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迁有无易居”与中国古代平均思想的辨认

“茅迁有无易居”与中国古代平均思想的辨认

一、“懋迁有无化居”与中国古代平均思想辨正(论文文献综述)

韦婷[1](2021)在《《广雅疏证》通假关系新证》文中研究表明《广雅》爲三国魏张揖所撰,该书体例比附《尔雅》,是《尔雅》之後又一部解释词义的训诂之作。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即疏证《广雅》的集大成之作,该书根据“因声求义”理论指出、系联大量具有音同、音近、音通、音转等通假关系的字组,并据此校订相关传世文献,多有发明,犹爲後人奉爲圭臬。历来对於王氏“因声求义”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并不全面,对《疏证》中具有通假关系的材料也未能穷尽地整理、证实与检讨。本文选取《疏证》(含《补正》)中具有通假关系的异类声素字组爲研究对象,以“新材料”爲切入点,尽量全面地结合传世、出土文献材料对这些字组进行“新证”研究。其中,传世文献以先秦、两汉、魏晋材料爲主,出土文献以战国、秦汉简帛材料爲主,兼及金文、碑刻、铜镜、玺印、兵器及古文字字形等材料。通过本文的“新证”研究,意义有二:一是丰富了传世与出土文献中通假字的研究。本文拓展了《广雅疏证》的研究视野,不仅指出、证实不少新见通假字组,且较爲系统地总结了先秦两汉时期的通假材料、原则、规律及问题。二是本文在多重证据、多种角度上重新检讨与评价了王念孙的声韵理论、音转理论以及因声求义理论。本文通过对3466组异类通假关系字组地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一、王氏在《疏证》中一直将东、冬合韵,王氏晚年分韵二十二部,或基於谐声材料。二、在已标注声韵关系的3446组异类通假关系字组中,主要以双声或叠韵字最多,以同类音转爲次,以异类音转最少。从声韵关系的配合上来看,皆以声韵相近或双声叠韵爲主。从异类声、韵转的分布来看,常用、无例证通假字中的声、韵转规律与王力相同,其声韵部流转的语音条件皆呈反比,而不常用通假字中的声韵部流转没有明显反比关系。三、王氏《疏证》中“因声求义”理论已经脱离了以往随意“音转”的风气,基本严格遵守古声韵系统来系联音义,仅在个别单一音义系联上出现了问题。四、王氏《疏证》中的“转”主要是指声纽相同或相近,韵部相流转,王氏对於“音转”的尺度整体有很好的把握,存在少量滥用“音转”现象。值得注意地是,其中大多特殊音转词,属於受到时、地等因素影响较多的声训词、同源词、方言词、名物词、虚词、连词等等,而小部分零散的声训词、同训词或义近实词的特殊音转现象有待商榷。

韩诚诚[2](2020)在《运城地区稷王信仰及祭祀活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后稷弃自出生起就充满着十分神秘的色彩,被尊称为农耕始祖、农神和周人先祖,从西周开始便受到帝王与百姓的尊崇与祭祀,历经千年而不衰。稷王信仰至今仍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农业文明、农耕精神和农业经济的象征和代表。从古至今,运城地区民众的社会、经济生活均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稷王信仰却从未消退,一直存在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是构成当地民众民俗生活的重要部分。因而对运城地区的稷王信仰文化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通过研究当地稷王信仰文化不仅可以窥探该地区历史文化面貌,也能为我国稷王文化提供丰富的相关性研究资料。首先,对已有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梳理,从后稷文化的综合性研究与运城地区后稷信仰文化的研究两方面对现有资料进行类别分析;其次对稷王信仰的历史来源进行追溯,并从官方、民间两个层面中的稷王祭祀规模来凸显农神后稷的历史地位,同时对运城地方社会的人文、地理环境进行分析,探究当地稷王信仰产生的条件和祭祀之由来;再次,结合实地考察对该地区的稷王庙宇选址布局以及建筑中体现出的农业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进行分析;然后以田野调查为基础,从运城地区稷王信仰的民祭、官祭活动来展示运城地区稷王信仰祭祀仪式的特点,最后就“运城地区稷王信仰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发扬”展开论述,对于境域内稷王信仰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希望该地区稷王信仰文化及祭祀活动更好地发展与传承。

孙柏林[3](2019)在《“天人之和”视域下的“老子”思想探源》文中指出“老子”思想有其渊源,这是本文“老子思想探源”(先老学研究)之核心和旨趣。然进入其中的切入点和路径有许多,我们以“天人之和”这一中华文明的精神和思想特质作为视域,并综合中国传统语文学及现代学术研究方法,立足于传世文献、出土文献、考古材料等构成之文本,探讨了前老时代“天人之和”的四大主要表现形态及基本思想范畴体系:“德礼”体系、“法刑”体系、“方术”体系、“天道”体系;而“老子”之思想更多传承和发展了“天道”体系,同时批判和解构了“德礼”体系;最终结合《老子》的历史世界、思想域界、生命境界,我们初步探索了“老子”之思想范畴体系,如面对礼崩乐坏、民生凋敝之“乱世”的现实情境,“老子”以人间性的如何“为”(无为)为出发点,并确立了“道”为终极价值和思想根基等。本文欲试图达到“二点突破”(新领域、新视域),“三点创新”(方法、材料、观点)。“突破”:(1)“老子”研究领域的新拓展,本文以“老子思想范畴体系”为核心来探寻“老子”思想之根源(先老学)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另如中希印之“天人观念”异同研究、前老时代“天人之和”形态体现的四种范畴系统(礼乐、方术、刑法、天道)等,均有一定理论新探索之倾向;(2)以“天人之和”和“历史世界”“思想域界”“生命境界”构成的局域性、立体性理论视域能较为全面、深入地探究“老子”思想之源流及当代价值。“创新”:(1)“方法”上,结合中国传统语文学方法(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考据学等)和当代哲学研究方法(诠释学、语言分析、存在现象学等),以及跨学科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力图多角度、多层次地把握“老子”思想;(2)“材料”上,“先老学”之突出特点首先在于其时间性,如本文使用的相关传世文献资料都曾考证其时代并说明,且不局限于文字材料,包含如星图、符号、器物、遗址等;(3)“观点”上,如中西印之文明开端时期均以“究天人之际”为核心,但由于“生存结构”之差异,最终导致古希腊探寻超越性本源的“人与自然之分”、古印度伦理与宗教性的“神我合一”,古中国因“制礼作乐”而形成人文经验性的“天人之和”,另如“老子”思想范畴体系的初步探索等。绪论部分为正式之研究之基础,其中界定了“前老时代”之时限,考订了相关引证传世文献之时代,综述了思想范畴体系、天人之和等研究之现有成果,并梳理了有关理论视域及研究方法等。以“天人之和”作为视域和切入点,而对“天人关系”问题的关注是人类文明原初阶段的共性,而为何只有中国古代才形成了“天人之和”的独特特征?这是“第一章”之核心问题。具体我们首先通过中国与古希腊相比较,两者以农耕与海洋生存结构为区分,中国思想起源的“天人之和”与西方的哲学起源的“天人之分”;其次通过中国与印度文明的比较,同样的农耕生存结构,中国通过周代的制礼作乐而进入具有人文经验性的“天人之和”,而印度则延续了神话与宗教色彩而形成的“梵我合一”。在确立中国“天人之和”的思想范式与文化特征之后,“第二章”的重点在于“天人之和”在“前老时代”具体形成的四大大基本形态和思想范畴体系,其分别是作为“德礼”体系及其分化出的“法刑”体系,以及“方术”体系和从中衍生出的“天道”体系。此四大体系均是历史性建构生成的,包含了相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的核心范畴,天人关系范畴为其四者共通。“第三章”则讨论了“老子”思想与“天人之和”四大体系之亲密关联,结合《老子》文本,通过分析“老子”思想所针对的问题,以及所体现的思想特征,阐释“老子”与四大体系的关联。又通过《老子》的历史世界、思想域界及生命境界初步探索了“老子”之思想范畴体系:如以“为”作为核心,以“道”作为终极意义和思想根基,以“圣人”为理性人格等。最后我们在“结语”中交待了研究“先老学”的意义和价值,如其对“前二元对立”世界的可能探索,以及本文之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的可能拓展之方向。

张亚娟[4](2019)在《安邦与济民 ——《尚书》“治国”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尚书》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经典文献之一,客观地反映先秦时期中国社会历史文化面貌,并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论文运用文献资料,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尚书》“治国”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及其内在联系,探讨了“治国”思想的方法、实践路径及价值取向,凸显了《尚书》在古代国家治理和安定民心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研究认为,《尚书》“治国”思想的核心要旨在安邦与济民;指出“天人观”“德治观”“王道观”是构成《尚书》“治国”思想的基本内容,并分别从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论三重维度有机地诠释了《尚书》“治国”思想的内在结构与思想系统。在“天人观”上,立足“天道”与“民本”展开言说与论证,强调“天命”“天威”“天德”“重农”“保民”与“民教”等实践意义,凸显“天人合一”、“以民为本”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形象展示了中国古代社会以天道和民本互为表里的国家治理之道和中国思想文化独特之人文精神;在“德治观”上,提倡“德主刑辅”之治理之法,以“天德”发展“人德”,以“德政”与“内德”促进和谐,重视“尚德”精神与“典刑”之作用,力图安邦与济民共同发力,实现国家之有效治理;在“王道观”上,“皇建有极”与“协和万邦”是国家治理实践的重要内容和价值目标,是力行安邦与济民的盛德大业之政治实践努力方向,体现了“大一统”的时代背景与历史趋势,为历代政治家治国强调之内容,且对后世国家治理思想与实践有着深远之影响。《尚书》文本蕴藏着丰富的治国思想,既是古代政治家安邦治国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历代思想家救世济民的理论思考,尤其是其崇尚“天人合一”“以民为本”“德法并治”“王道治国”的国家治理之道,充满着思想智慧、政治智慧和历史智慧,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徐俊刚[5](2018)在《非简帛类战国文字通假材料的整理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战国文字材料大量发现和公布,战国通假字研究已经取得丰硕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於楚简、秦简等简帛类材料通假现象的研究领域,而对非简帛类通假现象的研究则相对薄弱。因而我们将非简帛类战国通假字作爲整理和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较爲全面的整理和考察,希望能够爲古文字、古史、古文献、上古音等相关研究领域提供一份较爲可靠的参考资料。论文绪论部分界定和解说通假、战国文字等相关概念;对已有的研究情况和研究专着、文章作举例式说明;论述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最後详细阐释论文使用的材料和收字原则。论文主体部分共分爲三章。第一章整理并列举了能够确定的非简帛类战国通假字例,这些字例学界意见比较一致,可以作爲谈通假时的定例。各组通假字例,按王力拟定的上古音三十韵部爲序排列,同一韵部内按照声纽排列,每组通假字例标示出声纽韵部,并列举相关辞例,辞例包括各系别、国别的材料,并尽量涵盖铜器、兵器、货币、玺印、封泥、陶文、玉石等不同文字载体。爲便於全面考察和比较,传世文献和楚简、秦简中相同的通假用例一并列出。脚注中附观点出处和对相关问题的说明。第二章列举目前学界尚存争议的非简帛类战国通假字例。这一部分并非文字集释,而是收录与解说通假关系相关的研究成果,以转述或部分引用的方式列出相关观点,在条目末尾以“按语”的形式对某些意见加以补充说明。第三章,基於论文搜集和整理的战国文字通假材料,对论证通假关系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举例式说明,包括释字、形近)混、用字习惯、上古音通转规律、方言方音,以及文字材料的文意、国别归属、地理定位等因素。附录部分,列出目前已见的可疑铭文、印文及秦汉之际的玺印,这些材料不在论文使用材料的范围之内。论文最後还附有通假条目索引、笔画检字表、引书简称、参考文献等内容。

张乐[6](2018)在《西周早期征讨夷方金文研究的整理与考论》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对西周早期征讨夷方金文文献研究成果的整理和疑难问题的考论。所择八篇铭文皆以时人实录的形式分别记载了成王东征践奄之役,昭王南征楚荆之事,以及未见诸载籍的昭王时大规模讨伐东夷之战,对西周史的研究极为重要。历来相关的考释成果亦十分丰硕。但大都刊布零散,且多所歧说,目前从字词考证、铭文释读的角度系统地对这批资料进行全面梳理与进一步研究的着作尚未有见,故本文实有填补学界这一空白的作用。论文内容由两大部份构成:第一部份是采用“集释”方式,以铭文句段为单位,将宋代以来对该句段的研究成果以时间先後为序逐次集於该句段之下。其所集诸家说解一律为原文,以方便读者直接使用。这是首次对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一次系统整理。第二部份是对歧说和疑难的考论,采取两种方式,一是按语方式,在每句段集释完毕后,以各家分歧和疑难字词为切入点,加以按断,力求对歧说折中一是,对疑难做出正确解说,以供学界参考。二是专题方式,对铭文中所关涉的重大疑难问题做出了系统研究。共六篇,分别对明公簋中的“工”,小臣迃簋等铭文中的“蔑烓”,(?)叔鼎中所谓的“鬲鼎”等词,以及保员簋等铭文中的“(洀)”,作册夨令簋中的“报”,(?)叔器中的“诲”等字,提出了新的考释意见。

赵朝阳[7](2018)在《出土文献与《尚书》校读》文中研究表明《尚书》今文部分的文本由於词句简奥,历代注疏虽解决了不少疑难,但是仍有很多问题值得讨论。近代“文献新证”兴起以後,爲《尚书》校读开辟了新的途径,涌现了许多“新证”成果。但是,这些成果瑕瑜互见,而且尚未有论着对其进行全面的总结分析。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便是总结和清理前人利用出土文献校读《尚书》的相关成果,或爲之补苴、推阐,或独抒己意,终期於能够较爲全面的体现当前《尚书》文本“新证”的成绩。本文共分爲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结语以及附录五个部分。在绪论中先介绍研究对象即《尚书》文本的有关情况、选题缘起以及目的,然後概述前人研究成果,并分类举例说明。第一、二章是全篇的主体部分,在第一章中,依今文《尚书》篇目分篇分条纂述前贤以及近人的研究成果,爲方便参照,也会择录不同意见,以见递进、取舍之迹。若有可据出土文献或他人观点校正之处,皆加按语予以补充说明。第二章是对在利用出土文献校读《尚书》时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反思。附录是新编今文《尚书》全文,因爲本文主要是对新近成果以及有新材料、新观点可以补充的旧有成果的校录,必然不能较爲全面的体现利用出土文献校读《尚书》的整体成果或者说《尚书》校读的最新面貌,所以在这一部分以脚注的形式体现旧有的校读成果、相关出土文献材料以及传统校读成果,重新断句、破读等。

张雪葳[8](2018)在《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城乡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寻找身份与文化认同成为当代人的精神需求。中国古代千姿百态的“山—水—城”寄托着人们的家园情感,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智慧,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得失参照与灵感来源。古代福州是公认的“山—水—城”典范。它代表着城市设计与自然系统的完美结合,也显示了百姓生活与山水环境的密切联系。本文基于风景园林的综合视角,重点探讨了传统山水文化影响下古代福州的城市发展与风景演变。文章简要分析了福州的地理区位与自然基础,以明确其城市发展的自然地理特征;概述了中国历代都城的营城实践,以此作为福州古代城市发展的经验来源;从先秦、秦汉、魏晋、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六个历史阶段全面梳理了福州古代城市的发展历程,探讨了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并总结了福州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为了探讨物质空间与人文精神的互动关系,本文提出了山水风景体系的概念,并将其视为为山水格局、世俗空间、艺术表达三个层次耦合叠加的结果。其中,山水格局包括自然天成的山形水势、因地制宜的农田水利、合形辅势的景观要素和雅俗共赏的风水模式;世俗空间包括政治空间、交通空间、生产空间和游赏空间;艺术表达包括时令风俗、诗画八景和跨时空对比。通过这三个层次的综合解析,以期全面、生动地展现福州山水风景体系中,山水科学、山水美学与山水空间的互动关系。文章进而从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等方面,归纳了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面对中国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文章尝试从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价值互补的角度,提出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四个保护发展路径。分别是: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思路创新:基于风景园林的视角,聚焦山水文化与营城实践的互动关系,归纳古人因借山水、融于山水的空间实践与价值认知;(2)方法创新:借鉴并完善了乡土景观的层状叠加体系,用以探寻历史形态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内涵;(3)成果创新:整合历史、地理、文学、民俗等多方面研究成果,完善福州传统人地关系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吴铭[9](2017)在《广雅新证》文中研究指明三国魏张揖所撰《广雅》汇集汉魏以前名物训诂,是《尔雅》之後最重要的雅书。从後世引用量来看,《广雅》紧追《说文》《尔雅》,而远超侪辈,稳居古小学书三甲之位。与其价值不相称,历史上罕有专门整理、研究者。直至清代才出了卢文弨、钱大昭、王念孙《广雅》三大家。其中尤以王氏《广雅疏证》成就卓着。但亦因其体大思精而使之後的《广雅》研究几成《广雅疏证》研究的别名。对於《广雅》本体,学者的注意反而不多。王氏之後只见有限的拾遗补缺,再无全面研究《广雅》训式的着作,很大原因在於研究思路、技术手段、所用材料皆囿於旧证,未有明显的突破与扩展。总结《广雅》旧证与研究现状之不足,“新证”提出以训式爲本位,揭示训式的多层复合性,用语境观念指导对《广雅》训式的阐发,分析古人语用习惯对训式创作的影响。使用辑证法、补证法、文字分析法、不限形体法、词族繋联法、互文连文语料穷尽法、多层分析法、文化参证法等各种方法综合考证具体训式。使用的语料大大超出旧证所用传统经史子集范围。利用原本《玉篇》残卷是正今本《广雅》。引入《太平经》、东汉汉译佛经、训诂着作语料、出土实物文献等能得到的一切周秦两汉语料爲《广雅》提供更详实、可靠的书证。将数据库技术引入训诂研究,建立小学书全文数据库观其会通,建立周秦两汉文献语料全文资料库使语料穷举成爲可能。“新证”用新思路、新手段、新材料疏证了《广雅》数百条训式,进一步挖掘《广雅》所录古训的价值,特别是将《广雅》训式与传世文献、出土文献互相参合有所发明。所获新成果包括回答《广雅》中旧证未能妥善解决的一些难题;纠正王氏疏证等旧证中的部分失误;以《广雅》训式爲线索探讨《尔雅》、《说文》、传世古籍、出土文献中大量语言文字问题,正训纠谬,提出新见解;爲《汉语大词典》提出两百余条补正商榷意见,主要针对周秦两汉同义复词相关词条。《广雅》诞生於主要书写载体由竹帛至纸张的转型期,与近年大量出土的简帛文献之间存在“天然”的联繋。《广雅》对於简帛考释,简帛对於《广雅》研究,皆意义重大,“新证”爲此设专章以条分缕析。

谢芳[10](2017)在《王夫之经济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王夫之没有系统的经济伦理思想着述,但是王夫之着述中有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命题、观点和论述。深入发掘、整理和再现王夫之经济伦理思想的状貌,是当代伦理学人应有的学术抱负和价值追求。作为明清之际三大杰出思想家之一,诚如钱穆先生所言,“明末诸老,其在江南,究心理学者,浙有梨洲,湘有船山,皆卓然为大家。然梨洲贡献在学案,而自所创获者并不大。船山则理趣甚深,持论甚卓,不徒近三百年所未有,即列之宋明诸儒,其博大闳括,幽微精警,盖无多让”。[1]王夫之站在他那个时代的高点,俯视中国历史发展的兴衰繁荣,怀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家国情怀,注六经,解历史,为他那个时代甚至以后的万世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思想。在经济伦理思想方面,他不但“坐集千古之智”,对于他之前的经济伦理思想作出了全面系统的总结,而且以“六经责我开生面”的学术品质及其胆识,对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诸多矛盾运动进行了“会其参伍,通其错综”的辩证考察,“特别是按’依人建极’的原则,高度重视人类史观的研究,使朴素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形态发展到顶峰,并落足到天人、理欲等关系问题上的明确的人文主义思想”,[2]为建设“破快启蒙,灿然皆有”的经济伦理思想奠定了基础。王夫之经济伦理思想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理论渊源以及理论基础。明朝中后期腐朽的政治统治所引发的农民起义,以及随之而来的异族入侵,是导致明王朝走向灭亡的直接原因。国破家亡的残酷现实再加上人们对宋明理学空疏学风的谴责和实学风气的兴起,使一贯倡导“经世致用”之学的王夫之自觉地从伦理的视角思考社会的经济问题,试图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幸福、国家民族的富强寻找良策。而传统儒家的人性论、理欲观、本末论等均为王夫之的经济伦理思想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且在此基础上有适应时代的创新和发展;另外从批判佛老虚无主义的宇宙论中吸收了佛老的变易方法论思想,从质疑西学的科学性中吸收了西学的辩证法方法论,等等。理势合一、理势不定的历史观为王夫之的经济伦理思想既继承传统又突破传统进而提出适应时代又超越时代的经济伦理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理欲皆性、性日生日成的人性论则是王夫之经济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石和逻辑起点。王夫之经济伦理思想有着对生产伦理思想、交换伦理思想、分配伦理思想以及消费伦理思想的系统论述和精深阐发。在生产伦理思想方面,王夫之从个体层面、国家层面、农商关系层面论证了“重农务本”的伦理正确性;从有其力者治其地的角度论述了“土地民有”的伦理合法性;从“人则未有不自谋其生者”的经济人假设角度提出了自由生产的伦理原则。在交换伦理思想方面,王夫之从民生的角度论证了交换活动的伦理正当性;辩证地论证了商人的伦理之善与伦理之恶;从“致厚生之利”的角度论证了货币的起源、社会作用,并对货币流通所带来的社会异化现象进行了深刻的社会批判和伦理反思。在分配伦理思想方面,王夫之主张辩证的均富论,并对公平正义的分配伦理原则作出了自己的深刻论述。在消费伦理思想方面,王夫之提出了俭奢有度的消费原则、絮矩之道的消费伦理理念,并对庶民百姓的合理消费给予了高度的价值肯定。王夫之经济伦理思想具有三个鲜明的理论特质,即研几趋时与以民为本的经济伦理发展观,义利并重的辩证义利观以及裕国富民的辩证国富民富论。王夫之经济伦理思想的理论特质主要表现为具有近代启蒙特色的部分,包括对封建行政权力过多干预经济运转的反思与批判,对传统道义论和功利论的辩证剖析,对传统重本抑末思想的辩证发展等。当然,王夫之经济伦理思想亦带有某些不可避免的缺陷,未能摆脱时代和阶级的局限。站在新的时代和社会,批判性地审视王夫之经济伦理思想,要求我们对其作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弘扬王夫之经济伦理思想的合理因素有助于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经济伦理思想。

二、“懋迁有无化居”与中国古代平均思想辨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懋迁有无化居”与中国古代平均思想辨正(论文提纲范文)

(1)《广雅疏证》通假关系新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上编
    绪论
        第一节 《广雅》与《广雅疏证》
        一、《广雅》概况
        二、《广雅疏证》概况
        第二节 《广雅疏证》“通假关系新证”解题
        一、“通假关系”相关概念界定
        二、通假字与同源字、古今字、异体字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三、“新证”界定
        第三节 《广雅疏证》研究现状回顾
        一、王氏的音韵学、音转理论研究回顾
        二、王氏的“因声求义”理论与实践情况回顾
        三、“新证”研究回顾
        第四节 研究对象、使用材料范围
        一、研究对象
        二、使用材料范围
        第五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广雅疏证》语音关系新证概况
        第一节 王念孙的声韵理论概述
        第二节 《广雅疏证》中常用通假字的语音关系概况
        一、常用通假字声韵关系概况
        二、常用通假字中同源、通假、古今、异体、音义相近字声韵关系概况
        三、小结
        第三节 《广雅疏证》中不常用通假字的语音关系概况
        一、不常用通假字声韵关系概况
        二、不常用通假字中同源、通假、古今、异体、音义相近字声韵关系概况
        三、小结
        第四节 《广雅疏证》中无例证通假字的语音关系概况
        一、无例证通假字声韵关系概况
        二、无例证通假字中同源、通假、古今、异体、音义相近字声韵关系概况
        三、小结
    第二章 从“新证”看王氏的“因声求义”理论
        第一节 “因声求义”理论溯源
        第二节 从“新证”看《疏证》对“因声求义”的实践
        一、从“新证”看王氏疏证连词
        二、从“新证”看王氏疏证的虚词
        三、从“新证”看王氏疏证的名物词
        四、从“新证”看王氏系联的同源字
        五、从“新证”看王氏指出的通假字
        六、从“新证”看王氏系联的音义相近字
        第三节 王念孙“因声求义”理论实践的得失
        一、王氏“因声求义”理论实践的成就
        二、王氏“因声求义”理论实践的不足
    第三章 从“新证”看王氏的“音转”理论
        第一节 《广雅疏证》“新证”中的异类声转研究
        一、“新证”通假字的异类声转概况
        二、无例证通假字异类声转分析
        第二节 《广雅疏证》“新证”中的异类韵转研究
        一、“新证”通假字的异类韵转概况
        二、无例证通假字异类韵转分析
        第三节 从“新证”看《广雅疏证》中的“转”语
        一、常用通假字的声韵关系概况
        二、不常用通假字的声韵关系概况
        三、无例证通假字的声韵关系概况
        第四节 王氏音转理论与实践的得失
    结语
下编
    表一:《广雅疏证》(含《补正》)常用通假字一览表
    表二:《广雅疏证》(含《补正》)不常用通假字一览表
    表三:《广雅疏证》(含《补正》)无例证通假字一览表
    三十韵部条目索引
    音序索引
    引用材料简称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运城地区稷王信仰及祭祀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综述
第一章 稷王信仰与运城地方社会
    第一节 稷王信仰溯源
    第二节 运城地区稷王信仰与祭祀的产生
第二章 稷王信仰和祭祀的文化空间
    第一节 稷王庙分布特征及成因
    第二节 稷王庙中的民俗文化意蕴
第三章 稷王祭祀活动研究
    第一节 稷王祭祀组织“社”与“会”
    第二节 稷王信仰民祭仪式活动及特点
    第三节 稷王信仰官祭仪式活动及特点
    第四节 稷王信仰祭祀仪式的民俗文化功能
第四章 运城地区稷王信仰的功能价值与保护传承
    第一节 稷王信仰的功能与价值
    第二节 稷王信仰的保护与传承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天人之和”视域下的“老子”思想探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第一节 问题
        一、问题意识
        (一) 思想探源与先老学
        (二) “老子”之时代及其他预设
        (三) 范畴与思想范畴体系
        (四) 天人关系与天人之和
        二、理论视域
    第二节 方法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路径
    第三节 文本
        一、文献资料
        二、考古材料
第一章 “老子”思想探源与“天人之和”
    第一节 如何进入“先老学”思想之门
        一、“先老学”之研究综述
        二、“先老学研究”之要旨:“天人之和”
    第二节 “天人之和”相关概念之辨析
        一、“天人”思想之核心词语辨析
        二、论“天人之和”的“和”之精神
    第三节 “究天人之际”之“思想范式”比较研究
        一、“天人观念”之产生的“生存结构”比较研究
        二、“思想范式”与“天人观念”之异同比较研究
    本章结论
第二章 “天人之和”之表征及其历史建构
    第一节 “德礼”体系
        一、“德礼”体系之思想范畴构成
        二、“德礼”体系的历史演变
        三、“德礼”体系之孽乳:“法刑”
    第二节 “天道”体系
        一、“天道”体系之源头:“方术”
        二、“天道”思想范畴体系构成之基点
        三、“天道”体系之思想范畴的历史演变
    本章结论
第三章 “天人之和”与“老子”思想范畴体系之生成
    第一节 “老子”与“天人之和”体系之关联
        一、“天人之和”与“老子”之“道”的内向超越
        二、“老子”与“天人之和”体系
    第二节 “老子”思想范畴体系的初步探索
        一、“老子”之研究方法与理论视域
        二、《老子》思想范畴体系之内涵
    本章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期间相关研究主要发表论文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4)安邦与济民 ——《尚书》“治国”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综述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尚书》时代思潮与文本生成
    第一节 《尚书》形成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渊源
        一、农耕文化与《尚书》“重农”观念的萌芽
        二、从“部落”至“国家”:《尚书》治理思想之形成与演化
        三、先秦文化视域下的《尚书》治国思想精神
    第二节 《尚书》版本源流与文本生成
        一、《尚书》版本源流
        二、尚书“今古之争”与传世《尚书》文本的确立
        三、今古文《尚书》之价值
第二章 《尚书》“天人观”:治国的本体论
    第一节 《尚书》“天道”论
        一、《尚书》“天道”之体现
        二、《尚书》“天道”之思想内容
        三、《尚书》“天道”之治国向度
    第二节 《尚书》“民本”论
        一、《尚书》“民本”之体现
        二、《尚书》“民本”之思想内容
        三、《尚书》“民本”之治国向度
第三章 《尚书》“德治观”:治国的方法论
    第一节 《尚书》“尚德”论
        一、《尚书》“尚德”之思想内涵
        二、《尚书》“尚德”之治国向度
    第二节 《尚书》“典刑”论
        一、《尚书》“典刑”之思想内涵
        二、《尚书》“典刑”之治国向度
第四章 《尚书》“王道观”:治国的价值论
    第一节 《尚书》“皇极”论
        一、《尚书》“皇极”之思想内涵
        二、《尚书》“皇极”之治国向度
    第二节 《尚书》“协和万邦”论
        一、《尚书》“协和万邦”之思想内涵
        二、《尚书》“协和万邦”之治国向度
第五章 安邦与济民:《尚书》治国之道综论
    第一节《尚书》安邦与济民的政治实践
        一、论史议政
        二、登明选公
        三、经略世务
        四、经筵治学
    第二节《尚书》治国思想的历史特征
        一、“天人相应”之政治体系
        二、“圣王”谱系之初建
        三、“皇极”之人伦世界
    第三节《尚书》治国思想的现代价值
        一、修身推德
        二、德法并举
        三、以民为本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尚书》治国思想之文献资料汇辑(先秦)
    附录二:《尚书》治国思想之文献资料汇辑(秦汉)
    附录三:《尚书》治国思想之文献资料汇辑(魏晋南北朝)
    附录四:《尚书》治国思想之文献资料汇辑(隋唐五代)
    附录五:《尚书》治国思想之文献资料汇辑(两宋)
    附录六:《尚书》治国思想之文献资料汇辑(辽金元)
    附录七:《尚书》治国思想之文献资料汇辑(明代)
    附录八:《尚书》治国思想之文献资料汇辑(清代)
致谢

(5)非简帛类战国文字通假材料的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一、相关概念界定
        1.通假及相关概念
        2.战国文字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工具书类
        (二)研究专着和学位论文类
        1.通假材料的整理与研究
        2.通假字与上古音研究
        (三)单篇研究文章举例
    三、选题意义和写作目的
    四、所用材料及研究方法
        1.所用材料
        2.字例选取的原则
第一章 能够确定的非简帛类战国通假字例
    之部
    职部
    蒸部
    幽部
    觉部
    冬部
    宵部
    药部
    侯部
    屋部
    东部
    鱼部
    铎部
    阳部
    支部
    锡部
    耕部
    脂部
    质部
    真部
    微部
    物部
    文部
    歌部
    月部
    元部
    缉部
    侵部
    叶部
    谈部
    小结
第二章 尚存争议的非简帛类战国通假字例
    之部
    职部
    蒸部
    幽部
    觉部
    冬部
    宵部
    药部
    侯部
    屋部
    东部
    鱼部
    铎部
    阳部
    支部
    锡部
    耕部
    脂部
    质部
    真部
    微部
    物部
    文部
    歌部
    月部
    元部
    缉部
    侵部
    叶部
    谈部
    其他
第三章 论证通假关系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正确释字是论证通假关系的前提
    2.要注意区分形近)混现象
    3.要符合战国文字的用字习惯
    4.要符合上古音的通转规律
    5.避免仅凭双声或叠韵来解说通假
    6.应注意方言方音的特点
    7.要综合考虑战国文字材料的文意、国别归属、地理定位等因素
    8.本字可以讲通应避免再以通假来解释
附录
通假条目索引
笔画检字表
引用材料简称
参考文献

(6)西周早期征讨夷方金文研究的整理与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论文结构、材料来源与相关说明
第二章 集释篇
    一、犅刧尊、冈刧卣
    二、明公簋
    三、旅鼎
    四、鼎
    五、保员簋
    六、小臣迃簋
    七、咪叔鼎
    八、作册夨令簋
第三章 专题研究篇
    一、再议明公簋中的“暀工”一词
    二、“(洀)”字小议
    三、说作册夨令簋中的“报”字
    四、金文“蔑烓”补论
    五、说“鬲鼎”
    六、释咪叔器中的“诲”字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後记

(7)出土文献与《尚书》校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缘起和目的
    第二节 前人研究成果回顾
        (一) 根据古文字字形校读《尚书》
        (二) 根据古文字本义校读《尚书》
        (三) 根据出土文献所存字词古义及用法校读《尚书》
        (四) 根据出土文献中的通假规律校读《尚书》
        (五) 根据出土文献中的成语校读《尚书》
        (六) 根据出土文献文例校正《尚书》句读
        (七) 根据出土文献书写格式校读《尚书》
        (八) 根据出土文献所载纪年方式校读《尚书》
        (九) 根据出土文献所载职官校读《尚书》
        (十) 根据出土文献所载史事校读《尚书》
        (十一) 根据出土文献判断《尚书》篇章年代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
        (一) 研究思路
        (二) 本文的结构
        (三) 本文体例与说明
第一章 今文《尚书》各篇校读
    虞夏书
        一 尧典
        (一) 平章百姓
        (二) 厥民析、厥民因、厥民夷、厥民隩
        (三) 寅宾出日、寅饯纳日
        (四) 象恭滔天
        (五) 巽朕位
        (六) 厘降二女于嬀汭
        (七) 窜三苗于三危
        (八) 柔远能迩
        (九) 陟方乃死
        二 皋陶谟
        (一) 惟帝其难之
        (二) 烝民乃粒
        三 禹贡
        (一) 随山刊木
    商书
        一 汤誓
        (一) 舍我穑事而割正夏
        (二) 夏罪其如台
        二 盘庚
        (一) 既爰宅于兹
        (二) 恪谨天命
        (三) 惟汝含德
        (四) 其发有逸口
        (五) 凡尔众
        (六) 盘庚乃登进厥民
        (七) 各设中于乃心
        (八) 无遗育
        (九) 乱越我家
        (十) 吊由灵各
        三 高宗肜日
        (一) 高宗肜日……正厥事
        四 西伯戡黎
        (一) 指乃功
    周书
        一 金縢
        (一) 金縢
        (二) 既克商二年
        (三) 王有疾弗豫
        (四) 我其爲王穆卜
        (五) 公乃自以爲功
        (六) 植璧秉珪
        (七) 史乃册祝曰
        (八) 遘厉虐疾
        (九) 若尔三王是有丕子之责于天
        (十) 予仁若考
        (十一) 敷佑四方
        (十二) 尔之许我……我乃屏璧与圭
        (十三) 一习吉
        (十四) 惟永终是图兹攸俟
        (十五) 周公居东……未敢诮公
        (十六) 秋大熟……邦人大恐
        (十七) 王与大夫尽……我勿敢言
        (十八) 王执书以……礼亦宜之
        (十九) 王出郊……岁则大熟
        二 大诰
        (一) 洪惟我幼冲人
        (二) 予不敢闭于天降威
        (三) 用宁王遗我大宝龟
        (四) 以于敉宁武图功
        (五) 予曷敢不于前文人攸受休毕
        (六) 厥考翼其肯曰
        (七) 爽邦由哲
        (八) 尔时罔敢易法
        三 康诰
        (一) 以修我西土
        (二) 今民将在祗通乃文考
        (三) 别求闻由古先哲王
        (四) 恫瘝乃身
        (五) 要囚
        (六) 乃其速由……诸节
        (七) 兹义率杀
        四 酒诰
        (一) 惟天降命肇我民惟元祀
        (二) 自成汤咸至于帝乙
        (三) 勿辩乃司民湎于酒
        五 梓材
        (一) 既勤朴(?)
        六 召诰
        (一) 则至于丰
        七 洛诰
        (一) 其作周匹休公既定宅
        (二) 咸秩无文
        (三) 公无困哉……其世享
        (四) 乃命宁予以秬鬯二卣
        (五) 万年其永观朕子怀德
        八 多士
        (一) 非我小国敢弋殷命
        (二) 俊民甸四方
        九 君奭
        (一) 在昔上帝割申劝宁王之德
        (二) 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
        (三) 兹迪彝教文王蔑德
        (四) 惟冒丕单称德
        (五) 小子同未在位诞无我责
        (六) 襄我二人汝有合哉言
        十 多方
        (一) 尔曷不夹介乂我周王享天之命
        (二) 尔曷不惠王熙天之命
        十一 顾命(含康王之诰)
        (一) 今天降疾殆
        (二) 上宗奉同瑁
        (三) 勘定厥功
        十二 吕刑
        (一) 明啓刑书胥占
        十三 秦誓
        (一) 人之彦圣
第二章 利用出土文献校读《尚书》应注意之问题
    第一节 忌随意牵合出土文献
    第二节 应注意所使用材料的问题
    第三节 应注意经今古文字问题
引书简称表
附录 今文《尚书》文本新编
参考文献
後记

(8)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对现代城市问题的反思
        1.1.2. 对古代人居智慧的挖掘
        1.1.3. 跨学科交流的研究趋势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探究古人营城中的风景立意
        1.2.2. 完善“山—水—城”研究方法
        1.2.3. 系统解读福州传统人地关系
    1.3. 重要概念辨析
        1.3.1. 山水文化
        1.3.2. 山水风景体系
    1.4. 研究对象
    1.5. 国内外文献综述
        1.5.1. 城市、自然与文化的综合思考
        1.5.2. 不同视角的中国古代城市研究
        1.5.3. 重视东方特征的传统意象研究
        1.5.4. 古代福州山水风景的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2. 福州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基础
    2.1. 地理区位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1.2. 省域/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2. 自然环境基础
        2.2.1. 地质形成
        2.2.2. 地形地貌
        2.2.3. 气候条件
        2.2.4. 水文条件
        2.2.5. 土壤条件
    2.3. 小结
3. 福州城市发展背景与历史沿革
    3.1. 中国古代营城实践与山水的互动关系
        3.1.1.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发展概述
        3.1.2.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影响因素
    3.2. 古代福州历史沿革与发展历程
        3.2.1. 先秦——远古溯源与闽和闽越
        3.2.2. 秦汉——山水萌芽与汉冶城
        3.2.3. 魏晋——融合发展与晋子城
        3.2.4. 隋唐五代——基业始成与三次拓城
        3.2.5. 宋元——初奠辉煌与宋外城
        3.2.6. 明清——曲折成熟与明清福州府
    3.3. 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
        3.3.1. 地理环境
        3.3.2. 自然条件
        3.3.3. 文化观念
        3.3.4. 经济基础
        3.3.5. 政治影响
        3.3.6. 建造技术
    3.4. 福州营城实践的主要成就
    3.5. 小结
4.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解析
    4.1. 山水风景体系的基本内容
        4.1.1. 山水风景体系的内涵
        4.1.2. 山水风景体系的层次
    4.2.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
        4.2.1. 山水格局
        4.2.2. 世俗空间
        4.2.3. 艺术表达
    4.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
        4.3.1. 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
        4.3.2. 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
        4.3.3. 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
        4.3.4. 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
    4.4. 小结
5.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与发展
    5.1. 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
        5.1.1. 山水科学——从天地人和到人工控制
        5.1.2. 山水美学——从雅俗共赏到传统失落
        5.1.3. 山水空间——从居山水间到看山望海
    5.2. 传统经验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5.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发展途径
        5.3.1. 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
        5.3.2. 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
        5.3.3. 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
        5.3.4. 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地域独立、特征显着的自然环境基础
        6.1.2. 因借自然、兼收并蓄的古代营城实践
        6.1.3. 天地人和、雅俗共赏的山水风景体系
        6.1.4. 古今一体、中西交融的风景维护路径
    6.2. 创新点
    6.3. 展望
附录一: 福州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9)广雅新证(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广雅》与《广雅》研究
    第一节《广雅》与张揖
    第二节 历代《广雅》研究
        一、隋代曹宪《博雅音》
        二、清代卢、钱、王三家
        三、《疏证》余绪
    第三节 1949年之後的《广雅》研究
    第四节 《广雅》受到轻视的原因分析
第二章 《广雅》训式论与“新证”的提出
    第一节 训式与训列
    第二节 《广雅》训式在传承历史中使用与研究的失衡
    第三节 旧证在训式研究上的不足
    第四节 “新证”对训式的认识
        一、训式本位论
        二、训式的多层次复合性
        三、训式与语境
        四、互文、连文体现的语用习惯
    第五节 “新证”之创新
第三章 新证(一)——以疏证方法爲经(凡200则)
    第一节 辑证法(凡90则)
        一、深挖整理王氏父子《广雅》研究成果(凡59则)
        二、辑录其他清代名家训诂成果中相关内容——以俞樾爲例(凡14则)
        三、辑录今人训诂成果中相关内容——以赵生群《左传疑义新证》爲例(凡17则)
    第二节 补证法(凡2则)
    第三节 文字分析法(凡10则)
    第四节 不限形体法(凡25则)
    第五节 词族系联法(凡19则)
    第六节 互文、连文语料穷尽法(凡26则)
    第七节 多层分析法(凡20则)
    第八节 文化参证法(凡8则)
第四章 新证(二)——新材料“翰入”(凡25则)
    第一节 重现的中古训诂要籍——以原本《玉篇》残卷爲例(凡15则)
    第二节 拓展的传世语料(凡8则)
    第三节 跨越千年的出土实物语料——以金文爲例(凡2则)
第五章 新证(三)——新成果“输出”(凡152则)
    第一节 《说文》新识(凡9则)
    第二节 传统经史子集训诂新义(凡28则)
    第三节 《广雅疏证》摘瑕(凡8则)
    第四节 《汉语大词典》补正(凡107则、117词)
    小结
第六章 新证(四)——与简帛研究互证(凡139则)
    第一节 《广雅》与简牍帛书的“天然”关联
    第二节 简帛材料的引入对《广雅》研究的助益(凡128则)
        一、破解疑难训式(凡12则)
        二、爲生僻词汇增补书证(凡30则)
        三、辨析词义(凡6则)
        四、证《广雅》所用字形(凡17则)
        五、证《广雅》通假训式(凡12则)
        六、证旧证提出的通用形体(凡3则)
        七、提供互文、连文、异文例(凡17则)
        八、证《广雅》名物(凡31则)
    第三节 《广雅》新证与简帛考释新识(凡11则)
结语
附录一 本题论及《广雅》训式索引
附录二 《广雅》“旧证”目录
附录三 本题取用汉译佛经目录
附录四 本题补正《汉语大词典》分类索引
附录五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後记

(10)王夫之经济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四、本课题的界定与说明
第一章 王夫之经济伦理思想形成的背景与渊源
    第一节 时代环境与时代课题
        一、政治方面:明王朝的腐败统治与政治危机、民族危机
        二、经济方面:明代社会的基本经济矛盾与农民战争
        三、文化方面:明朝中后期空疏学风盛行
    第二节 学术渊源
        一、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承继与突破
        二、对佛老方法论的批判与吸收
        三、与西学的碰撞与融通
第二章 经济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石
    第一节 “理势合一”之历史发展观:哲学基础
        一、理、势之新界说
        二、理、势关系之辨正
        三、“理势合一”之历史观与经济伦理思想
    第二节 “理欲合性”说:逻辑起点
        一、人性假设与经济伦理之构架
        二、王夫之的人性论及其经济伦理思想
第三章 王夫之“尊民重农”的生产伦理思想
    第一节 “农事至重”:对“重农务本”的价值论证
        一、“谷者,民生死之大司也”:从个体生存层面
        二、“佐天子以守邦者,莫大乎谷帛”:从国家安全层面
        三、“金粟交裕于民,厚生利用并行,而民乃以存”:从农商关系层面
    第二节 “土地民有”:对土地“私有制”的合法性辩护
        一、“王者能臣天下之人,不能擅天下之土”——对封建君主土地所有制的批判
        二、“有其力者治其地”、“民自有其恒畴”——对土地民有的伦理辩护
        三、“土满而荒,人满而馁”——对土地兼并的伦理反思
    第三节 生产伦理的自由向度
        一、“人则未有不自谋其生者”:经济行为主体行使自由权利的内在驱动
        二、“上唯无以夺其治生之力,宽之于公”:经济行为主体行使自由权利的外在机制
        三、生产伦理的自由向度与现实之张力
第四章 王夫之“裕国富民”的交换伦理思想
    第一节 “金粟之死生,民之大命也”:论商业伦理
        一、商品交换活动产生、发展之历史必然性
        二、“天下交相灌输而后生人之用全,立国之备裕”:发展商品贸易的伦理之善
        三、“利便一听之民”:商品贸易自由原则的伦理诉求
    第二节 “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论商贾伦理
        一、“流金粟,通贫弱之有无”与“国无富人,民不足以殖”
        二、“生民者农,戕民者贾”:商贾的弊病兼论商贾之道
        三、对王夫之“商人观”的评价
    第三节 “致厚生之利而通之”:货币伦理
        一、“民之所趋,国之所制,不能易矣”:货币起源论
        二、“金钱者,尤百货之母,国之贫富所司”:货币作用论
        三、对货币的伦理反思与道德批判
        四、对王夫之“货币伦理观”的评价
第五章 王夫之“均天下”的分配伦理思想
    第一节 “天子不独富,农民不独贫”的辩证贫富观
        一、对贫与富的辩证理解
        二、社会贫富两级分化之缘由
    第二节 “均天下”的理想图谱
        一、关于财富范畴的界定
        二、“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对“均天下”图景之伦理辩护
    第三节 “山外乃地之不足,可增而不可损”:王夫之分配正义观的价值维度
        一、“取民产而定恒制”:财富分配的基本理念
        二、“设政驱之以齐”则“害且无穷”:对传统分配理论的审视与批判
        三、“山外乃地之不足,可增而不可损”:分配正义实现的价值维度
        四、“无所大损于民,而天下固已大均”:通向分配正义之路
第六章 王夫之“俭奢有度”的消费伦理思想
    第一节 “俭以恭己”与“奢不违礼”:从个体消费层面
        一、对传统俭奢观的突破与超越
        二、“俭奢有度”的消费理念之构建
    第二节 “财聚”与“财散”:从国家消费层面
        一、“财聚则民散”
        二、“财散则民聚”
        三、财聚财散,张弛有道
    第三节 “絮矩之道”:通向“适度消费”之路
        一、“絮矩之道”之内涵
        二、“絮矩之道”之根据
        三、“理财为同民好恶之大端”:絮矩之道作为消费的伦理准则
第七章 王夫之经济伦理思想的历史地位及现实启示
    第一节 “六经责我开生面”:经济伦理思想的理论特质
        一、“研几趋时”与“以民为本”的新经济伦理发展观
        二、多维度、多层次的新义利观
        三、“富国为富民”、“民富即国富”的新国富民富论
    第二节 经济伦理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一、学界关于王夫之思想是否具有“启蒙”性质的争论
        二、经济伦理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第三节 经济伦理思想的现代启示
        一、“义利观”对构建当代社会主义“公平效率观”的启示
        二、“自由、公平、均贫富”等经济伦理理念对正确奠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伦理精神的启示
        三、“俭奢絮距”的消费伦理理念对当前消费主义及其伦理困境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懋迁有无化居”与中国古代平均思想辨正(论文参考文献)

  • [1]《广雅疏证》通假关系新证[D]. 韦婷. 吉林大学, 2021(01)
  • [2]运城地区稷王信仰及祭祀活动研究[D]. 韩诚诚.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天人之和”视域下的“老子”思想探源[D]. 孙柏林. 云南大学, 2019(09)
  • [4]安邦与济民 ——《尚书》“治国”思想研究[D]. 张亚娟. 贵州大学, 2019(09)
  • [5]非简帛类战国文字通假材料的整理与研究[D]. 徐俊刚. 吉林大学, 2018(12)
  • [6]西周早期征讨夷方金文研究的整理与考论[D]. 张乐.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7]出土文献与《尚书》校读[D]. 赵朝阳. 吉林大学, 2018(01)
  • [8]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D]. 张雪葳.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9]广雅新证[D]. 吴铭.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7)
  • [10]王夫之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 谢芳.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茅迁有无易居”与中国古代平均思想的辨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