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的失业和社会保障

中国城市的失业和社会保障

一、中国城镇失业与社会保障(论文文献综述)

杜海龙[1](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李琦[2](2019)在《新时期我国城市失业人口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失业问题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难题之一,它与一国经济发展状况、人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不仅为各国政府所重视,而且为整个社会所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面临着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的双重转型,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被市场经济体制所取代,就业制度也由“全民就业、国家分配”逐渐转变成了“自主择业、能者上岗”,各行各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人员就面临着失业的威胁,并可能沦为失业人口。城市是一个地区的中心,城市中企业种类多样,劳动力资源集中,但城市改革往往又是最为彻底的。所以,劳动者一旦不能满足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与变革的需要时,就不得不面对失业问题,成为城市失业人口的一份子。城市失业人口是我国社会阶层中处于底层的群体,生活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并缺乏就业保障的人员,其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越发显着。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章绪论,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二章阐释了核心概念,探究了城市失业人口问题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分两部分对新时期我国城市失业人口的现状进行分析。一部分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失业三次高峰期入手,追溯新时期城市失业人口问题的发展历程;另一部分从目前我国城市失业人口的规模、分布、构成及生活状况等方面阐明新时期我国城市失业人口的现状;第四章探析了新时期我国城市失业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阐明了新时期城市失业人口问题所带来的影响。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经济体制转型、教育不均衡、劳动者就业观念落后及素质较低等方面,尽可能全面地把握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阐述城市失业人口问题给失业者个人及其家庭、社会带来的影响。第五章提出解决新时期我国城市失业人口问题的路径。第一部分明确解决这一问题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根本目的,第二部分依照如何采取措施尽力防止城市失业人口的产生、建立何种制度来有效保障城市失业人口的正当权益以及怎样积极促进城市失业人口再就业的逻辑理路,针对处于不同阶段的城市失业人口,提出相应的治理路径,力求构建完善的城市失业人口问题治理体系。

王通[3](2019)在《中国社会流动的特殊性:表现、成因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在地理空间结构(人口流动)和社会阶层结构(阶层流动)中的位置变化。从社会整体来看,社会流动是阶层结构优化的重要形式;从成员个体来看,社会流动是社会成员改善阶层状况或改变阶层类型的关键机制。兼具公共和个人双重属性的社会流动构成社会发展的基本面之一,是解读政治生活的关键视角。根据FJH假设的基本原理,社会流动模式是由社会的分工结构和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在“两化叠加”(现代化和后现代化两个历史阶段近乎于嵌套在一起的时代特征)的时代背景下,描述和解释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流动的特征和规律具有理论和实践等双重价值。对于社会阶层关系的解读,马克思主义阶级范式和韦伯主义阶级范式是两种不同的理论逻辑。具体到社会流动分析,前者以阶层类型转变为聚焦,侧重于解读社会成员在城乡结构和产业结构等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变化,是一种结构性社会流动逻辑;后者偏重于阶层状况的升降变化,是对社会成员在高低有序的地位体系中位置变化的分析,是一种指标性社会流动逻辑。在社会转型期,结构性社会流动逻辑更适合形成对中国社会基本面变迁的有效解读。从历史变迁来看,中国的结构性社会流动模式经历了限制性阶段、区别性阶段和赋能性阶段等转变。这一历史进程是制度性阻滞作用不断弱化,而制度性支持作用日渐显示,同时,社会成员的个人能动作用日益强化的变化过程;并且,呈现出社会流动路径的多元化和社会流动机会的非农化等发展趋势。中国社会流动的特殊性是指中国社会流动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规律。其中,社会转型是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形成的基础性因素;城乡关系变迁是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成因的基本线索;乡城社会流动为主要形式是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的典型表现。这种特殊性具体表现为宏观、中观和微观等三个层次。在宏观层面,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和对比来看,中国社会流动突显社会转型和政府主导等发展性特征,同时,城乡关系变迁和能动作用强化是社会流动模式变迁的重要线索。在中观层面,从社会成员在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中的流动来看,人口流动与阶层流动的含义重合、结构性社会流动与指标性社会流动的结果重合以及乡城社会流动与城城社会流动的时代重合等是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的重要特征。在微观层面,乡城社会流动作为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的主流形式,可以分为联根式社会流动、脱嵌式社会流动和发展式社会流动等三种结果;以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5)相关数据来看,三种乡城社会流动形式的比重分为为45.15%、39.87%和11.54%(其他形式占比为3.43%)。这构成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的基本涵义。形成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的基础性成因在于中国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成员从农村向城市迁移,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等是现代化进程中必然的伴生性现象。但是,农村人口基数大以及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上述转型过程的长期性;发展性城乡二元结构和制度性城乡二元结构并存增加了上述转型过程的复杂性;地区间产业布局差异以及公共服务水平梯度格局使得人口流动具备了阶层流动的属性。这构成中国社会流动格局的结构性成因。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释放了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潜力;伴随社会流动,农村社会流动人口由“进城诉求”向“融城需求”转变,产生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需求。在中国社会流动格局的形成过程中,城市社会的人口容量和流动机会等现实制约并没有降低中国社会流动的规模,以非正规就业等形式进行流动成为中国流动人口的能动性选择。在具体的社会流动过程中,贫富差距扩大以及社会资本差距等对不同社会群体的流动能力产生了实质性影响。但是,贫富差距的相对合理水平以及信任文化的可塑属性等则为社会成员的能动精神提供了作用空间。然而,基础教育资源的城乡配置差距弱化了农村社会成员获得优质流动机会的能力,这对政府强化社会公平职能提出了实质需求。对当前的社会流动格局进行综合归纳是学术研究的基本任务。对此,部分媒体和学者偏向于进行阶层固化的解读,并使得阶层固化成为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状况的“热门标签”。作为对当前社会流动问题的集中揭露,这一命题具有一定价值,但也存在夸大社会风险或放大社会问题的偏向,同时,具有理论和事实等双重缺陷。这启示我们对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状况进行更加准确和全面的概括。以社会流动成本变迁作为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状况的综合概括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因为,伴随户籍制度等政治经济改革进程,社会成员跨越制度阻隔的成本降低;服务型政府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等为社会流动增加了权利保障,同时也增加了政府及其他主体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单位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扩招等降低了传统流动路径的实际效能,这意味着社会流动群体个人成本的增加。从社会流动成本变迁的视角看,保障畅通且公平的社会流动机制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等多元主体共同分担社会流动成本。这成为流动社会治理的题中之义。政府职能转变是中国社会流动机制变迁的重要线索。比如,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与社会关系以及政府与个人关系等政府职能范围的变迁产生了社会流动机会和流动路径效能等方面的变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优化流动社会的治理机制也应该以政府职能转变为着力主线:从政府职能体系维度强化社会职能和优化职责体系;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维度确立政府边界和建设有为政府;从城乡关系变迁维度突出政府责任和推进城乡融合。

樊颖[4](2018)在《不确定性视角下中国城镇居民住房决策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不确定性是经济主体进行活动和决策的固有环境,基于住房市场握不确定环境下经济主体行为的内在规律,对于促进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和宏观经济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不确定性下的中国居民住房决策,深入分析不确定性的内涵和来源;通过构建中国特征的动态随机均衡模型和微观理论/实证研究框架,探讨不确定性对中国居民住房和抵押贷款需求影响的宏观效应和微观机制。论文首先依据现有文献提炼了居民住房决策的内生和外生影响因素,进一步结合中国收入分配制度变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以及利率政策和信贷政策调整,初步确定以收入和消费不确定性为代表的经济不确定性、以利率和信贷不确定性为代表的政策不确定性为影响中国城镇居民住房决策的核心不确定性。在此基础上,论文构建了一个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对影响中国居民家庭住房需求和抵押贷款需求的不确定冲击的宏观效应进行了模拟和比较。通过对于核心路径的分析发现,居民住房需求主要受到收入和消费不确定性的影响;居民抵押贷款需求主要受到收入和信贷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同时分析发现不确定冲击的宏观效应具有频域依赖特征,且在不同房地产市场摩擦环境下存在差异。论文进一步引入中国特殊的人力资本与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特征,以及社会资本和非正规借贷市场特征,应用微观数据分析和测定了不确定性下中国居民住房需求和抵押贷款需求决策的微观机制及其异质性。在居民住房需求方面,本文发现,第一,住房可以作为抵御收入不确定性的工具,收入不确定性对住房需求的影响在不同流动性约束家庭间存在异质性;第二,相比于收入不确定性,中国城镇居民对于消费不确定性更加敏感,当住房资产抵御消费不确定性的能力越强时,住房需求增加,此外,对于政府公共产品供给较少的地区,住房资产作为抵御消费不确定性工具的作用更加显着。在居民住房抵押贷款需求方面,本文发现,第一,对于高金融素养家庭而言,当其收入不确定性越高时,家庭非正规借款对于居民抵押贷款需求的挤出效应越弱;第二,对于社会资本平均成本越高的地区,当信贷政策不确定性越高时,家庭非正规借款对抵押贷款需求的挤出效应越强。最后,论文从保障房地产市场持续发展和宏观经济金融稳定的角度,针对居民住房需求、抵押贷款需求和房地产市场建设等问题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吴琦[5](2017)在《农民工市民化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深化经济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在供给侧改革时期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农民工市民化是在强调以人为主的城镇化背景下被提出的,其核心是农村劳动力从农村到城市的全面转移,强调从农民到市民的全方位转变,从破除户籍身份藩篱到逐步剥离捆绑在户籍制度改革下的权利分配制度,构建无差异的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福利共享体系。然而,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庞大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市场中仍存在较明显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和城市劳动力内部首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门槛,这都使得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不仅仅要破除“农民工身份”的“显性户籍墙”,还要打破“市民化表现”的“隐性户籍福利墙”。当前农民工市民化相关政策已经在户籍层面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层面开展了一些具体工作和研究,但仍有进一步优化和定量化政策模拟分析的需要。因此,论文试图从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特征出发,构建农民工市民化动态CGE模型,对户籍侧农民工市民化政策改革和农民工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两个方面进行定量政策研究。本文按照“文献梳理—现状分析—理论建模—政策模拟—政策评估”的逻辑框架展开。首先,系统梳理了农民工市民化内涵、劳动力市场特征与农民工市民化之间的相关研究、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的定量化研究等文献。并在梳理我国当前农民工转移的年龄、区域、就业和转移偏好四大方面特征的基础上,对农民工市民化的数量型广度水平和质量型深度水平进行测算,刻画出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基本发展态势和未来可能的演进趋势。沿着从市民化广度到市民化深度的渐进式改革思路,依据国务院户籍改革意见的分层次框架,结合渐进式市民化分阶段分步骤的核心思想,遵循“分类型、分地区、定责任”的基本原则,从户口登记、人口统计、转移人口落户制度、农业转移人口权益保障制度四个层面搭建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整体框架,并初步设计了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实施路线图。结合预测数据和权威报告,总结概括了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下我国劳动力市场可能呈现出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现在劳动力供给结构的变化、劳动力市场分割变化引致的职业依赖、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对农民工市民化决策的影响、人力资本引致的劳动力转移矩阵变化这四个方面。这些为后文构建农民工市民化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更新模型历史模拟基线和预测模拟基线和设置政策模拟场景提供了核心思路和量化评估依据。农民工市民化动态CGE模型以CHINAGEM模型为原型,引入劳动力市场内生性分割、有效劳动力方程、价格粘性和工资粘性方程,设置了反映“职业依赖”特征的劳动力供给模块、反映劳动力市场内生性分割的劳动力空缺—填补动态链接机制、反映农村有效劳动力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方程、反映工资粘性和价格粘性的价格模块,不仅可以使得模型中的劳动力市场模块更加符合中国劳动力市场特征,还可以为定量评估农民工市民化政策效应提供更为可行的模拟分析工具。在动态模拟基线方面,本文重新设置了 2006-2015的历史模拟值,同时详细刻画了产业、劳动力供需的历史模拟基线和预测模拟基线。并根据研究需要,从产出、消费、投资、进出口和就业六个方面对产业进行了划分,重新设置了模型的产业划分和产业映射关系。其中,预测模拟的基线设计综合考虑了权威机构和学者的预测数据,2006-2015年中国经济发展惯性路径和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结构变化特征。运用该模型,本文系统评估了户籍侧改革下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下农民工市民化的经济效应。在户籍侧农民工市民化政策模拟中,考虑了按照当前劳动力市场分割机制和假设劳动力市场完成一体化这两种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在当前劳动力市场分割机制下的主要结论如下:(1)农民工市民化能扩大就业总规模和优化就业结构。从总量上看,农民工市民化能促进全社会的就业,尤其是吸纳农民工和为农民工提供服务的行业的总就业。从结构上看,农民工市民化中户籍改革、相对工资变动和政策优惠,使得城市劳动力就业增长,农村劳动力就业下降,且城市劳动力增幅高于农村劳动力降幅绝对值,这说明农民工市民化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我国城市的隐形失业,为城市产业部门提供更为稳定和更高人力资本的劳动力。当然也不能忽视农民工市民化导致的农业产出的略微下降,在市民化过程中需考虑农村土地转让与农村生产产业化规模化的融合,鼓励家庭农场生产,保障在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同时稳定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农民工市民化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实际工资水平,降低了城市劳动力的实际工资水平。基于目前我国城乡工资水平差距的绝对值较大,虽然城市劳动力工资水平仍高于农村,但农民劳动力实际工资水平增幅高于城市劳动力实际工资降幅绝对值,城乡工资差距会进一步缩小。因此,这一方面改善了我国城乡收入分配状况;另一方面,工资变化会带动不同行业的资本存量积累,促进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产出增长,尤其是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服务品的房地产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服务业、教育、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和保险业等。(3)农民工市民化促进了国内消费和投资的增长,并稳步提升了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根据樊分解结果,我国居民消费和消费结构向国产品倾斜促进了内需的扩大。在劳动力要素成本整体下降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我国出口规模,带动了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较之当前劳动力市场分割机制,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机制会增强户籍侧农民工市民化政策对经济的正向影响,实际GDP和和实际GNP均明显上升:有效提高了全社会有效劳动力就业水平,且城镇失业状态有所改善,尤其是与CMW-HSH的结果相比,在全社会有效劳动力就业水平提升的情况下,城镇失业率并没有显着增加;产业产出效应更加明显,尤其是房地产业、建筑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教育、保险业产业产出的增速快,反映出市民化进程中对住房、公共产品和社会保障的需求增长较为旺盛。基本公共服务政策的实施,能有效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为经济发展带来更稳定的城市劳动力供给,提高全社会就业水平。并有利于拉动基本公共服务政策相关产业的产出,尤其是第三产业受益最大。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既符合我国未来产业结构发展的目标,也能吸纳很大一部分市民化后的“新市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对改善居民福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消费和投资“两驾马车”的助推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对我国实际GDP的正向拉动作用明显,且长期拉动效应更加显着。但是由于内需相对较快的增长,进口产品价格相对国内成品价格较低,净出口水平会逐渐下降,贸易平衡可能转变为逆差,这可能会让人民币在将来仍面临一定的贬值压力。

桂立[6](2017)在《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贫困的影响研究 ——兼论中国应对危机政策的减贫效果》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中国的反贫困事业也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联合国《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认为,中国是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大规模贫困人口的减少,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15年的5575万人;贫困发生率也从1978年的31%,下降到2015年的5.7%。但是,与农村贫困人口大幅下降不同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城市贫困问题开始日益凸显。如果使用“最低生活保障”来度量城市贫困人口,中国在1996年的城镇贫困人口为84.9万人,2015年的人数增长到1382万人。贫困直接影响到人们生存的可能性,造成人际交往中的种种不体面,以及失去对未来的希望。此外,贫困还会产生放慢经济增长的功能性影响,也不利于社会稳定。因此,中国贫困问题仍然是学术界和决策层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共享发展,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十三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对中国宏观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同以往爆发的金融危机一样,国际金融危机也受到了经济学家、决策者和社会公众的格外重视。对于国际金融危机后果,大部分学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危机对一国经济增长的沉重打击,研究测算累计产出的损失。在对整体经济构成负面影响的前提下,国际金融危机对不同收入群体的冲击存在明显差异,对贫困群体的打击更加猛烈。但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贫困这一重要问题上,国内学者的定性研究比较有限,更缺乏系统的定量研究。在形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冲击的同时,国际金融危机也对中国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造成严重的影响,并给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带来巨大挑战。那么,在对整体经济增长形成负面冲击的背景下,国际金融危机通过哪些渠道对我国的贫困产生影响,以及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及其程度呢?其次,为了抵御金融危机的负面冲击,中国政府出台以4万亿投资为主的财政政策、以信贷扩张为主的宽松货币政策,以及产业振兴调整计划、就业政策和民生政策等会对贫困人口产生何种影响,是否有利于减少贫困?最后,旨在消除类似金融危机的内外部冲击对贫困人口的潜在、长期的负面影响,增强贫困人口抵御内外部冲击的能力,中国应当采取哪些政策措施?基于上述三个层面的问题,本文旨在就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应对政策对中国贫困的影响进行系统的理论、实证和政策研究,为中国政府制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或类似的内外部冲击)与减少贫困协调一致的宏观经济战略与政策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参考依据。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说明本文的研究背景、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其次,系统梳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文献,并进行简要评议;最后,界定本文的研究时间范围,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与方法,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第二章梳理与回顾了金融危机与贫困的基础理论。金融危机部分,主要涉及金融危机的生成机理与传导机制的理论观点;贫困部分,主要包括贫困及其度量、贫困形成的理论观点,以及反贫困的政策主张。对金融危机与贫困的基础理论进行系统梳理与回顾,为本文的机制、实证和政策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影响中国贫困的渠道。在分析国际金融危机演变与归因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贫困的主要渠道,包括经济增长渠道、就业与工资渠道、国际贸易与资本流动渠道、价格调整渠道、政府公共支出渠道和社会环境渠道。第四章实证考察了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减贫和贫困群体的影响。首先,以经济增长为渠道,分三步就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贫困人口收入的影响进行实证估计:第一步,通过国民收入核算方法,计算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与冲击;第二步,运用省级面板数据,对经济增长与中国城镇贫困人口收入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实证估计;第三步,根据第一、二步的计算结果,就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贫困人口收入的影响程度进行估算。其次,从就业和消费角度实证考察了金融危机对中国贫困群体带来的不利影响。一是从农民工和城镇居民就业两个层面,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贫困群体就业的影响;二是考察了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贫困群体消费支出的影响。第五章探讨了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各项政策及其减贫效应。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就业政策和民生政策。财政政策方面,重点分析与测算了“4万亿”政府投资计划的减贫效应。货币政策方面,分别从信贷规模扩张和信贷结构调整两个方面的减贫效应进行了测算和分析。产业政策方面,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国推出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经由就业、产业转移等渠道产生了短期和长期的减贫效果。就业和民生政策分别在保障农民工等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以及在解决中国贫困群体温饱问题、养老问题、医疗问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第六章是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或类似的内外部冲击)与减少贫困协调一致的宏观经济战略与政策建议。短期推行保增长与减贫相结合的刺激政策,主要包括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投资建设,稳定和改善贫困群体的就业,以及加强贫困和低收入群体救助等。长期坚持以人为本和改革创新的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优化公共资源分配格局,合理引导资金配置与流向,加大城乡专项扶贫干预的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与救济制度,以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

柯尊全[7](2017)在《中国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城镇化也不断演进发展。目前,中国城镇化经过改革开放近四十年快速推进已进入新型城镇化历史阶段。在这一阶段,新型城镇化在取得骄人业绩和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还面临诸多挑战和突出问题、突出矛盾,主要表现在:在城乡二元结构基础上,大量农业人口转移到城镇,但难以真正融入城镇经济社会生活,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明显滞后,形成城市内部新二元结构;许多地方热衷于“土地城镇化”而忽视“人的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土地城镇化”快于“人的城镇化”;城市空间布局和规模结构失衡,脱离城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引发大量“城市病”问题等。制度是有效阐释中国城镇化的重要视角,制度创新是破解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谜的关键钥匙。从制度这一特殊视角分析,一方面,中国城镇化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现实成就,制度创新无疑是一项关键因素,制度创新不断破除制度障碍,提供与城镇化现实需求相吻合制度,有效推动城镇化发展。另一方面,在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累积的突出问题和矛盾的深刻根源之一也在制度,在于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不足而导致的制度供给与需求的失衡,突出表现为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不匹配、不协调、不均衡,城镇化制度内容与城镇化实际发展的脱节,制度障碍迟滞或阻碍城镇化现实发展。这既有需求侧的问题,主要还是供给侧的问题,供给落后、滞后于需求,还没有形成以政府为(有限)主导、以创新为驱动、以需求为基础、以市场和公益为支撑、企业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保障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制度框架、创新机制。因此,解决新型城镇化制度供给与需求失衡的矛盾、破除阻碍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制度障碍,必须围绕人的城镇化这个本质核心,加强制度创新这个核心驱动,在完善制度需求侧结构的同时,通过制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阻碍和迟滞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及其内容进行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在制度均衡和制度适宜中实现制度需求与供给由低端平衡提升为高端平衡,有效促进新型城镇化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结构中,制度一般可分为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法律制度、文化制度等。鉴于中国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这一显着特点,本文所探讨的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紧紧围绕人的城镇化这一核心,以人的城镇化为主线,主要涉及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住房制度、就业制度、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投融资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生态文明制度等重要制度领域和关键环节。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城镇化是在计划体制中起步发展的,曾经促进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原有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住房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投融资制度、行政管理(社会治理)制度、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生态文明制度、产业制度等带着长期计划体制的烙印、突显土地城镇化的明显特征,固化着城乡二元结构和利益关系失衡的格局,阻碍着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因此,必须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必须坚持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着力推进这些重点领域的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完善新型城镇化制度供给,构建适宜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措施框架和制度体系框架。基于“双核心”的“双框架”,共同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第一章,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的概念内涵和理论依据。约定了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等基本概念,分析了城镇化的含义和特征,阐释了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和实践特征。立足中国国情和城镇化实际,寻找到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的中国特色理论依据和一般经济理论依据,明确新发展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国特色城市化理论是城镇化制度创新的中国理论基础,现代经济学人口流动迁移理论、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理论、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产业结构理论是城镇化制度创新的经济理论依据。本章属于基础理论,为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城镇化制度创新的国际经验和中国历程。简要回顾了国外典型城市化制度变迁实际,总结国外城市化制度变迁和制度安排实践,对我们推进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的借鉴意义和有益启示。简要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的历程和经验,系统阐述了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的特征规律以及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本章属于纵向历史分析,为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研究寻找国际视野和历史基因。第三章,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的综合分析。重点分析新型城镇化所处的历史方位、现实环境和制度障碍。在城镇化进入新型城镇化的历史新阶段,面对经济新常态、政府职能转变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城镇化在人、地、房、业、钱、管、保等方面存在突出矛盾问题和制度障碍。非均衡制度安排是产生城镇化问题的根本制度原因;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制度安排由非均衡走向均衡,是解决矛盾问题和制度障碍的根本之道。本章属于横向现状分析,为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确定历史方位、分析现实环境、找准创新对象、指明创新方向。第四章,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全面分析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的重大宏观战略问题,阐述了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的原则方法、目标任务、总体思路、模式重点、结果供给,提出了“需求诱致+供给强制混动型”创新模式和机制,提出了基于以人的城镇化和创新驱动“双核心”,由新型城镇化户籍制度、住房制度、土地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产业制度、空间布局制度、社会治理制度、文化传承制度、生态文明制度等有机构成的新型城镇化制度体系框架。本章属于宏观战略分析,为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确定原则方法、目标任务、模式重点和结果供给。第五章,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的措施框架。着重提出了各重要制度领域和关键制度环节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的主要措施,形成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措施框架。创新户籍制度,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和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创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完善宅基地制度,坚守三条底线和坚持三权分置,明晰农村集体土地权能,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体系;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健全城镇住房制度,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双为主”住房制度;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完善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城镇化保障体制,等等。以上各重要制度领域的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措施,解决人的城镇化这个核心的相关问题:户籍制度的创新措施,解决“进得来”问题;土地制度的创新措施,解决“离得开”问题;住房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的创新措施,解决“留得住”问题;产业制度、投融资制度、生态文明制度、文化传承制度、社会治理制度的创新措施,解决“活得好”问题。本章属于微观措施研究,勾画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措施框架,为构建新型城镇化制度体系框架提供战略支撑。结语,小结与展望。重点概括制度和制度创新是诠释中国城镇化特别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钥匙,概述“需求诱致+供给强制混动型”创新模式和机制,锚定人的城镇化的本质核心和制度创新的驱动核心“双核心”,总结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措施框架和新型城镇化制度体系框架“双框架”。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任重道远,需要兼顾利益攸关方的诉求、共享制度创新成果,通过进一步由管理走向治理、由政策化走向法制化、由人性化走向智能化、由碎片化走向整体化,实现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相互促进。

陈天红[8](2015)在《基金管理视角下失业保险制度优化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失业保险基金是失业保险制度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失业保险制度良好运行的关键所在。随着中国失业保险制度覆盖人数的增加和基金规模的逐年增长,失业保险基金的优化管理和高效运行日益显得重要。中国失业保险基金累积结余增长表明失业保险制度在参保人数和基金筹集方面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是过高的失业保险基金累积结余凸显了中国失业保险基金利用率过低的问题。本文以中国失业保险制度为研究对象,以失业保险基金管理为研究视角,以失业保险基金收支为主线,分析中国失业保险基金的概况及存在问题,进而剖析存在以上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了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和提高失业保险基金运行效率的一系列对策建议。本文首先构建一系列指标来量化分析中国失业保险基金概况,如失业保险参保率、失业保险受益率、失业保险基金累积结余系数等。失业保险参保率表明一半以上的城镇就业人员没有参加失业保险制度,中国失业保险制度远未实现将大部分劳动力人口纳入保障范围的目标。失业保险受益率表明一半以上的城镇登记失业者未能领取失业保险金。中国大部分省市目前采用的是按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一定比例或按最低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计算失业保险金给付标准的方法,由此确定的失业保险金给付标准较低,难以有效地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失业保险基金累积结余系数表明中国失业保险基金累积结余量大,且各省市的失业保险基金累积结余系数差距大,各地失业保险基金发展不平衡。在失业保险基金管理和投资运营方面,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的方式难以有效实现失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中国失业保险基金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失业保险参保率低且覆盖人群失衡、失业保险统一费率制度及其调整存在问题、失业保险金给付标准过低、失业保险金给付期限设置不科学、失业保险基金支出水平低等方面。本文将失业保险覆盖人群失衡归纳为“有保无险”和“有险无保”并存的现象,该问题从失业保险基金收入和基金支出两个维度上加重了失业保险基金的失衡。失业保险统一费率制度带来的参保负激励问题影响失业保险基金收入,而目前部分地区盲目甚至攀比性地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的操作,必然影响到失业保险基金长期的财务可持续性。本文数据分析表明,人均失业保险金支出不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中国失业保险金给付标准过低,难以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历年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等指标表明中国失业保险基金支出水平低。中国失业保险基金运行中存在的以上问题与中国失业保险制度发展历程、中国失业保险参保率低的多方面原因、缺乏完善的失业保险金给付标准和失业保险金给付期限的确定与调整机制等因素息息相关。文章基于中国失业保险基金存在的以上问题,剖析其中的深层次缘由,从失业保险覆盖面、失业保险筹资方式、失业保险金给付标准和给付期限等方面提出完善中国失业保险制度设计的一系列对策建议,以期提高中国失业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首先,失业保险覆盖面影响到失业保险基金收入和失业保险基金支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镇周边的大量农民失地又失业的风险在不断提高,将失地农民这一庞大的特殊群体纳入失业保险制度体系,一方面可以扩大失业保险制度覆盖面,扩充失业保险基金来源,另一方面通过发放失业保险金的方式保障农民失地又失业时的基本生活,可以有效提升失业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本文对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制度需求进行分析,并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参保意愿的因素,探究将失地农民纳入失业保险制度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在失地农民身上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基金“有险有保”的高效运行目标。其次,失业保险筹资方式影响到失业保险基金收入。失业保险经验税率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失业保险统一费率制度带来的参保负激励问题,同时能够实现失业保险税率的自动化调整,为完善中国失业保险费率确定和调整提供了优化改革思路。本文对失业保险经验税率制度发展历程、制度构成以及失业保险经验税率的计算方法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在中国实行失业保险经验税率制度有待建立和完善以下配套措施,如建立对中国各行业的失业率的动态调查统计,完善我国各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失业保险缴费、失业保险金申请、失业保险金发放等各环节的信息库建设和管理,规范失业保险经验费率计算方法,确定合理的失业保险费率调整上下限。再次,失业保险金给付标准和失业保险金给付期限是影响失业保险金给付水平以及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测算失业保险金替代率,为制定科学的失业保险金给付标准提供依据。首先测算出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消费支出,并以此测算失业保险金维持失业者基本生活的替代率。测算结果表明城镇居民人均基本生活消费支出占工资性收入的比重基本维持在40%左右。此外,考虑到失业保险金不仅影响到失业者失业后的基本生活,而且会影响到其家庭收入来源和家庭成员的生活状况,本章将就业者负担人数纳入测算模型,并考虑失业者及其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的规模经济效应。考虑就业者负担人数和家庭规模经济效应时,2012年就业者及其负担者的总基本生活消费支出占人均工资性收入的比重为55.3%。这两个替代率数据的测算为各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失业保险金给付标准提供了依据和参考。此外,文章从失业风险和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以及失业保险制度内在的反经济周期功能出发,提出将平均失业持续时间作为确定失业保险金给付期限的因素之一,同时重点分析建立与失业率变动相关联的失业保险金给付期限调整机制,以提高失业保险制度的反经济周期功能和失业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

李飞[9](2015)在《农民工乡城迁移行动研究 ——基于广东省中山市的调查》文中研究表明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乡城迁移逐渐从少数农民的个别行动成为现今大多数农民生命历程中的常态选择。从形式上看,三十余年的乡城迁移以暂时迁移为主,永久迁移为辅。各界普遍认为中国现有的户籍制度和农地制度是制约农民工永久迁移的主要制度障碍。最近,中国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化战略,其制度设计也主要是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方面提出要进一步放开城镇落户限制,将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常住人口,另一方面,则强调继续完善农地制度,保障农民的农地权利。学术界对当前中国城镇化道路的选择存在争论,大体可分为激进派和保守派:激进派认为中国城镇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现在已经到了加速推进城镇化的阶段;保守派则认为现在的经济发展还不能提供充足稳定的工作岗位,不能容纳大量农民工,因此应采取谨慎的城镇化道路。双方争论的焦点在于对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的判断,即当前的经济发展能否吸纳大量农民工进城,保证农民工的稳定就业和有保障的收入。因此,问题的关键是,要对中国经济社会的结构性特征做出准确的判断。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注意到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暂时迁移现象,而且这种暂时迁移时至今日仍在持续,显示出与中国乡城迁移的相似性。由此,值得探究的是,中国的乡城迁移与众多发展中国家是否存在一些共性的因素?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发展中国家,其乡城暂时迁移的生成逻辑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呈现出与西方发达国家乡城迁移(以永久迁移为主)不一样的形式?对此,学术界已经进行了众多解释,但仍缺乏更为有效的解释范式。本研究正是在上述这种现实和理论背景下提出,以正在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改革试点的广东省中山市为例,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外出农民工的乡城迁移行动问题。基本的研究策略是在梳理乡城迁移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先从理论上洞悉乡城迁移的发生及演变机制,提出中国农民工乡城迁移的理论分析范式,再结合实证研究,运用中山市农民工的调查数据检验提出的理论假设。本研究最终得出以下五个方面的结论:第一,从本质上说,乡城迁移是现代性的制度性后果,乡城迁移的具体形式与现代性不同时期的结构特征紧密相关。在古典现代性时期,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农业资本主义转型将农民从农地上剥离,并实现了资本、国家、劳动三者之间的均衡,因此促成并稳固了乡城永久迁移。在流动的现代性时期,资本、国家、劳动三者之间的均衡被打破,资本获得了更大的权力,这是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农民选择暂时迁移的根本性原因。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也体现出流动的现代性的结构性特征,这是当前中国乡城迁移之所以以暂时迁移为主的结构性原因。第二,中山市近年来率先推行了新型城镇化的改革试点工作:一是通过将基本公共服务逐步覆盖常住人口的举措来保障农民工的基本社会权利;二是通过引导农民工社会参与来促进农民工的心理融合;三是通过积分落户制度逐步引导部分农民工制度性永久迁移。这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工的社会福利,促进了农民工的社会融合,引导了部分农民工的永久迁移。但总体上看,农民工共享基本公共服务的积极性比较高,积分落户的积极性相对较低。第三,对中山市积分落户入围农民工的调查表明,积分落户入围的农民工大都是农民工群体中的精英,但与城镇户籍的流动人口相比,这些入围的农民工真正办理城镇落户的比例要低很多。农业户口背后的各种权利待遇是这部分获得落户资格的农民工最终选择放弃的主要原因。此外,城镇定居意愿也是影响其是否真正落户城镇的重要因素之一。第四,农民工的乡城迁移意愿仍以暂时迁移为主,只有少部分农民工有明确的永久迁移意愿,且呈现出制度性永久迁移意愿高于行为性永久迁移意愿的特征。根据流动的现代性,本研究建立了农民工乡城迁移的四个研究假设,即人力资本假设、社会地位假设、身份认同假设和生活方式偏好假设。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农民工行为性永久迁移意愿和制度性永久迁移意愿的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农民工乡城迁移意愿的影响并不显着;社会地位对农民工乡城迁移意愿有显着影响;身份认同对农民工行为性永久迁移意愿影响显着,对制度性永久迁移意愿没有显着影响;生活方式偏好对农民工乡城迁移意愿也具有显着影响,只是喜欢农村生活方式对制度性永久迁移意愿的影响相对比较弱。第五,在讨论部分,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农民工乡城迁移的行动逻辑,认为农民工的行动体现了韦伯意义上的目的合理行动和情感行动两方面的特征;对学术界有关中国城镇化道路的争论、乡城迁移形式的争论进行了回应,指出如果中国未来仍然延续流动的现代性特征,应采取常住人口城镇化而非户籍人口城镇化的策略;对中国现代性与乡城迁移的未来进行了理论探讨,认为中国现代性有可能重新实现国家、资本、劳动三者之间的均衡,那时暂时迁移有可能被永久迁移取代。

胡鞍钢,王磊[10](2012)在《中国转型期的社会不稳定与社会治理》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进入空前的经济繁荣时代,同时也进入社会矛盾凸显期和社会不稳定时期。其突出表现为:由于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经历了世界最快的发展与最大规模的社会转型,因此出现世界前所未有的产业结构调整,世界前所未有的失业人口群,世界最突出居民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和不平等,世界最大范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赤字,以及各种腐败猖獗,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刑事犯罪率持续上升,劳资关系更趋紧张,集体上访等群体性事件迅速增多,这表明在经济空前繁荣背后还存在日益突出的社会不稳定和社会危机。目前看来,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矛盾凸显并存将成为今后较长时期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的基本特征。本报告专题讨论中国转型期的社会不稳定与社会治理问题,这是顺利实现经济起飞、实现长治久安的核心问题。为此,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和回答五个问题:1.中国当前社会转型的特点是什么?这一背景对社会稳定提出了哪些挑战?2.如何判断我国当前的社会稳定形势?3.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是什么?这些因素是如何作用于社会稳定的?4.不同时期的领导人如何认识和处理社会不稳定问题?我们从中获取了什么经验?5.当前的社会矛盾主要是什么性质?我们应当如何应对这些矛盾冲突?笔者的主要结论是:中国正处在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与社会分化时期,同时也进入新的社会不稳定期;经济快速增长背后的社会不公正、不平等、不公平是导致社会不稳定的根源,而政府主要是地方政府不恰当的社会治理方式有时会激化社会矛盾、加剧社会冲突;我国各类社会矛盾几乎都是人民内部矛盾,既是主要矛盾,又是普遍矛盾,而真正属于对抗性的敌我矛盾是极其次要矛盾,也是极个别矛盾;保持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实质是在社会利益多元化条件下正确处理和协调人民内部矛盾;解决社会转型期的社会不稳定问题的治本之道是树立"以公民为本""以制度建设为中心"的动态、全面、协调的新稳定观。

二、中国城镇失业与社会保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城镇失业与社会保障(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现状
    1.4 名词界定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本文创新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2.1 概念梳理
    2.2 内涵辨析
    2.3 特征论述
    2.4 理论基础
    2.5 系统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3.1 ESMF比较矩阵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3.4 德国DGNB UD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3.8 机制保障比较
    3.9 模式特征比较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5.3 钻石评价模型
    5.4 评价体系结构
    5.5 评价内容优化
    5.6 评价方法优化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后记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2)新时期我国城市失业人口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城市失业人口问题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城市失业人口的相关概念
        2.1.1 失业
        2.1.2 失业人口
        2.1.3 城市失业人口
    2.2 城市失业人口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失业理论
        2.2.2 列宁、斯大林的失业理论
        2.2.3 中国共产党人的失业理论
第3章 新时期我国城市失业人口问题的现状
    3.1 我国城市失业人口问题的历史回溯
        3.1.1 20世纪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
        3.1.2 20世纪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
        3.1.3 20世纪90年代中期—21世纪初期
    3.2 我国城市失业人口问题现状分析
        3.2.1 我国城市失业人口的数量状况
        3.2.2 我国城市失业人口的分布状况
        3.2.3 我国城市失业人口的构成状况
        3.2.4 我国城市失业人口的生存状况
第4章 新时期我国城市失业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4.1 我国城市失业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
        4.1.1 产业结构升级
        4.1.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4.1.3 就业观念落后和劳动力素质较低
        4.1.4 经济体制转型
        4.1.5 教育不均衡
    4.2 我国城市失业人口问题产生的影响
        4.2.1 对失业者个人及家庭的影响
        4.2.2 对社会的影响
第5章 解决新时期我国城市失业人口问题的对策
    5.1 解决我国城市失业人口问题的总体思路
        5.1.1 指导思想——以人民为中心
        5.1.2 基本原则——公平正义
        5.1.3 根本目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2 解决我国城市失业人口问题的路径选择
        5.2.1 采取措施尽力防止城市失业人口失业的产生
        5.2.2 建立制度有效保障城市失业人口的正当权益
        5.2.3 制定策略积极促进城市失业人口再就业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中国社会流动的特殊性:表现、成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及选题价值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的价值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二、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一、理论基础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框架
        一、章节结构
        二、技术路线
        三、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的相关概念与基本涵义
    第一节 概念梳理与辨析
        一、阶级与阶层
        二、社会阶层与社会分层
        三、社会流动:结构性社会流动与指标性社会流动
    第二节 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的基本涵义
        一、中英文研究成果的总体概况及具体比较
        二、对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涵义的初步总结
第二章 新中国社会流动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从二元阻隔到有序推进的政策变迁
        一、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的限制性社会流动阶段(1949-1984)
        二、经济体制转轨背景下的区别性社会流动阶段(1984-2003)
        三、政府职能转变背景下的赋能性社会流动阶段(2003至今)
    第二节 制度作用变迁与能动机制强化并存的演变规律
        一、制度因素:作用机制变迁与新生制度问题
        二、能动机制:多元选择与非农趋势
第三章 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的基本格局
    第一节 当前社会流动的总体概况
        一、当前结构性社会流动的基本现状
        二、社会流动特殊性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当前社会流动的基本类型
        一、形成背景:从身份到契约的历史演变
        二、基本类型:联根式流动、脱嵌式流动与发展式流动
第四章 中国当前社会流动格局的基本成因
    第一节 当前社会流动格局的动力机制
        一、社会流动特殊性的结构性动力成因
        二、社会流动特殊性的能动性动力成因
    第二节 当前社会流动格局的制约机制
        一、先赋性差距:经济收入差距与社会资本差距
        二、后致性差距:基础教育资源的城乡配置不均
第五章 对于阶层固化命题的反思
    第一节 阶层固化命题的问题指向与理论来源
        一、阶层固化命题的问题指向
        二、阶层固化命题的理论来源
    第二节 对于阶层固化命题事实维度的反思
        一、贫富差距现状:纵向对比与横向比较
        二、教育机制影响:农村的社会基本面变迁
        三、对阶层固化命题基于事实维度反思的总结
    第三节 对于阶层固化命题的逻辑反思
        一、问题研判的片面性:形而上,而非辩证性
        二、现实所指的含混性:局部问题,抑或全局特征
        三、分析单位的混淆性:阶层分化,还是社会流动
        四、对阶层固化命题基于逻辑维度反思的总结
第六章 对于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状况的综合概括
    第一节 以社会流动成本变迁为理论总结的原因
        一、社会转型:社会流动成本变迁的结构性致因
        二、制度变迁:社会流动成本变迁的生态性致因
    第二节 社会流动成本的含义及构成
        一、基本涵义
        二、基本内容
        三、主体构成
    第三节 当前社会流动成本变迁的表现、问题及诉求
        一、基本表现
        二、现实问题
        三、基本诉求
第七章 优化流动社会治理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政府职能体系维度:强化社会职能,优化职责体系
        一、政府职能重心转移:突出公共服务,强化社会职能
        二、政府间纵向关系调整:治理重心下移,优化职责配置
        三、政府间横向关系补缺:强化府际合作,构建伙伴关系
    第二节 国家与社会关系维度:确立政府边界,建设“有为政府”
        一、政府与市场关系:维护公平竞争,消除流动障碍
        二、政府与社会关系:发挥政府主导,推动多元治理
        三、政府与个人关系:明确责任边界,激励能动精神
    第三节 城乡关系变迁维度:突出政府责任,推进城乡融合
        一、城市维度: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增加社会流动容量
        二、城乡结合部:强化社会治理能力,推动管理机制变迁
        三、农村维度: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寻求内生增长动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一.个人简历
    二.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不确定性视角下中国城镇居民住房决策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不确定性的内涵和外延
        1.2.2 居民住房决策
        1.2.3 研究简评
    1.3 研究范围、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3.4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中国居民住房和抵押贷款需求与核心不确定性
    2.1 中国居民住房需求和抵押贷款需求特征
        2.1.1 居民住房需求特征
        2.1.2 居民抵押贷款需求特征
    2.2 影响居民住房和抵押贷款需求的核心不确定性的界定
        2.2.1 经济不确定性
        2.2.2 政策不确定性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不确定性影响住房决策的宏观效应
    3.1 基础模型构建与求解
        3.1.1 模型结构设定与中国特征
        3.1.2 经济主体决策
        3.1.3 均衡系统与模型求解
    3.2 数据来源与参数估计
        3.2.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3.2.2 时域—频域分解
        3.2.3 校准与参数估计
    3.3 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
        3.3.1 全局分析
        3.3.2 时频分析
    3.4 情景模拟分析与反事实比较
        3.4.1 住房持有成本
        3.4.2 房价粘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确定性影响住房决策的微观机制:住房需求
    4.1 收入不确定性影响下的住房需求
        4.1.1 收入不确定性的影响机制
        4.1.2 收入不确定性的度量与实证设计
        4.1.3 实证结果与讨论
        4.1.4 稳健性检验
    4.2 消费不确定性影响下的住房需求
        4.2.1 消费不确定性的影响机制
        4.2.2 消费不确定性的度量与实证设计
        4.2.3 实证结果与讨论
        4.2.4 稳健性检验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确定性影响住房决策的微观机制:抵押贷款需求
    5.1 中国城镇居民住房抵押贷款需求决策机制
        5.1.1 抵押贷款需求与非正规借贷
        5.1.2 基础模型:内生互动机制
    5.2 收入不确定性影响下的住房抵押贷款需求
        5.2.1 收入不确定性的影响机制
        5.2.2 数据来源与实证设计
        5.2.3 实证结果与讨论
        5.2.4 稳健性检验
    5.3 信贷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下的住房抵押贷款需求
        5.3.1 信贷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机制
        5.3.2 数据来源与实证设计
        5.3.3 实证结果与讨论
        5.3.4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的主要成果与政策建议
        6.1.1 主要研究成果
        6.1.2 主要政策建议
    6.2 主要学术贡献、局限性与未来研究展望
        6.2.1 主要学术贡献
        6.2.2 局限性与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农民工市民化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1.3
        1.3.1 论文技术路线图
        1.3.2 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第2章 农民工市民化相关文献综述
    2.1 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
    2.2 劳动力市场特征对农民工市民化影响的相关研究
    2.3 局部均衡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相关研究
    2.4 一般均衡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
        2.4.1 劳动力CGE模型的研究进展
        2.4.2 一般均衡视角下的农民工市民化经济效应研究
    2.5 文献评述
第3章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下的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特征
    3.1 我国农民工转移的特征与趋势分析
        3.1.1 农民工转移的阶段性划分
        3.1.2 现阶段我国农民工转移的新特征
        3.1.3 供给侧改革下农民工转移的趋势分析
    3.2 农民工市民化水平
        3.2.1 户籍城镇化率与人口城镇化率
        3.2.2 农民工市民化静态水平
        3.2.3 农民工市民化动态水平
    3.3 农民工市民化基本思路与路径设计
        3.3.1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基本思路
        3.3.2 农民工市民化路径设计
    3.4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下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特征
        3.4.1 劳动力总供给增速下降,青壮年农民工转移增速小幅上升
        3.4.2 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逐步破解,非制度性分割趋于强化
        3.4.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农民工市民化决策的影响将日益增大
        3.4.4 人力资本提升带来的人口质量红利将改变劳动力转移矩阵
    3.5 小结
第4章 农民工市民化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构建
    4.1 CHINAGEM模型简介
        4.1.1 CHINAGEM模型基础数据结构
        4.1.2 CHINAGEM模型中的行业部门划分
        4.1.3 闭合规则
        4.1.4 历史模拟基线和预测模拟基线的更新
    4.2 农民工市民化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HINAGEM-CRMW)的模拟基线设计
        4.2.1 模拟基线与闭合条件的设置
        4.2.2 行为方程主要弹性的设置
        4.2.3 农民工市民化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历史模拟基线
        4.2.4 农民工市民化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预测模拟基线
    4.3 农民工市民化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HINAGEM-CRMW)的构建
        4.3.1 生产模块
        4.3.2 居民收入模块
        4.3.3 考虑农民工市民化“职业依赖”特征的多元劳动力供给模块
        4.3.4 考虑农民工市民化对农村有效劳动力的影响方程
        4.3.5 考虑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空缺—匹配动态机制
        4.3.6 考虑工资粘性和价格粘性的价格模块
        4.3.7 劳动力市场的短期和长期动态滞后调整机制
        4.3.8 资本积累的动态跨期链接机制
        4.3.9 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户籍侧改革下农民工市民化的动态一般均衡分析
    5.1 农民工市民化的户籍政策模拟场景
        5.1.1 农民工市民化户籍政策的模拟场景设计
        5.1.2 闭合设置
    5.2 当前劳动力市场分割机制下的市民化政策模拟结果及分析
        5.2.1 当前劳动力市场分割机制模拟
        5.2.2 户籍侧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的机制影响路径图
        5.2.3 当前劳动力市场分割机制下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的政策效应
        5.2.4 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5.3 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机制下的农民工市民化模拟结果及分析
        5.3.1 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机制下的市民化路径转变
        5.3.2 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机制下的市民化政策模拟场景设计
        5.3.3 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机制下的市民化政策效果
    5.4 小结
第6章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下农民工市民化经济效应研究
    6.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研究
    6.2 农民工市民化相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模拟场景设置
        6.2.1 农民工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本
        6.2.2 农民工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模拟场景
    6.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下农民工市民化政策效果分析
        6.3.1 劳动力市场结构效应分析
        6.3.2 资本要素效应分析
        6.3.3 产业结构效应分析
        6.3.4 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6.4 小结
结论与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完成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附录B 1949-2016年中国人口和户籍城镇化率
附录C 全国各省户籍制度改革细则

(6)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贫困的影响研究 ——兼论中国应对危机政策的减贫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主要创新之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价值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价值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理论研究
        二、实证研究
        三、国内学者的研究
        四、简要评议
    第三节 研究时间范围的界定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主要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五节 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一、主要观点
        二、创新之处
第二章 金融危机与贫困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金融危机的生成与传导机理
        一、金融危机的生成机理
        二、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
    第二节 贫困形成理论与反贫困政策
        一、贫困及其度量
        二、贫困的形成理论
        三、反贫困政策
第三章 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影响中国贫困的渠道分析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的演变与归因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演变
        二、国际金融危机的归因
    第二节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贫困的渠道分析
        一、经济增长渠道
        二、就业与工资渠道
        三、国际贸易与资本流动渠道
        四、价格调整渠道
        五、政府公共支出渠道
        六、社会环境渠道
第四章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贫困影响的实证考察
    第一节 金融危机对贫困人口收入的影响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冲击
        二、经济增长与中国贫困人口收入的长期均衡关系
        三、金融危机对贫困人口收入影响的估算
    第二节 国际金融危机对贫困群体的冲击
        一、危机期间贫困群体的状况与特征
        二、金融危机对贫困群体就业的冲击
        三、金融危机对贫困群体消费的影响
第五章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及其减贫效应
    第一节 财政政策及其减贫效应
        一、应对危机的财政政策
        二、“4万亿”政府投资的减贫效应评估
        三、其他财政政策的减贫效果
    第二节 货币政策及其减贫效应
        一、应对危机的货币政策
        二、信贷扩张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
        三、货币政策的减贫效应
    第三节 产业与就业政策及其减贫效应
        一、应对危机的产业政策及其减贫效应
        二、应对危机的就业政策及其减贫效应
    第四节 民生政策及其减贫效应
        一、危机期间的民生政策
        二、民生政策的减贫效应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第一节 本文的研究结论
        一、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影响中国贫困的渠道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贫困的影响估算
        三、中国应对金融危机政策的减贫效果评估
    第二节 短期、长期政策含义
        一、短期推行稳增长与减贫相结合的刺激政策
        二、长期坚持以人为本和改革创新的发展战略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中国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技术路线和主要内容
        一、技术路线
        二、主要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城镇化制度创新的概念内涵和理论依据
    第一节 城镇化制度创新的相关概念
        一、城镇和城镇化
        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本质和核心
        三、制度创新与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的中国理论基础
        一、新发展理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四、中国特色城市理论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的经济理论依据
        一、人口流动迁移理论
        二、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理论
        三、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四、产业结构理论
第二章 城镇化制度创新的国际经验和中国历程
    第一节 国际城市化制度创新实践
        一、欧洲主要国家城市化制度变迁
        二、美国城市化制度安排与制度变迁
        三、拉美国家城市化制度变迁与制度安排
        四、东亚国家城市化制度变迁
    第二节 国际城市化制度创新的主要经验和启示
        一、国际城市化制度创新的主要经验
        二、国际城市化制度创新的主要启示
    第三节 中国城镇化制度变迁的历程
        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城镇化制度变迁
        二、改革开放至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城镇化制度变迁
        三、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城镇化制度变迁
第三章 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的综合分析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中国城镇化进入新阶段
        一、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
        二、新型城镇化的实践特征
        三、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和目标
    第二节 制度创新环境分析
        一、经济新常态与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
        三、政府职能转变与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
    第三节 制度障碍:制度创新需求分析
        一、新型城镇化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制度创新需求
        二、根本原因:非均衡制度安排
        三、制度创新:从非均衡走向均衡
第五章 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的原则与方法
        一、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的基本原则
        二、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的科学方法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的目标与任务
        一、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的目标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的主要任务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的模式与着力点
        一、需求诱致+供给强制混合型: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模式
        二、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的着力点
    第四节 有效制度供给:制度创新的结果呈现与内容框架
        一、制度供给是制度创新的结果呈现
        二、以制度创新实现有效制度供给
        三、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的体系框架
第六章 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的措施框架
    第一节 新型户籍制度创新措施
        一、城乡统一户口登记是户籍管理制度创新的新亮点
        二、居住证制度是人口管理制度创新的新载体
        三、积分落户制度是公平有序落户的新通道
        四、建立人地挂钩机制,落实城市建设用地供应
        五、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
    第二节 新型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措施
        一、“三权分置”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重大创新
        二、创新农村土地征收制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三、创新农村宅基地制度,探索农民住房保障新机制
        四、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建立统一用地市场
        五、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创新措施
        一、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是投融资制度的重大创新
        二、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有效防范政府债务风险
        三、完善投融资机制,发挥财政性资金引导和杠杆作用
    第四节 新型城镇住房制度创新措施
        一、购租并举是构建新型城镇住房制度的新举措
        二、“双为主”是构建新型住房供应制度的新思路
        三、协调合理的住房供需格局,追求人有所居、居有所房
        四、完善房地产调控机制,舒解房地产消费预期
    第五节 新型城镇就业制度创新措施
        一、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制度,健全政府促进就业责任
        二、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新机制
        三、创造“互联网+就业服务”新模式,培育电商新平台
        四、创造以创业带动就业新体制,激发创业就业活力
        五、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机制
        六、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完善失业保险制度
    第六节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措施
        一、着力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服务体系
        二、建设服务型政府,充分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三、拓展公共服务路径,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四、推进“互联网+公共服务”,促进公共服务转型升级
    第七节 新型城镇化文化制度创新措施
        一、创造性地提出创新型文化是创新型城市之魂
        二、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三、推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创新,探索实行特殊管理股
        四、健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永葆中华文化血脉
        五、构建多渠道、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文化交流格局
    第八节 新型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创新措施
        一、以制度创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突出环保制度约束力
        二、强化制度建设,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
        三、统一环境保护监管,完善环保信息公开和举报机制
        四、健全生态保护治理的新机制,探索低碳城镇发展新路径
结语
    一、制度和制度创新: 诠释中国城镇化的关键钥匙
    二、需求诱致+供给强制混动型制度创新模式及其机制
    三、“双核心”与“双框架”
    四、任重道远:制度创新永远在路上
中外文参考文献
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后记

(8)基金管理视角下失业保险制度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表目录
图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失业保险覆盖面研究
        1.2.2 失业保险基金筹资研究
        1.2.3 失业保险金给付标准研究
        1.2.4 失业保险金给付期限研究
        1.2.5 简要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及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研究不足
2 失业保险及基金管理理论基础
    2.1 失业概述
        2.1.1 失业及相关概念界定
        2.1.2 失业的分类
        2.1.3 失业风险的可保性
    2.2 失业保障制度概述
        2.2.1 失业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2.2.2 失业保障制度类型
        2.2.3 失业保险制度的特征及功能
    2.3 工作搜寻理论与失业保险
        2.3.1 斯蒂格勒工作搜寻模型
        2.3.2 麦考尔序列工作搜寻模型
        2.3.3 失业保险对工作搜寻的影响
    2.4 失业保险基金管理
        2.4.1 失业保险基金筹资管理
        2.4.2 失业保险基金管理和投资运营
        2.4.3 失业保险基金给付管理
3 中国失业保险基金概况分析
    3.1 中国失业现状分析
    3.2 中国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及失业保险参保率
    3.3 中国失业保险受益率
    3.4 中国各地失业保险给付水平
    3.5 中国失业保险基金收入、支出及累积结余情况
    3.6 中国失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现状
    3.7 小结
4 中国失业保险基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中国失业保险基金存在的问题
        4.1.1 失业保险参保率低且覆盖人群失衡
        4.1.2 失业保险统一费率制度及其调整存在问题
        4.1.3 失业保险金给付标准过低、给付期限设置不科学
        4.1.4 失业保险基金支出水平过低
    4.2 中国失业保险基金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中国失业保险制度发展历程的影响
        4.2.2 中国失业保险参保率低的原因分析
        4.2.3 缺乏完善的失业保险金给付标准确定机制
        4.2.4 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及累积结余与经济周期不相关
    4.3 小结
5 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之失地农民失业保险探讨
    5.1 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制度需求分析
    5.2 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参保意愿影响因素
        5.2.1 变量定义及赋值
        5.2.2 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分析
    5.3 失地农民失业保险方案设计
    5.4 小结
6 失业保险经验税率制度及其在中国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6.1 失业保险经验税率制度发展概述
    6.2 失业保险经验税率制度构成
        6.2.1 对失业“经验”的界定
        6.2.2 对失业“经验”的衡量
        6.2.3 将失业“经验”转换成具体的税率
    6.3 失业保险经验税率计算方法
        6.3.1 失业保险基金结余比例法
        6.3.2 失业保险基金支出比例法
        6.3.3 失业保险领取者工资比例法
        6.3.4 工资变动法
        6.3.5 失业保险经验税率计算方法小结
    6.4 失业保险经验税率制度在中国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6.5 小结
7 失业保险金给付标准的确定与调整机制分析
    7.1 失业保险金给付标准的确定
        7.1.1 失业保险金给付标准的确定方法
        7.1.2 中国失业保险金给付标准确定方法的选择
    7.2 使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测算失业保险金替代率
        7.2.1 模型介绍
        7.2.2 数据来源
        7.2.3 模型参数估计
        7.2.4 失业保险金基准替代率测算
        7.2.5 考虑就业者负担人数时的失业保险金替代率测算
    7.3 完善失业保险金给付标准调整机制
    7.4 小结
8 失业保险金给付期限的确定与调整机制分析
    8.1 失业保险金给付期限的确定与调整方法
    8.2 与失业率关联的失业保险金给付期限调整机制分析
    8.3 中国失业保险金给付期限调整机制改革
    8.4 小结
9 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附录
致谢

(9)农民工乡城迁移行动研究 ——基于广东省中山市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 现实背景
        (二) 理论背景
    二、概念界定
        (一) 农民工
        (二) 人口迁移
        (三) 行动
    三、理论视角
    四、研究内容与分析框架
        (一) 研究内容
        (二) 分析框架
    五、研究方法
        (一) 调查地的选择
        (二) 资料收集方法
        (三) 资料分析方法
第二章 国内外人口迁移研究综述
    一、关于境外人口迁移的研究
        (一) 人口迁移的发生机制研究
        (二) 发展中国家(地区)乡城迁移的经验研究
    二、关于中国农民乡城迁移的研究
        (一) 迁移的发生机制
        (二) 迁移模式
        (三) 迁移的后果
        (四) 农民永久迁移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三、简要评述
第三章 现代性与乡城迁移
    一、问题提出
    二、现代性的两种形态
        (一) 现代性:内涵及其生成
        (二) 现代性的变迁
    三、古典现代性下的乡城迁移
    四、流动现代性下的乡城迁移
        (一) 流动现代性的基本特征
        (二) 流动现代性与发展中国家的乡城迁移
    五、中国现代性与中国农民的乡城迁移
    六、小结:尚待检验的分析范式
第四章 中山市农民工乡城迁移的制度创新与成效
    一、基本公共服务:保障生存和发展
        (一) 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二) 差别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二、社会参与:引领"心理进城"
        (一) 政治参与
        (二) 文化参与
        (三) 社区参与
    三、积分落户:引导制度性永久迁移
        (一) 积分落户的申请条件
        (二) 积分落户的实施情况
    四、小结
第五章 积分落户入围农民工的乡城迁移行动
    一、研究假设
    二、积分落户入围农民工的基本特征
    三、积分落户入围农民工的落户情况
        (一) 积分落户的申请动机
        (二) 户口迁移状况
        (三) 放弃或不确定是否户口迁移的理由
    四、积分落户入围农民工迁移行动的影响因素
        (一) 农业户口的权利待遇对农民工落户的影响
        (二) 行为性永久迁移对农民工落户的影响
    五、小结
第六章 农民工的乡城永久迁移意愿
    一、农民工的行为性永久迁移意愿
        (一) 行为性永久迁移的意愿
        (二) 行为性永久迁移的主观原因
    二、农民工的制度性永久迁移意愿
        (一) 对户籍制度的认知
        (二) 对城镇落户条件的认知
        (三) 城镇落户的意愿
        (四) 城镇落户与否的主观原因
    三、农民工乡城永久迁移意愿的类型分析
        (一) 农民工乡城永久迁移意愿的类型划分
        (二) "行为永久-制度永久"型与"行为非永久-制度永久"型的比较
        (三) "行为永久-制度非永久"型
        (四) "行为非永久-制度非永久"型
    四、小结
第七章 农民工乡城迁移意愿的影响因素
    一、研究假设
    二、变量测量与描述统计
        (一) 人力资本
        (二) 社会地位
        (三) 身份认同
        (四) 生活方式偏好
    三、结果与分析
        (一) "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偏好"变量的因子分析
        (二) 行为性永久迁移意愿的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
        (三) 制度性永久迁移意愿的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
    四、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一、基本结论
    二、延伸讨论
        (一) 当前农民工乡城迁移的行动逻辑
        (二) 关于乡城迁移形式的争论
        (三) 关于当前中国城镇化道路的争论
        (四) 中国现代性拓展与乡城迁移的未来
    三、创新与不足
        (一) 研究创新
        (二)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山市积分落户入围人员的积分落户行为调查问卷》
附录二: 《农民工的乡城迁移意愿调查问卷》
附录三: 访谈提纲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中国城镇失业与社会保障(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2]新时期我国城市失业人口问题研究[D]. 李琦.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3]中国社会流动的特殊性:表现、成因及对策研究[D]. 王通. 南开大学, 2019(05)
  • [4]不确定性视角下中国城镇居民住房决策机制的研究[D]. 樊颖. 清华大学, 2018(04)
  • [5]农民工市民化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及其应用[D]. 吴琦. 湖南大学, 2017(06)
  • [6]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贫困的影响研究 ——兼论中国应对危机政策的减贫效果[D]. 桂立. 武汉大学, 2017(06)
  • [7]中国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研究[D]. 柯尊全. 武汉大学, 2017(07)
  • [8]基金管理视角下失业保险制度优化设计研究[D]. 陈天红. 武汉大学, 2015(07)
  • [9]农民工乡城迁移行动研究 ——基于广东省中山市的调查[D]. 李飞.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 [10]中国转型期的社会不稳定与社会治理[A]. 胡鞍钢,王磊. 国情报告(第八卷 2005年(下)), 2012

标签:;  ;  ;  ;  ;  

中国城市的失业和社会保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