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溴的研究

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溴的研究

一、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溴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唐玲玲[1](2021)在《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土粒表面性质参数的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带电颗粒,包括各种黏土矿物、氧化物及其水合物、土壤腐殖质、蛋白质以及微生物等。研究表明,土壤各种颗粒的平均表面电荷密度通常高达1013-1014个/cm2,该电荷密度意味着土壤颗粒表面的静电场强度高达108 V/m(水介质)或1010V/m(真空介质)。土壤颗粒的表面电荷影响着土壤中绝大多数的微观过程和宏观现象,比如:离子、质子和电子相互作用的化学过程决定了土壤的酸碱度、缓冲性能、氧化还原、吸附解吸等微观过程;土壤颗粒间的静电相互作用深刻影响着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与稳定,进而影响土壤水、热、气、养分状况和土壤抗侵蚀能力等。土壤表面性质参数主要有:表面电位、表面电荷密度、表面电场强度、比表面积和表面电荷数量。在这五个表面性质参数中,目前只有比表面积能够实现仪器分析。但比表面积仪器分析技术采用气体吸附法对干样进行测定,而土壤中的化学过程大多在液相条件下进行。因此比表面积仪器分析技术不能测定液相条件下膨胀性物质的内表面积,导致该技术应用价值大打折扣。另一方面,虽然Zeta电位法可用于土壤颗粒扩散层中剪切面电位的仪器测定,但由于剪切面距离土粒表面有几个水分子层厚,使得Zeta电位值往往不到表面电位真实值的20%。对于目前表面性质参数测定方法的不足,李航等人基于离子界面反应中若干新机制的发现,建立了基于土壤颗粒表面性质多参数联合分析原理的离子选择电极法,以实现上述五个表面性质参数的联合测定和仪器分析。利用该方法来实现界面性质参数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是:以两种具有不同界面吸附能的离子(如K+和Ca2+)为参比,在给定的反应体系中通过测定吸附平衡时这两种离子所对应的离子选择电极电位,就可以实现上述五个表面性质参数的仪器测定。但是,目前运用离子选择电极法进行表面性质联合分析时,还存在样品的前处理时间较长、离子选择电极的测定结果不太稳定等问题。因此,本文对离子选择电极的测定条件和表面性质多参数的电极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为开发“土壤表面性质多参数联合分析仪”奠定重要技术基础。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测定时间、pH和背景离子浓度都会对K+和Ca2+选择电极的测定产生影响。研究发现:(1)控制测定时间在该法的应用上很关键。如果电极测定时间太短,则溶液中的离子未能进入电极或电极内外离子浓度未能达到平衡;相反,如果电极测定时间太长,又会出现电位漂移现象。实验发现,将电极放入待测液后,使用恒温磁力搅拌器搅拌待测液2分钟,可使待测液中的离子充分进入电极,然后关掉搅拌器,静置2分钟,可使电极内外离子浓度达到平衡。(2)pH值大于8或者小于6,对离子选择电极的测定均有影响,最好将待测溶液的pH调节在6-8的范围内进行测定。(3)较高浓度Ca2+的存在会干扰K+选择电极的测定,同时较高浓度K+的存在会干扰Ca2+选择电极的测定。实验发现,在标定电极所用的标准溶液中加入与待测液中浓度相同的背景电解质,可以有效消除背景离子的干扰,得到准确的测定结果。2.采用电极法测定表面性质参数大大缩短了平衡时间。蒙脱石体系离子交换的平衡时间仅为30分钟,过去采用离子平衡吸附批处理或吸附动力学方法进行表面性质分析,其测定时间通常需要10小时以上。因此,本研究大大提高了测定效率。3.样品前期处理方式对测定结果有较大影响。对蒙脱石、高岭石、Ti O2和紫色土分别制成Na+饱和样和H+饱和样来进行表面性质参数的测定,通过比较发现蒙脱石、高岭石、Ti O2、紫色土的Na+饱和样测得的比表面积和表面电荷密度等表面性质参数比H+饱和样所得结果更准确。比如,蒙脱石的Na+饱和样测得比表面积为637.4±108.4 m2 g-1,H+饱和样测得比表面积为1967±93 m2 g-1,而一般蒙脱石的比表面积为600-800 m2 g-1;紫色土Na+饱和样测得的表面电荷密度为-0.1857±0.0092 C m-2,H+饱和样测得的表面电荷密度为-0.05789±0.00311 C m-2,一般土壤的表面电荷密度在0.1-0.4 C m-2范围内。4.利用上述三个方面的研究结果,采用电极法测定了中国北方五种经度地带性土壤的表面性质参数。这五种土壤为:黑土、黑钙土、栗钙土、灰钙土和灰漠土。测定结果表明:(1)表面电位、表面电荷密度和表面电场强度均表现为栗钙土>黑钙土>黑土>灰钙土>灰漠土;(2)比表面积表现为黑钙土>黑土>灰漠土>灰钙土>栗钙土;(3)表面电荷数量表现为黑钙土>黑土>栗钙土>灰漠土>灰钙土。5.从不同技术手段测定表面性质参数的结果比较,矫正系数与表面电位之间的关系,土壤组成与表面性质参数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对上述土壤矿物和土壤颗粒的表面性质参数进行了可靠性分析。证实基于表面性质多参数联合分析原理的电极法测定土壤颗粒的表面性质参数能够得到正确的结果。

侯倩倩,王康,许峰,张文申,董雅卓,荀其宁,刘霞,冀克俭[2](2020)在《橡胶中卤素含量分析方法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述了橡胶中卤素含量分析方法研究进展。介绍了测定卤素含量的各种仪器分析技术,包括离子选择电极法、离子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各方法的原理、特点、应用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评述,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李宏,沈斌,张小涛,许智超,黄春华[3](2019)在《基于离子选择电极法的溴碘离子测试相互干扰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利用离子选择电极法,通过对溴离子和碘离子共存的混合溶液中单个离子的测定,研究同族元素的存在对本族元素测试的影响程度。实验证明碘离子处于1×10-4~0. 1 mol/L浓度范围内,溴离子的存在对碘离子的测试没有显着影响。但是当碘离子浓度低于1×10-4mol/L时,随着溴离子浓度的增加,碘离子测试值与理论值偏移量增大。当溶液中的碘离子存在时,会使溴电极失去响应特征,测试值完全偏离理论值。通过测试数据进行多元线性拟合,分别建立溴离子和碘离子线性回归方程,回归系数R2接近于1,拟合结果非常理想。

李宏[4](2019)在《天然气水合物水体组分和气体组分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文中提出天然气水合物作为目前最炙手可热的清洁能源之一,它对资源分配以及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论文建立了对天然气水合物中水体组分的分析方法和对其气体分子的分析方法,同时通过对天然气水合物的合成进行模拟实验研究,并将该方法应用到水合物样品的测试,对其合成及分解过程中的气体组分和水体组分变化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溶液中主要离子(包括Cl-、Br-、I-、Na+、K+、Ca2+等)的测定条件进行分析,包括离子调节剂、pH适用范围、搅拌速度、响应时间等,通过各离子进行标准线性关系实验、灵敏度实验以及精密度和准确度实验进行评价。得各离子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基本在0.9964~1之间,各离子电位与其浓度的对数的线性关系均良好;检出限满足操作说明的要求,灵敏度较高;各离子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37%~1.268%之间,优化条件下测试结果良好。(2)对离子间相互干扰分析研究,卤族元素离子间相互干扰性较强,氧化性强的离子相对于氧化性较弱的离子,测定结果使得氧化性较弱的离子的线性范围发生变化,并且二者之间浓度的差级越大,使得测量结果越偏离标准线性曲线;而氧化性较弱的离子相对于氧化性较强的离子,电极膜表面会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使得氧化性高的离子电极发生中毒现象。二者实验均可以通过回归实验得出在干扰离子下的回归方程,并且相关系数均挺好。(3)通过一次进样方式,利用氢火焰离子检测器和热导检测器并联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可以同时测定天然气水合物中CH4、C2H6、C3H8、C4H10、C5H12等烃类气体和CO2、O2等多种常规气体组分的含量。对色谱柱及柱箱温度、柱流速、进样口温度、检测器温度以及尾吹气与参考气流量条件优化。对标准气保留时间实验、校正曲线实验、精密度和准确度实验进行评价,其相关系数(R2)基本在0.9972~1之间,说明各气体组分浓度与其相对应的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对标准偏差在0.5%~3%以内,能较好地完成天然气中各组分的测定要求。(4)模拟研究了水合物在冰砂环境下的合成及分解过程,同时对天然气水合物合成及分解过程中的多元气体组分及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水合物在形成过程中会产生排盐效应,未参与水合物合成的残余溶液中的主要离子如Na+、K+、Ca2+、Cl-、SO42-离子浓度明显增大,水合物在合成过程中吸收了溶液中的纯水,使得周围的离子浓度变高。而主要的烃类气体组分在水合物合成过程发生了分异,并且未参与水合物合成的残余游离气及水合物分解气的各组分发生的分异程度不同,甲烷含量在游离气中明显增大,在分解气中明显减小;而乙烷、丙烷、丁烷组分含量在残余游离气中明显减小,在分解气中明显增大。该结论可以为“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地层周围孔隙水中的离子浓度出现异常”这一现象提供很好的证明,同时气体组分的分异作用为气体来源的判断提供了方法。

侯剑峰[5](2018)在《复杂铝电解质分子比测定及锂、钾回收的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电解铝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含有Li、K氧化物的A1203被作为铝电解原料在企业中使用,致使Li和K在铝电解槽中富集,造成铝电解质由传统铝电解质体系向复杂铝电解质体系转变。目前从实际生产情况可知,在铝电解质中高质量分数的Li和K会对电解铝生产产生很大影响,造成电流效率下降,能耗升高,生产过程难于控制等危害,这种影响是持续性的,所以解决复杂铝电解质带来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电解铝行业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论文研究了 Li、K对复杂铝电解质体系物相形成的影响,对X射线衍射(XRD)法和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分子比提出了改进;采用酸浸出法对复杂铝电解质中的Li、K进行回收,并对浸出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研究;采用拉曼光谱分析法及计算溶液配位数等分析方法分析研究了含K复杂铝电解质的酸浸出机理;研究了对工业复杂铝电解质中的Li、K回收的酸浸出工艺方法。主要内容如下:采用XRD衍射表征方法研究了含有不同质量分数的LiF、KF、AlF3、NaF和固定质量分数3.0%Al2O3-3.0%CaF2体系样品的物相组成,提出了使用碱度分子比来表明LiF、KF和 CaF2三种氟化物对复杂铝电解质物相形成的影响,根据考察不同碱性物质的碱度分子比值,得到了含Li、K和Ca复杂铝电解质物相形成的规律。并以得到的物相形成的规律为基础改进了 XRD法测定铝电解质分子比公式,并推导得出氟离子选择电极法中分子比计算公式的与LiF、KF和CaF2三种氟化物相对应的系数N和校正值β1和β2。使用两种改进方法对工业复杂铝电解质进行分子比测定,结果表明两种改进后测定方法都适宜复杂铝电解质分子比的测定,提高了测试精度,解决了现行方法测量复杂电解质误差大的问题。对酸浸出法提取复杂铝电解质中Li进行了研究,在浓度为14mol/L硝酸溶液中,液固比为12.5,80℃以300r/min搅拌120min条件下进行浸出,浸出率可以达到93.21%。对酸浸过程的动力学研究分析表明:Li的浸出行为受未反应收缩核扩散所控制,表观反应活化能为18.10kJ/mol,表明浸出过程受扩散控制,酸浸出反应速率方程为:1-3(1-x)2/3+2(1-x)=2.5713 × e-2177(1/T)t使用Na2CO3对酸浸液中的Li+进行Li2CO3沉淀回收,在反应温度为90℃、沉锂母液Li+质量浓度为15g/L、反应时间为75min、Na2CO3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1倍、陈化时间为150min条件下,得到Li2CO3沉淀,Li+回收率可达到92.70%,且研究表明Li2CO3的晶粒尺寸随着陈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对酸浸出法提取复杂铝电解质中K进行了研究,在浓度为14mol/L硝酸溶液中,液固比为10,80℃以300r/min搅拌150min条件下进行浸出,浸出率可以达到98.62%。对K2NaAlF6的酸浸机理研究表明K2NaAlF6可以被硝酸溶解,并且在K2NaAlF6硝酸溶液中加入NaF,使溶液中的NaF与AlF3的摩尔比大于3.0时,NaF会与溶液中的Al-F络合离子结合生成Na3AlF6和Na5Al3F14沉淀,因此得出含K复杂铝电解质在硝酸中的浸出反应方程式如下:4K2NaAlF6+8NaF+12HNO3=Na3AlF6+Na5 Al3F14+8KNO3+4NaNO3+12HF对含K复杂铝电解质酸浸过程的动力学研究分析表明:K的酸浸出符合扩散控制的未反应收缩核模型,表观反应活化能为19.38kJ/mol,表明浸出过程受扩散控制,酸浸出反应速率方程为:1-3(1-x)2/3+2(1-x)=4.0592×e-2331(1/T)t通过对含K复杂铝电解质体系进行酸浸出及蒸发过程后,可得到NaNO3和KNO3的混合物。对酸浸出法回收工业复杂铝电解质中的Li和K进行了研究,工业复杂铝电解质在进行酸浸出前需要根据成分分析得出Li在电解质的物相组成,如果Li在电解质中以不可溶性物相Na2LiAlF6存在,需要加入NaF将Na2LiAlF6烧结转化为可溶性物相LiF。在浓度为14mol/L硝酸溶液中,液固比为12.5,80℃下以300r/min搅拌120min条件下进行浸出,Li浸出率可以达到91.38%,K浸出率可以达到92.43%,并且经过中和、蒸发和Na2CO3沉淀过程可得到Li2CO3化合物,对沉淀Li2CO03后所得滤液进行蒸发可得到KNO3和NaNO3的混合物。

周新华,刘丹,齐庆杰,董子文[6](2017)在《高温水解-溴离子选择电极测定煤中溴的影响因素实验研究》文中指出建立了高温水解-溴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煤中溴含量的方法,优选并确定高温水解提取煤中溴的最佳条件:煤样取样量0.80 g、高温水解温度1 100 ℃、停留时间25 min、氧气流量为0.2 L/min、水蒸气通量为0.9 m L/min、吸收液为10 g/L的Na OH溶液。研究表明在此优化条件下吸收液中的溴全部以Br-形式存在,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消解液中Br-的量时,选择TISAB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作为本方法的离子强度调节剂,测试温度为25 ℃、响应时间约为1 min。在此条件下,用岩石标准样进行验证,多次测定其误差均在标样规定的误差限内。本方法可消除试剂的基质效应和管道记忆效应,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经济、简便和不需要贵重仪器等优点,因而能广泛用于煤和其它地质样品中溴含量的日常分析。

窦妍,古仪方[7](2016)在《亚硝态氮在一维土柱实验中的运移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西北地区第四纪黄土为研究对象,选择溴化钠和亚硝酸钠混合溶液作为原始水样,其中溴为示踪剂,研究NO2--N在一维土柱实验中的运移特征,实验结果表明:1Br-与NO2-的浓度在流出液中表现出明显不同步的运移特征,示踪剂Br-在运移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而流出液中NO2-的浓度出现较大的延迟,延迟系数为2.5,可见土壤的吸附作用对NO2-的运移产生较大影响.2NO2-在流出液中的浓度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即达到平衡状态后的浓度略低于初始浓度,根据对流出液中pH值的同步监测结果可以认为,在p H值在68的土壤环境中,小部分N发生的硝化或反硝化作用使得平衡状态下NO2-的浓度出现偏低的状态.因此,除了土壤本身对NO2-的吸附作用影响NO2-在土柱实验的运移特征外,化学转化也构成了NO2-在土柱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的运移特征.3在本次研究中,由于NO2-在运移过程中的特殊变化,电导率在流出液中的监测结果相比于Br-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延迟,因此,在使用电导率进行土柱实验示踪时,应当考虑不同离子存在状态下的电导率的延迟效应.

王爱萍,龚维,刘新,姚旭霞,吕辉,李成荣[8](2015)在《氧瓶燃烧–电位滴定法测定溴系阻燃剂中溴含量的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说明从称样量、助燃剂、吸收液等方面,研究了氧瓶燃烧过程中影响溴系阻燃剂完全燃烧、待测组分充分吸收的主要因素。探讨了电位滴定法测定溴系阻燃剂时电位滴定参数、滴定操作过程、电极的性能等因素对溴含量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影响。针对不同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保证了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

汤庆峰,马黎春,杨明,林健宸,陈启荣,魏岩,梁颖,魏炜,王红艳[9](2015)在《溴元素分析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溴的分析概况及方法研究进展,溴的测定方法包括间接分析法(化学分析法、光度法、离子色谱法、质谱法)和直接分析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中子活化法),并对各方法的基本特点和原理以及各种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存在问题进行了比较和评述,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王中荣,魏福祥,刘亚芹,闫珂[10](2015)在《电分析化学法在重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简述了离子选择电极法、极谱分析法、溶出伏安法及电位溶出法用于环境样品检测的特点,着重介绍了国内外电分析化学技术在重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对电分析化学法在重金属形态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评述。分析表明,今后研究的重点应放在优化各种仪器的联用技术,制备新型电极材料,研发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响应快、寿命长、微型化、可动态在线检测的新型电化学分析仪器。

二、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溴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土粒表面性质参数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土壤胶体表面性质
        1.1.1 土壤胶体比表面
        1.1.2 土壤胶体表面电荷
        1.1.3 土壤胶体表面电位
    1.2 土壤表面性质参数的测定方法
        1.2.1 表面电位的测定方法
        1.2.2 表面电荷数量的测定方法
        1.2.3 比表面积的测定方法
        1.2.4 表面电荷密度和表面电场强度的测定方法
        1.2.5 基于表面性质多参数联合分析原理的离子选择电极法
第2章 绪论
    2.1 选题依据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条件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时间的研究
        3.2.2 pH条件对离子选择电极测定的影响
        3.2.3 K~+和Ca~(2+)同时存在对离子选择电极测定的影响
    3.3 小结
第4章 表面性质参数的分析方法研究
    4.1 表面性质分析的方法原理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混合电解质中离子选择电极的标定
        4.3.2 交换平衡时间
        4.3.3 蒙脱石、高岭石、TiO_2和紫色土平衡浓度和吸附量的测定结果
        4.3.4 蒙脱石、高岭石、TiO_2和紫色土的表面性质参数
        4.3.5 表面性质参数的矫正
        4.3.6 矫正后的表面性质参数及不同前处理方式对测定结果的比较
    4.4 小结
第5章 电极法在土壤表面性质参数测定中的应用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混合电解质体系中离子选择电极的标定
        5.2.2 溶液中平衡浓度的测定结果
        5.2.3 离子平衡吸附量的测定
        5.2.4 五种土壤的表面性质参数测定
        5.2.5 矫正后的表面性质参数
    5.3 小结
第6章 电极法测定表面性质参数的可靠性分析
    6.1 不同技术手段测定表面性质参数的结果比较
    6.2 矫正系数与表面电位之间的关系
    6.3 土壤组成与表面性质参数的关系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与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2)橡胶中卤素含量分析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离子选择电极法
2 离子色谱法
3 高效液相色谱法
4 气相色谱法
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7 结语与展望

(3)基于离子选择电极法的溴碘离子测试相互干扰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
    1.2 试剂
2 操作步骤
    2.1 建立溴离子标准曲线
    2.2 建立碘离子标准曲线
    2.3 干扰实验研究
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 结论

(4)天然气水合物水体组分和气体组分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天然气水合物概述
    1.3 天然气水合物孔隙水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1.4 孔隙水阴阳离子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1.5 天然气水合物气体组分分析测试方法现状
    1.6 天然气水合物合成模拟实验研究现状
    1.7 研究内容
2 离子选择电极对于离子浓度的测定研究
    2.1 方法原理简介
    2.2 实验部分
    2.3 实验方法
    2.4 条件优化
    2.5 方法评价
    2.6 离子选择电极与离子色谱法的对比
    2.7 小结
3 天然气水合物气体分子分析方法
    3.1 方法原理简介
    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3.3 条件优化
    3.4 方法评价
    3.5 小结
4 天然气水合物合成模拟实验研究
    4.1 天然气水合物模拟实验装置
    4.2 实验方法及步骤
    4.3 结果分析
    4.4 地质意义
    4.5 小结
5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复杂铝电解质分子比测定及锂、钾回收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电解铝工业概况
    1.2 铝电解质体系的发展概况
        1.2.1 熔盐电解质
        1.2.2 铝电解质体系的演变
    1.3 铝电解质体系分子比的研究现状
        1.3.1 铝电解质分子比的定义
        1.3.2 铝电解质分子比的测试方法
    1.4 复杂铝电解质体系的研究现状
        1.4.1 复杂铝电解质体系中Li、K对初晶温度的影响研究
        1.4.2 复杂铝电解质体系中Li、K对Al_2O_3溶解性的影响研究
        1.4.3 复杂铝电解质体系中Li、K对电解铝过程的影响研究
    1.5 Li盐和K盐的应用概况
        1.5.1 Li盐的应用
        1.5.2 K盐的应用
    1.6 课题的主要内容
        1.6.1 复杂铝电解质体系中物相形成及分子比测定的研究
        1.6.2 复杂铝电解质体系中Li的回收研究
        1.6.3 复杂铝电解质体系中K的回收研究
        1.6.4 工业复杂铝电解质中Li、K的回收研究
第2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2.1 实验所用仪器
    2.2 实验所用试剂及原料
        2.2.1 实验所用试剂
        2.2.2 实验所用原料
    2.3 复杂铝电解质酸浸出实验
        2.3.1 复杂铝电解质酸浸出实验装置
        2.3.2 复杂铝电解质酸浸出实验方法
    2.4 酸浸出液中和实验
        2.4.1 酸浸出液中和实验装置
        2.4.2 酸浸出液中和实验方法
    2.5 中和液蒸发实验
        2.5.1 中和液蒸发实验装置
        2.5.2 中和液蒸发实验方法
    2.6 Li_2CO_3沉淀实验
        2.6.1 Li_2CO_3沉淀实验装置
        2.6.2 Li_2CO_3沉淀实验方法
    2.7 K_2NaAlF_6浸出机理实验
        2.7.1 K_2NaAlF_6浸出机理实验装置
        2.7.2 K_2NaAlF_6浸出机理实验方法
    2.8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分子比实验
        2.8.1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分子比实验装置
        2.8.2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分子比实验方法
    2.9 含K复杂铝电解质椰壳活性炭吸附实验
        2.9.1 椰壳活性炭吸附实验装置
        2.9.2 椰壳活性炭高温改性实验方法
        2.9.3 椰壳活性炭吸附铝电解质中K的实验方法
    2.10 分析研究方法
        2.10.1 原子吸收光谱法
        2.10.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
        2.10.3 AlCl_3重量法
        2.10.4 X射线衍射法
        2.10.5 扫描电子显微镜法
        2.10.6 拉曼光谱法
        2.10.7 XRD K值法
        2.10.8 傅立叶红外光谱法
        2.10.9 N_2-BET表征法
    2.11 本章小结
第3章 复杂铝电解质体系分子比测定的研究
    3.1 标准铝电解质样品物相形成的研究
        3.1.1 标准铝电解质样品的制备
        3.1.2 标准铝电解质样品的物相成分的研究
        3.1.3 标准铝电解质样品的物相形成规律的研究
    3.2 XRD法测定标准铝电解质样品分子比的研究
        3.2.1 XRD法测定分子比的原理研究
        3.2.2 XRD K值法中K值推导的研究
        3.2.3 改进XRD法测定标准铝电解质样品分子比的研究
    3.3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标准铝电解质样品分子比的研究
        3.3.1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分子比的原理的研究
        3.3.2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分子比公式推导的研究
    3.4 使用改进后方法测定工业复杂铝电解质分子比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复杂铝电解质体系中Li的回收
    4.1 含Li复杂铝电解质酸浸出的研究
        4.1.1 含Li复杂铝电解质的制备
        4.1.2 含Li复杂铝电解质酸浸出实验影响因素的研究
        4.1.3 含Li复杂铝电解质酸浸前后SEM分析的研究
        4.1.4 酸浸渣及浸出液蒸发物XRD物相分析的研究
        4.1.5 含Li复杂铝电解质酸浸出动力学分析的研究
    4.2 含Li复杂铝电解质酸浸液中沉淀Li_2CO_3的研究
        4.2.1 沉淀Li_2CO_3酸浸液的制备
        4.2.2 沉淀Li_2CO_3酸浸液的中和实验的研究
        4.2.3 中和液的蒸发实验的研究
        4.2.4 制备沉锂母液
        4.2.5 Na_2CO_3制备Li_2CO_3沉淀影响因素的研究
        4.2.6 Li_2CO_3沉淀的XRD物相分析
        4.2.7 不同陈化时间所得Li_2CO_3的SEM分析
    4.3 酸浸出工业复杂铝电解质回收Li的实验的研究
        4.3.1 工业复杂铝电解质酸浸出回收实验原料与条件的选取
        4.3.2 工业复杂铝电解质原料添加NaF烧结的研究
        4.3.3 工业复杂铝电解质酸浸出实验的研究
        4.3.4 工业复杂铝电解质酸浸出液沉淀回收Li_2CO_3实验的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复杂铝电解质体系中K的回收
    5.1 含K复杂铝电解质酸浸出的研究
        5.1.1 含K复杂铝电解质的制备
        5.1.2 含K复杂铝电解质浸出实验影响因素的研究
        5.1.3 含K复杂铝电解质酸浸后XRD物相分析的研究
        5.1.4 含K复杂铝电解质酸浸前后SEM和EDS分析的研究
        5.1.5 含K复杂铝电解质浸出液蒸发物XRD物相分析的研究
        5.1.6 K_2NaAlF_6浸出机理实验的研究
        5.1.7 含K复杂铝电解质酸浸出动力学分析的研究
    5.2 酸浸出工业复杂铝电解质回收K实验的研究
        5.2.1 工业复杂铝电解质酸浸后的XRD分析
        5.2.2 工业复杂铝电解质回收K的研究
    5.3 含K复杂铝电解质椰壳活性炭吸附的研究
        5.3.1 含K复杂铝电解质椰壳活性炭吸附实验
        5.3.2 椰壳活性炭高温改性前后的检测与分析的研究
        5.3.3 椰壳活性炭对铝电解质中K的吸附的研究
        5.3.4 椰壳活性炭对铝电解质中K的吸附动力学的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发明专利
致谢
作者简介

(7)亚硝态氮在一维土柱实验中的运移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1.1 测定方法
    1.2 实验装置
2 土柱实验数据整理
    2.1 垂向土柱实验中溴离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2.2 亚硝酸盐浓度在垂向土柱实验的变化特征
    2.3 电导率在垂向土柱实验的变化特征
3 讨论
    3.1 溴离子在垂向土柱实验中的变化规律
    3.2 垂向土柱实验中电导率随时间变化规律
    3.3 垂向土柱实验中NO2--N的表现
4 结论

(8)氧瓶燃烧–电位滴定法测定溴系阻燃剂中溴含量的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样品前处理的影响
2电位滴定参数的影响
3滴定操作过程的影响
4电极性能及使用的影响
5结语

(9)溴元素分析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前言
2溴的分析方法
    2. 1间接分析方法
        2. 1. 1样品的处理
        ( 1) 氧瓶燃烧法
        ( 2) 高温热水解法
        ( 3) 高温炉培烧法
        ( 4) 微波处理法
        2. 1. 2溴的分离富集
        ( 1) 沉淀或共沉淀
        ( 2) 蒸馏和高温热解
        ( 3) 色谱法
        ( 4) 溶剂萃取
        ( 5) 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
        ( 6) 膜分离法
        2. 1. 3溴的测定方法
        ( 1) 滴定分析法
        ( 2) 电化学分析法
        ( 3) 光度法
        ( 4) 气相色谱法
        ( 5) 离子色谱法
        ( 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ICP AES)
        ( 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ICP - MS)
    2. 2直接分析测试法
        2. 2. 1 X射线荧光光谱法( XRF)
        2. 2. 2中子活化分析法( NAA)
3展望

四、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溴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土粒表面性质参数的方法研究[D]. 唐玲玲. 西南大学, 2021
  • [2]橡胶中卤素含量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 侯倩倩,王康,许峰,张文申,董雅卓,荀其宁,刘霞,冀克俭. 化学分析计量, 2020(S1)
  • [3]基于离子选择电极法的溴碘离子测试相互干扰影响研究[A]. 李宏,沈斌,张小涛,许智超,黄春华. 《环境工程》2019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 2019
  • [4]天然气水合物水体组分和气体组分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D]. 李宏.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5]复杂铝电解质分子比测定及锂、钾回收的基础研究[D]. 侯剑峰. 东北大学, 2018(01)
  • [6]高温水解-溴离子选择电极测定煤中溴的影响因素实验研究[J]. 周新华,刘丹,齐庆杰,董子文. 地球与环境, 2017(02)
  • [7]亚硝态氮在一维土柱实验中的运移特征研究[J]. 窦妍,古仪方.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 [8]氧瓶燃烧–电位滴定法测定溴系阻燃剂中溴含量的影响因素[J]. 王爱萍,龚维,刘新,姚旭霞,吕辉,李成荣. 化学分析计量, 2015(04)
  • [9]溴元素分析的研究进展[J]. 汤庆峰,马黎春,杨明,林健宸,陈启荣,魏岩,梁颖,魏炜,王红艳. 盐业与化工, 2015(07)
  • [10]电分析化学法在重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J]. 王中荣,魏福祥,刘亚芹,闫珂. 河北工业科技, 2015(01)

标签:;  ;  ;  ;  ;  

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溴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