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IPv6标准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IPv6标准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IPv6的国内外标准化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王明玉[1](2021)在《工业异构网络地址统一分配管理机制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工厂内部网络呈现出工业协议种类多、协议间互不兼容的异构网络形态,导致工业设备之间信息难以互通。随着智能制造的发展,工厂内部网络呈现出IP化的发展趋势,因此,有必要在工业异构网络中研究统一的IP地址分配方式,以支持设备之间的无差别寻址通信。传统的DHCP方式不能根据设备在工业现场的位置信息为其分配固定的IP地址,不能满足工业场景需求。此外,地址分配过程涉及的子网和地址池等配置数据没有统一的数据建模机制以及配置管理方式,导致配置管理成本高,配置效率低下。基于以上问题,本文研究了IPv6编址技术和网络配置协议NETCONF,提出了工业异构网络地址统一分配管理机制。本文的主要贡献和工作如下:(1)提出了一种面向工业异构网络的IPv6地址分配机制(AAMIN)。该机制为工业设备分配与其业务特征信息绑定的IPv6地址,解决了DHCP在工业场景应用中存在的缺陷,其中设备的业务特征信息包括设备在工厂车间中的位置信息以及设备类型信息。针对不支持直接配置IP地址的工业非IP设备,AAMIN采用网关地址映射机制实现了非IP设备的IPv6寻址方式,解决了工业异构网络设备间难以直接寻址通信问题。为了在实际场景中应用该机制,论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AAMIN的地址分配系统,主要根据AAMIN的地址分配原理实现工业设备的IPv6地址自动分配。(2)设计并实现了基于NETCONF的配置管理系统。论文定义了五种RPC操作用于管理地址分配中的配置数据,并对定义的RPC操作以及需要管理的配置数据统一建立YANG数据模型,提供了易于操作、可扩展的配置管理方式。配置管理系统分为远程管理端、NETCONF代理端和配置执行模块。远程管理端根据RPC操作的YANG模型自动生成XML格式的配置消息模板,方便用户进行配置内容下发。NETCONF代理端根据配置数据的YANG模型验证配置请求消息的合法性,防止配置出错。配置执行模块根据用户下发的配置内容更新配置数据存储,以将配置数据应用于后续的地址分配过程。(3)搭建测试环境并设计实验,通过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验证了地址统一分配管理机制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实现的系统能够适应工业场景需求,基于工业设备的业务特征信息为其分配特定的IPv6地址,并支持通过NETCONF协议实时的下发配置操作,实现配置数据的动态管理。

陈鑫龙[2](2021)在《工控IPv6的Modbus_TCP协议安全技术防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物联网技术加速了“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工业控制系统与信息网络系统的结合,提高了工厂生产效率和增强了工业控制系统管理机制,但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暴露在互联网中的工业内网很容易遭受“五花八门”的黑客攻击。此外,随着IPv6协议不断发展,未来将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领域中,新的技术融合可能会带来诸多新的安全问题。然而,在传统的入侵检测系统中,异常检测存在较高的误报率,误用检测存在较高的漏报率,无法及时发现突发的安全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工控IPv6的Modbus_TCP协议安全技术防护研究,采用机器学习的入侵检测方法,能有效判别Modbus_TCP通信中的异常流量。本文主要针对工控系统Modbus_TCP协议的各种脆弱性问题以及DDo S攻击造成工业控制系统可用性问题,选用机器学习的决策树算法和深度学习的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入侵检测,分别做以下几方面研究:(1)首先分析了工业互联网诞生的时代背景,结合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现状分析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协议的脆弱性以及传统信息网络协议的脆弱性。Modbus_TCP协议存在诸多缺陷,如缺乏认证机制、授权机制、加密机制和功能码滥用等问题,前三种机制的缺失使系统容易遭受黑客的窃听攻击和发包攻击,功能码滥用问题则将带来更为严重的安全问题。除了遭受到来自工业网络特殊的攻击之外,接入互联网的系统还容易遭受传统的网络攻击,其中以破坏工控系统可用性的DDo S攻击最为突出。本文针对工业控制系统可能遭受的一系列攻击,进行场景复现,通过软件工具,创建了正常的工控网络通信的模拟环境和工控网络攻击环境与DDo S攻击环境,以此进行入侵检测的实验仿真。(2)在IPv4网络环境中,网络传输一般不提供加密机制,Modbus协议又是基于TCP/IP协议框架的应用层协议,本身存在固有缺陷,使用传统的入侵检测机制容易出现高误报率和高漏报率。因此,亟需采取必要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决策树算法是机器学习中的经典算法,可以支持使用小样本进行模型训练。提取Modbus协议中的功能码字段和寄存器地址字段作为模型的输入特征,能得到更好的训练结果,而且该模型的训练时间相对较短,更符合工业控制系统的实时性要求。(3)IPv6网络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它虽然能够解决IPv4协议中存在的许多安全问题,但是并不能杜绝所有的攻击,比如DDo S攻击。相较于传统信息网络的CIA安全原则,工控系统则是遵循AIC,因为工控系统与物理空间相连,对可用性、可控性、实时性的要求极高。然而,DDo S攻击破坏的正是工业控制系统的可用性,而且DDo S攻击具有大规模发包攻击的特性。在工控网络中,很难分辨是突发大规模的正常流量还是DDo S攻击流量。深度学习属于机器学习的范畴,但对处理大量样本数据集上有更好的优势,因此,本文采取深度学习中的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学习分类以实现入侵检测。工控IPv6网络的入侵检测实验在IPv4网络的入侵检测实验基础上进行升级,结合了IPv6协议和Modbus_TCP协议的报文特征以及DDo S攻击数据包的报文特性,提取重要的字段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特征以进行学习训练,BP神经网络具有很强的自学习和自适应性和非线性映射能力,对于协议分析有一定成效。

杜雨[3](2021)在《无基础设施依托的移动性管理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目前的商用网络大都建设在有固定基础设施的网络架构之上,固定基础设施的架构为网络提供了安全性与高质量服务,但相应的限制了网络的灵活性,在一些比较需要网络灵活性的场合,比如军事、救灾环境下,固定基础设施来不及搭建或被摧毁,网络在这些场景难以快速建立。同时,现有的大部分网络都是通过集中式的管理单元进行管理,该方法可以简化网络管理,避免管理数据在全网泛洪造成巨大开销。然而,随着互联网网络流量的增加,核心单元的负荷越来越重,这限制了网络的可扩展性。同时,若集中式单元遭到攻击,很可能导致整个网络的瘫痪,大大降低了网络的安全性。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无基础设施依托的分布式网络架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针对网络架构的移动性管理方案,完成主要工作如下:(1)由于移动核心网络没有固定的基础设施,在通信场景中依赖于高动态和弱连接。为了满足用户终端通过各种异构方式访问移动核心网络的需求,建立统一的网络移动性管理模型,设计简单灵活的移动性管理体系架构。(2)针对无基础设施依托的网络架构设计相应的移动性管理方案,包括初始接入流程、保障流程和切换流程。其中,在保障流程中,设计了一种位置推送方案——基于锚节点位置推送,当用户在分布式网络中完成位置更新后将位置信息向网络推送,保证网络中任意节点要向该用户发送数据时能正确找到用户的位置。实验表明:采用锚节点推送方案要比传统的移动IP方案具有更低的信令开销。(3)针对此架构,首先设计一种高效可靠的接入和切换控制算法,即综合考虑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负载的面向多目标切换算法,实验表明:使用该算法在切换决策的时候会同时考虑接入点RSRP和接入点用户服务两个因素,使用户在获得相对较好的服务的同时,网络负载也尽可能的均衡,降低由于节点加入、退出和切换网络入的网络开销,满足低时延高可靠、移动性等不同类型业务的服务质量体验。其次,在此架构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应特殊环境需求的切换算法---基于先验知识的多属性切换算法,通过预测用户的移动趋向和移动区域,并结合网络负载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判决参数一同进行多属性分析,从而对切换算法进行优化,完成最优目标网络的切换。实验表明:使用该算法提高了用户的切换成功率和网络整体吞吐量,并降低了网络负载率和平均切换次数。(4)最后为了验证所提方案的可行性以及性能,本文在OPNET仿真平台下,利用C++编写代码对所提方案进行了仿真实现与性能评估试验。结果表明,虽然分布式网络的开销要高于有固定核心网络的开销。但是通过合理的协议设计,可以有效的减少网络多余的开销,并且提高网络的安全性。综合比较来看,本文所提出的网络架构以及协议方案适用于抗灾救险、军事战争等环境下的网络搭建。

董晓臣[4](2021)在《基于FPGA的IPv6 over AOS网关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卫星具有强覆盖性以及可避免自然灾害的能力等优势,利用卫星通讯实现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系统是当下网络通信的发展方向。将地面网络与卫星网络进行无缝连接实现多种数据类型以及大容量信息数据传输是现在研究的热点。但是,地面通信环境与空间通信环境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地面网络的TCP/IP协议并不适用于空间通信,空间通信需要一种适合自身通信环境的协议。由于地面与空间通信网络的协议类型不同,要实现地面通信网络协议与空间通信网络协议的融合就需要一种协议转换机制。随着地面通信技术的进步,IPv4协议的不足日益成为限制通信发展的因素之一,在此背景下新一代IPv6协议的出现将会替代现有的IPv4协议。本文为了使地面网络与空间网络在IPv6协议层(网络层)实现融合,设计了一种IPv6 over AOS网关系统,该系统可实现使用AOS空间数据链路协议的包业务传输IPv6数据包,并具有地址解析功能。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一、针对国内外天地一体化的发展现状,研究了IPv6协议、NDP协议、IPv6组播技术、CCSDS制定的空间通信标准和IP over CCSDS协议的转换机制,根据目前天地一体化需求设计了IPv6 over AOS网关系统总体框架,并在网关系统总体框架中设置了地址解析模块,可以实现网关系统与本侧子网之间的地址解析。二、对CCSDS封装流程以及AOS包业务进行了重点剖析,设计了系统中AOS传输帧的结构。通过对CCSDS封装包的分片重组实现不定长的IPv6数据包与定长的AOS传输帧的适配。根据设计需求对硬件选型做了介绍。三、基于FPGA平台使用模块化设计方案对IPv6 over AOS网关进行设计和实现,并对各模块设计方法做了详细介绍。使用Vivado 2019.1为开发工具,借助其仿真功能对地址解析和协议转换模块进行了仿真,并对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做了分析验证。四、搭建了系统测试环境,使用逻辑分析仪和网络抓包工具对IPv6 over AOS网关系统进行了功能验证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IPv6 over AOS网关系统可以实现地址解析以及协议转换等功能。

葛彦凯[5](2021)在《基于IPv6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化石燃料的过度燃烧,致使空气质量污染状况日渐严重,因室内污染气体超标而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逐年提高,迫使人们更加关注室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使用监测设备对居住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进行监测,这些监测设备可实现获取室内各项空气指标实时数值,并可在远端查看监测结果,为人们判断室内空气质量状况提供了依据。当前绝大多数室内空气质量监测设备仅支持通过IPv4协议接入网络,但IPv4网络通信受限于IP地址数量空间不足的问题,难以满足同时监测大量节点的需求。针对此问题,本论文基于新型物联网与IPv6通信协议相结合的思想,设计了一种基于IPv6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监测系统由空气质量监测节点、IPv6网络通信网关、云平台与APP组成。空气质量监测节点基于GD32VF103C微处理器设计,通过SHT15传感器、CCS811传感器以及MQ-7传感器实现对温湿度、二氧化碳、TVOC、一氧化碳等空气质量指标实时监测,并将监测结果进行本地实时显示。IPV6网络通信网关基于ESP32设计,通过移植Lw IP协议栈使其支持IPv6协议,实现将空气质量监测节点采集的监测数据通过IPv6网络发送至云平台。云平台采用Tomcat+My SQL+Java的架构进行设计,实现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接收、存储,并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所采集空气质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当前室内空气质量状况评价结果。APP基于MVC架构设计实现,可实时显示监测数据与评价结果。通过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间各部分协同工作,实现了一整套完整的物联网应用场景。本文详细论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现状、总体设计方案以及各部分的具体实现方法。监测系统设计完成后,进行了相关的系统测试,通过多次测试与改进,最终实现相关预期功能,如采集空气质量指标数值、通过IPv6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在远端通过Web网页和APP查看空气质量状况,能够满足现在对室内空气质量监测设备所提出的新的要求。基于IPv6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可适用于在家庭居室、办公场所、教室等场合进行空气质量监测,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邴群植[6](2020)在《EtherCAT/IPv6网络协议转换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互联网是将工业网络与互联网融合的新兴技术。其中,工业以太网作为工业互联网的重要的支撑技术,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工业以太网通过对标准以太网技术改进,实现了关键数据的高可靠性、高实时性以及高速率传输。EtherCAT作为当前主流的工业以太网络规范之一,通过一套独特的通信机制使数据能够高效交换,并且具有成本低廉、布线灵活,低传输时延等特点,被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IEC)批准为国际标准,在工业网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互联网协议第6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IPv6)协议是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提出的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协议。与IPv4协议相比,IPv6协议在地址空间、服务质量等方面具有显着的优势。随着IPv6技术在工业以太网中的不断应用,如何实现EtherCAT与IPv6网络之间的无缝融合与互联,实现EtherCAT设备对下一代互联网的接入,成为一项重要的挑战。EtherCAT与IPv6互联的核心是协议转换,但目前尚缺乏对EtherCAT与IPv6协议转换机制的研究,阻碍了Ehter CAT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EtherCAT与IPv6网络的协议转换方法。在保持EtherCAT网络传输特性的基础上,将EtherCAT数据包转化为能够在IPv6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包。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EtherCAT和IPv6协议标准,对两种网络的数据包传输特性和关键技术进行简要介绍,分析实现EtherCAT和IPv6数据包协议转换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2.针对EtherCAT与IPv6网络之间无缝融合与互联的需求,提出一种协议转换解决方案,主要包括EtherCAT数据包的获取和识别、直连模式的整网帧格式转换方法、优先级转换方法、地址转换方法、扩展首部的添加以及开放模式下的IPv4首部转化为IPv6。最终,数据包转化为IPv6格式的同时,保持了原有EtherCAT网络的传输特性。3.对所述的EtherCAT与IPv6数据包转换方法进行软件实现。主要包括两个模块,首先是EtherCAT数据包识别模块,实现了对主站EtherCAT数据包的获取,并将属于每个从站的数据分别传输至转换单元;其次是协议转换模块,实现对EtherCAT数据包的协议转换功能,具体包括优先级、地址转换、扩展首部添加,形成IPv6格式的数据包,最后发送至IPv6网络。4.搭建EtherCAT主从站实验平台。抓取数据包,通过Wireshark对数据包细节进行分析,对上述方法进行测试,同时对协议转换装置的转换时间、内存占用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EtherCAT与IPv6网络协议转换方法,能够有效的将EtherCAT数据接入IPv6工厂骨干网。促进了工业以太网和互联网网络互联互通,并保证了EtherCAT原有的传输特性。本文的研究,对于EtherCAT在下一代互联网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段金见[7](2020)在《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配电台区运行监控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智能配电台区兼顾配电和用电两大环节,是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为了提高电能利用效率,保障用电秩序,加强智能台区建设是必然趋势,而智能电网在发展过程中势必会应用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凭借其强大的信息分析处理能力,极大推动智能电网的发展。在智能配电台区中,许多公司配备了相关配变监控系统,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配电变压器分布广泛而不均匀,信息得不到有效传输;同时在智能配电台区建设过程中,许多低功耗资源受限型设备也随之接入,这些设备只有有限的内存空间和少量的计算能力,尤其是台区中资源受限的传感器部分,合适的通信协议较难选择。在此背景下,运用物联网技术选择合适的通信协议,对于智能配电台区的建设有着现实意义。本文研究设计了一个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配电台区监控系统。以物联网和通信协议为研究对象,针对配电台区中数据复杂、网络节点和设备资源受限等问题,重点研究受限应用协议。详细分析了CoAP协议的基本原理,对比IP/HTTP和轻量级协议MQTT/CoAP,研究其传输差异;详细研究CoAP协议RFC文档、协议栈、工作模式、重传机制、协议特性以及观察者模式等技术原理。对CoAP及MQTT两个轻量级协议作服务器的连接测试,以验证选择CoAP作为网关协议的合理性。本课题完成了对智能配电台区监控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在硬件设计中,数据采集传感器节点以STM32F103RBT6为控制器,扩展了DHT11温湿度传感器、GY-30光照传感器等接口,同时对环境量收集模块、通信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及GSM模块进行电路设计;数据处理CoAP网关节点以STM32F407ZGT6为控制器,扩展了以太网等接口电路。对数据采集传感器节点及数据处理网关节点进行软件设计,两者以RT-Thread实时操作系统为软件开发平台,通过Zig Bee无线组网方式实现数据通信;给出了软件系统中传感器数据采集、数据通信交互以及CoAP服务器等主要软件设计,绘制了线程关系顺序图以及主要的流程图。同时,对智能配电物联网台区监控系统进行部分服务器设计,设计系统结构、数据库、CoAP API、HTTPAPI。最后,测试了CoAP网关节点与台区服务器数据交互过程。测试了CoAP数据包,对台区的传感器环境数据温度、湿度以及遥测数据电压、电流监测进行分析,说明了硬件及网页调试过程,同时分析了台区配电主站系统应用实例。结果表明,在同一环境下,CoAP对于请求的处理时间、吞吐量均优于相同条件下MQTT服务器的数据,CoAP简单、开销小,满足资源受限环境的通信需求,适用于台区中低功耗智能终端接入网络。通过基于物联网设计智能配电台区监控系统,将CoAP协议应用在台区中的传感器网络,研究智能配变台区的运行监控技术,对提高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具有实际参考意义。

陈星星[8](2020)在《基于IPv6的高性能安全网关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网络应用的高速发展,网络攻击类型越来越多、攻击方式也越来越复杂。保护脆弱的网络环境对安全防护能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复杂。在IPv4向IPv6演化的进程中,网关对IPv6网络的防护手段需要进行更新的研究。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针对IPv6网络中的高性能安全网关中涉及的包分类和安全通道建立问题进行如下工作:(1)提出了一种基于 AVL(Adelson-Velsky-Landis Tree)树和哈希表的 IPv6 快速包分类算法(packet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hash andAdelson-Velsky-Landis Tree,PCHA)。该算法通过哈希表实现对IPv6地址的快速查找,并利用AVL树结构存储流标签来降低空间消耗,从而实现了对IPv6数据包的快速匹配分类。(2)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安全网关的网间安全通道构建方案。该方案基于F-stack数据转发协议栈,结合IPSec的开源软件实现方案StrongSwan,在网络层实现了对IPv6数据传输的加密。(3)本文就IPv6包分类算法在实际网络中的性能测试问题,基于实体网关和网络流量测试仪进行了实际网络环境的搭建,设计了针对包分类算法对吞吐量影响的测试方案,对IPv6包分类算法进行了真实网络环境下的性能测试与分析。另外,在实体网关上进行了 IPSec安全通道的建立测试,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产毛宁[9](2020)在《IPv6网络拓扑测量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互联网向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演进已成为全球普遍共识,目前IPv6的部署和使用正在飞速增长,IPv6网络拓扑测量受到了测量社区和研究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深入了解、分析IPv6网络拓扑,有助于观察网络路由行为,发现网络瓶颈,优化网络配置,提高网络安全性。但是由于IPv6地址空间巨大,地址规划复杂,地址空间划分政策多样,以及地址实际使用率低等这些不同于IPv4的问题,使得IPv6网络拓扑测量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为了完整地探测IPv6网络拓扑,需要考虑测量目标和测量方法两个维度的问题。鉴于IPv6巨大的地址空间,IPv6网络拓扑测量的目标选取采用IPv4中的常用方法,如探测BGP路由表中较短的固定长度前缀如/48中的随机地址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IPv6高速增长的部署和使用趋势,使得完整并高效地获取大规模接口级IPv6网络拓扑相对IPv4有着更高的难度。综上所述,本文针对IPv6网络拓扑测量,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工作:(1)基于IPv6存活地址列表,提出了一种IPv6网络拓扑测量目标选择技术,来提高IPv6网络拓扑测量的有效性和完整性。首先收集并融合了不同来源的IPv6存活地址列表,包含约17M地址;然后分析了IPv6存活地址列表的特征,发现融合后的存活地址列表呈现出高聚集、多层次、低密度和接口标识不可预测性;接着提出了IPv6存活地址前缀列表的预测算法,对比Entropy/IP预测的正确率约1.4~5.5倍,并发现二者预测正确的结果具有强互补性,最后给出了IPv6网络拓扑测量目标选择的综合方案,相比均匀随机采样的方法明显提高了拓扑发现的完整性,拓扑新发现率超过94%。(2)提出了一种结合VPS和Looking Glass不同测量平台的跨平台方案,来对特定的IPv6网络进行高效完整的探测。首先探究了不同平台测量点的自动化部署与采集,共部署了位于不同机房的37个VPS测量点,并收集了包含在145个不同站点中的1111个Looking Glass测量点;然后结合复杂网络中的节点重要性评估方法提出了跨平台的IPv6网络拓扑测量协作算法,对比CAIDA Ark发现节点数和链接数为1.5~3倍,拓扑新发现率超过79%;最后设计与实现了基于VPS和Looking Glass的跨平台的IPv6网络拓扑测量系统,从测量点、测量本身、测量策略以及用户使用上提出了系统设计与实现上应符合的原则,讨论了两个平台测量上的优劣,实验对比发现Looking Glass相比VPS在拓扑测量的完整性上整体表现更好。

庄园[10](2020)在《面向IPv6无线传感网的入侵检测机制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通过IPv6技术,大量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使用IPv6地址接入到互联网中,实现与互联网的无缝连接。接入互联网后,资源受限的无线传感网节点面临来自本地和互联网的双重攻击。无线传感网需构建主动防御体系,为基于IPv6的无线传感网应用的部署提供安全保障。基于此,本文设计了一种适用于IPv6无线传感网的入侵检测机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总结了IPv6无线传感网的安全需求。结合IETF相关标准的安全考虑,分析了IPv6无线传感网可能面临的攻击,分别归纳了IPv6有线端和IPv6无线端可能发生的攻击行为及场景,研究了侦查攻击、路由攻击和拒绝服务攻击等攻击机理及特征。为构建IPv6无线传感网的主动防御体系建立基础。2.设计了IPv6无线传感网入侵检测架构。基于该架构提出了以入侵检测控制台为核心,以流量生成模块、流量捕获模块、特征处理模块、入侵检测模块为主要工具的安全框架,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各模块的协同机制及工作流程。3.提出了一种适用于IPv6无线传感网的入侵检测机制。分别针对IPv6有线端和IPv6无线端的网络情境设计了安全特征数据的收集方法和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基于k近邻的IPv6无线传感网轻量级入侵检测算法;针对算法中模型参数估算需求,设计了一种利用已知数据估算入侵检测模型超参数的方法;并从理论上分析了算法的复杂度,证明算法的学习和检测效率具有稳定性,能够在入侵检测控制台有效的运行。4.搭建了测试验证平台对入侵检测架构及机制进行验证分析:通过经典数据集验证了算法在IPv6有线端的有效性,通过使用6Ti SCH Simulator平台模拟攻击并生成仿真数据,验证了算法在IPv6无线端的有效性;利用实验室6Lo WPAN节点和网关设备搭建了一套IPv6无线传感网,验证了本方案的可行性;结果显示,入侵检测准确率稳定在0.9附近,假正例率在0.25以下,且入侵检测机制的检测时间满足及时检测的需求。与其他方案相比,本方案能够在检测效率和检测准确率良好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入侵检测的误报率。

二、IPv6的国内外标准化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Pv6的国内外标准化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工业异构网络地址统一分配管理机制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工业网络IP地址配置研究现状
        1.2.2 NETCONF协议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2 相关技术介绍
    2.1 IPV6 编址技术
        2.1.1 IPv6 地址格式
        2.1.2 IPv6 地址分类
        2.1.3 IPv6 地址分配技术
    2.2 网络配置协议NETCONF
        2.2.1 NETCONF协议简介
        2.2.2 NETCONF协议架构
        2.2.3 NETCONF能力集交互
    2.3 数据建模语言YANG
    2.4 本章小结
3 工业异构网络地址统一分配管理机制设计
    3.1 需求分析
    3.2 总体方案
    3.3 AAMIN地址分配机制设计
        3.3.1 工业场景中DHCPv6 面临的问题
        3.3.2 AAMIN功能模块划分
        3.3.3 IP设备地址分配
        3.3.4 非IP设备地址分配
        3.3.5 AAMIN跨子网服务
        3.3.6 AAMIN与 DHCPv6 对比
    3.4 基于NETCONF的配置管理系统设计
        3.4.1 模块组成
        3.4.2 配置操作定义
        3.4.3 配置数据建模
        3.4.4 系统工作流程
    3.5 基于AAMIN的地址分配系统设计
        3.5.1 AAMIN报文设计
        3.5.2 地址分配服务器设计
        3.5.3 工业IP设备地址请求模块设计
        3.5.4 网关地址请求映射模块设计
        3.5.5 中继代理设计
        3.5.6 超时重传机制设计
    3.6 数据库表设计
    3.7 本章小结
4 工业异构网络地址统一分配管理机制实现
    4.1 总体实现
    4.2 开发环境与框架
        4.2.1 开发环境
        4.2.2 开发框架
    4.3 配置管理系统实现
        4.3.1 远程管理端实现
        4.3.2 NETCONF代理端实现
        4.3.3 配置执行模块实现
    4.4 地址分配系统实现
        4.4.1 公共模块实现
        4.4.2 工业IP设备地址请求模块实现
        4.4.3 网关地址请求映射模块实现
        4.4.4 中继代理实现
        4.4.5 地址分配服务器实现
    4.5 本章小结
5 测试验证与分析
    5.1 测试思路
    5.2 测试环境
    5.3 功能测试
        5.3.1 配置管理系统功能测试
        5.3.2 地址分配系统功能测试
    5.4 性能测试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工控IPv6的Modbus_TCP协议安全技术防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工业互联网技术的研究背景
        1.1.1 工业互联网的特征
        1.1.2 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1.2 工业控制系统概述
        1.2.1 工业控制系统五层架构
        1.2.2 工控特点
    1.3 工控安全现状
        1.3.1 工控安全事件
        1.3.2 工业控制系统网络攻击类别
        1.3.3 工业互联网协议脆弱性分析
    1.4 本文研究的关键技术及文章基本结构
        1.4.1 本文研究的关键技术
        1.4.2 文章基本结构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模拟工控环境实现
    2.1 IPV6发展现状
    2.2 工控模拟环境搭建
    2.3 SCAPY模拟攻击环境搭建
    2.4 抓包环境搭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决策树分类模型的入侵检测方法
    3.1 传统入侵检测理论方法
    3.2 基于决策树分类模型的入侵检测方法
        3.2.1 机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3.2.2 决策树算法基本原理
    3.3 实验测试与结果分析
        3.3.1 环境搭建
        3.3.2 决策树分类模型训练
        3.3.3 评价指标分析
        3.3.4 机器学习入侵检测对比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入侵检测方法
    4.1 深度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4.2 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入侵检测方法
        4.2.1 BP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4.2.2 BP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
    4.3 实验测试与结果分析
        4.3.1 环境搭建
        4.3.2 数据处理
        4.3.3 模型训练
        4.3.4 深度学习入侵检测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3)无基础设施依托的移动性管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移动通信网络架构和移动性管理技术概述
    2.1 现有移动通信网络架构及演进
        2.1.1 民用通信网络架构
        2.1.2 军用通信网络架构
    2.2 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移动性管理技术
        2.2.1 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位置管理
        2.2.2 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切换管理
    2.3 移动性管理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3.1 集中式移动性管理
        2.3.2 分布式移动性管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无基础设施依托的分布式网络移动性管理设计
    3.1 架构设计目标
    3.2 无依托分布式网络架构
        3.2.1 网络整体模型架构
        3.2.2 网络架构特性
    3.3 架构主要实体及功能
        3.3.1 核心网功能实体
        3.3.2 接入网层功能实体
        3.3.3 子网层功能实体
    3.4 无依托分布式网络架构的移动性管理协议流程
        3.4.1 初始接入流程
        3.4.2 保障流程
        3.4.3 切换流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无依托网络架构中位置管理和切换算法的研究与设计
    4.1 无依托网络架构的IP地址规划和管理方案
    4.2 无基础设施依托的位置管理技术研究
        4.2.1 位置信息上报
        4.2.2 子网信息推送
        4.2.3 位置推送与移动IP方案开销对比
    4.3 无基础设施依托的切换算法研究
        4.3.1 基于信号接收功率的切换算法研究
        4.3.2 基于网络负载的切换算法研究
        4.3.3 综合考虑RSRP和负载的面向多目标切换算法研究
    4.4 基于先验知识的多属性切换调优算法研究
        4.4.1 用户移动区域判断
        4.4.2 用户移动趋势预测
        4.4.3 基于先验知识的多属性切换算法
        4.4.4 系统模型及仿真分析
    4.5 节点保障切换的路由策略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5.1 试验平台概述
        5.1.1 总体概述
        5.1.2 平台流程
        5.1.3 网络建模
    5.2 试验平台设计
        5.2.1 ICI设计
        5.2.2 实体功能设计
    5.3 仿真验证与性能评估
        5.3.1 仿真场景及参数设置
        5.3.2 无固定核心网架构典型场景下仿真评估结果
        5.3.3 与基于固定核心网的性能分析比较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4)基于FPGA的IPv6 over AOS网关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技术发展概况
        1.2.2 国内技术发展概况
    1.3 本文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协议背景知识简介
    2.1 IPv6 协议简介
    2.2 空间通信环境分析
    2.3 CCSDS-AOS协议简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IPv6 over AOS网关系统总体设计
    3.1 部署环境及协议体系设计
        3.1.1 部署环境
        3.1.2 协议体系
    3.2 IPv6 数据包在空间链路上的传输方式
        3.2.1 CCSDS封装服务
        3.2.2 AOS传输帧结构
        3.2.3 系统中的AOS帧结构设计
    3.3 IPv6 over AOS网关需求分析及硬件接口选择
    3.4 系统总体实现的功能模块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FPGA的网关系统模块设计
    4.1 串行接口模块设计
        4.1.1 千兆以太网接口
        4.1.2 千兆光纤接口
    4.2 IPv6 协议层模块
        4.2.1 地址解析
        4.2.2 IPv6 数据包收发
    4.3 发送模块设计
        4.3.1 CCSDS封装
        4.3.2 M_PDU生成模块
        4.3.3 AOS组帧模块
        4.3.4 R-S编码模块
    4.4 接收模块设计
        4.4.1 R-S译码模块
        4.4.2 AOS解帧模块
        4.4.3 解M_PDU模块
        4.4.4 CCSDS解封装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验测试与结果分析
    5.1 实验环境搭建
    5.2 基本功能的逻辑分析与测试
        5.2.1 地址解析功能测试
        5.2.2 协议转换功能测试
        5.2.3 系统性能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内容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基于IPv6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研究现状
        1.2.2 IPv6研究现状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安排
第2章 总体设计方案与关键技术介绍
    2.1 系统需求分析
        2.1.1 监测节点功能需求
        2.1.2 IPv6网络通信网关设计需求
        2.1.3 云平台与APP设计需求
    2.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3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
    2.4 IPv6技术介绍
        2.4.1 IPv6简介
        2.4.2 IPv6报文格式
        2.4.3 ICMPv6协议
        2.4.4 邻居发现协议
        2.4.5 LwIP轻型协议栈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监测节点与IPv6网络通信网关硬件设计
    3.1 监测节点与IPv6网路通信网关硬件设计方案
    3.2 监测节点硬件设计
        3.2.1 GD32微处理器
        3.2.2 数据采集模块
        3.2.3 实时显示模块
        3.2.4 报警模块
        3.2.5 电源电路
        3.2.6 UART模块
    3.3 IPv6网络通信网关硬件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监测节点与IPv6网络通信网关软件设计
    4.1 监测节点软件设计
        4.1.1 监测节点软件流程
        4.1.2 数据采集模块程序设计
        4.1.3 实时显示模块
        4.1.4 报警模块软件设计
        4.1.5 UART模块
        4.1.6 通信协议
    4.2 IPv6网络通信网关软件设计
        4.2.1 搭建ESP32 SDK开发环境
        4.2.2 移植LwIP轻型协议栈
        4.2.3 IPv6网络通信网关程序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云平台与APP开发
    5.1 云平台
        5.1.1 云平台总体设计
        5.1.2 TCP server
        5.1.3 Data back
        5.1.4 Web页面
        5.1.5 云平台部署
    5.2 APP
        5.2.1 APP总体设计
        5.2.2 APP功能模块开发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测试
    6.1 系统配置
    6.2 监测节点测试
        6.2.1 监测节点硬件测试
        6.2.2 监测节点与IPv6网络通信网关通信测试
    6.3 IPv6网络通信网关测试
        6.3.1 IPv6网络ping测试
        6.3.2 监测节点与网关稳定性测试
    6.4 云平台测试
        6.4.1 云平台压力测试
        6.4.2 Web页面功能测试
    6.5 APP测试
    6.6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测试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总结
    7.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EtherCAT/IPv6网络协议转换技术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EtherCAT研究现状
        1.2.2 IPv6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论文主要工作与组织结构
        1.3.1 论文的主要工作
        1.3.2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EtherCAT与 IPv6 关键技术分析
    2.1 EtherCAT协议概述
        2.1.1 拓扑结构
        2.1.2 EtherCAT协议栈结构
        2.1.3 帧结构与数据传输方式
        2.1.4 数据流类型与寻址方式
        2.1.5 分布时钟
    2.2 IPv6技术简介
        2.2.1 IPv6首部格式
        2.2.2 IPv6扩展首部
    2.3 本章总结
第3章 EtherCAT与 IPv6 的转换方法研究
    3.1 协议转换装置整体设计
    3.2 EtherCAT数据包的识别
    3.3 帧格式转换方法
        3.3.1 整网转换方法
        3.3.2 开放模式下的转换方法
    3.4 优先级转换方法
    3.5 IPv6扩展首部的添加
        3.5.1 逐跳扩展首部
        3.5.2 分段扩展首部
    3.6 EtherCAT与 IPv6 地址转换
        3.6.1 32位从站地址转换
        3.6.2 IPv4地址转换
    3.7 本章总结
第4章 EtherCAT与 IPv6 转换机制实现
    4.1 软件需求
    4.2 软件整体设计
        4.2.1 整网帧格式转换流程
        4.2.2 IPv4首部转换
    4.3 EtherCAT主站Socket分析
    4.4 帧分析模块的实现
    4.5 EtherCAT与 IPv6 优先级转换的实现
    4.6 扩展首部的添加
        4.7.1 EtherCAT从站地址与IPv6 地址转换
        4.7.2 开放模式下IPv6地址转换
    4.8 本章总结
第5章 测试验证与结果分析
    5.1 主从站平台软件硬件介绍
        5.1.1 硬件介绍
        5.1.2 软件介绍
        5.1.3 验证平台的搭建
    5.2 EtherCAT与 IPv6 协议转换测试
        5.2.1 优先级与流标识的转换测试
        5.2.2 地址转换测试
        5.2.3 扩展首部添加测试
        5.2.4 整网帧格式转换
    5.3 EtherCAT与 IPv6 协议转换性能测试
        5.3.1 协议转换时间测试
        5.3.2 资源占用测试
        5.3.3 协议转换的功能对比
    5.4 本章总结
第6章 结束语
    6.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6.2 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7)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配电台区运行监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物联网的研究现状
        1.2.2 传感器节点及网关的研究现状
        1.2.3 智能配电台区的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物联网及CoAP协议技术研究
    2.1 物联网及网络协议
        2.1.1 物联网与IP/HTTP
        2.1.2 物联网与MQTT/CoAP
    2.2 CoAP协议特性与观察者模式
    2.3 CoAP技术标准
        2.3.1 RFC文档及协议栈
        2.3.2 CoAP响应码及媒体类型
        2.3.3 CoAP选项
    2.4 CoAP关键技术
        2.4.1 工作模式
        2.4.2 重传机制
    2.5 CoAP及 MQTT传输协议测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智能配电物联网台区监控系统整体设计
    3.1 传统智能配电台区结构
    3.2 基于CoAP的智能配电物联网台区
    3.3 智能配电物联网台区监控系统整体设计
        3.3.1 数据采集传感器节点整体设计
        3.3.2 数据处理网关节点整体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智能配电物联网台区监控系统硬件设计
    4.1 硬件设计选型说明
    4.2 数据采集微控制器硬件设计
        4.2.1 电源电路硬件设计
        4.2.2 晶振电路硬件设计
        4.2.3 复位电路硬件设计
        4.2.4 JTAG接口硬件设计
    4.3 传感器电路硬件设计
    4.4 通信模块电路硬件设计
    4.5 数据存储模块电路硬件设计
    4.6 GSM及SD卡模块电路硬件设计
    4.7 环境量收集模块硬件设计
    4.8 数据处理网关节点硬件设计
        4.8.1 微控制器硬件设计
        4.8.2 以太网模块硬件设计
    4.9 数据交互模块硬件设计
    4.10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智能配电物联网台区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5.1 实时操作系统及软件环境说明
    5.2 数据采集相关软件设计
        5.2.1 传感器相关程序设计
        5.2.2 传感器节点应用线程设计
    5.3 GSM及SD卡模块程序设计
        5.3.1 GSM模块程序设计
        5.3.2 SD卡驱动程序设计
    5.4 数据处理网关节点软件设计
    5.5 数据交互分析
    5.6 智能台区监控系统的服务器设计
        5.6.1 系统结构及流程设计
        5.6.2 数据库设计
        5.6.3 CoAP API设计
        5.6.4 HTTP API设计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台区运行监控测试分析及应用
    6.1 智能配电物联网台区运行监控技术
    6.2 CoAP协议技术测试验证
    6.3 网关硬件及网页交互测试分析
    6.4 应用实例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8)基于IPv6的高性能安全网关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IPv6包分类算法研究现状
        1.2.2 网络防护技术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架构
        1.3.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
    2.1 IPv6关键技术
        2.1.1 IPv6发展概述
        2.1.2 IPv6协议介绍
        2.1.3 IPv6过渡技术
    2.2 高速数据转发
        2.2.1 传统内核包处理
        2.2.2 DPDK概述
        2.2.3 DPDK核心组件
        2.2.4 DPDK关键技术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规模规则集下的IPv6快速包分类算法
    3.1 IPv6下的包分类问题
        3.1.1 包分类的定义
        3.1.2 包分类算法研究
        3.1.3 包分类算法的评价指标
    3.2 基于哈希和AVL树的3元组快速包分类算法
        3.2.1 问题定义
        3.2.2 哈希表构建
        3.2.3 AVL树构建
        3.2.4 匹配过程
        3.2.5 复杂度分析
    3.3 算法性能实验与分析
        3.3.1 实验准备
        3.3.2 规则集预处理时间对比
        3.3.3 内存消耗对比
        3.3.4 吞吐量对比
        3.3.5 哈希冲突统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网间安全传输协议在安全网关中的研究与实现
    4.1 IPSec协议体系简介
        4.1.1 体系结构
        4.1.2 认证头(AH)
        4.1.3 封装安全载荷(ESP)
        4.1.4 因特网密钥交换协议(IKE)
        4.1.5 安全关联
    4.2 IPSec工作模式
    4.3 IPSec的应用
        4.3.1 网络攻击防御
        4.3.2 数据传输加密
        4.3.3 第三层防护
    4.4 安全通道的实现
        4.4.1 方案设计
        4.4.2 StrongSwan安装与配置过程
        4.4.3 结果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总结
    5.2 展望与改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IPv6网络拓扑测量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
    1.3 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第2章 研究IPv6网络拓扑测量的相关知识
    2.1 接口级IPv6网络拓扑测量技术
        2.1.1 Traceroute技术
        2.1.2 大规模拓扑测量技术
    2.2 IPv6地址的结构、分配、规划、部署与预测
        2.2.1 IPv6地址结构
        2.2.2 IPv6地址分配、规划与部署
        2.2.3 IPv6地址预测
    2.3 复杂网络中节点重要性评估
        2.3.1 节点重要性评估方法
        2.3.2 节点重要性评估方法比较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IPv6网络拓扑测量目标选择技术
    3.1 简介
    3.2 IPv6存活地址列表收集与融合
    3.3 IPv6存活地址列表特征分析
        3.3.1 IPv6网络前缀分析
        3.3.2 IPv6接口标识分析
    3.4 IPv6存活地址前缀列表预测
    3.5 IPv6网络拓扑测量目标选择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跨平台的IPv6网络拓扑测量与分析技术
    4.1 简介
    4.2 测量点自动化部署与采集
        4.2.1 支持IPv6 traceroute的 VPS测量点部署
        4.2.2 支持IPv6 traceroute的 Looking Glass测量点采集
    4.3 跨平台的IPv6网络拓扑测量协作算法
        4.3.1 面向完整性的跨平台的IPv6拓扑测量协作算法
    4.4 跨平台的IPv6网络拓扑测量系统设计与实现
        4.4.1 跨平台的IPv6网络拓扑测量系统总体架构
        4.4.2 跨平台的IPv6网络拓扑测量系统功能模块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IPv6网络拓扑测量实验
    5.1 IPv6网络拓扑测量目标选择实验
        5.1.1 IPv6存活地址列表收集与融合
        5.1.2 IPv6存活地址列表特征分析
        5.1.3 IPv6存活地址前缀列表预测
        5.1.4 IPv6网络拓扑测量目标选择
    5.2 跨平台的IPv6网络拓扑测量与分析实验
        5.2.1 跨平台的IPv6网络拓扑测量系统测量实验
        5.2.2 跨平台的IPv6网络拓扑测量协作实验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10)面向IPv6无线传感网的入侵检测机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IPv6无线传感网研究现状
        1.2.2 IPv6无线传感网安全研究现状
        1.2.3 IPv6无线传感网入侵检测机制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IPv6无线传感网架构与安全性分析
    2.1 IPv6无线传感网架构和入侵检测架构
        2.1.1 IPv6无线传感网架构
        2.1.2 IPv6无线传感网入侵检测架构
    2.2 IPv6无线传感网安全性分析
        2.2.1 IPv6无线传感网安全目标与原则
        2.2.2 IPv6无线传感网安全机制分析
        2.2.3 IPv6无线传感网面临的主要威胁
        2.2.4 IPv6无线传感网主要攻击场景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IPv6无线传感网的入侵检测机制研究
    3.1 入侵检测机制工作流程
        3.1.1 入侵检测机制工作流程概述
        3.1.2 IPv6无线传感网安全特征数据收集与处理
        3.1.3 数据标准化与特征选择
        3.1.4 入侵检测算法训练
        3.1.5 入侵检测
    3.2 IPv6有线端安全特征数据收集与处理
    3.3 IPv6无线端安全特征数据收集与处理
        3.3.1 IPv6无线端安全特征数据收集
        3.3.2 安全特征数据生成
    3.4 IPv6无线传感网安全特征数据标准化与特征选择
    3.5 IPv6无线传感网入侵检测算法训练
    3.6 IPv6无线传感网入侵检测算法设计
        3.6.1 网格结构的量化方法
        3.6.2 入侵检测算法学习过程
        3.6.3 入侵检测算法检测过程
        3.6.4 入侵检测模型超参数估计
        3.6.5 入侵检测算法开销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方案实现与测试分析
    4.1 系统环境搭建
        4.1.1 测试平台搭建
        4.1.2 软件平台
        4.1.3 硬件平台
        4.1.4 仿真平台
    4.2 入侵检测机制验证与分析
        4.2.1 攻击场景部署与安全特征数据收集
        4.2.2 安全特征数据收集及处理
        4.2.3 入侵检测机制可行性验证
    4.3 性能测试与分析
        4.3.1 入侵检测系统开销分析
        4.3.2 入侵检测效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四、IPv6的国内外标准化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工业异构网络地址统一分配管理机制研究与实现[D]. 王明玉.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工控IPv6的Modbus_TCP协议安全技术防护研究[D]. 陈鑫龙. 闽南师范大学, 2021(12)
  • [3]无基础设施依托的移动性管理技术研究[D]. 杜雨.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1(02)
  • [4]基于FPGA的IPv6 over AOS网关的设计与实现[D]. 董晓臣. 河北大学, 2021(09)
  • [5]基于IPv6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葛彦凯.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6]EtherCAT/IPv6网络协议转换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 邴群植.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7]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配电台区运行监控技术研究[D]. 段金见.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2)
  • [8]基于IPv6的高性能安全网关研究与实现[D]. 陈星星.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9]IPv6网络拓扑测量关键技术研究[D]. 产毛宁.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10]面向IPv6无线传感网的入侵检测机制设计与实现[D]. 庄园.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国内外IPv6标准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