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的文学语言功能

标点符号的文学语言功能

一、标点符号的类文学语言性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郑晓锋[1](2020)在《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在百年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历程中,语言变革无疑是最直观、最明显的因素。所谓百年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其基础表征就是文学语言的现代性。百年来中国文学发展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成功建构了现代汉语规范化意义上的汉语语言系统——即以白话文为中心的汉语语言体系的确立与强化。但由于传统的“重内容轻形式”的研究倾向,对文学语言作为符号性媒介的本体性研究很容易被忽略;再者,白话文在百年中国文学的发展中几乎成了定型状态,研究者更多地是从静态视角探究文学语言问题,而没有将其放在百年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动态视域中加以考察,从而无法深入研究百年中国文学思想层面的变化;此外,文学语言审美层面的动态演变也有待挖掘。本文以“媒介生态”为切入点,在关注文化媒介生态、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等宏观维度的基础上,再从文字、报刊、图像、网络等微观视角出发,探究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和发展的原动力,以期勾勒出一个连续性的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发展的历史图景。所谓“媒介生态”,其最初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北美的Media Ecology研究,这与20世纪末中国本土兴起的媒介生态学研究有着本质的区别。北美Media Ecology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对人与传播媒介的关系研究,立足点是人,强调媒介对人类、人类文化或人类社会的影响,带有明显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而中国本土的媒介生态学所要遵循的原则和最终旨归是建立人—媒介—社会—自然系统的和谐关系及实现媒介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其出发点是媒介。但同时我们应看到二者的联系,因为北美Media Ecology所关注的人与媒介的关系,这也是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的重要一隅,所以,对于北美的Media Ecology,我们不仅要看到它的差异性,也要看到其长处,对其有益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要加以合理的批判和吸收,以充分地运用到我国的媒介生态学研究上来。至于北美Media Ecology和中国媒介生态学之间的差异,北美Media Ecology认为“人是条鱼”,生活在媒介环境构筑的“水”中,它重点研究媒介对人的影响,“它试图找出媒体迫使我们去扮演什么角色,媒体如何构建我们所看到的,为什么媒体让我们如此这样地感觉和行动”;而中国媒介生态学认为“媒介是条鱼”,生活在社会生态系统的“水”中,这一系统由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等生态因子构成,且以媒介及媒介的存续环境(媒介之间、媒介与社会之间)为研究中心。这种以“媒介”为中心的媒介生态理论,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预先的理论视域。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提高,媒介在文学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然有学者将之推至“文学四要素”之外“第五要素”的高度,媒介及媒介文化成了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语言论转向对我国文艺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影响,使得文学语言的符号媒介性功能逐渐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不再将之视为一种应有的静态之存在,而是一种通过动态变革演化而来的;它也不再仅是一种纯粹的工具性存在,而且还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本体。文学语言作为一种媒介符号,它的历史变革势必会受到其所依存的媒介生态的影响。再者,从文学理论发展的整体趋势来看,“向内转”和“向外突”是其发展的两种基本路径,前者强调文学研究对文学文本的重视,而后者则强调打破文学的固有边界,把文学研究拓展为文化研究。对文学语言本身的研究属于文学研究中的“内部研究”,而探讨文学语言变革所受制的外在媒介生态因素属于“外部研究”,挖掘内在文学语言与外在媒介生态之间的微妙关系,这种将内部和外部研究联系起来的做法,不失为一种方法论上的创新。文学媒介和文学语言有着天然的联系。首先,文学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媒介符号;其次,除文学语言以外的其他文学媒介都是文学语言的承载媒介,比如书籍、报刊、电子书、文学网站、文学广播和文艺类影视等等。不同的媒介形式,就会有不同的文学语言形式。随着媒介在文学活动中地位的演变和提升,百年来文学语言也经历了不同的变革。整体上呈现为由文言到白话、由高雅到通俗、由静态到动态、由符号到图像、由单一到多元等趋势的异变。全文共分为导论、正文、余论三大部分,导论部分主要是对本文的理论视域、选题缘由及思路、研究现状、研究价值和意义予以介绍,在对已有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肯定了现有研究成绩,但也存在不足,比如对于现代汉语白话形态的理所当然认同致使对语言的研究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处境,已有成果多于静态的叙写而非动态层面的规律演变之探究,文学语言多为工具性存在而非对象性指称,文学语言研究的理论深度不够,等等。然而,文学活动中媒介作用的增强和文学语言的媒介性,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媒介生态,因为文学语言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媒介符号,它是微观媒介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生成、存在和演变不仅受到其他微观媒介(如书籍、期刊、报纸、广播、影视、互联网等)的影响,还受到文化媒介生态、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等外在媒介生态的宏观建构,这就为我们从媒介生态维度研究近百年文学语言的变革提供了可行性契机。正文部分一共六章。分别从百年来中国文学语言作所经受的不同时期的明显的媒介生态为特征分章展开。第一章针对本文研究的理论视域和方法论原则——媒介生态,作一详细的梳理和介绍。所谓媒介生态,即媒介的存在场域,既包括媒介本身的存在状态,亦包括媒介所受制的外在因素。文学语言作为一种符号媒介,是该场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媒介生态的整体性、多样性、互动性、平衡性、循环性,又对文学语言的存在和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媒介生态主要分为宏观和微观两大层面,而宏观意义上的媒介生态又是通过微观层面的媒介生态而对文学语言的变革产生直接的作用和影响。第二章是从晚清文学语言变革所受到的显着的文化媒介生态入手,主要包括晚清白话文运动和五四白话文运动两大显着的文化现象。从晚清黄遵宪提出“语文合一”①的观点开始,以封建士大夫为代表的维新派意识到民众思想启蒙对于挽救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重要性,而思想启蒙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打破传统文言的隔阂,推行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新的白话语和白话文体开启了文学创作新的表达方式,促成了以白话小说为主的文学文体的勃兴。这一时期西方现代报刊理念的引入激发了国人的办报意识,中国现代报刊业开始起步,为晚清白话文运动提供了必要的媒介传播平台,打造了全新的社会舆论空间,因之而出现了王韬的“报章体”、梁启超的“新民体”、欧化语中的新名词等新的语言形式,促发了“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等文体革新运动。明显来看,以文字改革为中心的晚清白话文运动是在文化媒介生态发生变化之际而发生的文学语言改革行为,但语言媒介符号所处的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受众媒介生态等也出现了新情况,在这种合力下,晚清文学语言开始由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而20世纪初五四白话文运动前后带来了中国文学语言的历史性变革。这一时期的语言变革及其新文体实践,直接带来了中国文学发展的现代化转型。与晚清白话文运动不同的是,五四前后的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则对中国现代文学语言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新的社会语境下,其对传统文学语言的改造和新文学文体的生成更具革命性、彻底性,经过陈独秀、胡适、钱玄同、鲁迅等五四白话文运动倡导者的努力,白话文终于取代了文言文在传统文学中的正统地位,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书写的合法性语言。第三章主要是从文学语言变革受到的典型的政治媒介生态出发。从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作家联盟①的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这一时期文学(语言)发展所受制的政治媒介生态作用渐趋明显,以1949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决裂之后,中国国内政权主要呈国民党、共产党两大党派对峙局面,中共为争夺社会话语权、树立政治威信和打破国民党的“文化围剿”,以“左联”为代表的文学阵营开展普罗文学运动,推行文艺大众化,最重要一方面就是文学语言向人民大众靠拢的通俗化运动。1938年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又提出了中国文学及文学语言的“民族形式”改造问题,提倡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文艺形式;后期主要表现为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一时期的国家政权实现了统一,经历长期动乱的中国社会百废待兴,文化资源的重置和控制是其重要方面,从第一次文代会规定文学写什么、怎么写、为谁服务,到十年文革政治对文化(文学)的强势干预,都从根本上左右了新中国文学语言的书写模式,文学由于表征的优势、作为文化资源的稀缺性等满足权力实现的条件,在相当长的历史语境中被建构成为一种文学权力。总的来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文学语言所存在的政治媒介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一语境下,新中国之后的文学语言建设则是由党和国家实施的自上而下的文化行为,是政治媒介生态主导下的文学语言变革,集中表现为文艺在“二为”方向指向下的政治性、民族性、通俗性言说,并在建国前十七年文学中取得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成就,引发了中国文学发展的当代转向。第四章主要是从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文学(语言)所受到的经济媒介生态作用渐强的角度来说的,多重利益追求和文学理想带来了文学语言的多元化呈现。新时期以来随着党和国家政策上的调整,我国文化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集中表现为对“十年文革”造成的冤假错案的拨乱反正、重新探讨和确立文艺和政治的关系、确立文艺创作新“二为”方针等方面,文化领域开始朝着良性的、健康的方向发展。随着国家社会发展经济重心的确立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这一时期文艺创作的一个显着特点是经济导向性增强,文学格局开始由建国前三十年“一体化”向多元化发展,文学语言呈现出政治话语、精英话语、通俗话语等三大主方向演变,并在市场经济的导向下发生着多种可能性。第五章主要讨论的是新世纪以来,随着技术媒介生态在文学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学语言呈现出了图像化、类型化、跨语体、碎片化、互动性、颠覆性、消遣性、审美性缺失等特征。新世纪的文学格局较20世纪后半期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我国消费社会的逐步形成和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网络文学的蔚为大观,传统官方主流文学和社会精英文学的势力范围正在急剧减缩,并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寻求突破和转型;而菁芜杂存的网络文学在新的社会语境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广播、影视、互联网等媒介技术的进一步助推下,大有独霸天下之势。新的文学形态势必会呈现出新的语言形式,而新世纪文学语言的种种特征,就是文学语言在媒介技术的支撑下的多样化呈现。第六章主要是对百年来中国文学语言发展所受制的受众媒介生态和其他媒介生态作一简单介绍。此两种媒介生态参与了各个时期的文学语言建设,且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它们共同促成了中国文学语言的百年转变,这也是它们的合力性使然。但因二者与前几个分期所受到的鲜明的媒介生态相比,显得稍微次要了一些,故单章给予简单的介绍,以此说明它们并非缺席,以此体现构成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媒介生态的完整性。结论部分主要回答了从媒介生态视角审视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它到底发生了何种动态变革。从19世纪后半叶的晚清白话文运动开始,先后经历了五四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文艺大众化”讨论、“民族形式”建设、农村新通俗小说试验、工农兵创作方向、新时期文学语言的“话语解放”,再到新世纪文学语言的图像化、类型化等转向,是近百年来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和变革的基本路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百年中国文学的发展史也是百年中国文学语言的变迁史。总的来说,文学语言作为媒介符号,影响其变化的因子有很多,整体上可分为包括以“媒介”为中心的文化媒介生态、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受众媒介生态和其他媒介生态,这些宏观因素通过影响媒介介质而对微观上的文学文体和文学语言发生作用,这是由文学所在的具体社会历史语境决定的,语境不同,各种因素作用力的强弱也会有所不同,它们所关注的着力点也会不同。在这些媒介生态的组成中,除了媒介技术对文学(语言)能带来直接的影响之外,其他五个都是间接影响因子。当然,如此区分只是理论上辨析的需要,在实际的文学实践中,对文学(语言)的影响往往是它们合力的结果。比如新时期以来,党和国家在文化领域政策上的改革对社会传播媒介和载体媒介的影响,是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政治媒介生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商品经济竞争机制的逐步形成,则是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经济媒介生态;文化政策的宽松和西方文学思潮的涌入则是文学语言发生变化的文化媒介生态;文学传播所依赖的媒介技术的革新则是文学语言发生的技术媒介生态;文学生产在市场价值规律的调节下开始关注和重视读者的文学需求,导致作家必须创作读者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受众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上升,即受众媒介生态对文学产生影响。此外,影响媒介传播的地区发展差异、自然交通状况等也是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其他生态因子。因此,全篇以一种历时性叙述路径,以文学语言所受影响的典型的媒介生态而分阶段行文,即是处于此种考虑。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文学语言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受众的等媒介生态息息相关。

路邈[2](2020)在《平野启一郎《透明的迷宫》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次翻译实践选用的文本为日本现代作家平野启一郎的短篇小说《透明的迷宫》,该文本节选自平野启一郎于2014年首发于新潮社的同名短文集。作者平野启一郎于1999年正式出道,以处女作《日蚀》获得第120届芥川文学奖,2012年正式进入后期分人主义文学的创作,《透明的迷宫》正是他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透明的迷宫》中描述了男女主角宛如深处透明的迷宫般无法进行自我认知的故事,暗示了东日本大地震后日本人民的自我丧失感、对未来的迷茫与彷徨。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主要由引言、翻译实践简介、文本分析与译前准备、案例分析、结语五个部分组成。其中第四部分案例分析为重点部分。本文本的体裁属于记叙文,具有表达型文本的特点。平野启一郎这篇小说具多重特殊的文化背景;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主人公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活动;具有较强的修辞风格和特殊的标点符号用法。基于以上文本特点,笔者在美国着名翻译理论家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对译文进行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分析。第一,文化背景的再现。事先进行作品的文化背景的调查研究的译文和没有进行工作的译文会产生质的差距,说明在译文中再现文化背景会决定整体的翻译方向;第二,思想感情的传达。充分体会作品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并传达给译文读者才能译出令读者感同身受的译文,也就是说思想感情的传达奠定译文的整体基调;第三,修辞风格的换码。文学翻译要在达意的基础上译出其修辞风格。原文的修辞风格可用对应式换码、重建式换码、淡化式换码三种方式重现在译文中;第四,标点符号辅助翻译。标点符号是能在细节上影响译文质量的关键,主要从省略号、破折号、感叹号、引号、标点叠加五个方面分析标点符号辅助翻译。本翻译实践旨在将两年以来的知识学以致用,运用功能对等理论结合实践丰富国内文学翻译的材料,做到译文不仅达到“信、达”的标准,而且在文学翻译的灵魂“雅”上更上一层楼。

杨芳[3](2020)在《汪曾祺小说多维修辞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汪曾祺是现当代文学史上极为重要的作家之一,进入新时期其文学创作及理论主张逐渐引起关注。汪曾祺在文学创作理论方面具有高度自觉的语言本体观,这就意味着其小说必然有着极为鲜明的语言修辞特色。本文以汪曾祺小说为对象,以语言修辞理论为出发点,搜集汪曾祺小说中极具代表性的语言现象并进行多层次、多视角的研究,以期发现汪曾祺小说语言的修辞运用规律与艺术表现功能。从语言修辞维度对汪曾祺文学语言进行分析,有利于深化对其作品语言艺术的理解,对于修辞理论、文学写作也有一定的参考性价值。全文共分三部分:绪论部分概述了选题的研究现状,并对研究对象、意义、方法与语料来源等加以说明。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分四章对作品中运用普遍、效果突出的语言修辞现象进行了语料搜集与整理,从形式、功能等多维度进行细致汇总与分析。第一章将目光投注于汪曾祺小说的语音修辞。其小说均匀对称的音节、结构,使文字呈现出稳定平衡的音乐美感。此外,对语音表义功能的利用是汪曾祺小说音乐美的另一体现。通过重言叠字、听音摹声等手段,倚声赋义,语言细致绵密的表义功能在其小说语言中得到强化。第二章着眼于汪曾祺小说的词汇修辞。在小说的词汇选择过程中,汪曾祺注重对书面语与口语的交汇使用,行文过程文白交汇。此外,他还重视通过极为平常易懂的词汇形式构铸新词,以常见形式完成表达主体感觉的捕捉与传达。基于冯广艺先生“超常组词”概念及汪曾祺小说语言中的词汇语义异化现象,我们进一步将修辞维度的词汇语义异化区分为有标记与无标记两大类。第三章为汪曾祺小说的句法修辞研究。汪曾祺小说的语言长于句间组合关系,小说中既有或语义平行或语义对照的整句,又巧妙地运用灵活轻便的短句强化语言的层次详略与情感传达。通过句子成分的位置变动与线性聚合、超常组合,汪曾祺小说往往于陌生独特的语言形式中获得新颖生动的阅读体验。此外,一系列含有明显修辞效果的凸显化标点句式也被纳入到本节。汪曾祺在小说中设置了一系列以括号、破折号为标记的凸显化标点句式,语言表达言简义丰。第四章则关注汪曾祺小说的辞格应用。比喻、引用、反复、用典等为汪曾祺小说中显现频率较高的辞格类型。最后是结语部分。结语部分对汪曾祺小说的语言修辞特色进行了回顾,并基于此完成了对汪曾祺小说修辞价值的总结性评价,进而实现了对汪曾祺小说于文学语言维度修辞价值的验证。汪曾祺小说从声响调和、语汇配置、句式组配诸方面,完成了对语音、词汇、句法等语言各层级单位的表达可能性的修辞挖掘。同时,与绵长悠久的汉语文化语境相协调,汪曾祺笔下的小说语言呈现出汉语语言本体所独具的文化性修辞特征。在语言的诗学特征方面,汪曾祺小说又是以日常语言介入文学语言的典范。就语言风格而言,综合、多元的修辞方式应用,提升了汪曾祺小说的艺术魅力,使汪曾祺的小说语言呈现出平淡中见奇崛、雅致中见质朴、兼容并纳的语言风格特征。

李智[4](2019)在《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自翻译理论产生以来,文学翻译研究就一直成为中西方学者倍感兴趣的话题。研究方法多种多样,研究视角层出不穷,从语义学、语用学到语篇分析,从文化学到社会学,不一而足。研究内容从文本分析到对社会文化因素的探讨,从词、句、篇的微观研究到对译者伦理道德和责任考察等等。翻译美学是翻译学的一个分支和一门学科,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翻译美学不是翻译学和美学两个概念的简单叠加,而是翻译学的美学观,即美学是翻译学进行学科探索的方法论。过去三十年,翻译美学的跨越式发展与文学翻译的联姻有着极大的关系。换言之,翻译美学丰富了文学翻译的研究视角,验证了文学翻译的本质属性—审美性。文学翻译的多视角研究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翻译美学的发展。文学翻译审美选择主要指译者翻译过程中的审美选择行为,研究范围包括:文学翻译的本质、影响译者审美选择的影响要素、译者所信奉的审美原则、译者所制定的翻译策略、译者在语言选择上的审美倾向。本文运用描写性和规定性研究方法探讨文学翻译中的审美选择问题。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理论探讨、实例分析和研究结论。为此,本文试图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文学翻译与审美选择有何关系?翻译审美选择是否意味着对译语的优化?(2)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有哪些原则?这些原则必须要遵循的,还是可选的?(3)影响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的要素有哪些?译者的翻译观念对文本翻译有何影响,对译者策略的制定有何影响?译者在语言选择上是否存在某种倾向?为了回答以上这些问题,追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行为,本文选择英国经典小说《傲慢与偏见》的三个中译本,从词汇、句子、语篇和语体四个层面展开,以经典结构、戏剧性结构、对话体和书信体为实例分析三位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环境、翻译策略、翻译观念、翻译原则以及语言选择。通过理论探究和实例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选择活动。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涉及翻译活动的诸多要素:语言的构成、文化的影响、审美认知取向、接受方式、评价标准、价值体系,等等;作者、译者、接受者、源文本、译文本之间构成一个动态的文学翻译美学生态系统。文学翻译的价值在于审美和真理的统一。本研究阐释了中国传统译学中有关审美选择的命题,如“雅”的动态性研究与译者审美性选择(语言、结构、文体)关联性;首次将文学翻译的美学问题与选择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研究,为翻译美学体系的建构增添新内容;提出译文本的生成过程为译者的审美性选择过程,译者不仅再现原作审美品质,而且还创造译文的审美价值。文学翻译是译者审美选择的结果,是外部性与内部性结合的终端产品。(2)文学翻译审美本质的三对命题即“言与意”“形与神”及“异与同”的内部逻辑关系。每一对命题均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各命题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言与意”和“形与神”在理论上体现为译学思想的审美取向,在实践上体现为文本构成要素和译者的审美追求。实现言意合一、形神兼备、保持“异国情调”则需要坚持“以信文本”“尚美求真”相结合的审美标准。(3)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受到外部和内部两重因素影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通常遵循三个宏观审美原则(形式与内容统一、整体与局部统一、文内语境与文外语境统一)和四个微观审美操作原则(得体、准确、经济和形象原则,也称4Y原则)。外部环境包括指译者所处时代的社会语境即意识形态、主流诗学、读者等因素,内部环境包括译者的翻译观念、审美倾向等因素。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然制定相应的翻译策略:总体策略和局部策略。(4)实例分析发现,所选译本译者持有明确的翻译观念。译者在词项选择和句型结构配置方面有共同的倾向:在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和语言风格的前提下,对关键词汇和短语的表达尽量优化,以确保译文审美品质的最大化。为了尽量传达原文语义信息,在可能的情况下,译者对原文句型结构多采用切分与重新配置的策略。译者在译文中大量使用四字组合,力图将原作的审美要素再现于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不同的“刺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译者在保留原文“洋味”的同时,在语言选择上有范化(规范化)倾向。

王彩霞[5](2019)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老舍作品语言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言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一直以来,语文课程标准都非常重视语言教学,然而在当前语文教学中,语文课堂所教内容大多集中在文学常识与思想内容上,忽视了语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时候也多倾向于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没有触及到语言教学的精髓,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老舍是现当代作家中的语言大师,老舍作品的语言无疑是具有典范性的,老舍的很多文学作品因语言清浅简练、平白如话、文章主旨意蕴深厚等特点而被多次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很适合中学生阅读与学习。中学老舍作品语言教学研究对于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以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共有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缘由以及研究价值,关于中学语文语言教学和老舍作品教学的研究现状,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从中学语文教育视野中的老舍作品切入,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民国时期、“十七年时期”、“新时期”以及新世纪以来中学语文教材中收录老舍的作品情况进行整理,并作简要解读。第三部分:从教育政策的变化以及老舍语言具有口语化、用词准确简洁以及京味儿和幽默的语言特色角度分析老舍作品入选教材的原因。第四部分:结合抒情性作品和叙事性作品的相关理论对中学语文教材中老舍的作品的呈现情况作简单分析,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抒情性作品《济南的冬天》和叙事性作品《在烈日和暴雨下》以及《茶馆》进行语言教学案例分析,对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见解。第五部分:中学老舍作品语言教学要遵循揣摩品析与把握语言特色相结合、学生自主品读与教师引导相结合和听、说、读、写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学策略上要学会品味老舍作品语言表达的精准、口语词汇运用的丰富以及标点符号和修辞的妙用,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取朗读法、情境教学法和读写结合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方容(FATIMA IBRAHIM ADAM MUSA)[6](2019)在《苏丹汉语学习者中文标点符号偏误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的飞速发展和汉语在世界上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习汉语。学界多关注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等语言要素的教学,而不太重视针对中文标点符号的研究。然而笔者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不管是留学生还是中国人都会在标点符号的运用上出现问题,因此本文将对标点符号的运用进行探究。本文主要针对中高级汉语水平苏丹学生的汉语标点符号使用状况进行调查和偏误分析,首先从汉语与阿拉伯语标点符号发展历史进行分析;其次通过对汉、阿的标点符号对比,对苏丹学生的调查问卷及访谈,搜集一些苏丹学生在汉语写作的过程中标点符号使用的偏误例子,并进行分析;最后根据调查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法,以便对阿拉伯语母语者的汉语学习有所帮助。本文用了两种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和偏误分析法。本论文完整地分析了苏丹学生在使用汉语标点符号中所出现的问题,从书写形式的偏误,书写格式的偏误以及功能偏误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研究,并对苏丹学生使用汉语标点符号的偏误进行总结和归纳,分析偏误出现的原因。最后,论文根据学习者的学习经验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本文意在完善对外汉语教学中标点符号部分的教学研究,尤其是针对母语为阿拉伯语的苏丹学生在使用汉语标点符号存在的困难,找出汉语标点符号使用偏误并分析原因,最后给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希望本文对苏丹学生和所有母语为阿拉伯语的学生有所帮助。

黄晨[7](2019)在《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探究》文中提出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当下的阅读教学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并且《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倡应注重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面对阅读教学的现状以及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需要,众多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积极探索新型的阅读教学方法——批注式阅读教学,力求将传统的读书方法和现代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起来,用传统的方法引导学生回归文本、沉浸其中,个性解读、自主表达,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笔者重点阐述了本文研究背景、研究问题及意义,并就研究方法和研究范畴作了概述。正文包括三章内容:第一章通过文献研究法,将以往研究者对于批注式阅读教学概念的研究进行整理,提炼并概括了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概念及特征,明确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概念;第二章运用调查访谈法,通过学生调查和教师访谈,了解一线教学中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实施现状,并通过分析总结出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浅显化、趋同化和单一化,并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探究其成因;第三章运用了经验总结法和案例分析法,针对调查访谈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通过对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原因探究,本文发现:针对批注式阅读教学浅显化的问题,需要运用促进文本理解的批注式阅读教学来解决,可以通过鉴赏、质疑、运用等方式加强对文本的理解;针对批注式阅读教学趋同化的问题,笔者提出了区分文学性文本、论说性文本和说明性文本的不同的解读重点,抓住重点进行批注;针对批注式阅读教学单一化的问题,笔者提出通过群文和整本书阅读的批注式阅读教学,使文本更加丰富多样。虽然批注式阅读教学仍然有所问题,需要不断改善,但它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应该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得以广泛实践和不断优化。

王新朋[8](2019)在《罗曼·雅各布森言语交际理论研究 ——六因素六功能的当代符指拓展与应用》文中认为本论文属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中“诗学及文化符号学”方向的跨学科理论研究,旨在对雅各布森言语交际理论的“六因素六功能模式”开展当代文化语境下的符指拓展和应用,使这一语言学模式成为一个符号学模式,将其应用范围从语言学领域拓展至社会文化的大范畴,并对当代文化现状中的典型特征进行理论阐释。罗曼·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1896-1982)是20世纪着名的美籍俄裔语言学家、文艺理论家和符号学家。作为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和纽约语言学小组的奠基人与领袖之一,他为20世纪人文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在语言学和诗学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雅各布森认为,语言的变化无论多么复杂,都是出于某种目的,为了实现某种功能(function)。他在继承和发展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言语交际理论,即六因素六功能模式。所有的言语交际行为都由六个要素组成,即说话者、受话者、语境、信息、接触和代码,当言语交际行为倾向于某一因素时,六功能之一成为主导,即情感功能、意动功能、指称功能、诗性功能、交际功能和元语言功能。雅各布森言语交际理论中的六因素六功能模式成为其语言学诗学的核心思想,在语言学、诗学、文学、哲学和符号学等领域均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学界对言语交际理论中的“六因素”及其相应的“六功能”本身缺乏研究,这一语言功能模式本身的学术渊源、理论内涵和当代价值亟待梳理和研究。签于言语交际理论本身在雅氏学术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和当代学术价值,本研究从雅各布森的言语交际理论本身出发,拟考察以下三个基本问题:(1)言语交际理论的学理基础和学术溯源:雅各布森言语交际理论的学理基础如何,六因素和六功能模式的学术发展历程如何,以往研究者的学术贡献如何,雅各布森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创新如何?(2)符号学视阈下言语交际理论的理论内涵:主导功能的界定和六因素的交互关系如何,符号学视域下六因素和六功能在当代的符指拓展和应用如何?这也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所在。(3)言语交际理论的当代价值:六因素和六功能模式的当代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对当代文化现状的理论诠释力如何?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主要通过文献阅读、分析综合、内省和理论思辨的方式展开研究。取得如下研究发现和结论:(1)从柏拉图、洛克、索绪尔和皮尔斯,再到理查兹、莱昂斯和韩礼德,学界关注的言语交际过程因素一直只有三个:言者、听者和言语的指称。与此对应,布拉格学派在此有较大突破,除了马泰修斯和施佩特对言语功能的阐述,在比勒三因素和三功能的基础上,穆卡洛夫斯基提出了诗性功能,强调了语言本身的形式美(message),马林诺夫斯基提出了寒暄功能,雅各布森在上述基础上,受美国传播通讯理论的影响,增加了两个因素:接触(contact)和代码(code),并提出了元语言功能。和前人相比,雅各布森的六因素和六功能在因素和功能方面增加虽然有限,然而,这一新的言语交际模式在其系统性、完备性乃至主导理论下的诠释力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直到现在依然具有强大的诠释力和活力。(参见第二章)(2)任何言语交际活动均蕴含着必不可少的六因素,任一因素均可实现言语交际活动中的一种功能,且语言具有多功能性,各项功能组成一定的等级序列,其中一项功能占据支配性地位,成为主导功能,决定整个言语活动的外显趋势和类型。在彼此关系上,六因素六功能之间存在着较为复杂的交互关系,在当代文化语境下展现出三对互为消长的对立关系,如情感性和意动性、指称性和诗性、元语言性和交际性,当某一因素上升为主导,不可避免地以与其对立的另一因素的重要性下降为代价。尤为重要的是,符号学视域下的雅各布森六因素六功能模式已不仅仅是一个语言学模式,更是一个符号学模式,具有强大的诠释力,适用于任何交际事件,包括“我—我”对话,人机耦合,不再局限于言语符号。(参见第三章)对于符号学视域下的情感性和意动性(参见第四章),从语言学上的祈使句、奥斯汀的言语行为乃至当代无处不在的意动类叙述,在当前日益频繁的交际事件中,情感功能逐渐退居次要,意动也许成为人类交流的基本模式,甚至可以说整个文化进入了普遍意动性的时代——以在接受者身上产生的效果为主导的时代。对于符号学视域下的指称性和诗性(参见第五章),从语境论、对话性、互文性、跨文本到当代的伴随文本理论,“我们在读到一个文本之前,已经理解这个文本;也只有理解了的文本,才能被我们理解”(赵毅衡,2016:151);从文学性、陌生化、前推论、双轴关系以及展面与刺点,不同的诗学理论侧重点不同,诗性功能的实现路径因而呈现一种多元化的趋势,体现在当代文化的标出性和泛艺术化。对于符号学视域下的元语言性和交际性(参见第六章),不同于对象语言的元语言,其层控关系历经逻辑学、语言学和符号学的阐释,在当代文化中解释漩涡和评价漩涡的存在凸显元语言阐释的复杂和多元;从交际功能为主导的寒暄语,到当代图像转向和多模态呈现的寒暄技术(微信和QQ),当代文化进入了一个以重复和再现为特征的超接触性时代,接触性成为“主导中的主导”。(3)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元语言意识并恰当运用寒暄语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在游戏理论视域下,超接触性使我们主动沉浸于寒暄技术而不愿脱身;作为符号学模式的言语交际理论,能够阐释当代不同主导趋向的礼物形态、沉默类型和儿童语言功能习得。(参见第七章)本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在学术思想上,雅各布森言语交际理论的“六因素六功能模式”已不仅仅是一个语言学模式,更是一个符号学模式,不是语言符号所独有,而是言语符号和非言语符号所共有,适用范围从语言学领域拓展至社会文化的大范畴;(2)在学术观点上,言语交际理论是一个基于主导因素的功能等级序列,强调语言的多功能性、主导因素的重要和交互关系的复杂,凸显当代文化语境下意动性、诗性和交际性的主导;(3)在研究成果的时效性方面,符号学模式下的言语交际理论能够对当代文化现状中的典型特征如弹幕和微信、多模态表情符、文化标出性和泛艺术化、解释漩涡和评价漩涡、意动性构筑路径等展现理论诠释力和现实指导意义,具有当代价值。

马庭[9](2018)在《标点符号对汉语阅读理解的影响 ——以尼日利亚HSK四级和五级学习者为研究对象》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尼日利亚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孔子学院的36名HSK四级学生和31名HSK五级学生的阅读实验来分析探究标点符号对汉语阅读理解的影响,主要采用了实验法、观察法和访谈法。通过阅读实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辅以访谈,得出了以下结论:1.标点符号对阅读理解的过程有影响,如果没有标点符号会使阅读者产生焦虑心理,影响其对文意的把握,标点符号的停顿作用占首位,学生知道何处有停顿是关键;标点符号对阅读结果的影响并不大,大部分情况下,有标点符号的阅读得分低于无标点符号的阅读,以斜线代替标点符号的得分和四级测试中设置的错误标点符号阅读类型也有比有标点符号得分高的情况。再者,阅读理解水平是由多因素作用的,学生的汉语能力、阅读技巧、题干和选项的设置等等都是影响因素;2.在完形填空中,无论是记叙性还是说明性的,标点符号对五级学习者的阅读理解影响不大;在语段理解中,无论是记叙性还是说明性的,标点符号对五级和四级学习者的阅读理解影响不大,标点符号对四级学习者的议论性语段理解有影响,且错误的标点符号有误导作用;在短文理解中,无论是记叙性还是议论性的,标点符号对五级学习者的阅读理解影响不大;3.一逗到底现象对二语阅读者影响不大,学生能理解文意,这与标点符号的停顿作用在汉语阅读中占首位的结果不谋而合。根据得出的一系列结论,我们肯定了标点符号存在的必要性,反思汉语在西式标点的影响下出现了过度语法化的现象,提出了标点符号应与汉语“零句为本”相适应,不应过分依靠句法结构的完整性来判断标点符号如何使用,而需多关注汉语的“主观性”,同时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该部分也描述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注重国别化研究、多选择长篇语料、注重被试者水平的平衡性和丰富性、从阅读与写作两方入手等研究建议。

马巍恒[10](2017)在《美国留学生汉语标点符号习得顺序探究》文中研究指明培养留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是对外汉语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标点符号又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国内有关对外汉语标点符号的教学研究大多是通过分析留学生偏误,并提供一些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偏误纠正策略,很少涉及汉语标点符号的学习难度,缺乏系统性。同时,一些研究表明,如果采取和语言发展顺序相一致的学习顺序就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现有的和习得顺序相关的研究大多是和词汇、语法、句式相关的,而本文将致力于探究标点符号的习得顺序。笔者选取常用的10个标点符号,并找出相应的8个标点符号(英语中不存在顿号和书名号),从“符、形、义”三个角度对汉英标点符号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标点符号之间的相似点和差异点。根据这些差异点,将汉英标点符号的差异度分为六个等级。同时,分析汉语标点符号的功能用法,从认知角度对比标点符号功能和用法的复杂度,将标点符号的认知难度等级分为三类,由语言意义可判定的标点符号划为一级认知难度;由语义和语境共同判定的划为二、三级认知难度。本文搜集了118篇美国留学生输出语篇(包括标注版和原版)中的错误类型,将这些偏误形式偏误和功能偏误两种类型。形式偏误包括书写形式的偏误和行段位置偏误,功能偏误分为多余(误加)、错误(误代)、空余(遗漏)三个类型。这些偏误产生的原因,大多是受到母语干扰、目的语规则泛化、语言认知难度、教材等因素的影响。同时,笔者用统计留学生作文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数量和相对偏误频率,发现语言认知难度引起的偏误数量最高,其次是母语负迁移,这为测定标点符号习得顺序提供了一定依据。最后,笔者以标点符号的语言认知难度等级为主,参考汉英标点符号的差异难度等级和留学生作文中标点符号使用频率以及相对偏误频率,探究美国留学生汉语标点符号的习得顺序。参照该习得顺序提出相关的教学意见和策略。

二、标点符号的类文学语言性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标点符号的类文学语言性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内容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
第一章 媒介生态:透视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的一个维度
    第一节 “媒介生态”关键词解读
    第二节 从媒介生态视角研究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的可行性
    第三节 百年中国文学语言研究的媒介生态内涵
第二章 文化媒介生态主导下文学语言的文白转变(1887年—20世纪20年代)
    第一节 晚清白话文运动与与中国文学书面语言改革
        一、晚清思想启蒙运动与文学语言改革
        二、晚清文言白话化进程
        三、晚清白话报与白话文小说的兴起
    第二节 五四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与文学语言变革
        一、新文化运动与中国现代报刊业的发展
        二、五四白话文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话语建构
        三、国语运动与民族语言统一实践
第三章 政治媒介生态主导下文学语言通俗化进程(20世纪30年代——1976年)
    第一节 “新文言”与语言大众化之间的矛盾
        一、现代白话规范建构初期的文学语言乱象
        二、文学语言的阶级属性与大众接受困境
    第二节 “文艺大众化”讨论与“大众语”理论建构
        一、“大众语”——一种新的文学语言形态
        二、“大众语”的建构路径
    第三节 “民族形式”论争语境下的文学语言问题
        一、时代政治变革与近代以来中国文学语言嬗变
        二、五四新文学语言与“民族形式”建设
        三、民间语言与“民族形式”建设
        四、“民族形式”与文学语言的民族书写
    第四节 文学语言大众化与农村新通俗小说创作
        一、文学语言大众化与农村新通俗小说的流行
        二、新通俗问题小说与“赵树理现象”
        三、新通俗抒情小说与“荷花淀派”
    第五节 “二为方针”与文学话语的政治言说
        一、政治媒介生态主导下的文艺建设导向
        二、“二为方针”与文学话语的工农兵方向
        三、“文化大革命”——文学话语的极左化运动
第四章 经济媒介生态渐变下文学语言的多语混成(1978年——20世纪末)
    第一节 新时期政治媒介生态宽松下的“话语解放”
        一、文艺领域的拨乱反正
        二、关于文艺和政治的关系的讨论
        三、第四次“文代会”与文艺发展的新导向
    第二节 多元文学格局与文学语言的多样化
        一、政治话语与主流文学语言的导向性
        二、精英文学与文学语言雅化
        三、大众文学与文学语言通俗化
第五章 技术媒介生态主导下新世纪文学语言变革与展望
    第一节 新媒介革命与新世纪文学格局调整
    第二节 新世纪文学语言的图像化转向
        一、文学语言图像化的可能性
        二、文学语言:“文字的没落”到“图像化转向”
    第三节 类型小说与文学语言的类型化
        一、新世纪文学语境与网络类型小说的兴起
        二、网络类型小说与小说语言的类型化
    第四节 “跨文体”写作与多种文学语言的并用
        一、“跨文体”理论及写作现象
        二、多种文学语言的混用
    第五节 新世纪文学语言的其他特征
第六章 余论
    第一节 受众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的动态演变
    第二节 其他媒介生态对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闼及答辩情况表

(2)平野启一郎《透明的迷宫》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第1章 引言
    1.1 翻译目的和意义
    1.2 先行调查
    1.3 论文构造
第2章 翻译实践简介
    2.1 翻译实践文本
    2.2 翻译实践过程
第3章 文本分析与译前准备
    3.1 文本分析
    3.2 译前准备
    3.3 翻译策略
第4章 案例分析
    4.1 文化背景的再现
    4.2 思想感情的传达
    4.3 修辞风格的换码
    4.4 标点符号辅助翻译
        4.4.1 省略号辅助翻译
        4.4.2 破折号辅助翻译
        4.4.3 感叹号辅助翻译
        4.4.4 引号辅助翻译
        4.4.5 标点叠加的翻译
第5章 结语
    5.1 回顾与成果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原文/译文对译
致谢

(3)汪曾祺小说多维修辞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由
    0.2 汪曾祺小说语言研究现状
        0.2.1 文学语言观念的解读与评价
        0.2.2 小说语言的审美特征解读
        0.2.3 小说的语言修辞剖析
        0.2.4 其他
        小结
    0.3 研究对象及相关说明
        0.3.1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0.3.2 语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 汪曾祺小说语音修辞
    1.1 音律调配,流畅宛转
        1.1.1 节奏分明
        1.1.2 合辙押韵
    1.2 倚声赋义,细致绵密
        1.2.1 重言叠字
        1.2.2 听音摹声
    1.3 小结
2 汪曾祺小说词汇修辞
    2.1 词汇选用,文白并用
        2.1.1 书面语运用,庄重雅致
        2.1.2 口语语汇,俚俗亲民
    2.2 词汇异化,描摹印象
        2.2.1 有标记式词汇语义异化
        2.2.2 无标记式词语语义异化
    2.3 小结
3 汪曾祺小说句法修辞
    3.1 句间组合,工尽其妙
        3.1.1 夹用整句
        3.1.2 短句巧用
    3.2 句式超常,陌生独特
        3.2.1 句子成分的位置变动
        3.2.2 句子成分的线性聚合
        3.2.3 句子成分的超常组合
    3.3 凸显化标点句式频用,言简意丰
        3.3.1 含括号的凸显化句式
        3.3.2 含破折号的凸显化句式
    3.4 小结
4 汪曾祺小说辞格修辞
    4.1 联系类辞格
        4.1.1 比喻
        4.1.2 引用
    4.2 侧重类辞格
        4.2.1 反复
        4.2.2 设问
    4.3 小结
结语
    1.汪曾祺小说语言的具体修辞特色
    2.汪曾祺小说语言的整体修辞观照
参考文献
后记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4)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思路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文学翻译的界定
    2.2 审美选择的界定
    2.3 文学翻译研究现状
    2.4 20世纪中国译学界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2.4.1 “雅”的内涵:审美选择
        2.4.2 “字神”“句神”:林语堂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2.4.3 保持“异国情调”:鲁迅“异化”审美选择观
        2.4.4 重神似而不重形似:傅雷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2.4.5 整体效果:焦菊隐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2.4.6 优化:许渊冲的审美选择观
    2.5 小结
第3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影响要素论
    3.1 外部要素
        3.1.1 文化语境对文本、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3.1.2 读者对文本、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3.2 内部因素
        3.2.1 译者翻译观念的影响
        3.2.2 译者的审美倾向
    3.3 小结
第4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本质论
    4.1 言与意
        4.1.1 “言不尽意”与得“意”忘“言”
        4.1.2 现代译学中的言意并重观
    4.2 形与神
        4.2.1 茅盾的“形神观”
        4.2.2 陈西滢与曾虚白的“形神”论
        4.2.3 江枫“以形致神”的译诗观
        4.2.4 互联互动:“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4.3 异与同
        4.3.1 文化层面上的“异”与“同”
        4.3.2 翻译领域中的“异”与“同”
    4.4 小结
第5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原则论
    5.1 传统翻译审美原则
        5.1.1 忠实与通顺原则
        5.1.2 以“自然”为取向的翻译原则
    5.2 翻译审美选择原则
        5.2.1 内容与形式统一
        5.2.2 整体与部分统一
        5.2.3 文本内语境与文本外语境相统一
    5.3 小结
第6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方法论
    6.1 翻译策略述
        6.1.1 翻译策略描述
        6.1.2 翻译策略特征
        6.1.3 翻译策略分类
    6.2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策略
        6.2.1 词汇层的翻译策略
        6.2.2 句法层的翻译策略
        6.2.3 语篇层的翻译策略
        6.2.4 语体层的翻译策略
    6.3 小结
第7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实例分析—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
    7.1 译作审美选择环境
        7.1.1 王译本产生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7.1.2 张、孙译本产生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7.2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本质
        7.2.1 原作的艺术品质
        7.2.2 译作的艺术品质
    7.3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原则
        7.3.1 得体原则(Appropriacy)
        7.3.2 精确原则(Accuracy)
        7.3.3 经济原则(Economy)
        7.3.4 形象原则(Imagery)
    7.4 翻译审美选择方法—《傲慢与偏见》译例分析
        7.4.1 精“译”求精,自然得体—词层的审美选择
        7.4.2 以“变”求“信”,以“变”求美—句层的审美选择
        7.4.3 整体观照,局部参照—语篇层的审美选择
        7.4.4 用语得体,神形毕肖—语体层的审美选择
    7.5 小结
第8章 结语
    8.1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8.2 本研究对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的启示
    8.3 本研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8.4 本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鸣谢

(5)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老舍作品语言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价值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之处
2 老舍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收录情况
    2.1 民国时期语文教材中的老舍作品收录情况
    2.2 “十七年时期”语文教材中的老舍作品收录情况
    2.3 “新时期”语文教材中的老舍作品收录情况
    2.4 新世纪以来语文教材的老舍作品收录情况
3 老舍作品入选教材的原因
    3.1 教育政策的变化
    3.2 老舍作品的教育价值
    3.3 老舍作品的语言特色
        3.3.1 口语化
        3.3.2 用词准确简洁
        3.3.3 京味儿
        3.3.4 幽默感
4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老舍作品语言教学案例分析
    4.1 中学语文教材中老舍作品的呈现方式
        4.1.1 中学语文教材中老舍抒情性作品的呈现方式
        4.1.2 中学语文教材中老舍叙事性作品的呈现方式
    4.2 《济南的冬天》语言教学案例分析
        4.2.1 《济南的冬天》语言教学内容分析
        4.2.2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3 《在烈日和暴雨下》语言教学案例分析
        4.3.1 《在烈日和暴雨下》语言教学内容分析
        4.3.2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4 《茶馆》语言教学案例分析
        4.4.1 《茶馆》语言教学内容分析
        4.4.2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5 中学老舍作品语言教学的原则、策略和方法
    5.1 中学老舍作品语言教学的原则
        5.1.1 揣摩品析与把握语言特色相结合
        5.1.2 学生自主品读与教师引导相结合
        5.1.3 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相结合
    5.2 中学老舍作品语言教学的策略
        5.2.1 品味语言表达的精准
        5.2.2 体味口语运用的丰富
        5.2.3 着眼标点符号的使用
        5.2.4 领悟修辞运用的巧妙
    5.3 中学老舍作品语言教学的方法
        5.3.1 朗读法
        5.3.2 情境教学法
        5.3.3 读写结合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苏丹汉语学习者中文标点符号偏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1.6 研究现状
2 汉语和阿拉伯语标点符号对比研究
    2.1 汉、阿标点符号历史背景
        2.1.1 汉语标点符号历史发展
        2.1.2 阿拉伯语标点符号历史发展
    2.2 标点符号正确的使用方法
        2.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
        2.2.2 汉、阿标点符号正确的使用方法
    2.3 汉、阿标点符号形式对比
    2.4 汉、阿相同的标点符号
    2.5 汉、阿不同的标点符号
3 苏丹学生汉语标点符号偏误分析
    3.1 问卷调查分析
        3.1.1 标点符号功能使用偏误
        3.1.2 标点符号书写形式错误
    3.2 苏丹学习者使用标点符号偏误原因
        3.2.1 阿拉伯语的影响
        3.2.2 对汉语语法不够了解
        3.2.3 老师与学生忽略了标点符号的教学和学习
        3.2.4 电脑或手机打字对汉语标点符号使用的影响
4 汉语标点符号教学建议
    4.1 注重标点符号的教学
    4.2 在中文教材中增加标点符号知识的章节
    4.3 进行对比引起学习者的注意
    4.4 给学习者进行专门的标点符号练习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苏丹汉语学习者汉语标点符号问卷调查
致谢

(7)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范畴
第一章 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概述
    第一节 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内涵
        一、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含义
        二、批注式阅读教学相关概念间的同异比较
    第二节 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研究基础
        一、历史基础
        二、理论基础
        三、实践基础
    第三节 批注式阅读教学的课堂流程
        一、课前准备,给予示范指导
        二、课上实施,及时反馈评价
        三、课后反思,学生之间分享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第一节 对初中学生批注式阅读学习的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内容
        三、调查结果
    第二节 对初中教师批注式阅读教学的访谈
        一、访谈目的
        二、访谈内容
        三、访谈结果
    第三节 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浅显化及其成因
        二、趋同化及其成因
        三、单一化及其成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运用探究
    第一节 促进文本理解的批注式阅读教学
        一、鉴赏式的批注式阅读教学
        二、质疑式的批注式阅读教学
        三、运用式的批注式阅读教学
    第二节 基于文体特质的批注式阅读教学
        一、文学性文本批注式阅读教学
        二、论说性文本批注式阅读教学
        三、说明性文本批注式阅读教学
    第三节 基于不同课型的批注式阅读教学
        一、单篇文本的批注式阅读教学
        二、群文的批注式阅读教学
        三、整本书的批注式阅读教学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通计
致谢

(8)罗曼·雅各布森言语交际理论研究 ——六因素六功能的当代符指拓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标
    三、研究问题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框架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引言
    二、国外研究述评
        (一) 学术生涯
        (二) 经典着述
        (三) 综述与评价
    三、国内研究述评
        (一) 语言学诗学研究
        (二) 语言符号学研究
        (三) 言语交际理论
    四、对话精神和多功能语言观
    五、结语
第二章 言语交际理论的学理基础和学术渊源
    一、引言
    二、语言与话语:两种语言哲学视角
        (一) “语言”和“言语”
        (二) “独白”和“对话”
    三、语言功能的学理基础
        (一) 柏拉图的语言工具论
        (二) 洛克的口语传播模式
        (三) 索绪尔的言语回路
        (四) 皮尔斯的符号解释项
        (五) 理查兹的语言功能观
        (六) 莱昂斯的语言功能观
        (七) 韩礼德的语言功能观
        (八) 小结
    四、言语交际理论的学术溯源
        (一) 比勒的语言功能理论雏形
        (二) 比勒改进后的语言工具模型
        (三) 比勒语言工具模型的不足
        (四) 乌克斯库尔的环境界理论
        (五) 施佩特的语言“三功能”
        (六) 马泰修斯的语言功能论
        (七) 马林诺夫斯基的寒暄语
        (八) 穆卡洛夫斯基的美学思想
        (九) 小结
    五、信息通讯理论
    六、结语
第三章 六因素和六功能
    一、引言
    二、元语言功能主义
        (一) 语言功能总论
        (二) 布拉格学派功能观
    三、六因素六功能的内涵解读
        (一) 六因素与六功能
        (二) 内涵解读
    四、六因素六功能的主导与交互
        (一) 主导成分
        (二) 交互关系的复杂
    五、结语
第四章 情感性与意动性
    一、引言
    二、发送者与情感功能
        (一) 语言的情感功能
        (二) 元情感与情感间性
        (三) 人际交往的启示
        (四) 实例分析
    三、接受者与意动功能
        (一) 普遍意动性
        (二) 分析哲学的“符用转向”
        (三) 意动类叙述
        (四) 实例分析
    四、对立与共存:意动主导
        (一) 情感性与意动性的交互
        (二) 意动性构筑的路径:以广告为例
    五、结语
第五章 指称性与诗性
    一、引言
    二、语境与指称功能
        (一) 语言的指称功能
        (二) 语境论
        (三) 对话性与互文性
        (四) 跨文本性
        (五) 伴随文本
        (六) 实例分析
    三、信息与诗性功能
        (一) 语言的诗性功能
        (二) 文学性、陌生化和前推论
        (三) 双轴关系
        (四) 实例分析
    四、文化标出性与泛艺术化
        (一) 文化标出性
        (二) 泛艺术化
    五、结语
第六章 元语言性与交际性
    一、引言
    二、代码与元语言功能
        (一) 对象语言和元语言
        (二) 元语言的形成和语言学的元语言
        (三) 符号学视域下的元语言
        (四) 实例分析
    三、接触与交际功能
        (一) 交际功能
        (二) 寒暄语
        (三) 寒暄技术
        (四) 重复和再现:超接触性时代的到来
        (五) 实例分析
    四、语言教学中的元语言和寒暄语
        (一) 元语言
        (二) 寒暄语
    五、结语
第七章 言语交际理论的当代价值和具体应用
    一、引言
    二、超接触性—主导中的主导
        (一) 游戏理论
        (二) 弹幕文化
        (三) 微信文化
    三、六因素六功能的具体运用
        (一) 礼物类型划分
        (二) 雄辩的沉默
        (三) 儿童语言功能习得
    四、结语
结论
    一、主要发现
    二、启示意义
    三、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标点符号对汉语阅读理解的影响 ——以尼日利亚HSK四级和五级学习者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拟解决的问题及意义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标点符号的相关研究成果
        一、标点符号的英汉对比
        二、标点符号与对外汉语教学
    第二节 阅读理解的相关研究成果
        一、阅读过程与阅读模式
        二、母语阅读和二(外)语阅读
    第三节 标点符号与汉语阅读理解的关系相关研究
第三章 研究过程
    第一节 五级阅读实验
        一、测试材料
        二、实验设计
        三、实验过程
    第二节 四级阅读实验
        一、测试材料
        二、实验设计
        三、实验过程
第四章 数据结果分析
    第一节 五级实验分析与结果
        一、标点符号对完形填空影响的结果分析
        二、标点符号对语段理解影响的结果分析
        三、标点符号对短文阅读影响的结果分析
    第二节 四级实验分析与结果
        一、标点符号对记叙性语段理解影响的结果分析
        二、标点符号对说明性语段理解影响的结果分析
        三、标点符号对议论性语段理解影响的结果分析
    第三节 实验分析小结
        一、五级数据分析小结
        二、四级数据分析小结
    第四节 结合访谈进行个案分析
        一、五级被试者的访谈
        二、四级被试者的访谈
第五章 结语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思考
    第二节 教学启发与建议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五级阅读测试题
    附录二 四级阅读测试题
    附录三 学生答案样本
    附录四 学生访谈记录样本
致谢

(10)美国留学生汉语标点符号习得顺序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理论和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研究方法
        (三)语料搜集
    三、文献综述
        (一)汉语标点符号本体研究
        (二)汉外标点符号的对比研究
        (三)对外汉语标点符号教学研究
第二章 汉英标点符号对比分析及偏误预测
    一、汉英标点符号的定义与分类
        (一)汉语标点符号
        (二)英语标点符号
    二、汉语和英语标点符号的对比分析与偏误预测
    三、汉英标点符号的语言差异难度等级
    四、汉语标点符号的语言认知难度
        (一)语言认知难度测定方法
        (二)汉语标点符号语言认知难度的测定
第三章 美国留学生汉语标点符号习得偏误分析
    一、语料来源、研究方法
        (一)语料来源与统计
        (二)偏误分类方法
    二、美国留学生汉语标点符号书写形式偏误分析
        (一)形体自身的偏误
        (二)汉语标点符号行段书写位置偏误
    三、美国留学生汉语标点符号功能和用法偏误分析
        (一)汉语标点符号功能偏误统计
        (二)错误标点符号偏误分析
        (三)遗漏标点符号偏误分析
        (四)多余标点符号偏误分析
    四、美国留学生汉语标点符号使用频率和偏误频率
    五、美国留学生英语者作文的偏误总结
第四章 习得顺序的测定和相应的教学启示
    一、习得顺序测定
    二、教学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相关概念与符号说明
附录B 对外汉语标点符号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
附录C 中高级阶段留学生标点符号使用情况调查表
致谢

四、标点符号的类文学语言性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研究[D]. 郑晓锋. 山东大学, 2020(09)
  • [2]平野启一郎《透明的迷宫》翻译实践报告[D]. 路邈.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7)
  • [3]汪曾祺小说多维修辞分析[D]. 杨芳. 西南大学, 2020(01)
  • [4]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D]. 李智. 西南大学, 2019(05)
  • [5]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老舍作品语言教学研究[D]. 王彩霞.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6]苏丹汉语学习者中文标点符号偏误分析[D]. 方容(FATIMA IBRAHIM ADAM MUSA).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7]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探究[D]. 黄晨. 苏州大学, 2019(04)
  • [8]罗曼·雅各布森言语交际理论研究 ——六因素六功能的当代符指拓展与应用[D]. 王新朋.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9]标点符号对汉语阅读理解的影响 ——以尼日利亚HSK四级和五级学习者为研究对象[D]. 马庭. 厦门大学, 2018(01)
  • [10]美国留学生汉语标点符号习得顺序探究[D]. 马巍恒. 河南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标点符号的文学语言功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