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学生模型及其在CAI中的实现

视觉学生模型及其在CAI中的实现

一、CAI中可视学生模型及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张羽飞[1](2021)在《微纳复合结构毛细抽吸及薄液膜传热特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薄液膜因液膜厚度低、导热热阻小,在蒸发、沸腾等传热过程的强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薄液膜相变能够在低持液量的条件下实现高效散热,在小型化散热装置设计等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在热壁面实现薄液膜的快速铺展并维持稳定,是薄液膜相变强化传热的基础。在表面构建微纳复合结构能够有效提升表面毛细性能,实现液膜在表面的快速铺展,在热壁面上维持稳定的相变过程。本文制备得到了一种具有丰富微纳复合结构的表面,对具有不同结构特征尺寸的表面进行了毛细特性的测量,通过Micro-PIV系统观测微观流动规律,进一步优化了表面制备方法;揭示了微纳复合结构提升毛细性能的机理;修正了竖直毛细抽吸过程的理论模型,对具有不同特征尺寸的微纳复合结构表面抽吸系数进行了预测。通过液膜相变实验对不同加热条件下热壁面上的液膜铺展润湿特性进行了探究,探究了液膜铺展速度和极限铺展长度,并对液膜铺展-沸腾-回缩过程中的传热特性进行了研究。对热壁面的液膜铺展及相变传热问题研究提供了指导。微纳复合结构表面上的纳米级结构能够产生高毛细压力作为抽吸流动驱动力,微米级结构互相连通形成内部输运通道,有效降低了抽吸流动阻力。微纳复合结构协同作用有效提升了表面毛细抽吸性能,表面抽吸系数高达16.11mm·s-0.5,高于纳米线表面(6.45mm·s-0.5)和纳米草表面(1.83 mm·s-0.5)。通过Micro-PIV系统对抽吸流动的微观过程进行了可视化观测,直观证明了内部输运通道的存在;对竖直方向上抽吸流动的液膜厚度进行了分区;对不同结构表面、不同抽吸高度位置的三相线爬升速度、工质补液速度和荧光粒子滞后时间进行了测量。通过竖直抽吸数学模型对表面抽吸系数进行预测,在特征结构尺寸较大时预测值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在不同加热条件下研究液膜在表面的铺展润湿特性,探讨了表面温度对相变速率的影响,以及相变速率与供液速率竞争关系下液膜的铺展速度和极限铺展长度。对液膜不同铺展行为进行了分区,蒸发传热主导下:(1)完全润湿(2)润湿并稳定(3)润湿-回缩;沸腾传热主导下:(4)铺展-沸腾-回缩(5)铺展-沸腾。研究了液膜铺展到沸腾再到烧干回缩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液膜形态及传热规律,发现液膜沸腾过程中表面温度不受供液速率和表面初始温度的影响。液膜沸腾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在不同的启动操作条件下均可以有效抑制表面升温。液膜沸腾过程中热通量(10.0W/cm2)高于蒸发传热(<6W/cm2)。

许春丽[2](2021)在《多功能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调控释放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药是保障粮食安全与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对农药的刚性需求将长期存在。然而当前农药用量大和利用率低的问题仍客观存在,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提出了农药“减施增效”的战略需求,2021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强调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施增效。利用功能材料改性与负载技术设计农药缓控释制剂,进行农药高效对靶沉积和可控释放,在促进农药减施增效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基于农药使用与防控剂量需求不匹配导致用药量大的问题,本研究以无机材料介孔二氧化硅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多糖作为载体,创新农药负载方法,优化制备工艺,设计研发多功能性农药缓控释载药体系,并进行了释放特性及生物活性研究,旨在为农药新剂型的研发和农药减施增效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二氧化硅及其界面修饰载药体系的设计和性能研究a)设计了碳量子点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丙硫菌唑缓释纳米载药颗粒,缓释载药颗粒的生物活性效果优异,碳量子点赋予的荧光性有助于载药颗粒在植株中和菌丝体内的可视化观察,对于探究农药在作物体内的传输和分布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b)发展了基于乳液体系的同步羧甲基壳聚糖介孔二氧化硅界面修饰和嘧菌酯负载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改性后修饰载药,农药的载药量显着提高约6倍。未界面修饰的载药体系中有效成分嘧菌酯不具有敏感释放特性,而改性后载药体系具有p H敏感的释放特征:在弱酸性环境48 h累积释放量达到45%,而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48 h内累积释放量可达到66%。改性修饰前后载药颗粒的有效成分释放均符合Korsmeyer-Peppas模型。改性功能材料的引入可使载药体系的生物活性提高约17%,纳米颗粒可实现在菌丝体和植株内传输;c)构建了界面多巴胺和金属铜离子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嘧菌酯载药体系,以具有杀菌活性的金属铜离子可以作为药物分子和载体之间的“桥梁”,通过金属配位键调控农药分子的释放。金属配位纳米载药颗粒的释放为Korsmeyer-Peppas模型,金属配位调控后缓释效果更优异,在24h内累积释放分别达到59.8%,45.5%和56.1%。载体材料具有协同的杀菌活性,可以提高载药颗粒在靶标作物上的沉积效果。(2)天然多糖壳聚糖基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a)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壳聚糖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接枝共聚物,利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吡唑醚菌酯微囊。载体材料的p H和温度敏感特性赋予微囊环境响应释放特性,吡唑醚菌酯的释放随着p H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微囊化后吡唑醚菌酯的光稳定性显着增高,对非靶标生物斑马鱼的急性毒性降低;b)通过离子交联法制备了金属锰基羧甲基壳聚糖基水凝胶,以丙硫菌唑为模式农药验证了负载不同的农药时所选用的金属离子具有特定性。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以载药量和包封率作为评价指标确定了水凝胶载药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羧甲基壳聚糖的质量分数4%;油/水体积比1:10;Tween-80的质量分数2.0%;Mn2+的浓度0.2 M,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22.17%±0.83%和68.38%±2.56%。水凝胶载药颗粒的溶胀和有效成分的释放具有p H敏感特性,碱性条件下有效成分释放较快,酸性条件下释放最慢。在相同的有效成分剂量下,水凝胶载药颗粒与丙硫菌唑原药相比可以增强对小麦全蚀病的杀菌能力。载药体系对小麦的生长具有营养功能,还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降低丙硫菌唑在土壤中的脱硫代谢;c)以农药分子恶霉灵作为凝胶因子,以具有表面活性的海藻酸钠和羧甲基壳聚糖为载体材料,通过静电作用创新制备了具有不同流变性能的水凝胶载药体系。通过改变材料的比例可以得到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的水凝胶。水凝胶的溶胀具有离子和p H敏感特性,适用于土壤撒施场景的水凝胶载药体系可降低恶霉灵土壤中的淋溶,适用于茎叶喷雾的水凝胶载药体系可提高在靶标作物界面的沉积性能。本论文从载药体系中载体材料的选择和设计作为切入点,使载体材料在实现有效成分负载和控制释放的基本功能基础上,又赋予载体材料荧光性能、营养功能、靶向沉积和植物保护等功能特性。无机载体材料纳米介孔二氧化硅在提高载药颗粒传输性能的基础上,其荧光性能可实现载药颗粒传输的可视化,界面修饰提高载药颗粒的生物活性,同时调控有效成分的环境响应释放特性;有机载体材料壳聚糖基载药体系可以赋予有效成分温度和p H双敏感释放特性,同时发挥协同增效的生物活性和营养功能,提高农药靶向沉积和抗雨水冲刷能力。本研究充分围绕绿色发展理念,通过界面修饰方法和高效的制备工艺,创新了农药负载方法,研发了功能型载药体系,为农药的减施增效和缓控释制剂的发展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技术途径,对农药产品升级换代和利用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朱美庆[3](2021)在《基于荧光技术研究吡虫啉、Fe2+和肼的生态环境行为》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最严重的问题之一。生态环境中污染物的分布、迁移以及转化机制的揭示是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的有效方法。深入直接地了解生态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机制,对减少生态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生态环境中污染物的分布和运输主要是通过同位素标记技术实现的可视化。但其成本高、具有放射性、操作和处理复杂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荧光技术具有操作简单、荧光可调、检测速度快、再现性好以及无辐射等优点,逐渐替代同位素标记技术来进行污染物环境行为的研究。基于此,本文采用荧光技术为主要研究手段,以吡虫啉、Fe2+以及肼作为研究材料,结合荧光显微镜可视化研究它们在环境或植株中的吸收、分布和转化机制,为降低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碳量子点修饰介孔纳米二氧化硅,构建了具有稳定荧光的吡虫啉二氧化硅纳米载体(FL-MSNs@Im)。双层空壳的设计提高了FL-MSNs的负载能力并延长了其释放速率。FL-MSNs@Im可以通过调节p H值来控制吡虫啉的释放。FL-MSNs@Im的使用能够提高吡虫啉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2.通过荧光显微镜和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技术(UPLC-MS/MS)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吡虫啉在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植株中的分布、转移和代谢行为。在根部施药下,FL-MSNs@Im主要通过导管从根部输送到茎叶部位。FL-MSNs@Im在叶面施药后主要通过韧皮部的筛管向下运输。FL-MSNs@Im能够延长吡虫啉持效期,减少施药量,降低生态环境污染。3.吡虫啉在番茄植物中的分布、转运和代谢研究结果表明,强光条件下FL-MSNs@Im的迁移效率高于弱光条件。在根施条件下,FL-MSNs@Im通过蒸腾作用从导管运输到茎叶部位,未在番茄果实体内检测到FL-MSNs@Im存在。叶面施药后,FL-MSN@Im通过筛管和导管的双重运输管道由上至下运输。相比于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FL-MSN@Im在番茄上能产生更少的代谢产物,这为具有高毒代谢物农药的安全使用提供了很好的思路。4.一种基于荧光探针(DDED)技术的Fe2+环境行为监测手段被开发。DDED的超大Stokes位移(>275 nm)增强了其对细胞以及组织穿透力,减少了背景荧光干扰。该技术可以直观地实时监测细胞和斑马鱼体内Fe2+的分布。DDED不仅能够定性还可以定量对污染物的环境行为进行研究。DDED可以从细胞层面深入地了解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迁移。5.一种新型肼近红外荧光探针(DCDB)被设计并合成。DCDB具有较大的Stokes位移(160 nm),细胞毒性低,选择性高,灵敏度高等特点。核磁共振(NMR)、密度泛函数理论计算(DFT)和高分辨质谱(HRMS)证实了DCDB与N2H4的反应机理。此外,该探针的潜在应用研究表明,DCDB能有效地实时监测N2H4在环境水样、细胞和斑马鱼中的分布。

李开阳[4](2021)在《社交网络隐私保护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社交网络作为一种互联网平台连接了海量的用户,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服务,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用户使用社交网络产生的数据因为和个人生活关系密切,往往包含敏感信息。令人不安的是存在不可信的社交网络服务商,他们会将这些用户的敏感数据售卖给第三方以换取收益。更糟糕的是即使服务商在发布数据之前对数据做了添加噪声等扰动处理,攻击者依然可以利用技术手段对发布的社交网络数据发动隐私攻击。因此对社交网络中的敏感信息进行隐藏,以保护用户的隐私是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已经有一些研究社交网络用户隐私保护的工作,但是这些工作并不完善,总的来说其缺陷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第一,在隐私风险评估方面,过去的工作忽略了用户之间的交互;第二,在隐私攻击方面,过去的工作未能充分利用全局信息发动隐私攻击;第三,在隐私保护方面,过去的工作缺乏对社交网络表征的隐私保护机制。本文围绕社交网络用户隐私保护问题,针对过去工作的不足,以隐私安全风险分析、隐私攻击方法研究、隐私保护机制设计为路线提出一系列模型和算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社交网络用户敏感数据交易建模。针对在数据交易建模中忽略了用户之间交互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考虑到社交网络用户交互的社交网络敏感数据交易模型。该模型基于个体为本技术对用户面对隐私泄露的决策和用户交互行为进行建模,然后将用户群体行为的宏观统计结果整合进了由用户群、社交网络服务商、攻击者够成的三方博弈框,最后本文基于纳什讨价还价解理论,对社交网络服务商和攻击者在社交网络敏感数据交易中的行为进行了分析,求解出了不同情况下最终交易的敏感数据的质量和价格。此外,本文还通过实验对隐私数据交易结果进行了分析和验证,并利用分析的结果对社交网络用户隐私保护机制的设计提出了建议。(2)无种子社交网络用户去匿名化攻击技术。针对隐私攻击算法设计中未充分利用全局特征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抗网络在全局上匹配两个社交网络隐表征以实现无种子社交网络去匿名化的技术。该技术首先使用图嵌入模型学习了匿名图和辅助图的隐表征,然后利用对抗学习将匿名图的隐表征整体迁移到辅助图隐表征所在的空间,并通过隐空间中嵌入向量的相似程度找到锚点对,最后利用找到的锚点对在图数据上进行传播去匿名化。大量的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利用全局特征的无种子社交网络用户去匿名化方法显着优于基于局部特征的无种子方法,并与先前最先进的基于种子的方法效果相当。(3)防御推理攻击的社交网络图嵌入技术。针对在隐私保护机制设计中未考虑社交网络隐表征隐私保护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社交网络隐表征面临的隐私攻击威胁,并提出了分别保护属性隐私和连接隐私的两种反推理攻击社交网络图嵌入技术。首先本文分析了社交网络隐表征面临的隐私攻击风险。然后本文基与对抗学习设计了隐私解耦和隐私清除机制,这两种机制都可以独立地在社交网络嵌入过程中将属性敏感信息从隐表征中移除,随后本文将这两种机制整合到一个端到端的模型中,提出了一个保护属性隐私的图嵌入模型,最后本文沿袭隐私解耦机制的思路,针对社交网络连接隐私,设计了一种连接隐私保护图嵌入模型。在真实世界数据集上大量的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两个模型所学习到的社交网络隐表征在保存了用户的效用信息的同时,也较好的保护了用户的隐私信息。

姚佳佳[5](2020)在《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高校教学中生生之间较为缺乏深度对话互动的机会是其不足以促进大学生实现深度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基于同伴对话反馈的协作式学习是高校课堂中激发学生高阶思维、加深学习投入的重要实现途径,对缓解高校教学互动现状和实现深度学习有较好的适用性。为了探索能够更好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同伴对话反馈策略,本研究以基于学习方法理论的深度学习影响因素模型、反馈干预促进深度学习的交互机制以及深度学习环路等重要相关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深度学习的理论框架”,以此指导探究三种基于不同在线讨论工具(基础、增强、基础与可视化增强)的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对大学生深度学习的具体影响过程和效果。具体实践研究包括:(1)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94位大三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19个小组,学期前三周(6个课时)仅进行无讨论活动的教师讲授,后五周(14个课时)在教师讲授基础上增加基于基础在线讨论工具的组内同伴对话反馈活动设计,通过单组前后测实验和内容分析,探究基于基础在线讨论工具的组内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对大学生深度学习的影响过程和效果。(2)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57位大二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学期前六周(12个课时)的小组展示课使用电子问卷收集班级学生提问,然后由教师或展示小组成员给予面对面回应,后六周(12个课时)在保持小组展示方式和师生面对面交流方式不变的情况下,仅将学生以电子问卷提问的方式改为通过增强在线讨论工具进行同伴提问与回应,且六周里逐次尝试三种不同可视化程度的实时互动界面,每种互动方式持续两周,通过单组前后测实验和内容分析,探究基于增强在线讨论工具的班级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以及不同可视化程度的互动界面)对大学生深度学习的影响过程和效果。(3)以《网络与远程教育》课程的11位大三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3个小组,设计了持续八周(32个课时)的同伴对话反馈活动,包括基于基础在线讨论工具的班级提问与回应、基于可视化增强在线讨论工具的小组协作问题解决以及小组展示与师生答疑交流等环节,每周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断在班级和组内来回转换同伴对话反馈角色,并从同伴处获得双层反馈,通过单组前后测实验、内容分析和个案研究,探究基于基础和可视化增强在线讨论工具的混合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对大学生深度学习的影响过程和效果。研究主要得到以下发现:(1)基于基础在线讨论工具的组内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可以显着促进学生的学习方法从浅表学习转向策略学习和深度学习,且对话反馈参与度越高,学习方法越深,尤其对浅表学习者作用较明显,对深度学习者可能存在负面效果。同时,该策略可以显着促进学生的认知层次从单一或低级多元结构转变到中高级多元结构,但尚不能激发其思维水平发展到更高层次的关联和抽象拓展结构,且更积极参与活动的深度学习者认知层次也并没有比浅表学习者提升更佳,尽管他们在带动浅表学习者参与互动和学习方法深化方面有着较为积极的作用。(2)基于增强在线讨论工具的班级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可以显着削弱学生的浅表学习方法倾向,但对深度学习方法倾向的强化效果不明显。不过,同伴对话反馈过程中初始对话层面和初步反馈层面的提问行为以及深层反馈层面的提问与观点发表类行为都比初始对话层面和初步反馈层面的观点发表类行为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深化。同时,该策略可以显着促进学生的认知层次从浅表思维结构突破到深度思维结构,且适度增加可视化互动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深层反馈行为的产生以及达到更深的认知层次。(3)基于基础和可视化增强在线讨论工具的混合同伴对话反馈策略既能避免深度学习者的学习方法浅化,又能促进浅表学习者的学习方法突破到深度层次,且学生学习方法的深化与其在班级同伴对话反馈中的深层认知初步回答行为密切相关,学生更多地在小组协作前期参与内容相关的组内同伴对话反馈有助于提升其在班级同伴对话反馈中的初步回答行为认知层次。此外,小组在协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存在问题导向、资料导向、任务导向三种同伴对话反馈行为模式,其对小组协作达到深度认知层次的促进作用依次减弱,但群体的深度协作并不能保证个体的深度学习,学生个体深度学习机制的触发更多来自班级同伴对话反馈的影响,且学生动机与信念的提高是激发其实现深度学习最主要的机制。最后,研究总结了不同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对大学生深度学习的影响过程与效果,作为对理论框架中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相关规律的补充完善;此外,研究还从设计标准与课程、预评估、营造积极的同伴学习文化、预备与激活先期知识、获取新知识、深度加工知识以及评价学生的学习等七个环节提出了可以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的同伴对话反馈策略设计与实施要点,为高校教师如何更好地在混合教学情境下设计和实施基于同伴对话反馈的深度学习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操作性指导。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将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研究视角聚焦到同伴对话反馈活动上,并将学生深度学习促进效果的评价与同伴对话反馈具体行为的微观分析密切结合,且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构建并丰富了“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深度学习的理论框架”,从更系统的视角解释同伴对话反馈对学生深度学习的影响过程,为他人开展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2)设计并检验了高校混合教学环境下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的三种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干预方案,为高校教师开展基于同伴对话反馈的深度学习教学提供了实践案例参考以及相关策略优化设计与实施的具体建议。

王欣[6](2020)在《基于二维示意图的物理学过程模拟系统 ——物理参数的可视化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计算机的普及,教师将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融入到教学中,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结合,通过图文、声音、视频等形式来表达教学信息,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丰富的表现形式使得物理教学变得更加直观,而可视化技术可以将速度、加速度、力的大小等物理参数从抽象的数字信息转换为视觉元素展示出来,以便于用户对于物理过程的理解。本文基于团队已有工作的基础,设计并实现了物理参数的可视化。本文基于对物理运动学和动力学案例的分析,确立了物理参数可视化的功能需求和交互需求,并对物理参数可视化的界面、可视化方法和交互方式进行设计,实现了二维虚拟仿真窗口的运动场景与参数可视化展示窗口之间物理参数的同步显示。此外,本文还设计实现了多场景多方案的数据可视化显示、瞬时状态(运动、受力、相对位置、给定物理参数值)可视化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实现的物理参数可视化子系统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和实用性,对团队已有的基于二维示意图的物理学过程模拟系统在辅助教学的功能上有很好的补充和加强作用。此外,论文对物理参数可视化的研究成果,对其它领域数据可视化可视分析方法的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

陈徽东[7](2020)在《基于拓扑分解的复杂结构化工过程模拟方法的研究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数学模拟为主要技术手段的系统分析已经成为研究化工生产过程的重要方法,在设计、优化、操作以及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化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个尺度化工生产过程之间的耦合程度越来越高,导致描述化工生产过程的数学模型趋于复杂。目前,复杂化工过程的数学模拟在建模和求解方面均面临一定的困难。结构复杂性是化工过程数学模型复杂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针对复杂结构化工过程的数学模拟方法值得被进一步研究。本文针对复杂结构化工过程数学模拟中面临的若干问题,基于化工系统拓扑分解的相关理论,开发出一系列通用有效的复杂结构化工过程模拟方法和工具,并将其应用于相应的实际问题。具体内容包括如下几个部分:1.针对复杂流程系统建模繁琐且失误率高的问题,本文首先基于有向图的相关理论,开发了一款通用流程模拟系统组态工具。该组态工具具有可视化的绘图界面,自动将复杂化工过程结构模型的有向图形式转化为矩阵形式,实现了复杂流程系统图形化建模功能,提升了人工建模效率。同时,该组态工具灵活的节点和有向线配置功能也为各类流程模拟系统的开发奠定了基础。然后在通用流程模拟系统组态工具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有向图类模拟系统的快速集成开发方法,并以通用化工稳态流程模拟系统为例,详细阐述了方法中参数配置、子系统设计和系统集成等具体过程。通过将本课题开发的通用化工稳态流程模拟系统与商业化的ASPEN Plus软件进行对比,展现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通用化工稳态流程模拟系统为有向图类模拟系统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范例,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2.针对管网系统的结构和部分流体流动特征复杂性带来的模拟问题,本课题基于拓扑分解和双层法开发出一种通用管网系统模拟方法。首先,针对单个管道流动方程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双层法的管网系统模拟方法,通过引入管道流通能力常数获得内层简化模型,将复杂严格的单个管道流动方程作为外圈模型,通过内外圈交替迭代,减少复杂流动方程的调用次数,提高算法稳定性;然后针对结构复杂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五种基本拓扑结构的识别和简化方法,并理论上证明了通过该方法可以将实际过程中所有结构类型的管网系统逐步识别和简化成若干孤立管道,实现管网系统的自动系统分解;然后在识别和简化方法的基础上,开发出简化模型或者流通能力系统为常数的大型管网系统模拟方法,该方法按照识别和简化的过程和逆过程,顺序调用五种基本拓扑结构的简化和还原方程并迭代计算,完成整个管网系统数学模型的求解;最后,通过实例说明本章提出的模拟方法具有很好的收敛性和求解速度。3.针对复杂精馏过程模拟中面临的问题,本课题基于精馏过程内部的拓扑分解,建立了通用精馏过程动态模拟方法,并进一步开发出通用精馏过程动态模拟系统。首先,针对精馏过程复杂性主要来自于不同结构类型这一特点,提出了基于有向图的建模方法,并给出了精馏过程中若干单元模型。其中针对最重要的塔板单元模型,在充分考虑刚性和数值稳定性的前提下,退化刚性微分方程组建立塔板压力计算代数方程,利用“预测-校正”策略建立汽液相间组分传递方程,得到了塔板模型的微分代数混合方程组,并给出求解过程;然后在单元过程模型求解的基础上,基于序贯模块法,给出了适定性强和适用范围广的全局求解策略;最后根据动态模拟方法建立了通用精馏过程动态模拟系统,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验证本章提出的方法在数值稳定和求解速度方面具有良好特性。4.以流程模拟为主要技术手段,对生物丁醇精馏工艺进行设计、优化和操作等方面进行研究。首先,根据初始分离工艺,找出可优化的问题:乙醇在系统内富集和能量利用率低;然后,通过优化流程结构,解决乙醇在系统内富集的问题,通过变压和构造多间壁间壁塔实现热耦合,提高系统内部能量利用率;根据稳态流程模拟结果和技术经济模型,流程结构优化后工艺整体能耗从12.17MJ/kg降低到10.12MJ/kg,通过变压实现热耦合后工艺能耗降低到5.30MJ/kg,通过构造多间壁间壁塔实现热耦合后工艺能耗降低到6.12MJ/kg,技术经济计算和对比显示多间壁间壁塔工艺具有最低的生产成本。最后,针对经济性最好的多间壁间壁塔工艺,利用第四章研究的通用精馏过程动态模拟技术,对其开车过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工艺在实际操作上具有可行性。

杨静[8](2020)在《大数据背景下「数据新闻」的可视化研究》文中认为18世纪启动的工业革命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变革。20世纪数据的急剧增长又为所有行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如果过去崇尚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那现在实践和应用“数据即讯息”的新观点迫在眉睫。于新闻行业来说,如何收集、管理和分析数据,完成数据到故事、故事到可视化的转化是急需讨论和加强的议题。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为美国《纽约时报》、英国《卫报》、中国《新华网》和《财新网》国内外四家媒体的数据新闻栏目,样本的选取时间为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其中,《纽约时报》和《卫报》在数据新闻业务领域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新华网》和《财新网》则是当前国内对数据新闻实践的标杆媒体。具体地,第一章对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全文研究思路、方法和重难点。第二章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数据新闻和数据新闻可视化相关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分类方式等进行了界定,为后续现状案例研究中的类目构建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在有了初步的数据新闻可视化理论之后,第三章从具体的案例入手,从数据采集、叙事构建、视觉呈现三个方面分别构建研究类目,通过对具体案例的聚类统计和个案分析尝试为第四章优化路径的阐述以及可视化路径模型(DPA)的建立提供定量的数据和案例支撑。第五章是实践设计部分,具体地选取了 2020年社会灾难性话题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对本文建立的可视化路径模型进行案例实践应用,并且使用多元方差分析对实践的效果进行定量验证。

许晓慧[9](2019)在《工业生产管理软件界面的三维可视化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智能制造的兴起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努力实现与发展智能管理工厂,实现信息的可视化。信息的可视化显示主要通过界面来实现,由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将采集到的信息加以处理通过界面展示出来,并以此界面为基础进行人机交互。当下众多制造企业都还是传统的生产管理软件这已经满足不了发展的需求,需要将现有的传统软件需要进行升级,并将三维可视化的虚拟设备增加到管理软件中,以便于管理者在实际的信息决策。首先,本文一方面,从理论研究和应用现状两个方面对工业生产管理系统的三维可视化进行剖析,另一方面,从用户角度对人眼空间认知属性的研究角度出发,分析了三维可视化出现原因,技术背景,应用背景,发展的趋势和必要性。其次,结合文献综述和案例研究的结果,课题以三维可视化的设计展开,总结归纳了当下三维可视化设计的设计流程,根据此设计流程进行三维可视化设计来完成实际项目的制作;同时,运用文献参考、专家访谈、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构建了一套可视化效用评价理论体系。最后,基于该体系设计问卷来调查管理者在使用设计前二维可视化操作界面和设计后三维可视化操作界面后的可视化效用评价,通过分析数据发现三维可视化的优势以及设计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据此进行设计优化,最终完成工业生产管理中三维可视化的设计。

田翌君[10](2019)在《BDS/Galileo/GPS信号数据质量评估与多模多频定位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发展迅速,其中美国的GPS和俄罗斯的GLONASS在快速实现现代化,中国的BDS和欧盟的Galileo也发射了大量新卫星加快全球部署,融合多系统能极大提升GNSS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在此背景下,本文以相对成熟的GPS系统为基准,聚焦发展迅速的BDS和Galileo系统,围绕信号数据质量与性能评估、多模多频精密定位技术和理论展开研究,内容包括BDS/Galileo/GPS新卫星新频点的信号数据质量评估、BDS/Galileo/GPS系统间偏差估计、BDS-3新系统性能评估以及多频模糊度解算方法研究等,论文的主要贡献概况如下:1.系统地推导了GNSS多模多频精密定位中的函数模型和参数统计模型,梳理了多频观测量的组合模型及常用组合,探讨了不同长度基线下的滤波模型和参数估计方法,给出了不同情况下的各误差处理策略,为后续的数据处理解算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轨道设计、信号体制、时间系统和坐标系统等方面系统全面的比较了BDS、GPS、Galileo三大系统的异同,在原有设计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Galileo与BDS-3均提出了自己改进的二进制偏移载波(Binary Offset Carrier,BOC)信号。2.针对BDS/GPS/Galileo新卫星新信号提出了一套较为全面的信号数据质量评估方法,包括载噪比建模、伪距多径建模、相位多径建模以及双差残差分析等方法。Galileo E5频点相比于其它频点无论在信号强度还是抗多径性能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这可能与其采用新的信号调制方式有关。相同频点上BDS-3试验星的多径明显小于BDS-2,且存在于BDS-2上的星上多径在BDS-3试验星中不再出现。无论是伪距多径还是相位多径均存在高度角相关和周期性变化等特性。截至到2018年6月实验时,Galileo虽然卫星数较少,仍可达到与GPS相当的定位精度,甚至优于BDS-2。通过分析单历元单频RTK定位的验后残差,可以看到E5频点上的码双差残差要明显小于其它频点,整个Galileo系统也要优于其它两个系统。3.基于BDS/Galileo/GPS上的重叠频点,提出了附加约束条件和不附加约束条件的系统间偏差参数估计方法,即对测站坐标分别施加约束和不加约束,系统间相位偏差和伪距偏差均具有一定时间域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特性,系统间偏差与所选频点、接收机类型、接收机固件版本均相关,随接收机固件版本升级,不同频点上系统间偏差所受影响不同。系统间相位偏差和系统间伪距偏差所受固件版本升级影响也不相同。在不附加约束条件的系统间偏差估计方法中,分别计算了白噪声、随机游走和随机常数三种时变模型下的系统间偏差估值,基于过程噪声为零的随机常数模型确定的系统间偏差值与附加约束条件估计得到的系统间偏差值最为一致。4.分析了混合接收机类型Trimble-Javad中GEO卫星和非GEO卫星间星间系统偏差影响。受星间系统偏差影响,无论是B2单系统还是B2/E5b组合系统定位,模糊度均不能成功固定,在求B2/E5b频点上系统间偏差时,GEO卫星和非GEO卫星间在系统间相位偏差上会存在0.5周的偏差。在对GEO卫星和非GEO卫星观测量分别进行改正后,无论是B2单系统还是B2/E5b松、紧组合系统,模糊度固定成功率均得到明显提高,甚至接近100%。5.针对紧组合中易受系统间偏差影响的问题,研究了利用确定的系统间相位偏差和伪距偏差分别改正紧组合观测量提高定位性能的方法。紧组合相对定位中各组合系统共选一颗参考星,松组合则为各系统各选参考星,紧组合相比于松组合观测量增加,空间几何强度也得到强化,但紧组合定位中必须考虑系统间偏差的影响。针对不同频点上不同系统间偏差值,文中对原始观测量分别进行改正,经系统间偏差改正后的紧组合单历元单频RTK定位在模糊度固定成功率及RMS值上都要优于松组合,尤其对于L5/E5a频点,松组合固定成功率不到60%,而紧组合可以达到80%以上。利用不附加约束条件的系统间偏差估计方法得到的紧组合定位结果,模糊度固定成功率和定位精度也要明显优于松组合定位。6.基于全球分布的MGEX站实测数据,对BDS-3全球系统的导航定位服务性能展开了系统全面的评估,包括信号质量、星上设备时延、系统间偏差估计等。相同频点上如B1I、B3I,BDS-3信号强度明显高于BDS-2,同时BDS-3的新频点B2a无论在信号强度、噪声水平还是抗多径性能都要优于BDS-3的其它频点。BDS-3卫星星上设备时延与BDS-2产生差异,与DCB不再保持一致性。BDS-2与BDS-3之间在不同测站中均存在变化趋势一致的系统间偏差,这可能与BDS-2和BDS-3在运控端采用两套不同软件相关。受以上种种因素影响,BDS-2/BDS-3组合伪距定位相对于BDS-2单系统定位精度并没有明显提高。7.针对中长基线下三频载波模糊度解算(Three-Carrier Ambiguity Resolution,TCAR)方法中窄巷模糊度解算易受电离层影响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TCAR方法。传统TCAR方法中,超宽巷、宽巷组合由于波长较长,模糊度较易固定,但窄巷模糊度波长较短,在中长基线下,受残留电离层延迟误差影响模糊度固定成功率较差。文中提出的改进TCAR方法中首先基于Kalman滤波估计得到残余的双差电离层延迟,然后再用平滑算法细化估计的双差电离层延迟,最后利用平滑估计得到的双差电离层延迟改正窄巷模糊度的解算。与传统TCAR方法相比,改进TCAR方法所得的窄巷模糊度残差大部分可以达到0.5周内,模糊度固定成功率得到显着提高。8.为实现单频单历元RTK高精度快速定位,提出了三频模糊度解算中部分模糊度解算方法。首先通过将“fix and hold”模式引入到三频模糊度解算中,利用卫星高度角来筛选确定模糊度子集,然后针对超宽巷组合中一周的误差可能导致窄巷中数周的误差的问题,采用对超宽巷组合固定取整施加约束的方法,结果表明:基于改进的TCAR方法,在中长基线下通过采用部分模糊度策略,可极大提高模糊度解算成功率,减少定位时间,短时间内便可实现高精度定位。

二、CAI中可视学生模型及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AI中可视学生模型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微纳复合结构毛细抽吸及薄液膜传热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特殊润湿性表面简介
        1.1.1 表面润湿性理论简介
        1.1.2 特殊润湿性表面的制备方法
        1.1.3 微纳复合结构的研究进展
    1.2 微观流动规律简介
        1.2.1 表面抽吸系数的测量
        1.2.2 微观流动可视化实验方法
    1.3 薄液膜相变传热的研究
        1.3.1 当前的薄液膜相变传热实验
        1.3.2 装置设计依据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2 毛细抽吸表面的制备及表征
    2.1 表面制备
        2.1.1 微纳复合结构(MNCS)表面的制备
        2.1.2 其他毛细抽吸表面的制备
    2.2 表面表征
        2.2.1 接触角
        2.2.2 表面微观结构
        2.2.3 微纳复合结构表面化学成分分析
3 毛细抽吸微观流动规律
    3.1 毛细特性的测量
        3.1.1 毛细特性测量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3.1.2 抽吸过程可视化图像分析
        3.1.3 表面毛细性能分析
    3.2 Micro-PIV可视化图像分析
        3.2.1 不同结构上工质流动轨迹分析
        3.2.2 不同爬升高度工质流动轨迹分析
        3.2.3 不同结构上三相线宏观爬升速度与工质抽吸流动速度
        3.2.4 不同爬升高度三相线宏观爬升速度与工质抽吸流动速度
    3.3 毛细抽吸动力学模型的修正与分析
    3.4 小结
4 薄液膜相变强化传热
    4.1 实验系统和实验方法
        4.1.1 实验装置
        4.1.2 实验方法
        4.1.3 实验误差分析
    4.2 液膜铺展行为
        4.2.1 蒸发传热主导下的薄液膜铺展行为
        4.2.2 沸腾传热主导下的薄液膜铺展行为
    4.3 薄液膜的极限铺展长度与铺展速度
        4.3.1 液膜极限铺展长度
        4.3.2 液膜铺展速度
    4.4 薄液膜润湿形态与传热强化
        4.4.1 薄液膜润湿形态演化与传热特性
        4.4.2 液膜沸腾强化传热特性
    4.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符号说明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多功能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调控释放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农药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
        1.1.1 我国农药使用现状
        1.1.2 农药减施增效战略需求和零增长方案
    1.2 农药损失途径与影响因素
        1.2.1 农药损失途径
        1.2.2 农药利用率的影响因素
    1.3 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研究进展
        1.3.1 农药载药体系的设计理念
        1.3.2 农药载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1.3.2.1 无机材料
        1.3.2.2 有机材料
    1.4 农药控释放技术与研究进展
        1.4.1 控制释放途径及其分类
        1.4.2 控制释放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5 释放机理研究
        1.5.1 零级释放动力学模型
        1.5.2 一级动力学模型
        1.5.3 Peppas模型
        1.5.4 Higuchi模型
        1.5.5 Gallagher-Corrigan模型
    1.6 选题依据及意义
        1.6.1 立题依据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介孔二氧化硅基载药体系设计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碳量子点修饰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2.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1 试剂与材料
        2.2.1.2 仪器与设备
        2.2.2 实验操作
        2.2.2.1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
        2.2.2.2 丙硫菌唑纳米载药颗粒的制备
        2.2.2.3 纳米颗粒的表征
        2.2.2.4 载药量与释放性能测定
        2.2.2.5 对小麦赤霉病的抑菌活性测定
        2.2.2.6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在菌丝体及小麦植株的传输情况
        2.2.3 结果与分析
        2.2.3.1 纳米颗粒表征
        2.2.3.2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载药量及缓释性能
        2.2.3.3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药颗粒的杀菌活性
        2.2.3.4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药颗粒的吸收传导性能
        2.2.4 结论
    2.3 羧甲基壳聚糖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2.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3.1.1 材料与试剂
        2.3.1.2 仪器与设备
        2.3.2 实验操作
        2.3.2.1 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制备
        2.3.2.2 氨基化MSN的合成
        2.3.2.3 乳化法同步包封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制备
        2.3.2.4 羧甲基壳聚糖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表征
        2.3.2.5 载药量测定
        2.3.2.6 体外释放试验
        2.3.2.7 杀菌活性测定
        2.3.2.8 纳米载药体系在菌丝体及靶标作物的传输性能测定
        2.3.3 结果与讨论
        2.3.3.1 纳米颗粒的合成
        2.3.3.2 纳米颗粒的表征
        2.3.3.3 载药体系载药量及缓释性能研究
        2.3.3.4 载药体系杀菌活性研究
        2.3.3.5 载药体系吸收传导性能研究
        2.3.4 结论
    2.4 多巴胺铜离子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2.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4.1.1 材料与试剂
        2.4.1.2 仪器与设备
        2.4.2 实验操作
        2.4.2.1 MSN的合成
        2.4.2.2 PDA修饰MSN的制备
        2.4.2.3 铜离子键合多巴胺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制备
        2.4.2.4 荧光标记功能化的纳米颗粒的合成
        2.4.2.5 多巴胺和铜离子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表征
        2.4.2.6 载药量测定
        2.4.2.7 体外释放性能测定
        2.4.2.8 杀菌活性测定
        2.4.2.9 靶标作物界面的接触角测定
        2.4.2.10 菌丝体对载药纳米颗粒的吸收测定
        2.4.3 结果与讨论
        2.4.3.1 纳米颗粒的合成
        2.4.3.2 纳米颗粒表征
        2.4.3.3 载药体系载药量及缓释性能研究
        2.4.3.4 载药体系杀菌活性研究
        2.4.3.5 载药体系接触角研究
        2.4.3.6 传输性能研究
        2.4.4 结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壳聚糖基载药体系的设计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温度和p H双重敏感壳聚糖微囊载药体系的构建及释放性能
        3.2.1 材料和方法
        3.2.1.1 材料和试剂
        3.2.1.2 仪器和设备
        3.2.2 实验操作
        3.2.2.1 改性壳聚糖的制备
        3.2.2.2 载药微囊的制备
        3.2.2.3 载药微囊的表征
        3.2.2.4 载药微囊的载药量和包封率的测定
        3.2.2.5 环境响应型释放性能测定
        3.2.2.6 载药微囊的光稳定性测定
        3.2.2.7 载药微囊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测定
        3.2.3 结果与讨论
        3.2.3.1 改性壳聚糖的表征
        3.2.3.2 载药微囊的表征
        3.2.3.3 载药微囊配方优化结果
        3.2.3.4 载药微囊环境响应性缓释性能研究
        3.2.3.5 载药微囊光稳定性研究
        3.2.3.6 载药微囊对斑马鱼急性毒性研究
        3.2.4 结论
    3.3 协同增效锰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3.3.1 实验材料
        3.3.1.1 材料与试剂
        3.3.1.2 仪器与设备
        3.3.2 实验操作
        3.3.2.1 金属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的制备
        3.3.2.2 单因素实验设计
        3.3.2.3 正交实验设计
        3.3.2.4 金属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的表征
        3.3.2.5 载药量与包封率测定
        3.3.2.6 水凝胶溶胀性能测定
        3.3.2.7 水凝胶释放性能测定
        3.3.2.8 水凝胶生物活性测定
        3.3.2.9 丙硫菌唑凝胶颗粒在小麦植株中的剂量分布规律
        3.3.2.10 样品准备
        3.3.3 结果与讨论
        3.3.3.1 水凝胶的制备
        3.3.3.2 金属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的表征
        3.3.3.3 不同条件对水凝胶微球成型的影响
        3.3.3.4 单因素实验设计结果分析
        3.3.3.5 正交实验设计结果分析
        3.3.3.6 水凝胶溶胀性能研究
        3.3.3.7 水凝胶释放性能研究
        3.3.3.8 水凝胶生物活性研究
        3.3.3.9 丙硫菌唑在植物体内的剂量分布情况研究
        3.3.3.10 水凝胶营养功能研究
        3.3.4 结论
    3.4 农药作为凝胶因子的壳聚糖基水凝胶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3.4.1 材料与方法
        3.4.1.1 材料与试剂
        3.4.1.2 仪器与设备
        3.4.2 实验操作
        3.4.2.1 水凝胶制备
        3.4.2.2 水凝胶表征
        3.4.2.3 不同性质水凝胶的设计
        3.4.2.4 水凝胶载药稳定性测定
        3.4.2.5 水凝胶溶胀性能测定
        3.4.2.6 水凝胶生物活性测定
        3.4.2.7 水凝胶土壤保水性测定
        3.4.2.8 水凝胶土壤淋溶性能测定
        3.4.2.9 水凝胶界面持流量测定
        3.4.2.10 水凝胶的接触角测定
        3.4.2.11 水凝胶弹跳性能测定
        3.4.3 结果与讨论
        3.4.3.1 水凝胶的表征
        3.4.3.2 不同性质水凝胶的制备影响因素
        3.4.3.3 水凝胶中有效成分的稳定性测定
        3.4.3.4 水凝胶溶胀性能研究
        3.4.3.5 水凝胶生物活性研究
        3.4.3.6 水凝胶土壤保水性研究
        3.4.3.7 水凝胶在土壤淋溶性能研究
        3.4.3.8 水凝胶界面持流量研究
        3.4.3.9 水凝胶的接触角研究
        3.4.3.10 水凝胶弹跳性能测定
        3.4.4 结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4.1 全文总结
    4.2 创新点
    4.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基于荧光技术研究吡虫啉、Fe2+和肼的生态环境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生态环境污染物概述
    1.2 有机污染物
        1.2.1 农药污染
    1.3 无机污染物
        1.3.1 有毒金属污染物
        1.3.2 小分子污染物
    1.4 污染物的环境行为
        1.4.1 农药的环境行为
        1.4.2 有毒金属的环境行为
        1.4.3 其他污染物的环境行为
    1.5 污染物环境行为研究手段
        1.5.1 同位素示踪技术
        1.5.2 荧光标记技术
        1.5.3 荧光探针技术
        1.5.4 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UPLC-MS/MS)
第二章 引言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三章 吡虫啉荧光介孔纳米SiO_2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2.3 荧光双壳空心二氧化硅吡虫啉载体的合成
        3.2.4 吡虫啉在FL-MSNs的负载
        3.2.5 FL-MSNs@Im中吡虫啉含量的测定
        3.2.6 FL-MSNs@Im中吡虫啉的体外释放
        3.2.7 吡虫啉的检测条件
        3.2.8 FL-MSNs@Im的生物活性研究
        3.2.9 动态接触角测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FL-MSNs@Im的制备
        3.3.2 FL-MSNs@Im形态和结构的表征
        3.3.3 FL-MSNs@Im的荧光性能探究
        3.3.4 FL-MSNs@Im中吡虫啉含量的探究
        3.3.5 FL-MSNs@Im的控释研究
        3.3.6 FL-MSNs@Im的生物活性研究
        3.3.7 FL-MSNs@Im的动态接触角测试
        3.3.8 FL-MSNs@Im在小白菜上的荧光成像
    3.4 小结
第四章 FL-MSNs@Im在小白菜上的环境行为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试剂与耗材
        4.2.2 仪器与设备
        4.2.3 室内试验
        4.2.4 荧光成像样品制备
        4.2.5 吡虫啉及其代谢物的提取净化
        4.2.6 吡虫啉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条件
        4.2.7 统计学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根施条件下荧光纳米载体在小白菜植株中的形态特征研究
        4.3.2 吡虫啉在小白菜上的初始沉积
        4.3.3 根施条件下吡虫啉在小白菜上吸收和转运的荧光成像研究
        4.3.4 根施条件下70%水分散粒剂和FL-MSNs@Im在小白菜上吸收和转运
        4.3.5 叶面施药条件下吡虫啉在小白菜上吸收和转运的可视化研究
        4.3.6 叶面施药后吡虫啉在小白菜各部位的分布和迁移
        4.3.7 吡虫啉在小白菜上的代谢途径
    4.4 小结
第五章 FL-MSNs@Im在番茄上的环境行为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试剂与耗材
        5.2.2 仪器与设备
        5.2.3 试验设计
        5.2.4 荧光成像样品制备
        5.2.5 吡虫啉及其代谢物的提取净化
        5.2.6 吡虫啉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条件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根施条件下吡虫啉纳米载体在番茄中的形态特征研究
        5.3.2 吡虫啉在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植物中的初始沉积
        5.3.3 根施条件下番茄植株中吡虫啉的吸收与转运
        5.3.4 叶面施药后番茄植株中吡虫啉的吸收与转运
        5.3.5 番茄中吡虫啉的代谢机理
        5.3.6 番茄中吡虫啉的最终残留
    5.4 小结
第六章 近红外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其对Fe~(2+)环境行为研究
    6.1 引言
    6.2 试验部分
        6.2.1 材料与试剂
        6.2.2 仪器与设备
        6.2.3 (E)-4-(2-(3-(二氰亚甲基)-5,5-二甲基环己-1-烯-1-基)乙烯基)-N,N-二乙基苯胺氧化物(DDED)的合成和表征
        6.2.4 荧光滴定试验
        6.2.5 荧光量子产率
        6.2.6 pH对DDED识别Fe~(2+)的响应
        6.2.7 DDED对Fe~(2+)的响应机理研究
        6.2.8 HepG2细胞成像
        6.2.9 斑马鱼成像
    6.3 结果与分析
        6.3.1 DDED的合成与表征
        6.3.2 DDED的检测条件的优化
        6.3.3 DDED对Fe2+的特异性识别和抗干扰能力研究
        6.3.4 DDED的光谱性能研究
        6.3.5 DDED对Fe~(2+)荧光响应机制研究
        6.3.6 DDED的应用潜力
        6.3.7 HepG2活细胞中Fe2+的荧光可视化
        6.3.8 斑马鱼中Fe2+的荧光可视化
    6.4 小结
第七章 近红外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其对肼环境行为的研究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材料与试剂
        7.2.2 仪器与设备
        7.2.3 DCDB的合成与表征
        7.2.4 细胞试验
        7.2.5 斑马鱼试验
    7.3 结果与分析
        7.3.1 DCDB的设计与合成
        7.3.2 DCDB和肼的反应条件的优化
        7.3.3 DCDB对肼的特异性和抗干扰性研究
        7.3.4 DCDB对肼的响应研究
        7.3.5 DCDB与肼的反应机理研究
        7.3.6 DCDB对环境水样中肼的实际应用
        7.3.7 HeLa细胞试验
        7.3.8 斑马鱼成像试验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附录A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社交网络隐私保护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敏感数据交易研究现状
        1.2.2 社交网络用户隐私攻击研究现状
        1.2.3 社交网络用户隐私保护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性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研究
    2.1 讨价还价博弈理论
        2.1.1 讨价还价问题
        2.1.2 纳什讨价还价解
    2.2 对抗学习技术
        2.2.1 生成对抗网络
        2.2.2 对抗自编码器
    2.3 图嵌入技术
        2.3.1 图自编码器
        2.3.2 对抗正则图自编码器
        2.3.3 PyTorch-BigGraph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社交网络用户敏感信息交易行为建模
    3.1 引言
    3.2 数据交易三方博弈建模
        3.2.1 系统结构
        3.2.2 用户建模
        3.2.3 服务商建模
        3.2.4 攻击者建模
    3.3 用户对隐私泄露的响应
        3.3.1 信息传播模型
        3.3.2 仿真设置
        3.3.3 仿真结果
    3.4 基于纳什讨价还价解的博弈分析
        3.4.1 基于纳什讨价还价解的博弈分析
        3.4.2 博弈结果的数值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无种子的社交网络用户去匿名化攻击技术
    4.1 引言
    4.2 问题定义
    4.3 对抗无种子图去匿名化技术
        4.3.1 对抗图对齐
        4.3.2 传播去匿名化
    4.4 实验分析
        4.4.1 实验数据集
        4.4.2 对比算法与实验设置
        4.4.3 实验结果
        4.4.3.1 图去匿名化实验
        4.4.3.2 锚点对的识别实验
        4.4.3.3 传播阶段的有效性分析
        4.4.3.4 候选集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4.4.3.5 超参影响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防御推理攻击的社交网络图嵌入技术
    5.1 相关背景介绍
    5.2 属性隐私保护社交网络图嵌入技术
        5.2.1 本节引言
        5.2.2 问题定义
        5.2.3 属性隐私保护图嵌入机制与模型
        5.2.3.1 对抗隐私解耦机制
        5.2.3.2 对抗隐私清除机制
        5.2.3.3 属性隐私保护图嵌入模型
    5.3 连接隐私保护图嵌入技术
        5.3.1 本节引言
        5.3.2 问题定义
        5.3.3 基于对抗学习的连接隐私保护图嵌入模型
        5.3.3.1 预处理
        5.3.3.2 模型结构
        5.3.3.3 训练算法
    5.4 实验分析
        5.4.1 属性隐私保护图嵌入模型性能评估
        5.4.1.1 数据集与对比算法
        5.4.1.2 实验设置
        5.4.1.3 隐私保护与效用保存的评估
        5.4.1.4 超参数的影响
        5.4.1.5 抵御攻击模型的鲁棒性分析
        5.4.1.6 扩展层的效用分析
        5.4.2 连接隐私保护图嵌入模型性能评估
        5.4.2.1 数据集与实验设置
        5.4.2.2 连接预测任务
        5.4.2.3 节点分类任务
        5.4.2.4 隐私和效用的权衡评估
        5.4.2.5 图的可视化评估
        5.4.2.6 敏感连接的自定义评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5)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高校教学中的浅表互动问题
        1.1.2 高等教育开展深度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3 同伴对话反馈作为高校深度学习促进策略的可能性
    1.2 研究目的与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单组前后测实验法
        1.4.2 个案研究法
        1.4.3 内容分析法
    1.5 核心概念界定
        1.5.1 深度学习
        1.5.2 同伴对话反馈
        1.5.3 同伴对话反馈策略
        1.5.4 基础在线讨论工具
        1.5.5 增强在线讨论工具
        1.5.6 可视化增强在线讨论工具
    1.6 研究思路
        1.6.1 研究技术路线
        1.6.2 实验设计及策略干预教学方案
    1.7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
    2.1 深度学习的内涵与评价研究
        2.1.1 深度学习的内涵辨析
        2.1.2 面向过程的深度学习评价
        2.1.3 面向结果的深度学习评价
        2.1.4 已有研究总结与启示
    2.2 深度学习的促进机制、策略及效果研究
        2.2.1 深度学习常见的促进机制
        2.2.2 关注个体学习参与的深度学习促进策略及效果
        2.2.3 关注个体深化理解的深度学习促进策略及效果
        2.2.4 关注同伴合作学习的深度学习促进策略及效果
        2.2.5 关注同伴交互反馈的深度学习促进策略及效果
        2.2.6 已有研究总结与启示
    2.3 同伴对话反馈的策略、效果及分析框架研究
        2.3.1 基于面对面口头讨论的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及效果
        2.3.2 基于在线讨论工具的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及效果
        2.3.3 同伴对话反馈的典型分析框架
        2.3.4 已有研究总结与启示
    2.4 本章小结
3 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深度学习的理论框架构建
    3.1 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深度学习的理论基础
        3.1.1 社会建构主义
        3.1.2 联通主义
        3.1.3 ICAP深度学习框架
    3.2 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深度学习的理论框架构建依据
        3.2.1 基于SAL学习方法理论的深度学习影响因素3P模型
        3.2.2 反馈干预促进深度学习的交互机制
        3.2.3 DELC深度学习环路
    3.3 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深度学习的理论框架构建及内容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基础在线讨论工具的组内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实践研究
    4.1 研究设计与实施
        4.1.1 课程的介绍
        4.1.2 课程平台的建设
        4.1.3 同伴对话反馈活动的设计
        4.1.4 研究的实施过程
    4.2 数据收集与分析
        4.2.1 学习方法前后测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4.2.2 认知层次前后测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4.2.3 学生Moodle讨论区交互内容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4.2.4 学生课程体验反馈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4.3 研究结果与发现
        4.3.1 组内同伴对话反馈对学生整体学习方法和认知层次的影响
        4.3.2 组内同伴对话反馈对不同学生学习方法和认知层次的影响
        4.3.3 不同学习类型学生的同伴对话反馈参与度差异分析
        4.3.4 学生课程体验反馈总结与教学反思
    4.4 研究讨论与结论
        4.4.1 主要结果讨论
        4.4.2 结论与启示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增强在线讨论工具的班级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实践研究
    5.1 研究设计与实施
        5.1.1 课程的介绍
        5.1.2 课程平台的建设
        5.1.3 同伴对话反馈活动的设计
        5.1.4 研究的实施过程
    5.2 数据收集与分析
        5.2.1 学习方法前后测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5.2.2 学生的提问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5.2.3 学生Padlet交互内容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5.2.4 学生课程体验反馈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5.3 研究结果与发现
        5.3.1 班级同伴对话反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影响
        5.3.2 班级同伴对话反馈对学生提问认知层次的影响
        5.3.3 学生班级同伴对话反馈行为与其深度学习促进效果的关联
        5.3.4 学生课程体验反馈总结与教学反思
    5.4 研究讨论与结论
        5.4.1 主要结果讨论
        5.4.2 结论与启示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基础和可视化增强在线讨论工具的混合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实践研究
    6.1 研究设计与实施
        6.1.1 课程的介绍
        6.1.2 课程平台的建设
        6.1.3 同伴对话反馈活动的设计
        6.1.4 研究的实施过程
    6.2 数据收集与分析
        6.2.1 学习方法前后测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6.2.2 学生Tronclass讨论区与会议桌交互内容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6.2.3 小组协作成果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6.2.4 学生反思报告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6.2.5 学生课程体验反馈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6.3 研究结果与发现
        6.3.1 混合同伴对话反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影响
        6.3.2 学生个体在不同层面的同伴对话反馈行为表现
        6.3.3 小组同伴对话反馈行为对其协作成果认知层次的影响
        6.3.4 学生深度学习机制的触发情况
        6.3.5 学生课程体验反馈总结与教学反思
    6.4 研究讨论与结论
        6.4.1 主要结果讨论
        6.4.2 结论与启示
    6.5 本章小结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与结论
    7.2 启示与建议
    7.3 创新点
    7.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附录
    附件1 ASSIST学习方法倾向测量问卷(缩减版)
    附件2 ASSIST(缩减版)评分规则
    附件3 研究一的学生主观题测试
    附件4 研究三的学生反思提纲
    附件5 研究三的小组协作作品
    附件6 研究三的学生同伴对话反馈内容实例
作者简历

(6)基于二维示意图的物理学过程模拟系统 ——物理参数的可视化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与应用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可视化与可视化分析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可视化在教学中的应用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2 相关软件及技术
    2.1 Qt平台
        2.1.1 Graphics View框架
        2.1.2 信号与槽机制
        2.1.3 Qt绘图控件的选择
    2.2 Box2D
    2.3 Json数据存储技术
    2.4 开发环境的搭建
3.物理参数可视化
    3.1 物理参数的数据可视化设计
        3.1.1 案例分析
        3.1.2 功能及交互需求分析
        3.1.3 界面设计
        3.1.4 可视化设计及实现
        3.1.5 实验结果及分析
    3.2 瞬时情况的参数可视化显示
        3.2.1 案例分析
        3.2.2 功能及交互需求分析
        3.2.3 界面设计
        3.2.4 可视化方法与实现
        3.2.5 实验结果及分析
4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7)基于拓扑分解的复杂结构化工过程模拟方法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化工系统工程和化工流程模拟
        1.1.1 化工系统工程
        1.1.2 化工流程模拟技术的历史与现状
    1.2 系统分解方法的研究进展
        1.2.1 系统分块
        1.2.2 流程切割
    1.3 管道网络系统模拟方法的研究进展
        1.3.1 非线性代数方程组直接求解方法
        1.3.2 图论方法
        1.3.3 人工智能方法
        1.3.4 三种求解方法的对比
        1.3.5 管道网络系统模拟方法的实际应用
    1.4 间壁式精馏塔的研究进展
        1.4.1 间壁式精馏塔的发展历史
        1.4.2 间壁式精馏塔的研究现状
    1.5 生物丁醇精馏分离工艺的研究进展
        1.5.1 发酵分离耦合的研究进展
        1.5.2 精馏工艺的研究进展
    1.6 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有向图的通用流程模拟系统组态工具的开发及应用
    2.1 引言
    2.2 组态工具的开发
        2.2.1 功能分析
        2.2.2 系统设计
        2.2.3 功能实现
        2.2.4 运行效果
    2.3 基于组态工具的有向图类模拟系统开发方法
    2.4 化工稳态流程模拟系统的开发
        2.4.1 单元和物流的参数配置
        2.4.2 结构模型的建立
        2.4.3 基于邻接矩阵的循环结构识别与排序
        2.4.4 切断物流的迭代格式
        2.4.5 化工稳态流程模拟系统的集成
        2.4.6 应用实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拓扑分解的管网系统模拟方法的研究
    3.1 引言
    3.2 管网系统数学模型
    3.3 管网系统的图形化建模
    3.4 管网系统数学模型的求解
        3.4.1 基于双层法的求解算法框架
        3.4.2 管网系统简化模型的求解
        3.4.3 管网系统严格模型的求解
    3.5 应用实例
        3.5.1 实例一
        3.5.2 实例二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拓扑分解的通用精馏过程动态模拟方法的研究
    4.1 引言
    4.2 通用精馏过程动态模型的建立
        4.2.1 单元模型的建立
        4.2.2 结构模型的建立
    4.3 通用精馏过程动态模型的求解
        4.3.1 单元过程求解
        4.3.2 基于序贯模块法的全局求解策略
    4.4 通用精馏过程动态模拟系统的开发
        4.4.1 架构设计
        4.4.2 全局变量设计
        4.4.3 函数设计与实现
        4.4.4 控制功能的实现
    4.5 应用实例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流程模拟的生物丁醇精馏工艺的研究
    5.1 引言
    5.2 研究内容与方法
        5.2.1 原料组成与产品要求
        5.2.2 初始分离序列及工艺参数
        5.2.3 热力学方法
        5.2.4 技术经济评价
    5.3 基于稳态流程模拟的工艺设计与优化
        5.3.1 初始工艺分析
        5.3.2 设计与优化方法
        5.3.3 设计与优化结果
    5.4 基于动态流程模拟的多间壁间壁塔开车过程研究
        5.4.1 动态模型的建立
        5.4.2 模拟开车过程结果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本课题的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8)大数据背景下「数据新闻」的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论文的重难点和创新点
第二章 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发展历程概述
    2.1 数据新闻的概念界定
    2.2 数据新闻的发展历程与分类
        2.2.1 数据新闻的发展形态变迁
        2.2.2 数据新闻的分类
    2.3 数据新闻的可视化界定与生产流程
        2.3.1 数据新闻的可视化界定
        2.3.2 数据新闻的可视化生产流程
    2.4 大数据背景下数据新闻可视化的意义
第三章 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实践现状研究
    3.1 研究对象与样本选取
        3.1.1 研究对象
        3.1.2 样本选取
    3.2 数据新闻可视化的数据采集处理分析
        3.2.1 理论基础与类目建构
        3.2.2 数据新闻可视化的数据来源分析
        3.2.3 数据新闻可视化的数据分析
    3.3 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叙事方式分析
        3.3.1 理论基础与类目建构
        3.3.2 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叙事者分析
        3.3.3 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叙事视角分析
        3.3.4 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叙事结构分析
    3.4 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呈现形式分析
        3.4.1 理论基础与类目建构
        3.4.2 数据新闻可视化的时间数据呈现分析
        3.4.3 数据新闻可视化的空间数据呈现分析
        3.4.4 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层次网络数据呈现分析
        3.4.5 数据新闻可视化的文本数据呈现分析
    3.5 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实践现状总结
第四章 数据新闻可视化路径模型(DPA)构建
    4.1 数据处理: 挖掘隐蔽数据,探索预测报道
    4.2 故事构建: 增强互文呼应,营造故事临场感
    4.3 视觉呈现: 选择合适图表,统一视觉元素
    4.4 数据新闻的可视化路径模型(DPA)构建
第五章 数据新闻可视化的案例设计
    5.1 作品背景介绍
    5.2 作品创新之处
    5.3 作品创作思路与实现路径
        5.3.1 第一步: Audience受众选取
        5.3.2 第二步: Compile数据采集与处理
        5.3.3 第三步: Context故事重构
        5.3.4 第四步: Combine视觉呈现
    5.4 作品与模型效果评估
    5.5 作品总结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工业生产管理软件界面的三维可视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1 信息可视化技术的发展
        1.1.2 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1.2 课题研究现状
        1.2.1 智能制造领域发展现状
        1.2.2 工业生产管理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案例研究法
        1.4.3 可用性度量
        1.4.4 信度分析
        1.4.5 效度分析
        1.4.6 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主要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6 本文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工业生产管理软件中可视化的相关理论研究及应用综述
    2.1 工业生产管理软件概念与介绍
        2.1.1 工业生产管理软件的概念界定
        2.1.2 工业生产管理软件介绍
    2.2 可视化的相关理论研究
        2.2.1 国外可视化研究综述
        2.2.2 国内可视化研究综述
    2.3 可视化效用评价体系研究综述
        2.3.1 国外评价体系研究综述
        2.3.2 国内评价体系研究综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工业生产管理软件中三维可视化设计研究
    3.1 工业生产管理中可视化中二维到三维的发展
    3.2 三维可视化的必要性
        3.2.1 人的参与性
        3.2.2 人眼的空间认知属性
        3.2.3 技术发展的客观需要
    3.3 工业生产管理中三维可视化的相关技术支持
        3.3.1 图形图像处理技术
        3.3.2 三维引擎开发工具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工业生产管理中可视化的效用评价模型
    4.1 可视化效用的概念界定
    4.2 可视化效用评价体系的构建流程
    4.3 确定工业生产管理中可视化效用的评价架构
    4.5 构建工业生产管理中可视化的评价维度
    4.6 确定工业生产管理中可视化的评价指标
        4.6.1 对工业生产管理人员访谈
        4.6.2 提取可视化效用指标
    4.7 确定工业生产管理中可视化的评价准则
        4.7.1 可识别性
        4.7.2 可理解性
        4.7.3 可操作性
        4.7.4 沟通性
        4.7.5 有效性
    4.8 各指标的重要性评价的问卷调查方法
    4.9 确定指标层的归类以及权重排序
        4.9.1 对问卷数据进行信度分析
        4.9.2 对问卷进行效度分析
        4.9.3 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的方法选择
        4.9.4 使用因子分析进行归类
        4.9.5 指标层及准则层的权重排序
    4.10 构建可视化效用评价体系
    4.11 本章小结
第5章 工业生产管理软件中的三维可视化实际案例设计
    5.1 南通深南电路有限公司工业生产管理的前期研究与分析
        5.1.1 案例来源
        5.1.2 南通深蓝电路车间生产管理系统可视化界面现状
        5.1.3 三维可视化设计需求分析
    5.2 三维可视化的设计流程制定
        5.2.1 现阶段三维可视化的设计方法
        5.2.2 设计方法与流程的总结与归纳
    5.3 对实际案例进行三维可视化设计
        5.3.1 从实物到草图的抽象描摹
        5.3.2 完成草图的设计建模与生产线布局
        5.3.3 对模型进行渲染
        5.3.4 制作生产过程的动画效果
        5.3.5 生产管理的操作界面排版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工业生产管理可视化效用评价的设计优化
    6.1 可视化效用评价问卷调查
        6.1.1 问卷设计
        6.1.2 样本来源
    6.2 调研数据分析
        6.2.1 可视化效用评价的统计数据
        6.2.2 可视化效用评价的数据分析结果
    6.3 可视化设计中的现存问题与解决思路
        6.3.1 可视化设计中的现存问题
        6.3.2 可视化设计中的解决思路
    6.4 三维可视化设计方案优化
        6.4.1 设计优化结果
        6.4.2 设计局限性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10)BDS/Galileo/GPS信号数据质量评估与多模多频定位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观测数据质量分析
        1.2.2 系统间偏差估计
        1.2.3 多频模糊度解算
        1.2.4 多模多频组合精密定位
        1.2.5 小结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安排
第二章 GNSS观测模型及其误差改正
    2.1 观测函数模型
        2.1.1 非差观测模型
        2.1.2 单差观测模型
        2.1.3 双差观测方程
    2.2 组合观测量模型
        2.2.1 组合观测模型
        2.2.2 常用实系数线性组合
    2.3 各类偏差的定义及改正方法
        2.3.1 卫星星历误差及卫星钟差
        2.3.2 电离层延迟
        2.3.3 对流层延迟
        2.3.4 接收机钟差
    2.4 参数估计方法
        2.4.1 Kalman滤波模型
        2.4.2 不同长度基线下的滤波参数
        2.4.3 参数的统计模型
    2.5 模糊度解算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BDS-2/Galileo/GPS信号数据质量评估
    3.1 BDS-2/Galileo/GPS系统比较
        3.1.1 轨道设计与信号体制
        3.1.2 时间系统
        3.1.3 坐标系统
    3.2 载噪比建模分析
        3.2.1 载噪比模型
        3.2.2 BDS-2/Galileo/GPS各频点C/N0 对比分析
    3.3 伪距多径建模方法
        3.3.1 基于多径组合建模
        3.3.2 BDS-2/Galileo/GPS各频点多径变化及偏移
        3.3.3 伪距多径周期性变化
        3.3.3.1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多径周期
        3.3.3.2 基于互相关函数分析多径周期
    3.4 相位多径建模方法
        3.4.1 基于无几何无电离层组合建模
        3.4.2 BDS/Galileo/GPS各频点相位多径变化
        3.4.3 相位多径周期性变化
    3.5 BDS-2/Galileo/GPS单频单历元定位结果分析
        3.5.1 伪距单点定位
        3.5.2 Galileo卫星DOP阈值的选取
        3.5.3 单系统单频RTK定位
        3.5.4 残差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BDS-2/Galileo/GPS系统间偏差估计及其应用
    4.1 ISB估计建模
        4.1.1 附加约束条件的ISB参数估计模型
        4.1.2 无附加约束条件的ISB参数估计模型
    4.2 附加约束条件的ISB解算及特性分析
        4.2.1 数据说明
        4.2.2 ISB的时间特性分析
        4.2.3 ISB的一致性分析
    4.3 基于ISB改正的模糊度解算及定位结果分析
        4.3.1 可用观测数据比较
        4.3.2 单系统及松组合RTK定位结果
        4.3.3 ISB改正后的紧组合定位结果
    4.4 无附加约束条件的ISB估计及定位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BDS-3 系统信号数据质量与定位性能评估
    5.1 BDS-3 导航定位服务信号
    5.2 BDS-3 信号数据质量评估
        5.2.1 载噪比分析
        5.2.2 噪声评估
        5.2.3 伪距多径分析
    5.3 BDS-3与BDS-2 卫星的星上设备时延比较
    5.4 无共用频点的GPS/BDS-2/BDS-3 系统间偏差估计
        5.4.1 附加约束条件的ISB估计模型
        5.4.2 GPS/BDS-2/BDS-3 间的ISB时序分析
    5.5 GPS/BDS-2/BDS-3 组合定位结果分析
        5.5.1 DOP值的计算与比较
        5.5.2 BDS-2/BDS-3 组合伪距单点定位
        5.5.3 GPS/BDS-2/BDS-3 组合单频单历元RTK定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改进TCAR方法多频模糊度解算
    6.1 三频组合观测量选取
    6.2 TCAR模糊度解算模型
    6.3 传统TCAR模糊度解算案例分析
        6.3.1 模糊度解算结果比较
        6.3.2 模糊度解算主要影响因素
    6.4 改进的TCAR方法
        6.4.1 电离层平滑估计
        6.4.2 改进后的窄巷模糊度解算
    6.5 基于改进TCAR方法的定位结果分析
        6.5.1 部分模糊度固定策略
        6.5.2 定位结果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7.3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四、CAI中可视学生模型及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微纳复合结构毛细抽吸及薄液膜传热特性[D]. 张羽飞.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多功能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调控释放性能研究[D]. 许春丽.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3]基于荧光技术研究吡虫啉、Fe2+和肼的生态环境行为[D]. 朱美庆.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1)
  • [4]社交网络隐私保护关键技术研究[D]. 李开阳.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姚佳佳. 浙江大学, 2020(04)
  • [6]基于二维示意图的物理学过程模拟系统 ——物理参数的可视化设计与实现[D]. 王欣.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7]基于拓扑分解的复杂结构化工过程模拟方法的研究及应用[D]. 陈徽东.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1)
  • [8]大数据背景下「数据新闻」的可视化研究[D]. 杨静.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9]工业生产管理软件界面的三维可视化设计研究[D]. 许晓慧.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10]BDS/Galileo/GPS信号数据质量评估与多模多频定位算法研究[D]. 田翌君.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19(07)

标签:;  ;  ;  ;  

视觉学生模型及其在CAI中的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