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东北地震研究总目录

2003年东北地震研究总目录

一、东北地震研究2003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李含雪[1](2020)在《南天山霍拉山地区构造活动与地貌演化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天山是现今最为活跃的陆内造山带之一,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包括古生代复杂的块体碰撞拼接过程、中生代的剥蚀夷平以及新生代再活化。霍拉山作为南天山碰撞缝合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中天山板块和塔里木板块,其构造活动特征对于理解天山地区的构造变形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该地区大面积发育的夷平面地形为研究区域地貌演化提供了重要窗口。然而,前人研究主要集中在塔里木北缘断裂带一线,对霍拉山地区整体的地貌发育和构造活动关注较少。本论文借助流域地貌分析技术对霍拉山地区的构造活动性开展研究,并结合数值模拟探讨研究区地貌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霍拉山地区构造活动性差异明显,具有南强北弱的特点;而在南部山前也存在着自西向东减弱的特征,与前人活动断层研究结果吻合;2)霍拉山地区曾经发生过多次河流袭夺事件—平行于山体走向的横向流域,其上游依次被垂直方向上发育的纵向河流袭夺,袭夺处河道拐弯,并发育非岩性裂点;3)数值模拟表明夷平面的先存(或者说短时间内快速形成的)倾斜特征控制了夷平面及其相邻流域河网的发育演化,表现为短期快速的多次河流袭夺和长期缓慢的流域分水岭迁移调整两个主要阶段。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在南天山霍拉山地区进一步开展详细的活动断层与古地震研究具有指示意义,也为深入剖析夷平面的形成演化机理提供重要参考。

黄金[2](2020)在《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文中认为长久以来高度物质化的商业环境遏制了香港人文文化的发展,使香港一直无法摆脱“文化沙漠”的粗浅印象,大陆中心意识也导致香港文学在“九七”回归以前都不受重视,被形容为中国文学的“弃婴”、“边缘”。不过,这种边缘的处境同时也可以视作一种契机,香港作家由此努力探索文学的多元性与可能性,力图突破种种刻板的论述。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便是执掌旗帜行进其中的一支个性队伍。混杂着传统与现代、现代与后现代、中与西等多种文化特质,产生中心与边缘、都市与个人、物质与精神、商业体制与文学场域、区域与整体等多重权力关系与复杂矛盾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在文化领域中进行着带有差异性、异质性、颠覆性的文学实践。而消费文化语境的限定,不仅仅是把高度商业化的社会环境和消费主义带来的种种问题当作现代主义文学表现的主要内容,也是将商业语境作为一种境遇现实,观察消费文化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传播和接受产生的深刻影响。基于此,论文将从香港边缘状态的呈现、异化主题的延伸与小说的跨界实验三个角度出发,在消费文化语境中考察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的历史发展脉络、精神思想及形态特征,并追寻其在香港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当中的意义与价值。全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首先界定了与现代主义文学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梳理广义上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脉络、理论谱系、美学特色及相关主义之间的关联,简要讨论香港现代主义的关键特质及个中联系,并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选题价值、框架思路进行总括性的阐述。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前两章通过香港文学生态环境的探讨和地域文化的比较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进行外部研究,后三章结合文本细读展开文学的内部研究。第一章试图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生存空间与状态作出整体描述。从香港商业化的文学运行机制可以看到,奉行坚守严肃文学品性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一直以来都在以商业消费文化为主导的城市环境中艰难生存。作为生产者的作家也在不断调适自我,试图在文学理想、市场趣味和公共规则中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香港对现代与后现代的接受过程与西方同期的文学发展历程存在一定时差,香港现代主义经过现代化、本土化、后现代化的影响,逐渐呈现现代与后现代的杂糅。因此,对于香港现代主义整体的内涵与性质便容许一定的模糊性和弹性理解。除此以外,中西文化交织的复杂文化环境赋予香港文学“混杂”的特质,在此情境中发展起来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对中国传统和西方现代文学既有借鉴吸收,也有批判反思。第二章从香港的“边缘”状态及其独特价值出发,探讨了地域文化对文学的影响以及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学互动交流。依据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三个地区发生的时间线索,可以得到一条完整、连续的现代主义文学发展路线,而香港现代主义运动无疑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革命中的一次高峰。香港不仅在传统断裂的特殊时期接过了文学薪火,承担起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而且在不同地区间发挥了不可小觑的转承枢纽作用。在此意义上,香港文学的意义不能仅以中心和边缘的二元对立作僵化论述,要考虑到实际情况中存在相对性和变化性。在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地理版图中,上海、香港、台湾三地的现代主义文学经验不尽相同,彼此之间既有继承和转化,也有文学内部的交融与碰撞,通过比较上海与香港、香港与台湾的异同,可以看到社会状况、政治体制、文化环境与风俗人情等文化因素对文学产生的深刻影响,也可以看到不同的文学表现与个性。第三章以个案研究的形式进入到小说文本内部的分析,主要探索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内在思想精神。从文学整体的发展脉络来看,不同代际的作家表现出不同的反应与特性,崛起于50年代的刘以鬯、昆南、马朗等是香港现代主义的先驱,之后的“资深一代”、“中生代”与“新生代”作家,每一代作家的书写都不同程度地对前代进行拓展延伸,也有反省和创造。章节内分别选取刘以鬯、西西、董启章、潘国灵作为四代现代主义作家的代表,他们的创作反映了不同时期香港城市意识与历史精神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到香港现代主义书写旨趣与方式的演变以及作家思想观念上的突围与超越。第四章围绕现代主义的“异化”主题,讨论都市人面临的种种困境与挑战。香港作为一个高度异化的现代城市,承受着由物质带来的巨大压力,使人对城市产生强烈疏离感,但另一方面,香港也因其开放多元的历史传统而具有文化包容性。作为亲历异化的都市人,作家借助作家形象的塑造进入城市言说,同时还扮演叙述者的角色。他们群体性地在都会情境中经历迷失,也从中探求自我拯救之路。异化造就了香港独特的生活景观,从病态的市井男女到纷繁庞杂的物质,都可以见到现代文明病影响下人类的历史命运,以及物化逻辑之下“人”与“物”既互相对立又彼此和解的矛盾关系。此外还探讨了殖民环境影响下港人历史观念的异化问题,香港现代主义作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地区断裂的殖民记忆和疏离的历史意识。第五章主要讨论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在艺术形式上的探索以及对通俗文学的跨界影响。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很注重发掘个人的内在意识世界,表现人类颓废虚无、荒唐放纵等负面心理倾向,导致了一部分现实主义作家的质疑和批评,并由此引起关于“真实”与“虚构”的争论。但从现代主义作家具体的创作主张与实践来看,他们不仅没有割裂写实与虚构的联系,还尝试将两者有机结合,实现现实存在与现代、后现代内容与形式的融汇。此外,香港现代主义很注重叙述形式、技巧和结构的实验性与先锋性,作家通过形式的创新和文体的越界探索了文学表达的多种可能。现代主义不仅在吸引着纯文学作家,对通俗文学作家也产生影响,从古龙小说可以看到存在主义与武侠文学的融合,这种尝试使通俗小说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结语部分重申了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现代性意义,并探讨了现代性的书写方向。从一般的现代性意义来说,香港现代主义文学无论在内容形式还是思想精神上,都在实现向传统反叛、与传统决裂的目标,从具体的实践成果来看,现代主义文学对现代香港历史与城市文化的优势与缺失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并构建起多元的审美思维和艺术风格,其现代性书写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个性。接下来面对现代性书写如何继续进行下去的问题,无论是倡导回到“以人为本”的“多元现代性”理论,还是面向未来的“重写现代性”,都颇具启发作用,香港的现代性书写仍然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张磊[3](2020)在《油气管道沿线地质灾害识别与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尤其在地形起伏大、植被覆盖度高、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的西南地区,常发育有大量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随着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油气管网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是现代能源体系和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已建成管网和规划管网不可避免地要穿越高山、丘陵及平原地区,管网所经之地可能大量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地质灾害。油气管网一旦被线路两侧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损坏,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传统的地质灾害调查以人工线路巡查为主,周期长,成本高,调查成果质量也难以保证。近年来,以InSAR为主的遥感新技术凭借其全天时、全天候、远距离获取地表微小形变的能力,已经广泛应用于地质灾害的前期大范围识别与后期高精度监测的研究与应用中。本文以贵州省晴隆县为研究区,以中缅油气管道晴隆段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油气管网地质灾害识别技术,其主要使用InSAR时序分析干涉测量技术全面识别地质灾害早期隐患点,同时以GIS技术手段,运用信息量法建立研究区指标体系进行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进而得到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图,最后对InSAR识别的前期地灾隐患点与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图进行叠加综合评价,得到数量较少、精度较高的区域“普查”成果,为后期空基“详查”及人工外业“核查”提供数据支撑。具体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利用覆盖中缅油气管道晴隆段新、老路由的Sentinel-1数据,时间跨度约三年,包括了升轨和降轨数据各33景。分别采用了PS-InSAR和SBAS-InSAR方法获取了研究区的形变速率结果,在老路由缓冲区范围内,人工交互解译出50个靶区,其中通过加载多期Google Earth影像,发现地表明显变化图斑有30个,另有1处较为明显的自然滑坡;在新路由缓冲区范围内,人工交互解译出26个靶区,其中通过加载多期Google Earth影像,发现地表明显变化图斑有11个。总体来说,老路由沿线隐患点明显多于新路由,表明老路由沿线地质环境复杂,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概率较高;从升轨数据和降轨数据识别成效来看,升轨数据略高于降轨数据;不同轨道的InSAR地表形变监测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2)基于高分一号影像、DEM数据和研究区地质详图等资料,提取了坡度、坡向、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河流、交通路网等灾害影响因子,采用信息量法对研究区进行了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揭示了一些不同危险等级区域的空间分布规律。具体结论有:从新、老路由缓冲区综合评价结果来看,较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大多集中在坡度>45°和断层影响度集中的区域,且在河流两侧分布较为明显;从统计面积来看,新、老路由缓冲区中等及以上等级的风险区面积占比分别为55.27%、62.67%,即老路由两侧潜在地质灾害风险高于新路由。从管道自身风险分段来看,老路由中较高风险段与高风险段的占比也高于新路由;研究区内的地质灾害发育与其地质环境紧密相关;总体而言,研究区的地质灾害呈现出面积较广、中等及以上等级危险区表现为带状分布的特点。(3)在前期InSAR时序分析干涉测量技术识别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基础上,叠加区域地质灾害评价区划图,对比分析可知,整体表现出中等风险区在综合评价后数量呈现减少,而较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在综合评价后数量呈增加的规律,且老路由沿线中等及以上等级风险区数量明显大于新路由;新路由缓冲区范围内,InSAR识别出疑似隐患点图斑数量为26个,InSAR普查成果综合评价后中等及以上等级风险区的图斑数量为22个,数量减少约15%;老路由缓冲区范围内,InSAR识别出疑似隐患点图斑数量为50个,InSAR普查成果综合评价后中等及以上等级风险区的图斑数量为32个,数量减少约36%。经过InSAR普查成果综合评价后,后期用于外业人工核查的图斑点位明显减少,初步估计平均效率提升约15%20%。综上所述,本文通过综合评价来进一步提高前期识别成果的精度,为后期空基“详查”和人工地面“核查”提供数据支撑,这种方法较为科学,提高了效率,具有实际操作性,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宋世瑞[4](2018)在《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笔记小说为古代说部之一种,具有子学的根本属性,它以载记、论议、考证、叙事为基本言说方式,以笔记为表现形式,具有“裨治体、助名教、广见闻、资考证、垂典制、供谈笑、益神智”的价值功能,并呈现出多种美学风格。目前学界或称其为“笔记”“小说笔记”“说部笔记”,或称其为“子部小说”“国学小说”,名虽异而实多同,要皆为一家之言、《汉志》以来史志中之谓也。笔记小说之着录兼该子、史两部,然以子部为权重、史部为支流,史部支流实亦子学之一种云。以时下之观念,大而言之,“笔记小说”与其说是一种文类,不如说它是一个分散的集合体,其内部体裁众多;小而言之,笔记小说为小说叙事之一体,是“小说四体”(章回体、话本体、传奇体、笔记体)之一。本文拟研究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一百余年间的笔记小说(部分论述延伸至嘉庆年间),在搜集、整理近五百种笔记小说作品的基础上,探讨了笔记小说的时代变迁、内部类别、作品体派、小说思想等多个问题,划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的“正名”问题。在文献综述与研究回顾的基础上,采用回溯、比较等研究方法,探讨了民国、清代“笔记小说”的用语习惯,主张在清代小说观念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笔记小说”概念,考察笔记小说在清代初中期的变迁,从而进行类别、文体、思想等方面研究。第二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创作的变迁研究,以康熙四十年与乾隆三十年为时间节点,分为三个时段,根据时代背景对每个时段笔记小说的内部诸类别之变迁进行描述,并总结其成就,概括每一时段的特点。第三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类别的研究,本章把笔记小说分为野史笔记、杂家笔记、地理杂记、稗官故事等四个类别,首先针对每一个类别进行学理探讨,其次是对此类别在本期的创获及其特征进行评述,并总结其特点。第四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体派的研究,也是文体学理论在笔记小说领域的一次运用。本章对该时期凸显出来的四个体派即“渔洋说部体”“板桥体”“说粤体”“聊斋体”进行研究,分析其文体渊源,描述其形成的过程,并指出各自的特征。第五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批评研究。清代前中期的笔记小说批评资源,主要集中于书目、序跋、评点三个方面。书目研究主要对笔记小说在清代诸类属的出入情况进行考察,序跋研究是清人对笔记小说的类别、性质、功能、审美等问题的探讨,评点则是对八种笔记小说的评点话语进行探讨。结语部分是对上述章节内容的总结,针对“笔记小说”的理解分歧,提出乾隆以后特别是晚清民国时段的笔记小说研究,应当建立起以《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为中心的研究范式。

成丽[5](2010)在《宋《营造法式》研究史初探》文中研究指明宋《营造法式》是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颁行全国的一部侧重于估工算料的法规性建筑营造技术典籍。自九十年前,即1919年初朱启钤在江南图书馆发现《营造法式》抄本并付印后,数代学者持续不辍地开展有关《营造法式》的研究,既开启了中国建筑史学的大门,更曾多方位、多层次地推进了该学科的深化发展。本文细致梳理现代以来《营造法式》已有研究和成果,全面考察相关研究主体、学术流派,从版本研究、实物测绘、术语解读、理论探索、多元化研究几个层面,对《营造法式》的研究历程、学术发展理路尝试进行系统分析和归纳,尽可能在总结研究目的、方法、成就和影响的基础上,彰显各个时期典型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审视因果,探寻得失,明晰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可以深入的方向,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进而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路,以促进《营造法式》研究的继续深入以至新的突破,为完善中国建筑史学框架乃至重振中国文化做出贡献。

李强[6](2019)在《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耶稣会士是明末以耶稣会为代表的天主教进入中国传教后,出现的新型宗教群体,中外学界历来少有关注。本文在中国近现代史的视域内,依据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宗教观,考察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学术活动,以及他们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及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与局限。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导论,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相关概念界定、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方法和中文及英、法、拉丁文史料来源,以及论文框架、写作思路。第二章突破以往明清天主教史研究专注于着名来华耶稣会传教士和中国基督徒的局限,根据在华天主教的重要时间节点,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整体性地回溯1840年前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初现”和消亡过程,进而揭示他们在来华西方传教士与中国基督徒、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天主教会与中国社会之间扮演的中介性角色。第三章考察晚清时期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再现”和发展概况,重点分析该群体发展的历史阶段、内部结构、社会定位以及代际谱系等重要议题,论证了中国耶稣会士所受中西融合的宗教和世俗教育,使其具有了特殊的宗教性与国际性。他们作为天主教与中国社会结合的产物,来自本地社会,服务本地教会,这种本地性是影响他们传教活动和学术活动的关键。第四章着重讨论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首先,与以往“教案”史侧重于民教冲突研究不同,通过黄伯禄、李问渔的个案梳理他们在“调和民教”,实现“民教相安”的活动及由此显示出的政治认同;其次,在近代天主教《圣经》汉译史的视域下,考察中国耶稣会士《圣经》汉译文本的概况,分析他们翻译《圣经》的主体性地位;最后,系统地考察中国耶稣会士“护教”论述对近代中国天主教徒宗教认同、社会认同的塑造。通过以上三个议题探讨了中国耶稣会士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进程中起到的主体性地位。第五章侧重于考察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首先,考察他们参与晚清“西学东渐”的学术活动,特别是他们的地理学着作及由此透露出来的民族意识。其次,借助新史料考察黄伯禄与英国汉学家之间的学术交往,讨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与近代“东学西传”之间的关系;最后,着重梳理中国耶稣会士整理和研究本地教会史的着述活动,并分析他们的宗教认同和社会认同。以上研究显示,中国耶稣会士综合了宗教性、世俗性、学术性的多重身份,促成他们参与近代中西文化互动的进程,也促使他们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天主教信众自我身份辨识的塑造。第六章为本文结语部分。首先,在天主教本地化视域下从国际性与本地性、宗教性与世俗性、民族性与时代性、历史性与延续性等四个角度全面把握该群体的整体特性,借此分析他们的历史角色及历史局限性。其次,着重考察他们的文化认同及影响。中国耶稣会士的整体特性及文化认同,是理解他们的中介性角色如何在晚清中国社会尤其是江南地区具体体现的重要因素。总体来看,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的发展,亦是天主教与近代来华殖民力量互相影响的结果。但他们区别于西方传教士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基督徒的宗教生活,也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天主教与中国社会之间的冲突。尽管如此,他们的历史局限性使得这一群体只能主动或被动地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发挥的社会影响和历史作用也大多限于中国天主教内部。

褚忠信[7](2006)在《三峡水库一期蓄水对长江泥沙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2003年,三峡工程二期工程完成,并且在6月份一期蓄水,将三峡水库坝前水位提升到135m(吴淞高程)。三峡工程引起的环境生态问题是国内外十分关心的问题,而泥沙研究又是三峡工程的核心问题之一。泥沙问题不仅关系到三峡水库的正常运行、水力发电和长江航运,还与长江三角洲的冲淤演化以及东海的沉积模式紧密相关。另一方面,长江入海泥沙又与河口近海以及大陆架颗粒态地球化学物质组成密切相关,从而影响到河口海岸和大陆架生态系统和环境。因此,研究三峡水库蓄水对长江泥沙的影响有着重要的实际价值和理论意义。本文依托国家973项目“中国典型河口—近海陆海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首先统计分析了中国9条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珠江、淮河、松花江、钱塘江、海河、辽河、闽江)入海水沙通量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引起河流入海泥沙通量减少的一些原因。在此基础上,抓住三峡水库一期蓄水的有利时机,对蓄水期间和初期的从长江上游到河口以及邻近海域的泥沙进行了比较及时、比较完整的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中国9条主要河流入海水沙通量变化(1953-2003)按照近半个世纪以来河流入海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的变化趋势,中国主要入海河流有两种类型。入海输沙量呈减少趋势的河流包括:自二十世纪60年代以来输沙量开始减少的黄河、长江、辽河和淮河,以及分别自二十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以来输沙量开始减少的海河和闽江;入海输沙量变化不大的河流包括:珠江、钱塘江和松花江。另一方面,入海径流量呈减少趋势的河流包括:自二十世纪60年代以来入海径流量开始减少的黄河、淮河和辽河,以及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入海径流量开始减少的海河;入海径流量变化不大的河流包括:长江、珠江、松花江、钱塘江和闽江。按照近半个世纪以来河流入海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的相关性,中国主要入海河流可以分成三种类型:高水沙相关型河流(R2=0.79~0.88):海河、黄河、辽

二、东北地震研究2003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北地震研究2003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南天山霍拉山地区构造活动与地貌演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构造地貌学研究方法综述
        1.2.1 流域地貌参数的研究进展
        1.2.2 数值模拟在地貌学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1.4 数据来源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与水文
    2.3 区域地质
    2.4 区域活动构造
        2.4.1 东天山活动变形特征
        2.4.2 霍拉山及其邻区活动构造
3 霍拉山地区流域地貌分析
    3.1 流域河网提取
    3.2 地形平面分布特征
        3.2.1 坡度和坡向
        3.2.2 地形起伏度
        3.2.3 地形条带剖面
    3.3 流域地貌参数
        3.3.1 面积高程积分值(HI)及曲线
        3.3.2 标准化河流陡峭指数(k_(sn))
        3.3.3 流域形状指数(B_s)
        3.3.4 流域不对称度(AF)
    3.4 河流袭夺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数值模拟的夷平面演化过程
    4.1 基本原理
    4.2 参数选取
    4.3 模型构建和结果对比
        4.3.1 模型构建
        4.3.2 模型结果对比
    4.4 先存倾斜模型分析
        4.4.1 流域形态演化
        4.4.2 标准化河流纵剖面
        4.4.3 流域地貌参数与侵蚀速率
    4.5 本章小结
5 讨论、结论与展望
    5.1 讨论
        5.1.1 霍拉山地区构造活动特征
        5.1.2 霍拉山地貌演化历史及趋势预测
    5.2 主要结论
    5.3 下一步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2)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未竟的现代
    一、“现代”的内涵与外延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研究动机、方法与框架思路
第一章 文学生态的多元发展
    第一节 严肃文学的绝境逢生:资本规则下文学的发生与承续
    第二节 文学转向的岔口:现代与后现代的交错并置
    第三节 文化心理的自省:于中西“之间”及“之外”的本土
第二章 “边缘”状态的复杂呈现
    第一节 一场悄然的中国“文学革命”
    第二节 香港的“边缘”之名
    第三节 香港对上海的文化反思与超越
    第四节 香港与台湾的文学互动与想象
第三章 曲折的回旋:价值观念的代际更迭与体认差异
    第一节 理想主义的呼喊:香港现代主义先驱的意识自省与欲望批判
    第二节 主体性的建构:资深一代作家的本土凝视与文化复归
    第三节 个人化的另类书写:中生代作家的压抑经验与末世情结
    第四节 重返存在的诘问:新生代作家的生存体悟与危机意识
第四章 抗争与认同:异化主题的基本架构与扩展延伸
    第一节 书写的起点:异化的城与人
    第二节 自我的指涉:从迷失到救赎
    第三节 “物质”的美学:“物化”与“化物”
    第四节 历史的焦虑:从断裂到自适
第五章 求新立异:形式文体的先锋实验与跨界探索
    第一节 理念的争论:写实与虚构的界限
    第二节 技艺的突破:文本的形式探险
    第三节 与俗文学的融合:存在与写意的武侠世界
结语 现代性的多重意义与重新书写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3)油气管道沿线地质灾害识别与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研究现状
    2.1 地质灾害识别现状
        2.1.1 以InSAR技术为代表的天基观测
        2.1.1.1 SAR卫星发展现状
        2.1.1.2 国外InSAR技术研究进展
        2.1.1.3 国内InSAR技术研究进展
        2.1.2 以UAV为代表的空基观测
        2.1.3 以GPS为代表的地基观测
    2.2 地质灾害评价现状
        2.2.1 评价方法
        2.2.2 评价指标
    2.3 地质灾害识别与评价存在的问题
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3.1 研究内容
        1、地质灾害识别
        2 、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3 、InSAR普查成果综合评价
    3.2 技术路线
4 研究区概况
    4.1 地形地貌
    4.2 地层岩性
    4.3 地质构造
    4.4 河流水系
    4.5 气候气象
    4.6 历史地质灾害情况
5 油气管网地质灾害识别
    5.1 地灾识别平台组成
    5.2 地灾识别的关键技术
        5.2.1 合成孔径雷达
        5.2.2 InSAR技术原理
        5.2.3 多时序InSAR技术
        5.2.3.1 PS-InSAR
        1 、PS-InSAR技术原理
        2、PS-In SAR 数据处理流程
        5.2.3.2 SBAS-InSAR
        1 、SBAS-InSAR技术原理
        2 、SBAS-InSAR数据处理流程
    5.3 研究数据
    5.4 数据识别
        5.4.1 PS-InSAR
        5.4.2 SBAS-InSAR
    5.5 本章小结
6 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6.1 评价原理
        6.1.1 评价内容
        6.1.2 评价方法
        6.1.3 评价流程
    6.2 评价指标体系提取
        6.2.1 基于光学遥感影像的指标提取
        6.2.2 其他指标提取
        1、坡度
        2、坡向
        3、地层岩性
        4、地质构造
        5、地震
        6、降雨量
        7、交通路网
        8、河流
        9 、历史地质灾害点数据
    6.3 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6.3.1 单指标评价
        6.3.1.1 内部因素
        6.3.1.2 外部因素
        6.3.2 多指标综合评价
        6.3.2.1 新路由
        6.3.2.2 老路由
    6.4 本章小结
7 InSAR 普查成果综合评价
    7.1 InSAR普查成果分级
    7.2 综合评价规则设定
    7.3 综合评价结果
        7.3.1 新路由
        7.3.2 老路由
    7.4 外业核查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笔记小说”之研究现状及其问题存在
        (一)目前学界的研究成果
        (二)目前笔记小说研究中出现的问题
    二、晚清民国之“笔记小说”概念辨析
        (一)“笔记小说”概念缘起
        (二)晚清民国之笔记小说研究
        (三)晚清民国学人关于“笔记小说”概念的分歧
        附:民国之“笔记”概念
    三、本文“笔记小说”之概念及适用范围
        (一)清代“小说”的多重意义
        (二)清代“说部笔记”“小说笔记”与今日之“笔记小说”
        (三)“笔记小说”在清代的适用范围
        (四)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及结构
第一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分期与变迁
    第一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分期
    第二节 顺治元年——康熙四十年:晚明小说的延续与新朝气象的展露
    第三节 康熙四十一年——乾隆三十年:杂家笔记的崛起与稗官故事的消歇
    第四节 乾隆三十一年——乾隆六十年:野史笔记之外的诸体并兴
    小结
第二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类别与着述特征
    第一节 野史笔记类
        一、野史与小说:叙事与“传闻异辞”
        二、野史笔记与“杂史小说”
        三、前四朝野史笔记类之着述特征
        四、小结
    第二节 杂家笔记类
        一、杂家笔记与笔记小说
        二、前四朝杂家笔记类之着述特征
        三、小结
    第三节 地理杂记类
        一、地理杂记与笔记小说
        二、前四朝地理杂记类之着述特征
        三、小结
    第四节 稗官故事类
        一、笔记小说与“子部小说”
        二、前四朝稗官故事类小说之着述特征
        三、小结
    结语 笔记小说诸类型之间的互动关系
第三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体派之形成与特征
    第一节 “渔洋说部体”
        一、“渔洋说部”的命名
        二、“渔洋说部”概念下之作品
        三、“渔洋说部”的特征
        四、“渔洋说部体”影响下诸作品
        五、小结
    第二节 “板桥体”
        一、“板桥体”之源头
        二、“板桥体”之形成
        三、“板桥体”之基本特征
        四、小结
    第三节 “说粤体”
        一、“说粤体”在康乾时期的存在情况
        二、清代康乾年间“说粤体”的基本特征
        三、小结
    第四节 “聊斋体”
        一、《聊斋志异》与其他文体的渊源
        二、《聊斋志异》之文本构成
        三、“聊斋体”的形成及乾隆年间之体派呈现
        四、小结
    结语
第四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批评之形式与内涵
    第一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书目
        一、前四朝书目概观
        二、笔记小说在本期书目之多样化着录及出现的问题
        三、本期书目中的笔记小说批评状况
        四、小结
    第二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序跋
        一、关于笔记小说的写作姿态、类别划分与功能指向
        二、关于笔记小说的批评:性质探讨与审美倾向
        三、小结
    第三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评点
        一、《玉光剑气集》
        二、《匡林》《谔崖脞说》《亚谷丛书》《稗贩》
        三、《楚庭稗珠录》
        四、《聊斋志异》《续板桥杂记》
        小结
总结
顺康雍乾笔记小说叙录
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作品表征图表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5)宋《营造法式》研究史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意义
    二、已有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资料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收获与未尽事宜
第一章 《法式》版本研究
    第一节 “丁本”与“陶本”
        一、丁氏钞本的发现与石印刊行
        二、学术团队型的版本研究及“陶本”的刊行
    第二节 学社期间的版本研究
        一、阚铎再次校订《法式》
        二、以“故宫本”校对《法式》
    第三节 宋本《法式》的发现与辨识
    第四节 《法式》版本后续研究举略
        一、梁思成
        二、刘敦桢
        三、陈明达
        四、陈仲篪
        五、傅熹年
        六、其他
    第五节 《法式》版本研究的若干问题
        一、对《法式》是否完本的探讨
        二、关于“万有文库本”
        三、展望
第二章 《法式》与实物测绘的互证研究
    第一节 实物测绘研究的前奏
        一、研究平台的构建
        二、梁思成、刘敦桢入社主持工作
        三、“前理解”性的清代官式建筑研究
    第二节 实物测绘与《法式》互证的初期实践
        一、独乐寺观音阁、山门——研究方法的初步确立
        二、广济寺三大士殿——对辽代建筑形制认识的强化
        三、正定调查——初涉北宋木构
        四、大同古建筑测绘调查——对宋、辽、金建筑认识的系统化
        五、密集高效的大规模实物调查
        六、佛光寺东大殿——“中国最古的木构”
        七、昆明、李庄时期的工作
    第三节 实物测绘与《法式》互证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一、科学系统的工作方法
        二、构建中国特色的文物保护理念
        三、以《法式》为标尺架构中国建筑史框架
    第四节、实物与《法式》互证研究的后续发展
        一、建国后的实物调查及测绘研究
        二、继续完善中国建筑史框架
        三、对早期建筑地域差异的审视
        四、后续研究的若干问题
第三章 《法式》术语及文本解读
    第一节 学社前期的相关研究
        一、纂辑营造词汇
        二、改编《法式》为读本
        三、《〈营造法式〉新释》
    第二节 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
        一、李庄时期的整理和研究
        二、建国后的研究及《〈营造法式〉注释(卷上)》出版
        三、《梁思成全集》第七卷
        四、徐伯安、郭黛姮《宋〈营造法式〉术语汇释》
    第三节 相关研究后续
        一、陈明达《〈营造法式〉辞解》、《〈营造法式〉研究札记》
        二、潘谷西、何建中《〈营造法式〉解读》
        三、其他相关研究
第四章 《法式》与中国古代设计理念的探索
    第一节 梁思成、刘敦桢的相关研究思路
    第二节 陈明达的开创性探索与研究
        一、《应县木塔》——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有设计规律可循
        二、《〈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北宋“以材为祖”的模数制设计方法
        三、《独乐寺观音阁、山门的大木作制度》——回归传统建筑语言体系
    第三节 从单体推及组群和城市规划设计——傅熹年的研究
    第四节 从推断引向实证——王其亨对古代设计实物资料的研究
    第五节 围绕《法式》“以材为祖”设计规律的细致研究
        一、材分制(模数制)研究
        二、尺度规律研究
第五章《法式》多元化研究
    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通史中的相关研究
        一、《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
        二、《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
        三、《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
        四、《中国建筑艺术史》
        五、五卷本《中国古代建筑史》
        六、《中国建筑史》教材
        七、《中国科学技术史·建筑卷》
    第二节 专项研究
        一、《法式》大木构件和做法研究的继续深入
        二、《法式》其他各作研究的扩展
        三、《法式》“功限”、“料例”研究
    第三节 多视角、跨学科的研究
        一、文献学方法的应用
        二、考古学方法的应用
        三、力学方法的应用
        四、文化比较和多元化
    第四节 数字化时代的研究
第六章 《法式》若干问题探讨
    第一节 《法式》卷、篇、条目考辨
        一、传世宋《营造法式》是否完本
        二、《法式》卷数考辨
        三、《法式》篇数考辨
        四、《法式》条数考辨
        五、结语
    第二节 《法式·看详》的意义
        一、“看详”的诠释与歧义
        二、“看详”的丰富历史蕴涵
        三、《法式·看详》的意义
    第三节 李诫《法式·序》的语境解析
        一、《进新修〈营造法式〉序》
        二、《法式·序》所涉经典及相关史料
        三、结语
    第四节 附识
        一、“崇宁本”《法式》海行时间
        二、《法式》作者之名
        三、《法式》与南方建筑的关系
        四、《法式》的实际影响
附录 1 《法式》相关记载及评述
附录 2 《法式》研究论着目录
附录3 全国早期木构建筑概况及相关研究文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6)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来源
    第五节 论文框架与写作思路
第二章 老耶稣会的本地化:1840 年前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初现与消亡
    第一节 明末来华耶稣会与中国会士的初现(1580—1644)
        一 明末来华耶稣会士与早期中国辅理修士
        二 明末来华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的主要考量
    第二节 清初来华耶稣会与中国会士的发展(1644—1724)
        一 顺治朝传教环境对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的影响
        二 康熙朝传教环境的变化与中国耶稣会神父的出现
    第三节 “百年禁教”时期的中国耶稣会士(1724—1840)
        一 雍乾禁教时期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举措的变化
        二 耶稣会被“取缔”后的中国耶稣会士群体
        三 “禁教”时期江南地区的中国神职群体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 作为“西教士”与中国基督徒之间的中介
        二 作为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中介
        三 作为西方天主教会与中国社会之间的中介
第三章 新耶稣会的本地化: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再现与发展
    第一节 “教权”冲突与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形成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形成的历史背景
        二 准备阶段:1850 年徐汇公学的设立与课程设置
        三 形成阶段:1862 年耶稣会初学院的建立
    第二节 “教务“增长与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发展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阶段性量化分析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内部结构
    第三节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代际谱系与社会定位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代际谱系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社会定位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 中西宗教与世俗教育的融合塑造
        二 西方天主教会与本地社会的结合产物
第四章 “华人为教士者”: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
    第一节 “调和民教”: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教案”治理
        一 “民教冲突”: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教案”发生
        二 “调和民教”:中国耶稣会士的“教案”观——以李问渔为例
        三 “民教相安”:中国耶稣会士与“教案”的解决
    第二节 “华文圣经”:中国耶稣会士与《圣经》翻译
        一 早期来华耶稣会士与《圣经》翻译
        二 近代天主教《圣经》翻译的时代特色
        三 中国耶稣会士《圣经》翻译作品概况
    第三节 “耶儒释老”:中国耶稣会士的宗教对话(护教)着述
        一 中国耶稣会士宗教对话着述概况
        二 “专辟佛老”:黄伯禄宗教对话着述研究
        三 “护教斗士”:李问渔宗教对话着述研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 缓和中西冲突与构建新型政教关系
        二 《圣经》汉译与西方天主教信仰的本地化
        三 从基督宗教间冲突到宗教学研究的雏形
第五章 “学贯夫中西者”: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
    第一节 “泰西之学”:中国耶稣会士与晚清“西学东渐”
        一 李问渔的西学译介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地理学着作
        三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西学东渐”活动之影响
    第二节 “淹贯中西”:中国耶稣会士与晚清“东学西传”——黄伯禄与英国汉学家庄延龄的学术交往
        一 英国汉学家庄延龄与黄伯禄的书信来往
        二 庄延龄中国宗教研究着作与黄伯禄
        三 黄伯禄及其他中国耶稣会士的“汉学”研究着作之价值
    第三节 “光前启后”:中国耶稣会士的本地教会史研究
        一 中国耶稣会士对徐光启历史的整理
        二 中国耶稣会士对许甘第大(Candida Hiu)历史的整理
        三 中国耶稣会士整理本地教会史的本地化意义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多重身份
        二 中国天主教徒的自我身份辨识
第六章 结语:本地化视域下的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
    第一节 本地化视域下反观晚清中国耶稣会士的整体特性
        一 国际性与本地性的统一及差异
        二 宗教性与世俗性的双重结合
        三 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群体本质
        四 历史性与延续性的宗教阶层
    第二节 文化认同:理解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进程中历史主体性地位的关键
        一 在晚清历史语境中缓和天主教信仰价值与中国社会的冲突
        二 塑造天主教信仰符号与中国传统文化表达方式的结合
        三 影响该群体宗教实践和社会生活的文化认同之来源
表格索引
图片索引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致谢

(7)三峡水库一期蓄水对长江泥沙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目次
表格目次
1 前言
    1.1 中国 9 条主要河流入海水沙通量变化(1953-2003)
        1.1.1 数据
        1.1.2 结果与分析
        1.1.3 河流入海泥沙减少对河口三角洲冲淤的影响:以黄河三角洲为例
        1.1.4 影响河流入海输沙量减少的一些因素
        1.1.5 小结
    1.2 三峡工程简介
    1.3 三峡工程对长江泥沙影响的研究进展
    1.4 三峡水库一期蓄水对长江入海泥沙影响的研究方案
        1.4.1 研究特色
        1.4.2 研究意义
        1.4.3 研究思路
        1.4.4 研究内容
        1.4.5 研究资料与方法
    参考文献
2 研究区域背景及概况
    2.1 长江流域概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气象特征
        2.1.3 长江水文特征
    2.2 长江流域内影响长江泥沙的较大人类活动
        2.2.1 丹江口水库
        2.2.2 葛洲坝工程
        2.2.3 三峡工程
        2.2.4 “长治”工程
        2.2.5 南水北调工程
        2.2.6 洞庭湖
        2.2.7 鄱阳湖
    2.3 长江口概况
    2.4 长江口外海流系
    参考文献
3 三峡水库一期蓄水对长江干流泥沙影响
    3.1 三峡水库淤积泥沙估算
        3.1.1 三峡水库一期蓄水期间淤积泥沙估算
        3.1.2 三峡水库一期蓄水初期淤积泥沙估算
    3.2 三峡水库一期蓄水期间三峡大坝上下长江水沙变化
        3.2.1 日水位
        3.2.2 日流量
        3.2.3 日含沙量
        3.2.4 日径流量
        3.2.5 日输沙量
    3.3 三峡水库一期蓄水初期长江干流水沙变化
        3.3.1 月径流量
        3.3.2 月含沙量
        3.3.3 月输沙量
        3.3.4 年径流量
        3.3.5 年含沙量
        3.3.6 年输沙量
        3.3.7 年中值粒径
        3.3.8 讨论
    3.4 小结
    参考文献
4 三峡水库一期蓄水对长江进入河口泥沙的影响6
    4.1 三峡水库一期蓄水期间长江进入河口水沙变化
        4.1.1 日流量
        4.1.2 日输沙量
        4.1.3 日含沙量
    4.2 三峡水库一期蓄水初期长江进入河口水沙变化
        4.2.1 月径流量
        4.2.2 月输沙量
        4.2.3 月含沙量
        4.2.4 年径流量
        4.2.5 年含沙量
        4.2.6 年输沙量
        4.2.7 年均中值粒径
    4.3 “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典型例证:三峡水库一期蓄水开始强烈影响长江进入河口水沙的时间
        4.3.1 资料与方法
        4.3.2 三峡水库一期蓄水开始强烈影响长江进入河口流量的时间
        4.3.3 三峡水库一期蓄水开始强烈影响长江进入河口含沙量的时间
    4.4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5 三峡水库一期蓄水对长江入海泥沙的影响
    5.1 三峡水库一期蓄水初期长江冲淡水和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悬沙的观测
        5.1.1 资料与方法
        5.1.2 冲淡水分析
        5.1.3 悬沙分析
        5.1.4 讨论
    5.2 ECOMSED 介绍
    5.3 模式设置
        5.3.1 研究区域
        5.3.2 初始、边界条件
    5.4 潮汐潮流验证
        5.4.1 潮汐验证
        5.4.2 潮流验证
    5.5 长江入海粘性悬沙输运模拟结果
        5.5.1 三峡水库一期蓄水初期长江入海粘性悬沙输运模拟结果
        5.5.2 假设三峡水库一期未蓄水,同期长江入海粘性悬沙输运模拟结果
    5.6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6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讨论
致谢
个人学术文章

四、东北地震研究2003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南天山霍拉山地区构造活动与地貌演化特征研究[D]. 李含雪. 浙江大学, 2020(02)
  • [2]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D]. 黄金. 浙江大学, 2020(07)
  • [3]油气管道沿线地质灾害识别与评价方法研究[D]. 张磊.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4]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研究[D]. 宋世瑞.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5]宋《营造法式》研究史初探[D]. 成丽. 天津大学, 2010(11)
  • [6]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D]. 李强. 上海大学, 2019(02)
  • [7]三峡水库一期蓄水对长江泥沙的影响[D]. 褚忠信. 中国海洋大学, 2006(02)

标签:;  ;  ;  ;  ;  

2003年东北地震研究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