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项目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简述

工程建设项目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简述

一、浅述工程建设项目在施工阶段对质量的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孙肖坤[1](2021)在《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方法及信息系统设计》文中认为随着全球范围内经济形势的动态稳定发展,复杂大型建设项目在国内外均呈持续增长的态势,国际工程项目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复杂大型建设项目事关民生和经济效益,其开发建设会对国家和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工程建设领域,许多投资主体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丰富的开发建设经验,并开始涉足复杂大型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项目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建设周期越来越长,参与建设的单位越来越多,不确定性带来的项目风险也愈发复杂。随着时代的发展,复杂大型建设项目逐渐成为项目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投资效率低下、费用超支等现象屡见不鲜,项目执行情况在各层面上不尽如人意,传统的项目管理理论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管理实践的需求。因此,从复杂性视角出发对项目管理领域进行研究就成为一种新的解决思路。如何对项目复杂性进行科学、系统以及深入的分析,如何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动态、全面地掌握项目费用状态,如何判断工程费用实际状态与计划的偏差严重程度,如何对项目费用偏差做出科学的警报和预测,如何有依据地对工程项目的费用偏差进行有效纠偏控制,就成为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了更加科学有效地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实施监控管理,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相关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基于复杂性视角的建设项目费用偏差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了项目费用偏差的警报及预测模型,梳理了项目全生命周期不同费用偏差程度下的纠偏流程,进而分析并设计了以理论模型为基础的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信息系统。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费用偏差关键影响因素识别研究。首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的费用监控模式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对系统动力学相关基础理论及其应用在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领域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然后,将复杂大型建设项目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对项目建设各阶段内费用偏差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识别,构建系统动力学反馈图模型,确定主要变量,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建立各变量之间方程关系;最后,通过Vensim软件模拟仿真,建立动态控制模型并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识别出费用偏差关键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2)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警报及预测模型研究。首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不同阶段费用偏差计算的需求及特点进行分析,据此选取适用于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警报的方法模型;然后对K-Means聚类算法进行缺陷分析,引入贴近度概念,并将边界均值算子作为主要方法对经典K-means聚类进行改进,有效克服了主观随意性和警情区间不连续的问题;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证实了本模型的有效性。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预测模型是偏差警报模型的后续研究。首先,全面论述了神经网络模型的相关原理,对其在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预测研究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利用仿生算法对传统BP神经网络进行改进,优化神经网络模型中的初始网络权值和阈值,并将历史数据输入模型中进行训练获得成熟模型;同时,将现阶段的费用偏差进行子目费用分析,将总偏差最终分摊至每一个子目费用的扰动因素,深度分析复杂大型建设项目中不同活动对费用偏差的影响,在当前费用偏差情况已知的情况下,研究其对未来费用偏差的影响程度并予以量化,判定即将发生的项目警情及其位置,有效辅助项目费用管理方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项目费用事前控制。(3)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策略及效果评价研究。首先,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策略,挖掘了流程再造和协同理论与之相适应的契合点,梳理了费用偏差控制中流程再造和协同的目标和原则;其次,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在前期决策阶段、中期实施阶段、后期运维阶段所面临的不同费用偏差警情,明确各阶段责任方,梳理并总结出具体的纠偏操作流程和控制策略;为了增强该纠偏流程的适用性,本节首次提出了纠偏效果评价,从控制能力、控制效果、经济和社会效果等角度构建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支撑度理论的模糊群决策模型,对纠偏效果进行评价,给出反馈结果,推动纠偏策略的持续改进。(4)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系统设计研究。把研究的理论和构建的模型拓展到实际的项目费用管理中,提出了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信息系统设计。首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系统进行了定义,对系统建设目标、系统用户和系统需求进行分析,确定了系统的非功能需求和功能需求;然后构建费用偏差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框架结构,从系统开发方法、系统开发平台、系统功能模块、系统数据库四个角度对系统进行详细深入的设计;在涉及到系统关键的实施技术方面,对开发技术选型进行了结构性论述,并对数据仓库的核心设计理念进行了详细介绍,设计了系统模型管理模块的结构和重点功能。该系统包括费用偏差警报、费用偏差预测、费用偏差控制、纠偏效果评价等功能。

张琪[2](2021)在《L港海水泵房工程质量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从我国制定了“一带一路”的战略,港口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港口的建设也是我国的重点工作之一,通过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港口,能够进一步扩大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使得企业的工作效率以及客户的满意度得到提升,这样才能使得我国所占的市场份额得到扩大。由此可见,工程质量的高低代表着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工程师专业水平的高低,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代表着我国国际地位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了达到上述目标,进行了本文L港海水泵房工程质量管理研究,希望能够对当前港口工程所进行的全过程质量管理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实现建筑行业的整体提升以及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本文首先对研究的现状以及代建制和工程质量理论进行了简单的叙述,然后根据L港口海水泵房代建项目的案例进行工程质量管理现状的分析和总结,将质量问题从勘察、设计、施工、验收四个阶段进行介绍,从人、机械、材料、方法和环境五个方面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对代建模式下的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接着根据上述提到的各个阶段的质量问题以及五个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该项目相应的改进措施,促进代建公司质量管理任务的顺利完成以及质量管理目标的成功实现。最后根据上述影响的因素,提出三点质量实施保障措施,建立了符合该项目特点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和项目协调程序,希望能够对其进行全过程的管理,进而实现质量目标。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有效的改进L港口海水泵房代建项目的质量管理问题,使得项目整体质量得到提升,希望能够对相关的代建项目以及类似港口工程的建设和质量管理的工作起到借鉴作用,从而提高港口建设工程整体的质量,推动港口建筑业的发展。

刘科[3](2021)在《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文中提出碳排放是指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大量碳排放加剧气候变化,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是导致碳排放问题的主要诱因。目前全球主要通过碳排放量衡量各行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建筑业是主要碳排放行业之一,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是引领我国低碳道路的周期引擎。目前针对建筑低碳设计研究已有相关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建筑的低碳化发展不够重视,低碳设计理念认识模糊,多通过相关技术的堆叠,注重相关低碳措施的应用,忽视了建筑低碳化的指标性效果。如何在建筑设计阶段基于相关碳排放量化指标真正实现公共建筑的低碳化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是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公共建筑之一,具有巨大的低碳潜力。本文基于地域性特征,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展开具体的低碳设计研究。首先梳理建筑低碳设计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的研究,总结落实建筑低碳设计的要素指标。其次落实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开发相应的建筑低碳设计辅助工具。进而从设计策略和技术措施两方面具体展开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最后通过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的应用验证研究的可行性与低碳设计效果。本研究主要成果有:明确了建筑的低碳化特征与低碳设计理念,建筑的低碳设计应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兼顾建筑各阶段,包含但不等同于节能设计;构建了以碳排放指标为效果导向的建筑低碳设计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低碳设计流程框架;建筑设计应着重考虑的低碳环节包括:建材的使用、能源的使用、植被的碳汇、建筑碳排放量的计算;完善了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分析方法,开发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工具(CEQE-PB HSCW);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提供了包含设计策略与技术措施的低碳设计指导;通过在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中采用可再生能源、被动式空间调节、主动式节约技术、绿植碳汇系统、绿色低碳建材和低碳施工等方面的具体设计措施17项,最终求得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情况,项目符合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45%的低碳目标,年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了61%。在进一步优化设计中,得出低碳化使用建材带来的减排贡献率可达67%。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设计优化,不仅需要通过运行阶段的节能与绿植固碳,同时要强调低碳化地使用建材。论文正文17.2万余字,图片202张,表格85幅。

刘崭[4](2020)在《基于BIM技术的房建工程施工管理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暴露出诸多问题,不但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而且也产生了消极的社会影响。房建工程作为建筑业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施工周期长、工程投资大、结构施工复杂、组织协调难度大等特点,传统粗放式施工管理可预见性差、施工管理水平低,难以满足房屋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因此,亟需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实现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建筑行业的跨越式发展。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以下简称“BIM”)技术依靠其模拟性、可视化、协调性、优化性、可出图性的特点,为实现房屋建筑工程全过程精细化施工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探索基于BIM技术的房建工程全过程施工管理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本论文探索以BIM技术在房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方式为目标,在梳理分析房建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依托具体工程实例,建立某高层小区建筑结构及机电安装BIM模型,并开展基于BIM技术的工程施工各阶段的具体应用,最后综合提出工程项目施工管理BIM技术应用实施的保障措施。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当前房建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首先探索基于BIM技术施工管理解决问题的方式;其次对BIM技术的内涵和发展历程进行论述,总结现有BIM技术实施应用系列软件的优缺点,选取Autodesk Revit为工程项目核心建模软件;最后以某新区KS花园为具体案例,通过信息输入、模型精细度设置,构建土建及机电BIM模型,并详细制定BIM技术实施方案,为BIM技术的应用实施奠定基础。(2)探究BIM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成效。依托具体工程实例,以BIM三维模型为载体,开展基于BIM技术从施工招投标阶段到竣工验收阶段的综合应用。结果表明:BIM技术辅助施工管理,不仅协助管理人员快速编制工程量清单,完成施工方案编制与优化,而且在建设实施和竣工验收阶段极大地提升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保障施工安全、提高合同与信息管理效率,最终实现工程施工的精细化管理目标。(3)提出工程项目BIM技术实施应用的保障措施。分别从工程施工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和人员保障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及措施,确保BIM技术在工程施工管理中落到实处,以实现房建工程精细化施工管理,为工程项目各参建方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研究旨在建立一套保障BIM技术实施应用的完整体系,为BIM技术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深入推进和应用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袁瑶[5](2020)在《基于BIM技术的项目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应用研究 ——以郑州奥体中心项目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建筑市场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质量问题频发,对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的研究至关重要,而BIM作为国家大力推广的一种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技术,具有高仿真性、协调性、优化性等优势,可通过建立工程项目数据模型来实现全生命周期工程的可视化与信息化,提高质量管理水平。首先,分析质量管理的现状及问题,介绍BIM技术理论及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理论。通过分析BIM技术的特点及价值,总结基于BIM的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的优势,得出将BIM技术引入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其次,建立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分析建筑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包括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及运营维保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与步骤,以及BIM技术在项目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形式,探索将BIM技术引入工程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的可操作性。最后,以郑州奥体中心项目为案例,构建BIM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的绩效评价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在构建指标体系和获取指标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应用可拓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实证评价,量化分析BIM技术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投入和产出情况,并将评价结果和该公司传统质量管理方式下的绩效水平相比较,验证BIM技术应用情况下的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优越性。

吴晓坚[6](2020)在《建设单位视角下S小区综合整治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和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一大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服务规范的住宅小区相继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但与此同时,还有部分1990年之前的老旧住宅小区设施不完备、安全隐患多、节能减排不达标,尤其是京沪等发展较早的地区,住宅市场逐渐由增量转为存量,大量老旧小区亟待改造。我国2012年开始按需求、分阶段、高密度的对老旧小区展开综合整治,百姓普遍支持与赞扬,但由于老旧小区改造规模大、业主数量多、原始图纸缺、现场调查难等特点,建设单位在造价管理方面问题多多,建设资金越到后期越捉襟见肘,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现象时有发生,急需提升全过程造价管理水平。T集团所属S小区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隶属于国管局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范畴,使用中央财政资金。在S小区综合整治项目实施阶段发现设计图纸与现场实际不符、市政公用费用考虑不足、不平衡报价影响实施等问题,严重影响到项目的造价控制,究其原因,在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都有不同的造价管理问题,需要分析梳理并找出解决办法。论文首先通过查阅和学习有关资料和文献,对相关理论和概念进行梳理,其次将T集团所属S小区作为主要案例,介绍项目基本情况,利用全过程造价管理理论分析全过程造价管理中各阶段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针对发生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和思路,为T集团第二批老旧小区综合维修改造项目的造价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引,也为其他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提供管理参考和有效借鉴。

杜坤[7](2020)在《新城安置还房项目质量风险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安置房的建设作为城市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对城市发展与社会稳定影响深远,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工程建设的质量势必严格把控,因此,分析工程项目中存在的质量风险尤为关键。本文以广元市081产业新城一号安置点为例,在实例分析中结合理论,运用文献综述法、现场勘查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在查阅研究大量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及对本项目现场勘查、评审讨论的基础上,首先简要介绍081产业新城1号安置点还房项目规划情况、项目组织结构、合同管理架构,运用工作分解机构对项目全生命周期主要工作进行了描述,从而确定了项目的项目活动清单、责任矩阵和里程碑计划,提出了项目质量管理规划,为本研究的展开提供充分的背景;其次将项目管理中的质量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管理科学与工程方法贯彻于工程的各个阶段之中,分析项目各阶段主要质量风险,探索质量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最后结合本文对案例的分析,深入研究国内外项目管理相关的优秀研究成果,根据所学知识提出针对当前安置房工程出现质量风险具体应对措施。为项目建设的相关管理部门及工程实施单位提供参考,科学规避建工程项目的风险,提高建设的质量。通过本文以项目业主方视角来进行全生命周期质量风险研究,可以提高业主方质量风险管理意识和重视程度,将对质量风险模糊的认识清晰化、集成化,减少和降低风险带来的危害,避免重蹈覆辙。同时成功的经验可以推广,各企业和组织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和方法,可以丰富和创新我国质量风险管理方法,从而实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竞争力,最终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就。

郑巍[8](2020)在《BIM技术在有色金属工程建设期可施工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色金属工程因产品的特性,所采用的生产工艺流程,复杂、多样且长,项目管理任务艰巨、项目信息处理工作量庞大、工程建设的社会影响深远等特点导致项目投资大,建设工期长,施工难度高,影响项目的可施工性因素多,为了能更好的实现项目建设目标,进行项目的可施工性分析是非常有现实意义和价值的。可施工性分析是为了更好地实现项目的目标,让有经验、技术的施工管理人员和运营维护人员,尽早参与项目的规划、设计、采购、施工、试车等阶段,将施工和运营的经验及知识应用到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以降低工程的投资,克服设计和施工严重脱节的问题,缩短工程建设工期和使项目能够可持续性发展。综合运用信息化管理理论、项目管理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对有色金属工程建设项目的可施工性问题进行定性分析和归纳总结。通过对有色金属工程建设项目的可施工性问题进行深入和全面的分析,指出可施工性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是设计、采购、施工和运营相分离导致相互之间交流不足和协调不及时,进而提出运用BIM技术进行有色金属工程建设项目可施工性的研究和分析,打破传统的设计-招投标-建造模式与传统的项目管理方式的限制,并结合南非Gamsberg铅锌矿工程项目,重点分析应用Bentley软件探讨和分析BIM技术在有色金属工程建设期决策阶段、设计阶段、采购阶段、施工阶段和试车阶段可施工性分析的应用研究。通过上述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和展望:BIM技术可在复杂巨大的有色金属工程项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共享和更新,并为建设项目各个阶段在可施工性分析中为不同参与方的信息交互与共享提供平台,在此基础上总结和展望出面向有色金属工程项目可施工性研究BIM技术的应用特点和前景。

谢鑫[9](2020)在《基于EPC模式的精益建造成本管理研究 ——以高层住宅工程为例》文中指出在当今建筑业中,建筑生产管理是存在着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生产效率不等高一系列的问题。在一个项目建设全过程中,拥有着许多个环节,在每一个不同的环节中,将设计、施工和建造等工作分别委托给不同的单位进行完成,在这些环节中是一环扣一环,下一个施工单位是需要承接上一个施工单位接下来的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出现了很多资源分配不均和施工进度速率的问题。因此,本文以高层住宅工程项目为研究对象,结合EPC模式下的精益建造成本管理进行研究,让这样的一个方式,能成为一个不断追求完美履约,全方位满足客户的需求,成为全省会提供独树一帜、难以模仿的品牌服务。本文主要是为全工程局范围内高层住宅建筑精益建造实践提供方向,同时对高层住宅建筑工程现状所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议。正文主要分成五个章节,主要分成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在当今建筑业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传统项目面临的问题提出EPC项目的优势,再根据EPC项目面临的问题,提出精益思想的优势,使其两者结合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供文献支持来提出本文通篇的主线。第二部分是主要是讲EPC项目成本管理,分别介绍EPC总承包模式、成本管理、精益思想的一些内容。然后提出EPC总承包项目精益成本管理在设计、采购、施工过程中的内容,精益建造就是将精益思想的精髓运用到工程项目建筑领域,以及EPC总承包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路,为后面案例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以武汉市为实例对高层住宅工程进行分析,指出在现阶段高层住宅工程生产管理中出现的现状,然后指出实施EPC模式的精益建造成本管理的必要性。第四部分结合第三部分,来对研究中所出现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和期望,并结合EPC模式中的三个阶段分段进行分析。最后进行全文的总结,对下一步行动的展望。

刘国磊[10](2020)在《基于SNA方法的沉管隧道施工风险分析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技和城际交通的迅速发展,跨江跨海的基础设施投资状况日益增多,沉管隧道的地质条件适应性强、埋深浅、坡度小、运行条件舒适、防水性能好、建设条件和良好的断面适应能力等显着优势已逐渐成为水下隧道主要形式之一,故沉管隧道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因此,该项目在我国必将得到更大发展。可是沉管隧道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施工中所存在的风险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关注。沉管隧道的整体施工过程具有难度大、技术复杂、水文地质环境多变等特点,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危险因素,然而,国内开展相关工程实践时间较晚,相关的沉管隧道施工风险管理理论研究和科学的沉管隧道施工风险管理实践还相对薄弱,这与工程实践中对沉管隧道施工风险管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相适应;展开对沉管隧道施工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特别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等关键技术的理论研究,对完善和丰富沉管隧道施工风险分析理论、提高沉管隧道施工风险管理控制科学水平,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践价值。本文首先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归纳总结了沉管隧道相关研究现状和社会网络分析法的研究现状,并且对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其次,通过对沉管隧道相关文献的研究以及综合运用WBS-RBS风险辨识模型等,对沉管隧道施工风险因素进行了辨识与汇总,得到了沉管隧道施工阶段中所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对识别出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可靠性分析与描述统计,根据分析结果表明,风险因素符合识别要求。再次,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等理论,通过对沉管隧道施工风险因素节点的识别、确定风险关系、一致性分析,并且在对沉管隧道施工风险网络进行整体分析与个体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了沉管隧道施工中的核心风险因素以及关键影响关系,并构建了沉管隧道施工风险评价模型;此章节提出了用于沉管隧道施工风险管理与控制的方法,以及建立了对管理控制效果进行检验评价的指标体系。最后,结合具体沉管隧道工程实例,运用Ucinet6.645对其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六个核心风险因素以及关键关系,基于此研究结果,提出了针对某沉管隧道施工周期中对风险的防范对策以控制或者缓解核心风险因素的发生,通过检测风险控制前后的效果,得出结论即某沉管隧道风险网络的复杂度和风险因素联系的紧密度均有明显降低,大量风险因素的可达性被阻断。本文基于风险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视角来研究沉管隧道施工风险,完善和丰富了传统的沉管隧道施工风险分析理论,为今后沉管隧道项目施工风险管理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

二、浅述工程建设项目在施工阶段对质量的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述工程建设项目在施工阶段对质量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方法及信息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研究现状
        1.2.2 项目费用控制研究现状
        1.2.3 预警方法研究现状
        1.2.4 纠偏策略研究现状
        1.2.5 信息系统应用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特点及费用控制分析
        2.1.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特点分析
        2.1.2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参与主体
        2.1.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控制复杂性分析
    2.2 费用偏差控制相关理论研究
        2.2.1 费用偏差控制内涵
        2.2.2 费用偏差影响因素分析
        2.2.3 费用偏差控制基本原则
    2.3 费用偏差控制模型及方法研究
        2.3.1 偏差特征系统动力学理论
        2.3.2 神经网络模型
        2.3.3 费用偏差预警聚类方法
        2.3.4 费用偏差控制策略及评价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费用偏差影响因素识别研究
    3.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监控模式
        3.1.1 费用监控模式特征分析
        3.1.2 费用监控模式构建
        3.1.3 费用监控模式运行流程
    3.2 费用偏差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3.2.1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理论
        3.2.2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费用偏差控制的可行性分析
        3.2.3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3.3 费用偏差影响因素的子系统方程式建立
        3.3.1 系统动力学建模中涉及到的数学方法
        3.3.2 影响因素的子系统方程式建立
    3.4 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和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模型的费用偏差控制方法研究
    4.1 工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计算需求及特点分析
    4.2 基于K-means算法的费用偏差警情计算模型研究
        4.2.1 K-means聚类理论及缺陷分析
        4.2.2 K-means聚类方法改进及适用性研究
        4.2.3 基于改进K-means算法的费用偏差计算模型构建
    4.3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模型的费用偏差计算模型研究
        4.3.1 神经网络模型原理分析
        4.3.2 神经网络模型的改进及适用性研究
        4.3.3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模型的费用偏差计算模型构建
    4.4 算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流程再造的费用偏差控制策略及效果评价
    5.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中的流程再造与协同
        5.1.1 费用偏差控制中流程再造与协同的目标
        5.1.2 费用偏差控制中流程再造与协同的原则
    5.2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各阶段费用偏差控制策略
        5.2.1 前期决策阶段的费用偏差控制策略
        5.2.2 中期实施阶段的费用偏差控制策略
        5.2.3 后期运维阶段的费用偏差控制策略
    5.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效果评价
        5.3.1 费用偏差控制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5.3.2 基于支撑度理论的纠偏控制效果评价群决策模型
        5.3.3 算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复杂大型项目费用偏差控制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6.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分析
        6.1.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定义
        6.1.2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建设目标
        6.1.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用户分析
        6.1.4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需求分析
    6.2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设计
        6.2.1 系统的总体设计原则及开发方法
        6.2.2 系统的平台整体设计
        6.2.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功能及模块设计
        6.2.4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数据库设计
    6.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关键技术
        6.3.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开发技术选型
        6.3.2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数据仓库设计
        6.3.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模型管理模块设计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2)L港海水泵房工程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2 代建制及工程质量理论概述
    2.1 工程质量理论概述
        2.1.1 工程质量概念
        2.1.2 代建制定义及分类
        2.1.3 工程质量管理国内外发展现状
        2.1.4 建筑工程质量影响因素
    2.2 改进工程质量的方法
        2.2.1 PDCA循环原理
        2.2.2 三阶段控制原理
        2.2.3 鱼骨图法
3 L港海水泵房工程质量管理现状与分析
    3.1 L港海水泵房工程背景及概况
        3.1.1 工程背景
        3.1.2 工程概况
        3.1.3 代建单位A建设监理咨询公司介绍
        3.1.4 工程阶段性管理模式介绍
        3.1.5 海水泵房工程采用代建制的优缺点
    3.2 L港海水泵房工程质量控制现状
        3.2.1 代建组织结构
        3.2.2 勘察阶段
        3.2.3 设计阶段
        3.2.4 施工阶段
        3.2.5 验收阶段
    3.3 L港海水泵房工程质量问题分析
        3.3.1 勘察结果误差大
        3.3.2 设计适用性低
        3.3.3 施工现场混乱且监管不到位
        3.3.4 验收质量细节问题多
    3.4 L港海水泵房工程质量影响因素识别
        3.4.1 人员素质与制度完善程度低
        3.4.2 工序安排与机械维护不足
        3.4.3 材料保管及配比不合理
        3.4.4 施工方法不满足实际需求
        3.4.5 环境潮湿使得施工不易
    3.5 本章小结
4 L港海水泵房工程质量改进措施
    4.1 总体质量改进措施
        4.1.1 勘察结果及时更新且提前进行测算
        4.1.2 进行二次设计计算工作
        4.1.3 注重细节验收工作的进行
    4.2 施工阶段质量管理改进措施
        4.2.1 对人的管理改进措施
        4.2.2 对施工机械的管理改进措施
        4.2.3 对材料的管理改进措施
        4.2.4 对施工方法的控制措施
        4.2.5 对环境的管理改进措施
    4.3 全过程质量管理措施总结
    4.4 本章小结
5 L港海水泵房工程质量保障措施
    5.1 总体质量保障措施
        5.1.1 设定项目质量目标
        5.1.2 成立项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5.1.3 建立项目协调程序
    5.2 设计质量保障措施
        5.2.1 运用BIM技术增加设计深度
        5.2.2 增加多维度设计评审环节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低碳概念的兴起
        1.1.2 建筑低碳发展的反思
        1.1.3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1.2 研究背景
        1.2.1 气候变化问题与能源危机
        1.2.2 建筑业发展与碳排放
        1.2.3 低碳发展相关政策及法规
        1.2.4 低碳理念的发展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1.3.1 低碳建筑
        1.3.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
        1.3.3 夏热冬冷地区——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1.4 研究现状
        1.4.1 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研究
        1.4.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相关研究
        1.4.3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环境影响特征及低碳措施研究
        1.4.4 现状总结
    1.5 研究目标与意义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建筑低碳化与设计理论
    2.1 建筑低碳化发展的特征研究
        2.1.1 地域性特征
        2.1.2 外部性特征
        2.1.3 经济性特征
        2.1.4 全生命周期视角
        2.1.5 指标化效果导向
    2.2 建筑低碳设计概论
        2.2.1 建筑设计的特征
        2.2.2 设计阶段落实建筑低碳化
        2.2.3 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方法
    2.3 建筑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研究
        2.3.1 相关评价体系概况
        2.3.2 相关减碳指标比较研究
        2.3.3 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关于减碳评价的建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
    3.1 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方法
        3.1.1 建筑碳排放量化的方法类型
        3.1.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
    3.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研究
        3.2.1 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现状
        3.2.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的确定与选用
    3.3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建立
        3.3.1 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数据的确立
        3.3.2 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具体落实
        3.3.3 建立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评测工具(CEQE-PB HSCW)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策略
    4.1 提高场地空间利用效能
        4.1.1 场地布局与空间体形优化
        4.1.2 建筑空间隔热保温性能优化
    4.2 降低建筑通风相关能耗
        4.2.1 利用高大空间造型的通风策略
        4.2.2 改善温度分层现象的通风策略
    4.3 优化建筑采光遮阳策略
        4.3.1 建筑自然采光优化
        4.3.2 建筑遮阳设计优化
    4.4 提高空间绿植碳汇作用
        4.4.1 增加空间绿植量
        4.4.2 提高绿植固碳效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技术措施
    5.1 可再生能源利用
        5.1.1 太阳能系统
        5.1.2 清洁风能
        5.1.3 热泵技术
        5.1.4 建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利用
    5.2 结构选材优化
        5.2.1 建筑材料的低碳使用原则
        5.2.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中相关建材的低碳优化
    5.3 管理与使用方式优化
        5.3.1 设计考虑低碳施工方式
        5.3.2 设计预留智能管理接口
        5.3.3 设计提高行为节能意识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实证研究
    6.1 项目概况
    6.2 项目实施
        6.2.1 确定项目2005 年碳排放量基准值
        6.2.2 建筑低碳设计流程应用
        6.2.3 参照建筑的建立
        6.2.4 项目相关低碳设计关键措施
        6.2.5 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与分析
    6.3 项目优化
        6.3.1 主要低碳优化策略
        6.3.2 项目全生命期碳排放优化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对现状的启示
    7.4 研究中的困难与不足
    7.5 后续研究与展望
附录
    附表A: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办公建筑、旅馆建筑、商场建筑)
    附表B:主要能源碳排放因子
    附表C:主要建材碳排放因子
    附表D:部分常用施工机械台班能源用量
    附表E:各类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
    附表F:部分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附表G:全国各省市峰值日照时数查询表(部分夏热冬冷地区省市数据)
    附表H:全国五类太阳能资源分布区信息情况表
    附表I:项目主要低碳设计策略减排信息表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致谢

(4)基于BIM技术的房建工程施工管理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理论基础及现实需求
    2.1 房建工程施工管理
        2.1.1 施工管理内涵
        2.1.2 施工管理特点
        2.1.3 现状问题分析
    2.2 BIM技术理论概述
        2.2.1 BIM技术内涵
        2.2.2 BIM软件分析
        2.2.3 BIM阶段划分
    2.3 BIM技术施工管理需求分析
        2.3.1 建设准备阶段
        2.3.2 建设实施阶段
        2.3.3 竣工验收阶段
    2.4 本章小结
3 房建工程BIM实施策划及模型构建
    3.1 工程概况
        3.1.1 项目简介
        3.1.2 传统施工管理要求
        3.1.3 BIM技术的施工管理要求
    3.2 工程项目BIM实施路径
        3.2.1 总体目标
        3.2.2 实施计划
        3.2.3 环境搭建
    3.3 工程项目BIM模型构建
        3.3.1 模型精细要求
        3.3.2 模型构建过程
        3.3.3 模型信息传递与交互
    3.4 工程项目BIM模型管控
        3.4.1 模型管控要点
        3.4.2 模型管控过程
        3.4.3 模型管控结果
    3.5 本章小结
4 BIM技术的房建工程施工管理应用
    4.1 招投标及深化设计阶段BIM技术应用
        4.1.1 招投标应用管理
        4.1.2 深化设计
    4.2 建设准备阶段BIM技术应用
        4.2.1 管理施工方案
        4.2.2 图纸审查
        4.2.3 碰撞检查
        4.2.4 虚拟施工
    4.3 建设实施阶段BIM技术应用
        4.3.1 施工安全管理
        4.3.2 施工合同管理
        4.3.3 施工信息管理
        4.3.4 施工质量控制
        4.3.5 施工成本控制
        4.3.6 施工进度控制
        4.3.7 施工组织与协调
    4.4 竣工验收阶段BIM技术应用
        4.4.1 资料管理
        4.4.2 竣工验收
    4.5 BIM技术应用效益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BIM技术应用实施保障措施
    5.1 组织保障措施
        5.1.1 组建运行团队
        5.1.2 明确岗位职责
        5.1.3 坚持协调机制
    5.2 制度保障措施
        5.2.1 建立标准制度
        5.2.2 制定核查制度
        5.2.3 落实监督制度
    5.3 人员保障措施
        5.3.1 加强人才培养
        5.3.2 拓宽校企合作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基于BIM技术的项目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应用研究 ——以郑州奥体中心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2章 BIM技术与工程质量管理相关理论
    2.1 传统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1 设计阶段质量管理问题
        2.1.2 施工阶段质量管理问题
        2.1.3 运营维护阶段质量管理问题
    2.2 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理论
        2.2.1 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基本概述
        2.2.2 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
    2.3 BIM技术相关理论
        2.3.1 BIM技术的定义
        2.3.2 BIM技术特点
    2.4 基于BIM的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优势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BIM技术在奥体中心项目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3.1 项目简介及BIM技术实施方案
        3.1.1 项目简介
        3.1.2 BIM技术的实施方案
    3.2 BIM技术在设计阶段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3.2.1 搭建BIM平台
        3.2.2 设计图纸复核及设计方案优化
        3.2.3 碰撞检测
    3.3 BIM技术在施工阶段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3.3.1 信息收集、录入与处理
        3.3.2 建立质量管理维度
        3.3.3 施工阶段应用
    3.4 BIM技术在运营维保阶段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3.4.1 建立基于BIM的运营系统
        3.4.2 基于BIM运营系统的质量管理流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BIM技术应用于项目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的绩效评价
    4.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4.1.2 基于文献统计的指标识别
        4.1.3 基于信息技术效益评价理论的指标扩充与分类
        4.1.4 基于德尔菲法的指标筛选优化
        4.1.5 绩效评价指标确定
        4.1.6 绩效评价指标释义及数据获取方法
    4.2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4.2.1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4.2.2 各级指标权重计算及一致性判断
    4.3 直接经济效益评价
        4.3.1 BIM应用成本
        4.3.2 BIM应用节约成本
        4.3.3 BIM应用直接经济效益
    4.4 可拓综合评价法确定间接效益评价
        4.4.1 评价等级分类
        4.4.2 确定经典域
        4.4.3 确定节域
        4.4.4 指标数据
        4.4.5 确定待评价物元
        4.4.6 关联度计算及等级评价
    4.5 应用BIM技术与否的对比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参考文献

(6)建设单位视角下S小区综合整治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序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3.1 论文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2 全过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
    2.1 工程造价概述
        2.1.1 工程造价
        2.1.2 工程造价管理
        2.1.3 工程造价影响因素
    2.2 全过程造价管理理论
        2.2.1 全过程造价管理概念
        2.2.2 全过程造价管理原则
        2.2.3 全过程造价管理体系
    2.3 全过程造价管理内容
        2.3.1 决策阶段造价管理
        2.3.2 设计阶段造价管理
        2.3.3 招投标阶段造价管理
        2.3.4 实施阶段造价管理
        2.3.5 竣工阶段造价管理
3 S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情况
    3.1 S项目概况
        3.1.1 项目总体说明
        3.1.2 投资管理体系
        3.1.3 S小区概况
        3.1.4 S项目建设单位组织管理结构
    3.2 S项目决策阶段造价管理情况
        3.2.1 建立造价管理责任制
        3.2.2 SWOT分析
    3.3 设计阶段造价管理情况
        3.3.1 概算编制
        3.3.2 施工图设计
    3.4 招投标阶段造价管理情况
        3.4.1 编制清单控制价
        3.4.2 合理组织招投标
        3.4.3 签订施工合同
    3.5 实施阶段造价管理情况
        3.5.1 工程变更控制与审核
        3.5.2 资金支付控制与审核
    3.6 竣工阶段造价管理情况
        3.6.1 结算审核内容
        3.6.2 入户验收单
4 S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决策阶段造价管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4.1.1 组织管理欠缺
        4.1.2 改造范围不明
    4.2 设计阶段造价管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4.2.1 缺少现场调研
        4.2.2 工期风险预估不足
    4.3 招投标阶段造价管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4.3.1 清单控制价不准确
        4.3.2 不平衡报价
    4.4 实施阶段造价管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4.4.1 缺少造价控制体系
        4.4.2 市政公用费用考虑不足
    4.5 竣工阶段造价管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4.5.1 入户验收单签认不及时
        4.5.2 变更洽商不规范
5 S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问题对策建议
    5.1 决策阶段造价管理问题对策建议
        5.1.1 完善组织机构
        5.1.2 重视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
        5.1.3 善用第三方机构
    5.2 设计阶段造价管理问题对策建议
        5.2.1 加强现场调研力度
        5.2.2 加强同类型项目调研力度
        5.2.3 运用限额设计
    5.3 招投标阶段造价管理问题对策建议
        5.3.1 建立清单控制价编制联动制度
        5.3.2 利用清标调整不平衡报价
    5.4 实施阶段造价管理问题对策建议
        5.4.1 注重现场管理
        5.4.2 建立造价管理知识体系
    5.5 竣工阶段造价管理问题对策建议
        5.5.1 结算资料审查
        5.5.2 加强技术管理水平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新城安置还房项目质量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及框架
第二章 论文相关理论概述
    2.1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及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2.1.1 项目管理
        2.1.2 项目质量管理
    2.2 项目质量风险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项目风险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2.2.2 项目质量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2.3 项目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2.3.1 全面质量管理思想(TQC)
        2.3.2 PDCA循环控制和三段控制
    2.4 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
        2.4.1 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阶段划分
        2.4.2 项目各阶段主要工作任务
        2.4.3 参与建设的各方管理任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项目概况与质量过程分析
    3.1 项目基本情况
        3.1.1 项目建设背景
        3.1.2 规划建设情况
    3.2 项目建设模式
    3.3 组织架构
        3.3.1 公司组织结构
        3.3.2 项目组织结构
        3.3.3 项目组织结构职责分工
    3.4 项目WBS运用
        3.4.1 项目的全生命周期WBS
        3.4.2 确定项目活动清单
    3.5 业主方项目责任矩阵(RM)
    3.6 项目里程碑计划
    3.7 业主方进行项目质量风险管理的意义
    3.8 项目质量形成过程
        3.8.1 工程质量形成过程
        3.8.2 决策阶段对项目质量形成的影响
        3.8.3 设计阶段对项目质量形成的影响
        3.8.4 施工阶段对项目质量形成的影响
        3.8.5 质量形成各阶段的管理重点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项目质量风险管理规划
    4.1 项目质量目标
    4.2 项目质量控制体系
        4.2.1 业主方建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意义
        4.2.2 质量管理原则
        4.2.3 项目质量方针
        4.2.4 合同架构
        4.2.5 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4.3 项目质量风险定义和分类
        4.3.1 项目质量风险
        4.3.2 质量风险分类
    4.4 风险管理过程
        4.4.1 风险识别
        4.4.2 质量风险分析和评估
        4.4.3 质量风险应对
        4.4.4 质量风险控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质量风险防控措施及效果评价
    5.1 招标风险防控
    5.2 决策阶段质量风险防控措施
        5.2.1 发挥业主方优势、全面采集信息
        5.2.2 严格管理项目咨询单位
        5.2.3 严格决策审批流程管理
    5.3 岩土工程勘察质量风险防控措施
        5.3.1 严格审查岩土工程勘察方案
        5.3.2 全程跟踪现场勘察和全面审查成果
    5.4 设计风险防控措施
        5.4.1 准确编制项目设计任务书
        5.4.2 派驻设计质量负责人到设计单位
        5.4.3 要求使用BIM技术和设计成果四级复核制度
    5.5 施工阶段质量风险防控措施
        5.5.1 施工阶段业主方自身质量风险防控措施
        5.5.2 施工阶段监理单位质量风险防控措施
        5.5.3 施工阶段施工单位质量风险防控措施
    5.6 质量缺陷责任期质量风险防控
    5.7 发挥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督职责
    5.8 实施效果评价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BIM技术在有色金属工程建设期可施工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可施工性的基本概况和实施意义
    2.1 可施工性基本概况
        2.1.1 可施工性简介
        2.1.2 可施工性问题研究内容
        2.1.3 可施工性问题研究分类
        2.1.4 可施工性问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2.1.5 可施工性问题研究效益
    2.2 可施工性实施意义
    2.3 小结
第3章 BIM技术概述
    3.1 BIM技术的概念
    3.2 BIM技术应用的发展状况
        3.2.1 BIM技术在国际应用发展情况
        3.2.2 BIM技术在国内应用发展情况
    3.3 BIM技术的相关软件
        3.3.1 Revit软件
        3.3.2 Bentley软件
        3.3.3 Tekla Structures(钢结构专家)软件
        3.3.4 Archi CAD软件
        3.3.5 鲁班BIM软件
    3.4 BIM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5 BIM技术引入项目可施工性问题分析的意义
    3.6 小结
第4章 有色金属工程项目的可施工性问题分析
    4.1 影响因素
    4.2 有色金属建设项目中存在的可施工性问题
        4.2.1 工程建设项目的观念不先进
        4.2.2 项目建设模式中的问题
        4.2.3 项目建设组成中的问题
    4.3 有色金属建设项目中解决可施工性问题措施方法
        4.3.1 制订建设项目可施工性的指导性文件
        4.3.2 改善可施工性的技术手段
        4.3.3 改善可施工性的管理手段
    4.4 小节
第5章 BIM技术在有色金属工程建设中可施工性的应用
    5.1 BIM技术在有色金属工程建设决策阶段中的应用
    5.2 BIM技术在有色金属工程建设设计阶段中的应用
        5.2.1 保证项目决策阶段的决策正确
        5.2.2 提供各个专业协同设计的数据共享平台
        5.2.3 提供设计阶段项目优化的基础
        5.2.4 提升项目设计方案的可施工性
    5.3 BIM技术在有色金属工程建设施工阶段中的应用
        5.3.1 施工前修正设计图纸中的缺失和错误
        5.3.2 4D模拟施工、优化施工方案
    5.4 BIM技术在有色金属工程建设运营阶段中的应用
        5.4.1 提供空间与设施管理
        5.4.2 提供隐蔽工程管理
        5.4.3 提供应急管理
        5.4.4 提供节能减排管理
    5.5 BIM技术在有色金属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5.5.1 协调管理、共享数据
        5.5.2 多算对比、精度提升
        5.5.3 核算成本、有效管控
    5.6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基于EPC模式的精益建造成本管理研究 ——以高层住宅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论文的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2章 EPC模式下精益建造成本管理的相关理论
    2.1 EPC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2.2 EPC工程项目精益成本管理的定义及特点
    2.3 EPC工程项目精益成本管理的内容
    2.4 EPC精益成本管理的管理思路
第3章 高层住宅成本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3.1 高层住宅成本管理现状分析——以武汉市为例
    3.2 高层住宅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3.3 实施EPC模式的精益建造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第4章 EPC模式下的精益建造成本管理研究
    4.1 EPC模式成本管理
    4.2 EPC模式设计阶段精益成本管理
    4.3 EPC模式采购阶段精益成本管理
    4.4 EPC模式施工阶段精益成本管理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创新点
    5.3 研究不足
    5.4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10)基于SNA方法的沉管隧道施工风险分析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沉管隧道工程建设现状
        1.2.2 沉管隧道施工风险研究现状
        1.2.3 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3.4 研究难点
        1.3.5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沉管隧道施工与管理概论
        2.1.1 沉管隧道概念
        2.1.2 沉管隧道结构特点
        2.1.3 沉管隧道施工工艺流程
        2.1.4 沉管隧道施工与管理方法
        2.1.5 沉管隧道建造特点及优缺点
    2.2 沉管隧道施工风险
        2.2.1 沉管隧道施工风险定义
        2.2.2 沉管隧道施工风险分类
        2.2.3 沉管隧道施工风险的因素
        2.2.4 沉管隧道施工风险的特点
    2.3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
        2.3.1 社会网络分析法的概念界定
        2.3.2 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应用步骤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沉管隧道施工风险因素识别
    3.1 基于WBS-RBS风险因素识别
        3.1.1 风险因素识别方法的选取
        3.1.2 沉管隧道施工风险因素识别程序
        3.1.3 沉管隧道施工的WBS工作分解结构
        3.1.4 沉管隧道施工RBS风险结构
    3.2 沉管隧道施工风险因素清单的确定
        3.2.1 风险因素的分类
        3.2.2 问卷调查的设计和可靠性分析
        3.2.3 最终风险因素清单确定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SNA的沉管隧道施工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4.1 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沉管隧道施工风险的适用性分析
    4.2 基于SNA建立沉管隧道施工风险评价模型的步骤
    4.3 构建沉管隧道施工风险网络
        4.3.1 沉管隧道施工风险因素的识别
        4.3.2 沉管隧道施工风险因素关系的确定
        4.3.3 风险因素影响关系分析
        4.3.4 一致性分析
        4.3.5 建立沉管隧道施工风险评价模型
    4.4 沉管隧道施工风险网络分析
        4.4.1 风险网络整体分析
        4.4.2 风险网络个体分析
    4.5 基于SNA的施工风险评价
    4.6 风险防范对策及效果检测
        4.6.1 风险防范的对策
        4.6.2 效果检测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分析
    5.1 项目概况
        5.1.1 项目特点
        5.1.2 项目设计标准
    5.2 构建项目施工风险网络
        5.2.1 风险因素的识别
        5.2.2 确定风险因素关系
        5.2.3 风险因素影响关系分析
        5.2.4 一致性分析
        5.2.5 建立沉管隧道施工风险评价模型
    5.3 项目施工风险网络分析
        5.3.1 风险网络整体分析
        5.3.2 风险网络个体分析
    5.4 基于SNA的项目施工风险评价
    5.5 项目风险防范对策及效果检测
        5.5.1 风险防范的对策
        5.5.2 效果检测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沉管隧道项目施工风险因素的研究调查问卷
    B.沉管隧道项目施工风险因素关系识别的访谈提纲
    C.作者于硕士学位攻读时期发表的论文

四、浅述工程建设项目在施工阶段对质量的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方法及信息系统设计[D]. 孙肖坤.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L港海水泵房工程质量管理研究[D]. 张琪.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D]. 刘科. 东南大学, 2021
  • [4]基于BIM技术的房建工程施工管理应用研究[D]. 刘崭.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5]基于BIM技术的项目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应用研究 ——以郑州奥体中心项目为例[D]. 袁瑶. 南昌大学, 2020(01)
  • [6]建设单位视角下S小区综合整治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D]. 吴晓坚.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7]新城安置还房项目质量风险分析[D]. 杜坤.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8]BIM技术在有色金属工程建设期可施工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 郑巍.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9]基于EPC模式的精益建造成本管理研究 ——以高层住宅工程为例[D]. 谢鑫. 长江大学, 2020(02)
  • [10]基于SNA方法的沉管隧道施工风险分析与评价研究[D]. 刘国磊.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工程建设项目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简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