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法分析血清中的脂肪酸组成

气相色谱法分析血清中的脂肪酸组成

一、血清中脂肪酸成分的气相色谱法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马妍,陈晨,霍军生[1](2021)在《人体样本中脂肪酸分析方法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综述了人体样本中脂肪酸分析常用的预处理方法、衍生化技术和仪器分析技术的发展情况;重点总结了衍生化技术在脂肪酸分析中的应用现状和进展;阐述了最新仪器检测方法,如"鸟枪"式直接进样法和"中心"二维质谱法在该领域的最新发现;回顾了重要脂肪酸参考值范围。综述认为开发选择性好、效率高、稳定性强的衍生化技术,使用脂肪酸内源性血浆/血清的质量控制品以及与被测组分性质相似的内部标准品,是获得脂肪酸分析准确、可靠结果的有效途径。[营养学报,2021,43(4):412-416]

张维[2](2021)在《榛子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降血脂功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榛子油是一种优质高端食用油,富含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血脂、抗氧化和改善心血管疾病等功能。但是其不饱和脂肪酸并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氧化变质,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通过微胶囊技术将榛子油制备成粉末油脂,既保护了榛子油不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提高稳定性,同时也利于加工生产,扩大其应用范围。本论文以榛子油为研究对象,采用了超声波辅助分子包埋法和乳液聚合法制备榛子油微胶囊,同时对其理化性质和降血脂功能进行了测定。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采用两种方法制备榛子油微胶囊的实验中以包埋率为主要评价指标,使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榛子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超声波辅助分子包埋法制备榛子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壁材浓度(β-环糊精/H2O)1:16 g/m L、芯壁比1:5 m L/g、包埋时间62 min和包埋温度59.3℃,此时微胶囊的包埋率可达69.18%,平均产率可达59.74%。乳液聚合法制备榛子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壁材比(阿拉伯胶/麦芽糊精)1:1.7 g/g、固形物浓度18.5%、芯壁比1:1.9 g/g和均质速度9600 r/min,此时微胶囊的包埋率可达46.25%,平均产率可达64.24%。通过比较选择前者制备的微胶囊进行理化性质和降血脂功能的研究。(2)通过对微胶囊基本理化性质的测定结果表明,榛子油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880.4±10.42 nm,水分含量为2.85±0.16%,溶解度为55.95±0.70%,密度为0.57±0.06g/cm-3,休止角为42.49±0.53°。榛子油微胶囊在75%的湿度环境增重了10.2%,大于57%湿度下增重率(8.5%),表明干燥的环境有利于微胶囊的储藏。同时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其微观结构为块状、菱形片状或不规则柱状,且壁材结构紧密无缝隙。经X射线衍射与红外光谱图确定了微胶囊包埋物已形成。此外,通过热重分析证明微胶囊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3)采用Avrami’s公式与Arrhenius公式对榛子油微胶囊芯材保留率和过氧化值的测定与动力学分析表明,4℃条件下可以显着降低微胶囊芯材的释放,同时避光和低湿环境也能够降低芯材的释放。经过对榛子油及其微胶囊芯材过氧化值的测定结果表明,40℃条件下榛子油可以储藏49天,60℃条件下榛子油及其微胶囊可以分别储藏13天和25天。根据Vant’Hoff经验公式,推测常温条件下(20℃)榛子油及其微胶囊可以分别储藏208天和400天。同时,真空、避光的环境也可以延缓油脂的氧化速度,延长货架期。通过气相色谱法对榛子油及其微胶囊脂肪酸的测定,结果表明微胶囊化对榛子油中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的变化影响较小。(4)通过体外人工模拟肠胃液表明榛子油微胶囊在胃液的酸性环境中能够保持较完整的结构,释放少量芯材,芯材主要释放于弱碱性的肠液中。在小鼠体内降血脂实验中,经过比较模型组与正常组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与甘油三酯(TG)含量,结果表明差异显着(p<0.05),即造模成功。测定小鼠血清中的血脂水平结果表明:低剂量榛子油组和低、中剂量榛子油微胶囊组可以有效降低血清中TC和TG水平(p<0.05),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同时,不同剂量榛子油组和微胶囊组也能够显着降低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p<0.05),促进体内血脂代谢。此外,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肝脏组织切片中的细胞结构也验证了上述结论。

熊琳[3](2021)在《放牧牦牛脂肪沉积特性及调控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脂肪在牦牛生长发育、繁殖以及肉品质性能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GC、ELISA、m RNA-seq、UHPLC-TOP-MS非靶向代谢组学以及TMT蛋白质组学等方法开展不同季节、性别放牧牦牛脂肪沉积特性、脂肪沉积调控机理以及脂肪与肉品质的相关性研究。研究结果可以为牦牛健康养殖、肉品质改善以及遗传育种提供一定理论依据。1.通过分析四月、八月和九月放牧公牦牛背最长肌中脂肪酸、皮下脂肪中差异表达基因,探究不同季节放牧牦牛脂肪沉积差异性。结果表明从四月到九月,背最长肌中脂肪含量分别从1.01%增加到1.84%(P<0.05);内脏脂肪量逐渐增加(P<0.05);背部和腰部皮下脂肪从1.49 mm、2.16 mm增加到7.25 mm、10.63 mm(P<0.05),之后保持稳定。背最长肌嫩度、L*、大理石花纹和熟肉率都提高(P<0.05),UFAs和PUFAs相对含量从59.44%、33.05%减少到53.32%、23.30%(P<0.01)。肝脏脂肪合成、血液脂肪转运增加到最大值后减少。和四月相比,八月牦牛从牧草中摄取到较多UFAs;和八月相比,九月牦牛体内LEP水平较低(P<0.05)。通过PPARs信号(P<0.05)和AMPK信号(P<0.05)调控,脂肪组织中脂肪合成速度增加到最大后变慢,但脂肪合成始终占主导,脂肪量一直在增加。2.通过分析冷季长期营养匮乏下放牧公牦牛皮下脂肪中脂肪酸组成及差异表达基因,探究放牧牦牛体内脂肪沉积响应。结果表明冷季长期营养匮乏放牧牦牛体内脂肪酸氧化增加,皮下脂肪中SFAs从56.6%下降到42.7%(P<0.01),而PUFAs从26.0%上升到38.3%(P<0.01)。通过AMPK信号(P<0.05)调控,脂肪组织中脂肪合成、脂肪分解、脂肪酸氧化、葡萄糖摄入和SFAs合成减少,而甘油转运和UFAs合成增加。牦牛脂肪代谢处于低水平,尽可能地延长有限脂肪储存的消耗时间。另外,通过m TOR和PI3K-AKT信号(P<0.05)调控,脂肪组织自身能量消耗被抑制,有限能量尽可能地被用来维持牦牛生命。3.通过分析放牧公牦牛和放牧母牦牛皮下脂肪中差异表达蛋白和差异代谢物,探究不同性别放牧牦牛脂肪沉积差异性。结果表明放牧母牦牛内脏脂肪体脂率、背最长肌和肝脏脂肪含量、皮下脂肪厚度数值较高(P<0.05)。放牧母牦牛肝脏中脂肪、胆固醇合成较多,血液中脂肪转运也较多,脂肪组织中13(S)-HODE、亚油酸、亚麻酸和肌醇含量较高(P<0.05)。通过钙信号(P<0.05)调控,母牦牛脂肪组织中LEP分泌增加(P<0.05)。进一步,通过PPAR信号(P<0.05)调控,放牧母牦牛脂肪组织中脂肪合成、胆固醇合成、由亚油酸和亚麻酸合成其它PUFAs的代谢等较多,而脂肪分解和脂肪酸氧化较少。4.通过分析放牧公牦牛和放牧母牦牛背最长肌中脂肪酸、脂肪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和蛋白,探究不同性别放牧牦牛肌肉脂肪沉积差异及其与肉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母牦牛背最长肌嫩度、L*、大理石花纹、脂肪含量和多数脂肪酸绝对含量高于公牦牛(P<0.05);而PUFAs和n-3PUFAs相对含量较低(P<0.01)。脂肪、C18:0、cis-C18:2、cis-C18:1、C24:0绝对含量与L*45min、b*24h、嫩度、大理石花纹呈正相关性(P<0.05)。通过PPAR信号(P<0.05)相关ME1、SCD、ACSL5、LPL、FABP1和PLIN调控,母牦牛脂肪组织中脂肪合成、脂肪酸合成及转运较多。

王姿颐[4](2021)在《日粮添加奇亚籽及功能性添加剂对生产DHA营养强化鸡蛋性质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益(如促进脑细胞、视网膜发育等)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但DHA无法在人体中直接富集,因此需要通过摄入食物获得,鸡蛋便可作为DHA的优良摄入来源。蛋黄中DHA受蛋鸡饲料中ω-3 PUFA的调控,因此可以通过在蛋鸡饲料中添加含有ω-3 PUFA的物质,得到DHA营养强化鸡蛋,从而为人们获取DHA提供重要途径。本论文选择富含ω-3 PUFA的奇亚籽为富集来源,并选择姜黄素、紫花苜蓿、茶多酚、维生素E、维生素B6、维生素C这6种功能性添加剂,探究其在日粮中添加后对蛋鸡生产性能、鸡蛋品质、脂肪酸组成、DHA沉积效率等的影响,为禽蛋企业生产DHA营养强化鸡蛋提供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探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奇亚籽对蛋鸡生产性能、鸡蛋品质、脂肪酸组成及DHA沉积效率的影响:选取26周龄健康的海兰褐蛋鸡200只,随机分成8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组5只蛋鸡。日粮中依次添加0%(即对照组,w/w,下同)、3%、6%、9%、12%、15%、18%、21%奇亚籽。预试期1周,正试期8周。试验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21%奇亚籽组平均蛋重显着降低(P<0.05),6%、12%奇亚籽组料蛋比显着提高(P<0.05),9%、15%奇亚籽组料蛋比显着降低(P<0.05),其他各组对生产性能均无显着影响;(2)与对照组相比,18%、21%奇亚籽组蛋壳厚度显着降低(P<0.05),21%奇亚籽组蛋黄比例显着降低,蛋白比例显着提高,蛋黄蛋白比显着降低(P<0.05),18%奇亚籽组蛋壳比例显着降低(P<0.05),其他各组对鸡蛋品质均无显着影响;(3)奇亚籽能够提高鸡蛋中DHA与ω-3 PUFA的含量。除了21%奇亚籽组外,其余的添加组在试验第4周后DHA含量高于120 mg/100 g,均能够达到DHA营养强化鸡蛋标准的A级要求,并在第5周、第7周时高于150 mg/100 g,达到AA级要求;(4)随着奇亚籽添加水平的提高,DHA沉积效率降低。当添加3%、6%奇亚籽时分别为0.097±0.003、0.043±0.002,但是当添加水平超过6%时,沉积效率大幅降低。当添加水平为21%时,DHA沉积效率约为0.014±0.001,与3%奇亚籽组相比降低近85%。(2)探究基于6%奇亚籽的日粮中复配功能性添加剂对蛋鸡生产性能、鸡蛋品质、脂肪酸组成及DHA沉积效率的影响:选择64周龄健康的海兰褐蛋鸡200只,随机分成8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组5只蛋鸡。日粮中除添加基础饲料外,选择6%奇亚籽添加水平,分别复配30 mg/kg姜黄素、3%紫花苜蓿、0.3%茶多酚、50 mg/kg维生素E、40 mg/kg维生素B6、50 mg/kg维生素C。预试期1周,正试期4周。试验结果表明:(1)基于6%奇亚籽添加水平,日粮中复配0.3%茶多酚、50 mg/kg维生素E能够显着提高平均蛋重(P<0.05),复配30 mg/kg姜黄素能够显着提高平均日采食量(P<0.05),其他各组对生产性能没有显着影响;(2)基于6%奇亚籽添加水平,日粮中复配30 mg/kg姜黄素、0.3%茶多酚、50 mg/kg维生素C能够显着提高鸡蛋的蛋白比例(P<0.05),其他各组对鸡蛋品质没有显着差异;(3)基于6%奇亚籽添加水平,日粮中复配6种功能性添加剂均可以提高鸡蛋中DHA和ω-3 PUFA的含量,其中30 mg/kg姜黄素、40 mg/kg维生素B6、50 mg/kg维生素C效果显着(P<0.05)。本试验所得的鸡蛋均符合标准中DHA营养强化鸡蛋的要求,能够达到行业AAA级;(4)基于6%奇亚籽添加水平,日粮中复配30 mg/kg姜黄素、0.3%茶多酚、40 mg/kg维生素E、50 mg/kg维生素C能够显着提高DHA沉积效率(P<0.05),尤其是姜黄素、维生素C组,由0.046±0.002分别提高至0.075±0.006、0.076±0.005。本论文发现在日粮中添加较低水平的奇亚籽就能够富集鸡蛋中DHA,且蛋鸡生产性能、鸡蛋品质无负面影响,从而生产符合行业要求的DHA营养强化鸡蛋。在此基础上,发现日粮中复配姜黄素、维生素C能够在不影响生产性能与鸡蛋品质的前提下提高DHA沉积效率,进一步提高鸡蛋中DHA的富集量,并能够达到行业要求的AA级、AAA级DHA营养强化鸡蛋。本论文的研究以期降低禽蛋生产企业饲料投喂成本,从而生产出一款满足人们DHA推荐摄入量的高品质DHA营养强化鸡蛋。

王烟[5](2021)在《FADS1基因变异对母体血浆及乳汁多不饱和脂肪酸构成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母乳是婴儿的完美营养,这是数百万年进化的结果,使母乳完全符合婴儿的需求。母乳是一种极其复杂且高度可变的生物流体,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它可以在促进婴儿自身免疫系统成熟的同时,为婴儿提供营养并保护他们免受疾病侵害。母乳的成分会因多种因素而发生变化,并根据其年龄和其他特征来满足婴儿的需求。脂肪酸是人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婴儿的神经发育和免疫功能,并提供约50%的乳汁能量。母乳中的脂肪酸来源于母体储存、乳腺的内源性合成和母体血浆的摄取。δ-5去饱和酶基因(fatty acid desaturase genes,FADS1)变异已被证明在人乳中影响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ong-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LC-PUFA)合成。但是FADS1基因中很多功能性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未被鉴定,并且如何影响乳汁PUFA仍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搜索国内外关于FADS1基因变异与PUFA水平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并进一步收集长春地区孕妇血液样本,验证FADS1基因变异与血浆磷脂PUFA水平的关系。通过DHA干预,分析FADS1基因变异对乳汁PUFA的影响机制;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可能与FADS1基因靶向结合的mi RNA,运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 RNA是否与FADS1基因靶向结合。收集产后健康乳母乳汁,探讨基因变异与mi RNA对乳汁PUFA的影响机制。本研究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FADS1基因变异与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水平的关联分析目的:对FADS1基因变异与PUFA水平进行荟萃分析,进一步检测孕妇血浆脂肪酸水平,分析FADS1基因变异与孕妇LC-PUFA水平的关系,明确SNP对PUFA水平的影响。方法:使用四个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重要关键词如脂肪酸、单核苷酸多态性、δ-5去饱和酶基因(英文:fatty acid,SNP,FADS1 gene)和rs174546/rs174547等,搜索在2020年10月5日前发表的中英文文献。使用Stata12.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纳入在长春某三甲医院分娩的孕妇110例,签署知情同意书,收集基本信息和血液样本。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血浆磷脂脂肪酸水平,采用Sequenom Mass Array系统对FADS1基因rs174546和rs174547位点进行基因分型,IBM SPSS 24.0软件分析基因变异对PUFA水平的影响。结果:1.rs174546与PUFA水平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CC基因型相比,CT+TT基因型携带者亚油酸(linoleic acid,LA)、二高-γ-亚麻酸(dihomo-gamma-linolenic acid,DGLA)和α-亚麻酸(alpha-linolenic acid,ALA)水平显着升高(P<0.05),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水平显着下降(P<0.05)。2.rs174546与酶活性水平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CC基因型相比,CT+TT基因型携带者δ-5去饱和酶(δ-5 fatty acid desaturase,D5D)活性(AA/DGLA)、n-6途径(AA/LA)和n-3途径(EPA/ALA)合成效率显着下降(P<0.05)。3.rs174547与PUFA水平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TT基因型相比,TC+CC基因型携带者LA和ALA水平显着升高(P<0.05),γ-亚麻酸(gamma-linolenic acid,GLA)、AA、EPA和DHA水平显着下降(P<0.05)。4.rs174547与酶活性水平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TT基因型相比,TC+CC基因型携带者D5D和δ-6去饱和酶(δ-6 fatty acid desaturase,D6D)活性(GLA/LA)以及n-6途径合成效率显着下降(P<0.05)。5.孕妇血浆中LA百分含量最高。6.rs174546和rs174547完全连锁不平衡(R2=1)。7.在n-6 PUFA中,与主等位基因型相比,次等位基因型携带者LA(P=0.002)和DGLA(P=0.047)水平显着升高,而AA(P<0.001)水平显着降低。8.在n-3 PUFA中,与主等位基因型相比,次等位基因型携带者产物EPA(P=0.031)和DHA(P=0.004)水平显着降低。9.与主等位基因型相比,次等位基因型携带者D5D活性(P<0.001)和D6D活性(P=0.050)水平降低;n-3途径(P=0.001)和n-6途径(P<0.001)合成效率显着下降。结论:1.meta分析显示,rs174546次等位基因型携带者LA、DGLA和ALA水平升高,AA、EPA和DHA水平以及D5D、n-3途径和n-6途径合成效率明显下降。rs174547次等位基因型携带者LA和ALA水平明显升高,GLA、AA、EPA和DHA水平以及D5D、D6D和n-6途径合成效率显着下降。2.rs174546和rs174547次等位基因型携带者血浆LA、DGLA水平升高,AA、EPA和DHA水平以及D5D、D6D、n-3途径和n-6途径合成效率明显下降。第二部分:DHA干预对不同FADS1基因型乳母乳汁多不饱和脂肪酸水平的影响目的:探讨DHA摄入对FADS1基因不同SNP的PUFA水平和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共纳入73例健康乳母,在产后60±5天进行DHA补充剂420 mg/d干预30天,收集干预前后的乳汁。利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母乳中PUFA水平,采用Sequenom Mass Array系统对FADS1基因rs174546、rs174547、rs174553和rs174556位点进行基因分型,采用q PCR方法检测FADS1/2/3基因和转录因子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transcription factors sterol-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SREBP-1c)、过氧化酶体增值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sγ,PPARγ)m RNA的相对表达水平。IBM SPSS 24.0分析DHA摄入与基因变异对乳汁PUFA水平及m 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1.与DHA补充前相比,DHA补充后DGLA(P=0.002)水平显着下降,DHA(P<0.001)水平显着升高。2.与DHA补充前相比,DHA补充后PPARγ的m 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31)。3.DHA补充前,与主等位基因型相比,FADS1基因次等位基因携带者GLA和AA水平以及D5D活性水平显着降低(P<0.05);次等位基因携带者D6D活性水平的显着降低仅在rs174556基因型中发现(P=0.036)。4.DHA补充后,与主等位基因型相比,次等位基因携带者AA和EPA水平以及D5D活性和n-3和n-6途径合成效率显着降低(P<0.05),次等位基因携带者D6D活性水平的显着降低仅在rs174556基因型中发现(P=0.040)。5.在不同基因型组间,与DHA补充前相比,DHA补充后DGLA水平均显着降低(P<0.05),而DHA水平均显着升高(P<0.05)。6.DHA补充前,与主等位基因型相比,rs174546次等位基因型携带者FADS2和FADS3基因的m RNA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与主等位基因型相比,rs174556次等位基因型携带者FADS1基因的m RNA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20)。7.DHA补充后,与主等位基因型相比,次等位基因携带者FADS1、FADS2和FADS3基因的m RNA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8.在次等位基因携带者组,与DHA补充前相比,DHA补充后FADS1和PPARγ的m RNA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结论:1.DHA补充使乳母乳汁中DGLA水平显着降低,DHA水平显着升高,PPARγm RNA表达水平显着降低;DHA补充使FADS1基因次等位基因携带者乳汁FADS1和PPARγ表达显着降低。2.DHA干预前后,FADS1基因次等位基因型携带者乳汁AA水平和D5D活性水平显着下降,表明相同剂量的DHA补充没有改善基因型引起的脂肪酸水平差异;rs174546次等位基因携带者FADS2和FADS3表达水平显着降低,rs174556次等位基因携带者FADS1表达水平显着降低。第三部分:mi R-149-5p靶向FADS1基因对乳汁PUFA的调控作用目的:探讨FADS1基因变异和mi R-149-5p对PUFA水平和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FADS1基因SNP位点及其连锁不平衡位点进行功能性预测。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在HEK293T细胞中验证mi RNA对FADS1基因位点的靶向作用。纳入24例健康乳母,收集产后40~65天乳汁。利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母乳中PUFA水平,检测FADS1 rs174546基因型,采用q PCR方法检测FADS1/2/3基因和转录因子SREBP-1c、PPARγm RNA和mi R-149-5p的相对表达水平。IBM SPSS 24.0分析rs174546与mi R-149-5p对乳汁PUFA水平及m 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1.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rs174546位点可能与mi R-149-5p结合。2.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FADS1 rs174546次等位基因T可与mi R-149-5p靶向结合。3.与rs174546野生型CC基因型相比,突变型TT基因型乳汁中D6D活性水平(P=0.044)和n-3途径(P=0.014)合成效率显着下降。4.与rs174546野生型CC基因型相比,突变型TT基因型乳汁中FADS1(P<0.001)和FADS3(P=0.007)m RNA表达水平显着下降。5.与rs174546野生型CC基因型相比,突变型TT基因型乳汁中mi R-149-5p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12)。结论:1.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了mi R-149-5p和FADS1基因rs174546次等位基因T位点存在特异性结合。2.rs174546次等位基因型乳母乳汁mi R-149-5p水平较高;FADS1和FADS3基因m RNA表达水平下降;D6D活性水平和n-3途径合成效率下降。总结:1.FADS1基因rs174546和rs174547次等位基因型携带者PUFA底物水平升高,PUFA产物水平降低。2.FADS1基因rs174546和rs174547基因变异与血浆和乳汁脂肪酸水平相关;相同剂量的DHA补充没有改善基因型引起的乳汁脂肪酸水平差异。3.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了mi R-149-5p和FADS1基因rs174546次等位基因T位点存在特异性结合。

李唯迪[6](2021)在《母乳和胎脂胎粪中支链脂肪酸组成及对新生儿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支链脂肪酸(BCFA)是碳链骨架上带有一个或多个侧链的功能性饱和脂肪酸,主要可分为异构型(iso)、反异构(anteiso)等。前期研究表明BCFA因带有特殊的支链结构,在改变细菌膜结构、调节毒力和改善肠道菌群组成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BCFA主要存在于人体分泌物和哺乳动物乳脂中,种类多但含量少,目前对其研究并不充分。基于此,本文系统性分析了不同胎龄的母乳、胎脂、胎粪样本及动物乳中BCFA的组成并研究了新生儿肠道内BCFA的来源和去路情况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首先,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对32例不同胎龄和哺乳期的母乳中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56种脂肪酸。结果表明,母乳中包括6种iso-BCFA和3种anteiso-BCFA,还有一种非末端甲基BCFA(6-甲基十六烷酸)。胎龄和哺乳期对母乳中BCFA的含量均有显着的影响(p<0.01),但胎龄对BCFA的影响较哺乳期更大。无论是初乳还是过渡乳,足月母乳中的BCFA含量均极显着高于早产母乳(p<0.001)。通过对样本背景信息进行调查统计,发现母乳中iso-BCFA的含量与分娩方式相关。其次,通过优化后的薄层色谱技术(TLC)结合GC-MS,分析了不同胎龄婴幼儿的51例胎脂和51例胎粪样本中的脂类和脂肪酸组成,在胎脂和胎粪中分别鉴定出80和73种脂肪酸。结果表明,蜡酯和胆固醇酯是胎脂和胎粪中最主要的脂质成分,胎脂比胎粪中的脂质种类更丰富,还含有二醇二酯和游离脂肪酸。足月儿胎脂中含有34种BCFA,脂肪酰基链长度分布在C9-C28之间,约占总脂肪酸的38.19%。iso-16:0是主要的BCFA,其次是iso-14:0。相比于早产儿,能够更好的满足胎儿在妊娠时期的需求。而在足月儿胎粪中仅鉴定得到29种BCFA且含量显着低于胎脂中的含量(p<0.05),脂肪酰基链长度分布在C11-C26之间,表明婴幼儿的胃肠道可以消化吸收部分BCFA。足月儿胎脂和胎粪中BCFA含量均显着高于早产儿(p<0.05)。经过计算可知,足月儿在出生前和出生后一周内的BCFA日摄入量约为13.63 mg和101.37 mg,显着高于早期早产儿的8.96 mg和54.56 mg(p<0.01)。再次,对14例婴幼儿胎粪样本进行16S rRNA测序和GC-MS分析,发现不同胎龄和性别的新生儿肠道微生物组成有显着差异。男婴肠道中的主要优势菌为Lactobacillus,而在女婴中则为Pseudomonas,可能与两者从胎脂中摄取的BCFA存在差异有关。对新生儿肠道内的主要8种菌门和四大类BCFA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Firmicutes与Bacteroidota均与iso-BCFA和BCFA存在相关关系,但两者相关方式相反。Actinobacteriota与anteiso-BCFA存在负相关关系,而Cyanobacteriota与Spirochaetota则分别与羟基脂肪酸(OHFA)存在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其中Bacteroidota与BCFA的相关性最强(p<0.01),可能与其细胞膜中含有丰富的BCFA有关。最后,采用GC-MS分析了四种常见哺乳动物乳(牛乳、山羊乳、牦牛乳及骆驼乳)和三种牛乳加工副产物(无水奶油、稀奶油和酪乳粉)中BCFA组成和含量,并与母乳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除山羊乳(0.39±0.02 g/L)外,其它动物乳中的BCFA含量在0.62-3.70 g/L不等,均显着高于母乳(p<0.05),其中牛乳中BCFA与母乳更为接近。此外,不同牛乳加工副产物中的BCFA含量和种类略有差异,无水奶油中BCFA含量最高。三种产品中的BCFA均较母乳更为丰富,是潜在的富含BCFA的原料。

贾鹏禹[7](2021)在《植物激素与品质高效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大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植物激素是作物生长和种子品质形成的重要生命调节物质,种子品质的形成是不同生长历程的最终反馈。调研发现,现行植物激素和品质检测方法很难满足深层次研究需求,大豆植物激素随不同时空、不同胁迫和化学调控的变化规律尚不明确,大豆中重要的品质化合物受化学调控变化研究尚有不足,因此新方法建立及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提升检测方法为基础,以目标化合物的变化规律为方法应用目标,在生理方面建立了高效经济的植物激素检测方法,在品质方面建立了快速有效的脂肪酸和植物甾醇测定方法,考察了不同测试方法的检测效果;以黑龙江主栽品种合丰50和垦丰16为研究对象对方法进行了应用,揭示了植物激素含量的时空变化、胁迫变化和化学调控变化规律,探讨了烯效唑调控对大豆脂肪酸和植物甾醇品质形成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比较了不同检测方法对4种植物激素(ZT、IAA、GA3和ABA)检测的方法学能力。结果表明,超快速液相色谱较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离速度快、灵敏度高,但受检测器灵敏度的限制,样品基体干扰较大;三甲基重氮甲烷衍生结合气质联用具有方法适用性,但仅适用于含羧酸基团的目标化合物;采用液质联用方法灵敏度得到进一步提高,但样品前处理操作步骤较为繁琐,检测效率受样品前处理影响较大;在线固相萃取方法自动化能力强,检测限在0.20 ng/m L~1.01 ng/m L之间,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在2.54%~4.83%之间,但方法有设备依赖性。2.创建了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高效经济检测方法。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处理样品,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目标化合物,改进的Qu ECh ERS方法净化基体,色谱分离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F5色谱柱(50 mm×3.0 mm ID,2.6μm,100?),以甲酸/水体系梯度洗脱目标组分,质谱检测器采用正负同时扫描MRM模式。该方法4种植物激素在3 min内完成分离,各目标组分在0.1 ng/m L~100 ng/m 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测限在0.015 ng/m L~0.078 ng/m L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16%~0.25%之间。方法样品前处理简便经济,检测效率高,样品用量少。3.基于气相色谱结合高压转印样品前处理方式建立了大豆中脂肪酸组成的快速测定方法,采用介质阻挡放电氦等离子体结合短柱恒压分离模式以提升方法的灵敏度、分离效果和分析效率。大豆样品中10种脂肪酸组分在30 min完成高分辨率检测,各目标化合物检测限在0.105μg/m L~0.196μg/m L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04%~1.35%之间。方法所需样品量小,化学试剂消耗少,样品前处理简单快速,测定结果重现性好。4.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建立了大豆中植物甾醇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样品中目标物采用异辛烷萃取,氢氧化钾-乙醇-水体系超声波辅助皂化脂肪,萃取物无需硅烷化衍生直接上机分析。大豆样品中4种植物甾醇检测灵敏度在0.098μg/m L~0.206μg/m L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16%~1.97%之间。所建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快速,无需衍生化处理,能够精确测定植物甾醇含量。5.采用新方法对大豆植物激素进行了时空变化、胁迫变化和化学调控变化规律考察。结果表明,大豆植物激素在日间发生快速和系统性变化,受光温变化敏感;不同植物激素在不同生长时期呈现其独有的时空特性,含量水平随生理部位和个体存在差异;在受到逆境胁迫后,植物激素的平衡被快速打破,不论是低温还是干旱胁迫,促进型植物激素和抑制型植物激素基本表现为相反的变化趋势,其中促进型植物激素含量普遍降低;在烯效唑对大豆生长的调控中,烯效唑发挥延缓作用的关键植物激素是赤霉素和生长素,其调控机制相当于对植物的一种定向胁迫,通过外源生长素和赤霉素可快速解除烯效唑的药效。6.对初花期喷施烯效唑对大豆脂肪酸和植物甾醇品质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烯效唑对不同品种大豆脂肪酸和植物甾醇组成均产生了显着影响。在脂肪酸组成方面,外源烯效唑降低了大豆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烯效唑的调控过程可能参与了脂肪的降解;在植物甾醇含量变化方面,烯效唑的调控显着降低了不同品种大豆中菜油甾醇、豆甾醇和谷甾醇的含量,对不同含油品种的植物甾醇影响略有差异,表现为对高油品种的影响偏弱。烯效唑对品质形成的影响小于品种基因,对大豆生产具有安全性。综合以上结果,本研究通过技术集成创新建立了植物激素、脂肪酸和植物甾醇高效检测方法,利用新方法的技术优势深入揭示了大豆生长发育和化学调控中植物激素与品质变化规律,为大豆栽培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策略和规律认知。

姜金池[8](2021)在《益生菌对高胆固醇血症的缓解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由脂质代谢异常导致的人体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超过正常范围的代谢性疾病,与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药物治疗是临床中应对高胆固醇血症的主要方式,但存在损害肝脏功能、肾脏功能等副作用。益生菌是一类被广泛认可的促进人体健康的微生物,多项研究证明与脂质代谢密切相关,因此使用益生菌缓解高胆固醇血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体外筛选具有缓解高胆固醇血症功效的益生菌主要通过两个指标:一是胆盐解离特性,二是胆固醇吸收特性。但目前的研究没有系统比较不同胆盐解离能力和胆固醇吸附能力的益生菌缓解高胆固醇血症的效果及其机制。因此,本研究将具有不同胆盐解离能力、胆固醇吸收能力的益生菌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益生菌对高胆固醇血症的作用及潜在机制,主要结果如下:首先利用选择性培养基MRS和LAWAB进行益生菌分离,经鉴定共得到54株益生菌。以胆盐解离能力和胆固醇吸收能力作为益生菌缓解高胆固醇血症的体外筛选指标,得到具有不同能力的4组共14株益生菌。其中能力1组是同时具有上述两个能力的益生菌: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 CCFM 1077、I5、I7)、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 A9)、粘膜乳杆菌(Lactobacillus mucosae A13);能力2组是只具有高胆盐解离能力的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 I3、J2、J5);能力3组是只具有高胆固醇吸收能力的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 J3、I1、J8);能力4组是同时不具备上述两个能力的益生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 B3、B8、B10)。检测上述14株益生菌耐受胃酸、高胆盐能力,结果表明这14株益生菌都能耐受模拟胃肠道环境。最后测定上述14株益生菌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这些菌株都能在24h内达到稳定期。这些结果证明,这14株具有不同胆盐解离、胆固醇吸收能力的益生菌能具备深入进行动物试验和人群功效评价的潜质。其次,探究具有不同胆盐解离能力、胆固醇吸收能力的长双歧杆菌在摄入不同剂量时对大鼠高胆固醇血症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当摄入益生菌的数量在1×108CFU/d时,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两个能力的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 CCFM 1077、I5、I7)才可显着降低血清胆固醇(p<0.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p<0.0001);当摄入的益生菌含量提高两个数量级后(1×1010 CFU/day),只具备上述能力之一的长双歧杆菌就能显着降低血清胆固醇(p<0.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p<0.0001);而无论摄入的数量是低剂量还是高剂量,不具备上述能力的长双歧杆菌都无法缓解高胆固醇血症。为了进一步验证,又选取同时具备上述两个能力的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 A9)、黏膜乳杆菌(Lactobacillus mucosae A13)和阳性对照菌株(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T-III),探究3株乳杆菌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这两株乳杆菌在摄入低剂量时即可显着降低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上述结果表明具有不同胆盐解离、胆固醇吸收能力的益生菌缓解胆固醇血症的作用也不同。基于上述研究结果,进一步探究益生菌缓解高胆固醇血症的潜在机制:(1)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益生菌在模拟胃肠液中对胆汁酸组成的变化,发现具有高胆盐解离能力的益生菌将结合胆汁酸解离为游离胆汁酸来改变胆汁酸代谢,特别是显着降低甘氨结合型胆汁酸含量,进而改变胆固醇代谢。(2)通过宏基因组学分析益生菌对肠道微生物的作用,发现具有高胆盐解离能力、高胆固醇吸收能力的益生菌能够显着提高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增加有益菌属的相对丰度。(3)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究益生菌对与胆固醇代谢密切相关的基因的作用,结果表明同时具备上述两个能力的益生菌能够通过上调CYP7A1、LXR、SREBP2、LDLR的表达,下调FXR、SHP的表达调节胆固醇在体内的代谢。本研究进一步评价长双歧杆菌CCFM1077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长双歧杆菌CCFM1077通过降低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缓解高胆固醇血症。宏基因组的分析结果发现,长双歧杆菌CCFM1077通过丰富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且改变肠道微生物的组成;提高拟杆菌门、梭杆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提高具有产短链脂肪酸的丁酸球菌属、产多糖的乳杆菌属及高利用黏蛋白、参与胆汁酸与胆固醇代谢等多种功能的Muribaculaceae、Parasutterell相对丰度,进而改变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肠道微环境。此外,非靶向代谢组的结果表明长双歧杆菌CCFM1077还能通过影响胆汁酸生物合成、氨循环、丙酸盐代谢等代谢途径,尤其是增加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粪便中胆汁酸的排出,进而起到缓解高胆固醇血症的作用。

朱红康[9](2021)在《玛咖复方制剂抗疲劳作用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玛咖是一种传统的药食两用植物,抗疲劳效果显着。本研究以玛咖水提物(Maca Aqueous Extract,ME)为主要原料,根据传统中医“整体治疗”理念,选取黄精、黄芪等7味药食两用植物与之配伍,形成玛咖复方制剂。通过正交试验对复方进行优化,并研究优化后复方制剂水提物(Compound Aqueous Extract,CE)的配伍效果。在此基础上,研发一款抗疲劳功效显着的复方口服液,同时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玛咖复方制剂的配方优化。结合中医理论,将组方中的植物两两配伍,分为4类,以C2C12细胞抗H2O2诱导的氧化应激能力为指标,探究各因素内部两种水提物的最适配比。设置各因素的阴性方,研究复方中各因素配伍的协同增效作用。通过L9(34)正交设计优化配方,得到玛咖复方制剂的最佳配比。(2)玛咖复方制剂的体外抗疲劳潜力评价。玛咖复方制剂显着抑制了H2O2诱导的小鼠C2C12骨骼肌细胞活力的降低,通过Calcein-AM/PI双染显示其对肌细胞的损伤和坏死的预防和保护作用。CE浓度依赖性地提高了糖原和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降低活性氧自由基(ROS)含量,促进了C2C12细胞中的能量代谢。此外,CE诱导骨骼肌能量代谢的激活促进了上调线粒体的膜电位和生物功能,从而缓解了氧化应激引起的骨骼肌细胞损伤。(3)玛咖复方制剂的体内抗疲劳作用评价。玛咖复方制剂提高了小鼠前肢抓力和疲劳转棒仪上运动时间,缓解了强迫负重游泳导致的运动性疲劳。一方面,玛咖及其复方制剂能清除血乳酸(BLA)和尿素氮(BUN)的积累,降低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从而促进骨骼肌中的糖原合成、ATP生成能力以及ROS的清除。通过增强小鼠的肌肉结构,保护骨骼肌纤维免受运动性损伤,促进运动性外周疲劳的恢复;另一方面,由于显着的抗氧化和抗炎效果,玛咖及其复方制剂还通过调节脑组织的中枢神经递质,维持神经元的兴奋性/抑制性平衡,延缓了运动性中枢性疲劳的发生。(4)基于网络药理学剖析玛咖复方制剂抗疲劳的作用机制。通过“药代动力学”(ADME)参数揭示玛咖复方制剂中的潜在活性成分共计130个,其中120个为抗疲劳的活性成分,涉及116个抗疲劳的潜在基因靶点,构建了“单味药-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通过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发现具有较大度的抗疲劳相关的蛋白为:PIK3CA(Degree=34)、SRC(Degree=26)、HSP90AA1(Degree=18)、VEGFA(Degree=17)、PIK3CB(Degree=15),表明这些蛋白对玛咖复方制剂抗疲劳具备重要的作用。通过GO(Gene Ontology)生物学过程富集分析,玛咖复方制剂主要通过调控单萜类代谢、调节突触传递中的多巴胺摄取、磷脂酰肌醇-3,4-二磷酸5-激酶活性等途径发挥抗疲劳作用。基于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代谢通路富集结果,玛咖复方制剂可能涉及TNF途径、苯丙氨酸代谢和AGE-RAGE等信号通路。

焦玉凤[10](2021)在《国内外不同产区西洋参化学成分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洋参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的干燥根,收载于《中国药典》2020版。西洋参原产于美国以及加拿大,自20世纪80年代成功引种于我国,现主要种植在东北、华北、华中等地。其药用历史悠久,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补益类中药材,受到众多消费者的喜爱。西洋参具有多种结构类型的化学成分,例如三萜皂苷类、黄酮类、无机元素、糖类以及核苷类等,三萜皂苷是西洋参的主要活性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西洋参具有抗肿瘤、抗衰老、保护心血管系统以及免疫调节等生物活性。不同西洋参种植产区的土壤环境,温度,气候,海拔条件等不同,活性成分的含量具有差异。因此,对于不同产区西洋参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对西洋参的质量控制及合理应用有重要意义,并为西洋参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论文在综述了西洋参的原植物,分布、化学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和生物活性等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手段深入研究了中国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山东省、北京市以及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内外23个产区不同参龄西洋参的化学成分。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1、西洋参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1)基于超高效液相-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和UNIFI解析平台的不同部位西洋参化学成分分析采用超高效液相-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quadrupole-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与UNIFI天然产物解析平台相结合的方法,对西洋参主根,侧根,须根及芦头80%甲醇提取物中小分子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包括三萜皂苷、有机酸及酯、甾醇等多种结构类型的133种成分,其中三萜皂苷为主要成分。(2)西洋参不同部位的植物代谢组学研究利用UPLC-Q/TOF-MS结合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开展了西洋参主根,侧根,须根和芦头中的代谢物的非靶标代谢组学研究。共鉴定了31个差异性代谢物作为区分西洋参不同部位的潜在的化学标志物。研究结果可为合理利用西洋参的不同部位提供了理论基础。2、西洋参中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利用香草醛-浓硫酸比色法测定并比较了国内外23个产区西洋参中总皂苷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检测分析方法测定了19种单体人参皂苷(元)的含量,以19种单体人参皂苷(元)的含量为评价指标,利用聚类分析对西洋参进行分类。结果表明,随着参龄的增加,西洋参中皂苷含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3、西洋参中非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1)西洋参中有机酸的含量测定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洋参中有机酸的含量,以7种有机酸的含量为评价指标,利用聚类分析对不同批次西洋参进行分类。结果表明,西洋参中有机酸含量丰富,柠檬酸的含量最高。(2)西洋参中核苷的含量测定建立了西洋参中核苷类成分的超声提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了5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批次西洋参中核苷类成分存在差异。(3)西洋参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建立西洋参中总黄酮的超声提取方法,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法比较了不同批次西洋参之间黄酮含量的差别。结果表明,西洋参中黄酮含量为0.01%~0.22%。(4)西洋参中无机元素的含量测定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国内外不同产区西洋参中37种无机元素的含量,以37种无机元素的含量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Fe元素含量在不同批次西洋参中均最高,5种有害元素(As,Cd,Cs,Hg,Pb)含量较低,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综上所述,本论文对西洋参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评价,研究结果为西洋参的真伪鉴别,内在的质量控制,道地性评价提供了科学参考,也为扩大西洋参的药食用范围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血清中脂肪酸成分的气相色谱法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清中脂肪酸成分的气相色谱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人体样本中脂肪酸分析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脂肪酸检测的预处理方法
2 分析方法
    2.1 气相色谱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2.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
    2.3 其他分析方法
3 血浆/血清中游离脂肪酸及酯化脂肪酸参考值范围
4 展望

(2)榛子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降血脂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榛子油研究概述
        1.1.1 榛子油的化学成分
        1.1.2 榛子油的理化性质
        1.1.3 榛子油的脂肪酸组成
    1.2 油脂微胶囊研究概述
        1.2.1 微胶囊化技术
        1.2.2 油脂微胶囊储藏稳定性
        1.2.3 油脂微胶囊的释放性能
    1.3 榛子油及微胶囊降血脂功能概述
        1.3.1 榛子油降血脂功能
        1.3.2 油脂微胶囊降血脂功能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4.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榛子油微胶囊的制备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榛子油的提取
        2.3.2 榛子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工艺优化
        2.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提取溶剂的选择
        2.4.2 榛子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工艺优化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榛子油微胶囊理化性质的测定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榛子油微胶囊感官评定
        3.3.2 榛子油微胶囊基本理化性质
        3.3.3 榛子油微胶囊微观结构与热稳定性
        3.3.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榛子油微胶囊感官评定分析
        3.4.2 榛子油微胶囊基本理化性质分析
        3.4.3 榛子油微胶囊微观结构与热稳定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榛子油微胶囊储藏稳定性测定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榛子油微胶囊芯材保留率的测定
        4.3.2 榛子油微胶囊芯材过氧化值(POV)的测定
        4.3.3 榛子油微胶囊化前后脂肪酸组成成分的测定
        4.3.4 数据处理与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榛子油微胶囊芯材保留率的测定结果
        4.4.2 榛子油微胶囊芯材过氧化值(POV)的测定结果
        4.4.3 榛子油微胶囊化前后脂肪酸组成成分的测定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榛子油微胶囊降血脂功能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榛子油微胶囊体外模拟释放实验
        5.3.2 榛子油微胶囊的体内降血脂实验
        5.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5.4 结果与分析
        5.4.1 榛子油微胶囊体外消化模拟实验结果
        5.4.2 榛子油微胶囊的体内降血脂实验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及成果
致谢

(3)放牧牦牛脂肪沉积特性及调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牦牛脂肪
        1.1.1 脂肪
        1.1.2 脂肪与牦牛生命活动
        1.1.3 脂肪与牦牛肉品质
        1.1.4 牦牛脂肪研究的重要性
    1.2 牦牛脂肪沉积
        1.2.1 青藏高原地区草场
        1.2.2 牧草与牦牛脂肪
    1.3 家畜脂肪沉积研究进展
        1.3.1 饮食、环境与脂肪沉积
        1.3.2 性别与脂肪沉积
        1.3.3 脂肪沉积调控
        1.3.4 脂肪沉积调控信号通路
    1.4 脂肪转录组学研究
        1.4.1 转录组学
        1.4.2 脂肪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1.5 脂肪蛋白组学研究
        1.5.1 蛋白组学
        1.5.2 脂肪蛋白组学研究进展
    1.6 脂肪代谢组学研究
        1.6.1 代谢组学
        1.6.2 脂肪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1.7 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第二章 不同季节放牧牦牛脂肪沉积特性及调控机理研究
    2.1 研究背景
    2.2 材料和方法
        2.2.1 试验动物及样品采集
        2.2.2 主要仪器设备
        2.2.3 耗材和试剂
        2.2.4 肉品质测定
        2.2.5 脂肪量测定
        2.2.6 背最长肌中脂肪酸测定
        2.2.7 牧草中常规营养成分和脂肪酸测定
        2.2.8 血液中脂肪代谢物和肝脏中酶浓度测定
        2.2.9 皮下脂肪组织转录组学分析
        2.2.10 差异表达基因q PCR定量验证
        2.2.11 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体内脂肪量
        2.3.2 背最长肌脂肪酸含量
        2.3.3 牧草中常规营养成分和脂肪酸含量
        2.3.4 背最长肌肉品质
        2.3.5 血清中脂肪代谢物以及肝脏中酶浓度
        2.3.6 皮下脂肪组织转录组学分析结果
        2.3.7 差异表达基因qPCR验证结果
    2.4 讨论
        2.4.1 不同季节放牧牦牛脂肪沉积特性
        2.4.2 背最长肌中脂肪含量对肉品质的影响
        2.4.3 不同季节放牧牦牛肝脏中脂肪代谢和血液中脂肪转运
        2.4.4 不同季节放牧牦牛脂肪组织中脂肪代谢
        2.4.5 不同季节放牧牦牛脂肪组织中脂肪沉积的调控机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冷季长期营养匮乏下放牧牦牛脂肪沉积重构及响应机理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材料和方法
        3.2.1 试验动物及样品采集
        3.2.2 脂肪量和脂肪中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3.2.3 脂肪代谢相关血液指标的测定
        3.2.4 RNA提取、文库建立和表达注释
        3.2.5 差异表达基因 qPCR 定量验证
        3.2.6 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脂肪量和脂肪中脂肪酸组成
        3.3.2 血液中脂肪代谢物浓度
        3.3.3 皮下脂肪差异表达基因
        3.3.4 差异表达基因GO和 KEGG分析
        3.3.5 差异表达基因qPCR验证结果
    3.4 讨论
        3.4.1 冷季长期营养匮乏下放牧牦牛生理状况
        3.4.2 冷季长期营养匮乏对放牧牦牛体内脂肪代谢的影响
        3.4.3 冷季长期营养匮乏下放牧牦牛体内脂肪代谢响应机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性别差异对放牧牦牛脂肪沉积影响研究
    4.1 研究背景
    4.2 材料和方法
        4.2.1 试验动物及样品采集
        4.2.2 主要仪器设备
        4.2.3 主要试剂
        4.2.4 体内脂肪量测定
        4.2.5 血清脂肪代谢物浓度和肝脏脂肪代谢酶浓度测定
        4.2.6 皮下脂肪蛋白质组学分析
        4.2.7 皮下脂肪代谢物提取和质谱数据
        4.2.8 差异蛋白平行反应监测(PRM)分析
        4.2.9 差异代谢物气相色谱分析
        4.2.10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不同性别放牧牦牛体内脂肪沉积特性
        4.3.2 血清中脂肪代谢物及肝脏中脂肪代谢酶浓度
        4.3.3 皮下脂肪蛋白组学结果
        4.3.4 非靶向代谢组学多元统计分析结果
        4.3.5 5 个验证蛋白的PRM定量结果
        4.3.6 差异代谢物浓度
    4.4 讨论
        4.4.1 不同性别放牧牦牛肝脏中脂肪代谢
        4.4.2 不同性别放牧牦牛血液中脂肪转运
        4.4.3 不同性别放牧牦牛体内胆固醇及类固醇代谢
        4.4.4 不同性别放牧牦牛脂肪组织中脂肪合成
        4.4.5 不同性别放牧牦牛脂肪细胞因子分泌
        4.4.6 PPAR信号调控不同性别放牧牦牛脂肪沉积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性别放牧牦牛肌肉脂肪酸组成及其与肉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5.1 研究背景
    5.2 材料和方法
        5.2.1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5.2.2 试验动物及样品采集
        5.2.3 肉品质分析
        5.2.4 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的测定
        5.2.5 脂肪组织转录组学分析
        5.2.6 脂肪组织蛋白质组学分析
        5.2.7 差异表达基因qPCR定量
        5.2.8 统计分析
    5.3 结果
        5.3.1 背最长肌肉品质
        5.3.2 脂肪和脂肪酸含量
        5.3.3 转录组学结果
        5.3.4 蛋白组学结果
        5.3.5 差异表达基因qPCR验证结果
    5.4 讨论
        5.4.1 不同性别放牧牦牛背最长肌肉品质、脂肪和脂肪酸差异
        5.4.2 不同性别放牧牦牛体内胆固醇代谢
        5.4.3 不同性别放牧牦牛体内脂肪酸代谢
        5.4.4 性别对放牧牦牛肌肉中脂肪酸代谢调控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本研究的不足和后续研究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4)日粮添加奇亚籽及功能性添加剂对生产DHA营养强化鸡蛋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DHA简介
        1.1.1 DHA结构及理化性质
        1.1.2 DHA的生理功能
        1.1.3 DHA合成途径
        1.1.4 DHA推荐摄入量与我国居民的摄入情况
    1.2 DHA营养强化鸡蛋的研究进展
        1.2.1 油籽途径生产DHA营养强化鸡蛋
        1.2.2 鱼油途径生产DHA营养强化鸡蛋
        1.2.3 微藻途径生产DHA营养强化鸡蛋
    1.3 奇亚籽
        1.3.1 奇亚籽的物化性质及营养价值
        1.3.2 奇亚籽的功能作用
        1.3.3 奇亚籽在鸡蛋生产中的应用
    1.4 功能性添加剂
        1.4.1 功能性添加剂功能及分类
        1.4.2 几种功能性添加剂在DHA营养强化鸡蛋中的应用
    1.5 立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奇亚籽对生产性能、鸡蛋品质及脂肪酸组成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3 试验内容
        2.3.1 试验设计与日粮方案
        2.3.2 饲养管理
        2.3.3 样品采集与处理
        2.3.4 测定指标与方法
        2.3.5 数据统计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生产性能
        2.4.2 鸡蛋品质
        2.4.3 饲料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
        2.4.4 鸡蛋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
        2.4.5 鸡蛋中DHA富集规律
        2.4.6 鸡蛋中DHA沉积效率
    2.5 结论
第三章 日粮中奇亚籽复配功能性添加剂对生产性能、鸡蛋品质及脂肪酸组成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试验与方法
        3.3.1 试验设计与日粮方案
        3.3.2 饲养管理
        3.3.3 样品采集与处理
        3.3.4 测定指标与方法
        3.3.5 数据统计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生产性能
        3.4.2 鸡蛋品质
        3.4.3 饲料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
        3.4.4 鸡蛋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
        3.4.5 鸡蛋中DHA富集规律
        3.4.6 鸡蛋中DHA沉积效率
    3.5 结论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试验中生产性能、鸡蛋品质原始图表
附录B:谱图
附录C: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5)FADS1基因变异对母体血浆及乳汁多不饱和脂肪酸构成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生命早期1000 天营养
        1.1.1 前1000 天内妇女和婴儿的营养需求
        1.1.2 母婴营养不良的影响
    1.2 母乳营养
        1.2.1 宏量和微量营养素成分
        1.2.2 生物活性物质
    1.3 脂肪酸代谢
    1.4 乳汁脂肪酸的营养基因组学
    1.5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5.1 立题依据
        1.5.2 研究内容
        1.5.3 创新点
第2章 FADS1 基因变异与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水平的关联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rs174546和rs174547与PUFA水平的meta分析方法
        2.2.2 rs174546和rs174547 与血浆PUFA水平的关联分析方法
    2.3 结果
        2.3.1 rs174546与PUFA水平的meta分析
        2.3.2 rs174547与PUFA水平的meta分析
        2.3.3 rs174546和rs174547 与血浆PUFA水平的关联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DHA干预对不同FADS1 基因型乳母乳汁多不饱和脂肪酸水平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实验试剂和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2.4 数据库建立及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3.3.2 研究对象干预前膳食PUFAs摄入情况
        3.3.3 研究对象DHA补充前后乳汁PUFA水平
        3.3.4 膳食PUFAs与乳汁PUFAs的关系
        3.3.5 研究对象DHA补充前后乳汁m RNA表达水平
        3.3.6 FADS1 基因SNP分型情况
        3.3.7 FADS1 基因不同基因分型乳母基本信息
        3.3.8 FADS1 基因不同基因分型乳母膳食PUFA摄入情况
        3.3.9 DHA补充前后不同FADS1 基因分型乳母乳汁PUFA水平
        3.3.10 DHA补充前后不同FADS1 基因分型乳母乳汁m RNA表达水平
        3.3.11 DHA补充对不同FADS1 基因型乳母乳汁PUFA的影响程度
        3.3.12 DHA补充对不同FADS1 基因型乳母乳汁m RNA表达的影响程度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miR-149-5p靶向FADS1 基因对乳汁PUFA的调控作用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细胞株
        4.2.2 研究对象
        4.2.3 实验试剂和仪器
        4.2.4 研究方法
        4.2.5 数据库建立及分析
    4.3 结果
        4.3.1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
        4.3.2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4.3.3 不同rs174546 基因型乳汁多不饱和脂肪酸水平
        4.3.4 不同rs174546 基因型乳汁mRNA表达水平
        4.3.5 不同rs174546 基因型乳汁miR-149-5p表达水平
        4.3.6 miRNA水平二分位分组乳汁酶活性水平
        4.3.7 miRNA水平二分位mRNA表达水平
        4.3.8 不同rs174546 基因型miRNA水平二分位分组酶活性水平
        4.3.9 不同rs174546 基因型miRNA水平二分位分组mRNA表达水平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 章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母乳和胎脂胎粪中支链脂肪酸组成及对新生儿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支链脂肪酸(BCFA)的概述
        1.1.1 BCFA的定义与结构
        1.1.2 BCFA的检测方法
    1.2 BCFA的分布与来源
        1.2.1 植物
        1.2.2 动物
        1.2.3 微生物
        1.2.4 其它产品
    1.3 母乳、胎脂及胎粪中的BCFA研究现状
        1.3.1 母乳BCFA研究现状
        1.3.2 胎脂BCFA研究现状
        1.3.3 胎粪BCFA研究现状
    1.4 BCFA功能活性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1.4.1 BCFA的生理功能
        1.4.2 BCFA对疾病的作用
        1.4.3 BCFA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1.5 立题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1.5.1 立题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及主要仪器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样本采集
        2.2.2 测试样品制备及试剂配制
        2.2.3 乳中总脂肪的提取
        2.2.4 乳脂脂肪酸甲酯化
        2.2.5 胎脂及胎粪总脂质的提取
        2.2.6 胎脂及胎粪脂质的分离
        2.2.7 胎脂及胎粪脂肪酸甲酯化
        2.2.8 胎粪中肠道菌群测序
    2.3 数据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样本中BCFA定性方法
    3.2 不同胎龄和哺乳期母乳BCFA的组成
        3.2.1 总脂肪含量
        3.2.2 母乳总脂肪酸组成特点
        3.2.3 母乳中BCFA的组成及影响因素
    3.3 胎脂与胎粪中BCFA的组成
        3.3.1 胎脂与胎粪中脂质的种类
        3.3.2 胎脂中BCFA的组成及影响因素
        3.3.3 胎粪中BCFA的组成及影响因素
        3.3.4 新生儿出生前后BCFA日摄入量估算
    3.4 新生儿肠道菌群与BCFA的关系
        3.4.1 16S rRNA基因的V3-V4 区扩增结果
        3.4.2 物种注释与评估
        3.4.3 肠道菌群结构组成差异
        3.4.4 新生儿肠道菌群与BCFA相关性分析
    3.5 常见乳脂产品BCFA的分析
        3.5.1 主要哺乳动物乳BCFA组成分析
        3.5.2 母乳与动物乳BCFA组成的差异性分析
        3.5.3 牛乳加工副产物中BCFA组成分析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GC-MS总离子流图
附录 B 不同饱和度脂肪酸甲酯质谱图
附录 C 不同性别新生儿胎脂BCFA组成
附录 D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植物激素与品质高效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大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植物激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1.2.1 早期检测方法
        1.2.2 高效液相色谱法
        1.2.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1.2.4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1.2.5 样品前处理方法
    1.3 部分品质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1.3.1 气相色谱法测定大豆中脂肪酸的含量
        1.3.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大豆中植物甾醇的含量
    1.4 大豆生长发育特点和常见的非生物胁迫
    1.5 生长调节剂烯效唑对植物激素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1.5.1 烯效唑在作物生产中的应用和效果
        1.5.2 烯效唑对植物激素的调控效应
        1.5.3 烯效唑对大豆相关品质的调控效应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7 本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1.7.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7.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剂与材料
    2.2 主要仪器设备
    2.3 供试样品品种及实验基地情况
    2.4 检材培养方法
    2.5 实验设计与方法
        2.5.1 液相色谱测定植物激素的方法
        2.5.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方法
        2.5.3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方法
        2.5.4 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方法
        2.5.5 快速样品前处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方法
        2.5.6 气相色谱测定大豆中脂肪酸的方法
        2.5.7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大豆中植物甾醇的方法
        2.5.8 不同生长状况下大豆植物激素的测定
        2.5.9 烯效唑调控下大豆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2.5.10 烯效唑调控下大豆中植物甾醇含量的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液相色谱测定植物激素的含量
        3.1.1 方法的系统适应性比较
        3.1.2 不同分离通道对植物激素测定的比较
        3.1.3 超快速液相色谱系统的优化
        3.1.4 检测方法学比较
        3.1.5 检测性能比较
    3.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含量
        3.2.1 系统适应性
        3.2.2 衍生化方法的选择和优化
        3.2.3 方法学考察
    3.3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含量
        3.3.1 系统适应性
        3.3.2 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检测系统的优化
        3.3.3 方法学考察
    3.4 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含量
        3.4.1 系统适应性
        3.4.2 在线SPE柱的选择和分离系统的优化
        3.4.3 在线SPE与检测系统阀切换的优化
        3.4.4 方法学考察
    3.5 快速样品前处理-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含量
        3.5.1 系统适应性
        3.5.2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3.5.3 溶剂效应对目标化合物响应的影响
        3.5.4 方法学考察
    3.6 气相色谱测定大豆中脂肪酸的含量
        3.6.1 不同载气输送模式下的系统适应性考察
        3.6.2 不同检测器的灵敏度比较
        3.6.3 快速测定方法的系统优化
        3.6.4 方法学考察
    3.7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大豆中植物甾醇的含量
        3.7.1 系统适应性
        3.7.2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3.7.3 方法学考察
    3.8 植物激素测试方法的应用及其含量变化
        3.8.1 不同生长时期大豆叶片植物激素的含量变化
        3.8.2 大豆功能叶片中植物激素日间含量变化
        3.8.3 低温胁迫下大豆苗期叶片植物激素含量变化
        3.8.4 干旱胁迫下大豆苗期植物激素含量变化
        3.8.5 烯效唑对大豆苗期植物激素的调控及其恢复
    3.9 脂肪酸测试方法的应用及其含量变化
    3.10 植物甾醇测试方法的应用及含量变化
4 讨论
    4.1 植物激素检测方法的建立
        4.1.1 植物激素检测方法效能的比较和影响因素
        4.1.2 目标化合物与仪器配置要素的关系
        4.1.3 样品处理方法的选择与优化
        4.1.4 自动化样品前处理方法的选择与优化
        4.1.5 植物激素检测方法的最优化策略
        4.1.6 植物激素检测方法的检测流程
    4.2 大豆品质检测方法的建立
    4.3 不同生理状态下大豆植物激素的变化规律
    4.4 脂肪酸的调控响应变化规律和影响
    4.5 植物甾醇调控响应及变化规律
    4.6 大豆植物激素与品质的内在联系
5 结论
6 创新与展望
    6.1 创新点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8)益生菌对高胆固醇血症的缓解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高胆固醇血症概述
        1.1.1 胆固醇与人体健康
        1.1.2 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措施
    1.2 益生菌缓解高胆固醇血症的研究进展
        1.2.1 益生菌缓解高胆固醇血症的系统性汇总和荟萃分析
        1.2.2 具有缓解高胆固醇血症作用益生菌的体外筛选方式
    1.3 论文立题背景及意义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具有不同胆盐解离、胆固醇吸收能力益生菌的分离及筛选
    2.1 前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粪便样品的采集
        2.3.2 菌株的分离纯化
        2.3.3 菌株的保藏及鉴定
        2.3.4 胆盐解离能力的测定
        2.3.5 胆固醇吸收能力的测定
        2.3.6 耐受胃酸能力的测定
        2.3.7 耐受胆盐能力的测定
        2.3.8 菌株生长能力的测定
        2.3.9 数据统计和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菌株的鉴定结果
        2.4.2 菌株的胆盐解离能力
        2.4.3 菌株的胆固醇吸收能力
        2.4.4 菌株的耐受胃酸能力
        2.4.5 菌株的耐受胆盐能力
        2.4.6 菌株的生长能力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益生菌对高胆固醇血症的缓解作用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2 主要设备
        3.2.3 实验动物及饲料
    3.3 实验方法
        3.3.1 动物实验菌株制备
        3.3.2 动物实验设计
        3.3.3 大鼠血清脂质测定
        3.3.4 大鼠粪便收集
        3.3.5 大鼠粪便中胆汁酸含量的测定
        3.3.6 大鼠粪便中胆固醇含量的测定
        3.3.7 数据统计及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高胆固醇血症模型的建立
        3.4.2 长双歧杆菌对大鼠血清胆固醇的影响
        3.4.3 长双歧杆菌对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影响
        3.4.4 长双歧杆菌对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影响
        3.4.5 长双歧杆菌对大鼠粪便胆汁酸的影响
        3.4.6 长双歧杆菌对大鼠粪便胆固醇的影响
        3.4.7 乳杆菌对血清胆固醇的影响
        3.4.8 乳杆菌对血清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
        3.4.9 乳杆菌对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的影响
        3.4.10 乳杆菌对大鼠粪便胆汁酸的影响
        3.4.11 乳杆菌对大鼠粪便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益生菌缓解高胆固醇血症的机制探究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益生菌与胆汁酸的共培养
        4.3.2 胆汁酸含量的测定
        4.3.3 肠道微生物的测定
        4.3.4 脂质代谢密切相关基因的测定
        4.3.5 数据统计及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不同能力长双歧杆菌对胆汁酸代谢的影响
        4.4.2 益生菌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4.4.3 益生菌对脂质代谢中关键基因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双歧杆菌CCFM1077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效果评价
    5.1 前言
    5.2 实验方法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实验设计
        5.3.2 患者招募
        5.3.3 患者入组、排除标准
        5.3.4 实验分组
        5.3.5 受试者签订知情同意书
        5.3.6 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体格检查
        5.3.7 受试者填写问卷调查
        5.3.8 受试者粪便收集及肠道微生物分析
        5.3.9 受试者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分析
        5.3.10 数据统计及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基线临床特征
        5.4.2 CCFM1077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脂的影响
        5.4.3 CCFM1077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5.4.4 CCFM1077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5.4.5 CCFM1077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肠道微生物差异种属的影响
        5.4.6 CCFM1077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肠道代谢物的影响
        5.4.7 差异代谢产物KEGG通路富集分析
    5.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Ⅰ: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附录 Ⅱ受试者基本信息调查表
附录 Ⅲ膳食结构与生活状况调查表

(9)玛咖复方制剂抗疲劳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1 绪论
    1.1 玛咖简介
        1.1.1 玛咖的种类
        1.1.2 玛咖中的功能成分
        1.1.3 玛咖的功效
    1.2 疲劳本质的中西医理论概述
        1.2.1 疲劳本质的西医理论
        1.2.2 疲劳本质的中医理论
    1.3 抗疲劳的功能性食品
        1.3.1 抗疲劳的营养物质
        1.3.2 抗疲劳的药食两用植物原料
        1.3.3 抗疲劳的玛咖复方制剂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主要材料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玛咖复方制剂的配方优化及其主要成分的测定
        2.2.2 复方制剂对骨骼肌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2.2.3 复方制剂抗疲劳作用体内评价
        2.2.4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玛咖复方制剂抗疲劳作用的机制研究
    2.3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玛咖复方制剂的配方优化及其主要成分的测定
        3.1.1 H_2O_2诱导C2C1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建立
        3.1.2 玛咖复方制剂的细胞毒性
        3.1.3 玛咖复方制剂的配方优化
        3.1.4 玛咖复方制剂的主要成分
    3.2 玛咖复方制剂对骨骼肌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3.2.1 玛咖复方制剂对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
        3.2.2 玛咖复方制剂对细胞活死比例的影响
        3.2.3 玛咖复方制剂对ROS的影响
        3.2.4 玛咖复方制剂对能量代谢的影响
        3.2.5 玛咖复方制剂对线粒体质量控制
    3.3 玛咖复方制剂对负重游泳小鼠抗疲劳的作用
        3.3.1 玛咖复方制剂对缓解外周疲劳的作用
        3.3.2 玛咖复方制剂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3.3.3 玛咖复方制剂对缓解运动性中枢疲劳的作用
    3.4 玛咖复方制剂网络药理学研究
        3.4.1 玛咖复方制剂活性成分的筛选
        3.4.2 玛咖复方制剂抗疲劳潜在作用靶点预测
        3.4.3 “单味药-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的构建
        3.4.4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
        3.4.5 抗疲劳作用靶点类型归属
        3.4.6 靶点生物功能和靶点通路的富集分析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国内外不同产区西洋参化学成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本草考证
    1.2 西洋参的种植现状
    1.3 西洋参的化学成分
        1.3.1 人参皂苷
        1.3.2 有机酸
        1.3.3 核苷
        1.3.4 黄酮
        1.3.5 无机元素
    1.4 立题依据与研究思路
        1.4.1 立题依据
        1.4.2 研究思路
第2章 西洋参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
    2.1 基于UPLC-Q/TOF-MS和UNIFI的不同部位西洋参成分分析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1.3 结果与讨论
        2.1.4 小结
    2.2 基于植物代谢组学技术的不同部位西洋参化学标志物的识别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2.3 实验结果
        2.2.4 小结
第3章 西洋参中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3.1 西洋参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3.1.1 材料及仪器
        3.1.2 实验方法与条件
        3.1.3 结果与讨论
        3.1.4 小结
    3.2 西洋参中单体皂苷(元)的含量测定
        3.2.1 材料及仪器
        3.2.2 实验方法与条件
        3.2.3 结果与讨论
        3.2.4 小结
第4章 西洋参中非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4.1 西洋参中有机酸的含量测定
        4.1.1 材料及仪器
        4.1.2 实验方法与条件
        4.1.3 结果分析
    4.2 西洋参中核苷的含量测定
        4.2.1 材料及仪器
        4.2.2 实验方法与条件
        4.2.3 结果与讨论
    4.3 西洋参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4.3.1 材料及仪器
        4.3.2 实验方法与条件
        4.3.3 结果与讨论
    4.4 西洋参无机元素的含量测定
        4.4.1 材料及仪器
        4.4.2 实验方法与条件
        4.4.3 结果分析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四、血清中脂肪酸成分的气相色谱法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人体样本中脂肪酸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 马妍,陈晨,霍军生. 营养学报, 2021(04)
  • [2]榛子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降血脂功能的研究[D]. 张维. 长春理工大学, 2021(01)
  • [3]放牧牦牛脂肪沉积特性及调控机理研究[D]. 熊琳.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4]日粮添加奇亚籽及功能性添加剂对生产DHA营养强化鸡蛋性质研究[D]. 王姿颐. 江南大学, 2021
  • [5]FADS1基因变异对母体血浆及乳汁多不饱和脂肪酸构成的影响研究[D]. 王烟. 吉林大学, 2021
  • [6]母乳和胎脂胎粪中支链脂肪酸组成及对新生儿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D]. 李唯迪. 江南大学, 2021(01)
  • [7]植物激素与品质高效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大豆中的应用[D]. 贾鹏禹.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01)
  • [8]益生菌对高胆固醇血症的缓解作用及机制研究[D]. 姜金池. 江南大学, 2021(01)
  • [9]玛咖复方制剂抗疲劳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 朱红康. 江南大学, 2021(01)
  • [10]国内外不同产区西洋参化学成分的研究[D]. 焦玉凤. 吉林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气相色谱法分析血清中的脂肪酸组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