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个旧矿区西区成矿条件及找矿前景探讨

云南个旧矿区西区成矿条件及找矿前景探讨

一、云南个旧矿区西区成矿条件及找矿远景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罗太旭,王宗元,黄合祥,肖述刚,孙聪伍,程迁群,余莉[1](2021)在《云南个旧锡铜多金属矿集区找矿方向及靶区优选》文中认为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个旧矿区成矿地质条件、成矿规律、控矿模式等,通过对矿区成矿环境、成矿时期、成矿顺序的再认识,借鉴近年来在矿区找矿工作中获得的成功经验,结合矿区现状和实际,提出个旧矿区新一轮找矿方向和思路:一是东区以马拉格矿田以南的芦塘坝—麒麟山地区、老厂东凹、风流山地区、仙人洞—龙树脚地区为四大重点目标区域;二是西区以张保寨—梨花寨、八里寨—头道水村一带、陡岩锡矿外围及深部作为重点找矿突破目标区域,采取地质、物探、化探相结合方式,以已知矿床、矿点为中心,逐步向外围或深部寻求找矿突破。

曾祥晨[2](2021)在《个旧矿区高松矿田成矿期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与找矿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个旧矿区高松矿田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夏地块西部右江盆地中南盘江凹断褶束的西南隅,是中国华南成矿省的最西端,毗邻三江成矿带,为特提斯构造域与环太平洋构造域的复合作用下的产物,区内矿床受构造、岩浆岩复合作用控制明显。本论文通过对矿田内的节理构造、断裂构造进行系统划分,结合个旧矿区高松矿田已有勘查成果,分析矿田内构造应力场演化特征,对矿田构造体系进行划分,建立了构造变形的时间序列,分别对成矿前、成矿期和成矿后的构造应力场使用ANSYS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模拟,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矿区内有利控矿条件结合,对区内有利找矿区域进行预测。通过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研究区内断层构造发育且多数断层具有多期次活动的特点,将研究区内断层按不同的构造特征分为南北向、北东向、北西向和东西向四组。研究区内发育的节理优势走向集中在NE向(30°~70°)、NW向(290°~330°)、EW向(80°~100°)及SN向(340°~20°)之间。结合所测主要节理构造和断层构造期次划分,认为高松矿田自中生代以来所受主应力方向经历四次转换过程,按演化过程将其划分为近SN向(2°~16°)→NW-SE向(310°~325°)→NE-SW向(43°~53°)→近EW向(72°~96°)。(2)整理个旧高松矿田的区域地质背景、区域成矿过程和条件,总结个旧高松矿田成矿动力学过程,建立了研究区地质模型,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编写了个旧矿区高松矿田的成矿动力学数值模拟过程,得到各期最大主应力、剪应力和应变强度云图,结合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各期构造活动特点。(3)通过分析成矿期数值模拟结果和已探明矿体关系,解析构造应力场对矿体的控制作用,提取个旧矿区高松矿田的有利成矿条件。认为剪应力集中、应变能衰减迅速的区域是有利的找矿部位,并对高松矿田的隐伏矿体进行预测,圈定三处具备找矿潜力的区域。

黄大正,陈守余,赵江南,吴帅吉,张毓策[3](2020)在《云南个旧老厂矿田东部大比例尺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文中指出老厂矿田是个旧锡铜多金属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半个世纪以来,随着资源的消耗,老厂矿田已跨入资源危机行列。为缓解个旧锡矿矿产资源紧缺局面,延长矿山寿命,本文在对研究区开展1:10000构造地球化学测量的基础上,分析总结12种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运用相关分析确定出元素相关关系,利用含量—面积(C-A)分形法确定异常下限,圈定异常范围,进而划分找矿远景区。结果表明:12种元素的离散、分异程度均较大,具有不同程度富集,其中Pb、Sn、Cu、Bi、As、Cd等为老厂东部主要成矿元素;Sn、Cu与Ag、Sb、Zn、Pb、As、Bi的相关性较好,与成矿关系密切;圈定的5处找矿远景区,经工程验证发现锡铜矿体,说明该地区应用构造地球化学方法可以有效地为找矿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杨震,周美霞[4](2020)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在个旧西区深部地质结构探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个旧西区具有与个旧东区相似的成矿地质条件,是近年来找矿工作的重点。为了研究个旧西区深部地质结构,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ontrolled source audiomagnetotellurics,CSAMT),选择在个旧东区典型矿段(卡房)开展长600 m,共12测点的过井试验剖面测量,探讨了在该地区使用CSAMT法的有效性,同时完成个旧西区长21 km,共420测点的CSAMT剖面测量。基于地层岩石物性特征及过井剖面电阻率反演结果,成功划分出2 km以深范围内地层组间界面以及岩体顶面接触结构。结果显示:以316测点为界,南北电阻率迥异,北部为高阻,主要为花岗岩分布区,南部为低阻,主要为沉积岩分布区;识别出F1、F2、F3共3条断裂,揭露了地下构造的形态特征;桥顶山凸起的3处岩凹与南侧的岩兜、者勒白凸起南缘的岩兜、贾沙河海拔750~0 m处的个旧组地层捕虏体是成矿的有利部位,可优先布设相关验证工作;水塘寨下方深埋的花岗岩凸起和个旧组地层接触部位,显示良好的找矿远景,是寻求找矿突破的关键。可见,CSAMT法是该区深部地质信息探测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朱旭[5](2020)在《应用BEMD和SVD提取与矿化花岗岩有关的航磁异常 ——以滇东南Sn-W多金属矿集区为例》文中认为滇东南位于扬子陆块、华夏陆块以及三江褶皱带交汇处,地质演化过程复杂,区内岩浆活动剧烈,存在个旧、薄竹山及都龙三大锡钨多金属成矿带,资源潜力巨大。本论文应用二维经验模分解和奇异值分解方法,对滇东南1:200000航磁化极数据进行分解,两种方法获取的图像更客观、更精确的揭示了研究区深部地质结构特征及其与矿化的空间分布关系,结合个旧-薄竹山-都龙矿集区成矿地质背景,获得了控矿因素,为该区进一步指导找矿工作提供参考依据。(1)BEMD和SVD两种方法分解的低通滤波图像,都揭示了研究区深层地质结构和地质体特征。区域背景场反映了研究区深部弱磁性基底(昆阳岩群、瑶山岩群)及较强磁性基底(大红山岩群)的总体分布;华南陆块区域大范围的叠加正负磁异常反映深部存在更大范围的岩浆岩体;矿集区锡钨金属矿床位于负磁异常区域,显示与花岗岩体有着密切的时空关系,花岗岩体是研究区主要的控矿因素。(2)BEMD技术提取的带通滤波图像,反映中等深度地质结构和地质体特征。揭示了研究区个旧-薄竹山-都龙锡钨多金属矿集区中等深度花岗岩体的总体分布,中等深度花岗岩体比出露岩体规模大,且受周围存在的深大断裂控制,断裂为含矿热液向上运移提供通道。研究区锡钨矿化表现为与花岗岩具有密切的空间关系。(3)BEMD和SVD两种方法分解的高通滤波图像揭示了浅部地质结构和地质体特征。区内锡钨矿床大都存在于环绕圈闭负异常的正磁异常中,环形正磁异常推断是围绕花岗岩体形成接触交代带矽卡岩蚀变矿化所致。因此,花岗岩体与碳酸盐岩围岩形成的接触交代带是成矿的有利地区。(4)具有环绕圈闭负异常的正磁异常特征的接触交代带是寻找钨锡金属矿床的重要标志,利用BEMD和SVD技术提取的磁异常信息显示蒙自-屏边区域(A)、石屏-建水区域(B)、马关北区域(C)存在有利成矿的隐伏花岗岩体,且A区域有一定的埋藏深度。

尚志[6](2017)在《个旧贾沙杂岩体U-Pb同位素定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个旧锡矿区位于云南省个旧市,是全球着名的锡矿产地,贾沙杂岩体位于个旧西区。经过数十年的研究,个旧贾沙杂岩体的成因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仍然是一个长期争论而仍在探索的课题。本次研究力图通过精确地锆石定年、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全岩Sr-Nd-Pb同位素等的研究,从多角度,全方位的去研究贾沙杂岩体的成因、形成构造环境、杂岩体的形成机制以及其与成矿的关系。通过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结论如下:(1)贾沙杂岩体主要由辉长岩、二长岩、石英二长岩以及含包体花岗岩组成。具有高钾富碱的特征,在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分布特征上具有相似性,显示清晰的正异常的元素有大离子亲石元素(K、La),放射性元素(Th、U)等;显示清晰的负异常的元素主要为高场强元素(如Nb、Ta、Ti等)。(2)最新的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结果如下:贾沙辉长岩的岩浆结晶年龄为(83.2±0.4Ma);二长岩的岩浆结晶年龄为(79.5±1.0Ma—81.1±1.1Ma);石英二长岩的岩浆结晶年龄为(77.21±0.89 Ma78.04±0.91 Ma),从基性岩至中性岩,具有由老至新的演化趋势。而含包体花岗岩的岩浆结晶年龄为(83.1±0.4Ma),是同熔地壳的产物。(3)通过对贾沙杂岩体石英二长岩和二长岩成矿元素的分析,与中国花岗岩类平均元素丰度相比,贾沙杂岩体普遍富集W、Sn、Cu、Pb、Mo、等成矿元素;Sb、B、F、Ba、As、Be、Bi等矿化剂元素。(4)通过对Sr-Nd-Pb同位素特征、εNd(t)和二阶段Nd同位素模式年龄(TDM2)的研究,表明贾沙杂岩体是幔源岩浆在侵入地壳过程中与下地壳同化混染形成混合岩浆,尔后结晶分异的产物。(5)贾沙杂岩体形成于燕山晚期白垩世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下部俯冲作用形成的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环境。

邓小虎[7](2015)在《个旧锡铜多金属矿区成矿多样性及定量评价》文中认为个旧锡铜多金属矿区有着上百年研究的历史,国内外诸多专家和学者们对个旧从各个方面都进行过详尽的研究,相关的研究成果也非常丰硕。但受前人找矿指导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个旧锡铜多金属矿区的找矿和开采重点是地表砂矿、矽卡岩型硫化物矿床以及层间氧化物矿等几种类型的矿床,而对于蚀变花岗岩型矿床、与煌斑岩有关的矿床以及与喷流沉积有关的矿床等类型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些不同类型的矿床体现了个旧地区成矿的多样性,而成矿多样性特征在云南个旧锡铜多金属矿区的表现非常明显。在空间上的表现为矿床的空间分布从上至下大致有地表砂矿、层间氧化矿床、接触带矽卡岩型硫化物矿床,以及近些年在老厂东发现的岩体内部与蚀变花岗岩有关的铜多金属矿床。在成因方面从最开始一致认为的岩浆热液成因论到海底热液喷流成因的提出,再到多期、多源和多因复成矿床观点日趋得到认可,随着认识的加深以及新的矿床类型不断发现,个旧地区矿床成因多样性不断地在丰富。成矿多样性和矿床谱系的问题自从提出以来,前人对云南个旧锡铜多金属矿区的成矿多样性方面有一定的研究,但随着近几年来有新的矿床揭露和进一步的研究程度的提高,个旧地区的成矿多样性和矿床谱系有待进一步地补充完善。本文主要指导思想为赵鹏大等人提出的“三联式”定量成矿预测理论。“三联式”定量成矿预测理论是以地质异常、成矿多样性以及矿床谱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地质异常是基础,研究成矿多样性以及矿床谱系的特征做为指导,并且对各种矿化信息和特征以及成矿规律定量化的研究。加强这三者研究之间的相关性,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因果关系,地质异常(原因)-成矿多样性(表现形式)-矿床谱系(表现规律)。它最终是要分析研究某地成矿多样性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矿床谱系,将预测的对象放在该地整个成矿时间谱系、空间谱系以及成因谱系中研究,以此来进行矿床预测。本文对云南个旧锡铜多金属矿区内主要成矿类型在成矿时代、矿床分布空间、成矿物质来源以及矿床成因类型等方面的成矿多样性特征进行分析,在分析成矿多样性特征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个旧锡铜多金属矿区的矿床时间谱系、矿床空间谱系以及与前两者相关的“时-空-因”综合谱系。并在此基础上,对成矿多样性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成矿多样性空间特征按不同矿床类型分别进行对比分析,探求这些矿床类型多样性特征的异同点。最后利用“5P”定量成矿预测方法后两步首先对个旧地区东矿区主要金属矿产资源潜力进行定量预测与评价,其次对个旧老卡岩体地段深部类似于西凹铜多金属矿床的找矿前景进行评价。本文所取得的主要认识有:1、云南个旧地区岩浆活动以及构造运动频繁,使得成矿地质条件复杂,形成了个旧矿区内种类繁多的锡铜多金属矿产资源,为成矿多样性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本文分别从成矿时代、矿床分布空间、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成因类型等方面分析了成矿多样性在云南个旧地区的表现特征。2、在成矿多样性分析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按成矿时代和含矿建造划分了四个成矿系列,与燕山期碱性岩有关的稀有、放射性及有色金属-非金属矿床成矿系列(Ⅰ)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的稀有、有色及贵金属矿床成矿系列(Ⅱ),与燕山期斑岩脉有关的有色及贵金属矿床成矿系列(Ⅲ),以及与喜马拉雅期陆相沉积及表生改造有关的稀有、有色及贵金属矿床成矿系列(Ⅳ)。其中系列Ⅰ-Ⅲ为燕山晚期岩浆-热液内生成矿作用的产物,系列Ⅳ为前三个系列经后期表生改造的产物。将蚀变花岗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划分到系列Ⅱ中与花岗岩浆期后气化高温热液有关的稀有、有色及贵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Ⅱ-1)3、在分析个旧锡铜多金属矿区成矿多样性的表现特征基础上,总结建立了矿床时间谱系和矿床空间谱系以及矿床“时-空-因”综合谱系。个旧锡铜多金属矿区主要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伴随区域岩浆活动和构造运动开始大规模的成矿作用,形成岩浆期后热液矿床及其他相关的成矿类型。喜马拉雅期存在一定规模的风化-沉积成矿作用,以层间氧化矿床以及各种砂锡矿床为代表。矿体空间分布的总体是围绕个旧杂岩体呈不对称的环状、带状展布,以花岗岩体为中心由内向外分为岩体内接触带、正接触带、岩体外接触带和地表的矿体空间分布特征,并大致表现为Be-W、Sn (Cu、Mo、Bi、Be)-Sn、Pb、Ag-Pb、Zn的元素分带特征。以成矿时代、成因类型为纵坐标,以成矿密集区内矿床空间分布为横坐标,建立了个旧锡铜多金属矿区矿床“时-空-因”综合谱系图。最后对比滇东南地区钨锡多金属矿床“时-空-因”综合谱系图,在不同尺度内对矿床谱系进行了比较。4、西凹铜多金属矿体赋存于岩体内部花岗岩边缘相的蚀变岩带中,处于岩体形态由陡变缓的特殊部位,属于中小型矿床,其成矿元素的品位较高,矿体中Cu的平均含量大致为1.79%,Sn的平均含量约为0.51%。成矿作用与蚀变作用关系密切,矿床的围岩蚀变类型众多,其中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的蚀变类型有钾长石化、萤石化和电气石化。蚀变分带不具明显对称性,按主要蚀变类型分为钾长石化带和绿帘石化带两个大的蚀变带,其中钾长石化带可见明显矿化。成矿物质来源极有可能是侵入的黑云母花岗岩,矿体赋存空间位置也暗示成矿物质与黑云母花岗岩的关系密切,侧面反映成矿物质的来源。结合矿体形态、蚀变带的空间位置分布和蚀变带接触的突变性,推测矿体赋存的空间极有可能为含矿热液运移的通道,在充填交代作用下成矿。含矿热液中金属元素的迁移形式应以氟化物、氯化物的络合物为主。5、选取个旧锡铜多金属矿区各大矿田内矿床的典型成矿类型,主要包括层间氧化矿床、接触带矽卡岩型硫化物矿床、变玄武岩型硫化物矿床以及蚀变花岗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将每种矿床类型分布在不同矿田内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对比。将这些不同成矿类型矿床的矿石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对比了成矿元素及其伴生元素含量、微量元素相关性、稀土元素特征和元素特征值等地球化学特征。6、同样选取如前所述的四种成矿类型,以矿床中成矿元素的含量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对比了相同成矿类型的矿床在不同矿田的矿段内的空间分布情况,以及主要成矿元素铜和锡元素含量的标高分布情况,含量值的大小,高值区间的分布等,以及成矿元素含量在垂向上的变化情况等。7、在成矿多样性分析及成矿谱系建立的基础上,结合云南个旧地区研究程度和所收集的相关资料,利用“5P”定量成矿预测方法后两步对个旧东区进行定量评价。对个旧地区东矿区主要金属矿产资源潜力进行定量预测与评价,圈定出五个矿产资源体的潜在地段并进行评价,其中成矿潜力较大的为松矿西靶区(Ⅱ)、竹叶山靶区(Ⅳ)和大白岩南靶区(V)。其次对个旧老卡岩体地段深部类似于西凹铜多金属矿床的找矿前景进行评价,探寻此类矿床时,需要查明蚀变特征,尤其是钾长石化这种蚀变。可以利用不同中段的坑道中多种微量元素的原生晕异常特征来进行辅助判断,如Cu、Sb、Bi、Pb、Sn、Cd和Be这些元素,在深处矿体顶部相应位置均有不同的异常特征。而像前缘晕较发育的元素,如As、Ag、Pb和Zn这些元素,在岩体浅部这些元素开始富集的地区,可以作为深部存在矿体的依据之一。还有一些元素,如Sr和Ba元素,其原生晕的分布非常有特征,针对岩体界面无法利用常规方法获得的地区,可以利用这个特点进行推测。

郭承[8](2012)在《个旧西区普雄铅锌多金属矿集区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文中指出随着深部找矿已成为现阶段找矿趋向,矿产勘查已经从简单的找矿方法发展到多源信息融合找矿理论的实践应用阶段。叠加分析地质、物化探、遥感等信息,结合定性与定量预测,从而形成较为完全的的成矿信息理论,为矿区的外围、深部和隐伏矿体的找矿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个旧西区普雄铅锌多金属矿化集中区隶属滇东南(个旧-薄竹山-老君山)锡多金属成矿带,是我国十大锡矿带之一的个旧-大厂锡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地层揭露显示,该区为酸性花岗岩和碱性岩类结合地区,与个旧东区相似,有较好的成矿条件。相对个旧东部已知主要锡矿区,资源勘查工作程度低,有望通过该地区矿产资源综合信息成矿预测取得突破。本文基于《川滇黔接壤地区铅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与找矿规律分析》为依托,进行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分析与典型矿床的解剖,典型地质剖面、勘查地球物理与勘查地球化学分析,遥感解译,最终提取与融合多元成矿信息,集地、物、化、遥等成矿信息为一体,建立综合找矿模型,圈定有利的成矿区段,取得了以下的认识及成果:1.本论文基于校企合作项目,系统的收集了研究区地质、化探、物探等有关成矿信息,补充了遥感成矿信息等资料,形成较为全面的普雄地区基础地质资料,为区内找矿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2.对研究区不同波段ETM遥感影像进行融合,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遥感影像进行分析,研究矿区主要断裂性质及其空间分布情况,分析了个旧西区-建水-石屏铅锌多金属矿矿集区中断裂、褶皱构造、岩浆岩与区内铅锌成矿相关;3.选择矿集区内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矿床:九头山、白象山含银铅锌矿床铅进行解剖研究,编制典型矿床成矿要素图,对区内一些有代表性的已开发矿床找矿预测要素进行研究再融合编制典型矿床预测的要素图以及预测模型图;4.通过三条具有代表性地质、物探、化探剖面实测,建立了普雄铅锌矿矿化集中区多元地学空间数据,将地、化、遥资料有机的结合起来,系统地总结矿集区铅锌成矿规律,确定预测区段;5.矿集区中全部矿床(点)都赋存于三叠系碳酸盐岩地层之中,受地层、岩性、岩浆岩控制明显;6.采用证据权模型计算出各找矿因子的权值,由此建立预测模型,并生成综合证据权重异常等值线图。圈出落水洞——畔山一带(A3)、岩峰洞区(A2)与老鹰窝——纸厂——普家山一带(A1)等3个找矿远景区,为下一步的区域矿产勘查提供了可持续依据。

陈勇[9](2009)在《云南个旧锡矿东区隐伏矿体定位与定量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个旧矿区是我国重要的锡、铜多金属矿集区,其中锡储量200余万吨,堪称世界之最。但矿山经过长期大规模生产,资源消耗极大,目前锡、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的保有储量严重不足。本文以寻找矿山接替资源为目的,在区内展开了隐伏矿体定位定量预测研究。本研究以GIS和计算机技术为手段,在对研究区几十年来传统地质研究数据与成果进行成矿信息挖掘的基础上,以矿区最新成矿规律为指导,运用数学地质的理论与方法,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的优势,完成了三个不同资料层次的成矿预测研究,即以多光谱遥感为主导成矿预测研究;以地、物、化、遥综合信息为主导的矿区外围二维成矿预测研究以及以三维GIS技术为手段,以重点勘探区高精度勘查资料为基础的三维隐伏矿体成矿预测研究。第一次层次利用当今主流的多光谱遥感数据ETM、Aster,探讨有效的数据预处理方案,构造信息,岩石组分、蚀变信息等挖掘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区域地质找矿模型,提出基于多光谱遥感技术的成矿预测方案,圈定找矿有利区。第二层次结合个旧东区最新的成矿模式和成矿规律,以成矿预测理论为指导,提取多元地质找矿因子,探讨地球物理地质深部信息反演,地球化学非线性异常识别等技术,并结合第一层次的预测成果,在此基础上进行基于多元成矿信息的二维成矿预测。第三层次是对平面预测的靶区展开三维隐伏矿体预测研究。在详细剖析靶区地质条件与成矿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矿区的钻探、工程以及高精度地球物理,构造地球化学资料,进行三维成矿信息提取,建立三维数字成矿预测模型,圈定隐伏矿体找矿有利区。第一、二层次的研究表明个旧东区老矿山边部仍然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在松矿的西南部,老厂的东西两侧、卡房的东侧,均显示出较好的成矿潜力,其中老厂矿田的东西两侧成矿远景最为良好。第三研究层次的预测结果显示在老厂东地区四个最有利的工程勘察位置中心坐标为X:126000,Y:57700,Z:1150;X:126300,575800,Z:1150;X:125000,Y:578800,Z:1710;X:125600,Y:57800,Z:1700,区内预测Sn潜在资源量为9465吨。

张建东,彭省临,杨斌,刘明,王力[10](2008)在《个旧矿区遥感异常信息解译及找矿远景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文章以TM多光谱遥感数据为基本信息源,从实际地质情况出发,采用计算机识别和人工判读相结合,对区内的线形、环形构造进行了解译。应用比值+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区内热液弱蚀变信息进行了提取。在此基础上,综合利用已知矿床的分布以及遥感构造信息、遥感蚀变晕信息,结合已有的物化探资料,分析出4个找矿远景区。

二、云南个旧矿区西区成矿条件及找矿远景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个旧矿区西区成矿条件及找矿远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个旧锡铜多金属矿集区找矿方向及靶区优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成矿地质条件
    1.1 地层岩性
    1.2 主要构造
    1.3 岩浆岩
2 成矿规律及控矿模式
    2.1 成矿规律
    2.2 主要控矿模式
3 找矿新成果
4 成矿理论新认识
5 找矿方向探讨
    5.1 东区找矿方向
    5.2 西区找矿方向及思路
6 结论

(2)个旧矿区高松矿田成矿期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与找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个旧高松矿田地质工作研究现状
        1.2.2 构造应力场研究现状
        1.2.3 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1.4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2.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层
        2.2.1 新生界
        2.2.2 中生界
        2.2.3 古生界
        2.2.4 元古界
    2.3 区域构造
        2.3.1 北西向构造
        2.3.2 北东向构造
        2.3.3 东西向构造
        2.3.4 南北向构造
    2.4 区域岩浆岩
    2.5 区域地球物理物特征
    2.6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2.7 区域矿产
第三章 研究区地质特征
    3.1 研究区地层
    3.2 研究区构造
    3.3 研究区岩浆岩
    3.4 研究区矿床特征
第四章 研究区构造演化及控矿构造分析
    4.1 研究区主要构造解析
        4.1.1 褶皱构造
        4.1.2 断裂构造
        4.1.2.1 北东向断裂
        4.1.2.2 北西向断裂
        4.1.2.3 东西向断裂
        4.1.2.4 南北向断裂
        4.1.3 层间破碎带
        4.1.4 节理构造
        4.1.4.1 构造点节理发育特征及力学分析
        4.1.4.2 构造点共轭节理发育特征及力学分析
        4.1.4.3 节理组合及分期配套
    4.2 研究区古构造应力场恢复
    4.3 研究区控矿构造分层解析
第五章 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
    5.1 有限单元法简介
    5.2 有限单元法基本思路及步骤
    5.3 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简介
    5.4 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及步骤
    5.5 个旧高松矿田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
        5.5.1 地质模型构建
        5.5.2 力学模型构建
    5.6 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5.6.1 印支晚期-燕山早期构造应力场模拟结果分析
        5.6.2 燕山中晚期构造应力场模拟结果分析
        5.6.3 喜山早期构造应力场模拟结果分析
        5.6.4 喜山晚期构造应力场模拟结果分析
第六章 成矿预测
    6.1 矿床形成的主控因素
        6.1.1 区域构造演化对成矿的控制
        6.1.2 地层岩性对成矿的控制
        6.1.3 构造对成矿的控制
        6.1.4 岩浆岩体对成矿的控制
    6.2 找矿标志
    6.3 找矿远景区预测
第七章 结论与存在问题
    7.1 结论
    7.2 存在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表 B

(4)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在个旧西区深部地质结构探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
2 CSAMT法探测有效性分析
3 CSAMT法数据处理和地质解译
4 CSAMT法成矿远景分析
5 结论

(5)应用BEMD和SVD提取与矿化花岗岩有关的航磁异常 ——以滇东南Sn-W多金属矿集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
        1.2.1 BEMD发展及研究现状
        1.2.2 SVD发展及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
        2.1.1 元古代
        2.1.2 古生代
        2.1.3 中生代
        2.1.4 新生代
    2.2 区域构造
        2.2.1 断裂
        2.2.2 褶皱
    2.3 岩浆岩
        2.3.1 火山岩
        2.3.2 侵入岩
    2.4 锡钨矿床矿化特征
        2.4.1 个旧锡铜多金属矿床
        2.4.2 都龙锡钨多金属矿床
        2.4.3 薄竹山锡钨多金属矿床
    2.5 磁性特征
第3章 BEMD和SVD原理
    3.1 BEMD基本理论
        3.1.1 基本原理
        3.1.2 算法实现
        3.1.3 极值点的确定
        3.1.4 二维包络和插值
        3.1.5 停止条件
    3.2 SVD基本原理
第4章 二维经验模分解(BEMD)技术在致矿信息异常提取中的应用
    4.1 航磁异常信息提取
    4.2 正交性检验
    4.3 结果与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奇异值分解(SVD)技术在致矿异常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5.1 航磁异常信息提取
    5.2 结果与讨论
    5.3 小结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个旧贾沙杂岩体U-Pb同位素定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
    2.2 区域构造
第3章 矿区地质
    3.1 矿区地层
    3.2 矿区构造
    3.3 岩浆岩
第4章 分析方法
    4.1 全岩元素化学分析
    4.2 Sr-Nd-Pb同位素分析
    4.3 锆石U-Pb同位素分析
第5章 结果
    5.1 岩石学特征
    5.2 地球化学特征
        5.2.1 主量元素特征
        5.2.2 稀土元素与微量元素
    5.3 贾沙杂岩体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5.4 贾沙杂岩体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特征
    5.5 贾沙杂岩体成矿元素特征
第6章 讨论
    6.1 贾沙杂岩体源岩类型与成岩机制
    6.2 贾沙杂岩体形成的构造环境及动力学背景
        6.2.1 贾沙杂岩体构造环境判别
        6.2.2 贾沙杂岩体岩浆作用过程探讨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7)个旧锡铜多金属矿区成矿多样性及定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和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个旧研究现状
        1.2.2 成矿多样性及矿床谱系研究概述
        1.2.3 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工作概况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
        2.1.1 元古界
        2.1.2 古生界
        2.1.3 中生界
        2.1.4 新生界
    §2.2 区域构造
    §2.3 区域岩浆活动
        2.3.1 前寒武纪至海西期岩浆岩
        2.3.2 印支期岩浆岩
        2.3.3 燕山期岩浆岩
        2.3.4 喜山期岩浆岩
第三章 主要矿田矿床地质特征
    §3.1 高松矿田
    §3.2 老厂矿田
    §3.3 卡房矿田
第四章 西凹蚀变花岗岩型铜多金属矿床
    §4.1 矿区地质
        4.1.1 矿区地层
        4.1.2 矿区构造
        4.1.3 矿区岩浆岩
    §4.2 矿床地质特征
        4.2.1 矿体形态
        4.2.2 矿石特征
    §4.3 围岩蚀变特征
        4.3.1 蚀变类型
        4.3.2 蚀变分带
        4.3.3 蚀变带岩石特征
        4.3.4 蚀变带岩石化学特征
        4.3.5 蚀变带地球化学特征
        4.3.6 蚀变作用过程与成矿关系
    §4.4 成矿作用探讨
        4.4.1 成矿物质来源
        4.4.2 成矿流体的运移
        4.4.3 金属元素迁移形式及沉淀条件
    §4.5 主要认识
第五章 成矿多样性与矿床谱系厘定
    §5.1 成矿多样性及其表现特征
        5.1.1 矿床成矿时代多样性特征
        5.1.2 矿床空间分布多样性特征
        5.1.3 成矿物质来源多样性特征
        5.1.4 矿床成因类型多样性特征
    §5.2 矿床类型及矿床成矿系列划分
    §5.3 矿床谱系建立
        5.3.1 矿床时间谱系
        5.3.2 矿床空间谱系
        5.3.3 矿床“时-空-因”综合谱系
        5.3.4 矿床谱系尺度
第六章 成矿多样性地球化学特征
    §6.1 层间氧化矿床
        6.1.1 成矿元素及伴生元素特征
        6.1.2 稀土元素特征
    §6.2 接触带矽卡岩型硫化物矿床
        6.2.1 成矿元素及伴生元素特征
        6.2.2 稀土元素特征
    §6.3 变玄武岩型硫化物矿床
        6.3.1 成矿元素及伴生元素特征
        6.3.2 稀土元素特征
    §6.4 蚀变花岗岩型铜多金属矿床
        6.4.1 成矿元素及伴生元素特征
        6.4.2 稀土元素特征
第七章 成矿多样性空间特征
    §7.1 成矿元素含量分布标高
        7.1.1 层间氧化矿床
        7.1.2 接触带矽卡岩型
        7.1.3 变玄武岩型
        7.1.4 蚀变花岗岩型
    §7.2 成矿元素含量垂向变化特征
        7.2.1 层间氧化矿床
        7.2.2 层间氧化矿床与接触带矽卡岩型
        7.2.3 接触带矽卡岩型与变玄武岩型
    §7.3 矿体分布及成矿元素品位变化
        7.3.1 层间氧化矿床
        7.3.2 接触带矽卡岩型
        7.3.3 变玄武岩型
        7.3.4 蚀变花岗岩型
第八章 矿产资源定量评价
    §8.1 矿产资源体潜在地段
        8.1.1 地质异常找矿信息
        8.1.2 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找矿信息
        8.1.3 成矿定量预测评价
        8.1.4 矿产资源体潜在地段圈定
    §8.2 矿体远景地段
        8.2.1 钻孔元素折线图
        8.2.2 钻孔原生晕与坑道原生晕找矿
第九章 结论
    §9.1 主要认识
    §9.2 存在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8)个旧西区普雄铅锌多金属矿集区综合信息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1.4 本次工作概况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大地构造
    2.4 区域岩浆岩
    2.5 区域矿产
第三章 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区地质特征
        3.1.1 地层及岩性
        3.1.2 个旧组岩石化学特征
        3.1.3 古地理概况
        3.1.4 沉积环境
        3.1.5 沉积旋回
        3.1.6 地层(时代)及沉积相控矿特征
        3.1.7 矿区构造
        3.1.8 岩浆岩
        3.1.9 地质剖面测量
    3.2 矿床地质特征
    3.3 典型矿床实例
        3.3.1 九头山含银铅锌矿床
        3.3.2 建水县普雄白象山含银铅锌矿床
第四章 矿区地球物理特征
    4.1 EH-4剖面测量
        4.1.1 EH-4电磁测深法的原理及优点
        4.1.2 地球物理特征
        4.1.3 测线布设
        4.1.4 EH-4电磁测深法野外数据采集及质量评价
        4.1.5 EH-4电磁测深法数据资料整理及成图
    4.2 高精度磁法测量
        4.2.1 高精度磁法勘探原理
        4.2.2 地球物理特征
        4.2.3 测线工作布设
        4.2.4 高精度磁测数据采集及质量评价
        4.2.5 数据资料整理及成图
第五章 矿区地球化学特征
    5.1 野外工作方法及质量要求
    5.2 野外质量检查
    5.3 资料整理及成图
第六章 综合信息成矿预测
    6.1 地质信息分析
        6.1.1 地质剖面信息分析
        6.1.2 研究区地层含矿性
        6.1.3 普雄地区构造分析
    6.2 地球物理找矿信息分析
        6.2.1 EH-4数据处理与分析
        6.2.2 高精度磁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6.3 地球化学找矿信息分析
    6.4 遥感找矿信息分析
        6.4.1 线环构造信息提取与分析
        6.4.2 蚀变矿化信息提取
    6.5 综合信息找矿模型
        6.5.1 构成区域综合信息找矿模型的要素
        6.5.2 普雄地区综合信息找矿模型
    6.6 证据权法成矿预测
        6.6.1 证据权模型
        6.6.2 控矿信息的提取和预测变量的选取
        6.6.3 化分网格单元
        6.6.4 预测模型的建立
        6.6.5 证据层条件独立性检验
    6.7 找矿远景区圈定及评价
        6.7.1 Pb-Zn成矿远景区优选
        6.7.2 Sn-Mo成矿远景区优选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7.1 结论
    7.2 进一步工作建议
    7.3 存在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情况

(9)云南个旧锡矿东区隐伏矿体定位与定量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1.2.1 矿产资源预测与评价研究进展
        1.2.2 三维GIS 成矿预测研究现状
        1.2.3 遥感在成矿预测中的应用进展
        1.2.4 个旧矿区以往的工作情况及研究现状
        1.2.5 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意义
    1.6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2. 地质背景与成矿规律
    2.1 地质背景
        2.1.1 沉积建造特征
        2.1.2 构造特征
        2.1.3 岩浆岩建造特征
        2.1.4 矿床类型
    2.2 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3. 基于多光谱遥感的地质信息提取与成矿预测研究
    3.1 基于ETM+数据的成矿信息提取
        3.1.1 构造信息提取
        3.1.2 蚀变信息提取
    3.2 基于ASTER 数据的成矿信息提取
        3.2.1 ASTER VNIR+SWIR 信息提取
        3.2.2 ASTER TIR 信息提取
        3.2.3 ASTER 成矿信息提取效果评价
    3.3 区域地质找矿模型
    3.4 小结
4. 多元信息二维成矿预测
    4.1 地质致矿信息提取
        4.1.1 地层致矿信息
        4.1.2 断裂致矿信息提取
        4.1.3 岩体致矿信息提取
    4.2 地球物理致矿信息提取
        4.2.1 重力数据处理及分析
        4.2.2 航磁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地球化学致矿信息提取
        4.3.1 主成矿单元素异常信息提取
        4.3.2 元素综合异常提取
    4.4 多元信息二维成矿预测
        4.4.1 找矿概念模型
        4.4.2 基于证据权模型的成矿预测
        4.4.3 找矿靶区优选及评价
    4.5 小结
5. 数字矿床隐伏矿体预测
    5.1 研究区地质背景与成矿模式剖析
        5.1.1 地质背景
        5.1.2 成矿模式与找矿规律
    5.2 地质体三维建模
        5.2.1 三维建模技术
        5.2.2 研究区地质体三维实体模型
    5.3 三维立体成矿预测
        5.3.1 研究区地质找矿模型和预测变量提取
        5.3.2 找矿标志统计及其找矿信息量计算
    5.4 小结
6. 基于不同资料层次的成矿预测方法归纳
    6.1 基于多光谱遥感信息的成矿预测方法
    6.2 基于地、物、化、遥的多元信息成矿预测
7. 结论
附录Ⅰ 部分硫化矿预测矿块三维坐标
附录Ⅱ 部分氧化矿预测矿块三维坐标
8. 致谢
参考文献

(10)个旧矿区遥感异常信息解译及找矿远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遥感信息找矿基本原理
2 遥感基础图像处理
    2.1 线形、环形影像特征
    2.2 弱蚀变信息提取结果
3 找矿远景分析

四、云南个旧矿区西区成矿条件及找矿远景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个旧锡铜多金属矿集区找矿方向及靶区优选[J]. 罗太旭,王宗元,黄合祥,肖述刚,孙聪伍,程迁群,余莉. 矿产与地质, 2021(05)
  • [2]个旧矿区高松矿田成矿期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与找矿预测[D]. 曾祥晨.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云南个旧老厂矿田东部大比例尺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J]. 黄大正,陈守余,赵江南,吴帅吉,张毓策. 物探与化探, 2020(06)
  • [4]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在个旧西区深部地质结构探测中的应用[J]. 杨震,周美霞.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26)
  • [5]应用BEMD和SVD提取与矿化花岗岩有关的航磁异常 ——以滇东南Sn-W多金属矿集区为例[D]. 朱旭.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1)
  • [6]个旧贾沙杂岩体U-Pb同位素定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D]. 尚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5)
  • [7]个旧锡铜多金属矿区成矿多样性及定量评价[D]. 邓小虎. 中国地质大学, 2015(12)
  • [8]个旧西区普雄铅锌多金属矿集区综合信息成矿预测[D]. 郭承. 昆明理工大学, 2012(12)
  • [9]云南个旧锡矿东区隐伏矿体定位与定量预测研究[D]. 陈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8)
  • [10]个旧矿区遥感异常信息解译及找矿远景分析[J]. 张建东,彭省临,杨斌,刘明,王力. 地质与勘探, 2008(02)

标签:;  ;  ;  ;  ;  

云南个旧矿区西区成矿条件及找矿前景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