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规划城际轨道交通网络

珠三角规划城际轨道交通网络

一、珠江三角洲谋划城际轨道交通网(论文文献综述)

莫海晖[1](2022)在《凝聚智慧力量 更好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下)》文中提出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课题组:为特大型城市立柱架梁 建设民生幸福样板城市的若干建议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课题组全面领会中央、省、市文件精神,深入基层和市区职能部门问策,认真借鉴广州、深圳等超大城市经验,召开圆桌协商会议,摸清了珠海市“

徐士伟,叶树峰,莫琼,马小毅[2](2021)在《广州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实践》文中研究指明市域(郊)铁路是具有都市圈中心与周边城镇中长距离通勤功能的公共交通系统,广义上的市域(郊)铁路包含具有市域(郊)功能的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结合中国有关市域(郊)铁路的规范与规定,参考国际先进城市类似的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经验,探讨中国市域(郊)铁路的发展要求。以广州市为例,系统分析市域(郊)铁路探索与实践历程,基于区域发展、轨道交通和道路规划建设成果,明确其内涵。从功能定位、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方面对市域(郊)铁路开展研究。提出未来发展市域(郊)铁路的对策:应明确其作为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中间层次的功能定位,基于实际采用整合既有线路与新建线路的规划建设模式,加强技术标准统筹和管理部门协调,完善交通衔接。

朱永霞,李艳艳[3](2021)在《合肥市加快打造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多层次轨道交通迎来发展新形势,为加快合肥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文章在分析了以德国、日本、美国为代表的交通运输强国及珠三角等先发城市的发展经验基础上,总结了合肥市轨道交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规划引领、科学预留通道、充分开展综合开发、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建立一体化运营机制等发展对策。

吴伟峰[4](2020)在《中国铁路投融资机制的探索实践——广东改革先行地区的经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东省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三茂铁路建设中,首创由地方主导合资铁路建设新做法,被誉为"三茂模式"。新世纪又在珠三角城际铁路建设中,创新"铁路+土地"等市场化投融资新模式,备受全国瞩目。文章重点梳理三茂铁路、珠三角城际铁路等市场化投融资探索历程,探究我国铁路市场化投融资困局的历史成因和制度障碍,指出铁路市场化投融资机制创建的关键是厘清政府投入与市场融资的边界、比例,其优化路径是:一要划清中央与地方铁路事权边界;二要把握政府与市场的投资比例;三要找准市场定价与社会接受的平衡点。

浦恩菱[5](2020)在《南方英文网汉英新闻编译实习报告》文中研究表明笔者在南方英文网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习(2019年7月至9月),主要负责中文稿件、采访录音及视频的编译工作,共完成稿件64篇。本报告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编译实习经历,对南方英文网平台、编译人员职责、编译产出过程以及质量控制做出介绍。在生态翻译学理论框架下探讨南方英文网的汉英新闻编译,总结出编译原文本的特点,包括中国特色政治话语和新词的使用、标题中对政府官员的突出、引语、主动语态以及小标题的运用等。结合原文本特点,以具体实例分析编译过程中的适应性选择,并有针对性地从语言维、文化维及交际维提出相应的翻译技巧。具体而言,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可通过增译、省译、意译、仿译、转换等翻译技巧,解决中国特色政治话语、新词、标题、直接与间接引语以及主动句等的翻译问题。在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方面,可使用直译与意译处理文化对等和文化差异。而在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方面,可通过增译、省译和转换来分别解决信息缺失、信息冗余及信息可视化的问题。基于本次实习经历,笔者希望提高自身的翻译技能,掌握新闻编译技巧,为将来快速融入相关行业做准备。同时也希望本报告能为其他新闻编译以及相关专业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刘彧[6](2020)在《杭海城际铁路机电工程项目节能管理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际轨道交通是一种运行速度快、客运量大的交通方式。随着城市体量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城际轨道交通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城际轨道交通的用电量也越来越高,已成为城市的用电大户。在国家大力提倡和推行企业节能降耗、低碳高效的运行模式背景下,开展城际轨道交通领域节能研究,降低能源消耗,既是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也是降低运营成本、实现城际轨道交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轨道交通机电工程节能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其贯穿于项目决策、设计、施工、运营等全过程,目前轨道交通节能管理工作尚在起步阶段,行业基础薄弱,缺乏完整系统的节能管理对策和措施。同时轨道交通行业涉及层面多而广,专业众多,尤其是近年来各种新的理论和节能技术发展,现有节能管理措施和手段,已不能满足当前轨道交通节能管理实际需求。随着国家对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力度加大和节能创新要求的不断提高,开展轨道交通机电工程节能管理研究迫在眉睫。本文在对国内外轨道交通机电工程节能管理现状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和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理论方法,对轨道交通机电工程节能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重点从管理流程优化、管理效率提升、节能管理效果评价、组织保障措施等方面研究提出了适合轨道交通机电工程节能管理的改进对策,结合杭海城际铁路机电工程实际,重点论述了杭铁机电工程节能管理改进对策在项目决策、设计、建设、运维等全寿命周期实施的过程,通过采用权重法和专家评分法进行节能效果评估,总结出设计阶段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增加考核激励机制,施工阶段时主张标准化作业、增强创新节能意识、优化设备选型要求,运营阶段时制度管理加节能管控双举措等管理改进方案,同时从组织领导、资金保障、技术支撑、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关保障措施,从而为国内轨道交通机电工程节能管理提供有效管理思路和方法,最终实现降本增效与轨道交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乐宜春,徐旭晖,王翘楚[7](2019)在《区域与城市空间视角下深圳铁路设施布局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在剖析区域及城市空间对深圳市铁路布局要求的基础上,分析了既有铁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提升深圳在高速铁路网中的枢纽地位,构建以深圳为核心的城际铁路网,发挥铁路对城市空间支撑作用的三大规划策略;构建"高铁+城际"为骨干的区域交通组织模式,支撑"粤港澳"建设为世界一流湾区、深圳建设为全球一流城市的计划。

张小星[8](2019)在《“车站关联地区”视角下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文中提出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的研究在国内外都是既古老又新鲜的话题,原因要归结于铁路是最重要的陆路交通方式之一,一直深刻地影响、改变、重塑着世界的版图、空间、文化、经济等方方面面。铁路在中国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发展,尤其在新世纪进入高速铁路时代以来,中国已经引领了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铺垫了坚实的基础。而火车站是铁路运输系统的重要枢纽和节点,也是城市与区域经由铁路相互连接的重要节点和界面,对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其周边地区的地域空间范围内更显突出,这正构成了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的直接原因。新时期以来中国高铁客站地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更凸显了这一命题的战略性意义。在对现有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实证案例中的基本事实和现象以及“车站在地区发展中的角色与作用”的主要线索,本文首先提出了“车站关联地区”的概念设想及研究视角,对其与“车站地区”概念原型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辨析并希望在实证分析中得以检验。研究提出了“车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实证研究分析思路及“车站关联地区”与“车站地区”空间开发的规范研究分析思路。据此以广州“三站”地区案例为对象展开讨论。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是对论文研究的意义、内容、方法和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第二章铁路与城市互动影响下的广州“三站”,从铁路与城市互动、演变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广州“三站”的选址是铁路与城市双方协调、博弈的结果,以及“三站”成为城市功能布局、空间结构演变的重要支点及重要引导因素。第三章广州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在界定“广州站关联地区”空间范围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关联地区”土地利用的演变、功能业态的主要特征及空间形态的演变,并解析了“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内在机制。第四章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与第三章的分析方法类似,本章亦在界定“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空间范围的基础上,实证分析其土地利用的演变、功能业态的主要特征及空间形态的演变,并解析其空间演化的内在机制。第五章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现状及其发展建议,在广州“两站”关联地区案例以及国内外高铁客站地区案例经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广州南站新城”及“广州南站关联地区”空间发展的机遇、挑战分析,以此展望地区未来的发展。第六章车站地区空间发展的格局、过程与机制解析,在广州“三站”地区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解析了车站地区空间发展的格局、过程及其机制,即车站角色的演变、空间的演变、要素驱动的作用机理及“站-城”关系的本质。本文是基于广州“三站”地区案例的个案研究,在实证和规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相关研究的分析框架。同时以个案研究为基础,结合国内外案例尤其是与相关经典理论模型的比较分析,从而探讨车站地区问题的个性与共性。分析结果显示“车站关联地区”的研究视角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相关结论也将为“车站地区”的城市更新以及空间开发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同时也可以引发我们更好地审视“车站”与“城市”相互关系的再思考。

陈小利,周杲尧,刘云[9](2018)在《杭州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发展面临的问题探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群、都市圈内城市之间的交流互动越加频繁,城际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进入高潮期。以杭州都市圈为例,一期建设规划的四条城际都已实施,目前正在谋划城际轨道的二期建设规划。为了适应都市圈发展的新趋势,促进城际轨道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杭州都市圈城际轨道的规划和实施特征,结合高铁网络化发展的趋势、城市轨道发展思路的转变以及国家政策对轨道发展的新要求等,全面剖析城际轨道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最后提出了规划发展建议。

马向明,谢石营,陈伟劲,陈川,汪安[10](2018)在《从粤港澳大湾区看南沙的独特性与协同发展》文中提出南沙不仅是国家级新区与自贸区,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地理中心,在国家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之际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在全球四大湾区中,粤港澳大湾区具有自然环境的复杂与活跃性、制度环境的多元性、中心体系的动态变化性三大独特性。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视角下,南沙则具有深水岸线、几何中心区位、土地发展空间和省会副中心的四个独特点。在深入解读粤港澳大湾区及南沙独特性的基础上,本文提出通过交通联系和产业关联的双链接建设第四代港口、构建十字型轨道交通中心、携手港澳深化对外开放、共筑美丽湾区的四大发展策略,作为南沙与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实现路径。

二、珠江三角洲谋划城际轨道交通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珠江三角洲谋划城际轨道交通网(论文提纲范文)

(1)凝聚智慧力量 更好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下)(论文提纲范文)

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课题组:为特大型城市立柱架梁 建设民生幸福样板城市的若干建议
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课题组:关于打造澳珠极点国际美食之都的对策建议
    一、制约因素
    二、对策建议
市政协港澳台侨与外事委员会课题组:加快珠海航空产业发展 构筑湾区航空战略高地
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课题组:构建澳珠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 提升澳珠极点辐射带动能力
    一、澳珠极点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二、构建澳珠极点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议

(2)广州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市域(郊)铁路概述
    1.1相关规范和指导意见
    1.2国内外相关发展经验
    1.3小结
2 广州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实践
    2.1第一阶段(2005年前):市域快线初显市域(郊)通勤功能线路建设意图
    2.2第二阶段(2005—2016年):城际铁路建设兼具市域(郊)铁路功能
    2.3第三阶段(2017年至今):市域动车正式开启市域(郊)铁路建设
    2.4小结
3 广州市域(郊)铁路发展对策
    3.1整合既有线路与新建线路,构建都市圈市域(郊)铁路网络
    3.2加强技术标准统筹加强技术标准统筹,推进市域(郊)铁路网络化运营
    3.3统一市域(郊)铁路运营主体铁路运营主体,营造良好出行环境
4 结语

(3)合肥市加快打造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多层次轨道交通发展新形势
2 国内外先发城市多层次轨道交通建设经验
3 合肥市多层次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3.1 发展现状
        3.1.1 铁路网络更加完善。
        3.1.2 通达能力大幅提高。
        3.1.3 客流运量持续攀升。
        3.1.4 枢纽地位不断加强。
    3.2 存在问题
        3.2.1 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发展不协调。
        3.2.2 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发展不充分。
        3.2.3 铁路综合开发待实质落实。
4 加快合肥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编制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
    4.2 科学控制预留通道
    4.3 尽快启动重点站场布局研究
    4.4 充分发挥综合开发效能
    4.5 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4.6 探索多层次轨道交通一体化运营机制
5 结论

(4)中国铁路投融资机制的探索实践——广东改革先行地区的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相关研究综述
二、广东省铁路市场化投融资的最初探索
    (一)多措并举:率先探索地方主导干线铁路建设新模式
    (二)股份制改造:努力化解铁路债务融资还贷压力
    (三)上市融资:力求开拓铁路完全市场化投融资新路
三、新世纪广东城际铁路市场化投融资再探索
    (一)解决广东铁路建设资金缺口的思路设想
    (二)穗莞深线树立省方主导城际铁路建设范例
    (三)珠三角城际铁路市场化投融资改革诸多努力
四、基于广东实践经验的理论反思
    (一)推进铁道系统深化改革
    (二)优化铁路投融资机制

(5)南方英文网汉英新闻编译实习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1.TASK DESCRIPTION
    1.1 Background of transediting internship
        1.1.1 Brief introduction to transediting
        1.1.2 Overview of Newsgd.com
        1.1.3 Responsibilities of a transeditor at Newsgd.com
    1.2 Significance of the report
    1.3 Outline of the report
2.PROCESS DESCRIPTION
    2.1 Pre-transediting preparation
        2.1.1 Parallel texts
        2.1.2 Information collection
        2.1.3 Eco-translatology theory study
    2.2 Transediting process
        2.2.1 Routine of transediting at Newsgd.com
        2.2.2 Tools used in the transediting
    2.3 Post-transediting management
        2.3.1 Quality control
        2.3.2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2.3.3 Glossary collection
3.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ECO-TRANSLATOLOGY
    3.1 Overview of eco-translatology
    3.2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3.3 Multi-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s
    3.4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translatology and news transediting
4.CASE ANALYSIS
    4.1 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 of C-E news transediting
    4.2 Adaptive selections in linguistic dimension
        4.2.1 Lexical level
        4.2.2 Syntactic level
        4.2.3 Discourse level
    4.3 Adaptive selections in cultural dimension
    4.4 Adaptive selections in communicative dimension
5.CONCLUSION
    5.1 Summary
    5.2 Reflections
        5.2.1 On news transediting and eco-translatalogy
        5.2.2 On transediting job as a transeditor
    5.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5.3.1 Limitations
        5.3.2 Suggestions
REFERENCES
APPENDICE
    Appendix A Glossary sheet
    Appendix B Practice materials

(6)杭海城际铁路机电工程项目节能管理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节能管理的相关方法与举措
    2.1 全寿命周期成本(LCC)管理方法
    2.2 节能管理的内涵
    2.3 节能规范及标准要点概述
    2.4 项目节能管理阶段及措施
    2.5 项目节能管理的意义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杭铁机电工程项目节能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杭铁工程项目概况
    3.2 杭铁机电工程项目构成
    3.3 杭铁机电工程项目节能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杭铁机电工程项目节能改进方案
    4.1 改进目的与原则
        4.1.1 改进目的
        4.1.2 改进原则
    4.2 项目供电工程节能改进研究
        4.2.1 制动能量回收节能改进研究
        4.2.2 直线电机降耗节能改进研究
        4.2.3 电能质量评估降耗节能改进研究
    4.3 项目车站工程节能改进研究
        4.3.1 环控工程节能改进研究
        4.3.2 照明工程节能改进研究
        4.3.3 电梯工程节能改进研究
    4.4 项目其它工程节能改进研究
        4.4.1 采用新能源技术降耗节能改进研究
        4.4.2 车辆工程节能改进研究
        4.4.3 能耗评价节能改进研究
        4.4.4 能源管理系统节能改进研究
    4.5 相关保障措施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杭铁机电工程项目节能管理改进方案的实施
    5.1 改进方案各实施阶段的实施
        5.1.1 设计阶段的实施
        5.1.2 施工阶段的实施
        5.1.3 运营阶段的实施
    5.2 节能管理的效果评估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区域与城市空间视角下深圳铁路设施布局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外相关经验借鉴
    1.1 发达国家城市群轨道交通组织
    1.2 发达国家都市圈轨道交通组织
    1.3 发达国家城市群与都市圈轨道交通布局特点
2 区域及城市发展对深圳铁路布局要求
    2.1 国家战略层面对深圳铁路布局的要求
    2.2 区域协同对深圳铁路布局的要求
        2.2.1 粤港澳大湾区
        2.2.2 深莞惠“3+2”都市圈
3 深圳铁路现有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3.1 高速铁路不能发挥深圳对外辐射带动作用
    3.2 城际铁路不能支撑湾区内部空间结构形成
4 深圳市铁路布局思路
    4.1 目标功能
    4.2 布局策略
        4.2.1 提升深圳在高速铁路网中枢纽地位
        4.2.2 构建以深圳为核心的城际铁路网络
        4.2.3 发挥铁路对城市空间支撑作用
5 结语

(8)“车站关联地区”视角下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研究的意义
        1.1.2 案例的比较分析是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1.1.3 问题的提出: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作为案例研究的典型意义
    1.2 概念界定
    1.3 研究综述
        1.3.1 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1.3.2 相关研究综述
        1.3.3 相关研究主要问题与不足
        1.3.4 研究将聚焦的基本理论命题
    1.4 研究视角
        1.4.1 “车站关联地区”的提出及其与“车站地区”的辨析
        1.4.2 案例比较分析方法之于“车站地区”命题的综合应用
        1.4.3 “车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实证研究分析思路
        1.4.4 “车站关联地区”、“车站地区”空间开发的规范研究分析思路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实践意义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铁路与城市互动影响下的广州“三站”
    2.1 导言
        2.1.1 广州中心城区之铁路与城市互动演变的主要历程
        2.1.2 广州“三站”之客运量对城市经济增长贡献的检验分析
        2.1.3 广州“三站”是铁路与城市互动影响的主要焦点
    2.2 广州“三站”的选址过程及其决策机制
        2.2.1 “铁路主导”:广州站的选址、建设
        2.2.2 “城市主导”:广州东站的选址、建设
        2.2.3 “铁路与城市合谋”:广州南站的选址、建设
    2.3 广州“三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2.3.1 广州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2.3.2 广州东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2.3.3 广州南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2.4 广州“三站”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影响
        2.4.1 广州站是现代城市格局初步形成的重要因素
        2.4.2 广州东站是天河城市中心区空间结构演化的重要支点
        2.4.3 广州南站是城市“南拓”发展战略的重要“棋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州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3.1 导言
    3.2 “广州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的演变:车站的主导作用
        3.2.1 “前广州站时代”:城市郊区演变为城乡结合部的空间、景观格局
        3.2.2 “一站时代”:单向分布、公服设施用地的圈层布局与旅馆用地的扩展
        3.2.3 “两站及三站时代”:双向分布、批发市场用地主导及其成片发展
        3.2.4 “广州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演变的总体特征
    3.3 “广州站关联地区”的功能业态:车站客流经济为主体走向车站诱导经济为主体
        3.3.1 基于建筑面积数据的分析
        3.3.2 基于邮政编码分区单元的企业数据分析
        3.3.3 小结
    3.4 “广州站关联地区”空间形态与交通体系的演变
        3.4.1 空间形态:级差地租导向
        3.4.2 交通体系:单向平面放射体系走向双向立体网格体系
    3.5 “广州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3.5.1 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
        3.5.2 内在机制
        3.5.3 车站与关联地区商贸批发业之运输联系的问卷及访谈调研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4.1 导言
    4.2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的演变:车站的辅配作用
        4.2.1 “前广州东站时代”
        4.2.2 “两站及三站时代”
        4.2.3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演变的总体特征
    4.3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的功能业态:车站诱导经济成为主体
        4.3.1 基于建筑面积数据的分析
        4.3.2 基于邮政编码分区单元的企业数据分析
        4.3.3 小结
    4.4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空间形态与交通体系的演变
        4.4.1 空间形态:城市轴线导向为主
        4.4.2 交通体系:双向立体枢纽体系的形成
    4.5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4.5.1 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
        4.5.2 内在机制
        4.5.3 车站与关联地区商务服务业之运输联系的问卷及访谈调研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现状及其发展建议
    5.1 导言
    5.2 “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现状
    5.3 广州“两站”关联地区案例的总结
    5.4 “广州南站新城”与广州“两站”关联地区的差异及其挑战
    5.5 “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主要策略
    5.6 “广州南站新城”的愿景展望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州“三站”地区空间发展的格局、过程与机制解析
    6.1 导言
    6.2 广州“三站”地区演绎了三种空间发展模式
    6.3 广州“三站”规划思想演变:车站作为城市发展的“工具”属性不断增强
    6.4 “车站关联地区”构成一种独特的城市空间类型
    6.5 车站地区要素驱动的作用机理
    6.6 “站-城”关系的本质是空间供给与需求的匹配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从粤港澳大湾区看南沙的独特性与协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四大湾区看粤港澳大湾区的三大独特性
    (一) 粤港澳大湾区自然环境的复杂与活跃性
    (二) 粤港澳大湾区制度环境的多元性
    (三) 粤港澳大湾区中心体系的动态变化性
二、从湾区看南沙的四大独特性
    (一) 特性一:深水岸线
    (二) 特性二:中心区位
    (三) 特性三:土地空间
    (四) 特性四:副中心职能
三、大湾区视角下的南沙协同发展策略
    (一) 策略一:与内陆腹地交通、产业双对接, 建设第四代港口
    (二) 策略二:构建十字型轨道交通中心, 兑现几何中心区位优势
    (三) 策略三:发挥省会城市优势, 携手港澳深化对外开放
    (四) 策略四:共筑美丽湾区, 发挥水网地区自然条件优势

四、珠江三角洲谋划城际轨道交通网(论文参考文献)

  • [1]凝聚智慧力量 更好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下)[N]. 莫海晖. 珠海特区报, 2022
  • [2]广州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实践[J]. 徐士伟,叶树峰,莫琼,马小毅. 城市交通, 2021(06)
  • [3]合肥市加快打造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对策研究[J]. 朱永霞,李艳艳. 物流科技, 2021(02)
  • [4]中国铁路投融资机制的探索实践——广东改革先行地区的经验[J]. 吴伟峰. 学习与实践, 2020(12)
  • [5]南方英文网汉英新闻编译实习报告[D]. 浦恩菱.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8)
  • [6]杭海城际铁路机电工程项目节能管理改进研究[D]. 刘彧.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7]区域与城市空间视角下深圳铁路设施布局探讨[J]. 乐宜春,徐旭晖,王翘楚.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9(08)
  • [8]“车站关联地区”视角下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D]. 张小星.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9]杭州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发展面临的问题探讨[A]. 陈小利,周杲尧,刘云. 创新驱动与智慧发展——2018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 2018
  • [10]从粤港澳大湾区看南沙的独特性与协同发展[J]. 马向明,谢石营,陈伟劲,陈川,汪安. 城市观察, 2018(03)

标签:;  ;  ;  ;  ;  

珠三角规划城际轨道交通网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