务的科层制
        5.1.2 涉水事务的地方层级
    5.2 网络、冲突与尺度政治: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深度透视
        5.2.1 水景行动者网络及其冲突
        5.2.2 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尺度政治视角
    5.3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治理模式
        5.3.1 协作式治理:能力与局限
        5.3.2 治理的谱系:从兰州到成都
        5.3.3 治理的拓展:治理术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8)“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组织藏独活动研究(1988—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二、相关概念阐释与内涵界定
        (一) 关于中文译名的问题
        (二) 关于“援藏组织”
        (三) 关于“西藏问题”和“西藏问题”国际化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综述
        (二) 国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西藏流亡政府”的建立与达赖集团国际公关活动的历史轨迹(1959-1979)
    第一节 达赖集团与美国政府在联合国策动“西藏问题”国际化
        一、“西藏流亡政府”的建立
        二、美国策动“西藏问题”国际化
    第二节 1960年代中期以来达赖集团建立驻外办事机构与藏独组织
        一、中美关系正常化对达赖集团藏独活动的影响
        二、“达赖喇嘛驻纽约办事处”的藏独活动
        三、达赖集团策划建立藏独组织及其主要藏独活动
    小结
第二章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建立及其组织内部透视
    第一节 达赖喇嘛提出“五点和平建议”
        一、接触商谈与达赖集团国际公关的新策略
        二、达赖喇嘛在美国国会提出“五点和平计划”
    第二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建立
        一、拉萨骚乱与达赖集团建立“援藏组织”
        二、“国际声援西藏运动”与“藏青会”的内在联系与差异
    第三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机构设置与成员背景分析
        一、“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机构设置
        二、“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成员背景分析
    第四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资金来源与支出
        一、“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资金来源
        二、“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资金支出状况
    小结
第三章 达赖喇嘛放弃“中间道路”与“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藏独活动(1988-1999)
    第一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推动美国国会通过关于流亡藏人的法案
        一、“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推动美国国会议员考察流亡藏人社区
        二、“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推动美国国会通过涉藏议案
    第二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藏独分裂活动
        一、达赖喇嘛放弃“中间道路”与第一届“国际援藏组织”大会
        二、“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策动“国际西藏年”
        三、“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组建其他藏独组织
    第三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利用经贸问题进行反华活动
        一、有条件延长中国最惠国待遇问题
        二、阻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第四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利用世妇会从事反华活动
        一、帮助流亡藏人筹建“藏人妇女代表团”
        二、“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等组织针对世妇会的藏独活动
        三、“国际声援西藏运动”针对世妇会进行藏独活动的影响
    第五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国际性藏独组织的发展趋势
        一、“国际声援西藏运动”联络各国议员
        二、“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活动范围扩展至欧洲
    小结
第四章 达赖喇嘛重提“中间道路”与“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藏独活动(2000-2003)
    第一节 重提“中间道路”与“柏林宣言”
        一、达赖喇嘛重提“中间道路”
        二、第三届“国际援藏组织”大会及“柏林宣言”
    第二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在人权领域的反华活动
        一、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上的反华活动
        二、在第三届联合国反对种族主义世界大会上的活动
        三、“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攻击中国宗教政策
    第三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炒作“环境问题”
        一、“世界银行运动”
        二、“遏制中国石油运动”
        三、“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上的游说活动
        四、发起所谓“环境权利运动”原因析论
    小结
第五章 接触商谈过程中“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藏独活动(2003-2010)
    第一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与美国国务院“西藏问题”协调员策划实施接触商谈
        一、“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推动设立“西藏问题”特别协调员
        二、“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推动欧盟设立“西藏问题”特别代表
        三、2002年以来“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对接触商谈的策划与实施
    第二节 利用“政治犯”问题为接触商谈增加筹码
        一、发起所谓“丹增德勒仁波切运动”
        二、重新炒作所谓“班禅喇嘛事件”
        三、炮制所谓“囊帕拉山口枪击事件”
    第三节 “3·14事件”前后“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藏独活动
        一、“国际声援西藏运动”针对奥运会的破坏活动
        二、达赖喇嘛获得美国国会金质奖章与“3·14事件”
        三、“3·14事件”后“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破坏活动
    第四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加强在流亡藏人社区的藏独活动
        一、“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在尼泊尔流亡藏人社区的活动
        二、培养青年流亡藏人领袖
        三、设立“西藏游说日”
        四、为流亡藏人设立“罗威尔基金”
    小结
结语
    一、“国际声援西藏运动”藏独活动的基本特点
    二、“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性质
        (一) 强烈的反华倾向
        (二) 固有的藏独倾向
    三、“国际声援西藏运动”藏独活动发展趋势前瞻
        (一) 与其他“援藏组织”构建藏独组织联盟
        (二) 组织领导权和活动中心开始向欧洲倾斜
    四、中国政府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西部地区防灾减灾法制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一章 西部地区防灾减灾法制建设概述
    第一节 防灾减灾概述
        一、 灾害的概念和分类
        二、 灾害的特征和属性
        三、 防灾减灾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第二节 西部地区防灾减灾法制建设
        一、 防灾减灾法制建设概述
        二、 西部地区防灾减灾法制建设的特点
    第三节 西部地区防灾减灾法制建设的意义
        一、 加强法制建设是西部顺利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的前提
        二、 加强法制建设是西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制度保障
        三、 加强法制建设是西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
第二章 西部地区防灾减灾法制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西部地区防灾减灾法制建设的现状及基本要求
        一、 西部地区防灾减灾立法现状及特点
        二、 西部地区防灾减灾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西部地区防灾减灾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防灾减灾法律法规体系方面存在的不足
        二、 防灾减灾组织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
        三、 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方面存在的不足
        四、 防灾减灾资金储备和法律监管方面存在的不足
        五、 防灾减灾人员配备和公众素质方面存在的不足
    第三节 西部地区防灾减灾法制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 地理条件限制
        二、 经济发展落后
        三、 教育水平不高
第三章 国外防灾减灾法制建设的基本做法及经验借鉴
    第一节 国外防灾减灾法制建设的基本做法
        一、 美国
        二、 日本
    第二节 国外防灾减灾法制建设的经验
        一、 健全的法律体系
        二、 防灾减灾科学技术的有力支撑
        三、 完善的灾害保障制度
    第三节 国外防灾减灾法制建设经验对西部的启示
第四章 西部地区防灾减灾法制建设的几点建议
    第一节 确立西部地区防灾减灾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一、 政府主导和公众参与相结合原则
        二、 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原则
        三、 防灾减灾与西部经济、社会、科技、教育全面协调发展的原则
    第二节 完善西部地区防灾减灾法律法规体系
        一、 制定防灾减灾基本法——《防灾减灾法》
        二、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措施
        三、 加强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建设
    第三节 建立西部地区防灾减灾管理机制推进依法行政
        一、 健全组织机构,明确法定职责
        二、 建立各项制度,规范执法行为
    第四节 加大西部地区防灾减灾资金投入与法律监督力度
    第五节 提高西部地区公众防灾减灾法律意识和避灾自救技能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泥石流灾害综合风险货币化评估及可接受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理论意义
        1.1.3 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自然灾害风险研究
        1.2.2 可接受风险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泥石流灾害综合风险货币化评估方法
    2.1 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2.1.1 本文中风险的界定
        2.1.2 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2.2 生命风险评估方法
        2.2.1 生命损失的影响因素
        2.2.2 生命风险的绝对值评估
        2.2.3 生命风险货币价值评估
    2.3 经济风险评估方法
        2.3.1 经济风险计算方法
        2.3.2 泥石流灾害承灾体
        2.3.3 承灾体暴露性分析
        2.3.4 承灾体潜在损失率
    2.4 生态环境风险评估方法
        2.4.1 泥石流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2.4.2 生态环境风险的基本理论
        2.4.3 生态环境风险相对值评估
        2.4.4 生态环境风险绝对值评估
    2.5 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方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泥石流灾害可接受风险水平初步探讨
    3.1 灾害可接受风险的影响因素
        3.1.1 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
        3.1.2 风险组成类因素的影响
        3.1.3 风险感知类因素的影响
        3.1.4 公众个体特征的影响
    3.2 可接受风险的制定原则及依据
        3.2.1 可接受风险水平的制定原则
        3.2.2 可接受风险水平的制定依据
    3.3 泥石流灾害生命可接受风险水平
        3.3.1 个人风险可接受水平
        3.3.2 社会风险可接受水平
    3.4 泥石流灾害经济可接受风险水平
        3.4.1 个人风险可接受水平
        3.4.2 社会风险可接受水平
    3.5 泥石流灾害生态环境可接受风险水平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部山区典型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实践
    4.1 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模型检验
        4.1.1 深家沟泥石流风险评估与检验
        4.1.2 八一沟泥石流风险评估与检验
        4.1.3 茶园沟泥石流风险评估与检验
        4.1.4 邛山沟泥石流风险评估与检验
        4.1.5 三眼峪泥石流风险评估与检验
    4.2 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应用
        4.2.1 龙洞沟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
        4.2.2 水西大沟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
        4.2.3 羊圈沟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
        4.2.4 罗玉沟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
    4.3 泥石流灾害可接受风险水平判断
        4.3.1 可接受风险水平判断方法
        4.3.2 可接受风险水平判断实践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可接受风险的灾害风险管理探讨
    5.1 可接受风险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5.2 基于可接受风险的风险管理
        5.2.1 土地利用规划
        5.2.2 风险管理方法
        5.2.3 风险管理效率
    5.3 泥石流灾害风险管理实践
        5.3.1 赵家沟泥石流灾害风险管理
        5.3.2 魏家沟泥石流灾害风险管理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之处
    6.3 不足之处
    6.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泥石流灾害可接受风险研究调查问卷
    2 在读期间参加科研工作及发表论文情况
        2.1 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及学术活动情况
        2.2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四、中国西部生态安全建设的公众防灾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城市韧性的时空格局演变、影响机制及提升路径研究[D]. 赵瑞东. 新疆大学, 2021
  • [2]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D]. 邓彩霞. 兰州大学, 2021(09)
  • [3]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4]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技术研究[D]. 王晓卓.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7)
  • [5]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D]. 付寿康.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6]中国西部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以H县为例[D]. 陆喜元. 兰州大学, 2017(07)
  • [7]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D]. 顾磊. 兰州大学, 2017(03)
  • [8]“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组织藏独活动研究(1988—2010)[D]. 韩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15(03)
  • [9]西部地区防灾减灾法制建设研究[D]. 邓聪. 广西师范大学, 2013(S1)
  • [10]泥石流灾害综合风险货币化评估及可接受风险研究[D]. 尚志海. 中山大学, 2012(03)

标签:;  ;  ;  ;  ;  

西部地区生态安全建设公共防灾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