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心理调适的思想政治教育

论大学生心理调适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论大学生心理调适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张新娟[1](2021)在《重大事件下大学生心理问题及调适对策》文中研究说明大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的特别时期,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时刻。重大事件(如主要流行病的爆发)通常会对他们的身心产生复杂而深厚的影响。解决重大事件引起的大学生心理及思想问题,是应对重大事件中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这一重大事件,分析大学生心理状态变化,进而探析大学生在重大事件中心理问题的调适对策,以帮助大学生构建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更为有效的应对各种突发性事件。

俞国良,黄潇潇[2](2020)在《国家层面设置心理健康课程的实践与探索》文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国家大中小"思政"课程体系中《道德与法治》《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大学生心理健康》等课程为蓝本,系统阐述了在国家课程中单独或部分设置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实践,详细分析了在国家课程体系层面设置心理健康课程的目标与任务、思路与特点、核心素养与教学内容以及课程实施建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家层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建议与对策,即心理健康教育"进政策""进课标""进头脑"和"进课堂"。

崔晓丹[3](2021)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研究》文中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分别承担着“主渠道”与“主阵地”的重要角色。当前,推进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育人,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协同的必要性在于:新形势下,国内外局势深刻变化、信息技术迭代更新、学生个体个性化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等,都对协同育人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协同的可行性在于:主渠道与主阵地同属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在工作目标、教育过程、教育内容、工作方法等方面是有机统一、密切联系的。近些年来,主渠道与主阵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推进,两者协同倍受关注,且内容丰富、模式多样、结构复杂。各大高校在协同育人实施过程中积累了一系列丰富成果和宝贵经验。但是,稳步推进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仍然存在一些现实困境。比如,对协同育人还存在认识误区、两支队伍协同育人的热情不高、工作中缺乏长期稳定的沟通合作、主渠道与主阵地的配合程度不够等。破解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育人难题,首先,需要明晰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的总体思路。为此,既要确立基本原则,又要明确目标要求。在基本原则上,要遵循统一领导、整体优化、层次适中、动态调节的原则。在目标要求上,要明确分工,提高劳动效率;科学分权,推动组织合作;合理分利,促进公平公正。其次,在明晰协同育人的总体思路后,针对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的实施现状,需要从理念、关系、结构、保障等方面入手,把握协同育人推进的具体策略。一是注重理念强化。在宏观层面,全社会要坚持“立德树人”理念;中观层面,高校系统应强化“三全育人”理念;微观层面,教育个体需培养“大思政”理念。二是促进关系理顺。这其中,既要协调好权力关系,又要解决好利益关系,既要处理好信息关系,又要保持好人际关系。另外,还应把握好教书与育人、管理与服务、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等几组特殊关系。三是推动结构优化。要通过加强管理顶层设计、规范考核评价体系、完善人才培养制度、抓住协同育人契机,整体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体化运行。四是夯实基本保障。环境保障上,要优化协同育人的文化环境;物质保障上,要保证经费技术等资源供给;平台保障上,要形成互促互进的工作机制;人才保障上,要加强专业化育人队伍建设。

安莉[4](2020)在《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研究》文中认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力量。大学生文化自信与否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直接关系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关键在于教育,文化自信教育是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方法,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关键环节,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文化使命。因此,实施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意义重大。本文以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为研究对象,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从文化的多维度认识入手,系统总结了文化自信的形成过程、内涵意蕴和历史演进,以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调查为依据,客观全面分析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多学科理论,提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策略和构建“一优三全”教育体系。全文除绪论和结论外,共分五部分,围绕四个内容展开。第一,阐释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基本理论。以文化基本理论概述为起点,从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三个维度认识文化。从文化自信的提出、基本内涵和独特气质和历史嬗变全面阐述文化自信,明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内在逻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相互关系。对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内涵、构成要素和价值意蕴阐释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就是对自我文化存在形态和理想追求的高度认知与认同,对自我文化价值作用及生命力的坚定信心,对我自我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积极践行,明晰文化自信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第二,阐述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借鉴。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思想为指导,系统梳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为研究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借鉴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和约瑟夫·奈文化软实力、巧实力理论,吸收其理论精华,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提供思想借鉴和现实指导。第三,对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进行实证分析。为准确把握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表现和文化自信教育现状,面向全国高校,选取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97所高校中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6905名大学生进行了自编问卷的网络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频率和差异分析;同时,对33所高校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专家、学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政工干部做了线上线下深入访谈。结合调查问卷分析结果和访谈情况,全面审视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肯定积极表现,正视存在问题,对问题成因进行客观分析,为科学有效地实施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奠定坚实的现实基础。第四,提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优化策略和体系构建。强化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知行合一,文化共同体的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理念;遵循文化的方向性与教育的科学性相统一、文化的主导性与大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文化的理论性与教育的渗透性相统一、文化的系统性与大学生个体针对性相统一的教育原则;通过培根、固本、铸魂、通脉筑牢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内容。在教育路径上,提出聚焦整体格局,优化教育环境;聚焦关键人员,全员参与文化自信教育;聚焦关键环节,文化自信教育贯穿全过程;聚焦关键领域,全方位实施文化自信教育,构建“一优三全”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体系。

司文超[5](2020)在《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法治素养是基本的思想政治素质,也是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素养不仅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密切相关,而且是大学生学习生活、走向社会的现实需要。大学生的法治素养是全民法治素养的代表与缩影。培育大学生的法治修养,能够为全民法治素养的提高积累经验、打下基础,这既是培育德法兼修、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题中之义,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课题,更是关乎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的重要实践问题。这也就意味着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不仅是理论探讨,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而本文紧紧抓住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实践性,从实践出发,但不迷失在纷繁的调查分析数据中,而是加强理论思考,回到理论建设的路径上来。本文由绪论与正文五章构成。在绪论部分,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研究的贫乏状况。目前,关于法治素养培育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停留在法治知识教育层面,而更为重要的思维层次,探讨还显得十分薄弱。要使大学生法治素养真正得到提高,必须在思维意识层面发力。另外,关于法治素养培育的研究,缺乏聚焦性,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更不多见。而且,法治素养培育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目前的研究大多涉及一个方面,这就束缚探讨不能深入。因而本文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使用文献、案例、调查、实证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多学科知识背景,努力做到研究可靠、理论深入、措施有效。第一章是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内涵及其培育的特征和功能。这部分属于理论研究,任何调查与实践的有效开展都必须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本章的目的即是厘清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开展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本章将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概念拆分为要素、结构与属性三个部分。重点区分法治素养与近似概念之间的关系,以理清本研究中法治素养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在此基础上,将大学生法治素养概念中的要素进一步细化,并进而阐述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主要特征。同时,从个体与社会两个角度,探讨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在维护正当权益、促进德法兼修、保障全面发展、推动法治建设等方面的功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属于理论范畴,培育特征及功能则是理论与实践沟通的桥梁。第二章对目前大学生法治素养状况及其培育现状进行分析。本章建立在对概念的准确把握之上,以界定概念的诸种要素为维度,对大学生法治素养的现状进行分析。本章首先对调查研究的路径与过程进行说明,以便对调查数据的来源和可靠性有更好的把握。本章基于《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14-2019)》连续6年调查数据以及国内25所高校大学生法治素养专题调查数据,试图以统计学与社会学方法进行分析,呈现大学生法治素养的真实貌态。接着,研究从对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总体数据调查转入案例调查,选取有关省(区、市)和高校与法治素养培育密切相关的案例61个,展示了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有益探索,通过对案例的归纳分析,获得诸多经验启示。第三章是对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本章从前一章的现象归纳转入问题分析,从调查数据中发现当前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本章还选取了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的10个典型案例,通过反面案例的分析寻找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应着力破解的难点:德法兼修、协同联动和供求匹配。本章进一步分析归纳出影响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多种因素,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了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了解读分析。本章基于问题来抓住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关键因素和难点瓶颈,并通过模型来可视化呈现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因素影响关系。第四章研究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理念及其工作目标与体系。首先从“融入、引领、创新、协调、联动”等五个方面对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理念进行阐释,以理念引导具体的培育措施。之后,提出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工作的五个主要目标,明确法治素养培育工作的努力方向。在此基础之上,本章又归纳出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工作体系的主要内容,述及的七个子体系既构成了大学生法治素培育工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为下一步的机制建设和途径拓展奠定基础。第五章是构建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机制与途径。本章重新回到理论思考的路径,将本文对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思考提升为一种长效机制。本章中,笔者以三个相统一的原则为出发点,将对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机制具体化为五个方面。从法律课堂教学、法治社会实践、网络法治教育、校园法治文化、法治工作队伍以及法治教育合力等方面论述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这几个途径是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机制的进一步具化。本章的目的就是在前一章培育工作框架的基础上,使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举措更为丰富和具体。

霍娅妮[6](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生大约有2800多万人,每年大约有700万毕业生融入社会,大学生以其庞大的群体数量和开拓进取的精神特征,在社会成员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程度的高低对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和国家政治文化建设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一直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主要的任务,通过政治社会化教育活动,使大学生实际的思想认识水平与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要求相统一,是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认同的主要手段。随着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幻,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也呈现出了新特征。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亟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思索。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调查分析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现状,以此来说明研究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在研究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时,整理现有实证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情况良好,问题主要在于理论教育的内化与外化过程,也就是政治意识层面和政治参与实践层面。以延安大学为个案,对选取的1200名学生的政治意识、政治价值取向以及政治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延安大学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主要在于政治参与意识不足与政治价值取向功利化倾向这两个方面。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调查发现,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体认可度较高,但是具体实践操作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政治教育目标宏观、教学内容缺乏有效整合,针对性不强、渠道缺乏创新、教育主体能力不足以及效果不显着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主体地位,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渠道、主体及效果这五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推进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的对策:细化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的目标,增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创新拓展教育的实现渠道,提高教育双主体的政治意识,提高双方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必要性的认识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和保障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顺利开展和有效实施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这就需要高校克服时间的局限,不断深化政治社会化教育内容,创新拓展教育模式,提升教育双主体的政治意识,营造健康的教育环境氛围激发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耿锐[7](2020)在《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及教育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认同问题,一直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领域的基本命题。广大民众,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是关涉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稳定的根本问题。对认同问题的关注,本质上是聚焦教育有效性问题。大学生能否通过教育对马克思主义形成价值认同,是衡量理论教育是否有效的核心点位。改革开放40余年来,随着国内国际形势日趋复杂,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也日渐深刻,如何通过马克思主义认同问题的研究夯实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成为了时代赋予认同问题研究的全新使命。尽管理论界围绕“马克思主义认同”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由于缺少对概念本身的前提性梳理,使相关研究在范式上存在一定的混乱和泛化现象。这导致围绕这一概念展开的研究总是在不同理论视角间往复,彼此之间难以相互印证和支撑。为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一状况,论文将以前提性的概念梳理为逻辑起点,以当代大学生这一特殊对象群体的思想认同特点为基础,以调查研究为数据支撑,系统分析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生成机理和教育策略。为了使研究更切近研究主题,论文首先从概念层面分析了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本质内涵。马克思主义认同相关研究之所以在范式上混乱,在于认同概念的复杂性。其在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中均有完全不同的理论视角。论文认为,在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概念中,不能简单引用哲学、心理学或社会学视域下的认同概念。如果用“我是谁”的问题来概括认同概念,则本文视角下的认同即不仅是哲学中对“是”的同一性追问,也不仅是心理学中对“我”的主观选择,亦不仅是社会学中对“谁”的社会形塑,而是“我是谁”的辩证统一,是连接自我和社会的,超越外在现象的,通过理性跃升形成的价值认同。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独特理论体系,其认同不能停留在直观的知识和情感层面,而是在此二者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从客观知识跃升为理性的价值认识过程。在本质内涵梳理之后,论文进一步探讨了本次研究的对象,即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理论认同特点问题。当代大学生的独有特点是时代特点与大学生群体性特点综合作用的结果。论文认为,在“多”样的社会环境变化背后,源自于“一”的基础性作用,即现代性冲击导致的精神生活物化。在此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思想理论认同呈现出较以往时代更为明显的矛盾性、表象性和过渡性等特点,这一方面使当代大学生思想理论认同的形成更为艰难,另一方面也赋予了他们对思想理论独特的价值需求。当代特殊的社会环境不仅使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出现了新的难点,也内在生成了破解难题的突破点,对难点的剖析和突破点的揭示是论文研究的重要基础。经过客观的调查研究,论文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研判,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机理。论文认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内在结构是随着社会环境变化而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变化内在规定了每一个时代特定的理论认同路径。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知识获取层面摆脱了对课程教育的依赖,且大学生通过自主实践形成价值认同的难度增大,使“问题”辨析过程在课程教育中体现出时代特有的不可替代性。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唯有在结构上与当代社会环境的内在规定性相匹配,突出“问题”辨析的独特地位,方能从根本上提升教育的有效性。鉴于以上分析,论文提出了基于“问题导向”的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策略。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是一个“主体间性”的实现过程,既要保持教育内容的理论性和辩证性,也要充分关注受教育者的主观性和普及性。一方面,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以“问题”辨析的方式呈现,引导大学生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论证方法和思维逻辑分析和观察理论观点和社会现状;另一方面,通过话语和环境建构的柔化作用,使“问题”辨析过程以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唯有使大学生通过认同教育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的论证方法,并运用其观察和解决现实问题,才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的目的。

耿品[8](2020)在《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与调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生命线,事关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专职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承担着教育学生、管理学生、服务学生的重要职责,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首先,文章回顾了高校辅导员角色的发展演变,对角色演变的历史轨迹、突出特点、基本趋势进行梳理。其次,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开展关于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的实证考察,分析影响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的因素,构建影响因素模型。最后,明确角色冲突调适的目标和原则,提出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的调适途径。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是指在一线从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人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处于特定的工作位置,并符合党和国家、社会、高校、家长、学生等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是一个复合性问题,不是单方面的角色冲突的表现,也不是各方面角色冲突的简单累积,而是一个复杂性、多样性的角色冲突集合体。受到政策因素、组织因素、个人因素的影响,高校专职辅导员面临着由不同角色期望、自身限制引致的角色内冲突,以及体现在教育者与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与服务者之间、教育者与服务者之间的角色间冲突。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搭建了干事平台。从思想政治教育学和社会心理学交叉视角,研究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与调适,既是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理论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客观选择,也就是说,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与调适研究是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共同要求。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调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推进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为目标,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采用多种途径调适角色冲突的过程。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调适明确了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行为目标、发展目标,强调坚持方向性原则、求实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强调通过以下四种途径调适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强化制度保障,明确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先赋规约;注重镜像反馈,促进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实践的他者型塑;加强本体调适,提升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扮演的自我赋能;完善机制构建,推进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实现的关系协调。

李娜[9](2020)在《“宅生活”现象对大学生成长的消极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部分大学生选择了“宅生活”,他们长期地将自己封闭在家、宿舍、租住地等室内,拒绝外出和参与集体活动,主要使用互联网与外界交流,借助网络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并依靠“宅”逃避来自现实世界的种种压力和挫折,这一现象已引起各界学者和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毋庸置疑,大学生“宅生活”现象对大学生的成长既有好处也有坏处,但本文认为,对于正处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及提升各种能力素质的重要时期的大学生群体而言,“宅生活”现象的消极影响更为明显和突出。面对日益壮大的大学生“宅生活”群体,本文旨在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深入研究大学生“宅生活”现象,并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以求针对原因探索出应对“宅生活”现象对大学生成长的消极影响的具体策略,为大学生尽快走出“宅生活”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本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这一部分详细阐述了该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全面梳理了“宅生活”现象的内涵、“宅生活”群体的特征、大学生“宅生活”现象产生的原因、“宅生活”现象对大学生成长的消极影响以及应对“宅生活”现象对大学生成长的消极影响的具体策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表明了笔者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了论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前提。对“宅”、“宅生活”现象进行了概念界定,阐述了“宅”的内涵、“宅生活”现象的内涵和“宅生活”群体的特征,同时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分析了大学生“宅生活”现象的现状、“宅生活”现象对大学生成长的消极影响以及大学生“宅生活”现象产生的原因。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学术资料,又立足现实生活,设计并发放了调查问卷,并对个别同学进行了访谈,通过对调查问卷及访谈结果的整理与分析,发现“宅生活”现象存在于部分大学生当中,并且这一现象对大学生的成长利弊共存且弊大于利,进而总结出“宅生活”现象对大学生成长的消极影响,主要包括:身体“亚健康”疾病年轻化、造成心理封闭和社交障碍、影响学业和能力素质提升、导致社会化进程受阻。此外,还对大学生“宅生活”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大学生“宅生活”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部分大学生存在逃避心理和盲从心理、高校忽视心理疏导且课程和活动吸引力不足、父母片面重视学业轻视子女心理发展且家庭沟通不畅、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助长了“宅生活”。第四部分是本文的落脚点,主要介绍了应对“宅生活”现象对大学生成长的消极影响应遵循的教育原则和具体的策略。应对“宅生活”现象对大学生成长的消极影响应遵循的教育原则主要包括:循循善诱的疏导原则、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原则、以人为本育人为先的原则、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应对“宅生活”现象对大学生成长的消极影响的具体策略主要包括:减轻大学生的逃避心理实现盲从心理的积极转化、高校加强心理疏导提高教学与活动质量、重视子女心理发展搭建亲子沟通桥梁、营造有利于走出“宅生活”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

张泽远[10](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新时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理应具备开拓进取、顽强拼搏、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继承党和国家的奋斗品质,成长为奋进在时代前列的时代新人。为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提升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科学化水平,本论文站在时代高度,努力在创新上下功夫,以问题为导向,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开展研究,着力回答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现实问题。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引文、正文、结语。引言部分阐述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时代背景和意义,梳理了当前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全面介绍了研究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缘由、目的、研究思路、研究重点和难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一章是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理论支撑。在阐释奋斗精神内涵基础上,重点阐明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和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时代内涵。梳理了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奋斗精神的阐释、中国共产党历史实践中关于奋斗精神的经验遵循和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奋斗精神的重要论述,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基本内容:奋斗理想树立、奋斗观念教育、奋斗作风养成和奋斗品格塑造。第二章是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现状分析。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系统地调查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对奋斗精神的价值认同、实践状况和培育现状,挖掘当前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中的薄弱环节,探索了影响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环境要素,从而为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策略研究提供有效依据。第三章是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现实策略。根据现状调研发现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结合新时代大学生奋斗培育的基本内容,建立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目标体系: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树立合理奋斗目标、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建立健全奋斗观念、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养成踏实奋斗作风、帮助新时代大学生塑造优良奋斗品格。结合国家发展大势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任务,确定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要遵循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立足学生奋斗现实困境、紧跟时代丰富奋斗内涵。最后,在目标体系和原则规定下,确定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三重路径策略。结语部分在回顾了新时代背景下培育大学生奋斗精神的重要意义,总结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对未来发展做出一定期望。

二、论大学生心理调适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大学生心理调适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重大事件下大学生心理问题及调适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重大事件中大学生心理变化的基本表现
    (1)担忧、恐慌。
    (2)疑虑、恐惧。
    (3)焦虑、不安。
    (4)空虚、无聊。
2 重大事件中影响大学生心理的因素
    2.1 外因
    2.2 内因
        第一,网络上信息庞杂,大学生的信息甄别能力弱。
        第二,大学生对突发重大社会事件缺乏科学认知。
        第三,大学生自我防护意识和自身心理调适能力不足。
3 重大事件下大学生心理问题调适对策
    3.1 社会层面
    3.2 学校层面
        (1)及时做好重大事件相互知识宣传。
        (2)加大网络安全教育,引导学生关注权威媒体和平台。
        (3)加大心理健康知识教育。
        (4)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
        (5)加强家校合作。
        (6)建立心理教育专家人才库。
        (7)构建朋辈心理互助。
        (8)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
    3.3 个人层面
        (1)主动学习心理知识、合理调节情绪,正确认识负面情绪。
        (2)关注权威信息,构建科学认识,提升信息辨别能力。
4 结语

(2)国家层面设置心理健康课程的实践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义务教育课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以《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
    1.《道德与法治》中心理健康进“课标”的理念与目标
    2.《道德与法治》中心理健康进“课标”的核心素养与教学内容
    3.《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实施心理健康的教学建议
二、中职思政课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为例
    1.《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位与特点
    2.《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中“心理健康”的教学内容解析
    3.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第一,正确认识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第二,加强专兼职教师的系统培训。
        第三,从具体政策措施上体现对该课程的重视。
三、高校公共课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大学生心理健康》为例
    1.《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目标与任务
    2.《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主要内容
    3.《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实施建议
四、国家层面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建议
    1.全面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进政策”
    2.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重在“进课标”
    3.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重在“进头脑”
    4.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重在“进课堂”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述评
    1.3 理论基础
        1.3.1 马克思主义合力论
        1.3.2 整体德育论
        1.3.3 系统论和协同学
    1.4 概念界定
        1.4.1 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1.4.2 主阵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1.4.3 协同育人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点
2 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2.1 协同的必要性
        2.1.1 新形势带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
        2.1.2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亟需协同创新
        2.1.3 协同育人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2.2 协同的可行性
        2.2.1 主渠道与主阵地同属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
        2.2.2 主渠道与主阵地在工作中联系密切
3 当前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的实施现状
    3.1 两者协同倍受关注
        3.1.1 相关政策文件相继出台
        3.1.2 学术交流研讨会多次召开
        3.1.3 项目及基地建设陆续展开
    3.2 两者协同内容丰富
        3.2.1 理论教学与党建工作的协同
        3.2.2 理论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
        3.2.3 理论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
    3.3 两者协同模式多样
        3.3.1 教辅结合
        3.3.2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3.3.3 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
        3.3.4 基地育人建设
    3.4 两者协同结构复杂
        3.4.1 并行式结构
        3.4.2 交叉式结构
        3.4.3 分散式结构
4 当前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存在问题
        4.1.1 对协同育人还存在认识误区
        4.1.2 两支队伍协同育人的热情不高
        4.1.3 工作中缺乏长期稳定的沟通合作
        4.1.4 主渠道与主阵地的配合程度不够
    4.2 原因分析
        4.2.1 社会发展的负面因素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
        4.2.2 高校协同管理的总体规划有待进一步完善
        4.2.3 协同育人的相关机制和基本保障尚不成熟
5 推动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的总体思路
    5.1 基本原则
        5.1.1 统一领导原则
        5.1.2 整体优化原则
        5.1.3 层次适中原则
        5.1.4 动态调节原则
    5.2 目标要求
        5.2.1 明确分工,提高劳动效率
        5.2.2 科学分权,推动组织合作
        5.2.3 合理分利,促进公平公正
6 实现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的具体策略
    6.1 注重理念强化
        6.1.1 宏观层面: 全社会要坚持“立德树人”理念
        6.1.2 中观层面: 高校系统应强化“三全育人”理念
        6.1.3 微观层面: 教育个体需培养“大思政”理念
    6.2 促进关系理顺
        6.2.1 协调好权力关系
        6.2.2 解决好利益关系
        6.2.3 处理好信息关系
        6.2.4 保持好人际关系
        6.2.5 把握好几组特殊关系
    6.3 推动结构优化
        6.3.1 加强管理顶层设计
        6.3.2 规范考核评价制度
        6.3.3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6.3.4 抓住协同育人契机
    6.4 夯实基本保障
        6.4.1 环境保障: 优化协同育人的文化环境
        6.4.2 物质保障: 保证经费技术等资源供给
        6.4.3 平台保障: 形成互促互进的工作机制
        6.4.4 人才保障: 加强专业化育人队伍建设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访谈提纲
附录B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基本思路
        (二)研究主要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注释
第二章 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基本理论述要
    一、文化自信解读
        (一)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功能
        (二)文化自信释义
        (三)文化自信的历史嬗变
        (四)文化自信维度关系辨析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及其理论阐释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及其构成要素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
        (三)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价值
    注释
第三章 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文化学说
        (二)列宁关于文化建设思想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
        (一)毛泽东文化思想
        (二)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
        (三)江泽民先进文化思想
        (四)胡锦涛文化强国思想
        (五)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
    三、西方文化理论借鉴
        (一)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二)约瑟夫﹒奈文化“软实力”和“巧实力”理论
    注释
第四章 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与实施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的准备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的实施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结果分析之积极表现
        (一)对文化自信有较高的认知与认同
        (二)对外来文化和文化交流持有理性态度
        (三)对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开展的文化自信教育基本满意
        (四)对社会文化氛围表示认可
    三、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结果分析之存在的问题
        (一)个体教育层面:有认知缺升华
        (二)学校教育层面:重形式轻内涵
        (三)家庭教育层面:重成才轻成长
        (四)社会教育层面:有参与缺治理
    四、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存问题成因分析
        (一)个体因素:价值意识受到多元冲击
        (二)社会因素:教育体制机制错位断层
        (三)学校因素:教育资源缺乏整合提升
        (四)家庭因素:育人环境氛围亟需优化
    注释
第五章 优化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理路
    一、明确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理念
        (一)明确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强化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
        (三)落实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
        (四)秉承文化共同体的教育理念
    二、遵循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原则
        (一)文化的方向性与教育的科学性相统一
        (二)文化的主导性与大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
        (三)文化的理论性与教育的渗透性相统一
        (四)文化的系统性与大学生个体针对性相统一
    三、优化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内容结构
        (一)培根: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二)固本:加强红色革命文化教育
        (三)铸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
        (四)通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注释
第六章 构建“一优三全”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体系
    一、聚焦整体格局,优化文化自信教育育人环境
        (一)国家层面:抓好顶层设计,把握文化自信教育根本方向
        (二)学校层面: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推动高校文化内涵育人
        (三)社会层面:着力构建文化自信教育的多元支撑
    二、聚焦关键人员,实施全员参与的文化自信教育
        (一)突出教师在文化自信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二)突出家长在文化自信教育中的渗透作用
        (三)突出典型人物在文化自信教育中的激励作用
        (四)驱动大学生自我文化教育动力
    三、聚焦关键环节,实施全程的文化自信教育
        (一)从学龄到高中,文化自信教育贯穿全学段
        (二)从大一到大四,文化自信教育贯穿全年级
        (三)文化比较中,实现文化自信终身教育
    四、聚焦关键领域,实施全方位的文化自信教育
        (一)站稳第一课堂,树立文化自信
        (二)丰富第二课堂,增进文化自信
        (三)抓牢“网络”载体,坚定文化自信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缘起、价值
        一、现实需要
        二、理论诉求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趋势分析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第一章 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内涵及其培育的特征和功能
    第一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内涵
        一、法治素养与相关范畴的区别和联系
        二、法治素养概念的考察
        三、大学生法治素养概念界定
    第二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特征
        一、基础性与先导性
        二、知识性与实践性
        三、统一性与差异性
        四、历史性与时代性
    第三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功能
        一、维护正当权益
        二、促进德法兼修
        三、保障全面发展
        四、推动法治建设
第二章 大学生法治素养及其培育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现状研究的路径与过程
        一、问卷的设计与编制
        二、调查抽样方案
        三、问卷施测过程
        四、调查样本分布
    第二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基本状况
        一、法治知识学习状况
        二、法治思维运用状况
        三、法治行为表现状况
        四、法治精神涵养状况
        五、法治信仰树立状况
        六、法治能力塑造状况
        七、法治有关评价状况
        八、法治期盼有关状况
    第三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有益探索
        一、法治课堂教学
        二、法治社会实践
        三、法治文化涵养
        四、法治队伍建设
        五、治理体系建设
第三章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问题与因素分析
    第一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问题
        一、基础课教学改革亟待深化
        二、网上线下协同还不够有力
        三、大学生法治观念还未树立
        四、大学生知行存在脱节现象
        五、大学生违法犯罪时有发生
    第二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难点
        一、培育对象上难在德法兼修
        二、培育主体上难在协同联动
        三、培育内容上难在供求匹配
    第三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因素分析及模型构建
        一、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因素考量
        二、影响因素的选用与关系判断
        三、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第四章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理念及其工作目标与体系
    第一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理念
        一、融入
        二、引领
        三、创新
        四、协调
        五、联动
    第二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工作的主要目标
        一、内容更加完善
        二、标准更加健全
        三、运行更加科学
        四、保障更加有力
        五、成效更加显着
    第三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工作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学科教学体系
        二、法律武装体系
        三、日常教育体系
        四、队伍建设体系
        五、治理服务体系
        六、评估督导体系
        七、实施保障体系
第五章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机制与途径
    第一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机制
        一、顶层设计机制
        二、协同推进机制
        三、资源共享机制
        四、合作交流机制
        五、监测评价机制
    第二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途径
        一、提高法律课堂教学质量
        二、强化法治社会实践教育
        三、建强网络法治教育阵地
        四、繁荣高校校园法治文化
        五、完善法治工作队伍保障
        六、形成法治教育强大合力
附录
    一、大学生法治素养及其培育状况调查问卷
    二、大学生法治素养及其培育状况调查问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6)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及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一)相关概述
    (二)新时代大学生进行政治社会化教育的必要性
    (三)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及思想政治教育遵循的原则
二、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及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问卷调查
    (二)师生访谈
    (三)现状情况归纳
三、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四、推进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对策
    (一)细化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的目标
    (二)增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三)拓展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的实现渠道
    (四)提高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双主体的政治意识
    (五)提高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7)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及教育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问题的源起与价值
        (一)从“马克思主义认同”到“认同”作为特殊“思想理论”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认同”研究是热点问题、深层次问题、真实问题
        (三)马克思主义认同问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趋势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研究趋势和局限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学理阐释
    一、认同的本质内涵
        (一)认同的哲学解释
        (二)认同的心理学解释
        (三)认同的社会学解释
        (四)认同的本质探析
    二、认同的一般性质
        (一)内在的生成性
        (二)内化的价值性
        (三)认识的稳定性
        (四)过程的实践性
    三、思想理论认同的特性
        (一)理论的彻底性
        (二)内化的思想性
        (三)价值的意识形态性
        (四)观念的排他性
    四、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本质特性
        (一)知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二)思想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三)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四)批判性与建构性的统一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及其思想理论认同特点
    一、大学生群体的一般阶段性特征
        (一)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阶段
        (二)认识事物上理性与感性的交融震荡阶段
        (三)情绪上稳定性与波动性并存阶段
        (四)对社会生活态度上向往与忧虑并存阶段
        (五)知识体系上从科普向科学转化的过渡阶段
    二、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现代性境遇
        (一)社会转型期的震荡
        (二)大众文化的冲刷
        (三)多重社会思潮的冲击
        (四)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催生的蜕变
        (五)时代样态的现代性根源
    三、当代大学生的时代性特征
        (一)更浓重的自我意识和相对淡薄的集体意识
        (二)更强烈的竞争意识和相对脆弱的抗挫能力
        (三)丰富的人生体验和相对单薄的人生意义感
        (四)较广阔的知识面和亟待提升的价值判断力
        (五)社会参与较多但对社会生活认识不足
    四、当代大学生思想理论认同的特点
        (一)理论观点吸收途径多样,但动机趋向功利化
        (二)理论情感接受情绪化更明显,且易受朋辈影响
        (三)理论价值认同呈表象化倾向,但潜力巨大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现实状况
    一、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问题调查问卷设计
        (一)调查对象
        (二)调研内容
        (三)调查方法
    二、调研数据分析
        (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掌握情况
        (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情感的接受情况
        (三)对马克思主义内在价值的认同情况
    三、从调研数据中把握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现状与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现状研判
        (二)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问题分析
        (三)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现状的归因分析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内在机理
    一、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改革深化的阶段性特点
        (二)网络信息的内在性质变化
        (三)认同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
    二、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变化机理
        (一)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重心变化
        (二)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认识反复
        (三)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结构调整
        (四)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发展趋势
    三、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教育引导机理
        (一)课内外联动的知识输入是教育引导的前提
        (二)感染性氛围的营造是教育引导的情感保障
        (三)深入浅出的逻辑演绎是引导认同生成的核心
        (四)导向明确的社会实践是认同稳定的重要路径
第五章 基于“问题导向”的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策略
    一、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面临的问题与“问题导向”教育策略的提出
        (一)教育面临问题:特殊的体系逻辑与碎片逻辑之间的矛盾
        (二)破题之处与“问题导向”策略的提出
        (三)“问题导向”的教育理念转化
    二、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的话语建构策略
        (一)话语模式上从学术话语向生活话语转化
        (二)表达方式上从显性话语向综合话语转化
        (三)话语属性上从确证性话语向辩证性话语转化
    三、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的价值建构策略
        (一)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与价值性进行贯通式推演
        (二)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进行历史性解读
        (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进行时代性辨析
        (四)对当代中国社会现状进行辩证性分析
    四、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的环境建构策略
        (一)高校意识形态环境建构
        (二)社会意识形态环境建构
        (三)网络意识形态环境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8)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与调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现有研究的不足及其展望
    1.3 理论基础
        1.3.1 思想与行为理论
        1.3.2 社会角色理论
        1.3.3 人际关系理论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2 高校辅导员角色的发展演变
    2.1 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历史进程
        2.1.1 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初步探索阶段(1952-1983年)
        2.1.2 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科学化发展阶段(1984-2003年)
        2.1.3 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专业化发展阶段(2004-2012年)
        2.1.4 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精准化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
    2.2 高校辅导员角色演变的发展趋势
        2.2.1 角色定位由单一到多元
        2.2.2 角色规范由突出政治到内容全面
        2.2.3 角色技能由重点要求到全面要求
        2.2.4 角色实践由单独行动到分工合作
        2.2.5 角色评价由单向考评到多方考评
    2.3 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基本经验
        2.3.1 始终坚持把政治引导作为角色定位的首要标准
        2.3.2 始终坚持把道德示范作为角色定位的重要导向
        2.3.3 始终坚持把问题导向作为角色定位的重要推力
        2.3.4 始终坚持把知行合一作为角色定位的基本要求
        2.3.5 始终坚持把以生为本作为角色定位的基本原则
3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3.1 问卷的设计、实施与回收
        3.1.1 问卷设计思路
        3.1.2 调查抽样方案
        3.1.3 问卷回收
        3.1.4 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3.2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内冲突的实证考察
        3.2.1 不同角色期望引致的角色冲突
        3.2.2 高校专职辅导员自身限制引致的角色冲突
    3.3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间冲突的实证考察
        3.3.1 教育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冲突
        3.3.2 管理者与服务者之间的冲突
        3.3.3 教育者与服务者之间的冲突
    3.4 不同群体高校专职辅导员的角色冲突比较
        3.4.1 基于自然因素的比较分析
        3.4.2 基于教育因素的比较分析
        3.4.3 基于工作环境的比较分析
4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的因子分析
    4.2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影响因素的一般线性回归分析
        4.2.1 政策因素对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的影响
        4.2.2 单位因素对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的影响
        4.2.3 个人因素对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的影响
    4.3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3.1 建立回归模型
        4.3.2 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5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的调适目标与原则
    5.1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调适的目标
        5.1.1 认知目标
        5.1.2 情感目标
        5.1.3 行为目标
        5.1.4 发展目标
    5.2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调适的原则
        5.2.1 方向性原则
        5.2.2 求实性原则
        5.2.3 主体性原则
        5.2.4 创新性原则
6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的调适途径探析
    6.1 制度保障: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先赋规约
        6.1.1 明确角色定位
        6.1.2 明晰角色规范
    6.2 镜像反馈: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实践的他者型塑
        6.2.1 规范镜像参照
        6.2.2 回应他者期望
    6.3 本体调适: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扮演的自我赋能
        6.3.1 加强角色观念
        6.3.2 建设角色形象
        6.3.3 提升角色素养
        6.3.4 提高角色技能
    6.4 机制构建: 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实现的关系协调
        6.4.1 完善从业规范机制
        6.4.2 健全利益协调机制
        6.4.3 创新成长发展机制
        6.4.4 建设角色评价机制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附录B 访谈提纲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宅生活”现象对大学生成长的消极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1.4.1 论文创新点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前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宅”
        2.1.2 “宅生活”现象
    2.2 “宅生活”群体的特征
        2.2.1 不喜外出不善社交
        2.2.2 痴迷于某事物
        2.2.3 逃避压力和挫折
        2.2.4 生活习惯不健康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2.3.2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理论
第3章 “宅生活”现象对大学生成长的消极影响及“宅生活”现象的成因分析
    3.1 大学生“宅生活”现象的现状调查
        3.1.1 调查的基本情况
        3.1.2 调查结果的分析
    3.2 “宅生活”现象对大学生成长的消极影响
        3.2.1 身体“亚健康”疾病年轻化
        3.2.2 造成心理封闭和社交障碍
        3.2.3 影响学业和能力素质提升
        3.2.4 导致社会化进程受阻
    3.3 大学生“宅生活”现象产生的原因
        3.3.1 部分大学生存在逃避心理和盲从心理
        3.3.2 高校忽视心理疏导且课程和活动吸引力不足
        3.3.3 父母片面重视学业轻视子女心理发展且家庭沟通不畅
        3.3.4 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助长了“宅生活”
第4章 应对“宅生活”现象对大学生成长的消极影响应遵循的教育原则和具体的策略
    4.1 应对“宅生活”现象对大学生成长的消极影响应遵循的教育原则
        4.1.1 循循善诱的疏导原则
        4.1.2 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原则
        4.1.3 以人为本育人为先的原则
        4.1.4 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
    4.2 应对“宅生活”现象对大学生成长的消极影响的具体策略
        4.2.1 减轻大学生的逃避心理实现盲从心理的积极转化
        4.2.2 高校加强心理疏导提高教学与活动质量
        4.2.3 重视子女心理发展搭建亲子沟通桥梁
        4.2.4 营造有利于走出“宅生活”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调查问卷
附录 B 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10)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一) 理论价值
        (二) 现实意义
        1. 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目标的实现
        2. 有利于激发新时代大学生实现自我超越
        3. 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4. 有利于引领当代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1.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基础理论研究
        2. 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研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1. 关于奋斗精神内涵的相关研究
        2. 关于奋斗精神培育的相关研究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思路
        (五) 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理论支撑
    一、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理论探源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蕴含的奋斗精神资源
        1. 奋斗精神的本质是主体在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时发挥的主观能动性
        2. 奋斗实践体现了奋斗目标与奋斗行为的统一
        3. 无产阶级的奋斗理想在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奋斗精神资源
        1. 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的奋斗基因
        2. 苦尽甘来、险中求进的吃苦意志
        3. 勤学善思,业广惟勤的奋斗品格
        4. 锲而不舍、长期奋斗的精神品质
        (三) 中国共产党关于奋斗精神的历史遵循
        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畏牺牲、英勇战斗
        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戒骄戒躁、艰苦奋斗
        3.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脚踏实地、艰苦创业
        (四)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奋斗精神的重要论述
        1. 关于奋斗精神内涵的论述
        2. 关于如何奋斗的论述
        3. 关于新时代奋斗精神特点的论述
        4. 关于新时代奋斗精神重要意义的论述
        5. 关于新时代青年奋斗观的论述
    二、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概念梳理
        (一) 奋斗精神的内涵
        (二) 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
        (三)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
    三、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基本内容
        (一) 奋斗理想树立
        (二) 奋斗观念教育
        (三) 奋斗作风养成
        (四) 奋斗品格塑造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现实状况
    一、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现状的研究设计
        (一)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现状调查的调研方案
        (二)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现状调查的问卷设计
        1. 问卷设计
        2. 问卷结构
        (三)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现状调查的统计方法
        (四)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现状调查的研究假设
    二、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现状分析
        (一)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现状调查的样本情况
        (二) 新时代大学生的奋斗精神认知现状分析
        1. 新时代大学生对奋斗精神的认同水平较高,具有一定的奋斗观念
        2. 新时代大学生能够普遍认识到新时代奋斗精神培育的必要性
        3. 缺乏长期奋斗的毅力是当前大学生奋斗精神薄弱的主要表现
        4. 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是当前大学生奋斗精神薄弱的主要原因
        (三) 新时代大学生的奋斗实践现状分析
        1. 部分大学生缺乏有效的奋斗体验
        2. 部分大学生缺乏有益的实践锻炼
        3. 部分大学生缺乏主动的奋斗意愿
        4. 大学生奋斗面临多重阻碍,贪图玩乐和缺乏实践锻炼是大学生奋斗面临的主要阻碍因素
        (四) 新时代大学生的奋斗精神培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1. 当前大学生所接受的奋斗精神教育形式较为丰富,但仍有待完善
        2. 当前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效果有待提高
        3. 加强当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建议分析
    三、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现状的成因分析
        (一) 奋斗精神培育形式与内容不能完全契合大学生需要
        (二) 单一浅显的实践锻炼制约大学生奋斗作风的养成
        (三) 多元复杂的现实环境阻碍大学生艰苦奋斗品格的塑造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现实策略
    一、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目标体系
        (一) 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树立合理奋斗目标
        1. 引导大学生将个人奋斗目标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2. 引导大学生充分考虑个人能力与目标难易程度
        (二) 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建立健全奋斗观念
        (三) 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养成踏实奋斗作风
        (四) 帮助新时代大学生塑造优良奋斗品格
    二、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遵循原则
        (一) 遵循正确政治方向
        (二) 立足学生培养规律
        1. 要全面精准把握环境要素的影响
        2. 要不断探索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有效实践机制
        (三) 紧跟时代丰富内涵
        (四) 不断创新培育策略
    三、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路径策略
        (一) 以高质量的奋斗精神教育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奋斗观念
        1. 提高课程主渠道实效,实现奋斗观念的有效内化
        2. 丰富奋斗精神培育形式,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二) 在丰富的奋斗实践锻炼中塑造新时代大学生奋斗作风
        1. 在丰富实践活动中培育大学生健全的奋斗心态
        2. 在挫折教育中强化大学生攻坚克难的奋斗意志
        3. 在严格的教育管理中消除大学生的不良习气
        (三) 在积极健康的多元环境中涵养新时代大学生奋斗品格
        1. 努力营造百舸争流、全员奋斗的积极氛围
        2.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的关键作用
        3. 发挥奋斗者典范的榜样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论大学生心理调适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大事件下大学生心理问题及调适对策[J]. 张新娟. 大众标准化, 2021(03)
  • [2]国家层面设置心理健康课程的实践与探索[J]. 俞国良,黄潇潇.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20(06)
  •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研究[D]. 崔晓丹.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4]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研究[D]. 安莉.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7)
  • [5]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研究[D]. 司文超. 武汉大学, 2020(03)
  • [6]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霍娅妮. 延安大学, 2020(10)
  • [7]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及教育策略研究[D]. 耿锐.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8]高校专职辅导员角色冲突与调适研究[D]. 耿品.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3)
  • [9]“宅生活”现象对大学生成长的消极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D]. 李娜.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2)
  • [10]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研究[D]. 张泽远.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论大学生心理调适的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