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氯对蒽的去除效果及反应机理研究

二氧化氯对蒽的去除效果及反应机理研究

一、二氧化氯对蒽去除效果及反应机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孙远[1](2021)在《二氧化氯氧化降解工业污染土壤中的多环芳烃》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环境保护逐步被大家所重视,其中土壤污染问题已经亟待解决。目前所使用的土壤修复方法各有所长,如化学修复技术修复迅速、生物修复技术环境友好等,但是同样的,这些修复技术也都存在着各自的不足。其中原位化学氧化可用于修复被多环芳烃污染的土壤。但是,典型的氧化系统受限于如芬顿反应所需的酸性环境,活化过硫酸盐成本以及其对土壤的影响,臭氧或高锰酸盐选择性氧化所需要的大孔等。二氧化氯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强氧化剂,与多环芳烃具有高度反应性,并产生有限的卤代副产物。在这项研究中,使用二氧化氯研究了在工业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降解的动力学、产物和机理。使用0.90 mol2kg-1二氧化氯时多环芳烃的降解率约为84.24%;多环芳烃的降解率随着二氧化氯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温度对其影响不大。降解过程分为快速(<1h)反应阶段和慢速(1-48h)反应阶段。在较高的p H值下,多环芳烃的去除受到显着抑制,但在p H为5.0-7.0的典型土壤中,大于70%的多环芳烃被降解了。添加浓度为130 mmol2L-1的异丙醇时对于二氧化氯氧化降解工业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的降解速率抑制效果比较轻微,但添加浓度为130 mmol2L-1的甘氨酸便具有显着抑制二氧化氯氧化降解工业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降解速率的效果。但是,当添加相同浓度的三氯甲烷时,可以观察到多环芳烃的降解速率却略有提高。这些结果表明,在这项研究中,·OH和HCl O相对于O2·-而言更可能是参与氧化降解多环芳烃过程的活性物质。分别加入浓度为130 mmol2L-1、200 mmol2L-1、250 mmol2L-1和300 mmol2L-1甘氨酸溶液的反应体系中,经过24小时反应后,多环芳烃的降解率分别从73.22%降至51.71%,51.08%,21.71%和12.21%。这表明HCl O可能是二氧化氯氧化降解工业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过程的主要活性物种。在五个有代表性的多环芳烃同类物中,蒽、菲和苯并[a]芘的降解产物均为氧化产物。然而,芘的降解产物为氯取代产物,而荧蒽氧化则会产生环断裂氧化转化和氯取代产物。二氧化氯氧化降解多环芳烃的机理包括单电子转移,HCl O作为第二氧化剂以及羟基自由基的参与。

陈祎思[2](2021)在《典型氧化技术对饮用水中化学类嗅味物质的控制效果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饮用水嗅味问题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反复出现,饮用水行业面临巨大挑战,居民生活和健康受到影响和威胁,饮用水安全问题备受关注。由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中苯、醚、酚和吲哚等化学物质的大量使用和随意排放,导致水源中的酚和吲哚类有机物被频繁检出,引起了人们对主要由此引发的化学类嗅味问题的担忧。由于目前饮用水处理厂的常规处理工艺:混凝,沉淀,过滤等难以对嗅味物质进行有效去除,所以需要在饮用水处理工艺中增加强化去除的方式进一步处理,而化学氧化技术因其方便高效的优点而在实际生产中广泛应用。本文主要针对次氯酸钠(NaClO)和高锰酸钾(KMnO4)两种典型氧化剂,以3-甲基酚(3-MP)、2,6-二氯苯酚(2,6-DCP)、吲哚(Indole)和3-甲基吲哚(3-MI)四种化学类嗅味物质为主要目标物,研究了NaClO和KMnO4对3-MP、2,6-DCP、Indole和3-MI的去除效果、氧化动力学、pH和NOM的影响、反应机理以及实际水体中的氧化效果等。以期为饮用水处理过程的化学类嗅味紧急事件中酚类和吲哚类等物质的控制提供基本数据参考。在pH为7的条件下,考察了不同投加量的NaClO和KMnO4氧化3-MP、2,6-DCP、Indole和3-MI混合液的去除效果和氧化动力学。氧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NaClO氧化可高效去除Indole和3-MI,可有效去除3-MP和2,6-DCP;而KMnO4对3-MI的氧化可高效去除,对3-MP和2,6-DCP可有效去除,但对Indole不可有效去除。且除NaClO对3-MP和2,6-DCP的氧化效果随NaClO投加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强外,其余氧化过程基本不受氧化剂投加量的影响。采用以3-MP为竞争基准物的竞争动力学对NaClO和KMnO4氧化四种嗅味物质的动力学进行分析。氧化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NaClO和KMnO4氧化3-MP、2,6-DCP、Indole和3-MI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其中,NaClO氧化四种目标嗅味物质的二级动力学常数的顺序为:3-MI、Indole、3-MP、2,6-DCP。KMnO4氧化四种目标嗅味物质的二级动力学常数的顺序为:2,6-DCP、3-MI、3-MP、Indole。在pH为5-9的条件下考察了不同pH对NaClO和KMnO4氧化四种目标嗅味物质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对NaClO和KMnO4氧化3-MP和2,6-DCP的去除效果影响较大,3-MP在偏碱性条件下去除效果较好,2,6-DCP在中性条件下能更好的被氧化去除。对于Indole和3-MI,pH仅对KMnO4氧化去除Indole略有影响,而其他氧化过程在不同pH条件下的去除效果基本相同。分析pH影响的氧化动力学可得,在中性条件下NaClO氧化3-MP和2,6-DCP以及KMnO4氧化2,6-DCP和3-MI的反应速率较快,在偏酸性条件下NaClO氧化Indole和3-MI反应速率较快。在偏碱性条件下KMnO4氧化3-MP的反应速率较快。KMnO4氧化Indole的反应速率受pH的影响较小。考察实验中2.0-8.0 mg·L-1的NOM对NaClO和KMnO4氧化四种目标嗅味物质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中的NOM会降低NaClO氧化目标嗅味物质的去除效果,但对KMnO4氧化过程具有促进作用。对NaClO氧化降解四种目标嗅味物质的过程中生成的部分产物的分析表明,NaClO主要通过氯代反应降解3-MP和2,6-DCP,检测到4种氯代产物;而对Indole和3-MI的降解途径主要是氯代反应和羟基化反应,检测到3种中间产物,并推测了可能的反应路径。对实际水体中四种目标嗅味物质的氧化去除效果的研究表明,实际水体背景条件下氧化嗅味物质的去除效果主要受水中NOM浓度的影响。

黄翥[3](2020)在《预氧化强化低温低浊水混凝工艺效能及对三氯乙醛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部分位于我国北纬30°以上的水库,在冬季均会出现水体封冻,水质呈现低温低浊的特性。甲净水厂的进水源自甲水库,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每年冬季有长至四到五个月的冰封期。甲净水厂现使用的生产工艺为常规净水工艺,较难处理低温低浊时期的原水。因此甲净水厂增大了混凝剂的投量,以强化混凝的过程。但混凝剂投量的增大存在边际效应,且使水厂运营成本大大提高了。同时,由于甲净水厂的供水管网较长,为保证管网末端余氯达标,消毒剂投量较高,这也是出水中消毒副产物三氯乙醛(Chloral Hydrate,CH)超标风险较高的原因之一。本课题针对水厂以上实际问题,以甲净水厂的低温低浊进水为实验用水,选用高锰酸钾、高铁酸钾、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作为预氧化剂,选择在整体工艺前端增加预氧化工艺的方式,系统地探索了单一预氧化和两两联用的复合预氧化工艺对常规净水工艺下的低温低浊水的混凝强化和CH控制的效能,提出了在低混凝剂投量下,有效强化混凝和控制CH超标风险的预氧化工艺方案。首先,通过对以上四种预氧化剂的单一预氧化工艺的研究,发现了在适当的投量和反应时间下,单一预氧化工艺对混凝效能各指标的去除率均有一定的强化,且能一定程度控制CH的生成量。其中次氯酸钠预氧化对混凝效能各指标的强化效果最好;二氧化氯预氧化对CH生成量的控制效果最好。但总的来说,不同预氧化剂对混凝效能各指标的影响不同,整体提升效果差强人意。其次,进一步对以上四种预氧化剂的两两联用的复合预氧化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带中心点的部分析因实验,系统地分析了各工艺的强化混凝的效能和控制CH的效果。研究证明了各预氧化工艺模型对某些特定响应均有协同作用,同时探讨了各工艺对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适用性,选择了高锰酸钾联合次氯酸钠复合预氧化工艺。因此,对高锰酸钾联合次氯酸钠预氧化工艺进行了响应曲面实验,并利用熵权法和满意度函数法优化了工艺参数:高锰酸钾投量0.2070mg/L,次氯酸钠投量0.7737mg/L、次氯酸钠反应时间10min。模型验证实验所得的色度、CH生成量去除率分别与预测值相差2.08%和1.68%,证明了模型的准确性和优化的有效性。最后,对此工艺进行混凝剂投量的研究,发现在保证混凝效果的前提下,能减少10%的混凝剂投量,且提升了21.5%的对CH的生成量去除率。对方案进行了经济分析,按日供90万吨净水计算、启用时长4个月计算,单纯在节省药剂成本一项,在每年水质低温低浊期便可节省94.28万元。

关朝婷[4](2020)在《碳纳米管/过硫酸盐体系氧化机制与卤代副产物生成控制》文中提出过二硫酸盐(peroxodisulfate,PDS)是一类常见的氧化剂,因其具有绿色环保、价格低廉、便于保存和运输等优点,近些年在水处理领域受到了日益增加的关注。PDS的应用通常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激发,使其分解产生具有强氧化能力的硫酸根自由基(SO4·-),从而实现对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高效降解。有研究发现某些碳材料能够通过非自由基路径增强PDS的氧化能力,然而潜在的反应机理尚不清晰。本研究采用商品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CNT)作为PDS的活化剂,深入探究CNT活化PDS的非自由基机理,鉴定反应中产生的氧化活性成分,考察了不同有机微污染物在PDS/CNT体系的降解效能及氧化产物。着重研究了无机卤素离子以及典型卤代有机物在PDS/CNT体系的转化,据此评估该体系卤代副产物的生成势。PDS/CNT体系对有机化合物的氧化展示出了明显的选择性,对富电子的酚类化合物及磺胺类药物具有较高的氧化活性,但几乎不能氧化难降解的芳香族化合物如苯甲酸。利用不同类型的CNT活化PDS氧化有机物时,发现了相似的选择性。通过自由基和单线态氧捕获实验、电子顺磁共振技术、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以及监测PDS分解等方法,证实CNT活化PDS的非自由基机理主要是通过PDS与CNT表面某些活性位点(如氮原子的邻域和缺陷位点)结合产生了表面活性复合物,其氧化能力相对温和,因此对有机化合物的降解具有较强的选择性。选取醋氨酚(acetaminophen,ATP)作为酚类污染物的代表,系统地研究其在PDS/CNT体系的氧化动力学和产物。结果表明PDS/CNT体系对ATP具有很高的氧化活性,在研究的实验条件下,ATP在中性p H下的氧化速率最快,假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obs)为0.6682 min-1。p H升高或降低都导致其氧化速率的下降,在p H=5和9时,kobs值分别为0.3045和0.4567 min-1。随着PDS投量的增加,ATP在PDS/CNT体系的氧化速率先加快后保持不变,即有机物在PDS/CNT体系的降解展示出与PDS浓度有关的饱和动力学。ATP的氧化速率随着CNT投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无机阴离子如氯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存在几乎不影响ATP的降解,而腐殖酸对ATP的降解展示出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PDS/CNT体系氧化ATP产生了多种中间产物,反应路径主要涉及羟基化作用、自由基耦合过程、分子内脱水反应以及乙酰氨基转化产生亚硝基的反应。PDS/CNT体系与溴离子(Br-)的反应活性很低,反应过程中未检测到次溴酸(HOBr)或溴酸盐(BrO3-)的生成。溴代有机物如2-溴酚(2-bromophenol,2-BrP)、3-溴酚(3-bromophenol,3-BrP)和4-溴酚(4-bromophenol,4-BrP)能够被PDS/CNT体系有效地降解,在研究的实验条件下,它们在中性pH下的氧化速率分别为0.1870,0.0951和0.1223 min-1。溴酚与PDS/CNT体系的反应产生了多种聚合溴代物,主要包括羟基化的多溴联苯和羟基化的多溴联苯醚,它们的生成路径主要涉及到PDS/CNT体系与溴酚发生一电子氧化反应产生酚氧自由基,这些自由基随后经历耦合反应产生了一系列的聚合产物。尽管这些溴代聚合产物具有比母体有机物更高的毒性,但由于CNT良好的吸附性能,这些产物生成后几乎完全被CNT吸附去除,未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检出。此外,SO4·-氧化溴酚的产物与PDS/CNT体系的氧化产物具有较大差异,揭示了自由基与非自由基氧化过程的本质差异。不同于Br-,碘离子(I-)能够与PDS/CNT体系快速反应,并产生了等化学计量比的次碘酸(HOI),然而HOI进一步向碘酸盐(IO3-)的转化是可忽略的。I-的存在加速了酚类化合物在PDS/CNT体系的氧化,例如,在研究的实验条件下,10μM I-的存在使得对羟基苯甲酸(p-HBA)的氧化速率从0.0058增大到0.0122min-1,即kobs值增大约2.1倍,这主要是由于I-的转化产物HOI对酚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以p-HBA为代表物探究了I-存在时PDS/CNT体系与有机物反应过程中碘代氧化副产物的产生情况。结果表明,p-HBA在PDS/CNT/I-体系的转化产生了多种碘代芳香族化合物,它们的生成路径主要涉及到HOI与苯环的碘代反应、脱羧反应、一电子转移过程以及自由基耦合反应等。实际水体加标实验中也检测到了类似的碘代芳香族化合物,对这些产物进行半定量分析的结果显示,随着反应的进行,它们的浓度先升高至最大值,随后逐渐降低至完全消失,表明PDS/CNT体系能够进一步氧化去除产生的碘代芳香族副产物。此外,以碘帕醇(iopamidol,IPM)作为碘代有机物的代表,PDS/CNT体系不能有效降解IPM,这归因于非自由基活性成分对结构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反应活性较低。因此,PDS/CNT氧化技术在用于降解水中有机微污染物时,具有较低的溴代或碘代氧化副产物的生成风险。

刘宝杰[5](2020)在《酚型木素模型物与二氧化氯的反应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氧化氯漂白过程中木素结构在二氧化氯的作用下会进行一系列氧化降解反应,该过程主要涉及木素结构及木素结构上的各官能团的转变。含有游离羟基的酚型木素结构具有较强的反应活力,研究酚型木素结构与二氧化氯的反应机制进一步明晰木素降解机理及漂白过程中可吸附有机氯化物(AOX)的形成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三种不同的酚型木素模型物4-羟基-3-甲氧基苯乙酮(APO,G型单体木素模型物)、3,5-二甲氧基-4-羟基苯乙酮(DHP,S型单体木素模型物)和愈创木酚基甘油-愈创木基醚(G-β-g,β-O-4 G型二聚体木素模型物)来研究木素与二氧化氯的反应机制。在高浓度(木素与二氧化氯浓度比大于1:2)二氧化氯条件下分别研究了酚型单体木素模型物APO和DHP与二氧化氯的反应机制。首先利用UV在常温(25℃)条件下表征反应体系各物质特征吸光度的变化,推测了APO在与二氧化氯反应过程中被二氧化氯活化,在反应初期快速生成酚氧自由基,然后进行系列氧化反应生成对苯醌、邻苯醌或邻苯二酸类中间产物。然后研究了360 nm处游离二氧化氯以及260 nm处中间产物吸光度随反应体系中APO和二氧化氯浓度的变化关系。分别推导出APO与二氧化氯消耗具有固有的摩尔比为1:3,DHP与二氧化氯消耗具有固有的摩尔比为1:4。研究还发现260 nm处的吸光度与APO浓度具有内在联系,并建立了中间产物吸光度与APO浓度的线性回归方程y=5x。该线性方程的存在进一步证实了对苯醌、邻苯醌或邻苯二酸类中间产物的存在。结果验证了在室温、高浓度二氧化氯存在下,二氧化氯可以快速氧化降解APO,生成对苯醌、邻苯醌或邻苯二酸等稳定存在的产物。通过研究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吸光度变化,解析APO与二氧化氯反应机理,建立了二氧化氯与APO的反应动力学方程。基于APO与二氧化氯反应过程中对苯醌、邻苯醌或邻苯二酸类中间产物的形成及降解规律的研究,在模拟漂白条件下建立了稳态假设[APO]=-(k2[AC])/k1,并推导了一个新的完整二阶速率方程:d[Cl O2]/dt=[AC][Cl O2](0.0028ln[H]++0.0666)。动力学方程的拟合结果较好,拟合常数高于0.90,具有极高的相关性,该反应符合一级反应特征。以APO为反应底物进行模拟二氧化氯漂白实验,研究发现当二氧化氯与木素结构单元摩尔比例达到约1:3时,漂白废水的AOX的生成量降低约30%,这也为漂白过程的AOX减量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使用Gaussion 09软件包,运用DFT的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对二氧化氯与三种酚型木素模型物的氧化反应过程进行分析,对其过渡态进行搜寻并比较其反应能垒。研究证明,上述研究推测的中间产物均快速形成,且需要能量极低,其中DHP与二氧化氯的反应能垒为12.6kcal/mol,G-β-g与二氧化氯的反应能垒为12.8 kcal/mol,APO与二氧化氯的反应能垒为15.0 kcal/mol。结果表明,三种不同酚型木素模型物与二氧化氯的反应具有不同的难易程度,S型结构更容易被二氧化氯氧化形成中间产物,β-O-4型木素二聚体模型物形成中间产物难易程度与S型结构相似,G型木素模型物最难,这也表明木素结构和单元之间的连接方式也影响木素与二氧化氯的反应活性。

彭建民[6](2020)在《离子液体协同超声波预处理对阔叶材硫酸盐浆组分分离纯化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绿色、环保和低能耗的植物纤维组分分离技术是实现制浆造纸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造纸工业面临的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有效手段。利用离子液体预处理、超声波预处理、预水解等工艺,可以提高制浆造纸过程中的组分分离效果。因此,本论文主要探讨了单一离子液体[BMIM][HSO4]和[TEA][HSO4]预处理、单一超声波预处理和离子液体协同超声预处理对桉木硫酸盐浆(KP)组分、漂白性能及成纸物理性能的影响,分析比较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阔叶材组分分离及纸浆漂白性能的作用效果,以及预水解和离子液体预处理对相思木KP浆ECF和TCF漂白浆粘度、α-纤维素和Fock反应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首先优化了桉木硫酸盐法蒸煮工艺条件,得到较优工艺条件为:用碱量21%、硫化度25%、保温时间90 min、蒸煮最高温度170℃和液比1:5。此条件下桉木KP浆的纸浆得率为49.95%、卡伯值为20.08、抗张强度为6.61 N·m·g-1、耐破指数为5.984 k Pa·m2·g-1、撕裂指数为8.044 m N·m2·g-1、耐折度为175次。利用离子液体和超声波对桉木KP浆进行了预处理,然后进行OAD0EOPD1程序进行漂白。结果表明,超声和离子液体预处理均提高了组分分离效率,促进了漂白剂在纤维中的渗透和漂白效率,改善了纸浆成纸强度。其中,[TEA][HSO4]离子液体协同超声预处理效果好于[BMIM][HSO4]。[TEA][HSO4]协同超声预处理后纸浆粘度和白度分别提高了15.0%和4.1%,卡伯值降低了66.2%,抗张强度提高了17.0%,撕裂指数提高了19.4%,耐折度提高了220%。在桉木KP浆ODP短程序漂白过程中,离子液体预处理提高了植物原料组分的分离效率,降低了漂白药剂对纤维的损伤程度。在离子液体用量为10 wt%时,浆料性能和成纸性能较优。纸浆纤维表面出现较多褶皱、裂纹和孔洞结构,纤维结晶度最大提高为28.3%。离子液体[TEA][HSO4]预处理效果好于[BMIM][HSO4],[TEA][HSO4]处理后的纸浆中纤维素含量提高了0.8%,半纤维素和木素含量分别降低了7.8%和17.8%;处理后的浆纸性能也均有提高,纸浆粘度和白度分别提高了17.8%和3.0%,卡伯值降低了68.8%,抗张强度提高了14.0%,耐破指数提高了12.3%,撕裂指数提高了13.6%,纸张耐折度提高了153%。离子液体预处理对于桉木KP浆氧脱木素具有显着改善效果。结果表明,在离子液体用量为10 wt%时,纤维物料组分分离效率较高,浆料性能和成纸强度性能均有改善,纸浆中木素含量最大可下降48.0%,纸浆纤维粘度和聚合度分别提高了15.7%和17.5%,纸浆成纸抗张强度和撕裂指数分别提高了10.6%和15.8%,耐折度提高了110%。预处理后纸浆纤维数均长度和重均长度、纤维宽度和扭结指数均有增加。离子液体在预处理过程中可以选择性溶解木素和半纤维素,破坏纤维的素非结晶区,从而相对提高浆料纤维结晶度,最大提高程度为27.3%。XPS和UV分析验证离子液体预处理中溶出的木素部分富集于纤维表面,并在氧漂后转化为醌类化合物,预处理后纸浆中醌类化合物含量增加了57.3%,这些富集于纤维表面的木素及转化的醌类化合物可以在后续漂白过程中去除。离子液体预处理既能增加预水解后纤维原料在蒸煮过程中组分的分离效率,也能提升后续ECF和TCF过程中漂白药剂的漂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预水解和预水解协同离子液体预处理可以破坏纤维原料物理结构,进而降低蒸煮药液用量和改善漂白浆反应性能。而且预水解协同离子液体预处理效果较好,与未经过预处理的相思木ECF漂白KP浆相比,经过预水解协同离子液体预处理后漂白浆粘度降低了9.9%,α-纤维素含量降低了0.5%,Fock反应性能提高了60.9%;与未经预处理的TCF漂白相思木KP浆相比,经过预处理后漂白浆粘度降低了5.6%,α-纤维素含量降低了0.08%,Fock反应性能提高了13.2%。可见,离子液体、超声波、预水解等预处理方法可以用于制浆造纸行业不同工艺流程,离子液体预处理可以提高阔叶材组分分离效率、提升纸浆漂白效果、改善浆纸性能,在制浆造纸工业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游欣[7](2020)在《甘蔗渣碱法半纤维素的二氧化氯氧化纯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制浆前用碱法预处理提取半纤维素是广泛应用于制浆造纸工业化学法制浆中的一种生物精炼的方法。此方法提取出的抽提液中除了半纤维素还存在大量碱溶木质素和木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体成分,为了得到能高值化利用的半纤维素,需要进行纯化处理。本文利用二氧化氯氧化脱除木质素,获得纯化半纤维素,分析二氧化氯氧化纯化过程的影响因素、探讨半纤维素及木质素在纯化前后的结构变化。得到的结论如下:参照纸浆二氧化氯漂白的影响因素和工艺条件,用4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法,对二氧化氯纯化半纤维素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响应值受到p H,温度和用量的共同制约。其中p H是主要的影响因素,p H和其他两个因素还存在交互作用。二氧化氯与LCC的反应跟常规漂白有所不同。采用离子色谱(IC)、凝胶渗透色谱GPC、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FTIR、二维核磁光谱2D-HSQC NMR等测定糖组分含量及结构,分析了二氧化氯纯化前后半纤维素变化,结果显示糖存在形式是以木聚糖为主。木糖是碱溶性半纤维素的中性糖中占比最大的,约62%。纯化后糖组成基本不变,木素结构被大量破坏,出现了羰基结构。二氧化氯纯化后总糖的保留率基本保持在90%。半纤维素的分子量基本不变,半纤维素主要结构是聚-L-阿拉伯糖-(4-O-甲基-D-葡萄糖醛酸)-D-木糖。针对二氧化氯纯化前后半纤维素样品中木质素分析发现,随着二氧化氯用量增加,木质素最大下降率达82.35%。木质素与二氧化氯反应后会形成内酯或者醌型结构,同时侧链Cγ上发生β-甲醛消除反应。样品中木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体(LCC)连接方式有两种,分别为通过阿魏酸残基(FA)形成的半纤维素-酯-阿魏酸-醚-木质素桥联和以苯基糖苷键(Ph Glc)连接。在纯化后阿魏酸残基大量脱除,说明了半纤维素-酯-阿魏酸-醚-木质素桥联被大量破坏。二氧化氯对缩合酚羟基反应速率和反应程度均低于未取代酚羟基。

雷鸣[8](2020)在《二氧化氯漂白过程中蔗渣浆残余木素的结构变化及脱除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我国作为世界非木浆的主要生产国,有着丰富的非木材纤维造纸生产经验。甘蔗生长周期短、经济利用价值高,因此在我国华南和西南地区广泛种植。蔗渣浆在非木浆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采用烧碱-蒽醌法所得未漂蔗渣浆中的残余木素(UBPRL)不仅影响纸浆的白度,而且是二氧化氯漂白过程中形成可吸附有机氯化物(AOX)的主要物质之一。本论文以未漂蔗渣浆为起始原料,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木素提取过程中影响木素得率的主要因素并对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其次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仪(NMR)等手段探讨了未漂蔗渣浆残余木素(UBPRL)在无元素氯漂白(ECF)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漂白废水中的AOX组分和木素降解产物进行了分析。再次,在合成5,5’-二烯丙基-2,2’-二羟基-3,3’-二甲氧基联苯(DDD)的基础上,通过数学模型解析了DDD与Cl O2反应过程中的降解动力学。最后,借助响应面工具(RSM)对Fenton降解AOX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在采用酶解-弱酸解两段法分别从蔗渣原料、未漂蔗渣浆及ECF漂白浆中分离出原料木素和纸浆残余木素试样的基础上,研究了复合纤维素酶用量对酶解-弱酸解两段法提取蔗渣浆残余木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酶用量为3 m L/g绝干浆时,分离木素具有较高的得率,能很好地反映木素的原本结构。在常规烧碱-蒽醌法蒸煮、漂白过程中,残余木素平均分子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中蒸煮过程使得浆中残余木素分子量增大,漂白过程使得浆中残余木素分子量减小。木素的多分散性(PDI)随着蔗渣-未漂浆-漂白浆的顺序而降低。(2)以蔗渣未漂浆为起始原料,采用酶解-弱酸解两步法从未漂浆中提取残余木素后,设计不同反应条件完成二氧化氯与分离木素的模拟漂白反应。利用FT-IR和NMR解析二氧化氯漂白过程中木素的结构变化;利用气GC-MS分析鉴定漂白废水中木素的降解产物。核磁共振表征手段包括碳谱(13C-NMR)、氢谱(1H-NMR)、碳氢二维谱(1H-13CHSQC NMR)和定量磷谱(31P-NMR)。结构分析表明,漂白过程中木素发生降解:芳香环被破坏、甲氧基被脱除以及结构单元间的主要连接键被破坏,芳香环的开环反应导致了木素结构中羧酸含量的增加。GC-MS分析表明,木素在Cl O2模拟漂白过程中被降解成多种小分子有机物,但仅有少数几种是AOX。综上所述,二氧化氯漂白选择性降解木素,而且漂白废液中AOX含量低,是一种理想的蔗渣浆漂白方法。(3)合成木素模型化合物5,5’-二烯丙基-2,2’-二羟基-3,3’-二甲氧基联苯(DDD),并以此为原料探讨水溶液体系中二氧化氯脱木素的动力学和机理,主要研究了漂白工艺条件(初始p H值和温度)对反应途径和产物的影响。采用示差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分析反应过程中DDD的即时浓度。采用回归动力学模型,确定了DDD和Cl O2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动力学参数。在p H值为3.42,Cl O2过量条件下,监测反应过程,揭示反应动力学:DDD与Cl O2的反应是关于DDD的一级反应;在较低的p H值下,反应动力学方程满足二级动力学反应的特征;但随着p H值增大,反应过程中DDD浓度与二级速率方程的拟合度逐渐丧失。另外,在Cl O2过量的实验条件下,一级速率常数(k)、二级速率常数(K)和反应化学反应计量比受到初始p H值和反应温度的影响。采用GC-MS、UV-vis和AOX分析仪对降解产物进行了表征。利用Arrhenius方程计算出反应活化能为136.42k J/mol,提出DDD降解成(1Z,3Z,5Z,7Z)-2,7-二烯丙基-1,3,5,7-四烯-1,4,5,8-四羧酸盐的潜在反应途径。(4)采用响应面分析评价了4个主要因素对AOX去除率的影响。高回归系数(R2=0.9028)和低变异系数(7.45%)表明RSM拟合模型能准确预测实验结果。优化的p H值、Fe2+浓度、H2O2/Fe2+摩尔比和反应时间分别为3.4、16.3m M、22.5和1.2h,最大AOX去除率为93.8%。初始p H是影响AOX去除的最重要因素。利用GC-MS分析了Fenton反应过程中AOX组分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28种有机化合物中有25种被彻底去除,其中包括7种AOX。综上,本研究表明在未漂浆残余木素与二氧化氯反应过程中结构变化表现为官能团的改变以及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和AOX的生成;联苯二聚体木素模型物与二氧化氯反应主要受p H值和温度因素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可有效优化Fenton反应脱除AOX的反应条件。通过上述研究,将为系统化的ECF漂白工艺提供理论参考,并为实现蔗渣浆的ECF清洁漂白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殷梦蕾[9](2020)在《水体突发性苯胺类污染预处理实验研究及现场工程应急处置》文中研究说明2019年江苏某化工园区爆炸事故中,重污染河段苯胺类化合物浓度达5070mg/L、CODCr在600mg/L左右,超过了园区原有污水处理系统的承受能力,需要进行预处理,使达到原有污水处理系统的进水水质要求。本论文针对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预处理小试实验和实际工程应急处置。预处理小试实验选取了二氧化氯氧化法、臭氧氧化法以及Fenton氧化法三种方法进行研究,并将其比较分析,选取适宜的方法指导应急处置的实施。主要工作如下:使用二氧化氯氧化法对污染河水中苯胺类化合物和CODCr的去除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初始pH、二氧化氯投加量以及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pH为5,二氧化氯投加量为(CODCr)/(ClO2)质量比3:1时的投加量,室温下反应90min的条件下,苯胺类化合物和CODCr分别降至2.11mg/L和279mg/L,去除率分别为96.5%和54.5%。使用臭氧氧化法对污染河水中苯胺类化合物和CODCr的去除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初始pH、臭氧投加量以及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正交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室温下在初始pH为9,臭氧投加量为(CODCr)/(O3)质量比10:6时的投加量,反应60min的条件下去除效果最佳,苯胺类化合物和CODCr分别降至0.67mg/L和370mg/L,去除率分别为98.8%和37.2%。使用Fenton氧化法对污染河水中苯胺类化合物和CODCr的去除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正交实验,研究了初始pH、(H2O2)/(Fe2+)摩尔比、H2O2与Fe2+投加量以及反应时间对受污染水体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为60min,初始pH为5,(H2O2)/(Fe2+)摩尔比为8:1,投加量为(CODCr)/(H2O2)质量比1:2时,处理效果最佳,出水苯胺类未检出,去除率大于99.9%,CODCr可降至119mg/L,去除率达79.6%。综合考虑三种处理方法的处理效果、工艺条件以及处理成本,选择了Fenton氧化法指导现场工程应急处置。对现场的主要构筑物进行了相应的改造,并根据实际条件设计了应急处置方案:在改造的Fenton氧化沉淀池两侧分别投加硫酸亚铁溶液和27.5%双氧水,采用罗茨风机进行曝气搅拌(气水比5:1)。应急处置运行参数为:固体七水硫酸亚铁投加量1.7 kg/m3,27.5%双氧水投加量5.5 L/m3,曝气搅拌时间延长至3h,运行后出水苯胺类浓度可降至0.310.77mg/L,CODCr降至235301mg/L,达到园区原有污水处理系统进水水质要求。

唐建伟[10](2019)在《光电耦合催化氧化处理高氯3,4-二甲基苯胺废水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3,4-二甲基苯胺(3,4-dimethylaniline,3,4-DMA)废水具有高盐、难降解和致癌、致畸、致突变特性,对人体和环境造成重大危害。本文基于光催化和电催化等高级氧化技术,开发了光电耦合催化氧化新工艺,即以悬浮态的纳米二氧化钛(Ti O2)光催化剂和紫外光作为光催化子系统,以钛基二氧化铱阳极(Ti/Ir O2)和石墨阴极作为电催化子系统,两个子系统在同一个混沌体系中进行催化氧化反应,从而为处理高氯3,4-DMA废水提供了一种高效处理方法。在研究该工艺影响因素和反应动力学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3,4-DMA的氧化机理、降解机理和光电耦合催化氧化协同机理,对于深入研究光电耦合催化氧化法、光催化和电催化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1)基于单因素实验研究了电流密度、光照强度、光催化剂投加量、氯化钠浓度、初始p H值、3,4-DMA初始浓度等7个参数对光电耦合催化氧化系统降解3,4-DMA的影响规律。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和反应动力学数学模型,对其中四个参数的交互作用、最佳条件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3,4-DMA在光电耦合催化氧化系统的降解遵守准一级动力学规律。各因素对系统影响的大小排序为:电流密度>初始p H>氯化钠浓度>光照强度。其中,电流密度与氯化钠浓度、初始p H与光照强度之间存在交互作用。最佳工艺条件为:电流密度为3.46 m A/cm2,初始p H为3.3,氯化钠浓度为5733 mg/L,光照强度为10.6 W。(2)基于分子探针检测和不同抑制剂条件下的动力学规律研究,对高氯离子条件下光电耦合催化氧化系统中的羟基自由基、光生空穴、电子还原半反应、过氧化物、氯类活性氧化物质等各类活性氧化物质的含量、贡献度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在二氧化钛、钛基二氧化铱催化剂共同作用下,光电耦合催化氧化系统中氯类活性氧化物和羟基自由基贡献度分别为88.24%和6.19%,而空穴氧化和过氧化铱直接氧化贡献度可以忽略不计。其中,光电耦合催化氧化系统中羟基自由基主要来源于光催化子系统,羟基自由基的产生遵守零级动力学规律,氯类活性氧化物质主要是自由氯和二氧化氯。(3)基于GC-MS和UV-Vis检测,结合3,4-DMA降解率变化和TOC分析,深入研究羟基自由基和氯类活性氧化物质对3,4-DMA降解的作用机理,分析3,4-DMA的降解中间产物和降解路径。结果发现,3,4-DMA降解中间产物主要是邻二甲苯、苯甲醛、甲苯、烷烃类物质和联苯类物质。在光电耦合催化氧化系统中3,4-DMA降解初期主要是通过氯类活性物质对侧链进行快速氧化,转化为易分解的苯甲醛等苯环类物质,后期主要是通过羟基自由基进行开环、矿化。GC-MS检测未发现反应产物中有氯代物,推测是羟基自由基和二氧化氯抑制了氯代物的生成。(4)设计了光催化、电催化、光电耦合催化、光助电催化、电助光催化等系列实验,基于动力学分析,结合光化学原理和量子力学理论对光电耦合催化氧化系统的协同效应进行了定量的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光电耦合催化氧化系统中光催化子系统和电催化子系统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协同效应产生的机理是:(1)电催化子系统的析氧副反应为光催化系统提供了电子受体,且静电场抑制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促进系统产生更多的羟基自由基。(2)光催化子系统的紫外光激发了3,4-DMA分子及其降解中间产物,提升了活性氧化物质的利用率。(5)以某制药厂二沉池出水为原水,对光电耦合催化氧化处理3,4-DMA废水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光电耦合催化氧化反应10min后3,4-DMA浓度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二级排放标准。估算光电耦合催化氧化工艺的运行成本为4.25元/吨。综合分析该方法降解速率快、处理效果好、经济效益明显,是一种实用性强的工业废水深度处理技术。

二、二氧化氯对蒽去除效果及反应机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氧化氯对蒽去除效果及反应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二氧化氯氧化降解工业污染土壤中的多环芳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多环芳烃
        1.1.1 多环芳烃简介
        1.1.2 多环芳烃的危害及来源
        1.1.3 多环芳烃的污染现状
    1.2 多环芳烃处理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物理法修复技术
        1.2.2 生物法修复技术
        1.2.3 化学法修复技术
    1.3 高级氧化技术
        1.3.1 高级氧化技术概述
        1.3.2 高级氧化技术在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修复中的研究现状
    1.4 二氧化氯
        1.4.1 二氧化氯简介
        1.4.2 二氧化氯的优势与应用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意义
        1.5.2 创新点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内容及方法
        2.2.1 土壤的预处理
        2.2.2 二氧化氯的制备
        2.2.3 二氧化氯浓度的测定
        2.2.4 多环芳烃的萃取
        2.2.5 多环芳烃浓度的测定及降解率计算
        2.2.6 多环芳烃降解产物的定性及定量测定
        2.2.7 HClO浓度的测定
第3章 二氧化氯氧化工业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降解效果的研究
    3.1 前言
    3.2 研究内容
        3.2.1 二氧化氯氧化降解工业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氧化步骤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二氧化氯浓度对多环芳烃降解的影响
        3.3.2 pH对多环芳烃降解的影响
        3.3.3 温度对多环芳烃降解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二氧化氯氧化工业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氧化机理的研究
    4.1 前言
    4.2 研究内容
        4.2.1 氧化降解步骤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活性物质对多环芳烃降解的贡献度
        4.3.2 多环芳烃降解产物
        4.3.3 9,10-蒽醌的定量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2)典型氧化技术对饮用水中化学类嗅味物质的控制效果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水中化学类嗅味物质污染现状
        1.2.1 水中嗅味物质来源及种类
        1.2.2 水中酚类和吲哚类嗅味物质污染现状
    1.3 饮用水中常见嗅味控制技术
        1.3.1 活性炭吸附法
        1.3.2 生物处理法
        1.3.3 化学氧化法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常见氧化技术对多种化学类嗅味物质的控制效果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试剂
        2.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2.2.3 实验设计
        2.2.4 分析测试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NaClO对化学类嗅味物质的去除效果
        2.3.2 KMnO_4对化学类嗅味物质的去除效果
        2.3.3 ClO_2对化学类嗅味物质的去除效果
        2.3.4 H_2O_2对化学类嗅味物质的去除效果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NACLO和 KMNO_4对水中酚类嗅味物质的去除效果及机理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试剂
        3.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3.2.3 实验设计
        3.2.4 分析测试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NaClO和 KMnO_4对酚类嗅味物质的去除效果
        3.3.2 NaClO和 KMnO_4去除酚类嗅味物质的氧化动力学
        3.3.3 NaClO和 KMnO_4去除酚类嗅味物质的影响因素
        3.3.4 NaClO氧化酚类嗅味物质的机理
        3.3.5 实际水体中NaClO和 KMnO_4对酚类嗅味物质的去除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NACLO和 KMNO_4对水中吲哚类嗅味物质的去除效果及机理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NaClO和 KMnO_4对吲哚类嗅味物质的去除效果
        4.3.2 NaClO和 KMnO_4去除吲哚类嗅味物质的氧化动力学
        4.3.3 NaClO和 KMnO_4去除吲哚类嗅味物质的影响因素
        4.3.4 NaClO氧化吲哚类嗅味物质的机理
        4.3.5 实际水体中NaClO和 KMnO_4对吲哚类嗅味物质的去除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预氧化强化低温低浊水混凝工艺效能及对三氯乙醛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低温低浊水概述
        1.2.1 低温低浊水特点与问题
        1.2.2 低温低浊水处理方法
    1.3 饮用水处理中预氧化工艺的研究现状
        1.3.1 预氧化的反应机制
        1.3.2 常用预氧化剂
        1.3.3 预氧化工艺研究进展
    1.4 饮用水处理中三氯乙醛的研究现状
        1.4.1 三氯乙醛的生物毒性
        1.4.2 饮用水处理中三氯乙醛的生成机理与影响因素
        1.4.3 饮用水处理中三氯乙醛的存在情况
    1.5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2.2 实验模拟常规净水工艺的方法
        2.2.1 预氧化工艺模拟
        2.2.2 混凝沉淀工艺模拟
        2.2.3 过滤工艺模拟
        2.2.4 消毒工艺模拟
    2.3 实验设计与分析
        2.3.1 实验设计
        2.3.2 响应优化
    2.4 实验的表征与检测方法
        2.4.1 水质常规指标的表征分析
        2.4.2 消毒副产物分析检测方法
第3章 预氧化强化混凝的效能及其对CH控制研究
    3.1 引言
    3.2 现状分析及实验用水水质分析
        3.2.1 甲水库现状分析
        3.2.2 甲净水厂现状分析
        3.2.3 实验用水水质分析
    3.3 常规净水工艺的研究
        3.3.1 常规净水工艺的投氯量研究
        3.3.2 常规净水工艺的混凝剂投量研究
    3.4 预氧化工艺强化混凝的效能研究
        3.4.1 高锰酸钾预氧化工艺的效能研究
        3.4.2 高铁酸钾预氧化工艺的效能研究
        3.4.3 次氯酸钠预氧化工艺的效能研究
        3.4.4 二氧化氯预氧化工艺的效能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复合预氧化强化混凝效能及其对CH控制研究
    4.1 引言
    4.2 DOE设计分析
        4.2.1 方案拟定
        4.2.2 复合预氧化工艺的响应指标的简化
    4.3 复合预氧化工艺的效能研究
        4.3.1 高锰酸钾联合次氯酸钠预氧化工艺
        4.3.2 高锰酸钾联合二氧化氯预氧化工艺
        4.3.3 高铁酸钾联合次氯酸钠预氧化工艺
        4.3.4 高铁酸钾联合二氧化氯预氧化工艺
        4.3.5 次氯酸钠联合二氧化氯预氧化工艺
        4.3.6 复合预氧化工艺比对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复合预氧化工艺研究
    5.1 引言
    5.2 全析因实验设计与分析
    5.3 基于响应曲面设计的模型构建
    5.4 响应优化与验证
        5.4.1 基于熵权法和满意度函数优化响应
        5.4.2 模型验证
    5.5 复合预氧化工艺的混凝剂投量研究
    5.6 技术经济分析
        5.6.1 针对不同时期水质的技术分析
        5.6.2 经济效益分析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碳纳米管/过硫酸盐体系氧化机制与卤代副产物生成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水中常见的有机微污染物及其处理技术
        1.2.1 有机微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
        1.2.2 有机微污染物的处理技术现状
    1.3 过硫酸盐催化氧化技术
        1.3.1 过硫酸盐的种类和性质
        1.3.2 过硫酸盐催化氧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1.3.3 过硫酸盐催化氧化过程中卤代副产物生成
    1.4 碳材料活化过硫酸盐技术
        1.4.1 碳催化材料种类及其物化特性
        1.4.2 传统碳材料活化过硫酸盐技术研究现状
        1.4.3 碳纳米管(CNT)活化过硫酸盐技术研究现状
        1.4.4 CNT活化过硫酸盐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待解决问题
    1.5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目标物的选择
    2.2 试剂与装置
        2.2.1 主要试剂
        2.2.2 仪器和设备
    2.3 实验步骤
        2.3.1 PDS/CNT体系降解有机化合物
        2.3.2 PDS/CNT体系氧化卤素离子
        2.3.3 天然有机物存在下碘代副产物生成实验
        2.3.4 碘离子存在下PDS/CNT体系降解有机化合物
        2.3.5 CNT复用性实验
    2.4 分析方法
        2.4.1 PDS浓度的测定
        2.4.2 有机化合物浓度的测定
        2.4.3 卤素离子和卤酸盐浓度的测定
        2.4.4 次卤酸浓度的测定
        2.4.5 可吸附有机碘(AOI)的测定
        2.4.6 硫酸根浓度的测定
        2.4.7 LC-MS/MS检测
        2.4.8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PR)
        2.4.9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
        2.4.10 总有机碳(TOC)的测定
第3章 CNT非自由基活化PDS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商品CNT的表征
    3.3 PDS/CNT体系氧化有机污染物的选择性
    3.4 不同类型CNT的影响
    3.5 PDS/CNT体系反应活性成分的鉴定
        3.5.1 自由基猝灭剂对PDS/CNT体系的影响
        3.5.2 单线态氧猝灭剂对PDS/CNT体系的影响
        3.5.3 PDS的分解实验
        3.5.4 CNT中金属杂质的影响
        3.5.5 EPR实验检测活性成分
        3.5.6 反应后CNT的表征
    3.6 CNT的稳定性及可复用性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PDS/CNT体系氧化酚类化合物的效能及产物研究
    4.1 引言
    4.2 PDS/CNT体系氧化醋氨酚的效能
    4.3 工艺参数对醋氨酚氧化动力学的影响
        4.3.1 pH的影响
        4.3.2 PDS投量的影响
        4.3.3 CNT投量的影响
        4.3.4 氯离子的影响
        4.3.5 碳酸盐的影响
        4.3.6 腐殖酸的影响
    4.4 PDS/CNT体系氧化醋氨酚的产物及路径
        4.4.1 醋氨酚氧化产物分析
        4.4.2 推测醋氨酚的氧化路径
    4.5 PDS/CNT体系氧化其他酚类化合物的效能
        4.5.1 不同取代基的影响
        4.5.2 线性自由能关系的建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PDS/CNT体系溴代副产物的生成研究
    5.1 引言
    5.2 PDS/CNT体系与无机溴离子的反应
    5.3 PDS/CNT体系氧化有机溴酚的动力学
        5.3.1 pH的影响
        5.3.2 PDS投量的影响
        5.3.3 CNT投量的影响
        5.3.4 水体背景成分的影响
    5.4 PDS/CNT体系氧化溴酚的产物及路径
        5.4.1 溴酚氧化产物分析
        5.4.2 推测溴酚的氧化路径
    5.5 与硫酸根自由基体系氧化溴酚的产物对比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PDS/CNT体系碘代副产物的生成研究
    6.1 引言
    6.2 PDS/CNT体系与无机碘离子的反应
        6.2.1 无机碘形态的转化
        6.2.2 工艺参数对碘离子氧化动力学的影响
    6.3 腐殖酸存在下碘代副产物的生成
        6.3.1 腐殖酸对碘离子氧化动力学的影响
        6.3.2 碘代副产物的生成
    6.4 碘离子对苯酚类化合物氧化动力学的影响
        6.4.1 碘离子存在下不同取代酚在PDS/CNT体系的氧化
        6.4.2 不同碘离子浓度条件下的影响
        6.4.3 不同pH条件下的影响
        6.4.4 不同PDS投量条件下的影响
        6.4.5 不同CNT投量条件下的影响
    6.5 碘离子对苯酚类化合物氧化产物的影响
        6.5.1 碘代芳香族副产物的鉴定
        6.5.2 碘代芳香族副产物的生成路径
    6.6 实际水体中碘代芳香族副产物的生成
    6.7 PDS/CNT体系与含碘有机物的反应
    6.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酚型木素模型物与二氧化氯的反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ECF漂白
    1.3 木素和木素模型物
    1.4 木素模型物在制浆造纸研究中的应用
    1.5 化学反应动力学在制浆造纸研究中的应用
    1.6 量子化学的理论及应用
        1.6.1 量子化学的理论基础与计算方法
        1.6.2 量子化学在木素研究中的应用
    1.7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7.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酚型木素模型物与二氧化氯反应中间产物的形成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仪器设备以及实验原料
        2.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吸光度归属分析
        2.3.2 反应体系中吸光度变化规律
        2.3.3 反应体系中APO与二氧化氯的消耗关系解析
        2.3.4 反应体系中间产物的吸光度与APO浓度的解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酚型木素模型物与二氧化氯反应形成中间产物的氧化降解动力学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仪器设备以及实验原料
    3.3 实验方法
        3.3.1 动力学实验
        3.3.2 动力学实验数据收集
        3.3.3 UV检测方法
        3.3.4 AOX测量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利用UV表征APO与二氧化氯混合溶液
        3.4.2 反应动力学公式建立
        3.4.3 反应液pH值对速率常数的影响
    3.5 中间产物形成对AOX生成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酚型木素模型物与二氧化氯反应的模拟计算
    4.1 实验部分
    4.2 实验部分
        4.2.1 计算方法
        4.2.2 几何结构优化
        4.2.3 过渡态计算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酚型木素分子建模及结构优化
        4.3.2 不同酚型木素分子表面静电势分析
        4.3.3 不同酚型木素分子前线分子轨道分析
        4.3.4 不同酚型木素分子自然原子电荷分析
        4.3.5 过渡态搜索及反应能垒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离子液体协同超声波预处理对阔叶材硫酸盐浆组分分离纯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植物纤维原料的化学组分和结构特征
    1.3 离子液体在植物纤维中的应用
        1.3.1 离子液体简介
        1.3.2 离子液体在植物原料中的应用
    1.4 超声波
        1.4.1 超声波的基本作用原理
        1.4.2 超声波的应用
    1.5 阔叶材浆料漂白
        1.5.1 传统漂白技术
        1.5.2 氧脱木素(O)
        1.5.3 二氧化氯(D)漂白
        1.5.4 碱处理(E)
        1.5.5 过氧化氢(P)漂白
    1.6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6.1 论文研究目的、意义
        1.6.2 论文研究内容
第2章 桉木硫酸盐法蒸煮工艺条件优化
    2.1 实验
        2.1.1 实验原料及药品
        2.1.2 实验仪器
        2.1.3 制浆
        2.1.4 卡伯值及细浆得率检测
        2.1.5 打浆、抄纸及物理性能检测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对蒸煮工艺条件用碱量的优化
        2.2.2 对蒸煮工艺条件硫化度的优化
        2.2.3 对蒸煮工艺条件保温时间的优化
        2.2.4 对蒸煮工艺条件最高温度的优化
        2.2.5 对蒸煮工艺条件液比的优化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离子液体协同超声预处理对桉木KP浆漂白过程组分的影响
    3.1 实验
        3.1.1 实验原料及药品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预处理方法对浆料性能的影响
        3.2.2 成纸性能分析
        3.2.3 纤维质量的分析
        3.2.4 扫描电镜(SEM)分析
        3.2.5 X射线(XRD)衍射分析
        3.2.6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离子液体预处理对桉木硫酸盐浆无元素氯短序漂白的研究
    4.1 实验
        4.1.1 实验原料及药品
        4.1.2 实验仪器
        4.1.3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漂白条件优化
        4.2.2 离子液体用量优化
        4.2.3 离子液体预处理对ODP短序漂白浆料化学组分的影响
        4.2.4 离子液体预处理对纸浆纤维质量和强度性能的影响
        4.2.5 离子液体预处理后纸张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4.2.6 离子液体预处理后纸张X射线(XRD)衍射分析
        4.2.7 扫描电镜(SEM)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离子液体预处理对桉木硫酸盐浆氧脱木素段的影响
    5.1 实验
        5.1.1 实验原料及药品
        5.1.2 实验仪器
        5.1.3 实验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离子液体预处理对纸浆漂白性能的影响
        5.2.2 离子液体预处理对氧脱木素后纤维性能的影响
        5.2.3 SEM分析
        5.2.4 XPS分析
        5.2.5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5.2.6 XRD分析
        5.2.7 离子液体回收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离子液体预处理在预水解阔叶材浆粕生产中的应用
    6.1 实验
        6.1.1 实验原料与药品
        6.1.2 实验仪器
        6.1.3 实验方法
    6.2 结论与讨论
        6.2.1 离子液体预处理相思木片对ECF漂白制溶解浆反应性能的影响
        6.2.2 离子液体预处理相思木片对TCF漂白制溶解浆反应性能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
    7.2 本文的创新之处
    7.3 下一步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7)甘蔗渣碱法半纤维素的二氧化氯氧化纯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半纤维素概述
        1.2.1 半纤维素特性
        1.2.2 半纤维素应用
        1.2.3 半纤维素的提取方法
        1.2.4 LCC及影响
    1.3 半纤维素的纯化
    1.4 二氧化氯氧化木质素
        1.4.1 纸浆二氧化氯漂白
        1.4.2 二氧化氯漂白脱木质素化学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5.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响应面分析二氧化氯纯化半纤维素
    2.1 实验原料及方法
        2.1.1 实验原料与药品
        2.1.2 碱抽提-醇沉半纤维素
        2.1.3 二氧化氯纯化实验
        2.1.4 响应面实验设计
        2.1.5 木质素含量分析
    2.2 模型方程的建立及方差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二氧化氯用量对纯化半纤维素影响
    3.1 实验原料与处理方法
        3.1.1 实验原料与药品
        3.1.2 碱抽提-醇沉蔗渣半纤维素
        3.1.3 二氧化氯氧化半纤维素
        3.1.4 半纤维素样品中残余木质素的提取
        3.1.5 表征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二氧化氯对半纤维素的影响
        3.2.2 二氧化氯氧化时对木质素结构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论文的主要结论
    4.2 论文的创新点
    4.3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二氧化氯漂白过程中蔗渣浆残余木素的结构变化及脱除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漂白技术
        1.2.1 化学漂白技术
        1.2.2 生物漂白技术
        1.2.3 电化学漂白技术
        1.2.4 其他漂白技术
    1.3 木素的分离方法
        1.3.1 磨木木素分离方法
        1.3.2 酸解残余木素分离方法
        1.3.3 酶解木素分离方法
        1.3.4 未漂浆残余木素分离方法
    1.4 二氧化氯的制备及应用
        1.4.1 二氧化氯的理化性质
        1.4.2 二氧化氯的常用制备方法
        1.4.3 二氧化氯的应用
    1.5 木素与二氧化氯的反应
        1.5.1 氧化反应
        1.5.2 氯化反应
    1.6 木素结构的表征技术
        1.6.1 红外光谱
        1.6.2 核磁共振
    1.7 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7.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7.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未漂蔗渣浆残余木素的分离与表征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仪器与药品
        2.2.2 木素样品制备
        2.2.3 分离木素的检测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蔗渣原料成分分析
        2.3.2 底物浓度对酶解速率的影响
        2.3.3 酶用量对酶解率和木素提取率的影响
        2.3.4 木素GPC分析
        2.3.5 蔗渣木素的FT-IR分析
        2.3.6 蔗渣木素的~1H-NMR、~(13)C-NMR和~1H-~(13)C HSQC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模拟漂白过程中残余木素的结构变化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仪器与药品
        3.2.2 未漂蔗渣浆残余质素(UBPRL)的提取
        3.2.3 UBPRL与二氧化氯的反应
        3.2.4 UBPRL与二氧化氯反应前后的结构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木素分子结构的红外光谱分析
        3.3.2 木素分子结构的~1H-NMR分析
        3.3.3 木素分子结构的~(13)C-NMR分析
        3.3.4 木素分子结构的~1H-~(13)CHSQC NMR分析
        3.3.5 木素分子结构的~(31)P-NMR分析
        3.3.6 模拟漂液有机副产物GC-MS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木素模型物与二氧化氯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仪器与药品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DDD的合成与表征
        4.3.2 反应产物的检测与表征
        4.3.3 DDD与二氧化氯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响应面法优化芬顿体系处理模拟漂白废水中AOX的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仪器与药品
        5.2.2 模拟漂白废水的制备与表征
        5.2.3 芬顿反应实验
        5.2.4 响应面(RSM)实验设计
        5.2.5 AOX分析
        5.2.6 GC-MS分析
    5.3 结果和讨论
        5.3.1 实验结果与方差分析
        5.3.2 AOX去除效率的响应面分析
        5.3.3 Fenton反应前后模拟漂白废水中有机物的成分变化
        5.3.4 实验总体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9)水体突发性苯胺类污染预处理实验研究及现场工程应急处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苯胺类物质的性质、应用及危害
    1.2 苯胺类废水处理方法研究现状
        1.2.1 物理法
        1.2.2 生物法
        1.2.3 化学法
    1.3 高级氧化技术
        1.3.1 高级氧化方法概念
        1.3.2 羟基自由基
    1.4 研究背景及内容
        1.4.1 研究背景
        1.4.2 事故污染河水水质
        1.4.3 研究内容
第2章 二氧化氯对苯胺类污染河水的氧化效能
    2.1 实验
        2.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2 实验方案
        2.1.3 实验步骤
        2.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2.2 实验结果
        2.2.1 初始pH对去除率的影响
        2.2.2 投加量对去除率的影响
        2.2.3 反应时间对去除率的影响
    2.3 正交实验
        2.3.1 正交实验设计
        2.3.2 正交实验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臭氧对苯胺类污染河水的氧化效能
    3.1 臭氧氧化原理
    3.2 实验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2 实验方案
        3.2.3 实验步骤
        3.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3.3 实验结果
        3.3.1 初始pH对去除率的影响
        3.3.2 投加量对去除率的影响
        3.3.3 反应时间对去除率的影响
    3.4 正交实验
        3.4.1 正交实验设计
        3.4.2 正交实验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Fenton对苯胺类污染河水的氧化效能
    4.1 Fenton氧化原理
    4.2 实验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2 实验方案
        4.2.3 实验步骤
        4.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4.3 实验结果
        4.3.1 初始pH对去除率的影响
        4.3.2 (H_2O_2)/(Fe~(2+))摩尔比对去除率的影响
        4.3.3 投加量对去除率的影响
        4.3.4 反应时间对去除率的影响
    4.4 正交实验
        4.4.1 正交实验设计
        4.4.2 正交实验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方法比较及现场工程应急处置预处理
    5.1 方法比较
        5.1.1 处理效果
        5.1.2 工艺条件
        5.1.3 成本分析
    5.2 现场工程应急处置预处理
        5.2.1 园区原有污水处理系统
        5.2.2 主要构筑物改造
        5.2.3 应急处置方案
        5.2.4 运行参数
        5.2.5 应急处置效果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光电耦合催化氧化处理高氯3,4-二甲基苯胺废水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3,4-二甲基苯胺类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1.1.2 3,4-二甲基苯胺废水的排放标准及现状
    1.2 3,4-二甲基苯胺废水处理研究进展
        1.2.1 传统工艺研究进展
        1.2.2 高级氧化法研究进展
    1.3 光、电催化氧化降解水中有机物的研究进展
        1.3.1 电催化氧化研究进展
        1.3.2 光催化氧化研究进展
        1.3.3 光电催化氧化研究进展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 电极与催化剂
        2.2.1 钛基二氧化铱阳极
        2.2.2 石墨板阴极
        2.2.3 二氧化钛光催化剂
    2.3 实验装置
    2.4 实验流程
    2.5 实验检测方法
        2.5.1 3,4-二甲基苯胺浓度的定量检测
        2.5.2 羟基自由基浓度的定量测定
        2.5.3 三聚氰胺浓度的测定
        2.5.4 氯类物质的定量测定
        2.5.5 降解中间产物的测定
    2.6 实验分析方法
第三章 光电耦合催化氧化系统的影响因素及反应动力学研究
    3.1 电催化子系统操作工艺参数
        3.1.1 电流密度对光电耦合催化氧化系统的影响
        3.1.2 曝气强度对光电耦合催化氧化系统的影响
    3.2 光催化子系统操作工艺参数
        3.2.1 光照强度对光电耦合催化氧化系统的影响
        3.2.2 光催化剂投加量对光电耦合催化氧化系统的影响
    3.3 物料子系统初始条件参数
        3.3.1 初始氯化钠浓度对光电耦合催化氧化系统的影响
        3.3.2 初始p H值对光电耦合催化氧化系统的影响
        3.3.3 3,4-二甲基苯胺初始浓度对光电耦合催化氧化系统的影响
    3.4 响应面法分析
        3.4.1 响应面分析试验设计与结果
        3.4.2 数学建模及显着性检验
        3.4.3 响应面模型的因子图分析
        3.4.4 响应面等值线图法优化降解反应参数
    3.5 反应动力学研究
        3.5.1 3,4-二甲基苯胺降解反应动力学模型的推导
        3.5.2 初始p H值对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3.5.3 氯化钠浓度对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3.5.4 电流密度对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3.5.5 光照强度对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3.5.6 3,4-二甲基苯胺降解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光电耦合催化氧化系统的氧化机理研究
    4.1 羟基自由基
        4.1.1 二甲基亚砜作为分子探针检测羟基自由基
        4.1.2 不同系统中羟基自由基的产生规律
        4.1.3 不同影响因素下羟基自由基的产生规律
    4.2 光生空穴
        4.2.1 光生空穴氧化的争议
        4.2.2 光催化系统中光生空穴氧化机理探究
        4.2.3 光电耦合催化氧化系统中光生空穴的氧化机理探究
    4.3 电子还原半反应
    4.4 阳极氧化与氯类活性物质氧化
        4.4.1 阳极氧化机理研究
        4.4.2 氯离子浓度在光电耦合催化氧化系统中的变化规律
        4.4.3 自由氯浓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4.4.4 氯类自由基的作用机理
        4.4.5 二氧化氯的发现和产生机理分析
        4.4.6 其它氧化性氯
    4.5 光电耦合催化氧化机理模型的建立
        4.5.1 光电耦合催化氧化机理的划分
        4.5.2 氧化物质贡献度的确定和分析
        4.5.3 光电耦合催化氧化降解机理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3,4-二甲基苯胺降解机理研究
    5.1 3,4-二甲基苯胺光电耦合催化氧化降解路径推断
        5.1.1 3,4-二甲基苯胺第一类降解路径的推断分析
        5.1.2 3,4-二甲基苯胺第二类反应路径的推断分析
        5.1.3 3,4-二甲基苯胺总降解路径推测
    5.2 氮元素在降解过程中的转移路径推测
    5.3 氯元素在降解过程中的转移路径推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光电耦合催化氧化协同效应的机理研究
    6.1 光电耦合催化氧化协同效应指标及现象分析
        6.1.1 协同效应指标研究
        6.1.2 光电耦合催化氧化协同现象分析
    6.2 光电耦合催化氧化协同度变化规律研究
        6.2.1 电流密度对协同度的影响
        6.2.2 光照强度对协同度的影响
        6.2.3 氯化钠浓度对协同度的影响
    6.3 光电耦合催化氧化协同机理分析
        6.3.1 析氧反应的协同作用分析与讨论
        6.3.2 光量子的激发作用分析与讨论
        6.3.3 电场的增效作用分析与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光电耦合催化氧化工艺在某制药厂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7.1 湖北某制药厂废水现有处理工艺
        7.1.1 原水基本情况
        7.1.2 现有处理工艺
        7.1.3 处理结果
    7.2 光电耦合催化氧化处理效果分析
        7.2.1 实际废水与模拟废水的处理
        7.2.2 光电耦合催化氧化3,4-二甲基苯胺废水的效益分析
        7.2.3 3,4-二甲基苯胺废水处理工艺的对比分析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二氧化氯对蒽去除效果及反应机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二氧化氯氧化降解工业污染土壤中的多环芳烃[D]. 孙远.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1
  • [2]典型氧化技术对饮用水中化学类嗅味物质的控制效果及机制研究[D]. 陈祎思.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3]预氧化强化低温低浊水混凝工艺效能及对三氯乙醛控制研究[D]. 黄翥.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4]碳纳米管/过硫酸盐体系氧化机制与卤代副产物生成控制[D]. 关朝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5]酚型木素模型物与二氧化氯的反应机制研究[D]. 刘宝杰. 广西大学, 2020(02)
  • [6]离子液体协同超声波预处理对阔叶材硫酸盐浆组分分离纯化的影响[D]. 彭建民.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2)
  • [7]甘蔗渣碱法半纤维素的二氧化氯氧化纯化研究[D]. 游欣. 广西大学, 2020(02)
  • [8]二氧化氯漂白过程中蔗渣浆残余木素的结构变化及脱除机理研究[D]. 雷鸣. 广西大学, 2020(02)
  • [9]水体突发性苯胺类污染预处理实验研究及现场工程应急处置[D]. 殷梦蕾. 南华大学, 2020(01)
  • [10]光电耦合催化氧化处理高氯3,4-二甲基苯胺废水的机理研究[D]. 唐建伟.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1)

标签:;  ;  ;  ;  

二氧化氯对蒽的去除效果及反应机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