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春节旅游盛开

常州春节旅游盛开

一、常州春节旅游全面开花(论文文献综述)

宋哲琦[1](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指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李艺琳[2](2020)在《明清文人花鸟画中园林花卉的文化意蕴与造景手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公众对于多样化植物景观与园艺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城市园林中的花卉材料尤其是草本材料多自国外引种、并仿照西方种植手法进行应用。而古典园林中的花卉景观现状却单一、重复,无法满足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时代要求。已有的植物造景研究多聚焦在传统名花和木本植物上,古典园林的图像学研究则以山水画、园林画为主要材料,未将花鸟画纳入研究范畴,所以在中微观尺度上表现不足。本研究聚焦于被忽视的文人花鸟画材料以及其背后泛义的园林花卉,选取明清时期(尤明中叶及清康乾时期)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六府,结合文献研究法、图像学方法及个案研究法,通过对包括名花、杂花、果蔬、药草在内的园林花卉的图像、文本以及实例进行分析,梳理文人“作画”与“造园”关系,探讨包括空间布局、种植形式、种类选择、搭配范式、季相变化、审美特征、文化表达在内的造景手法与文化意蕴,回答了明清江南文人园林中花卉“有哪些”“为什么”以及“怎么用”的问题。文人花鸟画和文人园林在主题与立意、选材与搭配、构图与造景方面具有相似性,本质上都是文人以造化为师,对于自然环境的模仿和对理想空间的创造。明清两代是文人花鸟画和文人造园共同的巅峰,以吴门画派及其传派为代表的文人花鸟画家以画作、画论、画跋的形式记录了自身的园艺实践和园居生活,通过“百花图卷”“花果杂品图”“花卉写生册”“山水花卉册”等反映园林中花卉写生的手卷及册页,展现了不同形式、不同季相、不同寓意的花卉组合范式及与山、水、建筑等园林要素的关系,在时空布局和色彩搭配上呈现出鲜明的特征。由明至清,花卉表现种类的拓展以及对个人情感的强调背后,反映了商品经济背景下文人审美由“雅”到“趣”的转变,在文人之“雅”、士人之“忧”以外,增添了生活化的场景和世俗化的祝愿。对明清文人花鸟画中园林花卉的文化意蕴与造景手法的研究,拓展了传统花文化与花卉造景研究的深度和古典园林领域图像学研究的广度。其中,造景手法的总结可以启发当下花卉应用实践中对传统意匠的延续和发扬,对文化意蕴的探讨则有助于充盈当下花卉文化与园艺生活的内核。

邓弟蛟[3](2020)在《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文中认为祠堂是我国传统建筑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建筑类别,蕴含有珍贵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信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血缘伦理、宗族观念、祖先崇拜、建筑艺术和典章制度。而传统剧场作为古代民众的公共娱乐场所,又蕴含丰富的社会文化、美学精神、礼乐思想和道德理念。总体而言,中国宗祠剧场产生于明代,至清代趋于繁荣,民国时期走向衰落。明代宗祠剧场的产生,与夏言奏请嘉靖皇帝放宽对民间祭祖限制的奏疏密切相关,该奏疏对民间宗祠的建设以及宗族的发展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是明代宗祠剧场产生的外在原因。此外,一方面,戏曲艺术本身的发展,推动了传统剧场在建筑形制上的进一步完善,而宗祠中“内神”与“外神”的共同祭祀,使的宗祠建筑更具庙宇建筑特性,因此民众在宗祠的建筑形制上,对庙宇剧场建筑形制加以借鉴。另一方面,明代家乐盛行,使得观众更青睐于私有化的观演场所,是明代宗祠剧场产生的内在原因。现存的三十六座明代宗祠剧场中,戏台建筑不饰雕刻,质朴大方。从宗祠剧场的修建来看,明代中后期,民众剧场观念淡泊,许多宗祠戏台为后期补修。从现存宗祠剧场的分布来看,江西地区占现存明代宗祠剧场的一半之多,这与明代弋阳腔的流行有很大关系。清代宗祠剧场走向繁荣,主要是由于清代中后期“花部”崛起,为宗祠剧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统治阶级认识到戏曲的教化作用,默许甚至主导在宗祠里面修建戏台,实行高台教化。此外,随着清朝政权的巩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也为宗祠剧场的修建提供了经济保障。总体而言,清代宗祠剧场呈现出南方多、北方少的分布特点。这一方面与宗祠数量本身就存在南方多、北方少的实际情况相关,另一方面,则是南北方的民众在神灵信仰上存在较大差别。南方以家族祖先崇拜为主,而北方则以公众神灵崇拜为主。清代宗祠剧场的发展,不仅表现为宗祠剧场的数量有所增加,还包括戏台建筑地域性特征明显,尤其是“晴雨台”的出现,使戏曲演出活动不再受到天气的影响。而“雨厅”的修建,是继“看楼”之后,民众对观演场所改革后的结果,意味着宗祠剧场中的演剧活动,由“娱神”向“娱人”方向转变。其次,清代宗祠剧场建筑形制还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表现出民众审美能力的提升和建筑技术的完善。至民国时期,宗祠剧场走向衰落,不仅宗祠剧场的开始数量减少,宗祠中演剧活动的规模和频率也有所下降,同时剧场的建筑形制也没有明显的改进和突破。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近代化生产方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宗族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族田走向衰落。同时,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宗族管理制度受到了严厉的批判。加上民国时期战乱不断,宗祠失去了政府和法律有效的保护,没收和异化祠堂的现象严重,宗祠剧场的功能明显削弱。在建筑形制方面,传统宗祠剧场在选址上崇尚“风水”,其选址往往蕴含天人合一、刚柔相济的哲学思想。在平面布局上,根据宗祠剧场中戏台与宗祠其他建筑的关系,可以分为“分离式”和“一体式”两种布局形式。在纵向布局上,宗祠剧场中轴线上由南往北依次为大门、戏台、享堂和寝堂,东西两侧为看楼。戏台台基略低于享堂,享堂台基略低于寝堂,而看楼二层则与戏台表演区基本处于同一平面。这种一层高于一层的纵向布局,既体现了对祖先的尊敬和崇拜,又反映了民众对观演关系的改进。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主要包括祭祀演剧、修祠续谱演剧、人生仪礼演剧、科举中榜演剧和罚戏等五种类型。其演出的剧目主要有庆贺戏、历史戏、公案戏、爱情戏、生活戏等。其中,历史戏和公案戏尤为民众喜爱,但庆贺戏则是宗祠剧场演剧的特色所在。从演剧目的上看,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具有教化民众、娱乐族人以及祭祀祖先等多重目的。从演出规模上看,宗祠剧场的戏曲演出活动,规模较大,具有持续性的特点。此外,从演剧时间上看,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明显受到农事活动的制约。与宗祠剧场中族人热衷于观看戏曲演出的情况不同,在一些族谱族规中,对于禁止家族妇女“烧香看戏”、族人职业选择中的“优伶”禁忌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同时,有的族谱对于“夜戏”的演出活动也加以禁止。与前两条戏曲“禁忌”所不同的是,“夜戏”演出虽然被官方训令和族规所禁止,但“夜戏”演出的剧目则常见于宗祠剧场的舞台题记中,呈现出官方与民间、族规与现实互相博弈的特征。

汪瑞霞[4](2020)在《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镇化背景下江南村镇景观出现趋同化、表象化和空心化等异化现象,催生了一种普遍意义上的集体“乡愁”。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设计学科的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的研究对象聚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以期通过基于文化记忆的景观情境重构,将全民普遍存在的乡愁情感凝聚成促进当代村镇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内驱力,来处理好村镇保护与乡建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意义深远。本文从文化记忆理论视角,综合运用了设计学、景观设计学、建筑类型学、符号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从社会维度、时间维度、媒介维度、功能维度这四个层面形成一个立体多维的系统性研究框架。首先,社会维度,阐释了乡愁发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强调当代江南村镇空间文化记忆建构的社会意义与“融合共生”的价值取向,分析了文化记忆与景观设计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提出了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的系统框架。其次,时空维度,深层研究水岸共生的自然环境、集社合一的经济社会和诗性融通的文化观念等多元要素对传统江南村镇景观形态生成的影响,从空间形态的视觉思维转向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的特殊语境和地域性规律。再次,媒介维度,研究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之间的设计转化方式,选择、分解和提取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符号要素,组建一个具有地域感知的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系统,凝练具有江南文脉精神内核的延续性和凝聚性结构。最后,功能维度,阐述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融合共生”的内在逻辑,以文化记忆为导向,针对生态型景观、生产型景观和生活型景观三大类型空间,提出指定类比式、象征隐喻式、语境约定式等多元融合的情境重构互通方式,完成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体系的建构。江南村镇空间的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融合共生”,这既是记忆建构的价值目标,又是一套具有生成性和未来指向性的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对当前江南乃至全国的村镇建设具有一定的学理支撑和实践参照价值。

于如君[5](2019)在《基于村民参与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规划研究 ——以贾源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当前国家对传统村落保护越来越重视,政府制定了相关保护的政策法规,但是目前在村落保护更新方面主要集中在村落选址格局、景观节点、建筑风貌等实体环境保护,忽略了村民主体在村落发展中的作用,导致目前村落物质环境衰败、村民参与率较低。本研究在厘清村民参与理论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村落的现状问题,以村民参与的角度切入,将人作为环境保护更新的主体,探索出适合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发展的模式。本论文通过对村民参与及村落保护与更新的相关理论进行总结,借鉴台湾桃米社区、青灵村和梓潼村的成功经验,明确了村民参与的的必要性,以及村落保护与更新的内容和原则,提出村民参与的前提及动力,以及建立村民、政府、设计师三方合作的体系和规划流程,构建村民参与规划的保障体系。在实践方面以贾源村为例,以实地勘测﹑走访调查为基础,结合对已有村落保护资料案例的研究,对贾源村物质环境和非物质环境进行分析总结,在了解政府相关规划目标定位和引导政策的前提下,调查村民在生活中的需求和意愿,让村民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参与规划设计,在设计师和村民的共同参与下完成了村落的保护与改造方案。基于村民参与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改变了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式规划模式,尊重村民的主体地位,加深村落的归属感,对村落的保护和改造更符合村民需求,有利于村落的良性发展,可为农村规划建设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冯竹清[6](2019)在《无锡阳山水蜜桃文化遗产传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江苏无锡阳山水蜜桃栽培系统”是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一,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传统技术体系以及独特的生态景观。但是阳山地区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对遗产的保护不够重视,在学术界学者多从产业发展、旅游开发、销售模式等角度对其研究,对阳山水蜜桃的历史发展、遗产内涵、多重价值以及保护与传承方法等内容的研究尚不深入。文章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对阳山水蜜桃文化遗产进行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专家访谈法等,探讨农业文化遗产内涵及传承现状,分析其多重价值,探讨保护和传承的方法,为水蜜桃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做好理论基础,在促进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现实意义。水蜜桃形成于南宋浙江地区,后传至江苏、上海、福建等地,其中明万历年间上海培育出着名的“露香园水蜜桃”,于清末引种至国内外各地,阳山在民国初年从上海、奉化、日本等地引进水蜜桃良种,开始规模栽培,不断发展成为南方水蜜桃品种群的突出代表。阳山水蜜桃栽培系统中承载着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内涵,具体包括“白凤”等水蜜桃品种资源、“人工授粉”等栽培技术与管理方法、“桃木雕刻”等加工利用方式、“桃花节”等桃民俗和文化。这些宝贵的农业文化遗产具有多重价值,历史方面阳山水蜜桃传承了历史良种;经济方面水蜜桃为桃农带来经济收入,并带动了旅游、商业等产业的发展;生态方面桃农业系统具有养分循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等功能;社会方面阳山的发展模式为其他地区提供了示范;科研方面促进了桃育种、桃栽培、桃加工等技术上的研究;文化方面桃花节促进了桃文化的弘扬。阳山当地在水蜜桃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包括当地传统优良水蜜桃品种及其栽培技术边缘化或被遗弃;遗产的社会认知度较低,政府、民众、企业的保护意识淡薄;水蜜桃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制不健全;开发利用方式不合理等。针对这些问题,应该进一步改善水蜜桃栽培系统问题,保护和改善核心品种及其栽培技术;提高遗产的社会认知度,强化宣传和教育工作;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水蜜桃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加强水蜜桃衍生产品的开发,重视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推进多产业联动发展。

印骏杰[7](2019)在《特色小镇建设问题研究 ——以常州“智能传感小镇”为例》文中认为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逐渐步入发展瓶颈期,迫切需要通过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来破解发展难题,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在此背景下,以浙江特色小镇为代表的特色小镇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实践证明,特色小镇是我国在应对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承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和创新驱动的重要空间载体,是治理“城市病”的一种有效方式。本文在归纳、分析产业集群、城镇化、公共政策等特色小镇产生及发展理论基础上,以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的“智能传感小镇”为对象,全面总结常州“智能传感小镇”创建的现状基础、规划背景,着力分析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以及问题成因。结合研究国内外知名特色小镇建设现状已有的成功经验,立足国内外特色小镇建设的启示,以问题为导向,聚焦体制机制、规划建设等方面,提出创新对策和建议。通过研究,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重点是处理好五对关系。(1)处理好长期与短期的关系,做到短期考核与长期发展相协调。(2)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作用。(3)处理好个性与普适的关系,因地制宜,避免盲从。(4)处理好数量与特色的关系,整体把控和平衡特色小镇的数量与特色。(5)处理好动力与平台的关系,既注重产业发展带动更注重平台的建设培育作用。

李常生[8](2017)在《苏轼行踪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语堂说:「苏东坡是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亲民的官,大文豪,创新的画家,大书法家,造酒实验家,工程师,憎恶假道学的人,静坐冥想者,诗人,和谐谑的人。然而这些恐怕还不是苏东坡的全貌。我可以这麽说来作个最好的终结----在中国,一提到苏东坡,总会让人露出真挚而称许的笑容。」九百多年来,有许多学者研究苏轼的文学、思想、艺术,但是没有一个人曾经完整的走过苏轼一生所走过的行程。要追踪与研究苏轼的行踪,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体力。由於缺乏苏轼行走各地的考证,因此,历代有关研究苏轼的论文、书籍当中,总会因此而造成一些误刊和缺憾。特别是方向、位置、时间上的错误。在正式研究苏轼的学问以前,首先必须要研究苏轼曾经去过的地方,并且必须循路线跟随苏轼走一遍,才能深入了解苏轼的一生。有了《苏轼行踪考》这个研究以後,也比较容易继续研究苏轼的文学;哲学、思想与人生观等。这本书,就是作者在全程走过一遍苏轼一生所曾经到过的所有地方,并且经过考证与研究其确实的位置,然後,写出这本《苏轼行踪考》,除了作为继续研究苏轼的文学、哲学、思想与人生观等,作为准备,也希望给其他研究苏轼的学者作为进一步研究苏轼的参考用途。

王磊[9](2016)在《“环太湖体育圈”城市假日体育基本特征与发展路径的研究》文中认为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实地考察、数理统计、案例分析、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太湖周边城市(含苏州、无锡、常州、嘉兴、湖州等)假日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探究环太湖城市假日体育活动的基本特征、存在问题、影响因素与发展路径等,以推动假日体育特色发展,丰富“环太湖体育圈”建设内涵,为其他城市开展假日体育活动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结果显示:(1)假日体育是指利用国家法定的节假日期间,人们为了达到增强体质、愉悦身心、满足精神需求及享受人生乐趣等多种目的,以及相关部门为引导群众积极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所举办的由不同人群参与的多种社会体育活动。在双休日和传统节假日组织的有关社会体育活动统称为假日体育。(2)环太湖城市假日体育活动主要呈现出以下发展现状:组织形式以政府管、社会办为主,管理主体逐渐扩大化和社会化;具体实施工作由当地体育总会、体育局和单项协会负责;重视宣传发动和创新宣传途径;活动内容主要涵盖四类项目;活动经费来源依靠财政拨款、体彩公益金和市场开发渠道;活动项目设计、组织管理水平、活动内容完成等方面获得较高评价。(3)环太湖城市假日体育活动具有组织管理部门多元性,参与主体具有广泛群众性,活动理念体现亲民、便民、乐民性,活动场所分散和体现景观性,活动项目和参与人数庞大性,活动内容休闲娱乐性,活动时间短期集中性和注重现有资源整合性等基本特征。环太湖城市假日体育活动的发展路径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领导重视程度;统筹区域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坚持政府(部门)主导作用,区域联合开发假日体育特色活动;加强假日体育基础建设,发挥项目协会、志愿服务等作用;加强市场运作力度,拓宽经费来源渠道,推动经费筹集多元化;推动活动项目设置多样化,注重参与人群全面性,不断扩大假日体育人口;建立假日体育策划、推广、协调等专门机构和协同管理机制;转变居民观念,强化体育参与和健康投资意识,持续推动假日体育消费与区域文化、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加强技术指导和全面监管,制定切实可行方案,保障活动过程安全;深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努力打造区域假日体育品牌,彰显太湖地区城市魅力等。

于晓磊[10](2015)在《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7、18世纪,工业革命使英国为首的一批西方国家一跃成为世界强国,率先进入了现代化社会,从此开启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纪元。技术的进步与动力的改革带来了生产的工业化和文化的工业化,机器生产成为社会新兴的产业类型,随之兴起的工业建筑,也成为最具时代性的建筑类型之一。19世纪40年代,中国开埠,外资开始在上海等沿海通商口岸经商办厂,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成为最先接受西方文化的区域之一,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也在此拉开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序幕。中国在近代工业时期建设的工厂建筑汇聚了西方传入的新样式、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它的发展与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紧密相连,成为同时期采用西方风格建筑类型的率先之作。正是在这些工业建筑中,在机器大生产的轰鸣声中,中国几千年传统农业社会的运行体制遭受了巨大的冲击,人们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社会生活方式也受到颠覆,不仅如此,近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面临改革,在这一历史剧烈变革、新旧交替的时期,中国传统与现代化的冲突、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撞击表现得尤为激烈,其中产生的各类问题和现象也就更值得探讨,故论文正是选取了 1840年至1949年这一时间节点中的工业建筑遗产进行研究。首先,论文选择长三角地区进行区域工业建筑遗产的研究主要有两点考虑,即它的历史背景和地理区位。近代中国长三角地区成为社会变革最剧烈的地方,与这两点因素密不可分。从地理区位来看,长三角地区东临黄海与东海,西与安徽、江西接壤,北临山东,南邻福建。淮河、长江、钱塘江等大型河流穿越于此,如此通江达海、南北东西进退裕如的优越地理位置,使得这片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从历史背景来看,长三角地区自六朝伊始,便是历史上的文化富集区,中华民族的精英文化在这里积淀,久远的文化血脉在这里得以保存和延续,传统棉纺织业、丝绸业、陶瓷业、漆木业等工商业堪称发达。到了中国近代,良好的地理优势、厚重的文化基础和工商传统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有“五口通商”中以上海为代表的工业经济中心和工业科技中心,又有以南京为主的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约地、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建立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政治中心,也有作为民族工业发源地的无锡、南通、宁波等一批重要城市。故得益于这两点因素,长三角地区成为中国近代社会变革最剧烈的地方,现代中国正面临向知识经济转型的变革期,该地区在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和保护方面仍走在时代的前沿,对这一区域的工业建筑遗产进行研究,可以为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案例。其次,从文化遗产学的视角来看,近代社会所遗留下来的工业建筑是直接受西方工业革命影响而诞生的一种物质形态。近代工业生产力的诞生,改变了厂房建筑、生产设施,甚至社会的生产方式,这种工业化的改变成为近代经济方式和生活方式诞生的逻辑起点,所以工业建筑作为近代社会生活方式的物质载体,可以直观的反映当时的社会变化。但是现实情况是工业建筑遗产这种具有珍贵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迄今并没有受到很好的重视和保护。近些年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及社会有识之士在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总体上对工业建筑遗产的科学调查和认知上仍存在不足,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手工业生产不重视的历史渊源有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由于受“雅”“俗”文化之制约,人们对与礼制、政治与宗庙相关的建筑特别重视,而对与生产性相关的手工业建筑相当忽视,导致从历史到今天,对于保存了中国农业社会生产方式的手工业建筑记载和保存数量都很少。即使在今天,与生产相关的遗产仍然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大量近代工业建筑被拆毁,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与现实状况,本文重新梳理近代社会工业建筑遗产,既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同时也力求重塑公平公正的文化遗产观。综上,论文以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这类物质遗存作为研究对象,这些遗产实际具有全国范围内的典型性。一方面,近代洋务运动的领袖人物如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人都曾在此从事过工业活动,他们与其他工程技术人员、建筑设计师等共同为中国近代工业创造了一批最早的军事类和“官督商办”类的工业,由此使长三角地区诞生了中国近代最多的工业门类、开创了很多近代工业类型,并且还影响了全国的近代工业建设,这是中国其他城市和区域所不具备的。在此过程中创建的工业建筑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时全国工业建筑的风格、特点和成就。另一方面,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在近代聚集有大量建筑师、建筑设计事务所,不管是西方的、留学归来还是本土培养的建筑师,皆在此从事设计工作,所以在工业建筑的设计方面,长三角地区的工业建筑代表了近代中国全国范围内工业建筑的典型特征,最能体现东方与西方思想的结合以及当时的建筑设计理念、设计风格和最高水平。中国长三角区域内的近代工业建筑,率先吸收了西方工业建筑的诸多特征,并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建造技艺和审美思想,成为一种在中国的土地上开花结果的新兴建筑。长三角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不仅蕴含着自身发展和演变的历程,反映出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更展示出中国作为东亚地区重要国家的特定历史发展阶段及这一过程中所代表的工业文明成就,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这一国家及文明转型特殊时代,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中国人社会文化、精神特质、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和生存智慧在新生的工业文明形态中的某种表现。本篇论文共分为十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路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等内容,对论文的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做了界定,并梳理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研究发展脉络。第二章主要对西方工业革命的原点——英国工业建筑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分析了英国的工业建筑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文化及审美变革。中国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主要受此影响,拉开了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的变革序幕。第三章至第七章,主要反映了笔者的田野调查成果,展现了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中的一大批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现状,系统梳理了 1840——1949年间,中国受西方工业革命影响下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的发展和演变,分析了不同城市的工业建筑遗产所反映出的工业建筑文化。第八章主要使用文化遗产学的方法理论,对长三角地区的近代工业遗产的建筑元素进行结构,分析了其时、空演变整个过程。本文在第九章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发展存在“移植”与“重塑”两大系统,这两大系统的工业建筑在长三角区域内的互相碰撞、融合、不断创新,发展出适应中国实际情况的近代工业建筑类型,通过对这两大系统出现和演变过程的原因解析,分析了隐藏其中的近代变革期的社会文化。同时,本文还主张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文化价值”应是其核心价值。文化遗产学的研究意义在于它不仅关注过去的文化,更立足于当代、为社会未来发展服务,所以论文在第十章尝试以“文化遗产学”的视角,对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模式进行多角度的探索。通过前文对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价值的研究,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在保护与利用上,应与体现工业遗产核心价值的物质元素一起,如生产设备、生产环境、生产系统、档案资料和企业文化等,共同得到原真性的保护与利用。

二、常州春节旅游全面开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常州春节旅游全面开花(论文提纲范文)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2)明清文人花鸟画中园林花卉的文化意蕴与造景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明清江南私家园林研究
        1.2.2 传统植物景观与植物文化研究
        1.2.3 传统绘画与园林、植物的交叉研究
    1.3 研究基础
        1.3.1 花鸟画与园林植物景观的相关性
        1.3.2 画作与文献二重证据的科学性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对象、材料及内容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材料
        1.5.3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法
        1.6.2 图像学/图像志方法
        1.6.3 个案研究法/类型比较法
        1.6.4 研究方法的应用原则
    1.7 研究框架
2 “造化为师”——历代文人园林与文人花鸟画
    2.1 发展历程相似
        2.1.1 唐五代:花鸟画的分科与园林花卉的独立成景
        2.1.2 宋元:文人花鸟画审美的形成与私家园林的兴盛
        2.1.3 明清:文人花鸟画与文人造园的高峰
    2.2 艺术原理同宗
        2.2.1 主题与立意
        2.2.2 选材与搭配
        2.2.3 构图与造景
    2.3 小结
3 “观物之生”——明清文人作画与造园的关系探讨
    3.1 互为再现——以明代吴门画派“青藤白阳”陈淳、徐渭为例
        3.1.1 花鸟画对园林花卉景观的再现
        3.1.2 园林花卉对花鸟画经典范式的再现
    3.2 审美同源——以清代常州画派恽寿平极其传派邹一桂、蒋廷锡为例
        3.2.1 从《南田画跋》看画论对园论的启发
        3.2.2 从《小山画谱》看画谱对造园的影响
    3.3 小结
4 “百花图卷”——明清江南文人园林的花卉造景手法
    4.1 花卉种类选择
    4.2 花卉种植形式
        4.2.1 花丛、花带
        4.2.2 花篱
        4.2.3 花台
        4.2.4 花田、果园、菜园
        4.2.5 药圃
        4.2.6 插花、盆景
        4.2.7 野花组合
    4.3 花卉搭配范式
        4.3.1 常绿植物与开花植物组合(尤重冬、夏二季)
        4.3.2 同季可赏的同类花卉组合
        4.3.3 特殊寓意的花卉组合
    4.4 与其他园林要素的结合
        4.4.1 花卉与山石
        4.4.2 花卉与水体
    4.5 小结
        4.5.1 时空布局特征
        4.5.2 色彩搭配特征
5 “情以物迁”——明清江南文人园林花卉的文化意蕴
    5.1 明性比德
        5.1.1 花卉姿态:“天真”与“羁绊”之辩
        5.1.2 花卉种类:“野逸”与“富贵”之别
    5.2 闲居雅趣
        5.2.1 买花、插花、种花、赏花
        5.2.2 观摩、临写、合绘与“卧游”
    5.3 小结
        5.3.1 明清文人园林花卉文化的特点
        5.3.2 明清文人园林花卉文化的成因
6 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研究涉及的古代文献
附录 B 明清文人画参考目录
附录 C 重要文人花鸟画家年表及谱系关系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3)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概念的界定
    三、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章 中国宗祠的发展沿革
    第一节 先秦以前的宗庙
    第二节 从两汉墓祠到唐代家庙
    第三节 从宋元家祠到明清祠堂
第二章 明代宗祠剧场的出现
    第一节 明代宗族制与宗祠的普及
    第二节 明代宗祠剧场的产生
    第三节 明代宗祠剧场的特征
第三章 清代宗祠剧场的繁荣
    第一节 清代宗族制与宗祠的兴盛
    第二节 现存清代宗祠剧场
    第三节 清代宗祠剧场的发展
第四章 民国宗祠剧场的衰落
    第一节 民国宗族制度的变革
    第二节 现存民国宗祠剧场
    第三节 民国宗祠剧场式微缘由
第五章 宗祠剧场的建筑形制
    第一节 宗祠选址与平面布局
    第二节 宗祠剧场的建筑结构
    第三节 宗祠剧场的装饰艺术
第六章 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
    第一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类型
    第二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内容与声腔
    第三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特点
第七章 族谱中的戏曲禁忌
    第一节 禁止家族妇女“烧香看戏”
    第二节 族人职业选择中的“优伶”禁忌
    第三节 明令禁止与屡禁不止的“夜戏”演出
第八章 家族戏班与庙宇剧场的互动——以修水县三元班为例
    第一节 三帝殿及其神灵考述
    第二节 庙宇剧场与家族戏班的互动
    第三节 神养戏:三元班的生存策略
第九章 乡村宗族与地方社会的管理——以云阳县彭氏宗祠为个案考察
    第一节 彭氏宗祠及彭氏家族
    第二节 蓝大顺之乱
    第三节 乡村宗族与地方社会的管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现存宗祠剧场
附录二 中国宗祠剧场碑刻摘录
附录三 中国宗祠剧场戏台题记摘录
附录四 族谱所载戏剧史料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目的
    二、选题范围与主要概念阐释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第一章 社会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价值导向
    第一节 源于乡愁的文化记忆
        一、乡愁记忆的文化属性
        (一)乡愁记忆与乡愁文化
        (二)乡愁记忆的隐喻价值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内涵与表征
        (一)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丰富内涵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情感表征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发生的多维视角
        (一)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现代性源流
        (二)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全球化语境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地方性因素
    第二节 文化记忆理论与当代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建构
        一、文化记忆理论研究的兴起及视角
        (一)记忆研究的兴起
        (二)文化记忆理论视角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意义
        (一)江南村镇空间作为回忆文化的激活器
        (二)江南村镇空间作为文化记忆的媒介
        三、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价值取向
        (一)天人合一: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思想之本
        (二)文化认同: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内在力量
    第三节 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
        一、文化记忆与村镇空间的情境映射机制
        (一)文化记忆影响着景观情境的空间属性
        (二)景观情境与文化记忆是一个相互映射的共生系统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目标与评价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目标定位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目标实现路径和评价标准
        三、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系统架构
        (一)社会责任: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出发点
        (二)融合共生: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系统框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时空维度: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多元融合的生成语境
    第一节 自然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空间形态的影响
        一、地形地貌是成就江南村镇水乡格局的核心要素
        (一)多样性的地形地貌决定了江南村镇聚落择址的多态性
        (二)水岸互生是平衡江南动态变迁的内在要因
        二、运河贯通是维系江南村镇聚落兴衰的人工智慧
        (一)江南运河的疏浚沟通为江南村镇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大运河成为维系江南区域与国家命脉的重要枢纽
        三、水乡生态是影响江南农业景观变迁的重要条件
        (一)江南“塘浦圩田”农业景观的形成
        (二)江南水乡生态与审美观念变迁的依存关系
    第二节 社会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一、早期工业化与江南市镇
        (一)世界经济史大背景中的江南早期工业化
        (二)活跃繁荣市镇网络下的江南村镇
        二、传统工匠技术与江南老行当
        (一)传统工匠:江南产业技术理论的学科化
        (二)百业寻踪:江南老行当里蕴含的记忆密码
        三、集社合一的水乡市镇
        (一)宏观视野下城乡交融的江南社会
        (二)微观视角下集社结合的江南茶馆
    第三节 文化观念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一、江南文化之源的学理性依据
        (一)江南文化的原始发生与溯源
        (三)江南文化的审美诗性与通达精神
        二、影响传统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生成的多元要素
        (一)多元互补思想观念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二)自给自足经济社会背景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三、信仰习俗交融共生的江南村镇文化生态格局
        (一)江南民间信仰互动制衡的内外力量
        (二)习俗与信仰和谐统一的村落共同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媒介维度:江南村镇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的设计转换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与转换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类型选择
        (一)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原则
        (二)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基本特征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转换设计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转换设计的思维过程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系统分类
    第二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物质符号系统
        一、点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基本单位
        (一)传统江南村镇建筑形制及语言溯源
        (二)江南水乡古镇公共区域主要节点景观
        二、线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构成秩序
        (一)村镇结构演化规律
        (二)河街线性空间组合秩序
        三、面空间: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平面组织
        (一)传统江南民居院落平面组合类型
        (二)传统江南村镇建筑立面结构要素
        (三)传统江南村镇区域网络系统
    第三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非物质符号系统
        一、意象系统与指示性景观语言符号
        (一)从心理认知地图到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导览地图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乌镇景观语言符号系统的建构
        二、文本系统与象征性景观语言符号
        (一)衷情江南耕读文化的园林造景
        (二)文字、图像中隐含的景观语言符号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在景观中的应用
        三、仪式系统与体验性景观语言符号
        (一)诗意雅致的视觉体验
        (二)悠扬婉转的听觉体验
        (三)水晶晶的触觉与生活体验
        (四)江南美食的嗅觉与味觉体验
        (五)综合的感知与整体的体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功能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设计策略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融合共生”系统的关联因素
        (一)记忆客体:“融合共生”的江南村镇景观空间
        (二)记忆主体:“融合共生”的乡建文化共同体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系统的情境重构策略
        (一)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二)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三)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第二节 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一、乡土景观与乡村基质的关联策略
        (一)乡土景观的自然生长
        (二)乡土建筑的跨时空链接
        二、文化景观与文脉原型的类比策略
        (一)文化原型保护
        (二)地域原型抽象
        (三)文脉类型转换
    第三节 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一、当代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的结构转型与拓展
        (一)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结构的转型
        (二)江南城镇化关联空间的拓展
        二、现代农业景观文科融合的赋能策略
        (一)农业景观人文化
        (二)农业生态智能化
        (三)关联机制系统化
        (四)产业空间整合化
        三、工业遗存景观穿越时空的语境策略
        (一)传统工坊交互式语境
        (二)工业文化创意式语境
        (三)乡土技艺博物馆探究式语境
    第四节 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一、乡愁时空: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唤醒策略
        (一)乡:乡愁文化记忆的物质性
        (二)愁:乡愁文化记忆的情感性
        (三)时:乡愁文化记忆的历时性
        (四)空:乡愁文化记忆的共时性
        二、回归日常:当代江南村镇生活型景观情境的互生策略
        (一)从物境到心境:典型江南村镇的“慢生活”模式
        (二)从乡情到乡恋:回归日常生活的“乡村民宿+”模式
        (三)从形式功能到人文精神:作为象征性景观的“乡村节庆”模式
        (四)从原生到腾飞:跨界融合的“校地协同”模式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基于村民参与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规划研究 ——以贾源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1.4 研究创新点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国外研究现状
        1.5.2 国内研究现状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具体研究方法
        1.6.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7 本章小结
2 村落保护与更新相关理论与案例分析
    2.1 相关概念
        2.1.1 传统村落
        2.1.2 村落景观
        2.1.3 村民
    2.2 村民参与
        2.2.1 村民参与
        2.2.2 村民参与必要性
    2.3 村落保护与更新
        2.3.1 保护内涵与原则
        2.3.2 更新内涵与内容
        2.3.3 保护与更新的关系
    2.4 相关案例研究
        2.4.1 台湾桃米社区参与
        2.4.2 青灵村公众参与
        2.4.3 重庆梓潼村公众参与
        2.4.4 案例经验借鉴
    2.5 小结
3 村民参与下的村落规划的方法研究
    3.1 村民参与的前提及动力
        3.1.1 村民参与的前提
        3.1.2 村民参与的动力
    3.2 建立“村民-政府-设计师”三方合作体系
        3.2.1 村民主体
        3.2.2 政府辅助
        3.2.3 设计师沟通
    3.3 村民参与规划流程
        3.3.1 早期框架构建
        3.3.2 前期调研阶段的村民参与
        3.3.3 规划设计阶段的村民参与
        3.3.4 审批公示阶段的村民参与
        3.3.5 规划实施阶段的村民参与
        3.3.6 后期运营阶段的村民参与
    3.4 构建村民参与规划的保障体系
        3.4.1 政策制度保障
        3.4.2 宣传保障
        3.4.3 技术保障
    3.5 小结
4 贾源村村落环境现状调研与问题分析
    4.1 区域概况
        4.1.1 地理位置
        4.1.2 自然经济
        4.1.3 历史文化
    4.2 物质环境现状及问题
        4.2.1 村落格局
        4.2.2 建筑现状
        4.2.3 公共空间
        4.2.4 基础设施
        4.2.5 自然景观
    4.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
        4.3.1 高台芯子
        4.3.2 丹凤花鼓
        4.3.3 丹凤故事
        4.3.4 丹凤剪纸
    4.4 村民参与现状调查与分析
        4.4.1 调查对象范围方法
        4.4.2 调查结果
        4.4.3 原因分析
    4.5 小结
5.基于村民参与的棣花镇贾源村保护与更新改造设计
    5.1 政府引导下的村民参与村落发展决策及定位
        5.1.1 政府政策导向
        5.1.2 村民意愿调查
        5.1.3 村落发展目标及定位
    5.2 村委组织协同下的村民参与村落改造规划
        5.2.1 村落保护规划意愿
        5.2.2 保护规划分区
        5.2.3 旅游路线及节点设置
    5.3 村民参与规划设计过程
        5.3.1 村落农家乐改造设计
        5.3.2 街巷空间环境改造
        5.3.3 民俗体验设计
    5.4 实施运营措施
        5.4.1 实施措施
        5.4.2 运营措施
    5.5 后期保障措施
        5.5.1 健全村民参与制度保障
        5.5.2 拓宽村民参与广度与深度
        5.5.3 各组织机构保障
        5.5.4 建立多渠道筹资机制
    5.6 小结
6.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图录表录

(6)无锡阳山水蜜桃文化遗产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文章结构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五、创新之处和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阳山水蜜桃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水蜜桃历史变迁
    第二节 阳山水蜜桃发展历史
第二章 阳山水蜜桃文化遗产的内涵及发展
    第一节 水蜜桃品种资源
    第二节 水蜜桃栽培技术和管理
    第三节 桃资源的加工与利用
    第四节 桃文化与民俗
第三章 阳山水蜜桃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
    第一节 历史价值
    第二节 经济价值
    笫三节 生态价值
    第四节 社会价值
    第五节 科研价值
第四章 阳山水蜜桃文化遗产传承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水蜜桃栽培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遗产的社会认知度较低
    第三节 遗产保护管理机制不健全
    第四节 开发利用方式不合理
第五章 阳山水蜜桃文化遗产传承的对策
    第一节 进一步改善水蜜桃栽培系统问题
    第二节 提高水蜜桃文化遗产的社会认知度
    第三节 健全水蜜桃文化遗产管理机制
    第四节 对水蜜桃文化遗产合理开发利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7)特色小镇建设问题研究 ——以常州“智能传感小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难点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1.5.2 研究难点
2 特色小镇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特色小镇的概念与特点
        2.1.1 特色小镇的概念
        2.1.2 特色小镇的特点
    2.2 特色小镇的理论基础
        2.2.1 产业集群理论
        2.2.2 城镇化理论
        2.2.3 公共政策理论
3 常州“智能传感小镇”的建设现状与前景规划
    3.1 常州“智能传感小镇”的建设现状
        3.1.1 区位优势明显
        3.1.2 产业集聚度高
        3.1.3 小镇功能完善
        3.1.4 政府积极引导带动
    3.2 常州“智能传感小镇”的规划前景
        3.2.1 编制完成小镇规划
        3.2.2 发展产业作为重点
        3.2.3 采用PPP模式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4 常州“智能传感小镇”建设中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4.1 常州“智能传感小镇”建设中的问题
        4.1.1 传感产业集聚困难
        4.1.2 园区竞争力不强
        4.1.3 未按照市场化要求选择运营公司
        4.1.4 小镇建设缺少系统性和前瞻性
        4.1.5 创新载体培育与建设未产生实效
        4.1.6 公众认知度及宣传效果不佳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特色小镇理论实践不成熟
        4.2.2 特色小镇建设初期无法快速集聚要素
        4.2.3 特色小镇建设者的能力需要逐渐提高
5 国内外特色小镇建设的现状及经验启示
    5.1 国外特色小镇建设现状
        5.1.1 德国瓦德基尔希小镇
        5.1.2 美国加州圣塔克拉拉谷小镇
        5.1.3 美国洛杉矶伯班克小镇
    5.2 国内特色小镇建设现状
        5.2.1 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
        5.2.2 南京未来网络小镇
        5.2.3 淮安智芯小镇
        5.2.4 无锡鸿山物联网小镇
    5.3 国内外特色小镇建设经验启示
        5.3.1 政府与市场各司其职
        5.3.2 配套完善和文化引领
        5.3.3 产业路径清晰
        5.3.4 建设过程多方合力
6 常州“智能传感小镇”建设的对策
    6.1 聚焦传感产业集聚
    6.2 提升园区综合实力
    6.3 择优选择运营公司
    6.4 强化小镇建设系统性
    6.5 全面激发创新载体活力
    6.6 扩大小镇影响力
7 结语
    7.1 长期与短期的关系
    7.2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7.3 个性与普适的关系
    7.4 数量与特色的关系
    7.5 动力与平台的关系
致谢
参考文献

(8)苏轼行踪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册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撰写“苏轼行踪考”之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第三章 研究目标、内容和表达的方式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理论
        第五章 完成“苏轼行踪考”後的後续研究
    第二篇 苏轼源乡及先祖
        第一章 苏轼源乡
        第二章 眉山
        第三章 苏轼族系
    第三篇 眉山苏轼
        第一章 苏轼出生时与出生地考
        第二章 苏轼十岁前纪事
        第三章 苏轼十一至二十岁纪事
        第四章 嘉佑元年(1056)丙申
    第四篇 第一次进京
        第一章 嘉佑元年(1056)丙申,苏轼赴京
        第二章 嘉佑二年(1057) 丁酉
    第五篇 母丧回乡
        第一章 嘉佑二年(1057)丁酉,母丧回乡
        第二章 嘉佑三年(1058)戊戍
        第三章 嘉佑四年(1059)己亥
    第六篇 三苏南行行踪考
        第一章 南行前集行踪考
        第二章 南行後集行踪考
        第三章 总结
    第七篇 第二次进京
        第一章 嘉佑五年(1060)庚子
        第二章 嘉佑六年(1061)辛丑
    第八篇 陕西凤翔倅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嘉佑六年(1061)辛丑,苏轼赴凤
        第三章 嘉佑七年(1062)壬寅
        第四章 仁宗嘉佑八年(1063)癸卯
        第五章 治平元年(1064)甲辰
        第六章 结论
    第九篇 第三次入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治平二年(1065)乙已
        第三章 治平三年(1066)丙午
    第十篇 父丧回乡守丧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治平四年(1067) 丁未
        第三章 熙宁元年(1068)戊申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十一篇 第四次入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熙宁二年(1069)己酉
        第三章 熙宁三年(1070)庚戍
        第四章 熙宁四年(1071)辛亥
        第五章 本篇小结
    第十二篇 任杭州倅
        第一章 宋代杭州
        第二章 熙宁四年(1071)辛亥
        第三章 熙宁五年(1072)壬子
        第四章 熙宁六年(1073)癸丑
        第五章 熙宁七年(1074)甲寅
        第六章 本篇结论
    第十三篇 山东知密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熙宁七年(1074)曱寅
        第三章 熙宁八年(1075)乙卯
        第四章 熙宁九年(1076)丙辰
        第五章 本篇结论
    第十四篇 江苏知徐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熙宁九年(1076)丙辰
        第三章 熙宁十年(1077) 丁已
        第四章 元丰元年(1078)戊午
        第五章 元丰二年(1079)戊午
        第六章 本篇结论
下册
    第十五篇 江苏知湖与乌台诗案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二年(1079)苏轼行踪考
        第三章 乌台诗案纪事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十六篇 贬谪黄州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三年(1080)庚申
        第三章 元丰四年(1081)辛酉
        第四章 元丰五年(1082)壬戊
        第五章 元丰六年(1083)癸亥
        第六章 元丰七年(1084)甲子
        第七章 本篇结论
    第十七篇 万里来去,登州五日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七年(1084)曱子
        第三章 元丰八年(1085)乙丑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十八篇 第六次入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八年(1085)乙丑,离登赴京
        第三章 元佑元年(1086)丙寅
        第四章 元佑二年(1087) 丁卯
        第五章 元佑三年(1088)戊辰
        第六章 元佑四年(1089)己已
        第七章 本篇结论
    第十九篇 浙江知杭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四年(1089)己已,苏轼离京赴杭
        第三章 元佑五年(1090)庚午
        第四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
        第五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篇 第七次进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
        第三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入京城後纪事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一篇 安徽知颍与江苏知杨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苏轼离京赴颍
        第三章 元佑七年(1092)壬申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二篇 第八次进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七年(1092)壬申,离扬後
        第三章 元佑八年(1093)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三篇 河北知定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八年(1093)苏轼出京赴定
        第三章 绍圣元年(1094)甲戍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四篇 贬谪惠州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绍圣元年(1094)曱戍,苏轼贬惠
        第三章 绍圣二年(1095)乙亥
        第四章 绍圣三年(1096)丙子
        第五章 绍圣四年(1097) 丁丑
        第六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五篇 贬谪儋州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绍圣四年(1097)丁丑,苏轼贬儋
        第三章 元符元年(1098)戊寅
        第四章 元符二年(1099)己卯
        第五章 元符三年(1100)庚辰
        第六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六篇 北归常州,埋骨郏县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符三年(1100)庚辰,苏轼北归
        第三章 建中靖国元年(1101)辛已
        第四章 本章 结论
    第二十七篇 结论
        第一章 新发现与新理解的阐述
        第二章 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难题
        第三章 继续解决难题的方法
附件
主要参考文献
後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9)“环太湖体育圈”城市假日体育基本特征与发展路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序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城市假日体育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兴群众体育活动形式,需要加强研究
        1.1.2 环太湖城市假日体育发展迅速,但仍然存在着需要突破的瓶颈
        1.1.3 全面探索环太湖城市假日体育基本特征与发展路径是促使其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1.1.4 城市假日体育的研究仍然十分滞后
    1.2.研究意义
        1.2.1 为全面贯彻实施《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服务
        1.2.2 推动环太湖城市假日体育科学发展,创建区域群众体育品牌
        1.2.3 丰富“环太湖体育圈”的建设内容
        1.2.4 提高区域假日体育综合效益,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1.2.5 丰富城市假日体育研究的理论体系与实践内容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假日体育研究现状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4 相关概念解释
        1.4.1 环太湖体育圈
        1.4.2 城市
        1.4.3 假日与假日体育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专家访谈法
        2.2.4 实地考察法
        2.2.5 数理统计法
        2.2.6 逻辑分析法
        2.2.7 个案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环太湖城市假日体育产生背景分析
        3.1.1 为贯彻落实各级政府颁发的相关政策的需要
        3.1.2 进一步为百姓提供便捷、多样、高效的公共体育服务,搭建健身平台
        3.1.3 受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和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影响
        3.1.4 需要转变群众体育发展的思路和方式,全力打造全民健身新品牌及城市新名片
    3.2 环太湖城市假日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3.2.1 假日体育活动的管理主体和组织形式
        3.2.2 假日体育活动的实施单位与协调工作
        3.2.3 假日体育活动的宣传发动与主要途径
        3.2.4 假日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
        3.2.5 假日体育活动的经费来源
        3.2.6 假日体育活动的效果评价
        3.2.7 环太湖城市假日体育活动个案分析
    3.3 环太湖城市假日体育活动的基本特征
        3.3.1 组织管理部门多元性
        3.3.2 参与主体具有广泛群众性
        3.3.3 活动理念体现亲民、便民、乐民性
        3.3.4 活动场所分散和体现景观性
        3.3.5 活动项目和参与人数庞大性
        3.3.6 活动内容休闲娱乐性
        3.3.7 活动时间短期集中性
        3.3.8 注重现有资源整合性
    3.4 环太湖城市假日体育活动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3.4.1 区域间合作效益低,缺乏发展的整体性规划
        3.4.2 假日体育消费与区域文化、旅游等产业的融合亟待推进
        3.4.3 龙头带动效应不明显,尚未形成特色发展思路
        3.4.4 市场化运作薄弱,假日体育协同管理能力需要加强
        3.4.5 信息传播途径和宣传效果有待改进与提高
        3.4.6 区域公共服务功能和水平有待提升
        3.4.7 居民参与假日体育锻炼的意识仍较淡薄
        3.4.8 短时间内调动和配置相关资源的工作需要进一步强化
        3.4.9 居民活动过程中的安全存在一定风险和隐患
    3.5 建设“环太湖假日体育圈”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与作用
        3.5.1 提升体育服务民生的水平,促进区域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
        3.5.2 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推动体育产业全面开发
        3.5.3 丰富“环太湖体育圈”建设内涵,提升区域竞争优势
        3.5.4 扩大全民健身影响,提高体育人口比例
        3.5.5 丰富市民余暇生活,引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促进生活质量提高
        3.5.6 拓展社会公共资源,推广体育项目,推动体育场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3.5.7 形成区域群众体育发展新模式,打造区域假日体育活动新品牌
    3.6 影响环太湖城市假日体育活动开展的因素分析
        3.6.1 领导重视程度和活动经费保障
        3.6.2 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法规
        3.6.3 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3.6.4 假日体育活动组织管理水平及群众体育工作能力
        3.6.5 城市居民的思想观念以及健康与消费意识
        3.6.6 城市的群众体育基础与传统氛围
        3.6.7 交通与环境因素以及场地器材设施条件
    3.7 环太湖城市假日体育发展路径
        3.7.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领导重视程度
        3.7.2 统筹区域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3.7.3 坚持政府(部门)主导作用,区域联合开发假日体育特色活动
        3.7.4 加强假日体育基础建设,发挥项目协会、志愿服务等作用
        3.7.5 加强市场运作力度,拓宽经费来源渠道,推动经费筹集多元化
        3.7.6 建立假日体育策划、推广、协调等专门机构和协同管理机制
        3.7.7 推动活动项目设置多样化,注重参与人群全面性,不断扩大假日体育人口
        3.7.8 加强技术指导和全面监管,制定切实可行方案,保障活动过程安全
        3.7.9 转变居民观念,强化体育参与和健康投资意识,持续推动假日体育消费与区域文化、旅游等产业的融合
        3.7.10 深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努力打造区域假日体育品牌,彰显太湖地区城市魅力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6 附录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正式发表的论文
8 致谢

(10)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略径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路径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界定
    第三节 本文研究对象的时间、空间范围等相关概念说明
        一、时间界限
        二、“长三角”的含义及其代表性的工业遗产地
        三、近代工业建筑个案描述选择标准
        四、文化遗产学概念
        五、工业建筑与工业建筑遗产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研究综述
        一、国外工业遗产保护理论与政策
        二、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历程
        三、中国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研究综述
        四、长三角地区工业建筑(遗产)专题研究综述
    第六节 创新点及存在问题
        一、创新点
        二、存在问题
第二章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的发展背景
    第一节 英国工业革命及其工业建筑的出现与发展
        一、工业革命开始前英国手工工场建筑(18世纪中期之前)
        二、工业革命初期技术改革对工业建筑的影响(约1750—1800年)
        三、动力改革对工业建筑的影响(约1800—1835年)
        四、重工业发展与多种建筑派别流行对工业建筑的双重影响(约1835—1855年)
    第二节 英国工业革命及工业建筑带来的文化变革
    第三节 中国1840年之前工业建筑概况——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一、明清时期长三角地区的手工业发展背景
        二、长三角地区古代工业建筑概况
        三、受西方工业建筑文化影响下的中国早期近代工业建筑
第三章 最具开创性的长三角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上海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
    第一节 外商主导的萌芽时期工业建筑文化(19世纪40年代——90年代)
        一、文化背景
        二、西方工业建筑的引入
    第二节 民族资本快速发展时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894 年—1918 年)
        一、文化背景
        二、仿西式的工业建筑
    第三节 华资、外资碰撞高峰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919 年—1936 年)
        一、文化背景
        二、工业建筑
    第四节 战时缓慢发展期的建筑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工业建筑
    第五节 上海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综述
第四章 城镇型工业建遗产—南通磨闸历史工业城镇遗产文化研究
    第一节 以大生纱厂为中心的工业城镇构成
        一、南通唐闸历史工业城镇的诞生
        二、南通唐闸历史工业城镇的空间布局
    第二节 大生纱厂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大生纱厂工业建筑
    第三节 其他衍生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唐闸历史工业城镇其他工业建筑
    第四节 南通唐闸历史工业城镇建筑文化综述
第五章 受政治因素主导的南京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
    第一节 南京近代工业萌芽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864——1911 年)
        一、文化背景
        二、工业建筑
    第二节 政府主导城市建设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912——1949 年)
        一、文化背景
        二、工业建筑
    第三节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综述
第六章 民族资本为主导的无锡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
    第一节 无锡近代工业起步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895 年—1913)
        一、文化背景
        二、工业建筑
    第二节 经济繁荣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914 年—1936 年)
        一、文化背景
        二、工业建筑
    第三节 抗日坚挺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工业建筑
    第四节 无锡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综述
第七章 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
    第一节 杭州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主要工业建筑
    第二节 宁波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主要工业建筑
    第三节 镇江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主要工业建筑
    第四节 常州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主要工业建筑
    第五节 嘉兴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主要工业建筑
    第六节 苏州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主要工业建筑
    第七节 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工业建筑的文化特点综述
第八章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时空演变研究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建筑形态及要素分析
        一、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的造型特征及其演变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技术与结构的演变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避产时间演变分析
        一、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萌芽期(1840—1860)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发展期(1860—1895)
        三、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成熟期(1895 — 20世纪10年代)
        四、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蜕变期(20世纪10年代—20世纪40年代)
        五、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停滞和复兴期(1937-1949)
    第三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空间演变
        一、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化的发展线路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元素的空间传播
第九章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价值研究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移植”的过程及内在动力分析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重塑”的过程及内在动力分析
        三、长三角地区工业建筑文化特征演变的内在动力分析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文化价值
        一、西式建筑中的东方精神——选择的智慧
        二、近代工业建筑是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先锋之作
        三、因水而延续的文脉
        四、近代工业建筑空间营造中的文化意蕴
    第三节 与中国近代其他区域工业建筑遗产的比较
        一、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发展概况
        二、中国近代其他区域工业建筑文化
        三、长三角地区与华南、华北、西南地区工业建筑文化比较
第十章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模式探讨
    第一节 基于文化价值研究的近代工业建筑造产保护原则与模式
        一、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现有保护模式与利弊分析
        二、基于文化价值的保护原则探讨
    第二节 基于文化价值研究的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可持续发展利用原则与模式
        一、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现有利用模式与利弊分析
        二、基于文化价值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第三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申遗策略
        一、以唐闸历史工业城镇的遗产价值标准为例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申遗策略小结
结语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1 长三角地区十六个(市级)城市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名录

四、常州春节旅游全面开花(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2]明清文人花鸟画中园林花卉的文化意蕴与造景手法研究[D]. 李艺琳.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D]. 邓弟蛟.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9)
  • [4]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D]. 汪瑞霞.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6)
  • [5]基于村民参与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规划研究 ——以贾源村为例[D]. 于如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6]无锡阳山水蜜桃文化遗产传承研究[D]. 冯竹清.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7]特色小镇建设问题研究 ——以常州“智能传感小镇”为例[D]. 印骏杰.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8]苏轼行踪考[D]. 李常生.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9]“环太湖体育圈”城市假日体育基本特征与发展路径的研究[D]. 王磊. 苏州大学, 2016(12)
  • [10]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D]. 于晓磊. 南京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常州春节旅游盛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